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共14篇)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1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本次培训很实用,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八个模块终于学完了,虽然这里很少有专门的名词解释,也没有硬性的思维灌输,甚至练习也没有参考答案,但却在一个个经典的案例分析中、在一项项愉悦的活动中、在一次次激烈的讨论中,使我逐渐领会明白了需要我们去掌握了解的东西。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就是把需要掌握利用的教育技术能力整合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中,展示出了高超现代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从教学的设计、资源的获取和加工整理、教案的编写、电子讲稿的制作、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及评价量规的制定等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每个环节在这里都进行了精心讲解。我心中似乎也出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主线。这一堂堂讲课虽然听起来还略显生涩,但已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础。
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学习收获巨大。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的欠缺。本次的教育技术培训虽然完成了,但我相信我们还得不断探索、总结适合本校本门课程的教法手段,争取再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 教育部于2005年4月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计划用3~5年培训全国所有中小学教师。也就是说, 全国现有的1千万中小学教师都将参与此次培训,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如何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策略, 使这次培训成为受广大教师欢迎的、对教师有价值、有意义的培训, 是我国教育改革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所有项目参与者一直积极思考的问题。然而现阶段, 更需要培训者认真思考的是, 如何创新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方式与途径。单纯采用面授形式, 难以解决资金紧张、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时间紧迫、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再者, 集中面授遇到的培训场所硬件设施不足,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集中面授”式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遭遇“瓶颈”。同时,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可能是一次性的过程, 而应持续不断地让教师更新思想观念, 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及时、充分的支持服务, 以便将实践中获得的体验与培训环境进行互动, 进而实现教育技术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因此, 探索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被提上了日程。
在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集中面授”模式的基础上, 有些培训机构开始了“集中面授+远程 (基于计算机网络) 培训”模式的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 使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开展教育活动、传递教育信息成为现实。面对移动技术领域的新发展, 笔者认为, 如能在目前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的基础上适当结合移动培训, 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的组合, 完善培训网络, 将突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瓶颈”, 使教师体验培训的方便、快捷, 并在培训中获益更多。
二、移动学习突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瓶颈”
1. 移动学习的内涵及应用方式
随着无线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日益增多。据统计, 截至2007年12月底,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近6亿。移动电话的使用, 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育研究者也逐渐开始关注无线移动技术在学习环境中的应用。一般而言, 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 (如移动电话、PDA、PocketPC等) , 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 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 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 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
根据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可实施的移动学习方式有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通过前者, 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可实现有限字符的传送, 形成持续学习共同体, 从而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后者是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终端, 经过电信的网关接入互联网, 通过W A P协议访问教学服务器, 进行浏览、查询和实时交互。它克服了短消息方式数据通信不能实时连接的弊端, 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传输和显示。尤其随着通信芯片和DSP性能的提高以及3G通信协议的推出, 这种移动学习方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 如何突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瓶颈”
(1) 解决了教育技术在场培训的有限性问题
在沟通方式上, 移动学习比一般的远程学习更便捷、迅速, 人们不会因为距离而产生心理隔阂。通过移动在线培训系统, 教师可以持续投入到专业培训的对话网络中, 避免学习者在场培训后因缺乏支持而处于学习的孤独状态, 进一步提升师生之间的协作, 并能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实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来自教学实践的多媒体模拟。
(2) 使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学习上更加自由
移动培训系统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它以学习者为中心, 让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讨论,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体现移动学习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学习者不再局限于培训场地和远程网络学习的电脑桌前, 不再受统一现场培训的时间束缚。只要有能够实现电话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 教师都可以灵活地根据自我的需求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深造。
(3) 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
作为教师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与未来快速变化、发展的信息社会相适应。因此, 教师必须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持续提升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移动培训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多种教育技术学习与教育培训的机会, 使教育技术培训充满整个社会和整个人生, 实现终身教育。
三、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系统的构建
为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让教师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 我们尝试构建了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系统, 以期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新的思路和服务的平台。
1. 系统设计思路
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系统旨在为受培训教师创设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 让受培训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自我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并且他们之间可以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讨论, 不断增强教育技术能力。因此, 设计移动培训系统时, 应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 支持教师的多种学习模式, 如个别化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讨论式学习模式等。此外, 还应提供真实的培训情境, 即真实的培训任务和问题。这样受培训教师可以将培训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能够快速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模型与体系结构
(1) 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模型
移动培训系统既要进行文字短信传播, 又要进行多媒体资源的传播。综合考虑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和移动终端的信息接收技术, 我们采用基于连接浏览的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模型 (如下图) 。
其中, Internet是移动培训的资源中转站;教师教育技术教学服务器与Internet互联, 存放丰富的培训学习资源及相应的服务程序, 并将教学信息资源以网络课程、课件等形式发布到Internet上;移动教育网由多个基站组成, 用来发射或接收来自移动学习终端设备以及Internet的信息, 并通过空中接口将二者无缝连接;移动学习终端设备则通过移动教育网接收来自Internet的培训资源。
该模型主要基于W A P技术。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机或PDA等移动设备方便、安全地访问Internet, 还可以得到消息通知、电子邮件、新闻、多媒体等多项服务。模型中W A P手机、W A P网关和W A P内容服务器三者缺一不可, 其核心是WAP网关, 主要作用是连接无线网络与互联, 实现WAP协议栈与互联网协议栈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具体实施中, 建议采用W A P内容服务器+公共网关 (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WAP网关) 的模式。因为这种方案投入较少, 维护费用较低。目前主流的Web服务器在经过简单调整后都可以提供WAP服务。以微软IIS6.0为例, 只要在教育技术课程资源站点的http头属性中添加M I M E映射即可。
(2) 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体系结构
通过W A P技术, 我们把移动培训教学资源架构在Web服务器上, 通过成熟的网络数据库和Asp.net技术,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的模式来实现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系统。
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其中, 表示层是教师用户和系统交互的界面, 主要通过在客户端 (手机、P D A等) 浏览器中运行WML、VBScript、JavaScript等程序实现与业务逻辑层处理结果的通信。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位于服务器端, 数据服务层为应用提供数据来源, 业务逻辑层则用于封装系统的业务服务。
3. 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系统功能模块
(1) 培训与管理模块
培训与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它负责对整个移动培训活动的管理, 还提供了学习资源查询等功能。它强调以培训者为中心, 支持培训者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和讨论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 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学习者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要扮演系统使用者、学习者、学习协作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习评价者五种角色。系统主要包括了以下子功能模块。注册信息模块:学习者查看和修改自己的注册信息, 包括用户名、密码、电子邮件、学习课程等;系统帮助模块:学习者空间的使用说明;查看教务管理信息模块: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浏览的方式查看教务信息, 还可以通过接收系统发送的短信息或电子邮件了解最新教务动态;学习者选课模块:实现随时随地选课、查询选课结果, 还可以通过短信息或电子邮件接收所选课程的相关信息;移动直播学习模块:能够实时直播专家讲座等课程资源;答疑室模块: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动答疑系统寻找答案, 也可以实时与教师交互。
(2) 培训评价模块
由于移动学习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培训评价模块成为本系统的特色模块之一。它提供了学习者自评、教师评价两种评价方式, 采用了当前国际课程评价领域新提出的量规评价、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方法, 提供了培训学生档案袋、培训课题档案袋、培训评价量规、培训社区积分等多种评价工具, 可以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3) 协作交流模块
培训教师与学习者互动离不开各种交流工具。师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设备条件, 选择手机、P D A等多种不同的交流工具, 进行在线或离线的交流与合作。
(4) 文档上传与展示模块
该模块用于支持文档的上传与展示。授课教师可以上传教育技术培训内容、课件、培训目的和要求等。
(5) 在线帮助模块
在线帮助模块提供“系统使用指南”和“学习培训指导”两个子模块, 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 “学习培训指导”是为解答学习者在培训和学习活动过程中所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而设置的。
本文在分析移动学习内涵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有问题的基础上, 构建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培训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 旨在为研究者拓展研究视域, 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创设新的培训环境和新的培训思路, 让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 实时或非实时地进行交流讨论, 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腾.移动学习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技术导刊, 2007, (1) .
[2]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12) .
[3]沈娅芳, 丁革建.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 2007, (4) .
[4]安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 2006, (1) .
[5]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7) .
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总结 篇3
【关键词】怎样成为职教的名师 慕课与职业教育 充分利用慕课资源 教学资源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倍感珍惜,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管理上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及上海景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景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中德(上海)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基地。
我们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块:1、如何成为职教名师;2、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3、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4、让微课程服务于职业教育;5、上海优秀中职示范校参观学习;6、阶段性互动研讨及案例分析、项目拓展、头脑风暴;7、课程与师资;8、屏幕录制型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9、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如何设计一堂好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10、中职示范校精品课程 。
首先是邬教授给大家讲授的《怎样成为职教的名师》,让我记忆犹新:所谓好老师: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一个老师只要把他的职业作为事业来对待,他肯定是位好老师。作为老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主持公正而且善于化解矛盾;在一切时空,你不仅言语育人,而且行为育人。天下教师一家人, 用一双手托起一个地球,没有一双手成就一凡事业。
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所以教无定法,学无止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其次是潘教授讲授的《慕课与职业教育》,其中慕课是MOOC读音,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慕课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以因素:名校、名师、精品、廉价、便捷等,给我了们提供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慕课资源,这将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需要输入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节省下来的时间去进一步增加课程量或熟悉课程内容,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学到比以往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如果学生上课、上机在同一环境下,再配上互联网,教学效果不可估量,这当然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又给学生提供了打游戏、聊天、看视频的机会。
以后的教学也可能是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老师将变为助学者,导学者,师生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找到创新折钥匙。教师只要将课堂建设好,管理好,组织好,教师摇身一变为导师,学生变为主体,学生线上、线下自由、自主、自知地学习,这将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全面的锻炼! 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的现在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有更多的相似处。
所有的教学资源我们都可以将它浓缩在一起,创建成微电影的形式,给大家播放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微课”,因为它是浓缩的,所以它的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教学时间短,但它有很强的创新性,为未来教学形态的变化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所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一些工具、软件提供的平台。例如在Googl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搜索资料;在豆丁、道客巴巴、百度等实现不同类型文件之间的相互转换。真正使用好这些工具、软件,将是提升自己的一把尖锐的利器!
生活中我们用到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我们的教材,如果要摘录教材中大量的文字,我们完全不用一字一字的录入,而是通过扫描教材,然后保存为PDF图片格式,最后将图片再转换成DOC文档格式,这种文档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编辑的文件。
这些方法除了能给我们提供正能量外,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运用这些方法专空子,行使不正当的行为,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多人买房子时,可能都不是第一套、第二套房、而是第三、第四或更多,这时就需要出具无房证明,怎么出?找个无房户开具合法的无房证明,再用扫描仪扫描成之后再转换成文档的格式,并且鲜红的章印同样会完好地转换出来,他们只需要更改其他内容,找个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更多的无房证明,谁能辨别出来呢?
所以我们要用这些工具,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给自己、给他人提供更多的正能量。这些内容就是徐教授讲解的《不同类型文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是最贴近我的心理需求的知识面,只可惜时间太短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练习,回家在笔记本电脑上再做。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非浅,为我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将坚持不懈地上好每一节课!
所以好的培训就是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也点燃了自己的人生!
再次感谢学校各级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示范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课外研修资料汇编 编著: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景格学校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 篇4
一个多月的自主远程学习,我对本次中级培训共计8个模块有了较好的掌握与初步应用,在计算机操作水平、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及评价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感觉收获很大,对今
后的教育教学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
我在在培训中均认真学习,按照教师的要求依次完成每一模块的作业,积极参与讨论,发表反思博客,完成相关测试答卷。有困难积极向同志们询问、讨教,做一个虚心好学的学生。每当完成了一项较繁的作
业时,我都特别兴奋。
本次培训很实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讲授、研讨、自学、评价相结合、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让学员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
常深刻。
在我的意识深层有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发生了变化——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我对其意义有了较清醒的认识。它是创新教育的起步,也是积极的行动。它注重将技术融于课程,融于教育活动中。注重的是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在培训过程中强调并体现师生互动、学员交流合作、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资源共享等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参与意识及创新合作意识。我学会了设计单元计划、制作主题资源网站、使用freemind等软件制作思维导图等。以前我对网页制作的知识一无所知,现在可以独立制作简单的网页了。
教育技术不再是象在传统教学中那样把问题的“陈述”呈现给学生,而是围绕着学生所学知识而设计出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回答而得到所学知识。在整个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是体验、领悟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的体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调查、搜索、收集、处理信息后获得的成果时品味到成功的愉悦,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负担,而是一
件快乐的事情,为
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和情感基础。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5
经过第五期的计算机中级培训学习,共参与八个模块的学习,另外还有一次集中培训学习。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思维方式与观念,使自己能够与时俱进,在信息时代发展,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全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树立终日学习性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国家教育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培训采用比较先进的培训方式远程教育学习,对于这种方式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交流,探讨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讨论的问题比较切合实际,能够实现学为所用的培训目标,除了培训为了考试现实目的之外,从长远的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说,更具有前瞻性。
本次培训中所布置的作业,以及所学习的内容,为我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些案例典范,为我们自身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模式和策略借鉴。《主题单元设计及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作业的完成,使自己能够把自己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巩固了自身的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方案》的制定、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制作、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的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一系列作业,以及相关培训知识的学习,使自己对新时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改变自己平常教学中存在的对新时期教育教学评价模式与方法存在的误区,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必将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有益借鉴。
通过本次培训,使自己认识到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应该教育观念影响下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为主导与指导,重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扼杀了学生创新意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推进,学校教育需要培养出大批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懂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本次培训学习中,通过学习和设计单元学习评价量规,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等活动,使自己深刻认识到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注意科学性、合理性,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思维的能力。只有学生学会和掌握了学习学科知识的方法,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次网络远程培训,增强了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使自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在初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上详细的文字介绍,相关案例的讲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技术性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平时自学的和从实践中获得的电脑、网络知识,进一步练习如何申请博客,如何在博客上发表日志,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扩充了好多。通过与学员们的交流,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都能取长补短,大大提升了自我。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6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和区教育局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和现有信息技术装备的普及等实际情况,为了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为了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我校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由于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和老师的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圆满结束了,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认识到位。
培训工作开始前,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从组织领导到课程的安排设置,从授课人员到日程安排都落实到位,使全体参与人员充分认识到这次信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培训中,我们做到了有计划、有过程、有考核、有评价,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授课教师工作热情高涨,认真实施教学计划
正是由于多方面重视,在培训工作中,我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勤于辅导,我接到工作任务后,就马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的考虑不同年龄段老师的不同接受能力,设计处理不同的环节,争取不使一个老师掉队,并且在培训以外的时间里随时接受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并且全力的解答帮助。
三、严格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今年的培训我们采取终结评价的考核模式对学员进行严格考评,通过培训结束时的书面试题和上机应用
测试以及结业作品的方式为此次培训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此次信息技术培训,培训形式和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认可。
四、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学校教师勤学苦练
学校的教师们是惜时如金,不放过一切学习机会,真实做到了课上“勤学”,课下“苦练”,保证了这次培训工作的圆满完成。不少老师说,通过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都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越来越驾轻就熟的驾驭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而且独立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了,这些足以说明此次培训的形式和教学质量已得到老师们的普遍认可。
实践证明,从严、从实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不仅受到了教师的欢迎,而且实实在在地强化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提高了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资源的利用、教学软件的编制和教学设计的能力,形成了一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贡献,更为进一步培训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7
1.硬件建设情况。我校是一所市级示范高级中学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从总体来说,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同类学校,安装有电子白板多媒体的教室四个; 安装有班班通的教室一个,尚未使用;新校区安装多媒体一体机25台,尚未投入使用;教师办公室均配备一台计算机 (一半以上台龄十年以上);网络中心一间,校园千兆网已建成,未安装有效的应用服务器,只提供简单的共享服务;大部分教师拥有笔记本电脑。
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状况。我校在编教师259名,一线上课教师201名,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71份, 占全体教师66.02%,占一线教师85.07%,可以认为此次问卷能有效反映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状况。现将有关情况分类分析如下:
我校教师的年龄结构, 从调查情况来看40岁以上和以下基本平分秋色,说明我校教师基本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高达81.87%是没有用过或很少用。对于信息化教育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超过半数教师在使用office中只处于初级阶段。71.4%的教师的课件制作处于不会和尝试阶段,说明教师不能有效自如地利用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课件制作工具比较单一,基本就是利用powerpoint2003,为教师制作课件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当问到教师最想得到的培训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尤其是课件制作实例的培训,反映信息技术培训要与教师实际需要相适应。
从调查数据可知, 教师对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还处于了解阶段, 不能有效利用相关理论指导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 造成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践中应用的认识的不足。
在运用信息技术应用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时,73.1%的教师认为缺少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是遇到的主要困难;43.27%的教师认为缺少时间准备;54.97%的教师认为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56.14%教师认为缺乏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
在应用网络技术方面, 教师基本就是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资源查找。对下载资源的方法有一定的欠缺,对专用下载工具的应用知之甚少。对网络空间,如百度空间的应用鲜为人知。对已经下载的网络资源的处理没有合适高效的方法。
当调查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73.1%教师认为主要是PPT等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与提高,和教师的现实水平和认识水平是相符的。
3.我们的反思。针对前面现实情况和调查情况分析 ,对我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培训情况,不得不深深反思,国家从2005年就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同时 ,全国各地相继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 各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驶上了快车道,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校园网、多媒体教育、班班通甚至平板电脑等进入了校园。中央到地方也组织了各种各样的相关培训,如英特尔培训等,年年有计划,年年有培训,但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培训又像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到继续教育学分。据调查, 教师培训是想学些现代教育技术,但后续应用中的相关支持缺失,让大多数上层培训烟消云散。我认为校本培训继续才是真正的培训,才是离教师们最近的培训,才是最接地气的培训。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法和策略
通过反思,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主要阵地是校本培训。但是校本培训要根据各自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程度、新课程改革力度和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经过我校几年实践,我认为校本培训应该采取以下方法:
1.利用校园网 ,搭建教师教育技术论坛。我校校园网已经全面开通,网络中心有三台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搭建教育教育技术论坛,论坛设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理论、疑难解答、课件制作、课程素材等栏目,引导教师们广泛深入学习研究、交流应用等。为教师们学习培训搭建有效平台,是校本培训必备的、关键的一步。
2.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根据各学科教学特点和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敏感度不同,成立以学科为单位的互助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组成。这样,校本培训根据学科需要,首先培训这些小组成员,其次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和课余时间,带动本学科内其他成员,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让他们起到带头辐射作用,减轻培训压力,灵活开展培训工作。
3.开发校本培训教材。没有统一的培训教材,培训将是杂乱无章的,让教师在课余时间无从着手进行学习和应用。开发一本适合本校校情和本校教师师情的培训教程, 是校本培训又一项重要工作。校本培训教程主要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设计、现代媒体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设备应用。其中现代信息技术分为通用类、理科类和文科类。现代教学设备应用主要是我校已经安装使用的各类教学设备,比如,电子白板、班班通等。这样,大大方便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正如教师们,这就是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说明书”。
4.集中强化培训。通过集中强化培训 ,让教师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让每一位教师能根据集中培训,在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中激发兴趣,能够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准确定位,确定自己如何实现培训目标,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集中强化培训就是立足于平时交流和小组学习的动员会、鼓励会和誓师会。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8
关键词:中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6-0074-03
一、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校本研修
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国培项目。一方面,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乃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
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年国家的投入,使各地区中小学硬件设施的装备基本达到均衡,然而各个学校的使用状况却难以达到均衡,甚至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教师信息素养不高成为长期阻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观念问题、技能问题、整合层次问题三个方面。
所以,要提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首先必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然而,由于国培等项目属于个别性、临时性、精英式、通识性的培训,不可能学校的教师人人都参加,也就不能期望藉此解决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更不用说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
因此,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必须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长期的、常态的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机制,在培训中使用、在使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重庆市第七中学自1995年以来,立足常态化,坚持校本化,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本资源库建设到课程整合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校本研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建立有效的研修管理机制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是一项本土的全员工程,因此既要有正确的理念,更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
1.理念是灵魂
学校的管理者和培训者,要有敏锐的意识,要有前瞻性、发展性,要整体思考、规划信息技术在学校作用的发挥;要努力改变教师的意识,使其接受新的理念;理念要与时俱进。我校于2002年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的七大功能:促教、管理、培训、服务、宣传、经济、辐射,后来又提出了“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服务教育教学、加强课程整合,变革教学方式”的理念。
2.校本为基础
校本性、针对性是校本研修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校本研修要根据学校硬件设施、教师水平、工作需求等实际情况来制定培训的计划和内容,切忌盲目跟风。培训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要有时代性。
培训者也要具有校本性,通常多是本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一是要熟悉学校的需求和教师的基本情况,二是要通过自身的示范去吸引、征服、引领大家,进而改变教师意识,使其愿意学。1998年,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通过自身的示范,成功地开始了对教师的培训:①帮学校教师制作赛课课件;② 开发了校本“计算机培训教程”;③承担教育部《全国学科“四结合”》课题研究,并有课例、课件、论文获奖。
3.管理是关键
(1)行政推进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要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规划为指导,由校长组织领导,由学校自主开展,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践,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修养为目的。
一是校长对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实实在在的重视和支持;二是要通过行政手段成立培训机构,明确培训责任,落实考核要求;三是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共同学习、整体提高。
(2)科学规划
作为培训的策划者,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合理规划、总结反思。我们先后制定了《信息技术能为学校做些什么》《重庆七中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等规划方案。又根据规划分阶段制定了培训计划以及每次培训的活动方案,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事实上,很多学校都开展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但由于缺乏校本性、系统性,收效并不理想。
(3)合理安排
内容上,既注重统一性,又注重针对性,更注重实用性。时间上,集中培训与自由练习相结合。方式上,由简入深,抓住典型,带动一片。
三、开展立体系统的研修培训机制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是一项系统的立体工程,如何让教师从学到用、从用到研、以研促用?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技术培训、课堂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推进、课题研究等系列任务,灵活安排,循序渐进,从个人学习到团队互助,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刻,以达到转变观念、整体提高的目的。
1.技术培训
作为最基础的培训,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1)培训内容时代化。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自1998年开始,先后开展了文字录入、基本技能、课件制作、校本资源库建设、课程整合研究、微课制作等方面内容的培训。
(2)培训安排灵活化。针对人员差异,分类分层培训;针对学科特点,个性化培训;针对时间不同步,灵活培训。
(3)培训教材校本化。开发校本研修教材,以内刊编印、发放,供教师学习使用。
2.教学应用
培训重在实践,要学以致用。我们通过使用、督查强行推进,通过表彰先进、成果转化激励推进。①督查课堂教学使用情况,与考核奖励挂钩,评选信息技术先进个人;②组织校内课件、课程整合展示课评比;③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件、课例参赛。
3.同伴互助
为了解决同一备课组的教师重复制作相同课件的负担,解决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不会做课件、年轻教师会做课件但教学经验缺乏的矛盾,我们开展备课组内课件共享,课件制作老中青搭配协作,为教师提供制作、使用经验分享的机会。
4.项目驱动
为了解决教学资源匮乏,提高教学资源的校本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资源建设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整体提高。我们进行了:
(1)学科教学资源下载,让教师个人有资源“教”。鼓励大家奉行“拿来主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之需。
(2)校本资源库建设,让教师集体有好的资源“共享”。我们开展了校本资源库建设,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校本资源管理平台,制定了《重庆七中校本资源库建设管理方案》,学校教师全员参与、人人上传,聘请优秀教师组成专家组对资源进行审核把关,实行专项奖励。
(3)学科资源网建设,使学生人人有网络资源“学”。我们开展了校本学科资源网建设,由各学科组自主策划、自主建设,由学校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指导,由学校提供经费支撑和专项奖励。我校13个学科组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学科资源网,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提供了平台。
5.课题研究
通过以上工作,基本解决了教师使用中的技术、资源困难。但是,如何深化课程整合的观念、提高学科整合的层次?我们选择了课题研究。我校先后承担教育部的重点科研项目 《全国学科“四结合”》、《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全国“十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等。
实践证明:①课题可以接受专家从理念上的引领;②课题可以提供与兄弟学校交流互学的机会;③课题任务可以驱使教师不断接受、尝试、探究新的方法;④课题可以为教师提供成果评奖的机会。
6.以点带面
我们通过指导年轻教师参加全国学科整合赛课,开展校内各学科组信息技术应用的集体研修。策略是:搭台唱戏、以点带面、全员参与、潜移默化、共同洗脑。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既从教学的角度打造了青年教师,又从学科整合的角度培训了所有教师,同时也打造了教研团队,达到了共同研修、整体提高的目的。
四、树立客观的研修成果机制
我们认为:校本研修是一项讲求实效的共同成长工程,成长即成果,成果即成长。
1.要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我校教师信息素养得到了整体大幅提升,大多自觉学习、应用新技术、新理念,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主动变革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被动走向自主,学习能力和效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2.要促进培训者、被培训者的成果提炼
作为培训者,我们先后开发了校本教材5部,出版专著3部,市级以上相关课题结题5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被培训者,我校教师在各类赛课中获市级以上奖34人次(其中全国一等奖8人次);学校先后被授予重庆市中小学计算机示范校、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示范校、重庆市数字校园示范校等。再整理编撰为正式出版物,如《中学计算机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最新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等。
当然,以上系列研修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就解决了所有问题,还是存在培训、使用的死角和盲区。只有持之以恒地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研修的常态机制,才能不断突破信息化应用的瓶颈,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彻底转变。
参考文献:
[1]李芒,逯行.“集聚方效应”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模式和效果——以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7-15.
[2]刘慧,王岁花.以校为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69-270.
[3]张志虎.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9):131-132.
[4]斯庆和,钟小勇.信息技术能为学校做些什么?[J].人民教育,2002(6):50-5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总结 篇9
2008年8月1日---2008年8月8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50人在测绘学校参加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第一天,000老师是主讲人,首先他先进行了很有个性的自我介绍.然后让大家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很多老师介绍很有特点,有的短小精悍,有的娓娓道来,让我们记忆深刻,彼此间有了了解,在不知不觉中课堂的气氛就调动了起来,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开班仪式.接下来进行了分组,采取的形式也很新颖,是运用了拼贴画的形式.凡是拼成一幅完整图画的老师分成一组.今后的培训就是按照小组来进行的.我分到了第三组, 名称是SHG.含义是”STUDY-HAPPY-GAME”.”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培训项目的介绍,我们每人发了一套教材,其中一本是专门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教程.老师就是按照本书进行讲解,在培训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该定义的基本思想:(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必须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2)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3)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任务。(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设计(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开发(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应用(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和管理五个基本环节。
在了解了什么是现在教育技术这一概念以后,老师们强调是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上课体会到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老师采取了做大量的游戏,提高我们的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名.激发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后几天里重点介绍了什么是授导型教学和探究型教学.并进行案例分析,每组回答和互相评价.案例对比中有关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讨论,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超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大批现代化教育媒体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呢.一、使教师由单纯地讲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 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 获取知识。
二、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消极被动地听讲,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而现代教育媒体走进课堂,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 为学习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 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
三、增强了媒体的作用,使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的工具,而现代 教育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后,进一步增强了媒体的作用,电教媒体直接介入教学 活动过程,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从而成为学生新的认知工具。
四、缩短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效果。
五、转变了教材单一的局面,使新型的音像教材不断丰富。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学领域后,新型的现代化的教材体系出现了,幻灯、投 影、录音、电影、电视、光盘、计算机软件等新型音像教材按照人的认识规律,以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信息,丰富教材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技术的实施和探索.特别是要主动采用
新的教学手段和新方法.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老师几天的细心指导,我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平时自学的和从实践中获得的教育技术的知识,练习了如何规范教案,如何用探究型教学,如何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扩充了好多,通过与大家的团结合作交流,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都能取长补短,大大提升了自我。
在培训中我也认识到现代教育 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计算机在教学软件的控制下,打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课件,部分承担了教师的职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从“被灌输”状态转向“自主学习”的状态。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 篇10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变化,首先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尤其是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一大趋势,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身为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需要。很荣幸的是我能够参加这一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在学习中老师们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洗礼,教学理念上的更新,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参加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如何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可以为教学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培训所学到的东西,更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尝试、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通过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与不足。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11
关键词: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能力个性化教育
1教育技术培训能力的现状
本文通过文献的调查,访谈及问卷,了解到当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培训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在访谈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老师当中的知,他们参加培训后,不知道自己到底培训了教育技术哪方面的能力,反正就是懂得如何把原来的纸质教案变成了一张张颜色鲜艳的幻灯片。培训的次数断断续续,时间短,学校派人参加的不确定性等等。第二,培训只注重教育技术的培训,学习理论轻描淡写。部分教师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当成了如何学习计算机知识,如何操作电脑及相关软件。第三,培训只按教育技术能力的硬性规定,缺乏对教师个人需求的培训。一些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认为,这样的培训是成批生产教育技术老师,内容太多,太死板等。
2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及个性教育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关系
21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及其组成
个性化教育,其主要的观点就是在对教育对象教育前期,对被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调查、测试等手段,摸清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为教育对象量身定制培训方法,使培训对象的知识、技能发生预期改变。个性化教育本质就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培训系统,它是由测评专家子系统,专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个别化辅导专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22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流程
个性化教育的区别于传统的教育的基本过程,更具科学性,对培训对象的自身认知更具透明性。相对于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要素中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材)、课后的评价三个要素,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流程主要有个性化教育测评、个性化教育策划、个性化教育实施和个性化教育评价等四个步骤。
23个性教育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关系
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各个方面的要素,培训的模式和方式因个人和学校也不尽然相同。通过以上我们对教育的个性化分析知道,个性化教育其本质就是一个培训系统,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它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系统的统一体,满足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和质量保证。因此,可以应用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其中的个性化精髓和管理方式,值得我们去借鉴。
3基于个性化教育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案
基于个性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四个个部分:培训前的个性化分析、培训内容、培训的实施、培训的评价等四个部分。如图2所示。
基于个性化教学的培训方案,各个培训单位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形成自己的培训特色,该方案中参加培训的教师应是专业细分的,针对某一具体的被培训对象的学习要求或需要,为其量身定制教育策划方案,而不是通篇一律硬性
个性化教育评价主要是知识管理者借助于知识管理专家系统和相关教育资源的支持,对个性化教育实施之前、实施过程中和实施之后的分析、评价、回馈与反思。
个性化教育中的师资团队是专业细分的,而且完全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学生对象的学习需要或要求,按为其量身定制的教育策划案的项目要求进行柔性组织和管理的,而不是固定的、硬性规定的,或者被强加的。
4总结
基于个性化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培训者为中心,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个别化的教育培训和学习辅导,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培训教师的引领作用。个性化教育的相关理论,将会对教育培训起到理论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12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 高等学校要面向现代化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必须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指高校配置一些高级的计算机硬件等, 还包括信息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教师在教育整个过程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动性因素, 如果只有好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 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将这些运用到教学里面, 就不能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要使教师具有教育技术素养, 所谓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指教师应该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已成为当代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是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分析
教师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我国的高校教师中, 除了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 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读书求学以及工作期间没有受到过全面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针对这种情况, 通过集中培训、单独辅导、教师自学等多种方式对这些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首要的途径。
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 我国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然而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教师对教育技术培训不太重视
在很多高校教师观念里面, 认为教育技术培训并不是很重要, 尤其是文科教师, 他们认为不通过信息技术支持, 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黑板上面板书教学也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他们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 没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 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望不够, 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望不够, 所有这些主观因素都直接影响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 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较低
中国很多高校里面, 熟练掌握教育技术的教师为数不多, 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特别是有些中老年教师, 只是会用计算机来打字, 上网, 最多做个简单的PPT, 其他高级的应用就不会了, 更不具有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
(三) 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高
有的教师在使教育技术上课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非常注重技术的呈现方式, 但是太过注重技术有时就会轻视了授课内容;有的教师很多课件做的漂亮却不实用, 学生上课的时候只顾着看课件的布局排版以及色彩鲜艳的画面, 而对老师真正想要教授的知识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还有的教师把多种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方法融合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 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结果因为没有经过很好的组织, 反而显得一团糟。
三、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一些建议
(一)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培训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合现代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教育技术的培训, 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具备将教育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有些教师对于参加教育技术培训不太重视, 高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教师参加培训, 比如教师参加培训的费用全部报销, 对在培训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额外的奖励, 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二) 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育技术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实践领域, 不是纯理论性领域, 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教育技术能力。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一是集中授课模式, 将教育技术水平相近或需求相类似的教师编成一个教学班, 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进行集中授课培训。二是进行一对一特别辅导, 每个教育技术水平低的教师都配有一位技术水平高的老师进行辅导, 通过手把手的辅导使得受训教师的疑问能得到及时解决。三是学校定期举办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 要求参加比赛的教师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能够采用示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展现形式, 使观看比赛的教师切实感受到教育技术的“魅力”。比赛后对表现出众的教师要给予相应的物质、精神奖励, 鼓励教师积极的学习和运用教育技术,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
(三) 增强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众多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中选择最适合的一种多媒体工具来进行教学的能力。
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 科学地、更优化地进行教学。在课余时间, 教师可以运用B B S、B LO G, 对技术问题、个人资源共享问题等畅所欲言, 教育技术培训者可以对教师进行积极的技术指导, 帮助教师认识到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组织方式。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帮助每一位教师建立博客和个人网络教学网站, 使其提高教育技术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教育的世纪, 21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信息化教育。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 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才能跟上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步伐,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谢保忠.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初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2]李秋青.浅谈提升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途径.农业网络信息, 2009.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13
这次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分为了八个模块,每一模块的学习都使我受益匪浅。其中第四模块和第六模块的学习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第四模块设计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块主要是在单元设计中设计一堂研究性学习的课。通过学习这一模块,让我学习到如何更好的设计一堂研究性学习的课。这也是我以前在教学过程中的弱点。通过学习我也分析出了我的研究型课堂不成功的原因,首先我应该把一些准备的任务放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再次就是在课堂中我应该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如果我再讲一些东西肯定会影响学生设计的时间;最后就是我没有注意我这堂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知道了这些原因我想在我以后的课堂中加以改进肯定会有好的效果。第六个模块设计单元学习评价。评价对于我们的课堂来说是必不可上的,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如何设计课堂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了这一模块我也认识了更多的有关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如:电子档案袋、量规、概念图等,其中让我最喜欢的就数“量规”了。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将量规与作业分析等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应用量规,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学生自评或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对学生学习还会起到导向作用。
在培训中,明白了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陈旧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中,我要利用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 篇14
莲塘中学
梁小琴
2017年8月20日,我们在广西师范学院开始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在这里,我们要积极参与,更新观念,拓展知识,提高水平,转变角色。做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思想理念、技术应用上真正的提升。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信息时代的挑战与变革、中国的教育顶层化设计、教师信息技术应力标准解读。现代信息技术深刻的改变着时代,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要转变观念,现在需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而不再是以前的只是与学科整合,我们要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中去创新。那种认为“狼来了”的思想必须得以摒弃,我们要用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用教育信息化破解中国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我们要认真研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白它的核心理念是深度融合与革命性影响,以前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只是效率的影响,现在我们使用信息技术要使教学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改变教与学的地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做到经常用、普遍用、教学用。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学生来说,学校、家庭承载教育信息化的设备还不足,有了理念的先行,先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在需要应用时就会很快适应、很快融入时代潮流。
作为一个地方的骨干老师,我们有可能还要成为培训者。经过培训,我们懂得了作为一个好的培训者,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场(龙头),华丽的承接(金身),满结束培训(凤尾)。一个实在、实用的讲座,让我懂得了培训者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希望对以后的培训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教师,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学。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这些新技术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微课,主要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慕课与微课区别一个是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方面,一个是资源、内容方面,微课为慕课做准备,把教学内容碎片化。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让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更深入。我深刻认识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这里,通过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懂得了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的方法,学会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及课件制作,我们学会了制作微课。对于微课的应用来说,技术只是形式,内容才是核心。微课的路在于与学科结合,内容结合,作为微课的使用者,应该既要懂必要的信息技术,又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微课、翻转课堂的使用暂时还很难,但信息时代的变革是相当快的,所以我们要在理论上认识它,技能上掌握它的制作,适当的加以尝试,当条件具备的时候,我们可以迅速的应用它,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07-06
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总结08-25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总结08-18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07-16
教育技术培训能力模式07-12
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10-2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感受与建议10-02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结业测试培训及答案06-28
中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总结09-04
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