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2024-11-04

公司股东资格确认(精选8篇)

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篇1

公司股东资格确认:静态与动态的考察

导读:股东资格是公司股东享有股东权的基础,股东资格确认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本文从静态与动态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研究。

一、静态的考察

所谓静态的考察,是指在公司正常存续、股东不发生变动或者股东发生变动后已由公司进行了某种记载或登记的情况下,对股东资格确认规则的考察。

(一)静态下有限公司的股东资格确认。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公司股东的姓名或名称是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有限公司成立中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股东的姓名或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有限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股东的出资额、出资证明书编号,股东发生变动后,公司应将股东变动情况记载于股东名册;国务院制定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9条规定,有限公司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为公司登记事项。第31条规定,有限公司变更股东、有限公司的股东改变姓名或者名称的,应当自发生变动之日或改变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因此,在静态的情况下,公司章程的记载、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应该都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公司股东的情况,都可以作为确认股东资格的标准。而且,对于依法正常运转的公司而言,以这几个标准中的任何一个来确认股东资格,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公司运转不规范或处于非正常状态,公司没有按规定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没有置备股东名册,或者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出资证明书,对公司股东情况记载不一致,使得依据这几个标准判断股东资格得出的结果不一致,在出现争议时,以什么标准来确认股东资格呢?一般认为,当公司股东名册的记载与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股东事项不一致时,应当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为准。对此,我基本上是赞同的。但是这一规则只适用于股东名册有正确记载的情况,实践中股东名册的记载与公司股东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并非罕见。如在公司成立后至公司置备股东名册的过程中,并不会因为没有股东名册的记载就否认股东资格或影响股东行使权利。有些公司没有按照规定置备股东名册,但是我们也并不会因此认为公司没有股东。

我认为股东资格确认规则主要是解决公司与股东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公司记载不规范或没有记载时,如果不涉及第三人,则在确认股东资格时,应该着重考虑以一些公司内部文件(如股东协议、出资证明材料、股东会决议等)为证据来判断。应该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来判断,尤其要注意出现不一致的原因是在公司方面还是在股东方面,如果是由于公司过失导致记载不一致,就不应该让真正的股东承担不利后果。

如果股东资格争议涉及到第三人利益的问题,则处理原则和方法又有所不同。如果第三人因为相信公司章程或公司登记机关的记载,与公司登记的股东发生股权转让、股权质押交易,则应该以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原则来处理股东资格确认的问题,至于公司内部的问题,可以通过追究不法履行法定或约定义务者的违约责任或损害赔偿责任等途径来救济受损害的股东。

(二)静态下股份公司的股东资格确认。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发起人的姓名或名称是公司章程和企业登记之绝对必要事项。股份公司的非发起人股东毋需在公司章程中记载或在登记机关登记,股份公司成立后发起人股东依法转移股权时,也不需要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可见,对于股份公司来讲,无论在静态还是动态情况下,以公司章程的记载或登记机关的登记为标准来确

认股东资格没有普遍意义,也没有法律依据。

在静态的情况下,股份公司确认股东资格可以概括为:确认发起人股东,可以以公司章程或公司登记为准;对于包括发起人股东在内的记名股东资格的确认,应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为准;对于无记名股东,则以股票的持有并出示为准。

二、动态的考察

所谓动态的考察,是指从公司股东发生变动至其变动情况在股东名册上得到记载这段期间内,对股东资格确认规则的考察。在发生股权转让、赠与、继承或公司的合并、分立以及其他引起股东变更的情况时,股东变动至其变更登记完成有一个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股东名册的记载与公司股东实际情况是不符的。其它在静态情况下可以作为确认股东资格的文件也均与公司股东的实际状况不符,因此在这个期间股东资格确认规则应该与静态情况下的规则不同。

为避免出现在公司办理股东变动的确认及变更登记过程中的股权虚置或股东权利的真空状态,在动态情况下的股东资格确认规则设计上,应明确规定将公司的原有合法股东或依法取得股权的新股东依法以书面方式通知公司股权变动情况并向公司提交有关的合同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之时,作为新老股东权利的交接点,依法取得股权者此时即可取得股东资格,可以行使股东权利。这一规则对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都可以适用,但是不适用于依法取得股权者未通知公司以及股权变动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的情况。

根据公司法第36条和第145条的规定,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将股权转让结果记载于股东名册是公司的义务。办理股东名册变更登记既然是公司的法定义务,又完全是公司自身可以控制的行为,因此不应该允许公司因自己未及时履行法定义务而拒绝承认新股东。从公司经营风险转移的角度来分析,也应该得出同样的结论。在发生股份变动状况之日起,公司经营风险以及公司各项决策执行所产生的后果均会转移给新股东承受,而如果在规则设计上允许公司在权利人通知公司后拒绝股东享有和行使权利,就有违法律的公平、正义的原则。在实践中,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前受让方行使股东权利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公司股权变动信息的记载、公示,一般并不影响第三人对公司资本、公司偿债能力等交易安全因素的判断。所以,采用这一规则并不会造成不利后果。但是为了尽量缩短动态情况持续的时间、减少不稳定状态,应该以公司法的明确规定,促使公司以最高的效率办理股东名册变更登记等事项。

公司法第145条第3款规定,股份公司股东大会召开前30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日内,不得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这一规定是为了便利公司股东会的召开和股利分配等事项的操作,并不是限制依法取得股份者的股东资格。这表明即使对记名股东,股东名册也并非确认股东资格的唯一依据,未登记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的人可能是公司的合法股东。公司法的这一规定,不仅与上述的动态规则并不冲突,还可以从侧面印证动态规则的合理性。

对于被公司不当拒绝或延误在股东名册上登记的股份取得者,应该允许其行使股东权,即从其向公司提出股东资格确认请求之日起,该股东可以主张受益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可以请求撤销公司未向其发出召集通知的股东会的决议。公司拒绝或妨碍新股东行使权利的,新股东可以起诉公司,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动态与静态的关系

股东资格确认的静态与动态,是相对的。对于发生变动的那一部分来讲,是动态的,股东资格确认应适用动态规则,而对于未发生变动的那一部分,又是静态的,股东资格确认应适用静态的规则。因此,静态与动态规则一般是同时分别对不同的股东适用的。对绝大部分公司来说,静态是常态,动态是非常态;在动态的情况下,一般总‘是动中有静。但在上市公司中,流通股股东在每个交易日都会发生变化,实际上没有一份股东名册能够完全准确真实地反映公司股东的情况,它只能反映截止到制作该股东名册的特定时刻的股东状况,因此,对上市公司而言动态是常态。

确认股东资格的静态与动态考察,主要是针对公司内部关系的。对公司外部关系来讲,尽管在公司

股东名册变更前可以确认依法取得股份者的股东资格,但是新股东对其股权的处分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公司外部人员认知公司股东,是以公司股东名册的登记或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为依据的。

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篇2

一、我国隐名股东资格承认的状况

对是否应承认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资格问题, 目前在我国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 否定说, 认为隐名出资行为往往具有规避法律的性质会引发更多的纠纷, 因此不应承认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 (2) 第二, 肯定说, 主张只要隐名出资人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 就应承认其股东资格。第三, 折衷说, 主张根据争议涉及的法律关系是属于个人法还是团体法上的法律关系来决定适用不同的规则, 仅内部关系的纠纷根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探究其真实意识表示, 涉及公司外部关系的纠纷则按公示 (如工商登记) 的内容认定股东资格。 (3) 否定说和肯定说都具有片面性, 而折衷说由于既考虑到了意思自治原则和真义主义, 又考虑到了外观主义的适用, 较前两者更为妥当, 因此在我国理论界被广泛采纳。

我国现行《公司法》未对隐名股东问题作出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 》 (后简称《规定》) 仅针对外商投资企业中的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问题作出规定, 没有涉及内资企业的有关问题。我国有少数几个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作出了规定, 包括《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试行) 》 (2004年) (后简称《北京意见》)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 》 (2006年) (后简称《上海意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 (2003年) (后简称《江苏意见》) 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 (2006年) (后简称《山东意见》) 。从这些规定内容来看, 我国司法界主张在一定条件下承认隐名股东资格, 对于司法实践中的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纠纷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但是这些规定并不完全一致, 目前也尚无全国性的针对内资企业的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统一规定, 司法实践并不统一。虽然我国多数法院在审理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案件时采得是折衷说, 但是还是有少数法院在审理隐名股东资格确认案件时持否定说 (4) 。

本文的观点与主流观点一致, 即采折衷说, 主张在涉及对公司以外的善意第三人的义务和责任的承担上, 赞成以形式要件来确认隐名股东资格, 但在涉及公司内部关系时, 主张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和真意主义, 以实质要件来判断。目前在讨论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时一些文章只提及“出资”这一实质要件, 这种观点只考虑到了有限责任公司资合性的特点, 有一定片面性。鉴于非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具有资合性和人合性两个特征, 因此, 在讨论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实质要件时应结合这两个特征来研究。 (5)

二、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资合性实质要件

(一) 出资与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关系

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法人必须具有独立的财产, 其财产来源于股东的投资。资合性实质要件指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该特征相应的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涉及隐名股东的“出资”。《公司法》对“出资”概念的使用不甚统一, (6) 为避免混淆, 在此仅指股东对公司的投资行为。出资是股东最主要的义务, 因此有很多人主张以出资作为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在定义隐名股东的概念时也将出资作为其特征之一。但是在讨论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实质要件时笼统地使用“出资”概念而不对其进行剖析, 将可能难以准确论述有关问题, 因此可将出资分为狭义上的出资和广义上的出资, 前者即实际出资, 指现实地履行了出资义务;后者还包括认缴出资, 即股东承诺缴纳出资的行为。

《公司法》没有对“出资”概念进行这样区分, 而《规定》和几个高院的司法解释中明确使用了“实际投资”或“实际出资”等字眼, 但这些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北京意见》的规定很概括, 未明确将实际出资作为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上海意见》和《山东意见》并没有规定在隐名投资不由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约定产生的情况下是否将“实际出资”作为认定隐名股东资格的条件;而《规定》和《江苏意见》没有区分隐名投资是产生于约定, 还是由于办理注册登记的人的过错致使错误登记或者漏登的不同情况下, 是否将“实际出资”作为认定隐名股东资格的条件。在司法实践中, 也有法院在隐名股东由于公司设立登记申报人的故意而没有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记载其姓名, 且没有实际出资的情况下承认其股东资格的判决。 (7) 如果在确认隐名股东资格时, 不对隐名原因进行区分而作统一规定, 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甲、乙、丙、丁四人达成协议欲成立A有限责任公司, 约定各出资10万元, 并由甲作股东代表负责办理公司登记事宜。由于甲出于某原因有心欺骗丙, 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均未记载丙的姓名, 只记载了甲、乙和丁的姓名, 并将约定属于丙的股权计入了自己名下。而在公司成立前丁与戊约定由丁代戊作A公司的显名股东, 戊来出资。但是公司成立后, 发现除了甲外, 其余三位股东均没有实际出资。按《公司法》第25条和第200条的规定, 乙没有实际出资并不丧失股东资格, 如果没有按时缴纳出资只须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补缴出资并受到相应行政处罚。可见我国《公司法》并未主张将实际出资作为获得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而按《公司法》的规定实际上股东资格的获得是来源于认缴出资行为。如把实际出资作为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实质要件, 丙和戊则无股东资格。问题在于, 第一, 虽然乙和丙都认缴了出资, 但乙有股东资格, 丙无股东资格。第二, 虽然丙和戊都是隐名股东资格主张者, 但两人隐名的原因不同, 丙对于隐名的形成没有过错, 而戊是故意隐名, 但两人的股东资格均得不到确认。从该角度将对丙不公平。因此, 本文主张区分情况处理:第一, 如果隐名源于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的约定, 那么应将实际出资作为确认约定隐名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以维护交易安全, 也符合权利义务一致原则。第二, 如果隐名是由于办理注册登记的人的过错致使错误登记或者漏登的, 只要非约定隐名投资人可证明已与其他股东达成了投资的合意, 或在企业改制下按企业规定应成为股东的, 即使在纠纷发生时还没有实际出资的, 也可确认其隐名股东资格, 当然也应按《公司法》规定承担相应的缴资义务。

(二) 出资的判断

“出资”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行为, 但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往往对于主张隐名股东资格者是否已对目标公司出资有争议, 对是否已“出资”的判断成为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各种案例的研究, 本文认为可从两方面来判断是否出资:

第一, 应考察主张隐名股东资格者是否有向目标公司交付一定财产的事实。在司法实践中证明该行为通常比较简单, 例如, 可通过隐名股东持有的载有其姓名 (名称) 的由目标公司签发的表明其已向目标公司缴纳出资的出资证明书、收据、投资证明或隐名股东向目标公司银行账户划拨款记录等来证明。

第二, 应考察主张隐名股东资格者在交付财产时是否有成为目标公司股东的意思表示。可通过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达成了由隐名股东出资而由显名股东在公司对外公示文件上显名的协议来证明该意思表示。如此协议是以书面形式缔结的, 判断当然较容易, 但是在无书面约定时判断就较困难, 必须综合各种证据判断。

总之, “出资”应理解为是法律行为为妥, 包含了隐名投资人作为股东投资于目标公司的意思表示和实际出资的事实。

三、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人合性实质要件

股东为二人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是社团法人, 以股东的结合为基础。因此在确认其隐名股东资格时必须考察其他股东是否认可, 以维护公司的人合性。人合性实质要件即是在判断是否确认隐名股东资格时需与公司人合性特点相应的条件。

(一) 人合性实质要件的具体内容

1. 应考虑需获其认可的其他股东 (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除外的股东) 的人数。

按通说, 股东资格的取得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原始取得即在公司成立时或公司成立后通过公司增加资本投资而取得股东资格。继受取得是通过转让股权、继承、公司合并等方式而取得股东资格。如果隐名投资是在公司成立时或公司成立后通过增加资本投资进行的, 那么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需获得所有其他股东的一致同意, 因为设立公司是全体股东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而如果隐名投资是在股权转让时进行的, 那么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需获得公司其他股东一半以上人数的同意, 这样和《公司法》有关股权转让的规定一致。《规定》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中的隐名股东资格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 没有对此进行区别规定, 可以理解为是要求获得其他股东全部的认可, 这是和外资企业原有的立法一致的。

2. 其他股东认可的时间点。

如果在出现隐名投资时其他股东并不知晓隐名股东的存在, 那么就应以其他股东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认可为准。如果其他股东在纠纷发生前即知晓隐名股东的存在, 那么就应以其知晓时的认可为准, 而不宜以其他股东在法庭中对是否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态度为准。司法实践中也有其他股东在纠纷发生前知晓隐名投资而表示认可或默认, 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又反悔不认可的情况, 不同法院对此的认识不同当然就作出了不同判决。 (8) 如果不加区分通通以其他股东在法庭审理中的认可为准, 将可能出现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判决结果。

(二) 在司法实际中判断是否符合人合性实质要件时需厘清的问题

1.隐名投资人在纠纷发生前实际行使股东权与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人合性实质要件的关系。《江苏解释》第28条和《山东意见》第36条以及《规定》第19条对此也有涉及。实际上, 不宜将隐名投资人已实际行使股东权作为确认其隐名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因为现实中即使是非隐名股东也有股东权被剥夺或限制的情况, 因此不能单以未实际行使股东权否定股东资格。 (9) 在《最高人民法院对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江苏公司与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等股权纠纷一案请示的答复》中,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实际投资人在争议前实际行使股东权的态度时认为, 在实际投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对于隐名投资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似可”因此确认实际投资人的股东资格。据此推定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将实际投资人在争议前实际行使股东权作为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必要条件。因此宜理解为是隐名投资人已实际行使股东权对确认股东资格具有辅助意义, 这主要表现在在其他股东没有书面认可的时候有助于法院判断其他股东是否已认可隐名投资人的隐名股东资格。如果在纠纷发生前隐名投资人已实际行使了股东权, 而其他股东知晓该事实并未明确反对承认其股东资格的, 那么可视为其他股东已默认了其隐名股东资格。 (10)

2.应区分其他股东“明知”隐名投资人在纠纷发生前行使股东权和其他股东“认可”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上海解答》第1条把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作为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条件之一, 而《江苏意见》第27条规定的是其他股东对隐名者的股东资格予以“认可”的。而在司法实践中, 不同法院对于其他股东“明知”和“认可”的效力的认定也是不同的。 (11) 因此, 在以隐名投资人已实际行使股东权来判断其他股东是否认可其隐名股东资格时, 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不能单以隐名投资人已实际行使股东权就认定其他股东“认可”了其股东资格。

3.不能以目标公司认可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代替其他股东的认可。《上海解答》第1条规定似将目标公司认可隐名投资者的股东资格作为确认隐名股东资格的人合性实质要件。在司法实践中, 也有法院以目标公司认可隐名投资者的股东资格来代替其他股东的认可。 (12) 以目标公司认可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代替其他股东的认可并不妥当。因为目标公司和其他股东是不同的商事主体, 有各自独立的人格, 目标公司知晓隐名投资和认可隐名投资者的股东资格并不代表所有的或过半数的其他股东一定知晓并认可。

四、结语

为统一引导司法实践, 宜在今后的全国性立法中明确隐名股东资格确认, 须符合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和人合性实质要件 (确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隐名股东资格只需符合资合性实质要件) 。另外, 如何使我国的外资企业立法和内资企业立法相协调, 在哪些问题上两者的立法应相同, 在哪些问题上两者的立法应有所区别, 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在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问题上, 原则上两者宜作出相同规定, 但是涉及到国家审批制度时应有所区别, 即《规定》第十四条 (三) 应保留。至于《规定》第十四条 (二) 的规定, 即“ (确认隐名股东资格应有) 名义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认可实际投资者的股东身份”是否应保留值得商榷。因为该规定对于外商投资企业中隐名股东确认时人合性的要求显然是高于了对内资企业中隐名股东确认时人合性的要求, 这种较高要求的合理性还有待论证, 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立法的契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我国目前还缺乏有关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全国性统一立法,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隐名股东资格确认的实质要件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 因此有必要完善全国性的统一立法。在公司内部关系的背景下确认隐名股东资格时, 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和真义主义, 以实质要件来判断。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有关的立法、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中的案例, 主张从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和人合性的特点出发构建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 并探讨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隐名股东资格的一些具体问题。

关键词:隐名股东资格,确认,实质要件

注释

1[1]罗晋京.试论公司股东资格、股权和股东.特区经济, 2008 (2)

2[2]例如丁璇, 吴小晗.《隐名股东案件的审理与评析》所持观点体现了该说, 人民司法2003 (8)

3[3]刘贵祥.外商投资若干前沿问题之探讨.判解研究, 2009 (5)

4[4]如 (2007) 云高民二终字第183号判决书所载案件, 来源于“北大法宝”中国司法案例数据库。在该案一审中法院采形式说, 认定隐名股东是实际出资人, 但以其不具备股东的形式要件而否认其享有股东资格。而二审法院采折衷说, 虽然维持了原判, 但更改了判决理由, 其判决理由是认为该案中上诉人 (原告) 不具备成为股东的实质要件。显然两个法院在此问题上采不同观点。

5[5]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只有一个股东, 如果目标公司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在形成隐名投资时唯一的股东 (显名股东) 应是知晓隐名投资的, 因此在确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时只需考虑是否符合资合性要件。

6[6]李建伟著.公司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第296页

7[7]详情参见 (2009) 浙温商终字第755号民事判决书, 来源于“北大法宝”中国司法案例数据库, http://vip.chinalawinfo.com/Case/, 2010年7月10日访问。

8[8]详情请参见 (2009) 一中民终字第19145号民事判决书以及 (2007) 沪二中民三 (商) 终字第435号民事判决书, 来源于“北大法宝”中国司法案例数据库, http://vip.chinalawinfo.com/Case/, 2010年7月11日访问。

9[9]目前理论界也有人持相同观点, 参见:王俊华.试析隐名股东投资者的股东资格认定.财经论坛, 2007 (10) .以及何波.公司纠纷案件审理的动向及思考.判解研究, 2009 (5)

10[10]司法实践中也有法院以此断定其他股东已默认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并作出了确认判决。详情请参见 (2009) 一中民终字第19145号民事判决书, 来源于“北大法宝”中国司法案例数据库, http://vip.chinalawinfo.com/Case/, 2010年7月11日访问。

1111详情请参见 (2000) 沪二中经终字第350号民事判决书, 来源于“北大法宝”中国司法案例数据库, http://vip.chinalawinfo.com/Case/, 2010年7月11日访问。

论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原则 篇3

关键词 隐名股东 利益平衡 外观主义

隐名股东,又称为匿名股东,是指“实际出资人或者认购股份的人以他人名义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认购股份。股东身份的确认是股东行使自身权利的前提,也是股权转让的必要条件,因此至关重要。另外,公司、股东、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冲突也要求对于股东资格予以认定。要想成为股东,出资是实质要件,但还须具备形式要件,即签署公司章程,在公司章程上被记载为股东;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为公司股东;持有公司签发的出资证明书;在公司股东名册上有记载等等。一般来说,证明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应该是一致的;但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的分离的情况,从而使得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往往出现相互矛盾的判断结论。

笔者认为,不能因为隐名股东形式特征的不规范就轻易否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现阶段公司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因为牵涉到股东、公司和债权人等多方主体的利益,普遍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一、维持公司稳定性原则

公司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企业形式,其最大优点是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股东均以出资和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符合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将投资的风险程度大大地降低了。因此,只要公司经营顺利,股东就可以长期从公司获取投资回报。公司作为一个社团,其牵涉的利益主体众多,法律关系复杂。只有公司内部的法律关系稳定才能保障公司外部的法律关系稳定,才能避免纠纷的出现,才能使公司更好的存续下去。

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也要本着这个原则,不可轻易否认已实际享有股东权的隐名股东资格。隐名股东如果已经实际参与到公司的经营中,并对公司的经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时如果轻易否认隐名股东股东资格,有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发生混乱。同样的,如果显名股东实际享有股东权利,轻率地依隐名投资协议和

隐名股东的主张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同样是不可取的。隐名股东的显名必须经有限责任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予以同意,或者有证据证明其他股东对隐名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的事实已经知晓。隐名股东的资格确认应当以维护公司的交易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为前提。

二、保护和鼓励投资原则

营利性是公司的根本法律特征,公司不过是“股东为降低投资风险、谋求最大经济利益而借以实现其目标的工具。”隐名股东将属于自己的财富投入公司形成公司资本,并期待带来投资收益。虽然,这种资本投入的动机是利己的,但是资本的增值过程同样也是利他的。市场经济鼓励市场主体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公司法》明确指出该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这种合法利益当然也包括股东因投资而产生的各项利益。确认隐名股东资格应该本着这个原则,在隐名股东没有恶意规避法律的情况下,保障隐名股东的应得利益,维护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三、利益平衡原则

公司的内外关系牵涉到股东、公司、债权人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在隐名股东的问题中,公司的内部关系包括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其他股东以及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属于公司制度的调整范畴。而公司与公司外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则属于交易制度的范畴。认定隐名股东资格,要同时从这两个范畴进行考虑,维护交易制度和公司制度的关系,使两者达到最佳平衡,没有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着两种制度的功能,维持隐名股东、显名股东和公司等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

四、外观主义原则

商法上的外观主义原则要求以交易当事人双方行为的外观为准来认定商事交易行为的效果。外观主义的宗旨是为了维护商事主体间的交易安全。根据外观主义原则,商事交易在行为完成后,原则上不得撤销,即使出现行为人公示事项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交易相对人仍可以依外观公示主张权利。即当行为主体的意思表示成立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是因为,如果在当事人以外观表示与真实意思不符为由随意撤销交易行为,将对交易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法律关系中涉及第三人的,应以公司工商登记材料中的记载为准。第三人有权依工商登记材料认定显名股东为实际股东,隐名股东不得以自己与显名股东的隐名投资协议予以抗辩。因此,在公司外部涉及第三人的情形下,不应认可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这是基于对第三人信赖利益的保护。

五、禁止规避法律原则

国家出于对经济安全的保护,设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公司的设立和运行都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因此《公司法》具有比较明显的强制性特征。公司在设立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除了要以《公司法》为依据,还要遵守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禁止规避法律原则认为,隐名股东为实现规避法律的目的而采取的投资行为应产生不利于当事人的法律后果。民商事主体进行民商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的规范,违法行为不应当得到支持或者纵容。为了规避法律的强制性约定采取利用他人名义进行投资的,隐名股东要求确认股东资格的诉讼请求不应该得到法院的支持。有权机关应该强制这类股东退股或转让股权。股东的认定结果应将当事人之间的相关法律关系调整到合法状态,使隐名股东的不法意图无法实现。

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篇4

1、在公司章程上被记载为股东,并在公司章程或公司设立协议书上签名或盖章,以表明自己同意受章程或协议的约束;

2、向公司投入在公司章程中所承诺的出资份额,即实际履行出资义务;

3、在公司的工商登记注册文件中被列名为股东;

4、在公司成立后取得公司签发的出资证明书;

5、被载入公司股东名册;

6、在公司实际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在公司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完全具备上述特征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并不多见,往往只是具备部分特征。

一、工商登记不是确认股东资格的必要条件

1、公司法第六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公司登记事项分为设权事项和宣示事项,公司股东属于宣示事项,公司股东是谁不影响公司设立。

2、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个人理解为未经登记不能以不是股东来对抗第三人,既未经登记的股东依然负有法定义务。权利义务对等)

3、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

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

(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

规强制性规定;

(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

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如果因为没有进行工商登记而不被确认股东资格,争议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

二、“暗股”

所谓“暗股”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概念。这里讨论的“暗股”均指投资人已履行出资义务且股东内部相互认可不存在内部关于股东资格纠纷的情形。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在“干股”中讨论。“暗股”大致有两中情况。

1、工商登记事项未宣示的股东。其股东资格的确认在上段已经阐述。

2、实际出资人与登记宣示的股东不一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三、“干股”

“干股”一般意义上是指未实际出资,而享受公司的红利。以无形资产出资不在此列。

干股的形成实质上是无偿赠予股权。个人认为:

1、符合股权转让要件的赠予,股权转让行为有效,应当认定其股

东资格。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第四条规定,对于继承、遗产处分、直系亲属之间无偿赠予股权的情况,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其他情形的自然人股东将股权无偿赠与他人的,受赠人因无偿受赠股权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因此,上述受赠人与赠与人之间如果不存在直系亲属关系,应按“财产转让所得”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无偿取得的股权而取得的股息、红利收入,应按“股息、红利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不符合股权转让要件的赠予,其股权转让行为无效,不确认股

东资格。如果受赠人在企业任职,其取得的收入,可按“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受赠人既未在企业任职又未参与生产经营,其取得的收入,按国税函[2000]57号规定,“在年终总结、庆典、业务往来及其它活动中为外单位人员发放现金、实物或有价证券的,按“其他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所得的单位代扣代缴。”。

关于公司股东资格的要求 篇5

一、自然人

(一)党政机关

1、公务员(禁止)

公务员范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法院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2、党政机关的干部和职工(禁止)

国家机关法人的干部和职工,除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特殊批准的以外,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

3、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有条件禁止)

区、县党政机关局级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不准在领导干部管辖的业务范围内投资兴办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企业。

4、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离)休干部(禁止)

禁止县级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的(离)休干部,不得兴办商业性企业。因此不得在商业性企业入股。

5、国有企业领导人(有条件禁止)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层以上)不得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及损害本企业利益的下列行为:(1)个人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和有偿中介活动,或者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关联企业和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

6、国企领导人配偶、子女(有条件禁止)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在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

7、现役军人(禁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第127条规定,军人不得经商,不得从事本职以外的其他职业和传销、有偿中介活动,不得参与以营利为目的的文艺演出、商业广告、企业形象代言和教学活动,不得利用工作时间和办公设备从事证券交易、购买彩票,不得擅自提供军人肖像用于制作商品。《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3章第3节27条:参与经商或者偷税漏税,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职(级)、降衔(级)、撤职、取消士官资格处分。

8、银行工作人员(有条件禁止)

目前没有统一的明文规定禁止银行工作人员投资其他企业,但各商业银行对其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规定。目前银监会正在征求意见制定相关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征求意见稿)》第十条,坚持以客户和所在银行(公司)利益为重。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应申请回避,或向管理层、利益相关人充分披露利益冲突信息,以保障业务处理的公平合理。从业人员如果与客户有亲属关系,批准贷款时应回避;不得在其他公司兼职(本行或本公司委派的除外)或从事第二职业;不得在工作时间炒股票;不得在所在银行(公司)外参与经营性或营利性活动。

9、在职教师(部分允许)

普通教师可以,但中央直属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不得经商办企业。

(二)其他情形

1、职工持股会(禁止)

2、国有企业职工(有条件禁止)

职工持股不得处于控股地位。职工入股原则限于持有本企业股权。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及其各级子企业改制,经国资监管机构或集团公司批准,职工可投资参与本企业改制,确有必要的,也可持有上。一级改制企业股权,但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所出资各级子企业、参股企业及本集团公司所出资其他企业股权。科研、设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持有子企业股权的,须经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批准,且不得作为该子企业的国有股东代表。

3、未成年人(允许)

4、家庭成员(有条件允许)

家庭成员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以各自拥有的财产作为注册资本,并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登记时需提交财产分割的书面证明或者协议。

二、法人

1、分公司(禁止)

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对公司制企业、集团所有制企业投资,但其所设立的分公司不能对外投资。

2、一人公司(有条件允许)

一人有限公司原则上可以成为公司的股东;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公司,而且该一人有限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公司。

3、商业银行(有条件允许)

商业银行原则上不能成为非金融机构的股东,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如司法判决或抵押质押等不属于主动投资行为。

4、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允许,不建议)

拟上市鉴于股权的稳定性考虑,若出现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人股东,还是建议转给他人。

5、非营利性非企业法人(有条件允许)

总体上来说,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等非企业法人都可以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等。但是一般来说,国家政府性质的非盈利性的非企业法人不具备股权投资的主体资格。

6、基金公司(允许)

7、个人独资企业(允许)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作为有限公司的股东,并可设立分支机构。不得投资设立非公司企业法人。

8、外商投资企业(允许)

出资额已缴足、已经完成原审批项目、已经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作为发起人。

三、合伙企业

1、合伙企业(允许)

合伙企业可以作为有限公司的股东,并可以设立分支机构。

2、中介机构(禁止)

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不得设立公司。

四、国有资产

1、事业单位(禁止)

2、高校(禁止)

3、社会团体法人(允许)

关于公司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问题 篇6

解释,有望予以明确)

其他 2009-11-15 19:13:14 阅读11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现实生活中,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的现象较为常见。有规避法律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限制者,有不愿意公开自身经济状况者,亦有为了便于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隐名出资引发的股东身份认定纠纷也很多。而妥善解决该等纠纷的前提,就是准确界定隐名

股东。

一、隐名股东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对于隐名股东的本质,学者观点不尽一致。有学者认为,隐名股东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也有学者认为,隐名出资人在实践中又称隐名股东,是指在公司中不具备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的出资人。还有学者认为,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主要为规避法律型。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隐名股东的本质——名实不符。因此,笔者认为,隐名股东是指实际认缴公司资本但不具备股东身份形式要件的出资人。与之相对应,隐名股东必然伴生显名股东(又称挂名股东、名义股东、借名股东),即未认缴

公司资本却具备股东身份形式要件的人。

一般而言,隐名股东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隐名股东实际认缴公司资本,但其姓名或名称未记录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股

东登记中。

2.显名股东同意隐名股东使用自己的名称或姓名。这是隐名股东与冒名股东的区别。因为在冒名

投资中,实际出资人系盗用他人名义出资,并未取得冒名股东的同意。

3.隐名股东承担公司的盈亏风险。这是隐名投资与借贷的区别。如果一方实际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但实际出资人不承担投资风险的,双方之间不应认定为隐名投资关系,可按债权债务关

系处理。

二、认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一般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说,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在公司成立时向公司出资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由以下几个方面的主体构成:第一,凡是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并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发起人;第二,在公司存续期间依法继受取得股权的人;第三,公司增资时的新股东。对股东资格的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的概念与认定的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般来说,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可从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记载、出资证明、实际出资及工商登记机关的登

记等几方面进行把握:

1、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的记载。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条件和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确立公司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文件,是公司实行内部管理和对外进行经济交往的基本法律依据,是公司成立、存续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因此,章程是认定股东资格的最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公司章程中记载或签署的人即可取得股东资格。有限责任公司备置的股东名册记载的股东,是公司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且具有公示的效力,因此,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享有股东资格。

2、出资证明。出资证明,是公司成立后以公司名义向股东签发的出资证明书。一般情况下,合法

持有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证明书的,即有该公司的股东资格。

3、实际出资。出资是股东最基本的义务,公司的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出资对公司成立、存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们往往特别看重对公司的出资,并把出资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重要条件。

4、工商登记机关的注册记载。工商机关的登记具有公示性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条例》的规定,股东的姓名或名称是公司登记的事项之一。一般来说,只要登记机关有相关姓名或名称记载的,即应确认其具有股东资格。

根据上述原则,在认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时,隐名出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具备股东资格的。

三、隐名股东身份认定的具体标准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常能遇到这种情况:将自己的投资款,挂在他人的名下,以他人的名义出资,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中,并没有自己的名字,成了隐名股东,有人也称之为挂名股东。比如:甲是某公司的股东,公司登记的股权有100万元,但甲实际上自己只投60万元,乙在甲名下投了40万元,乙就成了实际上的二级股东;而乙实际上自己也只投30万,丙和丁又在乙名下各投了5万元,丙和丁又成了实际上的三级股东。这类案件的审理,关键在于认定隐名股东的身份。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认定他们为公司股东,因为这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本来当初他们交钱的目的就是作为投资款。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其一,这种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的任何经营活动,也无法享有《公司法》规定股东的一系列权利义务,股东名册上也无其名字,与《公司法》规定的股东相悖;其二,他们只与自己的上一级股东发生关系,是亏是赚,亏多少,赚多少,全凭上一级股东说了算,也无法到公司查账核实,极易出现损害下一级股东的事情;其三,公司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停产或被注销,若公司的事情无人管理过问,隐名股东无法自已行使或向有关部门请求行使管理清算之权;其四,即使隐名股东所占的股份较大,本人也无法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其五,对于公司而言,股东交来的投资款,不必过问该钱是股东自有的,还是向银行借贷来的,或是向私人借贷来的,或者其中是否有他人的资金。

我们认为,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当事人的诉求不同确定

争议发生在公司内部,属于合同法上的法律关系,应当优先考虑合同法规则的适用,根据当事人

之间的约定,确定其真实意思表示,认定股东资格。

争议发生在公司外部,即股东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之间,则属于团体法调整范围,应当遵循公示

主义和外观主义的原则为标准,认定股东资格。

一个规范登记及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一般应具备股东的全部特征,即在公司章程中被记载为公司股东、签署公司章程、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登记文件中登记为公司股东、在公司股东名册中被记载为股东,实际向公司出资、取得公司颁发的出资证明、实际享有股东权利。上述特征中,公司章程、登记文件及股东名册的记载是公司股东所具备的形式特征,而签署公司章程、实际出资、取得出资证明以

及实际享有股东权利则是公司股东所具备的实质特征。

上述特征均是对是否具备股东资格的判断依据,而其中形式特征具有公示性,在公司与其交易相对人的外部争议中对于股东资格的判断具有优先于实质特征适用的意义。而在公司与其股东之间、股东与

股东之间的内部争议中,则对股东资格作出判断时,实质特征应当优先于形式特征而被适用。

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篇7

关键词: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变更

2007年5月,一人公司洁丽邦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某。7月,黄某与潘某、王某、鲍某、李某订立协议,约定五人共同出资设立洁丽邦公司。王某、鲍某、李某三人依协议约定分别向公司以现金足额缴纳了出资。但该协议未向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也未进行公司变更登记。10月,洁丽邦公司向法院起诉称王某、鲍某、李某三人在未征得其他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公司账户内的81万元资金转出。原告公司要求确认上述三人为公司股东。12月,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理由是,黄某、潘某与三被告订立的投资协议未得到工商部门确认,更未进行变更登记,该公司仍为一人公司,三被告也就不具有股东身份。

本案中,原告的诉讼请求未获法院支持的原因主要是该协议未经工商登记,不发生公司变更的法律效果。但当事人订立该协议的事实表明,现实中人们存在把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需求。

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必要性

依传统公司法理念,公司是依法设立的营利性社团法人。然而,现代公司法发展趋势使得世界各国立法先后承认“一人公司”,我国《公司法》也规定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但一人公司在成立后,股东在必要时很可能会变更组织形式来适应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有其必要性。

(一)风险分担

相对于传统的“独资企业”而言,一人公司利用了有限责任的“特权”,使得投资者不必再承担无限责任,降低了经营风险。但各国公司法又对一人公司的有限责任在立法上进行了限制,以保护债权人免受投资人恶意利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侵害。这使得一人公司的有限责任“特权”在某种程度上“相对一化”了。于此同时,传统公司社团性的特征所体现的投资人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的基本价值并未丧失其地位。一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实际面临的风险很可能超过原先的的预期,一人公司股东基于分担风险的考虑,很可能希望增加出资人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

(二)商业决策

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股东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导致了对企业的集中管理。于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就落在了董事会和经理人的手中,股东仅就公司的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就一人公司而言,对股东的决策能力可能比起其他形式的公司有更高要求。首先,一人公司由于股东个数的天然性质使其经营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压力。其次,一人公司仅有一个股东,不论该股东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存在一定的认识能力限制。如果多个股东参与决策,即使每个股东的认识能力有限并且决策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股东意见的结合可以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三)经营规模

当一人公罚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时,转换公司组织形式也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离不开融资。如本文提到的“洁丽邦”案,一人公司可能为筹集资金而变更其组织形式。第二,一人公司不存在股东会,组织结构也相对简单,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组织形式很可能成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阻碍。

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存在的法律问题

“洁丽邦”案法官认为,如果一人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转化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对于一人公司存续期间的债务就可能出现有限责任股东和无限责任股东并存的情形:原一人公司的股东因《公司法》第六十四条而承担无限责任;新加入的股东则按照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承担有限责任,这种“双重”机制在我国现行《公司法》中不被认可。

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作为执法者的主审法官的上述意见很有启发意义。一人公司仅有一名股东,与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相比更容易产生滥用法人人格的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同样也存在于组织形式的变更问题上。

(一)法律是否禁止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

1、《公司法》总则中的相关规定

《公司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变更前公司的债权和债务由变更后公司承继。作为总则的一般性规定应当可以适用于一人公司,如果包括一人公司在内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那么一人公司作为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为何不能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呢?

2、法官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洁丽邦”案法官认为,《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在诸多方面作出了比普通有限责任公司更为严格的规定。《公司法》就增资扩股流程对普通有限责任公司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一人公司则未作出规定。根据“法无规定即禁止”的商事组织法原则,《公司法》对一人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转变组织形态事实上持否定态度。

3、笔者对法官意见的思考

首先,“双重股东责任并存”的问题出现在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情况下,是一种例外情况。如果仅因为现实中某些一人公司可能发生这种道德风险,而禁止所有一人公司进行组织形式变更是不合理的。

其次,一人公司股东有权作出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一人公司的主要制度是在《公司法》第二章第三节加以规定的。根据该节第五十八条的规定,一人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该节规定,该节没有规定的,适用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根据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股东会有权对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由于第二章第三节并未对一人公司的变更问题进行专门规定,因此一人公司可以适用上述规定。

再次,法律对设立一人公司的较严格要求不能成为禁止其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理由。类似的情形是,《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和程序都设定了比有限责任公司更高的标准,但却并未禁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

最后,《公司法》有关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等问题的规定应理解为可以适用于一人公司。根据第五十八条,一人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第二章第三节规定,该节没有规定的,适用第一节、第二节。可见,除第三节外,在第二章中所提到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不包含一人公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章节中所指的“有限责任公司”也都不包含一人公司。如果这样理解,有关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与分立、甚至是公司解散和清算等规定都无法适用于一人公司,这种解释法律的方式将人为导致一人公司法律规范的大量缺失。即便是在坚持商事主体严格法定原则的前提下,这种理解也是欠妥的。

(二)变更组织形式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人公司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存在变更组织形式的需要,而且对现有立法的分析表明这种变更也可能实现,但该案法官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原一人公司债务在变更后公司股东间的责任分配问题

该案法官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公司债务发生于一人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与一人公司财产发生混同,债权人却在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后向法院起诉主张该债权。在公司未变更的情况下,如果原一人公司股东无法证明个人财产独立于公司财产,并且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则由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由于变更前公司的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如果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上述法官假设的债务也要先由变更后公司财产予以偿还,将导致除原一人公司外的其他股东很可能也要对该债务承担责任。但如果变更后其他股东对该债务并不知情,让其他股东分担本应由原一人公司股东承担的责任似乎有失公平,甚至存在原一人公司股东和所谓的“债权人”恶意串通来向变更后公司“讨债”的可能。

2、变更前债务在变更后股东间的责任分配与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

针对1所述及的情况,立法上是否可以直接对变更后公司的相关责任予以排除呢?即规定变更后公司对原一人公司存续期间的债务仅在原一人公司资产的额度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果原一人公司股东无法证明其财产独立于公司,则原一人公司财产不足承担债务的部分由原一人公司股东承担。这样的立法确实对保护变更后其他股东的利益有所帮助,但却不利于某些情况下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3、原一人公司订立的合同由变更后公司继续履行问题。

由于变更前公司的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那么原一人公司所订立的合同如果在变更时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是否必然由变更后的公司继续履行?在原一人公司已经收取对方的定金,或者对方已经部分履行的情况下,变更后的公司是否要承担返还定金或者继续履行的责任呢?如果变更后公司的经营范围发生变化使实际履行合同变得不可能呢?

二、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立法完善

针对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立法上应加强对一人公司自身发展的引导,另一方面应处理好变更程序中的权利义务承继问题。

(一)加强对一人公司的监管和引导

1、高风险领域的禁止

一人公司的出资规模,股东人数和治理结构都适于经营风险不大的行业。如果一人公司涉足高风险领域,一旦发生决策失误或其他的经营问题,一人公司的股东很有可能考虑通过变更组织形式的方式来逃避债务。

2、完善一人公司中监事的职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两名监事。考虑到一人公司自身的性质,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一人公司应当设立监事会,人数至少为两人,由职工代表担任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代表共同担任。在监事会的具体职权方面,一方面赋予其不能通过公司章程加以排除的基本职权;另一方面,一人公司可以在上述法定职权外对监事会的其他职权进行规定。同时,在完善上述监事会职能的前提下,加强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

(二)一人公司组织形式变更程序上的立法重点

关于一人公司变更为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立法重点应当加以考虑:

1、对债权人的保护

一方面,一人公司变更时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一人公司应当明确未了结的债权债务,有利于针对所负债务的不同性质在变更前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在组织形式变更的同时业务范围也发生变化,这使某些合同不能由变更后公司来履行,所以必须在变更前加以安排。另一方面,一人公司应将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通知债权人并加以公告。参照我国《公司法》有关公司合并分立的相关规定,一人公司应当在作出变更组织形式决议的一定期限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债权人可以在通知和公告后一定期限内要求一人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

2、对变更后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保护

前文中已经就在立法上限制变更后公司及股东的责任进行了探讨,但笔者认为对变更后其他股东利益的保护应当兼顾对债权人利益的平衡。我国《公司法》总则规定,变更前公司的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所以限制变更后公司的责任实际上存在与上述规定的冲突。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原一人公司股东与变更后其他股东应当就原一人公司存续期间的债务进行专门的约定,但不得以该约定对抗债权人。这样安排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债权人的利益可以充分得到保障,即可以直接向变更后的公司主张要求其承担;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原一人公司股东已经退出变更后公司的情况下,变更后公司因承担上述责任而导致的损失还可以依据与一人公司股东的约定要求赔偿。

综上,一人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到底哪些有关普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制度可以直接适用于一人公司,同时哪些规定基于一人公司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应当进行调整,都是应当由司法解释或相关立法加以明确的问题。本文中对一人公司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大胆假设,许多想法可能不合实际也不甚完善,笔者意在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望指正。

参考文献

[1]、董朝阳:“一人公司法律规制的完善”,载《商场现代化》2008年1月(上月刊)。

[2]、施天涛:《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王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公司股东资格确认 篇8

关键词:股东资格;认定;优先效力

股东资格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中,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却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法律和实物中关于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参考国外相关规定,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进行一定的探索。

一、我国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和依据分析

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一般仅限于有限责任公司,涉及到实质上是否出资和形式上相关记载等问题的考量和分析。而股份公司以持有公司的股票为依据,一般不会出現股东资格不明的情况。因而本文的讨论也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

(一)股东资格的界定和意义

股东资格,又称之为股东身份、股东地位。我国法律没有对此进行界定,理论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如赵旭东教授认为“所谓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1]蒋大兴教授认为,就其法律性质而言,“股东资格是涉及到公司及第三人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团体法上的法律关系”。[2]可以看出,虽然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抽象而言其离不开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如同何为民事权利能力一样,是一种地位和资格的体现。当具有股东资格的时候,则判定是公司的一员,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参与公司事务,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无论是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之间或股东与第三人之间,股东资格都是从法律上确定相关权利义务关系的前提条件。

股东地位的取得一般是以投资者向公司让渡财产所有权为代价,也可能是通过转让、继承等继受方式取得。对于股东资格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股东资格意味着股东享有股权和其他权利。这一前提性的资格,对于股东享有股权至关重要,而股权则是股东出资的对价,也是分享收益的依据。股东资格促使股东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请求分配公司股利和剩余财产;在权益受到不当侵害时,可以通过撤销权、解散请求权、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等一系列救济手段的行使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其二,股东资格对公司利益的保障。公司的利益与股东息息相关,一方面股东是否认真履行出资义务对于保障公司的资本有重要意义,只有真正的股东才有义务履行出资义务;另一方面,当股东利用公司独立的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谋取利益逃避债务时,利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让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其三,股东资格的确认有利于第三人利益的保障。公司之外的第三人同公司进行交易之时,如果不能确定股东身份,其利益就不能有效保障。根据何种依据认定有效的股东,想必是债权人或第三人十分关心的。

(二)认定标准的评析

我国公司法对于股东资格标准缺失明确的规定,且理论上对于此问题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在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在此,对我国理论和实践中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进行抽象和归纳,并进行简要评析。

1.实质要件说简评

实质要件说将股东资格的取得与实际出资相联系,只有完成出资义务才能取得股东资格。但是,对于这一认定标准,看似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过于绝对和僵化。一方面,即使股东没有出资也不影响其股东资格。对于公司内部而言,即使当事人没有出资或出资不实,也不一定影响其股东资格。我国的法律对于出资瑕疵的股东给予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但其股东资格并不受影响,除非公司本身取消未出资股东资格;在公司对外关系方面,没有出资的股东只要进行了工商登记,其行为不能因为没有出资而对抗善意第三人,公司仍然要为其负责。另一方面,即使出资了也不一定享有股东资格,这在隐名股东中有所体现。如《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于隐名股东要取得合法资格设置了几个条件,不满足这些条件就不能成为合法股东。因此,股东是否出资并不能决定其股东资格。如学者所言:“向公司实际出资或依法继受只是股东取得股东资格的一般条件和义务,但不能将其绝对化,未实际出资并不必然导致其股东资格被否认,实际出资人也并不必然能取得股东资格。”[3]

2.形式要件说简评

形式要件说以商法的外观主义和表示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强调的是形式正义的价值。在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商法中的公示公信原则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外,多数国家和地区股东资格的确认系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为标准,但前提是这一股东名册必须经过商事登记的确认。因而可以看出,形式主义标准似乎是发展的趋势。我国很多学者也都支持有这一主张。如周友苏教授认为“只要符合股东资格的形式条件, 即便不具备股东出资的实质条件, 也应当确认股东资格的取得。”[4]然而,这一标准在我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分歧。因为我国法律中涉及公司形式方面较多,主要有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工商登记等。如何协调这几方面,特别是这些形式外观存在冲突和矛盾时如何处理,孰优孰劣便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认定股东资格的主要依据分析

在我国的理论和司法实践中,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实际出资。这一条件被称为股东的实质条件,因为一个公司的成立和发展主要靠的是股东的出资,出资是公司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在我国的实践中,很多的法院也是以此认定股东资格。如前所述,这实质条件在当今有诸多的挑战,在商事迅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出资认定股东资格对于第三人的保护是不足的。至少其不能作为唯一的决定性标准。

(2)公司章程的记载。“公司章程,是公司必须具备的、以正式的书面文件形式固定下来的用以规定公司组织活动的基本规则,是全体股东共同意思的反映和表示”。[5]其被称为“公司的宪章”,反映了公司最高的行为准则,也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结果,且我国公司法也要求公司章程应该记载股东的姓名。因而,公司章程的记载应该是对股东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对外关系上,我国公司法明确了工商登记的效力,章程的记载并不能成为判断准则,且《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隐名股东的规定也否定了章程的绝对效力。

(3)股东名册的记载。我国《公司法》第 33 条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主张权利,并以此为依据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可见股东名册具有推定的效力,记载在股东名册的股东推定为具有股东资格。但是,股东名册的记载应该与工商登记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会出现股东资格的纠纷问题。有学者认为,“股东名册仅具有内部效力,并不当然具有外部效力”,“外部效力取决于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是否登记或变更登记”。[6]本人也同意,不能仅以股东名册来判断股东的资格。

(4)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是对已经出资的股东颁发的权利凭证,表明股东已经出资和出资数目等。我国公司法并没有对出资证明书的效力予以规定。实践中对出资证明书的效力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认为其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判断,并不能仅作为确认股权的证据。“持有出资证明书不是认定股东资格的必要条件, 没有持有出资证明书的也可能被认定为股东。因此, 出资证明书在认定股东资格中也无决定性的效力”。[7]

(5)工商登记。工商登记是商法外观主义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以行政力量维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但是其能否作为确认股东资格的标准仍然值得商榷。笔者以为,工商登记的主要目的是从公示公信方面维护交易的安全,其在外部认定股东资格上具有优先的效力,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是若仅仅是内部方面的纠纷,工商登记的效力并非绝对,应综合考虑其他证据。另外,即使登记的股东也未必是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便是一例,况且冒名登记的情况更应该排除在外。

综上分析,不管是实质上的出资还是形式上的各种记载,都不能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唯一要件。在不同的纠纷中协调好这几者的关系,确立适用上的优先效力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二、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比较法考察

(一)英美法系关于股东资格的认定

“英美法系各国立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主要奉行的是一元论的认定模式。许多国家法律都坚持,在没有相反的证据加以证明的情况下,股东名册的记载就被作为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8]

英国《1985年公司法》第22 条第 1 款、第 2 款分别做了如下规定:第 1 款,“在公司章程大纲内签署的股份认购人,须当作己同意成为公司的成员,并须在公司注册时作为成员记入公司的成员登记册。”第 2 款,“所有同意成为公司成员,而其姓名已记入成员登记册的其他人士,均为公司的成员。”从这两款规定中可见公司章程和股东名称在股东资格认定中的作用,具有确认股东资格的当然效力。

美国《示范商业公司法》规定实行授权资本制,即公司的资本不必在公司成立前全部发行和募足,只发行和募足部分即可。同时对己经发行、认购的股份,认购或者同意购买股份的人在完全支付认购价款之前不能成为股东。[9]这表明即使是授权资本制,也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不缴纳出资即可取得股东资格。另外,第140条第22项在解释什么是股东时说到那些公司登记簿上记载的股份持有人当然的视为公司的股东。[10]由此可见公司登记簿具有较高的效力。

综观英美两国公司法及其相关法律在股东资格的取得和确认上的规定,不难看出两国在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方面都更注重形式要件的确认效力。

(二)大陆法系关于股东资格的认定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8条规定:“在申请登记的申明书必须有股东姓名、职业、现住所和出资额的内容”。第15 条规定:“股东转让出资的需要订立公正的转让合同,在既向公司申报了取得的出资额,且又能指明出资额转让人的,才能认定其取得了股东资格”。这表明德国在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上,更注重具有公示效力的形式要件。

《日本商法典》第 201 条第 2 款对存在隐名出资的情况下规定了形式股东和实际出资人承担连带缴纳股款的责任。2005年6月29日颁布的《日本公司法》实现了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两者的一体化。[11]第26条规定:“设立股份公司,发起人必须制作章程,其全体成员在章程上签名或记名盖章”,可见在股东资格上也更关注形式主义。

综上可见,在大陆法系中,尽管对于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并不唯一,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很多国家更倾向于从外观主义来确定股东资格,或者说外观主义在认定股东资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关于股东资格认定的发展趋势

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考察来看,在股东资格的认定上,很多国家也并没有统一确定的标准。但是从发展趋势分析,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十分重视形式主义。无论是公司章程的记载还是公司登记簿等,在很多国家都有着确定股东资格的作用。本人认为,这一发展趋势是与商法的特征紧密相连的,商事外观主义所体现的公示公信原则在商事交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这也对股东资格的确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也应该顺应世界潮流,更加注重商事交易的简便快捷和交易安全,而这必将发挥商法形式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我国股东资格认定的反思和建议

从前所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公司法中在股东资格的认定方面存在缺失,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矛盾。通过上文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依据的分析和国外相关规定的参考和借鉴,下文以基本理念为出发点,就我国股东资格认定问题的梳理和解决提出自己看法。

(一)股东资格认定的基本理念和准则

公司法属于商法,公司的活动是商事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商法所遵循的外观主义和公示主义对公司法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登记制度、公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等都是公示主义的基本要求,而禁反言,商法行为效力上的外观主义是维护交易相对人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样,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因为涉及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冲突,外观和公示主义仍然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处理公司股东和外部第三人的时候,确定股东资格应該贯彻这一基本理念和准则。

另外,为了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也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平衡各方利益。特别是在公司内部股东资格纠纷的处理上,诸如内部股东资格纠纷、冒名股东、隐名股东、出资瑕疵等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形式主义来判定,应该结合实际出资和其他要件综合判断。既要维护公司的利益,又要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冲突。

(二)认定股东资格各种依据的优先效力

1.公司股东与外部第三人纠纷

如前所述,当公司股东与外部第三人发生交易导致纠纷时,如何确定股东身份主要以外观主义和公示主义为准则。此时对于第三人的外部公示效力依次是工商登记,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我国《公司法》第32条第2款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工商登记对于第三人而言具有最高的效力。只要工商登记中的股东与外部第三人发生纠纷,第三人即可以此股东为认定标准,而无论其是否出资,是否记载于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等。因而,即使工商登记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等记载不一致,仍然不能否认工商登记上的股东资格。如果第三人依据公司章程或股东名册善意信赖股东的资格,即使该股东未在工商登记,此时也不能以此为由否认股东资格,毕竟这种外观主义的产生了外部公信力。当然被冒名股东等特殊情形除外。

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关于隐名股东的规定也符合此项原则。第25条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第26条规定:“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可见,我国对于公司股东与外部第三人的问题上是遵循公示主义和外观主义。

2.公司内部股东资格纠纷

对于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等公司内部纠(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纷上,确定股东资格本应该综合考虑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实质条件是该股东确实出资,形式条件是是否进行了相关记载和登记。但是由于新的公司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制度,将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因而此时实质条件的判断标准显得薄弱。在确定股东资格时,应该充分发挥形式主义的作用,但也并不否认已经实际出资的善意股东的资格。

具体来说,当公司章程、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和出资证明书一致的时候,这时即使股东没有出资,也不会影响股东资格;当这几种形式要件发生冲突的时候,则要考虑它们本身的优先效力问题。本人认为,在内部问题上,首先应以公司章程为最高准则。因为公司章程在公司中具有“宪章”的地位。我国《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第2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这些规定表明了公司章程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将股东姓名的记载作为章程的必备事项,且股东需签名盖章。所以我认为公司章程的记载在股东资格内部问题上具有优先判断的效力。其次是股东名册。我国公司法第3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从此规定可以看出,股东名册是股东权利行使的凭证和地位的象征,其效力应该仅低于公司章程的记载。再次是工商登记。因为工商登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外部第三人,维护交易的安全。在内部问题上应该尽量遵从股东们的意思自治。

值得注意的是,我认为以上形式判断不能对抗已经实际出资的善意股东。此时实际出资股东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具有成为公司一员的意愿;二是股东为善意;三是非因股东自身原因而未进行记载。因为此时对于实际出资人而言,尽管没有在形式上进行相关记载,但若股东是善意的,只是公司没有履行相应的记载义务,仅仅以此否认已经实际出资的股东的资格是极不公平的。因而,除非是股东自己故意或重大过失没有进行形式上的记载,而只要其实际出资,签发了出资证明书,就能认为其具有股东资格。

3.一些特殊情形下的股东资格判断

对于一些特殊情形,在此仅简单讨论出资瑕疵、隐名股东、冒名股东的情况。首先对于出资瑕疵,只要不是导致公司不成立的情形,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此时只要股东仍然具有形式要件,其资格并不被否认。其次对于隐名股东,上面已经论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已经确立了判断准则,即外部纠纷上的外观主义准则,内部依照《合同法》处理。最后对于冒名股东,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形式主义并不合理,因为此时被冒用人根本不具备任何主观意志,应由冒用人自己承担责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8条也规定:“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旭东.新公司法讲义[M].第1版.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45.

[2]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470.

[3]范健.股东资格认定的判断标准[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2)

[4][7]周友苏.试析股东资格认定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2006(12)

[5]范健.商法[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17.

[6]施天涛.公司法论[M](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33.

[7]范健.股东资格认定的判断标准[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2)

[8]宋良刚.公司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2)

[9]刘颖.公司法概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243-247.

[10]虞政平.股东资格的确认[J].法律适用,2003(8):69-72.

[11]王保树,于敏,杨东.最新日本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2006.4-5.

作者简介:

上一篇:购买产品合同下一篇:东港区教育局长王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