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孔湘教授的研究经验(精选4篇)
林孔湘教授的研究经验 篇1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学习材料
林孔湘(1910—1985),福建省闽侯县人,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1929年考进福建协和大学,1934年毕业,即回闽侯县乡村师范中学教书。1936年获留学美国奖学金,进压历根尼大学攻读研究生。1941年1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副研究员。看到祖国灾难深重,积弱积贫,他立志为国贡献力量,遂于同年9月回国。先后在广东岭南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43年至1945年执教于四川大学,云南大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岭南大学,1947年任岭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南农学院教授,植物保护系主任,是当时华南农学院仅有的四个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之一。林孔湘一生潜心研究柑橘黄龙病,首先证明柑橘黄龙病源于病毒,首创柑橘繁殖材料热处理消毒方法;推行“无病虫栽培”技术,为振兴我国柑橘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51年被授予“广州市模范教育工作者”称号,1956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先进工作者”。
1910年5月12日,林家的一个聪明伶俐孩子出生了。这是福建闵侯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全家人的活路就在土地上。家里种了一些庄稼,父亲在乡间兼营小规模的柑橘业。儿子长大后,那片柑橘林就是最好的去处。家乡的山水之美和果园之乐是他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便对农业生产,特别是柑橘生产有浓厚的兴趣。家庭的贫寒并没有阻止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他很晚才进入乡间小学念书,而且是用了4年时间读完全部6年的中学课程。
面临着沉重的生活负担,林孔湘不得不中断学业做乡村教师。教书之余,把所有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孜孜不倦地学习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1929年,他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并获得清寒大学生奖学金。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闵侯县乡村师范中学教书。
父亲的死给了他极大的打击。父亲去世时几乎无以为葬。全家人的血汗和土地,还有那片柑橘林,都换不来一日三顿!国家的落后和家庭的贫困深深的触动了他,他开始观察冷酷的社会现实,一种强烈的民族悲愤在血管里奔流,他发誓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救助中国,振兴中国,改变她积贫积弱的面貌。
1936年,协和大学在教务长陈均思教授推荐下,林孔湘经过选拔考试,获省教育厅公费出国留学。当时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华北事变发生不久,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26岁的林孔湘背负着沉重的行囊、抱着振兴中华的决心,远渡重洋,来到大西洋 1的彼岸继续深造。
他先来到美国亚力跟尼学院学习,一年后顺利的转到举世闻名的康奈尔大学,受业于世界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H.H.怀素教授,主读植物病理学,副修植物生理学。这为他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林孔湘晚年的时候,他在遗留下的笔记本首页写到:“他(指H.H.怀素教授)教导我怎样想问题,怎样做科研,怎样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他还教导我怎样教学生,怎样做人。我很高兴,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的确,林孔湘没有辜负恩师的深切期望。1941年春获得博士学位的他,高薪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任副研究员。
1941年,也是祖国多灾多难的一年。日本为了把中国变成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抗日战争陷入重重困难。
面对祖**亲的痛苦呻吟,林孔湘心急如焚。故土之情,魂牵梦绕。那里生活着兄弟姐妹,那里埋葬着生身父亲;哪里有童年的梦幻、青年的立志;那里更需要有时只是去拯救她,去强盛她!海外游子报国心切,林孔湘谢绝了校方的挽留,来不及和同事、朋友打招呼,匆匆辞职,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
归国后,林孔湘先受聘于广东岭南大学。1943年先后在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和金陵大学任教,同时还兼任过福建省研究员。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更清楚的看清满目疮痍的国土和民不聊生的悲惨现状。科学不一定能救国,但救国不可以没有科学!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重回阔别两年的之久的岭南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1947年,大学建立植物病理研究所,他任主任;1948年,植物研究所开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他似乎看到了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希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林孔湘和大学生一起,穿着洁白的衬衫,系着鲜红的腰带,敲起锣鼓,扭起秧歌,迎接解放军进城。那种扬眉吐气、当家做主的感觉真好!开国之初,生机蓬勃、百废待兴。林孔湘按耐不住内心的无比激动,带领着学生在科学的崇山峻岭继续前行。
全国院系大调整后,林孔湘任华南农学院教授、植物保护系主任。民盟广东省委委员、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委员、常委。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和广东分会理事长。
“科学工作者必须勇于坚持真理”,这是林孔湘毕生坚持的信念,也是他痴心不改的追求。在几十年的柑橘黄龙病研究中,他几经波折,屡遭劫难;然而,泰山压顶不玩,只要是真理,他从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柑橘黄龙病是我国华南地区毁灭性病害,仅广东、广西、福建三省(区)到80年代已损失1000万株以上。这种病还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有文献可查的是1919年莱金(Reinking)的报道。1930年后,黄龙病毒开始从广东的潮汕地区迅速蔓延。
林孔湘早在大学期间就对柑橘黄龙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放前就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1941年开始,他数十年坚持不懈地从事柑橘黄龙病的研究。
粤北的冬天还是寒冷的。虽说没有雪花飘舞、北风呼号,但是气温下降、寒气袭人,迫使人们减少了户外活动。林孔湘出门了,他要利用寒假,开展柑橘病害的调查。那时候,马路上跑的公共汽车,烧的不是汽油,而是木炭。林孔湘坐着又破又慢的汽车,从粤北坪石出发,途经粤、闽、赣三省20多个县,历时两个月,行程2600公里,深入乡村田间地头调查,首次在福建几个果园发现柑橘黄龙病。由于抗日战争,柑橘产区均已沦陷,研究工作无法展开,直到1947年开始系统研究。这期间,林孔湘无数次深入江西赣州、南丰,福建龙溪、福州,台湾新竹、员林,广东潮汕地区,广西南宁、柳州等地调查黄龙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那样的物质条件下,做如此浩繁的工程,这其中的艰辛和劳苦是难以想象的!
柑橘黄龙病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不找出确切的原因,其防治工作就无从谈起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研究者看法不一。我们来看几种不同的意见:
其一:一位来华工作的苏联植物生理学家,到中国后跑了几个地方,看了几个柑橘圆,就断言柑橘黄龙病是水害造成的,只要果树上山,问题就可以解决。
其二:一批从事柑橘栽培的青年园艺工作者,他们人为黄龙病是栽培技术不当所造成的,只要搞好栽培,问题就可以解决。
其三:福建有个农民劳动模范宣称自己用砍烂根、剪病枝、换新土、施肥料的办法医好了两株黄龙病树,这件事轰动一时,被认为“土专家战胜洋专家”,是“卫星上天”。各地都准备大规模推广。
其四:林孔湘经过反复实验,排除了水害、栽培失当等原因,证明病毒是黄龙病的病原:为了使自己的结论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1951至1953年的三年里,林孔湘每年都用蕉柑、碰柑两个品种接种病毒,接种树共有292株,对照501株,接种树发病率为64%,对照仅为1.6%。带病苗木少数先发病,既而逐渐蔓延,后来则快速发展,这完全符合侵染性病毒的蔓延规律。
本来,科学研究中或者学术上有不同观点,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在那个极“左”的年代,学术研究不是单一纯净的色彩,它往往和沉重而扑朔迷离的政治搅和在一起。于是,林孔湘的科研道路变得严峻而崎岖。
林孔湘的“结论”,犹如一世纪起千层浪:反对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苏联专家的看法,他坚持己见,毫不退让,因此,被看作为“狂妄自大”。对青年园艺工作者的意见,他据理力争,用实施辩驳,就被看做事打击新生力量。对那个医好了黄龙病树的农民劳动模范的做法,林孔湘在会议现场,经过仔细观察研究,直率地指出,那两株果树感染的根本不是黄龙病,那位农民的经验不是治疗黄龙病的经验。这一来,又触犯大忌,被认为是打击土专家。一顶顶帽子向他扣来,可林孔湘很“倔”,只要是真理,他绝不会让谬论半步!
科学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这点,林孔湘心里很清楚。
他一点也没有放弃。一方面,他积极研究防治黄龙病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他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参加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的机会,反复向广东省农业主管部门、国家农业部提出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意见和建议。
1955年12月31号,新的一年如期而至,林孔湘还在不停地忙碌和奔波,没有时间去体味新年给人带来的兴奋与激动。他又写信给农业主管部门,建议派专家组来学校考察他的研究成果和观察柑橘黄龙病的传染现象,从而研究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针。多么诚恳的肺腑之言!可是这封信犹如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林孔湘看到问题的发展日益严重,作为一位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事业的科学工作者,怎么会不心焦?同年10月末,他趁赴京参加米丘林诞生百年纪念会之际,向国家农业部建议召开一个柑橘黄龙病防治问题的座谈会,并到实地考察。
1956年2月,农业部组织的柑橘黄龙病考察团,到广东潮汕地区考察。专家们亲眼看到了黄龙病传染和蔓延的严重现象,认真倾听了农民的声音,并到学校考察了林孔湘的实验结果,最后肯定了黄龙病乃由病毒所致的研究结论,并采纳了林孔湘提出的防治柑橘黄龙病的五项措施。这样,数年来关于黄龙病的病原和防治方针的争论,才告结束。
林孔湘在给《南方日报》的一篇文章中写到,“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真理、勇于争论,敢于跟那些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作坚决斗争。在学术争论中,既然认定自己的看法和论点是正确的,就应该不怕失败。失败一次,再来一次,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就是科学家的风格和品质,也是林孔湘为人和治学的原则。
没想到,厄运会降临到这位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家身上。
1957年,他和他的助手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们戴着右派帽子下放到粤东农村劳动。但是,他们没有停止手上的科研工作。在1956年,林孔湘曾率先提出了防治柑橘黄龙病的五项措施:即实行严格检疫、培养无病苗、早挖除病株、加强防虫、加强栽培管理。为了更好地保证无病苗木的培养,他率领助手在粤东农村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繁殖材料消毒的热处理试验。1958年,首次培育出不带病毒的柑橘苗木。这个技术创新,在当时国内外
尚未有报道,填补了柑橘病毒学的一个空白。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他的这项成果直到1964年才在《植物病理学报》上公开发表,而且还是得到陶铸同志的特别关照。这一耽误就是六年。
十年**中,林孔湘并没有因环境的恶劣而改变自己的追求,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了一个“顽固分子”的标本。本来已经早就摘掉了“右派帽子”的他,又被重新戴上“帽子”,派去做最艰苦的劳动,身心受到了严重摧残,研究工作一再被迫中断。但是,就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林孔湘仍然密切关注黄龙病防治研究工作和黄龙病对广东省柑橘的危害的情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进行这项研究。1975年,他发表了“根除黄龙病及其它柑橘危险性病虫的途径和方法”论文,有关部门根据林孔湘的理论和整套技术,培育出一批无病虫柑橘苗木,经过示范种植,取得了预期效果。这是柑橘病虫害防治上的一项革命性措施。
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1979年,强加在林孔湘头上的种种罪名得到了平反,省农业委员会恢复了广东省黄龙病研究小组的工作,并恢复了他的组长职务。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林孔湘庆幸自己盼来了科学的春天,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虽说不再有当年的身体和精力,可他感到有使不完的劲!他逢人便说:“现在我的生命指日可数,在我有生之日,都要坚持这项工作,直到我生命停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要为消灭柑橘黄龙病作贡献,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此时林孔湘已是暮年,十年**烙下的伤痛使他的身体渐渐衰弱下来。加上1976年,他曾患胃癌,在两年间先后动了两次大手术,整个胃和脾脏已全部切除,他靠着用肠做的假胃来维持生命。拖着极其虚弱的身体,怀着对科学事业一片赤诚之心,林孔湘奔走于粤、桂、闽三省区柑橘产地,到处开讲座,推广他的技术,促进各地区广泛建立无病虫苗圃。他撰写的《柑橘无病虫栽培》一书,被农业部出版社定为特急件付印;北京科教制片厂将他的研究成果拍成科教片,向全国各地普及和推广。
一个年近70的老人,且曾患癌症,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干工作,这是一种怎样的顽强意志,一种怎么养的高尚品质?!
1981年6月,林孔湘意外的收到了C.N罗惠斯彻尔的一封信。这位美国柑橘病毒专家在信中写道:“你在柑橘黄龙病热处理工作上的卓越贡献,是对我的柠檬碎叶病毒和其他柑橘病毒热处理工作根本行的启发和鼓舞。”林孔湘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研究成果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收到了青睐,被美国植物病理学界誉为柑橘病毒学上的一个创举。在加利福尼亚的法律中郑重写道—柑橘苗木未使用这种消毒方法处理是不准出售的。
1983年4月,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立大学教授C.N罗惠斯彻尔,应农业部邀请来华讲学。他专程来到广州拜访了林孔湘。他对林孔湘说:“我看到了你那篇柑橘接穗芽条热处理的文
章,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因为那段时间里我们用过的柑橘病毒病热处理的种种方法全都失败了,正处于绝望的境地,佛州的两位柑橘病毒学家者也同样遭到失败,并断言用热处理方法消除柑橘病毒是不可能的。看到你的文章的英文摘要,我顿时感到又有了希望,后来按你的方法实验,果然获得成功。”听了他的一席话,林孔湘心潮澎湃,回想曾付出的一切,不禁湿润了眼睛。他的研究成果至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防治黄龙病的“柑橘无病虫栽培”新技术,也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却被国外国所采用,并以法律保证其推广。
林孔湘感慨万千,夜不能寐。他提笔给《羊城晚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恳切陈辞《不要忽视自己的科研成果》。信中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言以蔽之,无非是盲目崇洋和瞧不起自己而已!”“我国的科学技术是注定要落后在外国后面吗?我们中华民族的气概到哪里去了?”4月29号,《羊城晚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林孔湘的信,还配有著名评论专家微音写的评论。接着,《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福建科技报》、民盟《中央盟讯》等报刊竞相转载。读者来信象雪花般向林孔湘飞来,对他表达敬佩之情,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林孔湘深感欣慰。他又和往日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了科研和推广工作。
1983年9月19日,一篇出现在《羊城晚报》头版头条的文章《爱国赤诚 催人泪下 林孔湘立遗书舍命治“黄龙”》,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林孔湘深深的敬意。
事情是这样的:1982年秋天,林孔湘应邀赴广西、福建考察柑橘病害,禁不起旅途劳累,回学校后重病一场。在病榻上,他给广西区领导同志写信,对当地柑橘生产提出许多具体建议。一年来,他的“无病虫栽培技术”,已在这里迅速推广。这次他再赴广西,是给广西农垦系统讲习班作柑橘无病虫害技术报告。此次远行,他瞒着家人,悄悄地把“遗书”托付给华南农学院副院长李沛文教授。一位科技工作者得知此事后,感激至深,含泪挥毫,向《羊城晚报》反映了上述情况。
林孔湘教授的研究经验 篇2
1 中医病因是浊毒致病, 基本病机为浊毒伤元
中医“浊毒学说”认为“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造成严重损害的外来致病因素, 也是因脏腑功能紊乱, 气血运行失常, 代谢产物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其具有迁延性、难治性、传染性、增殖性等致病特性, 具有入血入络、耗气伤血, 阻碍气机、胶滞难解, 败坏脏腑的致病特点。临床研究发现HIV/AIDS患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1,2], 病机多变, 病势深重, 这与“浊毒”的致病特性与致病特点极为相似, 此外HIV病毒复制并侵犯多个脏腑器官的特征与浊毒在体内增殖与流布的特征也极为相似, 故毛教授认为HIV属中医学的一种“浊毒之邪”。
毛教授认为浊毒之邪经损伤的皮腠、络脉入血后, 随营血循行, 伺机损害脏腑组织。浊毒之邪血行首先犯肺, 导致肺失宣降, 卫表失布, 而出现邪犯肺卫之症状;又心主血脉, 浊毒之邪可随血行犯心, 出现毒扰心神之病证。而后浊毒经上焦心肺, 侵犯中焦, 浊毒之邪经血行至脾, 向外邪伏膜原, 出现邪伏膜原的症状;对内困脾滞胃, 致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脾胃转输不利, 水湿不化, 气机阻滞, 痰浊内生, 气血生化乏源, 元气渐虚, 浊毒渐盛。又因肝为藏血之脏, 浊毒经血行入肝, 致肝失疏泄, 淤血内生。而后浊毒下趋下焦, 累及于肾, 肾失藏精暗耗精血, 损伤元气。进而浊毒弥漫三焦, 流布全身, 损耗元气, 导致脏腑气机失调, 气化失常, 继发痰浊瘀血, 虚实夹杂, 互为因果, 变症蜂起, 诸脏衰竭, 阴阳离决。此外小儿脏腑娇嫩, 稚阴稚阳之体, 元气未充;老人脏腑衰老, 气血虚弱之身, 元气已衰;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气血已虚, 元气受损。这三类人感染浊毒后, 则发病快, 病情重, 变证多, 死亡率高。所以说浊毒入血耗伤人体元气是艾滋病的中医基本病机。
2 治疗原则为化浊解毒、健脾益气
毛宇湘教授认为在艾滋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浊毒之邪”在体内肆虐增殖, 由少到盛, 另一方面元气由常转弱, 由虚至衰, 始终存在着浊毒蔓延及元气损耗, 邪正斗争两个方面。扶正祛邪是治疗艾滋病的基本法则, 而治疗大法是化浊解毒、健脾益气。在发展的不同阶段, 二者的程度各有不同, 治疗侧重不同, 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辨疾病分期: (1) 急性HIV感染阶段。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有淋巴结肿大、脑膜脑炎、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皮疹, 或伴肝脾肿大等诸多症状。此时应予祛邪为主, 扶正为辅, 即化浊解毒为主, 健脾益元为辅。 (2) 无症状HIV感染阶段。临床表现常无任何症状, 但可能有全身淋巴结肿大。此时应予扶正祛邪并重, 化浊解毒、健脾益气。使正胜邪祛, 尽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调整全身的功能状态, 尽量延缓发病时间。 (3) AIDS阶段。临床表现出AIDS的特异症状, 如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3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 且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各种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症;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200个/μl等。此时应予扶正为主, 祛邪为辅, 即健脾益元为主, 化浊解毒为辅。依据“三因制宜”、“脏腑辨证”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在艾滋病各期依“浊毒”侵犯脏腑所表现的症状, 针对性用药。
毛宇湘教授尤为重视清理胃肠道的浊毒之邪, 新近临床研究表明胃肠道是CD4+T淋巴细胞删除及病毒复制的最主要场所, 并见于艾滋病的临床各期[3,4]。胃肠道消化系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 HIV的感染致病过程中, 肠道黏膜先天免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发现中医药能够改善肠道黏膜天然免疫功能[5]。中医学认为脾脏在艾滋病发病及病情演变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脾气、脾阳及痰在艾滋病发病及病情演变中从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治疗上中医多以改善脾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为主[6]。故他认为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化浊解毒法是抗病驱邪的重要方法, “邪去则正安”, 是中医学“治病求本”之法, “祛邪”是中医治疗艾滋病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从浊毒论治艾滋病, 化浊解毒法是基本法则, 还要结合浊毒的部位, 浊毒的侧重, 浊毒的兼夹, 病人的虚实等有相应的治法。
3 治法强调内外结合、综合调理
毛宇湘教授认为艾滋病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症状表现, 非常复杂, 因此艾滋病的治疗需要体现中医整体观念, 内外结合、综合调治, 才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根据艾滋病能导致正气渐耗损伤的基本病机, 确立以中医辨病辨证论治为基本治疗法则, 以口服中药治疗为主, 同时配合特色的艾灸疗法, 内服外灸, 内外结合, 治疗HIV/AIDS,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7]。对于皮肤黏膜病变, 同时采用中药熏蒸外洗方法, 直接作用于患处, 配合治疗, 减轻病痛。对于抗艾滋病病毒药所致外周神经损害的患者, 应用中药口服外洗治疗也取得较好的效果[8]。这些外治方法的综合应用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 稳定患者的免疫功能, 提高了临床疗效。
4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30岁。2012年6月17日初诊。患者面色晦暗, 自汗乏力, 午后低热, 体温37.8 ℃, 周身散在皮疹、红斑, 骚痒难忍, 搔抓成痕, 口角糜烂, 张嘴困难, 纳差, 不欲进食, 心烦易怒, 情绪激动, 阴囊潮湿瘙痒、刺痛, 可见成片状丘疹, 红肿、糜烂, 肛周湿疹、痣核、脓肿, 流黄色脓水, 坐立不安, 大便溏稀, 量少, 排便不爽, 2次/日, 夜寐欠安, 舌暗红苔黄腻, 脉弦细。当地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检测:抗HIV阳性, 诊断为:艾滋病。当地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检查:CD4+T淋巴细胞:244个/μl。未服用相关抗病毒药物。治则:化浊解毒、祛湿通利。处方:佩兰15 g、藿香12 g、生黄芪20 g、僵蚕 15 g、姜黄15 g、薏苡仁30 g、苦参12 g、土茯苓20 g、炒苍术15 g、紫草15 g、滑石20 g、甘草12 g、厚朴15 g、青蒿15 g、黄芩10 g、灵芝草15 g。15剂, 每日一剂, 水煎服, 煎煮两次, 取汁300 ml, 分早晚各一次温服。外洗治则: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处方:苦参18 g、黄柏18 g、槐花30 g、防风30 g、地肤子30 g、蛇床子30 g、马鞭草30 g、芒硝9 g、制乳香18 g、制没药18 g。15剂, 水煎煮, 取汁1000 ml, 先熏后洗, 每次30分钟左右, 每日一、二次。
2012年7月8日二诊时:患者药后面色晦暗, 自汗乏力减轻, 午后仍有低热, 体温:37.6 ℃, 周身散在皮疹、红斑, 骚痒难忍减轻, 口角糜烂减轻, 纳食增加, 仍有心烦, 阴囊潮湿瘙痒、刺痛减轻, 肛周湿疹、痣核、脓肿减轻, 流黄色脓水大减, 大便干稀不调, 排便不爽减轻, 2次/日, 夜寐安, 舌暗红苔黄腻, 脉弦细。治则:化浊解毒、健脾祛湿。处方:僵蚕15 g、蝉蜕10 g、佩兰15 g、沙参15 g、生黄芪20 g、土茯苓20 g、苦参12 g、薏苡仁30 g、炒杏仁9 g、滑石20 g、甘草10 g、通草 10 g、紫草15 g、炒苍术12 g、白花蛇舌草15 g、黄连10 g。15剂, 煎服法, 同上。外洗方间断熏洗。
2012年7月29日三诊时:患者药后自汗好转, 稍乏力, 午后低热消失, 周身散在皮疹, 偶有瘙痒, 纳可, 阴囊潮湿瘙痒、刺痛消失, 肛周脓肿消失, 大便成形, 2次/日, 夜寐转安, 舌暗红苔薄黄, 脉弦细。治则:化浊解毒、凉血透营、祛风止痒。处方:水牛角30 g、僵蚕15 g、蝉蜕12 g、姜黄12 g、薏苡仁30 g、苍术15 g、炒杏仁10 g、紫草20 g、丹皮15 g、生黄芪20 g、沙参15 g、甘草10 g、佩兰12 g、地肤子12 g、白鲜皮 15 g、土茯苓20g。12剂, 煎服法, 同上。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由于艾滋病疾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患者应继续治疗, 以防止艾滋病相关伴发症的出现。目前仍在继续服药巩固治疗当中。
病例分析:患者初诊时表现为自汗乏力, 为浊毒伤及元气, 正气不足。气不足则无力固摄津液, 而致自汗, 气不足易出现神疲乏力;午后低热是浊毒之邪侵犯经络, 伤及阴液, 阴不摄阳, 虚阳浮越而致;周身散在皮疹、红斑, 口角炎, 纳差, 阴囊斑丘疹, 肛周湿疹、痣核、脓肿, 此为浊毒炽盛, 侵犯肌表, 毒壅肉腐;大便排便不爽, 为浊毒内盛, 壅滞肠道;患者症状、体征、舌、脉具为一派浊毒由表及里, 侵犯人体之象。此时以化浊解毒为主, 方中多用芳香药和清热药:佩兰、藿香、青蒿、僵蚕、薏苡仁、炒苍术芳香化浊, 黄芩、土茯苓、姜黄、紫草、苦参等药清热解毒;辅以生黄芪、灵芝草、甘草等药以扶助正气, 祛邪外出;药用厚朴、滑石偏行下焦, 行气燥湿, 利湿祛邪, 给邪以出路。二诊时在初诊的基础上守法守方, 略有调整。去藿香、青蒿、黄芩, 加蝉蜕、白花蛇舌草、黄连以加强清热燥湿的功效, 浊与毒同治;扶正方面, 去掉灵芝草, 加沙参、炒杏仁以滋阴润燥, 防止苦燥药物伤及阴液。嘱外洗药物间断熏洗, 配合治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以口服药物巩固疗效。三诊时患者的病情大减, 减少苦寒燥湿之药和辛香通利之品, 以防伤及正气, 减少苦寒燥湿药物如黄连、白花蛇舌草, 运用健脾燥湿之药如苍术、薏苡仁;酌加透疹解毒, 清除血中郁热之毒药物, 如水牛角、紫草、丹皮。治风痒之药酌加地肤子、白鲜皮。《本草纲目》云:“白鲜皮为诸黄风痹要药。”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 (肛周脓肿) 向愈。诊疗之中谨守化浊解毒、健脾益气之法, 依照 (病情变化) 病因病机变化, 随症加减, 内外同治, 遂解除患者的病痛。
参考文献
[1]李素香, 谢世平, 程五中.1323例HIV/AIDS患者脉象分析//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北京, 2006:94-96.
[2]彭勃, 刘爱华, 谢世平, 等.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发病途径之思考//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北京, 2006:26-30.
[3]Veazey RS, DeMariaM, ChalifouxLV, et al.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a Major Site of CD4+T Cell Depletion and Viral Replication in SIV Infection[J].Science, 1998;280 (5362) :427-431.
[4]Brenchley JM, Schacker TW, RuffLE, et al.CD4+T cell depletion during all stages of HIV diease occurs predominantly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J Exp Med, 2004;200 (6) :749-759.
[5]张清仲, 符林春, 张苗苗, 等.肠道天然免疫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 2011, 4 (5) :392-395.
[6]徐立然, 马秀霞, 孟鹏飞, 等.脾在艾滋病中作用[J].环球中医药, 2012, 5 (1) :35-37.
[7]毛宇湘, 李宝印, 田军彪, 等.中药配合艾灸治疗HIV/AIDS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2, 22 (1) :1-3.
朱宗元教授治疗脉痹的经验 篇3
【关键词】 脉痹;辨治用药;朱宗元
朱宗元教授是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全国第四届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教师。他在50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基础功底扎实,临床擅长诊治肾病、骨关节疾病等。朱宗元教授诊治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炎等属中医学“脉痹”的范畴的疾病,辨证思路清晰,疗效显著。笔者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辨治思路
脉痹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源于《内经·痹论》,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局部红斑、疼痛,或皮肤见红斑、疼痛,或者肌肤有灼热感。中医学一般认可的病因主要为素体血虚,外感寒湿留滞血脉,或郁而化热,或外感湿热,湿热邪毒阻滞,脉络瘀阻而致,如《伤寒论》所云:“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中医临床常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1]。
朱宗元教授认为,中医临床辨证既要精通经典,又应知常达变,灵活变通。对于脉痹一证,要在前人基础上更强调气虚、湿浊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他认为病虽在血脉,但气血同源,互根互用,气是推动血液正常循行的动力,气虚无力行血导致血裹不行;同时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血亦随之下陷,导致血脉郁滞;且久站久立,更易造成气虚下陷,加重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形成气虚血瘀。尤其是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气虚病因尤为重要。其次,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炎等,病位偏下,除疼痛外,常会伴见肿胀、麻木等,是由于血脉不畅,气血不行,气化不利,湿邪内生,而湿性重浊趋下,与瘀血交着,湿瘀互结,使症状加重,或反复不愈。
2 治疗用药
朱宗元教授常以经方当归四逆汤为主加减治疗,方中当归气味浓厚而性走,既能养血活血,又能温经通脉;桂枝辛温散寒,以祛经脉中客留之寒邪;白芍养血舒筋,与当归相配,增强补益营血之力;当归、桂枝、白芍以入血分为主,其所治的痹证多用于血虚寒凝,肢体经脉气血闭阻,不通则痛的肢体关节疼痛,关节局部发凉,手足青紫, 脉细欲绝的寒痹、痛痹;尤其以疼痛甚者为主,效果最佳。而通草与细辛相配,散寒利湿,对于改善小血管病变具有显著作用。现代实验研究也证实[2],当归四逆汤的活血化瘀功效与其抗凝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及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有关,且能扩张血管,加速外周血液循环,提高四肢末端温度,并有显著镇痛抗炎作用。如若疼痛较重的则可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加强温经止痛功能,加用水蛭、蜈蚣等活血化瘀的虫类药,擅长搜剔通络,通经活络。
同时,朱宗元教授提出,脉痹急症以当归四逆汤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较快缓解疼痛,但要治病求本,必须遵《内经》“下者举之”,及王清任“气虚而致血瘀”之理论,注重补气。气壮血充,则经脉才能运行通畅;气化湿行,湿浊自除。正如《医学心悟·身痛》所云:“身体痛,内伤外感均有之……虚则补之,补中益气汤……治者审之。”故朱宗元教授临床治疗脉痹、腰痛等就深悉此道,善用补中益气汤健脾温阳补气,升提中气,以恢复气血运行。而新近的实验研究报道也提示,补中益气汤能够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可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骨质量下降,从而可预防骨质疏松症[3-4]。以上研究也为补中益气汤治疗痹证提供了微观物质基础。此外,补中益气汤还能健脾祛湿,恢复脾主运化水湿,减轻下肢肿胀症状。针对湿浊流注病机,还可加用性味甘平略酸的赤小豆,利湿消肿、清热解毒兼以活血;薏苡仁甘淡性微寒,健脾利湿、清热除痹,舒缓筋脉拘挛。
另外,朱宗元教授临证还强调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脉痹病情轻重缓急不一,有些急性下肢静脉栓塞、血管炎发作时需急则治标,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主,必要时还可内外同治,给予外用的活血温通药、止痛药局部治疗;而对下肢静脉曲张、结节性红斑等慢性病变,则多要标本兼顾,寒热、虚实并用,使补而不腻,祛邪不伤正,温而不燥,达到根治目的。
3 病案举例
【病案1】患者,女,41岁,2009 年2月15日
就诊。双下肢疼痛、发凉1个月余,加重1周。患者2个月前因大出血在本地医院抢救治疗,行脚部输液以后,引起双下肢,从大腿根至踝、足部胀硬,发凉、疼痛,经B超检查,诊断为双下肢静脉血栓、炎症。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略缓解,效果不显,愿服中药治疗。现症:双下肢发凉、疼痛,时而麻木,触地、行走困难,纳差。体格检查示双下肢皮温较低,触痛不明显。B超示双下肢静脉血栓、炎症,双侧足背动脉轻度硬化。舌胖暗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诊断:脉痹,证属血虚寒凝、脉络瘀阻。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以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处方:当归4 g、桂枝5 g、赤芍5 g、桃仁5 g、川芎5 g、地龙4 g、麻黄4 g、细辛4 g、通草4 g、制附子6 g、吴茱萸6 g、荜茇6 g、忍冬藤7 g、甘草2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水蛭胶囊4粒、蜈蚣胶囊2粒(每粒胶囊相当于研末生药0.3 g,汤药送服,下同)。另外,当归8 g、桂枝10 g、红花10 g、冰片3 g,3剂,泡酒外涂疼痛麻木处。
2009年2月26日二诊,患者加减服药2周,双下肢疼痛明显缓解,左腿麻木,纳食一般。舌黯苔白,脉沉。一诊方加生薏苡仁4 g、赤小豆7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土鳖虫胶囊4粒。另外,当归8 g、桂枝10 g、红花10 g、冰片3 g,3剂,泡酒,外涂疼痛麻木处。
2009年4月8日三诊,加减服药1个月余,双腿不再胀硬,仍疼痛,发凉,右腿内侧时有刺痛感,面色苍白,纳差。舌暗苔白,脉沉。守二诊方,7剂,外涂剂,同前。
按语:该病例是继发性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性静脉炎,病因病机在于大病失血,血虚寒凝,脉络瘀阻而致。故朱宗元教授立法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用当归四逆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加吴茱萸、荜茇加强温散寒湿;用性善走串的活血通络虫类药,加强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疗效。二、三诊时,考虑病在下肢,脉络郁滞,湿邪流注,加薏苡仁、赤小豆利湿舒筋消肿,忍冬藤清热宣痹,并可避免药性过于温燥。同时加用活血通脉透皮之外用中药,内外同治,体现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使患者病情很快有所好转。
【病案2】患者,女,49岁,2010年3月18日
就诊。反复双下肢肿胀1年余,伴酸困、发凉。患者诉,近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肿胀、酸困,发凉不适,久行、久站加重,2008年7月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双下肢静脉曲张,给予扩张血管药物曲克芦丁片口服及理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自觉症状逐渐加重,不愿手术治疗,欲求中药治疗,遂来就诊。刻下症:双下肢肿胀、酸困、发凉,双膝关节疼痛,久行、久站后症状加重,双下肢皮温较低、轻微肿胀,胃脘、右胁肋处酸困胀满,纳差,二便调。舌质淡略暗,舌苔白,脉沉细。2008年7月内蒙古某医院B超示双下肢静脉曲张。既往慢性胆囊炎病史3年,颈椎病病史。西医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诊断:脉痹,证属血虚寒凝、脉络瘀阻、水湿内停。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利湿消肿,拟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当归4 g、 桂枝5 g、赤芍5 g、桃仁5 g、红花5 g、川芎5 g、地龙4 g、 细辛4 g、通草4 g、吴茱萸6 g、荜茇6 g、薏苡仁7 g、赤小豆7 g、甘草2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水蛭胶囊4粒、土鳖虫胶囊4粒。汤药送服。
2010年4月1日二诊,患者加减服药2周,自述双下肢肿胀减轻,胆囊区酸胀减轻,仍双膝关节疼痛,四肢发凉,纳食一般,睡眠较差。舌质略暗,舌苔白,脉沉细。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益气升阳、利湿消肿,拟当归四逆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15 g、党参10 g、炒白术7 g、当归7 g、柴胡5 g、升麻5 g、枳实10 g、桂枝7 g、赤芍7 g、桃仁7 g、红花7 g、川芎7 g、地龙6 g、 细辛4 g、通草4 g、吴茱萸6 g、荜茇6 g、薏苡仁6 g、赤小豆10 g、煅龙骨7 g、煅牡蛎7 g、甘草2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水蛭胶囊4粒、土鳖虫胶囊4粒,汤药送服。
2010年4月29日三诊,加减服药1个月余,诸症好转,现双腿久站后略肿,四肢有温暖感,有时手麻,纳食可,二便调,眠欠安。二诊方加茯苓皮7 g、大腹皮7 g,7剂。
按语:该病例为由双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血栓性静脉炎,病因病机在血虚寒凝、脉络瘀阻、气化失司,水湿停留而致,但久病湿瘀互结,易于化热,形成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故朱宗元教授首先立法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利湿消肿,以当归四逆汤加减。针对湿邪流注,肿胀明显,加薏苡仁、赤小豆利湿舒筋消肿,并可避免药性过于温燥。其次,朱宗元教授认为,临床治疗时,还应考虑脉痹病程长、病位在下的特点。患者由于长期站立工作,造成气虚下陷,气虚血瘀在本病中为重要原因,故在二、三诊时加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加强补气升气功效,使气血充盈,化生有源,则气升血行,脉络畅通,使患者迁延之顽疾获得显效。
4 参考文献
[1]赵新秀.当归四逆汤治疗痹证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87-88.
[2]王国明,张永健.当归四逆汤的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79-1482.
[3]施旭光,翟理祥,邓淙友,等.补中益气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52-154.
[4]Kogure T,Tatsumi T,Niizawa A,et al.Population of CD40 L-expressing cells was slightly but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lymphoid tissues of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c mice treated with Hochu-Ekki-To[J].Yakugaku Zasshi,2007,127(3):547-550.
林孔湘教授的研究经验 篇4
【关键词】 风湿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虚邪瘀;娄多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2.010
娄多峰教授为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风湿疾病及骨伤科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70年。创立和提倡的中医风湿病系统理论工程已收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普通教材。编著我国第一部关于痹病的专著《痹证治验》,并主编《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娄多峰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曾荣膺“国医大师、风湿泰斗”等众多称号。
学术思想
风湿病包括中医学“?侗浴薄巴绫浴薄袄?节”等[1]。娄多峰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黄帝内经》中关于痹证的理论,将痹病(风湿病)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3个方面[2-3]。虚为先后天因素、大病、久病、妇女产后等导致正气亏虚;邪即邪侵,指外邪侵袭人体导致痹病的发生;瘀即痰浊瘀血、经络受损而致本病。该理论首次将正虚、邪侵、痰瘀放在等同地位,全面准确地揭示了痹病的病因病机,是当代中医学对痹病认知的重大进展。
1.1 病机为虚、邪、瘀相互搏结 娄多峰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虚、邪、瘀三者相互搏结,“不荣”“不通”并见,表现如下:①邪随虚转,外邪入体,人体的阴阳变化影响寒热的转变;②邪瘀相搏,外邪充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痰瘀渐生,而气血更滞,不通则肢体肿痛、重着,甚则畸形;③因邪致虚,不荣不通并见,疾病初期正邪相争,为实证;若正不敌邪,导致正气虚弱而为虚证。实则不通,虚则不荣,故不通不荣互见。三者在疾病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导致痹病错综复杂,变证丛生。
1.2 辨证当从整体论 基于虚、邪、瘀病因病机,娄多峰教授进一步提出虚、邪、瘀辨证理论体系,三者密切相关,常有多种临床表现,或正虚为主,邪、瘀较轻;或痰瘀为主,虚、邪较轻;或邪实为主,虚、瘀较轻;或三者均较明显等。临证时需辨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三者轻重程度,正虚为主者,需辨明何种虚为主;邪实为主者,要分清何邪偏盛;痰瘀为主者,需辨明瘀为主,或痰为主,或痰瘀互结等。
1.3 治痹应遵四原则 娄多峰教授强调,风湿病的治疗需遵循正虚者以扶正为主,邪实者以祛邪为主,痰瘀者以通络为主[4],主要概括为:①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增强正气以御邪,邪去则正复。②宣散疏通,依部用药。邪气宣散,经络得通,痰瘀自除,病邪得灭。③三因制宜,异同相治。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体质、病程长短,及生活环境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则治法。④守方变方,杂合以治。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应守方守药,持续用药,方获良效。痹病的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病情改善、病情不变、病情恶化,三者前者易守,中者难守,后者更难守,需综合进行治疗,杂药乱投为大忌。
临床经验
娄多峰教授将痹病分为邪实、正虚、痰瘀三候,并以寒热为纲,结合具体病证,列证择方,简明实用,条目清晰。临床上在风湿病辨证中可根据患者症状,运用“虚邪瘀”理论,将病情的发展分为活动期,早、中期,中、晚期和稳定期,进行阶段辨证治疗。
活动期多属湿热痹阻,治宜祛湿清热、解毒通络。此期多表现为关节肿痛发热,或屈伸不利,或口渴、溲赤,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或滑数等。治疗运用四妙散随症加减:苍术、白术各20 g,生薏苡仁、炒薏苡仁各50 g,黄柏10 g,川牛膝、木瓜、泽兰、泽泻、茯苓、萆?z各15 g,土茯苓60 g,忍冬藤、车前子各30 g,白芥子10 g,制半夏9 g,陈皮6 g,甘草6 g。
早、中期多为寒湿痹阻之候,治宜散寒祛湿、温经蠲痹。此期可见关节冷痛、肿胀,遇寒加重,得温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弦紧。治疗运用温经蠲痹汤随症加减:制川乌6 g,熟地
黄、淫羊藿、桂枝各15 g,当归、苍术、白术各10 g,生薏苡仁30 g,炒薏苡仁30 g,全蝎2 g,蜈蚣1 条,延胡索30 g,鹿衔草、黄芪各30 g,干姜20 g,麻黄6 g,甘草5 g。
中、晚期脾胃多虚寒,治宜健脾除湿、温中活络。此期脾胃多虚弱,应健脾祛湿,针对寒湿偏向不同随症加减。治疗多使用温中除痹汤:延胡索30 g,独活30 g,威灵仙、徐长卿、刘寄奴、茯苓各15 g,穿山龙50 g,白术、苍术、制半夏、陈皮、小茴香、厚朴、乌药、桂枝、白芍各10 g,木香、甘草各6 g。
稳定期多属肝肾亏虚,治宜益肾蠲痹、活血通络。此期痹证日久,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畸形,或腰膝酸软,或骨蒸劳热,或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疗运用顽痹方加减:制延胡索、鹿衔草、葛根各30 g,生地黄、熟地黄、威灵仙、丹参、鸡血藤、徐长卿各15 g,当归、淫羊藿、肉苁蓉、乌梢蛇、僵蚕、地龙各10 g,全蝎2 g,蜈蚣1 条,甘草3 g。
风湿病的病程较长,汤剂难以久服,成药制剂在临床上便于服用和携带。为此,娄多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经过长期筛选、验证,将疗效可靠经验方研制为成药[5-6]。在研发成功的多种成药制剂中,痹隆清安和痹苦乃停荣获1986年部级科研成果奖[7]。常用药物有热痹清片治疗虚热型痹病[8]、寒痹康片治疗虚寒型痹病[9]、瘀痹平片治疗瘀血型痹病[10]、着痹畅片治疗湿热型痹病[11]。上述药物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虚邪瘀”理论指导的治痹组方原则的科
学性[1]。
2.1 杂合以治 娄多峰教授认为,风湿病属于致病原因复杂、病变部位多样、病理属性不明的疾病,单方单药治疗多不佳,“杂合以治”才能祛除病根。杂合以治是针对痹病虚、邪、瘀的不同内涵和程度,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将治疗手段有机结合,以期阻断虚邪瘀三者之间的双向恶性循环过程[12]《。内经》中杂合以治即为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即内治与外治结合,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结合,中医与西医治疗结合等。娄多峰教授认为,杂合以治与辨证论治同等重要[2],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难治性风湿病往往具有较好的疗效。2.2 重视治未病,强调功能锻炼 娄多峰教授重视治未病,并将本思想贯穿于风湿病治疗的始
终[3]。①未病先防。对于易感人群,强调锻炼的重要性,提高人体抵抗力;顺应四时,以避外邪的侵袭。②既病防变。风湿病活动期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以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③慢病防残。稳定期风湿病患者,除治疗外还需进行功能锻炼,以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④瘥后防复。娄多峰教授时常叮嘱患者勿劳累、受凉,避免损耗正气,防止痹病复发。另外,娄多峰教授十分注重功能锻炼,主张将功能锻炼贯穿于风湿病治疗的始终,以保护或维持关节功能。功能锻炼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订合理的锻炼计划和方法,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3]。
结 语
【林孔湘教授的研究经验】推荐阅读:
湘菜馆的目标消费群体05-24
湘夫人教案05-13
湘夫人对照翻译10-19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07-21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湘06-14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07-25
12册语文教案湘教05-19
四年级上册科学湘教版06-03
七年级下册数学湘教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