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件

2024-09-1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件(精选8篇)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件 篇1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

二、内容分析

有理数除法的学习是学生在小学已掌握了倒数的意义,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乘除的混合运算法则,知道0不能作除数的规定和在中学已学过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教材首先根据除法的意义计算一个具体的有理数除法的实例,得出有理数除法可以利用乘法来进行的结论,进而指出有理数范围内倒数的定义不变,这样,就得出了有理数除法法则。接下来,通过几个实例说明有理数除法法则,并根据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与乘法类似的法则。最后,通过几个例题的教学,既说明了有理数除法的另一种形式,也指出了除法与分数互化的关系,同时,还指出有理数的除法化成有理数的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这样,就说明了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法则。

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法法则和倒数概念;难点是对零不能作除数与零没有倒数的理解以及乘法与除法的互化,关键是,实际运算时,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因而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有理数除法与小学除法法则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符号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小学学过的倒数意义是什么?4和的倒数分别是什么?0为什么没有倒数。

答: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4的倒数是,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是因为没有一个数与0相乘等于1等于。

2.小学学过的除法的意义是什么?10÷5是什么意思?商是几?0÷5呢?

答: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15÷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15,商是3,0÷5表示一个数与5的积是0,商是0。

3.小学学过的除法和乘法的关系是什么?

答: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4.5÷0=?0÷0=?

答:0不能作除数,这两个除式没有意义。

新课讲解:

与小学学过的一样,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里与小学不同的是,被除数和除数可以是任意有理数(零作除数除外)。

引例:计算:8×(-)和8÷(-4)

8×(-)=-2,8÷(-4),由除法的意义,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积为8,∵(-4)×(-2)=8,∴8÷(-4)=-2。

从而,8÷(-4)=8×(-),同样,有(-8)÷4=(-8)×,(-8)÷(-4)=(-8)×(-),这说明,有理数除法可以利用乘法来进行。

又(-4)×=-1,4×=1,由4和互为倒数,说明(-4)和(-)也互为倒数。

从而对于有理数仍然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提问:-2,-,-1的倒数各是什么?为什么?

注意: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数的数分之一即可,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颠倒一下即可,一般地,a(a≠0)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

由上面的引例和倒数的意义,可得到与小学一样的有理数除法法则,则教科书第101页方框里的黑体字,用式子表示,就是a÷b=a·(b≠0)。

注意:有理数除法法则也表示了有理数除法和有理数乘法可以互相转化的关系,与小学一样,也规定:0不能作除数。

例1计算。(见教科书第103页例1)

解答过程见教科书第103页例1。

阅读教科书第102页至第103页。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04页练习第l,2,3题。

提问:l.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零的倒数是零,这句话正确吗?

(答:略)

2.两数相除,商的符号如何确定?为什么?商的绝对值呢?

答:商的符号由两个数的符号确定,因为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当两个不等于零的数互为倒数时,它们的符号相同。故两数相除,仍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商的绝对值则可由两数的绝对值相除而得到。

从上所述,可得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类似的法则,见教科书第102页上的黑体字。

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既可以利用乘法(把除数化为它的倒数),也可以直接(特别是在能整除时)进行,具体利用哪种方式,根据情况灵活选用。

例2见教科书第104页例2。

解答过程见教科书第104页例2。

注意:除法可以表示成分数和比的形式。如84÷(-7)可以写成或84:(-7);反过来,分数和比也可以化为除法,如可以写成(-12)÷3,15:6可以写成15÷6。这说明,除法、分数和比相互可以互相转化,并且通过这种转化,常常可以简化计算。

例3见教科书第105页例3。

分析:(l)有两种算法,一是将写成,然后用除法法则或利用乘法进行计算;二是将写成24+,然后利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对于(2),是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接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把除法化为乘法,按乘法法则运算。

解答过程见教科书第105页例3。

讲解教科书例3后的两个注意点。

课堂练习:见教科书第105页练习。

第1题可直接约分,也可化为除法。

第2题可先化成乘法,并利用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课堂小结:

阅读教科书第102页至第105页上的内容,理解倒数的意义,除法法则的两种形式及教材上的注意点。

提问:(l)倒数的意义是什么?有理数除法法则是什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两种形式)如何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

(2)0能作除数吗?什么数的倒数是它本身?的倒数是什么?(a≠0)

四、课外作业

习题2.9A组第1,2,3,4,5题的双数小题,第6题。

选作题:习题2.9B组第1,2,3题双数小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件 篇2

一、抓住“凸显概念本质”的着力点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载体.在“有理数”教学中, 课堂教学设计要根据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和无理数等重要概念的内在要求, 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些概念.首先是明确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者反映的是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 后者指的是对象的全体.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在“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教学设计中, 为了引导学生从小学学过的分数出发, 进一步将有限小数、整数均写成分数形式, 为揭示有理数的本质特征做好知识准备.我先抛出问题l:写出几个分数.问题2:还有哪些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试举例说明.接着, 又设计了问题3:无限小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吗? 若能, 试举例说明;若不能, 试简单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将无限小数分成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抛出问题4:按照能否化成分数形式这一标准, 将所有的数进行分类.问题5:尝试给有理数和无理数下定义.在用问题串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的概念内涵后,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标准, 将所有能化成分数形式的数分为一类, 即有理数;将不能化成分数形式的数分为另一类, 即无理数.这样, 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系扩充的经验, 理解概念的数学本质.

二、抓住“提高运算的能力”的着力点

运算能力, 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运算的合理性, 表现为运算目标的确定和运算途径的选择.合理选择运算途径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 而且是运算准确性的保证.比如, 在“代数式的值”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入手提出问题.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 (1) a与b的和的平方 (2) a与b两数的平方和 ; (3) a与b的和的50%.问题2: 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问题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打出投影.) 问题4:某学校运动会需要添置一批排球, 每班配2个学校另外留10个.如果这个学校共有n个班, 总共需多少个排球? (若学校有15个班 (即n=15) , 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 ) 最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 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 计算结果也不同.显然当n=15时, 代数式2n+10的值为40;当n=20时, 代数式2n+10的值是50.其计算结果40和50分别称为代数式2n+10当n=15和n=

三、抓住“渗透数学思想”的着力点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 以及规律本质的认识.某种意义上, 它是学生“将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与基本知识和技能相比, 数学思想具有更大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同时, 数学思想包括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等.其中, 抽象思想表现为从特殊到一般、分类、符号化等形式;推理思想表现为归纳、类比、演绎、数形结合、化归等形式;模型思想 (数学化) 表现为函数、方程与不等式、随机、统计等形式.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必须注重渗透数学思想, 提高数学能力.以“数轴”的教学设计为例, 问题1:如何在直线上用点表示有理数? (1) 如何在直线上用合适的点表示-1和1? (2) 如何在直线上用合适的点表示-2和2? (3) 如何在直线上用合适的点来表示0? 问题2:能表示数的直线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在此环节中, 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先提出用图形表示数, 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做好准备.再将问题分解为3个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概括数轴的三个特点.接着, 抛出问题3: (1) 如果点A表示的数是“-1”, 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这个点吗? (2) 你能给数轴下个定义吗? 在此环节中, 教师可依次去掉数轴上的正方向、单位长度和原点, 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要素的作用, 从而感受数轴的三要素的必要性, 经历建构数轴概念的过程.最后, 抛出问题4: (1) 指出数轴上设定点表示的数; (2)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数:-3, 2, 0, 1/2,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有理数”和“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体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四、抓住“积累活动经验”的着力点

数学活动经验形成于学生的活动过程之中, 伴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活动中获得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其中, 包括学生具有的数学知识、对数学活动的领悟、思维方式、推理方法等, 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数学的教学设计应凸显以下特征:一是凸显主体性.注重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学习主体的, 具有学生的个性特征, 属于特定的学生个体.二是凸显实践性.注重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 强调离开了活动过程, 就无法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三是凸显发展性.强调数学活动经验必须反映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 或者在某一学习阶段中对学习内容的经验性认识.当然, 这种经验性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 原来的或直接感受的, 它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变化的.比如, 在“一道课本习题的延伸与拓展”的教学案例中, 原题 (苏科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复习题第1题) :桌子上有3只杯口朝上的茶杯, 每次翻转2只, 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这3只杯子的杯口全部朝下? 7只杯口朝上的茶杯每次翻转3只, 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这7只杯子的杯口全部朝下? 如果用“+1”、“-1”表示杯口“朝上”、“朝下”, 你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说明理由吗? 为了解决此题, 一位骨干教师成功地将其改造为一节数学活动课“茶杯翻转”, 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数学思考的过程中, 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并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 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既要夯实双基又要渗透思想.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 提高数学素养.

摘要:数学教学设计应抓住“夯实双基, 形成技能”和“渗透思想, 积累经验”等着力点, 注重夯实双基, 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的特点 篇3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注重对地理发展史和重要地理学家的介绍,专门介绍了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的地理探险事件,在平常的地理课件中也有很多对相应地理学家的介绍,这在我国是很少见的。对地理学家的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险精神、爱国精神等。例如,在“伟大的地理学家与探险家”PPT课件中专门介绍了对世界地理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地理学家:希罗多德、亚里斯多德、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詹姆斯·库克、罗蒙诺索夫。

二、课件教学目标显性化,具有较强导向功能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介绍的是大洲大洋,即世界地理。与我国七年级地理课件不同的是课件除了有完整的教学内容外,还在第二页设有课程计划(表1),相当于我国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使学生在新课学习前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难点,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课件末页设置有参考文献,非常方便对本课题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课件结构清晰,彰显逻辑性和简约性

俄罗斯的教材体系结构严谨、完整,与之相应,俄罗斯七年级的地理课件体系结构也很完整。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简约性。以“北极地区”一节地理课件为例,其课件结构如下:课程计划一纬度位置一海陆位置一海盆海脊一延伸至俄罗斯的大陆架一比较北冰洋的大陆架与其它海洋大陆架的异同一海冰一海冰的分类一冰层和冰山一引起的灾难一冰的反射率一北冰洋的气候一海洋的动物一海洋的管理一大陆架的石油开采~海洋渔业一有趣的事实一海洋污染一冰川在融化一海洋环境的保护一冻土融化一北极熊迁徙。课件先介绍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然后介绍北极地区的主要地理特点,再介绍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四、课件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心理认知

课件难易度适中,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以介绍地理现象、地理事实、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为主,大部分是陈述性知识,较少涉及地理原理的推导、地理过程的分析、地理成因的分析等内容。以非洲为例,先介绍非洲是人类的祖先,接着介绍非洲的土著人、非洲人口众多、非洲的非殖民化进程、非洲的文化,最后介绍非洲的政治版图。该节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没有涉及非洲的气候类型及成因,非洲的工业、农业、矿产及成因等程序性知识,而且图片丰富多彩,符合初中生好动、积极、活跃的心理特征。

五、课件交互性强,注重师生互动

笔者搜集的俄罗斯课件多为PPT课件,Flash课件较少。从PPT课件来看,课件的交互性较好,这里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课件考虑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课件效果能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尤其在“北极地区”一节课件中可以看出,由于俄罗斯与北极地区比较近,所以对北极地区讲解得比较全面和细致,相比之下,我国离北极地区比较远,课件对本节内容就不如俄罗斯课件介绍得详细。

六、课件呈现速度与顺序适当,符合认知顺序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呈现的速度和顺序都比较适当。呈现速度主要体现在动画中文字出现速度的快慢,PPT顺序设置即前后PPT的设置是否按照一定的逻辑性来设计,如按照因果关系(如非洲的非殖民化进程对非洲政治版图变化的重要影响)、从属关系、并列关系(如在北极地区一节。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就是并列关系)、时间顺序(如在伟大的地理学家与探险家一节就是按照地理学家出现的历史时间顺序介绍的)、空间顺序、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等各种顺序排列PPT,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也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七、课件色彩搭配合理。清晰度高

俄罗斯七年级地理课件整个背景色与内容搭配很协调。色相、明度、纯度适宜,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有起伏变化,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相结合,画面清晰度高,清新自然,并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页面色彩简洁清晰、主次分明、科学真实,如关于“北极地区”一节的课件,整个课件以冷色调为主,首页背景图片(图2)为白色的冰川与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及相应的景观紧密联系,也体现了俄罗斯课件科学真实的特点。

八、课件图片丰富直观,时代性强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复习教案范文 篇4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0,那么a的1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1)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有理数正分数零

② 有理数整数零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数负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a(a0)a0(a0)或aa(a0)a(a0)a(a0);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a0无意义.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n

或(a-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a)n =an

或(a-b)n=(b-a)n.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例题精讲』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2340.251180.12538

(2)5753229142572514

【例2】绝对值不大于10的所有整数的和等于()

A.-10 B.0 C.10 D.20 【例3】已知a,b,c的位置如图,化简:|a-b|+|b+c|+|c-a|=______________

ac0b

【例4】(1)(141)(57

(2)(8.5)31(61188)(1.25)

33)112

【例5】对于任何有理数a,下列各式中一定为负数的是()

A.3a B.a C.a1 D.a1

【例6】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a+b,a-b中,负数的个数是()

a0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7】两个数的差是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

A.被减数是正数,减数是负数 B.被减数是负数,减数是正

C.被减数是负数,减数也是负数 D.被减数比减数小

【例8】如果a,b均为有理数,且b<0,则a,a-b,a+b的大小关系是()

A.a<a+b<a-b B.a<a-b<a+b C.a+b<a<a-b D.a-b<a+b<a

【例9】(1)812916599121641216

(2)1221111412161 121.『当堂反馈』式子-2-(-1)+3-(+2)省略括号后的形式是()

A.2+1-3+2

B.-2+1+3-2

C.2-1+3-2

【例10】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有理数()

A.都是负数 B.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C.都是正数法确定

【例11】 a.b.c为非零有理数,它们的积必为正数的是()

A.a0,b.c同号 B.b0,a.c异号 C.c0,a.b异号 D.a.b.c同号

【例12】 已知|x|=3,|y|=2,且x•y<0,则x+y的值等于()

A.5或-5 B.1或-1 C.5或1 D.-5或-1 【例14】两个有理数的商为正,则()

A.和为正 B.和为负 C.至少一个为正 D.积为正数 【例15】用“>”或“<”填空

(1)如果abc0,ac0那么b _____ 0 ;(2)如果a0,bbc0那么ac_______0.【例16】计算:(1)(4)3(2)(2)4

【例17】 计算:(2)3(3)[(4)22](3)2(2)

D.2-1-3-2

2.计算41.6742.5之值为何()

A.-1.1 B.-1.8 C.-3.2 D.-3.9

.无3.下列判断:①若ab=0,则a=0或b=0;②若a2b2,则a=b;③若ac2bc2,则

ab;④若ab,则abab是正数.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④ B.①②③ C.① D.②③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21231

B.32231

C.631362D.11212005314 5.下列算式中:(1)0-(-3)=-3;(2)(-2)×|-3|=-6;(3)5÷ 15×5=5;(4)23=6,正确的个数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 6.已知|x|=0.19,|y|=0.99,且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题整理 篇5

1,在数轴上表示-10的点与表示-4的点的距离是()

A.6 B.-6 C.10 D.-

42,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无穷多个

3,若a是有理数,则4a与3a的大小关系是()

A.4a>3a B.4a=3a C.4a<3a D.不能确定

4,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32与-23B.-23与(-2)3 C.-32与(-3)2D.(-3×2)2与23×(-3)

5,当a<0,化简得()

A.-2 B.0 C.1 D.26,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A.a+b一定大于a-b B.若-ab<0,则a、b异号

C.若a3=b3,则a=b D.若a2=b2,则a=b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2÷(-2)2=1 B.=-8

C.-5÷×=-25 D.3×(-3.25)-6×3.25=-32.58,若a=-2×32,b=(-2×3)2,c=-(2×)2,则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0B.b>c>a C.b>a>cD.c>a>b

9,若│x│=2,│y│=3,则│x+y│的值为()A.5 B.-5 C.5或1D.以上都不对

10,有理数依次是2,5,9,14,x,27,……,则x的值是()

A.17 B.18 C.19 D.20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如果盈利350元,记作:+350元,那么-80元表示__________.12,某地气温不稳定,开始是6℃,一会儿升高4℃,再过一会儿又下降11℃,这时气温是___.13,一个数的相反数的倒数是-1,这个数是________.14,1所示,数轴的一部分被墨水污染,被污染的部分内含有的整数为.15,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知识,那么全体有理数的和是___.16,-2的4次幂是______,144是____________的平方数.17,若│-a│=5,则a=________.18,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的整数的和_______.1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040000应记作_____,若保留3个有效数字,则近似值为______.20,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的“F”运算:①当n为奇数时,结果为3n+5;②当n为偶数时,结果为(其中k是使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26,则:

若n=449,则第449次“F运算”的结果是___.三、解答题(共60分)

21,若│a│=2,b=-3,c是最大的负整数,求a+b-c的值.22,邮递员小王从邮局出发,向南走2km到达M家,继续向前1km到N家,然后折回头向北走4km到Z家,最后回到邮局.(1)Z家和M家相距多远?

(2)小王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24,下表是某商店四个季度的盈亏状况(盈利为正,单位:万元)

季度一二三四

盈利+128.5-140-95.5+280

求这个商店该年的盈亏状况.25,有6箱苹果,每箱标准质量为25kg,过秤的结果如下(单位:kg):24,24,26,26,25,25.请设计一种简单的运算方法,求出它们的总质量.26,某学校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记录了第三小组八名学生的成绩,以60分为及格,高于60分记正数,不足60分记负数,这八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3分,+5分,0分,-6分,-2分,-3分,+8分,+6分,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分?这八名学生的总分是多少?

27,A,B,C,D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3,1,-1,-2,先画出数轴,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求A和B之间的距离;

(2)求C和D之间的距离;

(3)求A和D之间的距离;

(4)求B和C之间的距离;

(5)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差的绝对值是什么关系?

28,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

+

8、-

9、+

4、+

7、-

2、-

10、+

18、-

3、+

7、+

5回答下列问题:

(1)收工时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少千米?

(2)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四、拓展题(共20分)

29,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3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斟酌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获得简便易行的成功方案.例如,求1+2+3+4+…+n的值,其中n是正整数.对于这个求和问题,如果采用纯代数的方法(首尾两头加),问题虽然可以解决,但在求和过程中,需对n的奇偶性进行讨论.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即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数量关系的事实,那就非常的直观.现利用图形的性质来求1+2+3+4+…+n的值,方案如下:3,斜线左边的三角形图案是由上到下每层依次分别为1,2,3,…,n个小圆圈排列组成的.而组成整个三角形小圆圈的个数恰为所求式子1+2+3+4+…+n的值.为求式子的值,现把左边三角形倒放于斜线右边,与原三角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时,组成平行四边形的小圆圈共有n行,每行有(n+1)个小圆圈,所以组成平行四边形小圆圈的总个数为n(n+1)个,因此,组成一个三角形小圆圈的个数为,即1+2+3+4+…+n=.(1)仿照上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设计相关图形,求1+3+5+7+…+(2n-1)的值,其中n是正整数(要求:画出图形,并利用图形做必要的推理说明).(2)试设计另外一种图形,求1+3+5+7+…+(2n-1)的值,其中n是正整数(要求:画出图形,并利用图形做必要的推理说明).参考答案:

一、1,A;2,D;3,D;4,C;5,A;6,C;7,D;8,C;9,C;10,D.二、11,亏损80元;12,评析:负数的意义,升高和降低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借助数轴可以准确无误地得出正确结果-1℃,数无数不形象,形无数难入微,数形结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在新课标中有重要体现,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多以综合高档题出现,占分比例较大;13,评析:利用逆向思维可知本题应填;14,满足条件-1.3所以分别有下列运算结果:输入499→1352→169→522→261→788→197→598→149→452→

133→344→17→56→77→26→13→44→11→36→9→32→1→8→1→8→1→8→…,由此我们还发现:当进行第奇数次运算时,其结果是偶数,当进行到第偶数次运算时其结果为奇数.所以第449次“F运算”的结果是8.三、21,(1)-1.(2).(3)-2.(4)2;22,因为│a│=2,所以a=±2,c是最大的负整数,所以c=-1,当a=2时,a+b-c=2-3-(-1)=0;当a=-2时,a+b-c=-2-3-(-1)=-4;23,(1)3(km).(2)8(km);24,173(万元);25,150(kg);26,总计超过11分,总分为491分;27,:(1)A和B之间的距离为3-1=2=,(2)C和D之间的距离为-1-(-2)=1=,(3)A和D之间的距离为3-(-2)=5=,(4)B和C之间的距离为1-(-1)=2=,(5)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

28,(1)因为8-9+4+7-2+10+18-3+7+5=8+4+7+18+7+5-9-10-2-3=25,所以在A处的东边25米处.(2)因为│8│+│-9│+│4│+│7│+│-2│+│-10│+│18│+│-3│+│7│+│5│=73千米,而73×0.3=21.9升,所以从出发到收工共耗油21.9升.四、29,(1)

4、7,(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件 篇6

分析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教科书第34——36页)

设计思想

本节的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掌握的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知道0不能作除数的规定和中学已学过有理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数学设计时,首先根据除法的意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计算几题有理数的除法,得到与乘法类似的法则,然后通过观察每组除法和乘法的式子,得出有理数除法可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除法转换为乘法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将“新问题转化成为老问题”,用已学知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能力和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

难点:(1)有理数除法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教法选择

教学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学法指导

掌握有理数除法符号的判定方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表达的能力。

3会求倒数,并应用到有理数的除法当中。

教学准备

投影仪、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某班有四名同学参加测试,以80分为标准,超过的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记录如下:+1

—10

—9

—4

求:这4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超过80分还是不足80分?

学生列式:(+1—10—9—4)÷4

化简为

:—8÷4

讲授新

(投影,图片展示)

练习

4×()=1;

2/3×()=1;

0×()=1;

0×()=1;

-4×()=1;

—6/×()=1;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问题1: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

问题2:0有倒数吗?

学生:

问题3: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练习: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4/7

(2)1/4

(3)02

(4)—02

(6)—

教师归纳:(投影展示)

整数的倒数的求法:用1除以这个数

分数的倒数的求法: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小数的倒数的求法:先化成分数再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总结规律,归纳法则

例1:计算:8÷(-4).

解:因为(—2)×(—4)=8

8÷(-4)=—2

另一方面:

8×=—2

所以:8÷(-4)=

总结: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再尝试:-16÷(-2)=?-16×()=?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讨论.(一个学生回答)

学生:用字母表示为:a÷b=a×1/b

教师板书: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例2:计算

(1)(—36)÷9

(2)(—12)÷(—3)

解:(1)(—36)÷9=—(36÷9)=—4

(2)(—12)÷(—3)=+(12÷3)=+4

总结:两数相除,同号的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

学生练习:

(1)18÷(—3)

(2)18÷(—1/3)

(3)12÷+1/2

(4)1/3÷—7÷(—7)

4巩固训练,技能提高

(1)填空题

1.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倒数是________,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倒数的倒数是________;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相反数是________;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当两数________时,它们的积为0。

3.当两数________时,它们的积为0。

4.当两数________时,它们的积为1。

(2)计算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6.÷(-1)

7.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8.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9.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10.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谈谈这节的收获:

6布置作业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件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基于课标和教材的变化,基于学生和我们老师在使用时出现的情况,下面我将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关于七上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教材分析。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能抛砖引玉,给老师们有所启发。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下课标的主要变化

2001年实验版课程标准:1.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2.掌握有理数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3.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1.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2.掌握有理数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3.删除了目标3 这是教材变化前后关于这一章总的2001年实验版课程标准和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1加入,知道︱a︱的含义,加强对绝对值符号语言的要求,为下一章字母表示数做好铺垫。新课标的2将以三步为主改为以三步以内为主,可见,对混合运算的要求更重于简单的基础。下面一起看一下章节中有变化的2.6一节的新课标变化

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改为新目标:列式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由此,运用运算律看重的是运算技巧,而列式是需要建模的,可以看出,新教材放低了对运算技巧的要求,更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再来看教材方面的主要变化:

变化一:3处结构的调整。

1、相反数的位置由2.2与数轴一起,改为2.3与绝对值一起,2、由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两课时和2.7“水位变化”而水位变化就是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两节内容,改为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节3课时。

3、把第六章的“科学记数法”作为一节,乘方的应用,加入到2.10。

通过3处结构的处理,使知识更成体系,结构更加合理。

变化二:几处表述的调整 1、2.1标题“数怎么不够用了”改为“有理数”,开门见山。同时去掉小学教材已有的正负数定义,做了初小衔接。2、2.4有理数的加法,情境引入去掉原来的足球净胜球为背景,沿用了第一节情境。同时对于加法法则的推理,由四框图减为两个,删掉了数轴的表示。简洁明了。3、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删去了旧教材的引例(水位的变化),改用游戏方式引入。增加了趣味性,同时让学生更容易进入问题的情景,增加了可操作性。4、2.7 “有理数的乘法”中给出“倒数”的更完整严密的定义。5、2.8“有理数的除法”中的除法法则由填空形式改为直接给出。突出了重点。

变化三:题目的调整

经典例题练习的删减,调换,增加,是教材变化的亮点。

如 2.1有理数 例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重复,进行了删除。同时加入第(3)题对基准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在小学教材已出现,再次提出,即贴近生活,又由某个数值这个单一的点扩充到一段范围,加深了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

又如: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例题变化,删两数运算为四数运算,改分数类型为整分都有的类型,相比,变化后对于运算的例题示范,更丰富,加大了难度。

此外,教材中加入的例题还有这样几处: 2.1有理数 随堂练习第2题数的分类,习题第6题设定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学生体重,2.2 数轴 随堂练习数轴表示数,2.3 绝对值 随堂练习第1题数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什么数?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增加了“做一做”就汽油价格的调整情况出了一道应用有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题。

2.8 有理数的除法 增加了例2,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运用除法法则,关注负数和小数的倒数。2.9有理数的乘方 第一课时 随堂练习2幂运算,习题第4题,平方16的数可能是几?

2.9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课时

随堂练习2 判断幂的符号。联系拓广加入第3题,考察了数形结合和归纳法,渗透极限的思路,利用优生发展。2.10科学计数法增加了相应的例题,对计数法进行落实。

变化后,题目更加精细,更具有代表性,从而教材的重点更加突出。根据课标和教材的变化,本章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①对于负数引入和相关运算法则、运算规律的获得,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

② 更加重视在现实背景中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和运算的应用。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认识运算作用,加深对运算的理解。

③ 继续关注运算技能的培养,但对于笔算难度的要求有所降低。正因为繁难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等其他计算工具,因此《标准》降低了对运算难度的要求,而进一步加强了对算理的理解。④对于运算方法,更加鼓励“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对群体的要求,而不是对学生个体的要求。对某一个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呈现出多样化,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算法。对于多样化,过去常在黑板上呈现,而现在我们更需要时是让黑板的多样化落实到个体的多样化。现在希望通过这种共同探讨,自我吸收,选择个性的最优化方法。⑤对于运算结果,在重视原有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加强了估算。

运算能力不等同于运算技能,从国际范围看,许多国家对运算的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重口算和估算,淡化固定的计算程序和方法,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因此《标准》对运算方面的要求作了调整和改变,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面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新的变化来谈谈对教材的分析: 一、概念理解

1、有理数 :对于有理数的整分的分类和正负的分类,对于0在两种分类中的位置,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够清晰明确,这是难点。

采用的措施:

(1)小数在小学时作为小数、分数两种分类,而在中学小数基于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划在分数类,无限不循环放在无理数,小数基于有限,无限,循环不循环的分类,要关注中小学的不同来突破数的分类。

例如这种分类的题目: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8.5,6,5154,0,-200,0.1,-20%,-2.35,0.01,+86,8.(1)正整数集合{

};(2)负整数集合{

};(3)非正整数{

};(4)非负整数{

};(5)正分数集合{

};(6)负分数集合{

};(7)整数集合{

};

(8)分数集合{

};(8)正有理数集合{

};

(10)负有理数集合{

}.

(2)在分类中仍要强调不重不漏,例如非负整数极易出错,很多学生把它当成了整个有理数范畴,加上了正分数,而这里的非负整数指的是整数范畴,指的是0和正整数。

(3)由于本节涉及概念多,虽然浅显,但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仍需反复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加强辨析练习。

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非负数、非正数,非负整数等概念,做好关于数轴、绝对值问题的伏笔。

2、数轴:对于能正确画出数轴,正确清晰的用数轴表示数,仍是学生的难点。新教材调整后的第2节只有数轴这一个点,在处理起来时间上从容了许多。对于数轴的正确表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结合温度计,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何要有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设置识别常见错误的数轴表示的题目。

如同步的P29页正误辨析的第6题把没有0刻度,无箭头,单位长度不统一,负刻度排列错误的的四种情况呈现,另外还可以补充两种学生常会出现的有两个箭头,直线负方向不出头的情况,一一列举,让学生纠错。

(3)老师一步步在黑板示范,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跟着一步步在练习本上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相应的点。出现错误及时投影展示纠正。(4)规范数轴表示的具体要求。

比如刻度画法,要求是悬在线上的小线段,刻度数在线下;对于表示的数的画法,要求串在线中实心点,数写在线上,与刻度数分开。

3、相反数,绝对值:

对于符号表示的理解以前是难点,现在又是变化后的重点。如何解决,也很困惑。针对新课标的要求这一点是否可以采用下面措施:

(1)对于基本符号a表示任一个数,-a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a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常见的等式a=b,表示两数相等a=-b,表示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a+b=0,表示两数和为0,-a=a,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aa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a-a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对于各种字母符号表示的意义可以作为一个专题,单独拿出分析比较。

(2)对于-a学生容易说成负数,在初学时就要点明,符号相反的实质,是相反数的表示。

(3)对于绝对值等于本身,和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情况学生极易把0给漏掉,所以要学生明确,0的相反数是0,0的绝对值是0也可理解为-0,也就是0的绝对值即可以理解是它本身,也可以理解成它的相反数。同样在最初讲0的绝对值时就要明确讲清楚。

二、算理的要求

根据教材的变化,对于算理的要求增强了,这也是现在课堂的重心,是思维的有效呈现,也是学生思维培养的核心。对于这一点,也是我现在所困惑和需要加强的。

有理数的加法是运算的起始课,是基础,算理的理解尤为重要。我下面以它为例说一说对于算理的引导策略。

(1)首先,韩泉老师今天的课给了很好的阐释,用了吴亚平教授的三放三收,对加法算理的引导是很好的范本。由于负数的引入,让学生对加法可能出现的类型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对于未知的情况进行研究,先突破简单的和0相加,再突破重点的负数加负数,和异号相加的情况。其中让学生提供实际背景和新的情景来表示-3+(-5)和-5+3?“算理”的探究和“算法多样化”得到很好的体现。(2)对于“算理的引导”相比从前的教学,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应该作为重点处理。(3)下面欣赏用正负电子的形象直观演示加法算理的ppt(4)这是通过数轴的点动态移动演示的加法算理。

这两个多媒体我在上课时给学生用过,学生看的特别认真,直观生动,印象深刻。符号问题理解对于小学跨越大,抽象,但对于这种直观展示,很好的突破了有理数的算理。所以好的多媒体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容量。合理使用。

三、运算的落实

算理有效的增进了学生对运算的理解,而对于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运算,无论教材的前后,都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仍是难点,是我们需要反复琢磨的。

(1)由于小学只有正数不考虑符号,在有理数运算中学生关于符号出现问题最多。符号处理要放在重要的位置。针对这一点,可以采用先不求结果,只确定符号的专项训练来突破。

(2)对于有理数运算步骤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比如加法:①先确定类型(同号、异号等);②确定和的符号;③确定绝对值的加减。比如加法简便运算:优先考虑顺序①凑相反数 ②凑十(消个位)③凑整 ④ 凑同号。比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对代数和的处理:要求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建议转化为和的基本形式。比如-3+4-6还原为(-3)+(+4)+(-6)。关于代数和的读法,建议按性质符号读为“-3,+4,-6”的代数和。

(3)对于运算,按照《课标》要求“以三步以内为主”,应避免繁杂的运算。

(4)对于运算的实际应用,如2.5有理数减法中教材P42页习题第4题,海平面以下27米上升到海平面以下18米处,此潜艇上升了多少米?学生们出现的情况很多,有27-18,有-27-(-18),有(-18)-(-27)的,这三种都可以合理解释。对于-27-(-18)=-9再需要求绝对值得到上升的高度。对此,算法的多样性会带来过程多样,同时要求老师多角度理解。

四、估算和计算器的使用。

对于估算新教材加入了要求,这一章哪几处可以引入估算呢?对于加、减、乘、除有理数的基本运算的引入都可以先让学生大胆的猜测,进行估算。而最典型采用估算的应是2.9有理数的乘方中P60问题解决的拉面问题,用到了估算。对于这种在实际问题中或探索规律中出现的复杂运算,建议使用计算器,这道题可以通过计算器依次乘2试值的方式来进行突破。教学中出现几点困惑:

1、算理中算法多样化的积累不丰富。

2、对于要不要提前预习这个问题很纠结?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预习是必要的,而对于提前预习后对于算理的探究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比如在推导减法法则时会问:为什么可以理解2-(—3)=2+3?有学生直接用法则来解释,而实际需要探究为什么得到减法法则。

3、对于“24点”游戏,如何利用混合运算快速凑24点,有没有有效可循的方法?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课件 篇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的相反数是 ( )

A. B. C.2 D.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

A.2 B. C.2或 D.1或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绝对值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积等于 ( )

A. B.6 C.36 D.0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B.如果两个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不相等

C.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D.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6、如果a与1互为相反数,则 等于 ( )

A.2 B.2 C.1 D.-1

7、 的值为 ( )

A.0 B.3.14--3.14 D.0.14

8、a、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a、b、-b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为 ( )

A.- b-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 的倒数是____________.

10、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___________.

10 15

18 9 6

11、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

12、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

13、 =___ ___________.

14、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如果用-551年表示,则李白出生于公元7表示为________。

15、有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个数是__________.

16、已知 =0,则 ____________.

17、有4张扑克牌:红桃6、草花3、草花4,黑桃10。李老师拿出这4张牌给同学们算24。竞赛规则:牌面中黑色数字为正数,红色数字为负数,每张牌只用一次。注意点:限制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则内。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三式,有一式给一分.)

18、一个大长方形被分成8个小长方形,其中有5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如图中的数字所

示,填上表中所缺的数,则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

三、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题,共96分)

19、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8分)。

32, ,7.7, , , ,0, ,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20、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及它们的相反相数,并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分)

21、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要写出解题过程)(6分 )

(1) 与 (2) 与

22、计算下列各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3、体育课上,某中学对七年级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多于标准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为+2,-1,+3,0,-2,-3,+1,0。

(1)这8名男生中达到标准的占百分之几?(2)他们共做了多 少次引体向上?

24、某城市用水标准为:居民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时,每立方米收费1.00元,并加收每立方米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收水费1.50元,并加收每立方米0.4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居住在惠源小区的小明家1月份用水10立方米,2月份用水6立方米,请你帮助小明算算,他家这两个月应缴水费多少元?

25、某出租车沿公路左右方向行驶,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某天从A地出发后到收工回家所走路线如下:(单位:千米)+8,-9,+4,+7,-2,-10,+18,-3,+7,+5。

(1)问收工时离出发点A多少千米?

(2)若该出租车每千米耗油0.3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 少升?

26、(8分)股民李明上星期六买进春兰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注:用正数记股价比前一日上升数,用负数记股价比前一日下降数)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每股涨跌 +4 +4 .5 -1 -2.5 -6 +2

(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2)本周内最高价是每 股多少元?最低价每股多少元?

(3)已知李明买进股票时付了0.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0.15%的手续费和0.1%的交易税,如果李明在星期六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参考答案

1.B;2;C;3.D;4.D;5.C;6.C;7.C;8.C;9.3;10. 2

11.0;12. 13. -3.142;14.+701;15. ;

16.-4;

10 5 15

18 9 27 6

18.

面积比等于

19.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20.

21.(1)∵ ,

(2)∵ ,

6

22.(1)-2;(2)9;(3)2;(4)4;(5) ;

( 6)-35;(7)-12;(8)0;

(9)

(10).

24.略

25.解:(1+0.2)7+(1.5+0.4)3=13.1元,

(1+0.2)6=7.2元

所以,1月份水费为13.1元,2月份水费为7.2元.

26.解:(1)8-9+4+7-2-10+18-3+7+5=25,离A地25千米。

(2)8+9+4+7+2+10+18+3+7+5=73,

0.373=21.9升.

27.(1)27+4+4.5-1=34.5元;

(2)最高35.5元,最低26元;

(3)

买入价为27元,

卖出价为27+4+4.5-1-2.5-6+2=28元

买入手续费27x0.15%x1000=40.5元

卖出 税费28x(0.15%+0.1%)x1000=70元

差价(28-27)x1000=1000元

扣除税费40.5+70=110.5元

上一篇:《录音新闻》教案下一篇:四川师范大学领导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