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对比、归纳、总结

2024-06-06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对比、归纳、总结(通用5篇)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对比、归纳、总结 篇1

鸭题榜|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对比、归纳、总结

一、揭庐山真面目

分值:

执业:30-50分

助理:20分左右

数量:

执业:160个

助理:111个

题型:A1、B1

考查:组成、功用、主治、配伍。

二、方剂名称记忆(不需要记组成)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干妈贵姓)

2.桂枝汤:桂枝三(炙甘草、生姜、大枣)药。

3.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

4.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

5.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6.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实、薤白、白酒。

7.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三、需要知道药物比例的方剂

1.当归补血汤——黄芪一两:当归二钱=5:1。

2.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3.失笑散——五灵脂:炒蒲黄=1:1。

4.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7:1。

5.竹叶石膏汤——麦冬:半夏=2:1。

6.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

7.六一散——滑石:甘草=6:1。

8.六味地黄丸——熟地黄(8)、山萸肉(4)、干山药(4)、泽泻(3)、牡丹皮(3)、茯苓(3)。

四、发热的类型及对应方剂

1.恶寒发热:表证

2.往来寒热:少阳病

3.身热夜甚:清营汤

4.午后身热:三仁汤

5.高热不退:羚角钩藤汤

6.日晡潮热:皮肤蒸热(泻白散)

7.夜热早凉、热退无汗:青蒿鳖甲汤

8.血虚阳浮发热:当归补血汤

9.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

五、主治对应方剂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对比、归纳、总结 篇2

2017年滨州市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温里剂试题(1)

1.理中丸的组成药物是()A 人参、生姜、炙甘草、白术 B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C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D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

E 人参、白术、炙甘草、大枣

2.理中丸的主治病证不包括()A脾胃虚寒 B久泻脱肛 C胸痹 D阳虚失血 E 小儿慢惊风

3.患者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治宜选用()C(答案分析:所述症状均是脾胃虚寒,升降失常的表现故用理中丸)A小建中汤 B吴茱萸汤 C理中丸 D 补中益气汤 E 参苓白术散

4.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功效的方剂是()A理中丸 B阳和汤 C小建中汤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 大建中汤 E 吴茱萸汤

5.理中丸腹痛的病机是()A中焦虚寒,肝脾失和 B中阳不足,阴寒内盛 C中阳不足,气机不畅 D脾胃虚寒,运化失权 E中阳不足,水寒阻遏

6.理中丸主治证是()A虚劳里急证 B脾胃虚寒证 C虚寒腹痛证 D脾胃气虚证 E虚寒呕吐证

7.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方剂是()A 吴茱萸汤 B大建中汤 C理中丸 D小建中汤 E 桂枝人参汤

8.小建中汤中倍用芍药的用意是()A调和营卫

B酸甘益阴,缓急止痛 C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D凉血散瘀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E平肝止痛

9.小建中汤的君药是()A桂枝 B饴糖 C芍药 D生姜 E 大枣

10.小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如何化裁而来()A倍用芍药加饴糖 B去芍药加饴糖 C加饴糖 D 倍甘草加饴糖

执业中医师考试总结10 篇3

1肾虚证

(1)肾气虚证——毓麟珠

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

(2)肾阳虚证——温胞饮

温胞饮暖子宫寒,参术桂附巴戟天,山药杜芡补骨脂,心肾火衰服之痊。

(3)肾阴虚证——养精种玉汤(白芍归地山萸)

养精种玉补冲任,四物去芎萸肉殷,平肝补肾精血足,血虚身瘦此方珍。2肝气郁结证——开郁种玉汤

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疏肝解郁功效彰。3瘀滞胞宫证——少腹逐瘀汤

少腹茴香与炒姜,玄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4痰湿内阻证——苍附导痰汤

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第四十七节肺炎喘嗽

(一)常证

1风寒闭肺证——华盖散

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三拗只用甘麻杏,表散风寒力最雄。

2风热闭肺证——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麻杏石甘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3痰热闭肺证——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五虎汤

五虎汤清热定喘,细茶入麻杏石甘。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

4毒热闭肺证——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5阴虚肺热证——沙参麦冬汤

方歌一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方歌二 沙参麦冬用用玉竹,桑叶扁豆伴甘草。

6肺脾气虚证——人参五味子汤

人参五味汤法良,苓术甘草姜枣藏;再加麦冬养肺胃,敛肺止咳保安康。

(二)变证

1心阳虚衰证——参附龙牡救逆汤

参附龙牡救逆汤,白芍炙草合成方;心阳虚衰肢厥冷,回阳救逆效速良。

2邪陷厥阴证——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方歌一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 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方歌二 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牛黄清心丸

牛黄清心丸朱砂,郁金山栀芩连抓;热陷心包神昏瞆,清热开窍温水下。

第四十八节 小儿泄泻

(一)常证

1湿热泻——葛根芩连汤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 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歌一藿香正气白芷苏,甘桔陈苓白朮朴;夏曲腹皮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方歌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厚朴术;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3伤食泻——保和丸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歌一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 消食化滞和胃气,煎服亦可加麦芽。方歌二俏皮山神下岭来(连翘、陈皮、山楂、神曲、半夏、茯苓、莱菔子)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参苓白朮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5脾肾阳虚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理中丸主温中阳,神参甘草朮干姜。

四神丸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二)变证

1气阴两伤证——人参乌梅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方歌一人参乌梅淮山药,木瓜莲肉炙甘草;气阴两伤因泻迫,酸甘并用补中焦。方歌二审美药草瓜肉(人参乌梅山药甘草木瓜莲肉)

2阴竭阳脱证——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生脉散 :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参附龙牡救逆汤

参附龙牡救逆汤,白芍炙草合成方;心阳虚衰肢厥冷,回阳救逆效速良。

第四十九节 水痘

1邪伤肺卫证——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邪炽气营证——清胃解毒汤

方歌一清胃解毒升麻连,生地丹皮膏芩掺;热毒壅盛水痘重,根盘红晕痘浆痊。方歌二清热解毒膏芩连,生地牡丹升麻全;清热解毒祛湿热,水痘热毒夹湿痊。

第五十节 痄腮

(一)常证

1邪犯少阳证——柴胡葛根汤

柴胡葛根天花粉,芩翘桔蒡甘草临;升麻石膏散热邪,温毒在表力能任。2热毒壅盛证——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二)变证

1邪陷心肝证——清瘟败毒饮

方歌一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存;犀角玄翘知芍桔,凉血泻火热毒泯。

方歌二“白虎”“解毒”去柏米,“犀角”玄桔翘竹叶(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2毒窜睾腹证——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方歌一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开; 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方歌二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其他: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补肾壮筋汤:

补肾壮筋汤熟地,当归续断与牛膝;

茯苓青皮山茱萸,杜仲芍药五加皮。

舒筋汤:

舒筋活血汤荆防,青杜红膝枳续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学对比、归纳、总结 篇4

2、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新病恶寒→里实寒证;久病恶寒→里虚寒证;

3、壮热是指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属里湿热证; 潮热是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症状;

下午3-5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甫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

午间及夜间有低热者,成为午后或夜间潮热,多属于阴虚火旺所致。

45、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有定时者多见于疟疾。

6、自汗→多见于气虚和阳虚;盗汗→多见于阴虚证;绝汗→常见于亡阴亡阳的表现;战汗→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7、头痛的位置:阳明头痛(前额连眉棱骨);太阳头痛(后台连项);少阳头痛(头两侧);厥阴头痛(头顶痛);少阴头痛(头痛连齿)。

8、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多为痰饮内停所致;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有淤血的表现。

9脾弱;饥不欲食→多属于胃阴虚。

10、五色主病:赤色:主热证,亦可见戴阳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黄色:主脾虚、湿证;青色: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11、五轮学说:瞳仁属于肾,称为水轮;黑睛属于肝,称为风轮;白睛属于肺,称为气轮;眼睑属于脾,称为肉轮。

12、正常舌象:淡红色、薄白苔

13、舌色:淡白色主气血两虚、阳虚;红舌主实热、阴虚;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紫舌主血行不畅。

舌形:老嫩舌(老舌多见实证、嫩舌多见虚证)、胖瘦舌(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乏;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点刺舌(主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甚)、裂纹舌(多属于热甚伤津)、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舌态:痿软舌(多见于伤阴或气血俱虚)、强硬舌(多见于中风先兆)、歪斜舌(多见于中风、暗厞或中风先兆)、颤动舌(为肝风内动征象)、吐弄舌(心脾有热)、短缩舌(多见于病情危重的现象)。

苔质包括:厚薄、润燥、腻腐、剥(落)苔、真假苔。

苔色: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热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14、音哑与失音。新病音哑与失音属于实证→“金实不鸣”;久病音哑与失音者多属于虚证→“金破不鸣”。

太息→肝气郁结之象。

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实证。见于外感热证,温邪内陷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

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于虚证。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连的症状。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于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错语: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15、咳声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见于小儿。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16、正常脉象的特点“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是指下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有神:具有和缓有力之象。有根: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脉象记忆歌诀:

浮脉类:浮 洪 濡 芤 革 散

沉脉类:沉 伏 牢 弱

迟脉类:迟 结 涩 缓

数脉类:数 动 疾 促

虚脉类:虚 细 微 代 短

实脉类:实 紧 长 滑 弦

-------------------------------

浮脉为阳表病居,按之不足举有余,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时衰,波涛汹涌脉体阔,相火炎炎热病裁

浮而柔细方为濡,精血不荣湿气阻

浮大中空乃是芤,失血亡阴葱管候

弦硬搏指革浮取,外坚中空按鼓皮,男子亡血失精候,妇人半产漏下疾

浮散无根飞杨絮,按之全无至难齐,元气离散是大虚

------------------------------

举之不应按有余,沉脉虚实皆为里

推筋着骨始得伏,厥证痛极属邪闭

牢脉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少思量

沉细极软为弱脉,濡之沉者不虚才怪

-------------------------------

不足四至已一息,迟则为寒辨实虚

脉来缓慢乱止为结,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往来艰涩难流利,轻刀刮竹病蚕饥,有力血瘀兼气滞,无力便是精血虚

一息四至应指徐,平缓从容病无力,或风或湿或脾虚

-------------------------------

数脉一息五六至,数则为热分虚实

动脉专司痛与惊,厥厥动摇如豆形,滑数有力指下明

一息七八便为疾,阳极阴竭脱元气

脉来急促止无常,阳盛热实细端详,有力痰食与肿痛,无力虚脱又何妨

-------------------------------

举之不足按之空虚,气血脏腑虚而又虚

中取应指细如线,气血劳损虚可见,热入心营兼数象,不忘湿邪遏脉关

脉微欲绝细软极,若有若无好依稀,轻取似无是阳微,重按似无竭阴气

止有定数代脉中,良久复来再前行,脏气衰微难接续,损伤惊恐痛与风

首尾俱短难满部,气虚气滞短脉主

-------------------------------

三部有力皆充实,有形实邪体内滞

紧脉紧张又拘急,如牵绳索行有力,为寒为痛为食积

长脉首尾越本部,如循长杆布指疏,肝阳内热有余证,或是气血皆充足

应指圆滑往来利,如珠走盘滑替替,痰饮食滞与实热,妇人当是经孕期

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痛证疟与痰,土虚木旺乘脾胃,春应东方正盎然

-------------------------------

17、八纲辩证:

表里:辨别病变部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辨别邪正斗争的盛衰;阴阳辨别疾病的类别。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 篇5

一、咳嗽

1.外感

1)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2)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2.内伤

1)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

2)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

二、肺炎喘嗽

1.常证

1)风热闭肺:(轻)宣肺化痰-银翘散

(重)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

2)痰热闭肺:清热宣肺 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

4)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2.变证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三、哮喘

发作期

1)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温肺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四、鹅口疮

1)心脾积热:清泻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滋阴潜阳、引火归原-六味地黄汤

五、口疮

1)脾胃积热:清热解毒、通腑泻火-凉膈散

2)心火上炎:清心泄热-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六味地黄汤

六、泄泻

1.常证

1)伤食泻:消食化积-保和丸

2)风寒泻:疏风散寒-藿香正气散

3)湿热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4)脾虚泻: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补脾温肾-附子理中汤

2.变证

1)伤阴:酸甘敛阴-连梅汤

2)伤阳:温阳救逆-参附龙牡汤

七、厌食

1)脾运失健:和脾助运-曲麦枳术丸

2)胃阴不足:养胃育阴-养胃增液汤

八、积滞

1)乳食内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消乳丸、木香大安丸

2)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健脾丸

九、疳证

1.主证

1)疳气证:和脾健运-资生健脾丸

2)疳积证:消积理脾-疳积散

3)干疳证:补益气血-八珍汤

2.兼证

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真武汤

十、惊风

1.急惊风

1)感受风邪:疏风清热、熄风镇惊-银翘散

2)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

3)惊恐痉厥:镇惊安神-抱龙丸、安神丸

2.慢惊风

1)土虚木亢:温运脾阳、扶土抑木-缓肝理脾汤

2)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水涵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十一、肠道虫证

蛔虫病

1)蛔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汤

2)蛔厥证:安蛔定痛、继则驱虫-乌梅丸

十二、小儿水肿

1.常证

1)风水相搏:疏风利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湿热内侵:清热利湿-三妙丸合导赤散

3)肺脾气虚: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4)脾肾两虚:温肾健脾-真武汤

2.变证

1)水气上凌心肺:泻肺逐水 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2)水毒内闭: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十三、感冒

1.主证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葱豉汤、杏苏散、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2.兼证

1)挟痰:

风寒:辛温解表、宣肺化痰-三拗汤

风热:辛凉解表、清肺化痰-黛蛤散

2)挟滞:消食导滞、通腑泄热-保和丸

3)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小儿回春丹、琥珀抱龙丸

十四、麻疹

1.顺证

1)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

2)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清解透表汤

3)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

2.逆证

1)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合六神丸

2)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营解毒-羚角钩藤汤

十五、风痧

1)邪郁肺卫:疏风清热-银翘散

2)邪热炽盛:清热解毒-透疹凉解汤

十六、丹痧

1)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

2)毒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3)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十七、水痘

1)风热轻证:疏风清热解毒-银翘散

2)毒热重证:清热凉营解毒-清胃解毒汤

十八、痄腮

1.常证

1)温毒在表:疏风清热、散结消肿-银翘散

2)热毒蕴结: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2.变证

邪毒引睾窜腹:清泻肝火、活血镇痛-龙胆泻肝汤

十九、顿咳

1)痉咳期:泻肺镇咳-桑白皮汤

2)恢复期:润肺健脾-沙参麦门冬汤、人参五味子汤

二十、小儿暑温

1)邪在卫气: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新加香薷饮、白虎汤

2)邪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3)邪在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

4)邪恋正虚:

余热未尽:养阴清热、调和营卫-青蒿鳖甲汤、桂枝汤 痰蒙清窍:开窍泄浊、豁痰清心-苏合香丸、龙胆泻肝汤

二十一、夏季热

1)暑伤肺胃:清暑益气-王氏清暑益气汤

2)上盛下虚:温下清上-温下清上汤二十二、五迟、五软

1.五迟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六味地黄丸

2)心血不足:补心养血-菖蒲丸

2.五软

1)脾肾两亏:健脾补肾-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

2)气血虚弱:益气养血-八珍汤二十三、五硬

1)阳气虚哀:益气温阳-参附汤

2)寒凝血涩:温经通络-当归四逆汤

二十四、尿频

脾肾气虚:益气补肾-缩泉丸

二十五、遗尿

1)下元虚寒证:温补肾阳、固涩小便-菟丝子散

2)脾肺气虚:培元益气、固涩小便-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3)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龙胆泻肝汤

二十六、紫癜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2)气不摄血:益气摄血-归脾汤

二十七、汗证

1)表虚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3)气阴虚弱:益气养阴-生脉散

二十八、胎黄

1)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3)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二十九、脐风

上一篇:填埋场渗沥液污染控制技术比较下一篇: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