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社会

2024-10-08

冷眼看社会(共8篇)

冷眼看社会 篇1

“我们开会,前面8分钟是在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的没有时间了”。石钟山教授的10分钟言论,可谓是精辟。

就目前从媒体上看到的两会报道来说,也应该去除那些歌功颂德的而部分直奔主题。现在媒体报道不是明星代表、伟人后人就是民族代表、美女代表,但就代表的提案、群众的大事、国家的要事却少有提及,明显有些喧宾夺主。

《孟子·离娄章句下》讲过一个故事:子产主政郑国的时候,用自己的驾乘去帮百姓渡河。孟子对这件事的评价是:“惠而不知为政。”意思是说,这只是小恩小惠,他并不懂得为政。他要是懂得为政的话,就该把桥修好,让百姓不为渡河而发愁。君子只要把政治搞好了,他外出鸣锣开道都可以。今天人们对政治家的要求,比孟子的时代更高,即便修好了路,也应该亲民一些才好。

时下“歌功颂德”应经成为我们开会的“潜规则”。

实际上,在开会的时候,尤其是两会这样难得的会议,代表、委员们更应懂得珍惜:不仅要珍惜有限的会议时间,而且还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与会机会。这样,代表、委员们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民的意志表达出来,把代表、委员的职责发挥好,这才是代表、委员所要做的事。至于代表也好,报告也罢,有什么功劳,有什么好处,人民群众心里都清楚。尤其是报告,有什么好的,好在哪里就不必说了,因为人民群众是看得懂的;恰恰相反,报告需要代表、委员们审议的不是有什么好处,而是存在什么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一年一次的两会,倘若代表、委员们在10分钟的发言时间里,都用8分钟去歌功颂德,那么,代表、委员们还会有时间去审议报告吗?很显然,如此低效率的两会,开与不开又有啥区别呢?同样,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应该抓住有限的版面及时间去多报道那些和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提案,不要再纠缠到代表个人的“私密”上了!

冷眼看社会 篇2

影片叙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 无家可归的孤儿小花, 被饿得晕倒在野地。年迈贫困的宝柱爹, 顶着儿子媳妇的压力收留了可怜的小花。小花以自己的童真和纯洁, 加上自己年少的早熟, 一次次用自己的真情和可爱感动了婶娘和其他村民。最后, 村民们纷纷献出自己的一碗小米, 两个鸡蛋, 小花赢得了所有人的爱。整个小山村变成一个爱的世界。影片由悲及喜, 没有复杂的情节冲突, 只是一个单线的情感故事, 却赢得了非常可观的票房。导演真切触摸到时代的敏感神经, 从缺少爱到渴望爱, 从付出爱到收获爱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当中, 制造出一个个情感的波澜, 在收获观众的眼泪时也收获了票房。

首先, 呼唤真情, 挽住真情是影片的根本出发点。当情感逐渐被人们淡出后, 欲望社会的喧哗与纷扰, 让人们难以有一个宽容和平静的心态来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正如影片一开始, 小花, 一个孤苦伶仃的流浪儿, 在寒冷黑暗的野地里奔跑, 她在寻找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小花的奔跑, 正是当代人冷漠而又渴望温情的象征。影片将真情的呼唤、真爱的寻求作为主题, 把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细节串接起来。这一系列饱含情感的细节, 播散在整个影片的各个位置, 犹如一个个情感的地雷, 随时引爆人们的泪腺。整个影片浸染在一片素朴纯洁的温情脉脉之中。

同时, 影片将一系列催人泪下的细节, 置放于一个悲苦而寒意阵阵的氛围之下。小花渴望真情, 因为小花是一个无人收养的女孩。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 后娘的残忍与女孩的遭受歧视, 人间的悲苦都降临在一个弱小的女孩身上。村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愿意收养小花, 实在是小山村太贫苦了。宝柱爹一生没有婚娶, 将自己的一生用来带养两个陌生的外人。队长扛着耕犁, 将一小袋全家人指望过年的白米放在宝柱爹的篱笆上, 香草三番五次地要将小花送出去, 都在于村人的生存条件的恶劣, 进而引起生育观念的落后, 人们善良的自私。这一切犹如中国古代的苦情戏, 共同营造了一个寒意深深的悲苦氛围。正是影片的寒意阵阵, 更令人自然而真实地感觉到人间的温暖。观众在悲苦和真情中愈感二者的悬殊, 就愈体验到影片中逼人的情味。因此, 影片的结尾显然与前面的悲寒氛围难以一致。十四年后的小花, 回到了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 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用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守护和回报养育过她的这片土地。一切都在宝柱爹的爱心召唤下, 小花、宝柱爹、宝柱、婶娘都拥有了爱, 村民们也受到了爱的熏染和心灵的洗涤。影片结尾, 小山村一片雪白, 既是人们的心灵世界一片纯洁的象征, 又隐喻了即使是天寒地冻的冬天, 也处处充满春天的温暖, 不再有寒冷。这个大团圆的结局虽然照顾了广大观众的愿望:让爱永远延伸下去, 却与影片的主导悲剧氛围不相一致, 破坏了艺术的整体性。

应该说, 当我们习惯了都市生活的奢华与诱惑, 迷惘于婚外情的时尚与负疚时, 影片将我们拉向中国的农村, 在牧歌式的农村生活中感受到一种与时代氛围不一致的悲苦, 具有一定的审美新异性。特别对于身处繁华闹市的都市观众而言, 一个原生形态的乡村, 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 一些淳朴得令人难以想象的村民, 都产生了极大的审美兴趣。其中的一个续一个的眼泪刺激物, 无形中具有一定的震撼力量。然而, 眼泪的流淌过于密集时, 就会挤兑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空间, 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画面本身, 无暇兼顾其中关于人性的思索。影片的表面布满了泪水, 犹如涂上了一层煽情的油脂, 阻抑了人们对影片的审美感知。

其次, 影片以原生形态的影像, 清新而单纯的故事来营造一种民族本土文化的原创性。近年来, 许多国产电影大都移植各种西方后现代式的影视技巧, 将种种奇幻的场面、传奇的故事、唯美的画面拼贴在一起, 成了真正的眼球艺术。惊悚的场面、快感的刺激成了当代电影娱乐化的主要追求。“把娱乐片当做拯救中国电影票房的灵丹妙药, 使当代中国电影创作, 在对待娱乐片的态度上明显地急功近利……为了将已经流失的电影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 娱乐电影作者们大都心照不宣地向‘杀得一个不剩, 脱得一丝不挂’的疯狂目标迈进”。 (1) 在他们的心目中, 越是如此, 就越是体现电影的现代性。实际上, 真正的电影现代性, 应该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里, 要求导演从民族本土出发, 立足于人们的本土生存意识和感性因素, 真正体现情发于衷的自然倾诉。

《暖春》将镜头投向一个北方贫困落后的农村。宝柱爹明知自己难以支撑的情况下, 毅然顶着压力将小花收养下来。香草三番五次将小花送走, 在于她认为小花影响了她的生育, 在于小花成为家庭的额外负担。这一切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 又是多么的合情合理。在村民们身上, 善良也好, 纯洁也好, 自私也好, 都似乎和什么主义、什么文化无关。宝柱爹说:“我这一辈子不识几个字, 但我知道一个理儿, 人不能见死不救啊!”“日子是苦了点, 但我这心里啊, 踏实!”这些朴素的语言, 真情的付出, 都源自一种人性本源的善良和素朴, 一种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而未经各种文化的濡染。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并非等同于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 也并非等同于传统的家族文化, 而是一种深深扎根在民间的一种本原性文化形态。它未受其他外在文化的浸染, 是在个人内心单纯而素朴的无意识心理和情感的支配下, 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的生存法则。从这点看来, 影片的煽情不在于影片本身感动了大家———而是原生态的乡村图景, 难以自抑的真情流露, 充分调动了观众自己的情感想象和无意识需求。因为现实生活太缺少人性的关怀了, 我们总想找个机会填补心中的温情渴求。尤其是众多城市观众, 他们虽然身在都市, 却都有一个难以抹去的乡村情结。这个乡村情结正是一种人间温情的体现, 自然人性的载体。可以说, 不是影片本身感动了大家, 而是我们的情感想象感动了自己。

这种原生形态的生活图景, 远离了各种画面的华美修饰和任何浅露的思想说教, 它的力量恰恰来自艺术家凭借自身生命的体验, 以“个性之眼”抓住了观众的这种心理。自然态的生活、自然态的情感, 昭示出一种人间渴求的自然人性。电影经常出现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 画面显得朴素而纯美。这种原生态的自然追求, 可以说对当代电影的发展是一种启示。特别是当下电影一窝蜂追求各种西方的表现手法, 而《暖春》静静地端视中国的乡土, 以乡村牧歌的形式来塑造艺术形象, 从而具有不可被其他民族复制的文化原创性和主体性。

最后, 电影淡化情节结构, 按照人物真实的内心情感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爱始终是电影推向高潮的一个主要动力。宝柱爹顶着儿子媳妇的压力收养小花, 图的是自己“心里踏实”;小花打着赤脚, 舍不得穿爷爷用仅有的积蓄买的新鞋;小花请求老师用铅笔头给她评作业, 为的是让爷爷少砍些柳条;队长轻描淡写地将自家仅有的小袋白米送给小花等细节, 都体现了一个爱字。影片以点带面, 每一个细节就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景, 就是一个刺激观众泪腺的感应物。

注重意象的运用也是影片具有强烈抒情性的主要技巧。影片开始的时候, 小花饿晕过去, 但手里还拿着奶奶给她做的纸风车。此时风车就是亲人, 攥住风车意味着小花渴望得到亲人的爱。风车被爷爷修好后, 小花在野地里尽情地跑着, 风车在转着。那是一种爱的诗意展现, 也是真情的呼唤。当婶娘用脚把它踩碎时, 小花撕心裂肺地大哭, 意味着她心目中唯一的亲情被强行践踏。最后, 婶娘感动了, 给小花买了一个新的纸风车, 意味着爱的回归。因此纸风车意象的使用, 既是影片情感的载体, 又给影片带来了无尽的诗意。

影片的单线结构, 一方面给影片填充大量的情感载体带来了便利, 也带来了内容雷同的弊病。“叔叔跟我说话了!”小花大叫大喊地跑到地里去。当胖婶送给小花一些旧衣裳, 小花又兴高采烈地叫“我有新衣裳了!”然后又跑到地里去。小花和爷爷相互谦让吃鸡肉, 可最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时, 又是吃鸡肉的场面。婶娘将小花手中的鸡蛋打碎, 而快嘴婶娘塞给小花的也是两个鸡蛋。这些大体雷同的细节, 虽然可以增强影片的情感震撼力, 却是影片缺乏艺术想象力的表现。“重复相同的情节, 重复到令人生厌的地步, 让情节像走马灯似的循环, 这个方法我认为不是技巧问题, 而是想象问题”。 (2) 艺术的根本在于启动人们想象的翅膀, 重复应该是增强人们对世界、人生的认识, 而并非仅仅赚取人们的眼泪。

一部优秀的影片, 应该情感真挚却又不显矫情, 诗意盎然却又寄寓深刻的人性思考。导演应该透过融有自身体验的个性之眼, 在简洁流畅的镜像中编织一曲具有民族文化原创性的牧歌, 最终体现一定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与主体性。

注释

1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版。

冷眼看知青 篇3

在我的眼中,知青是最虚伪、最矫情、最自恋、最自私的一代人。为了方便地陈述我的理由,我得先讲点知青在没有成为知青时的事儿。在此我无意揣测老人家当初是打着怎样的算盘,号召那两千万个少男少女到“广阔天地”去滚一身泥巴的。我只是想说:知青这个群体事实上是咱们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形成的城乡两极格局中明显的受惠者和既得利益者。所谓“老子打江山儿子坐江山”,知青们从呱呱落地那天起,脚下踏着的就不是乡村的黑泥土,而是城市的水泥地和柏油马路。尽管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低,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仍是极为明显的。因此知青们的童年少年时光,比当时中国广大的农村中像我父母那样的孩子,要幸福舒适得多。他们不必从很小起就跟随大人们到布满蚂蟥的农田里,学着插秧,收割,捡麦子,拾稻穗,遭受那轮真正的红太阳。他们就读的学校也绝非那种由各种乡村土庙祠堂改成的土房瓦屋,而是有窗玻璃遮风挡雨的砖房甚至楼房。在我父母那样的农村孩子还不知道幼儿园是个什么玩意的时候,那些“革命的接班人”——日后的知青们从两三岁起就接受了各位阿姨的小心照料,有的甚至还沐浴在从农村来的保姆的呵护中。他们正是通过血缘关系继承了当时社会里有利于他们的不平等,享受到了几乎所有中国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胜利果实”。

也正是因为这种年少时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造成的极大的优越感,他们后来到“广阔天地”滚一身泥巴吃了一些苦头后,就感到巨大的落差和无比的愤懑,便以为自己这伙人倒了一千八百倍的大霉,中了最最不幸的大彩,是开天辟地从古至今受到最不公正对待的受害者。于是在使用种种用脑子能够想得出来的,明的暗的,阴险的堂皇的,无耻的无赖的招术,一拨又一拨地离开“黄土地”、“黑土地”、“大草原”和“西伯利亚”后,回到城里暂时找回了公正的知青们,开始用种种催人泪下的文字来描述其受到的不幸,不停地通过各种媒体制造出被社会长期遗忘的孤儿形象和轰动效应。一时之间,呼天喊地泪雨如瀑,诅爹咒娘哀号若雷,竟在刚解冻的大地上掀起了团团波风浪雨。而这之中,最能表现他们当时强烈情绪的就是所谓的“知青文学”。尽管这种文学充分暴露了知青作家们艺术表现力的贫乏和思想的浅薄,但因为代表了当时两千万知青中大部分人的被压抑的愤懑,故而能一下子红遍南北,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在这种文学中,有些作家的声音显得特别高亢尖利、可笑肉麻,他们“松了绑就忘了痛”,“有了奶即是娘”,用一种矫揉造作、闻之欲呕的伪浪漫主义,来抚摩、美化昔日的苦难和悲惨。明明是遭人算计当了傻B还偏偏高喊“青春万岁”、“理想万岁”,其昏庸和愚昧达到了极点,其虚伪和自恋简直惨不忍睹。

这些所谓的作家们,其实早已忘记了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在那苦闷的岁月被烧死,整死,自杀乃至神秘地失踪;他们也早已忘记了他们之中的无数女知青,为了仅仅是能回城当个街道工人,就把洁白的肉体躺到村支书肮脏的床上;他们更是忘记了他们在乡村的种种恶行,从偷鸡摸狗到大规模斗殴,从欺骗农家女到遗弃自己的婴儿——他们为什么不写一两本真实的《知青偷盗史》、《知青械斗史》和《知青犯罪史》,做一点发自良心的忏悔,告诉后人和历史:我们并不是那么干净?!

当他们如此自恋而又自欺地为其群体作粉饰性的赞颂,如此不厌其烦地唠叨其苦闷哀怨,宣称自己是不幸的代名词时,他们当然不会反问自己:在他们一个个如逃离魔窟一般抽身远走的农村,他们的同龄人,我父母那样的农村青年不是依然躬耕劳作如故——在那广袤无垠的黄土地、黑土地上日日脸朝泥土背朝天?——难道他们不是更有资格被称作受害者?难道他们一辈子就应该白日苦作夜里苦睡地过着“原始人”一般的生活?难道他们不向往城市,不向往体面一点、干净一点、舒适一点的生活?可是他们又能找谁去呼吁,去呼喊,宣称自己才是天底下受到最不公正对待的不幸者?

没有人替我的父母们说话,他们无法获得表达的权利和机会。尽管乡村那么大,那么辛苦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养活着城市,但它又是那么无力,那么懦弱,没有发言权,只会忍气吞声,打落了牙齿和血吞。即使时而会愤愤不平,但它马上又会宽慰自己:知青毕竟是城里人,他们只不过是迫于时势和一时发昏才到这里来打打擦边球,他们注定不是生产喂养他们粮食的土地上的子女,他们早晚会离开的,这儿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不会多呆在这儿,哪怕一小时,哪怕十分钟……

在一个城乡两极格局存在明显分配差距的社会中,谁也不愿意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农村里。从小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好处和优越性的知青们更是不愿意。他们采取种种手段逃离农村,不过是人的趋利习性的一种当然表现,称不上多么阴暗卑鄙,更谈不上多么神圣值得称颂,如某些别有用心者所言。但是令人感到厌恶和不屑的是:他们在成功地逃离,腿上的黑泥还没有洗净后所摆出的那种极度煽情,反反复复吟咏个不停的“大曝伤痕”的自恋病。仿佛世间之最不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地被他们全都承受了,而那些坐了牢又坐牢甚至死在牢里的老右派们、“走资派”们、“地富反坏”们,那些一次又一次从饥饿线上及各种运动中偷生下来的老百姓们,就统统比他们幸运得多愉快得多好过得多。仿佛只有他们承受的打击最深重,只有他们品尝的屈辱最辛酸,只有他们才够资格诅天咒地:“老子惨透了!”

当愤懑的倾诉变成蔓延于整个知青群体及其话语代表者身上,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吟哦”时,他们的这种歌泣就会逐渐变成一种令人反感的矫情和自私的虚伪。因为在整个民族疯狂的灾难里,几乎所有的国人都是不幸命运的承担者,都或多或少地付出了不同程度的代价。在这个全民性的集体悲剧中,两千万知青的不幸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恰恰是这一小部分,却通过青春时期特有的煽情方式将这种不幸夸大,扭曲,演绎得超过民族其余国民所承受的不幸,使其成为民族不幸的合唱中嗓音最尖的高声部,给人造成“天下惟负我”的假象。

这种源自少时城市生活的优越感膨胀成了一种如此难以抑制的自恋,通过不断的表演令他们集体赚取了附和的眼泪和同情之时,也使他们陷入了情绪性的宣泄而忘却了冷静的反省,他们之中很少人能有逝去的王小波那样的理性——“不就是荒废了十年学业吗?这个彩老子也认了。现在不过四十来岁,还可以努力嘛!”——而沉浸于哀怨之中往往又使他们失去了起而奋斗的力量和时机,知青中的很多人就这样在被耽误了青春后又主动遗失了自己的青春,在日后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素质低下和缺乏技能纷纷失业被淘汰,沦为了城市人群中的边缘人物和底层者,在成功地回到城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发现面前的城市并不是属于他们的。

而知青中的另一部分人,在利用群体的表演获得同情喝彩之时,却将其在农村的滚爬摸打掌握到的、而在正常的学校教育中无法学到的各种生存技巧和各类社会关系网络知识,运用于社会“寻租”机会的获得,在混迹于政界商界及各行业的过程中,于体制漏洞和改革缝隙中赚取了大量的生存资源,成为经济浪潮中一拨又一拨的暴富者和既得利益者,从而随着改革的进程,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们为主体的,掌握大量社会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中上层精英集团。也正是在此情境下,当他们在登上权力和金钱的峰顶,来俯瞰芸芸百姓的贫苦和忙碌,回首他们的“当年”时,他们聪明地发现:正是当年农村的艰苦生活,为他们日后的升迁和发达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使他们得以成就今日的辉煌。于是在这种“恍然大悟”后,他们开始利用手中的资源,互相呼应着举办各种展览会、纪念会、茶话会、座谈会,在各类媒体上大造声势频造热闻,以一种发迹者洋洋得意的嘴脸来重温“昔日的理想”和“美好的生活”,用种种自欺的语词将其包装,美化,涂改,并声嘶力竭地高喊“青春无悔”,继续为之顽固地辩护乃至肉麻的吹嘘。

如果说回城知青当年的哀叹只不过是一种交杂着愤懑和伤感的煽情,那么现在的这些所谓的“无悔”派们则是在大言不惭地犯罪。他们不仅是对我父母那样的农村同龄人犯罪,更是对他们当年的同学、朋友,如今已沦为城市最底层的下岗知青们的犯罪。因为正是他们利用了各种“寻租”机遇,在一波又一波的权力货币化浪潮中占尽先机,捡了人民币又抱美元,才造成今日中国利益分配极为悬殊的现实。而如今的他们却摆出一副冠冕堂皇的嘴脸高唱“无悔”之歌,做了贼还高喊抓贼。其实他们比谁都清楚:他们无悔是因为他们已挤进了既得利益者集团,他们无悔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巨额存款,拥有了豪华别墅、高级轿车和成群的美女!

如果说我对知青们煽情的哀叹仅仅只是厌烦,那么“无悔”派们让我感到的只能是恶心加呕吐,是不堪入目与备感无耻。若要总体地评价知青这个群体,我认为由于他们自身的羸弱和环境的限制,由他们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极为有限的。他们之中没有产生公众认可的思想大师和艺术大师,这与他们曾无数次歌吟的苦难所应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是极不相称的。他们之中更没有产生一批了不起的大企业家,领导产业革命的一代枭雄,而他们的下辈,我的兄长辈人物张朝阳、丁磊们,显然会比他们做得更出色。作为整整一代人,他们在历史的发展中没有出色地完成承前启后的代际传递,过早地显露出自身贫弱、后劲不足的疲惫之相,尽管他们现在还占据着舞台,还在继续“发光发热”,且极有可能影响将来中国的命运。

冷眼看社会 篇4

作者:海上刀

听说钱理群要离开北大了,离开中国这所最有象征意义的大学,钱理群对于北大而言,也许是算不了什么,这次开除或者说解聘事件,最多不过给几个午后的闲人做饭后的谈资,或者给几个有恶意的闲人做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更深的意义,我觉得实在甚为寥寥。

就钱理群的很多观点来说,我也未必赞成,但我欣赏其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尖锐,甚至不留任何情面的刻薄。有人说钱理群是新时代的鲁迅,我不赞成这种说法,不管是钱理群还是余杰,都还在鲁迅的阴影中生活,只能说是二流的复制品而已。不是说现代人退化了,不足以产生新的鲁迅,而是因为大学退化了,再也不能替有思想的人提供任何自由和多元化的温床。如果鲁迅不幸而出生在今天,那么注定也就没有可能有历史上这样的地位。

回首北大的历史的时候,确实可以感觉到中国思想界的华章,那些新鲜的注入整个民族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在未名湖中荡漾,北大之所以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不是因为北大的嗓门大,而是说出来的声音坚定而丰满,具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

然而今天的北大毕竟不是往日的北大了,连西南联大都不是。记得当年,西南联大有几个教授公然在操场上发表演讲,号召学生反对国民党专制。一位教授在数千学生面前大声地问:“蒋先生来了没有?如果蒋先生来的话,我现在就请你下台”,然后台下是一片喝彩。因此,西南联大能够涌现出一批批彪炳史册的精英,更多地得益于这种学术的自由,不受主义的束缚的开放性。

而从钱理群事件我们明显地看得出,政治挂帅的阴影仍然象幽灵一样在大学中间徘徊,我给你自由,只是给你歌颂伟大的自由,而不是你所想要的自由。只要这种阴影一天不被蒸发,诺贝尔奖就不会从天而降。离开学术自由来奢谈大师的出现,实际上是个和笑柄接近的名词。

钱理群走了之后,北大的教授的数目并不会降低,虽然配得上教授这个称呼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们缺乏思想家却从来不缺乏教授。钱理群的走,对于北大也未尝不是好事,起码从政治上或许会获得一些显而易见的褒奖,听话的孩子总是有糖吃的,虽然那块糖吃到最后总是无比的苦涩。

北大的大楼是逐渐多起来了,我在假期中去看的时候,那些古老的建筑在这些大楼的阴影下面日见矮小了。但北大无形的高楼却在日渐稀薄,甚至我们在学校中行走的时候,都在怀念:那些历史上的华章,真的.是在这样的一所大学中上演的么?

五十年了,旧的好传统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完全糟蹋了,中国大学的精神也早已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今天的北大只是政治上的首都而已,已经和学术上的高屋建瓴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失去了思想上的高标之后,纵使北大的新校门修了再修,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据说北大的校长可以享受部级或者副部级待遇,这个很好,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也无可非议。宁可多一个平庸而安全的教授,胜过多一个棱角太多而太危险的人物。何止北大如此,哪所大学又不如此?

我对杨振宁的愤怒是有理由的,其实他自己知道,中国大学最缺乏的是什么,但他却宁愿逢迎权贵,并且胡吹什么诺贝尔奖20年内落户中国。如果一个人是因为无知而这样说,我们可以原谅他的无知。如果一个人明明知道却什么都不肯说,我们也可以原谅他的沉默。但杨振宁的作为却不在此列。我承认杨振宁已经算得上是华人中的科学精英了,但他还算不上一个巨人,因为他没有自己独立的风骨。

当钱理群离开北大时,他也许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繁华已经就在身后,我们已经不敢回头一瞥。而那些冰冷的阴影却象暮色一样逐渐浓重,直到我们在这些大学中无法自由地呼吸为止。

海子,2000年8月

★ 簇群阅读练习及答案

★ 小蚂蚁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钥匙阅读理解题答案

★ 拯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掌声阅读理解题原文及答案

★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数字海洋

★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一分钟赛

★ 《最后一课》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故乡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冷眼看社会 篇5

就像每次淘金热一样,它自然吸引了很多淘金者。无数应用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将这个市场的规模推高到了500亿美元以上。现在,几乎任何事情都有针对它的应用程序。

但是,就像每次淘金热一样,热潮终究会过去。虽然远远看上去应用程序市场的发展势头仍然很强劲——据估计,到2020年,它的规模将会超过1000亿美元——但是,当你近距离仔细观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令人担忧的裂隙。应用程序疲劳是真实存在的。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这些裂隙会不断扩大,最终让整个房子轰然倒塌。

应用程序的辉煌与衰落

应用程序开发者确实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期。移动媒体超过了其他数字媒体,让昔日众多并不起眼的移动初创公司一跃成为巨头。例如,在2012年,在被社交网络Facebook斥资10亿美元收购后,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咖。而两年前,“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d CEO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则拒绝了Facebook提出的以30亿美元进行收购的提案,因为他相信这个公司还会继续增值。

在硅谷,现在每出现一家成功的应用程序初创公司,就会倒下一大片初创公司。今年,只有三分之一的移动用户付费购买应用程序。对于免费应用程序来说,统计数字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多数用户平均每个月下载不到一款应用程序。少数付费用户支撑着整个应用程序行业。由于下载量极其低迷,应用程序市场正在逐渐萎缩。

鬼城出现

那些只专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公司,将很快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这实际上是供需的问题。在昔日辉煌的时期,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应用程序开发商。因此,很多投资者渴望支持这些移动应用开发商。但是,现在的市场已经变得过于饱和了。应用开发公司的数量已出现了暴涨,而需求却出现了猛跌。

部分需求问题则是因为人们无法判断应用程序的价值。人们使用的应用程序背后不知投入了多少资金和人力。就连像健康医疗这样成熟的行业,也无法让其用户使用其应用程序,因为人们无法判断是否值得使用。

这就使得已有的应用程序牢牢地霸占了应用商店。由于没有风险投资的支持,这些资金不足的初创公司也无力反抗乃至推翻这些高高在上的应用程序。复杂的应用程序动辄需要六位数字的成本才能开发出来,而90%的付费应用程序每天赚不到1250美元。算上应用程序维护成本以及公司管理费用,开发应用程序实在是一个很有风险的业务。

更要命的是,科技的发展速度飞快。用户总是要求最新最棒的应用程序,一些较小的移动应用开发商,没有像大开发商那样的资源,无法像他们那样每三周升级一次他们的应用程序。

专营店的困境

最后,移动应用开发公司无法长久生存下去,因为没有技术可以永生。应用程序已存在十年了,这已达到了一般科技的寿命。它很快会像一阵风吹过。那些只专注于开发应用程序的公司很可能也会随风而去。

当然,应用程序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殆尽。在未来几年内,一些应用开发公司仍能够勉强获得利润。但是,一些平台供应商,例如谷歌(微博),已预见到单一的应用程序业务已进入黄昏。那些拒绝迎接新事物——例如,像那些具有自动对话功能的软件——的公司,将会被市场淘汰。

冷眼看“虎妈” 篇6

今年年初,一本名为《虎妈战歌》(中文版书名《我在美国当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的书在美国红得发紫,一度名列亚马逊网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五位。《旧金山纪事报》形容说,虎妈的故事在网上疯传的速度超过了明星的八卦视频。《华尔街日报》网站有4000多篇评论,脸谱社交网站也出现了大约10万篇评论。《华尔街日报》刊发书评《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时代》周刊则干脆把虎妈的故事搬上封面。一时间,在媒体的煽动下,一场关于中美家庭教育模式的大讨论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该书作者蔡美儿,49岁(农历虎年出生),华裔,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虎妈战歌》是她教育两个女儿成才的真实记录。她在书中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她要求两个女儿每科成绩都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还经常骂女儿是垃圾。在严苛的教育下,蔡美儿教出了两个“很拿得出手”的女儿:一个14岁把钢琴弹到世界音乐圣殿,日前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同时录取;一个12岁当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还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记录。

“中国式教育”在美国大获成功,让中国家长喜出望外,称之为“东方的胜利”和“传统的新生”。但是有识之士却说,必须客观冷静地看待虎妈的教子经,否则后患无穷。

澄清:虎妈不代表中国家长

虎妈蔡美儿在书中写道:“我从来就不允许女儿索菲娅和路易莎涉足的事情:在外面过夜;参加玩伴聚会;在学校里卖弄琴艺;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或小提琴;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这便是著名的“虎妈十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中国古训。

但是,当虎妈的言论传到中国,却遭到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声讨。著名海归洪晃直斥虎妈的行为简直就像“地狱老母”。洪晃表示:“我在中国所认识的诸位母亲中,没人会像她那样对待孩子。身为法学教授的蔡女士在自命不凡这方面,可算是孤芳自赏了。”

有家长表示:“我认为父母重在培养子女的判断力、独立能力、价值观,没有必要过多干涉子女以后的生活。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都应该有自己的自由,他未来的生活是美好还是不美好,子女应该自己去承担,家长不应以领导者自居,决定子女的喜怒哀乐,包括生活方式。”

更有网友斥责虎妈的功利主义教育方式:“功利性的爱,功利性的教育,功利性的人生,真的快乐吗?其实人的一生很短暂,这样费劲地过,觉得真是一种自我涂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认为,家庭教育的功能不应被窄化。她说:“虎妈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好还是不好,我不好妄加评论,因为她与两个女儿的亲子关系如何,女儿的人格和价值观如何,我不清楚。我认为,家庭教育更多的应是通过成员间彼此的互动,家庭氛围的营造和熏陶,家庭成员的言行榜样,当然也包括成人的教导、要求、鼓励、支持等来实现。可以说,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传递生活知识、经验,更是孩子获得愉悦和安全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态度、性格和正确价值观,以及健康身体的重要场所和平台。如果把家庭教育的功能窄化,甚至更多地、过于严厉地教孩子过早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则是陷入了误区。家庭最重要的目标和功能,是为了培养身体健康发展、情感愉悦、人格完善、生活经验丰富、性格自信大方的孩子,而在这一过程中,亲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政协常委、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评论道:“孩子是生命的个体,生命需要尊重和善待。我以为,好的教育首先是尊重人的教育。即尊重人的人格、个性、喜爱和选择。尊重人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好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有自信心、有幸福感,让孩子能体验到生命中仅有一次的幸福童年。那些缺乏幸福体验的孩子,即使未来学业成功,事业发达,也难以获得美满的人生。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缺少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好的教育也必须承认差异,承认孩子有不同的特质和潜能,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发展他们的潜能。如果我们用高期待对待所有的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好的教育一定是关注孩子心理体验的教育,呵护他们的兴趣、自尊和求知欲。好的教育一定是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重孩子智慧的启迪。我认为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是有潜力的,成人要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和发展的空间。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也意味着他们是不成熟的,可能会犯成人眼中的错误。成人应该学会包容、宽容和善待。虎妈将太多的自我意志强加给孩子,代替孩子谋划成功路线图。很难想象,这样的教育能带给孩子真正的幸福人生。”

与虎妈截然相反的是,上海一位名叫常智韬的父亲,不失时机地现身说法,称自己对女儿进行民主式教育。他的女儿常帅坚持跳舞12年,经常因演出而缺课,却能在上海七宝中学年年获得奖学金,2010年被哈佛大学录取。常先生说,家庭教育可以很温柔,像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像猫一样。于是有人送他绰号“猫爸”。

本刊认为,一位母亲以老虎的面目出现,本身就是教育的失败。当母亲以老虎的面目出现时,又如何能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如何给孩子上好人性、人格这一课?虎妈扯起“中国式教育”的大旗,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误解。尽管中国的应试教育格局尚未被打破,但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才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民主的、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已成为主流意识,当然不会再回到粗暴、专制的老路上去。

背景:地缘政治与忧患意识

尽管《虎妈战歌》只是一位华裔妈妈的家庭教育回忆录,所谓成功经验也只是一家之言,但放在中美两国国力发展对比的大背景下,许多美国人却赋予它更多含义。

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虎妈走红跟地缘政治密切相关。奥地利妈妈、匈牙利妈妈是火不起来的,目前只有中国妈妈才能火起来。中国的强劲发展使美国这个多年来的世界老大感到如芒刺在背,特别是中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担心的追赶者,而此时虎妈使用的“中国育儿法”正好击中美国的软肋:在金融危机来袭时担心输给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同时没有准备好让美国孩子在全球经济中增强生存能力。

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6%左右,失业率却高达9%,而中国却有10%左右的经济增长,每年还有2000亿美元左右的对美贸易顺差。经济是这样,教

育也如此。2010年年底,中国学生首次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个学生评估项目,取得了34个参试国家中最好的成绩,让美国人大惊失色。当时美国在线杂志《石板书》认为,中美青少年成绩的对比让美国黯淡无光,而英国《金融时报》则一语双关地表示,中国的教育“强度”震惊世界。《纽约时报》援引里根政府时代教育部官员切斯特-费恩的话说,这使他又有了当年苏联抢先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美国人的震撼感。

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一直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多年来不断地大喊“狼来了”,而且每次出现什么危机,面临什么挑战,都会首先反思和改进教育。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曾对美国教育界产生强烈的震撼,政治因素激发了那一阶段的教育改革。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人又喊出“狼来了”的口号,题为《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随即出炉,强调教育要回到基础。这次,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使处于困境中的美国十分被动。2011年1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的封面故事对中国崛起的总结语是:美国衰退了,这一次是真的!

权威人士指出,奥巴马政府在提交的2012年美国政府预算中,为了减少赤字大力压缩政府各项开支,但为了保持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建设和教育的开支却不减反增。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华裔身份的虎妈在美国取得教育的成功,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人早已绷紧的神经,不火才怪。

争议:美国家长并非都买账

在《虎妈战歌》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行字:“在教育孩子方面,东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吊足了美国人的胃口。但阅读之后并非所有的读者都认可,事实上,反对乃至抨击的言论甚至占了上风。一位名叫瓦尔德曼的美国妈妈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上发表的署名文章颇具代表性。现摘录如下:

自从报纸刊登蔡美儿新作《虎妈战歌》那段又有趣又气人的节选之后,我那两个年长的孩子——一个16岁、一个13岁——就花大量的时间来攻击那篇文章,还准备向蔡女士本人发起轰炸式的强烈声讨,如果他们能碰见她的话。

看到他们的表现,我着实吃了一惊。我敢打包票,在此之前,我这两个孩子从来都懒得去读什么《华尔街日报》,一个字也不愿意读。

要是自己也准备向蔡女士发起轰炸式强烈声讨的话,我多半会像其他人已经做过的那样,指出这样一个事实:15-24岁的亚裔美国女孩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自杀率。我多半还会质疑她那种贪天之功的自大态度,因为孩子的成功固然有可能是来自那种吼叫加咒骂的育儿技术。同样也可能是来自孩子天生的音乐禀赋。不过,我的感觉是,她自己也明白这些道理。

蔡女士讲述了一个关于高压政策的故事。通过这种政策,她让自己的女儿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我想讲的故事跟她的不一样。我女儿萝茜有诵读困难的毛病,还好不太严重。医生诊断出她有这个毛病的时候,她正在上二年级,成绩远远地落在了同班同学的后面。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强迫她在浴缸里用泡沫塑料字母拼单词,强迫她做习题,背音标,进行各种诵读练习。我的威逼手段只产生了一个效果,那就是让她非常痛苦。结果呢,她一反天性,连学校都不爱去了。到后来,我们听说了一个特殊的精读培训班,那个班要求学生每天在一间小屋里待上4个小时,在一位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字母和单词的发音。这种班听着挺烦人的,萝茜却坚持要去,因为她喜欢书籍和故事,想要掌握阅读的技能。

艰辛的一个月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萝茜学会了阅读。这不是因为我们强迫她进行翻来覆去的练习,也不是因为我们拖着又哭又叫的她往前走、不给她饭吃,或者是不让她用洗手间。而是因为她自己强迫了自己。她独自攀上了那座高山,动力不是来自让父母丢脸的恐惧或者羞耻,而是来自她对阅读的那份热爱。她没有靠我们帮忙,自己一个人完成了这件事情。

毫不夸张地说,她的行动让我又是震惊又是自豪,直到现在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她意识到自已是一个坚定顽强的人,一个战胜了自己的诵读困难、有理由感到无比自豪的人。

我有一种感觉,要是有哪个女儿碰上了跟萝茜差不多的学习障碍的话,蔡女士一定会发挥自己那种令人赞叹的执著本领,为自己的孩子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之道。她多半会和萝茜一样坚定顽强,但却会选择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咆哮如虎的教育方式可以让一些孩子变成在卡内基大厅首演的钢琴师,同时也会让另一些孩子彻底崩溃。溺爱可以成为一些孩子堕落的借口。但也会给另一些孩子带来成功的机会。

分析:虎妈的成功只是个案

中国家庭教育巡讲团高级讲师韩丽女士认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家庭。虎妈独特的教育方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她的家庭的特殊性:第一,虎妈继承先辈的衣钵,对于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在技术上掌握得非常娴熟。第二,富裕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能够承受这样的教育方法。第三,虎妈的丈夫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角色,当孩子在妈妈那里受到打击时,在父亲那里可以寻求到支持和安慰,这使得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得到了平衡。所以,虎妈的教育模式只适用于她的家庭。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这种模式,应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中国人都知道,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实现,也最应该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指出,望子成龙是很多中国家长功利化的教育心态,与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教育体制的僵化都有关系。而给孩子自主权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孩子的自信心、被信任感、被欣赏感增强,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激发自我的创造力。所幸,人们开始理性反思目前的主流教育方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的一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就体现出这种理性反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曾表示,家长应尊重子女的选择,共同减轻课业负担,要给学生更多了解社会、思考和动手的机会。

本刊认为,虎妈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必须以客观、冷静的眼光看待,做出准确的思考与判断。其实,在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上,东西方在一些问题上可以相互借鉴。比如,虎妈在文章中说,中国父母不像美国家长那样将孩子想得无比脆弱。中国妈妈可以对女儿说:“胖妹,减减肥吧!”美国妈妈只能躲躲藏藏地谈这个话题,从来不提“胖”字,而他们的孩子到头来还是因为饮食失调和自卑而接受治疗。其实,美国孩子不像他们父母想象的那么脆弱,中国孩子也没有虎妈想象的那么坚强,关键是要掌握好“度”。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都应该向对方那边靠一靠,中国妈妈口里没有了“你是垃圾”,美国妈妈也别动不动就夸孩子“你太棒了”,或许家庭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总之,宽和严的协调,体现了东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魅力,但尊重孩子,尊重成长规律永远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前提。

冷眼看“羊胎素” 篇7

一支含有羊胎素的美容针,就让一位女子成为了“植物人”。这则消息听起来怎么能让人不为之乍舌和恐慌。不知曾有多少女子为了追求容貌挽留青春,到美容院里嗜羊胎素如命。有那么多的女子注射羊胎素都没事,但这位台北的女子注射羊胎素后却形同“植物人”,难道其中有其“玄机”不成?

美人血本无归,还落得这份田地。羊胎素是毒药吗?在国内市场中,有哪些羊胎素保健品,使用过程中又埋藏着哪些隐患呢?

“羊胎素”在中国

国内羊胎素的卖场,包括药店和美容院,市面上的一些产品有羊胎素口服液、胶囊、含片等,另外,羊胎素针剂既不属于药物、食品,也不属于化妆品,但它们都是以保健品或食品的形式上市。

羊胎素的非凡功效征服了无数的行业人士和爱美女士,他们津津乐道,对之爱不释手。九十年代后期,羊胎素类化妆品像一匹黑马,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内陆,迅即风靡大江南北!所谓羊胎素产品,不管羊胎素含量有多少,哪怕不含羊胎素成分,只要在产品说明中出现“羊胎素”字样,商家即可大力宣扬其“羊胎素”概念而大把挣钱!这就是概念炒作。另外,女士们衷爱羊胎素,是因为这才能彰显其身份!

2002年,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出联合公告: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发生“疯牛病”国家或地区牛、羊的脑及神经组织、内脏、胎盘和血液等动物源性原料成份的化妆品。事实上,在今天的中国化妆品市场上,已经重新涌现更多的“羊胎素”产品!而消费者现在对羊胎素的使用已经没了当初对疯牛病的那种恐慌。特别是那些进口的羊胎素(口服胶囊或注射针剂)产品,依旧占领着消费心理。很多女性朋友为了找寻美丽和自信,于是向美容院或药店询问有无羊胎素针剂,因为这样能永葆青春8~10年。果真如此吗?

曾有美容院老板说,有的美容院推出的“羊胎素美白除皱”特护项目,其中根本没有什么羊胎素成分,而是维生素加水,胆大一些的店家还加入了雌性激素。为了迎合顾客求快的心理,美容院直接往顾客脸部注射。短期内可能使皮肤变得白嫩,但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

羊胎素究竟是什么?

羊胎素从何而来?顾名思义,它是用健康的羊胎盘经过特定的工艺精制而成的。现代科学研究分析,发现羊胎素的重要成份是免疫球蛋白和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酶和干扰素,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在80%以上,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脑磷脂、脂多糖、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此外,还有转移因子、蛋白质活性因子、胶原蛋白素和核酸化合物等。

“延缓衰老”并非“返老还童”

早在十几年前,在风光旖旎的瑞士有个美丽的草原,草原上有个诊所,在那里,可以开展羊胎素细胞疗法,并有着返老还童的效果。前往者都是各界名流。当时,大家都把这当作神话般的传说。

羊胎素神奇的抗衰老、美容等作用震惊了世界。无论过去有多少种解释,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衰老的根源在于细胞老化。

羊胎素在延缓衰老这方面的作用是比较肯定的。而羊胎素中所含有的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蛋白质活性因子等,均有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

由于女士们大多比较在乎脸面的光彩嫩滑,因此羊胎素在女士们脸上所产生的效果就更被看好。羊胎素对于脸部的皱纹有很好的舒展作用,由于皮肤细胞的老化,弹性下降,造成抬头纹、眼角细纹和颈部的皱纹攀升,服用羊胎素后确可得到良好的改善。让各种斑点和自己绝缘。然而岁月的痕迹是无情的,细胞分裂的减慢,使沉积的色素难以消除,羊胎素内的活细胞可让女人重圆光洁之梦。一张五官俊俏的脸庞却会因角质层的增厚而暗淡无光。羊胎素内的活性细胞能协助细胞进行分裂,令新生细胞增多,同时令老化细胞恢复活力。服用羊胎素后,女人的面部能展现皮肤应有的光泽。

不过羊胎素的效果往往是一次性的,注射进去的羊胎素很快就会被人体吸收并排泄掉。

在保证健康的情况下延缓衰老

在最近几年当中,国内一些制药企业为了抢占国内抗衰老药品市场,纷纷推出名目繁多的“羊胎素”,其中许多产品的原料为羊内脏、胎盘,因其制备条件和工艺方面的问题,羊胎素成分的多少不能保证。在这种状况下,滥用羊胎素具有更大的风险。

北京国际抗衰老医学中心黄博士说,“抗衰老医学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整个治疗涉及了人体微生态环境的调整、免疫系统调整、内分泌系统调整以及其他诸多系统的功能调整,绝不是打三两针羊胎素就能解决问题的,况且羊胎素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那种声称羊胎素可以持续发挥作用5~10年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所以,对羊胎素用品,大众需要理性地看待,更重要的是爱美之余还要考虑内在的健康。我们送大家以下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要明确仅靠羊胎素一种药物达不到抗衰老作用,不能盲目迷信;

第二,要辨别产品真伪;

第三,全面权衡羊胎素的利弊。真正能放心大胆地使用羊胎素,只能等到从羊胎中分离出明确的生物有效成分,而且这种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确实能有效地调控人类与衰老相关的基因,然后再以基因重组的方法加以合成。但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大概还需要几十年。

羊胎素使用种种弊端

美国生物化学专家方舟子说,羊胎素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口服无效。注射羊胎素是否能抗衰老仍有待证实,其作用机制不明,而且有导致细菌、病毒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危险。

随着羊胎素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排异、红肿、过敏等不良反应病例渐渐增多,引起了医学界的警觉。羊胎素属于生物制剂,目前对于此类生物活性物质的质量标准尚未确立,所以,羊胎素的品质无法保证,疗效更是难以预期。此外,羊还有可能携带结核菌、布鲁氏杆菌,可以传播疯牛病毒,在进口这一环节中,很有可能引进疯牛病病毒,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则新闻。

冷眼看燃油税“借壳上市” 篇8

离奇的是,中国的燃油税却是“借壳上市”——借助消费税的壳上市。

为什么要这样做?财政部科研所专家是这样说的:“如果单独设一个燃油税,改革成本很高,不仅要重新搞方案,通过立法程序,还需要很长时间。另外,如果单独设置燃油税,税制会变得复杂。并到一起,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提高,税制相对就简化了。 ”

很难理解,在燃油税讨论过程中,耗费的成本难以估算,又何至于怜惜一个程序的成本?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执行。”显然,如果要开征燃油税,就必须走立法程序,而要走立法程序,需要公开征求有关燃油税开征的相关意见。同时,必须公布相关细则,听取民众意见,并召开听证会,对相关细则进行辩论和修改。最后,经过人大批准立法后实施。

现在,经过“借壳”消费税,相关立法程序被巧妙地避开,而由相关利益主体经过博弈,出台了一个征求意见稿,民众的参与权被剥夺了。在燃油税即将出台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情况下,公众不仅对相关细则一无所知,甚至对于是否确有其事都无从知晓。燃油税“借壳”消费税的时机非常微妙。

国际油价从147美元/桶,一路暴跌到40多美元/桶,相应的,美国的油价(包含30%的燃油税,其燃油税中包含了过路费和过桥费)也一路下跌。以此对比,国内油价比美国油价高出一倍还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油价纹丝不动,燃油税粉墨登场,巧妙地转移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热烈的争论中,相关垄断企业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对于为何不先降油价再出台燃油税,财政部科研所专家这样解释:“如果先降价再加税,囤油现象必然出现,管理上防不胜防。过去,每当有风吹草动要推燃油税,都出现过此类现象。这次,为平稳推出,可能就排除了这个选择。”

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我国燃油税税率若与美国一样,油价也应该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谁还去囤积成品油?

而且,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开征燃油税并不提高油价。问题是,国际油价已经从每桶147美元跌到了40多美元,一旦国际油价上涨,中国的油价是否跟着大幅上调呢?过去谈论燃油税,总是以油价高为由拖延,原来,真正的用意在此。

出台燃油税的初衷,是为了促使人们节约,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但是,在确保达到这一目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目前最要紧的是抵御金融危机,燃油税“借壳”消费税对高油价所形成的保护效应,客观上加大了运输成本,而这些成本很容易转嫁给消费者。

在我国燃油税税率与美国几乎一致的情况下,却没有把过路费和过桥费纳入其中。不仅一级公路继续收费,连二级公路收费也仅仅是“逐步有序取消”。

2007年2月,世界银行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高速公路通行费比发达国家还高。全世界建有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约有10万公里在中国。而且,我国新建的高速公路几乎是清一色的收费公路,公路的公益性特征被抹杀。应该逐渐取消现有收费公路的收费资格,还路于民。

目前,中国正在全力以赴抗击金融危机,启动内需。居高不下的运输成本加大了企业物流成本,成为抑制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不包含公路费、过桥费的燃油税实施后,逐步大幅度减少收费公路数量的工作也应同步进行,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的区域配置,为拉动内需服务,使中国经济以良性状态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快速向前发展。

上一篇:说课稿《插花艺术》下一篇:的年华是无效信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