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2024-07-28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精选12篇)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1

摘要:校园网是一种典型的园区网, 随着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发展, 校园网中部门、人员数量的增多, 各种应用需求对校园网建设提出了很多挑战, 包含教务系统、邮件系统、办公系统、网站、域名系统等, 尤为重要的是核心业务、数据安全的保证问题。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也是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高水平的现代化的高等学校需要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环境, 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以及数字化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校园网,数字化校园,数据管理,规划设计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一切都对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 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 将学校的各个方面, 从环境 (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 、资源 (如图书、讲义、课件等) 、到活动 (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 数字化, 逐步形成一个数字化空间, 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也就是说, 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 它的核心内容是指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 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虚拟数字空间, 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1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特点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

⑴资源共享化:借助网络对校园的资源进行共享是一种趋势。要使资源共享, 让学校所有的公开资源, 都能在基于互联网的校园网平台内自由浏览、查询和下载, 大规模的基础网络建设是非常重要的。⑵管理智能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智能技术使设备或者系统部分地具有人的智能, 从而能够部分地代表管理者的劳动。⑶服务系统化:这里包含了教师的办公和为学生服务两层意义。数字化校园, 使教师的工作可以无纸化地进行, 学生也可以通过其网站和定制系统获得所有具有相同需求的资料。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变得简单容易, 也更容易进行学科间的整合教学。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将成为继PC、基础网络后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全新的阶段, 它们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在这三者中, 如果说资源共享化是基础、是环境, 管理智能化就是标准, 服务系统化就是目的, 也可以说数字化是所有教育机构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2数字化校园的包含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网络硬件是指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以及具备这些设施的实体, 是构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 是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基础。

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是保障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是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处理等方面。如何从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服务中有效学习, 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其本质就是使信息管理方式、沟通传播方式、存储处理等方式的数字化。

3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

数字化校园, 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工作, 必须有一个严密的规划设计, 规划得不科学, 不切实际, 会顾此失彼、费时费力, 适得其反。

为了建成一个高效、可靠、安全和实用的校园网, 我们在总体方案设计出台前制定了以下原则:

⑴先进性原则。系统中所采用的技术应是先进的, 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落后、淘汰。⑵可靠性原则。系统中所采用的技术应是在使用中证实是成熟和可靠的, 以保证系统顺利实施和运行。⑶扩展性原则。考虑系统在可预见的未来升级和扩展的需要, 在方案设计时应注意系统的兼容性、设备的互换性和产品的延续性。⑷实用性原则。在系统设备的选型、系统软件的使用上, 以性能价格比为依据, 着眼于实用、够用和有一定的领先性, 不追求高档次, 不盲目投资。⑸安全性原则。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强校园网各环节的安全保密性能, 严防各种非法信息进入。

步骤一:网络架设。首先, 数字化校园需要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的、先进的、完善的网络硬件环境。目前, 一般的校园骨干网都使用丁兆交换以太网, 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 基础设施已经相当成熟由于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 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 对网络安全和网络传输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里面包括: (1) 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 (2) 建设与完善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状况, 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 (3) 建设与完善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的宽带接入网络, 使所有教工、学生可以方便上网。

步骤二:构建平台。首先, 建设一个支持全校教师、学生使用校园网及网上各种资源的应用环境。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除了提供网页浏览外, 都包括对校内外的网站服务, 如电子邮件、代理上网、BBS等服务。通过校园网, 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很容易就实现了校务公开, 校务公开更为透明, 校务管理更为便捷。同时,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扩充如下: (1) 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鼓励学生自己购置计算机使用学校的网络及各种资源。 (2) 配备供教师、学生使用的硬软件资源, 包括多种服务器、系统软件等。 (3) 建立足够数量的多媒体网络课室, 配备网络接口、投影仪、扩音机等设备, 以适应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4) 建立超级计算机系统, 为科研中的大规模计算创造条件。 (5) 建立网络海量存储系统, 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6) 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课件开发中心。其次,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系统。建立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智能答疑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网上讨论系统。开发、引进各种多媒体课件。建立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建立、发展网上实验室、虚拟实验室, 大力推动虚拟实验课件的开发与应用。除此之外, 还可尝试构建如下的网络平台: (1) 利用网络的多种方式、方法 (聊天室、视频会议系统等) 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辅导、网上讨论。 (2) 建立电子辅导柜。教师通过电子辅导柜向学生布置与批改作业, 辅导学生。

步骤三:充实资源办公自动化 (OFFICE AUTOMATION) 就是采用Internet技术, 基于工作流的概念, 使校园内部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 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 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 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一个学校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标准。

(1) 办公自动化工程。 (1) 统筹规划、开发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2) 在各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管理信息分系统, 支持内部事物处理和信息管理。 (3) 在学校主服务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面对校内外、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2) 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教学。校园网的建设, 不能仅仅为满足学校进行信息化改造, 更为重要的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 加强对分布式多媒体交互教学的探索。在这种没有粉笔的课堂上, 教师所能操纵的只有键盘和鼠标。 (3) 数字档案馆建设。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全面展开, 高校的档案管理系统也要逐步完善起来。主要包括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数据源定义标准化、技术规范标准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平台标准化和业务标准化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源点数据, 也都需要用到别人的源点数据。通过总体数据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实现数据共享, 使每个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外部单位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 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4) 数字图书馆建设。结合校园网建设, 建立一座可靠、快速、安全的数字化图书馆是校园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建立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2) 建立情报资料检索系统, 支持校内外、国内外用户查询。 (3) 建立海量图书资料存储系统。 (4) 建立大量的专题数据库, 以适应教学科研的要求。 (5) 建立多媒体情报资料阅览室为师生提供多媒体资料环境。 (6) 建立光盘查阅系统。

步骤四:提供服务。 (1) 建立与发展网络社区服务“校园一卡通”是完成学校网络和社区服务的纽带, 既是高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突破口, 也是银行业进入校园金融领域的捷径。校园一卡通的广泛采用, 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大学校园生活, 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2) 网上生活、娱乐系统。 (1) VOD点播。 (2) 网上购物系统。 (3) 网络服务保障系统。 (3) 校园网吧。校园网吧为数字化校园注入了无限生机。校园网吧的营建应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应用为本”的思想内涵, 切合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当然, 我们应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以及网吧市场的规范管理, 使网络市场能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一旦建成数字校园以后, 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都将依托该平台, 效率会极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 数字校园首先要抓基础建设, 即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 这是我们数字校园建设要做的首要任务。我们十多年来, 在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国华.《高校管理信息化问题和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2]张浩, 宋华.等.《网络环境下企业核心业务流程的规范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

[3]康日新, 肖心民.《谈规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管理模式》[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9.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2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关于成立市“五个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及责任分工的通知》和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关于印发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号精神,为了加快推进武隆县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

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建设原则

我县“数字校园”建设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建设原则,秉承“理念先行、以应用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原则。在建设中考虑高性能、易维护、易管理、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难、周期长、涉及学校多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必须站在整个教育的层面,做好项目分析和

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筹规划,确保统一的建设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分步实施

“数字校园”建设周期长,涉及到需求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等多个过程,因此整个建设过程必须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加强应用

“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使县教委与各个学校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教学数字化,实现县教委与学校之间更简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整合资源

“数字校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县教委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购买和开

发了部分应用系统,沉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考虑保护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必须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共享数据

县教委原有的多个应用系统与学校的应用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不能共享数据,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工作,严重影响了县教委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因此,“数字校园”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构建以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校园网络平台为核心,以技术先

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基础,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提高全县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办学品位。

分段目标

----完善中心校的光纤接入,10%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1年完善完校的光纤接入,35%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2年完善村校的无线网络覆盖,40%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3年强化应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与应用,5%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2014年完成10%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全面推广、普及应用,强化管理、应用及各种资源平台的

整合。

-----2015年,使100%的达到市级数字校园标准。

四、创建规划

五、建设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

1.“校校通”建设:光纤接入全县所有完校及以上学校,并建立规范的校园网。

2.无线网络建设:完善所有村校的无线网络,并建立村校校园网。

3.校园一卡通建设:建设先进实用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各中小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校园内的各个环节,如考勤、门禁、校内小额消费、图书借阅等方面,都通过一卡通进行高效管理。

4.“班班通”改进与建设:以中学“计算机+数字投影仪”、中心校“计算机+平板电视”的配置方式改进所建的“班班通”,并新建未建设的中心校以上学校。

5.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更新或新增计算机教室,使全县生机比达到

12:1。

6.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建立数字化实验室1--12间。

7.校园电视系统建设: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校园电视闭路系统。

8.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校园安全监控系统。

9.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1-3间。

10.校园广播系统:全县完校及以上学校建立校园校园广播系统。

应用系统建设

1.网站建设:全县中小学校全部建设规范的校级网站,使学校网站与教委网站达到“数据、信息、管理”之间的分级共享。

2.数据中心建设:在全县中小学校建设一套完善的为教师、学生、校舍、资产、财务、组织人事、教学机构和科研而建立的数据中心。

3.电子政务建设:建立一套教委与学校能够联动的,涉及方方面面办公

需求的oa办公系统。

4.资源库建设:建立县级资源库和校级资源库。资源库可通过四种方式获得,一是通过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下载的免费资源;二是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的免费资源、三是通过市技装中心联合高校和区县共同开发的教学资源、四是充分调动我县全体教师的力量,开发校级优秀资源。

5.数字图书资源库系统建设:在全县中小学建设一套数字图书资源库系统,方便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通过网络查

阅本校图书资源,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

6.仿真实验系统建设:建设一套仿真实验系统,供全县所有学校使用。

教师培训建设

技术人员骨干培训、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教师应用培训是整个“数字校园”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县、校三级培训,逐步提高我

县教育系统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六、建设措施

在创建“数字校园”工作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培训、重实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其具体的措施如下:

加强教师培训建设,建立长期培训制度

为了满足“数字校园”的建设要求,应建立长期培训制度,加强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全县教职员工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促使他们观念更新,提高认识。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加强各类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决策和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培训,尽快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以满足“数字校园”建设中对高层

次人才的需求。

注重教学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在“数字校园”建设中,要通过“校长重视骨干引领 全员参与”的方式,逐步提高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等各方面的数字化水平。一是各学校在网上开辟主题网站或论坛等,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二是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三是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的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和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四是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的中学生。

加强考核管理,保证发挥效益

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一是学校要建立“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和指导“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在

“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的投入、奖惩、晋职考核等方面的政策;三是完善“数字校园”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四是完善各种激励政策,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数字校园”。

七、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全县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成立县“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教委、财政、发改委、纪委等部门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委,由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具体办公,教育科、人事科、计财科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数字校园”工程规划、工程实施方案、培训方案、管理应用方案。通过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层层落实到人,确

保“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快速、健康、顺利地实施。

制度保障

县教委出台“数字校园”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出台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为“数字校园”工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数字化校园。

经费保障

为保证“数字校园”工程能够顺利实施,我县“数字校园”建设项目以政府投入为主,认真落实信息技术费的使用,并多渠道筹集经费。

技术保障

数字化校园建设概念设计 篇3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一个高网络化、高效化、办公教学自动化、事务集成化,处处充满数字、自动化的一个综合性学校。

一、基础网络建设

1.系统结构

(1)局域网的组建

由于学校网络应用需要大量的交互式的多媒体通信及与Internet的联接,所以校园网应当采用基于Intranet的网络:B/S(Brow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2)网络操作系统

校园网的规模一般都不算太大,在目录服务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而由于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的连接性方面要求非常高。再综合考虑系统的网管能力、应用软件的支持、用户的熟悉程度、多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图形用户界面的需求、应用开发的方便等方面的因素,最适合于校园网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Server 2003或者Windows Server 2008。

(3)校园网接入Internet的物理连接方法

采用150M光纤专线接入,保证每一个用户端连接Internet的速度不少于2M,各用户与总机房之间全部用超5类双绞线物理连接,办公室内也可采用共享无线网络的方法接入。

2.网络具体设计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网络中心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 。

(2)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租用电信150M专用光线线路连接Internet,可由路由器、交换机、大型光路调制解调器共同完成接入。

二、校园门户系统建设

校园信息门户由门户界面管理、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和应用管理服务三部分组成,用户通过校园门户网站注册登录后,经统一身份认证,根据角色分别进入定制门户主页,其内容分别由信息服务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基础服务提供。

1.用户界面管理

通过用户接口来管理用户数据信息,由超级管理员对用户进行分配与管理,根据数字化校园的要求,用户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学生:可以管理自己的基础数据信息,如查看自己分数及通过校园门禁系统的认证而出入校园、对教师的留言等相关的功能;

(2)学生家长:通过互联网来访问学校的网络,进入“学生家长”功能模块,可以查看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教师对该生的评语,还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对教师提一些建议和意见;

(3)校警(保安):可以在值班室中观看所有的视频监控,以及校园门禁系统的开户与关闭;

(4)教师:如果是班主任还可以对班级进行管理,一般任课教师只能对相关学科的分数进行管理,以及享受一些教师特的资源平台;

(5)管理人员:相应的管理人员享有相关的管理权限。如年级组长可以管理和查阅该年级的相关资料,校长可以查阅和管理全校师生的档案,也可对该师生做出相应评价,后勤人员可以管理后勤数据模块等。

2.身份认证服务

身份认证服务系统由后台数据库和前台的应用程序接口完成,这个接口通常是一个光磁感应器,类似于条形码识别器。前台通过数字身份证来识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校园一卡通。此卡里面包含着每个人的详细数据信息,包括该卡中要有学生证(教师证)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所在部门(年级、班级)、任职情况、居住地、联系电话、家庭详细住址及联系方式、卡中的消费余额、有效期限等所有相关信息,不同类型的卡具备不同类型的功能。学生的一卡通是最基础的卡,他们的功能通出入校园、在校园内消费、上课、查阅自己的分数等基础功能

3.应用管理服务

(1)针对学生的管理应用服务:在规定的时限内出入校园服务、日常生活消费服务、上机操作服务(包括网上教学及普通的网页浏览服务)、密码修改服务、分数查询系统服务、与校师在线交流服务。

(2)门禁系统建设:用于加强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任何人只要不携带一卡通,进入学校门禁系统的时候就会报警,校警就可以结合学生证或者其它证人来证明是不是该校的人,从而达到学校对校警最基本的要求。

(3)学校网站建设:学校的好多服务都是基本于校园网的,所以建立一个功能健壮的、内容丰富、接口多渠道的学校网是数字化校园的首要前提,而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站必要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服务器为基础,微软的SQL Server 2005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針对学生家长的查询系统:此功能比较单一,只是家长和学生要确定一一对应的关系,家长只可以查询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教师对其语言,当然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与其它学生、其它学生家长和教师交流。

(三)校园一卡通建设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数字化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全面的数据采集平台,结合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形成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面向学校的应用服务管理平台、是管理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和基本途径。以校园一卡通系统为平台,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必将满足学校数字化建设的需求及目的。

校园一卡通要有如下功能:

校内消费: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手段,在校内用一张卡实现多种消费。

身份识别:提供电子身份识别手段,极大方便学生、教工的生活,减轻携带各种证件的烦恼。

系统整合:通过与数字校园其他系统的整合,对各种应用提供快速身份定位和业务协作,促进管理流程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如:基于个人基本信息、住宿、缴费、选课等多种信息和业务规则的设定,对宿舍楼、教室、运动场所进行准确的的准入控制。

银校结合:提供校内小额支付手段,方便持卡人在校内各处进行消费,并提供灵活的转账、清算机制,提供校内收费、发费的电子化模式,同时还可以对各部门的往来结算实现统一管理,协助规范校内财务管理。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4

1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拥有一流的数字化千兆校园网网络环境, 同时注重资源建设, 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水平, 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为提高数字化校园整体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各院校普遍建有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一卡通管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不同功能的计算机实训室、语音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且都能配备多媒体设备;为每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同时还在教学区、实训区、行政区、生活区及校园外围都安装了监控系统。不少院校重视信息化资源建设, 自行设计开发了教学资源网平台、精品课程平台、视频点播平台、教师个人空间、电子作业平台等。还有院校建立了学生日常行为百分考核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网络自助报修系统等应用系统, 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使这些信息的可用性得到不断提高。

2 学校“云校园”建设理念

根据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 “云校园”可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针, 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主要建设理念如下:

首先, “云校园”是服务于院校整体发展战略、服务于教学科研业务、服务于师生用户的无处不在的便捷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撑平台。

其次, “云校园”需要加强权限管理策略, 做到身份可信、地址可信、终端可信和行为可信等, 以便给使用者带来极强的心理安全感。

第三, “云校园”建设离不开培育“云校园”理念下的教师队伍。“云校园”中教师是教学的开发者和设计者, 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倾诉者。

3 学校“云校园”建设目标

1) 建设“云校园”战略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及支撑平台。重点为:“云校园”学校网络支撑环境建设、“云校园”软件支撑平台建设, “云校园”软件应用平台建设、“云校园”特色校园终端平台建设、“云校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云校园”管理制度建设。

2) 建设基于“云”的信息化、虚拟化仿真教学资源。加强相关专业的虚拟仿真教学与实训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并能通过“云空间”访问共享, 探索信息化技能教育、教学、培训及技能鉴定的新模式。

3) 建设基于“云”的网络学习空间。通过远程网络教学系统、“名师课堂”在线学习系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 探索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新模式。

4 学校“云校园”建设内容

4.1“云校园”基础平台

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分阶段分批实施校园网设备的升级及改造。

1) 主干网及主设备升级:主干互联实现万兆互联, 双核心备份。

2) 接入网改造:教学区、实训区、行政区、生活区实现千兆接入, 千兆桌面。

3) 安全与管理:逐步建设防火墙、网络出口流量控制设备及网络认证计费设备。

4) 无线校园网:在学校教学及实训区域、图书馆安装无线AP, 方便教师与学生访问学校教学资源和“云空间”。

4.2“云校园”支撑平台

1)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系统整合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 图书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 集中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 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 实现用户单点登录。

2) “云校园”应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宜采用一台2-3U机架式存储设备, 作为全校数据中心数据存储, 一台存储设备主机箱一般可容纳12-24块磁盘, 且性价比较高的3.5英寸SATA磁盘。

3) “云校园”基础数据库系统:将全校所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基础数据进行整合, 使用统一的数据库作为数据管理的基础, 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实现数据存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平台均从基础数据库中调用数据, 确保各业务平台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一致性;基础信息库自动读取它系统的数据或者共享自身数据的方式, 进行数据传递, 实现数据共享的目的。

4.3“云校园”应用平台

1) “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试题库平台、网络资源库、工学结合平台、实习管理平台)

利用“世界大学城”建立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教育学习网络服务平台, 为全校师生每个人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终身学习空间, 无论是个人空间、还是机构平台, 均具有强大的Web2.0、Web3.0特征和基于云计算的远程软件服务、远程平台服务、远程基础逻辑架构服务、远程在线大数据存储和移动应用服务。

2) 学校协同办公系统

学校协同办公系统支持校级、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的安全、可靠、易用的协同办公, 改进和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 促进学校内部信息资源交流, 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借助于各种先进技术, 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3)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学校学生寝室分配、宿舍财产、寝室日常考勤情况等管理, 减轻宿舍管理人员及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负担。

4) 教务管理平台:其已有功能为基本设置 (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师资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数据, 扩展功能。

5) 一卡通管理平台:进一步整合数据, 扩展功能。与银行接触, 建设圈存系统。

6) 图书管理平台:建设汇文图书管理系统。汇文系统是一个起点高、功能全、采用client/server的体系结构, 依托大型数据库Or⁃acle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它包含了图书馆所有的业务工作范畴, 更加突出了现代化管理的特色。

4.4“云校园”特色校园终端平台

“云校园”的终端设备包括:教师终端、学生终端。

1) 教师终端

①“云校园”技能录播教室建设

录播教室由主播室和控制室组成。主播室采用最新的布线方法, 选用国内主流的硬件产品, 保证可迅速适应网络视频应用的需求。

②“云校园”空间教学专用教室建设

建设“云校园”空间教学专用教室, 配备电子白板及网络、摄像设备、学生电脑、学生桌, 每张学生桌上设有电源插座及网络接口, 供学生采用笔记本、平板进行自主学习。

2) 学生终端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自主学习。

4.5“云校园”教育教学资源

1) 虚拟化仿真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虚拟化仿真教学资源, 利用三维立体在线仿真实训, 在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支持下模拟、再现各种实际操作, 足不出户, 便能完成复杂工作、工种的操作实习实训, 既为本校提供在线仿真学习, 也可以面向国内外开展基于仿真实训的在线远程培训。

2) 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 构建一个较完善的资源“云空间”共享工作流程, 将教育资源数字分为二大块: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数字化, 即包括教师上课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学生作品、试题集等;二是传统媒体素材和资源的数字化, 如:磁带、录相带、VCD、投影片等;

3) 名师工作室及基于“云空间”的远程培训系统建设

依托“云空间”建设名师工作室。利用名师工作室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 使名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借助强大的云服务平台, 使得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更加便利、更加互动、更加创新。

建设远程培训云平台, 使培训者可以免费学习并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资料, 模拟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 培训者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创业, 发表自己的专著和科研成果和大家分享讨论。模拟现实的工作状况, 去开拓自己的人际关系。

5 学校“云校园”建设进度

第一阶段:确定建设的子任务和分工:讨论、定稿。

第二阶段:需求调研阶段。

第三阶段:系统设计阶段:设计、讨论 (每二周检查和交流1次) 、内审、修改 (按实际情况) 。

第四阶段:开发建设阶段:开发、检查 (每三周检查和交流1次) 。

第五阶段:完善与初步验收。

第六阶段:整改及最终验收。

6 学校“云校园”建设机制创新与预期成果

1) 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激励机制

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纳入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中, 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对参与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教师给予激励和支持。

2) 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建设机制

立足“云校园”, 确立以应用为导向的建设机制。围绕“云校园”所提供的功能重点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频率与质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教育管理的真正现代化等因素, 建设名师课堂、学生网上作业空间、学科教学资源库、实习管理系统、专业网上博物馆、网上德育工作平台、远程教育平台、教师个人博客等应用系统。

3) 建立双向教学评价机制

通过“云校园”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能在平台上进行发布,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也可以随时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改变传统教学评价的不足, 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4) 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教学与应用能力

通过培训与使用, 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普遍具备较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且自觉地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或手段从事育人工作, 教学工作, 管理工作, 教师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 逐步实现电子备课和网络教案, 最终实现和云技术的全面对接, 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普遍提升。

5) 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创新

通过项目实施, 推进“名师课堂”和专业教育资源库的再建升级;推进信息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工作的深化与改革。

6) 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

改变学生学的模式, 变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为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数字式学习, 采用多元方式进行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 便于其从“云”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也便于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进程、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缩短自己的学习进程, 获取更多的知识, 形成举一反三、推陈出新的能力。

7 结束语

校园网与云计算相结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 “云校园”所提供的服务可以促进院校朝着科学管理、科学发展的方向不断改革与创新。若能让其真正运用到校园教学生活中, 面向服务、安全可信未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 因此院校在建设“云校园”时, 要有统一和长远的规划, 认真审核方案的可行性, 以保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文, 王国勇.基于校园网的云计算应用初探[J].微计算机信息, 2010 (18) .

[2]王福成.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整合研究[J].福建电脑, 2011 (2) :33-34.

[3]叶夏菁.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云安全方案[J].现代计算机, 2011 (7) :78-80.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篇5

组 长:陈登斌

副组长:姜佐澧 李伟舵 孔东阳

成 员:瞿佳木 张继伟 孙 瑜 陈登贵 曹端阳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高校便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各个职能部门都基本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使各个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增大了工作难度,管理手段落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学院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精神为指导,根据省委省政府《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一五规划》和《2008—2015年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为加速我省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建设“数字湖南教育”的目标,学院决定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启动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构筑数字化校园环境,从而带动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基础

(一)学院校园网的现状

作为一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职院校,学院必须建设一个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无缝覆盖的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平台。学院于2006年启动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工程投资额达2100万元,建成了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网络全覆盖的高质量校园网;建成了网上共享的数字化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平台;建成了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成了以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为主的互动教学环境;建成了以三维虚拟演播电视为核心的全院教学监控及音像系统。

1、建成万兆核心,有线与无线全覆盖的高质量校园网

2006年,学院开始建设校园网,确定网络核心节点的传输速度为万兆(10g),同时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全院敷设信息点3500个,覆盖全校园;互联网出口带宽300m(中国电信);校园网核心路由器采用华为ne40,连接2根千兆光纤,16根百兆光纤,共计3.6g的上行速率;核心采用两台华为6506交换机互为备份,以双光纤链路连接所有汇聚交换机,在知行楼、格物楼、数字图书馆建立三个万兆节点,形成环行网络,以千兆光纤接通每一栋办公楼、学生宿舍和所有实验实训室;用ar4620作为vpn接入设备;3台h3cns-secpath f1000-e-ac硬件防火墙,一台天融信ngfw4000/p硬件防火墙,一台h3cns-ips400-has1yips入侵检测防御系统作网络安全设备,建成一个高带宽、高可靠性、可应对突发事故的安全校园网络。校园网中心拥有20台服务器构成集群,同时配备了18.4t的存储空间,为数字化实验室、虚拟实验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为数字化校园的网络服务提供了足够的扩展能力。全院安装了20个无线网络ap基站,每一个ap基站就近接入楼道交换机,形成有线与无线共网的格局,为实现移动教室、移动实验室、移动计算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全网目前连通的教学与办公用计算机1500台,学生个人用计算机 2000台(不含笔记本电脑)。每台连网计算机均可流畅地上网工作。

2、建成以数字图书馆为基础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教学的信息化,这包括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的主要办法就是建立数字图书馆。为此,学院为图书馆建立了万兆节点,配备了三台图书资源服务器,两台影视服务器,计3.4t容量。图书资源服务器安装了中国数字图书馆的34万册数字图书,引进8个专业资料库。两台影视服务器不仅包括一般的影视节目,而且还包括由学院音像系统录制的学院教师教学音像资料。为此,湘信院获得“中国数字图书馆湖南高职院校中心馆”的授牌。教学过程信息化体现为: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实训室等校园网覆盖的场所,通过网络访问数字图书馆的教学资源。

3、建成以校园网服务器集群为中心的共享实验环境

学院专业门类较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经济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等专业。每一个专业配备了实验实训室,为落实“振兴行动计划”建立共享实验室的要求,任何专业的实验实训室能够共享资源。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不仅具备校园网网上共享实验的能力,而且能够通过vpn从互联网上完成远程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安装proteus网络版软件,进行仿真,完成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网络共享;网络游戏开发平台,与有关网络游戏公司合作,研发了网络游戏运营与开发平台,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实训系统、会计模拟实训系统、物流管理实训系统、国际贸易实训系统虚拟运营,从事游戏软件的测试,而且可以获得该平台拥有的全部游戏的源代码与运营平台的源代码。电子商务模拟训练系统、市场营销模拟实训系统、客户关系实训系统、供应链实训系统等,已安装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上,供全网共享。

4、建成全院监控系统和教学音像系统

为了确保教学与考试质量,学院建设了124个教室与实验室的教学

监控系统,这套系统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致用楼与控制中心的距离较远,采用共缆传输和非矩阵控制方式,所有摄像机能够同步扫描,所有监控器能够同步群翻,可以清晰的记录下教师的全部教学细节;所有采集的教学音像资料,经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形成流媒体的数据格式存储在数字图书馆的影视服务器中,通过校园网供学生浏览;音像资料可以直送达多媒体教室,供投影使用,也可以形成电视信号供教室内的电视机播放;教学行政管理部门与专家,通过校园网可以评估所有的教学过程。

三维虚拟演播中心,与先进的录音棚一起构成艺术系的教学实验环境,也是计算机系动漫设计专业的实习的平台。这套系统还为视频会议、电视教学提供了基础。

5、启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和在线教学服务 为了满足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信息化、数字化的需要,2008年11月份,教务处启动了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可以通过b/s应用模式,快捷高效的进行信息查询、修改、提交,从而很好的满足了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各类需求。其服务有:

(1)为学生提供的服务

为学生提供学生学籍、培养方案、网上选课、教学安排、考试安排、学生成绩、网上评教、领取教材等服务。

(2)为教师教辅人员提供的服务

为教师教辅人员提供个人信息、教学任务、教学安排、考试安排、成绩录入、领取教材、网上评教、在线教学等服务。

(3)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

为管理人员提供教学计划、教学资源、选课结果、课表编排、学生学籍、学生成绩、考试事务、实践教学、教学考评、教材管理等服务。

6、购买了oa办公系统并部分启用

为实现学院无纸化办公,学院于2006年9月份,购入了一套功能完

善的oa系统。该平台运行在学院校园网络基础上,实现了学院与湖南省教育厅之间互联互通,实现了学院无纸化办公,保证电子公文、信息、数据的上传和下达。学院oa系统功能与应用有如下几点:

(1)办公与事务处理 办公与事务处理系统实现了学院内部无纸化办公和事务处理,主要包括公文管理、电子公文审批、公共信息查阅、会议管理、个人待办事宜、日程安排、通讯录、快速办理等功能。

(2)公文与信息交换

公文与信息交换系统实现了各级单位之间公文和信息的安全电子化交换与传输。该系统涵盖了文件起草、审批、签章、发送、接收、管理等整套公文传输流程,同时可以与办公与事务处理系统的公文管理模块进行相互的转送。

(3)信息发布与管理

信息发布与管理系统可同时管理多个单位门户网站和内部办公网站,操作人员通过ie浏览器把信息分类发布到指定的门户网站或内部办公网站,供社会公众和办公人员浏览。

(4)数据管理与分析

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是实现各类数据采集、数据查询、图表分析、报表打印以及各种应用系统之间集成的数据应用。可以通过标准接口与各种管理软件结合使用,如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学籍管理、教师教学、学生管理等。上级部门根据下级部门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自定义分析和统计,按业务需要可实时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和图形,为领导提供智能决策分析。

(5)档案管理

本系统完成电子文件和其它介质档案的编目、归档、借阅、查询、统计、授权等功能,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繁琐的档案管理变得更加省时、省力、省心。篇二:数字化校园建设最新方案.doc(12.2.5)

(二)特色项目建设

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一)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需求论证 1.数字化校园建设必要性。

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因此,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构建数字化校园,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制高点,也是加快迈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现代职业教育特定为:知识学习大容量、能力培养广口径、德育培养全方位,必将要求学校教育教学采取内容广、渠道多、方式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既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辐射,也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⑵数字化校园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对知识全球化和民族素质提高的教育要求,信息化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字化校园的变革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对教育理念的变革。教育理念的改变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和核心,只有让教者、学者双方认识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能彻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机制,从而跟紧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二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字化校园的建立,结束了以书本、粉笔、黑板为主的传统教学时代。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入,给教师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改变了以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了开放教育和以学生自主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环境。项目教学、分组教学、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自学与

解答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将被大量应用于课堂。三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带来了教学形式的创新。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构造多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课堂、电子阅览室等。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环境,把抽象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数字化校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得所传授的内容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书本,数字化音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交互网络技术使得教学内容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最佳效果。四是数字化校园为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示范校建设中职教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数字化校园搭建平台。数字化校园建成后,与其它地区、其他学校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可以最大最优化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教学手段将得以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将得到优化,办学形式将得以丰富,教育教学创新得以凸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常规化、正规化模式,内部管理将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将得到提升,从而实现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3)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用好数字化校园项目,将为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4)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需要。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三部委2010年6月17日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敎职成【2010】9号)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产业发展实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

基础性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培养了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质量、结构、规模、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国家提出2010—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促使学校提高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基础和保证。陕西省“十二五”将职业教育发展做了:“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特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旬阳“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在2013年将旬阳县职教中心建成国家级示范校。根据目前现状,必须进行项目建设,在创造必备硬件条件的同时加强软件建设,否则,难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抓好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将会使我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我县职业教育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5)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学校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

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从概念上来看,教育信息化是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侧重以有关信息技术的观念、思想、设施、设备、知识和技能等来影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为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并成为各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服务手段。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成为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将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和效率;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可行性:

⑴社会发展形势决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广阔前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正在步入成熟期,信息化应用水平逐年上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大,应用类型不断增多,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职业教育必然发展趋向。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将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教师应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使得所传授的内容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书本。数字化音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交互网络技术使得教学内容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最佳效果。在虚拟教室、虚拟学习社区、数字图书馆等这些虚拟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同时能更大限度的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达到教学模式的创

新。而这些,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⑵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投入不断增加,随着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学校发展,从领导到指导、从政策引领到资金支持。旬阳县人民政府更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自2008年以来,先后为职教中心建设投入资金3000万元,同时决定每年财政预算500万元用于职教中心建设,这些都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⑶县域职业教育资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重要保证。一是旬阳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有农业人口40.5万人,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20000人次,劳务总收入达8亿元。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能更好地与社会、与世界接轨,增强教学、劳务培训的适用性,为推动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工提供保证。二是旬阳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新征土地223亩,建筑面积8.9万㎡,投资1.25亿元新建旬阳县职教中心,从2008年开始,每年财政预算500万元用于职教中心迁建,为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证。三是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48人,教学班83个,在校学生4252人,年短训20000人;按照国家政策,中职学校将逐渐免费,这样本县学生就读职业中学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职教资源的整合、学校影响力的扩大,必然会有外县乃至外市、外省的学生来我校就读;届时,在校生会确保在4000到5000人之间,为该项目的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生源保证。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6

摘 要:文章分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下视频资源建设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Asp.net技术、数据库技术及JW Media Player开源平台等技术知识,设计开发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平台,为类似视频资源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视频资源;视频资源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1-0048-04

一、研究背景

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一个数字化的空间,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它是用层次化、整体化的观念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方便地发布出去。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及虚拟技术的发展,各高校校园网规模逐渐扩大,以淮阴工学院为例,校园网已覆盖所有办公区、教学区、教职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校园网出口总带宽目前已达到500M,学校两个校区千兆高速互联,截止到2014年5月底,我校校园网信息点数超过4万个,校园网用户数2万余人,其数量逐年增加,校园网出口带宽压力极大。为了丰富校园网应用,提高校内用户访问视频资源的速度,同时降低校园网的建设成本,需要寻找途径改善校内视频资源建设,有效降低校园网出口带宽压力,提升校园网用户访问互联网的体验效果。

另一方面,校内拥有的大量优秀教学案例和相关教学视频资源虽然有一定规模,但不足以满足教师需要,在资源建设初期,通过开通ftp服务,分配存储空间等方式,来实现视频资源中转,但随着教师用户数增加及视频资源需求增多,出现存储空间不足,上传、下载速度慢等问题,现有资源平台的缺点逐渐凸显,为丰富学校视频资源,我们提出开发专门视频资源平台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帮助师生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资源率的目的。

二、视频资源系统平台构建的总体思路

视频资源系统平台是基于视频技术和视频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一种全新管理平台,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多年资源管理经验,开发此视频资源管理系统,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的视频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视频技术,结合视频资料实际需求,建立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完整管理体系。它的应用可以优化资源内部结构,提高整体性能和查询的灵活性,满足师生对视频资源再利用的需求。该系统集中体现在视频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查询的多样化、管理的智能化,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视频资源管理技术的结合。

系统可分配教师、学生、管理员角色设置操作权限,管理员能通过该平台进行视频审核、用户权限设置、网络视频批量采集、外部视频资源链接设置等操作,教师和学生角色可以获得视频资源信息,给视频评分,上传管理自己的视频资源,并且在平台上设置共享,也可推荐到资源库,视频资源系统首页如图1所示。系统功能特点:

1.方便管理教学视频资源

以实现便捷地管理各类教学视频,使原本无从下手搜寻的视频资源分门别类,使原本杂乱无章的视频资源工作变得井井有条。

2.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

为师生提供公开课、示范课、微课堂等课堂教学视频播放,从而突破教室的物理局限性,使优秀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应用,分享;为师生提供实时点播、关键字搜索等视频服务,师生可以快速查找学校教学视频资源库中的相关信息,并收藏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资料,还可以对视频资料加以点评。

3.凸显名师效应,加强教师培训

建立学校名师专辑,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受益于名师,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供一条捷径,能够轻松实现网上教师培训、网上教研和远程会议功能,极大程度地提高老师和教科研效率,提升教科研能力。

4.增强教学过程反思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成长,通过观看视频,反思教学过程。

三、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的功能结构

1.功能模块及工作流程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视频内容添加、视频资源审核、后台管理等模块,其中后台管理包括视频栏目管理、视频信息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设置、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其如图2所示。

(1)前台视频资源中心门户实现以下功能:

1)用户注册:系统允许校内网用户申请注册,管理员负责审核,可以根据上传下载视频资源数量和评分,获得经验积分。

2)视频排列:根据用户收视情况自动生成视频排行,它可按最新、观看最多、评价最高、收藏最多、评价最多等生成目录索引,方便师生浏览选择。

3)快速搜索、收藏功能:依照个性需求对照系统对教学资源的分类方式,检索教学视频、界面人性化,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按照热门关键字检索,帮助了解时下最热门的视频内容。还可以将自己喜爱的视频收藏起来,便于再次观看。

4)交互评论功能:师生可以就某个教学视频内容发表自己的评论,成为师生探讨问题的一个窗口,让课堂交流有效地延伸至课外。

5)用户评价:师生可以为视频资源系统中的视频课程进行打分,系统根据该视频的分值情况决定它的星级及受欢迎程度。

(2)后台视频管理子系统实现的功能:

1)视频栏目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视频栏目,是否前台显示等功能。

2)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便捷地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增加、编辑、删除用户信息,并支持批量导入用户信息,轻松提高工作效率。

3)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可以提供教师、学生、特定用户等不同的权限分配方式,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权限管理功能。endprint

4)视频资源采集管理:管理员可以添加采集项目,通过采集规则设置,采集外部视频网站(如爱课程网、网易云课堂、优酷土豆视频等)的视频课程资源,因知识版权保护,仅建立外部视频资源链接。

2.系统平台技术架构

视频资源系统采用ASP.NET作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2005数据库,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所谓的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保证数据库的安全,能实现管理员从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易于把握,成本较低,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四、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1.ASP.NET技术

ASP.NET是统一的Web开发平台,是Microsoft.NET Framework的一部分,一种可以在高度分布的 Internet 环境中简化应用程序开发的计算环境。.NET Framework 包含公共语言运行库,它提供了各种核心服务,如内存管理、线程管理和代码安全。它也包含 .NET Framework 类库,这是一个开发人员用于创建应用程序的综合的、面向对象的类型集合。用来提供开发人员生成企业级 Web 应用程序所需的服务。ASP.NET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可以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包括 Visua Basic.NET、C#和 JScript .NET.)创作应用程序。另外,任何 Asp.net 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个.NET框架。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这些技术的优点,其中包括托管的公共语言运行库环境、类型安全、继承等等。Asp.net技术的简洁设计和实施,完全面向对象、具有良好的结构及扩展性、简易性、可用性、可缩放性、可管理性、高性能的执行效率、强大的工具和平台支持和良好的安全性等特点,成为目前最流行的Web开发技术之一。而采用Asp.net语言的网络应用开发框架,目前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优势主要是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业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强大的可伸缩性和多种开发工具的支持,语言灵活,也让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平台采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8版本。

2.SQL Sever

SQL Sever是美国Microsoftt公司推出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操作简单,可靠性强,适用性好,专门为服务器提供数据接口方式,与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网络互联数据库应用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是大多数数据管理系统的首选数据库技术。

3.使用ADO链接数据库

ADO.NET是.NET Framwork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组类。通过一组类 .NET应用程序就可以访问数据库了。应用程序可以通过ADO.NET技术与这些数据源进行连接,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连接数据库首先要用到ADO.NET两大组件: .NET Framework 数据提供程序和Dataset。NET Framework 数据提供程序为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源使用System.Data.SqlClient命名空间。用对象Connection建立与数据源的链接,有两个方法: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Close()关闭数据的连接,用属性ConnectionString设置连接数据库字符串。读取数据的方法为:

在命名空间加入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string strcon="server=.;database=ss;uid=sa;pwd=;";//定义连接字符串,SQL Server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格式一般为: Data Source=服务器名;Initial Catalog=数据库名,“.”表示为本机; User ID=数据库用户名;Pwd=密码

Sqlconnection con=new Sqlconnection(strcon);

con.Open();//打开与SQL Sever数据库的链接

string strsql="select * from video";

Sqlcommand cmd =new Sqlcommand(strsql,con);

cmd.ExecuteNonQuery();//读取数据

con.Close();//关闭与SQL Sever数据库的链接,否则影响运行效率。

4. JW Media Player开源播放器插件

JW Media Player是一个开源的在网页上使用的Flash视频、音频以及图片播放器,支持 Sliverlight 播放,可以通过一个XML文件使播放器自动切换显示一组图片或视频,并播放背景音乐,支持H.264(.mp4,.mov,.f4v)、FLV(.flv)、3GPP(.3gp,.3g2)、OGG Theora(.ogv)和WebM (.webm)等视频格式及MP3(.mp3)、AAC(.aac,.m4a)、OGG Vorbis(.ogg)和WAV(.wav)等音频,同时也支持swf和图片(gif 、jpg、png),还支持RTMP、HTTP、实时视频流及各种播放清单格式、灵活的设置和广泛的javascript API。此外它还提供多种外观、功能性插件来扩展播放器,以便实现视频分享、推荐、搜索等应用。endprint

使用方法简单,到官网(http://www.jwplayer.com/)下载最新的播放器,解压后将核心文件jwplayer.js和player.swf复制到网站目录内,在播放页面head区域引用必要的js文件,代码如下:

把“video.flv”和压缩包内的player.swf复制到同一个目录内,然后在页面内添加代码:

html结构如下:

五、结束语

目前基于数字化校园的视频资源平台尚处于初步试运行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测验,以达到较好的视频资源应用效果,有许多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比如教学视频交互练习、添加学习笔记及学习时间点,快捷分享按钮、字幕提示等视频工具。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定位和信息技术支持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建设方案,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新阳.近年我国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3):29-34.

[2]蒋东兴,付小龙.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3]俞树煜,朱欢乐.从开放课件到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及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3(5):55-61.

[4]宓詠.智慧校园离不开资源与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1(11):31.

[5]杜玉霞.信息化教学资源老化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2):67-73.

[6]怎样使用ADO.NET连接数据库,百度经验[EB/OL].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915fc4142b38cd51394b2022.html,2014-6-3.

[7]JW Player使用简介,网易博客[EB/OL]http://j-coriolanus.blog.163.com/blog/static/642110382009920117 45532/,2014-6-3.

[8]张勇波,宋晓丽.FLV文件解析及其在网站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8):124-125.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7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并与其它部门的应用系统协调并存。

1 数字化校园与一卡通关系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 所有师生员工采用单点登录方式, 利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提供权限管理。校园一卡通为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库提供标准基础数据资源, 具有信息交换枢纽的作用。

为了保证数字化校园共享库中数据与一卡通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要进行同步更新。同步更新由相关接口程序动态监测, 当信息发生变化时, 按照规定时间自动获取当前最新信息。

2 一卡通中心平台与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平台无缝接入设计

校园一卡通系统拥有自己的业务数据库, 同时为实现系统较高的安全性, 将需要查询统计的数据同步到一卡通发布库;将其纳入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统一设计中, 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对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共享。

通过对校园一卡通业务数据库结构的调整和规范化, 对纳入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一卡通数据, 进行数据清理, 确保一卡通数据与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要求的一致性和可用性。校园一卡通与数字化校园关系如图1所示。

3 一卡通系统与公共数据库之间数据同步策略

3.1 人员信息同步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 学生信息首先由一卡通迎新离校系统通过招生办采集数据, 采集后分别推送给网路技术中心卡务部和财务。

卡务部在新生入学当天发放一卡通卡片, 同时确定报到人数。财务则根据推送的数据进行新生入学的学费缴费。由卡务部将报到数据insert到教务系统, 编辑学号后, 再推送给学工系统, 至此, 以后信息的变化只能由学工系统变动, 其他部门没有变动权限。

由学工系统将学生信息推送到数字化校园的共享库, 由共享库分别推送到下面子系统。

教工信息由人事系统录入后推送到共享库, 由共享库推送到下面子系统。

3.2 共享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后, 公共数据平台从中间库提取由子系统提供的相关权威数据, 以这些信息作为子系统的权威数据, 供其他系统使用。需要子系统建立相关中间库的视图或表, 视图、表的名称和视图、表的字段名称必须以方案中共享数据明细的标准一致。

公共数据平台下发权威数据至子系统中:

公共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集成平台下发相关权威数据至子系统, 需要数据集成平台对子系统相关表拥有读写权限。下发周期采用定时下发, 不同数据的下发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数据集成平台使用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提供的访问帐号, 访问帐号只涉及到对相关表和视图的读写权限, 以保障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安全。

4 结语

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平台和重要应用。该系统不仅是消费系统, 同时还需具备身份识别功能和管理功能。

一卡通系统应与数字化校园的公共数据库, 实现数据共享、建立起安全稳定、功能全面、扩展灵活, 管理方便的以校园卡为媒介的综合服务平台, 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及生活提供便捷的电子化服务。

摘要: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平台, 重点研究校园一卡通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公共数据库的集成。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校园一卡通,共享数据

参考文献

[1]李坤伦, 罗郁, 李院春, 孙勇.基于公共数据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库集成研究.开发案例.

[2]胡帆.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校园一卡通系统研究.信息通信.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8

视频监控系统具备事前吓阻、现场监控、事后佐证等主要功能, 又由于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的需要, 正在高速发展中, 目前应用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发展的历程来看, 视频监控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视频监视系统指的是以VCR为代表的传统CCTV监控系统。但维护工作繁琐、无法进行远程访问、无法与其他安防系统 (如门禁、周界防护等) 有效集成、录像质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 存储和转存带不变等, 目前已经很少见。第二代以DVR为代表的视频监视系统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视频监视市场上。虽然DVR可以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 并存储在电脑硬盘而不是盒式录像带上, 但DVR与模拟摄像机的连接仍是同轴线缆而非网络接口, 无法和成熟的以太网很好融合, 目前已建监控系统多为第二代, 或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的平滑升级到第二代。第三代系统指定就是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 有时也称为IP视频监控系统。针对在网络环境下使用而设计的, 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来观看、录制和管理实时的视频信息。第三代视频监控系统是完全数字化的系统, 它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 能够通过以太网传输, 布控区域大大超过了前两代系统;它采用开放式架构, 可与门禁、报警、巡更、语音、MIS等系统无缝集成;它基于嵌入式技术, 性能稳定, 无需专人管理;它灵活性大大提高, 并且向前可以做到完全兼容, 可维护性大大增强, 管理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新建视频监控系统多为第三代。

2.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和我校监控系统选择

校园内楼宇众多, 人员密集, 需要大量的前端设备监控校内的楼宇、道路和公共场所, 校园安防系统监控点通常达到数百个, 特别是有不同校区的校园。校园内包含许多重要部门和财产高度集中的场所:财务处、一卡通服务中心、网络中心、图书馆、实训基地等, 这些场所都需要365天全天候不间断的安全保障。

由于工程费用总额较大, 因此在校园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系统的“生命周期”的费用, 应降低长期运行成本。由于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使用前端设备的数量大、线缆距离远, 故障点随之增加, 单靠人工管理大范围分布的大量视频前端设备, 维护难度较大, 且存在点数随时增加的可能性, 在选择设备时应尽量采用技术先进、应用广泛的知名品牌, 重视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目前第三代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比较成熟, 其存在的优点也为我校技术人员所认同, 经费也能得到有效保障。综合以上各种因素, 我校选择第三代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并为此成立了以技术、后勤、学工、保卫等人员为主的项目组, 专门负责设备招标、施工和监督。

3. 我校网络视频监控的设计与实施

3.1 学校特点

学校占地200余亩,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在校学生6000余人, 南北狭长, 有东门和南门两个入口, 南北一个主要通道。校园整体布局是在旧校舍的基础上, 功能重新分区, 其中, 校园东南部为教学区, 中部和中北部为实训基地和图书馆, 西北部为生活服务区, 东北部为体育活动区, 其中东部临山, 南面临路, 西部临路且有小区存在, 北面也是临路和小区。学校以高职为主, 兼招中职学生, 部分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

3.2 需求分析

对于“平安校园”的创建, 一定要加强人防和技防。校园暴力和一些意外伤害事件的频繁发生让家长和学校防不胜防, 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和谐音符。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 杜绝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成为了家长和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 也是家校双方在处理突发事件, 以及对学生日常情况及时掌握的一项必备手段。

3.3 设计与实施

3.3.1 针对我校的情况, 采用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设计方案要注意以下设计原则

(1) 、南北狭长, 功能分区, 采取分片建网与集中管理相结合。

在我校安防监控系统中, 在财经商贸实训基地二楼设置主控中心, 按学校功能分区, 将学校划分五大区域, 每区域相当于建设一个局域网, 通过交换机集中后再通过光纤传输到主制中心, 从主控中心设置三个工作站, 分别放在校长办公室、保卫处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在五大局域网中有网络摄像机和交换机, 而NAS存储服务器, 万兆核心交换机、解码器、电视墙等均在主控中心。前端设备出现故障时, 不会影响任何设备的正常运转, 各局域网及主控中心会正常运行, 同时CMS并对有问题的监控做出反应。分控中心可以独立工作, 也不影响整体监控系统的运行。

(2) 、重点区域以对射为主, 尤其宿舍走廊和围墙的重点。

对于学校来说, 有些区域属于打架滋事的易发场所, 有些属于盗窃的易发场所, 有些区域属于爬墙外出的易发地段。学校要保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重点区域采取两个摄像机对射, 减少或消除盲点, 能够有效地进行事前吓阻、现场监控、事后佐证。

(3) 、线缆以地埋为主, 极少部分架空。

我校属于在老校区的基础上不断改造、扩建而形成的优美校园, 但没有做到整体划一、功能分区设置合理, 各种管道和沟渠不能完全形成连线, 这为智能网络视频的控的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即使如此, 也要求以地埋为主, 工程前商议多次确定了架空线路。

(4) 、面临山林的围墙较高, 周界防护的有效阻吓可能会摔伤学生。

周界防护目前多采用电子栅栏, 分为高压和低压。即使低压, 也为700V左右, 有较强烈的过电感, 但采用的是脉冲电压, 持续时间一般为0.1秒, 间隔时间为1秒。脉冲最大能量一般为5焦耳, 脉冲最大电量一般1库仑。由此可见, 其能量很小, 不会伤人, 仅给予入侵者较难受的警告, 动摇其攀越围栏的能力与动机, 达到了安全阻吓目的。另外报警可设置延时1-5秒, 会把大量误报过滤到, 不会产生误报。但我校的围墙过高, 电击有效阻吓后, 有可以导致摔伤, 因此不建议安装电子栅栏。

3.3.2 设计方案

依据以上四个原则, 通过保卫处、学工处、后勤处的联合需要分析后, 使用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下面将讲述其工作原理、工程图和设备清单。

(1) 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网络设计

前端设备网络摄像机 (简称IPC) 进行录相直接为数字信息, 通过传输设备进入主控室后, 直接存储在NAS服务器的同时通过解码器输出到电视墙。存储空间的计算公式为:存储空间=通道数*码流*保存日期 (要注意由秒转换成天) 。本工程中, 共有监控点225个, 智能网络视频系统码流最大为2M, 要求影像留存30天, 则:

存储空间为:225*2/8*60*60*24*30/1024/1024=140TB (2为IPC的码流约为2Mb/s) , 需24盘位NAS存储服务器 (每盘位为2T) :140T/2T/24=3个。

网络带宽的计算公式为:8口交换机最高为8*2=16, 100M交换机即可满足要求, 225个监控, 按分片集中, 最多的监控点为88个, 88*2=176, 千兆交换机即可满足要求, 主控中心存储225点, 回放按225路来计算, 所需带宽为 (225+225) *2=900, 按照冗余设计的原则, 千兆交换机已不成满足要求, 故主控中心需要1台万兆交换机。

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我校智能网络监控的工程施工

根据我校楼宇分布和功能分区, 将校区分个五个片区分别独立组网, 摄像头独立供电, 监控点汇聚情况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在阐述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同时扼要介绍模拟视频监控、数字视频监控、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的主要特点。依据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的需求特点、设计理念、方案筛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而从应用和成本的角度出发帮助我校选择适合学校实际的校园监控建设方案。主要工程实例是以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蓝本设计实用, 扩展、维护方便的的数字化网络监控校园方案, 希望对其他学校有所借鉴作用。

摘要:近年来, 危害校园安全、侵害学生、学校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 职业学校的内部安全管理仅仅靠人防是远远不够的, 校园安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过去的几年中, 安防技术不断发展, 尤其是校园安防的发展尤为迅速, 越来越多的学校从原始的人防、物防, 逐渐意识到技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视频监控校园, 保卫部门根据视频实时了解校园安全状况和事后调查取证, 极大了威慑了违反校纪以及犯罪活动分子, 保卫了一方校园安全。

关键词:安防网络视频监控,IPC,NVR,解码器

参考文献

[1]吴刚校园安防监控系统的构建与创新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 第12-13页

[2]吴卫吴琼基于校园网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硅谷》2009-23, 第29和50页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9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身份认证,CSocket,DES,数据包

1. 引言

数字校园是一个包括学校教学、科研、生活、休闲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安全是数字化校园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安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本身系统运行的安全, 其二是用户在使用中的安全。这两个安全的很重要的实现手段是使用者身份的认证。因此其认证系统必须统一, 否则将会出现以下问题:⑴同一用户登录不同系统需要多个账号、密码, 使用不便;⑵不同系统采用自身的一套认证和用户管理机制, 不利于学校统一管理;⑶缺乏统一管理有些用户离开学校以后, 仍然能登录校内一些业务系统。

在数字化校园统一身份认证方案中多数采用是WEB Service, 但是有的服务采用WEB Service不能发挥其最大性能。采用Socket能发挥最大性能, 比如食堂学生刷卡, 刷卡的频率很高, 采用Socket比WEB Service有效得多。

2. 身份认证方案

2.1 建设目标

目前先设想并完成身份认证方案, 为以后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实现奠定基础。将来它的功能可以全部实现, 我们安徽科技学院就会有自己的校园一卡通认证及管理系统, 这样会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

2.2 体系结构

学校的教务系统、财务系统、餐饮系统、机房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以及宿舍系统等都与校园信息网紧密相连。各应用系统以校园网络中心系统为核心成星型分布, 如图1所示。

统一身份认证方案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基本工作机制如下:用户通过用户名及密码认证、卡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将用户登录信息传递给各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提交的信息后, 向认证前置机发出认证请求, 认证前置机首先确认该应用服务器的应用是否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所认可的, 如果应用服务器的应用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所认可的, 则认证前置机与后台的认证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信息确认, 在通过对用户身份认证的同时返回一个认证令牌给用户, 否则, 将直接返回失败信息。用户通过认证令牌即可访问应用系统, 并可在其他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所认可的应用系统间自由切换, 无需再次认证。

另外, 需要说明的还有两点, 一是认证方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例的两种, 在实际的使用中还包括数字签名认证、USB KEY、生物识别认证 (指纹识别认证、虹膜识别认证、人脸识别认证) 等;再者, 所有的认证工作由认证前置机完成, 而与认证相关的用户信息将存储在后台的认证服务器上, 并通过设立于不同的网段与用户、应用系统和认证前置机相隔离, 增强了安全性。

2.3 功能分析

数字化校园管理身份认证方案功能:⑴通过对在校已注册用户身份的认证提高了用户信息的安全系数;⑵通过身份认证可以对已注册用户信息访问、修改、增加和删除;⑶该方案是实现一卡通的基础, 会给高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

身份认证主要是凭借注册用户的用户名以及密码进行登录, 所以系统要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该库中包括已注册用户登录所需的用户名、密码以及与用户相对应各种信息。系统在进行数据库连接后用户就可以通过登录请求进行身份认证及相应信息的访问和修改。其中通信过程是:系统的服务器在启动后始终处于监听状态, 之后客户端发送链接请求, 在服务器监听并请求通过后就可建立相应的通信。当然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是极短暂的, 之后系统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等数据与数据库中存放的用户信息进行查询匹配, 如果匹配成功则登录成功, 反之则失败。登录成功后, 用户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3. 身份认证技术要点

用户进行相应操作前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 相关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通信采用CSocket串行化通信。采用数据库存储信息方便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采用CSocket串行化通信易于实现数据包等信息的传递;为了提高信息传送的安全系数, 我们采用DES加密算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密传送。

3.1 CSocket串行化通信

串行化通信使用MFC的CSocket类实现, CSocket类继承于CAsync Socket类, 是Windows Socket API的高层抽象。在实现串行化通信的过程中还用到了CSocket File类和CArchive类, CSocket类与CSocketFile类和CArchive类一起完成串行化方式的通信, 使数据的发送和接受变得更为清晰。通信流程图如图3所示:

经过上面的步骤后,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就可以用CArchive对象的Read、Write等函数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传送数据了。通讯完毕后, 销毁CArchive、CSocket File和CSocket对象, 释放内存空间。

3.2 数据包的设计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被封装在一个包中, 这个包称为数据包。数据包是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数据时使用的数据的单位。设计数据包的方法有多种, 为了便于通信, 和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 采用了变长可变的数据包格式, 数据包结构如图4所示:

在图4中, SIZE是对应数据包的总长度, TAG是用于区分数据包是用于什么目的的包, DATA是要发送的数据。

在传输字符串数据时, 字符串长度本身一般是可变的, 因此, 如果使用利用上述定义的数据包格式, 则每次都需要交换最大长度的数据, 为此, 在图4所示的数据包格式中可以添加保存实际字符串长度的字段Length。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在实际传送过程中, 为了安全, 在客户端把重要数据包以位为单位拆开, 然后加密, 服务器端对数据解密, 合包后就可以读出数据。

3.3 DES加密算法

DES算法加密, 快速高效, DES可临时生成, 密钥用RSA非对称加密传递。DES算法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如信用卡持卡人的PIN的加密传输, IC卡与POS间的双向认证、金融交易数据包的MAC校验等, 均用到DES算法。

DES工作的基本原理是, 其主要入口参数有三个key、data、mode。key为加密解密使用的密钥, data为加密解密的数据, mode为其工作模式。当模式为加密模式时, 明文按照64位进行分组, 形成明文组, key用于对数据加密, 当模式为解密模式时, key用于对数据解密。加密、解密函数如下所示:

3.4 连接数据库

数据库的访问采用MFC ODBC技术, 在利用MFC ODBC编程时, 涉及到CData Base类、CRecord Set类、CRecord View类和CDBException类。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 配置ODBC数据源, 其次, 应用程序建立与ODBC数据源的连接, 这个过程是使用CDatabase类的Open () 函数实现的, 然后, CDatabase类的指针将被传递到CRecord Set类的构造函数中, 使CRecord Set对象与原来的数据源结合起来。完成操作之后, 关闭所有记录集的连接和数据源的连接。

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4.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 是一个集中的用户认证和卡认证的管理系统, 为校园中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服务.该系统将用户信息资源统一保存到认证数据库中, 保证了信息资源的稳定、可靠、安全;完善的接口连接服务, 除此之外还有数字签名认证、USB KEY、指纹识别认证、虹膜识别认证、人脸识别认证等。身份认证是实现一卡通的基础, 在该身份认证方案的基础之上扩展到其他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展.Visual C++游戏开发技术与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2

[2]沈炜、徐惠.Visual C++数据库编程技术与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2

[3]南京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J]..南京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2004.5

[4]姚毅, 徐斌, 陈俊良.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全国高校信息化研究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3.10

[5]李丽君, 李建文.基于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数据库安全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8

试析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及设计 篇10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规划,建设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媒体等, 一系列现代技术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这一技术能将学校所有的信息进行数字化, 然后由学校的相关人员对这些内容进行管理与整理, 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面向社会的虚拟空间, 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下面, 笔者将对数字化校园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进行规划与设计。

1.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要求

数字化校园的网络应覆盖到整个校园, 并且网络必须运行稳定, 一般情况, 都会采用有线网络, 而在一些特殊场合则设置无线网, 所谓特殊场合主要是指一些不宜布属线缆路由器等设备的公共场所, 如阶梯教室、图书馆、操场、食堂、体育馆等。

数字化校园必须将所有管理和服务覆盖到整个校园, 一般而言, 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应涉及到, 而这些内容主要是建立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上面的, 而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各个功能都是按照每个校园的不同情况而设定的, 一般, 会有信息查询功能, 消费功能, 图书管理功能, 考勤功能等, 其他内容则因校而异。

数字化校园除了以上功能外, 从大的角度来看, 应实现数据的共享功能, 对校园内的用户按照不同权限进行统一的管理。数字化的虚拟校园在网络上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 为学生提供实时的网上教学, 并提供学术研究的交流平台等一系列在线服务, 让学生享受到随时学习随时交流的便捷服务。

2. 数字化校园规划注意点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中, 其实有许多注意点, 但是, 这些注意点却往往是人们最爱忽视的, 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要盲目进行规划, 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只有这样, 建设出来的数字化校园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目的, 才能真正被使用到现实中, 下面, 笔者归纳了几个注意点, 以帮助规划。

(1) 注重教学应用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教学, 因此, 在作建设规划的的时候应以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不管是对交流平台的应用, 还是资源共享的应用, 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学习, 为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不过, 不少学校对校园进行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学, 更着重于对校务的管理, 而教学方面的应用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笔者认为这样的数字化建设效果并不是很好。根据四川省教育局研究得出, 目前, 学校最急需要的几大应用系统为教务管理系统、教学与学习系统、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以及校园一卡通系统。

(2) 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必须双管齐下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 硬件设备的使用是基础, 而软件系统的使用也是一种保障, 现在的许多学校都过于重视对硬件的建设, 却忽略的对软件的建设, 要知道, 硬件建设的再好, 如果软件不足, 对于许多功能的应用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并且想让自己的学校看起来条件更好, 于是, 将大量经费投入到硬件的建设中, 却忽略的对软件的建设, 而事实上, 如果只有硬件建设, 忽略对软件的建设, 投入的经费再多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对于硬件的建设与软件的建设必须双管齐下, 哪个都不能被落下或直接省去。

(3) 资源的共享是重点

在数字化校园中, 他的典型特征就是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 而这一点从它的名字——数字化校园中, 就可以深刻地体会出来, 如果没有这样的特征, 那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到目前为止, 数字化校园已被许多学校所应用, 因此这个名词已经不陌生了, 这些校园也都拥有自己的校园网站, 但是这些网站的信息量非常少, 这一现象表现在:校园网上的信息许多天甚至好几个月才会更新一两次;老师学生没事不会上校园网, 即网站访问量少。这样的校园网站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学校对数字化校园投入的经费完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个有生命力的数字化校园是需要资源共享的[1]。

以上提到的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思, 因此,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 我们应该弄明白重点, 统一大家的思想, 发展新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能力与学习质量。

3. 建设数字化校园内容的确定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内容, 并不是每一个数字化校园的内容都完全一致的,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需求, 不同的能力以及不同财力, 可按照校园的不同需求、不同能力以及不同的财力, 对数字化校园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建设, 但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校园必须具备以下五个部分, 缺一不可, 它们主要是:网络平台, 数据共享平台, 应用系统, 应用支撑平台以及制度与人才这五个部分的组成[2]。

(1) 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网络布线、网络监控等, 再通过城域网 (WAN) 或者广域网 (LAN) 接入教育骨干网络或者直接接入互联网, 也就是人们学说的Internet, 在这个平台上, 硬件设备不需要太高档的, 只要能够满足应用软件基本要求就可以, 以免造成太过于重视硬件而忽略了软件建设后果[3]。

(2) 数据共享平台

所谓的数据共享平台其实就是由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 其中, 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应用数据库、资源数据库以及公共数据库, 而服务器则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目录服务器[4]。这一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数据汇聚点, 是数字化校园的运行支撑点, 那么数据共享平台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3) 应用系统

在选择应用系统方面, 应选择技术比较成熟的系统, 一般应用在教学方面的, 技术比较成熟的系统有:办公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综合查询系统等, 以下就不一一例举了, 对于这些应用系统而言, 虽然功能比较齐全, 但是并非完全符合本校的情况, 笔者建议有能力的学校最好自行开发应用系统, 或者二次开发, 这样才能够与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全进行联系起来。

(4) 应用支撑平台

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支撑平台主要由门户信息、认证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安全系统组成, 通过对这一平台的设计与建设, 使数字化校园成为一项可以持续发展的项目, 具体能够实现的目标有六个, 第一, 将全校系统的数据信息编码规范化;第二, 全校师生访问学校资源的时候可以按照不同权限进行操作, 该系统将统一进行身份认证;第三, 全校师生可随时访问学校资源, 该系统直接提供了相应的入口;第四, 全校师生访问资源的时候, 该系统会将全校的数据和信息编码放在统一的数据入口;第五, 该系统能够有效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 对网络进行管理, 使网络更安全[5]。

(5) 制度和人才

想要建设数字化校园, 光有先进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数字化校园的管理需要有好的制度与能够胜任此项目的人才, 能够很好的管理数字化校园才能够很好的使用数字化校园。因此,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 制度和人才相当关键。我们应组织专门的人才团队对数字化校园进行管理, 并对数字化建设的管理制定出完善的制度, 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数字化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校园生活中。

现在是一个文明的社会, 走到哪里都需要知识, 学习成了人类的首要任务, 因此, 校园成为了人类最熟悉的生活场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便捷的, 管理有素的环境中, 那么, 对校园进行数字化建设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只有建设好数字化校园, 教育事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菲利普G阿特巴赫, 覃文珍.全球化与大学——不平等世界的神话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1) .

[2]赵国栋.数字化校园:理想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01) .

[3]韩锡斌, 杨娟, 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字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08) .

[4]Johns.Camp, Peter B.DeBlois, 张虹, 李继龙.美国大学信息技术发展十大热点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1) .

数字化校园方案设计 篇11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APP 客户端 东北林业大学

一、研究背景

(一)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就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行动,各高校大量使用数字化的成果,将其应用于教学、部门宣传、招生以及娱乐设施中,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完善是我国当今高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彰显学校实力和体现现代化的一个最佳平台。

(二)智能手机的发展

智能手机作为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交流设备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自苹果公司推出第一部智能手机以来,手机业界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智能化革命,很多企业纷纷效仿。数据表明,从2011年起,我国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最大的市场,而且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智能手机已经占据手机市场的50%。截至2007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达5.47286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就目前来说:手机用户的数量已经远远高于PC用户数量。智能手机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接听电话等基础功能之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的娱乐性、用户体验、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功能逐渐成为人们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不便携带的电脑,由此表明,智能手机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方便的“移动电脑”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随着我国高校无线网覆盖区域的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智能手机已经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和支持。高校大学生用手机浏览网页或娱乐的比例迅速增高,生活服务查询,校园信息查询成为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逐步取代了使用静态设备查询的方法。

(三)手机APP客户端的发展

继计算机、互联网后,移动互联网已成为IT业的第三次浪潮向人们袭来。随着移动3G网络的成熟与推广,以及移动设备硬件技术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用户群体有了显著增加。移动设备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人类生活中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PP作为移动设备功能的扩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甚至有将移动互联网APP化的趋势。APP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中一项重要产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品移植至各种移动操作平台上,将移动互联网作为公司后续的发展方向。

二、手机APP校园客户端开发的意义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不斷向前推进,智能手机在校园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的联网覆盖以及APP市场的不断多样化和扩大化,手机APP校园客户端的建设成为当今高校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手机APP校园客户端的开发能够使校园数字化建设和发展从一个静态的体系逐步转变成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智能化全方位网络平台系统,具有以下意义:

(一)完善数字化校园体系

手机APP校园客户端的建设使得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动态的校园信息客户端,利用当今学生对智能手机依赖性,将手机作为学校事务公告和宣传的平台,同时将学校很多有用的资源更加方便的传递给学生,达到“有则用,用则有”的活性循环资源体系。其次,手机APP校园客户端的建设加强了以电脑为终端的网络体系,形成动静结合的智能化校园网络系统。

(二)打造数字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校园自身所形成的固定的大文化,还包括学生生活、娱乐、学习等构成的文化,手机APP校园客户端的建设恰好满足了学生文化建设平台的要求。

(三)信息交流平台的扩大

有了手机APP校园客户端,用户可以随时发表状态,查找信息,寻找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信息的交流也由此大幅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整个信息交流平台扩大,信息的循环速度也由此得到提高。

三、东北林业大学“移动校园”手机APP客户端设计方案

(一)东北林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状况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从1995年起该校就开始学校网络建设,学校现已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个网络出口,接入带宽分别为100Mbps、1000Mbps和1150Mbps,总接入带宽达到2250 Mbps,同时接入了IPV6实验网,学校建成了无线网,无线信号已经覆盖了学校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学习广场,体育馆在内的区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网络应用基础环境。学校已初步建成了教学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学习自主化、校园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国际化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

但是随着网络信息量的不断扩大,该校网络信息系统也出现难以管理和整理的困境。由于校园信息的发布渠道单一,缺乏介质多样性,很多学生由于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或忘记某些生活服务部门作息时间而错过重要事情,导致对大学生活和环境充满排斥情绪。更有甚者由此对学校产生不满和厌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态度消极,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东北林业大学“移动校园”手机APP客户端功能定位

针对东北林业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状况,“移动校园”手机APP客户端将分为六大功能模块,包括学校课程设置、校内交友、地图查询、图书借阅、生活服务、教务公告。其中涵盖了学校教务系统、学校组织和规章制度、各部门和组织的作息时间、校园周边为学生提供生活帮助的场所等学生随时想了解和咨询的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

1、学校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学生关心的中心问题,一张便捷的课程表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得学校课程安排情况,无论身处何地都不会因为忘记上课地点或记错上课时间而被处罚。同时还设置了课余时间自由安排的选项,使得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让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图1所示)。

2、校内交友

校内交友是针对本校学生而设置的一个交流平台,旨在让本校学生了解自己周边同学的生活以及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例如读书会、外语角、老乡会、环保联盟、街舞团等,为自己小小的校园人际圈打好基础。

3、地图查询

本功能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校内外生活服务的地点和主营业务,更直观的获得学校周边的信息,方便学生的生活服务,同时还设置了地点分享、预约订餐等项目,提供一个生活的交流平台(如图2所示)。

4、图书借阅

图书借阅功能是一个移动的图书馆查询系统,其中包括了图书馆静态网站上所有的功能,同时添加了到期提醒,电子图书下载等功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自己所需的资料(如图3所示)

5、生活服务

本功能主要针对学校各生活服务部门(食堂、澡堂、超市、休闲娱乐场所)的作息时间、地点以及职责而设置,帮助学生更加细致的了解如澡堂营业时间,食堂充飯卡,手机缴费,电费收取,特色餐厅新推美食等学校的各类生活服务信息。(如图4所示)

6、教务公告

本功能实时更新和公布学校教务系统的新动态,让学生了解学分的计算方法、成绩查询、选课指导、教室安排、考试设置等教务信息。

(三)界面色彩与图案设计

东北林业大学是以林科为主的国家重点大学,绿色是该校的象征色,象征着学校的蓬勃发展和以生态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东北林业大学“移动校园”手机APP客户端以绿色做为主色调,以黄色、亮灰色、暗灰色为配色,遵循界面设计美学法则,营造—种简约的设计风格(图5、图6)。客户端标识的设计借用树叶的纹理印象作为主要设计元素,结合绿色的界面背景,体现出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图7)。

四、总结

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设计探究 篇12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系统,网络

0 引言

1993年, 美国政府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报告中, 首次提出了教育信息化问题, 随之这个问题成为了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突破点。在此种社会背景下, 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从概念上来说, 所谓“高校信息化”, 即以通讯信息技术 (ICTs) 作为其工具和手段, 以数字化校园为其基本技术构建基础, 将信息网络技术充分应用于高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图书资源等方面。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一般包括三大方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 (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的积累和建设;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建设。

“数字化校园”概念非常宽泛, 是一门交叉学科, 涉及到信息学, 教育学, 管理学, 计算机等诸多学科。它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 利用先进的网络化手段和配套工具, 实现从资源环境、资源再到活动过程的数字化。它建立在在传统校园网的基础上, 但是对比传统校园网有了本质的提升。它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发布交流, 提升了传统校园管理的执行效率。它通过统一的安全管理增强学校内部IT系统的安全性, 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 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因此, 教育的信息化步伐绝对离不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1 国外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启动教育信息化历程。信息化第一强国美国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了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随着19世纪80年代初, 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更多的计算机进入了美国的校园, 公立学校的计算机拥有率从每50名学生一台机器增长到每20人一台。至2003年春, 学生数与计算机数之比更是达到了4:1, 美国的公立学校的上网率达到97%, 每一个教室与网络的连通度上升到了78%。

目前, 网络图书馆、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教育教学活动、科研科普活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被美国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所涉及, 美国大学“虚拟校园”的大门已经完全敞开。

美国高校除校园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以外, 一些新特点和趋势也在校园网络的技术建设层面出现了。其中“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AN) 和“校园门户” (Campus Portal) 技术的出现最具有代表性。

目前, 无线校园网络在美国各类高校都在得到积极发展。一项基于国际无线局域网协会的调查表明, 局域网络的应用效率能在无线局域网中被极大地提高, 能够将运行成本降低38%, 将应用单位效率提高8%。至2005年, 已有将近68.9%的调查对象将无线局域网络建造成功。使用无线局域网除了可减少布线的相关开支, 为普通用户提供移动性能更强、灵活性能更高的信息获取方法也是其重要的特性。

美国作为信息化教育发展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校园信息化早已成为衡量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准, 尤其在图书、教学、管理等资源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这与其发达的信息技术和较高的网络普及率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也是促成其现状的重要原因。

校园门户网站技术, 一种新式网站设计的方法和体系, 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抽象, 已经进入了实战阶段。据PCP项目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至2003年秋季, 21.5%的美国高校已开始使用初步或单个的校园网门户技术。另20.5%的高校则宣称, 他们的校园网门户技术正处于安装或建设阶段, 29.8%的高校承认, 他们正在讨论或考虑这个问题。

从欧美发达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来看, 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经历了下面3个阶段:

(1) 教育应用系统的扩展及教育内容 (如课件等) 的交流与共享。

(2) 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

(3) 基本上网技能的普及、知识库和有内容的素材的引入、基于电子商务的信息化的交流, 都催生出构筑于信息化技术之上的教育产业。

当前数字化校园的最大特点是网络化,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 基础网络后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将会是智能化和个性化, 其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

2 国内数字化校园发展概况

在我国, 校园网的建设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阶段, 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 网络教学 (含远程教学) 实验阶段, 现正向着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发展。目前, 很多重点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211工程, 其它学校也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开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有些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 尚存在着以下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呈现以下状况: (1) 重视技术应用, 忽视教育理念转变; (2) 重视硬件设施建设, 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 (3) 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 忽视校外的资源; (4) 重视管理系统的建设, 忽视教学系统的建设。

3 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新一代教育信息化目标, 建设数字化校园2.0。通过一体化的设计、规划和搭建, 为高校构筑一个“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 做到“网络融合”、“资源整合”和“统一身份”, 不断推动高校发展。

(1) 统一资源发布

数字化校园2.0时代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统一的资源发布。统一资源发布主要就是在原有数字校园和用户之间增加了一个发布层, 统一管理资源和用户, 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

原有的校园网络架构中, 网络层是基础, 提供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业务层包括了校园所有业务应用, 将其按照统一的业务构建方法或接入方法融合在一起。资源层是校园所有资源的集合, 是最终需要为用户服务的。

统一资源平台, 独立于任何下层系统而存在, 为上层用户资源访问提供唯一的接口。它主要由资源发布页面、资源管理中心组成, 形成一个唯一的可信平台, 使整个数字化校园的不同时期已有资源或未来即将新增的资源能够有机的集成, 保持统一和一致, 面向所有的校园内外用户。

(2) 统一身份认证, 是以用户信息、权限为核心, 集成各应用系统的认证信息, 它为客户提供一个高度集成且统一的认证平台。具体地说, 在实现了用户统一登录的基础上, 制定出一套规范的用户登录机制, 提供一个用户管理的统一接口, 要求所有新建的资源系统, 其用户认证完全由集中认证安全管理系统来实现。

参考文献

[1]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Ready for the 21th Century: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DB/OL].http://www.ed.gov/Technology.

[2]陈剑光.信息化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8) .

[3]胡德勇, 张芬.浅析数字化校园[J].教学改革与管理, 2004 (3) .

[4]焦科.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N].中国教育报, 2006 (6) .

上一篇:学校公共领域下一篇:影响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