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24-11-1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共11篇)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1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我校各专业均兼招委托培养研究生。需要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请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注明。

二、具体招生规模及推免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三、我校实行师生互选制,报名时只需写明专业,不填导师姓名,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具体研究方向以当年参加师生互选的导师情况为准;联合培养单位兼职导师是否指导研究生,以当年双选时确定的导师名单为准。

四、标注▲符号的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另:中医学一级学科为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的三级学科中医肺病学科、中医痹病学科及中医内分泌病学科、针灸学、药用植物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五、601药学综合一(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602药学综合二(含中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603药学综合三(含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含中药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六、考生网上报名时,请在备注栏注明复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注明加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复试专业课科目相同。

004药学院

100701药物

化学

①101政治理论

01药用材料

和药物制剂

新技术

02药物设计

及合成工艺

研究

03天然药物

活性成分现②201英语一 20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或603药学综合三 复试专业课:药物化学或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①无机化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药物研究所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

代分离技术 04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结构修饰与改造 05制药过程传质与分离 100702药剂学 01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研究 02中药新制剂新工艺研究 03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新工艺研究 04缓释控释制剂与生物药剂学研究 05临床药剂学研究 06天然药物与制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6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与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安泰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军医大学、皖西学院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复试专业课:中药化学或

生药学,同等学力加试:①中药学②药事管理学

复试专业课:药剂学,同等学力加试:①分析化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药检所、上海药物所、安徽省新星药物研究所、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医工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36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或603药学综合三

100703生药学 01中药质量分析研究 02生态中药

探索 03中药资源与质量研究 04药用植物生态、结构与质量研究 05生药微性状研究 06中药资源化学研究 07中药生物技术研究 08中药商品化研究 100800▲中药学 01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02中药及复方的药理学研究 03中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 04中药炮制研究 05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06中药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研究

或603药学综合三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35 ③601药学综合一

或602药学综合二 或603药学综合三

复试专业课:中药化学或中药药理学;同等学力加试:①药理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药检所、第二军医大学、安徽科技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北大世佳研究中心联合培养部分研究生。

105600▲中药学(专业学位)01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02中药加工与提取分离 03中药制剂与生产 04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 05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06中药药事与企业管理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复试专业课:中药药理学;同等学力加试:①分析化学②药事管理学

与中国中医研究院、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安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药品检验所、安徽省药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

安徽中医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孙广仁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七版)熊曼琪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金匮要略》(七版)范永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温病学》(七版)林培政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方剂学》邓中甲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骨伤科学》本科“十五”规划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医骨伤基础》、《中医正骨学》、《中医筋伤学》,以上为人民出版社出版。《临床骨科学》;《骨科手术学》

《中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儿科学》:新版统编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熊大经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田勇泉主编,第7版《针灸学》梁繁荣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系统解剖学》第六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第六版,金惠铭、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第六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6版,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影像学》五版,吴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机化学》五版,倪沛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无机化学》铁步荣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分析化学》第五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物理化学》第五版,侯新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剂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四版,郑汉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用植物学》姚振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本科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药药理学》刘青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药理学》吕圭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六版,本科药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尤启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药事管理学》邹延昌主编,泰山出版社。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2

一、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概况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 但培养方式各有侧重, 培养目标有明显差异。“学术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偏重理论和研究, 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重视实践和应用, 培养在专业技术上受到高水平训练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1)

目前, “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 更大量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无论是规模, 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 有更迫切的愿望。” (2) 然而, 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小, 两种类型的招生结构不合理,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 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局面必须坚决地、尽快地予以扭转。

二、近几年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结构概况

自2010年, 南京艺术学院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几年来, 面向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包含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故学校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分为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1年, 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分离并独立成为学科门类, 同年南京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学门类下的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 学校近几年按照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完成备案的二级学科 (专业) 目录进行招生, 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的二级学科为:艺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二级学科为: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由于艺术类的特殊性, 学校细化至研究方向进行招生, 故在二级学科下均列研究方向。

近几年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的研究方向均为实践类, 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的研究方向既有理论类, 又有实践类。从近几年报名情况来看, 实践类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方向时往往有些彷徨, 即到底是选择学术型研究生还是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尽管在教育部出台“继续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的政策后, 学校积极开展了研究生招生尤其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性质、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就业方展等的宣传, 并加大了咨询力度, 但很多实践类考生仍持保守态度, 从传统角度考虑问题, 依然选择学术型, 以致近几年学校学术型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占较大比例, 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所占报考总人数的比例增长缓慢 (见表1) , 这对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结构很不利。

三、修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必要性

(一) 是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必然。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 也是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同时也是增强研究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需要。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加快培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政策, 南京艺术学院有必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 做好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结构调整, 加快培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 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扩大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重要举措就是尽快修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增加专业学位的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

(二) 是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培养特点的要求。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有着各自明确的定位, 因此, “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专业学位, 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获得专业学位的人, 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 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 (3)

而南京艺术学院在校学术型研究生的实践类各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艺术实践、学位论文、毕业展演等方面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各研究方向的相一致, 与教育部学术型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相符程度相比, 更符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 故有必要修订学校原有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将招生专业目录的理论类、实践类方向进行重新归类与调整。

四、南京艺术学院修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具体措施

(一) 调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结构安排。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提升研究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南京艺术学院按照教育部“以增量促存量”的原则, 积极做好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的结构调整。除了将今年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外, 还将存量部分中的学术型计划按一定的比例调减, 用于增加专业学位计划。在全国艺术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学校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方式, 在校管理与待遇, 奖助制度, 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的宣传, 帮助考生充分了解、认识专业学位, 吸引优秀生源报考。

(二) 增加专业学位的招生专业领域。

就专业领域而言, 自南京艺术学院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以来, 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一直仅在音乐、美术、艺术设计三个专业领域招生。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专业学位类别和领域均可安排招生”, 考虑到学校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长远发展, 结合学校现有的导师队伍、学科建设、培养能力、硬件设施等情况, 2014年学校研究决定, 增加了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硕士的招生专业领域, 除了在音乐、美术、艺术设计三大专业继续招生外, 在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等多个已获批的专业领域开始招生。

(三) 将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内实践类的研究方向调整至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内。

从前三年南京艺术学院理论类 (学术型内) 和实践类 (学术型、专业学位内皆有) 研究生报考人数来看, 实践类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一直占较大比例。 (见表2)

从研究方向的数量来看, 之前学校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的理论类研究方向42个、实践类研究方向45个,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的研究方向18个。调整后, 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下研究方向约40个, 专业学位招生专业目录下研究方向约60个。

可见此项措施使专业学位的报考人数和报考比例大大增加, 有利于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

(四) 重置专业学位的部分招生考试科目。

专业方向调整后, 研究生招生的部分考试科目也需重新设置, 主要表现为所有实践类即专业学位考生的基础课不再是学术型的《中外音乐史》、《中外舞蹈史》、《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中外美术史》、《设计概论》等, 而统一设置为《艺术基础》, 与在职艺术硕士 (MFA) 招生的全国联考科目《艺术学基础》保持一致, 参考书目为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推荐用书, 试题内容涵盖了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八个类别, 答题时考生可以以自己所在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选择相应题目作答, 此项修订旨在考核报考专业学位考生的艺术学较全面的基础性知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课 (复试) 的考试科目设置更是强调对专业水平、技能技法、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学校不断探索完善与专业学位培养要求和生源特点相适应的考试 (复试) 内容和评价体系, 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质量。同时积极推进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制度改革, 进而为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目前,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 其所具有的职业性、应用性、复合性的特征正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 其吸引力正不断增加。我们研究生招生单位要抓住机遇, 采取措施,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南京艺术学院将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高度关注研究生就业去向, 进一步修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 “逐渐将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使得研究生教育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4) 。

注释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3

二、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时间、方式、注意事项以及初试、复试时间等,按照教育部规定进行。具体相关要求请及时查询我校研究生处网页上发布的信息。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报时间:・阶段一:10月10日-14日(9:00-22:00) 应届本科生预报名;・阶段二:10月16日-31日(9:00-22:00)2、现场确认:11月10日-14日3、考试时间:2010年1月9日-10日

三、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0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考生务必要认真阅读报考条件,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的一律不得报考。无论何时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时,第一单元是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是统考科目英语二(英语二重点考查考生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第三单元是统考科目数学一或数学二,第四单元是我校自命题专业基础课。

五、请认真填写本人的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以便及时联系,同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六、考生必须按目录所列选考业务课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须准确无误,否则后果自负。

七、初试合格后,我校拟录取的考生皆应参加复试。调剂、复试、录取等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八、如本说明与教育部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规定有冲突,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欢迎登陆我校研究生处主页:star.aust.edu.cn/yzhban/,查询相关信息。

地 址: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处

邮 编:232001

网 址:www.aust.edu.cn/yzhban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4

1、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20名,其中科学学位研究生80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0名,包括公费、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

2、2011年医学类统一命题的综合考试仍分为三套试题,即医学综合试题、中医综合试题和中药综合试题。

医学综合试题、中医综合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中药综合(300分)由我院自主命题,包括中药学120分、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120分、药用植物学60分。

3、委托培养是指由委托单位出资,学成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鼓励推荐优秀在职人员报考。

4、中药综合考试参考书目附后。复试科目参考书目以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本科生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为主。

单位代码:84502 单位名称:中国中医科学院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电话:64014411―3380、3381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政编码100700

单位代码:84502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政编码:100700

浙江万里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目录 篇5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备注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001生物与环境学院085238生物工程01水生生物种质工程与海洋牧场详见招生简章复试科目:普通生物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有机化学、海洋生物学

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或338生物化学

④801微生物学

02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制品详见招生简章复试科目:无机化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有机化学、海洋生物学

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或338生物化学

④801微生物学

03食品化学工程与安全控制详见招生简章复试科目:食品工艺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有机化学、海洋生物学

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或338生物化学

④802食品化学

002现代物流学院085240物流工程01港口物流与航运管理详见招生简章复试科目:物流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经济学、供应链管理

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803管理学

02全球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详见招生简章复试科目:物流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经济学、供应链管理

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803管理学

03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详见招生简章复试科目:电子技术或数据库原理(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就业,对策

随着全球化及社会新形势的发展,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在招生规模和学生数量上都取得了飞速地发展。截至2015年国内独立学院已达到275所。然而, 一方面, 由于高校扩招, 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毕业;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三本身份”存在着一定的歧视与偏见, 以及独立学院毕业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这些原因导致我国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处于令人担忧的状态, 就业问题也显得特别突出。怎么做才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独立学院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就业反哺教学, 为社会、学校、家庭帮助他们就业提供建议, 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独立学院2010届-2015届所有491名英语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422名毕业生已就业, 包括2010届毕业生48人, 2011届毕业生84人, 2012届毕业生91人, 2013届毕业生82人, 2014届毕业生54人, 2015届毕业生63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QQ及电话调查法、访谈法、学校资料查询法等研究方法, 对该独立学院2010届-2015届所有的422名已就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2 结果与现状分析

2.1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年度年终就业总体情况见表1,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在毕业年度所有491名毕业生中, 422名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 占被试人数的85.9%, 就业前景良好;毕业年度待业状态人数69, 占被试人数的14.1%。

2.2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情况祥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在所有422名被试中, 有270名同学就业于安徽省;有69名同学就业于江苏省;有44名同学就业于浙江省;有36名同学就业于上海市;有3名同学就业于北京市。总体来说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去就业区域呈现多元化, 不过大多数仍在安徽省就业。

2.3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详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在已就业的422名学生中, 有292名学生在其他企业中就业, 占该人数的69.2%;有52名学生处于灵活就业, 占该人数的12.3%;有20名同学升学, 占该人数的4.7%;有16名同学在三资企业就业, 占该人数的3.8%;有11名同学在国企就业, 占该人数的2.6%;有9名同学在教学单位就业, 占该人数的2.1%;有7名同学考研, 占该人数的1.66%;有4名同学在基层项目就业, 占该人数的0.94%;有4名同学在事业单位就业, 占该人数的0.94%;有3名同学在医疗单位就业, 占该人数的0.71%;有2名同学在机关就业, 占该人数的0.47%;有2名同学入伍, 占该人数的0.47%。总体来说,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在单位性质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大多数在三资、国企以及外企、教育机构等其他企业灵活就业, 能进入高等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很少, 很少有同学到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部队中就业。

2.4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趋势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趋势见表4。由表中数据不难看出, 该学院2010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 2011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4.38%, 2012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91%, 2013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23%, 2014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5%, 2015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值得指出的是该独立学院2010届-2013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了下滑趋势, 但是自2014年后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 表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可能会维持其热门专业状态。

3 就业对策

3.1 按照市场需求,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很多用人单位都希望毕业生走上岗位就能马上投入工作, 为企业创造效益, 不愿意看到毕业生花时间去适应工作岗位。因此, 各独立院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市场竞争力, 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独立学院英语课程要改变过去沿袭普通高等教育那种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 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轻视实践操作的高分低能的教育模式, 要突出一个“独”字, 要有特点, 努力培养真正有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2]在课程设置方面, 学院除了要开设基础课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还应开设职业技能课,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上述调查发现, 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企业, 多数是外贸企业。因此, 学院可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加入外贸相关课程及实践环节。

3.2 推进基地建设, 促进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践

加强校企合作, 推进就业基地建设是促进就业市场开拓, 开发教学、就业实践基地与深度教学合作的重要环节。一是, 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就业基地, 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优先考虑合作院校, 学校也根据企业需求, 直接推荐适合企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 促进毕业生就业。二是, 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实习需要, 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类型企业, 利用企业资源, 实现教学认识环节及动手实践环节的安排。三是, 利用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机, 开展毕业设计指导或直接参与企业项目改进课题, 由学校老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 促进学生理论知识转化。四是, 开展“产学研”合作, 促进校企优势资源转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广泛吸收企业、事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规划、课程调整, 尽可能的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3.3 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仅仅停留在大四毕业前夕, 这种就业指导体系存在很大的弊端。短期的指导教育工作往往对就业没有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指导工作明确教育对象范围, 把大学4个年级的学生都划入到就业指导的对象中去。就业指导教育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过程的教育, 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不同程度的就业指导。学院应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帮助学生明确就业发展方向、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工作、如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 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王艳萍, 罗筑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 2012 (3) :91-93.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7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研究方向备注001中国画学院135107美术12中国古典花鸟画研究霍春阳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花鸟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3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贾广健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花鸟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4写意花鸟画研究刘文生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花鸟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5现代水墨研究阎秉会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山水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6山水画的发展和演变研究王慧智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山水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7工笔人物画技法研究刘泉义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工笔人物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8中国古典人物造型研究李永文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工笔人物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9水墨人物肖像画研究颜宝臻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写意人物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20写意人物表现语言研究李孝萱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写意人物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21书法艺术研究喻建十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书法):705“造型基础”考命题小品画和意临,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002油画系135107美术11新古典绘画研究马元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油画_写实):705“造型基础”考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2写实油画研究于小东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油画_写实):705“造型基础”考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3西方传统绘画研究赵宪辛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油画_写实):705“造型基础”考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4绘画色彩研究郑金岩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油画_写实):705“造型基础”考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5油画表现语言研究祁海平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油画_表现):705“造型基础”考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16素描研究――中西绘画基础及方法比较孔谦Y8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造型基础

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

初试(油画_表现):705“造型基础”考素描写生和色彩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8

要求:凡报考本院硕士研究生,在确定录取后,由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供一份经典文献目录(见下),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阅读(至少两本)。在第二学期的期末,学生需提交两份书面经典文献阅读报告,计1学分。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1.孔子:《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2.《学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钟启泉、崔允灏:《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路海东:《教育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

1.古奇:《19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

2.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4.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5.勒戈夫:《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郝名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

6.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7.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8.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9.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张文杰主编:《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11.汤因比著 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中、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1.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3.《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6.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

8.《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9.《洛阳烧沟汉墓》,文物出版社,1959年。

10.宿白:《白沙宋墓》,文物出版社,1957年。

11.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中国文物出版社,1998。

12.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卷二)》,中国文物出版社,2006。

13.甄朔南:《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14.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5.李文儒主编:《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2002。

历史地理学专业

1.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4.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

5.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

6.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7.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8.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9.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0.黄盛璋:《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人民出版社,1988。

11.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

12.[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1985年。

13.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美)施坚雅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

专门史专业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

3.汪向荣:《古代的中国与日本》,三联书店,1989年。

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5.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6.[ 美 ]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7.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8.崔 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9.井上清著、宿久高等译:《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上卷·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1.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中卷·东亚的礼仪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2.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下卷·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3.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3。

14.吴廷璆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武寅:《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6.汤因比著 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中、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1997。

中国古代史专业

1.沈长云:《先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吴枫:《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李锡厚:《辽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周玉珠、陈振:《宋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宋德金:《金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李范文:《西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1984年版。

13.李洵:《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5.《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剑桥中国明代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1.李 侃主编:《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2001年版。

2.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罗尔纲编:《太平天国通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

8.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9.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1.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14.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法]谢和耐,耿升译:《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马土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三联书店1957年。

18.(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

19.井上清著、宿久高等译:《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998年版。

22.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世界史专业

1.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3.迈克尔·H·亨特著、褚律元译:《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4.罗杰·希尔斯曼等著、曹大鹏译:《防务与外交政策中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8.[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9.[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版。

10.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1996年。

1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伊,新华出版社1998年。

13.启良:《西方文化概论》,花城出版社,2000年

1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15.(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和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8.(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士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古罗马]塔西佗:《历史》、《编年史》商务印书馆 1983、1985年版。

22.[古罗马]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上下卷)1979、1985年版。

23.[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

24.[古希腊] 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

25.[美]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上下卷)1987年版。

26.[英]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上下卷)1997年版。

27.[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徐国栋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美)皮特 N·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等译:《全球文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8月版。

2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0.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英)大卫·尼科尔:《中世纪生活》,希望出版社,2007。

32.朱寰:《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版。

33.汉斯·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

34.美 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三部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东北民族民俗学专业

1.金毓黼:《东北通史》,1980年,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翻印本。

2.孟森:《满洲开国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

3.张博泉等:《东北历代疆域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4.佟冬主编《中国东北通史》1-6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5.薛虹、李澍田主编:《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6.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7.孙进己:《东北民族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8.王绵厚:《东北古代交通》,沈阳出版社,1990年。

9.孙进己:《东北历史地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刘小萌、定宜庄:《萨满教与东北民族》,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旅游管理专业

1.罗明义著,《旅游经济研究与探索》,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美)查尔斯等著,贾秀海等译,《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第八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格德纳,里奇等著,《旅游学》(第十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

5.田里,马勇,杜江著,《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加)麦克切尔等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张文著,《旅游与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

8.沈祖祥著,《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

9.(美)纳什著,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9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导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4历史与行政学院040102课程与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_06历史学科教学论何跃教授、吴惠敏副教授、杨为星副教授045109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6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_00不区分研究方向何跃教授、杨为星副教授、吴惠敏副教授060200中国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_01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批评白云教授、赵浴沛副教授_02秦汉史赵浴沛副教授_03隋唐史封海清教授_04明清史白云教授、邹建达教授、黄海涛教授、张学亮博士_05中国近现代史周智生教授、徐波教授、张永明副教授、许新民副教授_06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杨纪武教授_07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封海清教授、袁国友研究员、肖雄博士_08西南联大史包云燕教授、高建国副教授_09云南地方史周智生教授、田志勇教授、高建国副教授、董晓京副教授、马俊琳博士0603z1世界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44自命题泰语或245自命题缅语或246自命题越南语或247自命题老挝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_01世界近现代史赵虹教授、吴惠敏副教授_02世界文化与现代化何跃教授、李有江副教授_03国际关系史何跃教授、吴惠敏副教授、周倩副教授_04东南亚政治与经济马勇研究员、李有江副教授120401行政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6行政学原理④827公共政策学_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赵虹教授、何伟全副教授、杨顺清教授、吴惠敏副教授、张国华副教授、王妮丽副教授_02公共政策何跃教授、王虹副教授、张丹青副教授_03人力资源管理张玮副教授、王俊程副教授。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10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导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0中药研究所 20  100800中药学 11  45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标准王峥涛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或610西药综合或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分析化学46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标准G桂新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中药化学47中药药效活性/毒性的分子机理季莉莉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生物化学48中药生物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黎万奎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中药生物技术49多糖化学与生物学王顺春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天然产物化学50中药新制剂与体内过程研究王长虹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西药综合复试科目:药剂学。不招推免生51创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新剂型尉小慧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西药综合或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中药药剂学52中药神经药理吴晓俊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或610西药综合或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53中药资源与质量评价徐红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西药综合或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中药学54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杨莉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西药综合或611中药综合复试科目:分析化学105600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安徽中医学院2012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篇11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由于2014年国家文件尚未下达,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请各单位暂时按照2013年文件精神编制2014年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院简介、学位授权点简介及导师介绍。

倘若2014年国家文件与2013年有所变动,我处将通知各单位再进行调整。

请于7月5日前将2014年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院简介、学位授权点简介及导师介绍打印稿(须加盖公章)报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41868368@qq.com。各项表格可在研究生处主页(http://dwzy.xbmu.edu.cn/yjsc/)下载。

联系人:唐守嵘联系电话:2938299

附件:

一、研究生发(2012)21号关于编制2013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

二、关于编写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工作的补

充通知

三、研究生发(2012)20号关于编制2013年博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目录的通知

四、研究生发(2012)23号关于报送2013年培养单位简

介、学位授权点简介、导师介绍的通知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小学设备设施检查制度下一篇:封顶仪式主持讲话稿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