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和必然(共8篇)
偶然和必然 篇1
微信发展简史成功的必然和偶然
微信是互联网圈永远的热点,这不,这两天突然微信又成了话题中心,原因有两个:
1、微信更新版本,做了一个『浮窗』,有了这个小小的浮窗,用户可以在聊天和阅读文章之间随时切换;
2、有人把7年前微信刚上线时App store各种一星差评的截图发出来,整个科技圈投资圈都在惊叹:原来成功者当年也是很落魄的(这个鸡汤真好喝)。
作为微信创始期的亲历者,我想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本文源自2016年9月我在一次产品经理社群分享中的演讲稿。当时已有不少听众把我的一些观点做了笔记发在公共媒体,但现场讲稿却在我的电脑里存放了一年半。
现在把讲稿整理出来,做了一些修改,希望能帮大家还原出一个不一样的微信发展史。也算是对7岁的微信宝宝一个致敬吧。
本文分为三部分:
1、微信发展简史;
2、微信的前身;
3、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
一、微信发展简史
微信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微信在上线433天的时候,用户数达到1亿,上线2年的时间,用户数达到3亿,这是非常可怕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在此之前的所有PC互联网产品,这是绝无仅有的。这样一个几乎可以称为『抛物线增长』的产品,它的发展路径中每一步,其实都是非常有关联的。
下图右边是微信在全盛时期14年2月之前的活跃用户增长情况。左边,是从微信1.0到6.1的每个版本的发展次序。从1.0版本到2.0版本,这两个版本微信的发展平淡无奇。1.0版本微信主打能发文字、发图片,可以免费替换移动运营商的短信和彩信。早期微信的用户活跃度并不高,或者说,微信跟米聊、Kiki等同类,甚至是跟手机QQ相比,并没有什么竞争力的。
大家看到的那么多一星差评就是这个时候了。
微信迎来第一波用户增长是在2.0版本发布了语音功能。这个功能是来自香港的Talkbox率先在智能手机中做出来的,但很快国内外的米聊、微信、Whatsapp等都迅速跟进。从2.1、2.2、2.5、3.0到3.5版本,这几个版本微信在干什么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事:让用户可以不断地去添加好友。
1、熟人关系链
首先,通过匹配通讯录的功能,微信把用户手机里的这些好友都加进来了;通过QQ离线消息,微信把QQ的用户也拉进来了。当然,从最开始,微信就是允许用QQ账号直接登录微信的,但此前这个特性并没有让微信在和米聊等竞争时有优势,但一旦微信的功能更全面之后,这种账号优势是巨大的。
2、陌生人关系链
2.5版本微信做了附近的人,3.0版本做了漂流瓶、摇一摇。这些都是陌生人社交功能,微信给用户提供了一种通道,与附近的、远方的有缘分的陌生人成为朋友。那时候很多人评价微信为『约炮神器』。
实际上真正著名的(已洗白的)神器:陌陌,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发布的(2011年6月)。
那时候所有人都在讲这种LBS社交(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服务),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让随时随地确认用户的地理位置成为可能(这在PC时代是不可能的),那么人们就能够自然地从远程网络的社交中识别出那些离用户最近的、能够产生更多线下互动的其他用户。当时还有一个非常火热的概念,叫『弹性社交』,用户到达一个位置之后,就能和那个位置附近的人聊天,美国有一个全明星创业者团队就做了一个这样的产品叫『Color』,但很快就死了。
微信又是因为什么去做这样的功能呢?
对一个聊天工具来讲,每个用户在上面能做的事情不就是跟别人聊天吗?但是,当一个用户第一次安装微信,并把手机通讯录里的、QQ里那些已经使用微信的好友们导入进来,一开始他也就只有几个好友,这样是聊不起来的。微信只有不断的给他们之间制造一些可以聊的话题、一些可以聊的场景,才能让他们留下来。所以这时候,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场景就应运而生了。
微信在附近的人和漂流瓶、摇一摇在几个功能发布之后,用户数就实现了暴涨,并把国内同行都远远地抛下了,奠定了在国内移动端通信App中的巨无霸地位。当然上面的数据图中,因为后期数据增长太庞大,所以基本把初期的前几波『暴涨』给掩盖掉了。
为什么微信在做了陌生人社交之后,用户量就飙升了呢? 最简单的一个解释,就是对于一个全民通用的App来讲,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动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这方面,相信大家都听说了微信摇一摇设计中的故事了,这里就不细说了。
3、线下关系链
接下来的3.5版本,微信做了分享二维码名片。有了二维码名片,我们每个人在线下见面时就很容易借此互相添加好友了,从熟人,再到陌生人,线下的关系链一一导入到微信中来。
我们现在在社交场合中遇到新朋友,都不再是交换名片,而是说『加个微信吧』,然后打开扫一扫,说『我扫你吧』,等着他打开二维码。
大概在发布这个版本之后,微信用户达到一亿。
4、盘活关系链
在4.0版本微信做了『朋友圈』。
在此之前,微信只是一个即时通信工具,而在一个聊天工具里面去做社区,在全球互联网历史上其实是没有过的。对于微信,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但为什么要做呢?
前面说到,此时用户数已经有一个亿了,一个亿的用户在这个App里面,他们每个人各自添加了不少好友,比如失散多年的小学同学,比如前阵子在某个大会认识的某大咖……但是加了好友之后,我们却从来没有机会聊天。慢慢地,我们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了(或者是否还活着?)。如果无缘无故强行去聊(撩),就成了『尬聊』了,大概对方就要把你拉黑了。
这种事也不是微信中才有的,我们还记得,在微信出来之前,我们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通常都会收到各种朋友的祝福短信的轰炸。为什么很多明知群发短信别人不看、不回,甚至会很烦,但还是要发?因为有太多的『沉寂人脉』,好不容易找个理由和他们打个招呼,告诉他们『我还活着』,当然不能错过。
所以这时候需要朋友圈的出现,给这个问题画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
有了朋友圈,我们每天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微信好友是能看到的。也许他跟你没有太多共同话题,但他至少可以点赞表示下存在感,表示一下他对你的关心。于是通讯录里的陌路人升级为『点赞之交』。
而且你还会从某些朋友的朋友圈动态的点赞列表中发现:『咦,你们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于是就有了一种『三角好友关系』。
这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更多连接,因为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共同的信任。原本人与人之间在网络中都只是单线联系,但是有了微信的朋友圈,人与人之间就变成一个三角更密集的网络关系了。每个人都成了这张密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这样的网络,当然也就更稳固了。
还有一种更普遍的情况,有了朋友圈,我们很容易及时更新朋友们的信息,找到共同的话题。比如我们常见的朋友圈评论:『你去泰国了呀,好不好玩?』、『生日快乐!』、『新婚快乐!』、『加班到现在么?』、『这么晚还不睡』……
在我看来,如果说微信在做了陌生人社交功能之后奠定了它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地位,那么,朋友圈就是一个让这种巨头地位永久固化的功能。微信生态圈在此时已经完成了,后续的其他功能虽然也有其重要意义,但都是建立在微信已经站稳脚根的前提下,也就是所谓『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这里需要提一下公众号。我前面整理的版本更新列表中没有『公众号』,因为当时公众号并没有专门发布的客户端版本,而是 原来预埋在App中,大概在微信4.0版本发布前后开始上线功能。
微信单聊群聊、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至此形成了一个信息传播的闭环,至今我们依然每天活在这个闭环的信息轰炸中。
5、商业化
5.0版本,微信发布了游戏中心、微信支付和表情商店。我之前的文章《支付大战简史:微信支付 vs.支付宝》中写道:
13年初,在腾讯公司年会上,公司总裁刘炽平跟全公司员工说“2013年是微信的商业化元年”。这一年,微信发布了微信支付、游戏中心、表情中心,三个志在让微信实现商业化的产品。
1)游戏是腾讯公司历来的营收重点,借助微信的大用户量、高活跃度和强关系链,这种优势也从PC端迁移到手机端; 2)表情包在QQ时代就一直是中国网民的爱好,但并没有给腾讯带来很好的营收,但是微信的日本同行Line成功地通过表情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微信就努力地试试,结果并不好,中国果真和日本不一样,网民不愿意为表情付费的习惯到了移动端依然没有改变——所以微信表情现在基本转为免费策略;
3)而支付就是腾讯成功逆袭的一条战线了。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中心确实是很成功的,给微信赚了很多钱,也帮腾讯股价实现了大规模上涨。而微信支付也在2016年实现了盈利。
6、插件化
从前面的五个步骤看起来,似乎微信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路径:导入熟人关系链、陌生人关系链、线下关系链,盘活关系链、商业化。
其实不然,微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有一个完整的战略思考,每个功能都是到了具体阶段,根据需要去补充的。在这些功能迭代的过程中,微信最成功的地方是,它的整个界面、整个业务结构、功能结构几乎没怎么改变。这是因为微信在增加功能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功能的向后兼容性,只做当时最最最需要的那一项功能,而不是贪多求全。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多,却一点而不臃肿,要知道,这是QQ长期以来被诟病的地方。这主要靠插件化。
微信早期的功能都是用一个个插件的形式存在的。插件你是可以随时安装可以卸载。再后来有了公众号,微信一下子就有了更多神奇的功能,公众号这种相当于一个可装卸的功能插件。微信所走的路,是没有人走过的路。
在微信的成长过程中,参照了很多同行(甚至非同行),但最终走出来的是微信自己的路,并且迎来了国内外的各种抄袭、复制、模仿者——手机QQ、微博、来往、易信、支付宝、Facebook……
二、微信的前身
可能你看到『前身』这两个字觉得很奇怪,微信为什么有前身?
这就是QQ邮箱。微信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QQ邮箱的成功和失败上面。
1、微信的起源
故事要从2010年美国出现的一个叫做Kik的App开始讲起。那个时候Kik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获取了一百万的用户,震惊了全世界。这种用户增长速度是前无古人的,算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奇迹。
很巧的是,QQ邮箱团队当时正在着手开发一个叫做『手中邮』的App,也就是QQ邮箱的移动版。
邮箱团队的负责人张小龙看到Kik这个奇迹之后,马上发了邮件给马化腾(Pony),说这个东西我们应该做。Pony同意了,把它命名为『微信』。
于是邮箱团队就着手从『手中邮』转向微信的开发,这就有了微信的第一版。
微信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微型的邮件,这个名字非常确切。由于微信是邮箱团队开发的,为了快速实现,尽可能复用了原先QQ邮箱的整个后台协议和框架,所以背后的通信协议采用的也是邮箱的HTTP协议,而不是通常即时通讯工具所用的UDP协议。所以我们每次发送一条微信消息,就真的是在通过微信后台向朋友发送一封微型的邮件。
2、微信与QQ邮箱的亲缘关系
2005年,腾讯公司收购了张小龙创办的Foxmail团队,让他负责QQ邮箱的开发,一直做到2010年。于是这整个五年的过程中,这个团队一直在锻造QQ邮箱。这款产品后来在腾讯内部叫做七星级邮箱。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邮箱做了非常多的尝试。
我给大家复习一下,看看QQ邮箱长什么样子(2016年9月截图):在这个邮箱界面,我们仔细看看这些功能,再看看手中的微信,是不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1)漂流瓶。微信里的漂流瓶就源自于QQ邮箱的漂流瓶。2)QQ邮件订阅以及已经下线的『阅读空间』。它们是微信公众号的前身。是不是有点像?通过邮件去订阅一些博客,或者朋友的QQ空间,就像我们现在通过公众号去关注一些媒体、大咖、朋友的公众号一样。
3)QQ邮箱以前还有一个功能,可以在邮箱里面和QQ好友聊天。大概在2009、2010年的时候,那时还没有Web微信,我还经常在公共电脑用这个功能和朋友聊QQ。这个功能后来搬进微信里,就成了『QQ离线消息助手』。
4)微信曾经尝试过一个『短消息』的功能,可以给QQ邮箱上的好友发一些比较简短的一些信件,就已经跟今天的微信单聊消息很像了。
5)曾经还有过一个功能叫作『广播』。广播比新浪微博稍晚上线,比腾讯微博都要早一年多时间上线,当时就是希望把Twitter给复制到中国来。这个功能后来因为腾讯集中全公司的火力去做腾讯微博,所以就放弃了。但是,正是因为『广播』,邮箱团队才第一次开始尝试去做社区功能。在此以前这就是只是一个邮箱,大家对邮箱的理解就是一个工具软件,在这里发邮件收邮件,然后就走了。也正因为有了广播的尝试和失败,才有了后来在朋友圈的一战成功。6)邮箱有记事本功能,微信有语音记事本插件。
7)邮箱有『文件中转站』,相当于邮件的附件收藏夹,于是微信有了『收藏』。
8)甚至,邮箱有标签功能,给邮件打标签,微信在提供好友分组功能时,提供的也是标签功能。……
如果你仔细去发现,还能发现其他的相似之处。
3、阅读空间的移动化
我们知道2005年上线的QQ空间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了低龄化的标签,在空间上面,有各种音乐、装扮、背景、荧光体字体之类,很适合初中生高中生的喜好。而当时最早QQ空间的前端技术是比较差的,所以体验很不好。
但随着用户的长大,原来的中学生,也慢慢上了大学,毕业成了白领,他们就不太喜欢这些花哨的东西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邮箱团队就做了阅读空间(功能如其名),方便用户只看好友的文章内容,不看各种花哨的摆设,这样体验就好很多了。
后来,又引入了订阅网络上的博客的功能,类似于Google Reader。
我是在这个2011年加入QQ邮箱团队的,最开始就在『阅读空间』项目组工作,而当时微信也还只是邮箱团队中另一个项目组的产品。
当时我们团队就在想,阅读空间能不能也独立做成个移动App?说干就干,这个项目唯一的产品经理兼客户端开发就是我了(早期的时候我还兼任了设计师,随意P图)。当时内部定了个名字叫『微杂志』。
Demo做好了,小龙一看,不如把它合并到微信里面吧,于是就有了微信里面的两个插件,一个叫腾讯新闻,一个叫微博阅读。结合公司当时的资源,把腾讯新闻、腾讯微博上的内容抓取过来集合在插件里面,推送给用户。腾讯微博后来停止服务了,所以微博阅读插件就不在了,而腾讯新闻插件现在还在,它给腾讯新闻带来了非常好的流量,也因此造就了腾讯新闻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的辉煌。
有了这两个插件,团队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把这种能力开放给所有的媒体?于是就有了公众平台。
最早的时候,公众平台不是这个名字,叫媒体平台。我们都知道微信公众平台的网址是『mp.weixin.qq.com』,这个mp,就来自于媒体平台『media platform』的缩写。
后来,又把它改成『官号平台』,取『官方账号』之意。当时还想,不只是媒体可以来发内容,还可以邀请一些明星过来,最早的时候引入了像陈坤、王力宏、杨幂等等这些明星来发内容,早期的用户可能还有印象。杨幂的粉丝关注了她的公众号,她就会给你发一段语音(当然是自动回复的语音),粉丝都很开心。
再后来,觉得这事格局还不够大,就改叫『公众平台』了——口号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于是公众平台就诞生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经常看公众号文章,官方限制了在文章内容嵌入链接,所以如果要加链接的话,就要加在最底下的『阅读原文』里面。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叫阅读原文,这不是很奇怪么?不是应该叫『相关链接』之类么?
这是因为当时公众平台的内容模板用的是我之前做『微杂志』的模板,而微杂志的模板又是因为做的是博客内容抓取,为了方便用户回溯去看原网址,也为了尊重原作者,给他带回去流量,所以在底下加了一个『阅读原文』的链接入口。这个坑就一直留到了现在。『微杂志』早期的截图
三、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
微信的成功是有必然性的,也是有偶然性的。必然在哪?
因为它有腾讯这个爹,所以有了实现用QQ账号直接登录、和QQ打通实现离线消息、邮箱本身的推广资源、腾讯母体的平台运维支持、腾讯一向在即时通讯的经验等,这些都是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想像的支持。
但这些必然性就导致了经常有人说:如果把张小龙换成雷军,换成其他任何人,他都能做出微信来。
这样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微信的成功,它有两个方面: 首先,微信在移动端做成了一个类似QQ在PC端那样的全民级通讯平台,这是微信成功的第一方面。这方面的成功,靠腾讯的亲儿子这一点,应该是非常大的概率能做到。但另一方面,微信已经远远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它的地位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QQ,成了一个操作系统,全民每天平均有超过40%的时间花在微信里面。另外,微信覆盖了QQ无法覆盖的高端人群,也实现一定程度的国际化,这也是QQ一直无法做到的。而且微信借助它的创新,还引来了大量的国外同行的模仿,这是原来更无法想像的事。一个产品做到这种程度的成功,就远不是有资源支持就能够做到的了。
下面我来讲讲微信成功的5个偶然。
1、第一个偶然:没有负担
很多人都听说过了,当年微信初创时,腾讯公司里面有几个团队都在做微信类的产品。但是,邮箱团队原本是没有做移动App的经验的,而另外两个团队,他们都属于无线事业群,原本就是专门负责移动应用的开发的。
理论上,他们应该比邮箱团队更有经验。但是,他们受制于另外一个因素:腾讯无线当时有很大比例的收入来自于移动运营商,市面上有微信类的产品出来后,中国移动就和腾讯无线打招呼,不允许上线这样的产品,别人可以做,但你们是大公司,你们就是不可以。
所以当时无线团队是束手束脚的,非常谨慎地在做。后来我们看到,像QQ通信录里面加了一个Q信,就是这样的妥协下的产品。所以当然他们是成功不了的。
而邮箱团队由于不归无线团队节制,加上小龙的魄力、Pony的支持,大胆开发,大胆上线,才有了今天的微信。
2、第二个偶然:种子用户群
早期做微信的时候,其实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受到QQ的支持。最早微信的用户,基本来自于团队自己的产品,QQ邮箱。
也正是因为最早的来源是QQ邮箱,而不是QQ,所以早期的微信用户比较『高端』——QQ邮箱由于长期的体验优化,已经获得了很多上班族的喜爱。这些从早期喜欢花哨的QQ秀、QQ表情的年轻人,已经走出校园,走进职场,喜欢上了简洁、专业的风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早期的用户属性很大程度也影响了社交产品的调性和口碑。于是微信是最早是在他们中传开的。
3、第三个偶然:极致追求
如果没有张小龙和整个微信团队追求极简体验的格调和品味,那么微信从文案、图标到功能定义,都有可能落到像QQ一样,整天去宠着用户、惯着用户,又要想办法让用户花钱:今天改改皮肤,明天加个QQ秀,后天搞这个钻、那个钻、会员、积分、星星、月亮……然后再一会改来一会改去,折腾用户。
这些个性化的、商业化的功能不是不好,对小朋友就应该这样,但这样做的话,就不可能吸引得了高端用户,微信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以前白领们,特别是外企员工,是不屑于用QQ的,他们聊天只用MSN。今天,MSN已经销声匿迹了,米聊这样强劲的对手也黯然退下战场,手机QQ下了狠心把微信抄了一遍,这些都和微信的『极简』追求有莫大关系。微信的这种『性冷淡』偏好,甚至影响了今天整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
4、第四个偶然:远离总部
微信的成功还得益于,微信团队是在广州办公,而不是深圳办公。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腾讯的总部在深圳,2012年的时候,腾讯公司大概有2万人,其中至少1万8千人是在深圳的,其他的城市分公司人都很少。其中广州邮箱团队只有不到200人。
但就是因为人数这么少,反而保持了它的精干,保持了它的纯粹,而不会被总部的各种人才流动打扰,实现了优秀人才的集中和长期合作。
我在互联网行业经历过的这些年,微信团队的优秀是超过我见过的任何其他团队的,特别是它的优秀人才的密集程度。这个在我之前的文章《腾讯与阿里的区别,就像书生和土匪的区别》中提到:
微信团队(曾经的广州研发部)在腾讯公司中又极为特别,也许是因为远离总部,在微信做大之前,这里的升职、调动的机会并不多,人员流动很少,团队里隐藏了非常多低调却才华横溢的同事。在部门群里聊天,总是时不时就有人赋出诗一首,或者来一句让人拍案叫绝的金句,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常常少言寡语,默默在做好事情,专心的雕琢产品、代码、设计稿。
如果说微信团队的招聘有什么标准的话,以我的观察和总结,那么,这些人除了优秀之外,身上还必须有一个亮点,他才可能进入这个团队。在微信初期前三年,一直保持着极低的录用率,特别是到了后面快速发展期,还特别苛刻,『宁缺勿滥』,不肯降低标准。
5、第五个偶然:胆大心细
我前面提到,微信做朋友圈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朋友圈的实际对手,是微博,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同样都在模仿Facebook,都在抢占国内这个『生态位』。
但在把聊天功能和社区功能放在一起是冒险的,就像Facebook后来就把Facebook Messager独立出来,但也没有很成功,新浪微博当初想要把微博私信打造成一个独立应用对抗QQ和微信,也没有成功。
另外一个案例,微信的早期对手米聊,很早就在产品中加入社区,自动同步用户改签名等动态。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用户关系链没有沉淀好的情况下,做出来这个功能,最后整个动态区就变成了垃圾堆。
但微信胆大心细地做了。为了这个功能,微信团队整整花了半年的时间,内部尝试了40多个方案,才最终把朋友圈的方案定下来,一举成功,几乎没再有大的改动。这个尝试的成功,本身也是偶然的。总结
一个产品的发展历程顺不顺利,除了它的产品策略,除了产品团队的实施过程之外,跟产品团队的基因、团队的积累、团队的管理方式、团队的行为方式,都有非常非常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微信团队经历过了邮箱时期的各种功能尝试,不但积累了经验,还锻炼了团队,建立了团队的系统基础,才有可能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做出了一个几亿级的明星产品。(关于微信团队如何打造成这个能打仗的团队,参见我的文章《微信团队的实验室文化》)
所以我前面说,微信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QQ邮箱的成功和失败上面,这种成功,有必然,更有偶然。而值得我们学习的,恰恰是那种偶然性。
偶然和必然 篇2
◎“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2008年3月14日下午, 拉萨市区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犯罪分子纵火300余处, 对部分临街铺面、政府机关等施暴, 造成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 受伤群众382人。事件发生后, 国内外华人对达赖集团种种恶行进行强烈谴责。而在此时, 一些西方媒体集团对事件进行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误导了世界的眼光。“尽管西方媒体曾抛出中国威胁论等言论, 对华的报道也以负面居多, 更有失实情况, 但我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西方媒体对华不了解, 对中国有偏见。”长期阅读西方媒体新闻报道, 饶谨对国外媒体有自己的认识, “由于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 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差异, 其对华报道一般会采取表面上中立的做法:即两面都有说法, 但是对中国的主流媒体会冠上‘这是党控制的媒体’字眼;另一方面, 则会说,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或‘某人权组织相关人士介绍’, 给读者一种误导, 前面说的内容不可靠, 后面说的才客观公正。”
然而, 当他看到海外留学生发回的感受时, 意识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随着3·14事件的升温及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旅居海外的华人产生了敌视, 侮辱谩骂, 有些外国人甚至看到中国人就避而远之, 或者附上一句“you chinese are all killers.” (你们中国人都是屠夫。) 经过大量查阅, 饶谨更发现, 很多对中国的失实报道, 不但照片、文字有错误, 时间地点也颠倒错乱。“如果一两处错误还可以理解为技术问题, 但是同时多家媒体报道都有误, 肯定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面对西方媒体集团对中国进行的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饶谨决定站出来, 承当一份责任。“我们中国人习惯隐忍, 非常注重态度、修养, 可导致最后往往被误解。如果再不将我们看到的不客观的东西暴露出来, 西方还会一味的谴责中国。”饶谨毫不避讳自己的愤怒;“我觉得, 至少我们做的事情, 可以改变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改变一些对西藏历史不了解的人的认识。”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信心;“让国内的人意识到, 西方媒体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客观公正, 任何一个媒体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 没有绝对的公正和自由。”他希望改变一些人对西方媒体公正的误解;“如果我们团结起来, 通过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 改变一些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 可以让我们在海外的华人过得更好一点。”饶谨如是说。
2008年3月18日, 饶谨迅速注册了anti-bbc.com, anti-voa.com, antispiegel.com, anti-ntv.com, anti-rtl.com等一系列域名, 并将其统一链接到名为Anti-CNN.com网站 (简称AC) 上, 起标题:“西藏真相:西方媒体污蔑中国报道全记录”, 并发出公开信, 号召“收集整理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 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
◎“网站不仅高人气, 而且高智慧。”
网站上线后, 饶谨和朋友们利用qq等在线通讯工具将网址广泛传播, 并迅速得到海内外华人、留学生的响应, 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关注, 数百名志愿者报名参与网站的资料收集整理、翻译、技术支持等工作。AC也显示了其对抗西方媒体的强大威力:德国RTL电视台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 承认对中国西藏发生的暴力事件的报道存在失实问题;德国电视新闻频道N-TV也表示正在对相关报道进行核查……随着“做人不能太CNN”言语的网络流行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谴责西方媒体对华的失实报道, 西方媒体对AC也越发顾忌。
AC的注册会员中以海内外华人、留学生居多, 大家对一系列事件各抒己见, 也难免有一些网友因情绪激动开展人身攻击和谩骂, 因此, 有些人将AC视为“愤青”网站。“传统意义上的愤青容易在言语上带有较多情绪, 但是我认为, 我们这代, 不是这样, 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危机的时候, 总要有人站出来。我们希望这个网站不仅是一个高人气的网站, 更是一个高智慧的网站。集民间智慧, 通过西方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随着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中途遇阻、西藏事件的发生及西方媒体和政客的联合表演, 海外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突然崛起成为一支强大的、团结一致的、充满希望的新生力量。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主编文扬撰写的一篇《火炬传递的最大效应:“四月青年”诞生》文章中, 用“四月青年”形容这群海外学子。后来, 有网友将这个概念进行延伸, 四月青年, 不仅包括国外的华人留学生, 而且包括国内青年, 是一大批热爱祖国的人, 而且受过良好教育, 是有知识、全球化的一代, 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 他们愿意以个人的身份挺身而出。
2008年8月7日, AC四月青年社区 (April Youth Club) 正式开通, 提供日志、相册、交友、迷你博客等服务, 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论坛的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交流空间。“四月是农历的阳春三月, 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 很有生命力, 也象征着民族的复兴。我们以四月命名, 象征着这种文化, 更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和不屈血性。不管你是什么媒体, 有立场可以理解, 但是不能颠倒黑白、编造事实。”
目前, 网站的内容多是志愿者编译的西方媒体新闻, 当然, 这并不完全是给西方的媒体挑错。在饶谨眼中, 西方媒体有很多地方也是值得国内媒体学习的, 如新闻记者的专业性、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等, 而且西方社会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值得借鉴。“并不是西方的我们都反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公正和客观是AC的最基本标准, 从不否认自身的缺憾也不盲目崇拜别人的优越, 致力于发现问题并积极面对, 面对海量的信息来源, 如何辨别其真伪是整个团队的工作重点。
◎“搭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从最初单纯披露纠正西方媒体对西藏事件不实报道的网页到如今拥有媒体、社区、视频等多种丰富内容的网站, AC不断发展着。不过, 对于饶谨来说, 这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网站,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起到一个监督西方舆论的作用。另外一方面, 我们也希望所有到网站上浏览的网友能够有收获, 如学习到一些知识, 能看到独特的见解, 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而且, 既然要对西方媒体剖析和批判, 便希望网友掌握一些新闻的基本知识, 所以, 我们也陆续向一些新闻方面的权威人士、外国记者、传媒学院的教授约稿。”
其实, 建站之初, 饶谨就对AC进行了定位: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和高度, 关注中国的发展战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 聚焦海外华人, 集合媒体声音、民间智慧, 在严肃的气氛内, 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不管怎么做, 西方媒体都会质疑的。仅仅辩解是没有意义的, 仅仅强烈愤慨也没有用, 只有当中国有一家像《时代周刊》那样的国际知名媒体时, 我们的声音才更容易受到重视。”
对互联网的了解让饶谨更容易把握所需资源, 从域名注册到服务器、带宽的需求, 都变得水到渠成。同时, 作为一名创业者, 饶谨对网站有自己的规划。“长远看, 我们更希望将这个网站成立为一个NGO, 非营利的机构, 我们也知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目前正在进行发展规划, 希望将来能为社会做更多。当初路透社、美联社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 谁能说AC再过十年不能成为下一代的全球媒体呢?”
一边管理自己的公司, 一边兼顾AC的日常工作, 饶谨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当一切渐渐归于平静, 饶谨回忆起这个春天, “压力是有的, 但是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 可以和西方的主流声音对话, 很不容易, 希望借此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饶谨看来, 东西方有冲突不一定是坏事, 有冲突才有磨合, 有进一步融合的基础。
◎两会中的8 0后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分别于200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除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 媒体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19名“80后”出生来自各行各业的新代表身上。
提起8 0后, 人们往往想到“孤傲、自我、颓废”等词语。8 0后也被社会普遍认为是缺乏上进, 难担重任的一代。然而, 当媒体记者与这些新代表接触后, 无不有感于其奋发向上, 敢Dan于ie承l G担lu责sk任ot。er他/C们FP虽身处普通岗位, 却有着坚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他们身上, 人们看到了80后的成长, 看到了80后的希望。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张瑞才这样评价:“80后一代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 是一种时代的需求, 也是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发展的一种表现。”
如今, 80后一代正悄然的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中坚力量, 甚至领军任务。IT界的李响、戴志康, 体育界的易建联、丁俊晖等等都是万众瞩目的人物。80后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积极向上, 敢想敢做。8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学识、有头脑、有理想、有魄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80后将转变成一个代表社会中坚力量, 代表一个时代的新词。
◎台湾大选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3月22日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 得票765.87万张, 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 得票率为41.55%。陈水扁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同时举行, 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 投票率仅35.8%, 公投未获通过。公投结果说明, “台独”不得人心。同时举办的由国民党所提出的“返联公投”投票率仅3 5.7%, 同样因投票人数不足而未获通过。
发生和存在的偶然与必然 篇3
[关键词]群像电影《巴别塔》《性的本质》
群像电影(Ensemble Film),简而言之就是由一批演员参与表演,并在其中拥有几乎“平分秋色”的戏份。这类影片往往具有多线索交叉、形式结构复杂等特点。同属群像电影,同为2006年上映,宗教气息浓厚的影片《巴别塔》赢得了第64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奖以及奥斯卡7项提名,而充满趣味和智慧的独立影片《性的本质》也吸引了众多英国著名演员“义务”演出并收到了积极和良好的评价。不同的风格,相同的成功。也许两部影片不能说明群像电影的再度兴起,但是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群像电影应当在被关注和重视。群像电影的受欢迎不是偶然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影片的比较分析,以对群像电影的特征形态和哲学思想基础做些思考。
一、影片介绍
《巴别塔》(《Babel》由墨西哥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lejandroGonz 6 lez)导演,2006年上映的一部宗教气息浓厚的惊悚剧情片。影片以摩洛哥男孩在家附近的沙漠地带的举枪一击开始带出了一连串的发生在世界各地六个家庭的故事。一位摩洛哥的父亲买到了一支日本游客送给当地人的步枪,他的两个儿子颇觉新鲜遂准备找个目标射击以试验射程,结果,出于年少无知和顽皮开枪失误击中了美国游客苏珊:这次误击使得本是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婚姻而来此旅游的一对美国夫妇(理查德和苏珊)不得不因为女方的受伤而延长假期,并在当地热心青年的帮助下寻找救援,当得知假期延长的消息后,这对夫妇请来的墨西哥保姆阿德里亚娜为了不错过家乡亲戚的婚礼不得不和侄子一起,带着这对夫妇的两个孩子非法穿越边境前往墨西哥,随后在返程途中被警察以绑架嫌疑逮捕:在遥远的日本,一个聋哑的女孩儿一直生活在母亲自杀的阴影中无法自拔,并依靠发泄性欲来宣泄痛苦和无助,而这个女孩儿的父亲正是在摩洛哥赠送步枪给当地人的那名日本商人。
那一声枪响带出了的六个家庭、十二个人、三个地点以及各种语言,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奇妙的“六度分割”。其中的各种因素都有着或强或弱的联系l因为这种种联系,不幸更显不幸,也因为这种种联系,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出现的可能性。相对于整部影片的沉重和紧张,也许结尾会稍显轻松,但依然洗不清影片自身浓浓的悲剧色彩。正如宗教典故巴别塔所要世人的那样:沟通不畅及互不理解的痛苦和可怕。
相比之下《性的本质》(《scenes of asexual nature》)则显得轻松很多。这部被归类为喜剧(comedy)的英国独立电影由导演埃德华·布朗姆(Edward Blum)完成。主要讲述了在发生在Hampstead Heath公园的一个下午,七对人物之间的故事。他们之中有妻子因丈夫偷看美女而吃醋的夫妇。也有因感情不和而和平分手的夫妇:有初次相亲却不欢而散的恋人,也有多年杳无音信后偶然重逢的昔日恋人l有争吵后分手的恋人,也有一直只维持着欢乐谈话关系的情人:有讨论是否该要个孩子的同性恋恋人,也有贯穿整部影片、行走于公园各处、到处惹是生非终无所获的无聊青年。
影片着眼于一个公园的半日时光,通过对七对人物的聚焦,探讨了一系列以爱情和性为基础的人生态度问题,尖锐犀利的追寻态度和充满趣味的结构形式,使得本片更加具有了说服力和观赏性,影片最后,随着镜头渐渐拉开和人物活动范围的扩大,整个公园下午的全景图逐渐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拉开的也正是一幅内容丰富的人生画卷。就这样,在这种轻松智慧、充满喜剧趣味的风格下,又加之一批著名的本土明星演员的“义务”演出,终又成就了一部精彩的群像电影。
二、群像电影的特点
通过对两部影片的对比分析,可以略微得出群像电影的几个重要鲜明的特点:
(一)多线索,多交叉
多线索交叉是群像电影的一大显著特征。几条甚至更多线索交织穿插,不断互相打断又互相组接,形成了影片特有的节奏和叙事形式。在《巴别塔》中,三个国家、六个家庭、十二个人,以这几个家庭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件为线索,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推进情节的发展,共同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而《性的本质》中,七条清晰的线索逐步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这几条线索都有着相同的本质特征和截然不同的命运遭遇,他们发生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他们同时发生在一个公共地点——公园。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多线索交叉是群像电影成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种特征可以使得影片囊括的信息更加丰富和全面,更有说服力,也体现了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精神。
(二)注重各线索之间的串联
如果线索太过繁多而无所串联和统一,就可能造成结构的散乱和表达主题的困难,因此,在群像电影中,对所有线索的串联和保持它们的统一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不同的影片,导演们也会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式保持这种连贯和统一。《巴别塔》中,导演采用了以时间统一来保持线索之间的联系。共同的11天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其中,几条线索之间的联系,即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保持这种串联的重要因素。《性的本质》中,导演则采用了以空间统一来保持联系的方式,让所有的线索和事件都发生在一座公园内,而公园内的所有人物都在探讨一些有着本质共性的问题,主题自然得到了烘托。
(三)散文形式和主题的高度统一
群像电影在表情达意上类似于一种文学形式——散文。因为二者追求的境界似乎很相似,即形散神不散。对于群像电影来说,“形散”是指其叙事结构的不规则及多线索交叉穿插甚至有时候是天马行空,“神不散”是指其主题的高度统一。相对于非群像电影,群像电影在表达主题方面更有优势,因为她可以有各条线索共同为表达主题服务。《巴别塔》中的所有线索都是为了表现沟通不畅带来的不幸以及宗教般的巴别塔意味《性的本质》中,七条线索都是在试图探究性的本质、爱的本质和人生的本质。正是这种“形散神不散”的形式使得群像电影更具散文化,显得更加随意和真诚。
(四)演员戏份和演技的平衡及剧情的“完美平衡”
群像电影中各条线索之间的平衡和交织,决定了参演演员的戏份是几乎相同或相似的。在这种没有主角也没有配角的剧本中,对演员演技的要求反而更高。各位演员的演技也都应当达到一个较高的且近似的水平,
才能保证影片的质量,才可以成就群像电影追求的剧情的“完美平衡”。
(五)有相对比较大牌的明星演员参与演出,提高影片的宣传点和期待值
一部影片要想卖座,影片本身的质量和吸引力是必要的,但是,也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前期宣传,特别是在现今社会中,前期宣传显得极为重要。而其中,演员阵容是宣传的一大重点。群像电影也不例外。由于群像电影对演员的较高要求,一般每一部影片中都有至少一到两位大牌明星参演,并在其后的宣传中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巴别塔》中的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和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而《性的本质》中,除拥有世界声望的明星伊万·麦格雪戈(EwenMcGregor)外,还有众多在英国电视电影圈中颇具声望的演员。这些大牌们既保证了影片质量,又保证了票房和影响力。
三、从受众心理方面分析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由于剧情和线索问的过于平衡,容易使观众产生欣赏疲劳。因此,群像电影应当注意如何吸引并保持观众的持久注意力和兴趣《巴别塔》用剧情的惊悚和紧张达到了目的,而《性的本质》则选择了用剧情的轻松智慧和幽默的方式。这要根据影片自身风格来定位和选择。
(二)由于线索繁多,群像电影如果在线索上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结构混乱繁琐之感,妨碍观众对剧情发展的正确和全面理解。因此,要注意如何将众多线索用简练的方式串接起来,用目标受众可以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巴别塔》用清晰简单的直线人物关系说明问题《性的本质》用一个简单的公用场所——公园做了简单而宽阔的大背景。
四、群像电影的思想基础——深刻的后现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并在其后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渗透到全球各地。后现代主义质疑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传统的价值观,将“中心变成多元,永恒成为变迁,绝对变成相对,整体成了碎片”。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主体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和距离消失”四个基本审美特征。正是这种后现代的思想。很好地滋养和完善了群像电影的创作理念。
(一)去中心化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理念,去中心化反对权威,反对模式,而转而标榜事物的矛盾性、复杂性,重视多种信息的组合。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相互联系。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群像电影的表现形式。而去中心化从本质上体现了对人性、对人人平等理念的尊重和发扬。而所有这些矛盾和错综复杂也从根本上反映了对自由、人权、秩序和和谐的追求和探寻。
(二)碎片化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重视各种不同信息的全新组合,这就产生了另外两个命题:信息的碎片化和多样性。只有这两个命题得以保证,才能达到信息的奇妙组合以及去中心化的表现。这些主要影响了群像电影在对各种线索的选择和运用中。
(三)平衡主义
既然反对权威、反对主流,既然要尊重人性、人人平等,那么平衡主义思想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在群像电影中,剧情的平衡、人物之间的平衡以及演员戏份的平衡都体现了这一点。
偶然?必然!作文 篇4
当28岁的欧拉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几位数学家几个月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美的证明时,举世震惊。但年轻的他却十分平静,他早已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他深知自己为此付出的心血。 当斯坦梅茨仅用三天时间就使数名工程师几个月也不能修好的机器重新启动时,整个工厂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却平静地说:“这一切源于我几十年的积累。” 是啊,有的人成功看起来只是源于运气,但在那出人意料的成就背后,却是多少辛勤的努力。
这样看来,一切又是在情理之中了。 “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他被施以腐刑时,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会因此沉沦。但他咬紧了牙关;立誓用文字释放生命的振奋。他把至情熔成笔端流淌的华章,用血泪演绎了史家的千古绝唱。遭遇如此不幸之人有如此成就,确实出人意料,但有如此傲骨之人终可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又是多么自然! 当清朝统治者得意洋洋地看着抗英的林则徐被充军伊犁,那位英雄老人却出人意料地带领伊犁人民披星戴月、风尘仆仆,挖起了引水下雪峰的水渠。他在徘徊于人生低谷之际,仍不忘造福当地的人民!而这一切,不正是出自他一片赤诚的爱国爱民之心吗!就这样,林则徐在人们的惊叹中,做出了在他自己心中最该做的事。
他的事迹,彪炳千秋! 又岂止是对个人而言呢?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行动也是如此啊! 七十年代,尼克松总统访华,这一创举,让世界震惊。但这不正是由于中国正在强大吗? 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沉着冷静,力挽狂澜,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别国代表惊讶地竖起拇指啧啧称赞时,他们又怎能不承认,这正是中国;这个正在加速奔跑的国家的真正实力啊! 当一颗种子在峭壁上发了芽,当河蚌呈出光彩夺目的珍珠,人们会感到多么的惊喜!但是,在它日日夜夜不停的奋斗面前,在它每日忍受沙粒磨砺的痛苦面前,这一切,又是多么自然。 原来,那出乎意料的成功,往往也在常理之中。
偶然 必然 篇5
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想必大家早有耳闻,谈到万有引力定律,则是牛顿一次坐在苹果树下思考,偶然被熟透落下的苹果砸中脑袋,才引起了他的兴趣最终被他发现的。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是他运气好,正好被落下的苹果砸中了。
难道这只是偶然吗?不,当然不是!这是必然。试想一下,世界上有那么多苹果树,难道只有牛顿一个人被苹果砸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只有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呢?那是因为牛顿从小热爱研究物理学,一直未放弃自己的这一爱好,最后大学选修了物理,并朝着这方向发展、研究,一边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一边亲手做实验,巩固自己的学科基础,并支撑自己向更高的地方发展研究。当他被苹果砸中时,平时养成的专业素养与好奇心让他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和疑惑,启发了他往引力学方面做深刻研究,最终在平日里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让他成功地把握了这次偶然,有了举世震惊的巨大发现。就算他没有被苹果砸中,他也可能因生活中其他的事情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所以说,牛顿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包含着很多必然的因素,是必然中的偶然。
看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个领域吧!
数百年前,某世界性的专业天文组织宣布了冥王星的发现,而发现者却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业余天文爱好者。人们都纷纷嘘叹,认为这个人的运气太好了,这只是个偶然。但其实,这个名叫柯林特的业余天文爱好者的发现是必然的偶然。
当他如往常一样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时,他偶然看见了不同于往常的小光点。他立刻对它展开了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身边好友的帮助,他确认这个星球从未被发现、记载过,于是向天文组织宣告了他的发现――冥王星。正是因为他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探求真理的精神让他把握了这次偶然,让它变成他必然的成就。
回想我们的学习、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在平日里勤学苦练、刻苦努力,夯实自己的基础,培养自己的能力,拥有求知若渴、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才能创造出在他人看来偶然的辉煌成绩呀!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是必然中的偶然。
偶然和必然 篇6
考研复习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磕磕绊绊。也许你会卡在某一处,进度无法继续下去,也许你在某个阶段突然开窍,复习速度突飞猛进,这都是不得而知的事情。在复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把偶然当成必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必然有一个起因,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所以大家在复习的后期千万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小错误,以免为自己的成绩酿出大祸。
正视自己的“失误”
有的同学喜欢用“失误”当借口,当你因为基础掌握不牢而满盘皆输时,当你一时粗心点错了小数点而导致整个解题过程“跑偏”时,你总是一笑而过,即便有人提醒你要注意,你也只会摆摆手说,失误而已。提醒考生,大家一定要正视自己所谓的失误,要知道,你的失误必定事出有因,如果深究的话,那多半是你对基础掌握的还有些欠缺。很多同学在后期评测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觉得力不从心,有时候会觉得有的题目明明很眼熟但就是答不出,有的明明考察的是很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在回答过程中却容易写歪,这些都是基础掌握不够强的表现。现在虽然以到复习后期,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大家一定要利用好接下来的时间,及时整理前面复习的知识点,有不熟悉的地方就快速去熟悉,有不牢固的地方就去加固,相信一定会很有效果。
积极面对弱点
偶然和必然 篇7
赏读画家石林的水墨作品,瞬间让我想到瓷艺的一种独特而神奇的现象:开片。它是一件瓷品之所以成为瓷艺的终结性的一次完善,也是它的始作俑者必须面对而又无法左右的延伸性的一次创造。此时,似乎谁都在旁观。只有坯与釉、冷与热的抉择,表与里、力与质的行走。但,它有着对火的回望,有着对生的一种搏发,所以它“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唐·司空图《诗品·雄浑》)。石林的水墨艺术何尝不是水与墨、笔与纸、心与物的共时性互动与牵制?否则他和他的作品就不可能像瓷品一样快乐而苦痛地游走在必然与偶然之间——“这一个”风格也便自然形成。
凝滞或者流动
再读案边的石林几本画册,惊奇地发现,有一半的作品是“静物”。无论是《陶韵》《知秋》《花情》,还是《和谐花语》《闺中守望》、《情伴秋露》,其中不乏全国参展和大赛获奖的力作,画面上似乎没有任何“动”的符号。一个以水墨为生命武器的中国画家,将自己的艺术呈现定位得如此“固化”。只能说,他心中自有“动”“静”,方才“艺高胆大”。
艺术的物态终究是静止的,但它永远又是流动的,只有静止的流动才能产生瞬间美丽,只有流动的静止才收获永恒艺术。石林的“静物”,其实是动的。他画的每一笔,绘的每一物,在笔和物之内和之外,都在随风生发,如春草萌动,如腐乳生毫;多而不庸,希而不疏;主者有礼,宾者从节。一切都为那“弦外之音”。
石林在创作每一幅“静物”之前,都要创作一张属于他的纸。他精到地用水与墨再次对宣纸进行加工和改良,原本的纸已不再是纸,成了他作品的重要艺术元素。这也是借力。他的纸成了一条流动的河流,也是母性的河流,人类和万物应然而生。此时的石林,墨为船,笔作桨。这是发力。何愁划不向他和赏者的心海?
除“静物”外,石林的题材还有“祈愿”、“古寨”,这种系列路线固然是自己对艺术的选择,然而他还有更苛刻的要求,时而将自己置于麦芒之上,他的艺术符号极其简约。拿近年受追捧的“祈愿”系列来说,他的元素主要有三:大山、佛塔、镜水,偶也勾勒一匍行如蚁的求圣者,看似他开始“行动”了,其实微小“匍行”是在渲染人对自然、对圣灵更加敬畏的气氛,那便是静穆。
有了对墨,解剖般的知晓;有了对纸,哲理化的分析。石林的水墨艺术,生发着一种潜在的力量。
坚守或者抢占
石林的水墨艺术“根正苗红”。
中国绘画美学,从西画入境时,便从“工具论”上,相对于西画扁平刷子的“块面组合”,厘清为尖锥毛笔的“点线结构”。师者从宗,学者如法。石林亦然。“山寨”系列画作很清晰地看到他被“教化”的迹象,整个画面几乎的是点和线的存在。这是石林的坚守,大有永不“变节”的趋势。
石林是当过兵的人,他固然知道一名战士在战场上坚守的意义和结局。艺术是一个人的战场,即便倒下也是站立。艺术的高地既要坚守,更要抢占。
唐朝画家张璪有心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言中之义,画得像与不像只是画者的初级阶段,如何画得生动、生趣、生意、生味,得有赖于“心源”。石林是个有“心源”的画家,因此,他抢占到了他的艺术高地。还是用“山寨”系列作品为证。请看,他的点是点吗?他的线是线吗?每一个点都是点中生线,每一条线都是线中生点,点即是微线,线即是大点。点在线中跳跃,线在点中幻化。于是,古老的民族山寨,与我们是何等的亲近又是何等的遥远,是何等的真实又是何等虚晃。
是不是由此可以判断,石林得道于中国画“半抽象”的特质呢?我认为,他依然是具象的美学,不过追寻的是另一种境界:“泛具象”。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他的心河里进行过具体地、真实地泛化——或洗涤,或砍消,亦或嫁接和打碎。艺术即在虚与掩之间,石林用了一点和一线进行了接近完美的“泛具象” 诠释,这便是中国画的美学原理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完成了自我消解与统一。
真实或者幻想
在石林的画展上,我亲耳听到有位美女问他:“你瓶里那画的到底是什么花?” 石林“呵呵”一笑。他也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花?能看出是花就好了,所以他还能够“呵呵”一笑。
石林是位真实的幻想者,它的每帧作品都是真实的,但当你要看到本该要看的东西时,却全然不是你曾看过事物,它们只可能与记忆相关,仿佛都曾出现过梦里。 美女问的那帧作品是《水墨瓶花》,简洁明了:一桌立于窗,一瓶置于隅,十余枝姑且称之为的“插花”。桌是木桌,窗是明窗,瓶是民窑工艺下的普通“青花”,到处可见、可得,不足为奇,恰是那“插花”—— 它像是熟透欲落的桑椹,也像是钻出篱墙的刺果;说是打了叶的篦麻也行,说是长焉了的山楂也可;山间的狗尾巴草?爬满刺猬的树枝? 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
凡高幻想性表现在对漩涡线的物质处理里,八大山人的幻想性放置在画面事物间的不寻常关系上。石林呢?
我试着从石林的“青绿山水”中再次寻找。打开2008年的画作《风过春山绿》,最打眼的是画面上高高大大的植物,是树还是花?是北方的树还是南方的?是含苞的花还是绽放的?是树我们看到干,是花我们看到苞,是树是花我们既看到了干又看到了苞。还有山,还有水,山是西北的还是东南的?水是雪水还河水?它确实是山,确实是水。在石林的心中:树是绽放的花,花是矗立的树;山是冰结的水,水是流动的山。
石林终究给“插花”一个答案:它接近于罂粟果。“接近”,这就是石林和他的水墨作品迈向艺术幻想前程的正确方向。
只有幻想,才能从根本上拒绝模仿。石林懂得。
2013年5月27日作于青风阁
偶然和必然 篇8
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场女子柔道比赛,当时一名海地选手在与古巴选手的较量中头部受伤。鲜血直流。为更好表现鲜血滴落的瞬间,我快速移动到较高的拍摄位置,好使背景更干净,也可以形成照片中的画面关系。进行奥运报道时,每天都会总结一下,今天错没错过一些重要的瞬间,有没有什么满意的片子。当时没时间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是当天最满意的一张照片。
一定要探究《血染赛场》荷赛获得金奖的原因,应该是不仅皇冠状血滴的偶然性打动了观者,打动观者的,更在于照片所体现反映出的必然。有评论说:“跪下的腿和支撑的手代表着力量,暗示着坚持坚强,缠绕白色绷带的手与血滴相映,隐含着失败,艰辛和挣扎等丰富的含义。皇冠状的血滴传达了”只要努力拼搏,失败者也是无冕的王者“这一奥运精神。照片把细节运用到了极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照片小中见大,小中见情,具有不可名状的悲壮美。”
对偶然血滴的抓取一大半要归功于相机技术所能实现的惊人瞬间捕捉力。剩下一小半,可能和自己的性格思想准备和对摄影的认识有关。
摄影要处理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形式技巧,一个是内容意义。形式对应着美,与空间结构有关,意义对应着爱,与时间历程有关。在一张好的照片中两者可能调和,但在拍摄的起点上很难兼顾,就像翘翘板的两端,此起彼伏。我对摄影的形式与技巧这一面不太敏感,对瞬间和细节比较在意,更愿意发掘瞬间和细节背后所隐含的意义。针对这张照片而言这误打误撞成为。“正确”的拍摄方式,因为过分追求形式与技巧,就会以失去决定性的瞬间为代价。在这张照片中,重要的恰恰是瞬间与细节。
如果一定要总结,自己一直在做的其实很简单:在必然中等待偶然,在偶然中表达必然。前者需要枯坐,后者好像参禅。
我想,偶然和必然,其实是一体的两面。一张好照片,都是在偶然的形式中表达了生命中的某些必然。得到一张好照片,都是在长久的沉闷平淡中坚守到偶然火花的进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