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2024-09-18

我的童年(共20篇)

我的童年 篇1

我常常想,童年像什么?它像五颜六色的气球;像天上自由自在的白云;像追逐嬉戏的燕雀不,它更像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梦。不信,你看看我的童年。

还记得五岁时的那个夜晚。我和哥哥一起约上小村子里的四五个玩伴,一起去田野旁边的小森林里捉知了。

到了小树林里,我们打开手电筒,找到一块空地,留下三个玩伴打扫空地,准备一会儿烧知了用。其余的玩伴便拿着玻璃瓶进入小树林里抓知了。夜晚的知了像傻了一样,一动也不动。抓知了时不能慢慢吞吞,要又准又快,否则知了便会趁你注意,就飞走了。不用多久,我们便抓着了着三四瓶知了,满载而归。

回到了空地,便从四周捡来枯树枝,枯树叶,堆在空旷的地方生火。这样可以避免引发火灾。此时,哥哥拿出火柴,点燃木柴。等火烧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将知了倒到火堆里。等火熄灭了,便从木炭中找出被烧焦的知了。这便是童年时代的美味佳着,也是那时唯一的零食了。

还有更有趣的事,那就是去田间捉田鼠。田鼠的家一般有两个洞口,一个是前门,一个是后门。在抓田鼠时我们都用已经点燃的野草堵住后门。不过一会儿,田鼠就被那浓烟熏得不得不从前门逃出去,而此时的我们已在前门虎视眈眈地等了,好一会儿。它见到我们时便慌不则路,马上开启了它的逃跑之旅。田鼠跑,我们也在后面跟着跑,跑啊跑,它跑累了,便躺在地上装死。我们便把它拿起,在它身上绑上点燃的炮竹,便放走了它。至于最后它的死活,问谁都不清楚。

光阴似箭,那天真浪漫的童年时光一去不复返。这些美丽的往事,都使我无法忘记,那童话般的故事成了永恒的梦境。

我的童年 篇2

那时候,总觉得那些树很高很高,仿佛与天齐平似的。树不算粗,六岁的我可以拦腰抱住。那里总很安静:春天,我们会对着树上冒出的几点新芽欢呼;夏天,可以听到风和树叶笑的声音,也是找小虫的好时机;秋天,枯黄的落叶像舞倦的蝴蝶,飘然飞落脚边,寻几片漂亮的夹在书里是无言的快乐;冬天,人迹罕至,雪厚到没过膝盖,打个滚,团个雪球,打场雪仗———冰雪融化在笑声里。偶尔会有几只小生物驻足被我们发现:树上的一只小鸟,竟然与我们对视;拣拾起一只毛毛虫,直接放到口袋里,我们甚至会把它养成蝴蝶。若是运气好,捉到一只伏在树上叫得正欢的蝉,欢天喜地地带回家“邀功”,不久便变成了鸡的美餐……所以上了小学,每当班里的女生看到一只小飞虫,尖叫传入耳中时,我就一直不明白:不就是只虫子吗———有什么好怕的?

大人们总不愿意让我们到那里去,“那是死人睡觉的地方”———爸爸当时是这么和我们说的。以前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墓碑,没有什么十字架,连棺材都没有,挖个坑就埋了,没有什么小土丘,就是一块平地。我可从不听劝,天天跑去。每次当姥姥从树林里把玩得一脸泥巴的我揪出来时,就会骂我:当心晚上被鬼捉去!曾一直很迷惘:鬼什么的———有那么可怕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惊觉离那个“我”越来越远。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丫头变了吧,我想。只是还常去那个杨树茂盛的地方转转、看看,但连拿片叶子都要仔细看看有没有虫子伏在上面,也不再爱躺在树下打滚———这可是我以前最喜欢的。

今年暑假回姥姥家,还是习惯走到那条小巷子旁的石墙边,却忽然发现:那些树不见了!

“树去哪了?”我有些惊愕地问姥姥。

“哦,来了个人要买这些树,看着长得挺好,就都砍了买走了。”姥姥的语气很平淡,平淡到难以置信。

没了?

对,没了!

有那么一刻我想大哭一场,想像看山老爹似的抱着树桩大哭。我的童年没有了,承载我童年欢笑的小树林也没有了!

“哦。”我却只出了一声。

平淡的语气,机械的转身。我忽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像那圆明园似的,烧灼般的痛。但最后又变成了淡淡的,仿佛离愁似的思绪———像是《山楂树之恋》中的那棵开红花的山楂树一样。

我爱的那些树,你们可好?

我的报刊·我的童年 篇3

叶子呈椭圆形,放在手掌里,刚好是一样的大小。它的落黄色就像醉夕阳的霞彩,也像秋稻田里一束束光的闪烁。

树上的叶子,长在高处,在阳光和风里翻飞,这个盛夏,对于它们来说,想必是个热闹繁盛的季节。

地上的它,可怜孤独地躺在小角落里,离开了母体,独自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可是,叶子,你还记得初次萌芽的欣喜吗?就像我在母胎里最初的记忆,蜷缩着,渺小着,在一个柔软的空间里,还看不见,还听不见,但是却被如此呵护着,知道天地间有了个自己一样?

抑或是像我第一次学会认字,在爸爸买回的《大自然探索》里找到为数不多会认的几个字时满脸的骄傲?而如今,那被稚嫩的小手翻过的刊,仍留有我记忆中的童年细腻的触觉。

叶子,我的童年是什么呢?

是白墙上笨拙的涂鸦吗?是挂在天边时胖时瘦的月亮吗?是甜梦中粘牙的大白兔吗?是被窝里手电筒的点点光芒吗?是生锈的铅笔盒和九九乘法表吗?是爸爸钟爱的书架上都摆不下了的《大自然探索》吗?

那其中,有一页上,有一片大大的叶子。那时幼小的我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叶子呀,它比我的脚还大!爸爸还说,是啊,所以要去探索大自然。于是,我拾起了落在地上的小小的你,把你放在刊上那片大叶子的怀里,让你不再孤单。

昨晚,我梦见那本刊里,已经泛黄的你又重新变成了绿绿的嫩芽,隔着岁月,又开始一个轮回。

叶子,我知道,你从树上落下,其实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就像我从校园中走出,骑着我的自行车,骑上了世界屋脊,看到更广阔的大自然,也会脚踏实地努力成为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个盛夏,暑假,我偶然翻开留在童年记忆中的刊,发现了这片昔日从地上捡起的叶子——它已经枯萎褶皱了,刊的内页上,它的外周有一圈泛黄的拓印。初看起来误以为是叶子的影子,但当我拿开叶片,痕迹却还在。我终于知道,那拓印不是影子,是叶子把它的岁月拓印在这本刊里。

周薇西

2016年7月21日于西华大学

描写童年的散文:我的童年 篇4

最后才与大家聊学习,并不代表我是一个差等生,三年级以后我可是我们班前三名的优等生。之所以最后聊它,是它故事太庞杂,不知从那里下笔。

还是从我最早上学开始吧,由于一场病我比同龄孩子迟了一年上学,所以在我们班我可是个大个子,但我却懵懵懂懂什么都不懂。记得第一次考试时,那时是在黑板上抄题,老师一再叮嘱记得写上自己名字,我原封不动把黑板上的题抄了下来,只比老师多了个我的名字,然后就交卷了,那次考试数学、语文都被老师记了个大大的“O”蛋,那以后我才知道什么叫“考试”。

记忆最多的是小学毕业那年,我们多了上晚自习,虽然不知道学校为什么这么安排,但我们就那么充满新奇的上开了。晚自习大家多是背语文、历史、地理,因为班主任代我们这些课。我前桌英子是个胖胖的眼睛小小的女孩,她的头发自带卷,所以一直毛登登地顶着满头乱发,她又特别爱打瞌睡,那时的晚自习经常是点着蜡烛上课,常常听她背“四大发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然后听的“嗤”一声,不知是眉毛还是留海被蜡烛烧了一下,那股烧焦味很快弥散开来,我们周围几个就嗤嗤地笑开了,她不明就里地抬起头继续“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老师要是听她这么背,肯定会气晕的。我后排坐了个男生叫什么不记得了,但他的外号却记得很清楚叫“屁司令”,因为上课时,特别是老师讲得正起劲时,常常会不合时宜地抑扬顿挫地来一声“吱——”,不怎么响,但那个调拉的很长,肯定是他忍了很久想放却不好意思放的那个劲造成的,然后大家一场哄堂大笑,接着是忽啦忽啦扇纸的声音,那个味儿真叫个臭,因此大家都叫他“屁司令”,只有老师提问时才会叫到他名字。

真正让我学会学习的,我得说两个人。先说志红,是吕校长的三女儿。小学五年级时转到我们班,那时我毫无危机感,认为第一二名的宝座永远是自己的。慢慢地我感到“危险”的压力了:我没背会的人家已对老师提问应答如流;我在那写作业,人家早玩上了;两个考试下来,第一名成人家的了。毕业考试前我卯足劲地学开了:常常一边拉着风箱一边背着课文,有时柴禾掉出来引燃地上的柴禾都没发现,于是被母亲抢过书一把扔到堂屋;常常被母亲早早熄灯的我躺在被窝里,回想一天学过的内容,记不起的地方第二天早自习解决掉。于是小学毕业时我又夺回了第一的宝座。初二时志红随她爸又转到其他学校去了,但那种学习方法被我一直延续用到中考。

还有一位是教初中语文的王老师,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大家都说他有一肚子的墨水就是讲不出来,因此我们的语文成绩总是不理想。记得有次把我和班长叫到办公室,问了个与学习毫无关系的问题“你们喜欢杨树还是杏树?”班长是个男的,学习上我俩还有建军三人一直是对手,你上我下或我上他下一直争着。他先回答的:“杏树,因为它有花朵装点春天,有果实奉献秋天。”我偏要与他不一样:“我喜欢杨树,因为它比杏树高,可以盖房子做家具。”这理由是我搜肠刮肚想出来的,因为我爸是木匠,闲谈时曾说过杨木好,盖房子做家具舍料很少又结实,被我用在了这里。从此后王老师对我多了份关注,当年的我虽不明白但一直享用着,而且为保住这份殊荣一直努力学习着,认为是成绩好带来的。今天想起来,若老师知道我当年的那种想法,一定不会对我另眼相看的。

初中还不得不提一位老师——“武黑子”,人挺高大的,就是长了一副黑脸,又很少有笑容,对待学生的错误那是真用教鞭抽打,我倒是没挨过他的打。他是教数学几何的,专爱给同学们出一些难题怪题,班里能解出来的就那么几个。我特别喜欢挑战那种类型的题,画对辅助线解出正确答案那滋味像吃了一顿大餐一样意犹未尽。正是这种魔鬼训练才有了我补习那年在大同二中的辉煌与学习的轻松自如,记得毕业考试前同学们都忙着复习,我却支了个课本在看红楼梦,那是我第一次读,被老师抓住没收了,后交到我姨夫手中被数说了一顿(当年我住在姨家),让我泪哭流涕的,下定决心为了父母的脸朝黄土背朝天也得考出个模样来。中考结束后,我急慌忙乱借来红楼梦,昏天黑地的读了三遍,险些把自己整出个林黛玉,多愁善感了很长一段时间。

上初三时,整个公社的初三都集中在千千村和杜庄两个村子,我们村的被分到了就近的`千千村。由于我是这群入学生的第一名,被分到了补习班,认识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语文老师敦祥老师。在这之前,我连主谓宾都难分清,可想而知基础有多差。这个班没有按常规上课,而是先复习初中一二年级的知识与语法,正是这种复习让我的语文一下豁然开朗起来,像堵塞的下水道一下被疏通的那个感觉,毕业考试我考出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虽然比稳居第一的补习生李爱英只多了0.5分。但中考时没达分数线,家里孩子多的我只好放弃高中选择复读,复读是在大同二中,让我有幸认识了另一批老师和同学,让我拉开了走入城市的序幕。

说到求学,不得不说说我的中考。复读那年考出了全县第三的好成绩,我第一志愿报的是北京电力学校,分数下来后我美美地坐家等着通知书。眼看开学在即,通知书迟迟未到,姨夫托人在招生办打问了一下,说是“被第一批就录取走了,等通知吧。”我只好再等。同学们都开学了,没考上中专的都上了高中。我又找去了招生办,说是打扫卫生时才发现我的档案被掉在了办公桌后的缝隙里,而北京电力学校已招满了,我的招生成了遗留问题,他们会想办法解决的,让我回去等消息。开学一周后的同学们捎回学校的消息,说三中的校长让我去读高中,感觉中专无望的我就打包起行李背上书包走入了高中课堂。一个月后,我已静下全部心事交给了高中生活,没想到一个原平农校的通知书交到了父母手中。是一个考住的学生因生病无法报到而空下的一个名额。看到通知书我以为原平是在河北省,因为我看过平原游击队电影,那讲的好像是河北的事,可报到那天才知道没离山西,是忻州一个小县城,在被窝里我哭了个昏天黑地,用眼泪接受了命运给我的安排,那个专业我一走就是三十年,走成了我实现梦想的事业,走成了我养家糊口的终身职业。

今天的我写起这些过往感觉都是小菜一碟,可当年真的有好些事情是咬着牙一步步走出来的。

童年的作文600字 我的童年 篇5

我拿着小板凳,跟在扛着农具的爷爷奶奶的后面。一路上,我爱拔狗尾巴草,吹蒲公英,采小野花。到了那里,爷爷奶奶去田里劳作,我就放下板凳,在长满草的小路上坐着。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身上,风轻轻吹过脸。就这样坐一下午,也是十分惬意的。

我喜欢抬头看天,天空是微微发蓝的,有时也会被如棉花糖似的云朵盖住。一架架飞机会不紧不慢地划过天空,直到消失在视线中。一块一块的云朵会轻轻地飘过。我还喜欢低下头“清理门户”——拔草。路边的草都不能幸免于难。干这事干多了,也就知道了什么草好拔,什么草虫多。狗尾巴草特别好拔,手轻轻一捻就抽出来了:横向发展,趴在地上的、扁扁的草难拔:毛茸茸的草里虫很多;有种叶子是锯状的草的茎里有像牛奶一样的液体。

更多时候,调皮的我会恶作剧。我经常边唱歌边用砖头把一只蛤蟆围起来,围成一座“蛤蟆宫”,让它享受一下“四面楚歌”。接着,我就拿一些刚拔好的草盖在“蛤蟆宫”上,为它遮遮阳,然后就干别的事去了。我第二次去看望时,多数蛤蟆都会逃走,少数较为愚钝的,我还会在恶整一会儿后放了它。

爷爷奶奶常常递给我一些小水果吃。我也常常去张三家的地里看看盛开的花,去李四家的地里玩玩西瓜。等到爷爷奶奶回家时,西边的天空就会慢慢变黄,再慢慢变橙色,有时候还会红透。天快暗的时候最美,天空自上而下,就像是接色一般,从蓝色排列到紫色。而东边的天空就会升起一轮白色的月。

我的童年 篇6

捉鱼

那是几年前的暑假,我去奶奶家玩。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结识了那里的孩子。从此以后,我总是和他们在一起玩。我们去捉田螺、抓麻雀……对了!还有摸鱼!每天早上我都和他们去捉鱼。虽然是夏季,但是清晨的溪水还是凉的。他们说早晨鱼都聚在一块儿,好捉。我也只好跟着去了。没有经验,实在不行。回想起第一次捉鱼的情形真是可笑。摸了半天,连一条小鱼都没捉到,再看看别人,少说也捉了七八条了。我狠了狠心,又伸出两只手沿着水底的大青石缝不停地摸索着,手忽然碰到一个东西,那东西一碰到我就向反方向迅速游去。我猜想是条大鱼,就用手使劲一抓,鱼没抓着,自己却溅了一身泥。大家看了都哭笑不得。

“吃一堑,长一智”。时间久了,我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什么鱼爱在特窄的石缝里呆着,什么鱼游得最快,摸鱼时怎样用两只手轻轻地从两边向中间进攻,缩小范围呀等等,我都了如指掌。渐渐地,我摸的鱼多了,每摸到一条鱼,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第一次走夜路

一个周日,我在同学家玩。天快黑时,我才骑车往家赶。刚离开没多久,天就下起了毛毛雨。我根本不在意,不紧不慢地踏着车。雨一个劲地下,不一会儿就下大了。我心慌意乱,加快了车速。一个不留神,自行车被一块石头磕了一下,我急忙控制好龙头,但还是“啪”的一声,摔进了水沟。我爬起来,扶好自行车,气恼地喴:“鬼天气真善变!”说完,便无可奈何地骑上车子。

天全黑了,雨也停了。我从大路上了渠坎,这时候又刮起了风。被雨淋湿的衣服紧贴着身体,经风一吹,冷飕飕的,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我只好下了车,两手扶住车把,推着车子慢慢前进,天空漆黑一片,我只听见自行车发出的“吱吱”声,还有自己那惊慌的心跳声。偶尔传来几声青蛙的叫声,我都战栗几下。此时此刻,我以前看到过的、听到过的鬼故事都涌现在脑海。我的心一紧,大气都不敢出,可是我又不敢出声。只觉得手发软,腿发酥,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哎,反正躲不过,干脆鼓足勇气,继续前进。不知不觉,我已经到了家门口,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人生中不知有多少第一次,这是我的第一次,从那之后,我再也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鬼的说法啦!

这就是我童年的一些精彩回忆,有喜有忧。童年的点点滴滴和种种感受都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珍宝,让我们好好珍惜它吧!

★ 叙述童年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 难忘的童年趣事话题作文

★ 难忘的童年趣事作文300字

★ 难忘的一件事优秀作文1000字

★ 初三难忘的一件事作文:童年的四驱车

★ 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 童年趣事参考

★ 童年趣事作文300

★ 童年趣事经典作文

《童年的朋友》拓展阅读——童年 篇7

一颗老年人的心,善良又温和的,与一个孩子的热情融汇在一起,于年龄的距离间, 闪烁着爱的光辉。外祖和平的目光与喜悦的容颜,都使我觉得充实。在想象中,他的存在是超凡的,他主宰着我的心灵,我有点傲岸,且只知道阳光与温暖,乐居在他爱的境域里。他说我是他纯净的快乐和慰安。这种心灵的密合永远表现着爱的伟大。

我是他家里的一位常客,一住就很久。于是,我可以听到他的一位女邻居说:“这孩子简直不想家了。”我羞涩地笑着。于是一位和善的老邻人又问了:“你是你外祖不能离的拐杖吗? ”

外祖也喜欢到园子里或者户外去走走,我,代替了拐杖,牵着他,也许他的手搭在我的肩头上。而他的拐杖呢,一根乌杨木做成的,黑油油的,有雕着龙头的把手,常挂在圈椅的靠背旁,这支精致的手杖是经过他细心的筹思和选择的。在他所有的用具中,他最看重这个。以热烈的请求,我曾被允许拄过它几次,持着它的腰身,自己假装一个老人, 躬着背,咳咳吐吐。对于老人的东西,我总是那样喜爱,因为它们不仅激动我的情感,还引起我丰富的想象呢。

我们在园子里,慢步走着,在茂叶下,花径间,外祖指着他亲手种植的花木给我看,又说又欢喜。他最爱兰草,兰草栽在瓦盆里,放在石台上。我们走出园门,看看天色和远山, 岑寂使我们的心情静止于欲暮的景色中。于是两人选了一块石板坐下了。“你还是那样健旺。”一个荷锄的农人走过了。 “呃,你们今年的收成很好吧? ”“可以过活罢了。”

归途上外祖似乎有点倦意,我则想着,想把潜伏在心里很久的希望说出来。我凝视着他的眼珠和白须,它们像欠了我一个回答似的。终于我耐不住沉默了。

“外公,不用那个拐杖吧。我牵你还好得多。”

“是的。你还是我心灵的拐杖呢。”

“等我将来老了我再用它吧。给我吗? ”

“是的。愿它也是你亲切的记忆的拐杖。”

我怎么愿意离开他呢? 祖孙两人互相倚扶,在生活上表示一点诚挚与热心。但是,家里三番五次派人来接我回去,我用各种方法拒绝,最后就是躲藏也无用了。老仆人带来父亲的严厉言辞,我是最怕父亲的。外祖在我耳边说了很多的话,亲热而慰安的。终于老仆人带我上道了。外祖送我到一个土坡前,每次送行的终点,我上坡过桥,怕回头看:只使我心酸,从背后传来的他凄凉而又温和的声音:“下回同妈妈一块儿来吧。”直到拐弯处,我回望时,只见一片竹林和林间隐约的黑色屋顶了。

从外祖家里回去,我没有一次是空着手的,也许带走的是一个古瓷水盂,也许是一个小小的海螺。我衷心地喜爱它们,好好地保存着,在一个黄木匣里。真的,我不忍提到时间的冷酷,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小小的玩意儿,无一不是引起我悲思和怅惘的来源,然而我愈加爱惜它们。没有它们,我会与辽远的昔日更生疏了。自然,我尤其不会忘记那只拐杖, 那现在使我感到阴暗与凄凉的,它后来落到我舅舅手里,随着他过了一些寂苦的岁月,现在又成为我舅母的伴行者了。在灯光下,在寂静的时候,我常感悲哀于幼时与外祖的预约,好,让我为孤独的舅母的健康祝福吧。

(选自《方敬选集》,方敬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有删改)

鉴 赏 空 间

外祖母是高尔基童年最知心、最珍贵的朋友。方敬先生的《童年》一文中,同样有一位让作者感动、崇敬的慈爱温和的外祖。外祖的家是“我”最不想离开的,外祖珍爱的拐杖成了“我”一生的想念, 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祖孙情。虽然两位作家的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所生活的时空不同,但人类的情感却是相通的。那种至爱亲情在作家的笔下如同涓涓细流,在读者的心头流淌。我们不难发现,童年似乎是作家们魂牵梦萦精心守护的心灵家园, 它在尘世的艰难中为我们带来天堂的美妙。当我们在懵懂中长大并懂得童年的珍贵时,蓦然回首,花落去,人已远。

【读有所思】

我的童年从我的《弓》说起 篇8

爷爷的背,

不是生来就驼。

那是日子——

从生命树上飘落下来的纷纷扬扬;

那是血爱——

在长年流淌的脉管里淙淙涓涓;

那是光溜溜的锄把和弯弯的山路——

是铁皮般的手面和脚掌。

无泪的坚韧,

把自己做成了一张弓,

将儿孙

一个一个

嗖嗖地射出去。

这样的诗,我用不着“作”,因是我心里本来就有,只是忽然有一个从心里往外释放的机会,诗写成就在挥手之间。

我生长在一个农人家里。我的家不算很穷。我是我们家的头一个男孩。父母在我身上所灌注的爱,在我身上寄托的厚望,是不需说的。但是父母爱我,却从来不娇宠我。我六岁就被父母送进学校去,算是上学了。年纪太小,做学生实在也做得懵懂。我们家养着一头耕牛,除了自家的田地由我父亲耕犁,本族农家的一些田地耕犁也包在我父亲手里。牛在我们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母亲童年缠过几年脚,又要操持家务,所以牛自然归我照管。于是,在学校里,我是学生;一回到家,我就是“看牛佬”。我的家乡把“放牛娃”叫作“看牛佬”。我是读书人中的放牛娃,是放牛娃中的读书人。暑假里,牛要耕田耙地,我就得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去割青草来喂牛。寒假里,我得给牛喂玉米秸秆。干这项农活应不算是太辛苦,但是要有点技术才能把牛伺候饱。七八岁,我就学会当牛粗糙的长舌把我喂进它嘴里的秸秆往外推搡时,把我的右手大拇指从牛嘴的左侧塞进去,死死挡住牛舌正往外推搡的秸秆。想想,牛牙有多宽大,多厉害!把拇指伸进牛嘴里而不被牛咬到,这在今天的孩子看来算得上一个绝技动作了。我就从伺候牛开始学做所有的农家活,包括用双手抓着畜圈粪肥往田畦上撒。我这也不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一时也不闲着,我能做的就该去做,不可以推托,不可以耍滑,不可以偷懒。

似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特别经得起挫折,受得住磨难。

1947年冬天,我13岁,去县城考初中。向晚时分,我正从县城往回家路上走,才走出县城几步,就下起了雪,祸不单行的是我的草鞋又破烂得不能穿了,只好扔掉了,这就只得光着脚板在沉沉的夜色中行走了。雪越下越大。雪不是悠悠荡荡飘下来,而是棉团似的翻滚几下,便无声地落在我眼前的地面。雪越积越厚,一片白光光。路旁不是没有村落,因为是寒冬腊月,家家都门窗紧闭。远远传来几声狗吠,只徒然增添我的孤凄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我麻木的腿脚从一个雪坑里拔出来,又从积雪里插出一个新雪坑。不知怎么的,还走错了路。好像是老天存心跟我为难,这茫茫雪夜里,看来我是死定了。但事实上没有。后来,我考取了初中,我的用功和努力就超乎凡常了——我当然懂得该怎样倍加珍惜我好不容易挣来的求学机会。

上大学,我进了我国最大的都市。可一到假期,我就回家去代我的母亲出工。我干农活,得干得毫不逊于我母亲才行,我得让生产队给我母亲记应得的工分。后来我到大学里去当了老师,从昆明回到浙江,我照样二话不说,回到家就去替我母亲出工。一个读书人,能替妈妈出工,我不只是兴致勃勃,还很自豪。母亲表扬我说:离家这多年,我大儿子的蹄子还像小时候一样结实呢。这表扬声里,我能觉出,从天边回到妈妈身边的我,仍还是她的儿子。更后来,到我65岁从教授岗位上退下来,67岁的我还回家替92岁的老父亲去挖了一块花生地,供我父亲种菜。

没有一样农活我不会干,这种隐在的本领平时不太看得出。我学外国语不但不弱于城里人,翻译文章也不弱,因为我汉语文字语言的修炼比同班所有同学都强些,就常常可以借用汉语规律与外国语规律的迥然相异,去学习和记忆外国语的语法和词汇,形成了我自己的独特优势。有几门功课,譬如翻译课,我那时就觉得这将是我未来的看家本领,就学得格外用心,所以一直保持在全班最前列。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不因为我农家的“土”就适应不了大上海的“洋”。我会干农活的隐在本领,到我大学毕业前夕还亮了一回“剑”。那时我们大学接到上海市的命令,毕业班同学都去上海郊县金山县支援农村夏收夏种。会干农活的同学为数稀少,其中有一项农活是踩水车,人爬到车架上去把水从塘里车上岸来浇地。乌央乌央几百人,站到水车上去踩高跷似的悬空赤脚踩水车轮子,没有人敢,没有人会,而我对这项农活在少年时就是拿手好戏。我上去,就一口气踩了两三个钟头,结果回校做劳动总结时,给我评了个“劳动模范”。我不重视这个评模和评模的结果,但我自己重视具有多侧向的生存技能——不只是会读书,读书以外的许多事也能行,这就意味着到社会上去独立生存能力强,能经受得了风雨——纵然是狂风暴雨毫无先兆地突然来袭。

我说这些,我是想说,现在的孩子被娇宠,而且是长期地被娇宠,时间一久,就必然是一个会做的事少、对社会贡献小的人。所以我的主张是:让娇宠只是父母那一方的事,孩子自己一方可以拒绝娇宠,为独立生存早做准备。

我就是我诗里写的,父母把自己做成一张弓后,将我从农家射出去的一支箭。我的诗,我的文,我的专业著作,都是这箭的锋芒和光亮。

我的童年 篇9

我想,在不同人的眼里,它又有着不同的含义。在运动员眼里,它是众人争夺的焦点;在锻炼身体的人眼里,它能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壮;在同学眼里,它可以让我们变得齐心协力;而在我的眼里,它是我最亲密的伙伴。

它像调味品,带给我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一应俱全。

小红帽篮球节,班级要组织一支篮球队。当我被选进班级篮球队时,我很自豪。我们每天坚持在篮球场上训练,每天在烈日炎炎下挥汗如雨。可正式比赛时,我们虽然拼尽了全力,还是一球没进。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酸溜溜的,仿佛被柠檬的味道淹没了。

回忆起在实小的许多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会旋篮球时,当我打篮球赢得比赛时,当我在全县表演千人花式篮球时,掌声响起时,我心里甜滋滋的,有说不出的高兴,仿佛喝了蜂蜜一样甜。

去年,当我参加千人花式篮球训练时,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操场训练,九月,炎热的天气还在继续,阳光肆虐。训练完回到教室时,大汗淋漓,头发像刚洗完,没过几天,简直变成了非洲人。哎!训练的过程真是辛苦啊,犹如那一杯苦丁茶……

前一阵子,小红帽篮球节开幕式,我们负责开幕演出。要接受许多领导的检阅,时间紧张,我们丝毫不敢怠慢。我们在外面训练,太阳毒辣辣地照在身上,同学们个个汗流浃背精疲力竭。

我的童年 篇10

老妈用透视般的眼光打量了我一番,顺手拿过一个闹钟调成9:15,“嘭”地放在我面前。“妈……”我刚要辩解,便遭到了老妈的白眼与噪音绕梁,三日不绝!引得四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老爸闻声深知事情不妙,飞奔上楼,问什么情况?老妈先发制人:“你看,这道题是不是错的?”老爸如同赏名画般审视了一番,宣布:“的确是错的!

我没说什么,故作镇静地走出去,几步冲到自己屋子里,“砰”地一声关紧门,“啪嗒”锁上,跳入床的怀抱,把脸深深地埋在枕头里,泪水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浸湿了枕巾。心中在呻吟、在怒吼,似被蝼蚁噬咬,亦如烈火焚烧。

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走出房门,却看见父母在一旁竟向我投以友善的目光与歉意的微笑。我明白了,一定是他们又认真地做了功课,知道了“正确答案”!这不是妥协,而是真诚的致歉!

我再次躺在床上,望着灯光,觉得格外地明亮与温暖。我对自己笑了笑,听着心跳,觉得格外地寂静与幸福。

童年的道路上总会有坎坷,真理的道路上总会有挫折!

回想起童年,一切是那么美。欢乐的笑声是华美,独行的足迹是唯美,甚至连委屈的眼泪也有几分凄美呢!

我的童年 篇11

幼时,我住在贫民区的木屋里,地处火车路旁的小丘之下。我们那个村子叫作“花墟”,在村口大马路边,有一个花卉集散地,每天早晨都聚集了大批花贩卖花。虽然房屋破旧,但四周林木茂盛,而且村民互相关怀,生活过得相当愉快。很可惜后来一次大火将整个村子化为灰烬,大多数村民(包括我们家)的家当都给祝融夺去了。

港英政府安排我们在附近的马路边搭临时屋等候“徙置”,但这一等就是几年。在这几年里,生活得很苦,一家人挤在狭窄的屋子里,白天晒得很热,如遇下雨还漏水。住处位于坑渠边,雨水从地面缝隙浸入,上下夹攻,苦不堪言。那时,我在一间外国人办的天主教学校读书,惟一感到开心的就是在上学的时候,因为课堂上有风扇吹比较凉快,不像回到家里热得火炉一样,而且那些修女和神父对我们都很有爱心。

有一天放学归来,家里人个个面带笑容。原来政府通知我们可以迁到被视作“洋房”的徙置区。

第一眼見到新居的时候,真是心花怒放。除了房间面积比较大以外,更重要的是以后不用受下雨漏水之苦!同时,上楼又不用受水浸之苦。虽然和现在比较只是一所陋室,但在当时来讲,简直就是天堂了。

入伙那天,爸爸请了几位至亲来吃饭。下午他们打麻将,晚餐有我们平时很少吃到的鸡和烧味,又拜神烧爆竹(现在已禁止了)。真怀念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现在新一代的香港人已逐渐淡忘了。

安顿下来后,我转到一间基督教天台学校读小学一年级。它和我早前就读的天主教学校不同,信奉的是耶稣,不是天主。每次上圣经课都觉得很无奈,因为我根本不相信《圣经》所讲的神迹。例如,摩西过红海(海水自动分开,形成一条大路,让摩西率众人顺利通过,如履平地)。不过,读教会学校有些好处,就是定期有奶粉或一些罐头分派,在那时真是如获至宝。此外,还有午餐供应,有饭和意粉。

我幼时在学校不专心听书,但也说话不多,总是静悄悄的。因此,虽然成绩不佳,老师对我也不十分讨厌。放学后,我到处游荡,尤其喜欢骑单车、踢足球、游泳等运动。回家后觉得太疲倦,连功课也不想做,时常因不交功课而被罚留堂。

在小学三年级时,刚考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班主任宣布成绩,对考头三名的同学大加称赞一番之后,就叫我和另一位全班最高的同学站起来。因为全班45人,他考最后,我考第44名。她高声对其他同学说,请你们千万不要学他们那样蠢和懒惰。当时真是觉得羞愧,但我不同意说我蠢。我想我不过是懒一些。晚上辗转难眠,不甘心这样窝囊下去,受人耻笑。不可以!我不是一个蠢蛋!我要做个高材生。

从此,我减少游玩,上课也尽量留心听书。慢慢地我各学科都有进步,只差英文,无论我怎样留心,也不入脑。我绘画十分出色,作业经常挂在教室。

考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后,当班主任准备宣布成绩的时候,我发觉她带着笑容,眼光向我脸上扫了一下,我顿时觉得有一些安慰。她柔声说:“我第一个宣布的虽然考得不是最好的,但必须先要称赞他的就是潘志勇同学。他的成绩非常之好,竟然从第44名跳到第3名,希望潘同学继续努力。”

此后,我更加努力,尤其是英文。上四年级后,邻居一个叫契爷的男子教我英文。克服英文之后,我很快考到第二名,大考的时候已经考到第一名。

记得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校长在讲台上称赞我。我还领到一份礼物,当中有一本很小的英译中字典。拿着它时真是爱不释手,那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刻。

我的童年 篇12

人教版课标本五 (下) 第2单元第6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会写9个生字。

2.联系学生生活体验, 入情入境地悟读描写童年画面的句段, 读出童年的稚趣与美好。

3.结合作家林海音的相关背景资料, 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读出作者对童年逝去轻轻的叹息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并懂得珍惜童年。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抄写喜欢的句子。

一、围绕课题, 畅想童年画面

1. 观察课题, 与其他课题作比较, 看有什么不同点。

2. 从课题的三个词,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 过渡: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子中也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其实也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4. 阅读课后资料袋, 简单了解作者。

[设计意图:本文课题很有特色, 以三个不同意象的名词叠加而成, 新鲜有趣, 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 而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自己心中的童年画面, 展开一个凝练的、却对全课的展开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联想环节, 为走进林海音记忆中的童年画面做了很自然的铺垫, 可谓是水到渠成。]

二、初读全文, 定格童年画面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读音,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读音。强调“咀嚼”和“慢慢地嚼”的读音。

3.默读课文, 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童年的哪些画面?

(概括出四个画面:看骆驼、谈驼铃、剪驼毛、问驼踪)

4. 熟读四个童年画面。通过自由练读、指名读、赛读等方式把相关内容读通顺、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全文后, 教师很快切入正题, 理清文章脉络, 引导学生找出童年画面, 从而体会到, 文章看起来写的事很多, 却都是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运用各种方式读通读顺四个画面, 是为接下来的赏析画面、读书感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四幅画面逐渐清晰, 凸显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赏读重点, 留驻童年画面

1. 教学主画面———“看骆驼”。

(1) 自由读“看骆驼”的句段, 想一想:向英子走来的是一群怎样的骆驼?

(2) 指名读, 反馈刚才的问题, 并相机进行个性化朗读。

(3) 想象一下, 第一次看到来自大沙漠的骆驼, 小英子会做什么事?

(4) 观看电影《城南旧事》中英子学骆驼咀嚼的镜头。

师:你觉得英子学骆驼咀嚼怎么样?

(真有意思, 很好玩, 很有趣, 很高兴……)

(5) 读出第一个画面的有趣、新奇以及英子心中的快乐。

2. 教学画面之二———“谈驼铃”。

(1) 关于为什么要在骆驼的长脖子下系铃铛, 英子和爸爸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一找。

(英子———增加行路情趣;爸爸———防狼侵犯)

(2) 师:你们同意谁的看法?

(3) 小结:我很高兴, 很多同学认为骆驼系铃铛是为了增加行路的情趣。在你们和英子的心灵里,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那么充满情趣!但是, 老师查过资料, 骆驼系铃铛主要是为了防止狼的侵犯。既然是这样, 那爸爸为什么又对英子说“也许, 你的想法更美些”呢?

(一是爸爸为英子有这样纯洁、美好的心灵而高兴;二是在鼓励英子应该以这样美好的心灵看待周围的事物。)

3. 教学画面之三———“剪驼毛”。

(1) 过渡:冬天快要过去了, 英子看到骆驼垂下的长毛时, 她最想替骆驼干什么呢? (出示相关句段)

(2) 自由读, 你们觉得英子的想法怎么样?

(3) 体会因果倒装句的表达效果。

(4) 指名读, 读出这份急切, 这份关爱。

4. 教学画面之四———“问驼踪”。

模拟课文情境, 教师扮演妈妈, 学生扮演英子, 在学生对骆驼去向的不断追问中感受英子对骆驼的思念和牵挂。

四、小结拓展, 丰满童年画面

1. 小结童年画面: (生齐读课题) 冬阳下的骆驼队给英子的童年带来了什么? (快乐、美好、充满情趣) 冬阳、骆驼队, 是作家关于童年生活最为清晰的回忆, 是多少年来作家心中挥之不去的童年画面。因此, 这篇文章写在了小说《城南旧事》的第一篇, 作为序。

2. 师 (满怀深情) :其实何止是骆驼队, 英子的童年时代, 老北京城南的每一处景色, 每一个人物都在她的心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烙下了印。

3. 出示《城南旧事》中的景物和人物, 引读词语。

(美丽的景物) “乌金墨玉”小油鸡、石榴树、夹竹桃、西瓜灯

(好吃的糖果) 八珍梅、酸枣面、山楂片、大花生、大酸枣

(可爱的人物) 宋妈、妞儿、“疯女”秀姑、小偷、兰姨娘

4. 师:读到这儿, 老师心中有一个疑问:这些景物那么普通, 那么平常, 为什么林海音清晰地记得它们, 并写下来呢?走进林海音的心中, 了解她的经历后, 你会理解得更深。

5. 资料链接, 学生阅读后谈谈原因。

教师出示作者相关资料 (略) 。

6. (童年画面以黑白图片的形式滚动出现) 师:很多年后, 当她再一次想起学骆驼咀嚼, 再一次想起和爸爸谈驼铃, 再一次想起用剪子剪驼毛, 再一次想起向妈妈追问骆驼的踪迹时, 她心里会怎么说? (生深情表达)

五、回归自我, 镌印童年画面

1.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也都跟一些美好的景物分不开, 也许是夏夜、童年、繁星, 也许是大山、童年、外婆家, 也许是小溪、蝌蚪、螃蟹, 也许是——— (学生自由说)

2. 尝试模仿课文, 给自己的童年往事出个有趣的题目。

我的童年 篇13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洞前的公园,我和应子凌在那边痛痛快快的玩上了一会儿。把我们热的像“夏天穿棉衣——武汉(捂汗)”

接着我们去了太极洞门口,那边有人说里面很黑记得买上手电筒!于是我们买了两把手电筒,一个给臭宝(也就是应子凌。);另外一个给我。我的颜色是蓝,他的颜色是黑。我们一进去我和臭宝就打开了各自的手电筒。没想到里边的灯光非常的亮根本不用手电筒!

然后我们看地图,发现了水滴石穿的奇景在水洞,于是我们直接去水洞,在去的路上我们发现了两大奇观!一个是“倒挂灵芝”,另外一个是头顶上的“墙壁”!

“倒挂灵芝”是用千年的水滴成的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磨古力,让人想扑上去吃几口!接下来看到的是头顶上的“墙壁”了。可别小看了头顶上的“墙壁”!它的表面非常光滑也非常的尖!如果取下一块就像盘古开天用的斧头!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滴水石穿的现场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不跟我想象中的一样!我原本以为它只是一块大石头上面被水滴了几个小洞而已。没想到它是一块巨大大石头被滴了两寸深!它是被水滴几千年几万年的不停的滴!真是一个百年难见的一个奇观!

我的报刊我的童年作文 篇14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是矮矮的山丘吹来的一阵清风,优雅自在,无拘无束。就像是幽幽山谷间钻出的一段蓝丝带。就像是那夜晚一尘不染的天幕。而那些必不可缺的报刊则是清风中夹杂的青草气息,是那清流上星星点点的落花,还是那巨大天幕点缀着的无数星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已经不必再一次复述。人的一生都会伴随着书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就是报刊的奥妙之处吧,从中可以汲取很多知识,也可以知道时事政治和一些重大新闻。

去到那里游玩,都带上几份最近的《都市快报》,这已成了童年的习惯,闲下来的时间,就从包里拿出来,聚精会神地读上几分钟,会让心情渐渐归于平静。

《都市快报》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趣味的小片段,总是让人忍俊不禁。作文一些国家大事是每天必须关注的,当看到“南海”这两个显目的大字浮现在眼前,心中的波涛早已翻江倒海,有为其他国家试图侵占我国的愤怒,也为将来国家的处境感到深深的担忧。拿到一份报纸,便仿佛有一双眼睛俯视着整个世界,对发生的一切事了如指掌。

还有那便就是《海底世界》,童年感情很深的一套书,它讲述着那个浩瀚无边,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海洋,将整个让人感到丝丝恐惧的的大海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各种奇形怪状的海底生物一一罗列于世人的眼前,数不胜数。将那些远古时代神秘的面纱掀开,把最真实的海底世界勾勒出来。传述着那些感人的传说。

童年 篇15

也许真的是神灯的威力, 我如愿以偿, 生日的烛光映在我的脸庞, 但我依然在心中默默许愿:长大……

钥匙——我亲手拿到了属于我的单车钥匙, 这个小东西开启了我的整个梦想, 我骑着单车飞驰在马路上, 任凭凉风吹乱我的发丝, 我欣赏着平日里无暇顾及的风景, 呼吸着那清新而湿润的空气, 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但日复一日, 我不免有些厌倦。炎炎夏日里, 刺骨的寒风中, 骑车变得无奈。当我用渴望的目光盯着父亲, 说我不要骑车上学时, 他立刻冷冷地“甩出”一句话:“你已经长大了。”是啊, 我曾经多么渴望这句话, 希望它能够证明什么, 如今它证明父母已经抽走支撑我的拐杖, 将我推出了避风的港湾, 手里握着的只有一把冰冷的钥匙。于是我才真正体会到自由的代价——失去可以依赖的幸福, 领悟到姐姐为什么要拿她的自由和我的“束缚”交换。

时间大步向前, 我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一样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 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处世之道。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到老师面前打小报告, 我们逐渐胆怯, 对语言胆怯, 对别人看法胆怯, 我们开始充当老好人的角色, 脸上总是挂着不倦的笑容, 心中充满了虚伪与顾虑。学校像是社会的缩影, 而我们则像那些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生活在一片顾虑里, 真诚, 似乎早已被我们遗似被落在童年。

我的科学童年 篇16

周末过后,父亲回城去工作。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父亲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么?”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那时就猜出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作‘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叫这种鸟的,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罢了。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总是在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

“是。”我说。

他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把羽毛再梳理整齐吧。”

“唔,”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就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他说:“那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

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我说:“我想不出来。你说道理在哪儿?”

“因为有虱子在作怪,”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又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黏黏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最后他说:“你看,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

现在,我知道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他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我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的父亲,所以在当时我并不懂得我父亲有多么了不起。但是从父亲那里,我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我的童年我的梦作文 篇17

一天,我随着月光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呀!这不是我们的城市吗?怎么变得这么干净了?我往远处张望,原来是一大群机器人在扫地,这时一位年轻人随手就扔了一团废纸,就见一个机器人上前将他一把拽住,领到废纸前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乱扔废纸,违反城市卫生管理条例,请缴纳罚款人民币500元。年轻人跑也跑不掉,无奈之下,他只好不情愿的从包里慢慢拿出500元钱交给那个机器人。看到这里,我对这群机器人越来越感兴趣了。于是,我就慢慢地走向机器人,一张废纸在晨风中飘过我的眼前,我不由赶紧上前几步,一脚踩住随风飞舞的废纸并弯腰捡起,准备扔进不远处的垃圾箱。

这时,刚刚处罚了年轻人的机器人迅速来到我的身边,上下扫描了我一下,用十分悦耳的话音说:“你好,小朋友,你刚才的行为做的很好,因为维护了我们的家园卫生,特奖励你人民币500元,祝你身体健康。”我十分惊讶的看着眼前身上写着“爱护环境,美化家园”字样的机器人,然后又左右看了看正在打扫卫生的.其他类似样式的机器人,心里渐渐明白了过来:原来我们的家园需要每一个人来维护啊,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主动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周围卫生,为自己创造一个幸福、干净、美丽的家园。就在我准备与那群机器人共同打扫卫生时,一阵铃声惊醒了我,原来是一场梦啊!

我的童年 篇18

小孩子最喜欢糖了,可是大人总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而糖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所以我就做了一件至今令我都觉得可笑的事。

“呵呵呵,今年的土豆,芹菜,西红柿都长得非常好,大丰收啊!”爷爷又在夸要那片土地了,那片土地长得非常好,几乎年年丰收。“是啊,是啊,算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爸爸也不时夸耀几句。我耳朵立马竖了起来,真的吗?我兴奋的问道。当然了!爸爸被我突如奇来的问话吓到了,这丫头平时不问农田里的事啊,今天怎么了?我古怪的笑了笑,心中有了办法。

“喂?弟弟想不想吃糖啊?”我笑容满面的问道。“想啊!怎么了?你给我吗?”弟弟被我的话问得稀里糊涂。当然给了,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打住,打住,弟弟知道我的意思了,又要干嘛?我听了说“嘻嘻,弟弟,你听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听过,等等……你想?

“哎哟,哎哟,累死了,少废话,你快点!”我不耐烦得催着。“你好意思!我供献了糖,还要做苦力,”弟弟抱怨道。“那你不要吃种出的糖呀”我威胁道。我偏要吃,我偏要挖,说着弟弟更卖力的挖了。总算埋好了,我叹了口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浇花,弟弟常施肥,可过了一个月,土地没有半点动静。我和弟弟一起“质问”爸爸,“爸爸骗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骗人的!”我生气的对着爸爸说,“是啊,是啊!”弟弟也应和的叫着。“怎么了?”爸爸稀里糊涂的问道。于是我把事情跟爸爸说了一遍,爸爸哈哈大笑说“蔬菜能生长是因为它有生长功能,而糖没有啊!”“啊!”我一听差点晕倒。“那我的糖怎么办?”弟弟问了起来。我一听立刻走人,背后只有弟弟的哭喊声。

你的童年你做主,如果不想忘记它就把他种下吧?你要永远为它施肥,浇水。

童年趣事 篇19

小时候, 我也是一个很顽皮的小孩子。俗话说的好,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我想:种小鸟会不会得到更多的小鸟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 我决定亲自试验一下。

说做就做, 我和哥哥一起合作做了一个弹弓。在一个人少的地方等着小鸟的出现。过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时候, 一个目标出现了。这只小鸟停在大树上东张西望, 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突然, 哥哥不小心碰到了一块小石头, 小石头滚了出来。小鸟一看形式不妙, 便拍拍翅膀飞走了。我埋怨道:“哥哥, 都怪你, 把小鸟给吓跑了。”哥哥却满不在乎地说:“飞就飞吧, 我又不在乎这一只鸟, 说不定等一下就有鸟来了呢!”果然, 又一个目标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 它也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一拉弓把石头给射了出去, 只听“啪”的一声响, 小鸟掉了下来。目标得手后, 我和哥哥就真正开始行动了。我们到家里拿来铲子、锄头和小水桶等工具。

我们找了一块小空地, 把小鸟放在一旁。拿起锄头用力地锄了起来, 把洞挖好后, 我们用铲子铲来了一些土放在一旁。我们把小鸟放进去, 正当我把小鸟放进去的时候, 小鸟好像在说:“求求你们了, 放了我吧。”我狠下心来把它放了进去。然后用土把它埋好, 再浇水施肥。回家以后, 我高兴的对妈妈说:“妈妈, 我和哥哥种了小鸟。”妈妈听了我的话以后说:“什么?你们种了小鸟?小鸟是不能种的呀, 你们会把它给折磨死的。”我不相信, 就返回埋小鸟的地方, 把埋小鸟的洞重新挖开, 看见小鸟已经断了气———死了。我惭愧的低下了头。

经过这件事以后,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我的被虐童年 篇20

上世纪80年代,我就读于江苏某乡村小学,很不幸,二年级时我遇到了一名与颜艳红同样过分的老师——杨某。杨老师是位“60后”,师范毕业,担任我的班主任时刚工作,20多岁,有着与颜艳红相仿的年纪,我至今对他虐待学生的种种手段仍记忆犹新、心有余悸。杨老师善于体罚,迫于他的淫威,我吃过粉笔、喝过墨水,也咀嚼过阴沟里的烂泥,至于辱骂、打耳光、拳打脚踢,那更是家常便饭。他最喜欢让我们做的事情是,将几条红领巾拧成绳,一头捆着十几斤重的大板凳,另一头系在学生的脖子上,让学生背着大板凳在教室里兜圈,直到他满意为止。因此我很早便领会了什么叫“窒息”与“濒死状态”。

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更没有微博,照相机也没有那么普及,杨老师当然也没有今人这样晒隐私的喜好,但是他一样有自己的乐趣,那就是看着我们因折磨而扭曲的面孔,在一旁冷笑。

因为害怕受到更严厉的体罚,我一直不敢告诉父亲,但每天上学成为我心里最大的负担,我当时一直无法理解他为何要这样对待我们,事实上我虽顽皮,但也算得上品学兼优的孩子。无奈之下,我只好逃学,每天早上背起书包跟爸妈告别去上学,却躲进学校附近的小树林,听着教室里的朗朗书声以及不时传来的杨老师打骂学生的吼声,战战兢兢不敢进教室。

父亲一直蒙在鼓里,以至于发现我逃学却说不出理由时,对我也只好怒斥、责打,直至有一天,我被杨老师一巴掌打掉两颗牙齿,父亲才明白了我的遭遇。他跑到学校与杨老师大吵一架甚至差点动手。转学的那一天,我如释重负,有种从刑场被解救的感觉。幸运的是,从此我遇到的老师对我都很和蔼可亲,甚至有老师对我视如己出。

据其他同学透露,杨老师之所以如此暴戾,源自他人生不如意,一则被分配到了他不喜欢的学校,二则女友因违法计划生育政策被堕胎。难道他就可以因此迁怒于自己的学生?20多年来,无数老师的正面形象虽让我明白杨老师不过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极端个案,但儿时留下的伤痕至今无法抹平,以至于今天身为人父的我,还时常梦到被他体罚,而后被他狰狞的面目吓醒。在成为人父后,我又有了新的恐惧,生怕儿子重复我的不幸。

上一篇:(缩印)电大【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_答案下一篇: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