进口石油

2024-10-19

进口石油(精选8篇)

进口石油 篇1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国家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确保能源尤其是石油的充足供应,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诸多共同风险与挑战,石油进口大国越来越需要加强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努力推动全球能源安全体系的建立。

一、中国与其他石油进口大国间的能源博弈

美、中、日、印这四个国家分别占据了当今世界石油需求前四的位置,而且都是石油进口大国。这种石油消费的大国集群以及独特的政治经济联系将不可避免地使中美、中日和中印之间在世界石油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

1. 中美能源安全竞争态势。

美国与中国现在分别是全球能源需求排名第一、第二的国家,两国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近35%。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石油消费国,美国有60%的石油依赖进口,而中国为50%。近年来,出于对石油安全的担忧,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海外石油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在非洲和前苏联地区,以确保自己的石油供应。中国的这种海外能源投资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参议员利伯曼在美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时曾说,中美关系中潜在的最大的“冲突源”是两国对全球石油资源的竞争。

中国为了实现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和增强经济安全,已经与若干石油供应国签订了能源协定,这些国家中包括被美国国务院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伊朗、苏丹等。美国担心中国为了保证这些国家的石油来源,向它们转让武器和军事技术,甚至向它们提供导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部件和技术。此外,美国还担心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从国外进口的石油大量增加,会增大中美之间在中亚和南中国海竞争的可能性。为此,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将能源特别是石油问题“政治化”,利用“石油武器”作为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

2. 中日能源安全竞争态势。

中国和日本都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两国能源供应产地相似,受石油分布和生产的影响,中日两国目前进口石油来源都主要集中于中东。为避免能源来源单一带来的风险,中日都在追求能源多元化战略,使得双方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能源争夺。

3. 中印能源安全竞争态势。

中印两国同属亚洲发展中大国,同样经历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都是能源进口大国。随着中印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对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的需求持续强劲增长,为确保各自能源需求,两国近年来不断寻求海外石油供给、收购石油资产,从而引发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受国际石油战略格局的限制,印度和中国两个能源需求大国,其海外油气投资均相对集中在拉美、非洲以及独联体国家等地区,两国在一些海外油气项目上形成竞争在所难免。

二、石油进口大国合作的必要性

国际石油格局的变化与调整以及大国能源政策演进的历史表明,“竞争下的合作”将是21世纪国际石油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才是各方实现能源安全的“多赢”之策。

1. 石油进口大国间的合作有利于抑制过高的油价。

持续高涨的油价已经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一方面,油价上涨首先会增加石油进口大国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这将给这些国家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这将导致这些国家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还可能在发达国家引发汇率动荡,从而波及亚洲金融市场,并在贸易、投资等众多领域引起连锁反应。但最近几年国际油价高涨,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供求关系造成的,更多的是政治因素、投机因素以及石油进口大国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所致。

2. 石油进口大国间的合作可以避免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

各石油进口大国为了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必然会为获得充足的石油资源展开竞争。各能源消费大国在寻求获得其经济迅速增长所需能源供应方面,应通过对话加强合作,变过度竞争为在充分合作中的良性竞争,这也有助于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3. 石油进口大国间的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石油进口大国通过建立国际和地区层次的能源合作机制,可以使国家命运通过运输管道、网络和相互投资连接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将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利益。

三、石油进口大国合作的途径

1. 建立一个对应于欧佩克(OPEC)的石油进口国组织(OPIC)。

多边国际合作是目前国际能源合作中最为重要的合作方式,国际能源机构则是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提供多边外交合作的最重要场所。欧佩克产销全球近40%的用油,其在全球油价上有着较强的话语权。目前全世界前十位的石油进口国和地区石油进口总量与欧佩克的产量相当,如果能把主要石油进口国组织起来,建立一个石油进口国组织,那么石油进口国将改变目前这种价格被动接受者的地位,大大提升其在国际石油定价权上的控制力。一方面,主要石油进口国联合起来建立起统一机制,可以与资源国展开对话,建立OPIC与OPEC的利润分成机制,这将有利于保持合理的油价。另一方面,在将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各大能源消费国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同一组织中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来自欧佩克或其他事件所引起的油价大幅上涨,从而获得稳定的油价,进一步促进各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2. 共同参与海外油气开发和管道建设。

为了避免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发生能源冲突与恶性竞争,各石油进口大国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参与海外油气开发和油气管道建设。中印两国在进军海外时都面临着国际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与它们相比,中印两国的国有石油公司在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两国公司联手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增强竞争力。在中印双方政府的推动下,中印企业开始了合作的尝试,多次联手竞购海外石油资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亚洲地区缺乏油气运输管道,中日印等石油进口大国可以共同建设亚洲区域油气管网,并通过协商解决建设区域内油气管网所需资金、运输吞吐量、线路、技术、跨国利益等一系列问题。共同建设输油管道和战略通道,一方面可以减少经济、政治风险,加强亚太国家间的能源安全协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摊建设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3. 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合作。

对于石油进口大国而言,确保能源安全不仅在于改善获取境外能源资源上的外部环境,还需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各种替代能源。美国和日本在节能环保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中国和印度则有着广阔的市场,四个石油进口大国之间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总之,推动石油进口大国间的能源合作,需要这些国家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领土领海争端和民族狭隘心理,加强沟通与交流,在逐步建立互信关系的基础上,恪守“双赢”的行动准则,加大能源多边合作的力度,进而构建合理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使能源安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寻求能源方面存在竞争的现实,但也存在合作的机遇。石油进口大国合作有利于抑制过高的油价,可以避免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石油进口国组织,共同参与海外油气开发和管道建设以及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合作是合作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石油进口大国,能源安全,竞争,合作

参考文献

[1]中美能源政策:合作与对抗的抉择[EB/OL].中国国家发改委网,www.sdpc.gov.cn/nyjt/gjdt,2005-12-28.

[2]于泽远.正式宣布达成共识中日将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N].联合早报,2008-06-19.

[3]Calder,Kent E,“Fueling the Rising sun”,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Vol.19,No3,summerl997.

进口石油 篇2

摘要:介绍了进口LPG气化器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及相应的检修测试方法

1气化站概况

佛山市燃气总公司现有同济一区、同济二区、环湖花园三座气化站、地卜储罐储量分别为3×10m3、3x10m3和3x 50m3、各站使用的气化器均为热水循环式气化器,其中间济一区和同济二区气化站使用的是日本神乐牌BW一10S型气化器,每站设三台,二:开―备,每台该型号气化器最大气化量为1000公斤/小时;环湖花园气化站使用的气化器有日本神乐牌BW一20S型气化器一台(最大气化量为公斤/小时)、丹麦高山牌DA一2990型气化器三台(每台最大气化量为1000公斤/小时),三开―备。三座气化站通过二百多公里长的地卜管网联网向市区各管道气用户供气。三座气化站的气化器投入使用的时间分别为:同济二区气化站为1993年7月、同济一区汽化站为1995年3月和环湖花园气化站为11月。

2使用中出现的情况

7月某日晚6时许用气高峰时,同济二区气化站1号和3号气化器气相出口管管壁相继出现凝霜甚至结冰、导致气化器自动停止运行。由于发现及时且同济一区气化站气化器自动投入供气运行、才未造成全市停气的重大事故。

3情况分析

由于当时环湖花园气化站的气化器尚未投入使用、同济二区气化站作为主供气站,气化器出口设定的供气压力为0.076MPa,同济一区气化站作为辅供气站.气化器出口设定的供气压力为0.07MPa,且两气化站的六台气化器均为日本神乐牌BW一10S型热水循环式气化器。

每台气化器气相出口均没有液体传感器,当气相出口带液时将自动切断气相出口,气化器停止运行、防11:液相石油气进入市区管网。

当时高峰小时用气量约为1700kg/h、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运行中的l号和3号气化器分别承担的负荷有偏差产生偏流现象,造成1号气化器超负荷运行,气相出门带液使管壁凝霜结冰。1号气化器因出口带液自动停止运行后、所有负荷由3号气化器承担、使本来末满负荷运行的3号气化器变为超负荷运行、同样气相出口带液使管壁凝霜结冰而自动停止运行。

导致运行中的1号和3号气化器之间产生偏流的原因估计有以下几点:

(1)气化器气相出口压力设定不一致

出口压力设定值高将随着用气量的增加,气化器内压力下降、液面上升、换热面积增加使气化量增大。出口压力设定值低将因出口调压器的节流作用、气化器内压力升高、液面下降、换热面积减少使气化量减小,导致各气化器所承受的负荷不同。

(2)气化器内水垢影响传热 由于长期使用一般自来水,水的.硬度较高易使气化器内与水的接触面形成水垢、减小传热系数使热效率降低、从而减少气化器的气化量。各气化器由于运行时间的长短不同造成所结的水垢厚薄不―,热效率受水垢影响的大小不同、气化器的实际气化量自然不同。

(3)气化器内结焦影响传热 经常使用重组分较多的液化石油气,使气化器内与石油气的接触面结焦影响传热,原理与水垢相似。但因为我们使用的进口液化石油气气质较好,且循环热水的温度仅为80℃,估计气化器内结焦的可能性不大。

(4)通过各气化器的循环热水流量不同 因各气化器的热水循环管的设计位置、管径、管内堵塞情况、气化器内部阻力和进出水压差等等的不同,使单位时间内通过各气化器的循环热水流量不同、单位时间内各气化器中液化石油气所吸收的热量因此不同、热水流量大的气化量大,热水流量小的气化量小。

4检修测试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我们决定对同济二区气化站各气化器进行逐台检修,检修期间由同济一区气化站向全市供气。

4.1外观检查

检查气化器主体及附属设备、零件,发现无损伤、腐蚀、变形、螺栓折损松动等现象,安装状态无异常。

4.2置换

关闭气化器液相入口阀,将气化器内液态石油气全部气化,关闭进出气化器的气阀、水阀、排放气化器内存水、用放散火炬将气化器内剩余气态石油气降至表压为零,再用氮气置换干净。

4.3主体分解检查

(1)对气化器主体进行拆除分解,检查主体及各零部件的腐蚀及肮脏情况,发现与液化石油气接触面无焦油状物存在、与热水接触面有水垢及铁锈等异物附 着在上面,1号气化器最多。3号次之、2号最少、但 均不算很严重。用电动钢丝刷清除异物、使接触面露 出本来的金属光泽。

(2)对气化器主体及零部件焊接处进行浸透探伤, 未发现有损伤和缺陷。

(3)对气化器主体与液化石油气接触面和热水接触 面的残存壁厚用超声波测厚计进行测量,结果合格, 同时可按下式计算年腐蚀速度:

开始使用时的实测壁厚―残存壁厚年腐蚀速度= --------------------------------- 使用年数

从而可推定耐用期限:

残存壁厚―不包含腐蚀余量在内的计算壁厚推定耐用期限=---------------------------------------年腐蚀速度

4.4附属设备分体检查

对气化器的各附属设备,包括液体传感器、调压 器和阀门等进行分解检查,更换易损件如密封圈、皮 膜和垫片等、检查各处有无腐蚀、变形,并进行强度 和气密性实验、结果各项均合格。各安全附件(安全 阀、压力表、温度计)送有关部门强检。

4.5重新安装调试

将气化器及附属设备重新安装,并进行整体强度 和气密性试验,确保各处均无漏气,开启进出气化器 的气阀、水阀,逐台调整各气化器气相出口的调压 器、使代化器供气压力保持一致,进行气化器试运 行,密切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及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发现此时各气化器进出水温差相同,气相出口压力 一致、且不再出现气相出口管壁凝霜结冰现象,各气 化器运行正常,完成检查报告书,经申请同意后可正 式投入使用。

4.6完成检查报告书

检查报告书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检 查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的基本数据、平时使用 状况、浸透探伤试验表、超声波厚度测定表、附属设 备检查表、安全附件检查表、强度试验记录表、气密 性试验记录表和检查结果总表,并将检查过程中拍摄 的相片打印出来,附于报告书后的《检查状况相片集》内,以备参考。

5几点经验

经检修测试。证明当时我们的情况分析正确、此次气化器出现自动停止运行的主要原因为:各气化器气相出口压力存在偏差。再加上气化器内污垢的影响、使各气化器间存在偏流。随着总负荷的增加,导致1号及3号气化器相继超负荷运行。通过此次情况分忻及检修。我们有几点经验仅供参考。

(1)对各气化器气相出口调压器逐台调压应在非用气高峰(如深夜)时进行。在用气高峰( 一般为晚上6时至8时)时再进行复调。使各气化器出口压力保持―致。

(2)使用杂质及重组分较少的液化石油气、严格按气化器操作说明书进行定期排污、以避免气化器内结焦现象的发生。

(3)对于热水循环式气化器或以水为中间介质的电加热式气化器、可通过加装软水处理装置降低水的硬度。减少水垢的产生。现我公司三座气化站均加设厂软水处理装置、并对储水箱进行了专门的防腐处理、以避免因水箱生锈而造成铁锈物在气化器内积聚、效果良好。另外、要特别注意对循环水系统中的过滤器及时清洗和更换滤网。

(4)严格按气化器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修。去除气化器内污垢.

(5)根据运行记录对气化器的运行时间进行统计,合理安排备用气化器的使用,使同一气化站的各气化器运行时间大致相等。

(6)在有备用气化站(辅供气站)联网供气的条件下。主供气站的气化器可全部投入运行而不设备用气化器、快各气化器运行条件尽量一致。

(7)主供气站与辅供气站间的供气压差应根据供气规模、供气压力及供气管网的储气量、中压用户的炉具适应性等条件而定、一般不应相差太大。我公司主、辅供气站的供气压力分别为0.076MPa及0.07MPa、且运行状况良好。

(8)密切留意同型号气化器进出水温差是否一致、如不―致,且不是温度计本身误差造成的话,则很有可能是各气化器产生偏流造成的。

针对我国石油进口贸易情况的浅谈 篇3

关键词 石油 进口贸易 现状 问题 措施

地球村的形成,使得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在新经济时代,我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更多的石油资源的供应。我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已经满足不了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在不断开发国内新油田资源的同时,我国也在更大地程度上关注国际石油市场。我国汽车、运输等与石油密切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大部分的石油需求。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缺乏完善的国内供应体系,长期以往会影响国内的石油安全。

一、我国石油资源进口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更多的石油资源的供应。石油资源的供不应求促使我国石油企业在创新发展勘探、开发技术,以求开发出更多石油的同时,也在逐步扩大石油资源的进口量。目前我国石油资源进口不单是原有的进口,还有的就是打井的核心设备及其他的石油技术资源。

1、物资多样化。石油资源的供不应求,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原油供不应求。但是仅靠原油进口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长期需求,也不能保障国内的石油经济安全。从我国油田的勘探、开发现状来说,新的油田区域不断扩大、地质条件更加复杂,需要适应能力更强的配套设备及钻井技术。钻井设备更新速度快、钻井技术多样化,总的来说石油物资进口呈现多样化趋势。

2、进口渠道多样化。物资进口从原来单一化的集中采购转变为小型物资设备自主化采购、大型设备集中采购。小型物资不用集中采购,一方面各石油企业有能力自主采购,另一方面集中采购小型物资设备,显得浪费人力、物力。小型物资像钻进用的钻头等可由单位自主采购,有特殊规定的就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大型物资设备,如石油压裂车等则必须由集团集中采购,然后进行供应。

3、在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度调整石油企业进出口现有的政策。国家现有政策大大拓宽了石油企业的进口范围和权限,极大程度的调动了石油企业积极发展的信心与热情。

二、我国石油资源进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在石油企业物资进口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管理部门众多。进口贸易一般比较复杂,首先就是因为涉及到的部门很多,进而拉长了审批周期的战线。比如说,进口一套石油生产的前期设备,先有石油单位的二级部门撰写可行性报告,然后再交上级部门批复,报到计划处,局计划处再整理制定总计划书,然后由引进资源领导小组综合平衡资金后报到集团公司。整个申报流程相当繁复,一环紧扣一环,导致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引进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

2、进口资源的手续繁多,需要周期长。石油资源设备进口需要先立项准备,若单项设备金额在10万美元之上的先进行招标,需要独家采购的要上报申请。进行招标工作必须要通过中国石油公司制定的公司进行,先撰写招标书,然后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时间约耗费1个月。独家采购的时间较短,在两周左右,还需要与供货商进行交流,然后根据交流情况进行。在谈判后或者中标后,还要根据整套的合同签订手续,还需要3~5天。

3、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石油资源进口的规章制度。相关制度缺乏,导致了各部门分工极不明确,工作容易脱节,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解决我国石油资源进口贸易中问题的措施

1、建立专人负责制。石油资源进口部门要按照公司化管理程序运行,每一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立项、采购、交货一直到售后服务,都落实到专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改变了原有模式分工不明确导致的一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按照此模式长期运行下去,必定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形成新的分工合作模式。

2、规范招、投标工作。不能招标的,需要独家采购的,需要上报申请,得到批复后才能进行独家采购,不能够徇私舞弊。应该招标选择的就需要招标,根据招标结果进行恰当选择。这些工作必须规范进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招、投标工作,严厉处分部门领导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努力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

3、必须简化进口设备资源的手续,提高批复速度。进口资源的手续繁多,需要周期长,这严重影响了进口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4、我國的石油进口贸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必须遵循市场的调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在市场规律调节性进行合理调整。我国相关的专业公司需要积极走向世界,与国际专业的外贸公司接轨。各部门要专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引进竞争机制,遏制贪污腐败行为,有效降低进口贸易成本。

四、总结

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或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更多的石油资源的供应。我国的石油进口贸易十分活跃,但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外贸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竞争相对激烈。因此要完善国内石油供应体系,保证国内的石油安全

参考文献:

[1]郭细根;杨兴礼.当前我国石油进口贸易现状及应对措施[J].市场论坛,2006(12).

[2]王亚辉.中国石油贸易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6(10).

[3]夏屹峰.论石油企业进口贸易[J].现代商贸工业,2008(02).

进口石油 篇4

因为石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我国石油供求紧迫态势, 保障能源安全是我国当前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1 国内石油生产

2009年我国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长期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形式严峻。总体看, 我国陆地油田相继进入开发后期, 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率阶段, 进一步挖掘产出的潜力有限。油田产量的稳定提升主要取决于新增储藏量, 为保障我国每年1.6-1.8亿吨的开采量, 每年需要有7亿吨左右的新增储藏量。截至2010年年底, 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1.4亿吨。新增储藏量相对不足且丰度比较低、开发成本高, 因此短期内陆地石油提高产量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拥有37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26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但由于与邻国的海岛所属权的争执, 影响了我国对当地的石油开发。中国海洋石油发展历时近30年, 但由于领土争端和海洋开发的技术原因, 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进展有待进一步提高。

2 石油进口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海湾, 非洲, 南美和独联体国家等地区。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 (20.59%) , 安哥拉 (15.79%) , 伊朗 (11.36%) , 俄罗斯 (7.51%) , 苏丹 (5.98%) , 阿曼 (5.71%) , 伊拉克 (3.51%) , 科威特 (3.47%) , 利比亚 (3.11%) , 哈萨克斯坦 (2.95%) 。

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除俄罗斯外均受美国因素影响, 政治、军事动荡对中国石油供给安全影响严重。其中南美虽然有古巴、委瑞内拉等国与美国有不同的世界发展意向, 但总体来说南美是美国传统上的势力范围。中东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实际控制。非洲国家和中国有着传统上的友谊和经济上的合作, 但是进入2011年以来非洲埃及、苏丹、利比亚等国先后发生政治事件对我国石油供给安全产生影响。

俄罗斯是我国石油来源中不受美国影响的国家, 而且与中国土地接壤, 国内油气储量丰富, 2009年石油储藏量600亿桶, 居世界第8位。近几年, 中俄石油合作发展迅速, 2011年安大线项目正式运转, 每年向我国出口石油3000万吨。由于历史原因, 中俄政治互信不足, 同时由于中俄都是世界大国, 双方的政治走向对经济影响巨大, 因此中俄石油合作前景存在变数。目前在政治共识前提下, 俄罗斯通过石油合作取得中国政府贷款, 进行国民经济建设, 摆脱经济衰退;中国通过能源合作解决石油紧缺问题。双方的合作是在互利的基础上博弈的结果。

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 但是由于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没能及时恢复经济实力, 美国在这些地区发动了“颜色革命”导致一些国家亲美势力上台, 使这些地区成为美俄博弈的竞技场。

3 石油运输安全

石油进口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和海洋航运两种方式, 石油管道运输目前有:中哈一期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 总运量5700万吨, 相当于2009年进口量的28.6%。管道运输提高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度, 减少了环节。但就目情况看, 管道运输所占比例较小, 我国大量石油源自亚洲中东地区, 占石油进口的75%以上, 不足25%的石油管道运输没能突出我国与石油进口国间地理位置优势。

海运方面, 我国目前石油海洋运输航线, 主要有非洲印度洋航线、中东印度洋——马六甲航线、南美太平洋航线、俄罗斯日本海航线。其中非洲航线和中东航线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而按照2009年运量计算, 我国70%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和非洲国家, 可见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运输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 新加坡防务依赖美国,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与中国有岛屿争端, 因此我国海上石油运输线缺乏有效保护, 这就是中国的“马六甲困境”

4 保证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

(1) 开发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投入资本、人力,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新能源的开发, 尤其是可再生资源开发, 如燃料乙醇, 生物燃油等。大力拓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 以水电, 风电、核电、生物能源、太阳能及煤炭的液化应用等替代石油。煤炭液化应用可减少环境污染, 煤炭应用领域的拓展可以提高煤炭的综合收益。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煤炭的高效、环保、多领域的应用对节约石油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有很大的意义。

以2004年水平, 我国每1万美元产值消耗标准油8.33吨, 而美国为1.99吨, 香港为1.03吨, 世界同期平均水平是2.65吨, 由此看中国节能潜力巨大, 作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度, 提升产业结构, 以低耗能产业逐渐替代高耗能产业, 对战略安全性高耗能产业实行生产工艺改造, 以减少石油消耗。

我国居民生活性石油消费, 主要方式是汽车燃料。随着经济发展, 私家车的拥有量逐年增加。2000年私家车拥有量625万辆, 2005年1848万辆, 2009年4575万辆, 私家车的出现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但也增加了能源消费量。因此国家应制定小排量汽车使用的优惠政策, 对小排量汽车的购买、应用提供相对的鼓励措施, 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以提高石油产品消费效率。

(2) 加强海洋石油的开发利用。

我国海洋石油蕴藏量丰富, 尤其是南沙海域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自1975年以来, 越南侵占30多个岛礁, 菲律宾占据10个, 马来西亚占据9个, 印尼占据2个文莱占据一个。这些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进行油气开发, 并试图使南沙问题国际化。目前在南海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 超过1000口油井被东南亚部分国家勘探和开发。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2年的资料, 南海地区每天产出石油200万桶, 每年产出天然气2.5亿立方英尺。东海春晓油田的开发, 也受到日本的干扰。韩国在黄海进行勘探, 已经跨过黄海大陆架中线50公里, 试探我国态度。上述国家均想通过实际占领对我国资源甚至国土造成侵占, 因此对海洋石油的开发, 不但有经济意义, 还有保护领土的超经济意义存在。

中国2010年在海洋石油年产油气突破5000万吨, 虽然中国海洋石油开发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远远小于被非法侵占的利益。我国要加强在这些争议地区石油开采力度, 放开民间资本投入, 使争议地区出现共同开发的局面, 并应尽量避免敌对国家的集团化和国际化干预, 必要时可以进行军事干预。

(3) 加强国际合作, 建立多元化石油供给渠道。

国际观点认为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00万吨, 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将影响该国经济运行, 进口量达到1亿吨, 该国就应采取措施, 保障石油供应, 从某一国家进口石油比例不应超过进口量的30%。从我国石油进口现况看, 存在石油进口渠道过于集中的问题。2011年初因利比亚政局动荡, 导致中国出现3%的石油进口缺口。我国从利比亚进口石油比例相对较小, 因此对中国石油安全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但已经足以使我们警觉。基于上述原因中国应在尽力扩大石油进口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进口比重。要发展同中亚及原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为能源合作创造条件, 发挥上海合作组织在能源合作方面的作用。拓展同南美、非洲的石油合作, 给予合作国政治、军事、技术支持以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合理安排进口石油比重应该与能源合作紧密联系。国际石油合作可以整体提升石油战略安全, 同时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因为进行石油投资或参股开发油田可以得到价格相对低廉的份额油。美国石油消费的40%, 法国石油消费的70%是份额油。目前我国通过石油合作, 每年得到近5000万吨的份额油。

(4) 改变运输结构, 加强运输安全。

加大管道运输能力, 管道运输作为高速、快捷、安全的运输方式, 在我国未来的石油供给中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同世界石油主产区和主要石油进口国家同在一块大陆, 适合用管道运输。我国现有管线的运力不足, 应加大管线的运输能力。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使石油管线通过巴基斯坦进入伊朗, 如果这条管线能够建设成功, 则马六甲海峡的困局和印度、美国对印度洋和中东地区的控制对中国石油运输的影响可以彻底解决。

在海路运输为主要方式的情况下, 应当拥有自己的石油运输船队, 根据国外经验, 需要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一般都控制着一支比较强大的油轮船队, 船队承运份额达到50%以上, 日本高达85%以上。目前中国船队承运能力只占10%左右。同时, 也要认识到, 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舰队, 对海运突发事件的控制力不足, 也将严重的影响中国获取海外石油资源运输渠道的安全。

(5) 加强陆地石油的勘探开发, 加大石油储备。

对现有陆地油田生产潜力进行进一步挖掘。我国现有油田大都出现了后继产能不足的问题。大庆油田经过50的开发利用已经到了开发后期, 大庆油田的聚合物驱油技术成功的消化了7%的自然递减率, 实现了老油田的稳产, 高产。目前我国陆上石油探明储量率为28%, 远低于国际水平, 因此我国陆地石油潜力巨大。

石油战略储备可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 从而降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可能, 达到减轻石油供应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根据国际能源署规定:石油储备量为90天石油进口量。但实际情况是参加战备石油储藏国都高于这一储备量, 如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相当于168天进口量, 日本为166天, 德国达到127天。由于中国石油需求量的一再攀升, 储备库存难以满足战略储备的需求, 因此从长远角度出发, 中国更应该加强陆地石油勘探, 在此基础上建立石油储备油田。

5 结论

石油安全是涉及到国家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切适当可行的办法保障石油供给。针对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石油需求量大, 国内石油供给不足, 对外经济国际关系复杂的特点, 应该综合运用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各种措施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 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扩大, 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提高。如何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给, 是当前的战略性课题。介绍了中国当前石油生产、消费、进口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石油进口与进口石油运输安全问题, 提出解决石油安全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石油供给,战略安全,石油运输

参考文献

[1]夏令孜.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确立[J].甘肃石油化工, 2008, (2) .

[2]秦晓.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能源运输问题[J].中国能源, 2004, (7) .

[3]孙静.中国石油安全的陆路管道战略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4) .

[4]陈惠, 张斌.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J].理论与实践, 2010, (3) .

进口石油 篇5

1文献综述

我国 “石油能源进口安全”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在可以接受的能源价格水平下,确保我国能源进口过程不受中断威胁,使我国可以从外部获得稳定连续的石油供应。我国石油进口安全评价是对外部资源抵达我国的整个供应过程的潜在风险进行衡量。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问题关注已久,从经济学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情况的现状分析以及提升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度的对策建议上。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 1) 资源禀赋说: 石油是重要的工业能源, 但其本身也是一种自然资源,石油能源的国别分布不一,而我国就是石油资源匮乏国之一 ( 齐琪,2012) 。 ( 2) 投资组合理论: 盲目增加石油进口来源的数量,并不能降低石油进口风险,只有增加风险相对较小的新合作伙伴的进口量和份额,以及采用多元化的进口渠道,才是降低石油进口风险的最佳途径 ( 高建良,2007年) 。 ( 3) 能源替代说: 我国面临巨大的石油供需落差,我们不仅要深入发展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节约油气, 同时要积极发展油气替代,更多使用天然气、风能等能源 ( 林伯强等,2011年) 。 ( 4) 安全评价法: 对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进行定量化研究,需要确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多方面的考虑我国石油进口的影响因子,更好地认知我国当前石油进口的安全情况 ( 王礼茂,2002、王强等,2014) 。 ( 5) 国际博弈说: 石油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国内石油能源的缺乏,使得我国在国际石油能源市场上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博弈,从而满足国内石油能源需求 ( 朗一环、王礼茂,2008) 。

综上所述,鉴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其对我国经济和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我国石油进口结构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是学者们对我国石油进口结构的安全度研究更多的是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稍显薄弱,本文通过综合评价法从资源、经济、运输、政治的角度确立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实证分析法对我国当前石油进口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定量化研究,并提出提高石油进口安全度的相关对策。

2我国石油进口的现状分析

石油是一种珍贵资源,但本身也是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对我国而言,保证石油进口的安全稳定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因素之一。 分析我国石油进口的现状,可以从国内石油开采量与石油进口量、石油进口依存度和多元化指数这3个方面反映。

2.1国内石油开采与石油进口情况

本文选择2012年HS分类标准中的270900 ( 石油石油,包括从沥青矿物提取的石油) 作为研究我国石油进口结构安全度的对象,原因在于该种商品最直接地代表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的石油贸易。

从1993年起,我国就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石油能源的高度投入。 由于我国自身石油资源匮乏,同时石油开采难度增大,东部主力油田相继进入开采中后期,使得原有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从2006年起,我国石油进口量已经高于国内石油开采量,国内石油的需求严重依赖于进口,石油进口的安全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资料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表1和图1所示,我国石油开采已呈现小幅平稳递增的趋势,然而这样的增长幅度并不能满足我国逐年高幅增长的石油需求,我国通过石油进口获取石油能源的数量增幅明显,因而对于石油出口国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石油进口的风险性较大。

2.2石油进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重要。根据上述对对外依存度的定义,现将石油进口依存度定义为石油年净进口量在石油年消费量中所占的比重,即:

石油进口依存度 = 石油年净进口量/石油年消费量

资料来源: 中国历年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 中国历年统计年鉴

近10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呈现明显的平稳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对其他国家的石油进口依赖性不断加强。目前,我国有超过一半的石油消费量来自于进口,足以说明保证石油进口安全的重要性。当然另一方面,我国也要积极勘探新油田,提高老油田的挖掘效率,并且要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

2.3石油进口多元性指数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现在的石油进口组合中包括4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进口比重差别较大。多元化指数反映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性水平,通过Hirschman - Herfindahl - Agiobenebo ( HHA) 法进行评估,指数的值越大,表示我国的进口源越集中,反之则表示进口来源较分散,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d为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性指数; Si为我国从i国进口石油量占总进口量的比重; m为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国数目。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我国宏观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和进口也大幅度增加。从表3中可以发现,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性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变动幅度较小,间接也体现了我国石油进口结构也基本保持稳定。在与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多元性指数的对比中,我国的多元性指数值较小,表明我国石油进口来源相对较为分散,并不会严重依赖某个或少数几个石油出口国。

3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结构的实证分析

3.1模型构建

影响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石油出口国的资源、经济、政治和运输方面,在评价各石油出口国的安全度方面,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因此需要通过熵值法对各因素的影响因子进行权重分析,利用标准化后的各评价指标分值及其权重,构建加权平均评价模型,计算石油进口安全度水平,公式如下:

式中,Yi为石油进口国的安全度水平,代表了该国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重要程度; Pij为指标层各指标的标准化值; dj为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

3.2数据来源

2012年,我国的石油贸易对象国有52个国家,其中贸易进口来源国有48个。本文选取17个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作为研究对象,包括: 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联邦、伊朗、阿曼、 伊拉克、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科威特、阿联酋、利比亚、巴西、刚果 ( 布) 、也门、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和苏丹。这些国家对我国的石油输出均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0. 5% 以上。

3.3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1) 鉴于统计数据的各项指标存在的明显差异性,需要对评价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标准化处理, 公式为:

式中,Pij为标准化处理后所得值,Xij为评价指标实际值,i = 1,2,…,n; j = 1,2,…,m。n为各项研究对象数量,m为各项指标数量。

( 2) 计算参评指标熵值H( Xj)

式中,令K = 1 /lnn; n > 0,j = 1,2,…,m。

( 3) 计算指标差异系数hj

式中,j = 1,2,…,m

( 5) 计算参评指标权重系数dj

式中,j = 1,2,…,m

3. 4指标解释及数据说明

3.4.1资源因素

国内石油资源巨大的供需缺口导致了我国巨大的石油进口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出口国石油供给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资源因素主要采用2个指标进行评价: 1出口国石油资源储采比,表示出口国石油资源可以以当年产量持续开采的年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P代表出口国石油资源储采比; Rs代表剩余可储采量; Pn代表当年产量。

2出口国石油净出口能力NEC,表示出口国可供出口的石油资源量,表现为该国当年的石油净出口量。

3.4.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因为外汇是我国选择石油进口国的考虑因素之一,而两国间的经济往来则是我国获取外汇的重要途径。经济因素选取了2项指标: 1经济绝对影响力,表示我国与石油进口来源国双边经贸额,代表了我国对该国的直接经济影响程度。2相对经济影响力,表示双边经贸额占该国GDP的比例,体现了我国在该国经济贸易体系中的比例和地位。

3.4.3距离因素

在石油进口过程中,石油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性也是我国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从资源的获得性角度来衡量。距离因素主要选取 “贸易路径风险”指标进行评价,该指标考量的风险主要来自3个方面: 1路径上承担的运输量,承运贸易量越大,石油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就越大。 2运输路线的海岸距离,运输距离越远,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越大。3途径的海峡。中国77% 的石油进口途经马六甲海峡,而全球60% 的海盗袭击发生在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成为我国进口石油运输过程中的高危地带。其具体计算公式表现为:

其中,TRACE代表贸易风险路径,RSi代表石油进口贸易份额; Di表示出口国到我国的海运距离; Dmax= max{ Di} ,代表距离中国最远的海运距离; MR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国军事风险指数的平均值; α 为是否经过马六甲海峡,α = 0代表未经过,α = 1代表经过。

3.4.4政治因素

石油资源特殊的战略价值属性使得我国在选择石油贸易伙伴国时,必须把政治因素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分析。政治因素对于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国的选择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对外关系稳定度,表现为石油进口来源国与我国的政治关系的稳固程度,一般而言,两国政治关系越稳定,石油贸易的安全性越高。由于该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时所需的数据难以取得,所以往往会根据我国的对外关系进行分级评估。2石油出口国政治风险指数,政治的稳定性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国内政治越稳定,对我国的石油出口安全性越高。该指标依据国家风险国际指南,对石油出口国国内的稳定度进行了综合的评估。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2

资料来源: 国家风险国际指南

3.5结果分析

( 1) 在确立的指标体系中,资源因素对于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的影响是最大的,石油资源储采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该国安全度水平增加0. 206% ; 石油净出口能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该国安全度水平增加0. 2614% 。可见,在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国中,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所占据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我国首要考虑的石油进口合作对象。经济因素对我国石油进口也非常重要,经济绝对影响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安全度水平增加0. 1908% ; 经济相对影响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安全度水平增加0. 1356% 。两国之间的贸易体现着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表明着两国在商品贸易合作方面的深入程度,而推进与这些石油丰富的国家的经济往来,能够提高该国的安全度水平,对于我国的石油进口具有积极的意义。距离因素中,贸易风险路径每增加1个百分点,安全度水平增加0. 1925% ,说明了海运运输方式对于提高我国石油进口安全也是不可忽略的内容。政治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外关系稳定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该国安全 度水平增 加0. 0051% ; 政治风险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安全度水平增加0. 0086% 。即便如此,我国依然需要搞好与各石油进口来源国的外交关系,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资料来源: 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 2) 评价模型将影响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资源、经济、政治和距离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这4个方面研究我国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的安全度水平。这17个国家因其特定的国情而对我国的石油安全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沙特阿拉伯的安全度水平居首,表明了我国的石油进口来源结构中,沙特阿拉伯是我国最值得信赖的石油贸易国; 而苏丹的安全度水平最低,表明苏丹作为我国主要的石油来源国之一,其对我国的石油输出对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性贡献最小,风险偏高。 这些国家的安全度水平均值为0. 0588,然而17国家中,只有7个国家的安全度水平达到了均值, 10个国家的安全度水平在平均水准之下。在这样的石油进口来源结构中,安全度水平高的国家占比小,说明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石油进口来自于安全度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这样的现状正体现出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方面的不足,也是我国在选择石油进口来源国的过程中需要警惕的内容。当然, 我国也需要通过各个方面来改进这样的石油进口来源结构,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控制好石油进口的风险。

资料来源: 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4改进我国石油进口来源结构的对策建议

4.1积极勘探国内石油,石油进口来源分散化

我国是一个石油匮乏国,2012年底的探明储量为24亿吨,储产比为11. 4,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0%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供给形势,从而严重依赖进口,但我们并不能维持这种现状,而应该努力勘探新的油田,提高勘探油田的技术, 只有提高自身供给,才能最大化地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尤其是进口安全。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能够完成的,当前,我国只有更好地分散石油进口的来源,才能够降低石油进口的风险。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石油资源蕴藏丰富,且与我国与政治关系相对友好,应适当增加这两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东南亚国家也是石油进口分散化的重要方向,这些国家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又同属东盟组织,运输距离较短,运输路线无海峡,风险较小,是非常适合的合作对象。另外,我国适当增加从安全度水平高的国家的石油进口,控制部分安全度水平较低的中东、拉美国家石油进口规模,通过调节各国进口量之间的比例,从而提高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

4.2深入我国与各国的经济合作,提高我国的经济影响力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愈演愈烈,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商品贸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201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8667. 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足以说明我国在全球市场上重要的地位以及巨大的影响力。 在这些石油进口来源国中,俄罗斯联邦以881. 95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居首,巴西次之。多数国家与我国的双边贸易额能达到百亿美元,在我国的双边贸易伙伴国中排名前60位,这说明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交往较为密切,但仍有上升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地不断增强, 双边贸易的前景越来越光明,而两国紧密的贸易合作关系,对于稳定石油输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与我国经济往来越密切的国家,是我们更应关注的对象,因为在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国结构中,这些国家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保证。

4.3推进运输方式多样化,提高海上运输通道保障力

我国石油的进口大多以海运为主,然而因为马六甲海峡的存在,海运却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运输方式。为提高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我国必须积极推进石油进口运输方式的多样化。管道运输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运输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因此我国必须加快推进中哈和中俄陆路石油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和中缅石油运输通道的建设。然而,海运运输方式并不是可以完全被替代,因此我们要正视我国对进口石油运输路线、运输要道和进口地的军事干预力较弱的现状,努力提高保障石油运输路线安全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马六甲海峡地区的保护的能力。因而要加强以海军为主体的海洋综合力量建设,形成一支包括海军、商船队和海洋科研船队的强大海洋力量,捍卫我国海上石油能源的补给能力。

4.4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发展与石油进口来源国的外交关系

从政治因素的角度而言,对于一些对外关系稳定值相对较低的国家,例如中东地区的阿曼和伊拉克,中南美的阿尔及利亚等国,我国需要积极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实行积极的能源外交政策,寻求稳定的多边合作。只有推进合作,减少对抗,才能够拉近距离,为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提供多一份保障。当然,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石油贸易,还应该包括石油投资,我国应该积极联系石油资源丰富,但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的国家寻求合作,参与到该国的石油勘探与开采,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能源合作,可以使我国石油的进口少一份风险。当然,我国也应顺应当下构建和谐世界的浪潮,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好的国际环境能够提高国家政治风险的评级,这对于提高我国石油进口安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鉴于国内石油资源严重的供求失衡以及其重要的使用价值,石油进口的安全已成为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主要的17个石油进口来源国因其特殊的国情而具有不同的安全度,本文从资源、经济、距离和政治因素4个方面构建了评估体系,通过熵值法量化分析了17个国家的安全度水平,并且研究得到资源是影响石油进口来源国安全度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又分别从这4个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的提高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度的对策和建议。

进口石油 篇6

1. 中国石油焦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美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石油炼制国, 全美石油焦年产量大概在3500—4000万吨, 所以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焦进口国依然是美国, 占了全部进口量的77%。其次是加拿大, 再次是我国台湾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2. 进口石油焦的数量

从中国进口石油焦的数量情况来看, 2008年进口石油焦仅85万吨。到2009年和2010年猛增到314万和355万吨。2011年的进口焦更增加到483万吨, 同比增速高达36.06%, 创历史新高, 一举超过日本的400万吨成为世界石油焦进口第一大国。

3. 进口焦的品种和行业应用

以2011年为例, 共进口石油焦483吨, 其中有146万吨为中低硫焦, 占比为30%。这部分优质的低硫焦中优质的海绵焦可以用于碳素行业, 质量较差的弹丸焦用于玻璃行业。另外有337万吨为高硫焦, 占比为70%。这部分高硫焦大部分应用于燃料行业。

4. 主要进口企业

2011年中国石油焦主要进口企业有:烟台翔宇、苏州开元、宁波宁兴、威海金猴、中化国际等。在2011年进口焦前五大企业中, 除了中化国际外, 其余都是地方性的民营企业, 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巨头均不在五大进口商之列。

5. 进口焦主要海关和存放码头

负责进口石油焦的主要海关有青岛、拱北、南京、宁波、南宁海关等, 存放进口石油焦的主要码头有日照、龙口、南通、宁波、高栏、防城港等.随着进口焦日益增加, 100万吨的码头存放量将成为一种常态。

二、进口石油焦快速增长的原因

1. 玻璃行业的油焦替代

2009年我国实施燃油税改革, 以重油为燃料的企业成本大为上升, 为降低燃料成本, 相关企业实行“以焦代油”, 即利用发热量相近且价格便宜的高硫石油焦代替燃料油。从2008年到2011年已经累计有120条生产线已经成功改造成利用石油焦作为燃料。估计到2012年改造成功的生产线将高达160余条。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 石油焦与燃料油的价格差将不断拉大, 从而促进了玻璃行业石油焦需求的快速增长。价格低廉, 有一定弹丸含量的进口石油焦非常适合玻璃行业使用, 性价比最高, 进口商正是抓住了这一技术革命的契机, 开始大量做进口石油焦。

2. 电力行业的煤焦替代

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统计和预测, 十二五期间, 我国用电量年均增长7%~9%。我国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 拉动了电厂用煤价格的上涨, 尤其是低硫优质煤价格上涨较快。2011年底, 5500大卡的优质煤沿海到岸单价平均在800元/吨以上。高硫焦的发热量是煤碳的1.5~2倍, 可达7500~8000大卡, 价格仅1000元左右。部分电厂开始掺混部分高硫石油焦作为燃料。初期只有少量循环流化床锅炉 (CFB) 的电厂能掺混高硫石油焦, 并使排放达到环保标准。现在普通电厂也开始尝试掺混少量的石油焦提高热值, 并达到排放标准。虽然电厂的掺混数量不多, 但由于电厂的产能大, 拉动了电厂用石油焦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3. 水泥行业的自然增长

由于我国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 水泥产量仍将较快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水泥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年均增长达4%, 与此同时石油焦消费也会增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水泥行业, 白水泥行业由于产品品质的要求高, 更加适合用石油焦做为燃料。白水泥行业是新兴行业, 随着国人对装修要求的提升, 白水泥行业将呈现快速增长, 从而带动石油焦消费的增长。

三、国内石油焦生产厂商的销售对策

1. 灵活利用定价策略, 必要时对进口焦进行打击

根据在碳素行业和燃料行业不同的市场占有率, 可以采取差别定价法进行定价。国内石油焦在中国碳素行业拥足够的市场份额, 所以对优质的碳素级的石油焦可以采取相对较高的价格, 对燃料级的石油焦采取相对较低的价格的定价模式。当进口焦数量过大, 造成整体市场供大过求时, 还可以采取进口焦到岸成本价定价的方式对进口焦进行打压。

2. 强化质量管理,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 产品质量

石油焦是炼油化工产品中的副产品, 价值较低, 所以一直以来炼油企业对石油焦的质量并不十分重视。国内石油焦质量普遍认可的标准是石化行业制定的HO527-92, 该标准是1992年制定的, 主要是根据石油焦的硫含量来分类的, 所以对挥发分和灰分的要求比较宽泛, 对微量元素基本不做要求。但石油焦对于炭素企业来说, 是最主要的原材料, 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炭阳极的质量, 并最终影响到电解铝厂的经济效益。由于每个行业都有行业协会, 协会有自己的标准。由于各自为政, 造成了的沟通和衔接的困难。笔者建议根据不同的行业:碳素行业, 硅行业和燃料行业, 制定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 细化服务。特别是碳素客户, 尽量套用碳素行业的标准进行出厂标准控制, 对硫、灰分、灰发份及钒、钙、镍、铁、钠等微量元素进行重点监控。不同的产品, 定不同的价格, 进行区别定价。这样, 好产品卖好价钱, 即公平合理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2) 服务质量

市场是我们赖以生产的空间, 一旦失去市场, 就会失去一切。我们不但要向市场提供合格的产品, 更要提供优质的服务, 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销售.若能帮客户设身处地优化物流方案, 做好物流配送工作, 实施送货到家。对客户的投诉及时反馈, 恰当处理等等, 只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才能牢牢抓住客户占领市场, 才能从容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

3. 国内厂商采购国际巨头的进口焦

国际巨头的石油焦主要以品质较差的燃料级石油焦为主。国内以优质的碳素级石油焦为主, 市场有部分重叠。碳素行业在国内石油焦市场中占比最大, 客户群最完善, 也最有自有优势。据统计, 能用于出口到中国的碳素级中低硫石油焦总量约200-300万吨。所以, 国内厂商尽可能这部分资源的采购权争取到, 尽可能多地掌握碳素市场的资源, 利用已经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和资金实力和庞大的客户群, 进行国内市场再次销售, 将能很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

4. 关注整个产业链健康和谐发展

2011年国际欧债危机发酵, 国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使得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 融资困难.再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 原材料上涨、人工上涨等等重重压力, 使得中小企业, 特别是出口型企业面临生死抉择。纵观整个石油焦产业链, 碳素 (电解铝) 企业, 金属硅企业, 玻璃企业, 无一不陷入现金流短缺, 成本上涨, 出口困难, 产能过剩的危局。

电解铝行业因房地产调控、汽车消费减速同样遭遇了空前的瓶颈。做为国际大宗商品的铝价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直15000元~17000元/吨徘徊。2011年河南、山东等中小型电解铝企业整体开工平均为65%~70%;铝业大省贵州广西河南的不少企业选择停工待产过冬, 整体开工率不足80%。电解铝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展望2012年, 中国投产电解铝产能333万吨, 新建电解铝产能307万吨。新增产能集中在西部, 新疆地区最多.届时西部的石油焦资源将更为紧俏.国内生产厂商也要随着下游产业链的移动, 将资源合理流动到需求地。

玻璃行业由于房地产的调控, 电价人工成本的上涨, 资金链的紧张也步入冰河世纪, 整体开工率不足80%, 特别是中小型玻璃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硅行业同样遭遇重创。由于云南贵州等地区持续干旱, 使得开工率一直不足。欧债危机使得出口型光伏企业遭遇了滑铁卢。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乐观及国内下游市场多晶硅、有机硅市场的不景气, 硅行业2012年也难有大的起色.

作为资源型的国内石油焦生产商, 应关心下游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和谐健康发展, 定价时应同时考虑下游行业的承受能力, 使产业链上每一个行业都有利润, 使产业链上每一个企业都能健康发展。打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产业链, 从宏观上讲, 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平衡;从微观上讲, 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英涛, 王平甫.石油焦对我国电解铝用预焙阳极质量的影响.轻金属, 2001 (1) [1]罗英涛, 王平甫.石油焦对我国电解铝用预焙阳极质量的影响.轻金属, 2001 (1)

[2]陈兴无.国内石油焦的市场营销策略.当代石油石化, 2003, 11 (5) [2]陈兴无.国内石油焦的市场营销策略.当代石油石化, 2003, 11 (5)

[3]罗艳托.石油焦市场发展趋势概述.石油规划设计, 2008, 19 (6) [3]罗艳托.石油焦市场发展趋势概述.石油规划设计, 2008, 19 (6)

进口石油 篇7

美国石油总量的增长与人口和GDP的增长分不开。我们先画出1940年以来美国人口的数据图如下, 可知美国人口一直在以线性方式增长。用拟合得方程:Y=2556.8X-4833000 (千人) , Y为人口总量, X为年份, 可决系数R2=0.9971≈1, 拟合效果非常的好。

再来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 从图中可知, 从1948年开始, 美国的经济都处于指数增长的状态, 但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次贷危机, 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开始出现倒退。下图中主要对1948年至2008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进行了描述和拟合, 用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函数进行拟合, 得函数美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 (百万美元) , 其中x为年份。

美国的石油出口量一直很小, 生产量和进口量一直在增加, 非战略性储备量稳中有升。1970年生产量达到最大值, 之后有所下降, 这是处于保护本国自然资源的目的, 1993年之后进口石油量开始超过本国生产量。从1983 -2012年美国石油总量的组成图中可知, 2005年美国石油进口总量达到最大值3695971千桶, 之后有所下降, 这与美国的经济和新能源的开发有关。

我们将各个组成部分单列出来, 画出它们1920年至2012年的图像。1970年生产量达到最大值3517450千桶, 之后因为经济危机石油生产量开始下降。 (注:以下所有图示中石油单位均为千桶)

在历年美国石油进口量图中, 1970年石油进口量开始猛增, 上世纪1970年到1982年美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及经济缓慢增长阶段基本上属于“滞胀”阶段。市场上普遍认为1970年美国当时的滞胀以及此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所致, 货币贬值, 石油价格上涨, 导致石油进口量大增, 然后消费需求跟不上, 导致1979年进口量再次暴跌。198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石油进口量又才开始增加。

美国的石油储备分为:战略性石油储备和非战略性石油储备。美国政府早在二战时期就有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构想, 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后,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才开始正式建立。美国政府从1977年7月21日正式开始储备石油。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深藏在墨西哥湾海岸附近地下巨大盐层洞穴里, 墨西哥湾沿岸有500多个盐质洞穴, 采用简单的“水溶技术”, 即用清水将盐溶解, 便可将盐洞加工成巨型圆柱状“地下储油罐”。2005年7月份美国能源部的报告说, 美战略石油储备已经达到6.933亿桶。根据新规定, 除了“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外, 在国内石油产品供应出现中断或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总统也可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此外, 在企业因突发事件导致其石油供应中断的情况下, 能源部可有偿向这些企业借贷战略石油。非战略性石油储备就是商业石油储备, 这个储备量某种程度上是临时的, 当这个储备量增加时, 说明石油市场低迷, 油价下跌, 将导致美元升值而黄金贬值, 如果储存量下降, 则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 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因为石油危机的教训, 美国加大了战略性和非战略性石油的储备量。美国石油以进口为主, 出口量很小, 有时候几乎为零。

为了求美国石油进口量 (X) 与石油生产量 (X 1 ) 、石油储备量 (X 2 ) 、石油出口量 (X 3 ) 之间的关系, 我们建立一个多变量线性模型, 来求解石油进口量和其他各个分量之间的关系。首先, 建立数学模型:C为常数。编写程序后解得系数:K =-3.1754、C=6988600, 由此可得, 单位为:千桶。从该方程中我们了解, 只要我们掌握了美国石油的生产量、存储量和出口量, 我们就可以算出美国石油的进口量, 从而预测了美国石油进口的数量。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石油进口大国, 其贸易量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 在2013年9月之前美国石油进口量是世界第一, 而2013年9月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超美国单月石油净进口量成全球第一。影响美国石油进口量的因素有:本国石油生产量、非战略性石油储备量、石油出口量、汽车总量、页岩油气、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等因素, 用matlab软件对上述各种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它们和美国石油进口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从而更好的预测美国石油进口量。

关键词:美国,石油进口量,matlab,GDP,石油生产量,人口,数据拟合

参考文献

[1]李柏年, 吴礼斌.MATLAB数据分析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1-1

进口石油 篇8

一、利用Va R计量石油进口价格风险

Va R是通过对收益率的分析来计量投资的损失, 从而分析出投资的风险。所以本文将石油进口看作一种投资, 而进口价格就是每次投资的收益。由GARCH模型估计出参数值, 利用Va R方法对石油价格收益率进行分析, 得出石油进口价格的风险情况。从我国的角度看, 其中由于石油价格的收益率实际上是损失, 所以在最后进行检验时, N本为评价样本中投资组合的损失值大于Va R的次数, 本文中将其改为了小于Va R的次数, 以便获得真实的结果。

价格收益率是指在每一个石油进口价格下相对于前一期所获得的收益, 即利用当期的进口价格的对数减去前一期的价格的对数, 获得当期的石油价格收益率。价格的变动除了商品本身供需变化所引起之外, 还有一些非相关因素的影响, 如计价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 在这里选取对数是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部分非相关因素的影响, 以便获得真实的价格变动情况。文中所有计量结果均由E-VIEWS3.1计算得出。

(一) 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1、数据的选择

因为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价格的变动, 所以本文选取价格为研究的对象。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 (WTI) 与英国布伦特 (Brent) 原油、中东原油并称为全球三大基准原油, 因此这3种原油的价格都较好的反映了全球油价的变化,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选取的是WTI原油价格数据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 www.eia.doe.gov) 。

2、样本区间的选择

一般来说, 对风险和收益的检验应当选取较长历史时间内的数据, 这样检验才具有可靠性, 因而本文选取了1996年1月2日到2006年8月29日的石油价格。对于没有原油价格的日期, 它的价格取相临日期价格的平均值。数据被分为两个部分, 其中1996年1月2日到2004年8月27日共2259个数据, 这部分数据是用于构建模型和确定模型参数, 从2004年8月30日到2006年8月29日为第二部分, 一共522个数据, 这部分数据是用于检验第一部分数据构建的模型。

(二) 数据的基本分析

1、价格收益率形式

石油价格收益率采用自然对数收益率形式, 即:

其中, pt为每日的WTI原油价格, pt-1为前一日的WTI原油价格。

2、基本统计特征

正态分布的偏度为0, 峰值为3。而石油价格收益率分布的偏度为-0.228, 出现左偏, 峰值为45.53, 明显是尖峰厚尾分布, 正态分布的Jarque-Bera检验为0, 石油价格波动收益率分布的Jarque-Bera检验值显著拒绝正态分布的假设。

3、其他特征分析

(1) 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图1表明, 收益在零处上下频繁波动, 从随机过程的观点看, 可以认为R是随机过程, 也就是随机序列。

(2) 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单位根检验时, 滞后期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本文选择滞后期是根据AIC准则, 检验结果为ADF检验值是-40.66826, 1%临界值是-3.4358。由此可知, 原油价格的对数日收益率时间序列在1%的标准下是十分显著平稳的。

(3) 自相关性

对价格收益率的十阶滞后量求自相关函数值与偏自相关函数值, 结果如表1所示。原油价格的对数日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三) GARCH模型计算Va R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原油价格对数收益率为平稳序列, 且不存在自相关。在建立GARCH模型之前, 用AIC与SIC信息准则, 经过反复计算, 判断滞后阶数 (p, q) 为 (1, 1) 比较合适。通过样本内数据求解模型系数 (见表2) 。

GAR CH模型拟合效果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决定:是否存在残差序列相关?是否存在条件异方差?如果两者皆不存在, 就可以用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EVIEWS输出结果知道, 杜宾-瓦特森检验统计值为1.999722, 非常接近2, 可以认为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同理, 条件异方差检验 (ARCH Test) 的结果表明, 在显著性水平0.05下不存在异方差。因此, 模型是可行的, 由此进行的风险计量分析也是可靠的。

经过计算, 得到根据GARCH模型估计的Va R值得一般统计特征以及返回检验方法得到的失败天数和相应失败率如表3。

二、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对总体估计样本数据的正态检验, 发现石油价格收益率的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 峰度和偏度均不为0, 其中峰度为45.53054, 呈现明显的峰度;偏度为-0.227898, 呈现明显的负偏度, 因此使用基于对称算法的Va R模型是不适合的。

在3种置信度情况下, 实际收益低于Va R值得天数所占的比率分别为4.41%, 2.87%和1.72%, 根据Kupiec检验的结果, 在95%、97.5%和99%的置信度下, 失败率与估计Va R值得作为概率p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本文所计算的Va R值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所采用的Va R模型是合适的。

通过检验样本中所计算出来的Va R数值, 可以得出我国石油进口价格的Va R值平均为1.88, 其中最大为6.726468, 最小时1.126791, 假设石油进口价格为投资额, 那么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日损失值在95%的置信度下, 平均为1.88美元/桶。由此可见, 运用Va R方法来计量石油进口的市场风险, 能够使需要从国外进口的企业更好的把握它们将要面对的市场风险, 同样的, 由于国内石油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 计量风险对于那些面对国内石油市场的企业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左小蕾.ARCH模型的理论和应用[A].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C].商务印书馆, 1993.

[2]、龚锐, 陈仲常, 杨栋锐.GARCH族模型计算中国股市在险价值 (VaR) 风险的比较研究与评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7) .

[3]、汤果.FIGARCH模型对股市收益长忆性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 1999 (7) .

[4]、郭晓亭.基于GARCH模型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风险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10) .

【进口石油】推荐阅读:

石油进口量08-14

进口猪肉05-18

贸易进口08-29

外贸进口09-03

进口环节09-08

进口装备10-04

进口配额10-06

进口需求10-10

进口奶粉10-11

进口经济11-14

上一篇:医院计算机网络下一篇:短调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