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人物表

2024-10-13

三国志人物表(精选8篇)

三国志人物表 篇1

三国志人物表

蜀汉四相 诸葛亮

蒋琬

董允

费祎

《三国志》人物 三国志·魏志

/ 曹操

/ 曹丕

/ 曹睿

/ 曹芳

/ 曹髦

/ 曹奂

/ 武宣卞皇后

/ 文昭甄皇后

/ 文德郭皇后

/ 明悼毛皇后

/ 明元郭皇后

/ 董卓

/ 李儒

/ 李傕

/ 郭汜

/ 袁绍

/ 麴义

/ 田丰

/ 沮授

/ 颜良

/ 文丑

/ 淳于琼

/ 审配

/ 袁谭

/ 袁熙

/ 袁尚

/ 高干

/ 袁术

/ 刘表

/ 吕布

/ 陈宫

/ 高顺

/ 臧洪

/ 公孙瓒

/ 陶谦

/ 张杨

/ 公孙度

/ 公孙渊

/ 张燕

/ 张绣

/ 张鲁

/ 夏侯惇

/ 韩浩

/ 史涣

/ 夏侯渊

/ 曹仁

/ 曹纯

/ 曹洪

/ 曹休

/ 曹真

/ 曹爽

/ 夏侯尚

/ 夏侯玄

/ 荀彧

/ 荀攸

/ 贾诩

/ 袁涣

/ 张范

/ 凉茂

/ 国渊

/ 田畴

/ 王修

/ 邴原

/ 管宁

/ 崔琰

/ 毛玠

/ 徐奕

/ 何夔

/ 邢颙

/ 鲍勋

/ 司马芝

/ 钟繇

/ 华歆

/ 王朗

/ 王肃

/ 程昱

/ 郭嘉

/ 董昭

/ 刘晔

/ 蒋济

/ 刘放

/ 刘馥

/ 司马朗

/ 梁习

/ 张既

/ 温恢

/ 贾逵

/ 任峻

/ 苏则

/ 杜畿

/ 杜恕

/ 郑浑

/ 仓慈

/ 张辽

/ 乐进

/ 于禁

/ 张郃

/ 徐晃

/ 朱灵

/ 李典

/ 李通

/ 臧霸

/ 文聘

/ 吕虔

/ 许褚

/ 典韦

/ 庞德

/ 庞淯

/ 阎温

/ 曹彰

/ 曹植

/ 曹熊

/ 曹昂

/ 曹铄

/ 曹冲

/ 曹宇

/ 曹林

/ 曹峻

/ 曹彪

/ 曹协

/ 曹蕤

/ 曹霖

/ 曹礼

/ 曹邕

/ 曹贡

/ 曹俨

/ 王粲

/ 徐干

/ 陈琳

/ 阮瑀

/ 应玚

/ 刘桢

/ 卫觊

/ 刘廙

/ 刘劭

/ 傅嘏

/ 桓阶

/ 陈群

/ 陈矫

/ 徐宣

/ 卫臻

/ 卢毓

/ 和洽

/ 常林

/ 杨俊

/ 杜袭

/ 赵俨

/ 裴潜

/ 韩暨

/ 崔林

/ 高柔

/ 孙礼

/ 王观

/ 辛毗

/ 杨阜

/ 高堂隆

/ 满宠

/ 田豫

/ 牵招

/ 郭淮

/ 徐邈

/ 胡质

/ 王昶

/ 王基

/ 王凌

/ 毌丘俭

/ 文钦

/ 诸葛诞

/ 邓艾

/ 钟会

/ 华佗

/ 杜夔

/ 朱建平

/ 周宣

/ 管辂

三国志·蜀志

/ 刘焉

/ 刘璋

/ 刘备

/ 刘禅

/ 甘皇后

/ 穆皇后吴氏

/ 刘永

/ 刘理

/ 敬哀皇后

/ 张皇后

/ 刘璇

/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

/ 马超

/ 黄忠

/ 赵云

/ 庞统

/ 法正

/ 许靖

/ 麋竺

/ 糜芳

/ 孙乾

/ 简雍

/ 伊籍

/ 秦宓

/ 董和

/ 董允

/ 董厥

/ 刘巴

/ 马良

/ 马谡

/ 陈震

/ 蒋琬

/ 费袆

/ 陈祗

/ 吕乂

/ 吕凯

/ 刘封

/ 张松

/ 彭羕

/ 廖立

/ 李严

/ 刘琰

/ 魏延

/ 杨仪

/ 霍峻

/ 霍弋

/ 王连

/ 向朗

/ 向宠

/ 张裔

/ 杨洪

/ 费诗

/ 王冲

/ 杜微

/ 周群

/ 杜琼

/ 许慈

/ 孟光

/ 来敏

/ 尹默

/ 李撰

/ 谯周 / 郤正

/ 黄权

/ 邓方

/ 李恢

/ 马忠

/ 王平

/ 张嶷

/ 姜维

/ 邓芝

/ 张翼

/ 宗预

/ 廖化

/ 杨戏

/ 吴懿

/ 陈到

/ 徐庶

/ 夏侯霸

三国志·吴志

/ 孙坚

/ 孙策

/ 孙权

/ 孙亮

/ 孙休

/ 孙皓

/ 刘繇

/ 太史慈

/ 士燮

/ 吴

夫人

/ 吴景

/ 徐琨

/ 谢夫人

/ 徐夫人

/ 步练师

/ 大懿皇后

/ 潘皇后

/ 敬怀皇后

/ 全惠解

/ 朱皇后

/ 滕皇后

/ 孙静

/ 孙皎

/ 孙奂

/ 孙贲

/ 孙辅

/ 孙翊

/ 孙匡

/ 孙韶

/ 孙桓

/ 张昭

/ 顾雍

/ 诸葛瑾

/ 步骘

/ 张纮

/ 严畯

/ 程秉

/ 阚泽

/ 薛综

/ 周瑜

/ 鲁肃

/ 吕蒙

/ 程普

/ 黄盖

/ 韩当

/ 吕岱

/ 蒋钦

/ 周泰

/ 陈武

/ 陈脩

/ 陈表

/ 董袭

/ 甘宁

/ 凌统

/ 徐盛

/ 潘璋

/ 丁奉

/ 朱治

/ 朱然

/ 朱绩

/ 吕范

/ 吕据

/ 朱桓

/ 朱异

/ 虞翻

/ 陆绩

/ 张温

/ 骆统

/ 陆瑁

/ 吾粲

/ 朱据

/ 陆逊

/ 孙登

/ 孙虑

/ 孙和

/ 孙霸

/ 孙奋

/ 贺齐

/ 全琮

/ 周鲂

/ 锺离牧

/ 潘濬

/ 陆凯

/ 是仪

/ 胡综

/ 吴范

/ 刘惇

/ 赵达

/ 诸葛恪

/ 滕胤

/ 孙峻

/ 孙綝

/ 濮阳兴

/ 王蕃

/ 楼玄

/ 贺邵

/ 韦曜

/ 华核

三国志人物表 篇2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形象

一、《三国演义》上的曹操形象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三国演义》,也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编写的,流传甚广。正因为是演义,所以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杂记》说“七分实三分虚”, 三国演义为了对人物形象进行强烈的刻画,罗贯中吸收了许多地方野史,民间传说传闻逸事。何磊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九八年版《三国演义》前言暨校注说明中说到“取材于历史, 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小说取材的来源包含两方面:一类是历史书,像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等;一类是民间和文人关于三国故事的创作。”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空城计是诸葛亮摆下的,但是,《三国志》上记载,空城计实际上却是曹操摆的。易中天在著作《品三国》中也认为历史上真正的空城计是由曹操摆下的。

再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中”,写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单骑逃出洛阳,在成皋,与陈宫投奔在曹操父亲友人吕伯奢家中,夜里 “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 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 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当看见是吕家人为其杀猪款待的时候,发现误杀时为时已晚,曹操与陈宫赶紧逃跑,在半路上,看见骑着毛驴回家的吕伯奢,曹操就一刀杀了吕伯奢。而后曹操的原话在《三国志》记载的是 “既而凄惨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遂行”。而在《三国演义》结果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就说明了在文学创作中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从这里就看出来,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是真的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对于《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来说,首先与作者罗贯中有紧密的联系。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级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样就说明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作家本身的社会经历,同时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这样,我们就先了解一下罗贯中。罗贯中经历了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亲眼目睹了现实社会的政治动荡、官僚生活的腐朽、下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内心强烈的政治抱负和对下层劳苦大众的深深的同情。当时在思想文化上,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程朱理学达到顶峰,对于三纲五常,仁义礼智等社会伦理规范不断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更加推崇和信仰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正统思想。这也会使作者的思想上有所影响。这时候,经过在长时间的民间文学、 话本及戏曲创作中对曹操的丑化不断加深,奸雄形象的曹操更加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形象更加根深蒂固,这样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的罗贯中对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通过民间野史,传说轶闻再一次的进行丑化,以“尊汉抑曹”的主旨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曹操的 “奸诈”刻画得淋漓尽致,将曹操刻画成《三国演义》中三绝中的“奸绝”。刺杀董卓即将要败露时该做献刀镇定自若,巧妙应对。 为了自身安全曹操对侍人说自己会在梦中杀人,为了让人相信,曹操就真的假装做梦杀死了一个侍从,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侧面描写,将曹操是汉家之贼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就这样,《三国演义》吸收了民间野史将曹操的奸诈,心狠手辣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是,罗贯中也没有对曹操进行全盘的否定,而对曹操的高瞻远瞩、 知人善用、文武双全进行生动的刻画,也进行了歌颂,照应了《三国志》中“治世之能臣”中的“能”字,没有将曹操写的一无是处。对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无过于泄愤一时, 取快四载”。鉴于作品,作者不能简单的叙述历史,而是要在文章中添加自己的主观思想,有意识的对史实进行加工, 这才是文学创作。

其次,曹操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同样都是割据一方的霸主,乱世的枭雄,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落得和曹操一样的下场呢?在我看来就是刘备虚伪,摔阿斗就是在收买人心,最重要的是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样就在儒家正统思想的指导下就确立了他的地位。而曹操更多的就是性格直率,他从来就没有去刻意的避讳什么。曹操在初登仕途的时候,锋芒毕露,棒杀犯禁,威震洛阳,除残去秽,名噪济南, 这样,曹操就必然得罪了许多人达官贵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这样就会对他进行诽谤。对于别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他也没有生气,曹操认为起码承认他是有雄才大略的。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当时以及日后的广大读者们所接受,甚至广为推崇的“奸雄”曹操。 在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形象是历史的真实与罗贯中作者个人意志" 尊刘抑曹" 的创作相结合,因为其中参与了罗贯中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个人情感化设定及具有思想性的情感赋予,其形象更加鲜活,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二、史书上的曹操形象

首先,《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史书《魏略》中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从望梅止渴的故事中也看出来曹操的智慧超群。曹操的真实形象在《三国志》中得以找寻答案,《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作者经过对史实认真的考订、慎重的取材,对于野史轶闻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从历史事实出发,所述的历史事件多是其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相对于其他史书来说更贴近历史事实。而裴松之对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地查找史料进行引注,这样书中的历史人物就更加的有血有肉,对曹操的人物就会有一个全方位的展示。 对于曹操的人物形象,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进行里高度的评价:“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裴松之注引《魏书》中的记载:“政教大行, 一郡清平。”“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魏书曰,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视,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 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姦宄遁逃,鼠入他郡。”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确是“治世之能臣”而在《三国志》中也记载了一个重用贤臣的曹操形象,在于袁绍作战中闻许攸前来辅佐他,曹操“跣出迎之”,通过这件事情也刻画了一个求贤若渴的接触的政治家的形象。

而对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在现当代的文学史上,许多文人都对曹操的人物形象做了辩解。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道:“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主席也对曹操在《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就进行了辩解。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为曹操辩诬: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在195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说:《三国演义》把曹操当做奸臣来描写,《三国志》则把曹操当做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把曹操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2月,毛泽东读了《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翦伯赞写的《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后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

的确,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 的确,曹操真的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在三国时代中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人民希望归于全国统一,这时候,面对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外戚干政,社会动荡不安,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情况下,时势造英雄,这时候,曹操逐鹿中原,芟夷群雄,陈留起兵,讨伐董卓,征袁术,伐陶谦, 战吕布,大战官渡,消灭禁敌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平定四州、雄霸北方,北征乌桓、袁氏联军,破荆州,下江陵, 赤壁鏖战。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曹操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司马氏兼并天下都奠定了基础。

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三国志》中所记载,曹操为整个北方的统一、经济恢复等立下很多功劳。迁都许昌后,曹操推广各种农业工程,大兴水利,推广稻种, 使中原地区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司马氏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由此看来,《三国志》中所记载的真实的曹操是智勇双全、能文能武、不拘礼法、胸怀大志的英雄人物。

三、结语

《三国志》中的人物妙语 篇3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曹丕的母亲卞皇后谦恭节俭。曹丕被立为太子的当天,很多人前来祝贺,有人对她说:“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您府上有那么多宝物,是不是应该赏给我们一些啊?”卞皇后说:“曹丕是因为年长才有这个机会的,我作为母亲,只庆幸没有‘教导之过’,怎敢随便行赏啊!”

还有一回,曹操得到一些首饰,让卞皇后挑选,卞皇后选了一个中等尺寸的。曹操问她为何选那个,她说:“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

…………………………………………………………………

胡威巧妙赞父

《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记载,胡质、胡威父子都是清官。早在胡威年少时,胡质已担任荆州刺史,但胡质家无余财,所以胡威从京城去探望他时“无车马童仆”,只能骑驴赶路,为了节省开支,路上只住旅店,自己在野外做饭。到荆州后,胡威没受到父亲的款待,“停厩十余日,告归。”

后来胡威受到晋武帝召见,武帝问:“世人说你们父子是清官,那你和父亲谁更清廉?”胡威说:“我不如父亲。”武帝问:“你哪里不如他?”胡威说:“父亲清廉怕人知道,而我清廉怕人不知,所以我和他相差很远。”武帝听后连连点头。

………………………………

简雍幽默进谏

《三国志·蜀书·简雍传》记载,某年蜀地大旱,军民饮水困难。刘备为了节约用水,下令各地禁止酿酒,违者严惩,家中存放酿酒器具也与酿酒同罪。

将军简雍认为后一条禁令不妥当。有一天,简雍和刘备外出,看见有一男一女走在前面,就对刘备说:“那男女要行淫秽之事,为何不抓起来?”刘备十分疑惑:“你怎么知道?”简雍说:“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刘备大笑,知道了简雍的意思,于是允许存放酿酒器具。

………………………………

伊籍随机应变

《三国志·蜀书·伊籍传》记载,伊籍曾任蜀国的左将军从事中郎,以有口才著称。

三国人物 篇4

曹 节(一回,十常待之一)曹仁(五回,字子孝,病亡)曹操(一回,沛国谯郡人,字孟德,小字阿瞒。遇鬼惊风病故)曹嵩(一回巨高操父,本姓夏侯,曹腾养子。为张闿乱军所杀)曹腾(一回,中常侍)曹洪(五回,字子廉)曹纯(五十一回 字子和,曹仁弟)

曹德(十回,曹嵩之弟。为张闿乱军所杀 实为曹嵩子)曹安民(十六回,曹操侄,张绣军杀)曹豹(十回,吕布之泰山,为张飞杀)曹昂(十六回字子修,曹操长子,张绣军杀)曹丕(三十二回,字子桓,卞氏长子。废献帝为王。后感寒疾亡)

曹植(三十四回,字子建 卞氏三子)曹氏(六十六回,曹操女,献帝贵妃,伏后死,为后)曹性(十一回,吕布将,射瞎夏侯惇一眼,为其所杀)曹氏(十六回,曹豹女,吕布次妻)曹休(五十六回 字文烈,大将军,大司马,兵败石亭,疽发背而亡)

曹永(五十八回,曹仁部将,为庞德杀)曹熊(六十八回,卞氏四子,曹操死不奔丧,自缢)曹彰(六十八回,字子文卞氏次子 黄须儿,勇而无谋)曹真(八十四回曹 真 字子丹,大将军,大司马 为诸葛亮气死)曹睿(九十一回,字元仲,为甄氏生,魏明帝。遇冤魂索命,病亡)

曹遵(九十三回,曹真宗弟,为魏延斩)曹宇(一百六回 字彭祖,曹丕子,燕王)曹芳(一百六回 字兰卿,曹睿乞养之子,为王。被司马师废)曹爽(一百六回,曹真子,字昭伯,大将军,为司马懿斩)

曹羲(一百六回,曹爽弟,中领军。为司马懿斩)曹文叔(一百七回,曹爽从弟)曹训(一百六回,曹爽弟,武卫将军。为司马懿斩)曹据(一百九回,曹睿弟,彭城王)

曹霖(一百九回,曹丕孙,曹髦父,东海定王)曹彦(一百六回,曹爽弟,散骑常侍。为司马懿斩)曹髦(一百九回,字士彦,曹霖子。高贵乡公,为王。为成济杀)

曹奂(一百十四回,曹宇子,原名璜,字景明,司马昭立为王。为司马炎废为陈留王)刘备(一回,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祖刘雄,父刘弘)刘元起(刘备之叔父)

刘焉(一回,字君郎幽州太守。江夏竟陵人,汉鲁恭王之后。刘璋父。益州牧,患病疽死)刘恢(二回,代州太守)刘陶(二回,谏议大夫,为十常侍害)刘虞(二回,幽州牧 字伯安,平寇有功,封太尉)刘苌(二回,解渎亭侯。汉灵帝之父)刘范(十回,左中朗将)

刘辩(二回,汉少帝。废为弘农王,为董卓鸩酒害)刘晔(十回,字子阳,淮南成德人。曹操谋士)刘协(二回,陈留王,字伯和,灵帝中子,汉献帝,被曹丕废为山阳公)刘岱(五回,初为兖州刺史。字公山 降曹为张飞擒,为操黜罢爵禄)

刘表(六回,荆州刺史,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汉室宗亲。江夏八俊之一。病死)刘繇(十一回,扬州刺史,字正礼,东莱牟平人,刘岱之弟,刘宠之侄)

刘艾(十四回,汉宗正)刘宠(十五回,汉室宗亲,太尉)刘 馥(四十八回 字元颖为曹操杀)刘璋(五十九回,益州牧。字季玉。降刘备,打发去南郡公安)

刘 巴 字子初 刘 永 字公寿

刘 先 字始宗 刘 邠 字令元 刘 劭 字孔才

刘 放 字子弃 刘 宠 字祖荣 刘 勋 字子台

刘 陶 字子奇 刘 理 字奉孝 刘 琰 字威硕 刘 禅 字公嗣

刘 廙 字恭嗣 刘 瑢 字文衡 丁原(三回,字建阳,荆州刺史,为吕布杀)丁管(四回,尚书,为董卓害)

丁奉(三十八回,庐江人,字承渊)丁封(一百十七回,吴将)丁斐(五十八回,渭南县令,被黜)丁夫人(六十八回,曹操原配,无出)丁咸(九十一回,蜀笃信中郎将)丁仪(七十九回,字正礼,与丁廙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丁廙(七十九回,廙(翼)字敬礼,与丁仪兄弟,曹植友,沛郡人,为许褚擒,曹丕杀)丁谧(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彦靖 为司马懿斩)丁立(九十七回,蜀将,病亡)陈 琳(字孔璋二回袁绍主簿,降曹)陈 耽(字汉公,二回,司徒,为十常侍害)陈 蕃(字仲举一回,汉灵帝时太傅)陈 横(十五回,刘繇部将,为蒋钦射死)

陈 震(字孝起,二十六回,南阳人,袁绍谋士。归刘)陈 珪(字汉瑜 十六回,陈登父。)陈 翔(字仲麟 六回,汝南人,江夏八俊之一)陈 登(字云龙十一回,广陵人)陈 生(七回,襄阳人,黄祖部将,为韩当斩)陈 炜(十一回,太中大夫)

陈 武(字子烈,十五回,庐江松滋人。东吴将,为庞德斩)陈 骞(一百十一回,字休渊 魏安东将军)陈 孙(三十四回,江夏贼,为张飞杀)陈 氏(三十四回,刘表前妻,生子刘琦)

陈 兰(十五回,袁术将)陈 纪(字元方十七回,袁术将,操擒杀)陈 就(三十八回,黄祖将,为吕蒙斩)陈 应(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会使飞叉,为赵云斩 陈珪儿子)陈 泰(一百七回 字玄伯,魏尚书)陈 群(五十八回,字长文,治书侍御史、镇军大将军,司空)陈 泰(一百七回,郭淮副将)陈 矫(字季弼五十一回,曹将,为刘备军擒放,后为兵部尚书)陈 造(九十五回,魏将,为马岱斩)陈 式(七十一回,蜀军牙将,为夏侯渊擒,后放回。后取箕谷,兵败,为诸葛亮斩)陈 元(一百二十回,羊祜部将)陈 俊(一百十二回,魏将)步骘(四十三回,字子山,东吴谋士)

步阐(一百二十回,晋西陵太守,为陆抗杀)抗:陆逊次子,孙策外孙

胡轸(五回,华雄副将,为程普杀)胡赤儿(九回,牛辅心腹,为吕布杀)胡邈(十三回,字敬才,侍中)胡才(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死于乱军)胡车儿(十六回,张绣之偏将,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胡华(二十七回,曾为汉议郎)胡班(二十七回,胡华子,荥阳从事,救关羽。后归蜀)胡济(九十一回,蜀昭武中郎将)胡质(九十六回,字文德 魏东莞太守)胡忠(一百二回,蜀将)胡遵(一百六回,魏将,征东将军)胡奋(一百十二回,字玄威 魏将)胡氏(一百十五回,刘琰妻)胡烈(一百十六回,字玄武 魏将)胡济(一百十五回,字伟度,蜀将)胡渊(一百十九回,字世元 胡烈子)胡冲(一百二十回,吴中书令)

董卓(二回,陇西临洮人,字仲颖)董重(二回,国舅,骠骑将军,自刎)董旻(三回,董卓弟)董太后(二回,刘苌之妻,汉灵帝之母,为何后废害)董璜(八回,董卓侄)董母(九回,董卓母)董承(十三回,国舅,衣带诏事发,为操杀)董昭(十四回,济阴定陶人,字公仁,洛阳令,进言加九锡)董袭(十五回,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吴将,濡须战,淹死江中)董祀(七十一回,蔡琰夫)董贵妃(二十四回,董承妹,为操缢死)董和(六十四回,刘璋将,益州太守,字幼宰,南郡枝江人)董衡(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董超(七十四回,曹操七军领军将校,为庞德斩)董治(七十九回,治曹操陵事)董允(八十五回,字休昭 蜀黄门侍郎)

董厥(八十七回,字龚袭

蜀掾吏,国亡忧死)董禧(九十二回,曹将,为关兴杀)董荼那(八十七回,孟获第二洞元帅,为张嶷擒,释后为获所杀)董寻(一百五回,魏司徒,谏言被废为庶人)

蒋钦(十五回,字公奕,九江寿春人)蒋奇(三十回,袁绍将,为张辽斩)蒋义渠(三十一回,袁绍将)蒋干(四十五回,九江人,字子翼,周瑜友,曹操帐下幕宾)蒋济(七十五回,字子通曹军主簿。魏太尉)蒋琬(六十三回,字公琰,零陵湘乡人,荆襄名士,归刘)蒋延(一百八回,吴将。为诸葛恪贬为庶人)蒋班(一百十二回,诸葛诞谋士,降司马昭)蒋舒(一百十二回,蜀将。降魏)蒋斌(一百十三回,蜀将。降魏)蒋显(一百十八回,蜀太仆)

郭胜(一回,十常待之一)郭汜(三回,小名郭阿多。为伍习杀)郭妻(十三回,郭汜妻)郭嘉(十回,字奉孝,颖川颖阴人,水土不服,死于易州)郭图(二十二回,袁绍谋士,辅袁谭)郭常(二十八回,某庄主,留宿关羽)郭常子(二十八回,盗关羽马)郭奕(三十四回,字伯益 郭嘉子)郭淮(七十回,太原阳曲人,字伯济,魏雍州刺史。为姜维射杀)郭攸之(九十一回,字演长 蜀侍郎)郭恩(六十九回,字义博 家中有鬼,为管辂卜出)郭永(九十一回,安平广宗人,郭贵妃之父)陈 宫(字公台四回,初为中牟县令。离操后为东郡从事,后投张邈,再助吕布,为徐晃擒,杀。)郭贵妃(郭永之女,号女王,后为曹丕后)郭夫人(一百五回,得曹睿宠,被立后)韩珩(字子佩 汉末群雄之一袁绍的部将,官至幽州别驾)韩 馥(五回字文节,初为冀州刺史)韩忠:二回,黄巾军,乱军射杀。韩当(五回,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大刀)

韩遂(十回字文约 西凉太守,与马腾交厚,后降曹。左手为马超断)韩融(十三回,汉太仆)韩暹(十三回,山贼,奉诏救驾,封征北将军,降袁术。关、张杀)韩猛(三十回,袁绍将)

韩胤(十六回,袁术将,吕布擒,曹操杀)韩嵩(二十三回,字德高 刘表从事中郎将,归曹。加为大鸿胪)韩福(二十七回,洛阳太守,为关羽杀)韩莒子(三十回,袁绍将)韩综(一百八回,魏将,为丁奉杀)韩珩(三十三回,幽州别驾,不降曹)韩浩(三十九回,字元嗣 韩玄弟,曹将,为黄忠斩)韩玄(五十三回,长沙太守,为魏延杀)韩德(九十二回,西凉大将,开山大斧。为赵云杀)韩瑛(九十二回,韩德长子,为赵云杀)韩瑶(九十二回,韩德次子,为赵云擒)韩琼(九十二回,韩德三子,为赵云杀)韩琪(九十二回,韩德四子,为赵云杀)

韩祯(九十四回,蜀西平关守将)韩暨(九十八回,字公至 魏太常卿)杜睿(一百二回,蜀将)杜远(二十七回,廖化同伴,为其所杀)杜袭(六十六回,字子绪 汉侍中)杜袭(七十一回,夏侯渊部将)杜琼(八十回,字伯瑜

蜀议曹、谏议大夫)杜微(九十一回,字国辅蜀尚书)杜路(八十二回,洞溪汉将,兵败降吴)

杜祺(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杜义(九十一回,蜀裨将军)杜预(一百二十回,字元凯晋镇南大将军)鲍 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鲍 忠(五回字叔义鲍信之弟。为华雄斩)鲍 隆(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猎户出身,为赵云所杀)鲍 素(一百十一回,蜀将,姜维帐下)何进(一回,字遂高大将军,起身屠家,国舅,为十常侍所杀)何顒(一回,字伯求 南阳人)何太后(二回,何进妹,贵人,生刘辩,为李儒摔死)何苗(二回,何进弟,钩结十常侍,为乱军杀)何仪(十二回,黄巾军,为李典擒杀)何曼(十二回,黄巾军,为曹洪杀)何宗(八十回,字彦英蜀祭酒)何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平叔,为司马懿斩)何平(一百五回,蜀将)何曾(一百十九回,字颖老)何氏(一百二十回,孙皓母)何植(一百二十回,吴司徒)

程 旷(一回,十常待之一)程远志(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所杀)程咨(四十四回,程普长子)程 普(五回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 使铁脊蛇矛)程 秉(三十八回,字德枢,汝阳人。东吴谋士)程 昱(十回字仲德 东郡东阿人)程 银(五十八回,韩遂将,为曹军杀)程 畿(八十一回,字季然 蜀军参谋。兵败,自刎乱军中)程 武(九十二回,程昱子,参军)邓茂(一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邓龙(三十八回,黄祖将,为甘宁杀)邓芝(六十五回,蜀将,降刘,义阳新野人,字伯苗,汉司马邓禹之后,为田续杀)邓铜(九十七回,蜀将,病亡)邓义(四十回,荆州治中,降曹)邓程(一百十三回,吴官)邓止飏(一百六回,曹爽门客,字玄茂,邓禹之后,为司马懿斩)邓艾(一百七回,义阳人,字士载,口吃)邓忠(一百十一回,邓艾子)

邓敦(一百十五回,魏前将军,为司马昭斩)邓良(一百十八回,蜀驸马都尉,降魏)邓贤(六十回,刘璋将,为黄忠射杀)邓贤(九十四回,孟达甥,出首孟达)

孔 伷(五回,字公绪初为豫州刺史)孔融(五回,北海太守,字文举,鲁国曲阜人,为操杀)孔昱(六回,鲁国人,字世元,江夏八俊之一)孔宙(十回,孔融父)孔秀、二十七回,东岭关守将,为关羽杀)

华歆(二十九回,字子鱼豫章太守,降孙策,后为曹操用,谄魏,曾与邴原、管宁善,号为龙头)华佗(十五回,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为曹操杀)华雄(五回,董卓将,关西人,为关羽杀)华 核(字永先 三国时 吴官员)

姜叙(六十四回,字伯奕 与杨阜为姑表兄弟,抚彝将军)姜叙母(六十四回,杨阜姑,为马超杀)姜冏(九十二回,姜维父,汉天水功曹,羌人乱,没于王事)姜维(九十二回,天水冀人,字伯约,兵败诈降不成自刎)

贾诩(九回,字文和,李傕谋士,降汉,魏太慰,病亡)贾华(五十三回,东吴将)贾逵(七十九回,字梁道汉谏议大夫,魏建威将军)贾范(一百六回,公孙渊副将,谏言被公孙渊斩)贾充(一百十一回,字公闾,贾逵子,司马昭心腹)

傅婴(三十八回,孙翊心腹,报仇后封牙门将)傅巽(四十回,字公悌,荆州东曹掾,降曹,封关内侯)傅干(六十六回,曹参军,字彦才)傅士仁(七十三回,关羽将,荆州失,降吴,后归蜀为刘备剐)傅彤(八十一回,蜀将,军败,于阵中吐血亡)傅嘏(一百八回,字兰石 魏尚书)傅佥(一百十二回,蜀将,兵败自刎)

蒯良(六回,延平人,字子柔)蒯越(六回,延平人,字异度,刘表谋士,降曹,封江陵太守)蔡邕(一回,议朗、侍中,字伯喈。王允缢死)蔡瑁(六回,襄阳人,赤壁之战为曹操杀)蔡阳(二十六回,曹将,为关羽所杀)蔡氏(三十四回,蔡瑁姊,刘表妻,刘琮母。为于禁军杀)蔡中(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甘宁杀)蔡和(三十四回,蔡瑁族弟,为周瑜祭旗)蔡勋(三十四回,蔡瑁族弟)(王熏)四十五回,蔡瑁弟,为甘宁杀)蔡琰(七十一回,即蔡文姬,蔡邕女)蔡林:一百八回,吴都督,降魏。公孙瓒(一回,刘备友。北平太守,号白马将军。为袁绍败,自焚)公孙越(七回,公孙瓒弟,为袁绍手下乱箭射杀)公孙度(三十三回,汉武威将军)公孙康(三十三回,辽东太守,襄平人,公孙度之子,斩二袁归曹)公孙恭(三十三回,公孙康弟)公孙晃(一百六回,公孙康长子)公孙渊(一百六回,公孙康次子,魏辽东太守。自称燕王,反魏,为司马懿军擒杀)

公孙修(一百六回,公孙渊子。为司马懿军擒杀,公孙渊子)

高升(二回,黄巾军副将,为张飞所杀)高顺(十一回,吕布将。为操擒,杀)高览(二十二回,袁绍将,降曹)高干(三十一回 字元才 袁绍外甥,为王琰杀)高沛(六十一回,刘璋将。为刘备军斩)高翔(九十一回,蜀玄都侯)高柔(一百七回,字文惠 魏司徒)高定(八十七回,蜀越郡太守,结连孟获反,后又降蜀,封益州太守)黄盖(五回,字公覆,零陵人,使铁鞭)黄琬(六回,字子琰 太尉,为董卓罢为庶民)黄祖(七回,刘表心腹将,为甘宁射杀)黄劭(十二回,黄巾军,为许褚擒杀)黄忠(五十三回,南阳人,字汉升。初为韩玄将,归刘备。为马忠射伤,归营亡)黄奎(五十七回,字宗文 门下侍郎,黄琬子,为操害)黄承彦(三十七回,诸葛亮岳父)黄权(六十回,字公衡,西阆中巴人,刘璋主簿。降刘,右将军,光禄卿。兵败降魏)黄皓(一百十二回,蜀宦官。为司马昭凌迟)黄氏(一百十七回,诸葛亮妻)黄崇(一百十七回,蜀将,兵败亡)

皇甫嵩(一回,中郎将,加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后被十常侍罢官)皇甫郦(十三回,李傕同乡)皇甫闿(一百十六回,魏将)

吉太(二十三回,字称平,皆呼吉平,洛阳人,太医,为操获,撞阶而死)吉邈(六十九回,吉平长子,字文然,起事为乱军杀)吉穆(六十九回,吉平次子,字思然,起事为乱军杀)

关羽(一回,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败走麦城,为马忠擒,斩)关定(二十八回,某庄主)关纯(七回,韩馥别驾,为文丑杀)关宁(二十八回,关定长子。学文)关平(二十八回,关定次子,字坦之学武,过继为关羽义子。败走麦城,为东吴擒,斩)关兴(七十四回,关羽次子。字安国。病亡)关索(八十七回,字维之关羽三子)关彝(一百十九回,汉寿亭侯,死于乱军)

桓阶(七回,字伯绪孙策之军吏,与刘表有旧)桓范(一百六回,字元则,魏大司农,“智囊”,为司马懿斩)桓嘉(一百八回,魏将,为丁奉杀)桓彝(一百十三回,吴尚书,为孙綝杀)管亥(十一回,黄巾军,为关羽杀)管恪(六十九回,字公明,平原人,善周易)

管宁(六十六回字幼安与邴原、华歆善,号为龙尾,后与歆割席坐,不仕魏)管辂舅(一百六回)

边让(十回九江太守 字文礼,为夏侯惇截杀)边洪(三十八回,孙翊从人,杀孙翊后。被斩。)卞喜(二十七回,并州人,汜水关守将,善使流星锤,为关羽杀)白寿(九十七回,蜀将,病亡)卞氏(六十八回,曹操妻,生曹丕等四子,被立魏王后。)卑衍(一百六回,公孙渊将,为夏侯霸杀。)邴原(六十六回,字根矩与华歆、管宁善,号为龙腹)毕轨(一百六回,字昭先。曹爽门客,为司马懿斩)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段珪(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闵贡杀)

成廉(十一回,吕布将)为乐进射杀)成宜(五十八回,韩遂将,为夏侯渊杀)成济(一百十四回,魏将)为司马昭斩)成何(七十四回,于禁督将)成倅(一百十二回,魏将)为司马昭斩)

崔毅(三回,十常侍乱政辞官归庄,救献帝)崔烈(三回,字威考 崔毅兄死于国难)

崔琰(三十三回,字季珪,清河东武人,青州别驾,为操待为上宾)后不满操为魏王,杖杀狱中)崔勇(十三回,郭汜将,为徐晃杀)崔钧,字州平(三十七回,博陵人,诸葛亮友)

崔禹(八十二回,朱然部将,为张苞擒,斩)崔谅(九十二回,魏安定太守,兵败诈降,为张苞杀)崔夫人(一百十八回,刘谌妻)蹇硕(一回,十常待之一,为郭胜所杀)

淳于琼(三回,字仲简 左军校尉,袁绍将,失乌巢,为绍斩)淳于丹(八十四回,吴将)淳于导(四十一回,曹仁部将,为赵云杀)

岑晊(六回,南阳人,字公孝,江夏八俊之一)岑壁(三十二回,袁谭将,为吕旷斩)岑威(一百二回,魏镇远将军,为王平斩)岑昏(一百二十回,吴中常侍)为众臣碎割)昌豨(十八回,泰山寇)昌奇(六十七回,杨任部将,为夏侯渊斩)

沮授(七回,袁绍谋士,被绍下狱,为操获,不降,斩)沮鹄(三十二回,沮授之子,为张辽射杀)典韦(十回,陈留人)张绣军杀)典满(十七回,典韦子)段煨(十七回,杀李傕有功封汉荡寇将军)戴员(三十八回,丹阳督将,谋杀孙翊,为傅婴、孙高杀)戴陵(九十九回,魏将)

纪灵(十四回,袁术将,山东人,五十斤三尖刀,为张飞杀)党均(一百十三回,魏官,襄阳人)窦武(一回,汉灵帝时大将军)督邮(二回,官名)貂婵(八回,王允歌伎,吕布妾)朵思大王(八十九回,秃龙洞洞主,死于乱军)带来洞主(九十回,孟获妻弟,八番部长)大乔(二十九回,孙策妻)军士(六回,孙坚军,袁绍乡人,密告孙坚得玺)轲比能(八十五回,辽东鲜卑国国王)句安(一百七回,蜀将,降魏)

焦触(三十三回,袁熙将,降曹,为韩当斩)焦炳(七十一回,魏将,为赵云杀)焦彝(一百十二回,诸葛诞谋士,降司马昭)焦伯(一百十四回,曹髦护卫,为成济杀)

金尚(十七回,字元休兖州刺史,不从袁术,为之杀)金旋(五十三回,字元机武陵太守,为巩志杀)金环三结(八十七回,孟获第一洞元帅,为赵云杀)

金祎(六十九回,字德伟 韦晃心腹,与王必交厚,讨曹操,为乱军杀)

霍峻(六十二回,字仲邈,南郡枝江人,蜀将)霍弋(一百十九回,字绍先 蜀建宁太守)单于(三十三回,乌桓老大)车胄(二十回,曹将,车骑将军,为关羽杀)

常雕(八十五回,曹仁将,为朱桓杀)爨习(九十一回,蜀偏将军)彻里吉(九十四回,西羌国王)樊稠(三回,董卓将,韩遂友,被李傕杀)樊氏(五十二回,赵范嫂)樊建(八十七回,字长元 蜀掾吏)樊能(十五回,刘繇部将,为孙策喝死)樊岐(九十一回,蜀武略中郎将)

范滂(六回,字孟博,山阳高平人,江夏八俊之一)范康(六回,字仲真,渤海人,江夏八俊之一)范疆(八十一回,本名范强 张飞将,刺杀飞,降吴,后为吴送归,为张苞剐)范成(十四回,洛阳令)伏皇后(十三回,汉献帝妻)为华歆捕,操杀)伏完(二十回,伏皇后之父,为操杀)伏德(十三回,国舅)

费观(六十四回,字宾伯 刘璋妻弟,降刘)费耀(九十七回,曹真中护军大将,中计自刎)费祎(六十五回,字文伟 蜀将,降刘,长史)费诗(六十五回,字公举 蜀将,降刘,前部司马)鄂焕(八十七回,高定将,使方天戟,为魏延、王平、张翼合擒,降,封益州牙将)阚泽(三十八回,会稽山阴人,字德润,献诈降书)简雍(十八回,字宪和,涿郡人,明阴阳)侯览(一回,十常待之一)侯成(十一回,吕布将,降曹)侯选(五十八回,韩遂将,降曹)顾雍(二十九回,字元叹,蔡邕之徒,东吴谋士)

冯礼(三十二回,袁尚将,降曹,为审配射杀)冯习(八十一回,字体元蜀将,兵败,死于乱军)冯方女(十七回,袁术妻)冯(纟枕)(一百二十回,晋臣)

龚景(一回,青州太守)龚都(二十六回,汝南黄巾军,后随刘备,为夏侯渊杀)龚起(九十七回,蜀禅将,为王双杀)戈定(五十三回,太史慈将,刺杀张辽不成,死)

谷利(六十七回,东吴牙将,合淝救孙权)苟安(一百回,蜀都尉,解粮误期,为诸葛亮杖责,降魏)官雝(九十一回,蜀典军中郎将)

耿武(七回,韩馥长史,为颜良斩)耿纪(六十九回,字季行,洛阳人,侍中少府,讨曹操,被斩)甘宁(三十八回,字兴霸,巴郡临江人,锦帆贼,降刘表,曾救黄祖,后投吴,患痢疾出征为沙摩柯射杀)妫览(三十八回,丹阳督将,预占徐氏,为傅婴、孙高杀)干休(一百十三回,吴曲阿老人)甘夫人(二十二回,小沛人,刘备妻,生子刘禅)病亡)巩志(五十三回,武陵从事,降刘备)葛雍(一百十回,毋丘俭将)俄何烧戈(一百九回,羌将,兵败自刎)

郝萌(十一回,吕布将,为张飞擒,操杀)和洽(六十六回,汉侍中)花永(一百十回,魏将)后槽(五十三回,张辽军养马后槽,刺杀张辽不成,斩)汉灵帝(一回,刘苌之子,中平六年崩)郝昭(九十六回,魏将,太原人,字伯道,陈仓太守,病重惊亡)靳祥(九十七回,蜀将,陇西人)封谞(一回,十常待之一)方悦(五回,河内名将,为吕布杀)逢纪(七回,袁绍谋士,辅袁尚,为袁谭杀)

法正(六十回,字孝直,右扶风郿人,父贤士法真,归刘,张松、孟达友,亡故)

李 严(字正方 大哭病死)李 典(字曼成 第五回同时响应曹操的号召,前来投归)李 胜 字公昭 李 恢 字德昂 李 通 字文达 李 福 字孙德

李 撰 字钦仲

孙 礼 字德达 孙 匡 字季佐 孙 权 字仲谋 孙 休 字子烈 孙 观 字仲台 孙 坚 字文台

孙 和 字子孝 孙 河 字伯海 孙 亮 字子明 孙 桓 字叔武 孙 峻 字子远 孙 资 字彦龙

孙 乾 字公祜 孙 皓 字亢宗 孙 皎 字叔明 孙 翊 字叔弼 孙 綝 字子通 孙 策 字伯符

孙 登 字子高 孙 瑜 字仲异 孙 静 字幼台 孙 韶 字公礼

王 允 字子师 王 双 字子全 王平字子均 王 匡 字公节 王 戎 字睿冲 王 观 字伟台 王 甫 字国山 王 连 字文仪 王 沈 字处道 王 肃 字子雍 王 修 字叔治 王 浑 字玄冲

王 路 字文舒 王 颀 字孔硕 王 祥 字休徵 王 朗 字景兴 王 基 字伯舆 王 谋 字元泰

王 粲 字仲宣 王 睿 字土治

许 允 字士宗 许 攸 字子远 许 劭 字子将 许 靖 字文休 许 褚 字仲康 许 慈 字仁笃 张 飞 字翼德 张 辽 字文选 张 休 字叔嗣 张 华 字茂先 张 纮 字子纲 张 茂 字彦林

张 松 字永年 张 郃 字隽乂 张 承 字仲嗣 张 南 字文进 张 昭 字子布 张 津 字子云

张 特 字子产 张 悌 字巨先 张 既 字德容 张 鲁 字公祺 张 温 字惠恕 张 缉 字敬仲

张 裔 字君嗣 张 嶷 字伯歧 张 邈 字孟卓 张 翼 字伯恭

袁 术 字公路 袁 尚 字显甫 袁 绍 字本初 袁 逢 字周扬 袁 隗 字次阳 袁 遗 字伯业

袁 熙 字显奕 袁 谭 字显思

夏侯玄 字大初 夏侯尚 字伯仁 夏侯和 字义权 夏侯威 字季权 夏侯敦 字元让

夏侯渊 字妙才 夏侯惠 字稚权 夏侯楙 字子林 夏侯霸 字仲权

诸葛诞 字公休 诸葛亮 字孔明 诸葛恪 字元逊

诸葛诞 字公休 诸葛珪 字子贡

诸葛原 字景春 诸葛靓 字仲思 诸葛瑾 字子瑜

诸葛瞻 字思远

司马炎 字安世 司马昭 字子尚 司马儁 字元异

司马朗 字伯达 司马望 字子初

司马徽 字德操 司马懿 字仲达 司马师 字子元

司马防 字建公 马日磾 字翁叔 马 良 字季常 马 忠 字德信 马 超 字孟起 马 谡 字幼常 马 腾 字寿成 陆 纡 字叔盘 陆 抗 字幼节 陆 凯 字敬风 陆 逊 字伯言 陆 骏 字季才 陆 康 字季宁

陆 绩 字公纪

荀 攸 字公达 荀 恽 字长倩 荀 彧 字文若 荀 爽 字慈明 荀 勖 字公曾 荀 谌 字友若

荀 顗 字景倩

钟 会 字士季 钟 毓 字稚叔 钟 繇 字元常 种 劭 字申甫 钟 拂 字颖伯

周 奂 字文明 周 昕 字泰明 周 毖 字仲远 周 泰 字幼平周 鲂 字子鱼 周 瑜 字公瑾

周 群 字仲直

庞 统 字土元 庞 德 字令明 庞德公 字山民(子鱼;尚长)徐 晃 字公明 徐 盛 字文向 徐 庶 字元直

徐 璆 字孟玉

吕 布 字奉先 吕 范 字子衡 吕 岱 字定公 吕 虔 字子恪 吕 据 字世议 吕 蒙 字子明 吕 凯 字季平

田 丰 字元皓 田 畴 字子泰 田 豫 字国让

赵 云 字子龙 赵 歧 字邠卿 赵 昂 字伟章 赵 咨 字德度 孟 达 字子度 孟 光 字孝裕 孟 宗 字恭武 孟 建 字公威 廖 化 字元俭 廖 立 字公渊 潘 璋 字文圭 潘 浚 字承明

杨 修 字德祖 杨 洪 字季休 杨 彪 字文先 杨 暨 字休先

辛 毗 字佐治 辛 敞 字泰雍

郑 泰 字公业 郑 袤 字林叔 文 钦 字仲若 文 聘 字仲业 朱 隽 字公伟 朱 然 字义封

伍 孚 字德瑜 伍 琼 字德瑜

凌 操 字坤桃 凌 统 字公绩

秦 宓 字子敕 秦 朗 字元明 糜 芳 字子方 糜 竺 字子仲

薛 悌 字孝威 薛 综 字敬文

母丘甸 字子邦 母丘俭 字仲恭 陶 谦 字恭祖

严 畯 字曼才 杨 仪 字威公

娄 圭 字子伯 祖 茂 字大荣

留 赞 字正明

毛 玠 字孝先 吴 质 字季重 卢 植 字子干 乐 进 字文谦

苑 康 字仲真 于 禁 字文则 吾 粲 字孔休 韦 康 字元将 祢 衡 字正平眭 固 字白兔 和 洽 字阳士 山 涛 字巨源 卫 瓘 字伯玉 顾 雍 字元叹

尹 奉 字次曾 伊 籍 字机伯 左 慈 字元放 眭 固 字白兔 脂习字元升 楼 玄 字承宪 满 宠 字伯宁 虞 翻 字仲翔 乔 玄 字公祖 臧 霸 字宣高

彭 羕 字永年 鲁 肃 字子敬 审 配 字正南 魏 延 字文长 全 琮 字子璜 申 耽 字义举 羊 祜 字叔子 任 峻 字伯达 骆 统 字公绪

史 涣 字公刘 来 敏 字敬达 杨 阜 字义山 邴 原 字根矩

路 粹 字文蔚 裴 秀 字季彦 谯 周 字允南 檀 敷 字文友

应 劭 字仲瑗 宋 忠 字仲子 宗 预 字德阳 郗 虑 字鸿豫 郤 正 字令先 滕 胤 字承嗣

士孙瑞 字君荣 太史慈 字子义 邯郸淳 字子淑

三国人物的作文 篇5

赵云有忠肝义胆。他一直是跟随着自己认定的明主――刘备。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义气,才能使得他在长坂坡一战里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就是为了救出失散的刘备妻儿。最后他斩杀敌将50多名,救出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并将刘备的儿子――刘禅带到了他的面前,刘备气得将刘禅直接扔到了地上,大骂道:“为了你这个儿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云虽肝脑涂地,难报主公知遇之恩!”由此可见,赵云确实有忠肝义胆。

赵云勇猛无敌。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曾令多少敌人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古人曰:“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被称为“常胜将军”的赵云一生征战沙场,却从未输过,真是名副其实。他于汉水救黄忠时,无人敢阻。这一战中,他的战斗力之强,使张A、徐晃等人惊得不敢应战。原文说到“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可见其赵云枪法的出神入化,勇猛无敌。

赵云有勇有谋。带兵打仗,光有“勇”不行,还要有一定的智慧。赵云智勇双全,做事也十分谨慎。并不像张飞等武将,被所谓的“忠义”冲昏了头脑,只顾在战场上拼命冲杀。张飞一心只想着要为关羽报仇,行事过于鲁莽,让手下的将士去完成一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导致杀身之祸。而赵云“据汉水寡胜众”,算是有谋,长坂坡七进七出,算是有勇,真可谓有勇有谋!

相声 三国英雄人物论 篇6

甲:你爱阅读吗? 乙:是,爱看书。

甲:古典的文学名著,你爱读?

乙:您还真说对了,我就喜欢看古典小说。

甲:那我要说几部书,您听听,看您喜欢不喜欢。乙:你说。

甲:那天老师给我推荐,要我看什么 三列国,东西汉,水浒聊斋济公传,大五义小五义,五逆七镇西游记,薛仁贵樊梨花杨四郎回家看他妈。这些书您读过吗?

乙:您别说,这些书我都喜欢看。甲:都喜欢看? 乙:对,都喜欢。

甲:有这么一部书,叫《三国演义》。乙:喜欢,喜欢,喜欢。甲:特别喜欢是吧? 乙:是。甲:《三国演义》原文读过? 乙:读过不只一遍。甲:《三国志》呢?

乙:陈寿的《三国志》也看过。

甲:哟,真是酷爱阅读的好学生!乙:不敢当,不敢当,三国迷而已。

甲:那今儿个我们就来论论三国人物,当这么多同学的面,我问您一个小小的问题,向您讨教。乙:不敢不敢,互相切磋。

甲:三国里面这么多人物,你给谁点赞,认为谁的能耐最大,称得上千古风流人物? 乙:诸葛亮啊。

甲:您再想想?

乙:不用想,肯定是诸葛亮,智慧的化身,神一般的人物。大家都这么认为的,对不对?(与观众互动)

甲: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乙:对、对、对。

甲:我想问问你,三国里面有没有这么一个回目:诸葛亮六出祁山。乙:有有有。

甲:六回啊,都让司马懿[yì]给打回来了,尤其最后五丈原,魏延闯灭七星灯,诸葛亮一看,七星灯倒了一个,噢地一下,Game over了。乙:什么意思? 甲:就是他没调出30条命来,死了。乙:hai 甲:诸葛亮哽gěng于五丈原。乙:这都什么词!

甲:您说诸葛亮能耐大,为什么打不过司马懿? 乙:啊……

甲:六回都打不过,都让司马懿给揍回来了。乙:呃……对啊!甲:对?

乙:不是,你要说这六出祁山,那就是司马懿能耐大。

甲:司马懿能耐大,那我不明白了,那你刚才为什么说是诸葛亮的能耐大? 乙:(欲言又止状)是啊,提司马懿必须提诸葛亮。是为了拿他们做比较。

甲:哦,拿诸葛亮衬着司马懿? 乙:对,衬着,司马懿能耐大。

甲:哦,那我问你,三国里有这么一个回目,“空城计”。乙:有啊。

甲:司马懿带着司马师司马昭,还有千军万马,夺诸葛亮的西城,诸葛亮害怕了,哎呀,来夺我西城,我没将可派了,怎么办呢,欸,想起一主意来,找两老头,拿着笤帚拿着簸箕,在西城门口扫地。诸葛亮呢,往城楼一坐,在那弹琴,还唱到:送你送到小城外,有句话儿要交代…… 乙:去去去

甲:我还没交代呐

乙:交代什么呀,人家只是弹着琴

甲:司马懿来了,拿望远镜一看,呵,这诸葛亮好潇洒啊,再往城里一瞧,一个人都没有,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带着人马撤了。乙:撤了!

甲:司马懿转身后又一想,欸,不对,中了记,又返回来,复夺空城。乙:又回来了。

甲:回到西城门口一看,哟,发现门口立马横枪站着一员大将,赵子龙。

乙:对,赵云赶过来解围。

甲:司马懿一看是赵云在那了,立马又掉头走了。欸,你说这司马懿能耐大,他那么大能耐,接着跟赵云拼去啊。还有两儿子,千军万马哪,为什么看见赵云一个人在那,扭头就跑啊。这叫能耐大吗? 乙:他……他赵云能耐大……(结巴地说)

甲:赵云能耐大?那你刚又提司马懿干嘛呀? 乙:这,这不是衬着吗?

甲:又衬着?又拿司马懿又衬着赵云? 乙:对。甲:赵云有什么能耐呀?

乙:能耐可大了,长坂坡单枪匹马独闯曹营,七进七出,……

甲:行了行了,赵云是你舅舅啊,干嘛替他吹,最丢人现眼的就是长坂坡了。乙:怎么着?

甲:赵云怀揣阿斗,在曹营里七进七出,那为什么到当阳桥的时候还让张飞给他断后啊,有能耐拼去啊。乙:这……

甲:张飞立马横枪,高叫四弟不必惊慌,飞哥在此,料也无妨,四弟你走,我来盯着小曹。乙:是……

甲:有能耐赵云跟曹操干去啊。拿阿斗扔曹操啊,拿脚踢曹操啊,拼呐。这叫有能耐,还让张飞断后。

乙: 那,这,这回就是张飞能耐大了。甲:张飞有什么能耐啊?

乙: 诶哟,张飞,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啊。

甲:那我问问你,为什么虎牢关的时候,要三英战吕布,刘关张哥三打吕布一个人? 乙:对了,吕布能耐大。

甲:那他的白文龙让曹操给宰了? 乙:曹操能耐大?

甲:华容道见着关羽就跑? 乙: 关公能耐大?

甲:关公有什么能耐啊?

乙:啊哟,关公能耐可大了,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

甲:哦,他那么大能耐,为什么还要听诸葛亮的? 乙:那诸葛亮能耐大? 甲:打不过司马懿? 乙:司马懿能耐大? 甲:见着赵云就跑? 乙:赵云能耐大? 甲:那让张飞给断后?

乙:怎么又回来了? 甲:你倒环岛了 乙:我什么到环岛了

甲:说啊,到底谁能耐最大,称得上千古风流人物?

乙:我说什么啊,你要这么问,我回答不了。大伙……我这么问你们,你们答得了吗?(观众答:不能)你瞧,没知道的,哪有这么来回问的。转圈呐,真是……

甲:你这人,啊,就是不够聪明,我告诉你吧。乙: 好,你倒是说说。

三国故事中孙尚香的人物形象 篇7

关键词:三国演义,孙尚香,人物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之前, 《三国志》只对孙尚香这个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勾勒和交代;到了由民间艺人创作的《三国志平话》阶段, 孙尚香形象逐渐饱满起来;在元杂剧“三国戏”中, 不仅孙尚香形象更加具体、鲜明, 性格也更加复杂、丰满;明代, 罗贯中在借鉴前两者的基础上创作的小说《三国演义》, 塑造了一个多面角色的孙尚香形象。

一、平话、戏曲中的孙尚香形象

《三国演义》遵循“七分史实, 三分虚构”的宗旨, 生动地描绘了三国风起云涌的时代特征, 也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孙尚香是《三国演义》中比较重要的一位女性角色, 她的性格特点从总体来说可用四个字来概括, 即外刚内柔, 但她的形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

《三国志平话》记载, 在赤壁之战之后, 刘备一方逐渐强盛, 并且占据荆州等要地, 东吴孙权一方费尽周折想要回荆州但都被诸葛亮用锦囊妙计一一给挡了回来。周瑜因此更加仇恨诸葛亮等, 一心想除掉刘备后夺回荆州, 于是乎便提出“讨虏之妹远嫁刘备, 阴杀之!”孙尚香这个人物便随着这场政治婚姻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多次讨还荆州均以失败告终后, 对于周瑜要玉刘备联姻的计策使得东吴自上而下都群情激奋, 更取得了东吴掌权人物的一致意见。作为东吴霸主孙权以东吴利益为主, 自然不会有意见, 孙尚香的母亲太夫人更认为刘备乃是大汉皇叔, 也说的上门当户对, 更说出“与皇叔为亲, 有何不可”的意见, 可以说东吴一方无论是重权的大人物还是主要干将对这次“婚姻”都是持赞同态度的。另一方面, 作为这场政治婚姻的女主角孙尚香更是知大理, 识大体。即将嫁与刘备的孙尚香, 虽内心并不十分情愿嫁给刘备, 但出于东吴讨还荆州数次未果, 此次联姻是收复荆州的最好时机的思量, 她还是同意了。孙尚香是东吴郡主, 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她是有所了解的, 她甘愿为国家利益来处理自己的婚姻大事, 认为自己的婚姻必须要带给东吴一定的价值才有意义, 她考虑再三后, 终于作出“今嫁刘备, 暗杀皇叔, 图名于后”的决定。可以说, 孙尚香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嫁给刘备的, 是她在东吴生死存亡之时, 为了父兄未来伟大基业所做出的舍生取义的决定。他认为, 作为东吴的一份子付出自己的一切是应当的。尽管孙尚香尚处豆蔻年华, 但是受社会环境有所感染影响, 对国家大事和民族大义也是以以为郡主的角度考虑问题。正因为这两个主客观原因, 东吴郡主孙尚香不仅为了自己, 也是为了东吴, 选择了这场阴谋婚姻。

但是到了荆州之后, 孙尚香受到了隆重的接待。首先是张飞夹道迎接, 她在与张飞见面之前就对张飞的人品了解一二, 见到真人更感觉到传言的真实, 在心里就称赞其“此乃壮士也”。随后受到赵云的迎接, 赵云的英气也让他感受到非同凡响, 从心里油生钦佩之意。当诸葛亮亲自来接她时, 孙尚香不假思索说:“乃良将也!”孙尚香对刘备一方的几位主要大将均产生好感, 面对刘备极尽奢华的欢迎, 使得孙尚香答应这场阴谋婚姻的坚定决心有所动摇, 她之前抱以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开始动摇了, 她开始思考要不要杀刘备。

经过第二天的婚礼酒宴, 孙尚香开始逐渐改变对刘备的态度, 心里也由矛盾纠结改变到认可刘备。孙尚香本在婚礼酒宴上就要刺杀刘备的, 但是当她见到刘备有“金蛇盘于胸上”时, 便知道刘备有上天保护, 杀他是大逆不道的, 孙尚香因此在心理矛盾中纠结。此次, 孙尚香虽没有刺杀刘备, 但她还没有改变到真正对刘备产生好感的心态。待孙尚香回东吴后, 她也曾让孙权想办法刺杀刘备。但此时太夫人考虑到女儿的未来, 打消了孙权刺杀刘备的决心, 孙权见刘备后也称赞“相貌堂堂, 后比为君”, 面对母亲以及哥哥对刘备的肯定, 原本还矛盾的孙尚香也逐渐看到刘备“仁慈”的一面, 在此后便没有顾虑的帮助刘备。

二、《三国演义》中的孙尚香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主要通过英雄对忠义精神进行颂扬, 表达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罗贯中接受了《三国志平话》和元杂曲三国戏的精华, 将孙尚香的形象传播的更淋漓尽致, 塑造了为蜀吴两国长远政治利益, 先是将自己婚姻大事作为筹码, 后是最后献出自己年轻生命, 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孙尚香形象。

(一) 从女中豪杰转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

孙尚香因为阴谋原因嫁给刘备, 刘备也同样有目的的取孙尚香, 刘备并不是为了给自己在找位正妻, 而是为了保住荆州———自己立锥之地, 也为了进一步图谋西川, 所以这场以婚姻为基础的政治斗争, 不管东吴胜利还是蜀汉胜利最后失败都只有孙尚香———政治的牺牲品。刘孙的婚姻开始之前就因为荆州使两国政治团体有了摩擦, 也给刘孙夫妻关系带来了一定的恶劣影响。小说《三国演义》写他俩的洞房花烛夜“剑枪刀簇满, 侍婢皆佩剑悬刀”, 吓得刘备魂不附体;《法正传》也记载诸葛亮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 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时刘备与孙尚香的关系岌岌可危, 孙尚香对未来的憧憬以及美好的向往还未努力实现就已经破灭, 她的青春、爱情也因为政治需要, 沦为政治的陪葬品。作为哥哥的孙权不顾及骨肉亲情, 将妹妹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置于东吴蜀汉两国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使孙尚香失去了一切, 不仅仅是青春, 还有爱情与幸福;作为丈夫的刘备不念及夫妻之情, 任由孙尚香在这场政治漩涡中被利用, 最终使孙尚香“致其一生都生活在骗局的悲剧之中”。面对哥哥孙权、谋士周瑜利用她使美人计对刘备实施阴谋婚姻, 自己作为事件的主人公却不知情, 还天真以为真心为自己的幸福、未来着想;嫁给刘备之后, 又因为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打破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短暂的一生因为政治一次次被当作棋子利用, 被刘备骗:助他脱离东吴, 回到荆州;后来刘备攻打益州, 孙权又用书信骗她吴国太病危, 被骗回东吴与刘备隔江相望, 从此不得相见。孙夫人的一生就是“典型政治婚姻的祭品”。

(二) 从政治斗争的工具转变成伦理道德的载体

在三国时代, 战乱纷飞且时局瞬息万变, 婚姻不再是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 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选择联姻, 从而拉取同盟者帮助自己解决某种危机或者联合同盟者壮大自己的势力。孙权希望孙尚香嫁给刘备能讨回荆州为目的, 刘备则希望凭借孙尚香东吴郡主的身份借东吴的势力, 好一起抗击曹操为目的, 因此孙刘的婚姻一开始就有政治色彩, 孙尚香也间接的变成刘备与孙权实现理想、抱负的较好的工具。

虽然孙尚香在东吴有“女中丈夫”之称, 但是她的存在也是为了突出“兴刘扶汉”这一小说的中心思想。孙夫人在当时两国关系僵化的背景情况嫁给刘备, 不仅作为吴蜀两国的政治筹码, 也沦为吴国留在蜀国的人质。尽管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 明知道作为政治诱饵嫁给刘备, 孙尚香没有对婚姻失望, 也没有逃避, 反而欣然接受, 并在刘备危难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孙夫人瞒母抗兄, 不仅因为她是刘备的妻子, 这是她的责任义务, 也是罗贯中赋予了孙尚香“兴刘扶汉”的重任, 所以她在小说中一系列“反常”的行为得以阐释。

参考文献

[1]李福清.中国小说与民间文学关系[J].民族术, 1999 (04) :76-95.

[2]三国志平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5.

[3]康俊平.论元杂剧《隔江斗智》中孙夫人形象的文化内涵[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01) :41-44.

[4]陈抱成.元代杂剧中的三国戏[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02) :66-77.

三国人物读《春秋》 篇8

魏国有个叫李典的武将,武功和智谋都很平庸。虽然李典没打过像模像样的胜仗,也没立过大的战功,但这一点丝毫不影响李典成为三国名将。李典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因李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曹操称其善。”好学的李典比较大度,又不与人争功,人缘极好,被尊为“军中长者”,久而久之,便被冠以了“儒将”之名。

研究《春秋》最深的应该是司马炎手下的杜预。杜预本人,几乎没有什么武艺,甚至不会骑马,射箭的技术也很糟糕。当年,统帅西晋兵马灭掉孙吴政权的就是这位不会骑马射箭,不看兵书,只读《春秋》的杜预。《三国志》载:“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读左丘明《春秋传》,坐卧常自携,每出入必使人持《左传》于马前,时人谓之左传癖”。杜预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版本。

《春秋》书,赤兔马,青龙刀,这三样东西可以说是关羽的三件宝。人们最熟悉的莫過于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关帝庙里关羽手持《春秋左氏传》的塑像已矗立了千年。

曹操兵败华容道,求关羽放他一马:“古之人,大丈夫处世必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者乎?”郑国大夫子濯攻打卫国时,兵败,遭卫国大将庾公的追击。危急时刻,子濯旧伤复发,手无举弓之力,只好坐以待毙。子濯得知追来的是庾公,才松了一口气。原来庾公的箭术是子濯传授的,俩人是师徒关系。果然,庾公念及师恩,把箭头拔掉,向子濯射了四支没有箭头的箭。结果,关羽步了庾公的后尘,念及当年与曹操的旧情,放了曹操。而可怜的关羽,回去之后,差点儿被诸葛亮军法从事。

曹操用《春秋》救自己的命的事不止一次——还有那个“割发代首”的典故。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骑马的士卒都下了马,扶麦而过。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践踏了麦田,曹操让执法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就坡下驴:“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言罢,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李典凭借《春秋》成就儒将之名;杜预注解《春秋》流芳百世;曹操则拿《春秋》说事,救了自己两次命;关羽却因为《春秋》误了大事,差点儿丢了脑袋。可见,同样的一本书,就看你怎么活学活用了。

上一篇:河北区域经济优势分析下一篇:迎新春幼儿园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