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管理(共12篇)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1
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 由于它集成了在线办公OA系统、教学管理、家校互联等模块, 使得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效用大大提高, 已经远远赶超了传统的校园管理方式。但从现实使用情况来看, 当遇到无网络或无条件使用网络时, 数字化平台的作用将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例如, 当我们所要分配的工作对象, 在一个没有网络的环境中, 我们该如何在第一时间通知他并落实工作?是通过电话吗?如果这项工作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 甚至几十个人, 该怎么办?从目前的通讯工具普及情况来看, 手机几乎已经实现了人手一部, 最为快捷的通知方式就是通过平台自动向手机发送短信, 所以, 将我们的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实现短信化是极其有必要的, 同时短信化也是实现数字校园管理平台有效拓展的完美手段之一。
实现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与现有校讯通整合的策略
为了方便家校互动, 很多公司推出了校讯通平台 (或称家校通平台) , 极大地方便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平时孩子的到校信息、离校信息、作业短信和家校交流等短信, 学校都可以利用校讯通平台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同时也可以收到家长们的短信回复, 真正实现家校互连互动。在如今这个崇尚整合、简化的年代, 如果把校讯通的某些功能与数字平台整合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经是数字平台短信化的初步体现了。
方法1:利用短信猫实现数字校园平台的短信化
短信猫是通过计算机向手机群发短信的一种设备。购买短信猫是数字平台开发公司在校讯通平台上增加短信功能的有效途径。但对于数字平台开发公司来说, 原先的平台已经相当完善, 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改代码、添加功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而且新开发平台在使用中将会出现无法预料的问题, 数据维护的难度也相当大。
方法2:在平台上做链接实现数字校园平台的短信化
在数字平台上做一个超链接, 通过点击进入校讯通平台的登录界面, 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平台的无缝整合, 而是简单的地址链接, 更未能从功能上与之整合, 所以说这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方法3:与校讯通公司合作, 二次开发, 实现数字校园平台的短信化
实现数字化校园平台与校讯通平台的整合,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校讯通公司根据学校对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的要求, 对其平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改, 加入OA办公、教学管理等模块, 做一个既能管理学校事务, 又具有学校个性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 从功能与意义上真正实现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短信化。
数字化校园OA办公模块短信化策略
文件收发的短信化
文件收发是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中最常用的模块之一, 学校各部门所需要发送的文件都可以通过数字平台进行传阅, 既可实现无纸化、环保化, 又可实现高效化。数字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实现了文件的高效传送功能, 没能实现在第一时间通知收件人, 更无法保证所发文件能被及时查阅。现在, 在此模块基础上增加“是否短信通知收件人”和“被查阅时是否短信告知”两个选项, 这样平台就能实现当被传阅人收到一个传阅文件时自动发一条短信给收件人, 提示:“您收到XX教师给您的一个XX文件, 请及时查阅”;当收件人通过平台确认收到文件时, 系统会自动短信提醒发件人“XX收件人已经查阅了XX文件”。通过此举可以让文件传阅的时效性提高数倍。
通知公告的短信化
在通知公告中增加短信功能, 这样当我们编辑完成通知公告, 点击“发送”时, 通知公告的内容就直接通过平台发送短信到指定人群的手机中, 让通知公告从此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比如:“请三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师, 中午12:00到小会议室参加会议”, 我们就可以直接选择通知短信发送, 这样参加会议的相关教师都能在数字平台与手机短信上同时收到会议通知, 使学校工作的开展更加方便快捷。
文件审阅的短信化
计划、总结、策划等文件的审阅也是数字平台上最为常用的之一, 为了能及时通知审阅人, 我们把这些审阅工作与其他待办事一样看做待办事宜, 并把待办事宜与短信结合起来。当您有待办事宜时就短信提醒当事人, 当待办事完成时系统又会自动向发起者发送完成的短信, 实现了审阅等事宜的高效传达。
当然, 在OA办公模块中需要短信化的子模块还有很多, 我们要努力让OA办公平台尽可能多地结合短信功能, 让数字平台在走向数字化、短信化时, 逐步摆脱时空的限制, 从而大大提高OA办公的效率与执行力。
教学管理模块的短信化策略
学生在校信息交流的短信化
家长平时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了能更快地与家长实时交流孩子的在校作业、课堂表现、获得荣誉、学习成绩, 我们把这些内容与短信功能进行了整合。例如, 成绩管理模块中, 教师通过Excel模板把孩子所获得的成绩导入数字平台, 在选择保存时我们通过选择“是否发送成绩短信”选项, 确定是否通过短信把成绩发送给家长, 也可以将孩子此次所获成绩的平均分等信息一并发送到家长手机, 以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信息。
课务管理的信息化
调课、代课是教师平时工作经常遇到的事情。每次遇到培训或请假, 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调换课。代课、排课所涉及的人员众多, 无论是你想找一个空课教师来代换你的课, 还是你想把所代换课的信息告知被代课教师, 都是很复杂的工作。如果在此时结合短信通知与平台提醒功能, 就能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 当我在平台上把星期一上午的某一节课让A教师代上, A教师的短信就会被告知:你在什么时候需要代上一节什么课。同时这个短信还将直接发送到教导处, 让被代课教师与教导处管理人员都能及时收到调课信息, 从而体现了课务管理的系统性与短信功能的便捷性。
少先队工作的短信化
平时, 班主任接触最多的是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工作的短信化是数字平台工作的首要阵地。少先队的“四比”竞赛——班级文明、纪律、卫生、两操等扣分情况, 我们都把它设计在平台中, 并整合短信功能。如当一个班级的某一项被扣分时, 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就会在第一时间收到一条扣分及扣分原因的信息, 这样大大便于班主任及时整改。如果是班级中的个别同学扣分, 班主任收到的短信中还会出现违纪学生的姓名, 班主任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予以纠正。
教学管理的各个子模块融入短信以后, 使原本“粗糙”的平台立刻“细腻”了不少。由于使用方便、通知及时, 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率可以大大增加, 使用效果可以初步显现。
短信数字平台的个性化策略
让数字校园管理平台融入短信犹如画龙点睛一般, 盘活了整个数字平台, 使原本平面化、僵硬化的平台一下子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在线报修的短信化
学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需要各种各样的维护, 小到一个灯泡的更换, 大到教学仪器的添加或置换,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总务部门及时地收到维护或需求信息, 等维护完成后再由报修者对此次维护做出评价。现在很多学校的报修存在着流程众多、维修周期漫长等问题, 在引入报修短信化以后, 总务部门负责人就能在第一时间收到短信, 根据报修信息了解所要维修物品的详细情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护工作, 并及时地通过平台向报修者发送维修进程的短信。在线报修的短信化实现了报修单的管理、维修情况的登记、维修单的管理、维护评价的管理等功能短信化, 既节约了时间, 又节省了人力, 进一步提升了总务后勤部门的工作效率, 强化了工作效果。
家校联系的短信化
除了利用手机与教师进行短信沟通之外, 我们还开放了一个专供家长登录的平台。家长可以根据与校讯通绑定的手机号登录自己的专用平台, 查阅自己孩子的相关信息。我们在平台上还添加了家长与任课教师的在线沟通窗口。家长只要点击所需交流的教师姓名, 写上需要交流的内容, 点击“发送”就能发到相关教师的平台。当这个教师不在线时, 短信自动转发到手机上, 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交互性。平台还支持手机的回复, 这样可以使家校之间的所有沟通穿越时空障碍, 真正实现家校联系工作的快捷性、时效性。
工作策划的短信化
学校每次举行活动, 都会把项目进行细分, 逐个落实到某个人或某些人身上, 这样就会涉及很多的人各司其责去完成某些事。如果一一去通知的话就太过于麻烦, 而且办事效率也将大大降低。
在实现了短信化以后, 我们只要把所需要完成的事以及要求、负责人姓名、最后完成后的时间等信息通过Excel导入平台, 就可以完成策划任务的批量短信通知。作为策划的负责人, 更可以对项目的各个进程进行实时监督, 以查看落实情况, 可以设置对某时间段前尚未完成任务的教师进行二次短信催促, 以保证所策划的事情能准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工作策划短信化使所有的工作分配不再受制于网络, 有手机就能了解学校的一切工作信息, 解决所需要完成的事务, 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让数字化平台从原来的二维走向三维, 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经过一系列的短信化以后, 能快捷方便地解决很多问题, 而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 短信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例如, 由于学校部门众多, 短信如果过多的话, 会形成短时间内的短信轰炸, 让接收者看得麻木、不耐烦, 导致通知不到位的情况出现;所有的工作都短信化了, 就要求教师们工作时间必须随身携带手机, 但女教师们很喜欢把手机放在包里,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短信通知的效果。
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如果在平台上加入了短信功能, 将大大提升数字管理平台的整体性能。加入短信功能, 是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的一种三维拓展手段。利用短信的快捷高效, 可以完美地实现对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功能的进一步挖掘与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鄞州区东湖小学)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2
内容推荐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数字化公司(第11版)(全球版)》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全球各高等院校广泛使用。这一版依然保持了其权威性和新颖性,同时更加灵活和可定制化,可以满足不同学校和任课教师的需要。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数字化公司(第11版)(全球版)》全面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技术和应用,以管理为出发点,分别从管理、组织及技术的视角来甜斩管理信息系统,实用性强,备有大量案例和互动项目,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公司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及系统实现企业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数字化公司(第11版)(全球版)》适合作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mba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本书英文影印版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肯尼思·C.劳顿(Kenneth C.Laudon)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信息系统教授。劳顿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土学位,撰写了十余本关于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组织与社会领域的教材,并发表了大量文章。他当前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大型信息系统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规划和管理。
简·P.劳顿(Jane P.Laudon)信息系统领域的管理咨询顾问。她的研究兴趣包括系统分析、数据管理、软件评估等。她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
目录
第一篇 组织、管理与网络化企业
第1章 信息系统与当代全球商业 1.1 信息系统与当代商业 1.2 理解信息系统 1.3 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 1.4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创建团队协作网站
案例研究:“第二人生”商机几何? 第2章 全球电子业务: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2.1 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 2.2 信息系统类型 2.3 贯穿整个企业的系统 2.4 企业中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 2.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识别管理决策与系统
案例研究:职总英康(ntucincome)公司的现代化
第3章 信息系统、组织与战略 3.1 组织与信息系统
3.2 信息系统对组织和企业的影响 3.3 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
3.4 利用信息系统获取竞争优势:管理问题 3.5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抓住机遇引进战略信息系统
案例研究:soundbuzz在线音乐的亚太地区战略
第4章 信息系统的伦理与社会议题 4.1 与信息系统有关的伦理和社会议题 4.2 信息社会的伦理 4.3 信息系统的伦理维度 4.4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制定企业伦理规范
案例研究:google应该维护你的个人医疗档案吗? 第二篇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第5章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新兴技术 5.1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5.2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构成 5.3 当代硬件平台的发展趋势 5.4 当代软件平台的发展趋势 5.5 管理问题 5.6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评估服务器操作系统
案例研究:亚马逊的新市场:效用计算
第6章 商务智能基础: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6.1 传统文件环境下的数据整理 6.2 使用数据库管理数据
6.3 利用数据库提升商业运作水平和决策能力
6.4 管理数据资源 6.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确认网上数据库中的实体和属性
案例研究:美国反恐监视名单数据库的难题
第7章 电信、互联网和无线科技
7.1 电信和网络在当今商业领域中的应用 7.2 通信网络 7.3 全球互联网 7.4 无线技术革命 7.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评价智能手机
案例研究:谷歌vs.微软:科技巨头的冲突
第8章 信息系统安全 8.1 系统脆弱性与滥用
8.2 信息系统安全与控制的商业价值 8.3 建立安全与控制的管理框架 8.4 保护信息资源的技术与工月 8.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评估网络安全产品
案例研究:法国兴业银行“魔鬼交易员”搅动世界金融系统
第三篇 数字时代主要的系统应用
第9章 卓越经营与客户亲善:企业应用软件 9.1 企业系统 9.2 供应链管理系统 9.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9.4 企业应用软件:新挑战与新机遇并存 9.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分析企业应用软件销售商
案例研究:赛门铁克的erp危机
第10章 电子商务:数字化市场和数字化商品 10.1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10.2 电子商务 10.3 移动商务 10.4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10.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分析电子商务网站间的竞争
案例研究:facebook的困境
第11章 管理知识与协作 11.1 知识管理概论
11.2 企业范围内的知识管理系统 11.3 知识工作系统 11.4 智能技术
11.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评估知识网络系统
案例研究:塔塔咨询服务公司的知识管理与协作
第12章 提高决策水平 12.1 决策和信息系统 12.2 决策支持系统
12.3 主管支持系统(ess)与平衡计分卡架构 12.4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为大学设计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案例研究:通过支出可视化软件改善商务智能
第四篇系统构建与管理
第13章 构建信息系统
13.1 作为有计划的组织变革的系统 13.2 系统开发概论 13.3 不同的系统构建方法 13.4 数字化公司的应用系统开发 13.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编写网站设计说明
案例研究:得克萨斯州社区银行寻求系统解决方案
第14章 项目管理 14.1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4.2 项目筛选
14.3 明确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 14.4 管理项目风险 14.5 mis实践
拓展学习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认识实施问题
案例研究:focus结构化项目实施方案
第15章 管理全球信息系统 15.1 国际信息系统的发展 15.2 组织国际信息系统 15.3 管理全球系统
15.4 全球价值链的技术议题与机遇 15.5 mis实践
本章小结
复习题
本章小结
复习题
讨论题
团队项目:鉴别全球企业战略技术
案例研究:全球战略能否拯救gm? 译后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纽约大学stren商学院信息系统教授Kenneth C.Laudon和信息系统领域管理战略顾问Jane P.Laudon,目前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他们二位,很多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书籍都根据他们的这本书修改过来的,包括我们现在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我看上面的结构内容这些基本和这本书是相同的。我所看的这本书已经是其原版的第八版,是在2005年的是后出版的,相对比较老了,现在这本书的最新版是在2011年出版的,已经是第十一版,图书馆里面也有,但是因为我当初的时候没有找到,所以看的是第八版的书。
这本书相对于我们的教材最大得区别之处就是这本书的教学思路是案例教学,基本在每一个理论中间,作者都会以案例的形式给大家来做解释,不像我们的教材,整本书友几百页,书上面没有一个案例,全部是理论的条框。我在放假的时候看了一本名字叫做《哈格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这个书和现在我看的这本书是完全不能比较的。
Ok,总结的时候还是根据书上面的结构来进行,许多东西我本来就已经懂得,或者是比较常见的就没有说出来,这里是不过是列出一些要点而已,真正的要理解还是需要通过整本书以及在实际中去才可以。
第1篇 组织、管理与网络化企业 第1章 管理数字化企业
开篇的案例是丰田公司,重建自己,以转变为数字化的企业,这类数字化的是用英特网与网路技术,是的数据可以再组织的各个部分顺畅的流动,工作流程更加有效率,并且创造在客户、供应商及其他组织间的电子连接。所有企业的组织,不论大小,都利用信息系统、网路与英特网技术是的他们的业务更电子化,是其效率、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丰田公司使用的数字化,让设计生产更加有效率,其模型如图
1、改变商业环境的四个遍及: 全球经济的出现; 工业经济的转变;
企业组织的转变(扁平化、弹性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协调)数字化公司的出现。
知识和信息为主的经济体系,知识和信息才能够创造财富
知识与信息密集产品,通过如下可以得知全球经济与知识信息以及企业的数字化系统与数字化企业出现之间的关系:
3、一个基本的信息系统的模型:
4、信息价值链
5、如何分析企业信息系统的问题
A、确定问题(从组织、技术、管理维度确定);
B、问题解决方案(是什么、目标、替代方案、最佳方案);
C、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
D、哪些技术可以用来解决方案;
E、解决方案——流程技术;
F、解决方案——管理决策。
6、也标准作业流程(SOP)
7、从技术角度定义信息系统主要涉及的学科: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科、运筹学;从行为观点涉及的学科: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当代观点是将技术角度和行为观点角度进行的整合。
8、企业想成功利用因特网技术与其他数字技术到达电子企业、电子商务与创造数字文化企业,必须重新定义企业模式、重新创造企业流程。
9、信息系统引发的挑战:(主要的管理议题)
A、战略性的商业挑战:实现数字化企业。企业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效能与数字化的企业组织?
B、全球性的挑战:企业如何认清组织本身与系统在全球经济环境下的需求?
C、信息架构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在企业环境与技术的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发展信息系统架构与基础设施建设以辅助企业实现目标?
D、信息系统投资的挑战:企业如何定位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
E、责任与控制的挑战:企业如何保证信息系统在符合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态度下正常运作?
第2章 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开篇的案例是一个供应链管理的神话企业——zara。在不同的组织层级及其功能,企业需要不同的信息系统来支持决策以及各项活动,许多企业可能需要信息系统能由不同的功能领域来整合信息以及企业流程,以zara为例,他的信息系统要能精确地协调供应链,而他发现整合系统与企业流程的解决方案。在实施企业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带来的挑战需要组织和管理上做大量的改变,主要是整合性挑战和拓展管理上的思想范围。分析Zara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1信息系统的种类可以通过如下模型进行划分:
6种主要类型系统:
A、主管支持系统(executive support system,ESS):辅助非结构化战略决策;
B、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ort system,DSS);
C、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D、知识工作系统(knowledge work system,KWS);
E、办公系统(office system);
F、交易处理系统(transactiom processing system,TPS)。如图7显示系统间的关
系:组织内的各种系统间是相互关联的,TPS是信息的主要生产者,提供信息其他系统;而其他系统反过来又
成为其他系统的信息提供者。在大多数组织中,这些系统间之时松散的联系起来。
2、公司的各种系统间一般无法达到共享,这需要独立的中间件来连接。企业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
3、企业系统=企业资源计划,是将数据存放于单一的数据库中,供各部门共同使用,这主要帮助企业内部流程管理。
4、供应链管理系统是面向外部的系统(outward facing),同时供应链管理系统支持反向物流。供应链规划(supply chain planning),主要是预测和计划;
供应链执行(supply chain execution,SEC)主要是配送、物流与补充。
5、协同商务:供应链伙伴间共同完成目标,协调需求预测、资源计划、生产计划、物流补充、产品运输与仓储。其协同模型如下图8所示:产品设计与研发、服务支持、协调供应链、物流、销售支持与训练、渠道管理
6、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发觉和整理知识、分享知识、传播知识的流程,同时也支持创造新知识与整理知识到新组织的流程中。
创造知识——————————认识工作系统 发觉和整理知识————————人工智能系统 分享知识————————————群组协同系统 传播知识————————————办公室系统
第3章 信息系统、组织与战略
开篇的案例是伟特力,这个公司的案例说明了企业环境、战略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相互依赖性。伟特力发展了企业系统与全球商业流程来响应环境改变做造成的竞争压力,但是要成功的使用信息系统,必须培训组织文化和管理战略大幅度的改变;新的信息系统也改变了伟特力公司经营企业与管理决策的方式。由伟特力的经验提出了一下管理上的挑战:
A、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B、技术与组织的配合。
本章主要是讨论组织、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间的关系。
1、信息与技术的双向关系,显示出,这一双向关系受到很多中介因素的干扰,管理者的决策时一个重要因素。其他中介因素包括组织文化、官僚体制、政治、企业流程与机遇。
2、max weber描述出夫人理想的组织的特点为官僚体制。其他学者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补充:所有的组织接发展标准作业流程、政治、文化。
3、组织的种类:创业型结构、机械式官僚结构、区域式官僚结构、专业式官僚结构、临时式结构。
4、组织的不同点比共同点多,因此信息系统对不同的组织的冲击是不同的
5、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角度:
A、缩小组织规模; B、降低参与市场的成本; C、减少内部管理成本; D、减少信息的取得与分析成本。从行为学角度:
E、降低信息取得成本与扩大分配,而改变组织的授权结构;
F、为组织的群体之间争取政策、程序与资源上的影响力所做的政治竞争结果。
6、管理者的角色:
A、人际性质角色; B、信息性质角色; C、决策性质角色
7、决策时系统设计者最想影响的一个领域。
8、决策制定层:战略层、管理层、知识层、作业层;
决策分类: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决策的制定阶段:情报、设计、选择与执行。决策模型:
个体决策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是理性的。是基于人的行为基本一致性的、理性的与追求价值最大化。
群体决策模型:决策的组织模型——考虑组织结构的政治特性;决策的官僚模型——
降低不确定性;决策的政治模型——利益集团即领导人协调。
决策过程:
9、战略信息系统:可以然公司保持领先的系统,改变组织的目标、经营、产品、服务、甚至基于环境的关系。可以为任意层次、任意时间所使用。价值链模型(是基于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企业活动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每个活动、每个流程都应该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同时与其他合作伙伴等供应链相结合。主要活动有:进货、作业、销售与营销、服务、出货;支持性活动有:采购、技术、人力资源、行政与管理。
价值网:一群独立公司的集合,这些企业使用信息技术来协调他们的生产行为、生产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给市场。
10、以以下可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实现产品差异化并服务于新市场
A、提供信息与服务;
B、着重于不缺市场的系统(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挖掘)
C、供应链管理以及高效率的相应系统(将消费者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有机整合)
11、产品层次,产业内的相关公司相关联合生产、分析、定制产业标准以及判断。
12、波特的竞争力模型:
数字化时代的产业,企业不仅仅要咋同产业内竞争,同时要在不同的产业之间竞争,比如汽车产业需要与航空竞争„„,传统的教育与现代的网络教育竞争,所以得出新的竞争力模型:
13、传统产业遵循边际收益递减法则,而数字化时代的网络经济却不遵循这个法则。
第4章 数字化企业:电子化企业与电子服务
本章的开篇案例是一个通信服务提供商telefonica。就想telefonica一样,许多公司开始利用英特网来连接客户与供应商,建立新的数字化电子商务网路以摆脱传统的销售渠道。企业也用英特网技术来整顿企业的内部流程,利用数字化启动企业流程以及其他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公司实现更新的竞争力与
效率水准,但也同时也会引起下列管理上的挑战: A、电子化企业需要思想上完整的转变; B、找出成功的英特网企业模式。
1、企业模式描述公司如何生产、销售以及交付产品或者服务,展示企业如何传递价值给客户,同时创造财富。
2、搜寻成本是指在世界各地寻求合适的产品并为产品确定所有的供应商,价格以及运送条款所付出的努力。
3、信息不对称是指存在于交易中的一方拥有比对方跟多的重要信息
第5章 数字化公司的伦理与社会议题(略)第2篇 信息技术篇 第6章 硬件与软件资产
1、信息系统以两种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批处理与联机处理
2、在C/S结构中,将大部分工作交由服务器处理,这种情况客户机称为客户机,这种模式叫网络计算模式。将处理能力放置到使用者的计算机上,再用网络连接起来,这种分布式处理叫做对等计算。其中一种对等计算的形式叫做网格计算。
容量规划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来确定合适计算机硬件系统会宝盒的过程,包括同时满足最大使用者数量,对现在和将来软件的影响、效能等。扩充性是计算机、产品或者系统在不中断的情形下,对现存的能力进行扩充的能力。
计算机软硬件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原始)、升级、维护、技术支持、培训等行政成本,以及运行、放置的公共设施成本,其中购买成本仅仅占20%。
科技服务提供商类型:存储服务提供商(storage service provider,SSP)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管理服务提供商(management service provider)
企业持续服务提供商(business continuity service provider)
公共计算方式,与收取电费一样,只要使用才开始计费,计费方式看你使用的多少。
第7章 数据资源管理
1、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三个部分组成:
A、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tion language)
B、数据操作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如SQL)C、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2、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S)可将数据和程序作为对象保存。
3、数据库的潮流:
A、多维数据分库,又称对称联机分析处理(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
B、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是存储有潜在利益的当前和历史数据的数据库;分布式的较小的数据仓库叫数据集市,是数据仓库的子集,并且已经被分类汇总,且主题单一; C、数据库与万维网。超媒体数据库,使用各种方式将各种数据连接在一起。
第8章 电信与网络(略)
第9章 英特网与新信息技术基础建设(略)第三篇 数字化公司的管理与组织的支持系统 第10章 数字化公司的只是管理
看篇是使用的quaker的商业智能系统(QBI),其示范了系统如何通过是组织的只是更容易被存取来发挥其作用。在商业、科以及政府中执行者与专家们的合作与沟通以及创意与信息的分享是必要的。在一个信息经济时代,获取与分配智能与知识及加强群体的合作对组织的革新与生存非常关键。特殊的系统能用来管理组织知识,但也带来如下挑战:
A、设计知识系统以真正的提升组织绩效。B、确认与实现人工智能在组织中适当的应用。其模型如下图:
1、在信息经济里,以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主要资产。
2、公司需要通过多种组织学习机制来创造和收集知识。
3、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指组织在创造、收集、保存、转移和运用知识中所开发的一组流程。
4、知识库包括:
a)b)c)结构化的内部知识;
竞争者、产品以及市场的外部知识‘ 非正式的内部知识,常称为内隐知识;
5、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如下图十二
6、信息工作主要包括创造或者使用信息的工作。信息工作者包括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数据工作者,以及创新知识的信息工作者
7、办公室的三大功能:
A、协调房地专家和信息工作者;
B、协调组织、内跨阶层与跨功能的工作; C、整合组织与外部环境
而大多数数据工作与多半的知识工作都是在办公室里面完成。
8、知识工作系统(knowledge work system,KWS)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KWS。
对于组织与组织内的管理者而言,知识工作者主要是扮演着三种不同的重要角色:
A、当组织外向扩展时,持续更新组织的知识,包括技术、科学、社会思想以及艺术; B、针对他们的知识领域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各种能够基于,提供内部顾问服务; C、作为变革推动者,评估、启动并促进各种变革计划。
9、知识工作系统能够的需求如图十三所示:
10、实践团体(community of pratice)是由组织中的一群人所组成的非正式软体,这些人拥有共同的职业兴趣。
11、企业信息门户站点(enterprisese information portal),又叫企业知识门户站点(enterprisese
knowledge porta),该站点提供单一窗口存取公司的知识资源,并且帮助公司协调信息与人员来做决策与采取行动,提引人前往知识目标以及信息系统的应用,协助他们了解可得的信息,并展开组织的知识资源是如何相互连接。并且提供在线学习,延伸致客户供应商以及商业合作伙伴的门户站点。如下图十四所示
12、人工智能家族:如下图
13、神经网络,有试图模范生物大脑处理模式的计算计算机硬件组成。
模糊逻辑(fazzy logic),是由一种基于规则的技术,他可以容忍不精确,甚至以此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或者称适应性演算(adaptive coputation),是提供多种问题解决方案技术,他们是在理论上基于适者生存的方式即进化过程。
混合人工智能系统,整合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以及专家系统一套的应用软件
第11章 强化数字化公司的管理决策制定
开篇的案例是用的美国生产服饰的厂商Gap,Gap公司的规划和预测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范例,这种系统拥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支持决策者,其他类似的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GDSS),负责支持由群体所做的决策,而主管支持系统(Ess),则是战略层次决策提供信息这些系统可以增强组织的运作效率,但也引起了以下管理挑战:
A、建立可以满足主管信息需求的系统:即采用关键成功因素和其他决定信息需求的方式,要确定服务与高层管理者的主管支持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需求,仍是相当困难的。
B、建立有意义的报告以及管理决策程序:有了企业信息系统也书库仓库比起过去而言。现在很容易就能从不同的系统为决策支持系统以及主管支持系统提供所需要数据。
通过分析GaP的案
例,得
出
其模
型
如
下
图
所
示
: 17
1、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支持结构化问题,决策支持系统支持非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
2、决策支持系统的分类有:模型导向决策支持系统(解决的问题是:如果„„则),数据导向决策支持系统。
3、数据挖掘所产生的信息,形态有关联、序列、分类、聚类和预测。
4、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要见:查询和分析的数据库、包含模型的数据挖掘和其他分析工具的软件系统、用户借口:如图16所示
1、基于万维网的客户支持系统是帮助客户做决策的系统。
2、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是要作用于开会讨论,包括硬件、软件工具和人员。对创新领域、复杂问题和大型团队的任务是最有效的。
3、主管支持系统允许公司的各层认识在任何实践使用,并且是使用的图形分析工具。
第4篇 建制数字化公司的信息系统 第12章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组织再照
开篇使用的案例是一个金融公司:FleeBsstob。FleeBsstob金融公司的销售意向管理系统说明了在开发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时候起作用的许多因素。当建立新的系统时,必须分析这个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的问题,评估人员的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并重新设计流程以及工作。新的信息系统代表了规划组织变革的过程。而建立一个信息系统特别是一个大规模的项目,会面对许多挑战,比如:
A、系统开发是的很重要风险以及不确定性;
B、决定新系统个企业流程在哪些才能产生最大的战略影响力。
Fleebsstob的案例模型分析是如下图所示:
1、流程再造工程的步骤
A、高层管理者制定一个主要战略愿景 B、管理者应了解目前的绩效,以此为评价基准 C、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方案
2、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允许每个人参与到质量的改进中去,六西玛格(six sigma),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尽早发现质量问题,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3、系统开发过程:
4、建制方法:
A、系统生命周期发
B、原型发 C、应用软件包 D、使用者自建 E、信息系统能够外包
第13章 了解系统的企业价值和管理变革
开篇使用的案例是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内部网(N/MCI)项目,信息系统一个主要的挑战是确认他们可以提供真正的企业效益,组织需要找到衡量信息系统价值的方法以确保系统确实提供他们所承若的效益。信息系统项目计划的高失败率是因为组织错误地估计系统的企业价值,或者是因为公司无法管理因为导入新技术而带来的组织变革海军/海军陆战队内部项目的例子是很典型的。成功的系统建构需要有技巧的规划 20
与变革管理,而我们需要知道下列挑战:
A、如何判断系统的效益和成本; B、处理复杂的大型系统项目计划。
案例分析出来的模型是:
1、公司投资资本项目是为来扩充产能,满足预期的需求式更新现代化生产设备以降低信息系统成本。信息系统被视为长期投资资本投资项目。
其预算模型有:
A、回收年限法;
B、会计上的投资回报率; C、成本效益比率; D、净现法; E、获利指数; F、内部回报率。
2、所有的投资资本预算方法都依赖于评估公司进出的现金流量。
3、信息系统的成本与效益:
成本包括:硬件、软件、电信、服务、人力资源等; 效益包括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
有形效益(成本结构),可以被量化,并以现金额表现;
无形效益,如有效的客户服务或更好的决策过程,虽然无法马上量化,但是长期会带来可量化的收益。
4、由于无形效益很难评估,在财务分析的时候,容易被忽略。
5、选择与评估信息系统的其他方法包括非财务的战略上的考虑,有投资组合分析、积分模型、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6、信息系统问题类别如下图十八所示:
7、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系统分析师是组织变革的代言人,不仅仅是在建立技术、解决方案,且重新定义不同组织团体的形态形态、互动、工作与权利关系。
8、实施的成败因素:
A、实施阶段使用者的角色;
B、管理阶层对系统实施活动的支持度; C、实施项目的复杂度和风险度; D、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活动。
(如图十九所示)
9、系统实施管理:
A、控制风险因素
管理技术上的复杂度 正式规划与控制工具
增加使用者参与度与克服使用者的抗拒
B、组织设计
考虑认为因素 社会化设计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3
一、项目背景
我校自1998年开始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2003年开始进行网络教学实验,2005年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并进行教学反馈研究。多年来,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老师们利用网络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并积攒了许多素材。
多年来,随着网络教学与管理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提高,大家有了更多的应用目标和思考,校园网络软硬件瓶颈日益凸显;同时随着逐个独立应用系统的日趋扩增,缺乏必要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信息孤岛”渐已成形,成为高效利用资源的主要屏障。如何有效地整合各项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成为我们考虑的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思想
在做“数字校园项目”前期,我们进行了多项的调研,包括外出的考察和翻阅国内外的各项资料。发现对于信息化的运用,大家多在教育教学的周边打转。比如,大学中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卡应用”,利用学生卡去买水、买电、交学费、交网费、图书馆等等,中小学最为典型的应用就是作为一种“电子记录器”,记录孩子的到校时间、学习成绩,或者将当天的课程录制下来,予以回放。还有一种就是“体现种,不体现收”。即,在课堂上用了许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众多精彩的教学环节,却没有对教学效果予以检测。哪些孩子会了,哪些孩子还有欠缺,哪儿有问题,没有数据上的体现。对于得到的资料,我们认真组织了研讨,试图找到一种信息,能够对孩子成长直接有帮助的信息,但是结果确是令人遗憾的。
在研讨中,我们提出,计算机或者说现代信息技术最擅长的是什么?我们想应该就是所谓的“数字游戏”,是“信息的组合应用”,于是我们认真反思,“我们需要什么信息?”——教师需要什么信息能够帮助教学,学生获得哪些信息利于自我调整,家长获得哪些信息帮助学生成长,管理者需要什么信息提升管理品质……这些信息从哪里获取?怎样在日常的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共享这些信息?最终,我们确定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见图1)。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构建数字校园软硬件环境,整合现有的各个应用系统,完成数据交换与共享;
以学校各项管理为中心,构建数字管理办公平台,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品质;
以教师应用为中心,构建教、研、学、练为一体、集资源建设与教学评价于一身的教科研应用平台,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搭建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库系统;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构建校内外学生学习、交流平台,给学生开创洁净、健康的网络学习与交流空间;
以家长、社会需求为中心,构建信息发布平台,开创畅通的校内外交流空间。
三、数字校园的功能
1.教师交流共享的平台
教师交流共享平台的设计思路主要来自教师备课,老师们在研究课的准备过程中经常到处搜寻资料,查询大量的素材,制作精美的课件,找许多老师共同研讨,但是课程结束后这些珍贵的资料往往束之高阁,而查找资料的过程往往是非常艰辛的,因此我们设立的共享平台,按照现行教材版本进行编目管理,每课下面设立:电子教材、教案、课件、备课资料、题库、反思等多个栏目,而对于一些看起来非常美观、实用、但不太清楚应该如何与教材对应的资源则放在公共资源库中,设立关键字以供大家查找。交流共享平台中的题库,收藏了有关每课的“反馈性训练”,每道题都对应一个知识点、难度级别。
在整个教学储备过程中,每位教师通过不断的日常知识积累和教学反思,不知不觉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见图2)。
2.全方位地链接学生信息
(1)德育评价系统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小学,老师的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影响。新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教学中有一句常用的话,“抓两头带中间”,老师有没有精力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个任务怎样不折扣地实施,我们的德育评价系统为老师们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工具。课上评价系统是一个外接的程序,与数字校园系统相连,使用非常简单,老师在课上根据孩子的表现发放电子小星星或者小提示。系统可以主动提示一段时间内未被关注的孩子名字,引起老师的注意。孩子和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评价的结果。同时系统也提供课下评价和同伴评价的功能,孩子们可以轻松获得在校表现的电子档案。家长、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给孩子写“成长足迹”,相信将来这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宝贵的财富。
(2)作业诊断系统
我校鼓励每位教师的课堂结构中要有检测的环节,教师上完课后要通过检测明确哪些孩子掌握了,哪些还差一些,有没有知识没有讲清楚,学生没有学明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中,我们开发了“作业诊断系统”。这个系统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在线作业,主要针对电脑班和在机房上网络教学课程的班级,反馈题目为标准化试题,在线作业可以使师生马上获得反馈结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在线练习。
另一个是而对于非标准化试题,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的输入方式,答题结果录入系统后,任课教师可以统计学生上交作业情况和题目的出错率、作业质量,并根据作业情况编写作业日志。每位学生可以获得一份错题本,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和练习。同时,学校管理者可以获得各任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以及学生交作业情况,对教学指导起到一定的作用。
(3)考试自测分析系统
考试分析系统,用于对考试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系统提供组卷、导出、考试安排等功能,在考试结束后可对成绩进行分析,包括总分、平均分、标准差等若干指标,系统对本次考试中每一题算出得分率,失分率,教师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做质量分析。
学生和家长可以在线查看历次考试情况,为了保护孩子的权益,系统隐藏了孩子的得分,只出示学生大致的成绩曲线。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了解每次考试各班级成绩情况,及时指导教师调整教学。
作业诊断系统和考试自测分析系统的题目来自“教师交流共享平台”的“题库”,来自教学研究中,通过平时练习数据的积累,系统为孩子们制作了个性化的“错题本”,孩子、家长可随时查看错题本,孩子们可以利用系统自行进行“强化练习”,教师可以利用系统为孩子们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3.提高管理效益,关注校园安全
学校采用网络门禁管理,实现一卡走遍校园。家长在非放学时段进入学校可以利用网络预约系统,约见班主任老师,通过系统认证的人员可以使用手机二维码和二代身份证在预约时限内进入校园。由于我校校门外就是马路,来往车辆较多,为了保证学生交通安全,防止其他社会人员随意进入校园,放学时所有认证的家长可通过门禁进入校园。
四、运转与机制保障
在数字校园系统推进的过程中,学校采取集中控制、分散管理的维护机制,把数字校园的推进全面与学校各项业务予以整合,从而整体提高工作效益。
数字校园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益。那么,基础数据的维护是否给老师、管理者带来更多的工作量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研究中也做了一些检测,以下是学校科研部门的一份报告列表(如表1)。
五、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在系统建设完成的一年里,学校利用系统完成考试与教学质量分析2865次,学生自测总数45582次,在年级组内开展基于测试数据的质量分析会累计30余次。以“学科质量监测与对策研究”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校本教研活动,研究系统分析问题的解题策略。各学科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点测查28次,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们反思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过程,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数字校园建设要以根据学校发展现状,明确建设目标。系统只是一个工具,当这个工具确实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说明这个工具的意义。所以,形式一定要承载内容,平台搭起来了,里面的内容的含金量要远远大于系统本身的价值。
其次,要把设计的过程作为培训的过程。要改变模式一定要转变观念。设计的过程就是建设目标、意义的培训过程,同时也是使用培训的初步,建立一支设计骨干队伍,对于后期的培训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字校园系统的建设,困难不在软件的研发上,而是在后期的应用上。
第三,机制建设与系统建设同等重要。系统建成了,怎样保证用?在我们的系统中,积分系统随着系统的建设同步建设,这样家长、学生、老师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各部门各司其职,与自身业务完美整合,每个人既是系统的使用者也是系统数据的提供者。
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产生需求,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数字化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也必将带给我们崭新的体验。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4
如今, 校园数字化管理正在逐渐兴起, 各地都根据自身特色大力引入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尽管学校管理的数字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但由于数字化管理与原有的系统管理存在质的区别, 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使用并没有让大家形成一种习惯, 在观念上也没有被人们完全接受,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与推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我校数字化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个平台中, 我们开发了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教科管理、后勤管理等模块, 还绑定了手机短信发送功能, 各模块也已经将短信提醒融合在平台中, 以便及时进行事务提醒。数字平台的开发与引入为推进学校管理数字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随后的这一年里, 其使用情况并不乐观, 很多模块饱受冷遇。各部门的负责人似乎更习惯于建立纸质档案, 数字化管理平台在人们的意识里仅仅是一个便于下发短信通知、传阅文件的工具, 并没有视其为一种资源、一种管理手段、一种未来学校管理的趋势。
为了推动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学校里的应用, 下面我结合本校情况谈一谈在学校里推广应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策略。
策略一:营造人气, 推动学校的数字化进程
1. 培养使用意识
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使用大多需要参与者和管理者共同进行,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双方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平台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做好平台使用的引领, 以逐渐培养教师使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意识。就拿设备报修平台为例, 总务处必须及时维护从平台上报修的设备, 让教师们体验到网络报修的实用性与优越性。反之, 如果当教师到平台上报修以后几天都不见动静, 几次以后谁都不愿再次通过平台来报修设备了, 因为“这还不如电话报修或直接找总务处来得有用”。这样一来, 再优秀的平台都将成为摆设, 教师参与使用平台的意识自然也会逐渐淡化。所以, 平台的管理者必须做好平台使用的引领, 逐渐在教师心目中树立使用平台的意识, 使平台的使用进入良性循环。
2.体验平台的便捷
平时, 我们为了工作经常发纸质文件, 经常为了打印文件拿着U盘到文印室打印。如今, 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中, 设置了文件传阅和打印申请功能, 教师只要通过文件传阅功能将文件传阅给其他教师, 并通过短信告知收件人, 就可以轻松实现文件的传阅。当我们要打印文件时, 只要新增一个打印申请, 就可以将文件发送到打印室, 并通过短信提醒打印, 还可以在平台上查到打印任务是否已经完成。我们还可以通过平台上传学生的作业、学生的成绩以及需要单独交流的信息等, 与家长们取得联系, 使家校工作更加高效、快捷。这些独到的技术实现手段是以往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 能逐渐让教师们体验到平台的优势, 进而改变对平台的认识。
当然, 教师对平台操作流程的熟悉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需要定期安排教师集中培训。为了便于教师消化吸收, 每次讲1~2个模块功能, 每次安排1 0~1 5分钟, 辅以不定期的个别辅导与问题解决, 消除教师使用平台的后顾之忧, 争取在一段时间内让教师们对平台的使用不再生疏, 并逐步学会常用模块的应用, 以形成使用的习惯。
3.营造良好的应用氛围
目前, 我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用得最好的功能是短信发送与文件传阅。试想, 如果进一步将德育处中的“四比”竞赛、学生考勤、国旗下讲话、值周小结, 各部门的部门计划、部门总结、活动方案以及学生的各类获奖信息等都添加到平台中, 就既可以丰富平台数据, 还可以带动全校师生乃至家长使用平台。我们应该努力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 让教师和家长参与到平台的应用中来, 在使用中逐渐聚集人气, 从而营造使用平台的良好氛围。
策略二:强化制度, 保障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施
1. 废旧制, 立新规
当学校的管理制度均与平台的使用无关时, 人们很快会回归传统;在平台的使用处于可有可无阶段时, 人们肯定不愿放弃自己使用了多年的老方法、老习惯。近一年里, 我们在数字平台应用方面做了不断的改进与努力, 但从现在的使用情况看, 学校所处的阶段比可有可无好不了多少。为了保证大家都能使用, 必须在管理制度上向有利于平台发展的方向倾斜。我们将模块的使用列入制度, 而且规定了每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的要求。比如, 教师的获奖信息就直接根据平台中教师自己的登记来统计, 这样教师们对“教师成长”中登记获奖情况的登记模块就不会再漠视了。我们还规定每次考试后, 任课教师都必须将成绩通过平台保存起来, 并根据需要向家长发送成绩短信, 这样一来,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就活了。当然, 不能将所有的模块都写入制度, 强制教师们使用, 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2. 分小组, 保实施
将数字管理平台的模块按部门分组, 对每一组设立负责人。比如, 德育处由少先队辅导员负责, 教务处由教务主任负责, 学校教师的文章获奖、文章发表都由教科室负责, 每位教师又有自己所负责的工作, 而所有的一切都由学校信息办统一监管。整个平台的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了塔式管理模式, 做到了逐层都有监管、逐层都有人负责, 保证了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深化。
3. 设积分, 给奖励
在平台的每一个模块中, 我们都可以根据需要对教师的操作进行积分设置。比如, 发送一条作业短信, 奖励2分;登录1次, 奖励0.5分。每月系统自动汇总制成E x c e l表格, 反馈给每一位教师。我们再根据积分, 制定奖励措施。如对每月积分超过4 5分的, 给予一定的月奖金。这从另一个层面也刺激了教师们使用的积极性。
策略三:重视应用, 让平台使用趋向常规化
管理平台应用推广的重中之重并不是数字平台的功能升级, 也不在于将学校常规管理搬上平台, 问题的关键在于平台应用的推广。能用平台的就尽量使用平台, 不再重走旧的模式管理。
1.走建档新模式
如今学校的档案还是以纸质保存为主。通过平台, 我们完全可以取代现有档案管理中的某些管理功能。比如, 部门的计划和总结、活动方案、设备报修记录、通知公告、传阅的文件、教师的个人成长资料、学校制度等完全可以用平台来管理, 并将其作为一种资源。相关部门对这些资料的使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 让教师主动或被动地使用平台、填写数据, 逐渐改变其对平台的使用观念。
2.力推操作新举措
当旧的管理模式与新平台的使用产生冲突时, 教师们常常会举棋不定。这时, 我们就需要推行新的管理模式。比如, 我们取消让教师填写请假单请假的要求, 让教师通过平台请假。当教师需要调课时, 我们也同样可以放弃旧模式, 统一要求教师使用平台来操作。这样,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让教师们不得不参与到平台的使用上来, 使平台的使用趋向于常规化。
3. 设立阶段性目标
打造数字化校园 篇5
——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是东风教育分局最大的小学,建于1979年。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00平方米。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2500余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集体奖、湖北省“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十堰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十堰市示范家长学校”、东风分局“先进党组织”称号、东风分局“质量品牌建设年优胜单位”、东风分局第十五届学生运动会“小学甲组团体第一名”、东风分局“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0余项,十堰电视台、十堰日报、十堰秦楚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先后多次报道该校的先进事迹。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精神,乘着争创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的强劲东风,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近几年,我校倾力建设校园网,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围绕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家校沟通服务”的宗旨,开展了五种建设:
一、加强基础设备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全的设备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调配下,学校又自筹了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设备的添置。现在学校基础设备齐全,有一间网络控制室,5台路由交换机,主干宽带150兆,信息点120个,覆盖整个校园;专用计算机教室3间,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机器数均达到最大班额学生数;多媒体教室46间,每个教室均配备高清晰75寸一体机、实物投影仪、数字广播,实现了日常教学多媒体化;大多媒体教室一间,配备高清投影三台、电动幕布、无线语音控制,能同时满足200人的听课需求;教职员工每个办公桌旁都有一个信息点,全部实现无线上网;构建校园局域网,将电脑房、校长室、政教处、教务处、办公室及部分教研组联成一体,实现了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
二、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1)以推进小组为核心
为了确保我校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我们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周钧担任组长,副校长和信息科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各年级主任和信息科技教师担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推进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以期达到“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数字校园”的规划目标。正是有了推进小组的正确决策和指导,我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得以贯彻落实。
(2)以管理制度为保障
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健全了教育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修订了《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教室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学生上机规则》等共十多项。各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都做到了制度上墙。
学校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对所有信息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一方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增强保管人的责任意识。目前所有机器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各类设备都落实保管责任人。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等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普通教室信息化设备管理也是管理规范,保管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对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的培训与指导。
(3)以管理软件为依托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库”建设,正在朝着建设一个集资源共享、在线教学设计、在线课件开发、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学科、多层次的学科资源网站而努力,目的是构建一个“学教并重”、“建用并举”的交互式资源建设和应用环境,积极建设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设计、学科教学提供优质资源支持。
我们在财务、办公、学籍等工作上全部使用软件来进行管理。学校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数据库,以最终实现学校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化。
(4)以学校网站为平台
我们学校的网站也在不断地改版,不仅设计更富有朝气,栏目也更完整,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目前学校网站已有新闻时空、学校概况、教工之家、园丁礼赞、学生风采和校园文化等十几个栏目,这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行政管理的操作平台、校务公开的窗口、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
学校网站建设及维护由专人负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发布进行全方位指导、监督和督促,使该网站面向社会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信息发布服务,网站信息更新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三、夯实教师发展建设
(1)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如Windows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培训;Word、Excel办公自动化软件培训,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Flsh动画制作、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等。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们都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课任教师均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上网下载素材,自己制作PPT,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一有机会就会派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
(2)开展活动,进行研究
学校在要求老师保质保量地完成网上继续教育学分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应用研究,充分利用十堰市网络教研平台尝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
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老师们的学科整合意识增强了,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四、服务学生个性发展
(1)落实课程,开拓校本
学校重视对学生信息科技素养的培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定期定量、开足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制作班级网页,每年组队参加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2)开展活动,提高能力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并能在团队活动中、班级网站建设中、主题教育的资料收集中,运用学过的技能来开展活动。例如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提倡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PPT幻灯演示展示,取得良好效果;在“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法制教育”等主题活动中,上网、电脑制作的手抄报报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信息化,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质量和水平,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
企业数字化管理 篇6
数字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种量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管理者实时知道企业经营状况的只有数字。当一项模糊性工作被分解成若干可以量化的数字指标后,管理起来就会一目了然。
一、数字化管理的技术基础
数字化管理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等人工智能手段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企业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数字化运用量化管理技术解决企业管理的可计算性,实现企业流程优化、功能重组、企业发展。建立一套整合的、支持领导决策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同时打破部门之间信息资源互通的瓶颈。充实、完善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以及技术、质量、图象,声音等各方面基础的数据库信息,保障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数据化管理系统不是企业各部门业务管理软件的简单加和,而是以整体管理的思想重新设计和整合。加强信息流动,企业领导能随时掌握一些重要指标,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及企业整体状况。数字管理系统能够从影响它的几个主要因素自动地进行分析,给出决策的建议,在数字化系统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流动,动态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指出矛盾所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管理的实时在控。将生产和各部门管理活动集成起来,使企业按合同组织均衡生产,减少开支,增加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数字化人员培训,树立“知识就是效益”的观念
数字化管理强调开放,认为员工是知识工作者。他们是知识的创造者,要进行数字化管理首先必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分享知识和创造知识。否则,即使给了众多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也难以产生作用和影响,更不用说参与管理和自主决策。企业过去由于没有数字化管理的人才和工具,使得企业组织异常庞大和复杂,已经超越了凭借个人直觉和经验管理判断的极限,科学、理性和严谨的数字化管理带来的是组织效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谁更有效率谁就拥有市场。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效率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本质是人力资源管理,如没有能力培养优秀的人才注入企业,企业终将自身老化而被无情的市场运作规律所淘汰。人才需要发现和培养,需要一个激励和发挥人才能力的舞台,需要树立知识型、学习型的企业观念。出台数字化人才激励措施,建立人员流动和工作量化管理,建立完善企业的信息资料库,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避免信息传递的死角,实现信息共享。当涉及企业运作的一切过程被数字化管理,企业各部门都联系起来,成本、收益计算准确,数字化业务流程开始在计算、控制、决策、管理等环节创造收益和成效。数字化系统高速、高效的特点使管理手段更加现代化,管理与被管理者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更加强调沟通与交流,员工不再是简单的劳动者而是知识工作者、信息和知识共享者,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更加强调运用数字事实的力量。
三、数字化管理的作用
数字化管理将使一些单一和机械工作淘汰,管理者和员工将自主地、创造性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的价值,让生产部门、其它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员工利用财务基础数据,主动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数字化管理对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扩展企业业务空间,使用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实现及时生产,实现降低营销成本,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数字化管理促进互联网成为企业与外部交流的平台,企业形象建设与产品营销宣传的重要渠道,适合企业的业务需要,并与企业的整体形象相融合。
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管理 篇7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运维,风险应对
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和校内其他各单位都一直致力于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校园网络基础建设、硬件及系统运行环境建设以及校园网站、业务系统、信息资源等建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与保障,为高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现有的校园网络运行模式和信息化水平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显突出。孕育而生的数字校园建设逐步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成为影响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提出要“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数字校园建设除了上级的要求外,更重要还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在普通高校都应当根据学校自身需求,并借鉴已建成或在建的高校的经验和教训,真正建好数字校园,让数字校园成为学校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1 对数字校园的理解
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数字校园的概念,随后,陆续出现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概念。现在普遍认为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生活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数字校园能促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成为大学质量建设、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建数字校园
我国在十年前就有高校开始研究和探索数字校园的建设,前期建设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中校园网建设为先导。普通高等学校和重点高校一样,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总的来讲,大致分为这几个方面:
2.1 校园网络
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校内带宽很宽,基本都实现了万兆核心。在基层硬件设备和网络高架的校园网时代,信息化建设重点正从“网络核心时代”全面跨入到“数据核心时代”。但是由于各个部门人员信息化素养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目前万兆核心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校园网业务应用还明显不够,还没有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数据孤岛
目前高等院校各部门都是各自为政,信息缺乏统一标准,你做你的我整我的,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缺乏科学、规范,很难实现统一与共享,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严重,权威数据缺乏,导致在重要会议、年度报表、领导决策等多种应用场合下频频出错。
2.3 应用问题
校内应用系统开发各异,软件厂家不同,有的选择直接购买,有的选择校内外定制开发,有的干脆没有应用系统,使Word、Excel甚至纸质文档进行管理。而应用系统缺乏整体规划,系统之间的数据不互通,缺乏关联,跨部门流程无法衔接。
此外,由于资金、技术等各种原因很多应用系统目前尚未开发,导致教职工和学生办事程序发杂,效率低下;有些系统虽然提供了相关服务功能,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数字校园平台等原因导致实现非常困难。
2.4 用户问题
目前基于校园网络的信息量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给人感觉总是信息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并不是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而往往用户需要的那些信息资源很难寻找。
此外,由于校内系统太多,可能涉及到用户的每个账号或密码都一样,时间长了很容易忘记或者混淆;有的比较简单的应用系统甚至使用明文密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5 运行问题
数据越来越多,如何备份,备份在哪儿?各个部门都在购买服务器,服务器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是花了几万元购买的服务器可能只使用了几百兆的空间或者只提供了一个网站或系统服务,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这些问题都是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数字校园的建设正是解决这些需求的良好途径,可使校园网络给广大学生和教职工提高更好地服务。
3 数字校园建设规划
3.1 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指导思想:数字校园应该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指导思想。
设计原则:坚持“标准化、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开放性、稳定性;易扩展、易维护、易管理”的设计原则。数字校园建设应当与传统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
3.2 建设总思路
3.2.1 一期工程
1+3+1,即:确立统一数据标准,建设好3大平台,整合校内已有信息系统。
简单概括就是统一信息标准,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把现有各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和数据充分整合起来。用户通过自定义个性化门户网站,一次登录即可访问所感兴趣的校内资源。业务部门也可以直接将用户需要的信息推送到门户上。
在实施数字校园的时候推荐使用基于SOA的架构,面向服务架构(SOA)具有松耦合、粗粒度、与开发平台和语言无关等优势,SOA的思想的引入,能有效解决异构系统集成困难、开发周期长、维护升级和扩展困难、可重用性差等问题。
(1)信息编码标准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拟定数字校园建设的信息标准,保证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能够使信息更加有序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信息系统得到协同发展,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2)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建设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是收集、处理和存储各类共享数据,并为全校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平台。数据中心在存放大量数据的同时有效地对数据管理起来,并提供数据访问的手段,为门户推送系统集成和共享信息,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统一身份认证,方便用户畅游数字校园
身份认证系统将是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服务,提高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单点登录,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管理接口,最终实现用户相关系统认证统一集中化管理。用户在经过一次网络身份认证后,就可以访问所有授权的网络资源,而不需要额外验证。
(4)统一门户,实现用户级一站式服务
信息门户平台位于数字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是数字校园的信息集中展示的窗口,用于实现数字校园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服务。校内每个教职工和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在门户中,用户可以自定义地将现有的应用系统集成和部署,业务部门也可以将数据直接向用户推送,这样能把分立的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门户平台。
(5)整合学校现有的信息系统
通过需求分析和系统调研,分步实施系统整合,最终实现现有教务、科研、学工、财务、人事、图书等管理系统与数字校园基础平台的对接。
3.2.2 二期工程:开发新的应用系统
根据各个部门业务需求,在数字校园平台搭建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应用平台,实现系统之间的充分融合和数据共享。这需要新的系统构建在统一的标准上。
3.2.3 三期工程:移动智慧校园建设
实现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以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移动设备为依托,在3大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3.3 硬件建设
鉴于前期学校校园网络建设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计算机硬件相关设备,所以数字校园建设既要利用好现有的硬件资源,又必须要充分考虑系统整合后的可扩展性,以适合未来发展的需要。要解决上述问题,采用虚拟化技术整合是一条捷径。采用虚拟化可以拥有更高的可用性,方便统一动态管理,方便跨平台数据迁移,大大提高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兼容性和利用率,大大降低硬件及维护成本。此外,为了数据安全,核心数据尽量使用双机备份,有条件的建议实现异地容灾。
4 风险及应对
虽然数字校园带来诸多好处,但是很多高校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实施后发现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主要的风险点: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部门配合不够、需求调研不足;运维过程中无作为或误操作、越权或滥用、泄密、篡改;软硬件问题、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还可能面对技术支持公司倒闭、技术人员更换、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国家政策变化等问题。
(2)应对措施
组织保障:数字校园发展到今天,数字校园的体系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给后期系统的维护带来非常大的负担,所以必须具有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目标规划。建议成立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建设相关部门,定期向委员会汇报建设和运维情况,并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为保障数字校园的建设和运行,建设管理委员会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和奖励,并将此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和个人年度考核。
技术保障:数字校园建设牵头部门一方面应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另外应当积极组织开展校内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校内各部门使用数字校园的能力水平。在重点项目的管理上,应该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技术人员参与,避免因技术人员更换导致的问题发生。
实施保障:为了更好地实施数字校园,需要有充分的调研。校外调研重点为国内已成型的高校和失败的教训,校内调研注重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横向调研弄清楚校内各单位现有的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系统数据的来源、流向、共享等,以及没有系统的相关数据是否需要整合到平台上。纵向调研从学工、人事、教学、科研、财务等业务模块需求分析为抓手展开调研工作。在数据的管理方面,遵循数据谁维护、谁负责的原则。
普通高校在资金和技术实力上都比重点高校相差不少,所以在招标采购应该着重考虑从建设资金(特别是后期维护和新系统接入)、建设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上考虑,并邀请校内外专家对设计方案反复论证,对参与数字校园建设的商家建设方案、技术路线、本地服务质量、成功案例学校等多方考察。
在运维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大力宣传。此外,通过一系列方式积极培养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使用门户的习惯,让数字校园走进工作和学习的每一天。
5 结语
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涉及范围(几乎全校所有的部门)、人员(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过程(调研、准备、实施、完善)和技术上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有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目标规划。此外,正确地认识数字校园建设也是十分重要。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必须数字化,什么东西都适合数字化,是否适合整合需要充分的调研分析后才能决定。实施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要全部整合完,需要分步实施。
数字校园只是一个平台,提供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支持,至于怎么利用好这个平台,则是学校各个单位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的事。数字校园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管理问题。只有管理到位了,数字校园建设才会成功,才能真正为学校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彰平,姜进军,聂瑞强.浅析数字化校园的组建.中国教育信息化[J],2007,02.
[2]王国桃,吴德华,向双,罗栋梁,黎紫薇.基于SOA的数字校园信息平台设计.科技信息,2012,(7).
[3]刘嫚,黄维平.浅析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及实施模式.现代计算机,2012,(6).
[4]杨玉宝,唐连章,卫建安,廖宏建.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以广州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为例.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3).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8
1 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概述
1.1校园内部网络的含义
所谓校园内部网络, 即通常所说的校园网, 它主要是指学校通过采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校园内构架起一套科学、便捷、可靠、安全的信息网络线路, 并根据校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环境的规划。一般情况下, 是通过有效的网络教学软件和管理软件, 将决策、管理和教学三部分的相关信息数据和知识内容涵盖到校内的大型综合网络系统体系中, 从而实现学校在行政、教务、总务等各个方面的网络化管理。
1.2 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含义
所谓数字化校园管理, 就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工具手段, 对学校在资源、活动、环境等方面实现完全的数字化模式, 并构建校内综合型的数字空间, 从而更好地提高校园的功能, 拓展校园的空间和时间维度, 实现现代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2 数字化校园管理的网络系统体系结构
2.1 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的总体规划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时, 首先要对其进行全面、统一、整体、系统的规划, 以便于保障和指导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即:
(1) 学校构建校园管理网络时, 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规划原则进行, 主要包括四点, 即:1保障较高的网络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2具有较强的通信和数据处理能力;3根据实际数据流量需求尽可能提升主干网带宽;4网络系统必须具备较为简便的升级、扩容和管理功能。
(2) 对信息标准实行统一要求, 以便于为网络系统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数据信息。
(3) 根据学校管理实际情况, 尽可能地细分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支撑模块, 以便校内各项管理岗位均可实现数字化管理。
(4) 对身份认证系统实行统一化、标准化管理, 严格系统权限管理, 确保网络管理的安全性、权威性以及用户的真实性、唯一性。
(5) 对信息门户实行统一标准和集中管理, 并强化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和共享, 将校园网络打造成一个全面性、综合性、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平台。
(6) 保障公共数据交换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的结构体系内容
通常情况下, 学校构建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系统在结构体系上主要分为三大层次内容, 即基础层、应用层和服务层。具体内容如下:
(1) 基础层
所谓基础层, 就是构成校园管理网络系统的基础部位, 对整个网络体系的运作起到极为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它一般为用户提供基础类的网络信息服务, 主要包括有:1数据中心服务。它是管理系统中相应数据信息在访问、存储等方面的统一集合, 也是网络系统中的唯一可信数据源, 为学校提供全面、充足、可靠的信息决策和数据查询。数据中心的构成包括目录、文件、共享数据中心、关系型数据库等。2网络基本服务。它主要是基础性的信息数字流动服务, 包括文件传输、信息发布、电子邮件、域名服务、网络计费、目录服务、网络安全、身份认证等。3硬件基础设施。它是保证整个基础层和数字化校园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 包括服务器系统、数据网络电缆等。
(2) 应用层。
应用层, 是校园管理网络中的主体部分, 也是各项管理功能的承载部分,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一般包括有八大功能系统模块, 具体表现为:1校园“一卡通”;2数字化图书馆;3学习与教学网络系统;4教务管理信息系统;5办公管理自动化系统;6人事管理网络系统;7科研管理数据系统;8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3) 服务层。
服务层, 是校园管理网络中最为高级的一层, 也是用户终端部分。它是面对用户的最终窗口, 并通过相应门户和方式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的应用功能。例如, 身份认证、门户网站等。
3 结语
校园管理网络系统是学校实现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承载形式, 其体系结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校园数字化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因此, 学校应该深入了解和认识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其构建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在校园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摘要:本文就当前数字化校园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阐述, 并研究和探讨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情况, 从而不断促进和推动校园管理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稳步前进。
关键词:校园管理,数字化,网络系统,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蔡树坚.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系统体系结构浅析[J].华章, 2013 (4) .
[2]宫正.基于WebGIS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9) .
[3]张学刚.数字化校园管理网络系统体系结构浅析[J].科技信息, 2014 (7) .
[4]于治国, 曲德祥, 祝瑞.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设计与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9 (4) .
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校园设计 篇9
关键词:校园网,数字化校园,数据管理,规划设计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一切都对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 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 将学校的各个方面, 从环境 (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 、资源 (如图书、讲义、课件等) 、到活动 (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 数字化, 逐步形成一个数字化空间, 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也就是说, 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 它的核心内容是指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 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虚拟数字空间, 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1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特点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
⑴资源共享化:借助网络对校园的资源进行共享是一种趋势。要使资源共享, 让学校所有的公开资源, 都能在基于互联网的校园网平台内自由浏览、查询和下载, 大规模的基础网络建设是非常重要的。⑵管理智能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智能技术使设备或者系统部分地具有人的智能, 从而能够部分地代表管理者的劳动。⑶服务系统化:这里包含了教师的办公和为学生服务两层意义。数字化校园, 使教师的工作可以无纸化地进行, 学生也可以通过其网站和定制系统获得所有具有相同需求的资料。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变得简单容易, 也更容易进行学科间的整合教学。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将成为继PC、基础网络后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全新的阶段, 它们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在这三者中, 如果说资源共享化是基础、是环境, 管理智能化就是标准, 服务系统化就是目的, 也可以说数字化是所有教育机构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2数字化校园的包含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网络硬件是指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以及具备这些设施的实体, 是构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 是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
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是保障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是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处理等方面。如何从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服务中有效学习, 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其本质就是使信息管理方式、沟通传播方式、存储处理等方式的数字化。
3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
数字化校园, 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 必须有一个严密的规划设计, 规划得不科学, 不切实际, 会顾此失彼、费时费力, 适得其反。
为了建成一个高效、可靠、安全和实用的校园网, 我们在总体方案设计出台前制定了以下原则:
⑴先进性原则。系统中所采用的技术应是先进的, 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落后、淘汰。⑵可靠性原则。系统中所采用的技术应是在使用中证实是成熟和可靠的, 以保证系统顺利实施和运行。⑶扩展性原则。考虑系统在可预见的未来升级和扩展的需要, 在方案设计时应注意系统的兼容性、设备的互换性和产品的延续性。⑷实用性原则。在系统设备的选型、系统软件的使用上, 以性能价格比为依据, 着眼于实用、够用和有一定的领先性, 不追求高档次, 不盲目投资。⑸安全性原则。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强校园网各环节的安全保密性能, 严防各种非法信息进入。
步骤一:网络架设。首先, 数字化校园需要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的、先进的、完善的网络硬件环境。目前, 一般的校园骨干网都使用丁兆交换以太网, 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 基础设施已经相当成熟由于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 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 对网络安全和网络传输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里面包括: (1) 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 (2) 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 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 (3) 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 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步骤二:构建平台。首先, 建设一个支持全校教师、学生使用校园网及网上各种资源的应用环境。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除了提供网页浏览外, 都包括对校内外的网站服务, 如电子邮件、代理上网、BBS等服务。通过校园网, 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很容易就实现了校务公开, 校务公开更为透明, 校务管理更为便捷。同时,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扩充如下: (1) 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鼓励学生自己购置计算机使用学校的网络及各种资源。 (2) 配备供教师、学生使用的硬软件资源, 包括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等。 (3) 建立足够数量的多媒体网络课室, 配备网络接口、投影仪、扩音机等设备, 以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4) 建立超级计算机系统, 为科研中的大规模计算创造条件。 (5) 建立网络海量存储系统, 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6) 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课件开发中心。其次,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系统。建立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智能答疑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网上讨论系统。开发、引进各种多媒体课件。建立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室, 大力推动虚拟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除此之外, 还可尝试构建如下的网络平台: (1) 利用网络的多种方式、方法 (聊天室、视频会议系统等) 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辅导、网上讨论。 (2) 建立电子辅导柜。教师通过电子辅导柜向学生布置与批改作业, 辅导学生。
步骤三:充实资源办公自动化 (OFFICE AUTOMATION) 就是采用Internet技术, 基于工作流的概念, 使校园内部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 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 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 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标准。
(1) 办公自动化工程。 (1) 统筹规划、开发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2) 在各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管理信息分系统, 支持内部事物处理和信息管理。 (3) 在学校主服务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面对校内外、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2) 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教学。校园网的建设, 不能仅仅为满足学校进行信息化改造, 更为重要的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 加强对分布式多媒体交互教学的探索。在这种没有粉笔的课堂上, 教师所能操纵的只有键盘和鼠标。 (3) 数字档案馆建设。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全面展开, 高校的档案管理系统也要逐步完善起来。主要包括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数据源定义标准化、技术规范标准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源点数据, 也都需要用到别人的源点数据。通过总体数据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实现数据共享, 使每个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外部单位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 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4) 数字图书馆建设。结合校园网建设, 建立一座可靠、快速、安全的数字化图书馆是校园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建立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2) 建立情报资料检索系统, 支持校内外、国内外用户查询。 (3) 建立海量图书资料存储系统。 (4) 建立大量的专题数据库, 以适应教学科研的要求。 (5) 建立多媒体情报资料阅览室为师生提供多媒体资料环境。 (6) 建立光盘查阅系统。
步骤四:提供服务。 (1) 建立与发展网络社区服务“校园一卡通”是完成学校网络和社区服务的纽带, 既是高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突破口, 也是银行业进入校园金融领域的捷径。校园一卡通的广泛采用, 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大学校园生活, 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2) 网上生活、娱乐系统。 (1) VOD点播。 (2) 网上购物系统。 (3) 网络服务保障系统。 (3) 校园网吧。校园网吧为数字化校园注入了无限生机。校园网吧的营建应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应用为本”的思想内涵, 切合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当然, 我们应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以及网吧市场的规范管理, 使网络市场能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一旦建成数字校园以后, 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都将依托该平台, 效率会极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 数字校园首先要抓基础建设, 即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这是我们数字校园建设要做的首要任务。我们十多年来, 在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国华.《高校管理信息化问题和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2]张浩, 宋华.等.《网络环境下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规范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10
1 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管理认证平台体系架构
数字化校园中有许多种类多样、功能各异的应用系统,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等用户往往需要使用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如果各系统独立使用和存储管理一份不同的身份信息,分别进行身份认证,同一个用户就需要记忆多个不同的密码和身份,当他在使用不同的系统时就需要进行多次的登录,这对用户和系统管理来说都非常不便。通过建设统一的管理认证平台,就是要将分散的用户和权限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实现学校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用户只需通过一次身份认证,就可以进入具有相应权限的所有应用系统。
在目前比较先进的统一管理认证平台技术方案中,其后台数据库都采用了高效的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DAP是一种跨平台和标准的协议,具有数据存取速度快、几乎可以存储所有类型的数据,跨越平台和系统,同步复制和分布式服务,完善的安全控制等特点,并且因采用Internet的标准而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通过运用LDAP技术,可以构建分布式目录结构,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并提供基于这些目录的高效访问。根据数字化校园中用户数据量大,具有统一管理认证系统的应用需求,以及LDAP的技术特点,在构建学校统一管理认证系统时采用LDAP目录服务是理想的技术方案。利用LDAP清晰的目录结构存放学校的组织结构、人员信息、资源和权限信息,以及作为数字证书的存放库,对学校用户认证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
利用LDAP技术建立数字化校园统一管理认证平台,要着眼于各类应用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如既要方便新建系统使用身份认证系统,又要兼顾已有的老系统,使老系统做尽可能小的改动就可以使用身份认证子系统,最大限度实现数据整合。统一管理认证平台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利用目录服务数据库来集中存储用户和各应用系统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用户的统一管理、统一认证和统一授权,同时实现对各类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管理认证平台总体上由目录服务、统一用户管理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和统一授权管理服务四大模块组成。该管理认证平台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 统一用户管理服务
统一用户管理服务主要管理学校用户的电子身份,通过它可以对所有信息系统中的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这是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的前提。数字化校园统一用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完成学校各应用系统的用户信息整合,实现学校用户身份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与各应用系统的同步机制,简化用户及其账号的管理复杂程度,降低系统管理的安全风险。
具体来说,数字化校园统一用户管理服务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注册管理。用户注册是指用户在统一管理认证平台中注册用户帐号,通过该帐号,可以对所有使用统一管理认证平台的学校应用系统进行登录。注册管理包括新用户注册和用户修改注册信息两部分。注册管理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启动、注册向导、登录、注销等。
2) 部门管理。部门管理即对部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可以修改部门信息,增加、删除子部门。同时,将需要维护的部门信息,如部门的顺序号、名称、ID等数据同步到其他信息系统中。
3)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即对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增加、删除和修改人员的信息,可以重置人员密码。同时将需要维护的人员信息,如人员的顺序号、姓名、ID、职务级别、所属部门等数据同步到其他信息系统中。
4) 人员信息查询。人员信息查询采用目录树的方式展示部门与人员的隶属关系,可以在相应的部门列表中按多种条件查询人员信息。列表中的人员姓名上有链接,可以链入查询用户的详细信息。
5) 用户自助服务。每个数字化校园登录用户都可以修改自己的通用信息,如电话号码、房间号等,这些信息条目由系统管理员设置。
6) 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对用户进行分组管理,包括维护组的信息,增加新组以添加一个新的用户分类方式;可以选择和配置系统同步方式,包括实时同步、定时同步;可以进行属性配置等。
3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实现对校内所有用户的数字化身份认证,是数字化校园的安全门户入口。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提供平台的核心基础服务,该服务建立在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用户管理的基础之上,用户在访问校园门户网站或各类应用系统时,将首先被指向统一身份认证中心进行认证。在整个认证系统中,其服务的对象包括数字化校园中接入统一管理认证平台的所有应用系统,统一身份认证能够提供快速、高效和安全的服务,已有应用系统接入改造小,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展性、高可用性。
3.1 统一身份认证的特点
1) 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统一身份认证可以为多个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应用提供统一的认证服务,不需要应用系统独立开发、设计认证系统,为各类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接入形式。
2) 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学校的不同应用系统的安全级别不同,使用环境不同,用户的习惯和操作熟练程度不同,统一认证服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针对这些不同的应用特点,提供相适应的认证手段。
3) 统一与个性相结合的认证策略。统一身份认证针对不同的认证方式,既提供了统一的策略控制,各个应用系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策略设置,根据应用或用户类型的需求,设置个性化的认证策略,提高应用系统的分级管理安全。
3.2 身份认证服务方式的选择
统一管理认证平台通过定义符合学校特点的身份数据规范,并将其应用于每个用户身份,以管理这些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在此基础上实现单点登录(SSO),保证用户一次登录即可按照授权访问相应权限的所有资源。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设计,可采用认证方式与登录方式分层的设计,同时可平滑扩展多种登录方式,支持多级登录处理认证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登录认证方式:
1) LDAP认证。LDAP认证方式是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管理认证系统的主要认证方式。使用该认证方式,用户的身份信息与口令存储在指定的LDAP目录中。当一个用户登录时,通过其提供的用户名称、口令与该LDAP目录中记录的该用户名称、口令信息进行比对,如一致则认证成功,反之则认证失败。
2) 数字证书认证。数字证书(CA)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比较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数字证书技术是在PKI体系基础上实现的,用户不但可以通过数字证书完成身份认证,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安全加密、数字签名等操作。数字证书的存储方式非常灵活,数字证书可被直接存储在计算机中,也可存储在智能卡或USB Key中。
3) RADIUS认证。RADIUS认证是利用外部拨号认证系统的一种认证机制,如果学校用户通过了外部拨号认证系统的认证,系统则认为此用户认证通过。
4) 通行码认证。通行码是统一身份认证支持的一种特有认证方式,用户遗忘或者丢失其他认证信息时,可以向管理员申请一次性使用的通行码口令进行身份认证,主要满足安全应急服务。通行码具备时效性和一次性特点,当使用过或者超出使用时间范围,其认证效力自动失效,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上述各种认证方式在安全性、易用性和部署成本上各不相同,在实践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与不同的应用需要,对所采用的认证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如在单点登录系统中,可以根据角色、用户、服务指定不同的认证方式,也可以在认证时直接指定认证模块和个性化的认证选项。
3.3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一般流程
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中,对用户进行统一认证服务的一般流程如下:
1) 学校用户通过统一信息门户登录到所要进入的应用系统;
2) 应用系统向统一认证服务系统提交请求进行认证的用户信息;
3) 统一认证服务系统对所申请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确认所申请的用户信息的有效性,或否定用户信息的有效性;
4) 统一认证服务系统在用户信息申请通过认证后,将该用户所属组信息返回给应用系统;
5) 对通过认证的用户信息申请,应用系统根据用户所在组的级别,授予该用户相应的访问权限。
4 统一授权管理服务
统一授权管理服务是在统一用户管理实施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现了各应用系统账号的统一管理之后,对系统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集中和统一管理。根据数字化校园安全策略,通常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提供对学校多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的访问控制和授权管理功能,提高系统管理的效率。统一授权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 应用管理。即对应用系统的管理,实现对应用系统的添加、修改、删除和停用/启用操作等。
2) 角色管理。即对用户角色的管理,对用户角色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等。对角色进行归类,可以按所属部门归类,如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等;可以按用户的职务级别归类,如校领导、院领导、系领导、室领导等;可以按用户的职位归类,如教学岗、管理岗、服务岗等;可以按群组归类,如XXX教研组等。
3) 权限配置管理。即对用户访问资源的授权进行管理,通过对用户组和角色与应用系统的关联关系进行创建和维护,确定用户对应用系统访问的授权。授权管理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体级授权,指主账号代表的自然人可以访问哪些资源的授权,主要通过统一用户管理和统一认证、授权管理的整合完成。另一类是实体内授权,主要指包括基于角色的授权和细粒度权限授权,一般通过整合应用中的角色模块实现。
4) 分级授权管理。建立全校的分级授权机制,每一个部门、院系办公室都可以参与授权管理。学校管理员负责将权限分配到业务部门、院系,每一个部门、院系办公室需要配有一个信息员管理本部门的角色创建、用户授权工作。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 高校财务管理 一卡通
1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高校数字化建设日益完善,尤其是校园网络的高速发展,为财务数字化管理创造了稳定的信息平台。而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高校已经较为普遍。通过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校园一卡通、实现对于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所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指利用IC卡实现数据采集而建成的校园个人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它集身份认证、校内金融服务、收费管理、证件管理、教务管理、师生考勤、食堂管理、机房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将学校各个系统连成一体,动态掌握每一持卡人情况,满足了学校不同管理层次的需要,为校园数字化建设、学校财务管理提供了一个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已经成为校园管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校园一卡通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1 促进了与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的规范化,加大了学校财务的监管力度。高校由于涉及财务部门比较多,学校在处理财务信息时主要依靠各部门上报的数据,这样就不可避免出现数据上报信息质量出现问题,不能保证学校的财务报表符合学生财务管理的真实性。而通过校园一卡通可以统一学校的财务信息,减少财务信息输入次数,避免出现人为失误导致的财务信息漏输入或者各种原因的财务信息数据不准确。
2.2 加强学校的收费管理,规范学校的经济秩序。在实行校园一卡通之后,校内的相关部门在提供与财务有关的活动时不再收取现金,而是通过校园卡实现资金的划拨,避免有关部门的现金收费现象,通过一卡通收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利于高职院校对于有经营活动或者学校的科研经费项目的收支情况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的透明度,避免一些财务部门或者系校出现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2.3 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财务管理手段,增强了学校对资金的调控能力。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对促进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以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校园一卡通可查询个人的消费支出情况、个人的收入情况、学生收费情况等。并利用校园一卡通为学生交纳电费、水费、杂费等,提高了财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由于校园一卡通的卡部管理中心挂靠学校财务部门,所有校内有偿服务的部门单位的消费资金的往来均在卡部管理中心设立资金结算账户。因此,对这部分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学校统一调度,增强了学校对资金的监控能力。
3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财务管理者意识到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但重视程度仍存在不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数字化财务管理发展的基础,但是在数字化建设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高校的数字化财务管理工作进展不顺利,分析原因主要就是财务管理者缺乏对于数字化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管理意识还停留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阶段,不太愿意花大力气加强财务信息数字化建设,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校园一卡通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同时财务管理者也害怕依托数字化进行财务管理会造成财务信息的不安全等。
3.1.2 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风险。数字化财务管理依靠的就是校园的网络实现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对于高校来说就有好处也有坏处,实现财务信息化就可能会为高校的财务信息带来网络的不安全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网络控制高校的财务信息,擅自篡改高校的财务信息,结果给高校的财务造成巨大的损失。
3.1.3 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校园数字化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具备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但是高校现在的现状就是相关人才的短缺,他们不是没有相关的计算机能力就是没有较强的财务能力,同时高校把数字化财务管理仅仅看做计算机管理系统,因此高职院校在培训数字化财务人员更多的集中在计算机使用能力方面,而忽视财务管理与计算机的整合知识培训。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高校财务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大大降低,影响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发展。
3.2 完善校园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对策。针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校园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入手,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①提前高校管理者的信息化建设意识,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拓展校园一卡通的应用范围,以及一卡通与校外银行等金融系统的融合程度。②要加强高校的信息专业技术力量,保证网络安全与稳定。构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依托校园网络,因此需要保证网络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做到校园数字化建设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对待网络安全方面要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提高高校的网络防御能力,避免黑客、病毒等侵犯高校网络。③加强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建立健全数字化体系下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财务专网,结合财务系统的通用功能与现代信息化财务需求,不断开发新软件,实现财务系统整体化,推动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工作的制度、理念、技術和管理的全面创新。
参考文献:
[1]毛良玉.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浅析[J].科技信息,2010.3.
[2]魏惠妮.浅谈在高校管理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0.5.
数字化校园管理 篇12
1 上网账号单个开通的方式
我校从2012年正式启用实名制上网认证流量计费系统,系统在账号管理模块提供了单用户开户的功能,此项功能可以满足临时用户和少量新入职老师的账号开通,开户操作如图1所示。
2 上网账号基本信息的获取方式
全校师生上网账号都通过上网认证系统人工开方式单个开通,很难保证上网账号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我校数字化校园已经初见成效,部分基础数据已集中到学校主机房的数据中心平台[3],学生基本信息由教务处子系统负责管理维护,教职工基本信息由人事处子系统负责,这两个子系统将审核过的学生和教职工基本信息定时推送到学校数据中心,学校相关部门的子系统可以按自己所获权限从数据中心抽取。这些师生基本信息已经满足上网账号实名制开通所需信息量,同时在数据源上也保证了权威性和唯一性。
3 批量账号开通流程
我校上网认证流量计费系统也提供有新用户账号外部导入功能,但每次导入用户数只能260个,对于我校每年新生人数近8000人的学校,此种功能极为不便,我们利用上网认证流量计费系统的数据库接口,从学校数据中心抽取用户基本信息,自主开发了上网账号批量处理外部程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批量账号开通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从数据中心抽取的数据内容(以学生为例)包括学号、姓名、身份证号、院系名称、宿舍号、联系电话等,数据格式为excel表格。为了达到程序批量处理的要求,需要将数据转为后缀名为csv[4]的文本文件,批量处理程序将csv格式的用户信息生成多条insert格式的sql语句[5],再将生成的sql语句在sql客户端执行,最后批量生成上网账号,新生入校前上网账号已全部开好,本人执相关证件到网络中心激活即可使用。
4 批量账号开通程序的核心代码
为生成对应用户数量的insert语句,批量账号外部程序使用的开发工具是eclipse,程序主要通过两个自定义过程loadfile()和writefile()来实现,其中loadfile()过程是将处理好的用户文本文件导入程序,核心代码如下:
Writefile()过程则是将导入的用户信息生成对应的增加新用户的insert语句并以文本文件的形式保存,以供sql客户端打开执行。核心代码如下:
5 上网账号的日常管理
我校的上网认证流量计费系统同时提供了账号密码修改、用户身份类型的修改、个人信息修改等与账号管理相关的功能。由于我校学生用户都是以学号设为上网账号,部分学生由于上网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就经常出现账号被盗号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首先通过网认证流量计费系统提供的账号锁定功能如图3所示,将被盗用账号临时锁定。
然后在sql客户端程序中使用select语句查询后台数据库用户登录日志表,用户登录记录相关字段中保存了此账号登录时的IP地址和MAC地址,再以IP地址和MAC地址为查询条件检索出使用过这些IP和MAC地址的上网账号,最终确定盗用账号者。
6 结束语
使用商品化上网认证系统可以实现高校上网身份认证的主要需要,但很难满足学校的个性化需求,在使用好上网账号认证系统已有功能的基础上,将学校数字化校园和上网认证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并自主开发一些便捷的外部程序更能提升系统的灵活度和使用效能,在此过程中我校上网账号管理正是通过此方法得到的提高,并且可以给其他类似情况的高校以借鉴。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EB/OL].(2015-02-04)[2016-04-13]http://www.cac.gov.cn/2015-02/04/c_1114246561.htm
[2]彭海云,杨剑,周近.校园网中实名制管理的必要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3]陈婕.高校数据中心发展战略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
[4]丁亚涛.基于CSV格式的考试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