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2024-10-26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精选6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篇1

八年级下册现代文复习

复习目标:

1、识记每一单元的重点字词和作家作品。

2、了解中考字词的考查形式。

3、真题演练促巩固。复习范围: 第一至第四单元 复习重点:

梳理重点字词,注重字词的识记。复习难点:

明确中考字词的考查形式,注重积累,学会运用。学情分析:

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不够理想,有些字会读不会写,读写不能有机结合。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考查的形式,特别是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核心问题设计:

你知道中考字词的考查都有哪些形式吗? 复习过程:

一、梳理的重点字词。

第一单元字词梳理

烂熳(màn)抑扬顿挫(cuî)黝黑(yǒu)绯(fýi)红 深恶(wù)痛疾 禁锢(gù)油光可鉴(jiàn)磨磨蹭蹭(mïcâng)侏儒(zhūrú)芦荟(huì)迢迢(tiáo)尴尬(gün‘gà)不逊(xùn)文绉绉(zhōu)炽热(chì)匿(nì)名 宽恕(shù)粗制滥(làn)造 诘(jiã)责 庶(shù)民 藏污纳垢(gîu)正襟(jÿn)危坐 髭(zÿ)须 搓捻(cuō niǎn)颔(hàn)首低眉 鬈(quán)发 繁衍(yǎn)黯(àn)然失色 锃(zâng)迁徙(xǐ)广袤(mào)滞(zhì)留 觅食(mì)无垠(yín)酒肆(sì)落英缤纷 郁郁寡(guǎ)欢 小憩(qì)不可名状 花团锦簇(cù)冥(míng)思遐想 第二单元字词梳理

奁(lián)朔(shuî)方 胭脂(yün zhÿ)褪(tuì)尽 粘(zhün)连 凛冽(lǐnliâ)灼灼(zhuï)慷慨(küngkǎi)伫立(zhù)睥睨(pìnì)污秽(huì)咆哮(páoxiào)鞺鞺鞳鞳(tüngtà)迸(bâng)射 播弄(nîng)虐待(nûâ)雷霆(tíng)鞭挞(tà)踌躇(chïuchú)祈祷(qídǎo)彷徨(pánghuáng)罪孽(niâ)霁(jì)眷(juàn)念 荷戟(jǐ)稽(qí)首 旸(yáng)谷 一撮(cuō)翡翠(fþicuì)蜿蜒(wünyán)胆怯(qiâ)执拗(niù)馈赠(kuì)第三单元字词梳理

真谛(dì)璀璨(cuǐcàn)镶嵌(qiàn)酷肖(xiào)长吁(xū)短叹 千山万壑(hâ)心扉(fýi)憔(qiáo)悴(cuì)馈(kuì)赠

蓬蒿(hüo)萧瑟(xiüosâ)吞噬(shì)挑衅(xìn)窥探(kuÿ)香蒲(pú)牟(mïu)取

蹲(dūn)踞(jù)即物起兴(xìng)淳(chún)朴 咂(zü)摸 囊(náng)萤映雪腌(yün)铁铉(xuàn)马趴(pü)饽饽(bō)家醅(pýi)枸杞(gǒuqǐ)蔫(niün)

二、成语归纳 油光可鉴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无可置疑 油然而生 美不胜收 咫(zhǐ)尺 和煦(hãxù)裸露(luǒlù)相形见绌(chù)凋(diüo)零 啮(niâ)齿类 第四单元字词梳理

酬和(hâ)譬(pì)喻 龙吟凤哕(huì)门楣(mãi)车胤(yìn)喧嚣(xuünxiüo)铂(bï)合辙(zhã)押韵 秫(shú)秸(jiý)杆如法炮(páo)制 薏(yì)米仁 怵(chù)广袤无垠 莫衷一是 众目睽睽 抑扬顿挫 花团锦簇 精巧绝伦 沧海桑田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 不可名状 美味佳肴(yáo)干涸(hã)媲(pì)美 缄(jiün)默 哂(shþn)笑

狩(shîu)猎 箍桶(gū)熹(xÿ)微 呈贡(gîng)苋(xiàn)菜 籍(jí)贯 招徕(lái)

荸(bí)荠(qí)囿(yîu)于 钹(bï)挑剔(tÿ)橄榄(gǎnlǎn)抠(kōu)深恶痛疾 翻来覆去 风云突变 繁花似锦相形见绌 不容置疑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引经据典 拖泥带水

悠游自在 油嘴滑舌 见风使舵 肃然起敬 顾名思义 左右逢源 随机应变 逢场作戏 孤陋寡闻 合辙押韵 八面玲珑

三、综合性学习

1.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A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B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2.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A儿行千里母担忧 B 养儿方知父母恩 3.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5.《寻觅春天的踪迹》

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2.请写出两个有关春天的农谚。○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春雨贵如油 3.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中国传统节日》(以农历时间为准)

• 春节(一月一日)•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九月九日)•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 腊八节(腊月初八)•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篇2

关键词:一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

“温故而知新” 的复习课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特定教学形式。 以往一年级的复习课更容易被烦琐的抄写及练习取代。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 这样的复习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无聊的情绪。 因此, 如何上好一年级的语文复习课, 在确保复习效率的同时为学生的拔节成长奠基, 是一年级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为了让孩子在期末复习阶段同样快乐学习, 我对本册语文教材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探讨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期末复习方式,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 从而形成一年级语文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一、梳理整册教材, 有效整合资源

语文课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 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办法, 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相对是呈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 没能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知识系统。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科书中包括8个单元, 其中有课文26篇, 词串识字8篇。 复习期间, 我就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 根据文本性质将课文分为:《多彩的春天》、《美丽的童话》、《五彩的世界 》、《奇妙的汉字 》及 《人物故事 》等, 每一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目标站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配套练习, 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遵循心理特征, 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学习意志较差, 学习处在“跟着兴趣走”的特定年龄阶段, 他们的阅读取向是:凡是有兴趣的就喜欢, 就爱看爱读;凡是没有兴趣的就不喜欢, 就不爱看不爱读。 因此, 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提高期末复习的质量。

1.优化教学语言, 提升教师魅力。

研究指出:学生把“上语文课没有兴趣”列为语文学习效果欠佳的第二大原因。 学生认为上课没有兴趣, 主要是教师没有致力于用语言的魅力黏住学生。 复习期间, 一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坐不住”, 我或“以情激情, 扬波掀澜”, 或“生动形象, 巧妙设喻”, 抑或是“幽默睿智, 打动童心”。 时刻注意用语言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心灵, 开启学生的心灵。

2.进行情境创设, 卷入教学活动。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 用实例告诉人们:“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 情境创设的作用无需赘述, 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创设, 很快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 学生的感情和思维都直接切入课文内容,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

新授课是如此, 复习课更应该如此。 我们在语文复习课上创设了大量情境, 学习《多彩的春天》, 我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学习《奇妙的汉字》, 我们在智慧岛上不断“闯关”;学习《美丽的童话》我们化身童话世界里的小人儿, 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场景中徜徉, 还尝试自己编童话。

三、丰富活动设计, 提高语文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是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复习期间我们同样应该让学生主导课堂。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老师就需要精心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 我设计的教学环节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学习方法。

以《奇妙的汉字》为例:环节一:游戏识字。 老师做不同的表情, 不同的动作让学生猜猜是哪些字。 环节二:汉字乐园。 游戏一, 比一比谁是识字大王。 游戏二:我演你猜。 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理解 “会意字”的构字方法, 可以把它的部件合起来理解字义。 游戏三:转盘识字。 孩子先通过找朋友的方式, 组词区别一组形近字。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选择一句说说话, 进行语言训练。 环节三:讨论说说你还有哪些巧妙的记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 》认为: 低年级学生应该 “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复习课上, 始终觉得:学习好玩, 识字有趣。 他们不仅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 更在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真正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四、改革评价方式, 考察综合素养

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 必须按它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进行教育, 才能使你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光进行语文期末复习课程的改革还是不够的, 学生还希望让考试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试卷, 而变成妙趣横生的情景体验。

于是, 我将期末学科的分项考核融入一个大的情景主题, 同时将各项学科考核内容融入这种情境体验中。 通过活动体验、团队合作、任务挑战等形式, 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本次期末考核以“欢乐大购物”为主题, 学生在“游戏嘉年华”中参与不同游戏, 例如:“词语对对碰”、“字形小魔术”、“我是小小故事家”、“挑战金话筒”, 等等, 获得相应的“智慧币”, 然后在“春小购物街”上进行购物活动, 购物活动主要是由数学老师负责设计不同游戏。

这样的期末课程, 旨在从学生的心理入手,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能力。 这样的综合素质考察方式, 不仅能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合作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商务印书馆, 1978.

[2]魏书生.魏书生文选.第一卷育人篇:235.

[3]谷生华, 林建.小学语文学习心理[M].语文出版社, 2002, 6:44.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篇3

一、了解答题的一般步骤,稳而有方

(1)读标题。忽略标题的做法很错误。因为标题是“文眼”,往往能揭示文章主题(中心)。

(2)看考题。“考什么”一定要在阅读文章前明白。带着考题去阅读,针对性强,阅读效率就高。

(3)读文章。确定文体(小说、散文、说明文);整体感知(概括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了解写作技巧);忌“断章取义”。

(4)答题。依据不同文体的答题方式,简明、准确,依分值点来回答。

二、了解文章常见的主题及写作手法,有的放矢

1.常见的主题

(1)人性美:爱、宽容、自信、拼搏、磨炼、诚信、简单、责任、感恩、追求、珍惜、尊重、热爱生活、善待他人……

(2)自然美:敬畏自然,和谐共处;善待“人”以外的每一个生命。

2.常见的写作手法

(1)开篇:设置悬念、对比、总领、引题、伏笔(铺垫)、烘托(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

(2)结尾: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题、首尾照应、引人深思、借景抒情等。

三、认清文本,掌握题型

1.每种文体的常见术语

(1)记叙文的常见术语: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线索、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小说的常见术语: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主题。

(3)散文的常见术语:形散而神不散、线索、主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

(4)说明文的常见术语:说明对象、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结构。

2.每种文体的常考题

记叙文的题型(包括小说和散文)。①概括题:概括故事内容;②人物评价题:概括人物形象;③赏析题:赏析词或句子,或甲乙两句对比题;④感悟题:对句子或全文的感悟;⑤作用题:描写句、题目、开篇句、中间句、结尾句;⑥段落关系题:段落可否换或删除;⑦开放性试题

3.说明文的题型

(1)概括题: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概括文章的内容。

(2)指出说明顺序和层次结构。

(3)说明方法及作用题。

(4)说明语言题:某个词语能否去掉或删除。

(5)说明文中描写、叙述的作用。

(6)开放性试题。

四、针对题型,找出解法

1.记叙文(散文、小说)解题思路

(1)概括题。答题格式:谁干什么

(2)人物评价题。概括要全面;依情节用词语,成语或短语来回答。

(3)赏析题。选准角度:哲理、修辞或重点字词的角度。

修辞:比喻(生动地写出……);拟人(把……写活了);对比(突出了……);排比(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反复(强调了……)。

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角度),(怎样地)写出(什么对象)。

对比句:……而乙句设有这种表达效果。

(4)感悟题。立足文章中心,引发开去,点明深层含义。

(5)作用题。①描写作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留下伏笔;人物描写:通过……(5种人物刻画手法)描写,刻画出人物……性格特点;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了……侧面描写:烘托出……②句子的作用:从内容上、结构上分别作答。结构上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设置悬念、引出话题、铺垫、首尾照应等。中间:承上启下过渡。结尾:总结、首尾照应、点题、画廊点睛、深化主旨、升华主题、引人深思。③题目的作用:全文线索、新颖吸引人、设置悬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说明文解题思路

(1)概括题。概括内容:说明对象+特点。善于找段落中的中心句。概括特征:全面、准确。

(2)说明顺序。三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包括: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等。逻辑顺序包括:总分、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等。

(3)层次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常见的问题:某几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有条理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便于读者理解,调换后不合逻辑。

(4)说明方法及作用题①说明方法及作用: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举例子: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地说明……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列数字:更准确地说明……打比方:更形象生动地说明……分类别:更有条理地说明……引用:更有说服力地说明……,增强说明文的趣味性。②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五、精选试题,强化巩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4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

二、复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课文的大致内容。2.重点语句分析感知 3.相关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课文回顾复习藤野先生

一、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首次使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本文选自他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课文回顾

1.未识藤野——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藤野 2.中心: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为中心选材

3.线索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爱国情

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憎恶,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途径的日墓里的水户(爱国思乡,学医的主要动机)

仙台的职员对自己的优待(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4.以事写人——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诚恳热情、热情无私

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5.人物描写

外貌、动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生活俭朴、治学严谨

6.情感:感激(无私的帮助、学术的影响);敬重(伟大);怀念(收集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愧疚

三、重点语句回顾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表现上野的樱花鲜艳而美丽的特点。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盘辫子的丑态,表现作者对他们的厌恶、鄙夷、反感之情。

3.“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解散辫子的丑态,暗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之情。

4.“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全文起了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与“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相呼应。

5.作者写1—3段的用意是什么?追述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为下文见到藤野先生埋下伏笔。同时,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揭露其腐朽灵魂,表达作者的憎恶之情与爱国之情。

6.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看樱花、盘辫子的细节来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其描写角度,除视觉外,还从听觉角度进行,如“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7.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用很多篇幅写清国留学生的生活,写了到仙台途中想到的事,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的事件,这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径的日墓里的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这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的志愿对自己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8.“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厌恶失望——爱国(忧国忧民——痛苦根源)9.“爱国青年”:运用反语手法,讽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藤野先生形成对比 10.“正人君子”:运用反语手法,讽刺了走狗 11.“物以稀为贵“:自嘲——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双重否定表强调,突出了中国人精神的麻木不仁,反映了作者的爱国(痛苦根源)

13.如何表现爱国情?二3+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把怀念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4.我看到先生改讲义吃惊的原因是什么?藤野先生是医学教授,批改讲义上的专业知识是他的职责,而他还帮助订正文法上的错误,所以我“吃一惊”,这更能突出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15.“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能否删去?不能。一来它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来也表达我深深的自责之情。删去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16.改讲义事件中,我对“过了一个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我尊重先生,被他的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所感动,所以对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印象非常深刻

17.“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对作者后来弃医从文有什么影响?“匿名信事件”写弱国人民受歧视,作者希望祖国强大。“看电影事件”写中国老百姓愚昧麻木,不觉悟,这正式造成我们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18.“我的意见”指学医救国,变化的内容指弃医从文,变化的原因是指要救国,先要救治人们的精神,唤醒麻木的人们,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首推文艺。

19.“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中国人”前面加上“所以”,后面用“当然”强调,表达了作者什么也的情感?这是议论的话。“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并无关系,用“所以”表示因果关系说明这种逻辑的荒谬性。“当然”在平静语气中显示了作者的气愤和心痛。“也无怪他们疑惑”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被诬蔑的愤怒与国弱受欺的悲伤心痛

20.结尾最能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的词语有“总、时时、长长、永久、至今” 21.“良心发现”指爱国思想和与反动文人的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22.对藤野先生进行高度评价的句子是: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23.藤野先生的精神可用文中的六个字概括:为中国、为学术

24.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为:收藏讲义;悬挂照片;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我的母亲

一、文学常识

胡适,原名胡洪馸,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

二、课文整体回顾

1.我对母亲的感情:怀念、敬爱、感激 2.母亲其人——慈母、严父、恩师

三、课文内容分析回顾

1.文章的过渡段是第四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文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对我的管教严而有方;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性子好,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有刚气

3.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意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前三段既写了自己的惋惜,也为后文写母亲的教诲、母亲是我的恩师这一中心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4.“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身份!”“我”羞愧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觉得这样大失“先生”的身份

5.在“组织戏剧班”一段中,用“居然”一词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态?“居然”写出儿童天性的不可泯灭,终于能够冲破层层束缚“活泼”一回的惊喜之情。

6.第二段说“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可后文又写到十一二岁时做戏的情景,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句中“可算是”并不表示绝对,是“可说是”的意思,而且“我”做戏通常也只是文角,所以不矛盾。

7.为什么花大篇幅写家庭琐事:母亲以身作则的身教 8.极大极深的影响——学习努力、守时;做人要仁且刚

9.“严父”和“慈母”是否矛盾?不矛盾。作为母亲,她首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料我,父亲死后,她不得不也担任起父亲的指责教育我。这更能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怀。

10.如何理解第七段中的“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以及深深怀念之情。

11.第六段和第七段的关系:总分关系。第六段说母亲对我影响之大及教育态度,第二段举具体的事例

12.母亲对我的态度是“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用一个词来说明母亲对我的管束:严厉。

13.母亲责罚我却不让我哭出声音来,说明母亲有刚气的性格。我的第一本书

一、文学常识

牛汉,原名史成汉,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华南虎》,他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二、课文回顾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父亲是一个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的人。

2.“人不能忘本”的“本”在文中指什么?“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课本,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主要指后者。

3.“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对你有什么启发?说明乔元贞从此失学了,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我们对生活在苦难中的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4.父亲弄清课本的原委后,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气,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深表同情

5.谈谈你对“弄不成”这位教师的看法:“弄不成”的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村邻有好淳厚的情义。而且他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找课本,是个负责的老师

6.从与狗玩乐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是一个与狗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小孩子,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孩子,在当时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仍不忘寻求一份乐趣

7.与狗玩乐的事件在全文所处的位置不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编排,有什么作用:这一段是补叙,能突出作者念念不忘的情趣。

8.读了“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对童趣、自然之趣的怀念之情;朋友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生活的辛酸;父爱的温情

9.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既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追忆。

10.“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列夫托尔斯泰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犹太人,评论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成功的秘诀》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出身名门贵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二、课文回顾 先抑后扬、夸张、比喻

1.面部特征(1—5)

(1)须发—多毛(像摩西与天父)【最大特点】——(2)脸部—粗劣、失调、崎岖、平庸、粗鄙(像田野村夫)}先抑后扬——比喻(3)表情—忧郁、消沉、愚钝、压抑}

对比反衬、突出眼睛——

(4)长相—平平、普通大众脸(像俄国普通大众【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夸张(5)形象—矮小敦实(像侏儒)【对比】

2.眼睛(6—9)表层(1)犀利(2)富于感情、观察力、敏锐性(有一百只眼珠)

深层(3)才气、清醒、无情

(4)幸福又不幸

三、课文分析感知

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他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后半部分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通过写他那犀利的目光,眼睛的威力,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来写对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2.作者着力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目的和作用:写托尔斯泰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

3.从文中找出能够一语道破前后两部分所描写对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语句: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4.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大量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喻意深刻,韵味无穷。例如描写他的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这些描写,不禁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5.“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

6.前文写他的外貌近乎丑陋,这对写眼睛有什么作用:先抑后扬,写胡子、眉毛、头发反衬富于洞察力的眼睛,能够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7.“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从修辞和内容评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特征突出;作者不仅在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而且含蓄地揭示了他作为伟大的现实主意艺术节,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8.“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比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把陀斯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外表与托尔斯泰进行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托尔斯泰面孔的“忧郁、消沉、愚钝、压抑”

9.如何理解“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把托尔斯泰丑陋的面孔比喻成“悲凉之地”,“悲凉之地解冻”是指“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晚年托翁以高尚的灵魂、人格,才华,得到世人的崇敬。

10.刻画托尔斯泰丑陋的面部特征,是为了反衬托翁高尚的精神世界,伟大的灵魂,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翁的崇敬、赞美之情。

再塑生命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有14部作品。

二、课文内容回顾

1.“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它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身上”;莎莉文老师上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2.“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我”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她虽然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而丰富,她在心灵深处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3.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莎莉文老师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通过作者饱蘸感情之笔,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感激、崇敬之情。

4.举例说明老师对海伦的热爱,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文中讲到莎莉文与作者的初次接触,首先让作者感受到的是关爱,玩洋娃娃后,教拼写单词,并模仿着画画,可见老师教育的用心良苦。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莎莉文老师换一种方式教育我 5.“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这指什么眼光: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而且似乎都有了生命

6.莎莉文老师教育的特点:借助作者自身的体验使其了解并理解外界事物,其实是耐心的寻找时机,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例如帮助作者区别“水”和“杯”的过程

7.转变前:我整天处于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篇5

学员姓名:年级: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课前十分钟】

1、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A.大小相同 B.方向相同 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D.三要素相同

2、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的缘故 B.“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C.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3、测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15N,分度值0.5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4、重约600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个?(A.一只鸡 B.一头耕牛 C.一头大象 D.一个成年人

5、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事例是(A.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C.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 D、拉弓变弯了

6、如图5,质量是0.5kg的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能正确表示字典受力的示意图是(g=9.8N/kg(图5

7、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因素有(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与1N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B、一头大象的体重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8、如图3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9、下列情况中产生的力,哪些不是弹力(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B、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 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

D、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10、物体重 49N ,它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是 kg.11、一条质量为50kg 的大蟒蛇吞吃一只小猪后,体重达到600N ,被吞吃的小猪的质量是 kg。(g=10N/kg

1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 B、重力作用不需要地球与物体相互接触 C、玩具“不倒翁”就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D、走钢丝的运动员,手中都握有一根长杆是表演的需要

13、在图7中画出质量为5kg 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取g =10N/kg 【知识梳理】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2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经验事实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 不可能用实验 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图3 图7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二、惯性:

(1(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

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3关于惯性的好与坏: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第二节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补充内容:

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

力。

2、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注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第三节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 互相接触 的物体,当它们 相对滑动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①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 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 匀速 运动,读出这时的 拉力 就 等于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

③ 结论:接触面 粗糙程度 相同时, 压力越大 , 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 粗糙 , 滑动摩擦力越大。

注。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 和 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3、应用: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 ①增大压力;②接触面变粗糙;③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变光滑;③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④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4、分类: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5、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 的方向 相反。、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下, 滚动摩擦 比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课堂练习】

1.下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是彼此平衡的有(2.一个人用1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只重40N 的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以及合力方向正确的是(A.合力大小为6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B.合力大小为6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C.合力大小为14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合力大小为14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3.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0.4N 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6N ,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0.4N B.0.6N

C.0N D.0.2N 4.如图2所示,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拉力F

1、向右的拉力F 2及摩擦力f 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F 1=4N ,F 2=10N ,则(A.f =6N ,方向向左

B.F 1与f 合力的大小是4N ,方向向左 C.F 2与f 合力的大小是2N ,方向向左

D.在物体上叠放一个重100N 的物体,拉力不变,物体仍静止时,f 将增大 5.物体A 只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 1与F 2的作用,对于F

1、F 2的合力F 的大小以及物体A 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F 1与F 2方向相反,F 一定为零,物体A 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若F 1与F 2方向相同,F 一定不为零,物体A 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若F 1与F 2方向相反,F 一定为零,物体A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若F 1与F 2方向相同,F 一定不为零,物体A 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6.如图3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3N C.6N D.12N

7.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是(A.大小均为10N 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始终为零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图2 中国教育培训 领军品牌 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8.用水平力 F 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如图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力 F 与木块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平力 F 与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水平力 F 增大,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随着增大 D.木块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9.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10.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一项新技术装置,安装在轿车方向盘内,特定情况下会“蹦”出来,以保护人 体免受硬物撞击而受伤,如图 5 所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最有可能“蹦” 出来())图4)A.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B.轿车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进时 C.轿车前端与其他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D.轿车启动时 图5 11.工人师傅用 80N 的水平向前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突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 处有

一位老人,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 200N 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当车仍水平向前运动时,它所受力 的合力的大小是(A.280N)B.200N C.120N D.80N 12.一位乘客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他受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与甲板 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不考虑空气阻力).13.一个重为 50N 的物体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加 10N 的水平拉力,则它在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为_________N;若将该物体用绳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 __________N;若使物体竖直向 下匀速运动,则向上的拉力应为_________N.1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 200N 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 4m/s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20N,若速度为 1m/s 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 N,合力为___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当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 3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15.空降兵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力将匀速下落,它的体重为 650N,伞重 200N,若人受到的阻力忽略 不计,则伞对人的拉力为 N,伞受到的阻力为 N.16.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向东,大小为 20N,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 60N,方向向西,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6 中国教育培训 领军品牌 17.如图 1 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 10N 的水平向左的拉力 F 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 量为 4kg,乙物体的质量为 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N;如果当拉 力 F 增大到 20N 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 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N.图1 18.重 35000N 的 直 升 飞 机,悬 停 在 空 中,则 直 升 飞 机 受 到 的 空 气 作 用 力 是 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若直升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则直升飞机受到的是_________(选填 “平衡力”或“非平衡力”.19.足球停在操场上,被人踢了一脚,开始在操场上滚动,同时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问:(1)足球从静止变为运动的原因是什么?(2)足球的速度由大变小最后停下的原因是什么? 20.为什么人在走路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到;而不小心踩着一块瓜皮,会向后摔倒?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如图一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图一)

2、如图二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

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D.不受力(图二))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4、力 F1 和 F2 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30N,方向向左,已知 F1 的大小为 40N,关于 F2 的大 7 中国教育培训 领军品牌 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2 的大小一定是 70N C.F2 的方向一定向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F2 的大小一定是 10N D.F2 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 直线运动

6、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 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7、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 这主要是()B.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8、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 F 甲,乙对绳的拉力为 F 乙, F 甲与 F 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 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 F 甲、F 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 F 的关系是()B.F 甲<F 乙,F=F 甲-F 乙 D.F 甲=F 乙,F=F 甲+F 乙 A.F 甲>F 乙,F=F 甲+F 乙 C.F 甲=F 乙,F=0

二、填空题

1、摩擦力有时对我们有害,因此人们想到各种方法减小有害摩擦,请你列举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用两种不同 方法减小摩擦力的例子 ⑴ ⑵

2、如右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12N 的水平拉力 F1 作用下,A、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 B 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 A、B 紧靠着放在水平N。桌面上,用水平力 F2 推 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 9 乙所示),则推力 F2= 8

中国教育培训 领军品牌

3、骑自行车的人用力捍闸来刹车,这是用增大__________的方法,使闸皮和钢圈间的摩擦力增大。

4、体育运动中的射箭,弓对箭的_____力使箭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 力可以______ _ _.5、如右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两个杯子。当猛地 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 子。随之运动(选填“会”或“不会”,这表明杯

6、装满沙的箱子总重为 200N,在 50N 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 力为 法)7、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5 号飞船由“长征二号 F”大推力火箭成功送上太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 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你结合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飞船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的质量 “没有”或“仍具有”)。②飞船在太空遨游 21h,绕地球 14 圈,飞行约 61 万 km,则飞船的速度约为 三.作图与实验

1、如图下图五所示,工人用 200 N 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 一个物重为 300N 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图示.

2、一球体从空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3N,已知小球受到的合力为 9N,请用力的图示画出图六小球受 到的重力.3、如图七,一物体 m 被传送带从 A 点匀速送到 B 点,请在图中用示意图表示 m 受到的力。km/h。(填“变了”或“不变” 惯性(填 N,要减小箱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填写一种可操作方 图五 图六 图七

八年级下册语文现代文基础知识复习教案 篇6

《海底两万里》

1.尼摩船长的形象。

(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2.潜艇上的人睡的床用<大叶藻>(材料)制成,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成的。

3.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

《名人传》

4.名人传教会了你什么?

乐观面对磨难,坦然生活,乐观向上

5.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了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变他们的生活。可他们没有这样做,这样是不是自讨苦吃?

不是

(1.)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弃音乐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

(2).米开朗琪罗的遭遇悲惨,仍然坚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

(3).托尔斯泰面对内心的惶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篇.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

6.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和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不会 反衬 欲扬先抑

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答:《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答: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

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

答: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4.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

答: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5.《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

答:作者紧扣“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

6.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

答: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全部伟大之处得以显示出来,其感染力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是以痛苦为情节的目的所在。

7.《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

答: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10.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答: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

11.《托尔斯泰传》的立意是什么?作者的着眼点在哪儿?

答:立意是歌颂英雄主义;着眼于评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是一部文学创作评传。

12.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答: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诚的、博大的爱,厌恶痛苦的民众生活,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现,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有一颗真诚、善良、博爱的心。

《名人传》系统复习

写作缘起

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会。)

2.内容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3.内容精要。

《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4.阅读感受:

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5.常识练习:

①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答案示例: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⑤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传)、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答案: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6.语段阅读。

(一)《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_作品。它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②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示例:

①罗曼罗兰 贝多芬 (米开朗琪(基)罗) 列夫托尔斯泰

②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二)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罗曼罗兰《名人传》

1.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热情赞颂的这位与命运、与生活搏斗的英雄是________。

2.罗曼罗兰说这位英雄是“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请你结合他的生活经历和杰出成就,说说“苦难”和“欢乐”各指什么。

3.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跟罗曼罗兰说的那位英雄一样,面对命运的苦厄,生活的不幸,却能“用苦难来铸成欢乐”,留芳千古。试举出一例。

答案示例:

1.贝多芬

2.① “苦难”指贝多芬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例如贫穷、耳聋、孤独等;②“欢乐”可以指他的《欢乐颂》,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3.例:司马迁身受腐刑,痛苦万分,但仍然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用笔写下了千古绝唱《史记》,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厚的史学财富。

(三)据说,把雕像交由米开朗琪罗做的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为表示自己的品味高雅而对雕像提出了一些批评:他认为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便拿起一把剪刀和一点大理石粉爬上脚手架,一面轻轻地晃动着剪刀,一面把大理石粉一点点撒落,但他绝不碰那鼻子,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然后,他转身对着行政长官说道:

“现在,您请看。”

索德里尼回答说:

“现在,它让我喜欢多了。您把它改动得颇有生气了。”

于是,米开朗琪罗走下脚手架,偷偷地笑了。

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请概括这一情节的内容。

3.文段中对米开朗琪罗和描写主要运用哪种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示例:

1.《名人传》(或:《名人传?米开郎琪罗传》 罗曼?罗兰

2.行政长官对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大卫》妄加批评,然而米开朗琪罗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保住了这一作品,使其完好无损。

3.①动作描写 ②聪明、机智,热爱自己的雕塑作品

(四)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文选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试写出文段所写的人物的姓名、国籍、身份、代表作。

人物姓名:________ 国籍:________

身份:________ 代表作:________

2.试分析文段刻画的人物具有什么人格魅力?

3.试分析文段采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

答案示例:

1.贝多芬 德国 音乐家 《命运》

2.贝多芬虽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又患有重病,但是在他的身上却有坚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的特点。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的体现。

3.文段运用第一人称,侧重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据说,把雕像交由米开朗琪罗做的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为表示自己的品味高雅而对雕像提出了一些批评:他认为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便拿起一把剪刀和一点大理石粉爬上脚手架,一面轻轻地晃动着剪刀,一面把大理石粉一点点撒落,但他绝不碰那鼻子,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然后,他转身对着行政长官说道:

“现在,您请看。”

索德里尼回答说:

“现在,它让我喜欢多了。您把它改动得颇有生气了。”

于是,米开朗琪罗走下脚手架,偷偷地笑了。

1.本选段节选自《                   》,作者是                     。

2.“偷偷地笑”这一神态描写有什么特殊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给予评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古代文学模拟题下一篇:婚庆和酒店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