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广感想

2024-06-03

网络推广感想(精选14篇)

网络推广感想 篇1

信息化社会下的感悟—网络推广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来知晓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物。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也变的越来越依赖网络,认为在网络上看到的信息方便且可靠。所以,大部分事物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达成,比如传统的商业可以依托于互联网来做电子商务的生意。

说到生意,说白了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作为卖方,我们的目标是挣钱,钱从何来呢?答案当然是买方,也就是消费者了(客户)。客户不会平白无故的给我们钱,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产品品牌形象深深印在客户脑中才能够让其来购买我们的产品。这其中就需要我们来为我们的产品做推广。

往常的线下推广方式有很多,例如:会议、电视、电台、电话、多媒体、海报等等,这些都是有效的宣传方式,但是相比于现如今的网络推广来说,其成本太高,宣传力度也不够。所以现如今的社会,网络推广是为主流。

经过这两天的培训,我了解了一些网络推广的主流,包括: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百科、问答等等。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对这些推广方式的心得:

一、微信推广

现如今最火热的社交软件是什么?毫无疑问,非微信莫属,8亿的注册量也创造了奇迹。我们可以应用这一庞大的优势资源。微信推广现在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订阅号以及服务号,订阅号每天可以发送一条消息,服务号一个月可以发送四条,但是服务号的开发深度也更高。这两种方式都支持图文消息、视频链接。而且用户在中午吃饭休息时间以及下午下班时间左右观看资讯的几率最大,所以这也是微信内容发送的最佳时间。内容一定要维护主题,不古板,新颖,这样才能拉拢和维护粉丝,达到推广的价值和目的。

二、微博推广

微博相比于微信来说,其信息更容易被看见。微博推广我认为,注意点如下:名字要专业,比如中国XX交易网官方微博;域名也要新颖;发送微博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专业,亮明主题,前面添加##号来例明主题,后面的话要表明主题,说明自己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注意不要过长,那样会审美疲劳。

三、博客、论坛推广

这两种推广注意,不要硬植入广告,那样容易被删号、删帖。很有可能是秒删哦,毕竟版主不是吃素的。所以要以软文的形式来进行传播推广,以小故事的形式来循序渐进的达到自己的推广目的。

四、百科、问答推广

百科具有权威性,因为每家搜索引擎都会让自己的百科名列前茅,更具有说服力。要注意的是内容丰富、不带广告性质、发布渠道。资料从政府网站、各大主站的新闻源来寻找。问答推广,也是同理,特点是群为口碑及关键词排名,建立用户的搜索习惯及参考比对。目的就是高浏览量、高点赞量,这两者加起来就是高排名,高排名也就是代表着推广已经逐见成效。

以上是我对于网络推广主流方式的见解,虽然很简略,但是这是都是经验的总结,希望网络推广技术逐渐成熟,我也会更进一步,更加努力去学习相关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和能力。

网络推广感想 篇2

一天, 学校领导满脸喜悦并有些庄重地对我说:“区里要搞一次数学网络教学团队的比赛, 你去参加。”网络教学团队?这是什么东西?第一次听说的新名词, 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发呆, 领导将一个比赛通知塞到我的手上。接过通知, 我有些茫然。“我行吗?”这句话似乎没经过考虑, 就从我的嘴里溜了出来。“看看比赛要求吧。”主任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 让我无从拒绝。看过通知, 我大致了解到数学网络教学团队就是由三个教师组成一个团队, 根据临时抽签的内容撰写教学设计, 然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评价、陈述、答辩, 同时还有课件的制作。

既然接受了任务, 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可是, 我只教过两年多的数学, 并且都是中、低年级, 教学经验非常缺乏, 对高年级的教材把握也是一张白纸, 更不用说课件的制作了。这么多空白,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填补?我无所适从。好像什么都要准备, 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几天下来, 一点收获都没有。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于是, 我静下心来, 理清思路, 还是从整体来个计划吧。我将剩下的时间分成三个阶段:资料查阅阶段——选手交流阶段——模拟比赛阶段。有了这个轮廓, 我觉得自己清醒了很多, 做起事来也有条理了。看什么资料呢?经过分析, 我想:既然是比赛, 策划人员一定会选择比较大的课题。于是, 我把范围缩小, 锁定了一些大标题的课题。可是, 要想设计出彩, 光看教材和教参是不行的。于是, 我每天有空的时候, 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 浏览网站上同行们对同一课题的不同设计, 遇到好的, 我就将它复制下来, 粘贴在自己的博客里, 哪怕是比较理想的一个小小环节也不放过, 每天弄得很迟才睡。就当我对这学期所有年级的教材有个大体的了解时, 教育局关于教学团队比赛的补充通知来了:比赛内容选定在三、四、五年级的上册。唉, 好些天的准备都白费了。我赶紧从学校里找来上学期的教材、教参和教案, 只有再来一次。通过好几天的挑灯夜战, 总算对教材有点数, 心里也踏实了些。可是, 课件呢?其他两个选手——一个年龄相对大些, 每天练习打字都要花费很多时间, 哪有精力去学课件的制作;另一个, 虽然年轻, 但孩子小, 家里连计算机都没有。所以, 指望她们制作课件是不行了。于是, 一有空, 我就琢磨起课件来。一边在相关网站上找一些下载速度快、能改动的课件的地址, 一边自己学习制作。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同事。好在同事非常支持,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让我在几天的时间内学会了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就在我的信心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时候, 一番对话, 又把我的信心打击得全无踪影。一天晚上, 我在小数群 (小学数学教师教研交流群) 里看见了同行们的对话, 是关于课件制作的, 他们用的专业术语让我就像听天书一样。我想:过两天我将和这样的人去比赛, 我拿什么去比?仅有的一点自信又消失殆尽。

可是, 该来的还是来了。终于到了4月25日, 我很早就醒了, 很想让自己再休息一下, 但是睡不着, 可能还是因为紧张的缘故吧。通知上说是8∶30前报到, 我准备8∶10从家里出发。可是不到8点, 同事就打来电话说, 很多人都到了, 催我快点去。看来紧张和认真的人不是我一个啊。来到比赛地点——二中, 看到了很多同学, 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抽题了, 我心里默默为自己祈祷, 希望能抽一个平时关注比较多的课题。可是, 事与愿违, 很多人都抽到了我们平时讨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而我抽到的却是四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虽然教学的内容很容易, 但是要想设计、创新似乎有点困难。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郁闷了半天。事已至此, 也只有动手写了。写着写着, 我的思路似乎清晰起来, 平时看到的有些东西居然能突然显现在我的大脑。很快, 我敲键盘的速度快了起来, 不到50分钟就将教学设计的主体完成了。我深深地吸了口气, 继续将一些细节考虑得再细致一些。

下午是将三人写的设计综合一下, 写一份最理想的团队设计。我们三个人经过交流、讨论和思维的碰撞, 达成了一致。形成了一个由“创设情境—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实际应用”为模式的教学设计。因为下载的课件和我们写的教案不吻合, 所以我独立完成了一份课件的设计, 虽然水平不高, 但那也是我的作品啊, 心里不禁泛起一丝甜蜜的感觉。在我制作课件的同时, 同事也基本完成了对五号团队教学设计的评价。下午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心里轻松了很多。第二天上午的任务是根据指定团队对我们的评价和建议来修改自己的设计与课件, 另外还有教学设计的陈述与答辩。准备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 太短了。所以我们决定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加班。我们草草地吃过晚饭就来到学校, 将教学设计从形成过程、媒体资源的应用和设计亮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分析, 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直忙到近9点。看着自己的成果跃然屏幕之上, 一种久违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第二天早晨, 我们依然早早地来到比赛现场, 将教学设计和课件重新调整, 进一步完善, 把最完美的答案提交到指定的博客位置。接下来就是答辩了,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答辩室。评委微笑的表情让我的心情放松了很多, 也自信了很多。我将事先准备好的陈述稿娓娓道来。答辩的内容也基本在我们的预计之内。终于, 所有的过程都结束了。走出答辩室, 似乎有一种“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的轻松和愉悦, 外面的阳光也变得格外灿烂。虽然成绩还没有出来, 或许结果并不如意料中的满意, 但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有了这样的经历, 我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胜利者。

汉语推广感想F4 篇3

汉语推广之重大意义---促文化交流、促世界和平

在如今世界的大环境下,在中国迎来大发展的今天,从事汉语推广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事情,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年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发展史,神奇的中国、神奇不完全在于它的山川,更多的是在于它的文化,同时中国有着从饥贫肌弱走向繁荣这样一个实践经验,同时中国有着十三亿抱着要振兴中华,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民,理所当然的,当世界上了解了中国发生了一切之后,要了解,要和它交往,因此,汉语国际推广不是人为地,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汉语国际的推广意义重大,就在于对于促进各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交流,无论是经济商贸层面、旅游的领域还有学术的领域,这都是第一的。同时中华的文化强调和谐,这对于当今纷乱的世界不失为一股扑面的春风,单靠中华文化是不能够整合世界六十亿人口五大洲这种大家庭、大社会,必须是由中国文化也参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各种文化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学习,甚至于相互激荡,来共同谋求人类的进步,只有这样世界才有持久的和平,人民才能过得安宁、幸福。

汉语推广应该有很多途径,而且必须多种途径,比如我国在国外成立的孔子学院、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开展一些列文化活动等,这些都可以增强世界其他国家对汉语言的了解,在这些与国外人接触的人中,广大的留学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他们深入到世界各国各地,将中国汉字的标识引向了全世界,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合作的增多,必定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产生兴趣,但他们只能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了解中国,往往这些媒介是不够全面的,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具有局限性,因此很有必要发动广大留学人员在国外推广汉语,就在北京语言大学而言,至少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努力,我们觉得这一教学活动开展的非常有意义

1、让我们自己了解到汉语推广的意义及必要性

2、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母语

3、文化强大带来国家强大

就世界人口而言,中国拥有觉得的数量优势,自然汉语就具有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前提条件。一个国家的强大,必定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必定拥有经得起推敲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呈现形式,同时也是知识、思想的传播介质,它必须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北京语言大学法语培训F4班Alex

汉语推广感想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各国文化的交融,其所表现出的魅力也是无可比拟的,让世界了解汉语、了解中国的必要性就显得非比寻常,所以很有必要把汉语推广工作做好。以下是几点建议:

1、汉语推广,文化现行,思想现行

世界各国想了解的并非是我们的语言,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想,没有语言基础的人是不适合从事语言推广工作的,具有语言能力的人可以与外国人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我们首先是要不我们的思想带出去,再把了解中国需要的工具——汉语,带给他们。

2、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

我们认为谦虚是种美德,可能国外人会认为我们不自信,诸如此类由于文化不同产生的认识不同是很多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刻意让学生多了解,这些可能是与外国人沟通中的热点问题,他们会因此想了解中国的背景与文化。

3、传统的东西可贵之处在于它是遗产,是经历了文化的沉淀而来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它的可贵,不在于它目前能解决什么问题,更多的是它的意义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4、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会不会成为耶稣一样的人物?

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是缺乏信仰的,一些信奉上帝的人,把自己完全交给了上帝,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我们要看到但凡具有信仰的民族都在历史上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按照历史的发展规律,五千年我们没有信仰,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寻找一个新的代替物,来凝聚我们民族伟大的力量,中国人不大爱崇拜英雄,所以我们更希望中国的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进行更高级的演化,迸发出新鲜的元素,凝聚伟大的中国。

报告人:法语F4班 2010-5-17

网络音乐欣赏课程感想 篇4

学期初选择了网络音乐欣赏这门课,除了因为恰好的一个学分,更因为从小热爱的音乐终于在大学课堂中有了再一次接触的机会。总有人问,大学是什么。前段时间流传在网络的由北大首届艺术学院毕业生拍摄的小短片《大学是什么》给了我们启示。大学,是一个让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地方。谈及美,又怎能缺少音乐?然而国内大学课程的设置和由于师资力量的局限,鲜有通识音乐课程的编排。音乐课堂,几乎成了专业学生的天下。

网络音乐欣赏课程的设计,集合了现代化的网络教学与通识素质教育。从开始的兴奋,渐渐到了后来的些许失望,这个过程让我有了不少感受。音乐无界限。网络资源无比丰富,然而却发现网站内的资源不仅较为局限,而且似乎少有更新更改。同学们的讨论,也大多集中于转载当周学习内容的各方介绍与评论。当然,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都不尽相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千差万别。如果要求每位同学都文邹邹地大谈音乐美学之道,则显得十分矫揉造作。然而,让每位同学都能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哪怕陌生的古典交响乐亦能给现实生活的压力带来一些释放,这便是这门课的最大意义。

感动于老师每周的留言,告诫我们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精心聆听音乐的真切建议。这里是思想交流的地方。能够遇上同道中人,产生思想的碰撞,也算是上这门课的一大财富。若要提些建议,便是希望能丰富音乐资料库,增添现代爵士音乐的介绍和赏析。

网络安全和防范感想体会 篇5

今天,我们听取了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讲座。主要讲解了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便捷和关于应用网络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以及一些防范网络侵犯的方法。

现如今,随之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人们对计算机时刻需求,办公娱乐都离不开它。网络已成为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工具。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手段实行诈骗,骗取他人钱财,还有的开发病毒破坏或窃取他人的资料。由于计算机网络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开放性、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病毒和其它不轨行为的攻击。这样一来它将会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很快传遍,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资源、娱乐的同时也伴随的不良信息、不良行为的潜入,我们经常会利用电脑查阅资料,做文件或者听歌游戏,常常会看到一些网站中的广告和链接,有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弹出能够吸引我们眼球页面,中奖信息、游戏活动。而大家也许会因为好奇进入了页面,却不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的进入敌人的圈套,而这些问题在网络中却很难被屏蔽,网络是一个很庞大整天,想全方面的管理和整治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用的时候不要单单享受,忽略可能带来的危害。

杂文感想 篇6

《维特根斯坦的小屋》《看与视角》《历史的特征和当代的特征》三篇文字都属于由旅行中的见闻所展开的文字论述。

《维特根斯坦的小屋》 (裴钊, 2014.07)

一文通过维特根斯坦在维也纳为他的姐姐设计的住宅入手, 从他的传记和哲学思考中, 引出建筑方面的两个话题。其一, 现代主义与铁板一块的机械理性主义并非等同, 其中也包含很重要的一个分支, 就是歌德至斯宾格勒这一从形态学出发的传统。出于对牛顿科学的机械主义的厌恶, 他们希望寻求的是“照其本身认出活的形式, 在背景中看出它们的可见和可缺的部分, 把它们能感知为某种内部的东西的显现”。受到歌德形态学影响的不仅仅只有维特根斯坦, 仅与城市和建筑相关的就有格式塔理论、城市形态学研究、类型学等众多理论。其二, 批判了对宏大和统一体系的欲望, 所有这些纷杂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一个因果关系上的幻象之上, 认为建筑学需要某种抽象和一般性支撑体系。对于这些幻象, 晚年维特根斯坦给出的破解方法是抛弃因果关系, 使用类比的方法, 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他所说的 “端赖于看出联系的理解”。而这两点在当下中国建筑话语中正是混淆不清的, 很多讨论的对象和假设都是有问题的。

《看与视角》 (裴钊, 2014.08)

一文以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为切入点, 从“看”的行为发生, 谈到“看”的对象, 又谈到了“看”的再现工具透视法, 以及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最终以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建筑都有关的一件事来结束。其中有两种“看”的对象:以外部实在世界事物为对象和以人头脑中概念世界的再现为对象。由于“看”这一行为的生理发生机制, 注定第一种类型的“看”必然是以某个特定的角度展开, 而那种追求对象全方位同时展开的观看方式, 如立体主义所呈现出来的形式, 只可能存在于第二种类型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第二种类型是一种全面的和无所疏漏的观看方式, 它只是提供了这种“看”的可能性。事实上, 由于符号所具有约定性含义, 人们在观看时倾向选择自己希望的、熟悉的和习惯看到的片段进行解读, 这种因惯性选择所带来的偏见比生理上不完全的“看”所造成的偏见更加常见, 数量也更多。在现实生活中, 这两种“看”的方式并非截然分明, 甚至会相互替代, 而且人们常会因为某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和习惯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进行观看。由此延伸到文学中、绘画艺术中的看的谈论, 并进而转入建筑设计中, 通过对透视法的讨论, 说明了“看”与“做”的关系——如何“看”决定了怎么“做”。

《历史的特征和当代的特征》 (同庆楠, 2014.10)

则通过在日本东京的行走, 所观察到的城市形态和现象, 就城市的历史与现代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特别就历史的特征与当代的特征两者之间常认为的二分关系提出质疑。特别以东京为例, 东京的城市特征简单有效地应对了个体的人在大都市里无家的这个问题。面对公共的城市街道巨大尺度的大都市建筑是对当代全球化文明的回应, 而内部私密的宜人尺度的住宅区却是如此充满人性关怀的人的房子。它并没有抗拒当代文明进步的影响, 同时也丝毫没有妥协对个体的人的关怀, 一个普通人可以在当代最为繁华的大都市里找到一个自己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安全的家。这无疑是对人的当代的境况的深入关注, 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当代的特征。对建筑师来说, 追寻当代的问题, 然后从历史中找到应对的答案, 这也许才是面向未来的历史观。

《谁的建筑》 (裴钊, 2014.09)

本文由和一位国外教授的闲谈展开, 对于建筑设计的归属性从国家和民族的属性开始, 进而讨论到建筑设计署名权的历史根源, 转入到当代建筑作为一个综合建造行为, 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行为的情况下, 署名权的合理性, 以及当下建筑建造背后我们所容易忽略的社会问题。并借用一位美国人类学博士的研究成果从建筑建造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建筑的特殊性和现实性, 对于中国建筑中的“自治性”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指出建筑师署名权是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传统和习惯, 建筑师才成为建筑名义上的创作者。但随着技术发展, 社会分工细化、商业社会和消费主义的兴盛, 这种署名权更类似一种被消费的品牌。而当不断地追问“建筑是谁的”的时候, 才有机会意识到建筑背后的社会脉络, 也只有在这个关系中, 才可以摆脱建筑师自恋的美学“自主性”趣味。思考是否还能以西方现有的建筑和建筑学本身的定义来判断中国当下建筑的含义问题, 也许中国建筑对传统建筑学的定义进行了某种颠覆, 不是从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开始, 而是一种逆向的过程, 从建造过程和实践中重新扩展了建筑学的定义。

《文脉与艺术呈现》 (茹雷, 2014.11)

通过研究勒·布伦的《赛古伊首相》, 作者解读出因时代变迁、文化差异而幻化出的多重意义折射。勒·布伦笔下虚耗人力的画面却恰恰被西方学者解释为具有“满大人”声势, 模仿了中国朝廷中官僚的纸醉金迷, 反映了法国人对想象中的中国式豪奢生活的向往。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变幻魔力:中国在各类欧洲游记传奇中被建构、被投射而成一个充满极端场景与放纵欲望的幻想国度, 欧洲人以这个虚拟的中国为蓝本描绘起自己所追寻的梦想之地, 而他们笔下的富丽奢华又被现实中的中国人接受为真实存在的例证。原初的幻想国已经不再有主人, 成为中西想象的对象。自中国起始的虚构历程, 最终为其出发地奉上了真切的展示实物。在这样一个由文字、图像构建起来的幻象与真相的消长绝续中, 虚化的文本往往比事实的存在更容易为文化所接纳, 进而经文化的权威成为被认可的真实。在创作与展示之间, 时空上不同背景之下的文脉的落差与矛盾, 使得艺术品具备了双重的特性:依托着文脉的无限矛盾与趣味, 以及脱离开文脉的自足的存在。并进而引申, 在文脉意义不断变化的条件下, 借助艺术的视野, 建筑可以在理论层面更深刻地介入社会, 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足。以实用为起点的建筑固然无法达到“为艺术而艺术”的绝对纯粹状态, 但也因此避免了与周边事物的隔膜与疏离。

《喃喃自语:台湾建筑环境的在地观点》 (李峻霖, 2014.12)

本次邀请到了台湾独立建筑师和台湾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李峻霖著文。在抵抗全球化进程中, 在不同的地区中地域有不同的实践。不同于其他任何主义和流行思潮, 地域和本土不需要一种主义或者一种标准解释, 它们与各个地区所生活着的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联, 而只通过实践来定义自身。本文作者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就读期间的论文与地域性研究相关, 并以长期的台湾在地实践经验为基础, 就台湾当代建筑实践的状态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批判, 指出建筑层面的全球化/ 国际化指涉的应该是一种空间本质上的思维模式深度与广度而非形式上的表现主义, 具体精神就是“全球思维、在地行动”的实践, 也就是越在地就越国际。

《栖居的东方诗意》 (孙彦青张庆生, 2015.01)

本文则通过作者回到故乡宝鸡所见所闻, 并结合其在美国师从文丘里和索金教授所学的城市理论研究, 以宝鸡城市形态为例, 借用现象学和林奇的城市分析理论, 提出了东方城市的独有的特点, 以及东方诗意如何在城市生活中得以存留和发扬的可能性。

《孰因孰果》 (裴钊, 2015.04)

有关网络安全的文献阅读感想 篇7

我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下载了袁剑锋编著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以及黄永军编著的《网络安全技术概述》。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这两篇文章的侧重点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黄永军编著的《网络安全技术概述》主要是介绍了网络安全的一些大体情况,说明了网络安全在我们身边的存在性以及其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威胁。之后又分类介绍了网络威胁种类、攻击的种类和方式以及如何防护。而袁剑锋编著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则讲的更加细致一些。这里面在对于网络安全作了一个大体的介绍之后,转向了更加精细、专业性更强的领域。文中提出了几条针对网络安全事故防护的具体措施以及问题发生后的解决方案。这两篇文章因此显得十分实用,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有专业知识来帮助自己。接下来我们针对文章提出的问题和指出的现象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1、袁剑锋编著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首先,文章对网络安全威胁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了四类,分别是:自然威胁、非授权访问、后门和木马程序、计算机病毒。第一个威胁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可以存在于其他任意一个领域中的威胁,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固有威胁”。固有威胁是不可避免的,你无法断言在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计划的事情能不能按照计划完美的进行,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所以,在网络安全威胁上过多的谈论这一个问题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而另外三个威胁就显得比较值得深入研究了。非授权访问指具有熟练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的技巧并使用这些技巧来获得非法或未授法的网络或文件访问, 侵入到他方内部网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无非就是盗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破坏自己不想让别人看见或保留的信息。目的可以概括为“损人利己”。更加官方,或者说,更加准确的说,网络入侵的目的主要是取得使用系统的存储权限、写权限以及访问其他存储内容的权限,或者是作为进一步进入其他系统的跳板,或者恶意破坏这个系统, 使其毁坏而丧失服务能力。

后门和木马程序。这两个概念其实是一个包含关系,因为木马,又称为特洛伊木马,是一类特殊的后门程序。利用这门技术,他们可以再次进入系统。后门的功能主要有:使管理员无法阻止种植者再次进入系统;使种植者在系统中不易被发现;使种植者进入系统花费最少时间。而木马呢,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 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木马里一般有两个程序,一个是服务器程序,一个是控制器程序。如果一台电脑被安装了木马服务器程序,那么, 黑客就可以使用木马控制器程序进入这台电脑, 通过命令服务器程序达到控制你的电脑的目的。可以感觉出来,后门和木马程序相比于非授权访问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技术,黑客可以更加自如的、更加猖狂的掠夺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将会对我们的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另外,最为可怕的,应该要说是计算机病毒了。病毒寄生在内存或网络中,通过自我复制挤压内存或者破坏原有的程序。更可怕的是,计算机病毒还可以与黑客技术结合起来,使得黑客可以轻轻松松的控制电脑里的文件,而电脑却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这是这篇文章中对于网络安全地大致分类,说的比较详细,可以使之前没有接触过网络安全的用户更加清楚的认识搭配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讲了几种防范措施,比如数据备份、物理隔离网闸、防火墙技术和加密技术等等。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

2、黄永军编著的《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由于在上一篇文章的概述中讲到了威胁的分类而忽略了如何防止这些威胁以及受到威胁之后应该怎么办。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概述中我们重点讲解一下应对威胁的措施。

本文中提到的防御措施主要方法有:防火墙,虚拟局域网、漏洞检测、密码保护、安全策略。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与不可信网络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 用于保护企业内部网络和资源。它在内部和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控制点, 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进行控制和审计。也就是说,防火墙是一种较为低级的防护措施,可以理解为简单的物理式的措施。

虚拟局域网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在这里不做讨论。漏洞检测就是对重要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进行检查, 发现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所具有的攻击性特征。漏洞检测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性的一个评估, 它指出了哪些攻击是可能的, 因此成为安全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漏洞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延伸, 并能有效地结合其他网络安全产品的性能, 保证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看出,漏洞检测相当于是对防火墙过滤过后的内容的一个再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出错的可能性,但是可靠性依然不是很高。

加密措施是保护信息的最后防线, 被公认为是保护信息传输唯一实用的方法。无论是对等还是不对等加密都是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和不被盗取应用, 但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飞速发展,破解部分公开算法的加密方法已变得越来越可能。因此, 现在对加密算法的保密越来越重要, 几个加密方法的协同应用会使信息保密性大大加强。我们可以观察到,加密算法大大的增加了主观性。当一个密码算法被攻破之后,可以立即启动另外的相应的备用算法。而且,因为算法是固定的,运算结果也是唯一的,因此自身出错的概率也小了很多,是一种最为可靠的方式。但一定要做好密码算法自身的保密工作。安全策略可以认为是一系列政策的集合, 用来规范对组织资源的管理、保护以及分配, 已达到最终安全的目的。

第四届网络青晚心得感想 篇8

我们这一代,踏着世纪的钟声出生,一路上见证了太多坎坷与荣耀。从私人电脑寥寥可数,信息网络更是平民的奢望,到今日“太湖”“神威”震惊全球;从铁路、航空仅为都市专利,到今日高铁通往世界,“村村通”连接乡镇;汶川的血泪尚未远去,灾后重建已焕然一新;奥运会的荣耀还未消散,冬奥会的号角已然吹响。世纪交织,岁月激荡,时代与青年碰撞,溅出了烁目的火花。然而,回首望去,成就终不过于上一辈人的血汗中铸就,对于迈向成人的我们,舞台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岁月荏苒,时代的接力棒再一次交接,而于你们展信的今日,也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035年,属于你们的时代才刚刚到来。为时代之青年,担未来之重任,今日的你们,又将如何谱写未来?

为时代之青年,需骋目未来,担国之重任。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一国之担当,在少年责任;一国之气度,在少年胸怀;一国之兴亡,在少年成败。从班超投笔从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今日雪山寒风中,无数边关战士筑起的新长城;从两弹元勋们隐身大漠,于荒芜中铸造出国之重器,到今日无数海归学子,默默致力于一个又一个科研攻尖;从昔日塞罕坝人于荒漠之中筑起绿色传奇,到今日扎龙湿地又一代守护人致力于丹顶鹤的保护。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努力,今日的你们方可安享盛世,而今日青年,应将铸就更兴盛的时代。

为时代之青年,需胸怀天下,关注四海。今日天下,随着信息网络突破时空局限,经济全球化令天下人休戚与共,世界已不再是重重阻隔下的分散文明,而是阡陷交通的地球村。青年亦不仅关乎一国之兴亡,更应致力于万民优乐。顾炎武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是否看见瘟疫肆虐的异国村巷中,无国界医生用生命守护的平安之墙?你是否看见战火蔓延的北非,蓝盔部队以血肉之躯捍卫一方安宁?你是否看见贫穷困扰的角落,中国高铁连通的致富之路?也许中国已然富强,但需知新时代仍需四海安宁,为时代青年,应担天下之责。

一堂测试课引发的感想 篇9

一天上了两节五年级的“双手正面垫球”体育考核课, 两个班考核测试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收到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 感触颇深。

上午第一节课是五 (5) 班, 先排队集中, 宣布考核测试要求及注意事项后, 慢跑、徒手操, 每人发一只软式排球, 学生自由散开练习。几分钟后, 按照体育考核表上全班学生的顺序, 由我逐个进行考核测试, 其他同学在旁边散开练习, 轮到谁谁先考核测试。考核测试过程中, 我兼顾观察了一下课上学生总体情况, 感觉到大多数人练习的积极性不高, 考核测试速度也比较慢 (每人要测试三次) , 自己的精力大多关注在考核测试的同学身上……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这节考核课该怎么上?怎样把测试过程变成有效练习与评价的过程?怎样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有效提高考核测试的效果?我深深地陷入思考……突然想起以前自己带学校独轮车队训练时, 一个人忙不过来, 就尝试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让先学会骑行的队员当师傅, 每人带一个徒弟练习;同时要求不会骑的队员主动找师傅当徒弟, 自由结合, 比一比哪个小组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提高得快!训练效果也不错。想着今天下午第二个班考核测试, 就准备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下午第二节是五 (8) 班的课, 整队后做好准备活动, 我开始讲述测试要求同时向同学们宣布一个决定:“老师决定寻找垫球优秀者, 聘请他当小老师协助我考核测试, 或者聘请他当师傅指导徒弟练习。”宣布后, 学生中想做师傅的特别多。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自由散开练习。我在学生中巡视指点, 寻找发现垫球优秀的同学……哨声集中, 学生们散点式靠在我周围。“同学们, 刚才自由垫球练习时, 有没有按照考核测试要求, 动作正确的一次垫满21个以上者!”七、八只手举了起来。“好, 请你们勇敢地站到中间来给全班展示, 大家欢迎!”全班自觉自动地围成一个大圆圈……“同学们, 下面开始考核测试, 每人有三到五次机会, 由刚才通过展示的同学担任小老师当考官, 小组长负责协助, 向体育委员汇报登记同学成绩。最后, 老师要看一看哪一小组的考核成绩好!相互合作精神好!”我把通过展示测试的五六个人做考官有机地分到各组, 让需要辅导的同学自由拜他们为师傅请教。考核测试开始了, 各小组散得很开, 有的小组考核顺序由排头开始, 有的小组由排尾开始, 有的小组由较好的同学开始;有的小组一个同学连考几次, 有的小组一个同学先考一次后再轮换……只见小老师们很认真, 不打折扣, 严格要求, 有的还不时提示动作要领;未轮到考核的同学认真练习, 相互交流体会;首次考核合格的同学也在练习, 他想努力争取下面几次中考得优秀, 为小组争光……

课后进行了统计一下, 五 (8) 全班考核测试结果:21个优秀, 15个良好, 5个合格, 全部通过, 明显好于上午授课的班级, 同时这节课中各小组考核测试成绩优秀率和团队合作精神表现的非常好, 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剖析与反思

两节同样内容的考核课却获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原因何在?关键是有效地把训练独轮车队的实践经验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团队互助作用, 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针对运动员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有机地运用, 构建考核测试的表演舞台, 积极使用各种激励性的评价, 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1. 更新理念, 改进体育考核测试的方式方法

在一般体育教师的传统观念中, 考核测试不肯放权给学生。因此, 我们要对这一传统观念重新思考, 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认识到学生是体育活动的参与者, 相信学生的组织能力;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每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 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 考核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所具备的能力,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 完善改进体育考核测试的方式方法, 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考核测试的效率与效果。

2. 相信学生, 创设自我展示活动的平台

通过实践, 学生也可以当小老师、小师傅, 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 使考核测试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变全凭教师考核测试“单打一”的枯燥方式, 改变体育课堂上教师唱主角的传统方式,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有更多的练习考核测试机会。对每个学生要充满信心, 给学生创设学习活动的平台,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学生的特长, 在考核测试中有机地带动学生主体性的形成。

3. 小组合作, 培养团队互助共进的精神

在考核测试中, 激发学生争当小老师、师傅的方式, 实质是在独轮车队训练时受到一种练兵方法的启示。“自主——合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可以在自主中促合作, 在合作中强自主。在教学中, 所说的“兵教兵”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兵教兵”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能促进个体的运动参与、思想的碰撞、运动技能的提高, 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认知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大家争当小老师、师傅, 小组中的强兵教弱兵、弱兵教弱兵等方式方法, 正是“兵教兵”思想很好的体现。

4. 多元评价, 强调师生全方位身心参与

网络推广感想 篇10

今年我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使得人们不得不足不出户,宅家抗疫。而大规模的人群聚集活动如清明祭扫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很可能让我们好不容易取得的抗疫成果毁于一旦。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倡导全省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委托祭扫三项服务。

倡导文明绿色的祭扫方式既响应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号召,同时也表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习俗不断创新的意识,更是满足了现阶段全社会成员的共同需求。祭祀的方式可以改变,内心的追忆和思念从未改变。

疫情当前,“网络祭扫”不失为一个寄托哀思的好方式,更是一种时尚文明的新方式。有不少网站设置了网络祭扫网页,清明时可以进行网上扫墓,并且在这个网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言,把自己的哀思表现出来。“网络祭扫”既可以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和因燃烧纸钱等带来的火灾隐患,也方便、快捷,避免舟车劳顿。同时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方式拜祭,既符合绿色文明的祭祀理念,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将发挥更大作用。

网络推广感想 篇11

XX

2012年5月25-26日,我在河北师范大学学习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培训课程《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师教学艺术(文科)》。通过视频聆听了邹逢兴、顾沛、李子耐、周旺生等四位教授名师的远程授课,受益匪浅。在做好笔记的同时,自己深深思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上好一堂课,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有感而发,总结了几点,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多多指导。

一、我对课堂教学的理解

课堂教学与教师,就好比阵地与战士,二者密不可分。课堂教学,短短的一次课,两个学时,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按照课程大纲认真组织设计的基础上,运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高效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楚明白地掌握新的知识点。可以说,课堂教学只是一个舞台,真正的功夫是在台下的准备。当教师真正站在讲台的时候,必须竭尽全力,完美展示教学工作。在课后,学生会根据自身感受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因此,一个好的教师,一定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我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方法和措施

结合自身经验来谈,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备课,不仅仅是翻翻一本教材,做做课件,而是系统认真的查阅相关参考书,遵循教学大纲,确定我每节课要讲的重点,认真设计课件内容,有针对性的增添课外知识,做到详略得当,有重有轻。上课中,我会控制好语速,把握好讲话声调的起伏,时刻观察学生的表情,掌握他们是否能接受我所讲的知识。鼓励学生提问,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更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来讨论,解决问题。一句话,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后,通过QQ、手机等方式,与学生建立联系,解决他们遇到的诸如考证、生活、人生观问题,师生关系更显融洽。

三、遇到的问题

教学将近五年,遇到的学生有两千余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非常爱学的。特别是会计实训课程,全班学生一个都不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账。五天下来,学生不断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他们从心里感受到老师带实训的不容易,从行动上会积极的投入到课程中来。极个别的学

生,上课的时候,要么不来,要么来了就趴在桌子上。教师走到他身边,象征性的翻翻课本。这样的学生,拉回学习的正规,确实是比较难。我也希望,各位前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能帮我出出主意。

四、收获和体会

我谈音乐教育感想 篇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越来越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即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这就为学校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此,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把德育贯彻和渗透到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最明显的是在音乐教育中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 以此来为学生传授爱国知识, 提高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所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选择教授的内容, 比如, 通过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引导学生懂得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另外还有《我爱你, 中国》《祖国颂》《长江之歌》等;有歌颂党、歌颂工农红军的《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红星歌》等;有歌唱民族英雄的《打起手鼓唱新歌》《牧歌》等。通过对这些歌曲的欣赏, 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

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通过音乐的审美作用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 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人生信念和远大理想。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进行的。那么, 如何把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德育内容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从而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中去呢?

首先,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多选一些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的双向交流, 为此, 要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体现,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其次实在课外活动的注意利用音乐教育的优越性来渗透的德育教育。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课外活动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 组织青少年合唱队, 举办歌咏比赛和校园革命歌曲演唱会等, 把具有时代主旋律的歌曲和音乐作品贯穿到音乐活动中去,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 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使他们在校园的音乐氛围中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抵制不健康、不适宜学校流传的音乐。随着改革开放一批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 给人们以鼓舞、教育和美的享受。但也有庸俗的歌曲也随之而来, 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

面对这些庸俗音乐的猛烈冲击, 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明确担负起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 不要忘记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四有”新人的大目标。因此, 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坚持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原则, 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认为我们必须通过严肃认真的音乐课教学, 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水平。应以大量优秀、高雅的民族音乐精品去教育学生, 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作为教育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传教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使我们的学生受到良好、健康的音乐教育, 并能从中体会美好、和谐、积极、明朗的艺术气质, 同时, 我们也应该发扬我们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把音乐教育引领到更有价值的教育殿堂。

摘要:在现代国民教育中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中, 音乐教育则是不容忽视的角色。音乐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 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老师成长感想感想 篇13

认真听了小学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的成长案例后,很欣赏她在成长中归纳出的四个环节,也就是要抓住一个“早”字;贵在一个“爱”字;注意一个“宽”字;重在一个“用”字。我对“早、爱、宽、用”这四个字的理解,我有如下的体会和感受:

一、教师应在教学中趁早提早学习,充实自己。早一点学习是好事,这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这样做的,趁早学习,学习得越早,获得的新知会越多,也不会闭塞,知识链接就不会断绝。对于教师来说,有助于教学,对于孩子来说,有助于成长。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多背诵一些,是符合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这有利于将来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要求早一点学习。

二、关爱学生。在学校,我们好比是孩子的父母,在我们的教学中,对我们的学生要爱,要用心去关爱,不是挂在嘴边的爱,我常说:“爱学生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比如给他们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句热情的问候,一句“你好”的回应,一次次用心的备课,一堂堂生动的课,一次次认真的批改作业等等,都是对学生的爱。我们只有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幸福的成长,同时也促进教师的成长,引领我们的专业成长。

三、不断学习,专业成长。李吉林老师说的 “宽”是指教师学习的范围要宽泛,作为教师什么知识都要懂一点。“用”就是学以致用,认真践行。是说我们要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做一个专业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

网络推广感想 篇14

参加了一次人才招聘会,收获了很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参加招聘会的体会感想,希望能帮到你。

参加招聘会的体会感想篇1

未雨绸缪是种睿智。作为一个大学生,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因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分别参加了校外的实习招聘会。我们参加这次招聘会的初衷,并不仅仅为了去感受招聘现场里每一份空气都充斥着紧张的氛围,也不只是观察现在工作岗位的需求程度。更多的是,给我们自己一个方向与定位,为以后找

到理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大三这样一群竞争者,尽管我们并没有抱着太大应聘成功的希望,但是招聘会的气氛仍然深深触动着我们,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程明钦:我们还需要更加认真的去多学点知识。在每张招聘桌的上方都有一份招聘岗位及要求,通过这次参与我们知道我们所学的专业的状况,但是当我们看到要求时,感觉离自己好远。我们自己的专业而言,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是师范及相关专业,这说明了这个专业门槛不高,所以要想透出自己的优势就是要努力学好专业课程,同时加强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参加招聘会感想另外,虽然我们有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还需要在市场中找到与我们所学专业有关知识点,因此我们还需要学习好多。

任争艳:虽然我们现在有学专业知识,可是他们都是理论上的,缺乏实践能力 让大学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高

手。而教师这一工作对实践的要求很高,而实践是只能靠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的,我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将自己投入实践中,这样才能在出校门之前有一个丰厚的底子。说到底,我们大学生应该多考虑一下自身原因,没有机会要学会创造机会,我们所缺乏的不仅是真正的时间,缺乏的更是一种主动能动性、自觉性。

杨 鑫:在没有足够资本之前要尽量的放低身价。在现场,我们不难看到“厚此薄彼”的现象。在许多用人单位前很多时候是有人在排队的,但是相比其他就明显多几分冷清。穿梭在应聘人群中,我们体会到最主要的问题是当讨论到工资问题时,往往不能达到共识。大学生中有一部分过高的估量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自己,低层实践在他们眼中好比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正是那些能够放下架子从基层干起,合理定位自己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如果

大学生太过于看重自己所谓的高等学历,却不能理智的自我定位,在就业中必定要吃亏的,那么所谓的高学历就只是等于失业,这也许不是任何一个大学生希望看到的。

彭曦、苌宏:我们庆幸今天走进了这样一个能感知未来的招聘现场,有人说大二是不上不下的尴尬时段,我却认为这是不早不晚的奋斗阶段。我们应从学好基本功做起,做到不怕吃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残酷社会竞争里,基层也并不等同于没有出息。人生如曲,有高低起伏,有抑扬顿挫,没有不经历屈辱与奋斗便可获得的成功。我们看到一个苹果改变世界的同时,也看到了乔布斯

一生的奋斗与执着。经历风雨,方见彩虹,只有经历了沉重,才能获得轻松。我们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不灭的梦想,继而勇敢地在闯荡中积累。

积累、自知、自信,坚持到最后的人,会幽默轻松地笑谈人生。

参加招聘会的体会感想篇2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一次人才招聘会。收获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与其说是参加一次人才招聘会,其实只是参观。

第一次来到这种现场,我是十分的兴奋的还非常的好奇。一到现场,那场面真是惊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终于进入大厅,到处都是摊位,不过还好,所有的人都排队,虽然拥挤,但秩序竟然很好。在招聘会看到最壮观的一幕,当公司的招牌一挂出,30秒内,排了四五十个人。所有的岗位之选都远远小于应聘的人数。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格岗位。之所以选择去参加招聘会,是因为我想学习一些关于招聘会上所要走的一些程序守则,同时我也想积累一些关于招聘会的经验,为以后走好自己的路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但本次招聘会却让我有另一番见解。

我发现这次招聘发现应聘人员的几个特点:

1、毕业学生比较多。他们除了没有社会经验外,更主要还存在学

用脱节。并且竞争大,有些职位只需要2,3个人,却有40,50个人去竞争。

2、对公司的位置和工作性质有要求;有的应聘的大学生对于公司要求在市区,不想再郊区。

3、对自己的待遇和休息日、每天的劳动时间要求的较多。现在好多应聘者要求很高,要双休日,然后每天劳动时间不能超过几小时啊,工资要达到多少多少啊什么的。

4、没有人顾及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和岗位;但是很少有应聘者考虑这个工作适不适合他,能不能胜任。对公司要求太高,对自己要求太低。

上一篇:美丽汉字征文下一篇:小手拉大手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