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许可证

2024-05-21

辐射安全许可证(共13篇)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1

放射源安全许可证注销流程

1.2.3.4.5.6.7.8.9.10.放射源送贮备案网上申请 放射源送贮,获得收贮报告单

向开发区环保局提交副本、材料,送贮备案表盖章,备案完成。场所退役环评(36000元),取得场所退役环评批复(北京市环保局)场所环境检测申请(自己写,盖章)环评验收监测(3900元)网上申报辐射场所退役验收 收到场所退役验收合格批复

网上申报注销许可证(北京市环保局),提交正副本、材料。收到许可证注销批复,完成整个流程。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2

1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推进辐射安全管理, 我科参照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标准[1], 并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化的辐射防护制度、应急预案及流程, 其更具可操作性, 如放射防护管理规定、职业防护制度、放射性核素操作规定、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性药物配制制度、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流程等。

2 加强医护人员辐射安全文化教育

医护人员能否按照辐射防护原则开展工作, 除制定的操作规程、标准、规章文件等“硬件”外, 还需要“安全第一”的工作态度, 加强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教育, 培养医护人员在辐射安全问题的思维、意识、行为和安全观念[2]。我科利用每周科内业务学习时间学习辐射防护知识和医学辐射安全文化, 尤其加强对新进科室工作人员、实习生等的教育, 达到人人知晓, 人人参与, 人人管理。

3 科学安排, 合理布局

我科房间配置按三区制原则设计。高活性区主要为核素分装配药室、给药注射室, 卫生通过间作为监督区与高活性区域的通过间, 主要用于工作人员更衣、淋洗和进行体表污染检查。

4 优化高活性区出入流程

4.1 进入高活性区流程

于卫生通过间更换工作服、换鞋—穿戴铅衣、铅围脖、铅眼镜—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进入高活性区。

4.2 出高活性区流程

于高活性区内脱掉手套并洗手—回到卫生通过间, 摘口罩、脱隔离衣—脱去掉防护用品 (铅衣、铅围脖、铅眼镜) —于卫生通过间内再次洗手—表面污染检测仪进行检测, 判断有无放射性核素污染—更换清洁工作服、鞋—离开。

5 控制污染

高活性区内使用的物品不与其他非放射性区域物品互相换用。放射性核素的分装和制备在通风橱内进行。已被污染或疑被污染的用具专门收集, 保存在放射性废物储存室内。操作时严格执行优化后流程, 加强隔离, 严禁用口吸移液管转移放射源, 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和存放食物。当发生污染时及时处理, 避免污染扩散, 定期监测各处污染情况。

6 体会

核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 广泛用于临床影像诊断、治疗等方面, 核辐射安全问题便成为核医学科管理中的重点。通过建立健全辐射防护相关制度, 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辐射安全文化的教育, 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到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能积极主动执行优化后的工作流程, 达到辐射安全管理的目标。

摘要:通过建立健全辐射防护相关制度, 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辐射安全教育与优化工作流程, 使科室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达到辐射安全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辐射:安全标准真安全? 篇3

辐射危害是不定时的炸弹

传统观点认为,当一个细胞接受了电离辐射后,它要么死亡,要么带着受损的DNA继续存活。如果受损DNA无法被细胞的修复酶修复,那么它所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也会带着同样的DNA缺陷。有的缺陷可能造成细胞无止境地分裂,并最终导致癌症。而现在,一些科学家却提出了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细胞既没有死去,也没有立即出现DNA损伤,而是变得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细胞分裂了多次后,可能问题才会显现出来。而造成这种不稳定性的辐射剂量可能很小,甚至小于每年1毫西弗特的辐射剂量,而国际上的电离辐射安全标准也只是不超过1毫西弗特/年。可是,一次对胸部的CT扫描,辐射量就达到10~15毫西弗特,乳房X光照射的辐射量为3毫西弗特,还有人因为工作原因,长时间处于辐射较大的环境中,一年所接受的辐射可能高达20毫西弗特。如果小剂量辐射可能造成细胞基因不稳定是真的,那么辐射的伤害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甚至污染了人类的基因群,让我们的后代出现缺陷或者疾病。

辐射面前的脆弱者

由于辐射带来的不稳定性会在细胞分裂多次后显现出来,所以,那些还处于分裂中的细胞最容易成为“受害者”。一个人一生中经历的细胞分裂,大多数都是在生命的头几年或者青春期。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辐射的伤害。不过,像骨髓中负责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的干细胞、肠道和皮肤中的干细胞,则会在成年后继续分裂。另外,成年男性的精子会不断产生,也是因为精原细胞会持续分裂。这些分裂中的细胞在辐射面前,也特别脆弱。除了分裂中的细胞以外,有些特定的基因可能也会让细胞受到辐射后变得不稳定。英国牛津郡医学研究理事会的科学家从4个人身上分别取出一些干细胞,并让其接受辐射,结果在这些干细胞分裂了10~15次后,其中两个人的干细胞所分裂的细胞出现了染色体缺陷,而另两个人的干细胞所分裂的细胞一切正常。可能是基因让后两个人的干细胞受到辐射后仍能够保持不错的稳定性。

这样一来,除了儿童和青少年,我们可能还忽略了许多易受到辐射伤害的成年人。例如,国际制定的辐射安全标准只是针对一般人来说有效,而对于一些基因上容易受到辐射伤害的人,远远小于安全标准的辐射剂量也可能对他们造成辐射伤害。

辐射真的如此可怕吗

瑞典的可罗林斯卡学院发现,受到辐射的人类淋巴细胞所分裂的细胞会出现染色体缺陷;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发现,受到辐射的人类乳房细胞所分裂的细胞会出现染色体异常;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发现,受到X射线照射后的皮肤细胞所分裂的细胞有染色体问题。这些似乎都说明了,电离辐射会增加细胞基因的不稳定性,让受到辐射的细胞在多次分裂后出现染色体异常。而细胞基因的不稳定性可能带来很多可怕的后果,除了癌症以外,还会造成婴儿的先天缺陷、遗传疾病、加速老化、免疫力低下等等问题。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因为核污染、医疗辐射或者工作环境辐射大等患病或者死亡的人数可能大大超乎我们的预计。

不过,很快有学者提出,这些都是细胞在实验室中受到辐射后的结果,并不能说明活生生的人在受到辐射后也会出现相同的反应。英国国家放射防护局的研究者认为,低剂量的辐射会造成细胞基因不稳定的说法扩大了辐射的危害。从有关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的研究来看,核武器造成的辐射并没有导致细胞基因的不稳定性,即使有,也不能说明其能够导致癌症。

然而,支持辐射导致细胞基因不稳定的学者则认为,核爆炸幸存者受到的辐射和生活中长期累积的低剂量辐射本来就存在区别,前者没有导致细胞基因出现不稳定,不代表后者也一样。他们认为,英国国家放射防护局应该慎重考虑低剂量辐射对于健康的影响,甚至重新制定新的辐射安全标准。

小心驶得万年船

对于低剂量辐射到底会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现在还没有定论。支持方认为应该重视生活中的低剂量辐射,而反对方认为没必要因此引起恐慌。不过,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许多研究者自己便会尽量避免接受不必要的辐射。

链接:什么是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等。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电离辐射无所不在,例如自然环境中的宇宙射线,医学诊断上用的X射线、核医学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试剂。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和感知电离辐射,但是它却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而非电离辐射,因为能量较弱,所以对生物活组织的影响被研究得也较少。但在生活中,非电离辐射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微波炉、无线电波、手机、电脑等电器都带有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到底会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一直没有定论。

例如,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一位研究者便拒绝接受牙科X光检查,除非牙医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他也不吃从爱尔兰海中捕捞的鱼,因为英国核电集团Sellafield公司曾在那片海域发生过核泄漏。最近,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发现,日本福岛附近海域中鱼类所携带的放射元素水平在核电站事故发生一年后并没有下降。这说明,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产生的污染还在持续。也许,我们应该学习英国研究者的小心谨慎,对日本的海产品说“不”。

针对电离辐射的防范措施:

除了核污染,我们大多数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都来自于医疗诊断所使用的CT、X光射线、飞机或者地铁安检所使用的X光机器等。因为高空中有电离辐射,所以每次乘坐飞机我们会接受一些电离辐射。另外,大理石中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所以装修使用的大理石砖也可能存在电离辐射。应该尽量避免与辐射源接触。

1.遇到核辐射威胁的时候最好的预防方法还是将自己处于相对隔离的环境,避免接触核污染物。

2.出差或旅行时,如果可能,尽量选择坐高铁、火车,少乘坐飞机以减少旅行带来的的宇宙射线辐射。

3.在医院接受放射性检查时,去正规大医院,谨遵医嘱。

4.乘坐交通工具接受安检时,手不要伸进铅门帘里取包。

5.装修时,不要大量使用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装修完找检测机构检测下室内是否放射性超标。

针对非电离辐射的防范措施:

虽然我们还无法确定非电离辐射是否对健康有害,但同样,本着谨慎的原则,应该尽量避免接触。

1.通过在办公室和家庭摆放绿色植物来减少辐射。

2.合理安排家用电器,用距离进行防护。

3.使用合格符合标准的电子设备。

4.孕妇尽量少使用微波炉、复印机、电热毯,开了微波炉之后离开一定距离。

5.家周围有变电站、发射塔的人,及时掌握居住环境电磁辐射数据,学会保护自己,必要时维权。

6.手机接通的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孕妇可以考虑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来电。

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指南 篇4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都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一、管辖范围

一个单位生产、销售、使用多类放射源、射线装置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只需要办理一个许可证。也就是说辐射工作单位要按照使用最高类别的放射源或射线装置向相对应的机关申请许可证。

(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负责颁发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2.负责放射性同位素进口和出口的审批。

(二)省级环保局

1.负责颁发销售和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销售和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2.负责转让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野外示踪实验的审批(跨省的由总局审批)。

二、取得许可证的条件

(一)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必须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程序报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

1.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编制范围:

A.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

B.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C.销售(含建造)、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

2.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编制范围:

A.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

B.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放射源的;

C.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D.使用Ⅱ类、Ⅲ类、Ⅳ类放射源的;

E.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

3.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由辐射工作单位填报。填报范围:

A.销售、使用Ⅴ类放射源的;

B.生产、销售、使用Ⅲ射线装置的。

(二)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审验后留存复印件;

(四)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人员

1.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2.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生产、销售射线装置的单位应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3.其他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五)监测仪器设备

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辐射监测等仪器。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还应当有表面污染监测仪,且仪器的数量要满足使用的要求。

(六)工作场所

应具有与设计规模相适应,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及实体保卫要求的工作场所或放射性物质暂存库或设备。要有明显的、有中文警示说明的放射性标志。

(七)规章制度

1.操作规程

根据本单位辐射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单位辐射工作的操作程序。要制定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2.岗位职责

要确定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具体操作人员的职责,并附名单;

3.辐射防护制度

内容包括:专职或兼职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职责、防护设施的维护、监测方案的监督实施等;

4.安全保卫制度

内容包括:安全防范设备的维护、保安、看护人员的责任等;

5.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内容包括:维修计划、维修的记录、维修期间放射性物质的安全暂存等;

6.人员培训制度

要保证单位的领导、管理和工作人员接受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及相关法规的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7.台帐管理制度

要建立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台帐,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说明书要建档保存,确定台帐的管理人员和职责,建立台帐的交接制度;

8.监测方案

要制定周密细致的监测方案,内容包括:

A.工作场所的监测,要建立监测档案;

B.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9.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

内容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领取、返还;

(八)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组织结构、应急人员的职责;

2.如何保护事故现场;

3.事故的报告的途径、向哪些机构报告、电话号码等。

(九)废物处理

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源)的处理方案。产生的废物送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贮存;废放射源与销售商有返回协议的返回,没有的送吉林省放射性废物库贮存。需单位承诺的正式文件。

(十)放射性物质运输

销售放射性物质或流动使用放射源的单位,需要有符合国家放射性同位素运输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容器,其驾驶员需有5年以上驾龄。

(十一)图纸

1.辐射工作单位的地理位置图;

2.辐射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图;

(十二)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台帐

单位现存的和拟增加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并附放射源出厂说明书,射线装置说明书的复印件,并附放射源的照片。

(十三)医疗单位的制度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扩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还应当配备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至少有一名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十四)辐照装置要按照《钴-60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标准》(GB10252-1996)的要求提交“辐照装置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 篇5

XX县环境保护局:

XXXX医院位于XXXXXXXXX(原XXXXX)内,法人XXX。医院诊疗项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等,医院现有一台Ⅲ类X射线装置(F110-1-JB25-125kv25-300mA.),用于临床放射诊疗工作的开展。自业务开展以来,我院十分重视辐射安全各项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个人防护监测数据及人员培训、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成立了放射卫生及防护管理小组,形成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深入落实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及职业病防护等工作。医院于2010年11月30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X环辐证[01XXX]),许可证有效期至2015年11月29日止。现为医院诊疗业务的顺利开展,特向贵局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恳请批复。

2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程序 篇6

一、辐射安全许可条件

1、使用单位许可条件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拥有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单位(具体分类见附表),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依据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名录,应当设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的,该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其他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放射源分类原则对非密封源适用。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和许可条件参照Ⅰ类放射源;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和许可条件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二)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有满足辐射防护和实体保护要求的放射源暂存库或设备。

(四)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五)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监测仪等。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还应有表面污染监测仪。

(六)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

(七)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八)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还应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还应配备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至少有一名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2、销售放射性同位素单位许可条件

销售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二)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三)需要暂存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实体保护要求的暂存库或设备;

(四)需要安装调试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要求的安装调试场所;

(五)具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贮存、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

(六)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应使用满足国家放射性同位素运输有关要求的运输工具;

(七)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便携式辐射监测仪、表面污染监测仪等;

(八)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安全保卫制度、辐射防护措施、台帐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计划和监测方案;

(九)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3、生产销售射线装置单位许可条件

生产、销售射线装置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二)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三)射线装置生产、调试场所满足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要求;

(四)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五)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措施、台帐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和监测方案;

(六)有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4、装配单位的许可条件

将购买的放射源装配在设备中销售的辐射工作单位,应同时具备销售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许可条件。

5、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单位的许可条件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二)有不少于5名核物理、放射化学、核医学和辐射防护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1名;

生产半衰期大于60天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前项所指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3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6名;

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其中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三)有与设计生产规模相适应,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实体保护要求的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场所、生产设施、暂存库或暂存设备,并拥有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的所有权。

(四)使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运输、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包装容器;

(五)有满足国家放射性同位素运输有关要求的运输工具,并配备有5年以上驾龄的专职司机;

(六)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固定式和便携式辐射监测仪、表面污染监测仪、流出物监测设备等;

(七)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案;

(八)建立事故应急响应机构、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应急人员的培训演习制度,有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准备,有与设计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九)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二、审批权限

1、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审批的单位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使用Ⅰ类放射源以及销售(含建造)、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单位的许可证,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申请办理。

2、省环保局负责审批的单位

销售、使用Ⅱ-Ⅴ类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以及销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的许可证,向省环境保护局申请办理。

三、办理程序

1、许可证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申请单位,在取得辐射项目环评批文及参加工作人员上岗培训考试合格后,准备相关材料(参见材料清单),送省环保局,由省环保局与国家环保总局协调现场检查及相关事项后,到辐射工作单位现场检查并核实辐射装置的种类、数量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出具初审意见后报国家环保总局受理审批。

2、由省环保部门审批的申请单位,在取得辐射项目环评批文及参加工作人员上岗培训考试合格后,准备相关材料(参见材料清单),送县(市、区)环保局,由县(市、区)环保局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出具现场检查核实情况的书面材料,再送市环保局,提出初审意见,送省环保局审批。

四、申请单位需提交的材料清单

申请单位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申请材料一式四份,省、市、县环保各留份,申请单位自留一份):

(一)《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审验后留存复印件;

(三)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四)满足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许可条件的证明材料;

(五)已有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单位需提供《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申报登记表》;

(六)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源,使用Ⅲ类射线装置,拥有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单位,需提供3个月内市环境保护局的现场检查记录,其余的辐射工作单位需提供3个月内省环境保护局的现场检查记录;

(七)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

(八)有废放射源的单位须提交废源存放及处理情况说明;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7

1 仪器与方法

1.1 监测仪器

BH3206表面沾污仪(北京核仪器厂生产,仪器编号4581),identiFINDER-N型便携式X-γ剂量计和能谱仪(仪器编号:3555-7),FH40G+FHT752型中子剂量当量仪(仪器编号019603)。

1.2 监测方法

按照《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进行。

2 结 果

2.1 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PET/CT工作场所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加速器在生产F-18阶段,加速器室内有一定的射线泄漏,γ辐射剂量率最高达到7.92 μGy/h,距加速器防护门3 m处为0.55 μGy/h,仍然高出环境本底数倍,但加速器机房外环境接近辐射环境本底水平;合成分装过程相关操作台面有一定的γ辐射剂量率泄漏,最大为5.31 μGy/h,但热室外环境接近辐射环境本底水平;注射阶段中抽取药物环节的γ辐射剂量率最高达到15.8 μGy/h,但注射室和候诊室的墙外和铅门外的γ辐射剂量率均为环境本底水平;PET/CT扫描阶段,控制室防护门存在射线泄漏,达到1.22 μGy/h,由于铅玻璃存在泄漏,致工作人员操作位达到0.29 μGy/h,略高于环境本底水平。

注:未扣除本底值0.11 μGy/h。

2.2 回旋加速器中子剂量率监测

PET/CT的回旋加速器的周围环境中子剂量率的监测结果见表2。加速器运行时,加速器防护铅门缝的中子剂量率为10.20~12.10 μSv/h,机房外环境的中子剂量率为辐射环境本底水平。

2.3 表面沾污

PET/CT工作场所的表面沾污监测结果见表3。

PET/CT操作时,其工作场所中没有α表面沾污,但存在β表面沾污,其中质控室操作台的β表面沾污达到1.21 Bq/cm2,注射台β表面沾污达到1.19 Bq/cm2;工作场所的β表面污染水平均满足《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要求。

3 讨 论

3.1 工作人员年均有效剂量

根据职业工作人员在PET/CT各工作场所的逗留时间估算出其年均有效剂量3.99 mSv,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5 mSv/a的管理限值。公众接受的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约为0.005 7 mSv,远小于0.1 mSv/a的管理限值。

3.2 工作场所分级

该院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F-18的日等效操作最大活度为1.11×108Bq,依据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该开放型同位素实验室工作场所属于乙级工作场所。

3.3 加强放射性防护管理

①应重视PET/CT的辐射防护管理。通过现场监测,该院PET/CT的放射防护屏蔽设计包括回旋加速器的自屏蔽(加速器防护门)、放射性药物合成分装器的屏蔽、注射室的注射屏风铅玻璃均需要进一步加强辐射防护屏蔽,使其达到不超过2.5 μGy/h。②使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F-18,必须严格执行控制区、监督区和清洁区的三区划分原则。在工作场所布局上,首先应把直接接触与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房间明确划分开,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卫生通过间; 其次,应把污染程度不同的操作间完全分开,并按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顺序配置[2]。③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地面应光滑、无缝隙、无破损;所用材料能耐酸碱,易去除放射性污染[3]。门窗和内部设施力求结构简单,易于清洗。该工作场所产生的一次性注射器、试剂瓶等物体,要放置在专门房间的专用容器内,放置10个半衰期后可达到豁免活度以下,再做一般废物处理,不得自主采用深坑掩埋,更不得直

接作为普通垃圾处理。④应重视PET/CT的辐射安全管理。进行放射性核索操作时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和监督安全装置的使用情况,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在实验室进食、饮水。离开工作场所之前进行清除表面污染并接受污染检测,若表面污染水平超过控制水平则应进一步去污,直至达到清洁。

3.4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应重视放射性同位素开放型工作场所的科学管理,通过辐射防护及模拟工作现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个人辐射防护意识。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3.5 加强对注射了放射性药物受检病人的管理

通过对患者甲注射F-18(注射量为17.4 mCi)半小时后监测,患者体表γ辐射剂量率高达670 μSv/h,因此必须加强对注射了放射性药物受检病人的管理,减少受检者对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影响。

3.6 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监测

PET/CT工作过程中接触高于本底水平的放射性核素,势必会对工作人员及工作场所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因此必须重视对同位素工作场所的监测,实时掌握工作场所辐射水平,为采取正确的放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德强,潘自强.辐射防护手册[M].第三分册.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125.

[2]张志伟.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教程[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73.

[3]丁振宇.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与安全性防护标准实施手册[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3:115.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8

【本刊讯】2005年12月14日,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召开全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和煤矿整顿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家紧急视频调度会议精神,部署煤矿颁证和整顿工作。一是立即关闭部分停产整顿的煤矿,对停产整顿的89个矿井进行逐个调查,对部分不符合颁证条件的矿井立即实施关闭。二是按照“一证一矿(井)、一个经济实体”的原则,对挂靠井(硐)依法实施关闭。根据我省不少矿井存在“一证(煤炭生产许可证)挂靠多硐(井)”、“一井多主体(铜主)”等现象,立即进行清理剥离,并依法实施关闭,对一些确实仍有资源的井(硐),必须关闭后再重新进行资源整合。三是对生产技术条件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事故多发的永春、大田、永定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尤其是年生产能力小于3万吨的煤矿进行重点检查,对不符合颁证条件的煤矿企业,坚决予以关闭。五是对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已过、且未能取得延续批准的煤矿企业,按规定不予颁证。目前全省共颁发煤矿企业采矿许可证365本,其中39个已过或将过有效期,对不能延续申请的,将按规定不予颁证,并坚决关闭。

泉港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泉港区系国家规划建设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石化港口城市,既是国家级石化基地之一、福建的石油化工园区,又是泉州市25个块状经济的龙头园区。三年来,该区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充分发挥安监局主力军及专项整治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紧紧围绕“领导重视、经费落实、科技支持、内业规范、整治有力、严格执法、督查到位”的工作思路,确实把危险化学品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开展整治以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1885次,车辆2340辆次,排查隐患1217条,发出整改通知书315份,立案查处3家无证照加油站,查扣9台加油设备,对22个油罐抽油后强行注入沙土,限期清理,取缔土法炼油点8个,取缔经营企业12家,对三家违反法律法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有效地规范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为创建“平安泉港”打下了坚强的基础。

(泉港区安监局)

福建省关闭31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本刊讯】日前,从福建省煤监局了解到,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福建省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措施,用铁律坚决整顿,截至2005年12月31日,已有31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被关闭。

据了解,到今年1月3日,全国各省(区、市)共上报已关闭和确定关闭矿井名单5290个。福建等21个省(区、市)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达福建省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数量目标30家,实际关闭31家,福建按期超额完成任务。

福建尽管只是一个煤炭生产小省,但从党政主要领导,到地方基层干部,对煤矿安全生产始终高度重视,一刻也不曾放松,从体制上、机制上、技术上、关键环节上研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办法,疏堵结合,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严厉打击、坚决关闭非煤矿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并重。

今年,福建省将继续加大力度,集中力量,抓好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已颁证煤矿务必确保福建省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按安全规程的标准组织生产,煤监部门加强对煤矿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

福建:落实措施保春运安全

【本刊讯】福建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采取整顿客运企业、提高客运车辆安全技术条件、严格客运驾驶人的参运资格等措施,全力保障春运交通安全。

交通管理部门对2005年1月至11月期间平均每车超员交通违法超过两次的客运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他们督促参运企业和业主在2006年1月5日前对参运客车的安全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维护保养和检查记录;凡未进行维护保养、到期未进行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客运车辆,严禁上路行驶,不得参加春运;已达报废年限延缓报废、2006年达到报废年限的客运车辆,不得从事跨地市长途客运。

春运前进行一次交通安全教育和安全审查,凡2005年发生过死亡交通事故并负主要责任、交通违法记分满12分未经过考试合格或尚有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的客车驾驶人,一律不得参加春运;将2005年1月至11月期间交通违法超过10次的驾驶人列入“黑名单”进行跟踪管理,列入“黑名单”的人员在春运期间违法超员或超速的,督促所在企业根据行业自律对其解聘,其他客运企业两年内不得再聘其从事客运驾驶;对超速50%以上的依法从重处罚,直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建阳市切实抓好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整治工作

一是调查摸底。组织人员重新摸清从事危化品道路运输的车辆、驾驶员、押运员、运输路线等详细情况,建立相关电子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

二是周密部署。制定了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处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机构,配备了负责日常整治工作的人员。

三是落实检查。组织交通运管、安监、交警等部门人员开展了联合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280人次,开展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检查活动35次,检查危化品运输车辆72辆次,查处不具备承运危化品的车辆3辆,无从业资格证4起。

(建阳市安监局)

浦城县为解决中小学生周末乘车难问题建立“四项制度”

一是建立教师值、跟班制度。坚持周末学生乘车学校领导要值日带队、教师要值班、班主任要跟班制度;二是建立与车主签约制度。在摸清各校学生居住分布情况、做好乘车登记的基础上,坚持与车主签订协议书或协商增加班次、车次制度;三是建立上、放学时间错开制度。坚持做到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学生周末或重大节日期间提前上学、错开放学时间制度;四是建立其他途径学生往返制度。鼓励学生步行、乘自行车往返或家长接送制度。

(浦城县安监局)

洛江区举行“建设‘平安洛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元月11日上午,洛江区安监局、区警大队和罗溪镇政府联合组织在罗溪镇邮电大楼门前举行了“建设‘平安洛江’、交通安全宣传”赠送摩托车安全帽的宣传活动。区领导谢副区长、赖副区长参加了此次活动,谢副区长还对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作了重要讲话。本次活动张贴宣传画几十幅,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200多份,并现场组织群众猜安全谜语等,活动共发放赠送安全帽700多顶。这次活动是我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千名群众到现场参加此次活动,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对促进人民群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维护春运期间交通秩序、保证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洛江区安监局)

福建省政府:坚决遏制森林火灾高发势头

【本刊讯】去年11月中旬以来,福建省各地森林火险等级急剧上升,全省森林防火形势日趋严峻。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今冬明春森林防火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县级以上防火值班要单独设立,并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12119”森林火灾报警电话全天有人值守。

通知要求,各地对卫星监测到的热点,要认真核查并及时反馈。对瞒报、少报、迟报森林火灾的,要严肃处理。一旦发生火灾,领导要亲赴现场指挥。对因工作疏漏,管理不严,造成森林火灾多、损失大的,或因领导没有及时到位或扑救组织不严密,造成重大火灾损失或人员伤亡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福建规范建筑企业安全许可证管理

【本刊讯】《福建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细则》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内未发生死亡事故的,许可证期满后,经省建设厅同意,不再审查,有效期延长3年,并予以换发新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细则》规定,取得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暂扣许可证并限期整改;建筑施工企业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暂扣许可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暂扣期间,不得承揽新的施工任务,发生事故的应停工整改。

《细则》规定,建筑施工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并给予警告,1年内不得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而建筑施工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撤销安全生产许可证,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或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或转让、冒用、使用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省建设厅将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安溪:严厉打击非法烟花爆竹作坊

近期,安溪县政府抽调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干部20人、公安干警60人,连同乡、村干部200多人,分6个清理取缔组、1个销毁组、1个宣传组、1个后勤保障组,深入长坑乡进行一次地毯式的集中清理取缔行动。

此次行动主要是对曾从事过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重点户再次进行检查,认真填写入户调查表,并及时向周围群众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据统计,此次行动共收缴银粉30斤、封口粉30斤、氯酸钾50斤、引蕊线1.1万条、半成品鞭炮37.5万头、成品鞭炮124.92万头,并当场销毁。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9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负责人: 主要成员: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注:如本单位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仅设专人管理,可以没有此项。

射线装置操作规程

1、射线装置必须有良好的辐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射线装置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应考核和资格鉴定,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3、以下按照射线装置使用操作步骤填写操作规程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岗位职责

根据本单位实际岗位设置情况及单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射线装置岗位职责。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配备个人剂量卡,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填写工作室采取的防护措施)(移动射线装置填写现场应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

4、射线装置工作室设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

5、做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受照。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包括设备的日常检修要求、检修注意事项、设备出现故障上报及防止使用等、设备出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厂家进行维修、建立设备检修及维修记录。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包括设备使用要求,使用人员,使用目的,使用地点、部位,使用时间等。根据射线装置不同可选择是否建立本制度。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辐射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包括对从事辐射工作人员的日常岗位培训,辐射安全的定期培训,及工作人员上岗应达到的培训要求等。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使用射线装置监测方案

包括对从事辐射工作人员的定期监测,对工作场所、周围环境的监测,对射线装置工作状态漏射情况的监测。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联系电话:

二、应急启动:

当由于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发生辐射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启动本应急预案。

三、应急响应工作程序

1、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造成辐射的环节。

2、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受照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3、保护现场,配合公安、环保部门检查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估算受照剂量,判定事故性质及级别

四、应急终止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解除。

五、事故报告和管理

1、评价所有应急日志、记录、书面信息等。

2、评价事故,找出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评价应急期间所采取的行动,汲取实践经验。

六、环保、卫生、公安部门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台帐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10

在中国核事业创建60周年前夕,全国核电厂核安全经验交流会和全国放射源安全专项行动经验交流会相继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全国核电厂、研究堆和核技术利用领域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行动正式启动。

李干杰指出:国家核安全局组织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就是要强化全行业的法律意识,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核与辐射安全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一是要深刻理解核安全文化的内涵,二是要准确把握核安全文化的本质要求,三是要努力构建和培育核安全文化,四是必须扎实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

γ射线放射源辐射安全与防护 篇11

放射源分类

探伤机使用的γ射线放射源, 一般都是密封人工放射性核素, 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铱-192、硒-75、钴-60 3种。所谓放射源, 指的是密封在容器中或有严密包层的固态放射性材料。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 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 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 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 (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时, 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 也不会伤害身体。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 接触这类放射源几分钟至1 h就可致人死亡;

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 接触这类放射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 接触这类放射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 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防护手段

探伤机γ射线放射源按照Ⅱ类放射源进行管理, 为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主要有以下3种防护手段:

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 接触的射线就越少, 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 (如混凝土、铁或铅等) 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 通常上述3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控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 使之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 保障个人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对于工业无损检测过程而言, 主要考虑外照射的防护。γ源在出厂时均保持一定的活度, 标有定量的数值。放射源无论在屏蔽容器内, 还是在使用检测过程中, 都会按照其固定的衰变周期, 活度逐渐减少。γ源平时保存在屏蔽容器内, 外侧的辐射剂量率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只有在使用时才将γ源摇出屏蔽容器, 对焊件进行探伤检测。γ源检测作业时, 为了保证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 通常采用距离防护的方法, 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中, γ射线检测现场控制区边界的剂量率 (空气比释动能率) 为15μSv/h, 修正系数为1.63, 其增大了控制区边界范围。在控制区边界上, 可用绳索、警戒线等围住控制区, 在其边界上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并悬挂“禁止进入放射工作场所”标牌。探伤作业期间, 应安排人员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 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人边界内。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 允许与探伤相关的人员在此区活动其外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Sv/h, 边界处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标牌。

图1中, 1为源屏蔽容器;2为探伤对象;L1为辐射没有任何衰减时要求的控制区距离;L2为有用线束方向, 经检测对象屏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离;L3为有用线束方向以外, 经源容器或其他屏蔽物屏蔽后要求的控制区距离。对于移动探伤机, 控制区边界的当量剂量率为15μSv/h, 可由下面公式评定控制区距离:

式中, a1数值可在GBZ 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附录中查得;1.63为边界剂量率修正值;L1为控制区距离值;L2和L3的距离值分别由L1乘以不同半值层数相对应的因子 (见表1、表2) 而获的。

实例计算

下面以铱192为例, 介绍放射源在一定时间后, 活度和控制区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例1, 已知192Ir源出厂时为100 ci, 90天后用于探伤, 求现在的192Ir源强度是多少?

解:从表3中, 查到纵向80天及横向10天的位置所对应的0.430, 即为192Ir出厂90天后的衰减系数, 100 ci×0.430=43 ci。即90天后使用的192Ir源强度是43 ci。

例2, 192Ir放射性活度为1.85×1012 Bq, 检测对象是钢结构, 厚度为24 mm, 放射源屏蔽物为钨制, 厚度25 mm。计算:

1.无任何防护情况下 (即L1) 的控制区距离?

2.经检测对象屏蔽后 (即L2) 的控制区距离?

3.经源容器屏蔽后 (即L3) 的控制区距离?

解1:从GBZ 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附录中查得192Ir放射性活度为1.85×1012Bq, 控制区距离a1为90 m, 则L1=a1×1.63=90×1.63=146.7 m;

解2:从表1查的钢对应192Ir的半值层厚度为14 mm, 因此24 mm钢结构的半值层数是2, 表2中半值层数2对应的衰减因子为0.5, 则L2=0.5×146.7=73.35 m

解3:从表1查的钨对应192Ir的半值层厚度为2.5 mm, 因此25 mm的钨的半值层数是10, 表2中半值层数10对应的衰减因子为0.05, 则L3=0.05×146.7=7.34 m。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12

1、安全生产教育----安全计划---安全技术

2、从事建筑-----从业人员2、3、对----负责----房屋拆除----分包4、5、施工单位----建设工程

6、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

7、检验检测----安装拆卸----安全警示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达到一定规模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施工起重机械

8、国家对严重危及----施工起重机械----施工现场危险作业---应当制定本单位

9、意外伤害保险----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在施工中---作业人员

10、建筑法----工程中涉及深坑---工人在分配到施工队之前---国家对严重危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11、3个月、1年、5年----3号令

12、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法-----施工事故

13、建筑意外伤害---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施工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4、教育---禁止---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合格证书(3)年

15、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两个以上----临时搭设----离开特种---班组长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抢险救灾------任何单位

16、施工单位

17、施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

18、生产经营单位-----

19、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施工起重机械-----施工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施工中发生事故

20、施工总承包------实施总承包-----实施施工总承包----涉及深基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法定代表人)----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班组)-----死亡----事故处理

21、特种—特大-----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2、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物品的生产------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主要路段的围栏(不得低于2.5m)

23、下列---县级----现场安全---项目级安全教育----应当

24、有效-----因生产---一般-----依法---依据-----意外

辐射安全许可证 篇1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关于发布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项目工程部: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实现公司对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规范各级人员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职,切实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公司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现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印发给你们,望你们遵照认真执行。

目录

一、安全生产监督及检查制度

二、安全生产绩效挂钩与奖惩制度

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四、安全教育制度

五、企业员工违章处罚制度

六、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八、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九、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十、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十一、安全分析与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十二、事故救援管理制度

十三、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十四、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查制度

十五、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十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十七、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卫生保洁制度

十八、防火(消防)制度

十九、临时用工使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及检查制度

为规范安全生产监督及检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广泛开展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形成人人、处处、事事讲安全的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生产实行专管与兼管相结合的方法。安全检查的内容是查“两标贯彻”,查思想教育,查组织纪律,查制度完整,查措施落实,查隐患排除。对查出的问题要有文字记载,并及时解决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

2、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督促本公司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各项规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落实自身责任,纠正违法行为,排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安全部门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各职能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并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列入月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可采用事前通知或不通知的检查方式,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检查或综合监督检查,单独组织检查或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等多种形式进行。

5、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或使用。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和恢复生产经营或使用,监督检查人员应事先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经同意后实施。

6、各职能部门对自查、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予以纠正,并及时组织公司各部门进行整改,对要求限期整改的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结束后,下达《整改情况复查意见书》,并作好记录。

7、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对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各自的工作重点,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要列入部门年度

考核范围。

8、公司对安全检查人员所提出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处理,按限期认真整改。安全员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隐患,要书面通知项目经理或公司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帮助项目经理出主意想办法、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进行处理,并监督落实。项目经理不得无理由拒绝整改。

9、指导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了解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监督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和不能保证进行安全生产活动的行为,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

10、公司各职能部门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条例的要求,除了做好正常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外,还要做好组织定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对公司进行评比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按每季度必须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同检查、同时整改、及时消除隐患,按管理制度要求对每次的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11、实行安全工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的奖罚制度,使人人都要重视安全工作,堵塞漏洞,防患未然。

安全生产绩效挂钩与奖惩制度 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轻伤及以上事故的发生,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个个为公司全年安全生产出谋献策,实现全员讲安全,把“要我讲安全”变为“我要讲安全”。实现班组无轻伤,无异常,无障碍,项目工程部无重伤,无设备损坏,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3 职责

3.1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健全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惩管理办法,并负责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励资金的落实。

3.2安全部门负责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惩细则的制订,并监督实施,负责奖惩档案的建立。

3.3财务部负责建立安全奖惩资金专用帐户,确保专款专用。

3.4各部门负责具体实施。4 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罚内容 4.1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励

4.1.1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励的范围

4.1.1.1在安全技术、技术改进方面积极采取先进技术,提出重要建议被采用有明显的效果者,有发明创造或科研成果,成绩显著的。

4.1.1.2认真贯彻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规章制度,在预防事故、安全生产过程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4.1.1.3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避免事故发生者。

4.1.1.4遵章守纪、模范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标准化动作的操作者。

4.1.1.5及时发现或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者。

4.1.1.6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尽职尽责,有创新做出贡献者。

4.1.1.7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使职工生命和公

司财产免受或减少损失的。

4.1.1.8积极参加公司、车间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成绩优异,被评为先进部门、班组、个人。

4.1.1.9按照公司要求,认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事故的部门。

4.1.2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励的类型

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奖励可发给一次性奖金、奖品或晋级,精神奖励包括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4.1.3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励程序

4.1.3.1安全生产先进班组,由部门填写《安全工作奖惩考核表》上报安全部门,经审核后报公司领导批准通过。

4.1.3.2先进个人由安全部门填写《安全工作奖惩考核表》,报公司领导审批执行。

4.1.3.3对有关人员和部门的奖励,由部门主管和班组提出,经安全部门审查,报公司领导批准执行。

4.1.4生产绩效考核与安全奖励办法:安全累进法

4.1.4.1公司员工(含管理人员),以现场施工考勤记录天数为准进行累计,25.5个工作日为一个安全月。

4.1.4.2第一个安全月无轻伤及以上事件,员工得安全奖10元,连续第二个安全月无轻伤及以上事件,得20元安全奖,以此累计,每个安全月加10元,连续12个安全月无轻伤及以上事件每月得安全奖120元。

4.1.4.3公司以现场施工100天安全无轻伤及以上事件为一个安全周期,每人在原有安全奖基础上再加20元。公司实现第二个安全周期每人嘉奖40元,以此累计,连续实现n个安全周期每人加20*n(n-安全周期)。

4.1.4.4公司安全周期以员工现场施工日进行统计。4.1.5考核:

4.1.5.1考核标准以《劳动法》和《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为准。4.1.5.2个人发生轻伤以上事件,个人当月安全记录打破,当月不得奖。自事件后上班之日起重新累进。

4.1.5.3个人轻伤实行班组连带责任,责任人所在施工小组安全全部打破。其他班组及其他项目工程部,不受影响。

4.1.5.4个人出现重伤、设备损坏、火灾、交通事故,均打破项目工程部及公司安全记录。公司安全周期从事件发生次日重新开始累计(即个人事故全员连带扣奖)。

4.1.5.5公司管理人员个人安全累进和安全周期奖与员工相同。4.2惩罚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对相关部门领导和责任者进行处罚。

4.2.1惩罚的范围

职工人身伤害事故的考核: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对事故负有责任的部门、领导和事故责任者,依据伤害程度和性质,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中的规定进行处罚。

4.2.2安全管理

4.2.2.1违章指挥或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者。4.2.2.2违章违纪,情节严重,性质恶劣者。4.2.2.3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隐瞒或谎报事故者。

4.2.2.4事故发生后,不采取措施,导致事故扩大或重复事故发生者。

4.2.2.5对坚持原则,认真维护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人员打击报复者。

4.2.2.6对提出的整改意见有条件整改或拖延整改的责任人。

4.2.2.7其它各种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者。

4.2.3其它事故考核

4.2.3.1发生设备、火灾、失窃、财产损失等其它事故按有关单项考核规定处理。

4.2.3.2具体考核未涉及到或与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办法有冲突之处,按当年安全生产考核办法执行。

4.2.4惩罚类型

4.2.4.1根据违章情节的轻重程度,及时采取批评教育、书面检查、通报全公司、停工学习、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等办法予以处罚。

4.2.4.2经济处罚根据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责任大小,可处以罚款50-500

元,赔偿损失的10-50%、降低工资、扣除奖金等。

4.2.4.3行政处罚根据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责任大小,可处以警告、降职、降级、留用查看、辞退、开除等。

4.2.4.4性质特别严重、情节恶劣,触犯刑律者,追究法律责任。

4.2.5惩罚程序

4.2.5.1经济处罚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部门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2.5.2行政处罚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按公司有关规定参照任命程序,报有关领导批准后执行。4.3其他

4.3.1公司应从工资总额中预留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作为安全专用奖金(此奖金不包括月、季、年度安全考核奖金),由公司财务部门建帐,公司安全部门直接控制使用。

4.3.2违章与事故罚款应纳入安全奖金专户,不得挪作它用。5 附则 5.1统计负责

5.1.1安全生产部负责按章统计依法考核。

5.1.2安全生产部定期在公司《安全简报》上予以发布。

5.1.3项目工程部每月月底或次月2号前将员工有效出勤日报公司,否则影响当月安全奖发放责任自负。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目的和依据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规范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提高广大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2 安全教育对象和培训时间

2.1公司法定代表人、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定期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2.2公司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每年必须接受安全专业技术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

2.3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4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除进行正常的资格复审工作外,每年必须接受有针对性地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5公司其他岗位职工,每年接受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2.6公司待岗、转岗、换岗的员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生产培训,进行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7所有新员工,必须接受公司、安全生产部、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3 职责

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对本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负总责。批准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督促实施,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经费。3.1公司企管部

3.1.1负责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工作。3.1.2负责组织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负责公司级教育培训。3.1.3负责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登记进入员工档案。3.2公司安全部门

3.2.1负责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检查责任部门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开展情况。

3.2.2负责“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的选定和实施培训。

3.2.3负责制定员工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计划,制定考核、考试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办理地方主管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取证、复审工作。3.2.4负责填写“新员工安全教育表”及其他安全教育登记表。3.3项目工程部

3.3.1对本项目工程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负总责。

3.3.2保证本项目工程部的安全生产教育资金的投入,以及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

3.3.3负责对新上岗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三级”培训。项目经理负责人在“新员工安全教育表”上签字后,方可分配到班组。统一保管“新员工安全教育表”。

3.3.4负责项目工程部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作相应纪录。3.4班组

3.4.1负责新员工班组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班组长在教育表上签字并将教育表送回项目工程部妥善保管。

3.4.2组织本班组人员学习本班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本班组人员遵章守纪。4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和要求 4.1教育培训对象:全体员工。4.2教育培训分类及要求

4.2.1公司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每年度必须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安全生产再培训学习。

4.2.2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严禁走过场、形式化。公司级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关键岗位不得少于48学时。

4.2.3“四新”教育:使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时,由公司技术部负责组织培训工作。

4.2.4转岗、复工教育:员工转岗或复工时,由员工所在部门组织进行新岗位安全教育。

4.2.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期进行职业资格复审。

4.2.6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公司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主要通过“安全日”活动进行,公司的“安全日”活动时间为每周一次。公司所属各部门可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做出适当调整,并做好相应的纪录。5 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

5.1公司级安全例会每月一次,公司所属各部门安全例会由各部门自行确定,但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5.2公司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工具和手段进行深入持久的安全教育。5.3安全培训班

5.4与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同步进行现场教育。

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是项目安装中最重要且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安全教育与广大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让广大员工提高和加强在作业中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少出安全事故,尽可能不出事故,特作如下规定:

一、新员工入场安全教育制度

1、新员工入场必须由项目工程部安排,先到安全生产部报到培训,培训合格后由项目工程部将员工名单,身份证复印件,一寸照片汇总交有关职能部门。

2、安全生产部对全体新员工,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1)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项目安装安全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规定;(2)安全管理规定;(3)项目及各工种的技术操作规程;(4)施工生产中的危险区域在安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5)尘毒危害的防护;(6)执行入场教育、现场教育、岗位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经安全职能部门考试合格后方能录用。接受教育培训者人人均需签名报到,不得遗漏。如有遗漏要进行补课。未接受教育及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安排上岗。

3、特殊工种员工必须参加主管部门的培训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作业。

4、在工作及中途不得随意更换人员。如需换人,须经项目工程部同意,新进场人员到安全生产部报到进行安全教育。违犯此条者一经查出,按人数计,每人负激励200元,此款由现场施工公司承担,如出现安全事故,追究现场施工公司责任。

二、生产过程中安全教育

1、经安全生产部进行安全入场教育的员工,由安全生产部将名单交工长查对核实,工长才能接收安排工作。工长交待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交待安全,有针对性的再次提高安全生产知识和防范能力。工长在交待安全生产的时候,亦应签到点名,必须人人参加。

2、工长交待安全生产时间为每周星期一早晨上班前,交待本周工作任务的同时交待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和遵守的规定。内容由工长口头宣讲、书面交待、班组长签字。员工必须个个参加听讲,工长要查对是否有调换人员。

3、工长随时检查现场安全防护情况,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采取措施,把不安全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4、班组长每天对本班组成员交待任务的同时,亦必须交待安全,着重交待当天任务范围内所涉及的安全工作注意事项,不属本工种工作范围内的事,切忌出手搭、拆或操作,并作好安全交待记录。

三、项目工程部安全生产工作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及上级和本公司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禁“三违”行为。

2、每月交待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交待安全生产,总结上月安全生产经验和教训,布置下月安全生产计划,由安全生产部督促贯彻执行。

3、每月初组织有关部门、工种参加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进行教育和宣传。督促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落实在各级人头上,层层负责抓好这一项工作,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责任感。要结合本公司安全教育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知识理论考核,并建立考核成绩档案。

4、负责对现场的安全生产动态向总经理汇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问题的方法。

企业员工违章处罚制度

为控制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督促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进而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使生产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违章管理原则,采取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违章性质采取制止、纠正、教育、警告和负激励等手段。

2、安全生产部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违章行为,安全管理人员将对违章人员进行处理,并作日常安全检查记录,以备日后查阅,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

违章单开出后,要由行为人签名确认,并交行企管部执行。如行为人无故拒不签名,可按不服从管理论处。

3、对违章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处理。受处罚人认为处罚不当,可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申述,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进行最终裁定。

4、违章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未造成不良后果,安全管理人员、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有义务制止、教育、纠正,有权进行教育、警告。

(1)施工现场穿拖鞋,进入施工场地不穿工作服。(2)在施工现场,相互嬉戏打闹,影响安全生产。(3)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左顾右盼。(4)产生颗粒物飞溅作业,而未戴防护眼镜。(5)进行作业时,未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6)一般违反所从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行为。

有以上行为,对警告、教育敷衍了事,不积极改正,安全管理人员、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有权对行为人负激励人民币30元/次。

5、有下列行为之一,发现一次,安全管理人员、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有权直接对行为人负激励人民币50元/次。

(1)操作可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违规操作行为。

(2)操作特种设备(设施)超速、超温、超负荷运行。(3)未经直接上司同意私自开动非本工种、本岗位设备。

(4)调整、检修、清扫设备时未切开电源或测量工件时未停止设备运作。(5)操作冲、剪、压设备,用脚踏开关控制时,手进入危险区域作业时,脚没离开脚踏开关。

(6)攀登吊运中的物体或在吊运物体下行走。

(7)检修电器设备(设施)时未停电、验电、接地及挂警示牌操作。(8)发现隐患未及时排除或上报,冒险作业。

(9)危险作业时,未落实安全措施,如不设置警戒区或不挂警示牌等。(10)高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随意向下抛掷物体、工具,使用高空作业平台时,未将支撑脚打开支撑牢。

(11)在易有坠落物体下方作业时,未戴安全帽。

(12)在情况不明时,开启或关闭动力源(电、气、油等)。(13)机械运行时,不停机私自离开工作岗位。

(14)将危险物品随意摆放或危险品不做任何标示和警示。(15)身为管理人员,发现违章作业不制止、不采取措施。

6.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造成不良后果,发现一次,根据性质,安全管理人员、班长及以上管理人员有权建议公司对其最低负激励人民币50元/次。

(1)不服从上司或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或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2)严重违反危险品使用管理制度。

(3)在禁火区域未按规定办理《动火作业证》,违章明火作业、吸烟。(4)违章指挥或强令他人冒险作业。

(5)故意拆除或破坏设备的安全照明、信号、仪器、仪表、防火防爆装置和各种警示装置。

(6)在接到《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后,指定整改负责人无故不按时整改。7.对屡犯不改,抗拒安全管理者,安全生产部将建议将该人调离原岗位,情节严重者将建议公司予以无偿解雇。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也是最小的单元,在最基层的组织、最小的单元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就能将安全生产抓到源头。在强化安全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还有利于防范、减少生产事故。针对班组的这一特点,制定本制度。安全责任到班组

1.1安全责任,班为基础。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到实处,就是落实到班组,才能使安全生产有最基本的保证。

1.2安全责任,班长做起。班组长是班组的带头人,班组安全管理的成败与否、成效大小,取决于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掌握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和具备实际组织协调能力。

1.3安全责任,人人有责。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班组要形成“人人为安全,安全为人人”的良好班风,树立人人是安全员的责任意识。细化管理到班组

2.1管理要细化,安全生产管理更要细化。班组具有结构小、管理全、工作细、任务实等特点,决定了班组安全管理就是细化管理。企业所有管理内容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这就要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思维在班组进行安全管理。具体地讲要细心、细致、细水长流。

2.1.1细心,即谨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要强调预防,以“要事前的预防,不要事后的教训”的理念来进行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在班组,一定要通过细察、细查,来发现隐患,防范事故,堵塞漏洞。通过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这是安全管理在班组的最大效益。

2.1.2细致,即注重细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只有不放过细小的细节,才能抓好安全生产。如班组生产中的“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存在,既是安全隐患,又是浪费现象,还是污染源。要杜绝这些现象,就要下细工夫,但关键在班组。

2.1.3细水长流,即建立长效机制。由于威胁安全的风险长期存在,因而安全生产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包括责任机制、激

励机制、惩罚机制、监督机制等,这些机制完全可以落实到人和设备单件,见效最快,常抓更有效。措施落实到班组

3.1强化班组安全活动,突出以人为本的劳动保护教育。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劳动保护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因人施教、因事施教”的班组安全活动。

3.1.1组织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活动。为确保每周班组安全活动的定期开展,按照“四落实”要求,要求每月参加班组安全活动2次,确保时间、人员、内容、记录四个到位,通过每周的班组安全活动,为广大干部和班组职工搭建安全协商、对话的平台。

3.1.2有针对性地组织搞好每天的班前会和工前三分钟活动,利用班前十五分钟时间,由班长或班组安全员组织召开班前会,针对当日当班工作任务,在班组成员分工时,强调每项工作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明确项目安全责任人,提出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劳动保护检查员检查落实班组职工“两穿一戴”和精神状态,将不安全因素消化在上岗前。“工前三分钟”活动就是利用开工前三分钟时间,由项目安全责任人针对即将进行的工作任务,讲解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措施,明确相互间的确定信号,对工作现场进行确认,通过班前会和工前三分钟活动,为岗位职工“明白操作,清醒做事”提供了安全条件。

3.1.3广泛开展危险因素预知预防活动,针对岗位职工面临的工作任务和环境,认真组织职工制定“三不伤害”防护措施,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深挖细找,逐项逐条制定出防护对策,让职工熟悉和掌握。同时还根据季节的不同变化,每季度组织职工修订一次,建立岗位职工“三不伤害”防护卡。对“三不伤害”活动开展做到了定期检查。

3.1.4认真组织实施新工人、转岗工人三级安全和劳动保护教育,班组要认真组织实施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严格规定未经脱产培训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转岗工人上岗作业。在特殊工种岗位上未取得上岗安全操作资格证的不准单独作业,并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3.2强化劳动保护制度落实,突出依章办事规范管理。班组是安全工作的基础,是安全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任何一项工作离开了班组这块基石,都会出现失控和断档。

3.3强化“班组达标”建设,创建责任岗、文明岗、平安岗。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加强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复审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及实际操作技能,减少和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及职业危害,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我公司范围内从事特种作业的外来人员。定义

3.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3.2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3.3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主要包括:

(1)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

(5)登高架设作业。含2米以上登高架设、拆除、维修工,高层建(构)筑物表面清洗工;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含承压锅炉的操作工,锅炉水质化验工;(7)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8)制冷作业。含制冷设备安装工、操作工、维修工;(9)爆破作业。含地面工程爆破、井下爆破工。

(10)危险物品作业。含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放射性物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11)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12)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13)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的作业。职权职责

4.1企管部负责对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核定,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汇总统计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安全生产部对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

4.2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时,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本单位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企管部、安全生产部评定并同意,方可变动。

4.3企管部及各部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的教育培训管理。

4.4特种作业人员使用部门必须从源头控制,在招聘入职时必须与企管部配合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必要时安全生产部进行协助。凡是特种作业的工作岗位,无特种作业资格证者不得招聘入职。管理内容

5.1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5.2特种作业人员要责任心强,热爱本职工作,遵章守纪,服从指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

5.3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凡是年龄较大,或者不服从管理违章蛮干,专业技术较差的,或者造成事故未遂和已形成事故者,要及时调整。

5.4有关人员必须在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无安全技术交底

不得进行上岗作业,上岗后要严格实施安全措施。

5.5特种作业人员均要参加公司、项目部安全生产学习,学习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事故案例剖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技术水平。

5.6特种作业人员要坚持上下岗安全检查制度,对需要操作的特种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周围的环境),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并详细的进行记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5.7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经社区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4)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遵纪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5.8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检查、修理、焊接切割、加油、清扫等违章行为。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备、设施、物品进行安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用电、动火审批程序。

5.9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特种作业人员在工具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的生产作业环境,且无可靠防护用品和无可靠防范措施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

5.10安装、检修、维修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作业技术规程,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关闭电源,防止遗留事故隐患,因作业疏忽或违章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视情节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11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作业期间,必须有人进行现场监护,禁止单独作业。监护人发现或作业者自己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力不支,血压上升,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作业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任何人不得强行命令或指挥其进行作业,发生危险时,现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组织抢救人员生命

和公司财产,减少损失,避免事故扩大。

5.12各班组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公司各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或员工均有权利对违章从事特种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报告。5.13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和复审

5.13.1企管部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进行动态管理,要保持特种作业人员相对稳定。现场需要增加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的,报企管部核准后,书面报告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企管部组织安排培训和考核工作。公司内调动仍从事本工种作业,原发操作证继续有效,由调出部门通知接收部门备案。

5.13.2现场需要增加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时,在招聘入职时由公司企管部和部门各级管理进行证件的审核,不符合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要求的一律不得招聘使用,各部门招聘的特种作业人员最终由安全生产部核准后,纳入到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名册进行有效管理。

5.13.3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期间,公司必须安排其参加脱产培训,受培训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参加考核。特种作业人员脱岗半年以上,再上岗时需重新进行安全技术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13.4 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到期复审和新增特种作业人员的初审,由各部门向企管部提供需要复审、初审的人员名单,企管部负责组织进行安技培训。培训和考核结束后,将有关培训资料和证件交到企管部。

5.13.5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件到期需要继续复审的,应当至少提前1个月将复审人员名单提供给企管部。

5.13.6参加外部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需到培训机构指定地点进行体检,体检合格的方可参加培训。

5.13.7特种作业人员自行承担培训费用考取的特种作业资格证可由自己保存原件,但必须向公司和所在部门提交有效的复印件。由公司承担培训费用考取的特种作业资格证由企管部负责保存原件,但必须向作业者提交有效的复印件。特种作业人员退休,应交回特种作业资格证给企管部存档。

5.13.8外来人员在我厂范围内从事特种作业的,必须提交详细的工程作业方案和有效的特种作业资格证的复印件供本公司各级安全人员、管理进行参考确

认。外来公司因工作需要,携带到我厂的特种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无牌无照、损坏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禁止带入本公司范围内使用。

5.13.9外来人员在我厂范围内从事特种作业必须遵守本公司的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部及各工程所在的部门应将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通过合适的方式传达到外来作业的单位和人员,明确安全责任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作业。

5.13.10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违章行为,本公司任何人员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必要的情况下由公司对当事人或外来单位进行处罚。

5.14本公司特种作业及作业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1)电工作业:指从事送电和电器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继电保护、电气仪表及维修等作业的人员。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指电焊及气焊的金属焊接(切割)人员。(3)起重机械作业:指起重机械司机、司索和指挥人员。

(4)根据特种作业的定义,由省级安全行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作业人员及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5.15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以上管理制度及公司规章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为了保证本公司从事特种作业人员都做到持证上岗,强化对特种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经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禁止无证上岗。

2、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安排,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凡是复审不合格者,可在两个月内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收缴《特种作业操作证》。

3、公司内调动不再从事本工种作业人员,由调出部门收回《特种作业操作证》并送交主管部门备案。

4、严禁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酒后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后,集中精力,精心操作,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准闲谈聊天。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操作证”规定的本工种作业范围内,并随身携带“操作证”或复印件,接受各级安全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1)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2)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两次以上的;

(3)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认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4)符合其它收缴特种作业操作证要求的。

7、其它相关规定参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优势,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有效的使用。现针对公司机械设备,特制定本制度。

1、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

(1)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2)搞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机械设备操作按规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自觉遵守各项操作制度。

(4)机械设备使用的工作人员,要能够胜任所担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设备的性能特点和维护保养要求。

(5)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荷运载。

(6)所有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要按《设备保养规程》的规定做好日常保养、小修及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

(7)操作人员每天必须认真做好《设备运转记录》及《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规定

(1)对于要求有操作证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操作证方可操作。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每次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3)操作人员需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思想素质高。

(4)遵守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工作纪律,严禁酒后工作。

3、机械设备检修和保养制度

(1)机械设备应该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台帐档案,台帐档案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的名称、类别、数量、统一编号;设备的购习买日期;产品合格证及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其他证明材料);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操作人员当班记录,维修、保养、自检记录等。

(2)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3)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都要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的检查;班中注意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班后清扫,维护,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做好记录。

正确按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工伤事故的情况,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性,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一、事故报告

1、发生轻伤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人员将有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等立即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并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在当日下班前报告公司负责人和安全部门。

2、发生重大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公司负责人,并保护好现场。公司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亲自或责成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在1小时内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

3、发生死亡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公司负责人,并保护好现场。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及其相关部门,公司主管部门应在24小时内报公司主管部委和建设部。

二、事故调查处理

1、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经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2、对一般事故或未遂事故,应在发生事故后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和有关部门领导组织调查并召开事故分析会。调查必须遵守:(1)勘查事故现场,查清受害人或肇事者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致伤物体,并拍摄事故现场;(2)对发生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查清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等级、本工种工龄、接受教育情况和发生事故原因,对证人的口述材料要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并责成写出书面材料,签字盖章;(3)查清公司规章制度、安全技术交底措施的实施情况。在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要结合公司内部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实施细则,按应负的责任大小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分别给予事故

施工现场负责人和个人予以负激励、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记大过处分,触及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对重大事故,项目工程部、安全生产部、班组和其它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有关人员配合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调查结束后,要及时予以通报和分析,吸取经验教训。

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而发生重大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人,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可根据事故大小,损失多少,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出厂,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6、对各类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有意拖延报告者,要追究责任,从严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7、公司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以及对防范或抢救事故有功的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事故的抢险与救护

1、对于施工现场危险岗位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须加强演练,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防范。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根据预案的要求进行抢救,妥善处理,切忌盲目涉险,以防事故的蔓延扩大。

2、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公司领导要直接指挥,各相关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疏散、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

安全分析与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事件以及日常发现的安全隐患信息的分析和事故报告的管理,特制定《安全分析与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一、安全分析

1、施工现场管理部门要按照本制度对各项目施工现场,从人员岗位管理、设施设备状况、规章制度、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事故的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阶段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2、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事件和典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原有整改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找出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及时间段,弄清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掌握问题发生的基本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预防措施,指导现阶段的安全生产。

3、对施工现场近期发生的事故、事件和现场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其他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准引发事故、事件和问题的根本原因。

4、针对季节性特点或作业环境、设施设备、规章制度、作业人员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就可能给安全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想,提早制定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有效把握变化,指导施工作业。

5、为提高安全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指导性,实行项目工程部、安全生产部、班组逐级分析。安全分析由各级第一负责人组织实施,结合各层工作特点,各有侧重。

6、(1)每月由总经理主持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各部门对月度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安全生产部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历史规律和条件变化,对下一阶段安全工作进行预测,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建议,并将分析预测情况报公司项目工程部;(2)项目工程部每月由项目工程部经理主持召开一次月度安全例会,项目工程部班子成员、负责人及各班组长参加,对项目工程部月度安全生产情况进

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历史规律和条件变化,对下一阶段安全工作进行预测,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建议,并将分析预测情况上报给安全生产部;(3)各生产班组进行班前预测、班后分析,每日由班组长主持班组开班前会和班后总结分析会,班前会根据本阶段安全重点及当前安全形势,结合各种不安全因素,找出关键,提出措施。班后会重点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自查互纠。

7、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员工素质现状,结合公司实际发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员工技术业务培训,确保员工素质达标,实现依靠员工素质保安全,达到全员预防。

8.设备、设施的管理部门要结合专业化管理特点,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设备购置、使用及维修管理办法,确保设施完善、设备性能良好,实现依靠先进的技术装备保安全,依靠可靠的设备质量保安全。

9.安全生产部要对预防措施执行中效果不好的,及时进行纠正,指导、督促责任人重新制定预防措施,保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提高安全预测的兑现率。

二、事故报告

1、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要以最快的方法向公司领导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各类重大事故,公司将立即将事故概况(公司名称、时间、地点、原因、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等)在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若事态仍在继续,公司要随时报告动态。

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公司要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公司各部门和员工应积极配合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调查,提供完整的资料和真实的情况,不隐瞒和虚构。

3、伤亡人员确定。凡因工负伤者,从发生事故受伤起,若1个月以后,由轻伤转为重伤,或由重伤转为死亡,则不再按重伤、死亡事故补报。

事故救援管理制度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2.2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 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4 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 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在总经理领导下,由公司相关突发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履行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3工作机构

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运行机制

4.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它报警方式。

4.1.1预警级别和发布

4.1.1.1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突发事故进行预警。

4.1.1.1.1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事故应急响应实行三级响应机制:

(1)一级响应: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或发生影响严重的较大安全事故。

(2)二级响应:发生较大安全事故,或发生影响严重的一般安全事故。

(3)三级响应:发生一般安全事故。

4.1.1.1.2根据响应级别,现场救援行动实行分级指挥和领导:

(1)一级响应的事故救援,由公司主管领导负责指挥和领导,公司办公室、安全质量、施工技术、设备运输物资等部门参加。

(2)二级响应的事故救援,由公司副职领导负责指挥和领导。公司安全质量、施工技术等部门参加。

(3)三级响应的事故救援,由项目经理负责指挥和领导。公司安全质量部、施工技术部派人参加。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4.1.1.2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有线广播、有线电视、信息网络、警报器;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敲击能发出较强声音的器物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4.2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4.2.1项目工程部、分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和职责。由项目经理担任组织领导,安全生产部、施工技术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应急指挥办公室一般设在安全生产部,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生产部部长担任。

4.2.2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施工组织情况,也应成立相应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该工程完工后撤销。4.2.3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分为以下工作小组:

(1)救援指挥:接到突发事故报告信息后,宣布启动救援预案,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及相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负责现场救援指挥、协调工作。

(2)抢险救援组:负责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查明事故现场基本情况,迅速组织抢险行动,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

(3)物资设备保障组: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设备的调配工作,满足抢险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

(4)医疗救助组:负责伤亡人员的现场救护、送往医院救治工作。(5)媒体宣传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

(6)警戒组:确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劝说围观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警戒工作,引导外部救援进入现场,并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

(7)接待组:负责伤亡人员的家属接待,妥善处理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4.3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4.3.1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分为:事故报告、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六个过程。

4.3.2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工程队、分部、项目工程部必须按规定以最快速度上报相关部门。

事故信息报告采用快报方式,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用词规范,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事故报告单位等。

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之后再采用文字报告。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规定。

4.3.3根据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确定应急响应级别,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抢险救援机构,开展事故救援行动。

4.3.4应急救援行动主要包括指挥、抢险、物资设备保障、医疗救助、媒体宣传、警戒、后勤和接待等,应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进行详细规定各项行动的工作内容、执行人或小组、协调等事项。4.3.5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 4.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4.4.1项目开工前,根据现场条件、重难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重大危险源等特点,项目工程部、分部、安全生产部共同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本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并经本级项目经理签字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4.4.2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项目工程部、安全质量部负责了解业主、监理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掌握当地有关医疗机构和急救机构的联系方式,编制预案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4.4.3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针对工程具体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危险源等特点,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可以在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时编写,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4.4.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规范,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

(1)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和评估。(2)应急救援组织及其具体分工、详细职责。(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

(5)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6)现场恢复措施。(7)应急培训和演练。(8)其他。

4.4.5若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在应急演练中发生预案存在不足,要对预案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或纠正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预案的完善。4.5事故应急准备和演练

4.5.1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做好抢险人员、救援设备、物资和器材的预备工作。

4.5.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项目工程部、分部的安全质量部、工程队专职安全员负责应急培训工作,安全技术负责人、工程队队长或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对演练效果做出评价。

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4.5.3项目工程部、分部工程队要充分利用广播、影视、板报、讲座、例会、班前班后会等多种形式,对项目施工人员广泛开展事故应急相关知识的教育及培训。

应急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1)事故预防、控制、避险、自救、互救、抢险知识和技能。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3)个人防护常识。

(4)工作协调及配合等有关要求。

4.5.4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加。责任与奖惩

5.1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5.2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5.3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5.4 公司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由安全生产小组进行监督管理。

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为了执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本公司为全体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并制定本公司《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一、工伤保险

1、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员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公司为所有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2、工伤保险费的缴纳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规定执行。

3、公司将参加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公司内公示。公司和公司员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员工发生工伤时,公司应当采取措施使发生工伤事故的员工得到及时救治。

4、工伤保险基金由公司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5、公司按时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员工个人不用缴纳工伤保险费。公司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公司员工工资总额乘以公司缴费费率之积。

二、工伤认定

1、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的。

2、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员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公司后旧伤复发的。

3、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4、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本公司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另外,工伤员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如皋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意外伤害保险

为保障对项目工程施工人员意外伤害实施救济,防范项目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促进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公司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工程所在地为全体施工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1、公司对施工人员进行意外伤害保险投保时,以工程项目或单项工程为公司进行投保。

2、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项目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

3、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范围是指在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受到的意外伤害,以及由于施工现场施工直接给其他人员造成的意外伤害。

4、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公司负责意外事故的负责人应当立即通知保险公司,积极办理相关索赔事宜。

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审查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水平,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查能力,特制度本制度。

一、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项目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文件。一项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计划、施工现场布置、技术质量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二、施工单位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交后,由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代表)三个工作日内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共同审查,并于审查后三个工作日内将审查意见汇总整理后报项目工程管理部审批,而后由项目工程管理部经理报工程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审批。

三、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审查度

1、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1.1监理单位须要求施工单位于项目工程开工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一式叁份)。施工组织设计分为项目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的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布置、施工组织与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机械和设备、项目组织架构、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等。

1.3经项目项目工程管理部工程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审批同意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行政文员将其返回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要求其在两个工作日内按我司审查意见予以修订并签章确认后,再返回项目项目工程管理部,由工程行政文员将施工组织总设计报工程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审定(盖公司章),将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工程副总经理审定(盖工程部章)。

1.4经审定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指施工组织总设计及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项目工程管理部留存一份,返回施工单位一份。同时,工程行政文员须将其复印二份,分送监理单位、财务部各一份。

1.5经审定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如在施工中与实际采用的施工组织方案有较大出入或对结算价格有较大影响时,项目项目工程管理部经理须书面报工程副总经理同意,同时报总经理批示后转财务部备查。如在施工过程中实际采用的施工组织方案与经审定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有较大出入并引起工程变更时,相关部门除按上款执行外,还应按公司其它相关制度执行。

2、安全技术方案审查

2.1施工条件复杂或安全技术难度大或施工单位没有施工经验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一式两份),由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代表)及时组织本单位各专业工程师从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可行性、施工安全生产现在布置和施工工序安排的合理性、施工安全措施的可靠性等三方面,对其审查意见汇总整理后报项目项目工程管理部审批,而后由项目项目工程管理部经理报工程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审批。

2.2对工程项目关键部位或难以判断实施效果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在公司组织审查的基础上,项目工程管理部在经申请并获工程副总经理同意后可邀请有关专家对其进行安全技术论证。

2.3项目工程管理部经审批同意的施工技术方案,项目工程管理部留存一份,返回施工单位一份。同时,工程行政文员须将其复印二份,分送监理单位、财务部各一份。

2.4经审批同意的施工技术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如在施工过程中实际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与经审批同意的施工技术方案有较大出入或对结算价格有较大影响时,项目工程管理部经理须书面报工程副总经理同意,同时报总经理批示后转财务部备查。如在施工过程中实际采用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与经审批同意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有较大出入并引起工程变更时,相关部门除按上款执行外,还应按公司其它相关制度执行。

四、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某一个重点单位、分部工程.关键工序或“四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内容等单独策划一整套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技术措施、质量要求以及必要图纸等编制而成的施工文件,属于一个工程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定

1.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工程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方案讨论,确定基本方案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编制完成后经项目经理审阅并签字后报上级审批。公司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导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2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一次编制完成,也可以分阶段、分单位分册编制。分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由基础阶段、上部结构及装饰阶段等内容组成。分册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第一册中“前言”部分应说明整个施工组织设计由哪几个分册组成,各分册应顺序编号。

1.3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分包单位的技术负责入审批签字,项目工程部应在分包单位编制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总包管理等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填写审批表报批。

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进行编制。

3、施工组织设计(含施工方案)审批规定:

3.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3.1.1垂直运输需使用大型塔式起重机的工程;

3.1.2采用爬、挂、挑脚手或其他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 3.1.3大型设备、构件的吊装;

3.2除上述以外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工程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审批,报公司备案。

3.3上报公司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先经项目工程部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上报时应附项目工程部审批意见。

3.4上报公司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需报送二份,若有修改,则在修改后应再报送一份修改稿,报公司备案的需上报一份。

3.5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工程开工或阶段施工前两周报批。若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尚未上报公司已进行施工者,公司应责令其停工。

4、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修改、检查

4.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通过后,项目工程部应由项目经理组织方案交底会,由项目工程部进行交底。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工程部管理人员认真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不允许擅自变更。若确系客观原因要求变更者,应先提出修改方案,经审批后再实施。

4.2经修改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4.3在施工组织设计实施过程中,公司均应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为: 4.3.1项目工程部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4.3.2若有修改,是否已经过审批; 4.3.3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结果。

4.4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检查工作由公司技术负责人执行。发现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情况较严重者,责令其立即停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程规范、行业标准及公司各种规章制度,及时对安全生产、工人职业健康进行有效预控,提高施工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操作技能,努力创造安全生产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施工公司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工程开工前,由公司综合检修部与其它基层部门负责向项目工程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首次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1)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

(2)项目安全管理目标、事故控制指标、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目标。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危险源的控制、专项施工方案清单和方案编制的指导、要求。

(4)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一般要求。

(5)公司部门对项目工程部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要求。

2、项目工程部负责向施工队长或班组长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1)项目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注意事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每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等,确保施工活动安全。

(3)特殊工种的作业、项目设备的安拆与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均要对操作班组作安全技术交底。

(4)两个以上工种配合施工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按工程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

3、施工队长或班组长要根据交底要求,对操作工人进行针对性的班前作业安全交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的要求。交底内容包括:

(1)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2)现场作业环境要求本工种操作的注意事项。

(3)个人防护措施等。

4、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内容要全面准确。安全技术交底要经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签字方能生效。交底字迹要清晰,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

5、安全交底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班组长等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督促操作工人严格按照交底要求施工,制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开工前准备

1.1开工前10天,安全部门根据公司标书要求,负责编写项目工程“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并有项目部会审,报公司审批。

1.2开工前一周,由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组长对所借安全带安全绳,电动工器具,起重器具等进行外观检查。安全部门负责检查劳动防护用品是否合格齐备,所派出施工人员安规考试是否合格有效。

1.3安全部门配合项目部编制出施工人员名单,备齐施工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特殊工种证复印件、联系电话,并办理施工人员调入调出手续等。1.4开工前一天安全部门负责对全体施工人员,再次进行安全教育和危险点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1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安规考试不及格人员不得上岗。2.2进入生产区域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3项目部负责每天上班前(8:00点前)在施工现场召开施工人员班前会,对员工讲清当天工作任务、质量要求、当天进度和安全注意事项等。2.4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及工器具。

2.5临时电源线必须架空铺设,电源盘使用前必须对漏电保安器作漏电跳闸试验,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电源盘及工具。

2.6开工前一天,项目经理应组织召开一次安全技术交底会。安全员宣读“两措”,并将公司“违章处罚办法”及“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做出宣讲。2.7开工后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分析会,各专业组应如实汇报一周违章实例及下周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对严重违章人员进行通报批评直至清退出场。2.8动火工作必须有“工作票”、“动火票”,并经许可后,义务消防员齐备消

防器材后,方可开工。

2.9小件起吊必须有起重专工认可并指导后方可进行,大件起吊必须有起重专职人员现场指挥进行。

2.10任何工程开工,必须先有“开工令”、“工作票”、“作业指导书”,并经甲方认可后方可开工,严禁无票工作。

2.11检修设备加倍做好防护,谁检修谁负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2.12任何检修区必须做好临时围栏,备品、工具、解体部件摆放整齐。2.1

3一、二级动火外的动火工作,也要备有消防器材和义务消防员。2.14高空作业、使用电动工具作业、动火作业等必须有监护人在场。2.15检修设备再鉴定,必须经项目经理认可后方可进行,并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16任何人员不得操动甲方电源开关和阀门。

2.17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甲方各项安全规定和劳动纪律。

2.18工作监督人员短时离开现场,必须找能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替换,否则应停止工作。

2.19现场遇有重大检修项目,必须有项目经理主持编写“两措”并报甲方或监理审核批准,方可施工。

2.20现场安全监督员,负责每天巡视施工现场,并将违章现象作书面记录,必要时依照公司“处罚条例”开出罚单或停止其工作。3 施工后期安全管理

3.1检修设备经鉴定合格后,专业负责人必须立即会同甲方签收,将文件包关闭并告知有关检修人员(若有缺失应重新履行许可手续)。

3.2施工结束撤离人员,应将出入证和借用的安全工器具交还安全部。3.3工程竣工后一个月之内,安全部门负责编制出安全工作总结。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卫生保洁制度

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增进员工身体健康,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开,使文明施工保持经常化。

1、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做到地面无积水,有排水措施。对施工现场的水电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常明灯。

2、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并穿公司发放的统一工作服。

3、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施工人员要保持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

4、要有严格的设备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污染设备,堵塞管道。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按平面固定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要经常清洗机械,对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要保持机身等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5、施工现场应设围墙、栅栏,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入内。实施封闭式管理时,根据工程性质和所在地区的不同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围护和遮挡措施,并保持外观整洁。

6、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

7、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增强文明施工意识,自觉遵守纪律。凡有违纪一律严肃处理,严重者撤出现场。

8、全体职工应自觉遵守有关制度,注意文明卫生,保持工地内部环境整洁优美。

9、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防治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等污染环境的有效

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认真组织实施。

10、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防火等要求。

11、项目工程部每周组织一次所属施工班组长、安全员或兼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文明、卫生进行组织检查,召开现场会,相互学习,同时对搞得差的现场及时定人、定时间进行整改,吸取教训,消除死角。每月由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12、施工现场的材料器具进出调拨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签证后方可进出施工现场。

13、教育工人在施工操作时做到慢提轻放,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碰撞。

14、施工现场的厕所,做到有顶、门窗齐全,并有纱,做到天天打扫,每周撒白灰或打药一二次,消灭蝇蛆,便坑加盖。

15、为了广大员工身体健康,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保温桶和开水(水杯自备),公用杯子必须采取消毒措施。

16、职工宿舍做到天天打扫,保持室内窗明地净,清扫垃圾倒在指定的地方,及时清理。

17、宿舍内铺上、铺下要做到整齐美观,被子叠放整齐,提包和鞋,按规定摆放,不得到处乱放。

18、宿舍值班人员负责当天的卫生工作,禁止其它人员乱扔废纸、废物,不准随地吐痰。

19、炊管人员每年要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后,方可上岗。凡患有痢疾、肝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制售及食品清洗工作。

20、采购外地食品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县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开具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认为必要时,请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复验。

21、采购食品用的车辆,容器要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防尘、防蝇,防雨、防晒。

22、不得采购制售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3、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严禁亚硝酸盐和食盐同仓共贮,各施工单位要设专人专库存放,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8、贮存食品要隔墙、离地,注意做到通风、防潮、防虫、防鼠,要设冷藏设备。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开存放。

防火(消防)制度

为认真做好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防火及消防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1、配备相应的值班巡逻力量,认真执行值班、巡逻制度,做到24小时都有人在巡视检查。

2、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单独堆放。

3、施工前如有动火作业,要开动火证,动火作业由施工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经施工员、安全员及项目经理(或总工)现场确认防火措施到位,经批准后,方可动火。动火审批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审批前要深入动火地点查看,确认无火险隐患后再行审批。批准动火应采取定时(时间)、定位(具体位置)、定人(操作人、看火人)、定措施(应采取的具体防火措施),部位变动或仍需继续操作,应事先更换动火证。动火证只限当日本人使用,并要随身携带,以备消防保卫人员检查。动火结束后,监火人员应确认并在动火证上签字认可。

4、施焊部位不高时,下面需设置接火盆,接火盆内放岩棉或者玻丝绵,并加水打湿,保证焊渣落入接火盆内熄灭,防止焊渣溅落伤人或引燃。若施工部位较高,不能直接悬挂接火盆,则在其下面用防火布接住焊渣。

5、各类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清理焊割部位附近与下方的易燃、可燃物品;对不能清除的易燃、可燃物品要用水浇湿或盖上石棉布等非燃材料,以隔绝火星。

6、从事电焊、气割焊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并对其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7、进行施焊作业时,必须配备专职看火人,看火人要经选择录用,看火人必须有责任心,坚守岗位,不能兼顾其他工作,看火人必须站在能观察到施焊火苗的位置,并根据施焊部位调整,保证最清晰方便观察到施焊情况。

8、遇有五级以上大风时,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应停止。

9、焊割现场必须配置灭火器材,每个动火点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各2只。

10、在焊割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检查,操作结束后,要对焊割地点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离开。在隐蔽场所或部位(如闷顶、隔墙、通风道、电缆沟和管道井等)焊、割操作完毕后,0.5~4h内要反复检查,以防阴燃起火。

11、发现电、气焊操作人员违反电、气焊防火管理规定、违反操作规程或动火部位有火灾、爆炸危险时,责令停止操作,收回动火许可证及操作证,并及时向领导或保卫部门汇报。

12、必须保持消防道路畅通,严禁堆放障碍物,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

13、施工现场内严禁吸烟和带有火种的人进入。

14、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距离不得少于2M;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少于5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15、施工区域配备干式灭火器和砂筒灭火设备,砂桶灭火设备每两个天窗之间设置一个,并配有高压水枪和50m长的水管,以防火灾发生。

16、确保施工现场人员都能使用消防设备:(1)干式灭火器使用方法:将安全梢拉开;将皮管朝向火点;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熄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2)砂桶灭火器使用方法:使用水管时应防止扭转和折弯,否则会阻止水流通过;先将水龙带一头接在砂桶里,同时将水带打开,另一头接水枪,紧握水枪对准着火部位;扑救带电火灾前,必须先断电再用水灭火。

17、按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经常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18、火灾一旦发生,现场人员应保持镇定,拨打119,详述灾害地点,留下电话以便进一步联系。

19、宿舍、仓库及易燃易爆等场所不准使用明火、电炉和大功率电热器,不准在场内吸烟;施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用电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防止电气失火。

上一篇:城监下一篇:秦村镇学习八次党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