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读后感

2024-06-20

浪潮读后感(通用10篇)

浪潮读后感 篇1

德国有个纳粹党,正如中国文革时候有“四人帮”一样。开

始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可是不加注意,没有防微杜渐,结果就酿

成了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后果。正如海边的浪潮,不是一下子波涛汹

涌,而是一阵一阵袭来的……..丹尼斯·甘塞尔导演的《浪潮》自上演以来,受到了很好的评价和极高的票房收益。通过这部影片,正好让我们了解历史,知道“为什么人们没有能阻止纳粹运动?”“为什么法西斯主义竟然能够合理合法地民主选举出来最终实现独裁统治?”“希特勒这个不是德国的日耳曼人为什么能够成为德国理所当然的统治者?”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影片讲述的是今时今日的德国,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一周活动上,中学老师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这应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灾难性的后果确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一开始只是诸如纪律、集体这样的概念,渐渐地却转变成了一场运动,一场名为“浪潮” 的运动。有了团体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争。在一场水球比赛上,形势因激化的矛盾而恶化,是时候终止实验了。然而,一切早已失去了控制„„

让我们看看一周的时间都让学生有了什么巨大的改变吧?看看老师的实验效果多么大吧?看看“纳粹”是怎么样产生的吧?

星期一:让学生变得有秩序和纪律,对老师使用敬称,纠正坐姿站姿,请求发言要举手,发言时要站立,不服从的被要求退出选课。如果不满意,可以退出。„„下课之后,一个名叫Tim的孩子走到了老师面前,结结巴巴地说:老师你的课程很有趣。仅此而已。

星期二:老师以来就让大家起立,然后踏步。Tim在家里兴奋地告诉父母,老师告诉我们,起立有利健康,纪律让我们团结,我们会更有力量。这也仅仅是一点点小变化而已,大家只是一起做点什么。

星期三:完全是有意或者无意的引导,学生们决定搞一种简单的制服:白衬衫和牛仔裤而已。在老师和学生的讨论中得出了这个结论。有人说我没有服装,没有必要花钱去买。另外的学生回答,来吧,不要斤

斤计较,我送你好了,其实他也没有——影片显示,一个女同学购买白衬衫的时候看见他买了两件,Tim回家焚烧了自己的品牌运动服。

星期四:一个觉得穿白衬衫太傻,同时也对这个运动有所预感不满的女孩最终穿了一身红色。今天班上只有两个人没有穿白衬衫。而这两个没穿白色衬衫的同学就遭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不同对待:老师无视他们,学生也不和她们说话。Tim是个沉默寡言内向的孩子,在学校一直被欺负,当其他班的学生又来欺负他的时候,他开始了反抗,而他的同学,穿着同样制服的同学看见了,过来保护了他。一行人对他的叛逆有了句称赞;酷。用我们今天大学生的话来说,即“cool”。我们平常也会说酷,没什么大不了。

星期五:看看今天这些实验的学生又干了些什么吧?制定统一的手势。Tim甚至要跟着老师当他的保镖,在浪潮中找到了自己新价值的他已经将浪潮和老师视为自己效忠对象,他来到了老师,自愿要为老师担任保护工作。这时,老师也感到了一些不安,找了校长反映,但是校长以家长们说“学生变好了,更加精神了”而搪塞了。

暴风雨来临前都是平静的!当第六天时,老师提出要解散“浪潮”时,Tim站出来反对,甚至在网上购了一只手枪的他阻止“浪潮”解散。开枪射击阻止的人,最终饮弹自尽。

为什么没有阻止“浪潮”的产生,因为刚开始没有人重视!就像纳粹一样,开始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这和中国的文革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批判海瑞罢官,并借此兴风作浪。开始的时候危害也不是很大,但是到后面就愈演愈烈,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对中国的经济和教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滑向深渊每次都是一小步,但是人们就是这样的一小步一小步中走向自我毁灭的。记得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郎说过一句话,那就是:“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社会的一大步!”

诚如斯!

浪潮之巅读后感 篇2

--钱伯斯成就今日互联网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思科,便是其中之一。

思科公司于1984年12月正式成立,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老实说,我对这个公司早有耳闻,但却始终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他。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从头至尾深入了解了这家铸就了今日互联网的伟大公司。1984年12月,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在美国成立,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师夫妇,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莱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 Bosack)和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桑蒂·勒纳(Sandy Lerner),夫妇二人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用于斯坦福校园网络(SUNet),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这个联网设备被认为是联网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约翰·钱伯斯于1991年加入思科,1996年,钱伯斯执掌思科帅印,是钱伯斯把思科变成了一代王朝。

----摘自《百度百科》

可见,一个王朝的到来并非想大家所见到的那样一开始便金碧辉煌,中间经历了近8年的磨砺,才有了今日的思科,正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但思科公司并非一帆风顺,在步入帝国后没有几年,便迎来了当时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作为一代王者,它也无法幸免,股票缩水85%,公司进行了历史上唯一一次重大裁员,但钱伯斯,思科的CEO,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将自己的薪金降至每年1美元,最终力挽狂澜,被他人津津乐道。

起初,思科的成立,充满了浪漫之情,八十年代初,斯坦福两个不同系的计算中心主管里奥纳多•波萨克(Leonard Bosack)和桑迪•勒纳(Sandy Lerner)好上了。上面是事实,下面则是广泛流传的谣言。两个人要在计算机上互相写情书,由于各自管理的网络不同,设备又是乱七八糟,什么厂家的、什么协议的都有,互不兼容,情书传递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两人干脆发明了一种能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器、各种网络协议的路由器。于是思科赖以生存的“多协议路由器”便诞生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道,爱情的力量果真是强大的。假如不是这两个人互写情书,假如他们无视当时的那种不方便,那么都不会成就今日的思科了。

当然,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们夫妻二人于大多数创业者一样,选择了退出而过上安逸幸福的生活了。

如文章所知,思科的开始仅由几名独当一面的员工,这与今日的思科大不相同,谁都知道人少便于管理,公司首脑的中心思想更容易传播到每个人心中,那么,在经历了数十年后,思科依旧红火,这与它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在思科的企业文化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 无论何时何地,拿出你的激情来,反复宣传你的理念。

用电子商务赢得世界。

用网络改革公司内部的运作。

将人的因素置于产品、效益以及其他一切因素之上。

经常听取客户的意见。

向你的核心客户提供“端对端”的解决方案。

在所有的商业领域中寻求领先的机会。

通过正确的并购使自己成为企业巨人。

如果你不收购他们,那么就加入他们之中吧。

战胜与成功伴生而来的自满情绪。

在商业中,思科无非是成功的,它能够成功的化敌为友,这点说来容易,但却是使得很多小公司失败的原点。

由于思科所涉及的领域,所以它的竞争者并不多,Juniper Networks,这是思科在美国本土的“敌人”,但JN公司并未对思科造成任何威胁,而正是JN的存在,才使得思科省去了很多反垄断法带来的麻烦,这让思科可能更加全心全意的在自己的领域大施拳脚。另一家公司是中国的华人品牌—华为。也正因为华为的存在,今日的思科才不得不继续向前发展,并不是坐吃山空。

而今日的思科,完全依仗于它伟大的舵手钱伯斯。他未雨绸缪,大强度的投入了VoIP--即用互联网打电话的业务,这一举动,使得它就可以在互联网浪潮之后,再次搭上宽带通信革命的浪潮。

相信在钱伯斯—这位曾经年薪只有1美金的CEO的带领下,思科可以从一个浪尖跃至另一个浪尖,从而守护住那份属于自己的荣耀。

《浪潮》观后感 篇3

看完电影,心情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不断起伏。一开始学生选择赖讷•文格尔所教的“独裁统治”时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甚至当赖讷问到“独裁是什么?”居然有“单干的裁缝”一说。最后当赖讷解释道,“独裁”来自希腊语,即自我统治,“独”即自我,单独;“裁”即统治、权力。而独裁体制下,由个人或集团组成的政府拥有极大的权利力,可以自由修改法律。笔者认为,这跟专制应该有共通之处,他们一样可以拥有极大的权利力,甚至到可以达到修改法律的境界。然而想想,至少在家庭中,我们会用“专制”来怒斥大家长的独断专行,而不会用“独裁”。那 “独裁”是否为更高一层的境界呢?浏览各自的注解可以发现,“独裁”抑或能翻译为”专制“,“独裁”涉及的对象与范围应该为“专制”之内,固有“独裁专制”的制度一说,而不是“专制的独裁制度”。

随后电影中,赖讷问道“你们觉得独裁不可能再会在德国发生?”学生直截了当地回复,“不会,因为缺少民众基础”这样的回复,也掀开了赖讷的“独裁实验”的序幕。下课回来后,他将课桌重新摆放,由圆桌式小组讨论的形式换为一与一的同桌模式,也就是我们中国普遍的学生模式。笔者想到,这对德国,或者其他欧美的国家,圆桌式的上课方式能够让各自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摩擦,至少他们会本能地发表各自的言论,也许这出于不同的社会氛围。即使说错,或者观点幼稚,抑或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得到的是老师“具有创造性”的肯定回答。而我们中国,很多的答案是唯一的,而且大部分学生的保守,就算每个人有各自的想法或观点时,也不会轻易地表述出来。而且当这一科目学习得较好的同学提出建议与自己相悖时,相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就会将自己的观点掩埋掉,会提前自我否定。而同桌模式减少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几率,可能也更利于我们中国学生的成长吧!

紧接着赖讷问道“独裁体制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意识形态、控制、不满、监视”那么什么又是意识形态呢?有人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系统化的观点;也会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也有人说如果放在专制的角度下,则可以说成是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那么,笔者不禁想到,我们全国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诸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等必修科目,又是否为统治阶级对我们提出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束缚呢?就笔者浅薄地知识背景下,我觉得这是一种强化的主动授予的理论,我们所学的课程看似是而非解释了我们中国的发展思路,同时又赋予我们幻想,从一开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曾经有人笑话道,“如果现实生活中正在进行的各项活动与社会主义相悖的话,则会扣上‘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帽,然后继续蓬勃发展”初听觉得是一句玩笑话罢了,可是仔细体会,社会主义是主张或提倡公共或是整个社会为整体,来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生活资料,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就我们中国而言,土地为国家所有权,但相对而言土地的主人(农民)只拥有使用权。那么真正的主人是国家,那国家又是由政府领导,最终,我们的生产资料不就是由政府所掌控了吗?同时,我们的监督制度,检察审批等制度,又归属于政府各大机关。那么可以说是政府为全能政府,无所不包。这也就出现了石化集团的茅台,强拆产房住房,上访的遥遥无期等等悲剧。翻阅报纸,或观看电视新闻,又会发现,当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脱,责任的相互推卸,一个问题甚至可以七转八转,把提问人都绕晕了。就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而言,在学校里申请手续在各个校区的辗转,东丽A,东区,西区满街跑,害我当初还愤慨一句“学校什么都不完善,就申请手续最齐全”。

回归我们的电影,发现专制政府的共同点就是拥有一个核心的领导人物,经过票选,赖讷成为这个班级的元首,同时文格尔先生的尊称也就合乎常理了。随着是经验的展开,他首先提出纪律铸造力量。因此只有经过他的允许,才有资格发言的简单规则,也就能让人接受了。而在提问过程中,他要求学生起立回答。起初不少学生的不满,他用“为了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来让学生接受。而在接下来团结铸造力量教学中,他让所有人都起立踏步。一开始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奇怪,有的人觉得无意义。赖讷抓住一个特点,就是“独裁统治”与“无政府主义”的对立点,提出让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吃灰,这句玩笑,让这群学生有了一个一致的目标。也让他们的步伐一致性奠定了重要条件。

当赖讷提到从集体意识而客观上可以从统一的服装来排除差异,当学生提到制服意味法西斯等,他则用麦当劳,售货员等都拥有一样的服装来证明他们是一个团体。因此,最后决定这个班级用白衬衫加牛仔裤来确立他们的标志。

这也是集体主义的开端了,卡罗因为觉得自己穿白色不好看,也表明了她在自己的范围内承认自己的看法和趣味的至上性,选择穿红色短袖去上学。从她一路上与马尔科的对话,到班上同学异样的神情,还有赖讷对她的漠视,只在她举手很久以后才让她提出想法,这已经可以觉察到这个组织对她的态度的细微变化。也就是当不遵守纪律的成员存在时,最有效而直接的方式是漠视他,不给予任何权力。而卡罗的“变革者”无人响应。最胡决定为命名为浪潮时,锡南桌上的涂鸦作品被赖讷发现,锡南为自己没有认真听讲而惭愧,表示悔过。得到的是赖讷对他提出的请求,为这个组织设计一个logo。可谓用人之长,没有得到批评,相反而言,锡南得到的对他而言是一个任务,一个具有意义的标志。这也让锡南充满热情去完成这项工作。当成品出来时,凯文在锡南和邦尼的劝说下也加入了这个组织,还印制了5000个logo,随后这群学生在这个城市里掀起了浪潮。疯狂地贴logo、涂鸦标志,甚至蒂姆还爬到高层建筑上将其信仰的组织标志涂上,并还登上报纸头条。

当这些成员逐渐获得归属感时,每个人都会为自觉地想为这个集体做些事情,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被激发出来了。因此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问候手势。即右手在胸前话波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并以是否做这个手势与他人划分界线。甚至连卡罗年轻而玩世不恭的小弟弟也加入进来,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

这种蔓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浪潮已经涌向了四方,不少人已经被卷入其中依旧兴奋不已。在最后礼堂赖讷的演讲,并要求将马尔科这个“叛徒”带上台上,一系列疯狂的举动来结束这个独裁的实验。然而,不幸的是,蒂姆拔出了手枪,表明“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任何人背叛,即使是领袖赖讷也不允许。在绝望中,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吞枪自尽。

《浪潮》观后感(共) 篇4

看了一部根据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浪潮》,据说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一所学校,学校有个选修课题叫“独裁政治”,一名叫文格尔的老师在中意的课题被抢后无奈之下接受了这个教学任务,他向选修这门课的学生问了“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给全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德国人在战后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反思,忏悔。如今的德国,还会重蹈覆辙吗?”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他们觉得如今的德国,如今的人不可能再那般愚蠢。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政治。在投票表决下,文格尔老师扮演统治者,开始制定规则,回答问题必须站起来,所有同学统一着装,白色衬衫搭配牛仔裤。这个组织取名为“浪潮”,有专门的网站页面,有logo,有专门的敬礼动作,在课程过程中,少数学生拒绝接收这种统一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意见,但老师自己已经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她们的意见很难再听进去。而大部分学生很享受这种组织,他们觉得这个组织给了他们归属感,而且身处其中,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已不再重要,谁成绩好、谁漂亮也不再关心。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于并爱上了这个“浪潮”,兴奋的学生们在城市各处图画组织标志,在学校占领操场不许非组成成员进入......这个组织发展的很快,几天时间已有几百人参加。渐渐地,一些学生,以及文格尔的硕士妻子,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太对劲。他们劝他立即停止这场闹剧,然而此时文格尔也已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与成就感中无法自拔。那些觉悟的学生们想方设法试图阻止活动的继续,却被同学视为叛徒而遭到孤立甚至报复。终于,妻子的决然离去以及第六天一场水球比赛上学生们的大打出手,让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于是,他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点明一周以来他们所作所为之恐怖,意图就此结束课程。然而晚了。那名狂热的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看完电影后我也在网上看过很多影评,大多都是对“集体主义”“纳粹”“独裁”“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这类主题的见解。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仅仅浅谈几句我的一些看法。

影片中的一些现象对于生活在天朝的我来说并不陌生。穿一样的衣服,坐正了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说话要起立„„我们过了十几年这样的生活。规矩、纪律、强制、服从,这是我们天朝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也是我从小到大一直经历着的。看到影片开始时,那群中学生们是那样的自由、散漫、不受拘束,他们会因为对戏剧台词的意见不合而争吵然后甩手不干,他们会飙车、泡夜店甚至吸毒,这些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让我觉得诧异,反倒是文格尔老师在进行独裁政治的体验活动时对他的学生们的各种要求,让我感觉到他做得没有什么不对,他让学生们一起做对身体有益的小锻炼,他让学生们端端正正地坐好,他调换座位,使强弱

互补„„浪潮这个组织发起之后,学生们开始形成集体意识。当看到提姆被欺负时,组织内曾经认为他是“软脚虾”的两个同学义无反顾的出手帮助了他。看到这里时我有一些触动,曾经互相看不顺眼的人摒弃前嫌成为了朋友,曾经看不起的人却会出手帮助他,当学生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集体中的一员时,他们变得团结起来,这是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组织发起时,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然而,随着浪潮的发展和壮大,加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兴奋的学生们把浪潮的LOGO弄得整个城市到处都是,为此,提姆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尚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圆形屋顶上喷涂上一个巨大的标志。组织内的成员排斥组织外的成员,要求别人加入,他们聚会狂欢,他们在水球比赛中打架斗殴,浪潮的狂热分子提姆同学跑到他的文格尔先生家门前守护他,当他的保镖。他们破坏公物、他们排斥外人,他们唯“文格尔先生”命是从,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浪潮”世界,没有人能妄图打断他们在这个世界中平等和集体主义所带来的快乐。

悲剧的结局完全是意料之中。

浪潮之巅读后感1000字左右 篇5

企业真的不能常青?初看这个概念,颇为质疑,中国就有同仁堂、全聚德、茅台酒等很多百年老字号的企业,但书中对这种质疑也作了简单解释。现实生活中,确实还存在很多超过两百年的企业名字,但是这种企业并不是活了两百年,比如现在的同仁堂和百年前的同仁堂除了名字相同以外,无论从企业文化、主营业务,还是权利归属、经营方式,都和百年前的同仁堂没有关系了。就相当于1995年出生的小伙子叫做秦始皇,但他的身份、大脑、行为都与前的秦始皇没有任何关系,不能认定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

企业死亡方式丰富多样,但本质相同。书中讲述了很多种企业面临破产的情况,还写了很多已经倒闭企业的原因。其中AT&T因为企业缺乏真正的控制人,分散的股东追逐短利,导致企业被拆分;IBM因机构臃肿,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创新缺乏,企业每次面临危机都要精简;摩托罗拉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人,不断错失机会,最后被迫遭谷歌收购,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这些企业看似有各种各样的失败因素,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正身处企业内部,每个人都做了当时认为最正确的决定,这些决定都是为了尊重投资,为了发展企业,虽然最后关门了。就好像曾国藩帮助清朝剿灭了太平天国,却也毁坏了清王朝运行了几百年的规则,加速了王朝的覆灭,但当时清朝皇帝需不需要吃下曾国藩这颗救国毒药呢?需要的,因为不吃的话,也会死得更快。这就是规律,死是必然的,虽然没有人想死,但死的时间临近了,你又有什么能力逃脱呢?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既然必死,又何必在乎常青。在美国人看来,企业关闭属于自然状态,他们拿投资人的钱开办了企业,努力运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内心深处对企业是否常青,并没有中国人那么执着。硅谷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诞生,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死亡,总量维持着平衡,很多企业开办之初,就是为了卖给更大的企业获利。中国人对这方面的追求更加执着,杨致远创办的雅虎市值一度超过微软,后来一落千丈,即使企业在破产边缘,杨致远仍然非常坚守,最后迫于华尔街投资人压力才辞去全部职务,如果换成美国人,可能早都脱身室外了。著名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因为年纪太大,主动清算经营的企业,关门后过上了退休生活。

企业的向死而生提醒我们,很多东西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现在雅虎公司仍在经营,但已经处在了IT行业的边缘,但是这家企业开创的免费互联网商业模式被全世界运用,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常的重大意义,书中将杨致远、戴维.费罗评价为:一百年后雅虎公司不复存在,但是人们会把他和爱迪生、贝尔和福特相提并论。就连我们崇拜的乔布斯,在书中都远远不如杨致远和戴维.费罗的评价高。

浪潮读后感 篇6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公司、IBM公司、苹果(Apple)公司、英特尔(Intel)公司、微软(Microsoft)公司、思科(Cisco)公司、雅虎(Yahoo)公司、惠普(HP)、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和谷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者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它们都曾经是全球性的帝国,统治着自己所在的产业,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以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这些公司里的人,无论职位高低,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虽然对一个公司来说,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一生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足够了。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这不是一本科技产业发展历史集,而是在这个数字时代,一本IT人非读不可,而非IT人也应该拜读的作品。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崛起,绝非只是空有领导强人即可达成。任何的决策、同期的商业环境,也在影响着企业的兴衰。《浪潮之巅》不只是一本历史书,除了讲述科技顶尖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于华尔街如何左右科技公司,以及金融风暴对科技产业的冲击,也多有着墨。

浪潮公司参观感想 篇7

近日,我与数字媒体技术班的同学一同参观了浪潮公司。首先,浪潮公司的负责人带领我们沿着一个弧形建筑来到了展厅门口,作为偏向设计的技术性专业学生,我们注意到白色弧形与顶部相契合,继续往里走走到一个类似于候机区的广场样的地方,让我们认为浪潮公司除了以技术为主打,公司的建筑也具有美感,凸显出一个国内巨头的风采。展厅前的广场两边水泊,不断地冒水上来,让我们对这种奇妙的设计充满新鲜感,也对这一技术型公司充满好奇。

接着,走进浪潮,介绍人员给我们介绍了浪潮公司一开始的发展,以及其引以为傲的天梭K1计算机系统。我们了解到浪潮开发了一款款计算机处理系统,其在双十一购物节处理数据和360杀毒方面的重大成就,还了解其助力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的计算速度。接着,介绍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集装箱数据中心,介绍了浪潮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成就。由此看出,浪潮,作为我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凭借高端服务器、海量储存和云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在我国占据计算机市场的一定地位,同时为客户打造云计算基础构架平台,基于浪潮政务、企业、行业信息化软件、终端产品和最优解决方案,全面支撑智慧政府、企业云、垂直行业云建设。

浪潮笔试经历 篇8

此次参加笔试的`共18 个人;

时间:下午4点半;

地点:浪潮一个会议大厅;

题目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

四个大题:

1.用c 语言输入一个字符串,再输出,并且去掉两边的空格。

2.简述B+树和B-树的算法思想,

3.简述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的算法思想。

4.1000个苹果,分别将它们装进10个篮子里。

要求:当要取1~1000个数之中任意数个苹果时,必须整整地取苹果(即不能在一篮苹果中分零,只取其中的几个)。请将每个篮子中的苹果个数写出来。

第二: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篇9

“科技的进步,不可能通过房地产泡沫,或者股市泡沫来实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候,涌现了大量在人类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发明家:爱迪生、贝尔、福特、莱特兄弟。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了垄断,大量的工业巨子洛克菲勒、卡内基、杜邦兴建了实业帝国。而中国的富豪榜有几个是像贝尔、福特那样的发明家,又有几个是像洛克菲勒、卡内基这样的实业家呢?国内的人们似乎不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实业来获取财富,所以这也是中国诞生不了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的原因吧!

而曾经圈圈阅读过的某位作家的观点: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美联储、控制世界及该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的内容,被吴军澄清,时至今日,这个家族对世界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

浪潮之巅里提到的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联合体——GE公司,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行业,而我们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创新产品上。行业与产品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个著名公司由大家熟知的通用电气公司为起点,到如今发展成为一个涉及整个能源和工业工程相关行业到制造品类齐全的家电,以及是全球飞机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商,它的发动机用于波音747/767,空中客车很多系列,以及美国第四代主力战斗机F35。上世纪70年代起,GE抢先投入巨资开发核磁共振机。GE的核磁共振机才是真正高端的设备,而西门子和安捷伦(原来的惠普)相比就要低一个档次,而日本品牌可能又要再低一个档次。其他类似GE的世界知名企业,它们的兴衰也在书中一一提及。

上册主要介绍了IT业的发展浪潮,从AT&T公司,IBM公司,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等与IT业相关的著名公司,这些公司的故事都非常精彩。下册涉及了风投、投资银行、金融危机等,被普及了许多知识,有许多内容都是补了我这个文科生的盲点。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66.3万字。

有人问吴军为什么能写出那么生动的文章?吴军的回答是一感谢中学的语文老师要求他用朴实的文风表达自己的体会。二感谢美国导师训练了他讲话和写作的逻辑性,怎样立论,怎样用新颖有力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论点。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时候,不多说一句废话,也不落掉任何一句关键的话。做到这一些都需要持久用心的学习。

那么我要学习的下一本书是英文版《富兰克林自传》。

死亡诗社和浪潮对比分析 篇10

另眼看世界

当一个死水般的体制内出现一个活跃的变数时,所有的腐臭都站在了光明的对面。

《死亡诗社》这部影片很是激发人的思考。考试上名校做医生赚钱娶美女,并非中国学生的专利。尼尔的父亲也和一个普通中国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扼杀他的表演兴趣,逼他好好学习,以后上哈佛医学院,结果他想不开,开枪自杀了。学校正好要找理由收拾搅翻了一潭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培养爱好的新来老师 Keating,于是将尼尔之死归咎于他。新来老师被逼走,可是他失去饭碗,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后事不知如何,然而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转身,就会看到一些像Keating 那样的人。他们的命运不一,有的人被排斥,有的人被同化,有的人活的好好的,甚至比其他人更成功一些。

理论上说,教育是要把我们培育成改造世界的人,也就是Keating这样的人物。比如老同学见面,不是问在哪里高就,而问在哪里改变这个世界(So, you are out there changing the world?),还有的同学说,等我长大了(毕业了的隐晦说法),我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某某领域(Once I grow up, I am going to take „ by storm.)。

有时候这是玩笑或自嘲,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浪漫,没有这种冲劲,而只是想着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那田鼠和蝼蚁一样的人生,是何等绝望?就如同这电影一开始说的,人到最后,都会被黄土埋掉,成为虫子的食物,这白驹过隙的一生,现实的生活只是一种必需,然而从今天活到明天,只关注物质所需,没有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排队等着站到灰色的大多数里面,“默默地过着绝望的生活”。,如果你有所不满,是否得像“船长”老师号召的那样,站到桌子上,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世界或许和你平时看的不一样。“站在世界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沃尔特·惠特曼

基廷(Keating)老师的存在是一束阳光,也是一把匕首。影片中,正是他引导学生们撕掉“庸人自扰”的教材,正是他载着学生们偷渡去黑森林的山洞里诵诗吟唱。他是他们最英明的“船长”,最无惧无畏的精神导师,却也一步步把他们领向了被禁锢、被剥夺自由的危难境地。于是,孩子们看到了光亮,也嗅到了死亡。人说,那是锁在铁链上的象牙塔,是戴着镣铐起舞的乌托邦。

影片中,“船长”一词被赋予了多义性,它成了“基廷老师”的绰号和“惠特曼精神”的代名词,亦喻指着对“自由”的呼喊。

基廷(Keating)教授诗歌的时候,将现实主义的诗歌大部分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派诗歌,如惠特曼那种气贯长虹的诗歌。对于除了荷尔蒙一无所有的高中生来说,其实这未尝有什么错误,因为你怎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那么现实,连一点梦想都没有了呢?有这么一个突破口,有个像死亡诗社这样的组织,宣泄一下,或许可以避开更多的问题。至于尼尔的自杀,其实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培育方法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有梦想的人,也可以不脱离现实。我对那老师跳过现实主义部分的做法是有一点异议的,因为人是既现实也有梦想的。

千万别以为循规蹈矩一点,“现实一点”,就会得到这个世界。改变是一种冒险,可是将人绑在火刑柱上烧死的时代过去了,如同Outlier一书所示的那样,而今真正改变世界的人,真正的成功者,并非那处在常态分布内的灰色大多数,而是那一个个不愿意默默地、绝望地生活着,而纵身一跳,站到桌子上头,去另眼看世界的人。

试问由民主走向独裁需要多久?《浪潮》给出了它的答案:五天,甚至更短。谁能想象,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转变成一个集权主义者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德国电影《浪潮》以一周“独裁政治”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浪潮》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发端:老师文格尔教了不想教的课,学生们听得乏味,老师教得更沉闷,于是文格尔才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浪潮”运动还未成型,谈不上什么像样的理念甚至纲领,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沉迷其中,而那种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具有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文格尔先生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自由的珍贵。但他期待的好结果并没有出现,反而迎来了一场流血事件,背上了一条人命的债。其实单从影片看,浪潮本身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它不但帮助胆小懦弱的小混混重拾信心,让无依无靠的孤儿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还使不可救药的校园黑势力团伙迷途知返,重回集体怀抱。但是影片最后拍成悲剧,两名少年无辜死去,似乎都不是浪潮运动发展的结果。

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独裁与专制为什么在过去会受到拥护。因为人们如果不加入那个集体就会受到排斥。在这个集体中不存在贫富差异,优秀和差劣,美貌和丑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而这样人人都渴望的目标往往会被扭曲,人人变得侧重于打压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极其统一的集体,没有个性,不存在反思,每个人都服从统一的思想,而从来不会思考这些思想是否是正确的。在高度统一的集体里,彼此没有差别,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为所谓的集体荣誉失掉应有的个性,并深以为傲。

集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当“浪潮”成立了,成员们是那么的积极团结。在“浪潮”中,缺乏家庭关爱的“软脚虾”蒂姆胆小怯懦,“浪潮”给了他希望和勇气甚至使他敢于徒手爬上高楼只为涂”浪潮“标志;还有寄养在女友卡罗家的马尔科,他在集体中找到了不曾有的归属感;长相不漂亮、成绩不优异的锡南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就连原本拒绝上文格尔课的叛逆小青年都自愿为”浪潮“印了5000份宣传单等等。集体自有它的好处,强大的力量,高效的执行力,但若不加控制走向极端,集体主义就演化成魔鬼撒旦。当它消灭了个体的差异性,悄悄地控制了每个人的思想,麻痹了每个人的意识,轻而易举的吞噬了任何反对的声音,那么,任何不可预知,任何形式的灾难都会因之产生。就像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头上也对纳粹深恶痛绝,但文格尔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让大家痴迷和盲从并制造歧视和仇恨,使学生们完全失去判断。

在电影中,除了完全丧失自我的蒂姆,还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莫娜和马尔科的女朋友卡罗。作为智者和勇者象征的莫娜,在文格尔要求大家穿统一服装后,选择了换课。而卡罗没有莫娜敏锐,开始她对文格尔的课程很认同、很投入,也积极参与了制服的讨论。促使她觉醒的是,她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对自由权利——“女孩子爱美的天性”的伸张。当大家一致同意穿白色的衣服作为统一的制服时,卡罗犹豫再三最终穿了件红色的上衣去上课。然而,她的红衣像一团火,她也遭到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同时,在为集体取名字的时候,她的意见得不到响应。这使得卡罗很愤怒并越走越远。最后,她和莫娜一起用行动抵制“浪潮”。这样的清醒与反抗似乎让我感觉到一份在这个狂热运动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新。

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冷酷而又令人不快地揭示了极权主义那讨人喜欢极富诱惑力的一面——这就是当许多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怒、并因此过着一种道德堕落的生活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极权主义体制的确为之提供了一个立竿见影的解救之道。以至于即使它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充满暴力和攻击性的时候,涉足其中的人也会因为从中得到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而有意忽视这一体制那剥夺人的自由意志、践踏人性的黑暗面。于是,如同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述的那样“仇恨开始了。”

上一篇:风信子怎么养下一篇:5期送教下乡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