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真谛散文随笔(共12篇)
浪漫的真谛散文随笔 篇1
爱 的 真 谛
——读《感动人一生的100个故事》有感
《感动人一生的100个故事》中既有艾青、余秋雨、刘墉等大师们的作品,也有巴尔扎克等世界知名作家的短文,还有席慕容、张抗抗等新一代作家的文章。这些故事的核心既有父母兄妹、同学、笔友、甚至陌生人;也有猫、犬、龟、狼、鸟,甚至树、荷、牡丹、花、叶;更有雪、井,甚至面包、手套。但是,从每一个故事中我都读到了一个字:爱。有亲人的爱,有朋友的爱,有恋人的爱,有对生命的热爱„„
每一个故事所描绘的爱又各有不同,让我对爱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爱是情窦初开羞涩的一瞥;爱是结婚喜宴上炫眼的红蜡烛;爱是长夜相守温馨的暖袋;爱是髯髯白发下两双相携的手。爱是母亲洗濯的奶臊尿布;爱是父亲手工制作的笨拙玩偶;爱是手足之间讲不清的亲情;爱是祖孙几代道不完的话口。爱是三九天帮邻居点燃的炉火;爱是酷暑里对陌路人会心的问候;爱是用整个身心拥抱生活;爱是胸中升腾的那股滋润社会的暖流。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爱的形式,我努力思索爱的真谛,爱到底是什么?
爱是一种宽大无私的情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爱是给予,绝不是索取。真爱应当是一种奉献或行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感情。父母爱子女,那就是一种真正的爱。他们为了子女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可谓是呕心沥血,奉献了他们的一生。等子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年老体衰的父母们,又何尝不想自己的儿女能承欢膝下。可是他们并没有要求儿女们都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让他们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所以父母给子女的是他们生命中最宝贵、最无私的爱。
生活中,我们通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在爱情面前,人人都是自私的。我认为这种自私应该是说:你只会把你的爱情“吝啬”地奉献给你所爱的人,而不是“大方”地处处留情。其实,真爱是无私的,在真爱里是没有功利色彩的,真爱,它是无需回报的。
爱,应该还要和原则、尊严联系在一起,它不是一味地迁就和忍让。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有时候他们还是会打骂孩子。甚至有的父母还大义灭亲,亲手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监狱。为什么呢?那就是爱的原则性,孩子犯了错要惩罚,犯了法要服刑,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引上正途。如果不讲原则,一味溺爱,那样只会把自己的孩子送上一条不归路。那样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爱是联结人与人、人与万物的纽带,它生发出人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到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爱是美好的,是令人愉悦的。它像冬日的暖阳,给人带来温暖;它像夏日的凉风,给人送来清凉。爱是寒夜里升起的一堆篝火,是骄阳下递到面前的一杯果汁;爱是母亲孤独地淌过死亡之河后分娩的生命,是红地毯上彼此说“我愿意”时的誓言;爱,是人内心的一片柔软,是无论怎样的富有都填不满的渴望,爱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拥有。只要出于爱,只要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只要珍惜每一段有缘共肩风雨的友情,爱情与亲情,生命便能够拥有自己的精彩,在岁月的风尘中陈如佳酿,在时间的荒寒中灿如花开,即便行至水穷处,也会坐看云起时。
上苍赐予了我们灵动的生命,就是给予我们脚踩土地的那种最真实的感觉。追求事业的成功、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幸福,满腔的热忱、一身的热血愿洒向叫爱的事业和这片热土!这就是爱的真谛!
浪漫的真谛散文随笔 篇2
关键词:周国平,哲学散文,艺术特色
1探究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周国平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充实, 不管你感到的是痛苦还是幸福, 人生应该是有内容的、充实的人生。”于是, 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一段段人生经历。
周国平的散文中满溢着对生命的敬畏感, 他鼓励人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 要饱含热情地好好活着。他认为人生或许是徒劳的,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正因为这样,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时, 生命的悲欢离合, 借助周国平的哲学散文, 以妞妞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凄美娇艳的生命得以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痛苦, 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一种永恒的渴望。
周国平不过是用文学的方式在谈哲学,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所表达的感悟仍是围绕着那些古老的哲学问题, 例如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和超越等等。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真谛与哲学的关系, 这是周国平一生所追求的, 而生与死, 正是这两种思想的终极命题, 让周国平更加深刻地看到了人生和生命过程中的哲学意义。把情感升华至哲学的高度, 把哲学融入情感世界之中以文学散文的形式阐释出来, 如果用泡一壶茶来做比喻的话, 哲学散文是那沸腾的水, 其间所包含的思想就是那浓郁的茶香。这样的表现方式, 使得哲学思想增强了理趣, 哲学也将变的深入浅出, 人生的意义得到升华, 生命也因此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惜。
2生活化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书对改变读者的精神结构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不过, 使周国平的影响更为深远的, 是他以诗和哲理一样的文笔, 深入生活的哲理散文:充满了对生活的悲欢离合的哲学思考, 荡涤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只要留意那个时代处的周国平对哲学的认识, 我们就会发现周国平的哲学散文所具有的独特艺术特色——生活化。
“哲学的写作可以分为多种, 其中一种写作是学院式的, 喜欢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这里不需要感性语言和形象思维, 不需要与当下的结合, 而更在意哲学的历史性, 文章的抽象程度越高、术语的密度越大, 这个人的思想就越坚实和丰富。还有一种写作, 这种写作文风活泼, 并融入了鲜活的生活场景, 它常化艰深为平易, 如细雨滋润万物一样, 发生得悄然而广泛”。
他的散文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 他的哲学散文是众多写作方式的融合与升华, 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特色, 他的哲学散文和纯学院不同, 更侧重于把哲学生活化或者应用化, 然而并不是刻意去生活化。他的哲学散文也包含了哲学学术, 因为哲学是一个知识积累和整理的过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 也需要知识的搜集和整理, 但是哲学如果仅仅是以学术的方式出现, 这就是离开哲学的根本了, 所以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就采取另一种表达方式, 把哲学学术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脱离了哲学家和散文家的界限, 把对生活中的欢乐、痛苦、还有坚强和执着等等生活感悟通过哲学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周国平说:“研究哲学, 其实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哲学有种领悟的能力, 没有领悟的能力也可以做学术, 但我可以肯定你不会有大成就;另外一个就是学者的功夫了。你首先要选择你的问题, 哲学的看法必须是以问题为主, 问题是核心, 你要找出哲学中什么问题是一个重要却多年来没能弄清楚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能让你产生兴趣, 然后你要发挥你作为学者的功夫, 把古今中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找出来, 去收集整理资料, 看看这个问题有哪几种论述方式, 然后你要进行比较, 得出自己的结论”。
不难发现, 周国平可以让他的哲学散文深入生活, 做到哲学的生活化, 和他亲身去收集哲学资料, 认真的学习, 刻苦的钻研, 系统的分析是分不开的。然而, 这些只是基本条件罢了, 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基本前提的基础上, 周国平在平时日常生活中, 对所遇到的人, 所碰见的事, 所观察到的现象, 所听到的话中, 都加入了哲学的思考, 透过现象, 认清事物、现象等等的本质, 并加以理论化的总结, 从而, 得到生活的真谛, 这些哲学认识都是和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的。
3展现真性情
他的散文或平实或素雅或优美或哲理的文字中所透露出的个人的思维光辉的东西, 或者个人魅力, 让人着迷。特别是他在散文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可以说, 在人心灵最微妙的地方, 大都是注重性情的。不管你是有名的文人, 还是无名的老百姓。性情, 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情, 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性情, 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形象。
“我没有任何办法留住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我只能把它转换成所谓的文本, 用文本来证明我们曾经的拥有, 同时也证明我们已经永远的失去”。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智性与情感生活, 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真性情的表露。这本自传包括两条主线, 一是智性生活, 一是情感生活, 二者大致体现了周国平的个性面貌, 也表现了作者的性情。
文人大都是性情中人, 周国平也不例外。做一个性情中人不难, 但做一个诚实的性情中人却很难。“我唯一可以自许的是, 我的态度是认真的, 我的确在认真地要求自己做到诚实, 我至少敢说, 在这个名人作秀成风的时代, 我没有作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 周国平先生, 作为一个清醒的学者, 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哲学家, 他不回避, 不隐藏, 而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 坦然用哲学散文这一形式记述着全部的经历。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我们的家庭关系, 从表面看是稳定的, 其实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因此, 多少对看起来情投意合的夫妇, 一时间离婚的传说满天飞, 可是不久, 当妻子讲起丈夫或丈夫谈起妻子时, 又变得那样柔情似水”。在周国平的文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但由于周国平是客观地公正地看待这一切, 所以我们读到这些内容时, 感受到最多的是温情, 是默默的温情, 充满感激之情。
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 如爱情, 友谊, 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 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 而享受它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 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 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 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性情, 则是一个人的性格的外在表现。在周国平哲学散文中, 看重的是生活的意义、内心的感受, 这就叫“真性情”。不管是为人还是为文, 这都是他最看重的。穿梭于周国平语言与文字上, 在素面朝天的文字里面, 我们能缅怀到一些欢乐或疼痛, 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和收获, 我想这也只有周国平的真性情文字才能做到吧。
4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有着类似的观点:思想, 是具有“自我消费”性质的东西。
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里, 哲学思想首先是他的爱好, 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学者周国平本人就是一本书, 那么他的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就是周国平。几乎所有的思想家、哲学家, 开始都不是为了一定要弄出一个经天纬地的理论而进行研究的, 而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些生活或人生, 是缘于对思想和理论本身的兴趣和魅力, 而全身心投入到某个领域的。可以说, 人类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思想, 是思想家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尼采的《看哪这人》, 卢梭的《忏悔录》, 再到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 与其说是写给世人看的, 倒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文学艺术领域里有这样一句话:思想也是是自己的, 然后才可能是大众的。
哲学家和思想家, 并不一定都有系统的理论和著作, 甚至“不一定要拿出作品来,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和生命, 就是哲学本身”。
尼采就是一个典型, 他被许多人列为20世纪哲学巨匠之首, 可尼采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 他几乎没有一本专门的哲学著作, 其大量作品是一些警句、格言、随笔、杂感等, 可以说既无体系又无范畴, 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形态作品的人, 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哲学家, 在20世纪, 可以说, 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哲学流派, 跟尼采的名字没有关系;也可以说, 在20世纪, 几乎没有哪一个重要人文科学领域, 没有尼采思想的影响。
孔子, 一位影响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思想家。我们也找不到他的系统的哲学著作和理论文章, 几乎家喻户晓的《论语》, 还是其弟子们整理的一些他的“只言片语”和对话, 可是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力量和影响, 没有一部哲学书能与孔子的这些“只言片语”相比, 没有一位哲学家或思想家对人们的思想, 对一个国家甚至对世界的影响, 能超过孔子的。
在思想的自我消费、享受上, 周国平和希腊的尼采, 古代的孔子是一致的, 周国平的生活岁月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情, 这种性情本身就是哲学, 比那些所谓的貌似高深的哲学要深刻的多。他是站在上帝面前, 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的, 他那种“倒着活”的思想很让人震撼。
对于周国平哲学散文来说, 哲学思想永存, 精神不死, 思维比存在更长命!
5结语
周国平的哲学散文“力求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沟壑填平”, 他推崇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哲学思想, 他的哲学散文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 而不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写文章的。同样, 周国平哲学散文中喜欢用日常的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 在质朴的文字中传达深刻的哲理。他的哲学散文有别于其他学者散文, 很少独断的论证和说教, 有更多的质朴和思想, 更多的直觉和洞见。在周国平的哲学散文中, 包含着生活化、展现真性情、哲学思想的自我消费性、探源生命和人生真谛等独特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周国平.岁月与性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3]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浪漫的真谛散文随笔 篇3
【关键词】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真谛
在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歷史文化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在散文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激情却不煽情、通俗却不艳俗,当然,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并非在于其品读快感,而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一、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的主体价值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可以看见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直接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历史风味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豪迈的场面,从这种场面中领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风采,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从开始的困惑、思索、惊讶和彷徨转到最后的寻根式追逐。这是作者的叩问,也是读者想要从历史中获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寻,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完成了历史的寻根。
二、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学者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学者的文风,在语言的表达上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味。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价值反思和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知性蕴含着感性,强调“审智”,他不会过多依赖自身的情感,他会从原生的世界中寻求多层次的美感,实现了逻辑和审美之间的转化。得益于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三、利用故事来抒发情怀
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有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利用讲故事的叙述模式满足了读者的窥探行心理。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闻异事,很好的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此外,余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测历史人物的想法,这与苍白的文献相比,独具趣味,可以很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在《遥远的绝响》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在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种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却往往不会用详细的笔墨来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满足了读者的兴趣习惯,读者并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咀嚼和回味,可读性非常强。在很多情况下,余秋雨会代替文章中的人物来发言,饱含深情的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的故事。在部分情况下,余秋雨还会应用传奇式的表达技巧,为文章赋予了新的韵味。这些曾经不屑被很多大家运用的技巧,余秋雨却娴熟地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历史文化散文更亲切,行文更自由。散文显得生动活泼,不拘谨。当然,有时候洋洋洒洒地讲述可能有累赘之嫌,但读者却乐此不疲。即便如此,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并不流俗,这主要是因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渗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
四、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 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坚.跟随余秋雨心灵的脚步一起舞蹈——解读余秋雨的《心中之旅》[J].名作欣赏. 2011(03)
[2]孙晓东,翟其敏.“为文而造情”——试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滥情”倾向[J].理论导刊.2010(06)
[3]张历.冷僻与承载——浅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2)
爱的真谛的散文 篇4
听着黑暗中那踮起的脚尖一步一步向我靠近,我忽然发现自己快乐起来
——题记
很深的夜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没回来,我有些怕,也有些生气。
一家三口挤在这个小房子里,没有多少家具,却还是有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我没有钱去上有名的初中,但我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如今是初三二期了,中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一个转折点,这些都让我满足。可惟一让我有一些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才回家,看着他们的青丝被岁月染成白发,我真的舍不得。我宁愿多受点苦,也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他们回来。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不停挣钱,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可我多想能在周末一家三口去公园放风筝,去河边吹风啊。可是上天连这样小小的要求都没有满足我,上天好不公平!
门外的楼梯上忽然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那声音很轻很柔,到了门口忽然停下。过了一会儿,才听到一个钥匙慢慢伸入锁孔,轻轻旋转,门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我能感受到她正在踮着脚尖一步一步向我靠近。我感到那脚尖正在一步一步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母亲摸过被子,给我盖上,抽身离去。我拉过被子,尽量不让哭声传出去。每个傍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走来走去,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声响,没有开灯。只有那踮起的脚尖一步一步向我靠近,使我快乐起来。父母没日没夜地辛苦操劳,我还有什么理由感到不满?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呢?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于是日后的每个夜晚,我都会等着他们。听他们踮起的脚尖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我会感到自己很幸福。忽然发现自己就在这踮起的脚尖中成长着、快乐着。父母很平凡,但父母的爱却比天高,比海深,让我今生今世不会忘,也永不敢忘。
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心情散文 篇5
曾经自己一无所有,所以很羡慕那些努力勤奋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绩。所以自己无形中也变得很勤奋的去努力工作,希望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曾经的无知没有意识到得到背后的付出总是充满了困难、质疑、孤独和迷茫,当自己也经历后才懂得,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一样,有付出就有收获,所以当很多次的不成功后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命运,怀疑自己还继续下去的成效。甚至就羡慕了那些能够随遇而安的人,不想去挣扎,不想去做无谓的付出。可是偏偏自己的那份心底执着却说服自己不要如此的堕落,不要如此的不思进取。以至于至今还是无法将坦然的心态和随遇而安分开。泰然处之和堕落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觉得人的成长不等于成熟,所谓的成熟是真正能看透事情有几分,真正会思考的有多少,真正看透的不是会辩论了多少?而是根本就不会去辩解,不会去在乎,所以我以为我是挺成熟,学会了很多的宽容,有了很多的坦然面对,也学会了很多的不在乎。可是又有新的矛盾,如果现在的年纪就开始了不在乎,习惯了不计较,是不是也就不去争取,是不是也就是任命的状态了呢?我的成熟到底是有几分的成熟?
我又开始了反思,我不能这样做,我还有很多的任务,还有很多的计划,很多的理想,我今天担心明天事做不完,我害怕明年的愿望不能实现,所以经常生活在计划的圈子里,总是忘记了最美的今天。其实很多时候我不希望自己那么成熟。很多时候我甚至怀疑,一些所谓的看开看透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因为那是一个人无法去改变现状而只能说服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而已,只是我也不抨击这样的态度,因为它可以让人过得更好。
春天浪漫爱情的散文 篇6
也许是春风的轻柔,惹起了春花的烂漫;也许是春光的明媚,掀开了春花的盖头;也许是春雨的滋润,撩拨了春花的情怀。看,“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百花怒放,使得 “阳春白日风在香”!
是春天娇艳了百花,抑或是百花妩媚了春天?但不管如何,花开花落的曼妙,已使春天留在了人的心里!由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是的,梅花的高洁、坚强、谦虚,李花的洁白秀美、质朴清纯,海棠的艳美高雅,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怎不教观花、赏花、爱花、惜花的雅兴从古穿越至今!
百花争妍斗艳,当以桃花夺魁。“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唐.杨凭《千叶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唐.吴融《桃花》)。桃花是春天的爱情,没有谁能拒绝桃花的诱惑!绯红的花瓣是丽人的腮红,迷离的花蕾是极品佳人羞答答的眼神,长袖轻舞,怎不教人断魂?“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周朴《桃花》)。然而,正由于桃花具有“见桃色而令人春心荡漾”的魅力,才出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赏花盛况(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而唐朝长孙氏的《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却印证了见桃色而春心荡漾的魅力。古往今来,以桃花喻美人,以桃花喻爱情,已不难理解。如许浑的五言律诗《金谷桃花》:“花在舞楼空,年年依旧红。泪光停晓露,愁态倚春风。开处妾先死,落时君亦终。东流两三片,应在夜泉中。”便是女子用桃花喻美丽和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情。
如若没有桃花的妖娆,直染得春日风情万种,怎会有《蝶恋花》的传唱,又怎去书写人间千百年的爱情浪漫与悲凄?牛郎与织女、孟姜女与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崔护也在悲伤中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奈(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虽“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但爱情依然在春风里飘逸,在春天里颂唱!
如若没有春风的撩拨,没有春雨的摧残,穿越在春天的爱,怎能如此多彩灿烂?又怎会有“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唐.贾至《春思》)的悲伤和哀叹?一曲“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唱出了滋生在春天里的爱情的隐晦和浪漫。一首“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清.袁枚《题桃树》)道尽了“红消香断有谁怜”(清.曹雪芹《葬花吟》)的惜花惜春情怀。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唐.刘禹锡《竹枝词》),又是谁的哀怨和寂寞灿然如花,在春风里飞扬?
古风浪漫散文随笔 篇7
关于古风浪漫的散文随笔有不少,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你会喜欢!
古风浪漫散文随笔之一:古风.情
忘川河畔,缓缓流淌着谁的泪光。
又是一度彼岸花开,叶长,花落。是何时种下的因果,为何今生还在承受着轮回的苦痛。
悠悠忘川,沉默的船家,摇晃着的彼岸之舟,又载着何人的思念,淌着泪水,漂向来世。今生的路畔,开满了曼珠华沙。引渡之风轻拂过往,拂去今生一世凡尘罪恶。却终难了那冥冥因果。
人间战事纷飞起,妻离子散无人期。碑前许下今生尘愿,残阳似血却满夕。
轻拂,四月之风里搁浅了谁的呜咽。
离水弯弯,陌上谁家。忘川之水是否是你夕阳下的泪光?彼岸却已如心念之人。何时能达彼岸?点灯的姑娘早已人老珠黄,待思念之人回家。谁又上演一场忧殇。
悠悠忘川,沉默的船家,你渡谁过江。思念如妄,点灯的姑娘,她回来了吗?
前世的回忆早已沦陷,曼陀罗洒下翠叶末的绿光。隐隐在风中摇曳,是在等待那一瞬的芳华,还是许永生的眷念。谁晓,晚风轻度谁家?
孟婆汤下灌来世,奈何桥上叹奈何。
终有许多伤别,世间不愿悲欢惨淡。青绮罗衫的思念,不及的誓言,又怎奈轮回的无情消磨。是忆你于心,还是将思念悲情化作彼岸的一株思念之花,供来生途经此地,徒添悲伤。
谁言古道情,许许是悲伤。今生恐难见,来世亦彷徨。
纷纷清雨洒清明,那一片荒凉,谁在你的碑前点亮一缕摇曳的微光。
古风浪漫散文随笔之二:千年泪,泪了三生情,湿了前世缘
天涯芳草,繁花落尽,前世的尘,今世的风,穿过岁月的河流,我在天涯的彼岸,望到潮起潮也落,望到春花已落尽,望到秋水已成穿,望到天涯茫茫,望到沧海成桑田,一朵飘零的彼岸花,跌落在万丈红尘。
站在天涯的彼岸,两眼含霜,抹不去满怀的愁丝,千万年里,我前世失落的那抹柔情,我遗落沧海的那份痴情,就让我用最后的泪光,再转身回望一次,让我用一生的深情,再把你深深的怀念一次,把所有的爱放在里面,拈一朵桃花簪入发,将你我的缘份写尽花瓣。
我以三生的情换你一世的缘。
待到春花落尽,待到秋水成霜,你就会来与我相逢在天涯,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只为一眼,你深深的一眼,眉宇间那颤动的柔情,似曾相识的眼眸,一丝浅笑,几许清愁,天涯相逢,红颜泪落,依稀梦境,沧桑白头。
一滴清泪,瘦了宋词,荒了唐诗…
天涯的尽头,在那一抹灯火阑栅处,可有等待我的身影?
在梦的那端,在海的彼岸,可有我曾经生生世世的约定?
千年轮回,前世,是谁用一生的爱千年的泪,把我埋葬在那个年代。
前世是谁葬了我,我是哪个年代的女子?我又是谁梦里的伊人?
一抹红颜,滴滴泪痕,依稀梦里曾是谁,何处惊醒醉中人,零落记忆,滴落梦里,酒醒今生,杨柳岸,晓风残月…
千万年里,我徘徊在轮回的边缘,一身素白,满怀沧桑,素心如雪,明静若水。
一次次回眸,一滴滴泪落,只为千万年间,你转世轮回里那深情的一眼,只为你回望时的那一抹柔情,纵然飞蛾扑火,纵然泪流成河,纵然寂寞成殇,纵然沧海桑田,仍然留恋你的深情。
仍然要握住这仅有的缠绵,仍然要留住最美的时光,散尽余辉,仍要为你绽放最后的光芒,仍要用不悔的泪水,去挽留住那一刻仅属于你我的年华,千万年里,那仅有的一刻,我又如何能再错过?
那是断桥上残缺的遗憾,那是江南烟雨中,伞下的相遇,那是万丈红尘中,永远不悔不悔的痴情,不要说,这仅有的一刻,只是在梦里,这一刻,就让我烟消魂散…
千年红颜千年泪,三生三世的情,生生世世的的缘。
守住沧海却留不住桑田,守住春风却留不住秋雨,莲的今生,终只能沧桑白头,红颜白发,等我,你只在来生,你会来赴我们的千年之约…
望长安,是前世的情缘,忆江南,是今生的纠缠,情何堪,奈何梦难断,相见欢,是今生的宿命,别亦难,是前世的不舍。
意阑栅,是剪不断的万千纠结,此去经年,生世依恋,三生石上缘,无奈不相依,一滴千年泪,滴落在梦里,滑落在心里,泪了三生情,湿了前世缘,一滴泪的邂逅,凄美了人世间的苍凉,一滴泪的执着,湿了今生和前世,一滴泪的允诺,却是记忆斑驳,一滴泪,锁住了你和我,百转千回,沧海桑田,那滴泪,终于坠落,碎了你,碎了我,碎了千年的梦……
用浪漫的情怀写诗散文 篇8
写诗,或许是我人生注定的缘分,挚守的信念。我喜欢用文字,致恋岁月,致恋时光,致恋四季的风景,致恋花开的美丽。致恋一些人,致恋一些事,致恋美好的过往,致恋幸福的生活。我喜欢在文字的致恋中,缱绻旖旎,用浪漫的情怀,释怀,感悟。感悟那一份恬淡,那一份坦然,那一份思念的释然。
我不止一次的质问自己,不堪世事的东东,也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是偶然还是必然,是虚拟还是杜撰,是虚伪还是荒诞。我想,不堪事事的东东写诗,也需要生活,真挚的对待生活,热爱生活,一切素材,归之于平淡的.美好生活。
怀着对文字的挚爱,释放自己淡定从容的情感,浪漫的情怀,恬淡的相思。执念在心里挚守,舒展,明了。不慕千回百转,只求身在其中,引吭高歌,就够了。
过往的云烟,始终是思绪,欲盖弥彰,也不过是记忆的期待。微笑的倾诉,继续上演,冥冥中……捉摸不透的结局......
无论在天涯咫尺,咫尺天涯。让一切美好,一切悲欢,一切挂牵,一切思念,一切的一切……,在我的文字里,留下暖暖的记忆,变成生命中的永恒吧。
这样的浪漫爱情英文散文诗歌 篇9
我 对 你 的 深 爱
is gone, and i find my dislike for you
已 不 再 , 并 且 发 现 我 对 你 的 憎 恶 却
grows every day. when i see you,
与 日 俱 增 。 每 当 看 着 你 ,
i do not even like you* **ce;
我 一 点 也 不 喜 欢 你 的 长 相 ;
the one thing that i want to do is to
我 很 想 做 的 一 件 事 就 是
look at other girls. i never wanted to
瞧 瞧 别 的 女 孩 。 我 从 未 想 过 要
marry you. our last conversation
娶 你 为 妻 。 我 们 的 最 后 一 次 约 会
was very boring and has not
是 那 麽 的 无 聊 , 而 且 并 未
made m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让 我 期 待 与 你 的 再 次 相 会 。
you think only of yourself.
你 只 想 到 你 自 己 。
if we were married, i know that i would find
如 果 我 们 结 婚 , 我 相 信 我 一 定 会 感 受 到
life very difficult, and i would have no
生 活 是 如 此 地 难 过 , 而 且 没 有 任 何
pleasure in living with you. i have a heart
和 你 共 同 生 活 的 愉 悦 , 我 想 把 我 的 心
to give, but it is not something that
奉 献 出 , 但 这 颗 心 可 绝 对 不 是
i want to give to you. no one is more
献 给 你 , 没 有 人 比 你 更
foolish and selfish than you, and you are not
愚 蠢 和 自 私 , 你 也 丝 毫 不
able to care for me and help me.
能 关 心 我 和 帮 助 我 。
i sincerely want you to understand that
我 恳 切 地 冀 望 你 了 解
i speak the truth. you will do me a favor
我 句 句 发 自 肺 腑 , 我 相 信 你 能 帮 我 个 忙 也 就 是
if you think this the end. do not try
如 果 你 也 认 为 该 是 分 手 的 时 候 了 , 就 别 尝 试 去
to answer this. your letters are full of
求 证 我 所 说 的 这 一 切 , 你 的 来 信 中 充 满 着
things that do not interest me. you have no
令 我 意 兴 索 然 的 物 事 , 你 了 无
true love for me. good-bye! believe me,
对 我 真 挚 的 爱 。 再 见 了 ! 请 相 信 我 ,
i do not care for you. please do not think that
我 的 心 已 不 在 你 身 上 。 请 别 再 当 作
i am still your boyfriend.
浪漫爱情经典散文 篇10
一份沉默的爱,既是一种无言的沧桑,也是一种守望的惆怅。圆月来不及新瘦,溪流来不及冰封,我却已将你放在心头,百转千回了无数个春暖花开。
长夜漫漫,瘦了相思,我在一曲古旧而悠扬的旋律中,寻觅尚在汩汩流淌的往事,念与不念,我就在这里,说与不说,你就在我的心里。岁月,永远是一位智者,它教会我珍惜与宽容。因为爱你,所以沉默,因为爱你,所以宽容。这世上,原本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只有爱与不爱。
相思寂寞处,我将爱情寄托在纳兰的秋风中,为你拂去眉间的一抹冷意;月上柳梢时,我将思想游离在古圣先贤的一盏青灯下,历尽艰辛,初心不改。我渴望,将这份爱沉淀成心底的`一首诗,在如莲的生命中滴落成最美的韵脚。我渴望,将这份爱打磨成时光荼蘼中的一幅水墨丹青,守着红瓦琉璃,青石小巷,共度余生。
爱情,是美好的,也是忧伤的,它是这个世上最折磨人的东西。走过了许多路,见过了许多人,我却在某一时刻独独遇见了你,然后用尽生平的力气爱上了你。许久许久以后,你成为了我心灵上的一枚朱砂,自此,紫陌垂杨,情深意长。
我总是在想,那些相信时间可以疗伤的人,终究还是爱的不够吧?“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一卷荷风,几场梅雨,便独独消瘦了爱情,只留下一个人的细水长流,这总归还是爱的不够深吧?
多少个夜晚,我将思念搁浅在爱情的流沙中,逶迤成黎明前那道最美的风景线。我远远望着,那种美,恢弘而深沉,给人一种动人心魄而又蕴含着无限激情的新生和力量。我一度陶醉在这份感觉中,就如旧枝长出了新芽,顽石孕育出了青苔,晦暗中迎来了光明。
眉间心上,此生,最是念念不忘的人,便是你。不知从何时起,我便做了那个愿在俗世中低眉浅唱的女子。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一抹温暖的微笑,便忽略掉身边所有的喧嚣,一汪清澈如水的眼波,便忽略了那融合在爱恨里的所有的悲欢离合。
一阕烟雨,数载风霜,历经繁华,走过盛衰,可用余生来想念的人,已然不多。而这份爱,恰如那株怀旧的梅树,无论被世俗烟火熏染多久,始终一如初妆,洁净而美好。
与你作伴,将爱情交付时间,“让时间对峙荒凉”,我无需向任何人交待,千万年的长河里,你我不过一粒微尘,此生幸而相遇,将彼此收留,从此不再漂泊无依。
若干年后,待夕阳向晚,华发滋生,那些前尘旧事,那些爱恨交织,终是交付了岁月。时光蹉跎,时不我待,我愿在有生之年,对你的爱,不怨不尤,不离不弃,眉间心上,你始终是我心中的一缕春风,一份执念,一份守候。
有人说过:“所有的深情,原来是由细碎的时光一一串成的。”是的,就如你深爱着一个人,却发觉千言万语,最终出口的,要么是那些生活琐事,要么是几句平淡的问候,要么是品同一本书,看同一个新闻,赏同一朵花,观同一个日落……
浪漫的真谛散文随笔 篇11
浪漫属于青春,浪漫属于爱情,但浪漫绝不是青春和爱情的专利,年轻时在阳光瀑布的大街上,在剪剪的微风和如潮的人流中,大声长吟的歌谣,为什么今天不唱,回忆起初恋时,在花前月下,在澄朗或朦胧的黄昏和相爱的人心与心的对话,相互体贴,相互关怀,为什么不能让它再重新地绽出一缕温馨。
说起浪漫,很多结了婚的人会说:都老夫老妻了,还要什么浪漫啊!浪漫的气息是要靠人去创造的,爱情也是要保鲜的.,在生活在柴米油盐的纷杂里,可以栋一个细雨绵绵的夜晚,熄灭灯火,伏案面窗听那斜风,听那细雨,听窗棂下蟋蟀的高吟短唱,或在风清月白的夜晚,独卧阳台把酒林风,面对灿烂的星空和皓月,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
在公事家事天下事的烦躁里,可以忙中偷闲到柳浪闻莺的河边垂钓,可以邀请几个好友去郊外看云卷云舒,也可以一个人在家里听听优雅的钢琴曲和浪漫的英文歌曲,或者是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酒吧拼酒,感受一下那销魂的旋律,让心中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
平平淡淡才是真没有错,可那应该是激情过后的平淡,再有平淡,激情平淡应呈波浪形交替出现,光有平淡没有激情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只要付出真爱,到死也会有激情的,在平淡的日子里,可以用油迹斑斑的手给爱人拨电话号码,告诉他已经为他做好了温情的晚宴,让他快快回家品尝,在电话里说几句俏皮的话或倾诉真诚而幽默的祝福,也可以在他的生日里为他准备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为他唱一首最动听的歌曲。
生活中不能没有浪漫,应该留住浪漫,浪漫是要用心去创造的,而不是无所谓和随便,柴米油盐是淹没不住浪漫的,浪漫是生活五味中最俱有味道的一味,有了浪漫,人的一生才会有滋味,浪漫是没有年轮和时间的。
留住浪漫就留住了年轻!
散文欣赏最浪漫的事 篇12
迷迷糊糊地从考场走出,耳边是考生叽叽喳喳的对考题的讨论。我把已调无声的手机从包里拿出来,电话已急切地响起,是某男的电话。我看了下时间,是11:31,考试结束时间是11:30。“考完了吧?”
“考得挺糟糕的。”
“没关系的,快去找东西吃,别饿坏了。”
“好,再见。”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百感交集。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外出到陌生的地方,为这,某男花了不少时间帮我查考点,查所坐的车次,预定宾馆。他最清楚我不够坚强。
我还记得考前一天,他已下定决心带着小子一起陪我去考试了,而老妈坚决反对,无奈之下,他送我到车站后千叮咛万嘱咐,突然发觉他已变得啰嗦了许多。他不是浪漫的人,而我却总爱追求浪漫,这场面让我不由地煸情起来,我唱着:火车笛声呼呼地响起,呼呼地响起,诉说要别离,我不顾人多暗暗地伤心,暗暗地伤心……他却毫无表情。
16:00,列车启动了,透过列车的窗口,我看到他依然向着自己的方向遥望,也许,他所要表达的关怀,都浓缩在遥望的眼神里,我知道,他非要让我远出考试的`缘由,不是考试的结果,而是要我学会独立。我突然喉咙哽咽,眼泪模糊了视线。
17:40,下车,转车,后是坐过了站。
当独自一个走在异乡夜色下的大街上,耳边伴着呼呼的寒风,我边走边四处张望,那错综复杂的路呀,却不知走的是哪一条。他又操起了心,上网查地图,电话告诉我该往哪方向走。终于安顿好了,他又是一阵叮咛,记得关好房门,不要轻易开门,记得调好闹钟……
一阵阵汽车的鸣声打断了自己的思绪。此刻,只想着回家。
匆匆忙忙喝了一碗稀饭,等车,去汽车站,归心似箭。他说,到站告诉我,我去接你。
颠簸了三个多小时,到家了,又饿又累又困。他说,你先洗洗休息,我为你做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