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精选8篇)
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篇1
近几年是随着高考历史题难度的增加和对学生历史做题能力的要求提高,导致历史学科成绩下降,相比之下历史在文综的得分最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客观题得分太低,因为二卷材料题差别不会太大,因此这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有“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这样的说法。通过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现在结合自己对高考试题的认识和解法谈谈自己对高考选择题解题思路的几点认识。
一.每道题都会有突破口,再难的题目题目都有,做题和破案有很多相似之处,总会留下线索和细节,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仔细,和信心。一定会做正确。做任何一道题首先心态要好,难的不要慌张,简单的不要高兴。要做到宠辱不惊,心态平和。即使做不出来也不要影响做下面试题的心情。
二.先根据考点判断,读题过程中看出这个题要考你什么知识,出题人的意图想考哪个高考的考点,然后迅速联系课本,联系考点,然后根据选项就可以直接判断出来。
例如(全国大纲卷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此题考查的考点就是西葡两国率先实现中央集权,封建王室权力较大。因此根据选项直接判断A。
例如(山东卷13)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此题考查的考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而可以根据四个选项直接判断A。
三.读题一定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节, 看懂,看清题目的要求和 所问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在四个选项里面找出答案。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特别是看清楚最后的问法。
例如(20全国1卷)30.20世纪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此题首先看时间20世纪20年代再仔细思考材料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看题最后的问法是能够说明现象的是 ,材料的意思是为什么在上海比例是2:1而在天津和北京的比例是5:1和6:1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来是国产电影比例小的原因是成本大,为什么成本大呢,无非是制作成本和流通税费,所以判断C。
例如(2014大纲卷19)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此题我们首先看时间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亩产的认识是人的智慧和自然的潜力无穷,显然此题是在侧面折射出大跃进反映了人们急切改变落后的面貌。
四.采取排除法做题。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排除法一般尽量少用,原因在于排除法是建立在知识储备强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基础知识不好,很容易在排除的时候将正确的选项排除。
例如(2014全国二卷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此题可以看出规定的不是亲子权利A项排除。西晋时候私拿养子财务同样无罪说明亲情逐渐强化而非淡化故排除B宗族的利益并没有体现所以选D
例如(2014上海卷16) 保证国民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特权。以上思想体现在
A.《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民国民法典》 D. 《钦定宪法大纲》
此题中外法律文件。题干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反对封建特权”。 《十二铜表法》、《汉谟拉比法典》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钦定宪法大纲》是封建性质的法律。《民国民法典》是近代中国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故应选C。
例如(2014年宝鸡市一摸31)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B.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D.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
此题根据二重证据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的历史研究方法所以A的说法错误,结合一般历史知识,可知BC说法过于绝对,因此正确答案选D
五.对于答案很相似很难排出的题,自己可以根据题意写一个答案。然后比较四个选项和自己写的选项那个比较接近。
总之:高考历史由于考察范围广,能力要求高。考查形式多样。所以选择题没有固定的做题方法,因而学生再做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知识牵移能力要强,很多时候只要是因为自己对材料分析不到位或者没有注意到材料提供的信息导致错误。做题时必须要细心仔细认真。并且不能墨守成规,事异则备变。
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篇2
分析此题是一模试卷的最后一道选择题,从知识点的考查上会比其他的选择题更加综合,解题方法也更加丰富. 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及有字母的函数值比较大小问题,试题在审题上不存在难度,但是对运算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类比转化思想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从结果来看,有半数的学生做对,但是正确的学生中多数是运用技巧猜对的,由此先从思路1说起.
思路1特殊值法、排除法
点评在缺乏解题方法的情况下学生会选择思路1,即使不会做,但是利用选择题的技巧可以缩小答案的范围,提高正确率. 但是对数学问题的求解不能满足于表面,更要深入到基本方法和思想的层面,讲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求甚解. 所以,还有以下两种思路.
思路2作差法
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表达式,因此函数值的大小比较可以转化成含有字母m的代数式的大小比较.
点评作差法是从代数角度解决比较大小问题的基本方法.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具有分式的特征,所以只要一个变量确定了,另一个变量就可以表示成分式,此题作差法的关键就是分式的加减运算. 但是三个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过程烦琐,耗时又多,学生的畏难情绪比较高. 此题也可以采取作商法,考虑到与作差法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思路3数形结合
点评数形结合是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是解题思路拓展的有效途径,本题中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在图形上能很直观地显现,坐标系中线段的长度就对应着函数值的大小,中点的特殊位置,让人联想到了梯形的中位线. 相比于思路2,思路3对函数的认识更深一层,思维更加发散,中位线的应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分析 篇3
一、直接判断法
根据试题题干的具体要求,对选项进行直接判断正确与否的解题方法。
例1读图1,完成下面问题。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参考答案D
思路解析读图1,要判断在同一幅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段坡度的大小,只要根据“在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同,等值线越密集,则坡度越大”。因此可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D。
二、逻辑推理法
根据试题要求,结合试题中的有用信息,运用地理概念、规律、原理或者试题提供的有用知识,进行层层逼近的逻辑推理,从而求得正确答案。
【例2】图2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l~3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参考答案1,B 2,B 3,A
思路解析读图2,结合有关原理可知,影响樱花初放日期早晚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条件。热量多,开花早;热量少,开花晚。而影响热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这是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原因;虽然N地、M地、P地在同一纬度,但开花日期并不相同,因此可推知三个地点热量并不相同,其中N地比M地早,是日本暖流影响所致,P地比M地晚,是山地影响的结果,根据以上推理容易得出答案。
三、综合分析法
根据试题要求,结合试题中的有用信息,运用地理原理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从而求得正确答案。
例3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图3。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下面问题。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参考答案B
思路解析此题以种植结构变化图来设置试题情境,来考查气候、区域特征、农业分布和农业的区位选择。此题的关键点是必须抓住文字中的重要信息(当地1月平均气温3℃)和图中重要地理事物及现象等特征的分布(如水稻、蔬菜、花卉、油菜等)进行综合分析:(1)读取试题文字中关键信息“当地1月平均气温3℃”,可以推断其为亚热带气候(“珠三角为接近热带的亚热带,太湖平原为典型的亚热带”);(2)进一步结合影响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主要考虑热量条件)”,根据图例中的信息“水稻”、“油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可得出正确答案。
四、地理计算法
根据试题要求,结合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计算(选择题主要考查时间换算、太阳高度角计算、温度计算、高度计算、比例尺计算等)的解题方法。
例4读图4,完成下面问题。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5km2
B0.5km2
C5km2
D50km2
参考答案A
思路解析读图4可知,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位于本区的东北部,其形状大致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可知,三角形的长度约为3个比例尺单位即450米(即0.45 km),宽度约为1.5个比例尺单位,即225米(即0.225km),根据三角形的计算公式计算此三角形的面积约为(0.45×0.225)/2=0.050625km2,因此正确答案为A。
五、错误排除法
当试题答案不能通过直接判断得出时,可结合题目要求,把一个一个的选项与题干条件逐一对照,将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掉,缩小判断范围,最后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例5图5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下面问题。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参考答案C
思路解析本组试题通过日照变式图来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应用地球运动(晨昏线时空变化特征、昼夜长短)等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试题信息“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说明该点位于晨线上,由于5:30日出,可推知该地昼长夜短,是当地的夏半年,利用排除法,可以得出只有C正确。
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篇4
【摘要】选择题是高考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的必考题,而且所占分值较高,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帮助考生提高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从作者的经验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即首先了解“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策略”、其次掌握“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一般方法”、再次会运用“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关键词】类型、策略、方法、技巧、能力
分析历年高考考题,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题型的稳定性,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和实验题,共42分。虽然从去年开始已经实行新课程标准,将生物部分的总分从原来的72分调整为90分,考试题型也作了部分调整,但第一卷依然为选择题,比以前多了一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第二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组成,共计54分。可以这么说,不管是执行老课标还是新课标的高考,选择题都是必考题,所占分值也较高,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帮助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就本人在多年教学中不断总结的经验对此问题作简要剖析。
一、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策略
要提高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选择题的类型。虽然选择题包括的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也不固定,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选择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判断型选择题。判断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题型,题目中常常以“下列说法或描述正确的、不正确的、合理的、不合理的”等语句作出明确要求。这类题型在选材上,主要侧重于考查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又可分为概念迷惑型、表述绝对型、新词干扰型、直接判断型、分析判断型、实验评价型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辩析各种生命现象,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理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作出正确判断。
2、图表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景和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识图、识表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等。即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该题型主要包括表格、曲线图、柱型图、实验装置图、生理功能示意图、遗传系谱图等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认真读图表,仔细观察和比较,找出图表中所给的各种有效信息,并确定各要素在图表中的含义;另外还要仔细分析图表,寻求图表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必要时可以进行图表的转换,最终通过剖析图表、运用图表特征和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3、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一般包括异同组合型、排序组合型和综合比较型等,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该题型考查的知识范围较广,而且会设置一些模糊
概念、或将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概念辩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首先是审题要仔细,充分研究题干的要求;其次是辩析题支,要对题支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看其是否与已知的观点一致,不一致的必须舍去;再次是辩析题干和题支的关系,分析题支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相似、相近、易于混淆的干扰题支必须进行排查,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4、计算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题型,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蛋白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分裂、DNA、遗传定律、遗传病发病率、基因频率、能量流动、种群密度等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熟悉教材中出现的各种公式和数量关系,如种群密度、基因频率、蛋白质中肽键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②学会从平衡的角度分析题目,尤其是相关化学知识的准确运用,如涉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化学反应式的计算;③学会运用数学统计学原理解答概率问题,如计算遗传概率中常用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正确运用。
二、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一般方法
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做高考生物选择题也是如此,尽管选择题的题型多样,但其解题方法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语。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等专业术语,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氧化分解和水解等等。命题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专业术语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关键词语应该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或者是涉及两个以上知识点的选择题,就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再仔细分析供选答案,选出正确选项。
例
1、(2009.安徽)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脱氧核苷酸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核苷酸
【方法领悟】选择题的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及要求。本题中的关键词是“初步水解”。由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但题干问的是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的产物,故应为脱氧核苷酸。【答案】B2、明确限制条件,缩小答案范围。限定条件的设置,一方面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程度,因此,审出“限定条件”,就等于找到了“题眼”,题目中的限定条件非常关键,限定条件的指向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和方向。限定条件包括:①限定种类,如时间、原因、影响等;②限定程度,如根本、直接、最终、一定、最好、最简便、最多、最少、最可能等;③限定对象,如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是高等植物还是低等植物,是叶肉细胞还是根细胞,是一个细胞还是一个生物体等;④限定过程,如是蛋白质的合成还是分泌等。
例
2、为了确定某株高茎豌豆(显性)的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
A.让其与矮茎豌豆杂交B.让其与另一株高茎豌豆杂交
C.让其自交D.直接进行DNA检测
【方法领悟】该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限制条件为“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显性植株的基因型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测交和自交,但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故最简便的方法应为自交。【答案】C
3.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信息。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往往成为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科中的潜规则常以隐含条件的方式隐身于题干背景之下,解题时要善于挖掘,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的指的就是“正常”等,这些都是隐藏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把题干补充完整。
例
3、(2010.四川)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D.雌性激素
【方法领悟】本题的隐含条件是“蛙脑垂体提取液中已经不存在完整的脑垂体细胞”,也就不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含量增加的激素就不可能是B、C两个选项所示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而题目中根本没有涉及下丘脑,因此A选项也不符全备件。那么这种激素只能是雌激素,原因是垂体中原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刺激蛙的卵巢,促进卵巢合成并分泌雌性激素。【答案】D
4.排除干扰信息,找准命题意图。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它们会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命题者可以将干扰信息放在题干中,也可以放在某一个选项中,其目的就是考查考生的基本功是否过硬。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中强调的“干扰项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且看上去似乎有理,不要错得太明显”、“应该增大正确项的隐蔽性和错误项的干扰性”。故考生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解题过程中只有认真分析题干,才能排除干扰,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找出正确答案。
例
4、(2007.广东)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I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方法领悟】本题中有两个干扰,一个是“光照条件下”,另一个是A选项中的“无氧条件下”。这两个条件连续给出,很容易误导考生排除线粒体,只想到叶绿体而误选A选项。但是只要意识到“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也可产生ATP”,就很容易判断出A、D两个选项是错误的。又由于线粒体中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有ATP的合成但是不依赖氧,因此C选项错误。【答案】B
5.克服思维定式,防止“生路熟走”。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命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考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等稍作改动后命制而成的,这类题最具欺骗性,乍看像“熟题”,实际上已经“改头换面”,其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审题粗心大意,只凭经验做题,就很容易犯思维定式的错误。因此,越是“熟题”,越要警觉、细心审题,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到“熟路生走”,才能准确作答。
例5、(2009.江苏)一个人体内的胰岛B细胞、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其形态、功能各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结构不同B.不同细胞中转运RNA的种类不同
C.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不同.D.不同细胞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方法领悟】本题中的“根本原因”是最常见的提问方法,我们一般都首先考虑“遗传物质”或“基因”。而选项中恰恰有这个选项,因此很容易“误导”考生选择D项。实际上,本题的“题眼”是“一个人体内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同一个人体内的细胞是经有丝分裂获得的,因此遗传物质相同;不同细胞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是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结构不同。【答案】A
三、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固然,是否“肯登攀”极其重要,但同样是“肯登攀”,“乱登攀”与“巧登攀”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在高考中,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对于考生来说比较紧迫,若考生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就容易浪费时间,导致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部分题目不能看完,即使是简单题也丢了分。所以教会考生掌握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1.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准确掌握生物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思考,直接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作出判断,确定符合题干的选项。这种方法不需要拐弯抹角,适用于基础知识类试题。基础知识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可以说是送分题,但仍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有准确无误的掌握。
例
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C.有性生殖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染色体组内含有等位基因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方法技巧是掌握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是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既存在于体细胞中,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只是在同一生物体中殖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为体细胞的一半。二倍体生物的有性生殖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四倍体的有性生殖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于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故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答案】A
2.淘汰排除法。淘汰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人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除知识、表述、逻辑错误的选项,选项的描述本身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选项描述有逻辑错误的也要排除。
(2)排除无关选项,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应排除。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较难的、不能凭借掌握的知识就能选出答案的试题。
例7.(2010.江苏)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人出现肺水肿现象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方法技巧】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属于”和“内环境稳态失调”。而选项中A是受寒冷刺激时的体温调节、C为免疫调节、D为水盐平衡调节,都属于正常的稳态调节,故应排除。
【答案】B
3.对比推理法。对比推理法是通过比较选项所涉及的生物学的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结构、功能等,以达到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作出正确评判的方法。这类方法适用于选项相近或者类似的选择题,此外,当排除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应该选哪个时也常常采用这类方法。
例8.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下列一般不可以作为目的基因受体细胞的是
A.受精卵B.韧皮部细胞
C.卵细胞D.根尖生长点细胞
【方法技巧】对于本题中的四个选项,进行对比不难发现:A、B、D三个选项均为体细胞,而C选项则为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只有体细胞中的一半,不适宜用作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答案】C
4.图文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生僻,或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常用的转化法有将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
例9.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一个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磷脂分子层数是
A.4B.6C.8D.12
【方法技巧】本题看似与计算有关,实质上解本题的关键不是计算,而是能否将题目中的问题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因为关键点是要分析CO2一共穿越了几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又包含两个磷脂分子层。【答案】D
5.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类角度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这样有时会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有时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
例10.在下列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可能为伴性遗传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方法技巧】本题的“题眼”为“可能为伴性遗传”。直接分析可能为伴性遗传的选项的话,似乎找不到入手点,但是若反过来分析“哪些不可能属于伴性遗传”就容易多了。因为②必为显性遗传,但“父病女正常”,故不可能为伴性遗传;④必为隐性遗传,但“女病父正常”,也不可能为伴性遗传。则②④被排除。【答案】A
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篇5
1、国家为什么要做某事?(1)由国家性质决定。
(2)国家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三种对外职能)的内在要求。
(3)国家贯彻某项原则(民主集中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的需要。
2、国家(政府)怎样做这件事?(1)履行国家职能(一定要具体到某一职能的具体内容——如何履行某种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维护社会安全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内容:第一,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③意义:它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态度和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一这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3、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党的领导方式
(1)政治领导:制定党的纲领、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主体之六:民族和宗教理论
1、民族理论。
(1)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
三、关于当今世界著名的国际组织
1、按性质划分:
(1)政治性: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T)
(2)专业性:国际奥委会、世界贸易组织(WTO)
2、按活动范围划分:
(1)世界性: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
(2)区域性:欧盟、东盟、非(2)坚持原则(一定要具体到某一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何做到某种原则)。
(3)政府权力需要制约与监督,政府应问计与民,发扬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加强廉政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1)由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和宗旨决定。
(2)由党的地位决定(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3)由党的作用决定。
(4)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五个方面,尤其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4、党怎样做这件事?
(1)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加强党的领导(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3)完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5、公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公民怎样做这件事?)
(1)因为公民享有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项政治自由,监督权)。
(2)因为公民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因为公民要坚持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紧紧把握政治现象的主体,整理知识网络主体之一:国家
(一)国家(以政府为主)
1、国家性质,即国体。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①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②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③文化职能。即国家
(2)对外职能:①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3、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大与人民;第二,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第三,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2)对人民负责原则。
为什么要坚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性质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如何坚持?第一,密切联系群众。第二,克已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治国的原则。
为什么?①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⑤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贯彻?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度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④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⑤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⑥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⑦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
4、国家结构形式。
(1)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2)“一国两制”。①含义: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
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二)人大
与前面政府主体知识基本相似,只不过将国家职能换成人大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主体之二:人大代表
1、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3、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主体之三:公民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在法律上体现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2、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六项政治自由: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3、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主体之四:中国共产党
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党的性质:一个理想、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四个行动指南,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
(2)思想领导:用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
(3)组织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
6、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遵循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3)依法执政:紧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夺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基本方式。
7、党的根本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a、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c、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反腐倡廉。
(3)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9、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主体之五:政协
质(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各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区域自治政策。
2、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②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政策范围内进行,与行政、教育、司法相分离;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主体之七:国际关系
(一)我国为什么要做某事?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2、我国的对外职能。尤其是“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职能。
3、五个基本点: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③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各平共处;④基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⑤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4、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5、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主题。
我国怎样做某事?
1、履行对外职能。
2、执行外交政策。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4、拥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
5、行使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履行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3、按主体构成分
(1)政府间: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2)非政府间:国际红十字会
四、“意义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与术语
政治意义:
(1)从人民的角度来讲: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发扬人民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4)从对外关系来讲: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5)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6)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护党先进性,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产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7)思想文化意义:
高中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篇6
高中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1、判断型选择题
判断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题型,题目中常常以“下列说法或描述正确的、不正确的、合理的、不合理的”等语句作出明确要求。这类题型在选材上,主要侧重于考查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又可分为概念迷惑型、表述绝对型、新词干扰型、直接判断型、分析判断型、实验评价型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辩析各种生命现象,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理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作出正确判断。
2、图表型选择题
图表型选择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景和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识图、识表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等。即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该题型主要包括表格、曲线图、柱型图、实验装置图、生理功能示意图、遗传系谱图等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认真读图表,仔细观察和比较,找出图表中所给的各种有效信息,并确定各要素在图表中的含义;另外还要仔细分析图表,寻求图表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必要时可以进行图表的转换,最终通过剖析图表、运用图表特征和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3、组合型选择题
组合型选择题一般包括异同组合型、排序组合型和综合比较型等,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该题型考查的知识范围较广,而且会设置一些模糊概念、或将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概念辩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首先是审题要仔细,充分研究题干的要求;其次是辩析题支,要对题支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看其是否与已知的观点一致,不一致的必须舍去;再次是辩析题干和题支的关系,分析题支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相似、相近、易于混淆的干扰题支必须进行排查,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高考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1)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C3植物、C4植物,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2)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补充题干。
(3)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
如何提高生物的成绩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心里非常的清楚,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的话,那就很难把这件事情做好,学习也是如此。生物学是高中众多课程中比较容易拿分的一门课程,只要你能够花点心思在这门课程里,想要拿高分是很有可能的。
其次,上课要听老师讲课,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好途径。很多人觉得生物会比较简单,上课就不那么认真来听课,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认真听老师讲课,这对于你的选择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是你自学所弥补不了的。
高考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7
一、选择题解题的一般方法
排除法是高考政治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排除法一般分两步:第一步, 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题肢 (逆向选择题除外) ;第二步, 排除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题肢。
1. 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题肢
除逆向选择题外, 题肢本身说法错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不符合课本基本理论, 不符合现实客观情况, 说法绝对化或片面性等。判断题肢说法是否正确, 一要准确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二要注意对一些易混易错知识的区分和判断。
例1【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14题】2015年5月,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 成员银行交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 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 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这一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
①防范金融风险, 稳定金融秩序
②增强银行信用, 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③促进利率市场化, 增加银行收益
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提高其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点: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表现在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稳定金融秩序;增强银行信用, 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故选①②。这一制度与利率市场化和银行收益无关, 排除③。实施这一制度可以防范金融风险, 但不会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④不选。
2. 排除本身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
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题肢一般难度不大, 难度较大的是排除本身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把握题干要求的知识范围。题干要求回答经济意义, 就要排除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哲学意义;题干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怎么办, 就要排除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方面采取的措施;题干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回答问题, 就不能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回答问题;题干要求从辩证法方面回答问题, 就不能从唯物论、认识论方面回答问题。
第二, 把握题干的主体。经济生活的主体主要有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 政治生活的主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公民等, 文化生活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个人等, 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一定要弄清题干要求的主体是谁。
第三, 把握题干的指向。在存在辩证关系的选择题中, 要分析题干体现的是哪一个方面的关系, 比如,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中, 要分析题干体现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还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要分析题干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四, 注意把握题干材料的主旨。把握题干材料的主旨, 就是认真分析材料, 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侧重点、关键点;然后依干求肢, 选出符合题干主旨的题肢, 排除不符合题干主旨的题肢。
例2【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17题】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2014年12月,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 负责管辖审理跨行政区划的民商事、行政和资源诉讼案件。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旨在 () 。
①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②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③提升司法公信力
④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点: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意义。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①④材料没有体现。
二、组合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二二式”组合选择题是目前高考命题中出现较多的一种选择题命题形式, 特别是新课标卷, 组合选择题一般以“二二式”形式出现。
解答“二二式”组合选择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 “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干指向的基础上, 从自己最熟悉的题肢入手, 在①②③④四个题肢中, 确定一个明显不选的题肢或明显应该选择的题肢, 据此而缩小选择范围;第二步, “比较判断”, 经初步排除或初步判断后, 一般剩下两个选项, 认定两个选项中的相同题肢为应选题肢, 再对相异题肢进行比较和判断, 看哪一个题肢更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例3【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21题】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 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 。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点:量变和质变、矛盾的特殊性等知识。我国经济呈现出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 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①当选。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故选②。③中“已经解决”说法错误, 一些问题仍然存在。④中“已经形成”与实际不符。
高考动词时态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篇8
一、分析题干,抓结构特点
高考题对时态的考查虽具有很大灵活性,但题干中的某些成分往往与所考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结构特点是判断时态的可靠依据。
1. 固定句式
在某些句式中,其时态往往是约定俗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句式去判断所需要的时态。例如:
——Do you know our town at all?
——N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 here.
A. wasB. have beenC. cameD. am coming
此题考的是“That/This/It is the first/second…time+that从句”这一固定句式,that从句里面用现在完成时,若将is改为was,则从句用过去完成时。例如:
——Can I join your club?
——You can when you ____ a bit older.
A. getB. will getC. are gettingD. will have got
如果主句表示将来动作(往往用一般将来时、祈使句或情态动词表示),在由when, before, after, until等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或由if, unless等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这提醒考生在平日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类似这样的固定句式还有:It is/has been…since…表示某事发生到现在有多长时间,since从句中动词用过去式;be about to do…when…表示“正要……这时突然……”等。
2. 时间状语
通过时间状语判断时态的题目在高考题中占有一定比例。例如:
Shirley ____ a book about China last year but I dont know whether she has finished it.
A. has writtenB. wroteC. had writtenD. was writing
根据时间状语last year和后边的“是否完成”判断,应用过去进行时。例如:
I first met Lisa three years ago. She ____ at a radio at that time.
A. has workedB. was working
C. had been workingD. had worked
由时间状语three years ago和at that time判断,此题应用过去进行时。
3. 时态一致原则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作并列谓语,它们的时态必须一致。例如:
She set out soon after dark ____ home an hour later.
A. arrivingB. to arrive
C. having arrivedD. and arrived
arrived与set out为并列谓语,都用过去时。
On Saturday afternoon, Mrs. Green went to the market, ____ some bananas and visited her cousin.
A. boughtB. buyingC. to buyD. buy
went, bought和visited为三个并列谓语,均用过去时。
(2)并列的两个句子(有没有并列连词均可)也要求时态一致。例如:
You dont need to describe her. I ____ her several times.
A. had metB. have metC. metD. meet
第一个分句用了现在时,第二个分句也应用现在时。根据后面的时间状语several times推断,应用现在完成时。
4. 信息词语
有些高考题尽管题干比较复杂,但只要考生仔细分析,找出与所考时态相关的信息词语,注意前后照应,便能正确认定动作所发生的时间。例如:
——Your phone number again? I ____ quite catch it.
——Its 9563442.
A. didntB. couldntC. dontD. cant
根据again一词推断,对方已说了一遍电话号码,所以是“刚才”没听清应用过去时。couldnt表“不能够”,不合题意。例如:
——We could have walked to the station; it was so near.
——Yes. A taxi ____ at all necessary.
A. wasnt B. hadnt beenC. wouldntD. wont
could have walked意为“本可以步行去”,由此推断并没有步行去;再分析下句可知,不是“步行”而是坐出租车去的车站,动作已发生,应用过去时。
二、明晰语境,把握“信息时间”
有些高考题题干中没有判断行为动作所发生时间的明确依据,其“时间信息”隐含在特定语境中,考生在理解题意的同时还应明晰语境,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才能确认“信息时间”,准确判断时态。
1.灵活运用“时态一致”原则
有的考生往往受“时态一致”原则的束缚,被题干中某些具有干扰性的“负信息”所迷惑,陷入定势思维的泥潭。因此,在分析题时,不仅要抓信息词语,还要排除干扰成分,才能吃透题意,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____ my glasses?
——Yes, I saw them on your bed a minute ago.
A. Do you seeB. Had you seen
C. Would you seeD. Have you seen
此题中see为干扰成分,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根据对话的情景,笼统地问对方干过某事,应用现在完成时。例如:
——Nancy is not coming tonight.
——But she ____!
A. promisesB. promisedC. will promiseD. had promised
此题中上句用的是现在时态,表明她现在不在这儿,但下句中的“许诺”已发生,应用过去时。
2.模拟对话情景
分析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其隐含“时间信息”题多为情景对话,这些情景对话题来自日常生活,为中学生所熟悉。因此,考生不妨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模拟”对话情景,以此把握信息时间。例如:
——Come on in, Peter. I want to show you something.
——Oh, how nice of you! I ____ you ____ to bring me a gift.
A. never think; are goingB. never thought; were going
C. didnt think; were goingD. hadnt thought; were going
考生可以在头脑中模拟这样的生活情景:自己正过生日,没想到来了一位平日关系一般的同学给自己送礼物,使自己喜出望外。“根本没想到”发生在客人到来之前,故应用过去时。didnt think“认为不……”不合题意。
——Can I help you?
——Yes, I bought this radio here yesterday, but it ____.
A. didnt workB. wont workC. cant workD. doesnt work
考生可以想象自己昨天买了一台收音机,结果出了毛病,“现在”去找售货员反映情况。这样就不至于受“bought”的影响而误选A。
【选择题解题思路与技巧】推荐阅读:
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10-03
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0-06
选择型“阅读理解”的设题特点及解题技巧08-29
选择题解题方法09-02
单项选择题解题指导08-02
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11-01
高考地理选择题常用解题方法08-28
SAT数学选择题三个解题方法05-16
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