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特级教师于漪

2024-07-22

记特级教师于漪(精选7篇)

记特级教师于漪 篇1

记特级教师于漪:师魂,岁月深处的烛光

2009年09月05日 作者:李玉兰

来源:光明日报

师魂:岁月深处的烛光

——记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闻一多先生的《红烛》用来描述上海杨浦高中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最合适不过。今年80岁高龄的于老师,如同一支红烛,58年如一日,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心灵,也点燃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从教热情。

于老师的语文课有魔力,她的学生们都这样觉得: 上于老师的课,不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跟诸多高尚的人物谈话,是在文章的大千世界中翱翔,不知不觉间,思想、情操、意志、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她与深厚的民族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既是于漪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理念。于老师常说,上课是教师“用生命在歌唱”,她执著地要求自己,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直至终身难忘。

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坛,几十年春风化雨,于漪教过不同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学生,她的“育人”之心始终如一。1975年,于漪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班班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

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近五十堂公开课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观点,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于漪又旗帜鲜明在她《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中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育界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新一轮讨论,并使这场讨论最终在“人文性”上达成共识,写入了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初中、高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于漪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众多年轻语文教师的老师,她认为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于漪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像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他们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如今,于漪老师早已退休了,但80岁高龄的她,仍然致力于教育事业。她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教师培养基地、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她在全国及上海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上海语文课改教材的审查、教师队伍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作着大量具体而卓有成效的贡献。一颗心殷殷切切,孜孜不倦。(本报记者 李玉兰)

记特级教师于漪 篇2

他在“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校本研修”、“教科研方法”、“创新教育”等几个层面的研究都有突破。校长们说:他的研究扎根于实践, 针对性强, 不空谈理论。他研究的问题都是基础教育中, 我们特别困惑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的《怎样听课评课》、《教师自主成长———基于名师成长案例的分析》等十几部教育专著已经被全国二十几个省一些培训院校列为教师校长培训教材。老师们说:“读他的书, 不用费力去理解深奥的理论, 在轻松的阅读中, 不知不觉间就收获很多”……这个人, 就是有着浓郁关东乡土气息的“土专家”本溪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副校长徐世贵同志。近年来, 他发表论文百余篇, 出版教育专著20部, 多次荣获国家、省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是辽宁省特级优秀教师、本溪市科技拔尖人才、功勋教师……

徐世贵是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 但他又是一个很有抱负、勇于创新的人, 在他的身上, 充分体现着四种精神。

一、钻研精神

徐世贵之所以能获得今天的成功, 第一个秘诀是他潜心学习的精神。这也是众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共同特点。他嗜书如命, 家里、在办公室里都堆满了书。平时无论是节假日、星期天;无论是在外出开会的车上, 还是在旅店里都能看到他在读书。他是伴随着读书成长起来的, 是读书成就了他, 造就了他。

翻开2000年徐世贵撰写的《怎样听课评课》一书的第9页, 在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段话:山雨欲来风满楼, 现在,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敏感地觉察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中国的教育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与之相适应, 课堂教学也必将面临一次深刻的变革。时隔两年的2002年春, 一场席卷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全面展开。本书的第二章他提出“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要更新七种观念”被许多专家编写的新课程通识培训教材所引用。尔后辽宁省教育厅又委托他编写了《新课程教学设计》一书。这本书在全省发行10万多册, 为推动全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春江水暖鸭先知”, 徐老师能有这样的创新思想不是偶然的, 正是他苦心钻研, 积极思考的结果。

二、务实精神

徐世贵同志多年扎根于教育实践, 对一些空洞的理论从不盲目跟从。他和教研员一起学习, 一起工作, 一起研究。他深入基层学校, 深入课堂, 虚心向一线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从实际出发, 组织设计了许多各种大大小小的教研、科研活动。他知道教师困惑什么, 需要什么。是鲜活、厚重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 给了他科研的灵感, 让他不断地吸纳着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知识营养。

他现在每年要到全国各地讲学几十场。他跑大城市, 也跑小城市。他给校长讲“怎样听课评课”, 讲“校本教研模式”;给教师、大学研究生讲“教师成长”、讲“怎样备课”, 讲“教学策略”, 颇受大家的欢迎。

三、研究精神

徐世贵有一种耐得住寂寞、坐得住、钻得进、埋头苦干的精神。他确立目标, 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守住教研、科研、培训这块阵地, 心不旁鹜, 一干就是20多年。从师范班到干训班, 从教师培训到深入县四中搞学法指导实验;从教研、科研到课程改革, 都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 都撒下了辛勤的汗水。

留心天下皆学问, 徐世贵是研究教育的有心人。问题就是课题, 需要就是科学。在从教20多年的时间里, 他兜里总是揣着小本子, 那些发生在学校里、课堂上、教师身上、学生中间的大大小小问题、现象记都成为了他研究的素材和课题。

他在开展学习指导研究中写出了《中学生实用学习指导》、《小学生用功术与能力培养》;他在创新教育研究中写出了《青少年创造发明成功之路》;他在素质教育研究中写出了《素质教育与优化课堂设计》;他在教师培训研究中写出了《中小学应用教学论》、《教师应用心理学50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新时期教育教学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他在课程改革中写出了《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他在校长培训中写出了《中小学校长常规管理与领导艺术》、《怎样听课评课》、《教研员的工作方法与技能》等书籍, 如今他已出版了20多部教育专著。而大部分被列为教师、校长的培训教材并成为各个书店和网上的畅销书

四、创新精神

2002年, 本溪县代表本溪市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承担了课改实验任务。几年过去了, 这里的课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电视片“一派生机在满乡———本溪县课改纪实”在省级课改的经验交流会上播放, 研究报告也发表在《辽宁教育》上。2004年10月20日, 辽宁省课程改革与教师培训现场会在本溪县召开。2005年1月教育部派专家来本溪县调研, 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其负责人说:本溪县的课改工作不单是简单地完成任务, 更重要的是铸就了课改精神……不单引领了辽宁省的农村课改工作, 而且为全国的农业县区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还说, 本溪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不能不说副校长徐世贵在其中重要的引领作用。

徐世贵点子很多, 思想活跃, 善于总结。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规律是什么?当大家的目光还聚焦在各种离岗培训上时, 他却认为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在于自主成长。他的研究简单概括是“关注一个过程”、“发挥两种力的作用”、“引导教师树立五种意识”、“鼓励教师要能闯过六道关”、“提倡教师常用十种方法”。他的这些主张都记载在《教师自主成长———基于名师案例的分析》一书中。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这样评价这本书:这是一本教师自主成长的教科书, 作者从教师自主成长的独特视角, 提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 内容丰富, 专业性突出, 实用性强, 给教师指明了专业成长的一条高速公路。

记特级教师于漪 篇3

【关键词】于漪 教学智慧 教师成长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69-02

于漪,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就读教育学专业。毕业后先教历史转而教授语文,之后担任校长。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出版了不少著作,如《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教文”不忘“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兴趣”加之“情感”的教育艺术,为语文教育树立了一面旗帜,成为师者的楷模。对于每个怀揣着梦想的教育者来说,于漪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

一、于漪的教学智慧

名师的教学智慧代表着特定时代的教育变革及其发展,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教学名师的教学智慧更有着独特的价值。对于“教学智慧”的界定,叶澜教授将其定义为“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所以,教学智慧应该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习、积累、反思、总结,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知、情、意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的充分体现。本文拟从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两个方面来谈谈于漪的教学智慧。

(一)教育理念。性质观是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的核心,统帅着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此,于漪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了《弘扬人文,改革弊端》,高举人文性的大旗,提出语文学科性质的特点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承认语文的人文性,必然只是注重语文形式,忽视语文内容。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只讲形式,就架空内容,语言形式就失去灵气,失去光泽,变成任意排列组合的僵死的符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一节中也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特点”。

“教育,就是培养人。”于漪认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教员。在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所以,她始终坚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处事的态度、做人的道理。只有把“人”放在首要地位,才能走出“重术轻人”的误区,从而达到“育人”的目标。同时于漪也在其基础教育观中划定了育人的标尺,即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

于漪曾对记者说:“我认为教育改革归根到底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从以本本为本到以学生为本,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于漪视学生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独立个体。其学生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学生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容器”。二是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做到目中有人。三是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关注差异,一切为学生服务。

于漪的教育理念在其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也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教育艺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可得继志也”。早在《学记》中就有对教育艺术的精辟论述。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的序言中也提到了“教学论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语文教学而言,教育艺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还能给学生智慧的启迪与美的享受。于漪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教育艺术,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情感熏陶。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遏制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达尔文也提出“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深喜爱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于漪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兴趣观,“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认为语文课要有新鲜感、趣味性,能与时俱进,并且应具备一定的难度与深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情,是语文教育的根”。正是于漪对语文、对学生有着满腔的热情和浓浓的爱意才有了她春风化雨般的“爱的教育”。而她所追求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境界:直面于“人”、植根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于漪在课中倾注自己的爱,诉诸学生的心灵和理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从学生出发又以学生为归宿,通过层层引导带领学生从“美”的角度,探求作品的“真”与“善”,从而开拓了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二、于漪的教学智慧对教师成长的启示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如是说。教师德才兼备、人格高尚才会对学生有更多的影响力。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努力,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成长。于漪的教学智慧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具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情怀。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不仅心中要有一整个班级的全局,而且应心怀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教育”走进学生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教学反思。于漪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坚持写“教后”,记录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闪光点,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过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着力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的闪光点继续保持并加以发挥,找出不足之处努力寻求办法改进,有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进步,为学生负责。

(三)终身学习。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事业也飞速发展。教师作为一个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必须认识到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需要。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跟随时代奋力前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所以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片刻不能停止学习步伐,与学生共同成长。

于漪的教学智慧对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不仅要具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情怀,重视反思,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对教师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滢.于漪:育无止境爱满天下[N].中国教育报,2010.10.15(3)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3]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4]于漪.于漪文集第1卷[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于漪.素质·能力·智力——我的语文育人观[J].语文学习,1988(12)

[6]学慧.教育改革呼唤教师的角色转换——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J].江西教育,2003(13)

[7]于漪.兴趣·情感·求知欲——阅读教学艺术谈[J].语文学习,1989(2)

记特级教师于漪 篇4

南昌市第十七中学教科处 李福南

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历史编故事记忆法就是抽取字头或核心字,或利用一下谐音,把一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形象的鲜活的故事片段而进行有意记忆的方法。现谈点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实例印证

【例1】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钱阿姨司机,夏天吃甜石榴。【例2】春秋(前770—前476):在春秋季节里,骑麒麟,试骑鹿。

【例3】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可巧记为:‚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错锯秦木(秦穆)而逃出(楚)村庄(庄)‛。

【例4】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例5】北宋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可巧记为:‚汝哥定是军官‛。

【例6】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可巧记为:‚长洛开人大‛。【例7】‚四书五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统称为‚四书‛,《诗》、《礼》、《春秋》、《易》、《书》统称为‚五经‛。‚四书五经‛可巧记为:‚四叔(书)猛(《孟子》)抡(《论语》)大(《大学》)钟(《中庸》),武警(五经)诗(《诗》)里(《礼》)存(《春秋》)遗(《易》)书(《书》)‛。

【例8】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可概括为6个方面: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它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同时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还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这六方面主要表现在‚高峰、双反、大规模、反侵学西方、严惩反动、激励人民‛,再可记为‚高峰(人名)学西方大规模搞‘双反’调查,严惩返利‛。

【例9】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例10】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可用‚葫(胡适)芦(鲁迅)里(李大钊)无(吴虞)陈(陈独秀)酒,但留(刘半农)有菜(蔡元培)钱(钱玄同)‛ 来巧记。

【例11】开辟新航路的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巧记为:‚弟弟(迪亚士)到非洲;哥哥(哥伦布)去美洲;大家嘛(达伽马)到印度;没钱了,卖着轮船(麦哲伦)环球走。‛

【例12】文艺复兴中文学三杰巧记为:瞧,你担心(但丁《神曲》),薄伽丘在外《十日谈》彼特拉克的‚人学‛。

二、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四步曲‛:笫一步,定位:把要识记历史知识确定。笫二步,提

取:提取关键词。笫三步,想象:利用关键词或其谐音展开想象。笫四步,连接:把用着想象的历史知识的关键词进行连接,就是编故事。

三、方法妙处

故事: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所谓故事,一般来说必须有情节,有趣味。编写故事法的奥妙在于寓教于乐,让人轻松愉快地记住无聊乏味的材料。此法好处有四:第一记得快。第二记得牢。第三记得全。第四提能力,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往往需要开头、中间、结尾等基本情节,以及故事前后相关联,在编的过程中,激发无限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语言能力会有极大的提升。

记特级教师于漪 篇5

坚守教育园地

“种我们自己的园地要紧。”

——伏尔泰

乡村教师在农民心中的位置是神圣的。初进学校的赵炳庭深知,“神圣” 二字需要学识与品质去养护。他凭着扎实的学识,在第一堂课上一亮相,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学生把求知的目光投向了这位新来的老师。初上杏坛, 他还不太会讲课,他的课有一定的瑕疵, 但热情与激情交织在一起,从他的双唇中喷发出来。听课的三位老教师会心一笑,向老校长反映:“这个小伙子是可造之才。”

备课、上课、批作业,赵炳庭的身边总围着学生,他以校为家,给校园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老校长觉得这个年轻人可以挑大梁,就想给他“转正”。 岂知,上报了几次都是“泥牛入海”, 原来是家庭成分问题。

月光悄然地推开黄泥小屋的窗棂, 赵炳庭躺在床上熟睡了,一本打开的书扣在他的脸上。一盏油灯长亮着,还陪伴着他在思考。他对自己说只要不失去自信心,只要对事业、对理想尚存一丝希望,多舛的厄运就会是一个丰富的宝藏。

多少个这样的不眠之夜,赵炳庭在油灯下为自己的未来设计着信念的坐标。在那个年代,他对生活充满希望, 没有动摇过对事业的追求,没有对人生、 前途丧失信心。

灯影书香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黄庭坚

书读到一定火候,赵炳庭领悟到读书是有境界的。他让功利性的读书渐渐远离了自己的生活。他读书,是为大脑充氧,是为“先天不足”补“钙”。 说不上有什么经典意识和高峰意识,他爱书如命,既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毕业后去站讲台,而是让自己的生命融入文本,使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在文本研读中光焰闪射,从而提升自我、 超越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校园文化的熏陶,使他坚定了一个信念, 这就是“一个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教师, 有责任也有必要尽可能地了解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

毕业后,赵炳庭被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建乡的一所中学。教师与农夫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要耕好自己的田地。他教学生读书,而不是教学生考试,这引起了争论。但学生喜欢他的教法,他鼓励学生读书,领着学生读山川、读人生、读文化、读文明。“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进步,从读书开始”,他总是这样对学生讲。他教学生怎样选书,怎样读书,并给他们开列书单。他相信, 岁月流逝,积淀在学生心灵里的东西将会永恒。后来,一个走出大山颇有建树的学生给他写信说:“格外难忘您教我们品读课文的方法,这些读书方法到现在都与我们的人生联系在一起;我现在在工作岗位上受用的文化涵养都是您那时监督我们课前背诵、朗读、练笔积淀下来的。”

赵炳庭尝试着让读书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他就是学生读书的好榜样。 陆游有诗云:“数简隐书忘世味,半瓯春茗过花时。”时至今日,早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仍然保留着手不释卷的习惯, 所读的书慢慢地驳杂起来。

要做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文学素养,那就需要教师本人对传统文学的背诵和积累。积累的匮乏必然造成文化底蕴的缺失。一个终日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将面临怎样的尴尬,赵炳庭不敢想象。胸中的诗文丰厚,使他在讲课时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旁征博引。读书,提升人生境界,使人的心永远年轻!书,不但拓宽了他的生命时空, 也充盈了他的教学时空,一个个理性世界和情感世界不断映现在他的教学中, 他一次次在课堂里催发喜悦和哀伤,制造笑声和眼泪。

赵炳庭有一个精神胜利法,上了一天课,很累了,回到家中,望一眼满柜的书,便犹如远飞的鸟儿望见了巢, 顿时轻松了许多;生活中难免有些琐碎的事令人烦恼,但他只要看看案头上最喜欢的书,那烦乱的心情就会重归平静。

接受“困难”的考验

“学生对老师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于老师的德与才。”

——爱因斯坦

1984年,赵炳庭调入西吉县回民中学任教。报到后,校长就将一个“困难班”交给了他。他明白,这是校长对自己的信任,也是校长对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考验。夜已深,他脑海里翻腾着这个“困难班”能“困难”到什么样子, 这些孩子“差”能“差”出什么离奇事来。教务主任介绍,这个班全校有名, 一年里“气”跑了三位班主任。他想着这些“差”孩子的面孔及“困难”的精神世界,一夜难眠,竟想快点见到这些孩子们……

第二天早晨,赵炳庭走进这个“差” 班。全班42名学生,给他鼓倒掌,有的学生甚至用脚跺地,嗷嗷叫。他没有感到难堪,也没有制止这种独特的“欢迎”,而是面带微笑,目光祥和,慈父般的眼神落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让学生知道“老师允许你们犯浑,允许你们犯错误”。在瞬间的目光交流中,他洞察了这些学生的心灵,仿佛已经与学生们相处多日了。他想,今天的话不宜多说。 于是,他在黑板上工整地书写自己的名字,然后弯下腰去给42名学生深深鞠了一个躬。倒掌、起哄戛然而止。教室里静悄悄的,42双眼睛锁定在他身上。 他微笑道:“我叫赵炳庭,是大家的领头羊,今后,你们的学习生活就由我负责。感谢大家欢迎我的到来,不过这掌声不要送给我,而要送给你们的明天、 送给你们的未来、送给你们未来美好的生活。”他的声音温厚沉稳,话语简洁, 句句有力,他以这种独特的仪式回应学生的“见面礼”。按照常规,事后,有些老师会做一些秘密调查,调查哪个学生在讲台下面起着坏作用,进而批评惩罚。赵炳庭没有这样做,并且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当天下午,他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询问学生对班级的看法;周末, 他骑着自行车去家访,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感到新来的班主任和蔼亲切,与前面的老师有些不一样,抵触心理逐渐消失,学生们纷纷主动来找老师谈话,向老师倾吐心声。不知不觉, 他与学生打成了一片,脚跟牢牢地扎在这个所谓的“困难班”里。不到一年, 这个班变成了优秀班集体。

这届学生毕业的时候,记者采访赵炳庭,问他的带班经验。他真诚地说: “全校称这个班是‘困难班’,其实是我们心里有困难,给学生树立了心理障碍。老师心理有困难,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嫌弃、厌烦,就是爱心、责任以及耐心、毅力不到位,与学生隔着一道墙。 校园里没有墙,有,也是一道宽容的围墙。”

毕业典礼上,一个学生代表感慨地说:“不是赵老师降服了我们,是我们佩服赵老师,是赵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们。”

毕业了,曾是“打架大王”的马X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地拉着赵炳庭的手说:“是您从灵魂深处挽救了我。”

毕业了,曾一度对学习失去信心的董X,考取了一所艺术院校,是赵炳庭发现这个学生在文艺演出方面有特长,引导她发挥自己的长处,用兴趣教育激发出她的天赋……

热爱学生才能把书教好,在赵炳庭这里,热爱不是修饰词,热爱是点点滴滴的无声的行动,像春雨一样。数十年来,他所带的班级历届的高考成绩总是名列第一,多次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语文姓什么?

“我觉得教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当比一个最有才华的文学家、科学家拥有更多的智慧和才华。”

——赵炳庭

许多孩子对他说:“语文学起来很累。”赵炳庭多次思考过这个问题, 现在由学生提出来,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在一次教研讨论会上,他破天荒地提出一个问题:“语文姓什么?”大家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他,不知什么意思。大家惊讶,是因为老师们只会捧着课本教学,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缠绕在赵炳庭脑海里,他开始有意识地搜集语文学习的案例,他把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分为三个类别做对比,分析个案,寻找规律,进行研究,做了大量的笔记。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将他引向了教研之路,使他开始向研究型教师、 学者型教师发展。

1989年,赵炳庭到宁夏教育学院进修本科,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的深入, 进一步充实着他的“语文姓什么”的研究。学成归来,他被调到西吉县第一中学任教。新的教学天地使他开始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他在教学笔记上写道:“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带着问题教语文, 把语文的触角伸向社会,就知道语文姓什么了。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的名字叫‘生活’。”语文能力与素养、 语文与时代、语文与日常生活、语言与文学、应试教育与语文训练等一系列问题记满了他的笔记本。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长远规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年年岁岁,日月穿梭。每个夜晚,守望月光,亲近灯光, 是他的生命常态。教学之余,他坚持教学案例分析,写教学后记,做资料卡片。 分析失败原因,提出改进办法,记下成功的喜悦。十几年来,他的各种心得体会、教学笔记已经著作等身了。

赵炳庭还对高三这个敏感的“雷区”大胆进行尝试和摸索。他向学生推荐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思想性、文学性、人文性并重的文章篇目、杂志为“天天读物”,并开展读刊评刊、读文赏识、 课前演讲等活动。每周让学生选择、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给予点评,并写出喜欢的理由。有人对他的探索提出质疑,认为这样做会脱离教材、淡化考试、冲击常规教学,挤掉学生的宝贵时间。事实胜于雄辩。这样做得到了学生的欢迎,阅读与鉴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文的思想深度、修辞文采、谋篇布局都得了到提升。

1994年,赵炳庭敏锐地预见到了高考新模式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认为在新模式下语文教学压力与机遇并存。当高考命题出现话题作文形式,考生迷茫、 老师找不到对策、在训练中出现很多误区时,他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写成《如何写好高考话题作文》一文在杂志上发表后, 广泛传阅,反响很大,对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一扇开启学生智慧的文学窗口

“阳光是物质性的,月光是精神性的。阳光是生活,月光是文学。阳光和月光的关系就是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关系。”

——刘庆邦

在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 赵炳庭始终没有松开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写作实践相结合这个抓手,他认为三年来写上五六十篇命题作文,应付考试, 远远无法提升一个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也远远无法适应实际工作中语文能力的需要。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又大胆地开辟了一块文学创作的“试验田”。

1991年,赵炳庭组建成立了西海固地区第一个中学生文学社团——月窗文学社。当时,有的同事不理解,担心开展文学社活动会影响升学率。他信心百倍地对同事说:“文学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无论对他们升学或是就业都有好处。”社刊《月窗》是20世纪80年代创刊的一张油印小报。寒冬腊月,他带着几个学生在他那间四壁透着风的蜗居里通宵达旦地刻蜡纸、印刷、 装订……这一切给他造成的困难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他不气馁,一如既往地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他热爱的事业中。他组织小记者团,外出采风,追踪热点,开展社会调查,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他组织编辑印刷《月窗》 社刊,给学生提供了一块写作耕耘的园地。文学社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培养了学生兴趣,磨炼了意志,从做事中让学生认识到细节、热情、认真、刻苦、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多年来,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忙教学,与学生并肩耕耘这块写作教学试验田——《月窗》。 当年由他领入文学殿堂的学子,现在有的是大报记者,有的是文学杂志的编辑, 还有的成了著名的专业作家。从他珍藏的一大把贺岁卡里可以看出学生们共同的心声:“既感谢赵老师在写作上的启蒙,更感激赵老师在做人上的训导!” 近几年,他指导学生发表习作600余篇, 先后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300多人(次),他指导的月窗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五十佳”“全国校园十佳文学社”“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全国百强文学社”,他本人曾6次荣获优胜指导奖和育才奖。2003— 2014年,他曾参与并主持的“十五” 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改与校园文学社团研究”、“十二五” 教育部重点课题“校园文学与新课标写作研究”,都通过了专家的鉴定,圆满结题,有力地促进了教学。

赵炳庭相信文学的魅力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他的语文教学从宏观把握,在微观优化,追求教师、教材、学生、 生活、生命的整合及精神的构建。他每天的教学工作繁重而紧张,但他心静如水,安于清贫,甘于寂寞,钟情于“教育”这块净土,关注学生一生的成长。

记特级教师于漪 篇6

用挚爱书写教育的“真诚”

古建兴认为, 除了父母, 教师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 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按古建兴的说法,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具备“六心”, 即爱心、耐心、细心、专心、恒心和虚心。其中, 首先是要有爱心。他常说,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 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全意去爱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 均应一视同仁, 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同时, 也只有在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前提下, 教师才能做到耐心、细心、专心、恒心、虚心, 才能真正俯下身去发现、挖掘每个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暂时处于先进的学生身上的不足。

古建兴担任班主任期间, 所带班中曾有一个“问题学生”。该学生的家长是一位知名企业家、支教模范, 可能由于工作的繁忙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管理, 导致孩子误入歧途。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孩子送到学校, 当时学生家长的想法很明确, 就是“一中”教师管得严, 不至于使孩子又流向社会;“一中”学生整体素质高, 不会使孩子又学坏。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的态度是学多学少没目标、学好学坏没要求。这个学生刚进班时上课睡觉、下课打闹, 把整个班搞得乌烟瘴气, 任课教师有怨言、其他学生家长有意见。古建兴多次找这个学生谈心, 尝试过多种教育方法, 但是收效甚微;学生们也对这个学生敬而远之, 这个学生自己更是自暴自弃。但是, 古建兴对他并没有放弃, 仍在苦苦思索着、仔细观察着、耐心等待着, 努力寻找着“金钥匙”。功夫不负有心人, 机会终于出现了。学校组织学生到距离县城5公里的劳动基地“农训”, 一天凌晨一点多, 学生小明突然腹痛难忍, 随行的校医束手无策, 怎么办?古建兴果断决定:“去当地镇卫生院!”可怎么去呢?古建兴望着一群因挖了一天沟累得东倒西歪、连走路都费劲的学生, 一筹莫展。“我跟您去, 行吗?”正是这个“问题学生”挺身而出, 与古建兴一起把生病的小明连夜背到了二三里路外的当地镇卫生院, 使患有急性阑尾炎的小明得到及时治疗而脱离危险。“农训”结束时, 这个学生以全票当选为此次“农训”活动的标兵。古建兴抓住这一时机及时与这个学生谈心, 在充分肯定他在此次“农训”活动中的突出表现的同时, 也帮助他认识到平时自身的不足, 特别是让这个学生知道全班同学对他的关心, 当他取得进步时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许。古建兴鼓励他敞开心扉、坚定信心、融入集体, 争取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并动员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自己的获奖感言。这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 是我上学以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内容第一次不是检讨, 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我新的人生将从今天开始!”这个学生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尽管也曾出现过思想和行动上的波动和挫折, 但在古建兴和全班学生的关心帮助下, 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 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人们常说“学困生”是班集体中的弱势群体, 往往被当作班级工作的重点和班主任关心的对象, 而对成绩优秀的学生, 教师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 认为他们需要的只是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拔高。可能连一些责任心强的班主任也持如此看法。古建兴却说:“关心‘学困生’无可厚非, 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样也需要关注, 因为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由于把成绩看得过重, 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同时,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多性格内向, 不愿意与他人沟通, 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 因而导致个别学生心理更为脆弱, 他们同样是教师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

古建兴所带的一个高三毕业班中有这样一个学生, 他平时学习非常刻苦, 成绩一直很优秀, 可以说是在家长的自豪、教师的赞誉、同学的羡慕中一路走来的。眼看到了高考的冲刺阶段, 他的成绩突然起了波动, 课堂上有时也显得心不在焉, 更让人担心的是他的脾气变得暴躁且难以沟通, 甚至出现了逃避考试的现象。古建兴尝试了多种方法对他进行说服教育都难以奏效。有一天中午, 古建兴想从家里去学校上班, 刚打开家门, 发现这个学生竟坐在自己家门口, 一问才知道他已经整整坐了一个中午。古建兴把他让进家中询问, 开始他什么也不说, 突然他大哭起来, 并大声喊:“我不想上学了。”经过古建兴的耐心开导, 他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 并向古建兴哭诉了他每天承受的巨大压力。当时学校还没有心理咨询教师, 学生的这种情况也很少见, 为此古建兴查阅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 并向多位医生请教。从此, 每天晚自习后, 校园的操场上就多了古建兴和这个学生漫步长谈的身影, 一直持续到当年的高考结束, 最终这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名校录取。

通过多年实践, 古建兴逐步探索出“六心工作法”和“全心全意培养干部、耐心说服科学管理”的治班模式, 所带班15次获县级以上先进集体称号, 他本人荣获天津市优秀班主任称号。他不但培养了一大批考入知名大学的德才兼备的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还使100多名原本高考无望的“学困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多少次早来晚走, 多少次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 多少次不顾疲惫地赶着家访……古建兴的真诚付出换来了学生的真情回报。他爱他的学生, 他的学生也深深地爱着他。

凭钻研展示教育的“严谨”

古建兴常说,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 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当今时代知识飞速更新, 要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才能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名师或大师。古建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23年, 先后送走8届毕业班, 并多次应邀参加天津市高中化学教辅材料和书籍的编写工作, 多次为全市高中化学教师做高三备考的专题讲座。可以说,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不能算是不熟, 基本功也称得上扎实, 中学教辅材料中所涉及的习题都已见过多遍, 更不用说课本上的习题了, 按理说可以不用像年轻教师那样做题了。然而, 送走每一届毕业班的同时, 古建兴都会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自己逐题做过的当年习题集。用他自己的话说:“学无止境, 只要认真思考, 习题就会常做常新。”

作为教师, 古建兴把上好课作为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逐渐形成自己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风格, 同时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他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早在1995年, 古建兴就积极探索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当时课堂教学课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 而化学教学中很多物质微观的结构特别是一些微观的动态过程, 既不能通过实际实验来展示, 更难用语言来描述, 这些内容教师教起来非常困难, 学生理解起来也很抽象。为啃下这块硬骨头, 古建兴与计算机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实践, 逐步开发、设计出模拟物质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的计算机课件。这些课件在今天看来也许很简单、落后, 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可在当时用于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引起了同行极大的兴趣, 得到了诸多专家的充分肯定, 在天津市首届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软件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十年磨一剑。古建兴正是凭借自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灵活高效的教学技能, 在1996年天津市“双优杯”课堂教学竞赛中, 一路过关斩将, 以县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市级比赛, 并最终获市级优胜奖第一名。然而, 这在有些人看来可能引以为自豪的比赛成绩成了古建兴至今的憾事。在那届教学大赛上, 天津市首次加设了课堂竞赛后的说课比赛, 并综合两次比赛成绩评出优胜奖, 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科又加设了1至2名优秀奖。在先期进行的课堂竞赛中, 古建兴不但准备充分且发挥出色, 特别是他那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复杂的有机反应历程的新思路、新方法得到了所有评委的高度评价。在几天后的说课比赛中, 本来对于教学基本功扎实、教育理论丰富同时又善于语言表达的他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 却由于严重的晕车反应在比赛中发挥失常而痛失优秀奖。然而瑕不掩玉, 正是在评委们的遗憾中, 让市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们记住了他这位素质良好、肯于钻研、敢于创新的农村小伙子, 也才有了后来市教研室专家对他的重点培养。这也算是“塞翁失马”吧!

古建兴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经常去市里参加教研和听课, 而去的学校多为全市名校。每次听课之余, 古建兴爱在校园转转, 每当看到校园宣传橱窗中那些参加全国化学“奥赛”获奖的学生照片和因“奥赛”成绩突出而被某些重点大学提前录取的宣传资料时, 他就羡慕不已, 同时也引起他的阵阵惆怅和感慨。“我们的学生中也不乏对化学学科有着特殊兴趣的好苗子,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也能像这些学生一样因化学‘奥赛’成绩突出而被重点大学录取并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化学专业研究?”在古建兴工作的第六个年头, 27岁的他当选为静海一中化学学科教研组组长, 他决心要把他多年的梦想变为现实。在就职发言中, 古建兴明确提出一定要把静海一中的化学“奥赛”工作抓好, 让对化学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得到更快的发展。他的想法得到了化学组全体教师的支持, 他和他的团队很快确立了科学的培训目标和计划, 制定了详细的培训纲要, 明确了培训内容和任务。在接下来历年的化学“奥赛”中, 每年均有静海一中的学生获奖, 并多次取得全市农村区县重点中学总体名次第一的好成绩。2000年, 静海一中的4名学生在全国化学“奥赛”中获得天津赛区一等奖, 14名学生获得二等奖, 受到中国化学学会的嘉奖。

靠进取唱响教育的“创新”

多年来, 面对教学上的突出成绩, 古建兴没有丝毫懈怠, 因为他深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取得出众的教学效果, 还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 把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植根于教科研的沃土中。只有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 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才能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古建兴认为, 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 现代教师仅凭教材熟、能做题只能算个教书匠。教师必须要有教育科研意识, 要注意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古建兴这种坚定的教科研意识始于1999年, 在这之前他也和很多教师一样, 始终认为教育科研是距离中学教师很遥远的工作。1999年, 古建兴被市教研室选派和另外一名教师一起代表天津市去福建省参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新教材改革研讨会, 这一被别人看作是一次难得“美差”的会议, 由于古建兴认为自己与教科研的距离太远而差点拒绝。也正是这次会议触动了他, 坚定了他开展教育科研的决心和勇气。这次研讨会上, 当古建兴小心地提出当时化学教材中几处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及改进想法时, 意想不到地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他的建议得到了充分采纳。古建兴在这次会议后被吸收为国家实验教材改革课题组成员, 从此他做起了“草根”科研。为了积累科研素材, 他在每节课后都注意写课后反思, 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稍纵即逝的教育教学灵感。为了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 他阅读了大量教育学、心理学书籍, 并先后三次参加全国骨干教师科研培训研修班学习,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20余篇, 有15篇获奖或发表。其中《问题情景教学与有效学习》一文于2006年获全国教育科研论文比赛一等奖。他还参与编写高中化学教材12部。

古建兴密切关注和学习教育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 并注意把最新的教育信息带给同行和学生。特别是2004年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后, 他让自己的科研范围走出了自己的学科, 扩大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他先后组织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中学教师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和市规划办重点课题“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探索”以及市教育学会课题“建构高中学校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路与实践”四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现已全部结题。目前, 市级课题“新时期农村学校班级文化及建设的研究”正在研究中。鉴于古建兴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突出表现, 2006年, 他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并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科研进步奖”。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篇7

⊙我有两把“尺”, 一把是量别人长处, 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 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 “累累创伤, 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选择了教师, 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 就选择了理想。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 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 是你自己的心得, 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 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 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 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一个孩子的青春只有一次, 在学校十多年的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的心声。在她的眼里, 每个学生都是金子。“教育对象无法选择, 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 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坚守的信念。对学生的热爱, 使于漪不断从研究学生出发, 调整和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

于漪是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改革家, 是语文界的一代师表, 一面鲜艳的旗帜。于漪在语文教学上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她以火一般的热情, 以勇往直前的气魄, 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探索出一条有理论深度, 有完整体系, 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

于漪著述宏丰, 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精品文章。这些文章对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教学原则、教法学法、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法教学、文言文教学以及教材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进行了深刻论述。

于漪, 江苏镇江人。1951年, 22岁的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

于漪教学艺术的显著特色是“寓教于情, 声情并茂”。不仅以激情感染学生, 还善于启发诱导,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诱导他们主动地探索,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全过程, 让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增长才干, 具有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

一堂课怎么开头, 选择什么作为突破口以带起全局, 怎样展开教学进程, 怎样收尾, 于漪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听她的课, 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 节奏鲜明, 抑扬顿挫, 起承转合, 有张有弛, 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 于漪的主要经验是:第一, “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 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 “重锤敲打关键词句, 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 “变换提问的角度, 选择最佳入口处, 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 “创设情境, 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 使他们耳濡目染, 受到熏陶”;第五, “联系、扩展, 增添感情浓度, 形成余音缭绕”。

于漪有很多的头衔和荣誉, 但她最喜欢大家称她为“老师”, 听到这个称呼, 她会感受良知、她会感到高尚。

上一篇:信息--我局成功举办“关爱农民工子女,精品图书献爱心”惠民助学活动下一篇:向“三股势力”发声亮剑、同干部教职工队伍中的“两面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