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短小的故事

2024-08-13

关于儿童短小的故事(共10篇)

关于儿童短小的故事 篇1

1.故事是伟大的

不要小看故事, 不要小看故事讲述, 千万。

20世纪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 “特定的人类生命, 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充满着最终可以当作故事来讲的事件……”的确, 故事与人类生命紧密相连, 进而可以认为, 故事本应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形态, 创造故事是在创造生命, 讲述故事是在讲述生命意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故事叙述界定为“戏剧性的模仿和人类行为的构想, 而叙述故事的艺术便给予我们一个人人可以分享的世界”。的确, 故事的叙述与倾听, 是在交流、分享, 是在感悟和思考, 在这一分享世界里大家都在进步。理查德·卡尼, 这位波士顿学院的教授认为, “叙述故事就是将时间从零碎的时刻与个人无关的消逝向一种模式、情节、神话转变。从而将时间人格化”。的确, 人格已融化在时间里, 融化在故事里。创造与讲述故事的深层意义是对时间的追寻, 对价值完善的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汀阳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故事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故事”。的确, 讲述故事正是讲述文化, 享用文化, 文化这一故事让我们拥有文化的思考, 而文化的进步让我们迈向自由的境界。

所以, 故事是伟大的。

2.儿童立场是神圣的

教育有自己的立场, 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只有真正站在儿童立场上, 才会有真正教育、良好教育的发生;如果抛弃儿童立场, 站在另外的立场上, 教育很可能是一种“伪教育”, 甚至是“反教育”。

儿童立场既复杂又简单。说其复杂, 是因为儿童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复杂、丰富而又神秘的世界, 要对儿童立场进行界定、阐释, 还涉及诸多问题, 需要认证、厘清, 也是很复杂的事。说其简单, 是因为陶行知早就认为, “儿童社会要充满着简单之美”。儿童立场, 就是把儿童当主语, 从儿童出发, 把儿童发展当作评判教育的根本的、唯一的尺度和原则。因此, 说简单, 其实不简单, 真正想儿童之所想, 为儿童之所为, 谈何容易?

法国女革命家、思想家卢森堡曾经批评那些革命家, 在急急忙忙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常常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 她认定这是一件罪行。而我们呢, 我们也常常在赶往教育这一太阳下最崇高事业的路上, 撞倒了孩子, 因为我们不知道儿童是谁, 儿童在哪里;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儿童立场上。不管是自觉还是无意, 我们也会“犯罪”——这是站在儿童立场上勇敢的自我发现与自我批判。斯霞、霍懋征、李吉林……决不会这样, 因为她们有坚定而鲜明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 既是教师的教育法则, 又应成为教师的人格特征。实践与理论、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 优秀的教师首先是坚定地站在儿童立场上的出色的儿童研究专家;甚至可以说, 教育家首先是儿童教育家, 说到底是儿童教育家。

所以, 儿童立场是神圣的。

3.儿童立场在故事中

儿童立场不是虚无缥缈的, 它实实在在, 有自己的落脚点和载体。教育行为是儿童立场的落脚点, 也是儿童立场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儿童立场,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不同的教育行为折射出不同的儿童立场。

一个个教育行为或者教育事件, 其实是一个个教育故事;教育故事是教育行为、教育事件的凝聚。犹如文化是一个故事, 教育也是一个故事, 是一个个教育行为编织的故事, 一个个故事中透析着儿童立场的密码。

儿童喜欢听故事。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 而往往是故事。要让知识、概念、道理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应当把它们寓于故事中, 故事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 正是教育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

儿童本身就是故事。童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故事世界, 在童年的天空下, 是一片故事的田野。从这个意义上去说, 建构、丰富童年生活就是建构、丰富童年的故事田野。同样, 教师建构、完善、坚守自己的儿童立场首先要建构、丰富自己关于儿童立场的故事田野。事实上, 一个有故事的教师, 一个会讲故事的教师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的教育故事与儿童立场融为一体, 所以, 端正、坚守儿童立场不妨从创造与解读儿童故事和教育故事入手。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更具体生动、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更易于流传, 能影响更多的人。我以为,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应该成为教师校本研修和培训的课程, 关于儿童立场的故事, 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可以想见, 当所有教师都讲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都有自己关于儿童立场故事的时候, 这该是一种多么精彩、神圣的教育情景与气象啊!

所以, 从故事中去寻找、明晰儿童立场, 是一种智慧。

二、经典故事中的儿童立场

第一个故事:一棵倒长的树

一棵树树根向上翻长了, 而树枝树干往地下长了, 它倒长了。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刨地时发现了这棵奇异的树, 压抑不住好奇心, 顺着树干往下爬。爬呀爬呀, 这棵倒长的树里是一个奇妙的王国, 王国里美丽富饶, 而且, 想要什么, 只要一按电钮, 就来什么了, 这真是个科学化、现代化的童话世界。可是, 这世界不见一个人影, 静寂得可怕。当他爬到最下边, 也就是树冠顶端的时候, 眼前一亮——他看见了一个人, 而且是与他年纪一般大小的小孩!那小孩坐在金碧辉煌的宝座上一动不动, 原来是一个小皇帝。小皇帝没有脚, 一双手只剩下右手残存的一根食指。小皇帝看到不速之客欣喜若狂。小皇帝告诉他, 老皇帝已将整个王国的生活都自动化了, 需要什么只要按动电钮就能办到, 于是老皇帝把除了他们父子外所有的人全部杀掉, 因为王国里已不需要人干活了。

小皇帝不喜欢这个华丽、富有却寂寞无比的世界, 老皇帝害怕儿子离开, 死前就把儿子的脚和9个手指都砍掉, 反正只要一个食指就能无穷无尽地享受。小皇帝陷入孤独痛苦的深渊, 央求穷小孩带他离开。于是, 穷小孩背着他从这棵倒长的树往上爬, 虽然树根外面有着许多的苦难和纷争。

这是个幻想故事。现实世界中的树不会倒长, 倒长的树虽然发生在幻想的世界中, 却是现实世界的映照。对这棵倒长的树, 可以有许多角度的解读。但是, 重要的是, 我们要站在儿童立场上来解读。倒长的树, 是一种隐喻和象征, 它是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看世界和教育, 表达了他们对成人世界的控诉与抗议, 也表达了对真正属于自己世界的呼唤和争取, 其中隐藏着许多对儿童立场的认识与理解。其一, 儿童是人, 所谓儿童立场, 首先是把儿童真正当作人的立场。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 失去了自由, 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故事中, 老皇帝砍掉了小皇帝的脚和手指, 正是剥夺了小皇帝作为人的权利和自由——小皇帝已不是人了, 更不是孩子了。而且, 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剥夺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爱。这是爱吗?在儿童立场上, 爱是对儿童作为人的自由的保护, 否则, 再多的爱也不是爱, 因为, 这样的爱是一棵“倒长的树”。其二, 儿童发展有自己的规律, 所谓儿童立场是遵循规律, 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儿童的发展应当向上、向前、向外, 犹如一棵树, 伸向蓝天, 伸向太阳。倒长, 不是规律, 是违反了规律。违反规律的教育必然是对儿童成长野蛮、残酷的绑架与残害, 是从根本上扼杀了儿童, “倒长的树”, 伸向的是黑暗和地狱。儿童应当成长为一棵向上的树。其三, 儿童发展要经受锻炼, 所谓儿童立场就是要让儿童在锻炼中成长。倒长, 违反了规律, 但“顺长”并不否定挫折和困难, 免不了苦难与纷争。“顺长”需要爱心支撑, 还需要意志的支撑, 只有在风雨中, 才能长成一棵坚强的树。其四, 儿童需要过完整的生活, 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伙伴, 所谓儿童立场, 就是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的生活方式。儿童脱离了伙伴, 就会寂寞无比, 甚至恐怖至死。儿童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否则就成了一具物质的躯壳。让儿童去活动、去劳动、去游戏、去合作, 才会长成一棵健康之树。

这就是故事里透析着的儿童立场。假若, 还是用树作比, 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育, 就是让儿童长成好大的一棵树。

第二个故事:鲜奶油蛋糕

有一天, 拉拉和弟弟 (故事中的“我”) 看见冰箱里有个大蛋糕, 妈妈告诉他们蛋糕是请客用的, 不许碰, 爱玛姑妈和可瑞姑妈今天会来。妈妈说完就去买咖啡了。拉拉打开冰箱, 看那个蛋糕。“我”说, 不要碰它, 那是给客人的!拉拉说, 我根本不想碰它, 我只是在想, 鲜奶油蛋糕也许坏掉了, 如果坏掉了, 姑妈吃了就会中毒。“我”当然不想让姑妈中毒, 就问道, 我们该怎么办?很简单, 拉拉说, 我们先尝一口看看。“我”当然赞成。拉拉尝左边, “我”尝右边。啊, 真好吃!“我”说, 蛋糕没有坏掉, 爱玛姑妈和可瑞姑妈不会中毒。但是, 拉拉说, 我们只能说这两边没有毒, 其他地方呢?于是姐弟俩尝遍了蛋糕的每一边, 确实也没有毒。“我”说, 蛋糕周围都是好的。是的, 拉拉说, 外面这一圈是好的, 但是中间也许坏掉了。姐弟俩拿来刀子, 切开蛋糕, 尝了它中间的部分。当妈妈回来时, 看到蛋糕的样子, 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我们不希望爱玛姑妈和可瑞姑妈中毒!”拉拉和“我”赶紧解释。“你们这两个馋鬼, 都给我吞下去!”既然妈妈这么说, 姐弟俩就照着做, 把整个蛋糕都吃光了, 最后一起肚子痛了。“你看!”拉拉对“我”说, “这个蛋糕真是坏掉的吧!”

读前一个故事, 心里有点沉重, 读这个故事, 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发出笑声。忍俊不禁的是:孩子就是个孩子!没有责怪, 只有感叹:孩子真可爱。这就是真正认识儿童、发现儿童。真正认识、发现儿童才会真正站到儿童立场上去, 否则, 儿童立场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对儿童既熟悉又陌生:有时熟悉有时陌生, 有的地方熟悉有的地方陌生, 有的熟悉, 实际上是陌生, 自以为熟悉了就忽略了陌生。所以, 我们其实对儿童不熟悉, 如果让熟悉遮蔽了陌生, 说到底是成人的视角遮蔽了儿童。这是因为, 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几米说得对:“大人自以为能分辨梦与现实, 小孩们却觉得, 分辨梦与现实是全天下最无聊的事。”“小孩信赖大人, 大人却不一定值得依赖。大人不依赖小孩, 小孩却常常值得依赖。”只有站在儿童立场上, 才能摆脱成人世界的束缚, 走进儿童世界, 教育也才能成功。

让孩子真正成为孩子, 首先要让孩子说孩子的话。大雁为什么排队?因为大雁排队是为了去吃蛋糕。小猫咪为什么总爱舔爪子?因为小猫咪捉不到老鼠害羞了。吃饭时为什么不能看书?因为吃饭看书会把书吃掉……这就是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言、儿童表达的方式。对儿童话语方式的尊重, 才会有与儿童共同的话语, 才会有共同的心灵。在共同话语、心灵的互动中, 儿童立场才会慢慢建构起来。

儿童的话语, 在其内部其实是他们的心理和思维。拉拉和“我”真的想吃蛋糕, 想的办法是“蛋糕坏了, 会中毒”, 这是智慧的借口。先吃两边, 再吃四边, 再吃中间, 最后全都吃掉了, 目的达到了, 可是, 肚子吃坏了, 却说“这个蛋糕真的坏掉了”。这个看不见的儿童心理, 让我们看见了, 体会到了, 发现了。妈妈的伟大之处在于:“你们这两个馋鬼, 都给我吞下去!”不是责怪, 只是嗔怪;不是痛打, 而是把蛋糕都吃完的“惩罚”。如果她不了解儿童心理, 不会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 这是从儿童立场出发的智慧之举;智慧教育是遵循儿童心理特点的、坚定地立足于儿童立场上的教育。

第三个故事:成为路边鼓掌的人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说的是女儿的故事。

女儿被同学叫作“23”号, 因为在50人的班级里, 她的成绩排名经常是第23名。爸妈为此想了很多办法, 但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而她的梦想竟然是当一名幼儿园老师, 这大大出乎爸妈的意料。可有一次, 老师告诉家长说, 在语文考试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哪位同学, 请说出理由”的答案中, 除女儿之外, 全班同学写的都是女儿的名字。刘继荣回去问女儿, 没想到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故事简单, 也写得简洁, 但内涵相当丰富, 意义十分深刻。这一颇具思想张力的故事, 在表达着对儿童立场的认识与理解。

首先, 故事告诉我们, 儿童立场关乎教育宗旨。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知识?是分数?是升学?当然, 这些追求都没错。正如怀特海所说, 认知教育总得要传授知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尽管有失偏颇, 但不能忽略知识的力量。同样, 让学生有一个好分数、好成绩、升一个好学校, 也无可非议。但问题是:这些是教育的核心吗?是教育的唯一吗?是教育的终极意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健康发展, 这既包含知识、能力, 又超越了知识、能力, 更超越了分数和成绩。成绩不能说明一切, 分数更不能决定一切, 学生素质发展、成长则比成绩更重要。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 是一种对自我的定位, 是一种素养。此外, 教育并不反对精英人才的培养, 但绝不能实施精英主义教育, 况且,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英雄, 即使成为幼儿园老师, 成为路边鼓掌的人都是成功的, 所以, 所有学生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优势。显然,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发展比名次更重要。

其次, 儿童立场关乎教育对儿童的认识。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慢活”, 需要慢慢来。慢慢来, 是对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完整、准确的把握, 是对急功近利、浮躁、浮华教育的抵抗和拒绝。因此, 当孩子不能名列前茅时, 不能心急, 不能焦虑, 坐在路边为同学鼓掌同样是一种进步。也许, 他永远不能跑到队伍最前面, 但他永远在队伍中, 永远在发展中。教育需要这样的心态。与儿童立场背道而驰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主要是把教育、把人生当成了百米赛跑, 因而带来心态的异化、心理的不健康以至阴暗。儿童立场的深意在于教育的平常心、在于教育的顺其自然以及顺其自然中的积极引导;在于学生的每一次参与, 每一个进步, 每一次起跑, 只要他在跑, 就在发展。而这一切都基于儿童的认识, 对儿童发展的认识。

再次, 儿童立场关乎教育的方式。不言而喻, 教育是一种唤醒, 是一种引导, 是一种鼓励。杜威把教育比作输电管, 而非输水管, 其深意在于开发学生生命能量, 积蓄发展能量, 这需要鼓励的方式。当女儿坐在路边为同学鼓掌的时候, 她鼓励的是同学;当班上所有同学都最欣赏女儿的时候, 同学的认同、赞赏鼓舞了女儿;当女儿回答父母, 我不想成为英雄的时候, 父母受到了教育和鼓舞;当母亲把女儿的故事写成文章的时候, 她肯定了女儿, 鼓励了女儿, 当然也鼓舞了所有的人。任何人都需要鼓励, 儿童更需要鼓励, 鼓励之于儿童犹如温暖的阳光。立足于儿童立场的教育, 就是要在儿童前行时给予各种鼓励, 把阳光洒满道路。儿童怀揣着阳光, 正是怀揣着自尊、信心和希望。此时, 儿童立场已伸展为一条快乐、幸福之路。

三、在创造故事中建构、坚守儿童立场

如前文所述, 故事是伟大的, 儿童立场是崇高的, 而儿童立场往往存活于故事中, 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来建构、坚守儿童立场, 无论是实践, 还是理论, 都说明这是一个准确的切入口, 也是有效的突破口。亦如前文所述, 教师应当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是一个创造故事的人。这样, 儿童立场就会萌发、生长, 而基于儿童立场, 教师通过体验、感悟、反思、行动, 可以成长为智慧教师, 成为有魅力的教师。

1.生活就是故事,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故事, 并悉心观察和体悟。生活中有许多故事, 生活本身就是故事, 生活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 教师应当开发生活中的故事, 使故事成为自己生长教育智慧的资源和途径。一位教师深有体会。她和5岁的“小芝麻”散步。一天, “小芝麻”问妈妈:“妈妈, 月亮的样子为什么不一样呢?今晚的星星为什么很少呢?”妈妈正准备给她讲一番科学道理, “小芝麻”自己回答说:“我看了好多天了, 月亮很圆很亮的时候, 星星就很少;月亮变成小船的时候, 星星就很多。为什么呢?”妈妈鼓励她说:“是呀, 为什么呢?”“小芝麻”说:“因为呀, 月亮像小船的时候, 是月亮没有吃饱, 肚子瘪着呢, 所以星星就多啊!等到月亮饿到好瘦好瘦的时候, 她实在受不了了, 就开始吃小星星了, 慢慢地吃饱了, 肚子就圆圆的, 星星就少了。”妈妈笑着点点头, 心想, 原来“月朗星稀”还可以这样解释。以后, 这位教师总是陪孩子去散步……故事很真实, 作为教师的妈妈, 智慧之处在于鼓励孩子观察、大胆提问, 而自己还悉心观察、耐心倾听, 不抢先回答, 更不包办代替, 不以所谓的科学答案纠正小孩。陪孩子散步是一种生活, 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 生活中的故事就会跃然眼前。生活一定会开启智慧之门, 儿童立场定然随着故事的创造而生长。

2.教育细节是故事, 教师要在教育现场中细心捕捉细节、创造故事并认真思考。教育现场充满不确定性, 正是不确定性让教育现场丰富多彩, 充满魅力。细节往往无处不在, 等着我们去发现。一个小女孩因为画不出画来而生气。老师弯下腰看了看白纸, 让小女孩在纸上随便画什么。小女孩抓起一支笔, 在纸上狠狠地戳了个小小的点, 老师让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周以后, 那位女孩走进美术教室时, 惊讶地发现老师办公桌的上方挂着一幅画———她画的那个点, 老师还用波浪形的金色画框装了起来。“我还能画出比这更好的点!”小女孩涂啊涂, 用好多颜色画出了好多好多的点, 还画出更大更大的点。几个星期以后, 在学校举办的画展上, 这个小女孩画的点引起了轰动……这也是个真实的故事, 名字叫作“一切从‘点’开始”。孩子画不出画来生气了, 这是常常发生的事;老师不仅不责怪, 反而鼓励她只要画一个点;把画挂起来……这些都是细节, 老师没有让细节“溜走”, 而是敏锐地抓住, 细心地去开发, 于是就有了故事。犹如那个“点”一样, 教师的智慧也是从一个圆“点”生发的。的确, 细节是教育理念的具体显现, 开发细节是教育灵性的闪现。在一个个细节的开发中, 教师的教育智慧慢慢汇聚, 儿童立场也慢慢地凸显。这样, 看似偶然的细节也就成为体现教育规律的必然。也不难理解, 评判教师的儿童立场, 可以从关注和分析他的教育细节开始。

3.经典中存活着故事, 教师要在经典阅读中读懂故事, 潜心领悟和逐步提升。经典之于教师的智慧生长和专业水平提升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 读经典, 是否潜心, 是否与自己的心灵滋养联系起来, 效果是不同的。比如, 爱, 大家都知晓, 教育不能没有爱, 爱是教育的力量, 也是教育的方式, 不过, 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爱呢?教师又怎么施爱呢?不是所有教师都清楚的。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洛·梅曾写过一本书《爱与意志》, 他认为, 爱与意志是教育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没有爱的意志, 只能是一种操纵, 而没有意志的爱则是平庸、肤浅的。最近看了王周生写于2011年的一篇文章, 题目是《桥在水上》, 我将其称之为经典, 因为, 我认为经典不完全由时间来裁定。她写在爱尔兰的某一个早上, 一位妇女带着两个孩子, 让他们去桥上给发烧的、浑身肮脏的流浪汉送早点, 孩子邀请没有家的流浪汉到家里去, 和他一起玩玩具, 3人拥抱在一起……故事的结尾这么写:“天空越来越晴朗, 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手表, 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 该走啦!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 和流浪汉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 两个孩子再次狂奔而来, 每人给流浪汉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 妈妈说了, 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 谢谢你让我们有这么快乐的早晨……我用眼角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 她依然站立在那里, 粉红的围巾在飘动。”无须多说, 桥在水上, 爱在心里。这一经典, 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 怎样去爱, 怎样教学生去爱, 当然, 也提醒我们思考:儿童立场在哪里?

4.实验研究和写作中活跃着故事, 教师通过研究去创造故事, 并要用心去表达对儿童立场的认识。写作让故事沉寂, 也让故事沉淀, 正是在沉寂与沉淀之中, 儿童立场从深处显露出来。写作, 也是对故事的淬化与升华, 原本略显模糊的会慢慢清晰起来, 原本略显表面的会渐渐深刻起来, 原本略显分散的会越来越聚焦。我有一个感觉———因为还没作科学的统计和分拆———文章写得好的或者故事写得好的教师, 对儿童立场的认知程度总是比较高, 行动也比较自觉。而写作的基础常常是教育研究与实践。最近看到一份资料,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对小学生作文进行过实验。实验中, 托尔斯泰说: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有可能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在教师看来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 对学生来说却是复杂的。多少年以后, 托尔斯泰编写了他享有盛誉的作品集《23个故事》。后来他又说:“只有当实验成为学校的基础, 也就是说, 只有当每所学校都是一所教学实验室时, 学校才不会落后于普遍的进步水准。”托尔斯泰的写作基于他的实验, 在他身上实验与写作是合二为一的。教师这样去做, 我们就会自豪地站在儿童立场上, 把脚踮得更高, 去瞭望未来。

两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篇2

我班里有两个留守儿童,一个叫王燕,另一个叫李梦,这两人都是女生。先说王燕,她学习虽说认真,但智力不好,学习成绩极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并且还经常完不成作业,该背的课文、每周背的两首古诗总是背不下来,为此,她没少挨批评,我也没少为她犯愁。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生气。一天上午,我刚到校,我班里的“冒失鬼”王鹏就跑到我跟前说:“老师,王燕昨天下午放学后又偷你的写字纸和白纸,不信你问一问王聪。”我连忙找来王聪同学,问明原因后,接着就找王燕谈话:“你到底拿我的写字纸和白纸了没有?如果你拿了的话,明天早上上学时一块捎来,趁别人不注意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你要是想练字需要纸,可以向我要,拿别人的东西用,必须先向别人说一声,别人允许后再拿,我相信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同学。”这时王燕哭着说:“老师我错了,你能不再和别的同学说吗?”我说:“只要你改了,我保证不再提起这件事。”放学后,我到王燕同学家进行家访,才知道她的父母都不在家,常年在外打工,她只得靠奶奶照顾,她的奶奶对其过度疼爱,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养成了习惯,前些日子,她奶奶手头有些紧张,他要钱买本子,奶奶没给他,于是他出此下策。事后我又找王燕同学谈了几次话,并告诉她:“如果买本子、钢笔需要钱,我可以帮助你。”由于她家离学校较远,中午经常带饭在学校吃,偶尔一两次没带饭,也没带钱,我就掏几块钱给她,有时间我还给她补习功课。一段时间后,她的坏毛病彻底改了,学习也大有进步。

另一个留守儿童名叫李梦,她学习比较认真,学习成绩较好,有时完不成作业,偶尔有逃学的现象发生。那是上学期发生的事,一天,预备铃响后,我来到教室准备晨检,发现她的座位上没人,问班里的其他同学,别人都说不知道,她家又没有电话,我心想,等一会再说吧,也许她迟到了。直到第一节下课仍不见她的人影,这时我感觉到事情的不妙,赶紧骑车到她家问明原因,几经周折,才找到她的家,原来她感冒了,她的奶奶正在陪着她。我问:“李梦的父母呢?”她的奶奶说:“都怨我的儿子,在外面打工又找了一个女人,一连三年没回家,不问家里的一切,她的妈妈去年才抱着她的弟弟也走了,李梦只好和我老俩口生活在一起,没有办法,我俩都七十多岁了,家中没钱,她的爷爷今年又出去打工去了。”听完她奶奶的叙述,我有点心酸,于是说:“李梦真可怜,等他的病好了,赶紧让她去上学。”于是我回到学校。第二天她没到校,我以为她感冒还没好。第三天她仍没到校,我又得家访了。刚到她家,她的奶奶说:“今天早晨她已经上学去了,早早地就走了,他没在学校吗?”我说:“没有,你赶紧去找找吧!”第二节课刚上完,她奶奶才领着他来到学校,原来她在逃学。我问她:“你感冒好了吗?”她点点头,“那你为什么不来上学?”“谁叫俺奶奶不给我钱的?”“这样可不行,你奶奶爷爷已经年龄大了,挣点钱不容易,学习用品可以买,一些零食就不要再买了,如果买学习用品没有钱的话,对我说,我可以帮助你,但以后不要再逃学了,你学习也不错,只要认真学,准会有出息的。”过了一段时间,学校救助贫困生,我给她报了名,救助了她二百块钱,她的奶奶非常感激。从此,她的学习更加努力了,再也没有发生过逃学的现象。

通过这两个留守儿童的故事,给我很多启发,对于留守儿童班主任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她们正像地里的弱苗,需要农民倍加呵护。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留守儿童是可以教育好的。

儿童睡前短小故事文字 篇3

狐狸太太走进自己的房间里,把门关上了,她的女仆猫小姐则坐在厨房的火炉旁做饭。老狐狸死了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不久来了一只年青的狐狸敲着门说道:

“猫咪小姐!猫咪小姐!

你今天过得好吗?

你是在睡觉

还是在打发时间呢?”

走过去打开门,看见门口站着一只年青的狐狸,所以她对他问:

“不,不,狐狸先生,

这大白天我没有睡觉,

我在调制上等的白酒,

阁下有空来吃午饭吗?”

狐狸说道:“不了,谢谢你,请问可怜的狐狸太太怎样了?”

猫小姐回答说:

“她整天坐在自己的房间里,

泪水涟涟地哀叹自己命苦,

连漂亮的眼睛都哭红了,

哎!都是因为狐狸老先生死了。”

年青的狐狸说道:

“请你去对她说,

来了一只年青的狐狸,

他来的目的,

是向她求婚的。”

猫听了,踏着轻快的脚步上楼来到狐狸太太的房间,轻轻地敲着门说道:

“狐狸太太,你在里面吗?”

“哎!我可爱的猫咪,你找我有事吗?”

“门口来了一位求婚者。”

狐狸太太马上回答说:

“亲爱的,他长得怎样?

他个头高,身子挺直吗?

他有九条尾巴吗?

一定要有九条尾巴,

如果没有,

他就不能向我求婚。”

“哎呀!他只有一条尾巴。”猫说道,“那我不会接受他。”

狐狸太太回答说。猫小姐下楼送走了这位求婚者。

不久,另一只狐狸来敲门,这只狐狸只有二条尾巴,他的遭遇不比第一位求婚者好多少,也被猫小姐打发走了。接着一连来了几只狐狸,都被狐狸太太拒绝了。最后来了一只和老狐狸一样长着九条尾巴的狐狸。

寡妇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跳起来说道:

“啊!我可爱的猫咪,

打开窗户和门,

把我所有的朋友都邀来,

参加我的结婚典礼,

将我那令人作呕的老家伙,

从窗子里仍到大街上去。”

但是,当结婚宴会准备好时,老狐狸突然跳了起来,抓起一根棍棒,把所有的来宾,包括狐狸太太一起都赶出了门。

过了一段时间,老狐狸真的死了,很快有一只狼来问候,他敲着门说:

“猫小姐,你好,你的胡须多整洁啊!

你怎么独自规规矩矩地坐在这儿呢?

你是在做好吃的东西,

我说的对不对呀?”

猫回答说:

“对了,这是我今天的午餐。

面包加牛奶,阁下愿意留下来吃饭

还是去给你倒一杯酒来喝?”

狼说道:“谢谢你,别客气!我想知道狐狸太太是不是在家。”猫回答说:

“她整天孤零零地坐着,

悲伤地哭泣,

哎呀,哎呀!

都是因为狐狸先生过世了。”

狼说道:

“哎——,亲爱的猫咪小姐

这的确是一件伤心的事,

但你认为我怎么样?

她能同意我作她的丈夫吗?”

猫回答道:

“狼先生,我可不知道她的意思,

你在这儿坐一坐,

我上楼去看一看。”

猫搬了一把椅子,非常乐意地摇着耳朵,轻快地上楼去了。她来到狐狸太太的门前,用戴在脚爪上的戒指敲着门说道:“狐狸太太,你在里面吗?”

寡妇说道:“喔!我在,请进来!我的乖乖,我听见厨房里有说话声,告诉我那是谁呀?”

猫回答说:

“那时一只漂亮的狼,

他长着一身光滑的皮毛,

他正打这儿经过,

短小的幽默小故事 篇4

我曾在公交车上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个年轻人整洁的裤子被一位妇女手里的带鱼蹭脏了,妇女却说:“没关系,回去洗一洗就行了!”闻听此言,年轻人回答说:“你抢走了本该我讲的话,看起来我只好说一声,谢谢你啦。”话音刚落,顿时引起乘客们一阵笑声。如果说这位年轻人的态度值得称赞,那么他的幽默则更加令人敬佩。幽默的巨大魅力在于他的“外柔内刚”,泾渭分明的态度以含蓄委婉作为载体,让人在大笑之余有所启迪。这位年轻人完全有理由觉得不快,因为他整洁的裤子被湿冷的脏带鱼蹭脏了,而那个不礼貌的做错事的妇女,居然连一声道歉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愤怒爆发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他却选择了以幽默的方式给对方一个辛辣又充满善意的批评,就更难得了。

生活中有许多争辩,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可以用“幽他一默”的办法解决,永不着非得辩出个事事非非。幽默的效果往往要比剑拔弩张的怒目相向好得多。

短小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 篇5

有一年,施今墨的一位贵族朋友带着小孩来看病。原来,这个小孩在治疗痢疾时,被一家医院检查出存在疾病隐患,发作概率为1%。朋友担心孩子安危,就找上了施今墨。

施今墨给小孩做了细致的检查后,说:“依据我的经验来看,这孩子没有大碍。你们不必太担心。”

朋友焦急地说:“可是,北京一家比较权威的医院已经认定他存在隐患。”

施今墨解释道:“我给孩子把过脉,脉象平稳。再说,每个人身体里都有所谓的隐患,有的人终生都不会发作,何苦现在就去排除它?”

朋友觉得施今墨并不想帮他,就失望地带着孩子走了。

后来,施今墨听说朋友辞掉工作,卖掉家产,带着家人迁居美国旧金山去为孩子排除隐患。

数年后,施今墨去美国办事,想顺便探访一下这位多年未见的朋友。然而,让施今墨吃惊的是,因为孩子这个1%才会发作的隐患,朋友竟然已倾家荡产,流落贫民窟。施今墨很自责,他觉得作为朋友,当初自己应该尽全力挽留朋友,告诉他:“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没有隐患的。”

论“微课的短小精悍” 篇6

在国内, 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胡铁生老师2013年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概念。作为微课创始人, 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 (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 (如学习活动、主题、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可支持多种教学资源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 “微课”贵在“短小精悍”。

一、“微课短”———教学活动短、视频时间短

多长时间的微课视频最受欢迎?最吸引人?

从“微课大赛”参赛视频时长数据分析表明:3—8分钟为最佳时长。如果视频时间太长了, 学生会出现视觉疲劳, 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时间太短, 则可能讲不清知识要点, 不能起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可见, 微课视频时间长度5-8分钟最为适宜, 最长不超过10分钟。

比如:“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教学用时太长, 而“圆形截面的推杆结构”视频时间正好。

二、“微课小”———教学主题小、资源容量小、时空限制小

(一) 选题小

建议以一个小知识点为主题进行教学。比如:“单分型面注塑模具中推杆推出机构的组成”可作为一个小知识点, 而“侧向分析与抽芯机构的设计”这个知识点较难较大, 就不宜作为微课主题。小选题的巧妙设计能很好的分解知识要点、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果。

(二) 资源容量小

一个微课视频大约10兆, 非常适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便捷下载观看。小容量的视频非常方便传播, 也非常方便利用零碎时间来进行学习和互动交流。

在录制“塑料模成型零部件”这个知识点微课时, 我会考虑先展示两张简单的图片 (一张是熔融状态的塑料图, 一张是结构完整的塑件图) , 而不是复杂的模具结构图。小图片的对比展示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引领同学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 时空限制小

“微课”大部分基于网络教学, 因此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师讲生学”的固定课堂学习, 他们可随时随地领略“微课”教学的魅力, 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同学们课外自主学习, 锻炼自学能力。也可鼓励教师们相互学习, 总结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可谓:“时时处处皆学堂”。

三、“微课精”——教学内容精、教学设计精

“微课”以浓缩精华著称, 作为一种载体传播知识, 主要是为了突出某个知识点 (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的教学, 或是反映课堂教学中某个环节或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其内容精简。当然这要求授课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 注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思路,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疑难问题。

比如:针对“塑料模具成型零部件”进行选题时, 我们可以选择“整体式型腔的结构”而不宜选择“组合式型腔的结构”为微课课题。

四、“微课悍”———效果明显, 影响力大, 应用面广

“微课”并非传统课堂上的面面俱到, 而是将一个重点问题讲深讲透, 讲出新意。效果强悍是微课的核心特征, 也是微课发展的终极目标, 即为学习者服务, 解决学习者的困惑。

微课的影响力特别大。对教师而言, “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 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 “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同学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选择, 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 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更是一种很好的可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五、结语

引用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的话:“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课微不小’、微课‘步微不慢’、微课‘效微不薄’”。微课讲究小步子原则, 力求稳步推进, 它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 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微课“短小精悍”,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总之,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 可以让教师教得更轻松, 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从小处着手, 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年4月.

[2]许欣.小微课大智慧——结合微课的特点谈体会[J].现代教育科学, 2015年11月.

[3]朱逢喜, 关向文.浅谈微课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 (上册) , 2016年3月.

解读儿童画里的故事 篇7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经常会有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过来问我:“老师,我画的好不好?”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询问的目的可能想知道“老师,我画的像不像?”但是我不能轻易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儿童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依葫芦画瓢”的范画式教育,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所以在任何一幅儿童画的创作过程中,有“启”、有“借”、有“嬉”、有“乐”,那么这幅儿童画就是一幅好画。

一、“启”——创意为先,启迪智慧

1.创意为先。

孩子们是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头脑中充满了奇异的想象,他们喜欢无拘无束地标新立异,但是许多知识都有严格的规则不容随意改变。唯独在儿童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展翅飞翔。有两幅都是画“天热”的画。一张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巨大、鲜红、灼热的太阳,特大而成串的汗滴来形容热。画中浪漫的想象力令我们成人相形见拙。另一张摆脱了通常表现热的太阳、汗水和冰,采用拟人的手法给小狗剃掉满身长毛。这新异,这奇特,这创见,让我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而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儿童画。

2.启迪智慧。

有幅画题目叫“我长大想干什么”,小画者的说明是:“我长大当医生。我刚才给病人看完病出来,病人睡在床上”。这幅主题意愿画形似稚拙,但却凝聚着小画者的思考力、经验、情感、志向和智力技能。面对这个题目,孩子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社会角色(医生),要思考表现角色的情节,要设计画面的结构和布局,然后动手把自己头脑中的意思、内容、人物、物品表现在二维的画面上。图中医生穿着白大褂走出来。病房里的床上躺着病人,还有床头柜,一双鞋和盛水的脸盆,黄蓝色毛巾挂在上边,病人身体上方那条褐色线条是用来表示被子……这样的构思和表现方法,对一个5岁多的孩子来说,可不是一项简单的智力工程。所以说画画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体现着教育,反映着发展,对儿童画不能只着眼于画面,更主要的是要重视绘画过程的教育功能。

二、“借”——借形想象,绘出精彩

曾有人说过:“鼓励孩子运用发散性思维,超脱常规地去看待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发现组织和创造新的形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的作画兴趣,我改变了以往范画的传统绘画形式,运用了借形想象法,让孩子在一种新的氛围中创作想象。例如:《我的小手》,我让孩子仔细观察自己的手,又让孩子做出手的各种动作,并引导孩子说一说,根据手的动作可以加以怎样的联想。这样,孩子的兴趣盎然,思路也宽了,个个争着发言,有的说:“我的手做这个动作是像只小鹿的头;”有的说:“我的这个动作像在数天上的星星;”还有的说:“我的手五指张开,像一只美丽的孔雀。”这时,我又进一步启发孩子在背景上“出谋划策”,有的说加上森林和果园,布置一个小鹿的乐园;有的说画上天空、月亮和星星,幻想坐上宇宙飞船在太空上游览;还有的说画上鲜花、草地和美丽的森林,给我的孔雀安个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孩子们脑海中酝酿着,一个个形象俱佳的新形象自然而然在孩子们的笔下生动地畅流着。在这样的艺术表现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绘出了一幅幅精彩的画,而且自身拓宽了作画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创作灵感,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一幅好作品。

三、“嬉”——游戏其中,激发兴趣

儿童画是一种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孩子画画应该是不受强制的自由的活动,一般情况下,自己想表现什么就画什么。画画有时候是简便的活动,无需特殊的物质条件,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大汗淋漓地回到教室,只要拿起纸和笔就可以安静的自由的画自己想画的。有时候在沙地上只要手中有一根小棒,亦可画出美丽的儿童画。

儿童画的作画工具不单单局限于纸和笔,或者一些简单的作画工具。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都可以拿来作画,如水、墨、油、废旧皮包和报纸等。如大班美术《皮包拓印想象》活动中,孩子们拿着废旧的包包,蘸上水粉颜料进行拓印,并且借助拓印色块大胆想象添画,有的根据色块形状添画成猫头鹰,添画成小老鼠、大树等各种形态,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后画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玩色的乐趣,创作出一幅抽象的,有创意的儿童画,也激发了幼儿对美术的热爱。

四、“乐”——享受过程,愉悦身心

传统的美术教育更注重的是孩子的作品像不像,是不是,关注孩子作画的结果,而忽视了整个绘画的过程。新《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孩子们都有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画画正是容易表现自己的特殊形式。他们总喜欢孜孜不倦地用图画表达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生活经验、情感、兴趣和愿望。所以画画与其它游戏一样,伴随着愉快的情绪,幼儿从中得到安慰和满足。儿童画记录着孩子的所思所想并反映着孩子的成长,同时真正让孩子从中享受快乐。

短小的恐怖灵异故事 篇8

说是我们以前那边有个商人,经常到外县去做生意。有一次,他路过一条河边,看见有条蛇在那里喝水,就临时起意把蛇给打死了。打死完这条蛇之后,他也没觉得什么,便照常赶路。在他家到他经常做生意的地方,有一个建在一座山的山顶上面的寺庙,寺庙里面只有一个常住的老和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寺庙里面多了一条很凶恶的大狗,全身白色,足足有头小牛犊那么大。至于这条狗是怎么来的,寺庙里面的老和尚也说不清楚。这条狗非常凶猛,所有到山里面来上香的人,都会被这条狗追着吠叫半天才罢休。狗虽然是凶恶,但还没有真的要咬伤过一个人。所以老和尚就把狗留在了寺院里,用作看家护院之用。

一天,这个商人一时兴起想到寺庙里面去游玩一下。他刚走到山下的时候,庙中的那条狗远远的就飞奔下来,走到商人身边摇摆尾巴,极其亲热,跟在商人后面一直来到庙里。老和尚也是个有道行的人,看见这条对其他人都穷凶极恶的狗对这个人却如此友好亲热,其中必有缘故。便用卦算了下,知道了个大概。于是就偷偷的找个个机会对商人说:“你不应该到这个地方来啊!你看见那条狗了没有?它必定前世与你有莫大的冤仇,今天它等到了个机会,必定不会放过你!”那商人一听,立马吓傻了,连忙问解决之法。老和尚对他有些怜悯,也想救他一命。于是对他说:“今晚上睡觉之前,偷偷的把厢房里的蓑衣斗笠放在被窝里,做成人形状,然后偷偷得躲在床底下,然后等到子时的时候,便悄悄地离开厢房,然后下山去,再也不要回来。”那商人性命危在旦夕之间,那里不能不照老和尚的话办呢。于是到夜里,商人用挂在墙上的蓑衣斗笠放在被子里后,便悄悄地躲在床下,一看到了子时,便悄悄出了房门,奔命似的往山下跑去。没过一会儿,那条狗就从厢房的窗户跳了进去。那狗一进了屋,猛地向床上扑去撕咬,等它撕烂被子一看,里面只有蓑衣,便发现自己上当了,想退出房门,但这个时候藏在暗处的老和尚立马行动起来,迅速地把房门栓上,把窗户用木条钉住。狗被圈在屋里面,无法出来。便狂吠起来,猛烈的用头撞门,没过多久就撞死在了厢房内。于是老和尚把狗的尸体 捡了起来,葬在了小河沟旁的一个竹林里。但是没过多久,就在狗尸体被埋的地方,长出来了一根竹笋,长了大概3尺高就停止长了下来,一直立在那里。

那条庙上凶恶的狗死了的消息,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商人居住的城镇里。他想这下便没有什么大事情了,就把老和尚给他的忠告抛在了九霄云里。于是就在一次做生意回家的时候,就买了些礼品,想上寺庙里面去看望下老和尚,以谢上次的救命之恩。老和尚正在寺庙里面打坐,看到商人走进庙来,大吃一惊。声色俱厉的商人:“你为什么还有到这里来,我不是告诫过你吗?这次我可保全不了你了。”商人想不到事情还会这样严重,便问原因。老和尚说,那条狗虽然已经死了,但它的仇没有报,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商人听见后便想起来前几年无故在河边打死了一条蛇的事情,于是就下跪请求原谅,求老和尚再救他一命。老和尚看见那商人如此,心又软了下来。于是对商人说:今晚上你睡在石臼里面,我在上面用磨盘把你盖住,如果你能躲过今晚,就算你的造化;如果你躲不过,那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天刚黑没有多久,就开始下起倾盆大雨来。然后那根只长了三尺长的竹笋便迅速的长大起来。等长了约莫有一丈长,碗口粗的时候,竹笋便从半空中拦腰断了下来,一掉在地上就变成一根大蟒蛇。只见那蟒蛇游过小水沟,径直往那商人藏身的石臼处爬过去。蟒蛇吐着信子,把头对着石臼和磨盘之间的缝隙,绕着石臼转了几圈,便爬走来了,顺着水沟里面的洪水,顺流而下不见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老和尚搬开磨盘一看,里面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了。

-

短小鬼故事 篇9

翁宇、孙沛、陶冶三人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李吴能够进入音乐班。

不为别的,就因为李吴的耳朵不好使,基本听不到声音。要知道,对于一个学音乐的人来说,耳朵是很重要的。

说实话,李昊除了耳朵不好使外,就没什么缺点了。李吴那张俊美到无可挑剔的脸庞一直是翁宇等三人所羡慕的,所以,他们三人处处针对李吴、为难李吴。

“李吴,你家是不是很有钱啊,不然你怎么能进音乐班?”翁宇说。

“肯定的啊,他就是一聋子,没背景肯定不能进啊!”孙沛接嘴道。

“你们说了他也听不到,我们三人的耳朵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是班上最好的,李昊也就只有羡慕的份儿。”陶冶有点儿得意。

“我虽然听不到,但是我能通过你们的嘴巴看懂你们在说什么。”李昊不在意地说,“我才不羡慕你们,这年头,长得好看就行了。话说,你们三个人谁的耳朵最好使啊‘”

“当然是我。”翁宇等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要不这样吧,你们三个来比赛,看看谁的耳朵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最高。”李吴提议。

“我们凭什么听你的,”陶冶瞥了一眼李吴。

“对音乐最敏感的耳朵应该长在好看人的脸上。”李吴笑笑,“我对美容很有一套,你们难道不心动吗?”

“你能让我们变好看?”孙沛问。

李吴不回答,微笑地看着三个人。

翁宇等三人商量后还是决定比赛一次。毕竟,变得跟李吴一样帅气也是他们所希望的。

他们比赛的内容是听歌,十几首歌一起播放,谁能听出的歌曲最多谁就赢。

经过一阵比拼,孙沛听出了十首歌、翁宇九首、陶冶八首,孙沛胜出了。

孙沛找到李吴: “我赢了,我的耳朵最好使,你怎么让我变得好看?”

李吴慢慢靠近孙沛,伸出手摸着孙沛的耳朵,然后一下就把耳朵拧了下来。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我只说让耳朵长在好看的人脸上,可没说让你变好看。”李吴把自己的耳朵也拧下来,然后装上孙沛的耳朵,“你看,这下最好使的耳朵不就在好看的人脸上了吗?上一个人的耳朵用得时间太久了,所以听不到声音,现在换个新的我就又能听到了。”

李吴看了看翁宇和陶冶,说: “你们俩的耳朵也不错,下一次我再来找你们吧。”

故事2:旅游

陆青青和陶巍恋爱的时候,经常去一些地方旅游。他俩约定,要一起走遍世界各地。

恋爱长跑七年后,两个人结婚了。结婚前,陆青青和陶巍约定,结婚以后不管工作多忙,一年都要抽出两次时间去旅游。

前一两年,两人确实这样做了,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可是,陶巍的工作越来越忙,经常出差,回家的时间都少,更别提去旅游了。两人之间的争吵也多了起来。

“陶巍,我俩结婚的时候怎么说的?”陆青青质问道,“今年都快年末了,咱俩都没出去旅游一次。”

“这不今年特别忙嘛。”陶巍轻声安慰道,“等我这阵忙完,我们再出去旅游吧。”

陶巍都这样说了,陆青青也只好作罢。

陶巍这一忙就忙了好几个月,转眼就到了第二年。

“陶巍,去年咱俩都没出去旅游过。”陆青青委屈极了,“当初我喜欢上你就是因为你和我一样喜欢旅游。可是现在呢,你根本不把旅游这事儿放心上,不把我放心上。”

“我的好老婆,瞧你说的。”陶巍无奈地道,“旅游这件事不是说人和心总有一样在路上吗,现在我工作忙,人不能在路上,心在路上就好了呀。”

陆青青点点头: “好像你说得有道理哦。”

从那天起,陆青青再也没有要求出去旅游了。

陶巍看在眼里,他努力挣钱,准备过段时间就带陆青青出去旅游。

因为陶巍工作这么久成绩很不错,老板给了陶巍一个月的假。

晚上,陶巍回到家后,陆青青已经睡了。陶巍在陆青青耳边轻声说: “青青,等你睡醒后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陆青青揉了揉眼睛,“睡醒后我也要告诉你一件事。”

第二天一早,陶巍醒来的时候发现陆青青不在了。他刚想起身,发现自己的胸上有一个大洞,血不住地往外流。

这时,陆青青提着行李出现在陶巍眼前,说:“陶巍,我考虑很久才做了这个决定。你说得没错,在旅游这件事上,人和心总有一样在路上。我来人间这么久,很开心遇到你,我喜欢旅游,既然你的人不能陪我旅游,那我就拿走你的心,让你的心陪我去旅行。”

陶巍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已经来不及了„„

故事3:艳遇

都说艳遇不可靠,可方圆偏偏靠艳遇找了个女朋友。

方圆这女朋友林舒,可谓人间尤物:黝黑的头发,白净的皮肤,身材也是一等一的好。

虽说方圆长得也不差,可和林舒站一起的时候,旁人还是会觉得两人不太搭。

两人相遇的地方也奇葩,在基地。

方圆和林舒说起两人相遇的情景,都觉得有意思。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还以为你是鬼呢。”方圆笑道,“大晚上的穿白裙,吓死我了。”

“我还以为你是来墓地抛尸的呢。”林舒不甘示弱地回答,“大晚上你还穿得人模人样的,是准备干嘛去呢?”

“当然是准备遇见你啊!”方圆抱住林舒,温柔地说。

林舒就吃方圆这套,娇嗔地看了方圆一眼。

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矛盾也多了,林舒开始嫌弃方圆的穿着不够体面。

“我说你学着好好打扮自己行不行啊?”林舒看了眼方圆的衣服,说,“咱俩相遇那天你穿得多帅气啊,你就那样穿啊!”

“舒儿,我就是一个普通打工仔,哪儿有钱买好衣服啊?”方圆无奈地回答,“那天我是和哥们儿打赌输了,谁输了谁就去经常闹鬼的墓地。我那不也是怕一去不回吗,就想穿帅气一点儿,买那套衣服花了我一个月工资呢。不过现在看来也值,遇到了迷路的你,不穿帅气点儿你也看不上我啊!”

“你要想办法啊。”林舒不满地道,“我和你在一起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也不容易!”

“你有什么不容易的,”方圆毫不在意地说,“舒儿你天生丽质,不打扮就很美。”

“哪儿像你想得这么简单!”林舒看着方圆不在意的样子一下就怒了。

让你爱不释手的短小精悍 篇10

的确,当第一次真正使用佳能XF105进行拍摄的时候,这种短小精悍的霸气就已经让使用者赞不绝口了。至于拍摄,那更是让人爱不释手。用流行的语言形容就是:真给力。

硬件参数

佳能XF105采用了全新的1/3英寸HD CMOS Pro感光元件系统,具备4∶2∶2色彩取样拍摄能力,搭载了一枚DIGIC DV III高速影像处理器,采用MXF封装格式可拍摄MPEG2 50Mbps码率全高清视频文件,总像素约237万,有效像素约207万。新型的HD CMOS Pro感光元件可使画面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清晰度分别达到900线和800线的标准。佳能XF105此次新增加了红外线拍摄和3D前期录制辅助拍摄功能。液晶屏虽然和XF305的123万像素相比降到了92万像素,但显示效果依旧令人满意。此外,它依旧搭载了双CF卡槽设计和专业的视频、麦克风接口。

镜头和处理器

为了让小型摄像机具有广角拍摄能力,佳能采用了新镜头设计。佳能XF105的镜头采用了3组移动镜组设计,与佳能XF305/XF300的镜头相比增加1组移动镜组,以便更好抑制各种像差,保证了高质量光学素质,实现了30mm(35mm等效焦距)广角以及10倍光学变焦的同时,又成功地缩短了镜头长度。

而且新镜头还采用了8叶片虹膜光圈设计,光圈更加接近圆形,能够轻松拍摄浅景深画面,同时轮廓边缘更加细腻。和佳能XF305的三个手动转动环相比,小巧的XF105只在镜头区域设置了一个手动转动环。这次佳能在此系列机型上特别地设计了一个操控杆,分别控制这个单一转动环的功能,它包括三个方面,手动对焦、手动变焦和手动光圈。

DIGIC DV III高速影像处理器的处理性能较DIGIC DV II有了大幅提高,为专业影像拍摄而优化的DIGIC DV III具有更加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提高了对图像亮度层次和色彩层次的还原能力。新的人脸识别功能能够让摄像师在无法手动对焦的复杂拍摄条件下,优先得到清晰的人物面部画面,大幅提高拍摄的成功率。强大的处理性能也使自动曝光和自动对焦能力大大提升;确保在必须使用全自动模式拍摄新闻事件时得到价值更高的影像素材。

音频设置

佳能XF105采用了专业的16bit、48kHz的PCM线性无压缩音频录制方案,摄像机自身的录音质量就可以满足高水准后期音效处理的要求,并且在机身上提供了全面的音频控制。录音控制电平转盘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并具有锁定功能,可有效避免使用手动设置时的误操作。

佳能XF105还提供了两个XLR接口用于外置麦克风的连接,并能提供48V幻像电压,通过机身上的开关还能为每路音频通道单独选择内置或外置的麦克风输入。声音输入采用选择方式,可选内置麦克风或XLR输入。

不但如此,佳能XF105内置高品质麦克风还可以提供专业录音效果。内置麦克风具有低频截波功能,可通过菜单设定低频截波频率,共有“Off”“LC1”“LC2”三个选项。“LC1”主要用于记录语音,“LC2”主要用于去除风噪。同时还具有麦克风灵敏度调整和麦克风电平衰减功能。

这些设置让佳能XF105的音频记录方式更加强大,针对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设置方式,即使不独立拾音也可以保证良好的录音效果。

特殊拍摄功能和封装格式

佳能XF105可以进行升格、降格的拍摄,还可以使用间隔拍摄的功能来进行动画的拍摄。对于一款如此小巧的摄像机,具有这样的强大功能是非常让人惊讶的。

除此之外,佳能XF105还使用MXF的封装方式,可以拍摄50Mbps,采样率为4∶2∶2的高清视频素材,XF105都提供了在专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的HDMI接口,用户可以方便地和各种非编系统、接口箱、信号转换器相连,实现信号的输入输出和转换。此外XF105还具有HD/SD-SDI接口以及GENLOCK/TC接口,能够方便地和各种切换台、录像机搭配使用,组成高性价比小型演播室或超便携现场节目制作系统。

存储卡和按键布局

机身处的正中部分设置了两个存储卡卡槽,佳能XF105可以使用CF卡作为存储单元,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可以让拍摄成本大大降低。

在机身侧面板的后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计着回放操作面板,在拍摄模式下,这些按键可以自定义为快捷键,一键两用,机身虽然较以往的器材大大缩小,但是操控性和按键布局并没有发生变化,使用起来异常的方便。

在回放控制区底部,下面三个功能键分别为SLOT SELECT(CF卡切换)、INDEX(索引)和DISP/BATT(屏显/电池信息)。在机身底部的一列按键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快门速度、增益、白平衡等设置功能键,并且在实际拍摄中,我们还可以使用这些按键,配合佳能XF105提供的曝光示波器和对焦示波器来进行操作,这样就会让拍摄更加的细致,大大减少NG的概率。

方便的操控和长时间记录

佳能XF105机身体积只有121mm×148mm×250mm,适合各种手持拍摄方式。产品净重为1070克,对于拍摄者而言重量适中。同时在进行全手动操控时镜头转动环阻尼也比较舒适,最主要的就是因为缩小了机身和减少了重量,便携性和机动性更加出众,更利于一些特殊场景和拥挤环境下的拍摄。

在拍摄中,佳能XF105支持仅对面部自动对焦功能,即仅在摄像机检测到面部信息时,只对面部进行对焦和追踪。如果被检测到的面部移出摄像机拍摄范围时,或者摄像机没有检测到面部信息时,摄像机会进入手动对焦模式。

另外,具有双CF卡插槽的XF105不但能够全面完成对CF卡的多种操作, 实现长时间无缝连续记录,还具有摄像师梦寐以求的升降格拍摄功能。此外,通过丰富的色彩自定义功能,在拍摄前期即可对图像的色彩参数进行精细地调整。通过两张CF卡交替使用,XF105即可实现长时间无缝记录。

总结

上一篇:房产交易名词解释下一篇:工业设计专业调研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