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战略(共6篇)
进口战略 篇1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3月4日联合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的若干意见 (商产发[2011]第48号,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称, “十二五”期间, 将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 大力推动机电产品进口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落实和产业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引导相关技术和设备进口。
加大对鼓励进口商品的支持力度, 完善现行相关进口促进政策, 加大对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国外限制对华出口高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进口支持力度。根据产业的发展需要, 适时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 对国内刚起步研究开发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要研究给予专项支持政策;鼓励国家级研究开发机构的进口。研究延长实施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技开发用品的税收政策;结合产业发展状况和重点产业规划, 适时调整《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 逐步提高免税商品技术要求;加大金融支持进口力度, 研究建立先进技术装备进口融资租赁和现代流通市场, 支持租赁企业采购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装备, 租赁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二手设备交易市场, 研究制订促进二手设备转让和流通的政策, 支持企业在海外建立采购网点和渠道。
《意见》称, “十二五”时期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的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时期, 逐步提高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比重;促进进口中的投资品、消费品和中间品的比例结构趋于合理;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重点产业的进口需求;与主要国家和地区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缓解。
进口战略 篇2
本文源于格致通达为某进口葡萄酒商做的战略分析,今整理成文,权当抛砖引玉,希望无论对国外还是国内葡萄酒厂商都能够有所裨益,对中国葡萄酒发展有所促进!
一、进口葡萄酒将呈现两条战线
进口葡萄酒价格下降的实质是价格整体重心下移,逐步接近大众消费者的购买预期水平线。但大多数进口酒价格仍然昂贵,200-300元价位居多,300元以上仍在多数,而部分酒价格滑落至中、低价位而逼近国产酒并对其造成威胁。进口葡萄酒高、中、低价位的阶梯拉得逐渐分明,产品品类非常丰富,这使得进口葡萄酒在整体市场战略上占据了更大空间和主动权。
高价位进口葡萄酒由于价格因素,很难在以中低消费为主流的中小商超、餐饮与国产酒拼抢,夜场由于加价率普遍在100-150%左右,对高价位酒是个很大的限制。因此,专卖店、会员制、大卖场、高级酒店、以及供经销商底价操作等常规形式仍是高端酒现阶段主要销售渠道。高端市场主要以一级城市为主战场。
部分进口葡萄酒已经基本接近中低价位的国产酒,在总体性价比上优于本价位国产酒,
由于夜场以及中低价位商超、餐饮渠道占据了葡萄酒销售份额的绝大多数,成为进口葡萄酒商早已垂涎的市场。据测试,当价格相同或相近时,在崇尚西方文化的心理趋动下,国人将更乐于选择优质价廉的进口葡萄酒。因此,这部分中、低价位酒将自然而然的走进餐饮、夜场、商超等渠道,成为与国产葡萄酒展开抗衡的主力。中、低端市场主要以二、三级城市为主战场。
可见,进口葡萄酒将会分化出高端和中、低端两条战线,两条战线在竞争中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
二、中、高端葡萄酒战线如何进攻?
中、高端乏力,亟需有效战略:葡萄酒高端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一方面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端阶层开始饮用葡萄酒,另外,随着保健意识的提升,很多白酒消费者开始转而消费葡萄酒。也正因如此,张裕、长城、王朝等国产品牌也开始挺入高端市场。
高端战线上,由于价格的整体下移和消费力的攀升,加之进口酒商的推广力度,令高端价位进口葡萄酒份额会逐渐扩大,进口酒商(代理商)已经加快直营专卖店、特许加盟店、大卖场、会员制、团购等销售形式的步伐。进口葡萄酒的优势在于,首先,葡萄酒文化是外来文化,消费者的潜意识相信进口葡萄酒更正宗;第二,进口葡萄酒品质优于国产葡萄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第三,中国消费者有极强的崇洋消费心理,人们更加注重于面子与尊贵地位感;第四,相对国产酒品类的单一,进口酒代理商掌握了几百种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酒,消费者选择空间大,这种优势与定势是国产葡萄酒品牌所无法打破的。
进口战略 篇3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变化分析
(一)海上沿线国家进口需求总量呈现波动式快速增长态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海上现代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带来便利条件。整体而言,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沿线国家进口需求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据联合国商品贸易部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27国进口总量为4970.27亿美元,2010年增至15906.09亿美元,至2015年沿线27国进口需求总量达到27756.23亿美元。2000-2015年间,沿线27国进口需求总量年均增速为12.21%,且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一方面,2004、2008、2010年分别为三次峰值,增长率分别为28.02%、22.54%、39.04%。另一方面,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沿线27国进口需求总量急剧下降,呈现出-22.54%的负增长。自2012年以来,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27国的进口需求总量呈现出低速增长态势,这与前期需求得以有效释放、全球经济低迷有着直接关系。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全球各国的认可与倡导下,2015年沿线27国进口需求总量增速反弹至19.44%。
(二)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国家进口需求呈现剧烈波动变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有9国,分别为也门、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虽然这9国进口需求总量较少,且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快速上涨态势,但另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需求总量呈现剧烈波动。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显示,整体而言,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9国的进口需求总量呈现较快增长趋势,2000年进口需求总量为185.56亿美元,2015年已增长自1469.8亿美元,十六间增长了7.92倍,年均增幅为14.73%。从各年增幅来看,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9国进口需求总量呈现出如同“过山车”般剧烈波动。其中2002年增长率为-5.37%。2004年开始呈现大幅增长,增长率突飞猛进至48.4%;随后2006年增长率降至11.55%,2008年又涨至75.92%;2009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率急剧降至-13.8%;2010年起,这一区域进口需求总量又出现温和上涨,从2011年的6.4%,上升到2015年为18%。
(三)海上线国家进口需求结构仍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不仅推动着沿线国家进口需求总量的持续攀升,同时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27国进口需求主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占比达到37.03%,其次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为30.56%。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2015年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27国的进口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比位居第一,达到39.13%,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36.18%。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比都呈现下降态势,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总量从原有的30.56%下降至19.29%。同时,2000-2015年间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27国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年均增速达到了16.59%。进一步分析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需求结构变化巨大的原因:一是沿线国家受地理禀赋的影响,对资源(原料)产品依赖性较强。如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进口有色金融冶炼产品较多,以及与土地资源关系密切的农矿业、采掘业等。二是沿线国家相对科技发展滞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呈现出对技术密集型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三是受全球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呈现下降的态势,尽管增速仍旧为正,但占比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四)南亚及波斯湾、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沿线国家对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攀升
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通货膨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南亚及波斯湾、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沿线国家对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呈现攀升的态势。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2000-2015年,南亚及波斯湾、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了14.91%、14.06%。期间,尽管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增速呈现变化态势,但整体而言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由此,这两个区域进口需求结构占比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这与整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二、中国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优势分析
(一)中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结点,将开创亚洲互利共赢新格局
自先秦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便逐步形成,至汉唐时期更是繁荣昌盛,成为中国与亚洲国家财富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如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丝绸、陶瓷、茶叶远销海外,甚至有“陶瓷之路”之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逐步加强,已成为亚洲强国。构建海上新丝绸之路,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有利于将中国复兴与亚洲复兴的伟大梦想紧密结合。2015年是21世纪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的开局之年,我国与亚洲25国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全年贸易总额达到1.35万亿美元,经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如“走出去”作为中亚经贸合作的亮点,我国企业在亚洲25国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4982亿美元,完成344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工程承包的30%和29%。构建现代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亚洲国家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不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同时也树立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在与亚洲国家紧密合作的同时,通过海上新丝绸之路辐射至非洲、欧洲等地区,促进沿线国家文明交流、经济融合。
(二)中国与海上沿线国家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目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惠及除中国外39个国家,可以说,这是全球覆盖人口最多、区域最广、潜力巨大的沿海经济带。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2443.94亿美元,进口总额达到16588.56亿美元。2015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4147.14亿美元、4714.03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25%、21%。之所以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持续攀升,从双边贸易结构来看,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由此,对于沿线国家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如中国与红海湾及东非国家的进出口主要集中于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上,由此,南非、苏丹、埃及在此节点上一直是中国长期前三大贸易伙伴国。又如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机械及运输设备,长期以来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465亿美元。且长期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是中国在东盟的前两大贸易伙伴。整体而言,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国家都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对于发展双边贸易关系、提升双方贸易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战略优势。
(三)中国与海沿线国家具有优越的合作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推进,中国也亚洲、拉美、非洲等国家贸易往来密切,尤其是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来源地。如2015年,中国在非洲投资达到了500亿美元,近年来更是在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可以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具有优越的合作基础。近年来更是签署了一系列协定,以推动各经济体共建。截至2015年,我国已签署14个自贸协定,其中已实施12个,且多个自贸区谈判正在推进中。如2015年5月,在新加坡举行“东盟一体化的发展与机遇”论坛,提出通过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提升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竞争力与制造力。2016年1月在日本举行了中日韩自贸区协定第九轮谈判,旨在构建一个全面、高水平、符合三国整体利益,有利于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的经济共同体。2016年2月由东盟十国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进入与商讨阶段,致力于通过消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各种经贸协定的签署、经济论坛的举行,为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奠定了重要的平台基础、加强了的经贸往来。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以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为宗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能够推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四)东亚地区拥有成熟的生产分工网络与廉价的海运优势
海上丝绸之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东亚地区在这一航线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主要缘于东亚地区成熟的生产分工网络与廉价的海运优势。东亚地区成熟的生产网络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带动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东亚地区大部分国家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部署,即“进口零部件→加工装配→出口贸易(欧美)”。这种“两头大外、大进大出”的生产分工网络,逐步确立了东亚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的核心地位。自2010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区域内贸易比重从1992年的45%上升至2015年的68.3%,制成品贸易比重达到93%,意味着东亚产业结合程度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贸易关系,更是奠定了东亚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作用。此外,受技术、人力、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亚地区海上运输成本急剧降低,更是为零部件产品发展专业化、规模经济化提供了良好机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将以东亚地区为核心,强化联系,有助于加强沿线国家展开更为和谐的互动。
三、中国参与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策
(一)以现实需求为落脚点,从生产、供给视角合理配置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要素与资源
2015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局之年,在与亚洲诸国的经贸关系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走出去”战略中展现了新亮点。可以说,在海上新丝绸沿线国家中,中国与亚洲尤其是东盟国家有着悠久的贸易往来,双边经贸易关系经久不衰。同时,与较远的南亚、波斯湾、红海湾等沿线国家经贸关系相对较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中国在加强与亚洲国家经贸往来的同时,以沿线国家的现实需求作为落脚点,统筹沿线全局,加强多边贸易往来。动态了解海上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需求,调研需求结构调整,及时将信息发布给相关企业,从而实现从生产、供给源头上合理配置要素与资源。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企业间信息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商贸会、洽谈会等形式,共享海上新丝绸之路这一机遇。加强宏观政策的规划与引导,与沿线各国加强联系,从合作、共赢的层面共同建设海上新丝绸之路。
(二)加强密集型产业经贸合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有很多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且正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这些国家既是资源储量和供给大国,又是资源需求大国,如非洲的肯尼亚,出口以石油产品为主,进口以钢铁、机械、车辆等为主。在推进建设的进程中,受资源开发、加工技术等因素,导致很难将已有的资源储量转化为资源性产品,这就需要大量进口,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中国当前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需要进口大量资源,另一方面已在资源开发、加工等方面拥有技术优势。由此,中国可通过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密集型产业经贸合作。即中国以加工技术优势进行投资,帮助沿线国家转化可用的资源性产品,同时解决本国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
(三)两条路径加快“走出去”战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推进“走出去”战略由来已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可从两长路径加快这一战略。一方面,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受“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产业结构优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必须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拥有人口和劳动力优势,中国拥有丰富经验和资本,双方合作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走出去”战略。既促进沿线国家要素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又能够服务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中国应重视并加强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加快“走出去”战略。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惠政策来降低生产成本,拓展销售空间,从而着力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动态调研沿线国家的进口需求,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熟悉政策有效规避贸易壁垒,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更稳地实施。
(四)培育国际品牌,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水平与竞争优势
2000-2015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总量从原有的30.56%下降至19.29%,说明各国对资本品进口乏力。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减少,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此,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资本品的市场风险加大,甚至部分企业呈现亏损的状况。要扭转这一格局,中国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提升重工业、装备工业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培育意识,逐步培育国际品牌,提升市场占有份额。掌握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变化,利用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提升资本密集型工业竞争力。未来,中国要在类似出口结构的经济体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将“技术”作为第一抓手。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推动产品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改善出口结构。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中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增强。
(五)加快对沿线国家的市场开拓,以出口产品的多元化适应进口国的需求变化
从供给需求角度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海上新丝路沿线国商品进口总量总体上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发展态势,进口国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调整。从UN COMTRADE 数据库统计显示,以南亚及波斯湾航线国家为例,这些国家进口需求年均增在15%左右,而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需求比重也在发生着动态变化。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统领下,中国政府应该着力于推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构建成熟的产业链协同机制,在不断重视对南亚、东南亚、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国家的海外投资的同时,要提升对外投资手段方法,主动开拓海外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出口产品的供给要配置多元合理,与东道国的本国需求结构形成有效的供需高度嵌入。为此,中国海外投资要充分梳理研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品进口需求及其构成的变化,充分利用好东道国的优势资源和政策优惠来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从而实现海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万灵,吴旭梅.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口需求变化及其中国对策[J].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4): 87-100.
[2] 谭秀杰, 周茂荣. 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2): 3-12.
[3] 汤震宇. 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J]. 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1): 5-14.
[4] 刘佳骏, 汪川. 中国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思考[J]. 改革与战略, 2015 (6): 38-41.
[5] 汪洁, 全毅.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便利化研究[J]. 国际商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 6: 005.
进口战略 篇4
这位负责人表示, 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重在以下4个方面稳步实施积极的机电产品进口促进战略:
一是优化进口结构。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进口。
二是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减少进口环节和手续, 提高进口的通关效率。
三是积极开展贸易促进活动。
进口战略 篇5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口战略,使命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
(一)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二战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世界经济体系,并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促使国际间商品、服务、资本自由流动,以及技术的迅速传播,增强了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但是近几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生产、 贸易、就业、消费等经济指标大幅下降。虽然各国纷纷采取经济刺激计划,但是美国“财政悬崖”和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借助出口导向型经济策略,国民经济及对外贸易一度获得了快速发展,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然而过度依赖国外市场、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严重也导致经济增速逐步放缓。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区域谈判不断涌现
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化和西方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试图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政治和经济诉求与日俱增,长期积累的矛盾愈发凸显和激化,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正积极改变世界政治及经济格局。1999年,20国集团宣告成立; 2010年“金砖五国”合作模式的确立都是最好的证明。WTO组织运行多年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反对声音始终不断。多哈回合谈判原定于2005年结束, 但谈判日程一再延期,被弱化、冷落已成现实。同时各种地区经济合作谈判不断涌现,如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谈判( TPP)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谈判 ( TTIP) 等。
3.少数发达国家控制权增强,危及别国安全
少数发达国家凭军事实力控制了中东石油,借国际货币地位控制了定价权。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基础,也遭到发达国家的控制,目前80% 的国际粮食交易在四大跨国粮商巨头手中,其中美国占三个。而且还通过控制种子、转基因等技术影响别国的农业生产加工,从而加强全球的粮食控制权。为了维护其经济霸主地位和美元的金融体系霸权,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货币的控制力度。金融寡头们还紧密配合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扰乱和冲击别国金融秩序。能源、粮食、金融等单方面垄断已经引起了诸多问题,世界的动荡与冲突都或多或少与此有关。
(二)国内经济形势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4517. 8亿元增加 到2013年的566130. 18亿元。但是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也伴生着诸多问题,国内经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国内各类生产资源的供应是有限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生产要素,使得各类生产要素如土地、 能源、劳动力、资本等价格普遍进入集中上升期,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例如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涨幅度连续20多年超过GDP的增速。同时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国内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环境污染又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生活福利,同时对经济发展也造成负面影响。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因生态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201. 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 。
2.重要资源过度依赖进口,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虽然政府已经大力推广新能源,但未来一段时期内石油仍然是重要的能源,且需求量仍不断上升。我国的石油高度依赖进口,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将影响我国的石油安全。多年的出口导向政策使我国形成长期、巨额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 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额达3. 82万亿美元,年增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但美元信用评级下降、持续贬值,正逐步掏空中国的外汇储备。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美国等少数国家绝不会放过逼人民币升值的机会,这将给我国出口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3.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国际投资困难
为了降低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我国开始挖掘国内需求增长潜力,依靠国内消费驱动经济增长。但是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必须以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提高作为支撑,而近年的高房价和高通胀率,不同程度地挤压了居民的购买力; 同时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与养老制度又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导致消费需求增长缓慢。为了使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得以保值和增值,帮助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企业急需“走出去” 开拓海外投资渠道。但面对国际资本市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加大的海外政治风险,“走出去”难度不小。
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
在此形势下,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为两会热点。开放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对外开放并不是开放型经济,前者强调单向的开放,主要是对外贸易与投资,而后者则是双向的, 包括进出两面,且不仅仅为贸易,还有市场、要素的开放。 因此政府在2007年和2012年均提出了要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该体制的具体内涵如下:
(一)以互利共赢为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商品贸易还是要素流通领域,各个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融入其中,在各国关系、利益分配等方面,“互利共赢”是各国合作的基础,只有重视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寻求利益平衡点,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经济体,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同时与别国的贸易摩擦也日益频繁。妥善处理与别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是构建和平、友善、安定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 “互利共赢”作为开放型经济的目标,表明中国将努力维护本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关系,使世界各国与中国共同进步,体现了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的担当。
(二)以多元平衡为立足点
所谓多元平衡,强调的是开放型经济的多元性和平衡性,要统筹协调、良性互动。既有出口的多元性,包括出口商品种类和市场的多元,要求在巩固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同时,也要重视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也有进口的多元性,包括进口市场和经营主体的多元,以及进出口的平衡。既有引进外资的多元性,包括开放领域、地域和方式的多元,开放制造业的同时,也要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沿海开放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快内陆和沿边开放; 也有对外投资的多元性,包括对外投资主体、方式和市场的多元。以多元平衡为立足点才能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以安全高效为保障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及跨国公司的驱动,使得各国经济越来越相互依赖、渗透、融合。 同时也使得各个国家面临同样的风险,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面对危机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各国普遍开始关注国家的经济安全。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国家经济风险,必须以“安全高效”为开放型经济的保障。所谓安全是指经济体系运作要积极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正能量,同时抑制伤害本国的负能量。高效指开放型经济体系能够充分实现互利共赢、多元平衡,促进本国和别国的经济繁荣。“安全高效”能促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培育,提高综合效益,增强抵御外部冲击和国际风险的能力,增进外交与经济紧密互动,全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切实保障经济安全,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贸易发展都十分有利。
三、进口战略的新要求
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就应该改变传统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重出口、轻进口的观念; 应平等看待进出口, 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的进口必定是另一国的出口,有进口才能有出口。而且扩大进口实际上是一种主动的市场开放,是经济体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因此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进口对中国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优化贸易收支结构”。 所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进口战略应担负以下使命:
(一)以平衡贸易差额为基本责任
自1994年起,中国对外贸易就开始连年盈余,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功不可没,但长期、巨额的顺差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首先巨额顺差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据WTO统计,1995—2011年世界范围内共发起3922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中国就达825起,远远高于第二位韩国的278起,成为反倾销头号目标。其次,持续顺差造成流动性过大会引发通胀,不利于宏观调控。 第三,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其安全性和保值性面临风险。
因此,虽然国际经济理论一般鼓励贸易顺差,但是长期、大量的顺差引起的贸易失衡对于一国而言还是有一定害处的。要消除贸易失衡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应积极转变片面追求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因此要消除贸易失衡就应注重进口战略,进口战略应以平衡贸易差额为基本责任,通过削减顺差、消耗外汇储备、降低风险, 同时弥补我国资源禀赋的不足,挖掘、开发利用全球资源为我国生产服务。
(二)以增进贸易利益为基本功能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以通过出口实现顺差、 增加本国外汇,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 出口大于进口的经常项目顺差不一定是好事,发生逆差也不一定是坏事。 值得注意的是: 经常项目顺差并不一定能带来想象的贸易利益,而逆差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以美国为例,虽然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高额逆差,但是却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利益。首先,提高了实际生活水平。通过进口大量廉价和优质的日用消费品,可以增加美国人的消费者剩余,抑制通货膨胀。其次,增强了持续发展能力。美国本身资源丰富,但是通过进口自然资源、限制本国资源开采,使得美国未来具有了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从进口中获得了出口贸易利益,美国的跨国公司占全球的40% ,其跨国公司在国外生产的商品大量销往美国,即跨国公司赚取了这部分利益。
反观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赚取加工费,还要向发达国家缴纳高昂的专利费。因此即使是我国这样的出口大国也只获取了少额的贸易利益。例如,作为服装出口大国,2003年中国的服装出口额达130亿美元。但是,50% 以上的服装出口是来料加工,30% 的服装出口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加工,中国厂商从服装出口中得到的只是加工费。因此, 进口战略应以增进贸易利益为基本功能。
(三)以促进经济增长为长远目标
国内外学者对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由来已久, 古典学派认为通过贸易进行商品的交换、实现要素的流通,从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则运用“对外贸易乘数”证明了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新增长理论则更是从“技术外溢”和“创新内生化”角度解释了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出口上,同时也体现在进口上。李小平( 2008) 利用上海市1978—200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进口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且进口的一些原材料、中间产品直接服务于出口。
我国出口一直依赖资源的大投入、低成本,因此从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来说这是我国对别国资源的补充、供给,而我国进口长期未受到重视,即我国并没有利用别国的资源进行要素的优化配置,这是一种浪费,不利于促进本国生产。所以单纯的重视出口只能是用资源换GDP, 而进口与出口互相配合,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进口战略应以促进经济增长为长远目标。
进口战略 篇6
众所周知, 原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作为工业生产的必备投入要素, 其价格走势直接决定了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及产成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 原油第二大进口国, 然而, 作为大买家却不具备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进口价格话语权, 只能被动接受不公平的定价而且还要随时随地承担国际市场投机涨价的风险。2013年我国进口原油和铁矿石数量分别达到28214万吨和81954万吨, 进口金额分别达到2197亿美元和1057亿美元;原油和铁矿石显然已经成为我国进口支出最大的矿产资源, 并且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 其进口数量和金额见图1、图2所示。
由图1可知, 近几个季度以来, 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和金额总体上呈现逐季增加的趋势, 且自2013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 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10.9%和5.7%;这说明,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 我国对原油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最近资料表明, 2014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原油的数量是22850万吨。按这一进口量计算, 倘若一吨原油的价格上涨10%, 则将导致全国原油进口成本额外增加近180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在原油进口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由图2可知, 2003-2008年, 中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增长周期, 年均增速达两位数以上, 巨大的投资需求, 再加之居民对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耐用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使得经济体系对钢铁的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 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由于我国国内铁矿石整体品位较低, 国内巨大的铁矿石需求缺口就需要国际市场满足, 这也造成了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普遍上升。虽然2009年之后, 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对铁矿石需求的增速下降但绝对量仍然不断增加。2003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约为1.48亿吨, 占当年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的28.46%;2013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8.20亿吨, 占当年全球铁矿石出口总量的68.1%, 十年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长了五倍, 如此大的进口量却没有定价权, 这表明, 我国进口铁矿石只有数量优势而没有价格优势。
2我国对战略性矿产资源进口价格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2.1行业内小企业存在“囚徒困境型博弈”削弱了对外价格谈判优势
如我国钢铁行业全国共有1000多家生产企业, 行业集中度比较低, 但贸易主体却多元化, 以宝钢、鞍钢为代表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组成的大企业集团与其余数量众多的小钢铁企业组成的小企业集团之间利益分歧严重, 存在典型的“囚徒困境型博弈”。当大型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 待价格谈定之后, 其他钢厂再采用该协议价格。然而在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压价谈判的同时, 很多小企业为了获得进口矿石却私下里与海外矿山公司高价谈判矿石价格。小钢铁企业这种博弈行为的存在, 使得大钢铁企业集团在价格谈判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利用我国铁矿石需求的数量优势来获取价格优势, 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最终只能以高价妥协。这使得我国在铁矿石需求上徒有数量的优势, 却没有价格的影响能力。
2.2期货市场发展之后
比较成熟的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 是经济学中最理想的市场形式。所以期货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高级的市场组织形式, 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一国拥有国际定价权的前提, 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资本在商品定价权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目前, 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除了受自身供需影响之外, 其定价权基本掌握在金融资本手里, 国际现货原油价格基本参照北海布伦特期货价格和纽交所WTI期货价格。我国虽然现在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 但由于推出的交易品种有限、市场规模较小、缺乏大量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 国际化程度远不如纽交所和伦敦期货交易所, 这也就决定了我国期货市场目前不可能成为大众商品的定价中心, 这与我国在全球经济中排名第二的经济体量显然是不相符的。
2.3供需双方力量的不均衡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对以原油和铁矿石为代表的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也保持着长期增长的趋势, 但我国原油和铁矿石资源储量较少, 国内需求缺口较大, 只能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三大厂商控制了全球70%的铁矿石产量, 它们凭借这种寡头垄断优势随意操纵市场价格;国际原油定价权从西方垄断寡头石油公司定价, 到OPEC定价, 再到以原油期货市场价格为定价基准。原油金融化已经使原油价格逐步脱离供需基本面, 转向金融市场。
3争取我国对战略性矿产资源进口定价权的策略建议
3.1加强政策引导, 提高产业集中度
首先, 政府可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贸组织或组建和参加区域性经贸组织, 签订各种双边或多边经贸协定, 为企业对外采购创造一个良好的外贸环境。同时, 一个强大的产业链是其在该产业领域拥有国际定价权的基础。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 通过实施兼并、收购、整合等方式, 着力提高行业集中度, 争取形成买方垄断;加快建立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行业组织, 将行业内分散的单个企业采购整合为行业统一采购, 做到以量的优势换取价格优势。如在钢铁行业, 政府可通过出台一系列财税、产业政策鼓励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对行业内的中小型钢铁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和重组, 对资源进行重新优化和配置, 从而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3.2大力发展和完善国内期货市场
实践经验表明:期货市场是自然形成市场权威价格的中心, 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 可以使期货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上已有的信息, 是对未来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 具有价格发现、风险转移、信息集散等功能。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建立有三个期货交易所, 但由于各方面客观因素的限制, 三个交易所在成熟度和国际化程度上远不如发达国家。因此, 在加强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 要进一步放开国内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 扩大投资者群体和丰富交易品种;进一步完善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交易规则, 尽快推出原油期货;完善期货市场的价值发现和保值避险功能, 增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化, 扩大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增加国际定价权, 努力将我国期货交易所打造成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
3.3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当前, 国际大宗商品基本都以美元计价, 由于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松紧基本掌握在美联储手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周期性地放松和收紧, 导致美元周期性地贬值和升值, 而在每一轮美元升贬的周期中, 总会伴随着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机, 一旦美元进入贬值周期, 再加之金融资本的投机炒作, 大宗商品价格就会出现大幅上涨。而我国作为最大的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国, 必然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因此, 大力推进资源行业与金融行业的产融结合以及人民币国际化, 与一些重要的资源进口来源国在交易时实行人民币结算, 这都有助于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弱化美元波动对大宗商品市场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衍伟, 王逢宝, 张晨宏.中国对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缺失及防范[J].统计与决策, 2006, (9) :43-45.
[2]张继民.我国争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问题探讨[J].黑龙江对外贸易, 2011, (8) :23-25.
[3]田玉军, 朱吉双.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改变与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变化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12, (9) :1490-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