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律的意义

2024-05-19

学习法律的意义(通用9篇)

学习法律的意义 篇1

大学生学习法律的意义

现代法制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从事生产和生活,一切活动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在行为上依法办事。法律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法制教育,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关于法律,对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可以使自己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能够领悟到法律的深层内涵,处理事情一般会理性些,从而可以使大学生思想产生质的转变,在心中重新建立了法的概念,全面认识了法的功能,懂得了法律是整个社会的调解器的功能,懂得了法律在社会中的全面调解功能。对高校而言,逐渐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高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当今社会需要具备各种素质的人才,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提高更为迫切。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其法律素质的高低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科学观价值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就实际情况而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还是相当薄弱的。

现年20岁的李爱娟原本是长沙医学院临床四班大一学生,性格温和的曾海燕是李爱娟唯一的同室好友。2006年4月,李爱娟多次偷偷使用曾海燕的小灵通给男友打电话,由于是长途电话,话费自然不低。当月月底,曾海燕发现话费猛增,便想去电信局查询话费详单。李爱娟害怕事情暴露,决定杀死曾海燕。2006年5月1日上午,李爱娟手持菜刀,趁曾海燕不备将其砍倒在血泊之中,事后经公安机关查明,曾海燕的身上留下62道刀伤,造成重伤。2006年10月23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李爱娟,终身。还有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和马嘉爵的“杀人事件”都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令人扼腕痛惜,痛定思痛。有位名人说过:“道德能够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永远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是“人”是“才”才对社会有贡献,是“人”不是“才”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危害,是“才”并不是“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大学生犯罪就是在印证这句名言。越是人们眼中的高材生越是让人不愿与犯罪联系在一起,然而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近年来,我省高校大学生犯罪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各类案件中盗窃案数量最多,另外某些刑事案件,其作案手段之残忍、社会危害之恶劣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大学生犯罪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正是因为大学生犯罪频频,意识淡薄的现状,学习法律知识就更加紧迫,意义尤为重大。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深刻理解到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公民权利义务和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使我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正确的行使我们的权利,正确的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为将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更能正确地遵守法律规定,使我们更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免受困扰,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并且提高法律意识可以使自己免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减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改变我们民族多年来形成的轻视法律的心理、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尤其重要。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作为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者,一旦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对自己前途的葬送,对家庭的毁灭,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学习法律的意义 篇2

关键词:法律行为,结构构成,效力,意义

一、法律行为的概述

( 一) 法律行为的概念

有关法律行为的定义最先见诸于德国学者的著作中, 大陆法系法学家从两个不同维度试图对其作出有关定义。第一个是从个人意思表示也就是从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来定义的, 第二个则是从法律行为具有的作用的角度来描述的。我国民事法律方面的学者认可意思要素说和效果要素说结合。综合两者表述为以个人的意思表示, 可以实现主体主观期望的状态并受法律所保护的意志行为, 与此同时引起相关关系变动。

( 二) 法律行为的结构

主客观因素以及主客体是所有法律必备的因素, 因此法律行为也具备相同的因素, 即内外两个方面。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又称其构成之心素, 是其内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它们是指当事人在产生某种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认知水平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动机、目的及认识能力。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又称其构成之体素, 是指其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其大体上也包括三个方面: 行为、手段及结果。当事人完成行为时, 这个行为能否产生法律效力, 不仅要确定它构成要件齐全外, 还确定它是否经过有关法律机关确认。若不能得到有关机关的认可的行为则无法获得相关效力。

( 三) 法律行为的效力

法律行为是基于个人自己的主观意思产生的行为, 其经法律确认即将产生法律效力。但法律的确认主要是在看双方的合约签订者是否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则就产生法律效力, 不真实就不发生法律效力, 不需当事人承担责任。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是其效力的四种形态。法律行为效力的划分直接法律行为存在的是否有意义, 是否产生法律上效力, 是否影响社会关系变动。

二、法律行为的意义

法律行为对于法律关系的变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论述法律行为的意义。

( 一) 就私法原则而言

对比公法的调整对象, 私法侧重于调节个人之间的关系。私法调整的对象是由个人行为产生的, 自治效果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法律行为的帮助。其以个人意思表示为主, 体现了私法自治相关精神。也就是说只要以个人真实意思表示产生的法律行为得到法律的确认, 就具备相关效力, 人们就要对其意思表示负责。民法就是私法通过一些任意性的法条来调节人们之间的法律关系, 而法律行为存在就促进了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

( 二) 就完善民法体系而言

法律行为的设立整合了民法和民法学的体系, 使民法体系更加完整化和层次化。我国正在筹备制定民法典对于其框架构造, 众多的专家指出需要设立总则。总则的设立才能让复杂多种类的民法看起来具有整体性, 主体制度肯定在总则之中, 并且地位也很重要。有主体就必须要有行为, 其就是主体的行为, 而有关立法要规范行为, 不言而喻其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设立不仅使民法更具整体性体, 从而完善了民法制度。

( 三) 就人格权而言

法律行为以个人的意识志愿的表现为主, 法律行为的设立和构成要件都表明了个人意思表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而法律行为的效力就是评判当事人的表意情况。注重个人的权利, 尊重一般人格权, 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享有并行使自己的人格权, 并且从立法层面给予救助, 不仅推动相关理论的发展, 更为深化对其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有助于我国相关制度的确立。

( 四) 就政府定位而言

政府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的, 所以政府在行使职权时应遵守法律法规,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职权行为, 不得超越、滥用职权, 不可逾越法律。只要是有关与公民个人利益, 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 不涉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政府都不应干涉。应由公民自己独立决定财产与人身相关的法律关系。政府应当以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意志、权利为中心, 更好的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 从而有利于私人之间和睦相处, 传播政治民主的理念。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与保护, 更能体现主人翁地位, 有助于淡化矛盾。

( 五) 就社会经济增长而言

法律行为在民法中、经济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法律行为的产生、效力对于法律关系的变动息息相关。法律行为的设立有利于规范各种行为, 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法律关系, 并且此法律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 有利于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例如民法层面其效力变动影响合约是否成立, 是否受立法保护。而明确的法律行为有利于保障经济贸易的稳定、安全, 提供法律保护进一步促进经济贸易往来, 增加交易次数、稳定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法律行为在法律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法律行为的设立不仅使法律体系更加的完备, 而且为意思自治、司法自治提供了基础, 扩大了司法自治的空间, 更促进了人格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正是由于其重大的作用与意义, 则需要对其做进一步探究, 促进关联制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论实质法律推理的实践意义 篇3

关键词:实质推理;形式推理;价值判断;价值观念

法律推理就是法官在处理诉讼过程中,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运用逻辑思维正确裁决、处理具体案件的推理。法律推理有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两类。由于形式法律推理受到法律的漏洞以及法官的认识能力等多种缺陷的制约,在遇到疑难复杂的案件时,很难作出公正合理的处理决定,这时候就要求法官综合考量多种社会因素,深入探究法律的具体内容和立法意图,综合经验和社会公共价值观念,进行实质法律推理。

一、法律实质推理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实质法律推理是法官进行案件处理不可或缺的推理形式,在此过程中法官要充分运用价值判断,理性分析法律适用的前提。因此,所谓实质法律推理,就是指以法律规范的内容和目的为依据,充分运用价值判断,权衡公共政策和正义观念作出判断的推理。实质推理不同于普通的逻辑中的推理,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实质推理以法律价值判断为基本要素

司法活动不能没有人的参与和运作,而人的参与必然含有主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实质推理的全过程,法官作为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既内在的受到知识水平、法理观念的影响;还外在的受到案件本身的发生原因、当事人过错影响;同时还受到外在公众的同情、看法和质疑等因素的影响,其司法活动中作出的处理决定必然存在价值判断。因此,价值判断是实质推理最重要特征之一。

(二)实质推理结论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

实质法律推理主要是法官根据立法目的、价值判断、利益衡量作出的自由裁量和选择,这要求法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法官的认知、情感和价值等主观因素就融入推理之中,因而实质推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新信息的增加、举证数量的变化,这些推理结果很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其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实质推理协调法、理、情之间的关系

司法活动要严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一般原则,因此实质推理也必须在法律规定和原则框架内进行。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有些案件决定虽严格按照法律作出,却不符合“常理”,即出现“合法”与“合理”之间的冲突。这时就需要法官的目光时刻在情与理之间游走。所以实质推理就是在不断协调法、理、情之间关系。

二、实质法律推理的实践意义

(一)有效纠正形式推理的缺陷,实现司法公正

形式推理以现有的法律规范作为推理的大前提,在推理时直接援引成文法律条款并严格遵循该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形式结构,因此这种推理认定的只是推理结构而不是推理前提内容的有效性。实践中,法官在对案件进行判断时常常选择形式推理,但由于形式推理大前提的固定和推理过程的僵化,無法有效的反应现实的各种变化,因此就引发了司法不能完全符合实质正义和司法不公正等诸多问题。

实质推理由于具备灵活性特点,正是弥补制定法的漏洞和不足,推动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法官利用形式推理对案件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但是随着依次进行的案件的起诉、调查、辩论等程序的展开,法官就能够利用实质推理对各个环节的处理形成自己的价值评价,及时发现并修正处理结果中的不符合公平正义等实质性要求的内容。

(二)促进实现社会的实质正义,推动法治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是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有机统一,达到既合法又合理的价值追求。与形式推理中关注现有法律制度的严格统一实施不同,实质法律推理更关注所援引的法是“恶法”还是“良法”。法官作出价值判断的根据往往有多种,社会正义、普遍接受的公平价值观念、公共利益、善良风俗等等。法官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衡量案件具体情况、兼顾社会的正义要求和道德准则,在多个矛盾规定或推论中作出筛选,寻求法律与经济、政治、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法官在实质推理中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及对利益的衡量将推动我国司法的进一步公平公正,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三)维护社会公共合理价值观,正确适用法律

社会公共价值观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社会公共价值融合了现代社会因素和基本法律因素,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形成具有公共意志特征的且能为公众自觉认可和遵守的观念。这些公共价值如果因某些司法案件被轻易改变,那么它必然会遭到社会公众的排斥和反对。因此,社会公共价值观是法官在处理案件时所必须考量的因素,这也是实质推理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结语

实质法律推理,随着法官在实践中的不断理性的加以运用,其必将发挥出其推动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成为维护社会实质正义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陈锐.法律推理论.山东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强昌文、张萍.论实质法律推理对司法的意义.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

作者简介:

学习法律的意义 篇4

“基础”课是面向全院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四门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门课程。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为主线;以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正确地认识人生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回答,引导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P12)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P13)

(三)学习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走向成功的需要。(P13)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陶铸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本门课是同学们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真学习本课程能够帮助同学们明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确自身成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密切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前进目标以及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方法。相反,如果不重视这门课的学习,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将会被社会淘汰。

例如:有一位叫王英杰的某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就知道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过协议书,他们这批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用人单位去上班。认为未来高枕无忧了,整日无所事事。三年的高校生活结束了。当许多毕业学生还在人才市场奔波时,王英杰已经去单位上班了。上班后王英杰工作也很努力,希望能够给领导一个好的印象。但时间一长,这股新鲜劲就过去了,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就逐渐地表露出来。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乘没人监督,溜回宿舍睡懒觉;工作时,主管领导在,就认真干,不在就偷懒;餐厅中不排队,挑肥捡瘦,大声喧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工作半年了。同来的同学适应能力较强,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很大的起色。唯有王英杰依然如故,整日溜溜达达,没事就喊“三缺一”,找人打牌。有一天,由他负责的一个厂区电线出现短路,造成火灾,虽然造成的损失不是特别大,但公司依然下决心,开除了他。王英杰很潇洒,“你不要我,我还不干了。”但背起行囊,他却茫然了,我该去哪里呢?(点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在工作中干的不顺心,很多时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缺少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在工作中没有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缺乏诚信意识,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方面存在不足,没有艰苦创业的意识,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曲,图实惠,缺乏实干精神等。所以,从入学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其沿着正确方向修身成才,提高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成才立业。)

案例:1988年1月,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探讨人类的命运问题。会议发表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以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我们不禁要问:孔子有何智慧,值得让这么多世界级的科学大师如此推崇?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儒家学说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的理论。如认为人应追求道德的完善(德性),这是人生的最高意义;“下学而上达”,是从日常生活着手,以上达“天德”为最终目的,而“下学”的内容则为“六说”:礼、乐、射、御、书、教都须涉及,只是在学习期间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怎样化内在知识为德性,即转智为德,将知识化为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应有的德性。德性的完善离不开自我修养的途径;社会应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教化,达到和谐发展。等等。孔子学说探求的是“安身立命”之道,所谓“安身”就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所谓“立命”,就是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它表现为对人生价值意义的一种自觉。其实,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人生价值目标和意义的阐释与实践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与西方文化更多地关注自然、富于科学传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是关爱人生,彰显的是人文传统。可以说,人生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儒家学说就是关于人生修养的学说,孔子的智慧就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智慧。世界科学大师如此推崇孔子,就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面临着道德危机,吸取孔子的智慧,就是要克服道德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道德水平的提升协调一致。这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前途。由此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修养理论不仅在过去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拾金不昧

某医学院校影响技术大三学生,在给病人拍片的过程中,发现房间里有一个病人遗忘的包,他就把这只包保管起来。为了尽快找到失主,他打开包看看,发现里面有两万多元钱,为了保证巨额财产的安全,他马上就把钱和包送到医院的保卫部门。

拾金不昧的道理每一个人都懂,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不为金钱所动。该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在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拾金不昧,并且急失主之所急,表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意义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基础

“基础”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用深刻的哲理和多方面综合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

这门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领域,用深刻的哲理和多方面综合知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系统地掌握许多提高修养、启迪智慧的知识,掌握修身养性、陶冶气质的方法,从而促进同学们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案例:在校大学生孙力为家人维权

某在校大学生孙力收到家信,得知家中跑运输的汽车被同村田某偷开翻入沟中,修理费花了2000多元,停运损失达1500多元。田某坚持只付修理费,对其他损失概不负责。孙力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该问题后,回信告知家人,田某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修理汽车的费用和由于汽车停运所造成德实际损失。于是建议家人到法院起诉。最终孙力家人胜诉而得到赔偿。

孙力懂得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指导家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行为,表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

意义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厚才丰才是“合格品”。同学们只有摆正“德”与“才”的关系,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才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学习“基础”课,可以帮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正确认识德与才的辨证关系,避免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各方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实践证明,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教学案例:刘应泉的堕落

中国中医研究辽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应泉,在医药学界小有名气,富有才华。在传统医学上有如此造诣,理应更好地为社会造福,为发展医学作出贡献。然而,他却为了追逐金钱和享受,竟用自己的才智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毒品,并找熟人贩卖,积累了很多不义之财、购洋房、包情妇,走向堕落。由于其制毒贩毒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法院依法判处其死刑。刘某虽然学有专长,但这样的人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本教材的内容体系与教育目标(P14)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方法1:认真学习理论,重在把我立场、观点

这里所说的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构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贯穿本课程的灵魂,也是学习本课程要把握的重点。同学们在学习中,既要注意学习和掌握课本中的结论,更要着重把握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人生和自己成长中的重大问题。

唯物的即实事求是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生产力的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方法2:紧密联系实际,积极身体力行

学习理论只有与实际结合起来,才会生动而具体。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真正领会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要积极主动地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实际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理解。方法3:注重自我教育,坚持自觉修养

学习本课程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才能实现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学习目的。结束语:将给大一新生的几句话----十句四年受用的警言

1、尽快熟悉学校的规矩方圆。请大家认真阅读《学生手册》、《新生宝典》。表面上看规章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实际上它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拓展了一个最为合理的空间。

2、考上大学不是终极目标。大学是吸取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个平台。从高分考生到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专业无所谓好坏,既来之则安之。大学只是新的开始,以前的所有都成为历史,改变是必然,而责任则落在每个人自己的肩上,所以爱上自己的专业,好好充实自己。

4、大学不是香阁里拉。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永远存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哪里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人,而常见的是,最终你和开始不喜欢的人成了好友。

5、自信自立自强永远是对的。但不要因为历史而骄傲,也不要因为历史而沮丧。苦难也是一所大学。不要因为贫困而气馁,自卑,正视贫困,积极进取。贫寒,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讲无疑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6、沟通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主动沟通更能拉近心灵的距离;良好的沟通是营造优良氛围的开始,而一个优良的氛围是让自己能有几年美好时光的必要条件。

7、学校归根结底是学习的地方,但大学的学习并不仅限于书本和课堂,更多的是培养一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考试作弊尤如过街之鼠,高校校校严打,不要以侥幸之心,触学校高压之线。

8、肚量比胆量更重要。生活中遇到不平的事,要先细思量,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得学会宽容。

9、大学校园里有两种大学生:一种是坚定努力的;一种是随波逐流的,选择权在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参加好的学生社团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10、学生毕竟还是消费者,入学后你的开支项目可能会很多,学会理性消费,多体谅父母的不易。锻炼能力不一定要打工。毕业后,有一辈子的工够你打了,哪个阶段都有最重要的事,还是该干啥干啥。

亲爱的同学们:生命中有许多企盼,校园里有万道风景,当你的心灵疲惫或忧伤委屈时,请走进“基础”课这一时间,她让你感受真诚,感受温暖,让你热泪盈眶,激情澎湃,让你感觉生活的和谐美丽,友情的弥足珍贵,爱情的真挚坚贞,祖国的可爱强盛,人生的千锤百炼。让我们一起充实快乐的度过大学的第一学期。思考题:

1、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有哪些显著的差别?这些差别对新生提出了哪些要求?

2、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联系进大学后的感受,谈谈你在适应期遇到的迷茫、困难和挫折,并分析原因,提出调整对策。

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5、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6、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你对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要求有何看法?你打算怎样提高自己的素质?

思考与探索:

法律程序的意义读后感 篇5

——读 季卫东老师《法律程序的意义》有感08法3 段旭鹏 有幸拜读季卫东老师《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本文通过对“现代程序”概念的实证分析,系统地论述了程序对于保证个人乃至社会理性的巨大意义,并阐明了现代文明体制与制度的内在联系。在另一方面,本文指出我国在法律程序建设方面存在着的种种问题,例如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制传统(例如法律细则化),1再如由社会变动带来的法律制度相对的不稳定,影响了程序的权威性。综合以

上两个方面,季老师提出了中国程序的“再铸”,把中国特有的无原则的“交涉”纳入到程序的轨道中,并逐步促进程序本身的完善与再完善,从而在中国实现程序正义2。在我看来,《法律程序的意义》的逻辑结构大体如下:

1、提出两个问题,即“何谓现代程序”和“现代程序是什么”。并从实证主义角度上进行了分析。

2、在上述问题的角度上继续分析现代程序的功能和结构。从这些功能和结构出发,分析出程序与现代社会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在序言部分点了一下)程序对于维系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3、而后分析了法律程序的发展与中国现实的矛盾,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将针对本文的逻辑结构,就某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问题一:程序、程序法与实体法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

对于现代社会的公民而言,程序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任何一个现代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法律权益都应当由程序保护,然而这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的法治社会。但即便是在一个成熟的大陆法系国家,实体法与社会也永远存在一个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因此需要一些中间性的过渡事物,防止“法与社会短路结合。”3而最合适的桥梁莫过于程序。季老师据此认为,“实体法是通过一环扣一环的程序行为链而逐步充实、发展的。”“程序法不应当被视为一个单纯的手段和形式。”4

诚然,程序法具有一定的实体意义,例如在表现方式上相对于实体法而言它有很强的技术性,但是程序仅仅是作为连接社会与实体法的桥梁的存在,若无实体法作为支撑其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简而言之,失去刑法,刑事诉讼法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失去行政法,行政复议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民事诉讼绝对不可能适用行政诉讼的法律(尽管在某些理念方面各类诉讼法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决不能因此就把它们混为一谈)有什么样的实体法才会产生什么样的程序法。同一实质的问题或许能采取不同的程序(例如针对民事纠纷可以采取仲裁和法院判决的方式),而不同实质的问题若是采取同一程序势必会引发混乱。1具体参见季文 第14页 第五节 中国程序的缺陷。具体参见季文 第43页 第六节 结语:程序建设的程序。具体参见季文 第33页 第五节 中国程序的缺陷。具体参见季文 第6页第二节 现代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中世纪乃至某些近代的欧洲法律允许“决斗”的存在,决斗作为一种法定的程序,进行决斗的理由是各种各样的(即不同实质的问题)。其执行是非常严格地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的,甚至有专门查验枪支的程序,然而这种貌似公正的程序在今天受到大多数人的唾弃,究其原因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它事实上割裂了程序与实质问题的联系,把所谓“程序正义”捧到了一个病态的高度上,完全无视事实,这显然与现代法律讲究事实还原的理念相背,颇有些“神明裁判”的意味。由此可见,程序法本身作为一种规制程序的法律,它应为实现实体法的一种手段,虽然它在法律体系中是相对独立的。

虽然说程序法必然要依附于实体法,但它规制的对象即程序在现实生活中则必须是独立的。这一点如果出现偏差,那么程序作为“桥梁”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程序对纠纷解决的主要意义就是向进入程序的各方提供了一个相对外界独立的环境,一方面给予他们表达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限制他们的自由,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理性,同时在这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事实被还原,从而使实体法能够跨越鸿沟,对事实进行适用。

综上所言,我们不妨以一个比喻来描述一下程序、程序法与实体法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实体法位于应然的彼岸,而现实位于实然的彼岸,两者若想跨过鸿沟相会,则必须借助桥梁,这座桥梁就是程序,而程序法则是这座桥梁的设计图纸,它综合了实体法与现实的情况,设计出了程序,以提升实体法对社会现实的调节效力。

问题二:“理想”的程序与我国现实的不相容问题,及解决办法。

季卫东老师认为,我国的法律程序化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传统法制对程序化的阻碍问题,剧烈的社会变动导致程序要件与变动需要之间的不协调的问题,还有就是法律技术不达标的问题。在论述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后,季卫东老师结合了在前几个章节对现代程序的描述,给出了改进意见,此处不再赘述。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季老师的这篇文章是先对一种处于理想的“应然”状态的程序做了定义,回答了“程序是什么?”,“什么是程序?”这样的两个问题,而后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作为基点,再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也是一般的学术论文的逻辑结构。但是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在于改进目前中国现实,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思路逆转过来,不妨先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以求越过实然与应然的鸿沟。

中国的现实问题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想在中国普遍实现一套“理想的”法律程序几乎是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从理想中走向现实,在最大程度上引导源于西方的这种“理想”的程序制度与我国现实的相适应。

那么“理想”的程序与我国现实的不相容问题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在这里主要分成两个方面论述,一个是传统社会不相容,一个是当下社会的不相容。情形一:“理想”的程序与我国传统社会的不相容。

我国的传统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奉行自然法的社会。儒家讲究“以德配天5”,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等都是这种自然法思想的体现。具体而言,权力机关在通过法令来实现统治的时候,必须讲究正统,讲究“奉天承运”,讲究得民心。虽然有些封建统治者对“民贵君轻”嗤之以鼻,但基本上都不得不承认“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和西方中世纪把上帝的旨意作为自然法的做法不同,我国的自然法实质上就是民意,这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并非是超验的。因此,民意5 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独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

是我国历届政府都必须强调的,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也。

我国传统社会中的民意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句话概括之乃是“公道自在人心。”即一切的行为最终必有“人心”的公判。人民习惯以道德审判所有的事情,并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道”。因此国人的心中根本没有程序正义这个概念,只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朴素的实质正义观6。举例而言,辛普森案的判决结果在美国或许能够使用程序来对普通民众进行安抚,而辛普森本人也能凭借法律程序得以去罪化(他甚至在事后还写了一本书叫《假如我真杀了她》),但是若是这个案件出在中国,他肯定必死无疑。即使程序根本无可挑剔,它仍然无法安抚人民的心情。在传统中国政府的权威源于“天”,而天意往往体现在民意上,而民意毋庸置疑是非理性的,而且是十分道德化的。政府的行为只有顺从“天意”(实际上是民意)才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否则便是“失道”会受到民众的唾弃。而“失道”之至的结果便是政府彻底丧失权威性和正统性,这时候就会有人取而代之,完成历史的轮回。我们回到辛普森案的问题上来,中国法院如果在面对此类案件时采取美国法院的方式,把化解民众不满希望寄予程序,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

就上面的例子而言,虽然我们不敢肯定民众对事实的判断一定正确,但是至少肯定了一点,那就是在传统社会面前,“理想”程序是无法起到安抚民众的作用的。民众只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而不是某种“看的见的正义”。情形二:“理想”的程序与我国当下社会的不相容。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就我国当下社会的现状进行分析。

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传统的社会就因为外部的影响而逐渐发生改变。其后我国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革新,最近的一次是在大约30年前的改革开放,它使我国从计划经济国家转型为市场经济国家,并且解放了思想,把我国的国门再次打开。可以说,我国现在仍处于历史转型期。我们的社会已经有了西方社会的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便是我国当代法律存续的基础(传统的法律制度已经消失)。而且这种特征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借鉴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会更加的健全。但我国当下的社会并非是彻头彻尾的西方社会,传统思想文化仍然深植于每一个国民的思想中,如何调节这种文化上的冲突是我国当下法律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我国的政治制度也是徒有西方的形式,实际上仍然体现出很强的传统特征。

同样的道理,“理想”的、我国社会中的某些西方社会的特征也必然是具有西方特色的程序法律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的程序法律在调节有这类特征的纠纷时往往得心应手,然而,一旦触及到某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时,往往有些不知所措。例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庄案和药家鑫案,民众对其程序上的瑕疵根本不重视。或许正因为如此,季卫东老师才会把固定传统的“交涉”行为作为中国程序再铸的头一步,事实上正是要引导“理想”的程序与中国某些传统相适应。然而这个过程注定是非常艰难的。

弄清了中国社会的现状,我们就不难理解“理想”的程序在我国当下的窘境了。例如有关程序稳定性的问题(在司法程序中这种稳定性一般被表述为“司法终局性”)。季老师在文章中表达了对信访制度、审判监督程序对程序稳定性的不良影响的担忧。但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是情有可原的。

我国社会并非是分权的社会,因此法院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太大的独立权6 实质正义(substantive justice)意味著正义的终极状态必须实现,也就是善人(或善行)应该得到善报,恶人(或恶行)必须得到恶报.如果司法制度或公共政策无法体现实质正义,就会被视为欠缺正当性.力。就我国现实来看,法院的很多权力受制于地方政府,或者干脆说法院就是政府的一个机构,其权威自然也来自于政府。而上文已经分析过了,中国的政府必然受制于“民意”。在民意与程序相冲突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限制程序的适用来满足“民意”,以维护自身的权威和正统。审判监督程序,信访制度的根基就在于此。因此,导致了法院的判决缺乏既定力。在法院权威尚未被完全树立的情况下,期望司法程序达到理想的“终局性”状态是不可能的。大名鼎鼎的“刘涌案”正是这种窘境的体现。黑社会老大刘涌虽然在二审中被改判为死缓,在程序上无可挑剔,但最终因为“民怨过大”,被最高院提审,并被毫无悬念地判处死刑。此类窘境也是非常无奈的选择。在民众不太信任程序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另外一种办法来满足民众对实质正义的渴求,以避免出现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窥一斑而现全豹。为什么“理想”的程序与我国当下社会的不相容呢?归根结底在于我国当下社会中仍存在不少的传统社会因素,它和“理想”的程序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自然难以相容。

结语:跨越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不得不承认,西方模式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最为成熟的模式(没有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当下,传统社会模式最终会与西方模式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西方”模式。但是不论传统模式与西方模式如何结合,法治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连接法律与现实桥梁的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世界上没有空中楼阁,程序建设的出发点应该着眼于当下社会,而并非是西方法治的应然。

房产证遗失后公告的法律意义 篇6

房产属于不动产,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必须完成登记手续,依此向社会宣示不动产产权的归属状态,这样便保证了市场交易的安全。但是,不动产登记的法律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房产登记部门的登记簿,另一个是房产所有人的房产证。关于两者的关系大致可以表述为,两者内容一致,一里一表,相互制约。登记簿是房产登记部门对房屋产权的确认,房产证是以登记簿记载的内容为依据,两者内容一致,登记簿为里,房产证为表。同样,产权人可依产权证反向检验登记簿的内容是否与之一致,这样也就制约了房屋登记部门擅自变更房产登记信息,两者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一种内容一致的状态,确保房产产权的归属明晰,保障房产流动的安全性。

在房产交易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买卖合同签订后出卖人仅交付房产证而未完成过户登记的情形。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买受人认为房产证的交付就等于房产已归属己有。同样在房产抵押时,也会出现类此情形,抵押协议签订后抵押人仅仅交付房产证变没有了下文。房产作为不动产,其买卖需要办理过户登记,抵押需要办理抵押登记。无登记、无转移。至于为什么出现上述的规定,原因可大致归于两点,一是基于交易便捷,一是基于交易安全。如何理解交易便捷,举一例以明之,问你如何证明你对你的别墅拥有所有权?在没有上述规定的情况下,你只有一个方法:你要把别墅拆分成一砖一瓦,再把每一部分的采购发票收集起来。这样,你就“一加一”地把整个别墅所用材料的发票累加起来,从而证明一砖一瓦均属于你的,最后成功地证明别墅为你所有。但如此的证明效率实为太低,在当今的交易繁盛的时代,如此的速度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便捷证明别墅产权,就亟需一张纸来替代整个过程,这便是房产证。另一个问题就接着来了,如何保证一张纸具有如此的证明力?这就需要追究这张文件的来源,房产证的内容是对房屋产权的记载,它必须是依托具有更高信用的机构来记载、保存这样的内容。因此,行政机构对房产归属的内容予以登记就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行政机构的登记也是发挥其管理职能的一种方式,登记既保证了公信力又发挥了管理作用。

房产证具有证明房屋所有人的功能,但是虚假、伪造的房产证有时也会发挥其效能达到非法目的。因此,对真伪的鉴别就可以查询登记簿的内容,因为登记簿与房产证的内容一致,这样,登记簿就保证了房产证的真伪。

房产证在遗失、被盗后,产权人面临着房屋被抵押或卖掉的风险,一些人会以此诈骗,使一些人受损。在房产所有人如何摆脱善意第三人的追偿主张时,不论主张是否成立,就需要一种驳斥,这种驳斥大致可以解释为,我已经宣告过我的房产证是丢失、被盗的,任何人以此遗失的、被盗的房产证进行的一切交易,都不是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本人不会负任何责任。这样的宣告当然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因为法律保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这样宣告应该就是发布公告的形式。因此,遗失或被盗后的公告的意义在于,一是宣告善意的公众交易之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拾得人无权代理致使的风险或欺诈的风险。二是摆脱受损第三人向本人的追偿之累。基于此,政府部门也附加于公告的现实价值:补发房产证的必经程序。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 篇7

使用收益权分配给农民个体, 决策权归属农民集体产权, 通常被定义为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系列权利的组合, 因此, 明确集体林有即指共同所有人基于某种关系不份份额平等地享有所有权, 对共有物的处分必须经过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总有是指多数人所结合的一种共同体, 按照团体内部的一定规则, 所有物的管理、处分等支配权能属于团体, 而使用、收益等利用权能分别属于团体成员。

在《物权法》颁布实施之前, 我国法律将集体林所有权界定为“农民集体所有”, 但没有进一步规定作为共同所有人的农民个体以什么方式享有集体林所有权, 而规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这种不规定物的享有方式而直接规定管理决策主体的立法在实践中必然将“农民集体所有林”演化成“村委会林”甚至“干部林”, 而村委会的泛行政化又使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可以决定集体林经营方向与经营模式, “农民集体所有林”又无异于“国有林”。立法的缺陷导致集体林排他性严重缺失, 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了充分的任意解释空间, 为政策的执行者带来许多权力寻租的机会。《物权法》修正了这一立法缺陷, 第一次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 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并列举了依照法定程序由本集体成员决定的事项。显然, 这一规定将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林定性为总有, 将使用收益权分配给农民个体, 管理决策权归属农民集体。《意见》对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要求与改革实践都落实了这一法律属性:

1)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将集体林所有权中的使用收益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 在集体经济组织内“按人分地, 按户承包”, 确立农民个体作为集体林初始经营权主体的法律地位。

2) 管理决策权属于农民集体。结合《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的相关规定, 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 集体林是区别于国有林的一种独立的所有权形式, 其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决策权属于农民集体, 不属于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 所有政策应当且仅具有指导意义。以往将集体林视同国有林进行管理、将集体林地无偿或低价划拨组建国有林场、地方林业部门因合作造林而划拨部分集体山林、将自留山无偿划拨为公益林等做法, 按现行《物权法》是对集体林所有权的侵犯。因此, 《物权法》实施后必须逐步解决在集体林区普遍存在的此类林权冲突。

第二, 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是农民集体的代理人, 其代理人的身份要求其行为宗旨是农民集体成员利益, 如果“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 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物权法》否定了以往法律直接将经营管理权划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的做法, 明确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作为代理人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以及村干部利用权力损害集体成员利益的法律定性与法律救济问题。

第三, 管理决策权属于农民集体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依照法定民主程序决策集体事项, 即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2 落实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

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直接支配权与排他权的法律效力。根据物权理论, 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 自物权即所有权, 他物权是权利人根据法律对他人财产享有的物权, 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相对于自物权, 他物权是一种限制物权, 也就是说, 除不能对他人财产所有权进行处分外, 有权依法对他人财产进行具有排他性的直接占有、使用和一定的处分权 (用益物权) , 或者有权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 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担保物权) 。

农户获得具有物权内容与效力的林地承包经营权:

1)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对所承包的林地直接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并可以依法处分该权利。具体包括:第一, 依法享有自主经营权。林地承包人有权根据市场的需求自己决定经营的项目和树种, 林业部门只能提供技术指导, 而非统一实施。第二, 依法享有林木采伐权。收益是用益物权人占有使用他人财产的直接目的, 采伐权是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实现收益权的前置权利。按照现行《森林法》的规定, 这种前置权利要受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制约, 而该制度在实施中, 限额指标、复杂手续以及权力寻租等因素往往令普通农民的采伐权不能有效落实。限额采伐制度的废存与否或如何变革是《物权法》实施后面临的问题, 也是本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的主要任务。第三, 有权依法进行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意见》将其作为“落实处置权”的主要内容。

2)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对抗包括所有权人在内任何人的干涉。具体包括:有权拒绝任何第三人 (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部门) 强加的生产经营安排;在承包期限内, 发包人不得调整和收回承包地;承包地被征收时 (如公益林、自然保护区) , 有权获得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在内的足额补偿, 并有权获得社会保障费用和生活安排。

3) 林地承包经营权被侵犯时,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既可以按照承包合同请求法律保护, 也可以直接根据《物权法》获得包括物权确认、追及、妨碍、毁损救济以及损害赔偿在内的物权救济。

浅析汉代法律儒家化的现代意义 篇8

关键词:汉代;法律儒家化;影响

一、汉代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一)法律内容儒家化

1.减轻刑罚

刑罚方面,汉朝多次减轻刑罚,变革残酷的封建五刑。汉文帝时期废除了肉刑。以徒刑代替黔刑,以笞刑代替斩左趾,以弃世代替斩右趾,汉景帝又两度减轻了笞刑,并废除了宫刑。这两次刑罚的改革,体现了汉朝刑罚制度在逐渐的由粗暴走向文明,这些都是在儒家所主张的仁政思想影响下对汉代刑罚进行的重大改革。

2.刑法原则儒家化

第一,我们都熟知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减免外,其它也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孔子所主张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儒家思想成为汉代正统思想以后,“亲亲得相首匿”便成为汉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基本原则,可见法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第二,官僚贵族有罪上请原则。上请原则即某些官僚贵族犯罪后,一般司法机关不得直接逮捕审理,必须事先请示皇帝,然后根据其与皇帝关系的远近亲疏、官职高低、功劳大小决定刑罚的适用或减免。这一原则使一些犯罪者因其特殊身份而得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渗透出的封建特权等级观念以及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这也正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治”秩序模式表现。

(二)司法制度儒家化

1.春秋决狱

孔子曾编过一部书叫做《春秋》,“由于《春秋》精神符合国家认可的法律意识,体现了维护‘三纲’的要求,因而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倡导,成为事实上的审判依据。于是春秋决狱之风盛嚣尘上。“春秋决狱”是董仲舒提出来的,是汉代审判案件的主要方式,主张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然后定罪,即是以儒家经典中的精髓要义作为依据来处理司法问题。董仲舒强调“本其事”,特别注意动机方面,然后对动机的善恶判断标准则主要是儒家伦理思想,例如孝、信、义、忠等。这也就是把儒家思想中的“礼”渗透到了司法中。

2.秋冬行刑

秋冬行刑指的是在汉代一些重大案件的审判和执行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比如死刑一般都是在立秋到冬至这段时间内执行。这一套制度是和董仲舒所主张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学说有很大关系的。董仲舒认为春夏是万物生长复苏季节,应养生养得,不该违背天时而杀生,而秋冬是万物凋零季节,此时执行死刑是符合天道的。这种刑罚执行制度的人道精神合乎《春秋》经义的基本精神,也带有董仲舒儒学神学化的意味。

二、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一)形成古代法律礼法合一的特色

1.形成古代法律礼法合一的特色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在汉代的法律内容如“上请原则”“三纲”等和司法制度如“春秋决狱”“秋冬行刑”等以及维护大一统的立法思想中均有体现,“汉代所开辟的引礼入法的多种渠道,为礼入于法,礼法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魏晋至唐沿着这条路线终于完成了历史性的礼法结合……”汉代思想家贾谊说,“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自汉代起,我国古代形成了礼与法合一治国的特色,自此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大概沿着这个脉络不断发展的。

2.礼法合一的现代意义

汉代法律儒家化所形成的礼法合一的特色也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具体到现代主要表现为当今的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的结合,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当代和谐社会发展要求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既要发挥法治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行为规范作用,但是法律无法规制无形的思想和心灵内在,因此还要发挥德治在引领人们精神世界的作用。

(二)形成古代权力等级观念

1.形成古代权力等级观念

汉代确立了“三纲”、“上请原则”、以及“刑不上大夫”等这都是儒家思想中维护封建大一统秩序服务的。儒家倡导建立一套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等级关系,严格维护等级秩序,统治者正是利用了法律儒家化的思想,对社会大众进行儒学洗脑进行法律禁锢,好像是获得了统治的合法依据一样。汉代法律儒家化,把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等注入法律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但是却没有赋予民众权利,也就是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可言。总之,汉代这种儒家化的法律所建立的社会等级秩序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封建等级特权观念,以及社会民众的基本权利观念。

2.对现代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影响

由于汉代把儒家思想引入法律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后,并没有赋予社会民众与权利,而实际上法律儒家只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特权阶级利益的一种方式,几千年来的这种封建统治对现代社会是有深远影响的。例如汉代确立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刑不上大夫”等经过几千年的沿袭对当年社会存在着深远影响。当今社会行政机关“官本位”思想,许多高层官员、地方官员贪污腐败,司法界“人情案”、“关系案”等不得不承认或多或少有几千年封建特权思想余毒的影响。传统的人治观念、义务本位观念、等级特权观念、尊卑有序观念等这些都是与当今社会所极力倡导权利平等的价值观念所背道而驰的。

(三)对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影响

学习法律的意义 篇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维护人民利益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目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一、正确认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检察机关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建设的一支重要的保障力量和建设力量,在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检察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1、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基础。“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孙中山语:“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何为民生?笔者认为:就是与民众生命、生存、生活最密切相关的问题。当今,我国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积极化解和应对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的重要时期。民生问题正是这个时期面临的最大问题。它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因此说:和谐社会,民生为本。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之基础。

2、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就是保障民生。检察工作之于民生,一方面是为百姓民生提供具体的司法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创造一种有利于民生发展的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保障,有赖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必须依赖于法治保障。宪法规定了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保证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最高价值追求,是检察机关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根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就是保障民生,二者是一致的。

3、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增强民生意识。坚持司法为民,关注民生是司法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根据这一要求,必须在检察工作中始终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和立脚点。笔者认为,曹建明检察长关于“更加自觉的关注民生,保障民生”的指示,既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也是检察机关优良传统的新发展,是检察事业在新世纪全面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又一新的理论命题。增强民生意识,服务工作大局,一定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前进中的决定作用和根本力量,充分认识解决民生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整个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检察机关在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职责,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在执法办案中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真正把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融入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努力营造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要把增强检察干警的宗旨观念、强化民生意识作为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二、检察机关在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作为

1、认真履行打击、预防刑事犯罪职能,全力以赴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稳定是民生之盾”,“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保持社会稳定,是依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检察机关“严打”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根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具体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惩危害农村稳定、侵犯农民利益的黑恶势力犯罪。加快完善有利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大力推进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理的适用、改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方式、建立快速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加强不批捕、不起诉案件的答疑说理工作。积极商有关部门就宽严标准、加强配合等问题达成共识,联合制订相关规范性文件,促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顺利实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2、认真履行惩治、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保护和谐社会关系。贪污腐败、渎职滥权一直是人民群众最痛恨、对国家和社会危害最严重的犯罪行为。贾春旺检察长有过这样精辟的分析,“一个社会要保持活力,必须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发展、竞争和创造的机会。但是少数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以及一些与此相关联的商业贿赂问题,造成机会不均等,竞争不公平,损害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抑制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他进而指出:“反贪工作是顺民心、平民怨的重要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是一项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依法严惩职务犯罪正是检察机关履行宪法职责、保障民生的根本所在。检察机关的每一个干警一定要深刻认识腐败犯罪的严重危害和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对党和人民的利益负责、对国家法律负责的坚定立场,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查办大案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着力查办和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的职务犯罪。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修补遭受损伤的社会关系,保护和谐社会关系。

在工作中,还要认真落实“三个体现、四个严格、五个注重”。“三个体现”:一是正确运用刑事政策,体现打击与保护相结合,依法保护合法主体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注重工作方法,体现执法水平;三是加强人权保护,体现人文关怀。严格执行权利、义务告知程序,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切实保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依法执业的权利。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公民和单位举报,鼓励犯罪嫌疑人自首。“四个严格”:一是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程序、手续合法、规范;二是对各种强制措施的适用严格依法进行;三是严格执行高检院关于扣押款物的规定,扣押、冻结合法,手续完备,处理及时;四是严格工作程序,加强请示汇报。“五个注重”:一是注重协调配合,理顺内外工作关系,增强工作合力;二是注重打防并举,结合办案,做好预防和堵漏工作;三是注重建立科学考评制度,强化办案督察工作,完善队伍规范化管理;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和改善侦查技术装备并举,实现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深入开展;五是注重学习,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综合素质。

3、要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服务社会公平正义。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检察机关在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必须有更大作为。要更加着眼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不公问题,强化监督意识,完善监督机制,拓展监督领域,加强薄弱环节,全面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同时,还要把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与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坚决依法查办执法和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追究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维护司法廉洁,促进司法公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夜以继日成语含义及近义词下一篇:建筑公司各岗位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