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一

2024-10-22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一(共12篇)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一 篇1

《用心灵去倾听》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紧扣“倾听”一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及师生、生生演一演的方法感受他们之间的故事。并让学生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品味苏珊对“我”那母亲关爱。进而理解“我”心中的苏珊像母亲,苏珊心中的我似儿子。苏珊是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教学反思《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

听是技巧,是修养,更是一门艺术;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有的师长会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有的会恨铁不成钢的批评教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有的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他欲言又止时,有的是自作聪明,循循善诱……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快乐与幸福!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一 篇2

《用心灵去倾听》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 来源于西班牙《都市生活报》, 译者顾周皓。课文紧扣“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 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 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 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课文以儿童的特点和观察的视角, 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只要拨“105”, 就能得到她的帮助;当“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 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 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 “我”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 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 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 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 “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 苏珊不幸病逝了。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琐事凸显人物品质, 情真意切, 感人至深;一句句、一声声朴实自然的语言, 真实可信, 涌动真情。教学时要在学生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 理解“问讯处”、“从未谋面”、“耐心”等词语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读书方法, 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感受真情的美好, 学会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融入情

1. 谈话导入。

师:通过学习《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 我们懂得了耐心的倾听也是对人的一种爱护与帮助。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关于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课文,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倾听”的意义。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 揭题质疑。

(1) 《唯一的听众》和《用心灵去倾听》这两篇课文中的“听”有什么异同, 本文的“听”重在什么?为什么?

(2) 课题中“倾听”是什么意思?看了课题, 你还有哪些疑问?

3. 分组学习。

(1) 交流预习收获和疑虑,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2)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听”的句子, 在小组内读一读、议一议。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真情故事, 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及求知的欲望;通过分组交流解疑求同, 扫清生字词障碍, 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自读课文感知情

1. 汇报收获和感想。 (学生汇报小组学习的情况和学习中的困惑。教师根据汇报进行归纳整理。)

2. 再读课文感受情。 (出示通过小组交流, 合作整理归纳出的问题, 引领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谁在用心灵倾听? (我:汤米。) 他在倾听什么? (小精灵———苏珊的帮助和抚慰。) 课文围绕“用心灵去倾听”写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 小时候“我”对家里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 (电话机。) 电话机里面的小精灵叫什么? (问讯处———苏珊。) 苏珊帮助“我”解决了哪些困难? (引导学生先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 长大以后, “我”试着拨通电话, 提起“修理”这个词的用意是什么?有什么体会呢? (引起对方回忆, 并从中勾起被询问人想起询问人的身份。说明他们的感情已经很深厚了。)

(4) 最后拨通电话听到的是苏珊的一句什么话?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前文的“到另一个世界幸福地歌唱”有什么不同? (面对动物的死亡, 苏珊用一种美好的说法———“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宽慰孩子, 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 引导孩子走出痛苦的阴影。而后一句主要是苏珊对汤米的安慰, 希望自己死后汤米不要伤心, 要乐观地看待生死。)

(5) 苏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珊是一个善良有母爱的人, 她会用自己的心跟孩子交流, 用自己的心灵去倾听孩子的述说, 用自己的真诚、耐心赢得孩子的信任。) “我”是怎样知道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加以及后来的交流中知道的。) 你是从课文中哪些描写中读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设计理念:通过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预习,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师生交流互动, 查缺补漏, 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能力。

三、探究阅读升华情

1. 精读课文, 交流感受最深的句子。

(1)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 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 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听到苏珊温柔的嗓音, “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 孩子的天性突然释放———放声大哭。这当中既包含着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 又蕴含着孤独中找到希望而幸福的哭。)

(2)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 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对于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 小精灵每次都像母亲那样耐心地、细致地回答。课文语言朴实, 读起来让人心灵震撼, 形象地描写了苏珊的人格和爱心。)

(3)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 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苏珊像母亲那样, 耐心倾听“我”的心声, 困难时给予帮助, 痛苦时予以安慰。这为“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做了铺垫,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 探究性阅读课文。分组读一读、议一议。

(1) 找出相互照应的句子, 读一读、讲一讲。 (1) “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相互照应。 (2) “她沉默了一会儿, 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 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相互照应。 (3) “汤米,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你知道吗, 这只可爱的小鸟, 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相互照应。)

(2)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使得全文层次分明, 结构严谨。)

3.

苏珊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珊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话务员, 但她在工作上一丝不苟, 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竭诚为寻求帮助的人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一样, 不仅用心灵倾听, 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而且用自己的真诚、耐心得到了孩子的信任。)

设计理念:本环节意在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发现和总结规律,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在感悟和思考中提高语文素养。

四、拓展延伸抒发情

1. 思考问题, 交流感情。

(1) 此时此刻, 你们最想对苏珊说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可以是一首小诗, 可以是一段感悟……

(2) “用心灵去倾听”会给人带来什么?在这个大千世界中, 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内容有哪些?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怎样才能当一位好的倾听者? (学生分小组交流。)

2. 展开想象, 提升能力。

(1) 小练笔。请读一读苏珊最后写的留言, 想一想, 她写之前会想些什么?请用笔把苏珊想的内容写出来。

(2) 交流小练笔。 (学生分组交流, 班上交流。)

用心灵去倾听 篇3

带着一份感动的心教完这篇课文后,我坐在办公室久久没动,陷入了沉思之中……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分亲切,一分平和,一分耐心,正是这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

可扪心自问,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是我们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是我们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是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也许造成这些局面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太琐碎了无暇顾及,或者是因为我们当时太生气了无法忍受,可是我们的这些疏忽却无意间给孩子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倾听似乎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倾听教育也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容。于是,在工作中,我也努力地把倾听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然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该怎样做呢?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小学生对什么事情都很敏感在意,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我们认为很小的事情,也许在他们眼里显得是那么重要,所以他们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向老师告状。这有时会让我们感到很麻烦,可其实学生往往并不是要老师做些什么,他们只要向老师诉说完自己憋在心里的话,那他就会感到很轻松了。可是,教师千万不能因为烦躁而打断学生的倾诉,这时应该耐心听学生说完,同时思考应该怎么样处理这件事会更好,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是在意他的。马卡连柯说过:“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对学生而言,你的倾听相对于他来说,就是受到了一种厚爱和尊重,这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大有好处。

其次,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倾听。教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他们在上课时总是喜欢说,也不管别人有没有说完,甚至不管在什么场合,他们都是想说就说。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会倾听。因此教师要告诉学生要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倾诉”是自己向别人传出信息,而“倾听”是自己从外界吸取知识,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那就要学会倾听。当然,毕竟还是小学生,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是那么久,那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不断提醒学生,或者在学生中树立倾听的好榜样,这样学生有样可学,倾听的效果就会更好些。

确实,倾听是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下次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解释吧!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让我们停下手中的活儿,静静地听他说完吧!也许你会听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让我们停住自己匆忙的脚步,和学生一起分享吧!也许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小学)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 篇4

一、自学指导设计不合理,更不科学。

二、引导语不够严密,,教师语言罗嗦。

三、分析句子时,脱离了课文,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四、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生生互动不够,课堂气氛沉闷。

经过认真总结,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如下:

一、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设计一定要更科学,更有针对性。

二、学习于永正的语文教学法,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三、引导语也要精心设计,教师语言要尽量简洁,干净利索。

四、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篇5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与思想】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拓展与延伸】课后思考并讨论“一个人进步的力量来自哪里?”这个问题。

【重、难点突破】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懂得了耐心地听也是对人的一种爱护与帮助。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关于耐心听别人说话的课文,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倾听”的意义。

板书: 用心灵去倾听

解题: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

题目的意思:集中全部精神用心地听。

下面我们就紧紧围绕课文题目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思考:谁在用心灵倾听?倾听什么?围绕“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提示: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己解答,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课文分层理解的能力,要求学生抓住“我”与苏珊交往过程这条主线来理解。

教学参考: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三、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与大家交流。

教学提示:这是在要求学生交流他们预习时的所得与所疑,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课文。找到的句子可以是自己有所收获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不太理解的句子。主要让学生自己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学生理解困难或有误的时候予以指导。要对学生的理解多给以鼓励性的评价。

教学参考:

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有感情地朗读最能感动你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提示: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从中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感情。要求学生先读,然后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自己有没有读出这种感情,要以情促读,读中悟情。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指导的方法。

五、讨论:你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学提示: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且要明白其实作者也是在教育我们要学会用心灵倾听别人的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六、小练笔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一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引导,应变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是各门科学必备的语言基础, 但由于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性, 导致好多学生不愿甚至不学语文,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有一点是不容我们忽视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情感的投入——融情于教, 热爱每一位学生, 这是使课堂充满温馨与激情的基础

情感, 从审美角度上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与情感, 要把自己完全投入到教与学的乐趣之中。使自己的每堂课都情意融融, 如诗如画, 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领悟真谛, 陶冶情操。

三尺讲台赋予我们的是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 无尽的知识从这里传播,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视之为自己耕耘的圣土, 应精神焕发, 神采飞扬的踏上讲坛, 带给学生以久旱的甘露, 饥渴的琼浆,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你是爱他们的。

二、开篇导语的精心设计, 是吸引学生思维的前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教学导语不仅能产生先声夺人之势, 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 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 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 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所以,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导语。在学习莫言的《过去的年》时,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春节俗称“过年”, 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中国人过年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了, 你过年都做些什么?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习俗和我们一起分享交流一下?由大家熟悉的年的习俗导入, 让学生有话可说, 激发学生对过去年的习俗的好奇之心, 也为研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课堂问题的设计、提问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的关键

问题的设计能否吸引住学生思维, 关键在于问题的精炼与趣味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相当的诱惑力, 要能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

为了让很多基础并不好的同学都能有话好说, 可以设计多个问题供学生选择。例如我讲授《致橡树》时, 在最后延伸拓展这一环节上这样设置问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愿意谈一谈的说说, 降低了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 激发了学习兴趣, 引发了学生心灵的共鸣。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请大家谈一谈你对爱情是怎样看待的?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方面谈一谈: (1) 你对中职学生谈恋爱有什么看法? (2) 你认为爱情的基础和保障是什么? (3) 你认为接受爱情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这些问题一提出, 每个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畅所欲言, 连平时不怎么主动发言的同学也能说上几句。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而且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轻松、愉快的美好状态。

四、良好的应变能力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搞好课堂气氛的保证

教师课前准备再充分, 也可能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 因而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意识和能力。

语文课中常出现的意外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学生不能按老师思路完成学习任务, 使课堂出现暂时冷场。2.学生启而不发, 面对这种情况, 不要着急, 要仔细寻找其不发的原因:是师生情感沟通不够理想;还是学生精力不集中, 对问题不明白;还是有顾虑, 怕答错了?然后再对症下药, 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学生提出了与老师截然不同的观点或老师根本没有想到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好事。它起码说明学生开始动脑了。解决的办法是表扬并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 还可将问题转移给学生, 让他们去争论, 教师再从中点拨提示。

五、合理的课堂结构, 适当的教学节奏是搞好语文课堂艺术的具体体现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呆板机械的, 而是生动灵活的。在教学中。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结构, 摒弃了分析文章怎样写的定格, 采用了分析文章为什么这样写的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读写水平和思维能力。我在讲授《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时, 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开头为什么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在介绍荔枝重量的时候, 为什么又引用了《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中不同的说法?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大家很快的明确了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作品中的句子, 既说明了成熟荔枝的鲜艳色彩和甘美滋味, 又引出了下文的说明总纲, 作者对于荔枝重量的说法不确定哪一本材料中的记载正确, 这样写,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 既明确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经验。

把握课的节奏, 就必须注重思维的速度, 在信息速动, 知识爆炸的今天,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与时代, 必须注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多面性、敏捷性。在教《故都的秋》一文时, 我采用了“一枝报春, 万木竞秀”的点式手法, 让学生讲一讲有关“秋”的妙语佳言, 一分钟之内, 学生就说出了“秋意盎然、秋月春风、秋风扫落叶……”等近二十个语句, 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扩大了思维的容量。

总之,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种艺术, 它既应遵循一定规律, 又应允许百花齐放, 创出个人风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用心灵去拥抱, 用汗水去浇灌, 才会“满园桃李芬芳, 秋节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2010年第1期.

[2]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年06期.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一 篇7

A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B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评: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评:把握全文大意,了解“我”与苏珊是怎样进行交往的,有助于理解“我”对苏珊的依赖之情是怎样产生,有助于下文提炼苏珊有耐心有爱心地帮助孩子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评:“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

四、总结全文

虽然苏珊是问讯台里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她能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希望孩子们也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希望大家能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用心灵去倾听(定稿) 篇8

教材分析: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用心灵去倾听》:这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问讯处的接听员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的内容又是儿童生活方面的,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文中的问讯处,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带着的。因此,结合本课教学,教师可稍作解释,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本文情感丰富,适合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学习目标:

1、认读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

3、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的?)

(二)掌握重点 明确任务

1、浏览导读部分,掌握学习重点。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同桌互查)

(认读词语:着迷 乘机 拿着 砸伤 水槽 密语 召唤 修理----)

2、初读课文。要求:

(1)快速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3)苏珊倾听我说了些什么?(1、手指砸伤。

2、遇到难题。

3、金丝雀死。4约见苏珊。)

(四)精读课文,交流感受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a学生结合生*验说感受,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b朗读感受。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a从“总是”、“耐心”和“一遍遍”感受到苏珊的给予“我”的帮助里有深深的爱,就像妈妈的爱一样。

b说明苏珊是个有耐心和爱心的人。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a抽生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难过,害怕.)c听着这样的话,“我”心头的难过和害怕立刻烟消云散了,微笑又回到我的脸上。d苏珊很善良,很乐观。

(4)长大以后,我离开了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的。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6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五)想象练笔,抒*感

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说一说: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

写一写:苏珊在你心中是个怎样的人?

(六)总结全文,领悟特点

1、介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提升认识,推荐阅读

1、推荐曹文轩《根鸟》。

2、作业:抄写课文中喜欢的句子在积累本上。板书设计:

12用心灵去倾听

汤米(快乐)

苏珊(幸福)

手指砸伤

关心 安抚 提问问题

耐心 爱心 金丝雀死

善良 乐观

约见苏珊

用心灵去倾听作文 篇9

世间万物,有时从我们身旁一闪而过,但有时,只要我们静静地,用心灵倾听,会发现它们有一种不一样的美。

汉字,我们一直都离不开的东西,当你匆匆把它写下时,你可曾想过他是怎样演变而来的,你是否想过他身后的一幕幕故事。例如“战”,就像一个人骑着马,手持武器,驰骋沙场。千百年来,部落之间的争夺,民族之间的争夺,国家之间的争夺,都引发其千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可是正因为有“战”,所以成就了那些无数的军事家。

诗词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代表物,它是我国古代人抒发情感的工具。在现代人的眼里,他很枯燥、无聊,但古人却用它表达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相思情。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体验了陶渊明的淡泊和谐;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出苏轼对兄弟的祝福。更让我们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感受苏轼的豁达,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看出文天祥的生死观。

钟,我们生活钟离不开的东西。人们要靠它来安排一天,而对于它我们总是匆匆一眼飘过。可是直到有一天,当你静静的`注视着它时,你可是否赞叹过古人的聪明才智,从日晷到沙漏,再到我们今天所用的石英钟,都经过数百年的磨难才形成现在的样子。

世间万物,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眼里,都有不一样的概念。但只有我们用心灵去倾听,他才会展现出他那无与伦比的美,才会向世人揭开它那些神秘的面纱。

读《用心灵去倾听》有感 篇10

课文主要讲了: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颗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深厚情谊。让我感触最深的有这几处:

“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还疼,我拿起电话找到苏珊。”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最喜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作者不仅痛苦,同时也对死亡充满恐惧,苏珊巧妙地采用了更好的办法:他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听着这样的话语,作者心头的阴影定会乌消云散,快乐就会重新回到作者身边。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是啊,作者找到了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希望,把希望寄托在小精灵身上。

因为作者听到了小精灵温柔的声音,所以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

我觉着作者的哭既是伤痛带来的哭,也是孤独中找到希望的哭。作者还用“第二个母亲”形容苏珊,看得出作者对苏珊那浓浓的爱意。

《用心灵去倾听》课后反思 篇11

1、主要内容的概括在本节课中是否需要具体地展开。

新教材中,关于主要内容如何概括的方法是没有具体阐述的,而老师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劲浑身解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方法不得当,训练不扎实,收效也是不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仍然是顺其自然地发展着。查看学生交上来的阅读记录,在主要内容这一栏的描述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时出去听课,在概括主要这个内容卡壳的课堂也不在少数,这一切不得不让我感叹: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他们自然发展提高的,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可是,从五年级开始,几乎每一个单元都有“把握主要内容”的要求,因此,对主要内容的把握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必要之训练。今天,在我的课堂中,是不是也需要训练呢?我觉得要。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合理,如果要将这个训练落到实处的话,必须先将每一件事情的主要意思进行概括,而后串连成完整的一段话。

2、说主要内容前必须进行准备和铺垫。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或词组,并以此为基点,让学生去发现作者描写事例的详细和简单之别,领会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然后我要求学生抓住详写的事例来说说苏珊和“我”的交往过程。我的想法很美,但是想法和现实终究是有差距的,事实胜于雄辩。课堂上,学生都默不作声,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我反思后发现,一下子要说清好几件事,而且还要连起来说,确实是有些难度的。看来再连起来说之前,还需要作一定的铺垫才行。比如先说说详写事情的主要意思,再引导学生用上时间词或便是先后顺序的词语去说,难度就降低了。还有一位老师说苏珊对我的帮助可以从“生活、学习、心理”去概括,这样就无须一件一件的去概括了,避免了许多话语的重复,更加精炼。我觉得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但似乎和我的整个设计有些不配套。

3、主要内容和交往过程是否属于同一个概念。

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篇12

昨天,我读了《用心灵去倾听》这篇文章。当我读到苏珊临死都不忘留给“我”一句话时,我的心不禁一怔,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一个疑问:世界上真有这样真挚的感情吗?

我迅速地翻阅着脑子里的记忆。

还记得几天前,我在运动会上摔了一跤,有的同学跑过来扶我,有的同学过来安慰我,可其他同学却只看着我,我感到很委屈。现在回想起来,在他们的眼神中分明体现出了对我的问候、关心、呵护。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眼神,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观察。

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正在过马路。马路上汽车奔驰着,“呼呼”的声音不断地响。我看了一眼手表,哎呀,快迟到了!我眼睛盯着前方,加快脚步走。突然,一辆汽车飞驰过来,就在这时,一位阿姨及时拉住了我,汽车在我眼前开走了。我正要向那位阿姨道谢,结果一回头,她已经走了。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动作,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感受。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没有考好,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好朋友卢嘉禾看见了,马上过来鼓励我,叫我不要灰心,还冲我笑了笑。在她微笑的背后,也是伤心,难过,因为她自己也没考好。听了她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许多。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几句话,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倾听。

这时,我又想起了苏珊。苏珊在临死前写了一张纸条给“我”。我看出了苏珊对一个孩子的负责,即便这个孩子不是她自己的。

上一篇:政府单位员工个人总结下一篇:祝贺学校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