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2024-06-08

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通用8篇)

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篇1

早在6月,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ET-CEO论坛)召开的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内容”为主题的第3次年会中,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的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观念。数字化学习具有三个要素。一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二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以及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三是数字化学习方式。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几种途径。

我校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生机勃勃的百年老校,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实验小学的特色之一。目前,学校共有总部、分部、建乐校区三个部分,各校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较远,给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学校积极地进行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重组,争取形成三地共建、共享的格局。

一、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在数字化校园的创建过程中,由于领导、教师的理念不同,对于信息化、数字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造成了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就目前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认识上的不到位 有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数字校园网络只是用于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是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事,校园网的其他应用和他们无关。

操作技能的局限:一部分老师和学生虽然已经意识到校园网的重要性,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使他们不能得心应手的应用网络为教和学服务。

网络应用的空缺:目前,许多学校都拥有一支在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方面的高素质队伍。但在数字校园网络应用中,很少投入人力、物力去设计和开发,从而影响数字校园网络为教育教学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

网络资源库的贫瘠:基层学校建设资源库由来已久,但普遍内容陈旧、更新慢,不能迅速地和新的课程理念、内容接轨。

教科研与教学脱节:数字校园网络在具体运用时不能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比较浮躁的基层教科研活动不跟教学活动挂钩,无法指导和支持课堂教学,这是目前各数字校园网络应用中最大的一个误区。

二、多管齐下,整体推进

绩效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也是一种衡量评价体系,我们致力于寻找低成本、高效益的行为方式,参考扬州数字化校园的标准,尝试从应用层面出发,归纳整理出一些具体操作策略和方法。

(一)树立意识是前提

电教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撑点,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阵地,是深化教改实验的大平台,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因此,我们把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看成是对过去电教工作的一次经验总结,更是把它看成是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程度的新起点。力求用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学校管理的有机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效率、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

(二)设施建设是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校园网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器”,我们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提供基础保障。

硬件环境 学校遵循的“适用够用、适度超前”八字方针,从到现在一直得到切实的体现,多项设备技术指标处于全市基层学校领先地位。

19配置学生电脑并开设计算机课程,是都江市最早到位的小学;

在都江市最先采用百兆光纤接入方式,实现计算机互联;

完成教师课件制作室和新芽电视台的建设工作,最先拥有两台服务器和一个独立IP公网地址;

建成两个多媒体大教室,重整双向闭路电视系统;

全校65个班级实现“班班通”;

又建两个多媒体电教室、两个师生电子阅览室,11个毕业班全部安装多媒体演示系统,新添14台联想笔记本等;

209月起,无线网络覆盖总部校园。

目前,学校各类电教设备齐全,多项指标超过数字化校园“标准”要求。400多台电脑通过有线或无线同时在线,能安全高速平稳运作,有力地支持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管理有机整合与运用,为学校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教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软件支撑 学校有符合省市统一标准的、具有一定开放性、扩展性并能彰显个性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在基于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结合自主开发,将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实验管理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数字化。

(三)资源开发是重点

数字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科研信息库等,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它直接关系着数字化校园的具体使用。资源丰富、操作便捷、覆盖面广的资源库可以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资源和相应的软件支持;创立一个共建共享、学科完备、内容优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各种教辅资料、优秀课例、多媒体课件和素材,又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自主学习的资源和优秀教师的教学辅导。这样才能调动学校广大一线教师和众多学生的热情,让数字化校园的功能落到实处。

我校重视加强校本资源建设和积累,以学科教师队伍和专门成立的资源开发小组为依托,结合“资源开发奖励办法”的激励措施,几年间,积累的自制课件、积件、专题网站、试卷、教学设计、素材、论文等类别的资源达到50G以上,并且在不间断的添加中;购买的南京师友公司的三个平台涉及语数外科学四大学科,总容量100G;每学期从上级电教部门购置的音像光盘资源分类做出索引,自主开发了音像资源查询系统,教师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借阅登记,总容量200G以上;新芽电视台专题视频资料每学期也有50G的容量。

目前,质量较高能运用于日常教学的各学科课件已达数百个,同时自制课件、积件、自主型站等资源在各级各类评比竞赛获奖数已达近百个。

苏教版小学语文《家》课件获中央教科所评比三等奖;

苏教版小学语文《大海中永生》获江苏省教研室评比一等奖;

《小河与小草》获扬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一等奖;

《美丽的丹顶鹤》获第二届扬州市研究性专题站评比一等奖;

学校站获第三届扬州市中小学优秀学校网站评比一等奖;

科学《简单电路》获江苏省信息技术与整合评比一等奖;

美术《秋天来了》获中小学美术教师说课及课件展示一等奖;

(省市级等级奖和都江市级一等奖略)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使数字化校园和教育教学结合更加紧密。

(四)数字化队伍培训是关键

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背后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此拥有一支善于学习、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是建成和应用“数字化校园”的根本保证。

学习培训是促进教师观念升级、素质提升的唯一途径。我校的信息素养师资培训自19以来一直在坚持不懈,并在多次的自主培训活动形成了鲜明的“校本培训”特色,在省、扬州以及都江市相关电教会议上均作过典型经验介绍。近年来,为了贯彻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又实行了“普及与提高并重、学用结合、竞赛促进”等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校园信息化总体水平:获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称号,20获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称号;学校“九五” “十五”省电教课题均顺利结题,并获得专家组的高度赞扬,“十一五”电教课题《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于月获得中央电教馆的立项资格,一举成为国家级独立课题,最近又以《数字化校园环境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申报成功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学校站从20开始纯自主手工独立开发到后来的ASP技术架构,一直到年共改版四次,前后获得都江市一等奖5次,三度获得“扬州市十大优秀网站”的提名,并于年1月获得扬州市中小学十佳网站称号;65个班级主页至今也已改版两次。

教师数字化素养:①教师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②1958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男教师,1963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女教师能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③班主任能利用Excel等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④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130名教师能通过个人blog在校园网上进行研讨交流;⑤100余名教师参加省《信息技术与教育》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核,以合格率100%的成绩高居都江市学校首位;⑥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成果较多,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并获奖。

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能力强、成果较多;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并获奖;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具有较强的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能力。学校从年春学期开设信息技术课,历年均参加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从2006年开始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大赛(NOC),累计获奖数省级一、二等奖44人,国家级银奖3人、金奖3人。

(五)规章制度是保障

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的建设过程,“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数字化校园必须由专业的队伍和管理制度保证才能正常运行,管理必须和建设同步发展。

1、制度保障 进一步健全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建立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评估制度,对于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得好的教师予以奖励。

学校规定每学期各教研组必须完成至少一个专题讲座、一节优质录像课和一节公开研讨课;同时要组织本组教师的力量自制课件,每学期大组(语、数、外)必须上传5——10个自制课件,小组上传2——4个自制课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教研组评比范畴,作为考核教研组工作的一项基本条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上传至少2份教案、1份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反思),考试试卷、此外,教师个人的教学计划、教学总结、获奖论文、发表的文章、收集的应用软件等都可上传到校园网,以便统一管理和查询。

2、经费保障 学校年度预、决算时,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入占学校设备总投入的30%左右,每年的独立经费都能保证添置和维护设备,将努力在完成学校所有教室多媒体演示设备的安装。

3、信息化环境保障 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设立专职或兼职电教员、网管员计9名,对学校电教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定期维护网络设备,确保畅通,最大限度地预防计算机和病毒的侵害。

四、坚持不懈,创建特色

在数字化校园的创建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形成了一些显着的`特色。

(一)师资自培的领头优势得到加强

在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培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四支队伍:

操作应用队伍 由学校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组成,100%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应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及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及探索性学习。

资源开发队伍 由20多名熟练掌握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制作网页的青年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学校资源库的建设。

网络维护小组 各年级组中精通电脑的教师和学校的电脑教师构成,解决一线教师的硬件问题,定期维护设备,防止各种病毒的感染和“”的攻击,确保网络畅通。

电教科研队伍 以学校课题为引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以网络环境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为重点,使计算机及网络的运用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参与整合课的研究。

(二)教师博客呈现百花齐放的势头

我校教师博客从2006年初起步,现在已是生机盎然,气氛活跃,逐渐成为教师网文的集散地、教师思维的碰撞地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大舞台,推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博客建设总目标:打造都江教育一流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极大地提升都江实小教师群体的知名度和学校的品牌形象。

在刚刚开始建立博客的时候,许多教师对于博客的认识和所持的观念是参差不齐的,参与的教师很少,所以发展到现在活跃的程度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孕育。

萌芽 统一领导班子理念,对教师进行了宣传和动员,扫除教师对博客的认识误区。提出参与博客的教师发文是否原创不限。注重领导层、骨干教师以及先行者的引领作用;

成长 在全校大范围参与博客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原创稿件的类型和具体要求,限制或禁止文章的出现。同时,各备课组教研组形成相对独立的博客团队,一批教师在博客锤炼中脱颖而出,博客平台在周边学校的示范作用明显加强;

成熟 成熟博客文章大批量地被正式发表或获奖,教师信息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的作用日臻明显,电教工作的特色之花形成,学校品牌形象得到强有力提升。

(三)科研课题的引领作用

“九五”期间,我校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科学意识和知识技能,重点选择数学和音乐学科进行了省级《应用电教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课题并申请立项,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活动,于年元月结题。通过“九五”课题的摸索和研究,我们总结了得失,同时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电教骨干队伍,为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坚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走发展内涵之路。

“十五”期间,我校开展的省立项电教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的设计研究》于2006年1月顺利结题,我们运用教学过程设计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对大量实验课例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设计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同时加大了理论学习的力度,较多地参加了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主要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绩:1、学科教学过程设计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加强;2、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上既重视优秀传统的传承又注意模式的创新;3、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4、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多种学习的体验;5、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不断学习、善于思考,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取得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

继“九五” “十五”省电教课题均顺利结题后,“十一五”电教课题《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于2006年12月获得中央电教馆的立项资格,一举成为国家级独立课题。2007年秋,又以《数字化校园教师专业培训模式研究》申报成功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为了加强“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级课题的管理力度,我校已经确立多方联络专家指引,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借创建数字化校园的东风,积极独立开展课题研究,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四) 六类专项网站的建设

在学校站(****)的正常运转的同时,我校新设计了“十一五”立项课题专项管理网站(****)、德育专题网站(*****)、语文(*****)、数学(****)、外语(****)以及研究性专题站(****)六大类别。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实际运用和个性彰显,并且制定专门的奖惩措施促进网站的常态常新。

数字化校园和传统的校园相比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的可持续性、教育全民化、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体现建构主义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这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将使校园与社会、校园与家庭更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我校将借助创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的东风,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开创数字技术新局面。

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篇2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于1990年提出,指在校园局域网、网站等软硬件基础上,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规划,并应用到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应用丰富的信息化教研交流环境。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由于小学与大中院校相比,其办学规模、资金投入、师生年龄、水平层次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建设数字化校园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因地制宜地计划建设,不能一种模式套到底。

作为一所示范学校、集团龙头学校,我校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前面,提出了建设小学数字化校园的意义与建设思路等。

二、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意义

建设数字化校园,对教学、管理、教科研、家校沟通、信息搜集、资料储存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 数字化校园能够加强学校管理

充分利用数字化环境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大大增强校园管理的时效性与透明性:利用电子公告板或短信群发系统,可以随时将管理信息发布到相应接收终端上,做到信息有效发布;利用数字视频发布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召开家长见面会、教师培训会议等;利用校园网的信息交流功能,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教师的备课行为、教研活动、考试卷面分析等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数字化校园的建立,减轻了管理成本,实现了管理的公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 数字化校园可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数字化校园具有教学资源库,可以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供备课教师参考使用,从而提高备课效率;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家长可以利用数字化校园的交流平台随时了解教学进度,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及时有效沟通,与学校一起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如何建设数字化校园

1. 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科学的领导与管理

数字化校园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管理,建设中应以“内行管内行”的理念,确立一名信息方面的专家为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协调、领导学校信息中心、校园电视台、多媒体制作室等各个信息工作部门的实际工作。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有了专业的领路人之后,学校才能从实际出发,以专业的视角,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如:培训制度、信息发布制度、教师使用奖励积分制度、信息资源库建设制度、各处室责任制度等。

2. 数字化校园需要做好全面的软硬件建设

完备的校园局域网与工作终端是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站与资源充足完备的信息库是软件基础。投入多少资金,建成多大规模的办公教学网络,一般还需看各校的实际情况。有些学校处于贫困地区,硬件建设有所受限,所以学校的硬件发展可以从“建网、建队伍、建库”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 “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考虑到发展空间,建议学校的局域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机 (千兆,光纤接入) 、楼宇交换机 (千兆或百兆) 、节点交换 (百兆自适应进桌面) ,这样的架构可以满足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网络中心必须架设有服务器,如网站服务器、论坛服务器、学生资源服务器、教师资源服务器等。信息节点需要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覆盖全部教室和办公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无线网络,实现无线上网。为了加强网络安全,方便管理,学校需要购设网络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病毒网关等设备,并且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

除网络中心与学生机房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数字化演播室 (校园电视台) 、多媒体教室、大型多媒体报告厅、课件制作室等。

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办公教学的效率,学校可以为每一位教师配备办公笔记本电脑,这样可以大大方便电子备课和网络学习。

(2) “建队伍”—不断培养信息人才

数字化校园的成功建设离不开日常维护,这不仅是信息教师或专职网站管理员的工作,也应当是全体领导、教师的日常工作。

因此,学校除了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培养外,同时还应加强普通教师的信息技能培养,可以组织如“课件制作培训”“网络办公讲座”“学校网站的使用”“网络教学系统”等方面的信息技能校本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大赛、电教技术论文评比等各级各类比赛,可以将比赛结果与各年级组绩效考评挂钩,使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3.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要灵活有实效 (1) 数字化管理系统

校园的数字化管理,至少应当分为数字化信息的发布与回馈、数字化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两大块。

在建设数字化信息的发布与回馈系统时,可采取以下3条思路制订发展计划:一是建立基于局域网的内部办公系统;二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如BBS,电子公告板等;三是利用通信网络建立短信群发平台。三者建好后,可以将其进行有效整合。

在建立数字化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系统时,学校各部门都应有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实际使用,如成绩分析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产数据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系统、教师博客系统等,为安全性考虑,我们可以建立基于局域网的FTP,让各部门负责人先进行数据筛选,再把有价值的数据保存在统一的数据服务器上,便于数据共享与管理。

(2) 数字化教学的应用

数字化校园至少建有3套数字化教学系统:一是基于局域网的“网络教室”,每个终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收看教师发送的数字信息;二是基于互联网的“网上课堂”,学生可以在“网上课堂”中与同学或教师互相探讨;三是基于“移动多媒体”的展示互动系统,可以是移动投影机,也可以是每个班级的液晶大电视,但至少要做到每个班级都有条件用其演示多媒体信息资源。在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各小学在添置数字化校园的教学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操作简单、体积小、色彩鲜艳、易于展示的教学设备。

四、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创建数字化校园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在我校与本市兄弟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 广大教师甚至各部门领导的观念转变和信息素养的提高有一定阻力,易造成“建好了却没人用”的局面。

(2) 出现浪费性投资,购置的器材大部分时间在闲置,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使得本来就紧缺的教育建设资金更为不足。

(3) 数字化校园平台只由信息技术教师等寥寥数人甚至一人管理,造成只有空架子,缺少资源内容,甚至有想法却建不成的局面。

数字化校园是数字时代学校必然的发展目标,是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校园需要不断地建设完善,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我们应该多向各校学习,以数字化模式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坚定不移地走信息化之路,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数字化校园。

参考文献

[1]秦海波.论数字化校园建设[J].硅谷, 2008 (24) :137.

[2]王翔.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加快管理科学化进程:关于开展建设“数字天骄”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www.whlxx.com/blog/u/wx/archives/2010/2910.html.

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篇3

我校(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秦淮区,始建于1907年,在2011年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也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入研究,并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实践。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高、建设难、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必须站在整个学校的高度,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确保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必须坚持“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易维护性”的设计原则,甚至可以从一个区的角度对本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适当的超前规划。

1.先进性:数字化校园建设一定采用先进的思想、成熟的技术与设计方法,符合当前潮流与未来发展趋势,以便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具有长期使用价值。

2.实用性: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必须坚持实用的设计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需求。在能够满足设计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以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3.标准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必须符合业界主流标准与规范,包括基础架构与各个应用系统、系统集成与数据整合,均遵循标准化原则,不依赖特定的网络、系统软件与硬件,能够部署并运行在各种主流的软硬件环境中。

4.可靠性:小学的数字化校园并不像高校那样需要支撑多种工作环境以及需要进行强大的数字信息处理,并不需要对高容错性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也支撑着整个学校的日常管理,有必要使用成熟而有效的热备技术,以确保不间断运行,确保局部出错不影响整体。

5.可扩展性: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网络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冗余。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规则引擎简便配置即可快速适应变化、满足需求,能够做到简便快捷地完成校园整体或部分的硬件或软件升级。

6.安全性: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涉及到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大量敏感数据,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教育培训,在保证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数据安全。根据基础架构及各个应用系统的设计要求,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与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

7.易维护性:数字化校园的用户包括校领导、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必须坚持易维护的设计原则,确保结构清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管理人员的管理简便快捷。

我校根据自身需要,在满足以上七点的前提下,对“数字化校园”的规划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A网络方面

校园网除了具备Internet的所有功能外,还必须具备下列功能:

1.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方便教师使用。

2.具备远程监控能力,可以在指定电脑上查看每一个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使用情况并能够进行远程控制。

3.教师上课时能够通过网络实时播放各种课件、软件、点播VOD服务器中的视音频信息、点播教师自己机器内的课件;可以登录互联网进行教学互动;教师可将课堂内容进行实施录像,以便进行教学的自我评估。教室内可以收看新闻、电视节目、录像节目。

4.具有完善的校务管理平台,并能有力地促进校园向无纸化办公方向发展。

5.具有完善的师生、家校互动平台。

6.校园内能全部实现无线wifi。

B校园广播方面

1.能够实现任意多点、单点、分区广播。

2.能够在不影响校园周边社区的前提下,在校园任何一处能够听清广播内容。

3.广播位置不局限于学校广播室,方便使用。

C监控方面

1.能够基本做到无盲点监控。

2.具有强大的夜视能力。

3.家长可以在家经由互联网通过授权查看任意一台摄像机准实时图像。

D中心机房方面

1.能够基本满足数字化校园5年内的需求。

2.具有完善的热备和一定的集群功能。

3.具备完善的有线、无线网络管理功能。

4.能够进行有效的、方便的管理。

5.具备一定的上网行为管理和防火墙功能。

通过分析以上具体要求,我校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A网络方面

通过对市面上现有的教室中控设备进行比对,选用了一种较为先进的嵌入式网络中控。通过此设备,教师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所有设备均能自动打开,下课时,同样通过一个键,所有设备均能自动关闭并回收到位。并且,可以在远端通过网络对每一台教学设备进行控制,所有的教学电脑均与网络中心的存储链接。教师可以通过管理平台任意调用、上传各种教学用素材。独立建设一间网络录播教室,并对室内进行高规格的隔音消音处理,教师可以预约使用此间教室,教室内采用一台专用录播服务器,通过数个摄像机及麦克风对课堂情况进行实时录像、自动编辑,并上传至存储,教师或教研组均可课后调用供教研、评估。校务管理平台与学校网站结合,为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均预留了个人主页,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均可以通过授权登陆进行交流。校园范围内采用了24台瘦AP以及一台无线控制器进行统一的无线网络管理。(下转第14页)

(上接第19页)

B校园广播方面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我校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网络广播技术,及通过一台网络广播服务器,以及若干编码器,做到任意一点、任意多点、任意分区同时广播不同内容,并采用小功率挂壁音箱,以数量弥补音量,做到任意一点能听清楚广播内容但绝不影响周边社区。

但在施工后期的测试中,发现网络广播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延时现象(延时超过1秒),在操场上进行全校性的广播时,严重到使发言者不能完整地说出一句话。通过实践和摸索,采取将室外无线话筒接收端直接与室外解码器连接的方法,成功地克服了这个困难,目前使用正常。(并且在施工中,发现教室内用的网络广播解码器可以额外输入一路音频,将室内教学电脑与之相连,成功使广播音箱一物二用。)

C监控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监控有数字化监控以及传统模拟监控两大类,数字化监控清晰度高,但成本非常高,传统模拟监控成本低,但录像质量实在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通过比对、实践,我校采取了国产模拟摄像机搭配国产数字化硬盘录像机的模式,相当成功地解决了这个两难问题,通过数字化硬盘录像机录的模拟摄像机图像清晰度十分接近纯数字化监控,超过了进口模拟机的水准,而成本仅仅是进口机型的一半不到。而且每台数字化硬盘录像机均配备了LAN口,通过配置防火墙及VLAN,单独配备了一条10M外网光纤通道,将其内网IP映射到学校的公网网站上去,使我校每一位家长均能通过网站看到孩子在校的实时活动。

D中心机房方面

我校采取了压缩服务器数量,提高服务器性能质量的方法,舍弃每个学生机房配备一台低档服务器的传统套路,全校统一配置了3台高性能机架式服务器以及一台专用存储、一台行为管理设备、一台防火墙设备,通过应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服务器的在线热备以及集群功能,由于虚拟化技术的特性所在,完全能够满足我校几年内的教学、办公以及校园服务的使用。通过与设备配套的管理软件,管理人员也能轻松地完成一定的网络管理功能。

在建设我校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我们理解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有着很丰富的内涵,绝非仅仅连上网络、建造几个多媒体教室、使用一张IC卡给学生老师打打考勤就所能包含的。

“信息技术”、“网络世界”,从现代化的词间字眼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数字化校园更应该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一体化自动办公,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作者单位: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插花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篇4

一、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校园是为了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以面向服务为基本理念,而构建的数字化资源丰富的、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其宗旨是拓展学校的校园时空维度,丰富校园文化,并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

依据上述定义数字化校园要做到校园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和操作个性化。这个提法以学校信息数字化为中心,从学校的环境、管理和操作等角度,对学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很形象的框架。它能够抓住农村小信息化工作的要点,很直观且有较强的操作性,也很适宜我们对数字校园整合工作的开展。

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

1、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创造性。

农村小校教师有限,建设的能力也有限,难以规模化,再加上资金的缺乏以及学校领导的在这方面知识的缺乏、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全局统一的系统规划,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对整个学校应用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缺乏专门的网管人员

大多数学校只有1-2名网管人员,而且他们除了承担学校校园网的管理、维护工作外,还要承担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的课务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进行网络管理。除此对网管员也要加强有关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培训,网管员不仅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也应该是一个懂教育教学的能手,这样技术才能更好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

3、数字化校园的地位处于边缘化

已有各类的应用系统孤岛现象严重,网络应用也仅仅停留在检索与浏览层面。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比例不高,并且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学生运用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设备奇缺,学习的压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应用。

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构想

从应用与服务层面上看,数字化校园是一个集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应用于一体的应

用系统。为此,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应用系统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是一种组织网络办公、协同办公,从而提高组织内部协作效率、信息效率的软件。对于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信息发布通讯、公文流转、归档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着重完成办公文档全电子稿,构建网上办公信息发布平台,使所有有关的办公人员可以在桌面计算机上处理日常工作,在网络上完成绝大部分公文的处理和传送工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确保学校领导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得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利用知识管理功能,将学校内部的信息积累、保存起来,在学校内部实现知识共享,并推进知识创新。

2、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数字图书馆是面向校园、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拥有海量的知识资源,强大的资源管理和个性化阅读管理的网络图书馆。它将资源管理、阅读管理、海量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图书文献数字化计划,为师生创建一个自主、轻松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3、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定位于为学校创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网络教学空间,为教师消除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所需面对的技术障碍。着眼于创造一个从传统课堂延伸出来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变革。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

4、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系统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可划分为:1)学生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变动信息、奖惩信息等,使全校各管理部门共享学生信息;2)人事管理系统:一个完整的人事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教职工的基本信息,以及职称、行政职务、绩效考核、科研学术、表彰奖励、学习培训、家庭信息等信息,使全校各教职工管理部门统一共享教职工信息,并提供教职工自身信息的查询服务;3)教务管理系统:学校教务工作是在教务处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修订并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负责学生考试和教学管理,编制课表,落实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监督,教学事故的核实和处理;4)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财务业务管理、电算化系统管理、复核、报账审核、出纳、工资管理、收费管理、会计档案及票据管理、行政事务管理;5)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为基本手段,建立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帐、卡、物相一致;6)档案管理系统:负责全校各类档案的管理,尤其是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并负责档案的信息化处理。主要包括学生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固定资产备案等。

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建设,资金昂贵,况且对于一些农村小学未必就有社会效益。我县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为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网络基础,资源库,数字图书馆,电子邮局、学生学籍管理等系统的建设已经基本具备了教学教研、电子办公的环境,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如何合理地运用这样一些资源,使这些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当然学校必须要有最基本的配套建设。

1、“班班通”工程。在教室内可播放各种设备如VCD、DVD、录像机等;显示播放各种课件、软件、点播VOD服务器中的视音频信息、点播教师自己机器内的课件;登录国际互联网和远程教学网,并在网上浏览、收发电子邮件;同时信息中心可将课堂内容实时录像,刻成光盘或数字硬盘存贮,以便进行教学的自我评估,也可以供学生进行课外复习使用。教室内可以收看新闻、电视节目、录像节目。信息中心可以控制各教室的计算机的开关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室和信息中心可以方便地进行双向对讲。

2、“网络教室”。方便师生接受、学习信息技术,共享校内信息资源和办公资源,也方便师生遨游网络的海洋。

3、打造自己的门户网站。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网站的建设和制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潮流。其次,网站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组织人员构建本校的网站。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对网页进行更新。这就要发动师生积极收集与教学任务有关知识信息充实校园网,使网络成为“知识的海洋”。

4、加强学校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现在各校接收上级的各类信息和校内的信息众多,针对的部门也多,往往出现重复存放不易归档,用时却又散乱无章,也出现上报数据口径不一,随意性大,给

各级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学校教务、教研、继续教育等等方面的资料也需要建立资源库,便于教师查找与使用。可用资源缺乏等等,这都需要加强学校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只有不断地完善、充实校内数据库,才能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更丰满,充满活力。

5、充分利用现有的FTP、金山快盘、QQ群、群共享等小软件,根据学校校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及其它相关规定与需要共享学校的资源,并有专人进行维护、处理。

浅谈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数字化建设 篇5

汨罗市李家锻镇初级中学 吴焱炀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功能单一的校 园网发展到现在功能强大的数字化校园,信息技术对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教育信息化是当今学校发展的又一制高点,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当前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的关键是如何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实际开发配置网络资源,追求合理高效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现阶段;数字化校园;观念转变;网络资源建设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渐成为可能,注重管理和建 设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重点。但在软硬件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校已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从管理和建设方面做出具体的建议。根据我国中小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运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科学的建议。

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涵义与特点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校内、校外、设备、教室等)、资源(人力、设备、图书、备课、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它是在传统学校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数字化校园”的功能与效益是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提升传统校园功能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基本特点:基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的建设是以校园为依托的;其次,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的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和媒介;将教学、服务结合在一起;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完善教学活动;最后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和吸收,对现实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在管理工作中则集中体现为实现教育 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二、数字化校园的新认识

1、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投入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软、硬件资源的支撑。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 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学校的核心任务是教学,是培养人,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我们必须转变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校园建设正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可用性的资源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出发点的。因而,我们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是教育教学工具的转变,它应该是在转变老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理念基础上去规划、设计和建设的。

2、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变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唱独角戏,学生默默接受知识的教书方式和学习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更加渴望学校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为核心”,数字化校园建设恰恰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换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资源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3、数字化校园发展模式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没有终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建设的过程和提升的过程,数字化校园发展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江苏省扬州中学信息中心主任倪震祥提到“自主发展模式”、“学校主导的市场化运作 模式”、“精英发展模式”,三种数字化校园发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范例。个人认为“自主发展模式”,即“区域推进模式”是未来数字化校园发展的趋势,它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区域数字化校园规模的形成,能很好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并推动学校的管理创 新、制度创新、教学创新和技术创新[2]。

三、校园网资源建设原则

(一)主要原则是:师生共建、分步进行、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统一管理、以应用促发展。

校园网资源的建设分为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两大类,共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

1、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有四大类: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

2、网络课程库建设

3、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4、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

在这四个层次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是重点和核心,第三和第四个层次是工具层次的建设,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形式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二)资源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及目的1、资源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适应学校的教学需要

2、资源建设的主要目的为广大师生服务,为了能充分地服务于教学,倡导师生共建,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以学科教师为主力军,从教学实际出发,自行开发教材和制作课件,也可采用购买的方式引进优秀的CAI 课件,上传到学校网管中心进行统一整理和规划,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分门别类,以供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师选用和下载。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应用资源服务于教学的情况和教师收集整理资源的情况。经过收集、应用的循环过程,资源库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从而能有力地服务于教学[2]。

四、校园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都配置了计算机教室,还有很多学校建设了校园网,另外大约还有800多个城市建设了教育城域网。教育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学校里上了宽带、有了网站,就认为校园网已经建成了。网站信息常年不更新,也没有专人负责。

问题二:学校校园网虽建有办公系统、网上图书馆、教学资源库、视频点播系统等,但这些更多的作用是摆样子,教师也只是偶而利用它来上上公开课什么的,并没有真正的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被闲置、浪费掉。

问题三:学校校园网上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但点击率太低,基本没什么人

去看,这里就是个观念的问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太差,网络离他们太远,上课,一支粉笔、一本书足矣,为什么非要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呢?

基于以上问题所在,结合我的思考,对于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1、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

这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校长如果能站在战略的高度,了解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校园网的建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他就会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合理高效地投入,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行为进行规范。比如:

(1)鼓励老师自制课件,多上多媒体课,并相应制订奖励措施,必将极大推动教师学习电脑技术的热情。

(2)以身作则,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推行使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并推广到财务、档案、学生学籍、图书、实验管理等各个职能部门。

(3)重视学校网站建设,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信息更新,真正把学校网站作为信息发布、资源交流和教育管理的平台,而不是做样子的摆设。事实证明,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和学校的校长的信息素养和眼光是分不开的[3]。

2、大力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

有了一个高瞻远瞩的校长,还需要一批信息技术过硬的教师去勇于实践。校园网的硬件建设如同家庭装修,是一个无底洞,如果缺乏应用,投资再多也是空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养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 要想用好信息技术,首先要会用。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有排斥心理,不能主动去学习,要等学校的统一培训,因此也导致在信息技术上教师反而不如学生熟练,这一点教师要向学生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核心,而这也是查看一所学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要把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

(3)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教师除了静心反思外,还要能够利用网络和同行们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成长。现在网络中有很多著名的教育论坛,如教育在线、成长论坛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学习活动,组织跨校、跨地区的网络协作学习。

3、网络资源建设和人力配置

校园网络平台只是搭了个架子,没有内容一切都是白搭。而这个内容就是指网络资源建设。对于一般的学校而言,教师都是在需要上多媒体课的时候才去网上找课件,实在没有就请本校计算机老师帮忙做,上完课后就扔掉了,费工费时,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其实以校园网络平台为基础,完全可以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资源库,所有的教学课件、资料、素材都可以分类保存在学校服务器上。全校老师共同建设,不断增加资源库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购买教育软件公司开发的资源库产品,丰富学校资源库内容。甚至可以在同一城域网下,联合区域内所有学校共同来开发,让某所学校偏重于某个学科,实行强强联手、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开发。当前,由教育部牵头、全国一百所中小学联办的一个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分布建设本地存储方式在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正在研究当中,我们更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成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真正体现互联网的共建共享精神。

另外,人力资源配置也很重要,建议成立专门的学校网络资源管理中心,专人负责学校网站和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做到内容时时更新、资源丰富,并负责对学校教师进行技术指导,教师经过培训,学会了如何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加上学校网站内容充实,他就会真正主动去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实践整合,只有这样,校园网络资源才是得到了真正的应用[4]。

五、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但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统一规划、全校协力、分步实施,需要组织、政策、经费三落实;同时还需要技术、业务部门通力合作;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的参与,因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教学和管理而服务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师生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课件制作、软件开发等,可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既锻炼了应用能力,又推动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数字化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董晓春.高等院校校园网设计方案[J ].中国电化教育,2003,(2).[2]孟祥宇,刘云飞,吴军.构建数字化校园与学习环境的对策探讨[J].信息与电脑, 2011(1):146

[3]《数字化校园通向何处》教育在线数码社区论坛和现代教育报教育信息化合作栏目“论坛争峰”第三期。

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篇6

张惠顺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 摘要: 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为主题, 应用网络,推进全区网络教研,鼓励教师建设学科博客网,将网络连接到教研教学活动中的工作。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贯彻广东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发动全区教研员和教师建设学科博客网站,根据广东省电化教育馆的行动要求,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理论与技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在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在此论述我们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与关心本问题的人们共勉。

关键词: VCM博客 区域推进 数字化校园 正文

随着“校校通”和校园网的建设,“人人有主页”提到议事日程。“校校通”和校园网的应用为实现学校的无纸化办公创造了可能性。“人人有主页”创建了教育行政部门、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之间的信息通道。也为实现数字化校园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目前,我们海珠区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但师生的信息素养存在较大的差距。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上级行政的领导,主管部门的贯彻执行,学校方面的落实责任。我们认为提高师生的教育技术意识和能力,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数字化校园是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师资培训是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关键

2006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广东省电教馆向全省发起“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的活动。根据省教育厅的精神和广东省电教馆的要求,我们海珠区把着力点放在进行VCM博客网站建设和使用上。以此,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完成这一任务,我们从培训、教研、教学、家校联系等多方面入手进行VCM博客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区本培训

2006年6月我们在全区范围内进行VCM博客建设培训。接受培训后被培训者回本校进行校本培训。我们认为在组织区域培训中选择培训者很重要。我们的方法是全区各中小学负责数字化校园的领导、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和一位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师参加培训。选择他们作为被培训者有利于与培训者的沟通,能够以最节省的力量完成培训任务。第二,有效地缓解了教师培训中师资资源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培训的成本。第三,通过培训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一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骨干,并通过这些骨干凝聚了一批有志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通过这些教师来带动其它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二)院本培训

近两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正用于广州市教师远程教育的院本培训。只要是注册的学员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浏览、学习。我区相当多的不同学科的不同职称的任不同年级的教师是本网站的注册学员。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区教师就在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进行教育技术培训。2007年以来这一培训力度大大加强。这种院本培训是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三)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在教育培训机构的宏观协调、指导、评估、监控的作用下,学校结合上级部门的培训内容,本校和教师的现状、能力与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的教师培训。我区把校本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建立校本培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教师校本培训的支持系统,对各校校本培训进行数据统计、个案分析、问题分析,提出改进对策,为基层学校实践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指导意见,与此同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在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校本培训这一形式,使一些硬件条件相对差的学校也异军突起。比如,我区邓世昌纪念小学是硬件条件相对差的学校。但是,在VCM博客建设中名例广州市前五名,在运用VCM博客教学和班级管理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需要技术的低门槛

多年来,我们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人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是广大教师们对技术有惧怕心理,这种思想影响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随着年青人在教育领域数量的增多,这一问题逐渐缩小,但还是有一定的障碍。在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技术的低门槛非常重要。而这一目标随着博客平台的产生有了实现的可能。但这一可能成为现实,还需要从上到下的大量的劳动。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电教馆发起的“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 活动,所提供的博客技术给我们的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博客技术使得教师的信息化门槛大大降低,也为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手段与方式。由此,我们得出博客技术是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技术低门槛,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具。

我们海珠区根据省教育厅的精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突破口放在进行VCM博客网站建设上。经过一年的培训、跟踪调查、监督、验收,我们区在VCM教育网(中国教育服务网)排行榜上名例广州市第一。随后,2007年我们把工作重点转入博客网用于教育教学上。

三、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要发挥教研员的作用

我区教研室是全区教学的指挥系统,对全区的教学质量负有重大责任。面对新教材的实施、新旧观念的矛盾,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调研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教研员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身的提高和引领全区教学的任务。如果使用教育技术事半功倍。我区教研员全部建了学科教研博客网站,进行网上教研。比如,小学英语教研组为例。教研组建了中心教研网,又对全体教研中心组的成员进行博客建设培训,经过一段时间进行优秀博客评比,逐渐摆脱纸张工作,实现了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工作。

网上教研模式有效地保留了传统教研模式中的优点,补充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这种教研能最大程度的吸引一线优秀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效地融合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学科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和学科教师在全区同行中的影响和地位。为了给教师们减轻教学负担,我们选择全区优秀学科教师的博客网站挂在区教研中心的网站上,要求大家共享这一网站上的资源,并要求大家进入论坛,进行研讨,促使其他教师减少重复性的劳动,集中集体智慧,提高工作效率,营造教研公开、大家参与、展示特色、研究互动、多方沟通的局面,这一举措很受广大教师们的欢迎。

四、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要抓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骨干

(一)发挥现代技术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

在我区有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一所,广东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有十二所。这些学校全部都有国家级或省级的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带动教学,以此,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为了推广好的经验,我们区组织教育信息化会议,先进学校在会议上作经验报告或展示。其中,昌岗东路小学和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博客网站很有特色。很多作业教师在网上留,学生在网上完成。宝玉直街小学四年二班VCM博客网,有一个全班的圈子,就是全班同学都在这里。他们又建立家长圈子,师生交流通过网络,班主任与家长通过网络沟通。解决了繁忙的社会所带来的时间上的冲突,避免了面对面带来的尴尬的处境,也使多方(班主任教师、家长、学生、课任教师)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对于有效的解决问题教育学生创造了外部环境。

(二)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海珠区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是在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下,我区热衷于教育信息化的集体与个人组成。目前有23所学校与100多名领导与教师组成。这一组织为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搭建了活动平台,我们每年用年会的时机,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全区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活动。同时,表彰先进集体与个人,选拔全区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的整合的学校与教师在大会上典型发言,上示范课。以这种活动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新的师生关系等活动,利用互联网的跨时空优势,组织各种高效学习、交流,随时随地开展各项网上研讨活动,并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全区性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学术研讨会,请多方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会议上进行教育信息化的经验介绍和交流,来自中小学的部分一线教师在现场演示优秀网络教学案例,不定期组织评议、审定和推荐相关的科研成果等。从而,鼓励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鞭策落后,大大促进海珠区中小学数字化建设。

五、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要家校联系同步进行

2006年10月开始,我们鼓励区内信息化骨干教师建立班级博客。一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博客日趋成熟,而VCM博客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了出来。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是请家长来学校,或者教师进行家访,电访或者开家长会。这些做法的局限性是不能做到及时,多方没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和环境。但是通过班级博客管理,可以把全班每个同学的特色,在校表现发布于班级博客上。例如:邓世昌纪念小学李彬老师的班级博客很有成效。她把孩子们在校的总体表现通过日志的方式发布在博客上。这样一来,即使在外地工作的家长也可以通过浏览班级博客,及时地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一”栏目与她进行交流。她们班有位家长,因为工作的缘故要久居美国,当她听说她孩子的班级有了班级博客后,当即就在上面留言,感谢博客能使她身居国外,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的近况,并表示会经常来做常客,这也使班级博客真正做到了“沟通无极限”。与此同时,也有的家长主动在班级博客上反映孩子在家的生活情况,使班主任不仅能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能知晓他们在家的表现,及时有针对地做好教育工作。这样家校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给学生的教育创造了良性环境。

另外,家长介入班级博客之后看到孩子的文章,就自动充当起教师的任务,帮忙提意见或修改。对于班上发生的问题,更是出谋划策。使班级管理更趋民主化、合理化、特色化,提高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及效率。

六、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需要学生的参与

学校的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还有一点是学生的参与。现在的学生娃娃开始学计算机,他们学习计算机很多方面优越于成人。我们的教育很有必要引领学生运用信息化平台学习,生活。教会他们运用网络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去年,我们也在此方面做了尝试。感觉有一定的效果。我区的骨干班主任们带领班级学生建立VCM博客网,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自己的博客,班主任把他们纳入他的博客圈子里进行管理。其结果,在VCM博客环境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关系形成了平等关系。大家都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又不是面对面,于是敢于把内心世界袒露给他人,尤其是小学生更是如此。使得忙碌于事物的成人通过留言版,一篇作文,论坛,较容易的发现孩子们的心灵,有时通过博客中表现的思想,会对自己的孩子刮目相看,教师也对个别学生的思想、特点、问题有了新的发现等等。还有一点是引导学生从虚拟的游戏世界,进入班集体中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中。我们认为在博客里能够组合多方力量,呵护幼小的苗子健康成长,遏制不良的风气漫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

七、存在的问题

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和渐进的发展过程。尽管我们为了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做了一系列工作,但教师的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意识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较大的距离。书面教案、计划等材料的检查和网上输入的双重劳动,对于教师本来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造成更多的负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要教自己的学科,还要对于学生进行博客网站建立和使用的辅导、规范、回复并进行管理,甚至要对家长进行培训等等,其劳动量很大。教师没有一定的自我牺牲精神,很难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我们也曾运用学生小组的力量,交互进行,但还很不如意,产生的新问题也不少。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

八、结束语

打开我们的教研教学网站有些比较成熟,有些还很稚嫩。但我们已经步入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领域。我们认为教育技术一定会改变教师们的日常教学以及教师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师生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为教师的专业化增添信息化成份,塑造信息社会的教师形象,这是进入信息社会的必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迎接挑战,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掌握教育技术,通过熟练的掌握教育技术,稳定自己的岗位,进一步实现自己的发展。我们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工作者有责任引导、帮助教师们实现师生自身的信息化,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尽管,在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会本着教育现代化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定的走下去。我们认为教育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与世界接轨,才能面向未来。推进区域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参考资料:

[1] 陈小娅.“继往开来创新发展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做出新贡献”.2007年

[2] ISSN1003-1553.CN62-1022/G4.桑新民 郑文勉 钟浩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起至页码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

[3] ISBN:7561727038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 2001年。

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篇7

学校原有信息化状况

在构建数字化校园系统之前,学校架设了有线网络,建立了学校门户网站。基础网络的覆盖和安全健康运行,是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学校虽已经覆盖有线网络,但稳定性不好,校园网络时有发生连接不上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校园网络拓扑设置不合理,导致校园内部网络病毒泛滥;校园网络设备陈旧,核心交换设备交换速率不高;校园网络设备没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大大影响设备寿命;学校没有防火墙,校园网内外无隔离。

构建强有力的数字化校园网络支撑平台

任何数字化产品的实施和推广都是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校园网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数字化校园建成以后的使用情况。根据国外统计,教育部门数据外泄案例数为各行业之首(27%),[2]可见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之前,学校对校园网络进行了改善,大大提高网络稳定性、安全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更换部分陈旧网络设备

早期教委配给的smart switch 2000路由器、凯创B2H48口交换机等陈旧设备仍在使用。若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网络瘫痪,对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潜在隐患。所以,学校及时组织力量,对路由器进行更换,目前已经将其撤换掉。

2.隔离校园内外网络,提升网络安全性

校园网络在安全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来自于校外的攻击偶有发生,存在着安全隐患。为解决校园网络安全性问题,我校及时购买了锐捷RG-Wall 2000防火墙。此防火墙具有路由、防护、简单行为管理三合一功能,使校园网对内、对外都有一定的保护和防护作用,处于相对安全的运行环境。

3.构建合理校园网络拓扑结构

原有校园网络没有建立VLAN,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网段。一旦某一台机器中毒,病毒很快会在校园内所有机器上传播开来,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学校内出现过因终端机器中毒导致校园局域网瞬间瘫痪的现象。为此,学校重新对校园网络进行拓扑规划,划分VLAN,把局域网病毒造成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实现校园无线全覆盖

当前,教师使用笔记本或者智能终端进行无线上网发邮件、查找教学资源等办公方式已是常用手段。在前期无线部分覆盖的基础上,我校增加无线覆盖点,实现校园全面无线覆盖,保障教师在学校各个角落都能享受数字化校园带来的便利。

5.完善网络中心机房配套设施

为保证核心机房环境达到标准,使机房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学校严格按照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的要求对学校核心机房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1)增加了精密空调控制机房温湿环境。(2)为核心机房安装独立配电柜,以规范中心机房网络设备的电源使用。(3)增加UPS不间断电源保障中心机房并全天候运行。(4)购买防浪涌设备以提高中心机房抗雷性。(5)配备机房环境监控,使中心机房温湿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目前,学校核心机房能够达到行业的相关标准,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成果

学校的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围绕学生工作,教师、家长参与其中,组成了整个学校日常工作模式。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方便教师、家长管理学生的统一校园办公、生活平台。

1.建成数字化校园统一平台

数字化校园办公系统的建设目标是方便学校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其应该允许每一位校内人员能够使用,而对于非学校内部教职工,是不允许访问的,因此建立统一的用户登录入口是数字化校园系统的首要任务。图1是我校数字化校园办公系统的统一登录页面,图2为教师登录后的校内个人主页。个人主页上的模块有“课表”“学校通知”“站内信”“应用系统”“友情链接”“天气信息”等,分为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对于“学校通知”模块,校内每位教职工都必须看见,故为必选模块。对于“课表”模块,任课教师有课时安排,如果选择了,则在教师个人主页上会展现此位教师在当前学期的课表,后勤人员没有课时安排,就没有必要选择“课表”这个模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个性化定制自己的校园内部主页。

2.建立校本资源平台

学校有很多资源需要全体教师长期共享,也有很多资料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积累的个人资源,需要和学校内其他教师暂时共享。学校以前有一个类似于FTP的资源库,校内资料不管是需要长期校内公开,还是临时在部分教师间公开,所有资源都存储到资源库中,使得学校的磁盘资源紧张。基于此,新的校本资源平台采用了公共资源库和教师个人资源库分开的模式。新的校本资源平台把原有资源数据一并导入,实现新旧资源的无缝连接。不仅能实现全体教师的资源共享,也能实现部分教师间的资源共享,为教师间资料共享建立了更为畅通、安全的渠道。我校的资源平台,分为公共资源平台(图3)和教师个人资源平台(图4)。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资源共享给想共享的其他教师,也可以把资源共享到公共资源平台,让所有教师都能进行分享。

3.建成智能排课系统

学校每学年新开学的时候,每个班级的课表都有所变动。随着学校教学班级的增加以及课程的丰富,每学年的排课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排课教师的一个沉重负担,为此学校建立了智能排课系统。此系统大大缩减了排课时间,不仅排课时间从一星期缩短为几个小时,而且课表自动生成后,可以自动推送到学校每位任课教师的校内个人主页上,任课教师只要登录到校内个人主页就能看到自己的新学期课表,改变了传统课表通知模式。图5是学校的智能排课系统页面,系统根据用户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模式。对于普通教师,登录进入这个系统,可以查阅全校所有教师、所有班级的课表。而对于某些教师,由于需要进行排课,所以不仅具有查看课表的权限,也具有更改、重新安排课表的权限。

4.学生成长档案系统

小学六年是学生人生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的点滴瞬间都生动地组成了学生的成长历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系统,使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档案袋中各项活动的记录,看到自己的成绩,能够收集成功,飞扬自我。通过档案袋互换交流和袋中优秀作品展览等活动,能够相互交流评价,认识自我。教师通过档案袋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校的各项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师认识和掌握学生心理,因材施教。

5.教师成长档案系统

田村中心小学是一所和新中国同岁的老校。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流动性相对较小。为教师成长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一名教师从刚毕业到成长为骨干教师,期间走过了很多艰辛历程。教师成长档案能记录教师在校成长的每一点、每一滴,是教师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的最好的私密空间,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校史文化的建立。

6.建成校园决策辅助平台

校园决策辅助平台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数据的分析,给用户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如师生比例图直观显示了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关系;年级班级统计表列出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年级学生图直观显示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总人数。更重要的是,学校历年教师和学生数据的变化,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和评估有着重要作用。

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建成后的后期保障措施

1.建立校园专项基金

数字化校园平台正式上线后,势必会给终端用户带来一定的额外工作量,教师可能因为不适应而产生抵触情绪。学生成长档案系统、教师成长档案系统,都需要教师来补充和完善相关资料,增加了教师额外的工作量,为提高教师的使用积极性,可以考虑建立校园专项基金来鼓励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使用。

2.加强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校园技术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学校各个角落。对于仅有两名信息技术教师的学校来说,师资相对紧张,已不能满足学校信息的不断深入建设。学校急需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同时对现有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成立信息化顾问委员会

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篇8

传统模式下的数字化校园网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在过程中通过对PC机的应用,并将其作为其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相应的教学研究,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就目前而言,这种数字化的校园网还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应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应用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在对3G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但是,其设备所存在的问题还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就目前的移动设备来说,它的屏幕比较小,如果要想对其进行观察,必须要将其反复返回多次才能进行有效查看。比如:学生在网页上浏览页面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操作才可能将它全部看完。并且,不同型号的机器的移动设备也就不同,支持的版本也会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距。因此,针对此类问题,在对其进行相关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其自身所具备的各种因素,以便在对页面进行浏览时,可以省去那些繁琐的操作,达到一步到位。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设备所花费的费用也比较高,并且在对其网页进行浏览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花费相应的流量,间接的导致用户使用过程中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为了能够相应的节省用户使用过程中所浪费的流量和金钱,在对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的减少网页中可能会出现的内容,最好进行流量上的相关规范,这种方法可以让用户节省大量的流量。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问题,比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校园中学生比较多,也就会导致其接入点的数量相应较多,间接的导致使用率明显上升,甚至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其中毒,从而致使大量的有效文件丢失,情节严重时则会导致整个系统都处于瘫痪状态,给学校的移动教学带来一定的麻烦。

二、数字化校园的结构

就目前而言,在校园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数字化校园网主要是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相应的增加了Web等相关服务器,并对其进行了设计上的创新,从而促使其网络和通信技术进行连接,以便达到数字化的有效使用。在数字化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相应的模块,其主要包括:它在一定程度上拥有WAP技术,其主要针对屏幕小的用户进行相应的优化,还可以在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内容上的转码,来减少其数据量。同时,该设备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服务器。WAP的主要任务是对其资源进行相应的存储,以便方便用户对网页进行访问、查询和资料的下载等,然而,该服务器还是会存在相应的问题,虽然不能对其进行改变,但还是会促使其直接应用在无线网的环境中,从而促进其网页的成熟性能,让学生对其进行有效利用,更好地为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中的GPRS技术的地位越来越低,该网络和3G移动网络相比,明显逊色于3G移动网络,也就是说3G移动网络的功能相对较高,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更高程度上的宽带功能,并且还可以在那种快速变化下的网络中,还是保持着原有的速度,该移动网络不但可以进行语音、彩信等的传输,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朋友、同学之间的视频聊天。

三、管理系统

移动校园网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进行移动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这种移动网络的使用,随时随地对其进行访问,以便获取自己想要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教师的远程教学,这也就节省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因此,在对该移动网络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学生的相关需求进行设计,还可以对其进行技术上的改革和创新,以便更好地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并且,该移动设备还存在一定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和管理者模块。对学生模块而言,对该设备进行登录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都设置一个属于自己的账号,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账号的登录,可以查询自己的成绩、名次和相应的选课等,除了这些外,还可以对教师进行在线提问等。

总之,移动网络的使用会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结语

通过上述所讲的系列内容,可以明确知道3G移动通信网络下的移动数字化校园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师在线教学的相关目标。当然,上述所讲也并不是很完善,这也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纪波.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8).

[2]胡晓,高鹰,余群,刘外喜.移动数字化校园中流媒体的实现[J].通信技术,2008(12).

[3]罗海辉.3G网络集成下的数字化校园[J].科技信息,2011(10).

上一篇:某上市公司总经理工作细则下一篇:弯管横截面椭圆畸变的试验及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