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问题奶粉论文

2024-10-09

三鹿问题奶粉论文(通用12篇)

三鹿问题奶粉论文 篇1

从2008年9月12日的被正式对外宣布奶粉问题到2009年2月12日被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破产, 三鹿集团结束了五十六年的辉煌历史, 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很多问题并没有因为三鹿集团的破产而结束, 特别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激起了热烈的讨论。笔者尝试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再次分析三鹿奶粉事件, 力求揭示此类事件的弊病所在, 并为了节约社会成本提出一些拙见。

一、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巨大社会成本

(一) 消费者的巨大损失

对于消费者来说, 第一, 有形财产的损失可以通过退货、诉讼以及国家资助等方式得到弥补, 但给广大婴幼儿造成严重的身体健康损害的精神损失却无法补偿;第二, 在维权的过程中, 因为没有保留购物发票、奶粉已过期或已开封食用等问题而导致退货难, 消费者的权利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同时遭到法院的“拒绝”, 不能得到司法救助, 消费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无疑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二) 政府成本的剧增

1、加深对部分政府部门服务质量的质疑。

首先肯定政府部门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快速反应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人们选择三鹿奶粉是基于对政府行为的信任, 但这一事件会加深人们对政府监督管理职能的怀疑;同时, 我国的官员问责制是否合适, 值得探讨, 随着大批重要官员的引咎辞职和被免职, 就要再临时安排新官员来收拾三鹿奶粉事件这个烂摊子, 这样不免会造成人才浪费, 政府的服务质量可能会大打折扣。

2、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

据北京晚报报道, 政府已拨付约9.2亿元经费用于解决三鹿奶粉事件。政府不是社会的全职保姆, 政府对此的巨额财政支出既增加了政府的负担, 又让企业产生依赖心理, 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树立良好健康的形象, 更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独立有序运转。

二、社会成本增加后的思考

通过对上述几点问题的分析, 三鹿奶粉事件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是一个概括性表述, 它包括了法律成本, 经济成本, 政治成本、文化成本, 甚至情感成本。其背后还隐藏着很多复杂的问题, 笔者借此给出几点建议。

(一) 转变立法思维, 保障立法质量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不够稳, 效力低。不够稳体现在立法和废法的速度过快, 不能提供一个可靠持久的标准;效力低体现在现行法律能否被有效执行的问题,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问题严重。这样不但造成法律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法律权威的树立。因此立法机关应当转变立法思维, 保障立法质量, 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依据。

(二) 加强事前监督的力度和事后惩罚的程度

对于三鹿奶粉事件, 与其事后仓促的补救, 不如加强事前监督, 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 改变政府的全职保姆的形象;对于事后惩罚的问题, 有学者提出加重企业的犯罪成本, 企业的犯罪成本即犯罪的绝对成本和犯罪后被逮着的几率之积。笔者赞同这一建议, 这样才能让不法之徒有所收敛, 重视法律的制约和惩罚作用,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三) 重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1、企业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 不能唯利是图。

像三鹿集团这样具有象征性的民族企业, 负载的不仅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荣誉, 还有人们对它的信任与支持, 因此此类企更应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维持自身的形象价值。一旦发现问题, 能够坦诚的从消费者的角度和国家的立场考虑问题, 迅速及时的解决问题, 而不是像三鹿集团之前那种遮掩的不明智的做法。

2、作为消费者, 需要增强维权意识和健康的消费意识。

消费者作为最直接的受害者和信息的最早获得者, 在企业和政府都无过错的前提下, 消费者积极主动向相关部门反映信息是非常关键的, 三鹿奶粉在07年底出现问题时, 如果通过极少数接受治疗的受害者的积极反映, 可能就会减少损失。因此人们需要树立维权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他人和社会多做些事, 才能放心消费, 安心生活。

综上几点, 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意识到社会成本的降低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 社会是一个整体, 法律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更多的要靠道德的约束, 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节约社会成本, 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摘要: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 在诸多敏感问题都被分析透彻的前提下, 本文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再次分析三鹿奶粉事件, 力求揭示此类事件的弊病所在, 并为了节约社会成本提出一些拙见。

关键词:三鹿奶粉,社会成本,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美]罗斯科·庞德著:《法律史解释》 (中译本) [M].华夏出版社, 1989

[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4]孙文恺:社会学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三鹿问题奶粉论文 篇2

财务1503

2015011665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产品责任存在的问题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突然曝光,震惊全国,一时间引起一片哗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民的谴责。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责任感的重要性。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难以挽回。

首先,信息不透明,未能及时防止危害扩大。在对于三鹿事件的总结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信息公开。从2008年3月至9月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质检总局、卫生部、石家庄市政府、三鹿公司任何一方将此危及婴幼儿健康的信息披露,都将避免更多伤害,然而,这一信息却被一再隐瞒,直到局面无法控制才不得不披露。信息的透明化是对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我相信所有消费者的心声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可以吃到健康的产品,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吃到最安全最放心的奶粉,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给他们一个放心的途径,经过这件事,或许我们社会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引以为戒,坚持信息公开化。

其次,食品免检造成监管空白三鹿“毒奶粉”的另一个教训是免检制度。名牌企业的产品可以免检,这为“毒奶粉”的出现和蔓延提供了生存土壤,进而成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立完整的监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旦形成了这种恶习,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必将受到人性的拷问,遭到消费者的唾弃。

最后一点,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太落后。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在总结三鹿奶粉事件时表示,三鹿案发前,国家质检总局确实不知道奶粉中掺杂三聚氰胺,质检部门检测牛奶,往往是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检测项目中,包括重金属、药残农残、微生物,以及某种可能的细菌。三鹿事件暴露出检测标准缺失问题。

“毒奶粉”何以只毒死了三鹿 篇3

2008年9月11日,河北省石家庄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被公开曝光。紧接着,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22家奶粉企业因产品含三聚氰胺被陆续曝光。到11月27日,全国累计因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患病儿童共计29万余人。

在一片讨伐声中,三鹿奶粉首先被宣判“死刑”。2008年12月25日,三鹿集团进入破产程序。然而,破产并不意味着“毒奶粉事件”的彻底完结,还留下了一系列待解、难解的问题。诸如,受害群体能不能成为优先获赔对象?三鹿集团破产后,谁来保障他们的权益?企业该受到怎样的审判?等等。

(2009年2月刊:《三鹿破产,“后事”难了》)

追踪回访

关于三鹿的“后事”,在2009年基本都有了着落。概括起来说:一部分人获刑,核心资产被拍卖,大部分受害家庭获赔。

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月4日,三元集团以6,165亿元的价格,成功竞得三鹿的核心资产。

对于公众最关注的受害儿童赔偿问题,据年初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截至1月22日,全国已有262662名患儿家长领取了赔偿金,占患儿总数的90.7%,暂不接受赔偿的只占极少数。

另据记者了解,至今仍有部分家庭拒绝接受赔偿方案,选择诉讼维权,但这条路走得很艰难。至今,尚未有一起问题奶粉索赔案开庭审理。

有家长表示,之所以不接受赔偿方案,是担忧接受了赔偿,这件事就彻底过去了,孩子以后的死活可能就没人再管,万一18岁以后,后遗症仍然有,怎么办?

他说,眼下有两点希望:一、国家组织相关科研机构进一步研究三聚氰胺对人体的危害,并定期公布研究成果。因为这一年来,不少孩子出现了一些新的症状。二、希望政府每年,至少近几年,对受害的孩子进行一次体检,对病儿状况进行跟踪。点评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奶粉是最先、也是最后倒下的企业,成为唯一的“终极者”。众多一度被公众口诛笔伐的企业,居然轻松逃过“生死劫”,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初的“涉毒”企业,国有企业恢复起来很快,民营企业也蒸蒸日上。像蒙牛,曾经为生存艰难而哭天抹泪,如今欢天喜地嫁入国企,攀上了中粮集团的高枝。

“毒奶粉”事件看似已经远去,但对受害家庭而言,永远不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记抹不掉的伤痛,有的孩子、有的家长一辈子都将活在痛苦之中。同样,对于中国的食品工业而言,这也是一道永久的伤疤,留下了难以消弭的切肤之痛。

“毒奶粉”事件几乎牵扯了所有乳企,“三聚氰胺”成为“食品添加剂”,在曝光前俨然就是乳品行业的一条潜规则。不知道在当下的商业社会,还潜伏着多少类似的、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的商业潜规则。

三鹿问题奶粉论文 篇4

一、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现状及其危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推进,我国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经济增长和道德失范的矛盾就是其中之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诚实守信问题又是经济道德矛盾的焦点。

现阶段,我国企业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经营企业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企业会计人员作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发布虚假的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企业随意拖欠银行贷款;虚开增值税发票、隐瞒利润、多列开支、虚增费用、偷逃国家税款;发布虚假广告和不实产品信息;侵权、盗版行为猖獗等。而由此带来的主要危害有:

1.对企业自身具有致命危害。不诚信将使企业丧失发展的根本。2007年三鹿集团的奶粉销量居全国市场首位,销售收入约50亿元左右,市场占有率达18、26%。但是,由于有毒奶粉问题,使原本一个经营成功的企业顷刻间灰飞烟灭了。还有2001年的“河源毒猪肉”事件、南京冠生园的“黑心月饼”事件、2004年4月震惊全国的阜阳特大劣质奶粉事件,所有这些事件无不反映出不法商人和失信厂家的利欲熏心。这不仅仅是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昧着良心做生意的问题,而是“谋财害命”。由于不诚信而使企业受到巨大损失甚至破产的事实告诫企业经营者: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一种重要的新的资本形态,是一个企业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企业失去诚信,纵然一时得利,日后必吞苦果。

2.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市场化进程。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它是建立在经济信用基础之上的。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反复强调“信用就是金钱”,经济信用一向被视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推动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石。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如何,与这个国家的诚信度直接相关,只有将诚信作为一种经济资本最大程度的参与经济运行,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才可能建立、健全。诚信的缺失,将减缓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3.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整体诚信状况是其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尺度。我国社会存在的种种诚信缺失问题,加大了吸引外资的成本,加大了企业和产品参加国际竞争的成本。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和产品要想在全球化浪潮中赢得挑战,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遵守诚信的理念和规则。否则,不仅我国的企业和产品将会丧失竞争力,还会影响我国政府、企业和人民的国际形象。诚信缺失带来的社会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二、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企业界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研究,也提出不少解决方案。但时至今日,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仍不断出现。笔者从此次乳制品出现质量问题以及事后企业应对危机的做法等角度出发,分析原因如下:

1.诚信信仰的缺失。有专家曾指出,中国人现在没有纯粹的信仰,就算有,也是对经济利益的信仰。这种诚信信仰的缺失和最近的食品行业等危机事件存在很大关联。企业的不诚信经营行为以及事后掩盖事实、试图控制媒体尤其是网络来控制舆论等一系列做法都反映了其道德缺陷问题。

2.忽视产品质量。产品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唯一凭借物。消费者是从对产品的消费上获得对企业的感知,企业同样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获知有关产品的销售动态。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绝大部分消费者不再只追求“价廉”,他们追求的更多是“物美”。而且产品的消费直接影响消费者在其中所获效用以及感知的满意程度。因此,产品质量是根本。企业作为产品的供应渠道,对质量的漠视相当于对消费者权益甚至生命健康的漠视。企业忽视产品的质量等于自毁经营之道。

3.经营者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经营者在追求合理的利益下,引入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一切都已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那么这个企业不仅能够立足于社会,而且还会做大做强,甚至走向世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企业想不顾人民利益而追求自身的短期利益,其结果就会如“三鹿集团”那样而自取灭亡。

4.监察体制不完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官员克里斯托弗·希基针对“三聚氰胺”事件指出,全美没有产品和企业拥有国家免检的特权。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均没有“免检”一说。合格的产品是由质量、道德、企业社会责任伦理、消费者口碑共同铸就的,而不是政府机构封授,也不是广告狂轰滥炸“炸”出来的。作为政府行为,免检是绝对不利的,而且质量抽检是履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国家意志。另外,质检部门的工作也不到位,对消费者造成致命威胁并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毁掉了企业声誉的同时也让国家的信誉担保深陷危机。

三、构建我国企业诚信的对策

1.注重企业家诚信意识的培养。人无信不立,市无信则乱。诚信于企业就是资本和财富,失信势必导致企业关系紧张,合作伙伴减少,市场空间变小。企业家的诚信意识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奠定了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的诚信与否与企业家诚信意识息息相关。企业家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言出必行,塑造自身人格品德的诚信形象。

2.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企业作为社会中的经济主体,其作用不仅是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获取经济利润,更多的应该作为社会主体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对公益事业的捐助,将一部分利润转移到社会公共事业;加大技术投入、资金投入用于环保措施和环境的治理;吸引社会岗位,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的一个回报就是,企业形象的提高,就会有更多的公众通过购买来“投票”。

3.建立并完善诚信奖惩制度。通过对守信者的必要奖励和对失信者的严厉惩处,让“诚信无价”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高度共识。对守信者,在精神鼓励的同时,要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物质奖励,如更低的贷款利率,更长的信用账期,更高的信用额度,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对失信者,不仅要通过信用信息网络将其失信行为记录在案、公之于众,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时时受制,而且还要给以必要的物质惩处,如针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分别在贷款、就业、税收、投标竞标等方面予以制约,使得失信者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风险成本”远远高于他的“违法收入”,从而使其知难而退。

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企业诚信档案。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与完善包括信用等级评定、诚信状况的采集和提供、诚信监督在内的,且覆盖社会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优势,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将企业的诚信程度、诚信等级等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供社会各界进行查询。企业诚信档案将迫使企业接受社会监督,自觉坚持诚信经营。

总之,诚信问题是一个关系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企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微观市场主体,也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因而企业的诚信应当具有重要地位。企业的诚信既关系到民生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还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建设。企业诚信研究应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管理论界还是企业本身、还是政府都应当给予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罗建华.从“三鹿毒奶粉”事件看我国企业诚信缺失与治理对策[J].企业经济,2009(3)

[2]刘勤.中国企业诚信管理建设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5(3)

[3]魏昕.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三鹿奶粉广告案例 篇5

08悠悠走过,过去的一年,发生了诸多事情,08奥运,汶川地震等,藏独„„当一切都过去的时候,会不禁慨叹:我们国家的实力是多么的强大,面对灾难,我们得到的是骄傲!然而,我国的一些知名企业,也在这个不平凡的一年里接二连三的上演着一幕幕的“闹剧”!似乎在“配合”伟大的祖国?!下面,就分析以下08我国一些企业广告名不副实而导致失意的违法案例!

(1)案例

三鹿被立为首位,可算是名至所归.三鹿企业面临破产,价值一百五十万的品牌价值瞬间化为乌有.企业董事长锒铛入狱.真是惨到了极点.三鹿曾在电视,网络,户外,报纸等传播媒介上大力铺排做广告,有宁可错杀一百不愿落网一个之势!“三鹿奶粉,今天你喝了吗?”“更多三鹿,更多健康!”等是其曾经用过的广告语。听起来很是亲切,很值得信赖的样子!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在08遇到了灭顶之灾!

2008年8月3日,吴聚生接到上司杭志奇的电话,其去杭志奇的办公室后被告知,如果乳品三厂原奶拒收后奶源有流失的危险,就可调剂到其他液态奶工厂。

于是,在去年8月4日原奶经营部的晨会后,因“非乳蛋白态氮”检测不合格而被乳品三厂拒收的原奶共七车29.806吨,先后被转往行唐配送中心、新乐闵镇配送中心。行唐配送中心、新乐闵镇配送中心先后向保定三鹿、加工二厂、三鹿乐时奶制品公司配送原奶共计180.89吨。吴聚生还在法庭上表示,有两家奶牛场找到他,他亲自安排“调剂”往其他工厂。

吴聚生在法庭上说,其主要负责三鹿乳品加工二厂、三厂的奶源供应,“三厂奶源质量比二厂高”,因为二厂生产液态奶产品。由此可见,三鹿对原奶质量要求存在差距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也是行业共同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三鹿也应为三鹿原奶问题承担一定责任。

从业13年的石家庄行唐县余低村翟振方对本报记者说,他一直给三鹿交奶,可他发现三鹿个别加盟工厂对质量不高的原奶并不抵触,“不好的奶收购价格要低,这样他的利润就更高”。

据公开资料,在河北省11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三鹿贴牌工厂,在石家庄就有几家。在经营管理上,三鹿有派驻人员,但由于三鹿不一定掌控工厂,所起的用不大,而部分其他股东对三鹿品牌并不珍惜,它们更关心利润。

“个别加工厂对好奶压低价格,对自己亲属交售的掺假原奶开绿灯。”翟振方对本报记者说。另据一位权威人士透露,三鹿有为数不少的奶站,掌握在与三鹿有密切关系的人手中。翟振方将其掌握的资料在去年7月传真给田文华,并随后致电田文华,田文华让他找另一副总。但随后没了下文。(出自中国东方网,联合早报网训)

08年对伊利,蒙牛而言,是最残痛的一年。08年伊利的年报亏损达十多个亿,蒙牛也达到了八个亿。股价也是一落千丈。三聚氢氨事件对这两家企业的伤害虽没致命,但也是伤精动骨了。

经济上的损失,数年后可得以弥补。最要命的企业信用度的受损,需要十年,二十年来挽回。牛根生曾捐出其名下的股份,成立“老牛基金”。全社会为其慷慨,热中公益事业而敬佩。但此事一出,“老牛”的人格深受怀疑。牛根生泣泪呼求多方支持,令人感叹时世艰难;其公开立下誓言:“处理不好我就辞职”;让人感到英雄已到暮年。(出自中国东方网,联合早报网训)

此外,与上述企业呈相反走势的是王老吉凉茶大获成功,07年的销售额达到了八十亿。众多有实力企业纷纷跟进。念慈庵的润饮料,达利圆的和其正开始粉墨登场。电视广告铺天盖地,大有与王老吉一决高下之势。但到年末一盘算,念慈庵的润饮料销售额不足六千万,市场投入过亿元。数千万资金打了水漂。甚至都没听到响声。王老吉依然高飞猛进。念慈庵,达利园真算是为他人做了回嫁衣。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260100c77b.html)-关于对广告违法案例的分析_慧儿_新浪博客

08年在凉茶上失意的企业还有许多。如顺牌凉茶等。食品饮料行业都在流行“跟随战略”。什么产品好卖,就一哄而上。王老吉让众多的企业吃尽了苦头。凉茶起源于广东,王老吉凉茶有几十年的历史根源和中医文化。王老吉已成为凉茶的代名词,已深深扎根消费者心中。纹川大地震,王老吉捐款一个亿而大获人心。王老吉所积累起来的优势,是非其他企业短时间内能撼动的!

(2)分析

首先,上述企业的广告之违法所在:

拿三鹿来讲,广告中说,“更多三鹿更多营养”,那么,“非乳蛋白态氮”的检测不合格说明了什么,如果说健康的话,那应该至少合格吧?而且,三鹿的奶源13年来一直就有问题,劣奶按好奶卖,低价回收劣奶赚取黑心钱!以至于一百五十万的品牌价值顷刻化为乌有!不是命运做怪,是三鹿自掘坟墓!真实是广告的生命所在,是广告法规定的一切广告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和第14条也明确禁止违反真实性的虚假的广告。广告的真实性要求广告的内容不得凭空捏造,弄虚作假和夸大不实!三鹿不珍惜自己赢得的企业形象,抛掉良心的赚取最大利润,怎么能在消费市场上长久?多少无辜家庭受害?做人得凭良心,做商人更应该是吧!

以上是三鹿曾做过的几则电视广告,利用名人效应,增加消费者对其的信赖感,树立形象,但是,真正支持一个品牌的不是广告,而是产品的质量!质量上不去,广告铺排的再大,也只是个漂亮的泡泡,早晚会有消失的一天!在这里,并没有说广告没有作用,而是在讲,广告对树立产品形象,增加销售量上会有很大的作用,但前提是广告所表达的要和产品相吻合,不要夸大事实!或是故意隐藏什么。也许我国现在的广告法律还不健全,但是,广告道德规范,是道德规范在广告活动领域内的具体表现,它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在从事广告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鹿即使不要职业道德了。却连最基本的社会公德都不与遵守,竟然敢对可爱的婴儿下毒手!这种丧尽天良的赚钱不遭天谴难以平民愤!

三鹿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对中国企业而言,更是惨痛的教训.企业在高速扩张的同时,得研讨企业的社会价值观.企业必须承担其社会的责任.温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 “每位企业家都应该流淌道德的血液.”.合法经营与道德结合,才能给企业打下结实的生存基石.“社会道德”是三鹿公司用血淋淋的代价,留给企业界最后的遗言.(3)启示

三鹿的悲剧,不仅仅给中国奶业一个教训,更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广告不是科幻片!而是指引消费者进行何种消费的路标,太虚幻了的结果不仅仅是企业会跌入深谷,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广告要与实际相符合,那样才会在伸展的同时不让根基松散,到头来落的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在注重广告商和广告发布者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同时 也应对我的广告法规有所审视!我国的广告法在很多地方还有很大欠缺!应此,应在法律上予以完善!另外我国的广告审查制度也应加强,如果三鹿的前几次审查就证明出有问题的话,后果也许就不会这么惨了罢!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要慎重,广告只是为你提供的一个建议,并不是哪个广告做的好哪个产品就一定信的过!要在参照广告的同时做一下理性的判断!

冯东川:揭露三鹿奶粉事件第一人 篇6

很多人赞誉冯东川是揭露三鹿奶粉事件第一人,可他却说自己仅仅是在尽一位医生的责任。2008年已然过去,可是冯东川的名字却被人们记忆在历史的深处。

冯东川,这位普通的儿科医生成为了公众瞩目的焦点,缘于2008年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从2008年7月开始,冯东川所在的医院——徐州儿童医院连续收治了7名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并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巧合的是他们吃的都是国产三鹿奶粉。当越来越多的病例放到冯东川的桌上时,他开始敏感地感觉到,孩子吃的奶粉会不会有问题?

来自一位儿科医生的疑问

面对越来越多的结石患儿,冯东川心里的疑团愈来愈重了。这时,他想到了求助于中华小儿泌尿外科的创始人黄澄茹教授。记者找到了他写给黄教授的那封信。

黄教授:

您好!我们从7月份开始,连续收治7名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并肾功能衰竭的患儿。而过去10余年,我们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这7例患儿年龄在四个月至一岁左右。我们通过切开取石和放置Double Pigtails,患儿肾功能均已经正常。其中一例开了三次刀。7例中的6例为人工喂养,巧合的是他们吃的都是国产某著名品牌奶粉。开始我只认为是个巧合。可昨日有人告诉我湖南省儿童医院近几月也有类似情况,而且有16名这个品牌奶粉喂养的患儿已经向当地工商局投诉了,尚无结果。同样的事情出现在南京儿童医院,详见附件。

不知道北京那边及其它地区是否还有类似情况。我个人认为和饮食可能关系较大。不知道您对种现象有何看法。

奶粉会不会有问题呢?小儿泌尿外科学会能不能做些工作呢?

冯东川

在求助信发出后的等待中,冯东川的思维陷入了一种暂时的混乱中。他是一位医生,当如此多的婴儿罹患同一种病症,而病因根据自己的判断又坚定地指向了国产著名品牌奶粉——三鹿奶粉时,冯东川急切地想努力做些什么。但是,做些什么呢?

冯东川在日志里如此记载。

“我自己感到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我也向领导汇报了。可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糕。今天又出现了两位双肾结石的患儿,一例仅仅是尿出了结石,虽然有双肾结石,但是没有特别症状;另一例则出现了无尿、肾功能不全,已经定于今晚急诊手术。我马上要出发去医院了。今天问了南京儿童医院的朋友,他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某品牌配方奶粉很值得怀疑。我该再做些什么?除了告诉患儿家长最好不吃SL奶粉,我还该做什么?”

此时的冯东川犹如行走在孤独的山路中,夜幕笼罩,他急切想寻找到真相的突破口,然而却只能在黑暗中继续摸索。

发给黄教授的信函暂时还没有得到回应,而自己又显然不能够作壁上观。冯东川决定先尽量阻止病人继续服用自己怀疑的“SL奶粉”,继续搜集证据,并积极和同行联系验证自己的判断。

冯东川这样记载当时的情形,“昨晚和南京儿童医院的一个朋友联系了一下,他们居然也是同样的情况。他们也在短短几个月内手术治疗了十几例肾结石、肾衰的病人,而且这些病人几乎都是吃SL奶粉的。现在我劝我所有的病人不要吃SL奶粉了,我希望大家为了孩子的健康,暂时不要给孩子吃SL奶粉。”

冯东川一边等待着黄教授的回信,希望引起她的关注,并用严谨的科学测试验证自己的猜测,同时他也在尽力诊治医院里的结石患儿,并劝阻其父母不要再给孩子服用三鹿奶粉。有一次,他努力说服了一位“结石宝宝”的父母,不再让孩子服用三鹿奶粉。在走出病房时,他随手将那几袋奶粉放到了护士站,护士看到后还问前来就诊的家长:“谁家小孩的奶粉忘到这儿了?”直到此时,人们还不知道,三鹿奶粉就是致命的结石源头。

前来就诊的“结石宝宝”越来越多了,这让他焦虑不已,他写道:“又是婴幼儿,又是肾功能不全,又是人工喂养。今天上午又做了一例,从左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取出花生米大小的结石,右边以后再取。希望不会有更多的病人。”

然而,病人还是越来越多了。就在此时,冯东川终于等来了黄教授的回信。“肾功能衰竭的患儿一般都收到内科,我问内科医生,他说来内科找他的也不少,大概有10多例。有些经腹膜透析、有些经膀胱镜可看到输尿管口喷小碎石,有些则经插输尿管导管排下碎石,没有做‘开刀’的,很快就都好了。我对他说了你们的病例,他说以后再见到类似病例,问问喂养情况,这些小儿都在一岁左右,家境比较差。”

显然,自己的发现已经引起黄教授的注意,接着肯定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那么,怎么才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尽快做一个权威性的调查分析呢?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老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孙宁。在电话中,孙宁一方面对冯东川的治疗方案表示了赞同,另一方面也表示了对此事的关注,并告诉他将会做一些正式调查。

“历史原来离自己这么近”

2008年7月25日,调查终于开始了。孙宁委派了他的研究生来到徐州儿童医院开始实地调查。其实,冯东川本打算寄给孙教授自己搜集的样本,然而孙教授却认为实地调查会更好,这种严谨求实的作风让冯东川佩服不已。而北京儿童医院的朋友也反馈来信息,在他们那里肾结石肾衰的患儿也都是吃的三鹿奶粉。

进一步调查随后进行。

送走了前来调查的研究生,冯东川又重新恢复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就在当周,他在两例双肾结石的患儿在手术中,当着前来调查的北京人的面取出了一枚瓜子大小的结石,而他们也都在吃那个国产著名品牌奶粉。这次共送去北京6份结石样本,冯东川急切地等待化验的结果。样本中的两份由于保管不善,破碎后损失不少,这让他有些担忧,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析结果。

截至7月26日,冯东川已经接触了18例“结石宝宝”,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猜测的正确性,他知道自己其实只是等待着一个结果。他决定在博客上记载自己的发现和初步调查,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冯东川博客中所描述的患儿症状,以及呼吁大家重视国产某著名品牌奶粉的言论也开始在网上被疯狂转载。与此同时,他开始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网站上留言揭露,寻找一切可能的途径来揭示事情的真相。

冯东川的呼吁终于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最初关注这一事件的《东方早报》将三鹿奶粉的名字印刷在了报纸头版上,并第一次向公众公布了三聚氰胺这一陌生的名词。三鹿、三聚氰胺、“结石宝宝”,事实真相的盖子被逐渐揭开。这让冯东川意识到事情马上就会有结果了,他在这一天的日志中写道:“我的第20例喝SL奶粉双肾结石、肾衰竭的患儿在手术后终于病情平稳了。这也是所有病人中最重的一例。近日,不断有各方面的消息提示媒体已经关注这件事,尤其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我的感觉告诉我,这件事要有结果了。希望所有为此受伤害的孩子能得到补偿,虽然伤痛是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然而,就在冯东川预测将有结果的时候,一件事情让他愤怒了。他发现自己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三鹿奶粉的投诉怎么也找不到了,愤怒的他将邮箱里收到的关于当时投诉的信息反馈放在了博客上。上面是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自己的回复“您提交编号:20080724-6021-28494的问题已经回复”。他觉得似乎有什么被隐藏了,或者有人在故意推卸自己的责任。

随着病人的增多,冯东川的工作也越来越忙,他每天都疲惫地处理着越来越多的结石手术。此时,北京传来了好消息,冯东川苦苦等待的结石化验结果出来了,而其中的主要标本就是采用的自己选送的6块结石。在分析化验报告中,三鹿奶粉的名字赫然在目。

回溯揭露三鹿奶粉的日日夜夜,冯东川经历了最初的怀疑,再到确定是奶粉出了问题,这是任何一个医生都能做到的事情,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使他迥异于决定沉默的医生与知情者:他在博客上坚持公开自己所了解的真相,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网站上留言质疑,寻求对结石的权威调查,他试着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伴随着事件的发展,冯东川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通往真相的路也许就一条,然而阻止真相曝光的路却有很多。他不但履行着医生的责任,把病人治好,同时还在履行着一个公民的责任,试图以一己之力将这件事披露出来,这犹如走钢丝,相较于把握风向和绳索平衡更难的是面对危险的无所畏惧。也正是缘于冯东川作为医生,提出了专业的证据,才给后来的媒体报道,包括卫生部的判断都提供了很大的佐证。

历史上有很多大人物,而真正的历史却是被无数个小人物推动的。冯东川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小人物,在揭露三鹿奶粉的那段日子里,他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推动了历史前行。正如同冯东川自己所说:“我第一次感到历史原

来离自己这么近。”

一切只为“结石宝宝”

是什么支撑着冯东川坚持不懈地揭露这件事?对于这个问题,他并没有谈到自己,而是更多地谈到了那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

其中最让冯东川感动的是一位“结石宝宝”的父亲。他50多岁了,从小便是孤儿,幼儿时在一年冬天由于无人照顾而冻坏了双脚。这位父亲的脚给冯东川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他相对完好的右脚穿着破旧的解放鞋,左脚是用泡沫板和轮胎自制的鞋子,因为左脚已经穿不下正常的鞋子了。

“结石宝宝”的母亲是一位智障人士,生活不能自理。他们还有一个11岁的女儿,弟弟住院期间,女儿一个人在家照顾智障的妈妈。这位父亲说:“闺女学习很好,是小队长呢。现在做饭炒菜都会。”冯东川很同情他们这一家,而这位父亲所表现的乐观,面对困难的坦然又让冯东川十分感动。

还有更多贫穷、普通的病人家庭让冯东川体会到一种责任的深沉,从他们眼睛里,冯东川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2008年9月21日,冯东川说这是2008年最让他感动的一天。那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之后就下楼了。楼下放着那位父亲送来的用装化肥的蛇皮袋装了满满一袋子的花生,带着泥土的花生。门卫说送花生的人叫老孙。

那一刻,冯东川突然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

有记者问他:“你要公开,就意味着你要触动一个非常大的利益集团,你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与压力,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式,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你选择公开,就意味着把你暴露在风险当中,为什么要这么做?”

冯东川回答:“因为这个奶粉事件其实是不可以回避的,迟早会有第一个人站出来,把这件事情披露。”

冯东川勇敢地做了这第一个。相对于风险,相对于强大的利益集团,冯东川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支持着他,那就是那些像老孙一样最朴素的支持者。同样让他感到支持的还有中央电视台。在三鹿奶粉曝光之后,冯东川成为了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

冯东川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很意外当选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第一次感觉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中国经济’的一分子。想来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吗?近两天不断有同事、朋友等问我关于被提名的感想。我想我被提名大概可以反映出几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反映出奶粉事件对于奶业乃至整个中国食品业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反映出大家对我们某些工作的认可,另外也反映出普通人的普通工作也可能‘照亮中国经济’。”

但是,冯东川的落选也同样出人预料。很多人问他对落选有什么感言,这位一向严谨的医生套用了一句很著名的广告词,稍显戏谑地表达自己了想法:“200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有20位,但是公益奖候选人只有三位。200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有15位,但是公益奖得主零位。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进行了9届,但是公益奖空缺只有这一届。”

现在的冯东川除了正常工作,就是为那些“结石宝宝”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一些信任他的人都把捐款寄到了他那里,他正积极转交这些善款,其中就有寄给那个老孙的善款。

冯东川在博客上细心地感谢所有通过他捐助的人,感谢他们的信任。他在一篇博客的最后表示,转交善款的收条将会在博客中发布。他总是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医生,可是,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这最低限度的平凡呢?

没有人天生懦弱,也没有人天生勇敢。每个人都有悲天悯人之心,但多数人“自利倾向”抑制了本应担当的那份责任心。冯东川只是一位普通医生,可是在面对一个又一个“结石宝宝”时,这位普通医生的心颤抖了,他勇敢地做出了注定使他不再普通的决定。

冯东川的行为已然具备了太多的公益性。对一位医生来说,这也许是一种“越位”。而这种“越位”也许正源于制度的某种缺陷,正是这种缺陷迫使他承担着自己所不能承担的责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和人体一样,当眼睛不好时,耳朵往往特别灵敏。这也许是冯东川被视为英雄的某种悲哀之处。

后三鹿奶粉时代 篇7

□策划本刊编辑部

“9·11”, 真实反映了三鹿奶粉事件给乳品行业所带来的冲击:三鹿奶粉事件给数千名乃至上万名婴幼儿及其家庭带来了灾难;三鹿的破产对于其本身也是一种不可挽回的灾难;而三鹿奶粉事件很大程度上对整个乳品行业乃至中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声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着, 直到现在似乎都没有完全退去。然而, 三鹿事件之后, 乳品行业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会一蹶不振, 会全面洗牌。事发一年后的今天, 当相关机构再次统计中国乳品行业产销量时发现, 中国乳品行业的产销量已经恢复到事件前的90%左右, 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依旧是蒙牛、伊利两大品牌。其中, 伊利最新的财务数据表明, 其2009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17亿元, 同比增长6.69%, 同时实现净利润2.54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17.57%;而伊利奶粉则实现销售收入21.20亿元, 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蒙牛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 其2009年上半年收入120.976亿元, 比2008年下半年增加19% (据了解2008年上半年蒙牛的收入是137.024亿元) , 同时实现净利润6.619亿元。

有人说中国乳品行业的春天再次到来了, 就连在三鹿奶粉事件中遭受重创的恒天然也在近期宣告了回归中国乳品市场。同时, 也有人对这样的复苏并不看好,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就认为, 乳品行业销售的环比增长了, 但同比没有增长。2009年我国进口奶粉的数量仅上半年就已经与2008年全年总量持平, 下半年的进口量将翻番, 国外奶粉对中国乳品行业的冲击短时间内不容易退去, 中国乳品行业的真正繁荣还需要时日。

三鹿问题奶粉论文 篇8

一、德国团体诉讼制度考察

团体诉讼是群体诉讼的类型之一, 是为解决多数人纠纷而设的诉讼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 与团体诉讼并存的典型群体诉讼类型还有代表人诉讼制度、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集团诉讼制度等。适用团体诉讼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 就德国团体诉讼制度而言, 其系指有权利能力之公益团体及合格之机构 (组织) , 依法律之规定就他人违反特定禁止或无效之行为, 得向法院请求命令他人中止或撤回其行为之民事诉讼。德国团体诉讼的适用条件及诉讼程序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能够提起团体诉讼的原告, 限于有权利能力的公益团体。如果是无权利能力的团体, 或该团体非以公益为目的而以盈利为目的, 则不能以原告资格提起团体诉讼。

其次, 德国团体诉讼对诉讼请求有限制。按照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理论与原则, 民事诉讼中的诉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及变更之诉。凡是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当事人均可提起各种实体意义上的诉, 而在一个案件中往往并存多个诉, 例如原告提起变更供货合同之诉, 紧接着又提起要求对方退还货款之诉。但在德国的团体诉讼中, 原告并不享有如此广泛的诉权。团体诉讼之原告仅得提起请法院判命被告中止一定行为或撤回一定行为之诉讼。因此其所提起之诉讼类型系不作为之诉, 而非损害赔偿诉讼。

再次, 关于团体诉讼原告起诉权的来源问题, 在学术界一直具有争议性。大多数学者认为起诉权是团体对自己权利的主张, 亦即法律基于公共利益而赋予公益团体的防御请求权 (不作为请求权) 。德国团体诉讼若原告遭到败诉判决, 也是以原告之诉无理由 (即无证据) 而驳回其诉, 并非以起诉不合法为由驳回其诉。

最后, 团体诉讼原告的胜诉判决具有可及于当事人以外之第三人的直接扩张性, 即团体的成员可以主张引用该判决使其具有广泛拘束力。被告于判决确定后, 不得再就同一诉讼另行对各团体成员分别起诉, 在诉讼中被告亦不得同时对团体成员个别提起同一诉讼标的之诉讼。从这个性质来看, 也可以说团体诉讼是特定的团体代表全体成员的利益在进行诉讼。

二、团体诉讼模式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有益尝试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设立了代表人诉讼制度, 但仍不能完全适应民事诉讼实践的需要。与其他解决多数人争议的诉讼制度相比, 团体诉讼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 我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增加由公益性团体本身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的团体诉讼制度。在该问题上, 我国其他部门法中已有团体代行诉权的规定。如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著作权人可以通过集体管理的方式行使其著作权。据此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团体诉讼的案件。如2003年,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把电视剧《命运的承诺》制片方——福建某影视公司告上了法庭, 要求对方支付背景音乐、插曲的使用费以及侵权赔偿金共计12万元, 3000套音像制品发行费标准的5倍即12万元。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原来《命运的承诺》一片中曾有多处使用了背景音乐, 而该音乐创作者认为未经允许而使用已构成侵权, 遂授权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行使诉权。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音乐的创作者是协会会员, 且获得创作者书面授权为由, 以协会名义提起诉讼。2004年法院最终判决福建方的制作公司赔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经济损失2万元。

2008年5月,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将未经许可营业性播放卡拉OK音乐作品和音乐电视作品的佛山市禅城区好乐迪娱乐城告上法庭, 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合理费用支出共计172448.5元。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已受理了此案。这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就未支付版权使用费的娱乐城提起的民事诉讼。在该案中,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并非音像作品的著作权人与所有人, 但却能以原告资格启动民事诉讼程序, 这是否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八条“原告的起诉条件”条文相悖, 团体诉讼的诉讼模式是否应在《民事诉讼法》中体现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之外, 团体诉讼还有广泛的适用空间, 如近几年个人证券投资增长强劲, 随之而来的证券纠纷诉讼大量增加。团体诉讼制度是以社会团体为基础提起诉讼的, 它比较适合于内幕交易、短线交易和操纵市场引起的民事赔偿案件, 因为这类案件虽然也是投资者起诉违法违规者, 但由于被告的特殊性, 有可能导致在判决或调解后原告得不到赔偿款项的情况, 因此, 由投资者自行起诉或集团诉讼方式起诉的, 有可能连诉讼费用都收不回来, 更不要说损害赔偿了, 但由社会团体以适格原告的身份为全体受害者提起诉讼就可以减少权益受损的投资者的诉讼成本。

三、消费者协会作为三鹿奶粉受害者代表提起团体诉讼的法理分析

《台湾消费者保护法》中规定有消费者团体进行诉讼的条款。如《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二十八条、五十条、五十二条分别规定:消费者保护团体的任务之一为处理消费争议, 提起消费诉讼;当受害人达到20人以上, 消费者保护团体得以自己之名义, 提起消费者损害赔偿诉讼或不作为诉讼;若标的额达到60万新台币以上, 超过部分免缴裁判费。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并未明确指出消费者协会能够以自己名义起诉为受害消费者维权, 但法律条文中现有条款的含义值得我们去推敲。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消费者协会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笔者认为, “支持诉讼”应当理解为不仅消费者协会可以给予消费者诉讼时的法律帮助, 还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代消费者维权。尤其在群体受害事件中, 与消费者个人诉讼相比, 由消费者协会起诉更具优势:首先, 消费者协会能够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因而, 对于商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和服务是否有瑕疵较为了解。其次, 法律规定消费者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 消费者协会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 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因此, 消费者协会更易获得诉讼的关键证据——鉴定结论。再次, 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消费者协会不但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还可在接受广大消费者投诉的过程中, 了解具体的受害者人数及受害情况, 便于组织团体诉讼。

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消费者协会作为受害者代表提起团体诉讼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案例。如2006年5月, 浙江省消协启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 代表26名投诉患者向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杭州华夏医院向患者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等在内共计近500万元。当然, 进行消费者协会团体诉讼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受害者的民事权益并获得损害赔偿, 但是就“三鹿奶粉事件”而言, 因受害人数的巨大及三鹿公司资产的有限, 使得若要确保每位受害者均获得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损害赔偿非常困难。因此,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必要规定强制企业保险制度。如《台湾消费者保护法》中规定了某些企业必须购买第三者责任保险, 那么, 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保险来减轻他们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姜世明:选定当事人制度之变革——兼论团体诉讼[J].月旦法学, 2003, 5:9

[2]谷口安平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199

[3]游春亮林劲标:未付卡拉OK版权费惹官司佛山“好乐迪”被诉开先河[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8-05/30/content_8284024.htm, 2008-10-27

[4]宋一欣:可否同时引入集团诉讼与团体诉讼[EB/OL].中国证券网http://www.cnstock.com/tzfund/2007-01/05/content_1909131.htm, 2008-8-20

试论三鹿奶粉事件中的政府责任 篇9

2007年12月以来, 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 反映有部分婴幼儿食用该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后尿液中出现了红色沉淀物等症状。2008年3月, 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送至该市专家进行检验, 三鹿奶粉事件浮出水面。经调查, 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而奶粉中含有一种叫做“三聚氰胺”———在业界被称为的“假蛋白”的化学物质。2008年9月11日, 卫生部提醒公众, 立即停止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当天, 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厂被贴上封条;9月18日工商总局紧急通知, 责令含三聚氰胺的液态奶立即下架退市;9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要求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

从三鹿集团开始, 这场灾难波及整个中国乳业, 人们曾经信赖的知名品牌乳品企业几乎无一幸免, 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22家责任企业, 很多人患上了“恐奶症”。据统计, “结石婴儿”已出现于甘肃、江苏、陕西、山东、安徽等省份, 截至2007年11月底, 因食用三鹿奶粉和其他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有29万之多, 多例患儿死亡。

这些庞大的数字让人痛心疾首, 让人们更为关注三聚氰胺的来源。三聚氰胺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化工原料, 为一种纯白、无味的晶体粉末, 其分子特点就是含氮原子很多, 含氮量高达66%。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做出了重大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救治患病婴幼儿, 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 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 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国家质检总局对奶制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三鹿集团被勒令停业整顿, 撤销了蒙牛、伊利、光明、古城、圣元等乳产品、液态奶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三鹿集团等22家责任企业愿意向患儿主动赔偿, 对近30万名确诊患儿给予一次性现金赔偿, 三鹿集团已借款9亿多元用于支付患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

时至今日, 三鹿集团破产, 三鹿集团原党委书记田文华, 以及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等原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被依法逮捕。因此, 这次三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嫌非法制售、添加三聚氰胺的犯罪人员被刑事拘留74人, 依法逮捕32人。一批官员纷纷下马, 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副市长张发旺, 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毅,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志国被免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

二、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

谁是始作俑者?山东无棣被公认为中国最早制造三聚氰胺的县城, 位于无棣县城东北部的马山子镇是一片盐碱地, 一片荒芜使得这里人们对获得财富的信息异常敏感, 镇里有无数饲料加工厂, 监管远远没有县城严密, 饲料厂相当一部分是小家庭作坊, 没有任何证件, “富田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饲料加工企业, 尽管这家号称有457名员工的企业已无迹可寻, 但是公司董事长田枫仟靠饲料生意发了财, 后来其饲料出口到美国, 酿成了国际食品安全事件。饲料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蛋白质含量, 让饲料生产者们庆幸的是蛋白质含量并不容易测定, “凯式定氮法”是通过食品中的含氮量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也就是说只要食品中有氮, 而不一定是蛋白质就行, 一些人发现三聚氰胺加入饲料中能增加含氮量。三聚氰胺一直是化工厂不好处理的垃圾废料, 这时一些人开始从化工厂拉废料, 为掩人耳目, 这种化工原料假借“蛋白精”的名义推销。但在2007年“毒饲料”事件后, 农业部下令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蛋白精”, 故被饲料行业封杀。

摇身一变, “蛋白精”成了“蛋白粉”。河北正定县由高俊杰夫妻经营的一个地下加工厂, 由于没有注册, 又没有营业执照, 效益一直不佳, 2007年9月, 一个“客商”向其推销一种“蛋白粉”, 说添入牛奶后可以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 一笔生意做下来, 他们尝到了甜头, 他们明知这种“蛋白粉”有毒, 却全然不顾, 2008年初决定自行进行配置生产, 配制的“蛋白粉”含量为25%的三聚氰胺、75%的麦芽糊精或乳清粉, 几经转手流入部分奶站、奶场、挤奶厅, 非法谋取利益, 发了一笔不义之财, 案发时该加工厂共生产“蛋白粉”70多吨, 销售60多吨。随着乳品业的快速发展, 奶源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顺利通过乳品公司的检测, 少数奶牛养殖场、挤奶厅、收奶场的经营者动起了歪脑筋, 他们将购来的“蛋白粉”加入脂肪油、柠檬酸钠等物质, 再加水加入奶中, 即可提高原奶的蛋白量、新鲜度、黏稠度、脂肪含量, 也可提高产品的价格, 他们往原奶中添加各种物质的方法和比例不尽相同, 但均含有三聚氰胺。

厂商诚信缺失。无论怎么说, 事情出来了企业难辞其咎, 因为企业有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有问题的原奶一经流入企业, 生产加工方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三鹿集团在2007年12月就开始收到消费者的投诉, 可直至2008年5月20日才成立技术攻关小组, 通过排查怀疑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7月24日将16批次婴幼儿奶粉送检, 有15批次检出有三聚氰胺, 三鹿集团在明知其婴幼儿系列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情况下, 并没有停止生产、销售, 企业会议依然决定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10mg/kg以下的可以出售, 并用20mg/kg含量的产品换回含量更高的产品, 仅8月2日至9月12日期间, 就生产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900多吨, 销售800多吨, 此时该厂还将不合格拒收的原奶转送到其他加工厂, 有些生产为液态奶。

再显政府监管混乱。从事件曝光的那一刻起, 一些地方政府卫生部门对此事要么遮遮掩掩, 要么以质监部门正在调查之中, 要么以不排除与奶粉有直接关系等一些模糊回答来托辞, 一些相关部门的姿态给人的感觉像是在保护品牌、规避责任、秘而不宣。问题奶粉的出现, 不仅是企业无德, 亦是政府质监部门失察, 奶粉由于属食品类, 其产品质量的监管, 至少有四个部门在做这同一件事, 分别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部, 从表面上看, 这么多部门实施综合管理, 显示了政府对食品管理的高度重视, 可事实上这种管理是极为无效的, 多头管理造成遇到好处大家抢, 遇到难题又相互推诿。再有食品管理出现如此乱象, 根子在于出了问题无人担责, 四年前, 阜阳“大头娃娃”事件, 尽管舆论给予高度关注, 可相关监督部门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没有哪个官员受到刑事处罚, 为今日的三鹿奶粉事件埋下了祸根。由于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十五年实现全国第一, 被冠以“国家免检产品”, 像三鹿集团这样产销量很大的企业, 应该进入重点视野和工作领域中, 受到严格检测, 而不应该以免检蒙混过关。

三、以人为本、把好入“口”关

1. 完善法规、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沉重的, 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建立和完善制度, 创建和颁布明确的法律法规。

聊以慰藉的是,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连同此前中国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 最终催生了一部相对全面、成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草案) 。

2. 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理机构。对食品管理, 国家应明确授权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去全程管理, 建议撤并原有的多头管理机构, 成立一个专门的食品安全机构, 明确各领域的职能, 明确企业、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加强对生产各个环节的监管。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 用法律手段确保各项监管得以执行, 取消对食品行业的国家免检制度, 尤其是重点企业名牌产品更应加强监管, 重塑中国质量保证体系的威信, 重塑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度。

加大对违法犯罪现象的打击力度。对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不仅要使其破产, 还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对造成危害的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和官员要问责, 要追究其失职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敞开司法之门。政府要加大对事后妥善处理的协调力度, 通过司法程序为受害者提供全力救治, 严格执行食品召回和赔偿制度, 全力保证提供有效的赔偿, 提供多元化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

3. 从“源头”抓起, 防范于未然

从三鹿奶粉事件可以看到, 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可以不顾伦理道德, 良心泯灭、为富不仁, 居然在食品中添加化工原料, 政府应从事态的发生中吸取教训, 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后, 变单个成品检测为各个环节的综合检测, 从食品“源头”抓起, 从供应链上抓起, 建立整个食品安全评估体系, 建立投诉举报反馈预警机制, 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 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 预防做得好还可以降低鉴定成本, 避免和减少产生更大的损失, 所以事前把关比事后救火更为重要。

4. 强化媒体监督的社会职能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 中国已进入信息化社会, 人们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信息, 政府要靠封锁信息来完全控制危机事件的传播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政府必须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和媒体发布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 披露真相, 及时公布采取有效措施的方法和对事态的观点, 使得危机事件更加公开透明, 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5. 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正气

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直接原因是:一些不法分子在政府作为缺失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见利忘义。所以在建立法制、完善监管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公民道德法制教育, 引导他们合法经营、诚实守信, 在社会上营造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发展观, 树立行业诚信标准, 评选道德模范, 弘扬社会正气,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行业自律,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那些违法分子名誉扫地、倾家荡产, 让人们从良心上恪守道德底线。

摘要: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极其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下, 致使不法分子利欲熏心, 企业缺乏诚信, 在社会中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 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过程, 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这类事件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政府责任首当其冲的观点, 认为必须以人为本地、把好入“口”关, 通过完善法制, 加强全程质量管理, 重视事前监管、舆论监管, 树立社会正气等方法, 深层次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N].人民日报:国际在线, 2008-09-28.

[2]陈晓舒, 等.三聚氰胺前传[J].新闻周刊, 2008, (45) :25-40.

[3]朱峰.三鹿集团原四高管出庭受审[N].桂林晚报, 2009-01-01.

三鹿问题奶粉论文 篇10

2008年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日晚则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9月1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公布,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

9月13日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会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处理“三鹿奶粉”事件。

9月14日河北省公安部门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调查,传唤了78名有关人员。

截至到9月15日8时,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2名已死亡)。

9月16日,经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三鹿奶粉事件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环节。

2 “三鹿奶粉”事件凸显我国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问题

2.1 多头管理,监管效率低

目前,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没有一个独立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而是把食品监管的职能分配到多个部门,不同环节有不同的部门监管,但各个部门的职能和权限的划分并不明确这就导致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管理缺位、权责不清、政出多门等现象。“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行政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分别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该事件进行处理。但是,据相关媒体报道,2008年8月,三鹿集团自行检测产品时,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样本中,检出三聚氰胺成分,表明产品已经受污染[1]。直至9月11日晚卫生部公布三鹿奶粉所致病情时,相关的监管部门才开始对此事件进行处理,那么在8月至9月这一期间内,相关的监管部门是对整个事件是毫无察觉还是出现其他原因致使对该事件处理不能?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出现上述哪一种情况,都应该是相关监管部门的失职。

2.2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

据媒体报道,石家庄市政府经调查初步认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婴幼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2]。目前,虽然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的数量众多,但关于食品安全的条款却分散在诸多法律法规中,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卫生法》只涉及经营领域中的食品卫生管理;《产品质量法》规范的是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农业法》规范的是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尚未形成,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基础上,各个食品安全法律之间缺乏协调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这也导致了在原奶收购过程中,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添加三聚氰胺,污染三鹿奶粉原料。

2.3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第1句话就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也就是说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条例也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得公开,也就是说除此之外,人民群众都有相应的知情权。据报道,石家庄市政府8月初即得知三鹿奶粉中混入三聚氰胺,并要求企业收回产品,但未向社会公告[3]。由此看出,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处理此事件时,仍沿袭陈旧的“捂”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威信和企业的利益面前,法律显得苍白无力,公众的生命健康权难以依法保障。

2.4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不健全

食品安全诚实信用体系是要建立健全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质量档案及食品安全监管诚实信用档案,建立诚信评价、披露制度和奖惩机制,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诚实信用意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立是控制食品质量的有效保证。健全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能有效地把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政府的严格监控之下,从而为市场供应安全的食品提供机制上的保障。但是,三鹿公司在8月初检测出其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时并没有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悲剧的发生,而是在9月11日卫生部公布调查结果后才把事情公布于众,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企业信用。该事件也充分说明,现阶段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诚信问题尚不具公信力,如果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监控,将有利于食品生产经营者隐瞒生产和销售信息,政府职能部门和消费者很难获得全部真实的食品安全信息,难以做到食品安全事故事前控制,等到事故发生后才来补救为时已晚。

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

3.1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措施,同时对现有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加以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食品安全法》应当成为食品安全基本法,确立起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原则可以包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安全承担首要责任的原则;充分依靠科技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原则;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原则;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原则等[4]。食品监管的理念应从以“保障供应、食品卫生”为中心转移到“以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食品安全”。

3.2 建立统一、高效、责任明确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实行以品种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明确对某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的责任主体,即由一个部门负责与该种食品有关的所有活动包括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等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而且由一个部门一竿子管到底,有利于发现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使监管切实有效。

3.3 建立缺陷食品召回制度

食品召回制度,是指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在获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问题产品,予以更换、赔偿的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以消除缺陷产品危害风险的制度[5]。目前,中国尚未建立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三鹿公司采取的召回措施在性质上并非依法召回,而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因此,在法律上明确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更有利于及时收回缺陷食品,避免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对大众人身安全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3.4 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评价体系

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就是评价食品中有关危害成分或者危害物质的毒性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以对不安全食品的立法、清除市场上的不安全食品和负责部门认可项目的实施作为基础的。这些传统的做法由于缺乏预防性手段,故对食品安全现存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不能做出及时而迅速的控制。此次“三鹿奶粉”事件就充分证明了我国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三鹿公司锁生产的婴幼儿奶粉在8月初就显现出了相关问题,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发布权威的、官方的奶粉安全评价信息,以至于9月初出现了诸多肾结石病患儿,卫生部才公布相关信息。因此,我国必须建立一套评价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新方法,同时加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价,从而逐步建立我国自己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

3.5 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

逐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监管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

参考文献

[1]联合早报网:http://realtime.zaobao.com/2008/09/080913-09.shtml.[OL]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12/content-9946665.htm.[OL]

[3]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8/09/hongkong080913h.shtml[OL]

[4]张奇志,邓欢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5):12.

一个三三鹿奶粉经销商的自我救赎 篇11

2008年9月11日

朱华珍五十出头,短发,微胖,最大的特征就是她那爽朗实在的笑容。二十五年的经商坎坷,似乎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然而上到河南省副食品行业商会会长,下到公司员工、分销商,都习惯叫她一声“朱大姐”。这声“朱大姐”不止是一种亲昵,更是一种尊重。如果从社会标签上解读,这位“朱大姐”是河南信阳固始县某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固始县副食品行业商会会长,河南信阳“十大女杰”之一。

2008年9月11日,上午九点。朱华珍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看上去,这是跟以往没有任何不同的一天。只是天空一反常态地阴霾。她依稀记得天气预报说,冷空气就要南下到这个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小县城里来了。也许正因为老天爷突然变脸,让她始终有些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正在胡思乱想,悦耳的手机铃声响起来——是她的女儿。手机那头的声音隐隐透着兴奋,“妈,我刚在人民网上看到消息,三鹿接受采访说它家奶粉检验了的,质量合格!”放下电话,朱华珍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如果说冥冥中真有什么暗示的话,那么此刻,对全国近千家三鹿经销商来说,这种暗示还没显露出它狰狞的本来面目。

朱华珍就感到格外地轻松。在固始县,上上下下只要卖副食品的地方,都能见到她代理的产品。其中包括三鹿奶粉。朱华珍不会上网,但是连续几天来,沸沸扬扬关于三鹿奶粉吃出了“结石婴儿”的“谣言”,已经通过女儿、朋友、同样代理三鹿奶粉的经销商,陆续在她耳中播放。

她坚决不信

选择三鹿,朱华珍可是深思熟虑:三鹿奶粉挂着“国家免检品牌”,其配方技术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样响当当的品牌,怎么可能出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为此,她还嗔怪女儿“人云亦云”:“瞧你,还是大学生呢。”可是“谣言”越传越广,说着说着连她自己也开始担心:再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三鹿奶粉的销量啊?

昨天下午,她实在按捺不住,试探着给三鹿驻河南信阳的业务经理打了个电话。谁知话还没说完,对方就嗤之以鼻:“网上的东西你也信?!都瞎掰的嘛。咱太冤了!你们这些经销商啊,怎么对企业一点信心都没有?没信心还怎么做市场?”末了,对方还信誓旦旦地保证:“除非中央电视台说咱们有问题!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嘛。”这话仿佛给朱华珍吃了一颗定心丸。她仔细想想也对,三鹿奶粉销量连续十五年都是全国同行业第一,占了全国市场一成八还多的份额,眼红的人多了去。难不成是竞争对手在造谣?想到这儿,朱华珍几乎开始后悔自己的“莽撞”,忙不迭地转移话题:“哎那是。咱刚打了25万元的货款,厂里边儿什么时候给发货呀?”

俗话说清者自清。不过三鹿集团刚才发表的声明,彻底打消了朱华珍最后一丝疑虑。她看了看墙上的时钟,不到十一点。2008年9月11日。看来这的确是跟以往没有任何不同的一天。

噩梦

2008年晚上8点56分——那一刻,朱华珍记得自己下意识地看了看表,她正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画面忽然切换到中央电视台,卫生部官员正在宣布:“……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提醒公众立即停用该奶粉……”朱华珍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还没等她回过神来,四分钟后,三鹿集团又发表声明:“……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奶粉受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需召回……”

周围喧嚣的声浪仿佛潮水般退去。朱华珍呆呆坐着,大脑一片空白。看电视上人物嘴唇仍在一张一合,她却忽然感到一阵窒息。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场变故几乎毫无征兆,然而其蔓延之迅速,又似乎在所有人意料之中。

国务院启动了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免费救治患病婴幼儿,排查市场上所有乳制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开展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专项检测结果,全国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三鹿,被称为国内乳业航母的伊利,要打造国际乳都的蒙牛,还有全国销量第三的雅士利、销量第五的南山倍益、被称为乳业黑马的青岛圣元,以及进口奶粉品牌施恩等等大牌赫然其中。随后,三聚氰胺专项检测更从奶粉扩散到这些企业生产的液态奶、雪糕、冰淇淋……

三鹿奶粉“911”,因此被定义为中国奶粉甚至中国乳业的一次标志性洗牌事件。其影响广阔深远,波及之处人人自危。然而从奶贩到厂家再到消费者,从质检部门到地方政府再到媒体,几乎社会系统上的每一个关键控制点都被无限放大审视,盘根错节晦暗不明。惟独,却缺席了经销商。

“厂家召回奶粉说来容易,可一件一件的货还得靠我们经销商去收啊。”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钱。

朱华珍立刻拨打三鹿业务经理的手机。此刻,对方的话语听来遥远而空洞,“啊,我知道,我知道……现在厂里也乱,你们就先对付着……啊,就这样吧。”

仿佛做了一场噩梦,朱华珍宁愿这只是一场噩梦。那一夜,她辗转反侧。在副食品行业打拼这么多年,就算凭直觉,她也明白这次事件对三鹿品牌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三鹿的经销商们又将付出怎样沉重的代价。她不明白的只是,为什么一个经营了将近五十年的名牌企业,出事前后竟同样地不负责任?为什么?可她此时也无法思考这个问题。她没有资格没有能力,更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她不能倒,她要活。

生存之道

2008年9月12日,天刚蒙蒙亮,朱华珍就翻身起床。来不及细细洗漱,几乎是胡乱穿好衣服,她出门打车直奔公司。员工都还没上班。独自坐在办公桌前,她问自己:怎么办?

今年7月中旬,三鹿的业务经理通知朱华珍收货,说是3月份以前的奶粉都快到期了,厂里要求经销商从市场上全部收回调换新货。当时朱华珍特别高兴,心想今年的售后服务咋就这么到位;谁知收了不到一个星期,厂里又来个通知,要求7月30日以前的奶粉全部收回调换;8月份,厂里说什么因为跟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合作,要换什么航空配方,又通知调换货……朱华珍做三鹿的这帮经销商朋友都疑惑:是不是奶粉出啥问题了?疑惑归疑惑,厂里的通知不就是命令吗?业务经理发话说“你们听命令就行”。可下面的分销商又不乐意了:市场上断货怎么办?厂家是“爷爷”,分销商是“奶奶”,经销商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两头都得罪不起。好不容易收了一部分奶粉返厂调换,这时候业务经理又出主意了,“收的货太多,现在厂里还没点清楚呢,暂时没法儿给你们调。要不你们经销商先掏钱买新货?首先保证市场需求嘛。”于是仅这一部分调换奶粉,就压了朱华珍1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

其次,平时厂里都是快到月底才下任务,可这次刚刚9月初,业务经理就催着朱华珍打10月份的货款,软磨硬泡,甚至放言“否则商超导购之类的费用,厂里一概不负责”。因此“911”前一天,朱华珍刚打了25万元到厂里,再加上结余货款16万元,又等于压了朱华珍41万元现金。

河南信阳“十大女杰”评选材料上,赫然写着——“朱华珍,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年创效益100万元以上。”就这样一个县级经销商,能有多少流动资金?将近200万元资金已经压在三鹿动弹不得,而现在仅固始县这一块儿市场上,就至少有2000件三鹿奶粉需要召回!至少得要60万元!厂里让经销商自己先对付着,可钱从何来?收了货,自己的公司又该怎么办?

还没等朱华珍想明白,二三十个人径直闯进了她的办公室。

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抱孩子的操家伙的……虎视眈眈地盯着朱华珍,盯得她心里直发毛。不用问,她也知道这些人是她的客户,是她的“上帝”。她赶紧又是端凳子又是倒茶。“……大家先坐下来说……”

“有啥好说!带我孩子去医院检查!”“我家孩子要是有个啥事儿,看我不把你头给揪掉!”……沉默的众人突然爆发,乱麻麻闹成一团。朱华珍小心翼翼递上的纸杯胡乱被人一挡,砸在墙上、地板上。暗红色的茶水洒泼一地,仿佛嘲笑着她暗淡的心情。

如果说刚刚她还曾有一闪念的侥幸——我们经销商也是受害者啊。三鹿还欠我们钱呢。凭什么我们得为三鹿造的孽擦屁股?有钱就收货,没钱就破罐子破摔,等着三鹿自己收拾后事吧。那么此刻,她比谁都更能体会这些做家长的心情。她也是一个母亲。

更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个商人。她曾经积极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她的公司曾被评为县“12315”消费维权联络店、市“文明诚信企业”;她还有其他代理品牌,还有上千家分销商、零售商,还有数不清的消费者……她不能让自己几十年的信誉就这么跟着三鹿被毁了。绝不能!就算贴再多钱,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把人家的货给退了!

自我救赎

这是一次精神和现实意义上的双重救赎。然而常人往往无法理解朱华珍们这种抉择的艰难和沉重。因为这些草根经销商们一贯如斯卑微、渺小,在世俗的眼光中,他们早已被钉上十字架,与三鹿同罪。

2008年9月12日当天下午,朱华珍就找到银行抵押贷款,贷了50万元,利息高达两分。9月13日清晨八点半,她召集60多名员工开会,宗旨只有一个:当地所有商超全部三鹿奶粉下架封存,其他分销商、零售商的货品,能付钱的尽管付,付不了的先打白条。

当场十几名导购员听了这话,齐刷刷地掉下眼泪。朱华珍板了板脸,责备她们:“哭什么哭?今天叫你们来,还有两个目的。第一,你们要学会坚强。以前三鹿卖得好,你们不是很神气吗?为啥这才两天就把你们打垮了?人家说你不行你就没事干了?也不怕人家笑话;第二,要忍耐。三鹿奶粉坏了我人没坏啊,又不是我们制毒,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心里不亏啊。我们应该堂堂正正,坦然地为消费者服务。你卖货是什么样心态,退货也应该是什么样心态。骂不还口,打你不还手。”

作为老板,朱华珍不得不给员工鼓气。天大的委屈,她也只能埋在心底,一丝一毫都不能显露出来。但是转过身,她一个人来到仓库,触目可及地上全是散乱的三鹿奶粉包装袋——那都是消费者给退回来的。哪怕只有半袋你也得照全价给人家退啊。

朱华珍终于无力地蹲下身去,哭了。

二十七岁的时候,她的梦想是好好活下去。那时候她家徒四壁,带着两个孩子,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赶到一百多公里外的信阳市进货。在那条破旧的公路上来回颠簸一趟,就得花上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她常常只能靠一个烤红薯充饥。就这样二十五年,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坎坷,她都咬牙挺过来了。她是一个刚强的女人,一力扛起了一片天。

但她始终是女人。此刻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前一天那些到办公室里来找她的人,他们那怨恨、悲愤的目光,不知为什么竟一再鲜明地出现在她眼前。她没想到还有这种无妄之灾。她也感到痛心。但是为什么没人倾听经销商的肺腑之言?她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商人。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压迫,几乎已经逼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唯一的宣泄方式就是痛哭。

眼泪渐渐模糊了视线。朦胧中,远远走来几个员工,朱华珍一把抹去眼角的泪水,转身悄悄离开了仓库。

2008年9月14日,中秋节。

这注定是朱华珍们记忆中最难熬的一个中秋。

不是结束的结束

几天过后,朱华珍来到了石家庄,三鹿集团总部。在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个像她一样的三鹿经销商。他们同样没有选择逃避,但是他们不敢回家。因为他们没钱。

有的经销商刚刚开始代理三鹿,倾家荡产200多万元投进去打了水漂,不仅一分钱货没见着,还得负责收回市场上的货;有的经销商压了五六百万元的资金在三鹿,因为没钱收货,库房里的其他货品被分销商们哄抢一空,就连住所也被失去理智的消费者打砸,自家小孩不敢去学校……就是这些经销商们,他们在企业和产品终端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看似不可或缺非常风光,却又时刻任人宰割。

他们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安静地坐在三鹿集团总部的花坛上、台阶边。三鹿收下他们的退货,交给他们的却只是一纸所谓证明。过往的三鹿集团员工,没有一个人停下来问问他们,也没有一个人给他们送上一杯水。看守大门的保安“呸”地一声唾了一口痰,嫌恶地说:“这些赚了三鹿钱的人,居然还敢来闹事!”

辩解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只好缩在角落继续安静。“三鹿欠债还钱,我们回家收奶”的条幅歪歪斜斜地竖在空地上,风猎猎地吹着,看上去竟有几分破败。

“9•11”之后,三鹿集团总部门口已经有专人严格把守。记者自称是前来退货的经销商,终于走进了三鹿的大门。当记者拍照的时候,仍不时有三鹿的工作人员前来询问和阻挠。

“消费者还有人关心有人保护。可咱们呢?太伤心了……再也不做乳业了,再也,再也不做经销商了……”许多经销商泪眼婆娑地对记者这样说,“三鹿倒了活该!但是有时候,我们甚至希望三鹿别倒。它要倒了,咱们的钱就全完了。咱们怎么活,下面的分销商、消费者又该怎么对付……”

唯有朱华珍,似乎还保有一线求生的欲望,“我绝不认输。我现在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奶粉品牌。国产品牌在二三线城市还是有市场的,所以生意还得做下去。我要找一个新品牌给它做起来。”她再次强调,“一定要没有问题的品牌。”

至于怎样判断一个品牌有没有问题,她语塞了,52岁的脸上皱纹挤成一团,似乎在苦苦思索。不到一个月,这个坚强的女人已经老了许多。

三鹿问题奶粉论文 篇12

一、我国原料奶生产经营现状

(一) 原料奶的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中国奶业的迅速发展, 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的人均牛奶消费量都在不断增加。如图1可以知道, 城乡居民在牛奶消费上存在差距, 牛奶的购买力集中在城镇居民, 而农村中居民由于习惯以及意识问题, 人均牛奶消费量不足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随着经济发展, 以及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村将存在巨大的牛奶消费市场, 必定能带动原料奶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原料奶价格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 中国奶源主产区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新疆、内蒙古、陕西、宁夏) 原料奶的价格从2005年, 2006年的每千克1.90元, 在2007年迅速上涨到每千克2.05元, 而上涨趋势不断继续, 在2008年达到2.79元/千克, 平均增长率高达20%, 并且一直在260-2.90元/千克的高价位持续平稳的增长。原因在于世界原料奶供给不足, 价格上涨致使国内乳制品企业采用国内原料奶, 从而带动价格上涨。在2008年9月后奶业市场大幅度萎缩, 原料奶的需求量下降, 原料奶的价格迅速降低, 降到2.60元/千克左右, 并几个月持续在此水平上2009年初原料奶价格虽有小幅上升但又归于下降趋势。在2009年的第10周降低到了2.50元/千克, 达到了最低点。

(三) 饲料价格上涨, 奶农生产成本上升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 饲料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价格也随之产生变化。豆粕和玉米价格从2006-2009年呈现上涨的趋势, 即使2008年9月份后价格虽有所下降, 但总体情况较06、07年还是有所上升。特别是08年年初以来, 豆粕和玉米的价格一直在高水平上波动, 这不仅与中国奶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而且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而麦麸的价格自2008年1月-2009年9月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价格不断上涨, 08年8月份达到每千克1.59元, 上涨迅速, 增长率达12%。

二、原料奶的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 原料奶质量上存在隐患

2008年下半年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把社会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乳制品的质量问题上。从乳制品生产各环节来看, 影响原料奶质量的因素有许多, 主要有:

1、奶牛品种。

我国目前的主要奶牛品种有荷斯坦奶牛 (也叫黑白花奶牛) , 同时还有部分的三河牛、新疆褐牛、草原红牛以及西门塔尔牛等。我国奶牛良种覆盖率仅为44%, 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奶牛, 现有的奶牛不仅产奶水平低, 而且牛奶质量不能达到优质标准。加之, 在现阶段, 奶农的文化素质不高, 奶牛之间存在盲目杂交、繁殖的现象, 以及奶牛养殖年限过长, 淘汰不及时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料奶的质量。

2、饲料。

饲料是原料奶生产的重要物资, 饲料的质量关系着奶牛的生产效率。现阶段在饲料喂养奶牛方面存在着众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青粗饲料与精饲料搭配不合理, 缺乏优质青饲料等, 使得奶牛的产奶量低, 乳脂率以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低, 影响原料奶的质量。

在冬春季节, 由于缺乏青粗饲料, 奶农用精饲料来代替, 这样不仅使奶牛的生产成本增加, 而且精饲料食用过多, 会使奶牛胃酸分泌过多, 引发诸如胃炎等代谢类疾病, 影响奶牛的产奶的质量。

3、奶牛生产的外部环境。

由于我国奶牛饲养不规范, 大多使用栓系饲养, 奶牛的活动范围有限, 加之清理粪污不及时, 奶牛要时常卧在粪污中, 使得奶牛容易得乳腺病等疾病, 影响奶牛的生产力。另外挤奶设备的卫生安全情况, 也是影响原料奶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单个奶农容易维护、保持挤奶设备, 但集体挤奶的养殖小区和大型牧场的挤奶设备不容易维护, 容易感染。不整洁环境中也容易对原料奶的质量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单个农户能力有限, 缺乏必要的运输设备、冷藏设备以及保鲜技术, 使得原料奶的保鲜时间短, 容易发生变质, 尤其是在夏季。

(二) 我国原料奶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我国原料奶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河南和山东五省, 占到我国牛奶产量的65.94%, 而奶牛的存栏量居于前五位的省份分别是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和山东, 占到全国奶牛总存栏量的68.88%。这是因为北方向来是我国重要的奶源基地, 在奶牛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 北方具有大面积的优质草场, 畜牧业发达, 而且北方具有大面积的土地, 而人口相对较少, 适合种植牧草作物, 避免人畜争地的矛盾, 可以养殖奶牛。 (2) 奶牛喜欢凉热天气, 而南方气候潮湿炎热, 奶牛易发疾病, 而北方气候适宜, 适合奶牛生长。 (3) 随着科技的发展, 尤其杀菌技术的发展, 使得原料奶可以实现长距离运输与保鲜, 乳制品的生产与消费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

(三) 奶牛养殖组织的效率较低

我国奶牛的平均年产量基本上在5000-6500kg之间, 随着规模增加, 产量逐渐增加, 但是同时应该看到小规模的奶农的养殖成本利润率为35.18%, 高于农户散养、中规模和大规模的奶农。小规模的养殖组织奶牛的产量以及产值不是最高的, 这与其养殖规模较小有一定关系。虽然奶农缺少资金、技术, 但是便于管理与饲养, 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改变生产经营决策, 可以避免损失, 同时家庭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雇工的成本, 其养殖成本是四种类型中最低的。

相比较而言, 中、大规模的养殖组织由于养殖规模大, 可以实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降低管理成本、交易成本, 同时可以保证在原料奶交易中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增加奶农收入。但是, 规模较大的养殖小区和大型牧场, 则不易管理, 管理效率低, 成本也较大。

(四) 原料奶的定价机制不健全

我国原料奶生产者接近80%是单个奶农, 其生产规模小。散养的奶农在交易中没有价格决定权, 在市场的讨价还价中处于劣势, 价格决定权被上游的奶站或者乳业企业所控制。现有的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健全, 按质定价并没有实现, 而即使存在的所谓标准也是由奶站或者乳业企业定的, 奶农是价格的接受者, 在原料奶的交易环节中处于弱势地位。

(五) 国家对奶业的扶持力度有所欠缺

自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奶牛良种补贴以来, 2005年—2008年, 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4.55亿元, 2009年补贴资金达到2.6亿元, 同时增加了奶牛补贴品种。虽有如此的扶持力度, 但对于大多数散养奶农来说, 仍无力购买原料奶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以及保鲜设备, 缺乏疾病的防治的技术支持。同样, 在饲料方面, 中国目前缺乏优质牧草, 需要政府提供扶持, 维护种草奶农的积极性, 避免奶农为了获取种粮的短期利益, 而减少种草面积, 以保证奶业发展有足够的优质牧草。

三、我国原料奶生产发展的对策

(一) 发展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组织

要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养殖组织, 发展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可以适当推广奶联社模式。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制, 为奶农提供各种生产资料, 实行标准化的生产, 提升销售价格。奶联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奶牛养殖合作组织,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奶农以奶牛入股, 奶联社负责进行生产、经营、销售, 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提高了奶农的养殖效率, 提高了奶牛的产量, 保证了牛奶的质量, 增加了奶农的收入。

(二) 政府加强对原料奶生产的扶持

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来扶持奶农进行改进生产, 提高原料奶的产量与质量。要贯彻落实奶牛生产的补贴, 保证奶农可以得到牛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补贴;要完善补贴的品种, 为种植牧草的农户提供补贴, 尤其是种植优质牧草的奶农。同时需要政府维护原料奶市场的秩序, 防止相关产业市场秩序的混乱。

(三) 建立健全规范的原料奶定价机制

原料奶的价格实行按质论价, 而质量标准的确定, 不能仅由奶站或者乳业企业来决定, 要建立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 来维护奶农的利益, 稳定原料奶的生产。标准应该由奶农、政府质量监管部门、乳业企业或者奶站三方共同决定, 其中奶农决定质量标准的可行性, 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决定质量标准的科学性, 乳业企业或者奶站等用奶者决定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可实用性。

(四) 加强对奶农的培训

我国现阶段的奶农在饲养管理过程中, 主要凭借的是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 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养殖、管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这需要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农技推广部门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提升养殖与管理水平, 在原料奶生产的各环节严格把关, 保证原料奶的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摘要:“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全民对我国乳制品生产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原料奶生产现状的基础上, 阐述了原料奶生产经营中的质量存在隐患和原料奶生产地区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并提出了我国原料奶生产发展的一些具体对策。

关键词:原料奶,养殖组织,饲料

参考文献

[1]、于孝东, 李玫.我国奶牛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分析.饲料广角, 2003年第5期, 20-22;

[2]、段成立.我国原奶以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北京:中国农科院, 2005;

[3]、李胜利.我国原料奶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中国畜牧杂志, 2008年第16期:32-37;

上一篇:装夹装置下一篇:水泥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