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卫生调查(共12篇)
宿舍卫生调查 篇1
关于中学生宿舍卫生情况的调查
组员:郑晓斌钟俊锋游德光
指导老师:余志林
内容提要:
在当代中国,在校住宿的中学生日益增多,宿舍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不成熟,部分学生的生活仍不能自理。因此,宿舍卫生往往成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对此我们小组决定展开调查,发现学生宿舍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次调查将对学校在管理学生宿舍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宿舍卫生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正文:
据调查,有住宿经历的中学生中,对其宿舍卫生有高度重视的学生占99。89%,这很直观地表明中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个舒适的宿舍。宿舍是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宿舍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休息等。
中学生大部分都接近成年,思想自然比较成熟,大家都明白,打扫宿舍卫生是为了自己能住得舒适,而不是为了应付校方每天的检查。其中我们对个别同学进行了访谈:A同学认为:我非常重视自己宿舍的卫生,当我走进其他宿舍时,他们宿舍总有一股异味,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相反我到自己宿舍时总感到我自己住在一个非常舒适的宿舍,这是因为我们宿舍舍员每天共同的努力打扫宿舍卫生的缘故,大家都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美好的住宿环境,让我们在宿舍睡觉或者学习时都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看来该同学对宿舍卫生的好处非常了解,他们重视宿舍卫生,而又不乏打扫宿舍等行动。这是中学生思想已渐渐成熟的体现,让我们对中学生看待生活问题有了积极向上的看法。
据调查问卷分析,宿舍卫生在阿姨每天的评价中,82.7%宿舍卫生质量都是评“优”。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宿舍卫生都是非常重视的。
小组通过分析问卷的信息可以得到:若每天值日工作只由一名舍员值日,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少部分在10分钟以上;若每天值日工作由几位舍员值日,时间一般在5分钟以下,少部分在5-10分钟。这说明中学生对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是有付出较多努力的,也体现出宿舍舍员每天在宿舍里仅添加了少许卫生麻烦,时常注意保持卫生清洁,以至于在值日时减轻了工作负担。这些都从侧面体现出大部分中学生不论在值日或者其他时候,都对自己宿舍卫生清洁工作负责任。
此外,报告分析中中学生爱打扫卫生的人数竟仅仅超过不爱打扫卫生的人数少许,占总调查人数的52.7%,这是我们在调查前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为此我们又访谈了B同学,B同学表明:爱打扫宿舍卫生大概成了一种习惯,从初中到高中,我都是在学校住宿,受到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每天早上起床必须打扫宿舍,保持宿舍卫生清洁。久而久之,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已成了自己生活习惯。B同学更出人意料地声明:现在每天我在卫生值日时了越干越起劲,越是希望自己宿舍多么的清洁,就越想使它更完美。这表明,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同学们养成良好习惯也有重要作用。该同学还说他以前在家
里都不做家务,父母叫他做也不肯做,而现在回到家由于有了这个生活习惯,每天早晨起床也会褶被子,然后将家里的台面摆放整齐,时不时也会为父母做家务。小组相信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只对该同学的生活习惯起了更进作用,其他许多同学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也应会有这种想法:对宿舍卫生清洁工作重视。
在当今这个社会,由于国家政策原因,已经有一部分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视他们为掌上明珠,自己家族的命根“小皇帝”“小公主”也就相应而生了,在家里,父母把劳活、苦活全包了,中学生们就根本不用去打扫卫生了,自然而然,他们当中就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到了高中,校方要求学生全寄宿,所以人人都要打扫宿舍卫生,但是有些学生连地都扫不干净,总是因此而给阿姨们扣分,惹了不少麻烦。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之下,我们开展了这个课题,为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学生自觉打扫卫生,充分认识到打扫卫生的意义与好处。古人曾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我们连打扫宿舍卫生都打扫不干净的话,更不说是要治国平天下了,也许就连做个平常人都不够资格。
震撼人心的宏伟大厦是由一个个平常的小砖头砌成的,一望无垠的壮阔大海是由一条条不起眼的小河汇成的„„自然界万物都知道“积土成山”这个简明道理,更何况是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我们当代的学生必须认识这一点,一切从小事做起,积累的力量是强大的,“厚积而薄发”当你每天认认真真地打扫卫生,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时,也许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宿舍卫生调查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长沙市某高校3个校区的学生宿舍及居住在被选寝室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个校区各选择1栋男、女生宿舍楼, 每栋宿舍楼抽取寝室不少于3 间[5], 并对居住在其中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共调查学生宿舍98间, 包括4种类型, 其中双侧通廊式公寓48间, 单元式公寓8间, 双侧通廊式宿舍18间, 单侧通廊式宿舍24间。调查学生386名, 其中男生165名, 女生221名。
1.2 方法
1.2.1 宿舍卫生条件调查
对学生宿舍固有的设施进行现场观察和测量, 包括人均面积、人均空间、防蚊蝇设施、盥洗设施等基本条件。
1.2.2 对宿舍的满意度调查
以居住在选中寝室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自填问卷调查方式, 了解学生对宿舍卫生条件的满意程度。
1.3 统计分析
利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宿舍基本情况调查
2.1.1 宿舍人均面积和空间
调查宿舍的人均面积为4.14 m2, 人均空间为12.52 m2。不同类型的学生宿舍人均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183, P=0.321) , 总体上公寓式学生宿舍的人均面积稍高于其他类型宿舍。不同类型的学生宿舍人均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938, P=0.129) 。见表1。
2.1.2 防鼠防蚊蝇设施
防鼠防蚊蝇设施是保证学生宿舍卫生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所调查的98间学生宿舍中, 72间 (73.47%) 有窗户纱窗, 26间 (26.53%) 没有纱窗。各类型宿舍有无纱窗的差异较大, 双侧通廊式公寓和单侧通廊式宿舍都有纱窗, 而单元式公寓和双侧通廊式宿舍都没有纱窗。
2.1.3 盥洗设施
水龙头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用具。在调查的98间宿舍中, 每个公寓式宿舍均设有2个水龙头。但是在单侧通廊式宿舍, 平均7.93人共用1个水龙头, 最多的达14人共用1个水龙头, 双侧通廊式宿舍平均8.4人共用1个水龙头, 最多的达12.6人共用1个水龙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8.68, P=0.00) 。所有的厕所均有冲水、洗手设施, 公用厕所有专人负责定时进行卫生清洁工作。所有的厕所在调查的过程中均未发现蝇、蛆。双侧通廊式公寓设有1个蹲位, 单元式公寓设有2个蹲位, 公寓式宿舍平均4.19人拥有1个蹲位;单侧通廊式宿舍平均15.77人拥有1个蹲位;双侧通廊式宿舍平均12.94人1个蹲位, 不同类型宿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3.45, P=0.00) 。男生单侧通廊式宿舍小便池平均25.83人/m, 双侧通廊式宿舍平均27.86人/m, 经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1, P=0.55) 。
注: *仅男生非公寓式宿舍设有小便池。
2.2 学生满意度调查
2.2.1 室内面积
在384份调查问卷中, 有33 (8.5%) 人认为宿舍面积比较宽敞, 日常活动不受限制;162 (42.0%) 人认为宿舍面积大小一般;而有约占半数的人 (49.00%) 认为宿舍过于拥挤, 日常活动不便。
2.2.2 空间
对于宿舍空间, 仅4人 (1.0%) 认为宿舍空间太大, 过于空旷;69人 (17.9%) 认为空间大小正合适;304人 (79.1%) 不同程度地觉得宿舍空间狭小, 其中有 120人 (31.1%) 觉得空间过于狭小, 感到压抑。
2.2.3 宿舍内蚊蝇
尽管调查的宿舍中, 75.5%的宿舍安装有防蚊蝇的纱窗, 但是从表3来看, 只有14人 (3.7%) 表示满意, 而357人 (93.2%) 不满意, 认为宿舍内有很多蚊蝇或偶尔会有。
2.2.4 水龙头
从表3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觉得宿舍的水龙头不够用, 在高峰期比较拥挤。单侧通廊式宿舍多达85.3%的学生认为水龙头在高峰期不够用。
2.2.5 卫生间
从表3可以看出, 只有少数学生 (10.2%) 觉得不用排队等候上厕所, 大多数学生 (89.8%) 认为偶尔或经常会排队等候上厕所。
注: () 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4种不同类型宿舍的人均面积、空间、蹲位、水龙头的数量有较大的差别, 蹲位、水龙头尤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学生对几种类型宿舍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影响学生宿舍卫生及学生对不同类型宿舍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主要包括宿舍自身的因素 (如建造时间、室内结构、设施等) 、人的因素 (如学生人数的增加) 以及环境因素 (如地理位置) 。国家卫生标准规定, 宿舍人均面积不得小于2.7 m2。在此次调查的宿舍中, 人均宿舍面积达4.14 m2, 90%以上的宿舍人均面积在3 m2以上, 仅1间双侧通廊式宿舍的人均面积 (2.46 m2) 未达到标准。宿舍面积的合格率远远高于黄惠[6]报道的茂名石化公司所属的12 所中小学校的合格率 (70%) [6], 也高于潘振[7]对邳州市学生宿舍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 (乡级中学学生宿舍合格率为61.11%, 市直中学宿舍合格率为84.88%) [7]。人均空间为12 m3, 各宿舍的人均占有值跨度较大, 最小的为5.89 m3, 最大的为24.87 m3。学生对宿舍的人均面积和人均空间面积满意度较差。究其原因, 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的宿舍建造时间不同, 都是按照当时的标准建造的, 宿舍内的许多设置如桌椅、衣柜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许多学生自己购置整理箱, 便携式衣柜占用了一部分面积和空间, 使得活动空间减小;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生对宿舍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更多的空间来自由发展, 而宿舍人均面积不得低于2.7 m2只是一个最低限度, 因此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中, 对宿舍人均面积提出了新的要求, 指出本科生人均面积为8 m2, 硕士生人均面积为12 m2[8]。从调查结果来看, 公寓式宿舍的人均面积稍高于宿舍, 这也与宿舍建造较早、居于市中心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扩建更新有关。
所调查的宿舍中, 2种公寓式宿舍都设有足够的水龙头和蹲位, 能够保证5个人有1个水龙头, 蹲位也能达到卫生要求。另外, 2种宿舍的单位水龙头使用人数稍高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的12人一个水龙头[9], 蹲位的设置更加达不到要求, 在单侧通廊式宿舍最多的达42.5人共用1个蹲位, 这与吕书梅[10]的研究结果 (78.79%的厕所蹲位偏少) 一致。而在倪桂莲等[11]对城乡中小学校建筑卫生状况的调查中发现, 所有的宿舍均没有盥洗水槽, 全部不合格。学生对水龙头和蹲位的满意度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后2种类型的学生宿舍建造时间比较早, 在宿舍的配置方面比较简单, 而后来新建的宿舍楼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要, 设计比较合理;另外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学生人数激增, 旧式宿舍中的学生人数过多, 造成宿舍过于拥挤, 卫生资源 (水龙头, 蹲位等) 严重不足的现状, 降低了学生对宿舍的满意度;而有的相同类型的宿舍, 由于在人数安排方面的差异, 也会导致学生满意度的不同。
所调查的宿舍中, 各类型宿舍的纱窗设置有较大差异。总的来说, 75.5%的宿舍有纱窗, 但是却有90%的学生对宿舍内有无蚊蝇表示不满意, 这可能与一部分宿舍没有纱窗有关, 同时宿舍的地理位置与其也有一定的关系, 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蚊蝇的滋生;另外, 一些不良卫生习惯也是导致学生对宿舍有无蚊蝇满意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姜雪锋等[12]通过对某高校的调查也认为, 学生公寓内蚊蝇较多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所吃的水果及废弃物没有及时清理, 加之天气炎热导致其腐烂、发臭, 为苍蝇的生存、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 所调查的学生宿舍的卫生设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不合要求的宿舍及时进行改进, 配备相应的卫生设施;在新、改、扩建学校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避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设计;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 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学校卫生标准十一五规划[EB/OL].[2006-09-13].http://fi-nancel.irj.com.cn/news/2006-09-13/000001644567.htm l.
[2]欧兴吉, 吉莉, 许道庄.海口市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02, 2 (3) :423-424.
[3]张奎.邳州市城乡中小学校卫生现况分析.中国校医, 2008, 22 (2) :153-154.
[4]许小频, 林晓霞, 彭国超.七所大学学生健康水平与学习生活环境的卫生学调查分析.广东卫生防疫, 1999, 25 (2) :79-81.
[5]白呼群, 主编.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25.
[6]黄惠.茂名石化公司中小学校综合性卫生调查结果分析.华南预防医学, 2002, 8 (28) :46-47.
[7]潘振.邳州市学生宿舍卫生状况调查分析.中国校医, 2003, 17 (5) :449.
[8]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文件, 教发[2001]12号, 2001年2月.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0]吕书梅.焦作市33所中小学校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1998, 19 (7) :224.
[11]倪桂莲, 韩荣贵.东胜区城乡中小学校建筑卫生现状调查.中国校医, 2005, 19 (3) :290.
宿舍卫生调查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医科院校措施意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69-02
随着高考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宿舍作为大学生课余学习生活的主要“聚集地”,也渐渐的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即宿舍文化。本课题组在学习先前学者对宿舍文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医科院校特点,对宿舍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宿舍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仅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透过小角度,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宿舍文化状况,强调宿舍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为建设良好宿舍文化提出建议。
1、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在山西医科大学校本部进行,以宿舍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访问方法进行调查。除去试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实际有效问卷119份,有效回收率达99.2%。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采取了多段抽样法,先按照年级进行分层抽样。由于调查时正值在校大五毕业班同学到各医院实习阶段,考虑到访问难度较大,而其结果对调查结果影响较小,故只选取了一至四年级同学进行调查。然后,在每个年级内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以宿舍为分析单位,男、女生各抽取15间,共抽取出120间宿舍,再随机抽取一名宿舍成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开始之前,我们对挑选出的10名调查员进行了培训。由于调查员都来自课题组本身的研究员,所以对调查目的、内容、意义、方法以及项目其他具体情况都较为了解。此外,在调查访问的步骤、时间安排、工作量等方面,研究人员进行了补充说明,并组织调查员按照正式调查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模拟调查。我们将调查员分为四组,分别到不同年级进行面对面问卷访问,同时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宿舍文化。最后,我们对调查结果回收统计,进一步分析宿舍文化状况。
2、结果与分析
在回收的119份有效问卷中,参与调查的男女生宿舍比例相当;参与调查院系11个,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专业,其中临床医学系44间(37.O%),预防医学系19间(16.0%),麻醉系10间(8.4%),公共事业管理系10间(8.4%),法医系9间(7.6%),信息管理系7间(5.8%),医学影像系6间(5.0%),护理系4间(3.4%),社会工作系4间(3.4%),药学系3间(2.5%),口腔医学系2间(1.7%),英语系1间(0.8%)。其中,以8人间宿舍为最多,部分7人间宿舍,个别宿舍仅有6人或6人以下。
2.1电脑使用情况
关于电脑对于宿舍文化的影响,我们对男女生拥有电脑的数量以及不同年级电脑使用时间分别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结果。
2.1.1男1女生宿舍拥有电脑的差异
调查显示,宿舍有电脑的为89间,没有电脑的为30间,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4.8%、25.2%。有电脑的宿舍中,男女生各占比例为57.3%、42.7%;没有电脑的宿舍中,男女生各占比例为33.3%、66.7%。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宿舍拥有电脑已是普遍现象,其中男女生在拥有电脑宿舍数目上差别较小,而对于没有电脑的宿舍中,女生几乎是男生的2倍之多。此外,在调查的61间男生宿舍中,没有电脑的比例仅为16.4%的;而调查的58间女生宿舍中,这一比例达到34.5%。反映出男女生在电脑的需求上,男生较为强烈。
2.1.2不同年级电脑使用时间差异
据统计,大一年级使用电脑时间明显较其他年级少,而高年级同学,每天使用两小时以上的宿舍均超过60%。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电脑的使用时间也逐渐延长。分析这一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大一年级同学课外内容较丰富,集体活动参与多,利用电脑休闲的时间相对减少;其次,大二以后,同学渐渐适应大学生活,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增加,电脑作为可以丰富知识、娱乐休闲的一种工具,自然受到同学们的亲睐;最后,宿舍中电脑的使用,也会某种程度上减少宿舍成员的交流机会,反过来又增强宿舍成员对于电脑的依赖程度。
2.2“床帘”现象及其影响
花花绿绿的“床帘”,已渐渐成为宿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对床帘现象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床帘对宿舍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44.5%的宿舍存在挂床帘现象,其中,男、女生差异不明显,各占总数45.3%、54.7%。在对不同年级的调查中,高年级宿舍挂床帘宿舍明显较多,占总数的75.5%。在进一步对“挂窗帘的初衷”这一项的调查中,有62.5%的人选择“遮光”,30.4%的人选择“需要私人空间”,仅有7.1%的人选择“装饰”。宿舍狭小的空间,使得追求独立自我的大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空间与隐私。然而,几尺床帘营造出的一个“小天地”,既起到了遮光挡人的作用,也给自己的心留出一片宁静与自由。
然而,随着床帘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在对“床帘对宿舍成员之间的交流影响”这一调查中,有66.7%的人认为没有影响,而33.3%的人认为多少有一些影响。同学们躲在床帘里“自成一统”,虽然很自在惬意,但也同时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减少了交流的机会,容易造成人际间的隔阂与误会。
2.3“卧谈会”现象的分析
“卧谈会”已是大学宿舍里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宿舍作为大学生的“家”,作为大学生的情感小屋,必然诞生出众多的奇思异想。宿舍的封闭与独立,为大家畅所欲言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世事的冗杂和社会的变迁,更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话题内容。
调查显示,99.2%的宿舍都有卧谈行为,其中“经常”卧谈和“每天”卧谈的宿舍比例分别为37.0%和14.3%。在对卧谈参与度的调查中,一半以及一半以上的宿舍成员都参与的达到93.1%。其中全部参与卧谈的达到50%。这表明大部分同学对于宿舍“卧谈会”持有一种认可与接受的态度,并且乐于参加。对于每次谈话的时间,“半小时以下”的为20 2%,“一小时左右”的为41.2%,“两小时以上”的占4.2%,而选择“不一定,视情况而定”的最多,达到34.5%。而在“卧谈会”上,同学们聊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天南地北,充分的体现出80、90后一代人宽广的知识面,捕捉社会变化的敏锐眼光。而聊天话题随男女生不同,体现出差异性。
男女生都谈论较多的内容为“情感问题”与“校园生活”,都分别占到各自的19%和20%以上。而对于“新闻时政”和“体育赛事”话题,男生更为欢迎;“学习及个人发展”和“娱乐八卦”,女生较为喜爱。人类复杂的感情常常需要倾诉与排解,而当人在黑暗中,彼此看不见对方的时候,精神会处于一种放
松的状态,彼此间的心理戒备会降低,一些积累在心中急于倾诉的东西更容易在卧谈会中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卧谈会”这样一种交流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宿舍成员的亲密关系,使大家相互间更加了解信赖,有助于营造寝室融洽氛围。
2.4学习情况
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较高中都有减少。尤其对于一些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同学,学习时间更是大为缩减。面对考试,有些同学甚至仅仅抱着“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态,只要不挂科就算达到了标准。然而在调查中,大部分同学并不认为大学学习压力相对以前轻松,反倒有一种“后高三”的感觉。分析这一特点,其与医科院校学习负担重、课时紧张、记忆知识内容繁重有很大关系。尤其高年级同学,面对考研升学的压力,更是对学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也渐渐形成了医科院校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宿舍作为学校的一个小的“缩影”,自然而然地也具有这种特点。
在调查中44.5%的宿舍有一半人数以上的同学坚持上自习;仅有9.2%的宿舍无一人坚持上自习。同时,调查组还对“宿舍获得奖学金人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半宿舍成员曾经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达到21.0%。此外,我们对寝室的学习风气对室友之间的影响进行了调查。数据表明,60.0%的人认为宿舍成员的自习行为会对自己造成影响,其中男生占59.1%,女生占40.9%:在认为对自己“经常”产生影响的同学中,男生为21.1%,女生为78.9%。这说明,与女生相比,男生较不易受舍友学习行为的影响,自我独立性更强。而女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依赖的现象比较明显,反过来也促进了宿舍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3、宿舍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3.1优化硬件设施,奠定良好物质基础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宿舍物质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情等方面。其中,反映最为强烈的是宿舍空间不足。较为狭小的生活环境,常常给人以拥挤感,容易引发宿舍间人际关系的回避现象。此外,部分宿舍楼因年老失修,而存在安全隐患(如:门窗松动、电线老化等情况)。学校对此应加强定期检查,防止事故发生。
3.2完善制度管理,构建适宜规则体系
良好的制度文化,有利于宿舍的管理,能够起到协调宿舍成员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不一致,建立和谐宿舍关系。调查数据表明,近100%的宿舍都有自己的“宿舍长”,并且采取“轮流”或者“民主选举”等较为公平的方式参与宿舍管理。同时,49.5%的宿舍有值日生制度,而其他宿舍则是“谁愿意谁打扫”或者“没人值日”。完善化、合理化的制度,能够有效的避免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冲突矛盾,进而培养大家良好生活态度。
3.3开展文体活动,营造宿舍积极氛围
研究显示,宿舍集体活动能够有效地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和谐宿舍文化氛围。而对于医科院校,课业负担较重,相对于其他综合类大学,课外生活较为简单。对此,更要重视文体活动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组织活动时,不仅要注重“量”的控制,更要重视“质”的选择。文体活动应能充分调动起大家的兴趣,有助于陶冶情操、丰富生活,遏制宿舍不良现象的产生,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4减少矛盾冲突,促进宿舍和谐文化
调查中,我们发现,宿舍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79.3%的宿舍发生过冲突。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当事人主动化解”、“宿舍成员劝说”以及“任其发展,不采取措施”。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在处理冲突上,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不让矛盾蔓延扩大。在宿舍管理中,要重视“小团体”的现象,尽量避免对其他宿舍成员产生情绪上的不良影响。
3.5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宿舍文化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得知,不同年级男女生宿舍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建设良好宿舍文化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与方案,做好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好“宿舍”这一文化宣传的“根据地”,传播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使其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
[2]朱永新,管理心理学(第二版)[M],武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3]毛曦,医学院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宿舍卫生评比方案 篇4
宿舍卫生5S检查规定
为加强管理,.保障员工 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增加员工的归属感.特制定此规定,让住宿员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公司员工宿舍良好形象.1.宿舍管理处将不定期对各宿舍内的5S进行抽查和打分,对卫生不合格的寝室进行书面通知,连续三次卫生不良的寝室将给予该寝室10元/人的处罚.2.每周五下午14;00有宿舍卫生评比小组共同对每个寝室进行5S的大检查,并作评分,每月进行综合评比一次.3.每月根据综合评比的分数,把得最高分的寝室评选为“5S”优秀寝室,对该寝室进行通报表扬,同时进行100元/寝室的现金奖励。该寝室的室长另给予50元的奖励。(室长有寝室人员进行推选。没有推选的寝室,视为该寝室放弃室长奖励。)
4.每月根据综合评比的分数,把得最低分的寝室评选为“5S”最差寝室,对该寝室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对寝室进行20元/人的现金处罚。该寝室的室长另给予10元的处罚。(室长由寝室人员进行推选。没有推选室长的寝室,视为该寝室人员愿意接受对室长的处罚。室长罚款就分摊至该寝室人员头上。)
5.评比方式:由宿舍管理员平时的不定期检查分数结合每周五大检查的分数进行综合评比。最终得分将公布在宿舍宣传栏上。
6.评比的内容及标准见附页:《宿舍5S》评比表.7:周五大检查评比小组人员为:
员工宿舍5S规范
根据公司员工宿舍管理规定第五条---宿舍5S管理内容,请各寝室住宿人员按照以下内容做好室内5S。
1、室内地板保持干净整洁。无纸屑果壳,无污物,无痰迹,室内无积水等。垃圾篓勤倒不存放垃圾。
2、墙壁,天花板无烟尘和蜘蛛网,无杂物无乱涂乱画和不健康的图片贴,不乱钉钉子及影响美观的赃物。
3、床位按规定放置,不得乱放置,不得乱移动,个人武平摆放整齐,床铺上被褥叠放平整成方块状;被子和枕头分别摆放在床的两头。被子的双跌口朝外对齐,不得超出床沿。空床上的物品要整齐,不能杂乱无章。
4、床下鞋子摆放成一条直线(中间不能有间隙),鞋跟朝外,对应放齐,不得超出床沿。床下每周必须自行处理干净,保持床底干净整洁。
5、室内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洗澡洗发液)等个人用品要统一放在洗脸盆里、洗脸盆一律放在阳台,毛巾要统一挂在阳台上挂钩上。洗衣服统一晾晒,阳台滴有积水要及时清扫。卫生间便槽必须经常清洗,阳台及卫生间要保持干燥。
6、宿舍个人行李包要摆放整齐。衣柜统一放置在门口的墙壁处。衣柜物品摆放整齐。
7、门窗、窗台干净、门两面干净。玻璃明亮,灯管电扇等物品保持干净。室内不准乱拉铁丝。晾晒的衣物及拖把不能超出阳台甚至挂放在窗外。
8、生活环境整洁,不要向窗外及楼下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能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碎纸和烟头。走廊及宿舍垃圾要投放至垃圾桶。
9、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
宿舍卫生检查标准 篇5
一、地面(10分)
a)地面干净,无水渍、痰渍、污物(5分);
b)地面无纸屑、果皮、无烟头、无酒瓶、无垃圾袋(5分);
二、桌椅(10分)
a)桌子、凳子、柜子干净,无灰尘、污物、烟头、酒瓶等(5分); b)桌面与桌斗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5分)。
三、墙壁(10分)
a)墙壁干净清洁,无乱贴乱画乱钉现象,墙角无蜘蛛网等污物(5分); b)电灯及其开关、空调、暖气片干净清洁,无灰尘(5分)。
四、阳台与门窗(15分)
a)阳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5分);
b)窗台无灰尘,无乱放现象(5分);
c)宿舍门与窗户干净清洁,无污物(5分)。
六、床铺(10分)
a)被子叠放整齐有序,床单干净平展(5分);
b)床下物品摆放整齐有序(5分)。
七、气味(15分)
a)室内无烟味(5分);
b)室内无酒味(5分);
c)室内无脚臭味等刺鼻性气味(5分);
八、卫生工具(5分)
a)卫生工具摆放整齐有序(5分)。
九、房间及用电(15分)
A)房间整体美观,无私拉乱绳子现象(5分);
b)房间内无乱扯乱挂、私拉电线、违章用电等现象(5分);
十、值日生要求(5分)
a)值日生积极配合自律委检查(5分)。
备注:1.宿舍卫生检查标准统一张贴在宿舍门后中间等身高处,如没有,则扣5分。如没有宿舍卫生值日表,则扣10分。
2.例行检查,如遇宿舍无人、锁门或值日生不配合等,本次检查该宿舍记为零分。
宿舍卫生评比方案 篇6
一、为了进一步推进宿舍文明建设,营造温馨、舒适、健康、活泼、文明的宿舍环境,我公司现决定开展宿舍卫生评比活动。
二、活动内容: 宿舍卫生评比。
1.地面干净、无水渍、无泥渍。室内通风无异味。清洁工具摆放整齐,洗漱物品摆放整齐,室内无乱挂现象,人走灯灭。
2.个人床铺干净无杂物,被子叠放整齐、摆放统一,小物品收放整齐。床下鞋子摆放整齐。
3.整体效果良好,室内干净、整洁、美观、舒适,桌面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垃圾处理及时,凳子整齐有序,无烟头等杂乱物品现象。
三、评定标准:
1.宿舍卫生情况(30分)。室内地面是否整洁,是否有污秽,地面是否有积水,垃圾处理是否及时,人走灯是否灭。
2.室内物品的情况(30)。被褥是否干净、整洁,床上物品摆放是否整齐、舒适、美观。桌上物品是否摆放整齐有序,桌面是否干净,洗漱物品摆放是否合理,有无乱拉电线情况。
3.室内空气情况(10分)。室内空气清新,自然,无异味,通风良好。
4.人文素质情况(10分)。主要考察宿舍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对参评人员的态度。
5.总体印象分(20分)。主要考察整体感观美感,格调高雅,美观整洁。
四、评定方法:采取平均分数评定方式,把所有评分相加,然后取平均分。
五、评委组成 : 人事部、各主任、经理
首先,由各宿舍住宿人员负责整理宿舍,然后,由评定小组对男、女宿舍进行评定,评出一、二、三等奖。
六、活动奖励办法: 为了加强员工对宿舍卫生建设的积极性,本次评比活动将评出一等奖
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最后对优秀宿舍进行表扬并给与一定的奖励(奖励物品待定);对卫生不合格的宿舍给予处罚。(处罚方式待定)
七、活动时间:2013年月日
八、活动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将有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本宿舍良好的的卫生状况,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休息场所。
宿舍卫生调查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英语学习
一、背景介绍
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能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也远不及与同学接触的时间,而且,英语的学习,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反复的练习,单靠学生个人往往难以坚持。如果能将课堂教学的任务和效果延伸到宿舍,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将事半功倍。
二、问卷介绍
笔者选择了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四个班学生,共120人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发出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分,回收率100%。问卷的题目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学生个人在宿舍学习的具体情况;第二部分调查学生在宿舍以小组形式学习的具体情况。题目如下:
第一部分,调查学生个人在宿舍学习的情况。第一题,宿舍是否能上网学习;第二题,在宿舍是否有固定的英语学习、复习时间;第三题,平均每天学习的时间有多长;第四题,是否觉得在宿舍学习有一定的干扰,更愿意选择其他的地点学习英语,如图书馆、教室或室外。第二部分,调查学生在宿舍以小组形式学习的情况。第一题,宿舍中是否有学习带头人;第二题,宿舍中是否有互助学习的情况;第三题,宿舍同学是否能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作业,如资料查阅、课堂表演、幻灯片制作、口语练习等。所有问卷的题目除了第一部分第三题以外,均设置为,A.是,B.否,两个选项,并留出空白地方让学生补充说明。第一部分第三题的选项设置为,A.30分钟以内,B.30-60分钟,C.60-120分钟D.120分钟以上。
调查结果如下:第一部分:第一题,选A的有102人,占总人数比例85%,选B的有18人,占18%;第二题,选A的有61人,占60%,选B的有59人,占58%;第三题,选A的有25人,占21%,选B的有69人,占58%,选C的有16人,占13%,选D的有10人,占8%;第四题,选A的有88人,占73%,选B的有32人,占27%。第二部分:第一题,选A的有92人,占77%,选B的有28人,占23%;第二题,选A的有103人,占86%,选B的有17人,占14%;第三题,选A的有74人,占62%,选B的有46人,占38%。
三、问卷分析
1.第一部分。(1)大多数学生的宿舍可以保证网络的畅通,这为学生的宿舍学习提供了方便;(2)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在宿舍完成部分英语学习和复习任务,但由于宿舍复杂的生活环境,保证在宿舍学习时间超过60分钟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3%,多数学生只能保证每天在宿舍的学习时间在30至60分钟,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58%;而也正因为宿舍在许多学生眼中是休息与娱乐的场所,有73%的学生更愿意选择到图书馆、教室或室外学习、复习英语。
2.第二部分。(1)宿舍中的学习带头人为宿舍的学习气氛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2)宿舍之间的同学关系较亲近,互相帮助的情况比较好;而在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组学习上,只有62%的学生能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作业。
四、结论
1.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场所,它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一面不可忽略。我们以每天在宿舍学习大概为30-60分钟的学生为例,这部分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58%。在学生补充说明的部分,我们看到,学生在宿舍学习会选择一些需要发出声音练习的内容,比如单词背诵,课文朗读,听力练习等,在宿舍里的非休息时间段可以随时开始和停止。
2.学生在宿舍中学习,除了个人自觉性和自我管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笔者发现,大多数宿舍学习气氛较浓,有学习带头人的宿舍占到了总人数的77%。每一个宿舍都有自己的主流学习态度,如果宿舍中的学习带头人能发挥出自己的学习带头作用,带领宿舍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学习过程,那么在这种影响下,就会提升整个宿舍对学习的认知水平。另外,学生在互助学习这一部分表现的不错,能够在宿舍学习中互助的占到了总人数的86%。这说明学生们已能够逐渐适应宿舍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发现在是否能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小组作业这方面的人数只占62%,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前两项。这说明,虽然学生已逐渐适应宿舍这一集体的学习方式,但对于4-6人的多人合作学习尚需时日磨合、适应。在多人学习合作完成小组作业时,学生在留言中陈述他们遇到的问题,包括观点无法统一、口语操练时协调困难、制作幻灯片时相互推诿责任等等。这些均属于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五、关于今后的宿舍英语学习的几点建议
1.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宿舍学习的特点,可以按照宿舍分组,多布置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如幻灯片制作与演讲、课堂表演、模拟电影片断等等,为学生尽快适应合作学习提供机会。
2.作为学生本人,一方面,除了完成个人的学习任务之外,要积极融入到宿舍这个小集体的学习活动当中,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宿舍卫生调查 篇8
关键词:体院大学生;横向;纵向;宿舍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35- 02
一、引言
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宿舍文化。每个学生都以宿舍为基点,因而学生宿舍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场所,还是融学习娱乐、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一体的场所。作为一个有着专业特色和独立个性的特殊群体——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很多方面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新乡市四所高校(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平原大学,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将本科院校的一至四年级分为四组,专科院校的一至三年级分为三组,再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年级按男女生比例抽取60名学生(男生40人,女生20人,年龄17-24岁),发放调查问卷的比例按专业总人数比例。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的学术论文、书籍10余篇。
访问调查法:访问被调查高校在体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后勤管理集团等方面有影响力的专家和老师,并走访了被调查高校的部分男女生宿舍。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840份,回收827份,回收率98.45%,其中,有效问卷786份,有效率90.34%,采用专家、老师咨询评价法,让从事体育教育和心理教学的五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内容和结构的有效度检验,检验结果为86.7%和84.9%。
数理统计法:用SPSS 10.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新乡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横向研究和分析
(1)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的男女生整体关系分别是:
十分融洽35%、23%,比较融洽42%、40%,一般15%、20%,关系紧张8%、17%。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宿舍生活的整体关系总体都比较融洽。这得于自身的性格,和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的机会较多。
(2)舍友在课余时间忙的内容
男女生分别是:努力学习15%、23%、兼职12%、8%、参加课外活动13%、14%、上网恋爱38%、22%、其他22%、33%。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比较丰富,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宿舍生活中上网、恋爱占用的时间比重比学习多,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3)对宿舍生活不满意的内容男女生分别是:
宿舍卫生环境16%、7%、学习和休息氛围23%、18%、舍友的生活习惯10%、16%、后勤的服务管理20%、22%、其它31、37%。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舍友的软性条件大都能接受,但对宿舍学习、休息的氛围,后勤的服务管理不满意占的比重较大。这是缘于自身的性格和专业,而后勤的管理制度是针对全校大学生的,只有普遍性。
3.1.5希望重新组合宿舍的几率和组合方式
本科和专科回答希望、不希望、无所谓分别是:42%、19%、39%,38%、42%、20%。组合方式方面本专科分别:生活习惯15%、18%、性格爱好21%、25%、家庭背景12%、15%、人生目标38%、34%、其他14%、8%。可知: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重新组合宿舍的心态,无论本科还是专科中持不希望或无所谓的都远远大于希望重新组合的。如果重新组合宿舍,按人生目标组合方式占很高的位置,说明体育专业学生潜意识对学习知识,充实自己还存在着向往。同时调查显示,18%的学生希望8人一个宿舍,42%的学生希望6人,28%的学生希望4人,12%的人是无所谓。
(二) 新乡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纵向研究和分析
(1)体育专业男、女生宿舍的氛围无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
(2)不同家庭出身和来源地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和对宿舍的适应状况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3)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内有无班干部之间的比较
调查显示:有班干部宿舍的整体关系,学习氛围,休息环境,人生目标等较无班干部的宿舍都存在着很大提高。
(4) 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之间的比较
新乡市的四所高校共有五个专业,总体上大致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公体的融合体,一类是运动人体科学。具体差异:对宿舍生活的整体关系第一类84%的学生回答十分或比较融洽,第二类58%的学生回答十分或比较满意;对课余时间的内容第一类24%的学生用在学习上,37%的时间用在上网、恋爱上,第二类61%的学生用在学习上,15%的时间用在上网、恋爱上;对于宿舍卧谈主题,第一类主要为就业工作和体育娱乐,第二类主要为就业工作和学习成绩,但是第二类谈论就业工作的相对比第一类大。
分析其原因:一,运动人体科学实际上是体育学院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因为他们和非体育专业的所走的成长路程是相似的,平时比较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的机会不多,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不是很强,同时性格特点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二,就业前景的不容乐观,让他们就入大学的第一天就时时感觉到压力的存在,所以在调查中显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宿舍回答毕业后目的是考验的占89%。相反,第一类学生就业前景相对好些,性格上直爽开朗的特点,长期参加的体育活动对其心态的塑造等使他们在经营宿舍整体关系上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上有了一定优势,但是其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不足。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专业男、女生宿舍的氛围无性别差异;不同家庭出身和来源地对宿舍的适应状况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大学四(三)年里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的适应状况存在年级差异,所以心理、就业指导中心尽可能给予指导,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整体关系比较融洽,这与长期参加体育活动是分不开的,所以针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应鼓励其参加体育活动;宿舍的组合方式等方面后勤宿管中心应适当考虑。
学习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宿舍生活最大的弱项,这方面应给以关注,特别是男生宿舍;就业压力是摆在体育学院大学生面前的难题,所以在体院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是必要的工作;情绪与宿舍生活环境及物品设置密切相关,这需要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保障,以培养宿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宿舍成员组合中应尽可能做到每个宿舍都有班干部。
参考文献:
[1]颜军.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7,(3):19-20.
[2]漆昌柱,徐培,杨跃青.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vol.38 No.2
[3]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
[4]陈阿旗.高校学生体育心理与教育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03).
宿舍卫生奖惩制度 篇9
为了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整体卫生水平,公司特制定以下奖惩制度,以此来激励全休员工讲文明,爱卫生的好习惯。每周由两个部门以上人员不定期的对宿舍卫生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将在公告栏上贴出。评比总分为100分,月末总评每周的评比结果,评出月度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第一名奖励50元,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奖励给第一名的奖金由最后一名的宿舍员工分摊,评比细则如下:
宿舍卫生评分细则
(一)1、2、3、4、5、室内(50分)蚊帐、床帘被子放置叠放整齐,床单平整,床上物品摆放整齐。(10分)床下鞋子等物品摆放整齐。(10分)地面保持干净。(10分)室内所有物品和可回收物品要有专门堆放的地方并且摆放整齐。(15分)室内无异味。(5分)
(二)盥洗室(30分)
1、卫生间:地面干浄、无积水现象;(5分)
便池干浄,墙壁无乱画。(5分)
2、洗澡间:地面干浄,无积水现象;(5分)
毛巾等物品摆放整齐。(5分)
2、阳台处:水池、地面干浄且无积水;(5分)
桶、脸盆、阳台花盆等物品摆放整齐且无杂物。(5分)
(三)室外(20分)
1、各宿舍要保持宿舍门前、周围要干净,垃圾要扔在垃圾箱里面。(10分)
2、各宿舍门上及铁门上所贴有的文件公告不得随意撕毁或撕掉。(10分)备注:
1、为了更好的搞好宿舍评比管理工作,公司将会在每个宿舍挑出一个选委任为宿舍长。
2、不准乱接电线,日光灯,不准火烧热水器,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
3、员工不能私自更换宿舍,若有原因,必须向行政部申请批准后才可更换。
4、公司将给每个宿舍发放一份<<宿舍卫生评比制度>>,宿舍长负责贴于宿舍,若有人私自撕毁则罚款处理,找不出人员由全休宿舍人员平摊。
以上4条若有违反,罚款10元/次,所罚金额全部奖励给月度第一名。
乐美佳行政部
宿舍卫生主题班会 篇10
一、活动目的:
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人生。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素质,完善行为举止。
二、活动过程:
1、谈谈环境对人的影响。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你最喜欢哪些地方?最讨厌哪些地方?为什么?
(4)说说我们教室的整洁情况。
(5)你喜欢我们现在的教室吗?为什么?
2、生活中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 “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两不”不要共用卫生洁具(如:毛巾、杯子等),不乱扔垃圾。“五好”:是心态调整好、生活安排好、饮食调节好、衣服穿得好、健康 关注好。还要做到;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
5、随时随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 着看书,不用脏于揉眼睛
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9、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三、总结:
宿舍卫生调查 篇11
一、凝聚各方资源,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大预防工作格局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融入检察全局、工作大局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我院党组高度重视预防工作,树立预防工作全院“一盘棋”的思路,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祥考亲自主导与卫生、环保等职务犯罪多发易发部门建立预防工作长效机制,为预防调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整合外部资源。预防部门必须紧密围绕工作大局,抓住影响发展稳定,容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共同预防长效机制,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预防调查工作。叶祥考检察长结合中山实际,率队深入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卫生、环保等部门,建立共同开展预防工作长效机制,明确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预防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各自职责,为我院深入开展预防调查搭建平台。
二是整合内部资源。我院根据各部门执法办案职能和自身特点,制定《中山市检察机关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加强预防部门与反贪、反渎等8个内设部门的配合,形成“预防科协调组织,各部门发挥特长,预防资源共享,预防业务共担”的“8+1”预防模式。
二、深挖致罪因素,倒查制度漏洞,预防调查凸显新思路
我院及时转变预防工作思路,在预防的专业化上下工夫。根据个案、类案反映出来的问题,直切主题,准确查找犯罪得逞的制度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切中漏洞所在,通过预防调查直接解决實际问题。
一是对职务犯罪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重点领域的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职务犯罪案件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揭示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二是重新讯问职务犯罪人员,深入挖掘致罪因素。职务犯罪人员本身的犯罪行为就是对现有制度的有力拷问。自侦部门的讯问重视从正面证实犯罪方法、手段和结果,但少有从制度层面和实际操作方式上查找犯罪的原因。为此,我们组织预防干警对典型案件的职务犯罪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讯问,通过重点查明现行制度失灵的原因,及其如何规避制度实施犯罪等,深挖引发职务犯罪的制度因素。如我院组织预防干警到监狱、看守所讯问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人员,深入了解医药购销、医疗器械和耗材采购环节商业贿赂的作案手法,掌握医务人员与药商勾结通过“量身定做”投标条件、影响专家评审从而达到中标目的,及通过“二次定标”、新药开发等手段架空招投标制度等“潜规则”,为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打下基础。三是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专业特长服务预防调查。邀请专家与预防部门干警进行座谈,就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如何开展预防工作征询专家的看法和建议,为顺利开展预防调查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三、创新制度审查,强化风险预测,以调查促整改效果好
预防调查目的是促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自身制度建设,在“完善制度、堵漏建制、监督执行”等层面防范职务犯罪。今年来,我院以制度预防为核心,充分发挥预防调查的作用,加大了在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和部门开展预防监督、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的力度,通过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预防对策,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审查规章制度提高防控能力初见成效。我院以开展预防调查的方式,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对市环保局等预防共建单位现行的及拟出台的新规章新制度进行审查,提示制度漏洞并发出预防建议,以达到源头防控的目的,从而提高该系统的职务犯罪防控能力。二是围绕预防调查开展职务犯罪风险预测深受好评。如在环保系统开展预防调查时,我院以建设项目管理科、污染源控制科、总量控制科、综合科等易发案的部门为重点,深入开展岗位职务犯罪风险源排查工作,通过座谈互动交流,从制度方面听取对方的预防需求,融合环保部门的专业工作和检察机关的专业预防共同对该系统发案风险进行评估,此举受到环保部门的积极回应和热烈欢迎。
宿舍卫生调查 篇12
笔者针对某高校女学生宿舍楼火灾事故,采用了发放调查问卷和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火灾中逃生行为反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调查对象在获悉火灾信息后,倾向于告知他人和亲自求证;在逃生中表现出明显的惯性行为、从众行为和暂避行为;对环境和同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较容易产生恐惧和悲观情绪。
1 火灾与建筑概况
2007年4月1日20时左右(晚自习时间),西安某高校5号女生宿舍楼509房间在无人情况下仍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电气起火。其他宿舍的同学尝试救火,由于缺乏灭火常识,最初采取泼水灭火,之后才通知楼管断电并想到了使用楼层配备的灭火器,但又因不会使用,最终错过了火灾的最佳扑灭时机。
20时30分左右该校一名辅导员看到510房间阳台上冒出的浓烟发现火灾,拨打119报警;20时50分消防车到达火灾现场实施扑救;21时25分火灾被扑灭。灾后调查,509房间内的财物已经全部烧毁,510、511、513、609房间部分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所幸无人员伤亡。5号楼为七层(地下室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楼成“一”字型平面,共三部楼梯,其中两部室外楼梯分别位于大楼东西两侧,一部室内楼梯位于楼内中部偏西的位置。两部室外楼梯的防火门宽1.7 m,室内楼梯的防火门宽1.4 m。5号楼一层中部设门厅,有45个房间;二至七层建筑结构相同,每层有49个房间;宿舍内部面积3.6 m×6 m;每间宿舍住6名女生;走廊宽度为1.9 m。大楼内无火灾报警系统。起火层(五层)平面图如图1所示。
2 火灾行为反应调查研究的方法
建筑火灾的情况是复杂的,伴随着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火灾经验、身体状况、所处环境等条件的不同,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也是复杂多样的。为了调查校园宿舍楼这类特殊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在该起火灾的调查中笔者主要采用了发放调查问卷和访问相结合的方法。笔者根据学生宿舍楼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等具体特点,并参考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了《建筑物火灾逃生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四部分信息,共有21个问题,77个选项。其具体内容如下:
个人信息: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5个选项)、性别、受教育程度(3个选项)、是否接受过火灾逃生训练或火灾安全知识教育(3个选项);
火灾初始状况:包括火灾发生时所处的位置(7个选项)、发现火灾之前的行为活动(4个选项)、当时的身体状况(4个选项)、获取火警信息的途径(6个选项);
火灾初期行为状况:包括得知火灾信息后的最初感觉(5个选项)和最初行动(5个选项)、确认火灾信息后的最初想法(4个选项)和采取的行动(4个选项)、从得知火灾发生到开始疏散约用时长(4个选项)、如何选择逃生路线(4个选项);
火灾逃生途中状况:包括逃生途中的想法(3个选项)、逃生途中周围人员的密度(3个选项)、逃生出口处的排队时间(3个选项)、逃生途中能否看清路线(3个选项)、找到逃生出口的时间(3个选项)、是否熟悉逃生路线、逃生所需总的时间(自答)。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为建筑防火专业的研究生。调查对象为5、6、7层火灾的亲历者。发放调查问卷176份,收回了164份,有效问卷有153份,回复率87%。与此同时,为了印证问卷答复的真实性,对部分重点对象进行了专门的访问。例如,选择原地避难的同学、逃生中情绪悲观的同学等。
3 火灾逃生行为反应调查结果
3.1 个人信息
调查对象为该校本科部的女生,年龄18~25岁。由于大学学生这一特殊的身份,被调查者具有年龄相似、教育背景统一、身体状况良好、行为敏捷等特征;调查对象彼此大都比较熟悉。
调查对象接受火灾安全教育知识的情况:14人(9.27%)从未接触过建筑火灾的相关知识;123人(81.46%)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积累了解一点火灾逃生训练和火灾安全的相关知识;14人(9.27%)接受过专门的火灾逃生训练和学习过火灾安全的相关知识。
3.2 火灾初始状况
调查对象在发生火灾时所处的位置:有64人(42%)在着火层,这其中还包括一名住在六层的女生;有141人(93%)在房间内;有2人(1% )在楼梯里;5人(3%)在走廊里。另外,有5人(3%)在上述位置之外的其他地方,即水房、阳台、洗手间等处。
调查对象火灾之前的行为特征:41人(27%)看电视,整理内务;有31人(20%)学习;有11人(7%)睡觉休息。另外,有70人(46%)进行其他活动,在访问中了解到这些活动包括上网、聊天、洗衣服等。
调查对象在火灾之前的身体状况,除一名女生在病中,但仍可自立行走外,所有的人都是健康的。
调查对象获悉火灾的途径:75人(49%)通过外面嘈杂声;40人(26%)由他人通知;33人(22%)通过闻到烧焦异味; 1人(0.6%)听到大火燃烧的声音;1人(0.6 %)看到火光;4人(3%)被烟气刺激而获悉发生火灾。后经调查访问,通过“闻到烧焦异味”获悉火灾信息的调查对象中约有81%的人,最初在闻到异味时根本没有在意,后听到嘈杂声后才确认火灾发生。
3.3 火灾初期行为反应状况
调查对象获悉火灾后的第一行为反应:有54人(35%)亲自走出宿舍查证;有24人(16%)通过向他人求证;有54人(35%)通知他人火灾信息;有10人(7%)报警求助(包括到一楼通知宿舍楼管理人员);仅有5人(3%)尝试救火;未回答的和提供多选的为6人(4%)。访问中,了解到大部分人有“身边不会发生火灾”、“不可能”、“愚人节的玩笑”的想法而怀疑火灾的真实性,从客观来说,这也拖延了逃生时间,延误了灭火的最佳时间。
调查对象获悉火灾信息后的心理状态,调查对象
获悉火灾信息后,有19人(12%)能够冷静的采取应对措施,有67人(44%)是比较冷静的;有35人(23%)比较紧张,26人(占17%)心情紧张,手忙脚乱;仅有5人(占3%)感觉非常恐惧,一时出现慌乱。
调查对象的逃生信心:有73人(48%)最初就认为生命不会有危险的;有58人(38%)认为自己一定能逃出去;有24人(16%)首先想到的是财产要烧毁了,但认为自己是可以逃出去的;有12人(8%)比较悲观,认为这次火灾中会有生命危险了。走访中证实她们分别是五层516,524房间的3人(发生火灾时516、524房间总人数为5人)——离失火宿舍较近;548房间1人(1人)——离失火宿舍最远、最晚获悉失火消息;六层605、606、610、624房间7人(9人)——失火宿舍上方附近;七层706房间1人(1人)——失火宿舍上方。
调查对象确认火灾后采取的行为:有110人(72%)立即离开现场,511房间的同学称“发现着火了,就很快跑下楼通知楼管,特别快”;有27人(18%)收拾贵重物品;8人(5%)帮助他人逃生;有8人(5%)选择了原地避难,主要是在起火宿舍附近的516、519、520、534宿舍,访问中了解到这些同学发现火灾时,已经是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据516的同学描述“当时楼道里已经布满浓烟,什么都看不清了,所以选择在阳台上等待救援”。
调查对象对逃生路线的选择: 111人(73%)选择从两侧的楼梯逃生,有同学称“就算烟挺浓的,凭感觉也能摸出去,不过好可怕”;有38人(25%)有从众心理,跟着大家走,有人觉得“跟人流走应该没问题”;有17(4%)选择最近楼梯逃生。
3.4 火灾逃生途中行为反应状态
调查对象在逃生途中的心理状态:有116人(76%)自我提示“冷静点,一定要逃出去”;有25人(占16%)告诫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能获救的”;仅有3人(占2%)认为“完了,我逃不出去了”;有9人(6%)称自己“什么也没有想”。
调查对象逃生途中感知的逃生密度:有75人(49%)觉得周围人很密;有46人(30%)觉得周围人员密度一般;有30人(20%)觉得周围人很少。
调查对象找到逃生出口所需时间:130人(85%)迅速在0~2 min里找到了逃生出口;有19人(12%)用了2~5 min,有人称“当时都有点蒙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了,呆了几分钟”、“明明该往左走的,结果走到右边好几步才反应过来走错了”;有2人(占1%)用了5 min时间,据了解这两个人是外宿舍过来的。
调查对象到达逃生出口时的排队时间:有144人(占94%)选择“需要排队0~2 min”;有3人(2%)选择“需要排队2~5 min”;1%选择“需要5 min以上”。
调查对象的视线清晰程度:有112人(73%)觉得视线清楚,看得清行进路线;有29人(19%)觉得视线模糊;有9人(6%)在行进途中完全摸索前进。视线模糊和完全摸索前进的同学主要是由靠东边宿舍逃出来的人。528房间的同学说:“着火时,对我们影响不太大,直到听到外面很吵闹,我们到走廊才发现着火了。”
3.5 逃生的总共花费的时间
112人(73%)在5 min以内迅速地逃出宿舍楼;38人(25%)的被调查者用了5~10 min;3人(2%)用了10 min以上。
4 疏散个体在逃生过程中的行为反应特征
4.1 行为特征
建筑火灾的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在火灾中的行为也是多样的、有差别的、甚至是复杂的。人们在感知火警信息后,首先要查证和确认,判断所面临的危险性,然后才决定要不要离开逃生场所和选择怎样的逃生途径;接下来事情才是具体的逃生行为。因此,笔者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叙述。
(1)一般火灾中调查对象获悉火灾信息的途径,29%由他人通知;23%闻到烧焦气味;21%通过外面嘈杂声;14%被烟气刺激;11%通过报警;1%通过其他途径。在本调查研究中,通过嘈杂声获悉火灾信息的人数比例(49%)远大于一般火灾中该类人数的比例,说明了调查对象确认火灾信息后基本上处于一种混乱状况。访问中也确实了解到“走廊里乱哄哄的,还有人被吓得大叫”的情况。本调查研究中调查对象获悉火灾信息途径与一般火灾的差异,如图2所示。
一般的火灾过程,第一行为分布呈现如下特征:33%的调查对象报警求助;16%的调查对象通知他人火灾信息;12%的调查对象外出求证;11%的调查对象尝试救火。11%向他人求证;未回答的和提供多选的为9%;打电话询问落实火警信息者占5%;其他占3%。相比而言,在本项调查研究中,调查对象“通过他人求证”(16%)和“通知他人火灾信息”(35%)的人数比例明显偏高。笔者分析这是由于调查对象的性别、学生身份及集体居住状态使得她们之间相互较为熟悉,并且经研究这种较高的熟悉程度对第一行为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火灾与一般火灾第一行为反应特征的差异,如图3所示。
调查研究中,调查对象“亲自外出求证”(35%)人数比例较高。笔者分析主要因为调查对象都是18~25岁的年轻人,而且又处于集体居住状态,她们的好奇心、探险精神、冲动感要比一般人和相同年龄段但离散的年轻人要强得多,这一点已被心理学研究所证实。当然这也有性别的因素。
此外,调查对象“报警求助”、“尝试救火”的人数比例明显较低,这也是符合调查对象性别特征的。
(2)从“调查对象对逃生路线的选择”、“调查对象确认火灾后采取的应对行为”和“调查对象逃生途中感知的逃生密度”三个选项分析,由于火灾具有突发性、多变性、高温性和烟毒性等特点,调查者在应激状态下表现的行为特征:惯性行为、从众行为和暂避行为。
对于惯性行为,调查发现有73%的人选择平常使用的路径逃生。调查对象几乎都是该栋宿舍长期居住者(2~3 a),火灾中因心理紧张等因素,不会过多的考虑逃生路径的选择,所以大都选择平时熟悉的路径。
从众行为,调查中有25%的人选择“跟着大家走”。广义上的从众行为是单纯的认为人多的地方是安全的、人多力量大、人多总是对的。而本调查中的调查对象都是女性,并且大多彼此认识或熟悉,更容易结成伙伴,这与广义上盲目的从众行为是有区别的,这时的从众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同伴的依赖行为。因此这也是校园火灾区别于一般的火灾的特点之一。
暂避行为,“调查对象确认火灾后采取的行为”选项分析发现,离失火宿舍较近,情况比较危险的516、519、520、534宿舍共有12名同学,其中有8人(67%)选择了原地避难。被调查者普遍想法是:“烟很大,好害怕”,“根本没想到会失火”,“人都跑光了”……
4.2 心理特征
事故致因逻辑关系指出:事故的直接致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而决定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心理因素。影响火灾受害者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包括火灾的突发性、消防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发生火灾的建筑空间熟悉程度和火灾亲历者的教育程度等因素。
通常,在火灾中有59.1%的人感到恐惧,18.2%感到不知所措,18.2%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调查对象获悉火灾后的心理状态”和“调查对象逃生信心”两个选项以及“调查对象在逃生途中的心理状态”选项看,大部分被调查者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逃生信心。但笔者通过调查访问发现,这部分心态较好、逃生信心较强的调查对象普遍觉得“着火的宿舍离我还远”、“我闭着眼睛都能走下来,有什么怕的”、“大家一起走就好了嘛”等,也就是说她们在逃生时基本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周围有提供依赖感的同伴。同时,对在“调查对象逃生信心”选项中选择比较悲观的主要分布在失火宿舍周围,受火灾影响较大,访问中了解到她们觉得“到处都是烟,什么都看不见,很害怕”、“宿舍就我一个人”、“人都跑光了”等,也就是说她们在逃生时处于相对危险的环境和落单的状态。火灾发生时,这12个人所在宿舍的总人数为16人,感到悲观的调查对象比例达到75%,这远高于一般火灾中感到悲观的人数比例。由此可以看出火灾逃生中对调查对象心理状态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所处环境的相对安全程度、对场所的熟悉程度、同伴数量等。当对环境和同伴的这种依赖性消失后,调查对象较容易出现产生恐惧、悲观心理。
5 结 论
笔者以某高校学生宿舍楼火灾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特殊的高校宿舍楼火灾的逃生行为同一般火灾相比较,从而研究和分析校园宿舍楼火灾中逃生者的反应行为特征。由于调查对象学生这一特殊身份使得她们具有以下特点:相同的教育背景、相似的年龄、较好的身体状况、较为敏捷的行动能力;同时,与一般的居民楼及宾馆等建筑物的使用者相比,她们更加熟悉所生活的环境和周围的同伴。因此,火灾逃生行为反应表现出以下特点:
(1)在获悉火灾后更倾向于告知他人或亲自求证;
(2)在逃生过程中表现出惯性行为、从众行为和暂
参考文献
[1]周文虎,邬效林.高校消防火灾工作潜伏的隐患与对策[J].人类工效学,2000,6(1):67-68.
[2]邬剑明,李英辉,杜红兵.火灾中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特点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3):35-38.
[3]李嘉华,王月明,雷劲松.火灾时人的避难心理行为及建筑疏散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1):39-41.
[4]李引擎.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3):198-200.
[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史行君,张树平.宾馆火灾逃生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1):89-91.
[7]沈政,林蔗芝.生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8]N.E Groner.Safety Science[J].2001,38:85-94.
[9]GUO Tie-nan,FU Zhi-min.Fire Safety Journal[J],2007,42:171-182.
[10]张树平,张耀泽,卢兆明,等.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映的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5):56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