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风景(通用14篇)
故乡风景 篇1
故乡的原风景
过了谷雨,已是暮春。连着的几场豪雨,春天已红消香断。阴色四合的田野一簇簇、一片片、一层层的绿铺展着,一如新涨的碧水,随风涟漪。
走在雨水洗刷得灰白的水泥质乡路上。好友苏亮笔下的“屋们”串起了一个个村庄,诗人写道:
鸟儿们飞出去很久很久了
还没回来
鸟巢里盛满清冷的夕阳
树林从没有如此安静过
如一群失语的人默默眺望远方
夕阳下村庄这么大 这么空荡荡
这么多闷闷不乐的房屋
像饥肠辘辘已久的人
在盼望一顿温暖的饭食
门前那些几百年的银杏树
似乎还有碧绿的青春
它们伸出苍白的手臂
把每一座屋顶都安抚了一遍。
于是乎,我以为这篇孤独的偶记该取名为《空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一个人,乡野坚冷,没有喝酒,玩得却开心。跑了几步累了,就走,再随手掏出手机东拍西拍。我觉得我重新年轻,没有什么能让我衰老。
以前读白先勇的《树犹如此》,觉得植物和人一样,充满了灵性,无人问迹的野沟,树木如劳作村人般的质朴粗壮。两侧葱郁的树干笼出一片天,正是开花季节。鹅黄绿地垂着,一缕一缕,京剧里铜锤花脸的髯口。
这样的野沟命运大抵是填掉,可惜了这造型古朴的树。照片上传到大群,万能的网友啊,致力于乡土文化保留的蔡双喜告之:枫杨。热衷于乡土实践的大学生孔志明补充得更为精彩:民间俗称“鬼头杨”,树皮泡水可防蚯蚓……。
比“鬼头杨”更高大的是洋槐,冠荫满庭,灰白的花瓣飘飘洒洒,铺了沟,铺了田畴,水泥桥上一只肥大的蜗牛,拖着一片肥厚的腐败花瓣似静止。前路且长,只为生计谋,回首终觉时光一瞬尔。
乡路沿着河道直且长。不知人稀的缘故,或气枪被禁的缘故,一路上鸟鸣不绝,时断的蛙声,乡村深沉缄默,俨然古画中的隐士。往日砧杵声不断的水凳旁,几只燕子在啄着糯润的新泥,从容悠闲。
更从容的是野鸭,小小只的它们,以往只藏身于茂密的芦苇荡里,有风吹草动就惊若翩鸿。很少有人能看到它们凫水的样子。而现在,拖着长长的涟漪,身姿安稳得像把划开水面的刀。
路上偶有载着茄秧瓜秧的贩户骑车而过,看到敞院叫卖两声,引来院中小狗吠吠不已。院前院后,薄荷正在窜个,葱管顶着绒球,豌头在游藤在开花在结荚。
生命有无数个不可测的发生,只是那些不可测还没唤醒,于是我们故作高深的说命运深不可测,而这样悄悄的在生长,我们以为岁月仍静好。
不经意间已经丢失很多,重新看见老风箱的柴火灶心头一阵狂喜。不疾不徐的摇着风箱,一任炉火舔出舌头,映红脸庞,滋响饭菜,心里稳稳的,暖暖着。
农村生活该是我年少时最美好的记忆,连续几个暑假,我生活在农村的姨娘家。在城镇,我讷言拘谨,在乡村,解放了我的天性,跟着同龄的孩子后面赶香期,游水摸螺蛳,粘知了淘鸟窝,晚上或去别的庄听唱词,或熏起湿草,在帐子里听大人讲古事。这样的经历让我一直以为农村也是我的故乡。
我的姨娘仙逝多年,很多年没再去农村(当然小南湖之类的农村不算)。这次下乡是帮年已八旬父母亲连同我自己找个地理环境不错的公墓。总有一天,我们会从看风景的人变成风景。空旷的田野里,两棵高大的树相依成林,树下有几棵低矮的松柏,虽看不见坟头,显而易见树下长眠着先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只有故乡永在。
一直以来喜欢两首曲子,一首是三宝创作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的音乐。宏大的弦乐下胡琴拉出可忆可歌的旋律,如针似灸的从心间把往事逼入眼帘。还有一首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同样渲染隐忍着的大爱,却把这份爱沉淀在心底最深处。
一如乡间悄然兴起的教堂,教堂的粉壁上显著的写着“爱是恒久忍耐”。然,既然无法改变,就保留我们以为值得保留的,哪怕是照片,哪怕是墓碑。圣经里的一句话:天起凉风,日影飞去。这句话经常被镌刻在墓碑上,很多的逝去如风如影,但值得我们这一辈人追忆就值了。
作者:黄桥/阿休
公众号: 黄桥文学
故乡风景 篇2
《故乡》一文写的则是:为搬迁家属而回到离别二十年的故乡的“我”, 对军阀统治而衰敝的故乡, 尤其对幼年时的朋友、农民闰土的巨大变化感到深深的悲凉, 同时对自己侄子与闰土儿子之间萌生的友情, 寄予了希望。现将这两篇文章分为:归乡、回想、结尾这样的三段来比较研讨。
归乡。
契里诃夫以优尔加河夏天傍晚的风景拉开了《省会》的幕布;而鲁迅则选择了从季节来说已不能游赏河川的寒冷阴惨的冬天。一般认为, 《故乡》取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乡的体验, 但作品一开头设定于冬天, 只是一种写实吗?从与《省会》截然对照的季节的选择中, 我们可以看出鲁迅选择的“别有用心”之处。
夏天坐船旅行, 从大开着的窗能一望无际的蓝天, 感受到脚下河水的凉意, 欣赏两岸绿色的风景, 这也是《省会》主人公所见所感的。而冬天里《故乡》的旅人, 关在盖里篷席的晴了的船舱里, 他所窥见的只是晴晴的云天之下萧索的一片, 了无生气的风景。
《省会》与《故乡》虽然都以相隔二十年乘船回乡的构思作为故事的开头, 但却选取了截然相反的风景基调。前者铺写风景并渗透感伤主义, 是该文一贯的基调;而后者则简化风景, 甚至没有具体的风景描写, 而是起了重要的伏线作用。
回想。
《省会》的主人公见到以前住过的房屋和周围的风景, 想起了淘气的弟弟的少年时代。偶然飘来的《处女之祈祷》的音调引起他关于暑假一家团圆的情景, 学生时代的初恋、情敌的事情等回忆。弟弟“被杀在跋凡戈夫附近”, 也许暗示他是为革命牺牲的吧。风景———少年玩“打仗”———弟弟非命之死, 钢琴曲———一家团圆———初恋, 契里诃夫便这样通过视觉与听觉, 使主人公怀着各种各样的思绪。
与此相对照的《故乡》里回忆的场面是:一听到闰土的名字就闪现出神异的图画, 少年闰土讲述的西瓜田、海边的美丽贝壳等情景, 就正是“我的美丽的故乡”, 啊!这与文章一开头的冬季萧索两相衬托, 使回忆中美丽的故乡的风景与暗淡的现实现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点, 更能突出革命时代深刻的思想提示意义。
结尾。
《省会》一文的主人公, 站在院子里茂盛的连翘前, 回想与现实情景纷至沓来, 祖国改革的希望———现在的绝望。失去了“在将来能够目睹那幸福的自己的祖国的一种希望”的“我”, 受到警察厅的传讯。报到后见面的传说中的新厅长, 竟然曾是学生运动时的同学, 目睹他“仿佛淹在水里的人想要抓住草梗似的”去回忆那一段投身运动时的“宝贵”时光的样子, “我”沉入深深的困惑之中。对这结尾的出场的新厅长的描写是非常巧妙的, 成功地写出了人生的讽刺与悲哀。“我”的少年时代的希望和现在对革命的绝望, 新厅长抓住青年时的回忆———失去了生命之花———活着的矛盾性格, 这里看似混乱, 却也分明地点出了一个现实对照, 一个历程———由希望走向了灭亡。
在鲁迅的《故乡》中, 结尾则是有关于主人公关于“希望”的思考, 采用了景物:正是在夜空金黄的圆月朗照着的海边碧绿的沙地这一幻想风景, 也就是失去了的美丽的故乡风景的重视之中进行希望的播撒。《故乡》以有关希望的思考结尾, 与《省会》描写的绝望和困惑相似, 理论性远为深刻。希望年青一代幸福, 但这一希望也不过是手造的偶像:希望正像地上的路, 本来是没有的, 需人不断追求才会出现。这一重转折的希望理论, 就是《故乡》的主题。
鲁迅在作品开头时周密地排除了故乡的风景, 而只是一笔代之, 另外一方面却没有少年闰土的幻想的风景出现, 成为真正的美丽的故乡的风景。当“我”心中这一美丽风景“忽地模糊”了时, 也就宣告了希望的完全破灭。文章结尾在讲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时候, “我”的眼前展开了海边的风景——一片碧绿的沙地, 头上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风景图是少年闰土从幻想中的风景中消失后留下的具有现实的象征性图画。也回到了鲁迅先生的写作意旨上, 在希望理论上建立主题。
鲁迅《故乡》是描写的少年 (即希望) 从幻想的风景中 (即我的美丽故乡、甜蜜的理想之乡) 中消失, 然后照出严寒而残酷的现实的过程的作品。
故乡的原风景 篇3
第一次听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即被其浓浓的故乡情结深深感染。这是一首非常婉约动听的曲子,用十二孔C调陶笛吹奏。
想起了小时候最喜爱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那浓浓的乡情真是催人泪下,荡人心扉。故乡这个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应是指自己生长过的那片土地,在这里生,在这里长,这里就是我的故乡。乡音、乡情、乡恋、乡思,永远是艺术作品取之不竭的题材。
听着这首婉约的曲子,仿佛又看到那大片大片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农田,还有年少的我,渴望背上行囊,到远方流浪,像踏遍撒哈拉的三毛那样。终于有一天,我离开了故乡,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一别经年,再回首,故乡还是那样,原风原貌勾起我无尽的回忆,故乡的山仍然很青,故乡的云仍然很白,故乡的麦田仍然是大片大片,而我已成长为故乡的游子。期间的欢乐痛苦忧伤与欣慰,故乡故土不一定知道,却以博大的胸怀和依旧的温暖接纳了我……
想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大风歌》就是回到故乡沛县唱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虽只有三句,那种故乡的情结已如酒之醇。
喜欢这首《故乡的原风景》,它将大自然循回不息的生命表露无遗。进而了解曲子背后的故事。曲作者宗次郎1975年在栃木山一个小村子,听见大师的笛音回响在山谷之间,初次听见陶笛感动的瞬间,让他几个月后决定拜师。森林里的小木屋,一盏油灯,两块塌塌米大小的空间,就是宗次郎陶笛音乐的起点。
1979年移居茂木町,开始追求自己的音色,创作自己喜欢的陶笛模型,亲手盖窑,自己烧柴。1980年移居一所废弃的小学,作为工作室。再度堆砖盖成新窑,开始制作多种类的陶笛。宗次郎制作的陶笛中有许多是只有宗次郎本人才懂的,并不纯然是因为制作的步调,而是如何配合土的步调与状态,一步步地去制作笛子的那份心。能够用这全心全意制作的陶笛吹出的笛音,只有宗次郎,这是只属于宗次郎的音色,所以能够感动那么多人。
故乡的风景作文 篇4
放眼望去,四面的青山如屏障一样,挡在了前头;又像虎背熊腰的大将军,守卫着故乡;更像连绵不断的巨龙,平卧在故乡肥沃的土地上。那高大笔直的桉树,一排排,一行行,直立在山上,给人亲切的感觉。叶儿沐浴着春光,汲取着精华,舒展而开。一叠叠,一丛丛,密密麻麻,给单调的山体披上了一件翠绿的外套。一阵风袭来,树枝轻轻摇曳,此起彼伏,活像翠绿的波涛。鸟儿在树枝上高歌,青蛙在树林中跳跃,给青山平添了生机。
山脚下,一片碧绿的稻田更令人赞叹不已。瞧,嫩小的稻子兴高采烈地探出头来,迫不及待地观赏这美丽的新世界。稻子们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她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用自己微小的一点绿,织出了一张美丽的“绿毯子”。农民伯伯挥动手中的镢头,无私奉献,像蜡烛似春蚕,让自己的勤劳化成人们的丰衣足食。他们挥汗如雨,精疲力竭,却依然不肯休息。尽管豆大的汗珠源源不断地流下来,却毫无怨言。我猛地想起了大诗人李绅的著名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们不再只是农民,他们是灵魂工程师,用他们的撅头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咚——”,我闻声望去,只见水塘里仙女散花,水花四溅——原来是鱼儿们在跳龙门。我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想欣赏那美丽的池塘。一路上,花团锦簇、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红的、黄的、黑的……五彩缤纷,泌透心脾。转眼间,一块“镜子”呈现在我眼前。池水清澈见底,天空映照在上面,蓝蓝的;云朵映照在上面,白白的;树木映照在上面,绿绿的。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一队队、一群群,数不胜数。鱼儿、池水、倒影交织在一起,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故乡的风景作文 篇5
记忆里,每每到春节前的腊月里,故乡的村子里可就热闹了。隐约或是清晰地我能嗅出故乡的年味来。然而此时,虽然也能够嗅到,但远远不足。太单薄,以致无法去细细品味,只是以此无情的引出游子的思乡罢了。
故乡的年味是一种根植于我灵魂的印象,或许有时它模糊了,但更多时候,它深深笼罩在我的心头,深刻而又缠绵。它的味道是甜的,它是农家孩子边拿着糖瓜,一边大口咀嚼着,一边听鞭炮爆响的欢呼声。它的味道还是酥的,它是灶旁夫妻煮肉的咕噜声和男人笑话后女人爽朗的笑声。它的味道也是辣的,它是村子里夜晚酒席上汉子们划拳的喊叫声与擦杯声。故乡的年味足以使人清晰与透彻。然而此时的我,在异地而又苦于无法去享受,这与我又是何等的不幸呵!
自从祖父与祖母相继去世后,我的这种思念就越加强烈起来。已逝的已经永远的逝去,存在的也唯有更加去珍惜。于是,在许多梦里我又经常与他们相遇。然而,却没有一句倾诉。在梦里,故乡的风景是如此的美丽。也是,哪里有我爱的人的骨殖,我的心也就紧紧系在哪里。那条线很紧,也很长。
祖母祖父去世的日子,我记忆得尤为深刻,无疑逝后的感情最重要,另外这两个日子又都是在年关。原本是快乐的日子,可是......枯枝冰冷,悲伤禁锢了整片雪海。留给后者的无非尽是悲伤与怀念。虽距今已有二三年余,我曾也试图全部能忘记,却也终究是枉然。至于今日,每到祖父祖母坟旁我仍旧不觉留下簌簌的泪来,不知不觉得泪打湿了镜框。
现在的我也算是久经诸事,历尽沧桑。年味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无非是思念的痛苦与短暂的快乐,而又无心境索然,长久的回忆。即使得到也是了然而无味。
至于,近几日。在异地的我突然又嗅到了故乡的年味,淡淡的,也已经并不地道。仿佛都夹杂着急促与糟杂,与我而言,反倒并不喜欢,终于厌恶了。于是,躲进昏暗教室里故作沉静的去看书,思绪却又在不觉中终于又回去了故乡,只是回去,却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种急促渴望而已。
今年的冬天,雪花仿佛变得更加懒惰了,相识的旧友竟迟迟未到,这使我更加诧异与难受了。然而又不能痛哭,想我而今也算是能承担责任的人了,时光恍惚即就啊!真的全球变暖了吗?怪不得天空只是霭霭的如此压抑,即使是希望也只是让人感觉到它伟大的力量,并无法使人破旧的灵魂重生。我把记忆写出来,生怕它像秋露冬雪那样,太阳一照就永远的升华了,苍白而无力,悄然而又无息。
故乡的原风景 篇6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故乡,是一个多么亲切的词语,是多少人终生难忘的地方。无论你在城市或者乡村,或者是在异国他乡,对故乡的思念总是那么悠长,那么强烈。
在母亲的怀抱里,我们享受过天堂的气息。
在故乡的田垄间,我们仰望候鸟的踪迹渴望着飞翔。
有人说,时间会冲淡一切。而对故乡的记忆却是历久弥新,如同面对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时间隔的愈久愈发成为心中最珍贵的一种怀念。翻开记忆的夹子,里面珍藏了数不尽的美好往事。
故乡是灵魂成长的源头。
其实,我们魂牵梦绕的,不是那山,不是那水,不是那富饶贫瘠的土地。
其实,故乡的原风景,只是嬉戏在那片土地上无忧无虑的脚印和那散落的一路花香。故乡永远是游子心上的伤。
故乡在我们的心头渐渐醇香。
声声陶笛,点点泪光。
风自故乡来 应解故乡事 篇7
“诗意”,充盈了作者的心怀,而后洋溢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动”,也便由这些文字流淌进每一个贴近它又有着某种期待的心田。而这些“诗意”与“感动”又都缘于一种深藏于人类感情深处的情愫:故土之思。
风,是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但乡村的风又有很大不同。它可以将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变得富含诗意,它可以让它所游走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它可以使万物在它的抚慰下生机盎然,灵动鲜活。
文中,“风”因被赋予非凡的能量和厚重的性格而形象化。游子归来,蹦蹦跳跳前来欢迎的是它,尽管久违,却无丝毫生分,它用顽皮的小手,拨乱“我”的头发,又将尘土与细碎的草屑撒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这是风的活泼;和煦的春天,让“我”舟车劳顿的身心疲惫顿消的,是它温存地拥“我”入怀和“温软的小舌头”的舔舐,这是风的亲切;萧瑟秋风中,弥漫着浓郁的收获的味道,那幽微的香醇伴着劳作后的喜悦,令人不免流连辗转,沉醉其中,这是风的淳厚。
无形的风能够在文中变得可见可感,要归功于作者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用顽皮的小手……”)、比喻(“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排比(“庄稼在风中拔节……”)等修辞的迭次而出,在增加了文章语言文字美感的同时,也让读者如临其境、似睹其形。
乡思,作为一种长久绵延的情愫,在历代文人笔下被描摹得或甜蜜,或艰涩,或厚重,或清淡。而作为载体,有清幽的小河,也有巍峨的大山,有母亲倚门守望的身影,也有父亲纵横额头的皱纹……本文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乡村的风”,并在其中寄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有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深沉热爱,有对给予自己款款温情的故乡的由衷感激,有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拳拳敬爱,有对故乡纯朴风土人情的虔诚赞美,更有对自然的亘古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源自内心的敬畏。
细品文章,不难体味到作者对“老家豆村”的人和物(以至于风)的那份深情,那份长久萦绕心头的挂念,这些都彰显着一颗赤诚火热的赤子之心。
“我”从豆村带回的小枣树的长进缓慢与牛鼻凹里那棵歪脖子黄栌后来成长为“豆村的一个标志”的对比,皆源于一个原因:风。作者也顿悟: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而父亲此时也变成了一棵树,“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支拐杖”,但只要有飘忽不定的风从他饱经岁月沧桑的身躯掠过,他就在演绎着那段只有“我”才能读懂的故事。
乡村里的诸般事物都与风息息相关。岁月轮转中,只有土地与风坚守着一个历久弥新的传说,传说中,“风是乡村的魂”的故事不断延续,乡风乡情乡景中,一幅和谐温婉的图画徐徐展开。
一如作者所言:“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原题及参考答案
1.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答:①风拂炊烟图②风吹莲荡图 ③风摇树木图
2.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答: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②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
3.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答: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乡村纯朴的风俗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4.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答:第二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
故乡夏夜之风景抒情散文 篇8
一眨眼,阔别家乡已近30年了。夏日夜晚,身处水泥森林的都市中,走在炙热难耐的街道上,迎面扑来的是阵阵热浪,并夹杂着下水道和汽车尾气味,令人窒息。每逢此时,我便不由得想起故乡的夏夜来。
故乡的夏夜是首诗
江南夏季的白天酷热,但晚上通常会凉爽一些。故乡的人喜风餐露宿,既有“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晚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般诗情画意,又有“天当被子地当床,露宿村头避暑忙”之原始豪爽。门前的稻场上和屋边的柳树下都是吃饭纳凉的场所。安放一张凉床,布置几把竹椅,摆上一壶浊酒,抽上一支香烟,男人就静静地等待下酒菜了。女人总是忙碌的。她们把一天的劳顿幻化成缕缕炊烟和可口饭菜,并邀来漫天的星斗和皓洁的素娥,共享这顿晚餐。饭做好了,便听一声“吃饭喽!”那声音悠长绵延,又甜又脆,甜蜜中透着喜悦,酥脆里含着缠绵。这时,大人和孩子们纷纷围过来,边吃边闲聊着,泛起的阵阵笑声久久飘荡在山村的夜空。吃完晚饭后,辛劳了一天的人们在凉床上或卧或坐,谈天说地话桑麻,扯东拉西道见闻。就在这样温馨如诗的氛围中,小山村逐渐进入了酣睡状态。
故乡的夏夜是条河
夏日的夜晚,村前的小河永远是男女老幼的集散地。男人们急匆匆地跳进水里,洗涤着一天的疲乏,古铜色的身躯和壮实的胸肌展示着他们的强壮和健康;女人们趁着星辉,一边洗衣,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那声声棒槌声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惊动了草丛的翠鸟,那白如藕节的小腿和酥如嫩笋的脚趾招来了小鱼小虾。一些泼辣的女人互相打气水战来,沾水的衬衫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她们凹凸有致的身姿,惹得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纷纷直向前凑,随之招来女人们的几句“谩骂”。孩子们一般都坐在小河的石沿上,双脚浸泡在水中,一边拍打着水花,一边听着妈妈讲织女牛郎的故事。望着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想着那月宫的桂树,孩子们似乎听到了银河的水流声和桂树下舂药的碓声。妈妈的故事就如一部史话在夏夜的小河里流淌,也在我的记忆长河里不时地荡起层层涟漪。
故乡的夏夜是首歌
夜深人静,人们在凉床上睡意朦胧。在满天星辰和皓洁月光下,除了人们均匀的.浅浅的鼾声,草丛中、墙脚下、稻田里、小河旁传来了各种天籁自然之声。蛙声阵阵,此起彼伏,有的浑厚,有的清脆,不绝于耳,活像大号小号合声;蝈蝈啾啾,犹如长笛短笛,演奏着长短乐章;几缕蝉声绵长绵长,犹如夜间颤动的琴弦;流星划破蓝天,拖着长长的痕迹,坠落在遥远的天际,宛如一条条五线谱;而流萤正是那跳动的音符,在宁静的乐章中点缀着如火的激情。所有这些生灵的律动组成了乡村夏夜一首动听的歌。
故乡的夏夜是幅画
皎洁的月光下,大地洒满了银辉,山村黯然而又朦胧。群山如黛,空旷悠远;柳树如烟,虚无缥缈;冰轮坠池,忽盈忽亏;星汉入水,忽闪忽隐;小巷深处,月光斑驳;荷塘水面,如蒙薄纱。杏树下,一对老人摇着扇子,在回忆那陈年往事;槐荫树下,一对恋人正默然对望,柔情似水;打谷场上,孩子在忙着捉迷藏。好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人物画!
故乡风光,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篇9
初二(17)班 刘俊
不爱城市的灯红酒绿,独爱乡间村舍的缕缕炊烟;不爱都市的纸醉金迷,独爱乡村的落日残霞。只因那乡间风光,是我眼里最美的风景。
春季,乡村多雨,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那抹抹嫩绿顶破泥土,突兀地在眼前冒出来。春笋疯长,竹林间那受雨露滋润过的青竹,高傲的生长着。看那清溪小涧中,有不知名的灵俏的鱼儿乱蹦,空气中散布着芬芳。鹅黄嫩绿皆入眼。春来时,最爱寻找那些承受寂寞的在幽处开放的花朵,感受着大自然处处而生的新意,独自思量着大片大片的绝好春光。
夏回,乡村的天气像极了小孩子,喜怒无常。也许刚才还在摇着蒲扇抱怨天气太热,些许时间就给你来一场大雷雨。那莲才初绽,粉中透白,白中又带粉。摘片荷叶,可当伞,可用以遮阳。极喜欢坐在田埂上,看着那莲花在微微吹过的风中左右摇摆。摘个莲蓬,剥出莲子,送入嘴里,清脆可口,微甜中带着一丝丝涩。夏天的月亮是极好看的,月下庭院空,我坐在阳台上,搬张竹床,点盘蚊香,吃几口冰镇西瓜,夜空中月如钩,煞是好看,结果就经常是一睡到天明。夏天的雨是可以淋的。那雨很干净,甚至可以喝。雨水亦是温温的,仿佛带着夏天的体温。夜间与同乡玩伴,兄弟姐妹坐在田埂上,听着那青蛙的叫声。夜间的田埂是很凉快的,尤其是打着赤脚时,感觉流风在脚边抚过,感觉,很美。
夏还在那里眷恋不舍,秋却来到了我们的身旁。秋初极其势,甚至比夏盛时还热。“秋老虎”过去后,那使人聒噪的蝉终于舍得抛弃树冠,进入地底去了。而在夏天睡了一觉的蜗牛,又跑了出来,遍地乱爬。田间,依旧看见农民的身影,他们辛勤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收割干净的田地露出了本色,我们就挖个洞,带些红薯,地瓜什么的烤来吃。金黄色的食物冒着热气,勾动腹中的馋虫,也可以与别家长辈打好招呼,摘几个水果吃吃,比如苹果,比如柿子······朴实的村民不会计较那么多,相反,他会很高兴,因为别家小辈觉得他的水果好吃,他会觉得骄傲。中秋时,全家齐聚,一些平时不常见的表堂兄弟姐妹齐坐在那金黄色的圆月下,其乐融融的气氛充斥在夜空中。那圆月似乎预示着生活圆满,人们希望圆满,梦想也会圆满······
当树木落尽最后一片叶,我们等到了冬。故乡,每年冬天必下雪。雪,给那褪尽了绿衣的树枝重新穿戴好,真是一种别样的装饰。雪,落在屋顶上,那片片青瓦皆被雪所覆盖。雪,落在田野间,落在道路上,落在湖面,河面上······天地间,一片纯净的白。
年三十吃过团圆饭,村民们都是极晚睡的,老一辈人直接坐在高堂,按辈分其余人陪坐在两旁。等二位老人睡了,标志就是爷爷的呼噜声,大家才去睡。但我基本是睡不着的。
第二天起得晚,可以发现床边多了一叠红包。起床洗漱后,给各位长辈拜年,随后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
过完年后,大家各奔东西,等着下一个节日,再聚首。报名后,冬天也似乎悄悄走了······
故乡风景 篇10
有。
死亡是什么?
死亡就是躺着没有气息了。
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
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
中国人对“死亡”这个字眼是忌讳的。孔子《论语》中有“未知生,焉知死”一说,意为我们先管好怎么“生”,暂且无视“死”好了,此大约代表了中国人对“死亡”的普世态度。
年近不惑的作家、电影导演柴春芽,对“死亡”则有完全不一样的认知和见解,他认为,洞悉死亡的本质,我们才会珍惜活着的意义,因为活着是为死亡做准备,而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人们才会毫不恐惧地,甚至是欣喜地走过这一生命的门槛,进入另一个生命空间。
不仅如此,两年前,柴春芽还借由自主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探讨死亡的现象和本质。作为中国诗电影的代表作,影片获得第九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首作奖,并入围多个国际级影展和电影节。
隔年,以电影改编的同名小说出版。这部小说打破了电影和小说的界限,将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和映照,以“电影小说”这种实验性文体的探索展示了电影的深沉内涵。书稿混杂着虚构、纪实、传说、寓言、梦境和自传性的回忆,现实与幻象交织,深化了对死亡现象和本质的讨论。
虽然不能简单地把柴春芽概括成“异于常人”,但单从这点来说,的确很不一样。在对死亡新认知形成之前,柴春芽的观点与一般人无异,为何会有这样近乎逆向的转变?
藏文化触发的彻悟
2005年夏天,摄影记者柴春芽辞去工作,为了“要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只身进入卫藏地区的边境——康巴藏区。在那里,他给藏族孩子当了一年的老师。“支教”太官方,他更愿意称此为“一个完全个人的和纯粹的意愿”。也是在这期间,他彻底地融入了藏民的生活。
学校只有两个老师,另一位藏族老师是草原上少数几个有文化的人之一,经常被牧民们请去帮忙,因此学校常常只剩下柴春芽一个老师。他教小学设置的所有科目,课后就是和孩子一起劳动,去牧场建石头房子;到了9月底,下了第一场雪之后,他跟着牧场上的人和牲口转移到冬营地;次年4月,牧草慢慢长出来,他们再把牛羊赶到牧场上。除了往来牧场和冬营地之间(中间路程5个多小时),还要给牦牛看病,在宿营地种青稞等。
一年中有很多藏族的宗教节日,其中一个仪式在冬天所有牛羊都回到宿营地之后举行,牧民请附近的喇嘛来到冬营地,大家一同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不说话,只祈祷。柴春芽已成了牧民的一分子,也参与仪式。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这么漫长的祈祷,在这个更像是内省的过程中,他想起所有认识的人,甚至认为在世界上最远的角落里,可能有一个人,需要祈祷他幸福,祈祷他平安。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类似于杂念被清除,或者内省之后的顿悟,他的心灵变得特别敏锐,在城市里感受到的惰性化、麻木感也渐渐遁形。祈祷接近尾声,数次意识到变得柔软、敏感的心,为了那种真正的心灵洗礼,他竟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草原上,柴春芽是一个异乡人,没有亲人、朋友,谁也不认识,也没人认识他,可草原上的喇嘛、祖母都把他当自家孩子。有时候没有吃的,他跟着学生回家,老阿妈一定会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留给他。他每月回一次县城,有时去一位朋友家,这位朋友的阿爸立刻买来牛肉——对这家人来说,牛肉几乎还是一种奢侈。直到某天朋友开玩笑似的抱怨起来,柴春芽才知道这位阿爸对自己比对亲儿子还好……
人性中最原始的善意,在藏民们身上自然流露,毫不矫作,令柴春芽触动很深。同时他也意识到,在自己的故乡,他的祖父母的道德状况和生活方式与藏区草原上的人极其相似,“原来大地上生活的人都是一样的,与语言、民族、宗教信仰没有关系,就是一种古老的道德观念,是人性中最质朴的关怀。”
此时,柴春芽刚好三十岁。三十岁是一个重要的坎,见多了或丑陋罪恶或美好高尚的事情,从小被灌输的美好图景逐渐开始幻灭。“三十而立”又意味着需要真正开始承担责任,心理上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段适应期,经历思维的成长,慢慢开始了对抽象而根本的问题的思考。藏族文明的启示,对柴春芽来说就像是一个触发点,让他的思考有了承载和突破;对死亡的重新认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对于生命、幸福的认识有了改变,洗去世俗,洗去绝望,超脱成淡泊一切的人。
他说:“一个种子必须满足很多条件,阳光雨露聚足了,这个种子才能长出来。我用十年的时间不断进入藏区,不断去寻找、印证,这中间还有批判。也不断地反省、确认思想上的很多问题。十年来慢慢的,阳光雨露俱全了,那个趋向纯净的芽就慢慢冒出来了。”
写作,还存在哪些可能?
从藏区回来,柴春芽把自己关在家里,关掉手机,拔掉电话线,几乎和所有人失去联系,只读书、写作、禅修,每过几个月做一次24小时禁食禁语的苦行。这样持续了三年,像是对三十岁前的青春进行总结一样,柴春芽陆续出版了《寂静玛尼歌》、《西藏红羊皮书》、《祖母阿依玛第七伏藏书》三部小说。不同于以往汉人进藏后带出的“站在门外注视”式的藏系作品,柴春芽在这些作品中竭力规避萨义德式地带着汉族的观念去看待藏族和藏文化,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藏族的一员,以反观汉族文明里的缺陷,借此用藏族文化里的智慧来弥补汉族文化里所缺失的部分。作品对精神王国的追寻和重构,“更多地体现人道主义者的悲悯、禁欲主义者的清洁和宗教徒般的救赎。”(《联合文学》杂志)
然而,守护和坚持一种优良的文明,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1年柴春芽重返藏区,老一代的藏民相继过世,他们的质朴关怀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已不多见。穿过中国西部,在从尼泊尔到印度途中的一个喜马拉雅山的社区,他意外遇到一群老阿妈,她们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彼时,他担心这些老阿妈一旦去世,就会给农耕文明里最核心的部分画上一个句号。
柴春芽的故乡甘肃陇西,大学之后他很少回去。每次回去,他都能看见故乡“死亡”的迹象,首先是人变得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往外走,甚至于往年热闹的节庆都渐渐失去。他的祖父母辈会收留无助的流浪者,带到家里一起吃住一阵子。随着这辈人的去世,再也不会有人收留流浪者,就像城里人不会收留异乡流浪者一样。
nlc202309041452
藏族文明的游牧文化与汉文明共有(或曾共有的)的朴素关怀,以及人与人之间古老的、纯粹的、质朴的、毫无防备的爱,是共通的。而这些朴素的关怀和爱,在近十年来的城镇化运动中几乎全部被颠覆了,同时消失的还有中国乡村的家庭观念、伦理道德,甚至宗教信仰。“当我有一天发现,自己在城市里其实是个异乡人的时候,我想返回故乡,结果却是,故乡已死。”
这样的切肤之痛,让柴春芽对“故乡死亡”的主题给予关注。
起初他想拍纪录片,但认为纪录片和现实扣得太紧,无法把他的思考注入进去。一直到《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拍摄完成,这部哀歌(或称挽歌)性质的作品,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极力延展思维空间的愿景。电影以地、水、火、风四个元素为结构,他说:“当物理层面上能够安身立命的居所不复存在之后,我更愿意去寻找一个超物理世界的栖息之地。”这样,在佛教中延续下来的关于世界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哲学观,为他形而上的求索给出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答案。
电影之后,他又把电影叙事的方式和小说叙事的方式,以及像学者一样思考的方式结合起来,于是有了小说《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也即他一直想写作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小说。他希望用这样带着显著实验性的文本进一步开拓想象力,“以打破小说和电影剧本在文体学上的差异,进而打破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以及现实与超现实的铁幕”。
“抽象”,是多数人对他作品的评价。对柴春芽而言,用抽象思维认识世界,就能认识到世界的复杂以及因果之网。忆起年少,他轻易就能找到关于自己对“抽象”产生浓厚兴趣的蛛丝马迹,“我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由于读过一本关于哲学的普及书,我就一直在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两个逻辑命题:A.飞矢不动;B.阿基里斯(奥林匹克长跑冠军)永远追不上乌龟。上大学时,刚好有一门专业课:西方哲学史,我学得非常好,因为西方哲学家的思考对人的智力太有考验了。相反,我们的另一门专业课:中国哲学史,我则提不起一点兴趣,因为中国的哲学家基本上都处于伦理学的水平上,对宇宙的奥秘和人类的精神世界几乎没有探索,因而对我的智力构不成多大的挑战。”具体到文学和电影,他则发现,中国很多小说讲的都是世俗的人际关系,连那些出现在小说里的神仙们都是世俗主义的;中国的多数电影更是世俗主义的。“这种世俗主义的艺术,因为不对智力构成挑战,读着读着就索然无味了。”
对抽象概念的着迷,加上自大学时期以来对西方哲学的大量研读,以及从藏区回来后思维方式的极大转变,他越来越不满足于章回体话本小说,不满足于用哪个第三人称和过去时态沿着线性逻辑来讲一个世俗的故事。他熟知欧洲小说自骑士文学到博尔赫斯式的“宇宙主义”的发展脉络,更为《百年孤独》式的与智力、想象力和道德判断力同时相关的结构性叙述所倾倒,甚至称之为“时间与空间艺术”。
在所有影响柴春芽的作家中,阿兰·罗伯-格里耶是最令他敬仰的。对于电影小说“打破小说和电影剧本在文体上的差异”,格里耶在四十年前就有了实验。在写就和之后审视自己作品的时候,柴春芽总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影响的焦虑”的折磨,因为在他和格里耶之间,“间隔着两个遥远大陆的两个文明体系那至今不可跨越的智力鸿沟(而且这个智力的鸿沟日益扩大)”,而他既要从对方的作品里汲取养分,又怕某些方面在重复已有的思想果实,甚至担心在大师面前,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结出的果实因太拙劣而成为一个笑柄。
在小说《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中,柴春芽则在格里耶定义的电影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叙事的成分,在展现现有文化传统如何被飞速现代化的步伐所践踏的现象的同时,也让这种现象不单单可见,还让其在人们的想象之内可重造,甚至像植入潜意识一样,试图成为一种必须。
借由小说,柴春芽探讨的人的“死亡”更倾向于“回归”。由此反观,在世俗中,那些未曾死的,一旦背上麻木的灵魂,也形似已死;而故乡,哪怕是麻木的灵魂,大概也只剩少许稀朗地飘荡着了。
故乡秋天的风景小学生作文 篇11
庄稼地里,到处是丰收的景象。高粱涨红了脸,玉米裂开嘴笑了,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棉花露出雪白的脸蛋,红薯躲在地下,像是跟人们玩捉迷藏似的。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果树上,橘子、柿子、栗子都成熟了。柿子挂满枝头,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满树的栗子像一个个小刺猬;橘子挂在绿色的枝叶中,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太阳。
最有趣的是摘栗子,别看栗子好吃,摘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栗子的外壳上长满了尖尖的刺,剥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否则就会扎破手指。当小心翼翼地打开外壳,颗粒饱满的果实便掉了出来。我还和妈妈去挖红薯了呢!大姨和妈妈挖红薯,我来捡红薯,不一会儿,我们就满载而归。中午,外婆蒸了我们挖的红薯,吃着自己挖的红薯,心里感到特别甜!
这一池风景是故乡美写景作文 篇12
一池风景,勾勒在故乡小屋旁。
池边的早春,是“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早春。新,绿,是早春的特色,也是水池的特色。所有的新绿哟,在春风中,仿若天上的七仙女提裙翩舞,柔丝飘飘,深情婉婉。池的东边是一片柏林,如彬彬有礼的绅士,他们在向迷人的春天发出约会的邀请;池的西边就是温婉多情的垂柳,她们在风中尽情地展露自己美丽的身姿;池的东南两面都是小路,路下水上,是一丛丛羞涩的浅草,她们却都在悄悄地偷瞄自己在水中的身影,不经意间又是一次爱美的装扮。村里的.行人路过,一切又都静默了,保持着少女般的矜持。
夏日,一池蓝天,是我最爱的风景之一。幽幽的蓝,是一池不忍心玷污的圣洁;纯纯的白和着那幽幽的蓝,在这一池清水中凝成一块巨大的琥珀,折射出由时光积淀下来的透明与美丽。
听,那一池风景还配有动听的钢琴曲。那一缕缕唯美的阳光是指挥,枝头休憩的鸟儿是钢琴家,一圈圈波纹是伴奏,树叶的婆娑是热烈的掌声,而我,则是最忠实的听众。
偶尔,会有一群活泼的鸭子和鹅来水池嬉戏。它们的到来,让这里宁静的氛围变成热闹的乐园。时而钻入水底,时而互相竞赛,时而啄起一只田螺,时而洗洗光滑的羽毛,时而蜷头在翅膀下游进幸福的梦里。如果说这里就是上帝创造的童话世界,那么它们就是童话里的精灵。
池里,还有远山,只是不从特殊的角度很难发现。远山时隐时现,第一眼,仿若池里别有洞天。山如着青衫男子,清雅而神秘;山中是否有寺庙,庙中是否居有仙人?莫非人间仙境就藏匿在这一汪清池中?
金黄的秋,在水池里是达芬奇的一幅向日葵。找不到萧瑟,只有成熟与收获。这是收获理想,收获思想的季节,一切都在水中找到了答案。在水中,我们给予的是什么,得到就是什么。
冬季,是国画家用笔墨描绘的简单而均称的线条。画家足足描绘了一池的冬季,被白雪覆盖的小屋,用雪花装点的柏林,浅抹一层白的柳条,以及那白雪是留有足迹的小路。池里的冰,晶莹剔透,如水晶;一缕炊烟,将整个冬季温暖。
故乡啊故乡散文 篇13
谨将此文,敬献给我记忆深处的家乡――题记
一、晒粉条
粉条做好了,需要晒干,然后收起来储藏或食用。
您可能会想,现吃的粉条,是不是不必晒干?直接吃新鲜的即可?不行,新做的粉条不好吃、口味不佳,我也奇怪、不知道为什么,需要晒干了以后再吃,才是正常的味道。
晒粉条,多在村西的观阳河畔。在沙滩上支木架,两根木棍搭起头捆绑一下,再叉开放在地上成个倒V形,许多个这样的木棍腿一字排开,上面再搭一条长长的绳子或铁丝,两端系一根木橛或铁棍,扎埋进沙里固定住即可。
粉条做熟了,捞出大锅,再用井水一遍遍冲洗、漂干净,像洗衣服时一遍遍里外冲洗灰尘那样。乡下没有自来水。但冲洗粉条只是冲掉表层的糖分等各种杂质,以免粘连到一起,同时也为冷却粉条。这个道理类似煮面条出锅后过一遍冷水。冲洗完毕,一筐筐搬到河东岸,分开挂到不足一米长的木杆上,木棍再挂至架好的一排五六十米长的大绳或铁丝上。
有时,晒粉条也在乡场上,或在村西去往西边观阳河的土路上,架起一溜木架子长绳晾晒。但是通常不敢在路上晒粉条,仅偶尔为之。乡下土路很窄,总有两条深深的马车车辙躺在路上。晒粉条这天,如果有本村或外村路过的马车,便无法通行。汽车更不要说了。乡下马路,本来就是按照一辆马车的宽度设计的,稍加余量。平时,如果有两个马车对头要在路上“会车”,那是不可能的,只得一个避到近处的岔路口,或者躲至不深的路边沟里,等待另车过去后再行通过。
这些架子是七拼八凑的,胡乱找来一些粗细不一长短不匀的棍棍棒棒,灰不溜秋脏兮兮的都能用上去,较长的就剩余在架子上方,朝天上刺着!这样晒粉条的长架绳,多的时候有六七条,高高低低、歪歪咧咧、横七竖八的,在沙滩上南北一排排摆开一大片,都挂满了白花花的粉条,远远看去像无数乳白色小型瀑布,密密麻麻一挂挂地向下垂着,很是漂亮、壮观。
粉条挂上去时是乳白或乳黄色,正点点滴滴不断淌着水。新鲜粉条的香醇美味,散发到整个空间里,与沙滩、河水、林峦、植物花草的味道掺和一块儿,在河畔和树林风中一阵阵迎来送往、飘浮荡漾。各排绳索的东头在河东岸地堰下面的杨树林边,西端距水面不远处截至。
其实,人工制作的粉条并不卫生。记得,那时候的粉条上,常带着泥沙、草屑、甚至小虫等杂质、赃物。
队里的粉房,木头棂窗户是不贴窗户纸的,脏旧的木头门也不关闭,都是随意敞开着,风来了若要关门没人不让,风想开门也随它便。因此,蚊子苍蝇等飞虫都可以自由进出、毫无遮拦。大院里猪马驴牛粪便的骚臭味,始终囊括着粉房。你想想脏不脏?
还有灰尘泥沙,房顶的灰黑色高粱秸屋笆灰尘会掉下;常年积累的灰尘在屋笆上一串串悬垂着;飞虫可能被滚烫的蒸汽击落进锅;再是风流带来的尘埃泥沙;还有操作者苦涩浑浊的劳动汗水,有不少流进锅里。在锅里沸水和满家蒸汽弥漫之中,他们常是满脸大汗淋漓。还有双手,在整个大约半天的操作过程,一般是不洗的,不管动过什么、去过几次茅房。
最后,这一切基本上毫无例外地被食用者送进了嘴巴。
我搜索网络图片,看到有些地方,现在还有民间土法做粉条,有在露天地里的,什么风吹草屑泥沙昆虫,都有可能掉进锅里。还不如我们那时候的粉房干净。
吃着可口的粉条,您可能想象不出粉条的加工、晾晒如此费事费力。
自然,漏粉条要事先选择好天气。没有太阳天,做出粉条不能晒就腐坏了。
做粉条的废泄水,用于喂猪喂牲畜,一点不会浪费。做粉条剩下的残渣,及之前,做制粉条的原材料粉团时,余下的下脚料废渣亦然。
晒粉条时,当然也比较脏,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蚊蝇等大自然的各种虫类都会不请自来,和我们一起玩耍、卖疯。它们,总是欲将这一切据为己有,随意餐饮践踏,从来不和谁打招呼;在此地免费消费、快乐游玩――包括粉条与河水,沙滩与树林,水中鱼和虾。它们从来不管不问这一切是谁造的、主人是谁?树是谁栽的、河是谁家的?
沙滩上,有专门看守晒粉条的老者,一般是不能上山干活的老人或病残。青壮劳力是舍不得用于看粉条的。
观阳河东西两岸,沙滩以外都是森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林里光线暗淡,各种高草或灌木丛密密麻麻。这时节,林中树叶落了满地,茅草大多已经枯黄。河畔周遭,树林、沙滩、河水、粉条架子,就是我们孩子们的站(玩)场和乐园。
二、捡粉条
捡粉条,这样的好事儿,怎么会少了孩子们?
星期天只要有工夫,听说哪个生产队晒粉条,我们叫上几个小伙伴,一颠一伙、嘻嘻哈哈地就去捡粉条。什么工具、布袋都不用拿。把自己带去就行了,哈哈。
我来了,孩子们来了,苍蝇蚊子蜜蜂蛾蝶蜻蜓燕雀陆陆续续也来了。
是的,我们都来了。此时的河畔,是我们大家伙共享的一片天。
我们来此,肩负着两大艰巨使命、中心任务:捡粉条和玩耍!
沙滩上,已经支起来几根绳索。挂好了一些横杆粉条。男女劳力们在一片片绳索架子间走动,往上挂粉条、摆弄着。
看来,飞虫们和我们差不多少,也都是贪吃、贪玩才来到晒粉条现场。它们来来往往,在粉条上面起起落落。几个苍蝇时而追逐嬉闹着,在半空飞翔盘旋出各种弧线,再落到粉条或支柱、横杆、绳索上。蜜蜂呢,有时候趴在粉条上半天不动,埋着头不声不响的,像个思想家!不知道它在采什么、想什么、读什么?有时候,某个蜜蜂嗡嗡着嗖一下从我们脸边掠过!像一支利箭。
西侧河面上,燕子在水面上方东西南北来回穿梭,时而飞到晒粉条的上空。蜻蜓间或来来去去,在晒粉条和河面间。还有,叽叽喳喳虚头巴脑的麻雀,不喜欢河水,一般只在树林和粉条架子间飞来飞去,显得闲散而无聊。
我们呢?也好不到哪儿去!脱下鞋子和背心或衣衫,一群一伙的,在粉条长排之间东跑西颠、大呼小叫尽情玩耍。我们时而来捡粉条,时而跑河里玩水、捉鱼虾,见到蜻蜓蜂蝶便到处追赶扑捉。热了,我们就跳进浅浅的河水里凉快,随便追逐抓小鱼虾,还洗脸洗头,有时甚至把满身都撩上水。冷了呢?便跑进树林里暖和,躲到大树背风处,或钻进高高的草丛取暖。
我们在木架和铁丝、绳索下面钻来钻去。有时候也打打闹闹,在一排排粉条架之间或底下捉迷藏。孩子们要玩耍,是不需要专业道具的,随时随地、什么都可以当作玩具或游乐场。
沙滩表面经常晒得暖融融的,我们赤着脚满沙滩嬉闹瞎炮,脚下的沙滩散散的软软的。但是,沙里有时暗藏杀机,锋利的石子会偷偷摸摸割破我的脚板,却浑然不觉,过后才发现。有时候玩够了走回家,才想起来鞋子落在河滩上。赶紧跑回去找鞋。
我们边捡粉条,边吃着半干的粉条。有的粉条干了,需要在嘴里浸泡老半天才能嚼得烂。我最爱吃一种大疙瘩粉条,像个小蝌蚪,两端或者仅一头带着细尾巴,是漏粉条时的操作瑕疵次品,半干的时候挺好吃,面咴咴的口感很好。吃剩的碎粉条,带回家可以留着做菜。
捡粉条,很是有趣。我们在架子绳索底下拱来拱去,不长眼的绳索、铁丝或架子,经常勒到我同样不长眼的头颅,撞上我们不长脑子的腿脚!在沙滩上、木架间绊倒摔跤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一挂粉条整体滑落到沙滩上,沾满了沙子,紧黏其上的.沙粒无法去掉。得等到晒干后、将来食用前,在水里浸泡后使劲搓掉。
粉条架下,往往滑落、折断一层长长短短的碎粉条。湿粉条上面沾了不少沙粒。这样大批的粉条,都有主儿!他们的名字叫集体。哪个孩子不知趣捡了,会被看护的老人斥责轰走。等待差不多干了,看护的大爷会用搂草的竹筢搂走。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粉条垂涎三尺。等待晒干搂走后,竹筢漏掉的一星半点碎短粉条,才属于我们,大人不稀要!此时,我们一哄而上抢而捡之,用手一点点揭下来粉条上的沙子。小孩子,始终生活在“捡粉条小社会”的最底层!楚楚可怜啊!
为什么捡粉条?穷啊!虽然含有孩子玩耍、好奇、馋嘴成分在内。捡了粉条,能解馋、可做菜,还格外赚了玩耍!一举多得。现在,再好的粉条,你扔在地上,有人捡吗?
捡的碎粉条,短的装在衣袋里。稍长的不适合装进衣袋,用手一直拿着。从树林里拔几棵高草,用草茎绑粉条,捆成一小扎带回家。
当时,我们完全不注意、没在意粉条的脏乱、卫生与健康,没有这个心思。我只觉得粉条好吃,只知道粉条甜咝咝、香喷喷的。在饿着肚子的那个时代,从来就没有想过粉条干不干净。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才有了这个“穷心思”。而且,现在已经不大爱吃粉条了,因为里面含有明矾、金属铝,会残留脑中使人变笨。吃饭菜还学会了挑肥拣瘦,这个不想吃、那个吃够了。比当年“文绉”高雅了许多,全然不是那时候狼吞虎咽,什么饭菜都能下肚;是饭不是饭,都能填进嘴巴!
现在,我们买的粉条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大多是成套的机器设备制作的粉条。食品卫生有了保障。当然,在乡村集市上,今天还能买到农家按传统工艺流程手动土法加工的粉条。
乡村生活,永远不会像城市那样精致、讲究。从古到今、现在亦然。
写故乡的随笔:故乡中秋 篇14
出太阳不冷,吹凉风就冷了。得穿外套。因为地势高,庄稼都长得迟,还有没有掰的玉米,没收的稻谷。烤烟收购接近尾声,有些农家还没熄烤烟火,有些熄了,没卖完,正在分等级理烟。
在家的多是女人,老人,孩子。青壮年多在外打工。几乎每家都与城市有关系,或是这个在城里,或是那个在城里。
农村也在进步,路修通了,网接通了,若不缺钱,在农村反而易于养生。
我在家睡得着,睡得沉。得爹妈叫我我才能醒才能起床。在成都不是这样,老早就起了。在外有根弦绷着,在家这根弦不在了,人就松懈了。
老家的菜好吃。主要是味道是自己熟悉的味道。菜也好,肉也好,不好看,好吃。菜都是地里现摘的,鲜。人总是喜欢童年时喜欢吃的东西。
风景好。我们小寨四面环山,山有山崖,也有梯田似的土地。种庄稼的人少了,树多了。山脚下,是个平整的坝子,人户坐落在坝子边缘,坝子里种着庄稼。倒像是阳朔看到的山水人家。
夏天的山林就一个颜色,绿。秋天的山林五颜六色。有红,有黄,有青,有墨黑。刺杉就是墨黑的,一整片一整片。罗楸,各种乔木,叶子黄了,开始落。灌木,杂木,就色彩斑斓。
稻谷金黄,一片连出去,好看。居然还有流水。早年,我家门口有条沟,沟里每天淌着水。后来没水了。现在,水又有了,还不小。哗哗啦啦留着,动听。也还有虫唱,鸟鸣,风啸。山庄静谧,像世外桃源。
在路上,我给同行老乡说,我们老家真是偏远得不能再偏远的地方。在外面,别说我们乡镇的名字,就是县城名字人家也未必听过。问哪的?只能说是泸州的。其实和泸州唯一的关系,就是同属一个市。我们那里云贵川交界,算是远离江湖庙堂的地方了。
我们从这么远的地方走出去,真不容易。要经历层层阻碍。现在我们谋生只能在外面谋,但根始终在老家。人际关系割舍不了,情感上也割舍不了。
【故乡风景】推荐阅读:
故乡啊故乡12-21
描写故乡的优秀作文:故乡依然07-30
鲁迅《故乡》读后感:故乡的味道09-10
记忆之故乡描述故乡的作文900字09-16
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故乡的小河10-19
「写故乡的作文」请到我的故乡来11-12
再见了,故乡10-20
故乡的情怀06-30
故乡的茶园07-23
故乡的思念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