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汽车召回

2024-10-21

进口汽车召回(共8篇)

进口汽车召回 篇1

一、风险及进口汽车召回

(一) 风险定义。

综合各家观点, 风险是一个系统失败的可能性和由这种失败而带来的损失和后果, 其本质是一种消极的不良后果, 是活动或事件发生的潜在可能性。

(二) 进口汽车召回

1、内涵。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笔者将进口汽车召回 (以下简称召回) 定义为:进口汽车的制造或销售商在已知进口汽车存在缺陷或问题而有可能伤害使用者的人身或财产安全时, 依法向职能部门及消费者通告, 并及时从市场或消费者手中回收缺陷汽车, 并免费修理、维护、更换的过程。

2、召回主体。

(1) 政府部门。在召回监管过程中, 检验检疫担任管理者, 职能主要为:制定规范;对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召回信息系统等; (2) 进口汽车生产商、销售商。召回的实施主体包括生产商和销售商。制造商发现缺陷时, 主动向检验检疫部门报告备案并提出申请。经批准后, 生产和销售商书面通知用户, 在召回后对存在缺陷的汽车采取修理、更换或收回等措施, 消除事故隐患。

二、我国进口汽车召回现状及风险

(一) 我国召回现状。

由图1可知, 我国召回数量年均增长率近100%, 已经受到生产商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就生产商角度看, 召回是自身信誉的一种体现;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召回更是对自身和社会安全的保障。 (图1) 目前, 我国进口召回多于国产汽车。2009年, 中国召回汽车56次, 进口汽车为54次;2010年, 国内共有95起汽车召回事件, 其中进口占94起 (63次召回) ;2011年, 国内生产商召回70次, 仅一次是自主品牌, 其余均是进口;2012年上半年, 国内召回37起, 涉及海内外22个品牌, 召回数量超百万, 但自主品牌仅两起, 只召回12, 390辆汽车;2013年124次的召回中, 进口75次, 占60.48%;2014年涉召车企中涉及31个进口品牌, 合资品牌20个, 自主品牌仅11个。

(二) 我国召回制度中的风险

风险一:法律体系不完善。第一, 缺乏召回基本法, 现有法规立法层级低;第二, 配套法规不健全;第三, 《条例》内容还存在问题。首先, 《条例》中的范围规定窄, 召回范围小;其次, 应对《条例》中罚款数额及其依据作更详细规定;最后, 在对召回程序的规定中仍存在缺陷。

风险二:管理体制不健全。现有召回的法律法规中, 国务院未对各质量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给出详细界定,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风险三:《条例》中未对环保问题作出规定。在召回制度较完善的国家, 环保标准是认定缺陷并召回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在我国的《条例》全文中未见“环保”二字。

风险四:配套措施不完善。首先, 我国缺少权威且独立的第三方汽车质量检测机构;其次, 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再次, 我国缺乏成熟的召回保险制度, 很难保障车企利益。

三、规避进口汽车召回风险标准化建设

(一) 国家主体

1、完善召回法律体系, 规避法律风险。

我国召回法律体系尚存在缺少基本法律、配套法规以及现有法规内容存在缺陷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 通过专门立法, 可提高召回制度的法律维权, 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2、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 规避质量认定风险。

召回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质量缺陷的认定, 而我国缺少权威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业鉴定。我国应建立独立的鉴定检测机构, 并经总局认可与批准, 同时检测机构应购买先进设备, 引进高质素、高技术人才, 为检验检疫部门提供权威报告。

(二) 政府主体

1、专职专员, 规避职责风险。

在我国, 由于召回过程涉及到诸多部门, 因此监管效率较低。笔者认为, 在召回管理体制中, 应明确分工与权限, 并由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召回监管工作, 保障消费者权益。

2、完善《条例》, 规避监督、环保风险。

第一, 完善消费者对召回监督的规定。《条例》的第6条规定了消费者的投诉权, 但笔者认为, 还要保证消费者申请权、知情权以及反馈权等;第二, 将环保纳入召回依据范围, 使召回法律制度更健全。

3、完善信息系统, 规避信息缺失风险。

为了扩大信息收集能力, 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召回信息系统。其基本功能包括:确定进口缺陷汽车分布信息;收集整理各类缺陷投诉;收集整理信息从而预警;收集分析技术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发布信息;各政府管理信息交换。

(三) 生产商及销售商主体

1、建立模型, 规避召回认定风险。

消费者、政府部门与生产商最容易在缺陷认定上产生争议。笔者认为, 有必要从故障发生所造成的后果、故障车辆的数量、故障车辆在市场中的分布情况、故障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哪些部分的故障涉及到汽车安全等方面着手, 建立认定风险分析模型, 规避缺陷认定风险。

2、建立制度, 规避召回过程风险。

进口汽车生产商是召回损失的最终承担者, 其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 做我国的外汽公司的合格供应商。根据我国《条例》, 从整体利益出发, 建立召回标准制度, 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能, 组织协调小组, 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 以降低召回风险。

3、建立信息系统, 规避召回追溯风险

(1) 质量信息预警系统。质量信息预警系统主要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过滤等, 实现问题的识别、评估监控、处理等功能;多渠道收集信息, 及时通知检验检疫部门, 并根据风险类型和程度, 对质量信息过滤分级控制降低风险。

(2) 产品追溯系统。产品追溯系统负责缺陷车辆范围的确定。该系统一方面可提供有效的追溯信息, 判断缺陷范畴;另一方面可快速准确定位范围, 预防或减少缺陷产品流入市场。完整的追溯系统必须完成追溯体系的建立和追溯能力的建设。

(3) 客户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负责客户信息的收集、更新以及对客户的有效通知等, 该系统完成对服务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加强服务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实现标准化服务, 从而增加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永忠.2013中国召回汽车统计报告[J].焦点关注, 2014.6.

[2]http://www.12365auto.com/dcbg/20150105/157085.shtml.

进口汽车召回 篇2

第七条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期限,整车为自交付第一个车主起,至汽车制造商明示的安全使用期止;汽车制造商未明示安全使用期的,或明示的安全使用期不满的,自销售商将汽车产品交付第一个车主之日起10年止。汽车产品安全性零部件中的易损件,明示的使用期限为其召回时限;汽车轮胎的召回期限为自交付第一个车主之日起3年止。

第八条 判断汽车产品的缺陷包括以下原则:

(一)经检验机构检验安全性能存在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技术法规和国家标准的;

(二)因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已给车主或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

(三)虽未造成车主或他人人身、财产损害,但经检测、实验和论证,在特定条件下缺陷仍可能引发人身或财产损害的。

第九条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按照制造商主动召回和主管部门指令召回两种程序的规定进行。制造商自行发现,或者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或者通过销售商、修理商和车主等相关各方关于其汽车产品缺陷的报告和投诉,或者通过主管部门的有关通知等方式获知缺陷存在,可以将召回计划在主管部门备案后,按照本规定中主动召回程序的规定,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

制造商获知缺陷存在而未采取主动召回行动的,或者制造商故意隐瞒产品缺陷的,或者以不当方式处理产品缺陷的,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制造商按照指令召回程序的规定进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

第十条 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缺陷汽车产品信息系统,负责收集、分析与处理有关缺陷的信息。经营者应当向主管部门及其设立的信息系统报告与汽车产品缺陷有关的信息。

第十一条 主管部门应当聘请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并由专家委员会实施对汽车产品缺陷的调查和认定。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国家认可的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施有关汽车产品缺陷的技术检测。专家委员会对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二条 主管部门应当对制造商进行的召回过程加以监督,并根据工作需要部署地方管理机构进行有关召回的监督工作。

第十三条 制造商或者主管部门对已经确认的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信息及实施召回的有关信息,应当在主管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缺陷汽车产品信息系统和指定的媒体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应当客观、公正、完整。

第十五条 从事缺陷汽车召回管理的主管部门及地方机构和专家委员会、检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调查、认定、检验等过程中应当遵守公正、客观、公平、合法的原则,保守相关企业的技术秘密及相关缺陷调查、检验的秘密;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泄露相关信息。

第三章 经营者及相关各方的义务

第十六条 制造商应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识别代号》(GB/T16735-16738)中的规定,在每辆出厂车辆上标注永久性车辆识别代码(VIN);应当建立、保存车辆及车主信息的有关记录档案。对上述资料应当随时在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备案(见附件1)。 制造商应当建立收集产品质量问题、分析产品缺陷的管理制度,保存有关记录。 制造商应当建立汽车产品技术服务信息通报制度,载明有关车辆故障排除方法,车辆维护、维修方法,服务于车主、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通报内容应当向主管部门指定机构备案。

制造商应当配合主管部门对其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的调查,提供调查所需的有关资料,协助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测。制造商应当向主管部门报告其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不得以不当方式处理其汽车产品缺陷。制造商应当向车主、销售商、租赁商提供本规定附件3和附件4规定的文件,便于其发现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后提出报告。

第十七条 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应当向制造商和主管部门报告所发现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的相关信息,配合主管部门进行的相关调查,提供调查需要的有关资料,并配合制造商进行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

第十八条 车主有权向主管部门、有关经营者投诉或反映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并可向主管部门提出开展缺陷产品召回的相关调查的建议。车主应当积极配合制造商进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主管部门和地方管理机构报告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主管部门针对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 汽车产品缺陷的报告、调查和确认

第二十条 制造商确认其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主管部门报告(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2);制造商在提交上述报告的同时,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停止销售所涉及的缺陷汽车产品,并将报告内容通告销售商。境外制造商还应在10个工作日内以有效方式通知进口商停止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将报告内容报送商务部并通告进口商。

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发现其经营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或者接到车主提出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投诉,应当及时向制造商和主管部门报告(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3)。车主发现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可通过有效方式向销售商或主管部门投诉或报告(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4)。

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应参照上述附件中的内容和格式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主管部门接到制造商关于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并符合附件2的报告后,按照第五章缺陷汽车产品主动召回程序处理。

第二十二条 主管部门根据其指定的信息系统提供的分析、处理报告及其建议,认为必要时,可将相关缺陷的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制造商,并要求制造商在指定的时间内确认其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及是否需要进行召回。

第二十三条 制造商在接到主管部门依第二十二条规定发出的通知,并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依附件2的书面报告格式向主管部门提交报告,并按照第五章缺陷汽车产品主动召回程序实施召回。制造商能够证明其产品不需召回的,应向主管部门提供详实的论证报告,主管部门应当继续跟踪调查。

第二十四条 制造商在第二十三条所称论证报告中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或其提供的证明材料不足以证明其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又不主动实施召回的,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调查和鉴定,制造商可以派代表说明情况;主管部门认为必要时,可委托国家认可的汽车质量检验机构对相关汽车产品进行检验。

主管部门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和检测结果确认其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书面通知制造商实施主动召回,有关缺陷鉴定、检验等费用由制造商承担。如制造商仍拒绝主动召回,主管部门应责令制造商按照第六章的规定实施指令召回程序。

第五章 缺陷汽车产品主动召回程序

第二十五条 制造商确认其生产且已售出的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决定实施主动召回的,应当在按本规定第二十条或者第二十三条的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应当及时制定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的召回计划,提交主管部门备案:

(一)有效停止缺陷汽车产品继续生产的措施;

(二)有效通知销售商停止批发和零售缺陷汽车产品的措施;

(三)有效通知相关车主有关缺陷的具体内容和处理缺陷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四)客观公正地预测召回效果。境外制造商还应提交有效通知进口商停止缺陷汽车产品进口的措施。

第二十六条 制造商在向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应当立即将其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可能造成的损害及其预防措施、召回计划等,以有效方式通知有关进口商、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和车主,并通知销售商停止销售有关汽车产品,进口商停止进口有关汽车产品。制造商须设置热线电话,解答各方询问,并在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上公布缺陷情况供公众查询。

第二十七条 制造商依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提交附件2的报告之日起1个月内,制定召回通知书(见附件5),向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告知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和车主,并开始实施召回计划。

第二十八条 制造商按计划完成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后,应在1个月内向主管部门提交召回总结报告(见附件9)。

第二十九条 主管部门应当对制造商采取的主动召回行动进行监督,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意见。主管部门认为制造商所进行的召回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可通知制造商再次进行召回,或依法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六章 缺陷汽车产品指令召回程序

第三十条 主管部门依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调查、检验、鉴定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而制造商又拒不召回的,应当及时向制造商发出指令召回通知书(见附件6)。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责令认证机构暂停或收回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证书。对境外生产的汽车产品,主管部门会同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对缺陷汽车产品暂停进口的公告,海关停止办理缺陷汽车产品的进口报关手续。在缺陷汽车产品暂停进口公告发布前,已经运往我国尚在途中的,或业已到达我国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缺陷汽车产品,应由进口商按海关有关规定办理退运手续。

主管部门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消除缺陷的紧急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立即通报公众有关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和避免发生损害的紧急处理方法及其他相关信息。

第三十一条 制造商应当在接到主管部门指令召回的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销售商停止销售该缺陷汽车产品,在10个工作日内向销售商、车主发出关于主管部门通知该汽车存在缺陷的信息。境外制造商还应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进口商停止进口该缺陷汽车产品。

制造商对主管部门的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主管部门通知中关于制造商进行召回的内容暂不实施,但制造商仍须履行前款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 制造商接到主管部门关于缺陷汽车产品指令召回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交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要求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三条 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计划后5个工作日内将审查结果通知制造商。

主管部门批准召回计划的,制造商应当在接到批准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依据批准的召回计划制定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通知书(见附件5),向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和车主发出该召回通知书,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召回通知书应当在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刊上连续刊登3期,召回期间在主管部门指定网站上持续发布。

主管部门未批准召回计划的,制造商应按主管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并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再次向主管部门递交修改后的召回计划,直至主管部门批准为止。

第三十四条 制造商应在发出召回通知书之日起,开始实施召回,并在召回计划时限内完成。制造商有合理原因未能在此期限内完成召回的,应向主管部门提出延长期限的申请,主管部门可根据制造商申请适当延长召回期限。

第三十五条 制造商应自发出召回通知书之日起,每3个月向主管部门提交符合本规定要求(见附件7)的召回阶段性进展情况的报告;主管部门可根据召回的实际效果,决定制造商是否应采取更为有效的召回措施。

第三十六条 对每一辆完成召回的缺陷汽车,制造商应保存符合本规定要求(见附件

8)的召回记录单。召回记录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车主保存,一份由制造商保存。 第三十七条 制造商按计划完成召回后,应在1个月内向主管部门提交召回总结报告(见附件9)。

第三十八条 主管部门应对制造商提交的召回总结报告进行审查,并在1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制造商审查结论。审查结论应向社会公布。

主管部门认为制造商所进行的召回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可责令制造商采取补救措施,再次进行召回。

如制造商对审查结论有异议,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主管部门的决定暂不执行。

第三十九条 主管部门应及时公布制造商在中国境内进行的缺陷汽车召回、召回效果审查结论等有关信息,通过指定网站公布,为查询者提供有关资料。主管部门应向商务部和海关总署通报进口缺陷汽车的召回情况。

第七章 罚则

第四十条制造商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第一、二、三、四款规定,不承担相应义务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

第四十一条 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有关规定,不承担相应义务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可以酌情处以警告、责令改正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门可责令制造商重新召回,通报批评,并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一)制造商故意隐瞒缺陷的严重性的;

(二)试图利用本规定的缺陷汽车产品主动召回程序,规避主管部门监督的;

(三)由于制造商的过错致使召回缺陷产品未达到预期目的,造成损害再度发生的。 第四十三条 从事缺陷汽车管理职能的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受其委托进行缺陷调查、检验和认定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保密规定的,给予行政处分;直接责任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专家作伪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或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的,取消其相应资格,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减少和避免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不安全食品是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以及其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

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收集、分析食品安全信息,依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义务。

第四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指导全国不安全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不安全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建立由医学、毒理、化学、食品、法律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专家库,为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提供专业支持。

第六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汇总分析全国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信息,根据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和处理本行政区域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信息,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引导和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履行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义务。鼓励和支持公众对不安全食品的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等活动进行社会监督。

第二章 停止生产经营

第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采取通知或者公告的方式告知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消费者停止食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停止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

第九条 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食品经营柜台的出租者、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发现食品经营者经营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相关经营者停止经营不安全食品。

第十条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网络食品经营者经营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当依法采取停止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措施,确保网络食品经营者停止经营不安全食品。

第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不安全食品未销售给消费者,尚处于其他生产经营者控制中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追回不安全食品,并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风险。

第三章 召 回

第十二条 食品生产者通过自检自查、公众投诉举报、经营者和监督管理部门告知等方式知悉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当主动召回。

食品生产者应当主动召回不安全食品而没有主动召回的,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

第十三条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食品召回分为三级:

(一)一级召回:食用后已经或者可能导致严重健康损害甚至死亡的,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24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二)二级召回:食用后已经或者可能导致一般健康损害,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48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三)三级召回:标签、标识存在虚假标注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72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标签、标识存在瑕疵,食用后不会造成健康损害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应当改正,可以自愿召回。

第十四条 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召回计划召回不安全食品。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收到食品生产者的召回计划后,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对召回计划进行评估。评估结论认为召回计划应当修改的,食品生产者应当立即修改,并按照修改后的召回计划实施召回。

第十五条 食品召回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生产者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具体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食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批次、数量以及召回的区域范围;

(三)召回原因及危害后果;

(四)召回等级、流程及时限;

(五)召回通知或者公告的内容及发布方式;

(六)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

(七)召回食品的处置措施、费用承担情况;

(八)召回的预期效果。

第十六条 食品召回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生产者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具体负责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二)食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批次等;

(三)召回原因、等级、起止日期、区域范围;

(四)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退货及赔偿的流程。

第十七条 不安全食品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的,食品召回公告应当在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和省级主要媒体上发布。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发布的召回公告应当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链接。

不安全食品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的,食品召回公告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和中央主要媒体上发布。

第十八条 实施一级召回的,食品生产者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召回工作。

实施二级召回的,食品生产者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召回工作。

实施三级召回的,食品生产者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召回工作。

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意,食品生产者可以适当延长召回时间并公布。

第十九条 食品经营者知悉食品生产者召回不安全食品后,应当立即采取停止购进、销售,封存不安全食品,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生产者发布的召回公告等措施,配合食品生产者开展召回工作。

第二十条 食品经营者对因自身原因所导致的不安全食品,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其经营的范围内主动召回。

食品经营者召回不安全食品应当告知供货商。供货商应当及时告知生产者。

食品经营者在召回通知或者公告中应当特别注明系因其自身的原因导致食品出现不安全问题。

第二十一条 因生产者无法确定、破产等原因无法召回不安全食品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的范围内主动召回不安全食品。

第二十二条 食品经营者召回不安全食品的程序,参照食品生产者召回不安全食品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处 置

第二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因停止生产经营、召回等原因退出市场的不安全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处置措施。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法处置不安全食品的,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依法处置不安全食品。

第二十四条 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腐败变质、病死畜禽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安全食品,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就地销毁。

不具备就地销毁条件的,可由不安全食品生产经营者集中销毁处理。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集中销毁处理前,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对因标签、标识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可以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第二十六条 对不安全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安全食品处置方式不能确定的,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意见进行处置。

第二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如实记录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的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批次、数量等内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不安全食品的,应当通知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或者召回,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风险。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可能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可以开展调查分析,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积极协助。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的不安全食品存在较大风险的,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情况。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定期或者不定期报告不安全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情况。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交的不安全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报告进行评价。

评价结论认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的措施不足以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

第三十五条 为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发布预警信息,要求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提示消费者停止食用不安全食品。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不安全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办法有关不安全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的规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不立即停止生产经营、不主动召回、不按规定时限启动召回、不按照召回计划召回不安全食品或者不按照规定处置不安全食品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食品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不配合食品生产者召回不安全食品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未按规定履行相关报告义务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处置不安全食品,食品生产经营者拒绝或者拖延履行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未按规定记录保存不安全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情况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不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者主动采取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进口汽车召回 篇3

日前, 捷豹路虎汽车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向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自2015年4月3日起, 召回部分2013年款进口捷豹XF汽车, 生产日期为2012年9月11日至2012年10月5日。据该公司统计, 在中国大陆地区涉及106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 由于继电器安装遗漏, 可导致发动机供油不足, 从而可能引发车辆在没有任何可检测警告信号的情况下熄火, 存在安全隐患。捷豹路虎汽车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免费检查并按需安装继电器, 以消除安全隐患。

即日起, 消费者可以拨打捷豹路虎客户服务中心电话 (400-820-8955) , 或联系当地经销商了解具体情况。用户也可登陆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进出口商品检验栏目 (jyjgs.aqsiq.gov.cn) ,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 (www.dpac.gov.cn) 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热线电话:010-59799616或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质量热线:12365 (转2号键) 反映在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

进口汽车召回 篇4

日前, 捷豹路虎汽车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向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自2015年04月03日起, 召回部分进口2013—2014款路虎揽胜以及2014—2015款路虎揽胜运动版车辆;据该公司统计, 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16 293辆, 其中2013—2014款路虎揽胜车辆为6 409辆, 生产日期为2012年9月4日至2014年1月8日;2014—2015款的路虎揽胜运动车辆为9 884辆, 生产日期为2013年5月9日至2015年2月12日。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 由于在装配过程中, 制动真空助力管的布管并未正确按照操作指导书文件进行布管, 这可能导致制动真空助力管与前端附件传动系统 (FEAD) 皮带轮接触, 使制动真空助力管磨破, 并可能导致真空助力系统故障。这种情况将导致制动踏板发硬, 车辆制动距离增加, 有可能导致车辆发生碰撞。捷豹路虎汽车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进行免费检修并更换磨破软管, 以消除安全隐患。

即日起, 消费者可以拨打捷豹路虎客户服务中心电话 (400-820-0187) , 或联系当地经销商了解具体情况。用户也可登陆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进出口商品检验栏目 (jyjgs.aqsiq.gov.cn) ,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 (www.dpac.gov.cn) 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热线电话:010-59799616或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质量热线:12365 (转2号键) 反映在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

进口汽车召回 篇5

(一)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2月27日至2005年6月2日期间生产的国产宝马3系汽车, 共计13 597辆;

(二) 宝马 (中国) 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3系、5系和X系汽车, 生产日期为2002年1月3日至2006年3月2日期间, 共计2 605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 车辆在潮湿地区长时间使用后, 驾驶员侧正面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故障, 导致气囊无法正常打开, 极端情况下气体发生器金属外壳可能会撕裂, 从而伤及车内人员, 存在安全隐患。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 (中国) 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驾驶员侧正面安全气囊模块, 以消除安全隐患。

进口汽车召回 篇6

(一) 宝马 (中国) 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2007年3月至2011年6月生产的部分5系 (标准轴距版、GT) 、6系、X5、X6汽车, 共计68, 090辆;

(二)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生产的国产5系长轴距版汽车, 共计66, 090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 车辆燃油泵供电线插头可能产生故障。导致燃油泵上盖破损, 有燃油泄漏的潜在风险, 存在安全隐患。宝马 (中国) 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检查, 并免费更换合格的燃油泵, 以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下开展的。一段时间以来,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部分消费者反映宝马汽车出现燃油泄漏问题的投诉。收到投诉后, 国家质检总局立刻组织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缺陷调查和风险评估。经过调查发现, 燃油泵供应商在燃油泵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同时专家分析认为, 燃油泵上盖破损, 会导致燃油泄漏, 甚至引发车辆起火。宝马 (中国) 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故障隐患。同时, 国家质检总局将组织对本次召回活动进行监督, 如发现召回范围外的车辆仍存在类似安全隐患, 或召回措施无法有效消除缺陷, 将要求生产者重新召回, 或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进口汽车召回 篇7

一、进口食品召回的理论分析

进口食品召回制度是一种消除缺陷产品危害风险的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1]。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收回缺陷进口食品, 避免流入市场的缺陷进口食品对大众人生安全损害的发生或扩大, 维护消费者利益。

强烈的国家干预性决定召回制度是一种独立于民事与行政的特殊经济法律制度。对于涉及外国进口食品的召回方面, 基于维护国家司法权的独立性和对国民的有力保护, 在外国食品召回方面必然体现更多的国家干预性质。

(一) 召回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国家干预经济特点

1.召回主体的公权性

我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食品召回的监督管理主体。对产品缺陷的检测和鉴定往往要求先进和复杂技术和设备, 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不大现实的, 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自己发现产品的缺陷和潜在危险。因此, 国家的公权力介入, 并通过法律手段要求生产者主动召回缺陷产品更能体现对处于弱势一方的消费者的保护, 体现了该项制度的国家调控性。

2.召回程序的严格性

在产品召回过程中, 之所以其程序更加具有“强制力”, 原因之一就是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产品召回的阶段分为:首先是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发现缺陷产品或者生产商制造商自行发现缺陷产品, 继而生产制造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召回计划并报主管部门审定, 然后正式进入实质的召回程序。从程序上分析, 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是产品召回程序的启动之处, 国家干预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3.召回监督的严谨性

在整个召回的召回程序中, 国家公权力无时无刻不在行使着其监督权, 从而促使产品召回计划的有序进行, 直到最终的结束。因此, 召回的监督方面也离不开国家的干预。

(二) 进口食品召回法律关系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关系

在进口食品的召回过程中, 由于该种经济活动本身涉及到国外企业与国内法律的衔接问题, 也必然遇到更多国家主权问题, 因此, 国家必须要更加注重其“大手”的调控作用, 在保证涉外经济活动的市场主导性的同时, 对外国产品的质量监管采取严格的审查, 在进口食品召回制度中注射进更多的公权性因素。

与一般产品召回相比, 进口食品的召回在国家干预, 或者说在独立性方面表现得则更为明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 由于召回主体一方涉外, 仅仅依靠企业力量本身难以启动召回程序, 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一般需要介入, 作为受害国企业或者民众的有力后盾;其二, 由于召回程序方面涉及到进出口问题, 因此, 海关等部门必然受到一定的牵涉,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的介入。

二、进口食品召回的现状调查

目前, 我国28大类525种食品都被纳入了食品安全质量准入制度, 《食品召回规定》覆盖了全国数量庞大的食品行业和企业, 涵盖生产和销售领域。我国市场经济目前正处于重要的转轨时期, 随着加入WTO和逐步融入全球经济, 食品进出口愈加频繁, 而进口食品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调查结果如下:

(一) 我国进口食品召回的概况

据有关数据统计, 通过海关正常渠道进口的食品1%左右是不合格的, 从近几年来的情况来看, 缺陷进口食品的曝光频率越来越高, 甚至包括一些大众熟知的国际知名品牌, 例如某矿泉水被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某问题奶粉、“问题白兰地”等等[2]。近几年日本某含铯奶粉等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发生, 而这些问题食品的生产商在进行“全球召回”都撇开了中国, 使我国国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合法保障。

(二) 我国进口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

存在缺陷问题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多, 而我国又缺少有效的召回机制予以救济, 致使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2013年2月2日,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进口乳品进口商应主动召回存在安全问题的进口乳品并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 这是我国首次单独对一类进口食品召回作出规定, 但其范围仅限于进口乳品。目前我国进口食品召回制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召回程序启动难

进口食品批次存在安全问题, 显然, 其生产商是最终责任承担者, 而鉴于进口食品生产商的涉外性, 当生产商怠于履行召回义务时, 我国行政机关无法直接责令其进行召回, 由于进口商或销售者在召回关系中只起协助作用, 若强行要求他们独立承担召回责任, 事后仅凭企业力量很难向国外生产商追偿, 则严重阻碍国内企业的发展。因此, 进口食品召回程序启动的难度较之国内食品的召回进一步加大, 并且召回进口食品效率低下, 从而难以保证国内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

2.召回责任主体不明

食品生产者是食品召回的实施者, 其中进口商和代理商成为连带责任主体, 而销售商、租赁商起协助作用。由于进口食品的特殊性,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代购消费者的问题, 即没有经合法注册的进口商, 只是普通公民代替消费者出国购买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 当进口食品出现安全问题, 由于代购消费者只是民间个人, 不是合法注册的进口商, 难以与国外生产商取得联系, 致使国内消费者没有有效途径请求国外制造商召回缺陷食品, 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这是造成进口食品在我国召回率低的原因之一。

3.召回信息的不流通

没有有效的进口食品召回信息交流机制, 使得消费者不能随时反映进口食品的缺陷问题和及时得知进口食品的召回消息, 也使得生产者、政府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进口食品缺陷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最终导致国内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遭到损害。

三、进口食品召回的程序探究

概括而言, 召回程序包括缺陷产品发现、风险评估、产品缺陷鉴定、召回确认和召回计划的制定、发布召回信息、召回实施、验收和召回终结。而目前国内立法并没有对进口食品的召回机制进行明确规定, 进口食品的召回程序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结合美国蔓越莓干召回事件,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进口食品的召回程序进行完善:

(一) 启动进口食品召回程序的分析与设想

目前我国启动召回的方式有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 其召回程序启动的主动权分别掌握于生产者与行政机关手中, 而在生产者不主动召回缺陷进口食品且行政机关又怠于行使监督职能的情况下, 消费者无法采用切实有效的救济措施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鉴于此, 可以由个人或相关组织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启动召回程序。考虑到进口食品召回的涉外性, 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起诉方主体资格的认定

通过法院判决使制造商或销售商承担缺陷食品召回的法律责任, 提起诉讼的公民个人或者相关组织实际上是在进行公益诉讼, 而公益诉讼若采用“任何人”原告标准则可能会导致公益诉讼的效果适得其反, 可能对“私权自治”原则造成破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标准及《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直接相对人”标准, 皆对提起诉讼的原告审查过于严格, 不能成为我国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标准。研究美国法官的判例, 很容易就会发现美国关于原告的起诉资格没有统一的标准, 法官们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而灵活地适用原告资格标准, 在此过程中, 确立了“实际损害”原则, 只要原告能证明受到了事实上的损害, 即可提起诉讼。相比之下, 采用“好事者除外”[3]原告标准能较好地修正“任何人”原告标准的缺点, 法院应推定每一个起诉者都非“好事者”, 即在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之前, 法院必须确信每一起诉者都具有原告资格。法院一般应在庭审中结合被告提供的证据来决定起诉者是不是“好事者”, 但在被告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的情况下, 法院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对起诉者的原告资格进行审查。在司法实践中, 直接利害关系人、检察机关、国家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等都不被认定为“好事者”。因此, 在美国蔓越莓干召回事件中, 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消费者协会、检察机关等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国内的进口商为被告要求其启动蔓越莓干的召回程序。

2.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担

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是一种专业对非专业的交易关系, 经营者知悉商品的性能, 熟悉顾客心理, 处于主动有利地位, 而普通消费者获取商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不足, 所获知的大多是经过经营者加工的非原始的消费信息, 处于弱势地位。简而言之, 信息不对称决定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谁主张, 谁举证”原则显然使消费公益诉讼的原告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 在公民个人或相关组织向法院提起启动召回程序的诉讼中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4], 即如果主张方的相对方不能以相反的证据推定此免证事实, 法官就要推定此免证事实存在从而适用以此免证事实为前提条件的法规范。原告只需提出消费者合法权益或消费领域的公益已遭受损害或将遭受损害的事实的逐步证据即可, 其他的举证责任就转移给被告承担。在美国蔓越莓干的召回事件中, 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启动进口食品的召回程序时只要求提出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证据, 由蔓越莓干的进口商或生产商对损害事实和其生产或销售的食品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若被告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法官应推定两者存在因果关系, 原告的诉讼主张成立, 则应判决进口商或生产商实施对美国蔓越莓干的召回。

3.法院判决的效力

由于有缺陷的进口食品的销售是针对不特定的广大消费者人群, 因此, 在“好事者”向法院提出启动召回程序的诉讼请求时当事人的具体人数是不确定的, 而其他受害消费者与起诉人具有同种类法律利益, 也应当可以利用同一诉讼程序请求司法保护, 这决定了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审理做出的裁判效力具有特殊性, 即裁判效力的扩张性。既判力扩张分两类[5]:一是绝对扩张, 即判决既判力产生对世效果, 及于所有案外消费者;二是相对扩张, 即判决对于应当收到赔偿而为参加诉讼的具体消费者产生法律效力。根据立法的保护弱势者原则, 在此类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中应充分考虑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实现, 因此, 法院的判决具有绝对扩张性, 对受到有缺陷的进口食品损害的消费者均有法律效力, 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地保护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 由于进口食品的涉外性, 国内法院的判决在外国领域是否生效取决与国外政府是否承认, 因此, 为了使法院判决得到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以及维护国内法院的权威, 须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由此可见, 美国蔓越莓干事件中在法院判决启动蔓越莓干召回程序后, 需要就相关问题与美方政府进行协商, 由美方政府要求Ocean Spray公司扩大其在中国的召回力度, 增进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

(二) 进口食品召回程序的实施和完善

1.完善进口食品召回信息交流平台

国家质检总局已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 统一收集、分析与处理有关食品安全危害信息, 从而保证将所有食品纳入食品召回程序, 而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并没有针对进口食品召回的信息发布做出明确规定。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建立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系统, 承担信息收集任务, 包括车主的投诉信息和消费者协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汽车制造商、销售商、进口商、维修商、保险公司等单位的质量问题信息等, 由此形成缺陷汽车召回的多方信息交流平台。借鉴缺陷汽车召回的信息管理系统, 我国应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召回的信息交流平台, 由于进口食品的涉外性, 应将外国政府及生产商参与到进口食品召回的信息交流中, 以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有效实施进口食品召回, 提高食品召回效率。例如, 在美国蔓越莓干召回事件中, 通过这个进口食品召回的信息平台, 可以切实加强中美双方的合作, 将蔓越莓干召回信息及时通知国内消费者, 同时增进与美国Ocean Spray公司的沟通, 共同促进美国蔓越莓干的高效召回, 切实保障国内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建立进口食品召回责任的保险制度

我国进口食品召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昂的召回成本, 单靠生产商或销售商的自身实力难以承受其巨额费用。产品召回保险[6], 是承保有缺陷的被保险产品必须召回所产生的“召回费用”, 包括告知费用、运输费用、仓储费用、销毁费用、雇佣额外劳动力费用、员工加班费用、重新配送费用、聘请专业顾问进行危机处理的费用以及其他合理及必要费用。因此, 进口食品召回的责任保险能够达到转嫁召回成本的目的, 使得第三人承担进口食品召回的风险责任, 由此增强进口食品生产商、销售商的损害赔偿能力。为了确保进口食品的有效召回, 我国可以在进口食品投入我国消费市场时要求其生产者或消费者出具召回责任保险证明, 比如, 来自欧美的商家一般都会要求出口企业出具产品责任保险证明甚至是召回责任保险[7]。在美国蔓越莓干召回事件中, 如果我国相关规定要求其在我国消费市场销售之前购买召回责任保险, 那么美国Ocean Spray公司在能到保险赔偿金支持的情况下, 自然对中国市场中蔓越莓干的召回力度也大大加强, 从而使得我国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得到切实保障。

(三) 进口食品召回中法律责任的完善

因为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进口食品的召回做出详细规定, 所以进口食品召回中的法律责任体系尚有很多不足, 只有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均达到对不积极履行召回义务的惩戒力度, 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进口食品生产商、进口商实施召回的主动性, 有效提高进口食品在我国的召回率。

1.民事责任的完善

由于缺陷进口食品对消费者实际生活不可避免会造成影响, 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对消费者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 消费者获得赔偿权, 其种类和范围包括:财产损失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又包括健康、生命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经济补偿应当包括消费者购买该进口食品的损失以及之后由于该进口食品的缺陷所造成的财产或精神损害赔偿。因此, 如果消费者食用蔓越莓干后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 蔓越莓干的进口商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而之后其可以向美国Ocean Spray公司进行追偿。

2.行政责任的完善

进口食品的生产商、销售商不切实履行好召回义务, 使有缺陷的进口食品危害广大消费人群的生命、健康, 仅仅运用民事赔偿的方法是难以补救的, 因此, 运用行政法律及时、果断、强制性地制止和制裁这种不召回行为是我国立法的必然选择。我国《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首次规定了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的行政责任, 即“予以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显然, 2万元的限额罚款不足以对生产商或销售商产生威慑作用, 而食品是民生之本, 不安全的进口食品具有不可估量的危害性, 所以有必要对行政处罚的最高额进行适当上调。

3.刑事责任的完善

进口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关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 进口食品的有效召回有赖于刑法制度的保障。

其一, 增设拒不履行召回义务罪[8]。由于进口食品的涉外性, 如果仅仅受民法和行政法的调整, 制裁力度不够, 就更难以保证国外生产者、进口商切实履行缺陷食品的召回义务, 结果导致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更加严峻, 有必要将不履行该义务、拒不召回不安全食品的行为予以犯罪化, 促使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发现不安全食品后积极防止、减少危害结果的发生, 同时也对其他的食品生产商或销售商起警示作用。

其二, 增设不履行召回义务的资格刑。结合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具体情节和危害结果, 对于进口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再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以限制, 是对其犯罪行为罪恰如其分的处罚。在美国蔓越莓干召回事件上, 美国Ocean Spray公司主动履行召回义务, 降低危害结果, 尽管在我国的召回效果不佳, 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限制其在较短一段时间内不得在我国销售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2]肖平容.略论消费公益诉讼的制度缺位与立法构建[J].消费经济, 2011, (02) :91-94.

[3]许清清, 颜运秋, 周晓明.好事者除外: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75-79.

[4]肖平容.略论消费公益诉讼的制度缺位与立法构建[J].消费经济, 2011, (02) :91-94.

[5]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6]张晓婷, 谢志利, 李文飞.我国缺陷产品召回保险制度探析[J].标准科学, 2012, (09) :58-63.

[7]杜波, 彭亚拉, 王仕平, 张睿梅.论我国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J].食品科学, 2008, (09) :676-679.

进口汽车召回 篇8

一、召回制度设立之必要

召回制度的最大特点, 在于其并非是调整平等主体关系的法律制度, 而是建立在国家干预之上, 是经济法这一部门法的一项特有制度。它体现了经济法的一般价值:即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和对社会整体经济秩序的规制调控。

召回制度是典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但除此之外,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赋予了其更大的调节功能。

首先, 高额的召回费用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和规范生产。其次, 它能够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遏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蔓延。最后, 该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产业。

从我国汽车业现状而言, 虽然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势头强盛, 但同国外汽车相比, 仍然有很多弊端。譬如:汽车质量上仍有差距, 主要表现在零部件质量和装配质量;车内环境污染严重, 损害人体健康;同时汽车产业结构亦不合理。因此, 完善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 势在必行。

二、与《规定》想比, 《条例》的进步之处

新出台的《条例》同2004年的《规定》想比,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1. 法律层级提高

2004的《规定》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 从法律渊源而言, 其属于部门规章, 效力较低, 缺乏权威性。由于汽车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会涉及税务、工商等其他部门, 一旦《规定》与其它部门的规定相冲突, 则会由于双方均为同一层级的法律渊源, 而使得《规定》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新《条例》则是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文件, 其作为行政法规, 法律地位仅次于宪法和法律。显然, 当其它部门规章和它有不同规定时, 会因为效力的层级低而优先适用《条例》。这大大增强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权威性和规制性。

2. 召回程序的调整

2004年《规定》特设一章规定主动召回程序, 而在新《条例》中, 通篇则不再出现“主动召回”字眼。而仅在第八条中规定:对缺陷汽车产品, 生产者应当依照本条例全部召回;生产者未实施召回的,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责令其召回。当然, 从该条分析来看, 虽然“主动召回”概念不再出现, “生产者应当依照本条例全部召回”仍可理解为生产者基于自身考虑, 在质监部门强制之前事实的召回为“主动召回”。

但是, 法律淡化“主动召回”概念, 显然是有其立法考量的。纵观国外, 美国的召回程序分为一般召回程序和简易召回程序 (Fast Track Program) 。其简易召回程序是指如果企业主动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报告其产品的潜在缺陷, 并在此后20个工作日内自愿与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合作, 提交并执行合乎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要求的召回计划,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便可以不作出“实质性产品危害”的结论。并且从实践而言, 美国将近一半的产品召回是通过简易程序实现的。

而反观我国, 2004年《规定》实施以来, 我国汽车主动召回却数量有限。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高昂的召回费用使得企业望而却步, 转而通过以“优惠服务”的名目悄悄派遣技术人员解决汽车缺陷问题, 甚至与消费者“私了”等, 来企图避免召回。生产者的召回意识不高亦为重要原因。虽然主动召回从长远而言, 是有利于社会整理效率的提高, 也有助于厂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但在目前, 我国的实际环境却使“主动召回”机制作用有限, 形同虚设。

因此, 新《条例》淡化“主动召回”的说法, 能够体现其立法考量:即首先确保存在缺陷的汽车产品能够召回, 而这主要还是通过质检总局的介入来实现。在此基础上, 确保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的质量, 维护消费者的安全权等权益。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生产商责任意识的加强以及未来我国汽车迈向国际市场的前景, 在那种情况之下在重提“主动召回”制度并予以一定的激励措施, 势必会起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3. 监管者职责的进一步确定和细化

由于召回制度是国家干预的体现, 监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在召回制度的体系构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公权力若没有法律依据, 或者导致职责的缺失, 或者导致权力的滥用。政府行为应当遵从“法无规定则不可为”的理念, 因此, 立法明确规定监管者的职责权限很有必要。

从比较法角度和召回制度应有之义而言, 监管者的职责需要履行以下职责:调查缺陷、责令召回、过程监督、信息公布和管理。

《条例》在规定质监部门展开缺陷调查时, 可以进入生产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查阅、复制相关资料和记录, 向相关人员了解。同《规定》相比, 它明确了监管者的行为方式, 使得质监部门的调查活动有法可循。同时, 也限制了质监部门通过法未规定的其他途径来扩张其权力。

《条例》在信息公布和管理上规定了多个部门之间的“共享机制”, 这是本次立法的一大特色。由于我国很多行政机关在实际履行职责时存在一定的职权交叉, 各自为政的后果会使得管理混乱。不同于食品、药品等, 汽车产业因其复杂性会涉及到很多部门的监管, 如质监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等。而“共享机制”的成立, 可以有效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降低执法成本, 提高执法质量, 更使得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增强了可行性。

信息公布和管理上, 《条例》相比较《规定》的另一进步, 就在于明确生产者向质监部门上报备案的内容, 这有利于监管部门有效监督, 同时也为施加对生产者的处罚建立依据。

另外, 在召回过程的监督方面, 《条例》规定了“组织与生产者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对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效果进行评估”。中立与公正是评估机构的应有之义, 而目前得到质检总局认可、有能力进行43项汽车强制性标准检验的几家质量检验机构, 均与制造商有隶属关系。这会使得评估结果大打折扣。

4. 罚则加重

2004年《规定》的作用有限,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惩罚过轻。根据《规定》第41条和42条, 罚款最高只有3万元。而且对于处罚情形规定不够详细。

针对这些缺陷, 《条例》在罚则上做出了很大调整:

首先, 处罚情形分类, 并根据不同的情形, 规定不同数额的罚款。

其次, 罚款程度总体加重, 出了规定绝对数额:最高可罚款100万之外, 还规定了比例数额: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明显体现了惩罚性赔偿的特征。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经济法中特有的责任形式, 为很多国家在产品责任制度中所采纳。例如美国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通过惩罚性赔偿, 可以给生产者以有效的威慑和警示作用, 促进其改善生产管理, 提高汽车产品质量, 以更好实现召回制度的事先预防作用以及时候弥补效果。

最后, 《条例》规定生产者不因召回而免除其他法律责任。

总之, 通过明显加重的处罚规定, 《条例》必然是生产者意识到, 召回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不再是可以侥幸逃脱的“枷锁”, 而变成一种具有高度惩处性质的鞭策。

三、不足与完善之建议

当然, 若是从世界范围内看, 新《条例》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 因此, 希望在《条例》已有框架基础上在提出一些建议, 使得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不断完善, 并且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为其他缺陷产品的召回提供借鉴。

1. 制订认定缺陷的标准

《条例》第3条定义了“缺陷”内涵, 其核心是“不合理的危险”, 危险属于较为抽象的表述。而在该概念中, 认定“危险”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条例》中却未对这些标准做出进一步界定。而“目前我国汽车标准体系不完善, 而且大多是推荐性标准, 缺乏强制性”。因此, 可以借鉴类似美国的做法, 授权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相应标准, 以确保标准的强制性和全国覆盖性。

2. 适当考虑环保因素

当汽车的使用超过一定标准而对环境导致污染时, 也应该被认定为产品存在缺陷。这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现实。例如, 美国环境局通过《大气清洁法》监控机动车的排放。而我国的立法, 无论是2004年的《规定》还是新出台的《条例》, 均对环境问题无所涉及。这恐怕是与我国国情相关。汽车产业的薄弱、自主研发能力的不足, 如果过度强调环保因素会一定程度阻碍汽车的发展和竞争力。然而, 这不应当是拒绝考虑环保因素的理由。立法具有导向作用, 如果法律有所规定, 则生厂商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 进而在其生产过程中改进技术, 研发新产品, 以实现相关环保因素的要求,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 更能够深化产业的调整和转型。

因而, 我认为环境因素也因纳入缺陷的范畴之内, 只是考虑到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实际情况, 在对待这一类汽车产品缺陷时, 不召回的罚则可略轻, 从而起到引起生产者适当注意的目的。待到汽车产业整体生产能力有所改善的情况之下, 再度调整法律, 加重罚则, 使得环保因素真正成为考量缺陷的重要部分。以此, 法律才能起到规制和指引的双重功能。

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条例》规定了应当建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 并且要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受理投诉的电话、电子邮箱和通信地址。我认为, 仅仅这样的规定是不够的, 即应当制定具体细则来确保该召回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运转。而其中, 对于该系统的管理很重要。只有加强管理、及时反馈, 才能增加信息流动的畅通性, 提高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进而有效的监管缺陷汽车产品。

首先, 必须确定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者。基于国务院质监部门负责全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 因而可又其进行管理。

其次, 信息管理系统可谓分为内外两部分, 《条例》虽有设计, 但均不具体。

内部系统, 也就是《条例》规定的多部门之间的共享机制。但是, 建立怎样的共享机制, 如何建立共享机制, 这又是在《条例》生效之后所需进一步要思考的内容。而这些问题, 可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细则加以规定。

外部系统, 则是监管部门和公众沟通的渠道。因此, 系统管理者要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信息。由于召回制度中的产品缺陷概念不同于一般产品瑕疵, 其必须满足“系统缺陷”, 即同一批次、同一种产品普遍存在该不合理危险时, 方构成缺陷。因此, 分门别类管理以及认定何种数量足以引起对汽车产品的缺陷评估, 显得尤为重要。此外, 我觉得外部系统中应设立两项内容:其一, 法律咨询与法律服务。很多消费者的投诉可能是个别现象, 在无法“触发”召回机制之时, 也应保证其投诉得到合理的法律建议。其二, 企业和质监部门联合发布召回新闻。

摘要: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召回制度设立的原因。通过比较2012年颁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探讨《条例》的立法进步之处以及立法背后的法律原理, 再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规定》,《条例》

参考文献

[1]徐士英.《新编竞争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

[2]张云.《我国缺陷产品立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3.

上一篇:工艺管网下一篇:火电厂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