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2024-09-09

人教版历史知识点(精选12篇)

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篇1

一、**和灾难

1.时间:1966~1976年

2.原因

(1)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发动““””。

(2)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3.开始: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成立“中央“”小组”, 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4.**表现:

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迫害,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5.抵制抗争:

①“二月逆流”: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②“四五运动”:1976年清明节,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被“_”镇压而结束。但它为粉碎“_”奠定了群众基础。

6.““””的实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危害:①政治上长期**;

②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

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④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8.““””教训(启示):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刘少奇于1969年11月,原国家副主席被迫害致死,是““””最大的冤案,表明在““””时期,民主与法制已被严重践踏。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9.13事件)

(1)时间:1971年9月

(2)原因: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政变被粉碎,林彪出逃,机毁人亡。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

(1)时间:1976年10月

(2)背景:

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后,江青集团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集团,十年**结束。

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篇2

问题一:材料信息无法支撑设问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也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呈现史料不够, 或缺乏史料支撑基础上的评论和认识就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 只能是“清谈”或“妄论”, 它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何成刚老师在《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中也谈到:“材料与问题, 问题与材料, 二者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 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 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 要么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考查对象的知识背景。”[1]但“学习延伸”的有些设计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

1.材料与问题脱节

例1.阅读与思考:16世纪时,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 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 荷兰和英国也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 天主教也传入日本, 并且很快传播, 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 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 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 禁止天主教的传入,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从此, 除荷兰外, 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 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议一议, 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的锁国政策为何能实行两百多年?从外因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大, 还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而且拓展海外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迫切。从内因看, 是由日本自然经济的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但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学生不可能找到这些原因, 而教材中也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17-19世纪德川幕府的状况, 所以这段材料无法支撑“锁国政策为何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这一设问。所以, 材料与设问之间是脱节的、无效的。笔者认为该题可以作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日本17-19世纪经济状况、等级制度、锁国政策内容等材料;

二是在设问上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1) 根据材料内容, 概括德川幕府感到的威胁来自哪几个方面?

(2) 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锁国政策延续两百多年的原因。

(3) 日本的锁国政策有何利弊?

(4) 锁国政策最终被打破, 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不丰富

例2.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弊端, 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 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 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 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 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这一问题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看待“斯大林模式”, 最后得出“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作用”的结论。但问题在于: (1) 材料中只呈现了两种观点, 没有支撑观点的论据———史料; (2) 教材中对“斯大林模式”也只是简单地、概括性地叙述。所以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直接采用教材的观点———“前功后过”、“功过居半”, 要么就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同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我觉得这一“学习延伸”可以通过设问的变化加以完善:

(1)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材料证明以上两种观点;

(2) 结合史实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3) “斯大林模式”的成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4)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素养,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和影响的方法, 并形成“他为我用”、“古为今用”的历史意识。

3.主观色彩强, 缺乏材料支撑

例3.讨论一下, 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 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材中对“洋务运动”介绍甚少, 而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更是只字未提, 史学界对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况且慈禧之所以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洋务派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更有其主观意图, 如果不顾事实,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妄加猜测、主观臆断, 就会与历史本真南辕北辙[2]。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不是仅仅把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事实上, 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 ……[3]同时, 这一设计将“主观”问题纳入到“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显然是不恰当的。

问题二:问题过于宏大

专业术语多、历史概念多、概括性强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普遍现象, 而这一现象反映到“学习延伸”中就表现为有的问题过于宏大, 学生无法回答, 从而变成“学习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色彩太强

例4.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思辩色彩很强, 它涉及到早期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大的历史概念, 更涉及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任务、奋斗目标、革命动力、斗争方式等抽象的历史概念, 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后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才能理解这一观点。但显然, 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看是无法达到的, 所以,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呈现的时机不恰当, 可安排给文科班级在一轮复习中使用, 如果要让高一学生初步掌握这个观点, 不妨采用其他方式。如设计成选择题: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政权 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一观点, 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埋下伏笔。

2.涉及范围太广

例5.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 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题不仅时间跨度大, 而且涉及范围广, 涉及到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人民主权、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等专业性、术语性很强的历史概念, 在此情况下, 让学生谈认识, 不知从何谈起。

3.设问太抽象

例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部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比较一下, 看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哪些法律, 学生是可以做到的, 但问题在于“有什么变化?”这一设问, 如果对相关法律没有了解和分析, 是不可能进行比较的, 即使了解了相关的内容, 那么从哪些方面谈“变化”?所以这样抽象的设问是空洞的、不恰当的, 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更是无效的了。

问题三:思维含量偏低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而历史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 所以用何种方式编写, 选择怎样的内容, 设计怎样的问题和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学习延伸”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偏低, 不能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或者不利于启导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内容导致

例7.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的内容, 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列表。 (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这个设计的思维含量很低, 学生只需从教材中按序摘抄就行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设以下问题会更好。

(1) 概括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 你能否归纳出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客观条件外, 主观上必须怎样努力?

(3) 你从伟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2.设问偏差导致

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但设问形式的偏差却导致了思维含量的降低。

例8.1939年5月,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 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 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说说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 但问题是教材中对五四运动的结论很明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 青年学生是先锋,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学生对此问题很有可能不加深层次思考而照搬教材结论。这样就使本来还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却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 根本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成为领导阶级, 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的变化, 并导致了革命形势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得到这些认识?笔者认为, 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性思维。达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历史教学高层次要求, 使学生思维达到深刻性, 可以有许多途径, 而其中之一就是来源于问题的层次性。所以该设计可通过层层深入的设问来提高思维含量,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1) 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比较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2) 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不同在哪儿?为什么?

(3)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 纵观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你得到哪些认识?

3.设计形式导致

笔者统计了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学习延伸”设计的学习活动, 共74条, 具体分布如下:

从统计情况不难发现, “学习延伸”的设计形式相对单一, 主要集中在“材料分析”这一形式上。确实, 材料分析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甄别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且与高考题型趋向一致。但历史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等[5]。每种能力又包含多方面要素, 如“历史研究能力”就包含“获取历史资料”、“向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整理时空知识、建构故事、解释历史陈述”等;“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则包含“分析事件所涉及到的价值观”、“选择解决方法”、“评价某个决定的后果”等要素。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单凭“材料分析”这一形式是难以达到的, 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学生思维渠道的狭隘和思维习惯的缺失, 并导致思维能力的降低。所以, 笔者认为, “学习延伸”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上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激趣性; (2) 要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现学生思考的心理过程; (3) 要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并为之创造条件、指导方法;

(4) 要增加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活动设计。

“学习延伸”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但只有科学设计, 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才能贴近学生实际, 才能使它成为教材的“亮点”, 成为“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2]刘玉广.历史教学应当杜绝主观臆断.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3]李宪.再谈一堂好课的标准.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5) .

[4]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人教版与香港龄记版历史教材对比 篇3

关键词:人教版;龄记版;教学方式

关于教材的对比,内地的人教版和岳麓版为主的教材对比的文章已经屡见不鲜。关于这两本教材相互比较的研究文章也层出不穷。那么,笔者引入香港的历史教材与内地相比,或许有新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

笔者引用的香港历史教材是香港龄记出版社编写的《新探索中国史》甲部课程第四册上。《新探索中国史》系列为第四、五、六册,该三册前两册分上下,后一册分六个单元,共十本书。其中第四、五册属于历史发展部分(必修部分),第六册属于历史专题部分(选修部分)。《新探索中国史》符合高中新学制中史科教程,在历史发展部分(必修部分)中,侧重时序式设计,分别为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以突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在历史专题部分(选修部分)侧重主题式设计。为了配合“探究式学习”模式,《新探索中国史》设有多元化的专题项目,以充分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例如:探究现场、探究焦点、史料解读、探究主题、自习材料等。

本文主要将龄记出版社编写的新探索中国史甲部上第二单元秦汉史第2节秦始皇的统治措施中,选取了政治方面(第75页)与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进行比对。

首先在正文前的“探究现场”专题里,是对辨析称号考察的三个选择题进行的设问:“下列哪两项是远古部落联盟共主的称号?下列哪一项是西周时天子专用的称号?下列哪一项是战国末秦王嬴政自创的称号?”可选择的选项有:王,皇,帝,皇帝,黄帝。在课前设问,可以使学生知道本节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所在。在接下来“探究焦点”中,提出设问:“嬴政自号为秦始皇,他推行的统治措施中,有哪些是他始创的?”可以使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学习。正文部分,总共分了五个小节,分别是:1.确立皇帝至尊的地位,2.设立中央政府,3.全面推行郡县制,4.统一法律制度,5.防止反秦活动。

第一小节“确立皇帝至尊地位”在内容上与人教版介绍“至高无上的皇权”相似,但是龄记版这一小节旁边的“史料解读”里,是直接引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秦始皇采用皇帝称号的史料。本节的附图是甘肃镇原出土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颁发诏令的秦代诏版,这与人教版附图阳陵虎符略有不同,但都反映了皇帝加强集权的表现。在本节之后的“探究主题”中,举出了四份资料,针对四份资料,提出了“周人宣扬天命论,与秦始皇以封禅表示自己得天命,有什么异同”和“有史学家指秦始皇封禅、建阿房宫和陵墓,是为了鼓吹君权神授的思想,从而加强统治,你是否同意”这样具有创新建设意义的开放性问题。

在第二“设立中央政府”部分,描述了秦代中央政府设立的三個重要官员来辅助皇帝,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并介绍了他们的职能,这点与人教版教材内容相似。但在内容后补充了:另设“九卿”,执掌皇室和政府事务,所有中央官员由皇帝任免,权威不得世袭,这比人教版的编写“丞相之下还有诸卿”要详细很多。

在第三“全面推行郡县制”部分,正文内容是秦始皇没有采用本国贵族恢复封建的主张,采纳李斯的建议,取消分封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5郡,全国合共为41郡。各郡以郡守为长官,郡丞辅助,郡尉管军事。郡下各县以县令为最高长官,县丞、县尉辅助。所有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依皇帝的意旨办事。这段内容与人教版教材关于郡县制相比,郡县的数目和变更在正文中写出,而人教版将后来变更的郡数列在下面的脚注;在地方官僚机构方面的介绍,更是详细介绍了郡县各级官阶和职能,这比人教版要详细得多。在这部分旁边的“史料解读”里是废封建、置郡县,列出了《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原文史料,并在后面附有译文。这就使学生会思考设郡县、废分封的依据和缘由,这比人教版仅仅给出推行郡县制的结论要更加全面。

在第四部分“统一法律制度”里,介绍了商鞅变法,据李悝的《法经》修订秦律,在统一六国后,将秦律推行全国。并介绍了秦律的严苛。在“史事细说”中列举了秦法严苛和秦始皇法外施行的事例,并有思考题:“皇帝法外施行,其他人是否可以制止,有什么坏处?”促使学生思考法律是否会有效地制约君权,这是人教版教材所没有的。

第五部分是“防止反秦活动”,内容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拆毁六国城墙,没收兵器在咸阳销毁,铸成量铜钟和12金人,迁移富户到咸阳。这样的目的是防止反秦叛乱的发生。在旁边的“史料解读”里是关于遏制反秦势力的介绍,直接引用的是贾谊《过秦论》的文章,并提出了思考题:“你认为毁城墙、收兵器,是否是防止动乱的有效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秦朝政治措施进行对比,我认为两本教材从宏观的内容编写上差异不大,龄记版多增加了法律和反秦的政治部分。但是在细节比较上,龄记版更胜一筹。

教师依据人教版教材进行授课,多吸收龄记版教材的优点,例如收集大量的史料和相关的历史照片,同时在课堂上针对历史知识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人教版八下历史重点知识点 篇4

1.背 景:

①““””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

②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1978年底

3.主要内容:

①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表现

①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消““””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②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③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2.影响:

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5

(1)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口诀记忆:割占香港岛,赔款也不少。广厦福宁上,关税需商量。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背景: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在1856年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8)和《北京条约》(1860)。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口诀记忆:辽台澎湖2亿两,沙重苏杭设工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发起反帝爱国运动。

(2)结果:19,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口诀记忆:赔款使馆禁反帝,拆除炮台驻要地。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6

1、文字:

(1)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铭文。

(3)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4)竹书、帛书: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5)小篆、隶书: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简单的隶书。

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

2、思想家老子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后被道教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就是宋代道教的老子的石造像)

3、孔子: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教育: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

(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它既消除了水患,有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

5、百家争鸣: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有:

(1)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具有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2)墨家:创始人——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3)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

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篇7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材,人教版,认识

现行的2003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是我国教育部门针对“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争相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1) 这一大的背景下, 结合我国教育现状, “通过吸收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和优点” (2) 而编写的一套历史教材。该版教材从我国实际社会教育状况出发, 体现了我国当前客观的教育规律与教育特点, 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主要表现有:“体例追求大而全;教材观点上过于滞后;教学理念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仍时有体现;对历史人物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作客观介绍, 而是以教条的阶级观点妄下结论。” (3) 对于这些宏观上的缺陷, 已有学者做过整理研究, 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笔者着眼点在于从微观入手, 将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 进而谈谈自己对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两点认识。

一、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脸谱化

“人物是历史的链条”, 讲历史离不开人;讲人离不开功过善恶。我们的历史教学通过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点评, 特别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立言、立德、立功的分析和研究, 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能力、独立的精神及高尚的人文情怀。这是历史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 也是“以史为鉴”的需要。

从本质上讲, 我们所学的都是历史的陈迹, 而这种间接认识, 必然导致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 “盖棺”却亦难“论定”。这是历史发展的常态, 正因为如此, 才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但是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 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价,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没能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刻、全面、客观的评价, 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产生偏差, 无法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甚至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现行的历史教材中, 仍习惯给历史人物“戴帽子”、“贴标签”, 并且将他们划分派别, 装入不同阶级属性的“筐子”。这样历史教师在讲述过程中的确省去了很多对历史概念阐释的麻烦, 然而, 这种用派别、阶级属性将人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不仅使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趋于脸谱化, 使教学陷入僵化, 还远离了历史教育教学的本意。

必修1“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部分的结尾讲道:“在革命的紧要关头, 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限制工农运动, 放弃革命领导权, 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汪精卫决定与共产党决裂, 7月15日, 大肆捕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在历史教材的叙述中, 陈独秀被贴上了拘泥保守、停步不前、悲观软弱的“右倾”标签, 学生会认为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主要责任在于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其实, 陈独秀曾说:“我与蒋介石不共戴天, 他杀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还有我的两个儿子, 我们和他们是有仇的。现在大敌当前, 只是共赴国难而已。”陈独秀一生所守定不变者, 是进化、民主、科学、爱国和社会主义五大根本问题, 始终如一, 至死不渝。直至晚年, 贫病交加, 四面受敌, 靠接济度日之时, 仍不遗余力地探索变革之道, 期望再造中华。陈独秀作为一个革命者仍值得我们景仰, 并且在大革命中, 中共中央实际受制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政治局,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实际权力和工作范围是很小的, 并且“国共合作”对于共产党来说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当时的共产党不过是几百人的小党, 与国民党比起来势单力薄, 而且苏联一直以牺牲中共的利益来实现“国苏合作”。所以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是在这双重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的行为, 不仅仅是个人的错误。

复旦大学的金重远教授在《两个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兼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文中指出了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政治气候的影响;时代背景的作用;历史资料的制约;文艺作品的误导。这些社会因素或多或少会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且由于教材版面设计及对于教材整体效果、编订周期的考虑,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难免偏颇, 但是这种偏差很容易误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赵亚夫老师认为历史课程应当追求公民教育, “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一定是智慧型的历史, 而非断章取义的历史。有助于公民自我认识的历史一定是反思型的历史, 而非顾盼自雄的历史” (4) 。这种公民教育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对即将进入大学, 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化底蕴, 而且赋予他们国际竞争的优势。所以, 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慎重, 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原则下, 尽量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对历史人物给出评价。

二、对历史事件界定的片面性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推进, 而众多的历史事件就是它源源不断的动力, 也正是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连接组成了历史。所以, 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及怎样评价, 便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的教材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呈现, 并不完善, 甚至有些事比较片面的。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 其认知水平还不太成熟, 教材中这些并不完善的内容, 会影响其全面地、理性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对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 教材中是这样评价的:“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 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外患接踵而至, 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国人对于这种国仇家恨的愤慨之情, 这种愤慨多数来自于民间对于历史真实的想象, 因而想象出外国人的极端凶残和别有用心, 进而产生一种对外来文明过分的敌视心理” (5) 。的确,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在列强铁骑蹂躏之下的屈辱的历史。但是, 我们在一味承认屈辱的同时, 是否应该对战争做出其他反思?

鸦片战争最为屈辱的表现便是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割香港岛给英国 (第三条) 。割让香港岛对于我们现在来讲, 对中国无论是从国防、经济还是国家主权的完整性方面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1840年的香港, 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渔村, 人口只有200来人, 经济状况非常差, 几乎食不饱腹, 与现在的“东方之珠”、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简直有天壤之别。当时的清政府和民众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惋惜愤慨, 而且战争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是常有之事, “开疆拓土”也是战争的常态, 况且是对香港这种当时认为没有太大价值、偏居一隅的地方。第二部分战争赔款 (第四、五、六、七条) 。鸦片虽是天下第一大流毒, 应当予以禁止。林则徐将鸦片直接收缴销毁的行为, 其实已经把英国至于不平等的地位, 对于天朝上国来说, 英国只是蛮夷之族, 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独裁的一种彰显, 此后才引来英国以此为借口的对中国鸦片的大肆倾销。第三部分五口通商和关税协定 (第二条、第十条) 。茅海建先生认为:“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 很难简单地以平等不平等来界定。且从长远来看, 五口通商等做法的负面作用在不断隐退, 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直至本世纪 (20世纪) , 正面效应超过了负面作用。” (6)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五口通商也包含着自由贸易的精神, 英国人所带来的先进的工业文明极大地冲击了当时闭目塞听的中国, 使中国也走进了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中。当时的清政府腐朽不堪、卖官鬻爵成风, 而关税协定, 可避免清政府官员的恶意讹诈, 对维护市场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 鸦片战争并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很多学者也都在反思, 近代以来的中西交融, 不宜被过分妖魔化。作为身在全球一体化中的学生, 更多地应该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去看待历史, 教材也应更为客观、全面地呈现历史事件, 而不应直接下一定论。

赵亚夫在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中提出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即加强教学的实证性研究, 以使我们彻底摆脱经验型教学研究的套路 (7) 。所有教材内容的呈现, 应更多地具有探究性, 引导学生对历史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严谨的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说服力, 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历史史实,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怀和批判性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黎昕.1993年人教版与200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比较——以《鸦片战争》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11.

[2]赵克礼.中学历史课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赵亚夫.历史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与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 2006 (4) .

[4]林嘉文.对鸦片战争的一些思考[J].西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4 (4) .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12:21.

[6]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 2009 (4) .

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看法 篇8

一、未能有效继承旧教材的优点

1.对重要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

地图对历史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旧教材在讲述“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相关知识时,展示了战略反攻示意图,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就可以对战略反攻的意图一目了然,从而迅速分析出战略反攻的目的。但可惜的是,新教材删掉了这幅图。又如,旧教材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形势时,分别展示了春秋和战国时期形势示意图,通过对这两幅图的对比,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封制的内容,还可以借此分析当时的政治总体趋势。所以,新教材在对这两幅地图的处理上有失偏颇。

2.过多强调横向对比,忽视纵向对比。

新教材在编写时由于过度强调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模块的横向对比,而对历史事件的纵向对比不足。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对于历史教学来说缺一不可。另外,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来看,纵向对比更易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例如,旧教材在编写时,无论是中国史还是外国史,基本上都是按编年体进行编写的,这样的编写顺序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各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历史形成整体框架意识。而新教材各章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各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实,在对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模块进行编写时,可以沿用旧教材的编写思路,既有横向对比,又有纵向对比。

二、对历史材料的采用尚有不足

采用的历史材料最好是第一史料,即原始史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历史。另外,在引用历史材料时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会曲解原始材料的意思。新教材在引用历史材料方面稍有欠缺。例如,新教材在对老子思想进行概括时提到:“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中“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与“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相接,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这句话完全可以采用原话,或者改为“他希望回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又如,在阐述南京大屠杀时,教材可以结合实物史料进行论述,这样不仅生动形象,还有助于揭露日军的罪行。但是新教材只是干巴巴地写道:“六周之内,屠杀……超过三十万人。”

三、对一些重大史实或基本概念的编写不够严谨

教材编写的严谨程度不仅关系到教材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历史教材更应严谨,因为历史教材要还原历史面貌,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以史为鉴。但是新版历史教材在一些重大史实和基本概念的编写上缺乏严谨态度。

例如,在讲述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时,用的标题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众所周知,希腊包括很多城邦国家,而雅典只是其中的一个城邦国家。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而斯巴达等城邦国家实行的却不是民主政治,因而直接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作标题,不够严谨。

又如,教材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这段描述存在着“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的混淆问题。“根本原因”指的是本质原因,“主要原因”指的是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因此,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应该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正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才会弱小,才使得封建势力相对强大。而教材中所说的“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应该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再如,教材在描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时这样写道:“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句话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与“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之间缺少了我国商人大体出现的时间,因此很多人根据这句话得出我国商人最早出现于商朝。而这严重偏离了史实,根据考古研究,目前对我国商人最早出现于什么时间,有“夏朝晚期”和“周武王灭商王之后”两种说法。

人教版八上历史知识点 篇9

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 篇10

【时代特征】

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1.制度的确立:

(1)工业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政治上: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制度上: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道路探索: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

(3)建设成就: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核心考点】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是“一五”计划;法律保证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实施背景是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分布的特点:地域上主要在东北地区,行业上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6.“一五”计划的成就有: “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7.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加入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实现公私合营,采取的政策是赎买政策。

1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11.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66—1976年的“-”是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12.英模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篇11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历史 战后国际关系史 教学设计

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与现今社会的格局关系密切。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里,一战、二战及冷战相关的知识占有很大的比重,包含了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将教材了解透彻。

一、战后国际关系史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由于教学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保证教学目标、内容及课堂互动环节能进行有效结合,切记不可盲目教学,需保证每个环节都具有教学意义,以教材为主,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

(二)学生为历史课堂的主体原则

教师需对教学难点进行划分,让学生利用其所学知识对难点进行解答,根据学生理解较为薄弱的地方与学生解答不完整的地方进行讲解,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水平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三)开放性原则

教学方式需要紧追时代的脚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等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可对与战后国际关系有关的大型的社会活动资料进行收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对教材中的“答案”进行讲解时,可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尊重学生的每个观点。

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材的内容过于死板,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注重对政治、经济等大型事件及科技发展史的讲解,过于理论化,却缺少对历史重要人物的描述,且内容连接性不强,在学生没有较好的初中历史功底时,无法快速地将高中的战后关系史进行有效结合,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二)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教师自身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学素养,课前没有设计合理的教学教案,也未能对各个学生间的水平进行了解,较为注重板书,一堂课下来学生花了较多的时间对笔记进行抄录,留给学生探讨的时间较少,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战后国际关系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二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教师将全球化经济讲解得非常透彻,可部分教师却忽略了对政治一体化的讲解。

三、教学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学习成果将要达到什么程度的一个标准,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实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等问题。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差异与学习能力及教材难点,为下一堂课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掌握战后国际关系,并能进行合理应用。

(二)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明确教学重点,教材只是将课程内容进行了编排,并没有指出每章的重点在哪。教师还要将所有的内容进行串联,对课内涉及的历史人物进行概述,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将教材读透,能对各个章节的内容制定教学难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重点进行选择:

1. 历史事件的发展地位。一节课会涉及多个历史事件,因此,对其影响及对历史进程的推进作用进行分析。如冷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该体系不仅体现了战后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在国际关系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可作为教学难点,但如果还涉及经济一体化,就需权衡两者,哪个对发展史有更深远的影响。

2. 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需要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结合,历史地位在学生已掌握的情况下,可将其他重点进行分析,如历史事件、任务、制度与重要性。

(三)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历史文化的传授者,是学生的典范,首先历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能以身作则。每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找出自身的不足,当学生指出了自己的问题时,不能用教师的权威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鼓励学生向老师指明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充满上历史课的兴趣,并且愿意将自己遇到的难题提出来,共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

高中历史教师还需完整、全面地把握专业知识,并不断地充实自身学识,可在教学课堂中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而不只是照搬教材内容。另外对其他学科也要有一定的掌握,因为,历史这门学科涉及面较广,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战后国际关系史的教学方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读透课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战后国际关系较为复杂,且教材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内容过于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大了教学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设计时,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或是对历史人物进行简要讲解,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自主学习,且能把自身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且需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

【参考文献】

[1]王瑞.人教版高中历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篇12

一、关于“秦始皇”称法时间及其数值范围表示规范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1 (2007年1月第3版, 后引该版本, 不再一一注明) 第9页秦始皇像下注解为:秦始皇 (前246—前210年在位)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才开始自称“始皇帝”, 何来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称谓已存在?前246—前210年实为嬴政在位时间, 与秦始皇在位时间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并且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所规定范围之内的出版物中,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范围时, 使用浪纹式连接号“~”, 嬴政在位时间范围用的“——”不符合规范。这种不符合规范的例子还有16页的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 38页的沃尔波尔 (1676-1745) , 40页的华盛顿 (1732-1799) 等等。

二、关于袁世凯被称为“北洋军阀头子”的时间问题

必修1的64页:辛亥革命爆发后, 清廷任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主持军政, 企图挽救危局……

我们知道, 国内外学术界对北洋军阀时期的界定是不同的, “北洋军阀时期”的使用在大陆学界没有太大的异议,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所谓北洋军阀, 是指从辛亥革命后窜窃政权的袁世凯起到蒋介石国民党军阀出现以前的军阀势力”[1]。而港台学者及国外学者认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在袁世凯死后的1916年到1927年。换句话说, 袁世凯统治时期不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内。照这样看来, 在清王朝还未灭亡, 袁世凯刚刚被清廷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时, 且此时袁世凯尚未窃取到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若称此时的袁世凯为“北洋军阀头子”恐怕不太准确。张华腾先生对北洋、北洋派和北洋军阀词语作了细致的考察, 认为应该用“北洋集团”这个中性词语来表达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 “北洋集团崛起于清末新政, 发展于民国初年, 袁世凯称帝及其以后, 北洋集团演变为北洋军阀。北洋集团孕育了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北洋集团发展的最后阶段, 也是北洋集团走向灭亡的阶段。”[2]所以, 我们把北洋军阀头子改为北洋集团头子或许更好。

三、关于内阁总理产生办法问题

必修1第64页对内阁总理产生办法问题表述为: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而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07年3月第2版) 第35页却为:国务员包括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 由临时大总统任命。面对二者不同表述, 内阁总理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临时大总统, 得任免文武职员, 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 须得参议院之同意。这样说来: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的说法似乎不太准确了。曾任国会议长的吴景濂说:“......自国务总理以及各国务员, 由大总统提出, 交临时参议院同意。”并称其“始终侧身与议, 故知之较详”[3]。孤证不取, 我们还可以参阅“孙文等参议院同意唐绍仪为国务总理复袁世凯电”:

1. 孙文电

顷得参议院咨云:……现国务总理拟派唐君绍仪, 请将此电送交参议院, 求其同意。云云。咨请本院议决咨复转复等语。本日常会经将此案提出, 已得多数同意。为此咨复, 请转复新举临时大总统袁即行任命可也……

2. 参议院电

昨接孙总统咨称:得尊电开:国务总理拟派唐君绍仪, 请送交本院, 求其同意。经本院于本日常会提出公议, 已得多数同意。特此电闻。参议院, 十一日。

临时公报元年三月十七日[4]

由此可见, 国务总理事先拟派, 再送交参议院求其同意, 然后由临时大总统任命即可。所以有学者认为, “内阁不是由议会中的多数派或党派联合来组织, 而是由总统来提名 (议会批准) ”是“《临时约法》所造成的困境之一”[5]。这些都可说明国务总理产生的方式。

四、关于《辛丑条约》应赔白银精确数量问题

必修1第60页对《辛丑条约》赔款数量表述: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 分39年还清, 本息合计9.8亿两。

如此之精确的数据——9.8亿两, 让人不得不质疑《辛丑条约》中赔款数量是怎么计算出的。据记载, 赔款的偿还方法是将4亿5千万两的赔款本金分成5组:A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149, 350, 500两”;B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125, 694, 000两”;C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321, 984, 000两”;D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108, 012, 500两”;E组应付“本利合计共银277, 197, 150两”, “5组39年内应付利银532, 238, 150两, 本利合计共银982, 238, 150两。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数字显然仅包括1902年到1940年39年还本付息的款额”。然而, 我们常常把“1901年下半年的利银及复利银共9, 630, 000两”忽略遗漏, 所以“庚子赔款应付总额的确切数字当为银991, 868, 150两。”[6]教科书整整9.8亿两的应赔之数是对数字精确的表述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数据我们不可能精确地表述, 适当的采用模糊表述未尝不可, 改为9.8亿多两或许更好。

五、关于谁最早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问题

必修3 (2007年1月第3版) 第9页表述: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事实上董仲舒并没有提出“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的正式条文。他只是将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伦理关系纳入到“阳尊阴卑”的思想构架中来, 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 皆取诸阴阳之道”, “王道之三纲, 可求于天”。“三纲”的语词虽已出现, 意思也很明确, 但正式条文的“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仍旧没有提出来。后来的《白虎通·三纲六纪》又说:“三纲者, 何谓也, 君臣、父子、夫妇也。”再到孔颖达时, 他疏:“《礼维·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至此,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的“三纲”正式条文就明确提出了。教科书所说的归纳为“三纲五常”的“后人”是指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 他将“三纲”和“五常”首次并提连称, 在《论语·为政》篇里的对“子曰: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这句所作的注是:“所因, 谓三纲五常;所损益, 谓文质三统。”

六、关于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问题

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07年3月第3版) 63页说: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笔者认为, 国民党“一大”上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说法不太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知道, 在国民党一大的文献中, 是没有出现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概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最早出现于1926年1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党左派问题决议案》的文献中, “赞成继续孙中山、廖仲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大政策的分子是左派, 反对者便是右派。”[7]这说明, “三大政策”概念的概括使用是在国民党“一大”后。但是从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及孙中山的讲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是接受了中共的反帝反封的主张, 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可以在“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一句前加上一个限定, 即“在事实上”。这样就更能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了。

参考文献

[1]荣孟源.北洋军阀的来历.历史教学, 1956 (4) .

[2]张华腾.北洋军阀词语探源——简论北洋军阀、北洋集团概念的使用.史林, 2008 (3) .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 (第八集)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二辑)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5]张辉.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缺陷.法制与社会, 2008 (25) .

[6]周志初.庚子赔款本息的计算方法及应付数额.历史档案, 1992 (4) .

上一篇:学雷锋征文作文满分下一篇:模切主管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