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词汇论文

2024-09-08

偶然词汇论文(精选8篇)

偶然词汇论文 篇1

一、引言

词汇学习贯穿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其重要性人人皆知。通过阅读习得更多的词汇一直被认为是词汇学习的有效手段。尤其在新的教学理念,如信息处理、自上而下理论、自然输入理论及英语教学交际论的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总是强调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英语语料、利用语境线索进行推理、理解文本并偶然地习得词汇,“系统的词汇教学一直受到贬斥,因为通过直接大量的单词教学来达到熟练的阅读被认为过于耗时费力”(赵福利2002)。随着英语学习条件的改变,各种英文报刊、杂志及互联网等学习资源,大大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其词汇学习的观念和策略,从而使课堂词汇教学的必要性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质疑。

近年来国内外的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在阅读中能否自然习得词汇取决于许多因素,通过泛读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有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过于乐观地期待学生在阅读中自然习得希望掌握的大多数词汇,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生词处理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时的投入程度和高频率词的认知加工深度,以有效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二、偶然词汇学习假设和“投入量假设”

偶然词汇学习(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假设是Nagy&Herman (1985)基于儿童习得母语词汇的研究提出,并被许多语言学家证明同样适用于二语词汇学习。该理论的倡导者认为:如果学习者进行广泛的、以获取意义为目的的阅读,在语境中接触大量可理解输入,不需要直接词汇教学,就能自然习得其所需要的大多数词汇(Nagy&Herman1987;Krashen 1989)。阅读中学习者更多地关注语篇意义,对生词的处理是根据语境进行推理,以使阅读过程更加顺畅,不被打断,并在有意义的语言使用活动中无意识、自然地习得词汇(Krashen 1989)。Coady (1997)等研究都证明了大量泛读可以造成偶然词汇习得。泛读比脱离语境的系统词汇教学更加有效。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在阅读中能否自然习得词汇取决于许多因素,一些调查结果也表明,有相当多的学习者否认此观念,这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偶然词汇习得的有效性。

Laufer&Hulstijn (2001)提出著名的“投入量假设”(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第一次尝试将英语词汇教学建立在既经过实证检验,又具高度操作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根据Laufer&Hulstijn (2001):“投入”这一构想包含三个成分:需要(need)、搜寻(search)和评断(evaluation)。第一个成分与词汇学习的情感因素(动机)相关,后两个成分则与词汇学习的认知因素相关”在操作上,投入量由具体的学习任务承载。显然,在Laufer和Hulstijn看来,词汇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可通过外部手段加以操纵。因此,他们将这种操作化了的投入称为“任务诱发的投入”(task-induced involvement),并进一步假设: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投入量高的任务比投入量低的任务更有利于词汇的初始学习;词汇记忆保持效果与任务所要求的投入量大小成正比。

该假设认为阅读中不同的任务可以促使学习者对词汇进行不同程度的认知加工,任务所造成的加工认知程度越高,词汇保持效果越好。该假设的提出使认知心理学界公认的加工层次学说变得可操作化。其理论价值毋庸置疑,但在多大程度上能指导教学实践则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证明与修正。将假设和偶然词汇习得理论相结合,定能对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给予极大的帮助。

三、结语

通过探讨“投入量假设”对大学英语偶然词汇习得的影响,可以产生的有效作用和意义。

1.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词汇量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除了学习在课本中出现的词汇之外,还被老师告知这还远远不够,要在课外学习大量的词汇。为数不少的学生发现,无论是脱离语境的系统词汇学习还是通过阅读习得词汇,都有学习过程缓慢,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笔者就有学生经常提出这个问题并表示了他们的困惑。通过研究这一影响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大大增加。如果能指导学生把良好的词汇学习策略运用到大量的阅读中,有效地提高偶然词汇习得的效率,就能真正做到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词汇。

3. 大学英语教师只有通过系统地研究偶然词汇习得,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摘要:近年来, 国外的一些偶然词汇习得研究都表明带任务的阅读比纯阅读更能促进阅读过程中的词汇习得。尽管偶然性学习可以增加词汇习得, 但是其习得过程是缓慢的, 并且习得哪些词汇, 什么时候习得及习得至何种程度都无法预料。基于这些问题, Laofer与Hulstjn (2001) 构建了参与量假设, 本文主要探讨“投入量假设”对英语偶然词汇习得的影响。

关键词:偶然词汇,大学英语,投入量假设

参考文献

[1]Hulstijn, J.&B.Laufer.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J].LanguageLearning, 2001.51:5392558.

[2]Laufer, B.&J.Hulstijn.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in a second language:The construct of task induced involvement[J].Applied Linguistics, 2001.22:1226.

[3]黄海燕.对投入量假设的一次实证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 (2) .

[4]李雅娟, 郑书云.有关附带性习语习得的实证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 .

[5]李燕.不同投入量的任务对产出性词汇知识附带习得的作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 .

偶然可以有,但绝非全是偶然 篇2

一次是在逃学过程中偶然遇到了无人认领的自行车的拍卖会。第一辆自行车竞拍开始,站在前面的约翰逊叫价:“两美元。”叫价持续下去,拍卖员看了一眼这个小男孩儿,他没继续应价。接下来,几辆车都拍出去了,约翰逊每次出价还是两美元,好像没有多加的打算。两美元实在太少了,在现场,每辆自行车最后的成交价都在几十美元。拍卖员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再加价,约翰逊说:“我只有两美元。”拍卖眼看要结束了,现场只剩下最后一辆漂亮的自行车,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吗?”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失去希望的约翰逊还是说:“两美元。”拍卖员停止了唱价,因为现场所有人都静默下来,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再出价。最后,约翰逊拿出握在手中的两美元,买走了那辆全场最漂亮的自行车。对于约翰逊来说,遇到竞拍活动,只是偶然,竞拍的成功,则是偶然中的偶然。就是这样的偶然,给了约翰逊足够的信心,他坚信,不要轻言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从得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无所事事,便应朋友之邀,打算去远方旅行。出发前几天,他不小心弄伤了脚,当时,脚上的伤口很小,他不以为意,随便敷了些药。没想到,他所穿的那双劣质袜子上深色染料所含的毒素,让他脚上的小伤口感染了,以致发炎溃烂。不得已,他取消了和朋友一起出行的计划。当时,正好有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来到他所居住的镇上,闲在家中无聊的他,便拄着拐杖去听那位演说家演讲。演说家演讲的内容,深深打动了他,他觉得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决定继续求学,为将来做好准备。从此以后,他在一切事情上都加倍努力,不再虚度时光,人生因此又有了一次新的转折。后来,他步入政坛,表现出众,人缘极好,加上事事努力,很快就拥有了显赫的职位。

1937年得克萨斯州第十选区的国会众议员詹姆斯·布坎南突然去世,留下了空席。这个偶然的事件给了约翰逊一个机会,他决心试试。当时他的民主党竞选对手有5名之多,有的比他有名望,有的比他有较充足的竞选经费,他们反对罗斯福的“新政”,受到地方保守派的支持,舆论界认为约翰逊获胜的希望微乎其微。但这位年轻人顺应潮流,高举拥护罗斯福“新政”的旗帜,大力进行竞选。特别是曾经受过他帮助的一大批青年热心为他助选。结果,他出人意料地当选为众议员。

无疑,这些偶然事件对约翰逊的成功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如果把约翰逊的成功简单地归功于这些偶然发生的“意外”,恐怕有失偏颇。与约翰逊偶然遇到的几次机遇相比,另外一位叫克里的人就惨多了。

年幼的克里就是很不幸的,偶然的原因,年仅11岁的他不得不离开远在柏林的家人,寄宿于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一所小学里。他向母亲哭诉自己在学校的孤独与失败,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他们全家人是因为流离失所从美国迁到战后的柏林的,毫无地位可言,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为了获得奖学金,克里努力表现自己,参加各种特长比赛。可是,太偶然了,歌唱比赛他的得分是倒数第一名;演讲比赛,他惹得满堂哄笑;虽然身材修长,体育运动方面却毫无建树。年末评选优秀时,他得了个“各个项目最佳参与者”的名号。不能得奖也就算了,各个项目都是垫底的,这样的概率是不是也不大呀,没法解释了,纯属偶然吧。

正是这些偶然,促使克里抛弃了其他項目,专心锻炼自己的口才。参加街头政治演讲,帮助议员拉选票,和同学舌战伯尔尼议会……1962年秋克里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政治学。大学二年级时克里成为耶鲁政治联盟的主席,这一职务让他有机会参与当时各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他也被吸收进入耶鲁大学的“骷髅会”。在历史教授罗林·欧斯特魏斯的指导下,克里打败了无数来自其他学校的辩论选手,获得全国的辩论冠军。1965年3月,克里以一篇批评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而获得最佳青年演说家的奖项。由于他杰出的演说技巧,他被选为1966年耶鲁毕业生代表发言。克里在耶鲁的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优雅的贵族子弟,是个勤奋、认真的好学生,是个口才优秀的演说家。1971年,克里在美国参议院的反战演讲让尼克松总统大为光火。尼克松对白宫幕僚长哈德曼道:“很显然,这个家伙——克里,他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哈德曼道:“是的,这是一个肯尼迪式的家伙,他非常像肯尼迪,甚至连演讲的风格也像。”

2012年12月2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参议员约翰·克里接替希拉里·克林顿出任国务卿,称克里是主导美国外交的“完美人选”。

我们常常看到发生在那些光环缭绕的人物身上的偶然事件,并笃信他们因之而成功。其实,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恰恰不是这些,而是隐藏在偶然背后的那些必然。偶然可以有,但绝不是全部。

一个偶然的必然 篇3

◎“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2008年3月14日下午, 拉萨市区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犯罪分子纵火300余处, 对部分临街铺面、政府机关等施暴, 造成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 受伤群众382人。事件发生后, 国内外华人对达赖集团种种恶行进行强烈谴责。而在此时, 一些西方媒体集团对事件进行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误导了世界的眼光。“尽管西方媒体曾抛出中国威胁论等言论, 对华的报道也以负面居多, 更有失实情况, 但我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西方媒体对华不了解, 对中国有偏见。”长期阅读西方媒体新闻报道, 饶谨对国外媒体有自己的认识, “由于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 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差异, 其对华报道一般会采取表面上中立的做法:即两面都有说法, 但是对中国的主流媒体会冠上‘这是党控制的媒体’字眼;另一方面, 则会说,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或‘某人权组织相关人士介绍’, 给读者一种误导, 前面说的内容不可靠, 后面说的才客观公正。”

然而, 当他看到海外留学生发回的感受时, 意识到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随着3·14事件的升温及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旅居海外的华人产生了敌视, 侮辱谩骂, 有些外国人甚至看到中国人就避而远之, 或者附上一句“you chinese are all killers.” (你们中国人都是屠夫。) 经过大量查阅, 饶谨更发现, 很多对中国的失实报道, 不但照片、文字有错误, 时间地点也颠倒错乱。“如果一两处错误还可以理解为技术问题, 但是同时多家媒体报道都有误, 肯定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面对西方媒体集团对中国进行的歪曲和偏向性报道, 饶谨决定站出来, 承当一份责任。“我们中国人习惯隐忍, 非常注重态度、修养, 可导致最后往往被误解。如果再不将我们看到的不客观的东西暴露出来, 西方还会一味的谴责中国。”饶谨毫不避讳自己的愤怒;“我觉得, 至少我们做的事情, 可以改变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改变一些对西藏历史不了解的人的认识。”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信心;“让国内的人意识到, 西方媒体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客观公正, 任何一个媒体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 没有绝对的公正和自由。”他希望改变一些人对西方媒体公正的误解;“如果我们团结起来, 通过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 改变一些文化、价值观上的冲突, 可以让我们在海外的华人过得更好一点。”饶谨如是说。

2008年3月18日, 饶谨迅速注册了anti-bbc.com, anti-voa.com, antispiegel.com, anti-ntv.com, anti-rtl.com等一系列域名, 并将其统一链接到名为Anti-CNN.com网站 (简称AC) 上, 起标题:“西藏真相:西方媒体污蔑中国报道全记录”, 并发出公开信, 号召“收集整理西方主流媒体作恶的证据, 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

◎“网站不仅高人气, 而且高智慧。”

网站上线后, 饶谨和朋友们利用qq等在线通讯工具将网址广泛传播, 并迅速得到海内外华人、留学生的响应, 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关注, 数百名志愿者报名参与网站的资料收集整理、翻译、技术支持等工作。AC也显示了其对抗西方媒体的强大威力:德国RTL电视台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 承认对中国西藏发生的暴力事件的报道存在失实问题;德国电视新闻频道N-TV也表示正在对相关报道进行核查……随着“做人不能太CNN”言语的网络流行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谴责西方媒体对华的失实报道, 西方媒体对AC也越发顾忌。

AC的注册会员中以海内外华人、留学生居多, 大家对一系列事件各抒己见, 也难免有一些网友因情绪激动开展人身攻击和谩骂, 因此, 有些人将AC视为“愤青”网站。“传统意义上的愤青容易在言语上带有较多情绪, 但是我认为, 我们这代, 不是这样, 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危机的时候, 总要有人站出来。我们希望这个网站不仅是一个高人气的网站, 更是一个高智慧的网站。集民间智慧, 通过西方人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我们自己的价值观。”

随着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中途遇阻、西藏事件的发生及西方媒体和政客的联合表演, 海外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突然崛起成为一支强大的、团结一致的、充满希望的新生力量。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主编文扬撰写的一篇《火炬传递的最大效应:“四月青年”诞生》文章中, 用“四月青年”形容这群海外学子。后来, 有网友将这个概念进行延伸, 四月青年, 不仅包括国外的华人留学生, 而且包括国内青年, 是一大批热爱祖国的人, 而且受过良好教育, 是有知识、全球化的一代, 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 他们愿意以个人的身份挺身而出。

2008年8月7日, AC四月青年社区 (April Youth Club) 正式开通, 提供日志、相册、交友、迷你博客等服务, 为广大网友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论坛的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交流空间。“四月是农历的阳春三月, 万物复苏, 欣欣向荣, 很有生命力, 也象征着民族的复兴。我们以四月命名, 象征着这种文化, 更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激情和不屈血性。不管你是什么媒体, 有立场可以理解, 但是不能颠倒黑白、编造事实。”

目前, 网站的内容多是志愿者编译的西方媒体新闻, 当然, 这并不完全是给西方的媒体挑错。在饶谨眼中, 西方媒体有很多地方也是值得国内媒体学习的, 如新闻记者的专业性、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等, 而且西方社会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值得借鉴。“并不是西方的我们都反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根本。”公正和客观是AC的最基本标准, 从不否认自身的缺憾也不盲目崇拜别人的优越, 致力于发现问题并积极面对, 面对海量的信息来源, 如何辨别其真伪是整个团队的工作重点。

◎“搭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从最初单纯披露纠正西方媒体对西藏事件不实报道的网页到如今拥有媒体、社区、视频等多种丰富内容的网站, AC不断发展着。不过, 对于饶谨来说, 这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网站,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起到一个监督西方舆论的作用。另外一方面, 我们也希望所有到网站上浏览的网友能够有收获, 如学习到一些知识, 能看到独特的见解, 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而且, 既然要对西方媒体剖析和批判, 便希望网友掌握一些新闻的基本知识, 所以, 我们也陆续向一些新闻方面的权威人士、外国记者、传媒学院的教授约稿。”

其实, 建站之初, 饶谨就对AC进行了定位: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和高度, 关注中国的发展战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 聚焦海外华人, 集合媒体声音、民间智慧, 在严肃的气氛内, 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不管怎么做, 西方媒体都会质疑的。仅仅辩解是没有意义的, 仅仅强烈愤慨也没有用, 只有当中国有一家像《时代周刊》那样的国际知名媒体时, 我们的声音才更容易受到重视。”

对互联网的了解让饶谨更容易把握所需资源, 从域名注册到服务器、带宽的需求, 都变得水到渠成。同时, 作为一名创业者, 饶谨对网站有自己的规划。“长远看, 我们更希望将这个网站成立为一个NGO, 非营利的机构, 我们也知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目前正在进行发展规划, 希望将来能为社会做更多。当初路透社、美联社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 谁能说AC再过十年不能成为下一代的全球媒体呢?”

一边管理自己的公司, 一边兼顾AC的日常工作, 饶谨的生活紧张而有序。当一切渐渐归于平静, 饶谨回忆起这个春天, “压力是有的, 但是建立起这样一个平台, 可以和西方的主流声音对话, 很不容易, 希望借此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饶谨看来, 东西方有冲突不一定是坏事, 有冲突才有磨合, 有进一步融合的基础。

◎两会中的8 0后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分别于200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除了关注政府工作报告, 媒体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19名“80后”出生来自各行各业的新代表身上。

提起8 0后, 人们往往想到“孤傲、自我、颓废”等词语。8 0后也被社会普遍认为是缺乏上进, 难担重任的一代。然而, 当媒体记者与这些新代表接触后, 无不有感于其奋发向上, 敢Dan于ie承l G担lu责sk任ot。er他/C们FP虽身处普通岗位, 却有着坚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他们身上, 人们看到了80后的成长, 看到了80后的希望。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张瑞才这样评价:“80后一代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 是一种时代的需求, 也是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发展的一种表现。”

如今, 80后一代正悄然的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中坚力量, 甚至领军任务。IT界的李响、戴志康, 体育界的易建联、丁俊晖等等都是万众瞩目的人物。80后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积极向上, 敢想敢做。8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学识、有头脑、有理想、有魄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80后将转变成一个代表社会中坚力量, 代表一个时代的新词。

◎台湾大选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3月22日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 得票765.87万张, 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 得票率为41.55%。陈水扁当局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入联公投”同时举行, 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 投票率仅35.8%, 公投未获通过。公投结果说明, “台独”不得人心。同时举办的由国民党所提出的“返联公投”投票率仅3 5.7%, 同样因投票人数不足而未获通过。

偶然的惊喜 篇4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玲玲 (化名) , 那年她16岁, 上初二, 她的年龄比班里的孩子大一些。她是一个不受人关注的学生, 总是默默地, 不太爱讲话, 学习在班级里大约处于中下游。她的父母是来我们农场打工的农民。她的母亲说, 玲玲不想上学了, 想出去打工。她的母亲是一个很朴实的人, 求我帮忙劝劝玲玲。看着玲玲母亲, 我安慰了她一下, 答应帮她试试。

那时候, 我只是给一个生病的老师代语文课和班主任。因为还有自己的其他工作, 所以我并没把这件事重视起来。虽然我也曾找她谈过话,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但一件偶然的事, 却改变了她。

那次期中考试, 她的语文成绩打了96分, 竟是全班第一名。虽然只是期中考试, 但孩子们还是很关注的。一些孩子不服气地说:“老师, 她的成绩一定有问题。”其实, 据我对她的了解, 我也是有所疑惑的。但我当时, 却在全班面前表示了对玲玲的信任, 并表扬她进步很快。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意外的是, 玲玲第三次月考又考了第三名。这一次, 我更加真诚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这次考试之后, 我的代课就结束了。玲玲也渐渐被我淡忘了。

2001年, 记得是临近暑假的一天, 下班后, 我正开门要往外走, 一个漂亮的女孩站在门前, 正举手要敲门。我俩一愣, 停了两秒。

女孩子说:“张老师, 我是来给你看我的毕业成绩的, 也想谢谢你。”我一愣, 脑子里搜索着关于她的记忆。

她看到我的样子, 赶快说:“老师, 我是玲玲, 你去年给我代过课。”

我一拍头, 想起了她, 说:“真是女大十八变呀, 你长高了, 也漂亮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一笑。我请她坐下, 问她为什么要谢我。她向我讲述了她的秘密。她告诉我, 那次期中考试她的成绩的确有问题, 她提前得到了试卷。那时我们学校还很落后, 是用一种手推的油印机印卷子。油印室是一个谁都可以去的小屋, 但由于在办公区, 学生也是很少去。那次她送作业本回来, 正巧被一位老师叫去帮忙倒油印室垃圾, 她无意间在垃圾箱旁边的地上得到一套已团成团印得不太清楚的语文试卷。回去后, 她把试卷上面的题都做会了, 并认认真真地写好了一篇作文, 所以期中考试她得了好成绩。她说, 她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 那次我对她的信任和鼓励给了她自信。其实, 当时我已想不起来都鼓励她什么了。她拿出毕业成绩单, 是抄录下来的, 我看后说, 不错呀, 可以上一个合同委托的小中专了。她说, 通知书已经到了, 不是公费的, 但她的父母同意供她上学。从她的眼睛中, 我可以看得出那份喜悦。要知道, 当时一个小中专生可比打工妹有发展前途得多了。

这次见面以后, 我再也没见过玲玲, 他父母也回老家了。但每年过年, 我都能收到她的一张贺卡。也正是如此, 更增添我做一名好老师的信心。

认识“偶然力” 篇5

不管温度如何变化, 如果能做到维持一定弹性的话, 橡胶的用途必能大展鸿图。于是固德异以各种能想得到的方法将橡胶加以处理, 反复实验, 但却始终徒劳无功。

其中方法之一为在橡胶中加上硫磺。在1839年的冬天, 固德异因为失手把一块混合硫磺的橡胶掉落到热烘烘的火炉上。以为会糟了的固德异却意外发现橡胶并未溶化, 只是稍稍烧焦而已, 他立即感觉到这个现象的重要性。

由这偶然的失败获得灵感的固德异, 以后把温度等条件加以不同的组合, 终于找出可让混合硫磺的橡胶安定化的最适温度与加热时间, 因而确立了被称为“加硫”橡胶的制造方法, 他个人也被誉为“世界橡胶之父”。

Serendipity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偶然发现有价值物品的才能、易遇奇缘的运气”, 是种能将歹运改变为幸运, 再将幸运改变为实力的力量。因此也称为“偶然力”。不管是固德异或是SHARP的船田文明都具有优异的“Serendipity的力量”。然而“Serendipity的力量”并非遥不可及的, 其实平凡如你我者只要肯用心学习, 也可获得“Serendipity的力量”。在偶然的事情中如何发现“机会”呢?这种能力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你要具有“偶然力”, 当然非下一番工夫不可。能将下述三种技术融会贯通, 运用自如就能从偶然中常常发现幸运, 也就是可发生Serendipity。

第一种技术为“脑力120%活用法”不单是显在意识, 也将潜在意识使用到最大限的技术。第二种技术“即断即决法”从多种的信息中选出必要的东西, 并做成决断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第三种技术“个人资产增强法”把拥有的经验、技术等个人资产加以组合并善加利用的技术。

Serendipity通常不会来自逻辑思考, 而是直接触及所谓的无意识层, 把从那里得到的直感诉诸行动的过程中才会发生。有充分的数据库, 而对这数据库有偶然的新刺激, 从这刺激产生新的预测、假说, 为了实证而采取行动, 在这些过程中就会产生Serendipity (易遇奇缘的运气) 。

如何引发好运, 引起Serendipity?首先要具有充分经验值的潜在意识之数据库, 而对该数据库以“少许的刺激、能点到重点”为契机, 然后再“采取新的适切行动”, 如此这般, 再三的反复。

Serendipity并非发生于真正的偶然。从固德异的例子可知他执着于橡胶品质的改良, 潜在意识的数据库中满满的有充分经验值的资料, 因此一发生失手把一块混合硫磺的橡胶掉落到热烘烘的火炉上, 他就知道该采取适切的行动。

一个偶然的发现 篇6

在学习乘法公式:(a±b)2=a2±2ab+b2时,老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若a+b=5,ab=6,则a2+b2=_______,a-b=_______.

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分析解题的思路,很多同学“连碰带猜”,用特殊值不断进行“试验”. 同组的小王的想法是:因为3+2=5,3×2=6,所以a=3,b=2,故a2+b2=13,a-b=1.但同学小李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果a=2,b=3呢,那么a-b的值就等于-1了.

有没有一种通法,能直接求出所有满足题意的解呢?老师让我们结合乘法公式进行探究,我们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对(a+b)和(a-b)进行平方,因为这样变化后,就会出现a2+b2和ab,从而沟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举手提出了我们小组的想法,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思路,并鼓励我们把探究的过程展示出来.

二、发现结论与验证

我们小组的二次探究过程如下:

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两数的平方和等于两数和的平方减去它们积的2倍或两数差的平方加上它们积的2倍;两数和的平方与差的平方之和等于它们平方和的2倍;两数和的平方与差的平方之差等于它们积的4倍.

三、运用结论

课后练习时,我发现还有几道题目可运用公式一和公式二解决,你不妨也来试一试.

1.(课本第90页第9题)已知(a+b)2=7,(a-b)2=3,求a2+b2、ab的值.

2. 已知m-n=4,mn=5,求m2+n2的值.

3. 已知x+y=4,x-y=2,求xy的值.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钻研和探索、归纳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可见,学习数学只有享受过程,才能有所收获!

是偶然还是必然? 篇7

探究班级出现两个同学同年同月同日生现象的可能性大小.

【活动准备】

1. 老师提出活动课题,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好课题组长,组长制订研究计划并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

2. 由老师联系家长,周末给同学们提供上网交流机会.

3. 老师联系学校文印室,帮助打印生日统计表.

4. 老师与各班班主任协商,安排班级的调查时间.

【活动过程】

1. 网络问卷调查(初步感知班级中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现象的存在)

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了解在其他初中读书的小学同学,目前所在班级中有没有人与他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班级中有无两个同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2. 校内实地调查(进一步感受班级中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现象的存在)

制订合适的调查表,再与各班主任协商确定的时间,到学校各个班级中收集每个班级同学的生日情况. 为了减少调查时所占用的时间,可每个调查对象发一份调查表. 调查表设计如下:

3. 数据统计分析(切实感受班级中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现象的存在)

利用设计的数据分析表,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个班级中是否出现两个同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现象.

4. 数学计算分析(真实了解班级中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现象存在的原因)

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阅或寻求数学老师帮助,掌握计算同年同月同日生概率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计算各个班级出现同年同月同日生现象的概率(假设班级的每个同学都同岁,即都是同年).

5. 成果展示汇报

读徐志摩的《偶然》 篇8

这首诗整体来看就是对“偶然”这一概念的定义, 于是诗以“偶然”这一具有修饰性的词做标题, 说明“偶然”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 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整首诗都是围绕着“偶然”是如何发生、如何运作来进行的。

诗人首先以两个意象的碰撞——“云”与“海”———来定义偶然。在这个情节的表述中, “云”与“海”是行动的主体, “偶然”就发生在这两个主体相互运作的行动中。

诗的开头是对第一个行动主体“云”的状态的交代, 将“云”的特征完全地融入到词句间: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

这里修饰“云”的量词是“片”, 而“片”并不是修饰云的唯一量词, 比较常见的还有“朵”, 那么为什么这里使用的是“一片云”而不是“一朵云”呢?“朵”形容的是成团的东西, 而片形容的是薄薄的、很轻的东西, “一朵云”给人一种很厚重的感觉, 略带压抑的味道, 仿佛天空并不晴朗, 厚重的云层遮住了太阳。“一片云”塑造了云的一种轻飘飘的、风一吹就走了的形象, 给予云一种不稳定的、飘来飘去的动态感, 这种动态感是“一朵云”无法实现的。“一片云”这一意象的使用突出了“我”的行踪或是内心的不稳定性, 说明“我”的行踪和心理变化都是无法预知的。在“一片云”之前使用了一个定语“天空中的”, 一方面揭示了“我”将自己所置的位置, 可与下文的大海的“波心”产生一种位置上的张力;另一方面, 将云置于辽阔无边的天空中, 可以突出云漂浮的自由、不受拘束, 这一特点与“一片云”的不稳定性结合起来, 更能表现出“我”的行动的不确定性。于是, “偶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相遇主体之一的行动上的不稳定性。

随后一句是对“偶然”的另一主体意象“海”的侧面描写:

……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

这里出现了一个与标题“偶然”相似的词———偶尔, 这个词仍是在形容“云”的行动, 它暗示了“云”在漂浮中会理所应当地碰到一次意外, 这个意外就是后面的“投影在你的波心”。这时出现了一个“我”说话的对象———“你”, “你的波心”暗示了“你”的身份是大海, 于是第二个主体意象“海”就悄悄地登场了。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天空中飘着一片云, 下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而“波心”一词又与人心相通, 所以这幅图画的引申义就是:我在你的心里留下了印象。说到留下印象, 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 这个印象是怎样留下的?深刻与否?我们可以注意到连接我与你的动词“投影”, 投影是指物体将影子投射到另一物体上, 说明两种物体的关系并不是像投入那种实实在在的融合在一起, 而是轻轻的、含蓄的重合, 这就意味着“云”和“海”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 也许还会分离。在诗中并没有对“海”这一意象有过多的描述, 甚至对它没有直接描写, 说明在“云”与“海”这两个主体的互相运作中, 主动的一方是不稳定的“云”, 被动的一方是沉稳的、深厚的“海”。

写到这里, 诗歌并没有止步于对“云”与“海”构成的画面的描述, 还有语言的交流, 加入了“云”对“海”说的话:

……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

偶然的相逢本是一件让人觉得惊喜的事, 而“云”为何要告诫“海”不要为之欢喜呢?从手法上来看, 这是一种反讽, 使得这种“讶异”和“惊喜”更加强烈。另外, “云”的“不必……无须……”与“海”的“讶异”、“惊喜”之间也造成了一种对比———洒脱放浪与深切执著, 这也暗合自由漂浮的“云”和宽阔深沉的“海”的意象的本质。“云”对“海”说的这段话也进一步塑造了“云”的放浪不羁的形象, 使不稳定性不仅仅停留在“云”的行动维度上, 还上升到“云”的思想本质中去, 这时的“云”似乎拜托了意象的物性, 而上升到了人物形象的层面上, 开始具有人性。

然而, 诗行至此, 仍缺乏关于“云”所说的话的合理解释, 于是在下文中, 伴随着“云”和“海”之间的故事情节发展, 给出了交代:

……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

这句话省略了主语, 根据诗中上下文的推测, 可以得出主语应为“我”, 也就是“云”。于是这句话可以还原为: (云) 在转身间消灭了踪影。“转瞬间”极言时间之短。接下来配上的动词是“消灭”而不是意思相近的“消失”, 这是因为消失是一个慢慢不见的过程, 给寻找踪迹留有一定的余地, 而消灭则强调了速度的快, 并且毫无踪迹可寻。接下来“消灭”的宾语是“踪影”而不是“踪迹”, 这是因为“踪影”的“影”与上文的“投影在你的波心”中的“影”相呼应, 强调了“云”与“海”的相逢时间并不久, 还不至于互相留下深刻影响、在心上烙下痕迹, 同时“踪影”是“影”, 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痕迹, 来去十分自如, 可以随意抹去, 而“踪迹”显然不能一下子消灭或忘却, 与“云”的形象也不符。

到此, “云”完成了一个从没有思想只有自身性质的物到有性格、有能动性的人的转换。从“云”自身的漂浮不定出发, 逐渐塑造了一个放浪不羁的浪子的形象, 实现了由二维的画面向三维的情节的转化, 为下文出现人物“我”和“你”做了铺垫。

然而这里仍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形式上的问题。在这部分诗中可以找到两个破折号, 破折号中间夹的是“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起到了夹注的作用。为了使诗的意思更连贯完整, 可以对诗句的顺序有一个小小的调换: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不必 (为之) 讶异,

更无须 (为之) 欢喜。

前三行都是对云以及云的行动的描写, 后两行是对话。严格地说, 云的行动只有两个:投影和消灭。这样看来, 明显是将顺序进行如上的调换更能保证云的动作的连贯和完整, 那么为何要在其中夹注一下对话呢?

首先, 这两行诗的加入在“云”的行动中插入了“云”猜测的“海”的反应, 使得“海”融入到了“云”的行动当中来, 造成了一种“云”与“海”对话的效果, 使得整首诗看上去不再是“云”的独白, 而是“云”与“海”共同参与的, 于是这个夹注起到了互动的效果。

其次, 破折号的插入在投影和消灭两个动作之间插入, 拖延了第二个动作发生的时间, 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所以, “你不必讶异”这句中的“你”指的不仅仅是诗中的人物, 也暗指读者, 就好像一个暗号一样在暗示读者:看好了, 我这片云要行动了, 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 我接下来的行动是很正常的。但是, “云”作为说话者仅仅是做出了警示而已, 却并不能控制他的行动给读者带来怎样的结果, 于是这个警示反而使得读者更加不平静, 对“云”与“海”之间的行动产生了更多的期待。

诗歌到这里产生了一个转折。当“云”和“海”摆脱了意象的外衣开始形成人物形象之后, 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 不稳定性也随之剧增, “偶然”的味道也随之浓重了。诗的前半部对“偶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抽象的概念, 接下来就是对这一概念逐步具体化的过程, 于是第二部分一开头就是一个对“偶然”发生的人物、事件、环境的限定: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

这句话交代了人物、事件、环境。先来看人物, 这句话的主语不是“我们”或“我俩”, 而是“你我”, 为了说明相遇的主体是分离的、毫不相干的两个人, 如果换做“我们”或是“我俩”, 就消除了两个个体的独立性而完全地把两个人捏到了一起, 无法造成两人相遇的冲击。事件指的就是“相逢”这件事, 自古以来, “相逢”一词的使用从不是形容两个人随随便便的相遇, 不管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还是鲁迅的《题三义塔》中写的“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都对相逢做了限定:相逢是有前提的, 要么是因为自身遭遇上有共同点, 要么是因为两个人之前有一段相识的历史, 总之, 是有极大感情上的共识或情感基础的。所以, 在这首诗中的“相逢”包含了很多感情, 这个词作为一个连接点, 像胶水一样把毫不相干的“你我”黏在了一起, 就如平行线突然有了交叉点, 两个人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感觉———到这或许还上升不到感情的程度。再来看环境———黑夜的海上, 两个人遇见可以有无数的地点, 甚至有更多的更有情调的地点, 但为何偏偏是黑夜的海上?黑夜和大海一样, 都给人茫茫无边的感觉, 都让人找不到方向, 在这样一个找不到方向的环境下, 你我还能碰巧相逢, 更突出了这种相逢的传奇性。在这第一句话中, 将故事发展的要素都配备齐了, “偶然”在其中孕育, 并在接下来的人物行动或对话中体现出来。

然而, 人物在此时并没有急于行动, 而是交代了各自的行动趋向和路线:

……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 方向;

……

这句话中极言“你我”的方向不同, 并且在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人称代词的重复, 这种重复产生的不仅仅是韵律节奏上的效果, 还包含对“你我”的独立性的强调。因“你”和“我”方向不同, 造成了一种强烈的两个个体之间的排斥感, 暗示了这种相逢的特点:稳定性差、时间短。于是, 分离是这种相逢的必然结果, 相比之下, 相逢的产生是多么地偶然和珍贵。

对于这样一种短暂的、珍贵的、偶然的相逢, 作为人物的“我”和“你”一定会对其表态, 尤其是处于主动位置的“我”, 于是“我”的态度就随后自然流露出来:

……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

“我”的表态又暗含在与上文类似的“我”对“你”的话语中。“记得”与“忘掉”是一对反义词, 并列在一句中又产生了一种的张力, 忘掉说的越多反而让人记得越清楚。在这句话中, 令人感兴趣的不是显而易见的张力, 而是“也好”和“最好”的使用。“也好”的语气是略带轻佻的, 表明“我”并不在意“你”是不是记得这件事, 这种洒脱的不稳定性与上文的“云”的形象相吻合, 表明“我”在思想上是十分自由的, 不受别人控制, 也不愿控制别人。而“最好”是一个深化的标志, “最好”是副词的最高级形式, 说明“忘掉”是“我”给“你”的一种最合“我”意的建议, 并且十分希望“你”能按照“我”说的做, 也略带请求的味道。这两个词的使用表达了“我”的放浪与制约, 一松一紧, 应和了“记得”和“忘掉”之间的张力, 也是你我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最好诠释, “我”对“你”就是这样又洒脱放浪, 又限制约束, 若即若离, 这场偶然对于“我”和“你”来说也是一件平淡而又难忘的事。

对“偶然”的魅力的描述没有止步于含蓄的若即若离, 而是进一步明显地加剧:

……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一句实际上是“记得”和“忘记”的宾语, “记得”和“忘记”的都是“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在这句当中, “自由的一片云”的形象、“我”的那种洒脱、不受拘束的形象彻底瓦解, 全因这句话中的一个词———互放。“互放”说明你我之间的爱意或是好感不仅仅是从“你”到“我”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 “我”对“你”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舍之情。之后是“光亮”这个词, 与“黑夜的海上”相呼应, 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黑夜”和“海”的茫茫无边使得“光亮”更亮更耀眼, 表达了这次偶然交会的难忘。

这首诗企图通过一组意象和一对人物解决“什么是偶然”的问题。诗中用了“云”和“海”、“你”和“我”产生一幅画面和一组情节, 构成了双重表述, 将偶然的概念表达了出来, 即大千世界中随即的两个个体无意中遇见, 又很快分离。每一层表述都是先交代偶然产生的背景环境、人物或意向, 随后插入占主导地位的一方 (“云”和“我”) 对对方的命令式的话语, 暗示了主导者对偶然的态度, 最后从事件层面上升到感知层面, 交代了偶然产生的实际效果及给人留下的心理印象。双重表述的安排使得偶然的概念从一开始的具体化达到了最终形象化的效果。每一层表述在对“偶然”的展现和认识的都有一个巧妙的转折———从平常到不平常, 在双重表述的推进过程中, 转折的力度在逐渐加大, 到结尾, “我”的浪子形象有一个彻底地转型, “偶然”的效果就在其中彻底的被释放出来, 成为了短暂而又令人难忘的、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这首诗企图以平淡的甚至不屑的语气来描述一次偶然, 但是效果则是相反的, 偶然带来的结果是强烈的冲击和碰撞, 并在一瞬间产生了绚烂耀眼的火花, 当诗句结束了, 读者一闭上眼, 仿佛还能看到那火花明晃晃的影子。这就是这首诗最大的美。

摘要:《偶然》是徐志摩的一首看似很潇洒, 却充满爱意的诗。这首诗整体来看就是对“偶然”这一概念的定义, 于是诗以“偶然”这一具有修饰性的词做标题, 说明“偶然”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 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整首诗都是围绕着“偶然”是如何发生、如何运作来进行的。

上一篇:营销毕业生论文下一篇:山楂中黄酮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