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2024-08-2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共7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总课题: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欣赏、评述)单元总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单元课时分配:本单元包括四步学习活动,可用3-5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过程与方法: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学法引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课堂教学 一 组织教学 二启发引导阶段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三 新授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

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央、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工商业、萌芽 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

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 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 命。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材料 形式构成 作品中的物象 文化意义 2 主要教学手段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3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四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 课后记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简单,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 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 点注意 了内涵的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4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 第二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活画,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过程与方法:

欣赏、思考、讨论、表述

学法引导:通过欣赏与分析感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的装点居室的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选择题材内容类型相近而意蕴各异,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作品。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和文献资料摘录。课堂教学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启发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可能引起学生不同审美反应,即有的认为美,有的认为不美的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评述。

2、通过谈话说明,理性知识基础或理性认知与感性知觉的紧密联系,从而指出在美术欣赏中也在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比较准确的评价。三 授新课 启发引导阶段

1、先择如《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最后的晚餐》、等作品,结合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的有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作品通过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理念和意蕴。

2、选择《粉色的音调》、《苹果与橙子》等作品,联系音乐的节奏、旋律、曲调和音色等要素,来分析和讨论作品以什么样的结构与艺术语言,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蕴。

3、选择题材或艺术特色相近的中外美术作品,结合其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4、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所选美术名作的欣赏体验和感悟,分别进行扼要的评价与论述。四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 课后记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简单,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 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 点注意 了内涵的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

装点我的居室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造型.表现领域,引导学生利用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去装点自己的居室,能够学以致用。与此同时,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版画、装饰画、铅笔淡彩画等画种和挂画的形式美要求。最后进行展示交流并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树立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单元总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评述,了解运用美术作品进行居室装饰的多种表现方法和不同特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点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2、通过学习居室装饰设计和学习创作适合居室装饰的美术作品,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及审美表现能力,增强与他人进行合作艺术实践和艺术鉴赏的交流能力。

活动一

课 题:居室装饰 欣赏与感受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认识居室装饰的特色。

2、通过分析和评述,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3、结合实际,通过分析和评述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

教学重点:认识居室装饰特点,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居室类型(如书房或学生房)相同、但表现方法和人文特点不同的居室设计作品。

学具——课本,自己搜集的中外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展示装饰画图片、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你家里有装饰画吗?

就如眼睛让人充满智慧与灵气一样,装饰画也赋予居室灵性、智慧和思想。家里的装饰画应当既能体现主人的个性、品位和风格,又能点缀居室的色彩,调和室内气氛。

2、装饰画的品种

常见的装饰画有油画、水彩画、动感画、烙画、镶嵌画、摄影画、挂毯画、丙烯画、铜板画、玻璃画、竹编画、抽纱画、剪纸画、木刻画、绳结画、磨漆画等。

找一找第6页的图片中的装饰画有哪些品种?

3、装饰画的风格。装饰画风格大体上分为六种:

热情奔放型镶嵌画、丙烯画、玻璃画:具有色彩鲜艳夺目,易表现热烈感情的新生活特点,适宜新婚家庭布置。

古朴典雅型挂毯画、竹编画、绳结画 :古朴端庄、富于韵味、艺术气氛浓厚,适宜和颜色较深的中式家具配套。

贵族气质型油画 :是装饰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它属纯手工制作,同时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临摹或创作,风格比较独特。现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油画题材一般为风景、人物和静物。适宜于“海归派”等具有西方学识与情结的人士。

现代新贵型动感画 :是装饰画中的新贵,以优美的图案,清亮的色彩,动感的效果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动感画也以风景为主,高山流水,古朴典雅。现代时尚型摄影画 :具有画面明朗、层次清晰、视野开阔的特点,特别是大幅摄影画,适宜与组合家具衬托,可增强家庭居室中的观赏性和时代感。适宜于喜爱追逐潮流的现代都市人。

古色古香型烙画 :在木板上经高温烙制而成,色彩稍深于木原色。图案的线条较细,效果也就更加细致入微。烙画多采用国画笔法,一般为传统山水或动物画,古色古香。

4、欣赏:

三、学生活动:

1、你最喜欢课本中哪幅图片中的装饰画?为什么?

2、你觉得哪些图中的画可以互换,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1)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的特定空间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几种不同的居室空间图片资料,或由同学们画出自己的居室空间草图,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2)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人文特色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图片,或由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居室图片,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3)欣赏和讨论最好分组(至少两个小组)进行。一组侧重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但也要注意人文特色。另一组则着重注意对人文特色的分析,但也不应忽视空间特点。

四、课后学习

观察自己卧室或家里的环境,感觉比较适合挂什么样的装饰画?

²(1)、可以让每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一次摸拟的居室装饰设计。(可以模拟以任何艺术大师的作品和任何材质的装饰材料作为自己居室装饰的元素、材料。)

²(2)、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对自己的进行装饰设计;或者对自己搜集的居室装饰资料进行再创作。

板书:

装饰画的品种

装饰画的风格

欣赏

活动二

课 题: 写意花鸟画

课 时:1—2课时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示范演示、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不同题材的写意花鸟画小品(图片),与这些花鸟画小品题材相同的景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图片);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新课学习:

1、作品欣赏:

(1)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同学们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花鸟画小品的介绍,侧重讲述其人文特色,如独特的内容和诗、书的结合等。并以静物画、动物画相对照,请同学们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3)结合同学们的观点,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写意花鸟画小品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异同。

2、技法学习:

结合演示,介绍几种写意水墨画的章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3、怎样画梅花:(以梅花为题,讲解示范梅花小品的画法)

枝干苍劲曲折,侧锋挫出,渐转中锋。注意:

枝干水份不要多。

花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

最后点花心、花蒂。

三、临摹练习

以梅花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以梅花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要求: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课堂小结:

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花朵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 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水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的赞美之言。课后同学们可创作一幅小梅花小品,来装饰你的居室,学习梅的品质,奋发图强。

板书:写意花鸟画

1、中国花鸟的历史

2、技法特点: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3、梅花的画法

活动五

课 题:铅笔淡彩画 创造与表现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设计理念】

人类生活在变幻无穷的彩色世界里,人们不但享受彩色的魅力,还学会使用色彩来装饰,丰富自己的生活,本课是让学生认识色彩世界中扩大视野,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了师生互动的原则,引导学生由素描写生转入色彩写生,注重了色彩造型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活动五是第二单元的一个课题,是引导学生由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过渡的重要一课,教学过程充分运用淡彩画的表现形式,借助学生已有的素描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色与形的关系,提高写实色彩的表现能力和以色彩造型的意识。

本课作业在形体塑造上虽不如调子素描完整,但也涉及到了明暗关系。至于色彩,学生虽有一定的应用常识,但作为物象的写实表现,要从自然色彩的一般规律方面,作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中应结合写生对象本身具体分析物象本身和物象的关系。淡彩写生是学生在一定的素描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形成以色彩造型的作画意识及提高对固有色、光原色、环境色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工具:挂图、影像资料;淡彩画所需工具

2、学生准备工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淡彩画作品图,淡彩画所需的工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作品)告诉学生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而已,让学生进行比较,互相讨论,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一幅最好? 学生的回答是对作品直观感受,教师指出,作品的不同,只是他们表现侧重不同。

u 铅笔淡彩画的特点

铅笔淡彩画有水彩画的性能,但又不同于铅笔画和水彩画。从画法上看,它的素描稿用线明确简练,侧重暗部刻画,可省略中间调子及亮部,颜料明暗效果对比强烈:着色宜用水彩颜料平涂,薄而透明。因此,淡彩画的特点是既有素描体积的塑造,又有水彩画轻快、活泼的艺术表现,是介于素描与水彩之间的边缘画种,常作为由素描向水彩画过渡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欣赏铅笔淡彩画的方法

1)看构图

2)看形式 3)看内涵

三、欣赏课本的范画,教师作示范分析,学生尝试分析,从中领略作品的艺术,同时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u 淡彩画的作画步骤

分别布置好写生静物(坛子和两个苹果),面对实物,结合演示分析、讲解写生步骤及要求。

(1)按静物写生的要求画好铅笔范作,(教师示范)结合实物,分析被画物之间的大小。前后位置和明暗处理,要求轮廓线肯定简洁,不用或少用橡皮擦拭,以免影响涂色效果。暗部线条排列不应过密,为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质地留有余地,这些是淡彩画素描稿的要求。

(2)淡彩罩色(教师要作重点示范,讲解水彩作画的要求)。

步骤一:水彩画的绘画工具。根据水彩画透明、轻盈、润泽的艺术特色,首先,所用水彩用纸以质地洁白,厚实,表面稍粗,约有吸水性为好,初学者可以用普通画纸代替;画笔要求虽不严格,但软硬适中且含水量大者为好,一般毛笔、水粉笔也可使用。

步骤二:水彩的画法很多,淡彩即是一种最简单的画法。(教师在已画好的素描稿上着色示范),分析出不同物象的固有色,适当兼顾光源色和环境色,色彩厚薄要把握好分寸,以不掩盖所画的铅笔线为宜,基本平涂,尽量避免反复涂抹,一旦泛起铅粉,画面就会灰暗而失去润泽轻快的特色。

四、学生活动

要求一部分学生按教师要求的步骤和方法临摹前面的范画,也可二至三名学生合作写生一幅淡彩画,教师在巡回指导时注意两点:

(1).形体暗部处理是否得当,对提前完成者,抓住好的画例,为同学树立标准。

(2).设色方法要卧笔平涂,避免笔尖描画。

五、作业讲评

(1).学生互评,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前边,让学生讨论欣赏,并且指出优缺点。

(2).教师点评:教师对造型准确,色彩较好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教师表扬作业较好的同学,为自己的居室献上一个小小的礼物。

板书:标题 铅笔淡彩画

一、铅笔淡彩画的特点

二、铅笔淡彩画的欣赏方法

三、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步骤

活动评述:

铅笔淡彩画看似简单,但它对铅笔的造型要求和着色要求和着色时的色彩运用及渲染的效果都有较高的要求。可分小组进行创作;先由造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绘制铅笔画稿,然后再由色彩渲染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色彩绘制。不论是配合创作还是单独创作,都应该在色彩充分干燥后,用铅笔对色彩覆盖但需要突出的局部进行勾画,方法与铅笔起稿时相同。对于需要运用色彩细致刻画的部分可以用小笔结合较浓厚的色彩进行刻画。

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设计.应用领域,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利用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各种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成各种工艺品,清洁并美化自身和社会环境。内容涉及纸材、线材、蛋壳、泥等材料的制作,学习其制作方法。

单元总目标:

1、了解和学习利用废旧材料媒材特性,进行创和设计,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初步形成设计意识。

2、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纸盒、瓦楞纸板、旧电线、塑料瓶、蛋壳、胶泥及其他多种可能利用的材料,设计与制作小摆设。

3、了解设计从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 型:设计、应用

计划课时:5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2

一.梳理课文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内容所留下的印象, 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 我问同学们:咱们监利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 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

二.寻找监利特色, 了解地方文化

说到好吃的, 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 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 水饺米酒汤圆……我打断了他们:请关注监利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是啊, 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也有啊!哪些是监利所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在外地待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阅历丰富些, 大家一致认为有一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 就连监利周边如荆州、岳阳、武汉也极少见到, 而在监利却是天天见面、人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 绝对算监利特产, 那就是团子。

接着了解地方文化:监利的团子有什么文化?大家面面相觑, 团子还有文化?我提醒他们:团子是什么做的?体现了监利的什么特色?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并不只有监利, 以鱼或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却有无数种, 何以团子成了监利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从团子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 从监利的地理气候、监利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 这样, 自然就形成了关于监利团子的“地方文化”。当然, 每一样监利特色食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三.描述关注对象, 提升语文能力

随便说不行, 还得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下来我提出了几个问题, 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1描述团子, 做到色香味形俱全, 要让人垂涎欲滴;2说明团子的做法, 要让人一听就会;3讲述你吃团子的经历, 要让人羡慕不已;4设计团子的吆喝语或广告词, 要让人听了就 想买。面 对“要让 人……”的要求, 学生兴趣盎然, 纷纷思考。交流展示阶段, 果然是人人有话说, 特别是吆喝语, 不仅有文采, 更是有特色, 再加上当场吆喝, 想不笑都难。

四.重温大师作品, 抒写个性文章

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 的。半命题作文, 要求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监利的团子”吧!监利的“特色”还在哪里?于是, 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 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 监利有庙会 (农历二月二敬土地菩萨) ;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 我们的监利有粽子;过去的北京有吆喝声, 现在的监利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 我们的家乡请喝喜酒……粽子非监利独有, 但鸭蛋也非高邮专利, 汪曾祺的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 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那鸭蛋也就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也不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 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 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 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 写出家乡的特色, 就可以做到“关注监利特色, 介绍地方文化”了。

学生思路豁然开朗, 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团子”“外婆的鲊胡椒”“监利的吆喝”“家乡的二月二”……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下笔, 仍是带领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 从内容到结构, 从主题到情感, 从语言到手法, 力求有效借鉴。同时, 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 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 力求让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 抒发自己的情感, 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 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 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 又有现成的范文, 知道如何去写, 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了要求。后来, 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3

一、案例设问本末倒置,思维混乱

教材第6页案例:小寒的父母嫌她是个女孩,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抚养,生活很清苦。小寒六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问: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这个案例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答案是:小寒的父母将她遗弃街头,致使她的权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丧失了被父母抚养的权利。幸亏得到好心人的收养,才使她被抚养的权利得以继续(小寒的权利得到了来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没有户口,却又导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学的权利(小寒的权利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权利没能实现。

首先,教材编撰者呈现这个案例的本意是让师生关注小寒已享受的权利和未享受的权利。可是师生应关注的重点是小寒的权利应该怎样得到学校和社会的保障。小寒申请户籍登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小寒是可以申请办理户籍登记的。根据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9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修正案),小寒与好心的奶奶形成了事实收养关系。小寒是查找不到父母、捡拾证明不齐全的弃婴(儿),有关小寒户口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由收养人提出申请,经村(居)委会确认,街道、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并出具证明,经收养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询问登记后,到县级民政局申请办理收养登记。当事人到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后,凭收养公证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其次,参考答案和198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规定相违背,同时违背了199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总则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也就是说,小寒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应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政府和学校也有义务必须保障小寒受教育的权利,否则,政府和学校将承担法律责任。

再次,教师如果仅仅按照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学习的话,大家会觉得小寒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学校和社会还不对她的权利进行保障,学生就会对学校和社会丧失信心。

这样的案例呈现出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根本无法达到案例证明理论的效果。

二、主题相同案例多次呈现

教材61页案例:小丽是八年级学生,开个体饭馆的爸爸缺人手,非让小丽退学到饭馆帮忙不可,并且对学校老师振振有辞地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教材62页案例:爸爸对小梅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就是赔钱!”小梅对爸爸说:“我要上学”。

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一名初中生的家长未征得儿子小刚的同意,便为儿子签订了应聘书。小刚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父母说:“工资再高我也不干,您不能让我中途辍学,我要完成学业。”家长见儿子不从,便以家中无钱再供其上学相威胁。为了履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小刚写了一封信,送给镇教育主管部门。镇教办的同志会同当地司法人员,找这个家长谈话。在他们的劝说下,家长撤回了为小刚签订的应聘书。小刚回到学校,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三个案例实际上是一个主题,都是家长为了一己私利,阻止子女继续接受教育。为什么不能把内容整合一下,用一个案例说明三个问题?这一册教材只有区区115页,却用了三个主题类型相同的案例,大大浪费了教材资源。

三、案例陈旧

本教材因为第一版是2008年出版的,所以选择案例发生的时间多是2006年之前的,这些案例距今已经过去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选用七八年前的事件作为案例,远离学生现今的社会生活,体现不出案例的时鲜性特点,学生容易对书中案例提出质疑,既增加了学生对教材理解的难度,又增加了教师分析案例的难度,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教材第8页案例:高二女生田甜寒假期间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320元收入。教材64页案例:一家乡镇企业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这样的案例与学生了解的现实社会中的月收入相差甚远。

四、案例场景设置不严谨

教材105页案例:江明的爸爸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位常来买药的老大爷高兴地说:“这家药店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特别注意为顾客着想,我每次来买药,店员都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买合适的药。”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有一次孩子半夜咳嗽得厉害,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情急之下我给这家药店打了一个电话,店里的一名员工二话没说就给我送来了止咳的药,真是令人感动!”一位员工听了这些话后,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自己因一时疏忽收了一张50元的假币,江明的爸爸得知后说:“不小心收了假币,要吸取教训。但千万不能让假币再流向市场,这次的损失由我承担。”在你看来,这家平价药店生意越来越红火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江明的爸爸开了家平价药店,价格公道招来回头客,送药上门感动病人心;设身处地为顾客提建议,收了假币自担损失不骗人;店内员工干劲足,生意做得很红火,邻里街坊很和睦,经济效益也不错。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场景设置不严谨。案例本意是表扬江明的爸爸,可是由于案例设置的场景不严谨,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药店销售的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的药品处方权限于医院的在职医师、社会办医性质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师。患者凭借医师开写的处方,在医师、护士、药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方可购买、使用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患者可以自行购买的是非处方药。在这一案例中没有说明店员为患者配的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为患者配药是人命关天的事,如果店员为患者配的是处方药,患者使用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店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篇4

一、敦煌莫高窟

第1 课时

第1周二、艺术与科学

第 2课时

第2周三、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第 3课时

第3周

四、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第 4 课时

第4 周

五、中国画的形式美

第 5课时

第5 周

六、中国画的形式美

第 6 课时

第6 周

七、用电脑画山水画

第 7 课时

第 7 周

八、陶艺创作

第 8 课时

第 8 周

九、陶艺创作

第 9 课时

第 9 周

十、明暗与立体表现

第10课时

第10 周

十一、明暗与立体表现

第11课时

第11周十二、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第12课时

第12周十三、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第13课时

第13周十四、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第14课时

第14周十五、人文奥运

第15课时

第15周十六、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第16课时

第16周

十七、体育场馆设计

第17课时

第17周十八、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第18课时

第18周十九、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第19课时

第19周美

课题 敦煌莫高窟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一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方法: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敦煌莫高窟

一、简介

二、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导 入

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 生:《千手观音》。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例如:彩塑年代图片

艺术特征(学生总结)北凉第275窟 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 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 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 第329窟 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 第257窟 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 第285窟 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 第148窟 弥勒下生 第217窟 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比较。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学生欣赏从西魏到晚唐的图案艺术,感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追求和时代精神。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练习发挥(播放课件[神游敦煌])师:同学们都爱好旅游吧,今天在课上来一次敦煌模拟旅游——台上的是导游,台下的是游客。哪一个旅游团先来介绍。学生分组,由一名同学代表全组上前解说。

4、小结

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给予鼓励和表扬。师:同学们,(放张大千作品)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5、教学反思

课题 艺术与科学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2周

标 知识目标: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 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艺 术 与 科 学

一、艺术与科学

二、分析作品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播放汽车视频(多媒体课件展示)

2、回顾汽车的发展史。(提问:看了上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引出本课的课题 《艺术与科学》 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

观看课件

2、新课

一、艺术与科学概念

1、艺术: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美观、愉悦、舒适)

2、科学: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用、合理、便利)

二、分析实例: 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1、长信宫灯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长信宫灯美在什么地方?(神态、动作、色彩、造型)

2、安 济 桥 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学性。

3、蒙娜莉莎 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小组讨论总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不断融合,协调发展。

了解艺术对与科学的概念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师生共同说出长信宫灯的科学性。

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欣赏图片,同桌讨论后说出安济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如:桥的简练、美观、古朴、对称美等。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拱形减轻桥的重量、利于排水等)。

3、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认真思考。把刚才提到的设计不合理的例子重新设计。(例如:班级的桌子、椅子等)

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意图。教师加以点评。

4)、小结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

5、教学反思

课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3、4周教

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一、《平沙落雁》

二、《江山如此多娇》

三、《万山红遍》

教学环节

1、导 入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梦溪笔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由故事引入。

2、新课

一、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依画之意境作诗: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解释】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②休:休息,这里指花谢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宠幸。④《离骚》: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骚:即发牢骚。⑤《九辩》: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诗的释义: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风„„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二、《江山如此多娇》 磅礴旭日升中华,九州沐浴金彩霞。世纪更替逐浪高,国昌民种富贵花。《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三、《万山红遍》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万山红遍 李可染

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理解画的意境。讨论画的意境。

3、练习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结

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到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理解了意境是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5、教学反思

课题 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5、6周

标 知识目标: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能力目标: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教学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对形式美的把握)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形象之美

二、笔墨之美

三、色彩之美

四、章法之美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万山红遍》的作者是谁?

2、《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谁?

3、《江山如此多娇》的作者是谁? 复习导入

2、新

中国画的形式美是指在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在形式美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因素:

一、形象之美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但是,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物画像,称作“传神”。齐白石笔下的青蛙、虾、小鸡等动物,使人看了感到生动活泼,有稚拙的童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笔墨之美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笔为墨骨,墨为笔充,”从而表现出天地万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

三、色彩之美 中国画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又白庙、水墨淡彩、重彩、墨骨、勾勒填彩,又有泼墨泼彩等。各种不同的画法与丰富的色彩运用,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一。

四、章法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按排表现的物象叫做章法。每幅画面上有主次、疏密、节奏、变化,并可以留白,有笔墨处为实境,可以是天、地、云、水、烟、气、雪等,给观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中国画上的提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款与印的大小、位置、文字也有很多讲究。介绍中国画的形式美。(播放课件欣赏贾又福的《太行丰碑》)

欣赏理解中国画的形象美

理解笔墨之美(课件播放潘天寿的《露气》)

理解色彩之美(课件播放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理解章法之美(欣赏扇面、册页、框裱类作品。)

观看课件

谈自己的感受

谈自己的理解

了解类型

3、练习

1.用已学过的中国画表现方法,试作一折扇或团扇,并加盖或添画印章。2.简述欣赏中国画的心得体会。

4、小结

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5、教学反思

课题 用电脑画山水画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7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情感目标: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用电脑画山水画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二、欣赏

三、分析

四、制作步骤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由播放山水画作品欣赏导入。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

2、新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二、欣赏 看一看,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1、《游春图》(隋)展子虔 “自山前而窥山后”,采用的“深远”构图法。

2、《雪景寒林图》(宋)范宽 “自山下而仰山颠”,采用的“高远”构图法。

3、《千里江山图》局部(宋)王希孟 自近山而望远山”,采用的“平远”构图法。

三、分析 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不同的山峦,不同的树木,不同的水,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两幅画画给人寒冷清寂的感觉。好像听不见城这市的喧嚣,只有风声和雨声。

四、制作步骤 电脑“山水画”作品完成效果

《梦中的水乡》

1、收集图片

2、选择并截取图片

3、拼合图片

4、合并图层

5、菜单栏---图像--Adjustments--去色

6、菜单栏--滤镜--水彩画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利用“滤镜”功能可以变化出多种效果。利用色彩调节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了解了用电脑画“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一下用Photoshop软件的图层、滤镜、羽化等功能完成一幅有独特意境的山水画。介绍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欣赏作品

分析作品

观看制作步骤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讨论

加深印象

3、练习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参考这幅作品寻找合适的图片素材,运用电脑创作一幅山水画。

4、小结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

5、教学反思

课题 陶艺创作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8、9周

标 知识目标:

1、识陶艺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泥条成型法等的基本造型方法。

2、分析优秀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运用陶艺的基本方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情感目标:

在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遗产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陶艺创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并认识到陶艺创作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的陶瓷艺术,学会基本的泥条盘筑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泥土造型,创造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借以表达个性与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最基本的泥条成型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陶艺创作

一、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二、制作步骤:

三、现代作品欣赏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陶瓷的发明与创造对人类生活方式起着促进作用。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陶瓷的艺术殿堂,领略她的艺术风采。

2、新

3、练习

一、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教师简单介绍陶瓷的发展,艺术表现手法和美感表达。第二部分:重申陶瓷知识与技能(传承文化)师:通过欣赏是我们了解了传统的陶瓷文化,1、何谓“陶”?何谓“瓷”? 生回答: 师:通过触摸陶艺,同学们能说出几种成型方法。生:回答 教师设问:在我这又一份被打乱的陶艺生产流程的图片,我们边看边想,看看应该怎样正确的排列?同学们讨论一下。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摆一摆(利用教学课件)生:摆放顺序(到计算机前操作)师:这种排列方法对吗?

二、制作步骤: 第一步我们叫它揉泥。第二步做成了基本的形状我们叫成形。第三步在基本形状上添加我们叫装饰。第四步,为了使它更加坚硬要进行烧制。只有经过以上这些环节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作品。

三、现代作品欣赏 我看出同学们都按耐不住想动手试试,怎样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很多同学在创作中的困惑。看看下面的作品你能从中汲取那些创作灵感——造型、技法、情感抒发? 学生观看并思考: 我们以竞赛的形式,分为三个队:红队VS黄队VS蓝队。要求:

1、用我们所学过的泥条和泥板成形与装饰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陶艺作品。

2、作品成型与装饰手法典型、造型新颖、做工工整、全组参与合作。3以文字说明作品的艺术创意。

4、在25分钟完成作品。(注意时间控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观看教学课件

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欣赏现代陶瓷作品,加深理解。学生观看与思考。

学生活动:讨论

4、小结

1、学生总结: 三队中各自自荐一组进行作平与创意展示、学生自己评价作品创意、做工,交流各自的构思,探讨对陶艺的感想。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欣赏与创作中,感受到了祖国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精美造型及装饰手法。并自己亲手制作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我相信人类文化宝贵遗产会被你们这一代新的龙的传人发扬光大的。

5、教学反思

课题 明暗与立体表现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10、11周

标 知识目标: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倡议、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能运用以学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明暗与立体表现

一、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

三、创作步骤: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播放课件),这几幅是素描作品,想知道素描作品是怎么表现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学生欣赏

2、新

(一)、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

1、物体与光源的远近,明暗色调不同;

2、光源的强弱,明暗色调不同;

3、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4、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5、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调子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课件、实物、学生收集),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说明明暗素描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及塑造出的不同情境。明暗素描使用的材料:笔、纸、墨水、水彩等

(三)、利用课件、演示、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师生共同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例如拼帖放、电脑制作等。素描表现技法:

1、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等

2、薄涂技法:

3、水墨技法

4、版画技法

5、电脑制作

6、综合技法 讨论:还可以有哪些表现技法?

(四)、创作步骤:(教师示范和课件结合)

1、描出一件物体

2、反复叠印,留出空间进行想象、创造

3、完成平面形象的组合、设计

4、运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立体关系

5、修改完善 观看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欣赏

教师做适当的示范,也可让学生动手尝试。

让学生亲自辨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

1、临摹一幅素描作品。

2、写生一幅素描作品。要求:所表现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风格不限,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4、小结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总结。

5、教学反思

课题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12、13周

标 知识目标: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视觉传达需要进行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视觉传达中的色彩对人们情感产生的作用。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种类:

一、同种色搭配

二、类似色搭配

三、对比色搭配

四、黑白灰搭配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播放音乐

(一)小鸟、溪水声(春的音乐)

(二)配乐诗《山行》 请学生谈谈听后脑海里呈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并用简单的色块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学生回答并展示)由音乐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想象

2、新课

三、讨论分析:

1、学生之间针对刚才的练习进行评说。

2、多媒体出示图例(三组:分别为色相、纯度、明度对主题)请学生挑选出每组中认为最美的色彩搭配图例,并说明理由。体会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中色彩的象征和联想力量。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相关色彩知识,如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怎么样的联想:黄—明快、活泼;深蓝色—宁静、深厚;天蓝色—湛亮明快。

3、四人小组分别从色相、明度、纯度、色性、情感方面来赏析课本P18、19页图例。

4、小组代表回答:你认为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5、教师总结。

播放课件

教师提示学生

(教师巡回指导)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共同复习色彩知识

欣赏理解

学生总结

3、练习

四、设计制作。从“秋色”、“生命”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用简单的形象作色彩搭配练习,表达出你独特的色彩感觉。

4、小结

五、总结与展示:

1、教师总结。将学生完成的作品陆续贴在黑板上,或相互传阅分享。

2、学生评论,并评选3—5件优秀作品,且说明理由。

5、教学反思

课题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4周

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进行有目的的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能力目标: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组合关系会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气氛和艺术情调。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众多物象的色彩关系来建立和谐的色彩秩序,并创造出符合特定目的、要求的艺术情调。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

1、使用功能

2、审美功能

a、结构

d、材料

b、形态

e、肌理

c、色彩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同学们,当你们选择商品时,标准是:一是选择商品的造型,二是选择色彩,如果这两点中让你选择,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色彩。所以说色彩在商品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代产品的色彩设计。

2、新

一、现代产品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物质形态,包括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而实现审美功能则需要运用结构、形态、材料、色彩、肌理、装饰等方面因素,其中色彩是重要的一环。

二、产品设计中色彩搭配是与加工工艺、材料使用、表现处里的合理运用分不开的。

1、探讨现代产品设计的概念及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2、拿出现代产品实物,引导学生对身边现代产品的关注,了解什么是现代产品设计?

3、课件展示相同质地的透明玻璃瓶,在装入五彩的液体后,它们变得更加可爱了。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改变了对它们最初的认识? 学生回答:„„ 生活需求而设计创造的物质形态。它包含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涉“抵制日货”活动,日货注重现代产品设计的审美功能,爱国主义教育)

4、分析讨论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特点 a、课件展示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图,看看这些图分别在色彩搭配上追求什么?追求一种什么美呢?(图有《夫妻椅》、《军刀》)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追求和谐,追求个性 b、课件展示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图,看看这些图分别在色彩搭配上表现了什么?(图有《蝴蝶状运动鞋》、《跑车》、《电动按摩脚盆》、《空气净化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小结:成功的色彩设计应该把色彩的审美性与产品的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取得高度统一的效果。人类利用色彩的联想(利用课件举例),使色彩的搭配与产品本身的品质、功能、使用范围、环境相适合。

5、探究如何为现代产品设计搭配色彩? a、衔接《空气净化器》图,问空气净化器用了什么颜色?其色彩有何特点?(更多图片展示,帮助找出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同类色搭配,特点:和谐、温馨、安逸、平静 b、课件图片展示邻近色搭配并分析其特点(邻近色相对来说学生不熟悉,结合色环要适当详讲,多举个例子,让学生理解。)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特点 :优雅、含蓄、浪漫 c、课件图片展示对比色搭配并分析其特点(对比色学生比较熟悉,可简略讲,)学生可共同回答,教师小结:特点

:热烈、活泼、明快、醒目 d、教师小结:三种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方法。说明色彩的重要性

出示课件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

展示课件

教师总结

对比分析色彩搭配特点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3、练习

要求:(选择其一即可)

1、运用老师分发的线描现代产品的图片上色。

2、自主的选择画一种或一组现代产品设计并上色〉(同时在展示课件中一些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图,扩展学生思维。)

4、小结

1、课件显示12色环图,学生动手开始绘制,教师辅导。

2、学生作业贴于黑板上,本人讲解,其他同学评价,并一起为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

3、教师总结。

5、教学反思

课题 人文奥运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5周

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奥林匹克蕴涵的深而广的人文精神,了解奥林匹克与美术的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情感目标:爱国主义的培养;体育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事业的追求和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奥林匹克运动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本课是通过对奥林匹克 运动丰富人文内涵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获得丰富内心感受的新型课,因此调动学生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人文奥运

一、奥运知识

二、奥运纪念品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在学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手拉手》。在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是为什么活动而写的? 对,奥运会,这首歌是1988年在汉城举办的第24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歌名是《手拉手》。同学们知道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届时我们都将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迎接他,可是你对奥运会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入奥运会的历史。播放课件----《手拉手》

学生回答---奥运会

2、新课

这堂课我们就从奥运的历史、奥运的精神以及2008北京奥运这三方面来共同认识了解这经久不衰的奥运。

一、奥运历史 奥运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发展与前行的历史,它分为古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古奥运会是指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每4年一届,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几个阶段。古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公元六世纪的酒罐就记录了摔跤比赛与公证执法的裁判,古希腊为传扬奥运精神与运动,把运动员形象绘于陶罐上,以及古希腊名雕塑家米隆所做的尽显运动员风彩而闻名全球的“掷铁饼者”。从古奥运会竞技会场遗址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古奥运的宏大规模与辉煌场面。

1、想一想,古奥运会为人类留下了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奥运会虽然衰亡了,但它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具体表现在:

1、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经验

2、在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宝贵财富。

3、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奥林匹克精神”

古代奥运会谋求和倡导的和平与友谊精神,拼搏奋进精神,追求人体美的精神,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介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诞生,从此解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篇章。奥林匹克标志的含义: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的图案。五环自左至右互相套接,颜色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二环。整个标志形成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在使用中也可以是单色的,奥林匹克标志的五个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精神。以下是那些奥运项目的徽标?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会标、国际帆船联合会会标、国际柔道联合会会标

二、奥运精神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奥运格言有哪些? 和平、友谊、进步 更快、更高、更强 重要在于参与,不在取胜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2、请思考一下:在艺术作品中如何体现这些奥运精神?(1)抓住人物特定外貌反应奥运精神。(2)通过增进友谊、交流技艺体现奥运精神。(3)抓住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精神体现奥运精神。

三、2008北京奥运 以上我们对奥运会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成就。你知道吗?

1、中国从什么时候起参加了奥运会?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唯一参加比赛的是短跑运动员刘长春。

2、中国曾参加过多少届奥运会? 共10届,分别是:1932年10届、1936年11届

1948年14届、1952年15届

1984年23届、1988年24届

1992年25届、1996年26届

2000年27届、2004年28届

3、是谁打破了奥运金牌0的记录? 许海峰,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夺得自选枪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运动员夺得的第一枚金牌。4、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

29届。5、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吉祥物是什么?

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含义是:体现环保意识的绿色奥运,体现尖端科学的科技奥运,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文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吉祥物:是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

6、在奥运盛会中,哪些方面运用了美术设计? 奥运火炬、奥运奖牌、奥运标志、奥运体育场馆设计等。

7、播放视频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奥运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

(播放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我想同学们心情一定非常激动,我国申办奥运成功,举国上下共同欢庆,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来完成这样一道题: 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陶罐图片》、《掷铁饼者》、《奥运会竞技场遗址》。

提出问题。

介绍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奥运标志及含义。

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奥运的精神。培养学生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对奥

识的搜

集。

学生通过观察加深对奥运历史的理解。

学生思考并回答。

加深学生对奥运标志的理解。

通过课前学生搜集奥运方面的知识,体会奥运精神。

通过2008北京奥运让学生知道我们将以主人翁的精神去迎接奥运会。

3、练习

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4、小结

的确,奥林匹克运动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为祖国富强而歌唱,为奥运健儿而喝彩,愿他们在奥运会上为我们的祖国争光、添彩!

课题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6周

标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形式。用语言评述一下所欣赏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力目标:能够自由选择材料,确定形式,设计一件艺术品并加以装潢,使其更完整、更精美、更正规。

情感目标:学会传递情感,关心身边的校园活动,关心他人。从体育美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养成认真、精细的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要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一、欣赏

二、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设计方法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运动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强者有强者的美,弱者也有弱者的美,勇者有勇者的美,成功者有成功的美,失败者也有失败的美...强者是运动场上的亮点,他们以力量、速度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来实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美术作品来表现奥运精神?怎么去表现?

生:绘画、雕塑、工艺品、„

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好,美术作品有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体育精神。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了解怎样去表现。(出示课题)

2、新课

一、课件展示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师生共同赏析课件中的作品,分析美术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作品与体育精神、情感表达的契合点。学生讨论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二、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设计方法

1、根据摄影图片完成绘画作品 如单色版画、套色版画、水粉画、彩色纸拼贴

2、设计吉祥物 课件展示各个国家的奥运会吉祥物

3、设计广告招贴 分析课本中的奥运招贴(复习招贴画的设计方法)

4、设计纪念品 分析课本中的四组学生作业(扑克设计、邮票设计„)

三、学生畅谈设计构想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上的困难,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

学生讨论。

由学生合作完成。

3、练习

四、设计制作: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纪念品 设计制作由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彩色纸拼帖的形式。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的参考资料(运动项目的标志、球类、器械、运动姿态„)

4、小结

组织学生讲评。由学生评出最优秀的作品,请设计者向全体同学宣讲自己的创作意图。

5、教学反思

课题 体育场馆设计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7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如体育场馆设计中功能、结构与外观的综合构成关系等;懂得欣赏建筑的美,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能力目标:了解建筑常以组合形体的形式出现,认识和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构成关系,提高对形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体育建筑作品之后进行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认真参与,坚持努力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应放在对建筑外形美的赏析上,应从美术的角度去学习建筑,主要应注意其外观设计、空间构成、材料色彩、肌理与环境相互协调等审美层面的价值,不必去研究其力学结构与建造工程。

教学难点 作业的设计完成。提高对建筑的审美眼光并不等于自己就可轻易做出好的设计,要完成一个构思并选择呈现形式将其制作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尽管完成作业难度不小,但教师一定要有机安排、启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坚持做完。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体育场馆设计

一、体育场馆设计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

二、体育场馆设计的几个特点

三、体育场馆设计的形式美感: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利用录像或图片,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竞标设计。重点介绍主体育场“鸟巢”造型的设计。

2、欣赏课本上各国现代体育场馆的造型设计,在网上下载并欣赏富有特色的体育场馆造型。

3、组织学生参观本校体育场馆,选择角度画些速写。为学生营造研究的气氛与空间,以奥运会热点为题,利用各种媒体教学与实地体验,使学生了解现代体育场馆的设计特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与审美观,为下一步研究性学习作铺垫。

2、新课

一、体育场馆设计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奥运会既是竞技体育运动,也是科技、人文、艺术等展示的舞台。

二、体育场馆设计的几个特点:

1、功能性。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有较大的比赛场地与看台,门窗与房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台阶与通道应宽阔便于疏散。

2、标志性。体育场馆一般是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要体现较高的建筑水平。

3、艺术性。体育场馆强调外观的独特和美感,可以说一个好的体育场馆就是一件感人的艺术作品。

4、人文性。体育场馆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5、扩展性。相对而言,体育场馆的造型并不很高,但占在面积很大,并与周围的绿化和辅助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建筑群。

三、体育场馆设计的形式美感:

1、采用立体构成技法,如体的组合,面的折曲、旋转,线的粗细、疏密变化等。

2、整体造型给人的感觉,鸟巢的造型、贝壳的造型、帐篷的造型、马鞍的造型、风帆的造型、圆饼的造型等。

四、设计制作实践(1)尝试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个体育场馆模型。①教师作设计示范,先展示体育场馆设计草图;然后以纸为材料用若干大小、形状不同的体块、线材,变换构成方式,产生不同的外观设计效果。②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启发,结合自己的速写并参照优秀体育场馆设计的图像资料,然后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学校或奥运会体育场馆造型设计草图。③根据草图用纸材进行切刻、折叠、弯曲等加工,然后从立体构成入手,用加工的纸材进行排列、拼贴、穿插等多种组合,形成有创意、有韵律、有美感的造型,从而完成自己的设计创意。(2)设计制作中注意的问题 ①模型一般应设计一个底托,使纸造型有整体感。②注意比例尺度。可在周围做一些小树或灯杆,反衬出主体的高大。③选用合适的纸材(软硬、色彩)考虑作品的风格、技法、形式等多个方面。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研讨体育与科技、体育与艺术、体育与环保、体育与人文的关系,讨论体育场馆设计的各种因素。

能力。通过构思、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立体思维体会什么是创造,创造中应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造中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造型与功能的关系,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学生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勇于进行文艺批评。师生共同研讨,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

认识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感,为设计制作开阔思路。

了解体育场的设计特点。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练习

选择简单小型的体育场馆设计制作(如学校体育场馆)可个人独立完成;选择复杂大型的体育场馆设计制作(如奥运会体育场馆)可分小组合作完成。

4、小结

1、奥运会体育场馆设计竞标的形式,请学生谈自己设计制作的体育场馆模型的特点和感受。

2、师生共同讨论某些造型的优缺点,集思广益如何完善,并选出最佳设计与制作。

5、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8周

标 知识目标:观察身边的体育运动,任意一种美术造型表现其中的一个场景。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感人的地方,美的瞬间,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情感目标:练综合实践能力,用绘画、摄影及文字记录所需资料。教学重点 观察和表现体育活动中美的场面和形式。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瞬间,把握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一、欣赏作品

二、表现形式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提问:每天是否参加锻炼,锻炼多长时间?参加哪项体育锻炼?

2、新课

一、(1)用一段典型群众早锻炼运动(如公园中老年人的早锻炼:太极、舞剑、腰鼓等)学生讨论:活动中的形体、色彩、情感、动态等美感。(2)用一幅校园体育活动的摄影照片(运动场面)和一幅画相对比较(同一个篮球场地的作品),教师提问: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提问:体育题材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绘画、摄影、剪纸、陶艺等)

二、欣赏作品:各种美术形式的体育活动作品。典型:选择两件比较传统的体育活动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由体育活动引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3、练习

要求:选一体育运动场面表现出来,表现形式自选。学生制作:以个人或小组等方式来完成作品,绘画,个人完成;泥塑、拼绘等小组完成。参观、评价作品。

4、小结

以美术、体育方面总结本次活动。

5、教学反思

课题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9周

标 知识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情感目标: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教学难点 组织好模拟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加深对收藏和拍卖的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一、听拍卖故事

二、拍卖

教学环节 教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播放《鉴宝》节目一段录像,引出艺术品的价值。

2、学生讨论对艺术品的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

一、介绍一著名艺术品及目前价格和收藏家的奇闻趣事!(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来介绍,教师补充)

二、拍卖

1、播放“拍卖过程”的录像片段。

2、提问:(1)、这是在干什么?(拍卖)(2)、拍卖会上有哪些人?(出卖人,竞买人,拍卖师)(3)、艺术品拍卖需要哪几个程序?(拍卖行与出卖人洽谈、拍卖艺术品的整理阶段、宣传阶段、展示阶段、正是拍卖阶段、善后阶段。)(4)、教师总结:艺术品拍卖的要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学生自我讲述。

学生观看。

学生分析回答。加深印象。

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3、练习

布置“爱心捐款”拍卖活动,角色分配。(1)

让学生自学角色需要做的准备。(2)

模拟拍卖演练。

4、小结

总结学生的拍卖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5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寻求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

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想驿站 请帮周峥家人出个主意,他们该怎么办?周峥家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可取?为什么?

再列举生活中我们的权益受侵害的具体事例及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事例发表观点。

教师总结:寻求法律保护。

二、新课学习

1、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寻求哪些部门或者组织的法律保护?

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依靠国家机关、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你知道那些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举报、揭发或者投诉。如: 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 价格投诉电话:12358; 税务投诉电话:12366; 环保投诉电话:12369;

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监督电话:12351; 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010-66096145;

建设部农民工工资拖欠举报电话:010-68304532。

3、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

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如: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和法律服务所等。

4、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可以为那些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什么?内容包括哪些?

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我们无偿提供法律上的救助。

为保障社会贫弱者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法律帮助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我国设立了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内容包括: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

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娅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怎样申请法律援助?

讨论:“各抒己见”,如果你是明芳,你将如何解决问题?

5、那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消费者协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妇女联合会保护法律的权益;居委会、村委会可以协调居民、村民间发生的纠纷。

讨论:活动平台

怎么办?

1、李莉小学毕业后,父亲因为李莉是女孩,不让她上中学,而她很想回到课堂,她可以向什么机构寻求帮助?

2、王伯伯家今年的西瓜长得只有拳头大,怀疑买的种子是假的。他应去什么机构寻求帮助?

三、小结。

四、作业:

1、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寻求哪些部门或者组织的法律保护?

2、你知道那些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3、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

4、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可以为那些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什么?内容包括哪些?

5、那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第四单元 树立远大理想

一、本单元地位

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每册的四个单元都是按照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板块展开的。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理想”板块的内容。该部分是整套教材中集中展现理想问题的部分,因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既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是生活在理想中的。现实是人们成长和进步的客观前提,而理想则是人们成长和进步的精神动力。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既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学生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出发点。人因为理想而崇高,因为信念而坚毅。离开崇高的理想,人生就会失去方向。所以,理想教育,就构成了本册教材的落脚点和归宿。

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本单元的设计,也遵循了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面对人生理想问题,经常会遇到很多困惑。一种情况是过于充满幻想,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或一时冲动,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一种情况是没有稳定的理想追求,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缺乏明确的规划和设计,甚至有少数学生对未来持消极悲观的态度。针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这两种倾向,本单元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他们在体验性学习中明白,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和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共分两课:第十课 设计人生; 第十一课 搏击人生。

三、课标依据:

1、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1.2.4b)。

2、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1.1.4c)。

3、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1.2.2)。

4、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3.1.3ac)。第十课 设计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理想与人生的关系,知道不同的人生理想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知道正确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了解在确立正确人生目标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通过进行人生设计,提高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社会的需要,自己的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坚毅地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进发。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能够明辨是非,树立崇高的、科学的理想,激发起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你教学重难点: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理想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2、树立正确理想的重要意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志存高远 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设计,从而为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但是每个人对人生的设计是不同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必须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同时要避免空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播种理想的季节,正处于追求梦想的年华。漫漫人生,我们怎样度过?花样年华,我们何以无悔?要创造丰富多彩的人生,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多彩的理想,将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青春将会在理想的追求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列夫.托尔斯泰。

二、学习新课

想一想:读了以上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活在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都对未来抱有追求和向往。

1、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设计,为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

这种人生目标,就是个人理想。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着我们对人生和未来生活的规划和设计。

讨论:各抒己见 有的人认为,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了,用不着讲理想了,讲理想不如讲实惠。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追求。

每个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不同,个人的理想追求也不相同。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使我们的人生航船拥有明确的方向。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不同的理想追求?

因为: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崇高而远大的理想,使人变得高尚;卑下而低微的理想会使人变得庸俗,甚至会把人降低到与动物差不多的地位。只有那些同社会发展方向相符合,同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幸福相一致的个人理想,才是崇高的理想。追求高尚崇高的理想才会使我们变得更加高尚。

举例说明:袁隆平时传祥。

3、理想不同于空想。

理想源于现实,又是现实的升华。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避免不切实际的空想。什么是空想?

理想不等于空想,任何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就是空想。举例说明:朱平漫

讨论:各抒己见 为什么朱平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理想和空想有什么区别?

朱平漫身怀绝技畅游天下,竟无用武之地,最后郁郁而死的故事告诉我们,理想不等于空想,理想必须立足于现实,个人理想必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脱离实际的人生目标,只能导致、失败的结局。

理想和空想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又是现实的升华。

三、小结

四、作业:

1、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不同的理想追求?

2、什么是空想?

3、为什么朱平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理想和空想有什么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站 青春加油站 教学目标:

学生在对第一站学习的基础上,不仅明白为什么要设计人生,而且要进一步具体地认识到正确的理想与青年学生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马克思的故事为例:想一想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马克思在上中学的时候九确立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并且在这种崇高理想的激励下,为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生动事例,承上启下地告诉学生,树立正确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新课

1、树立正确理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正确的理想是青春的向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我们开始走向独立,憧憬未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崇高的目标可以使人高尚,正确的目标可以使人成功。(2)正确的理想是人生的动力。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距离。面对理想,人们会产生改变现实的冲动。理想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只有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才能使我们获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才能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

2、树立正确理想要注意的问题——要“立长志”,切勿“常立志”。

理想在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并不意味着理想目标越多越好,更忌讳朝三暮四,今天一个理想,明天又一个新的理想。一旦确立远大志向,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使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

三、用“活动平台”及“扩展阅读”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小结:

五、作业:

1、树立正确理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树立正确理想要注意的问题谁什么? 第十一课

搏击人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从理想的云端回落到坚实的大地,以一种不畏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和脚踏实地、点滴积累的精神,以及积极主动地分解目标,循序渐进的科学态度把理想变为现实。同时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对理想的追求从“想”的层面切实地落实到“做”的层面。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其次,要让学生珍惜时间,马上行动起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脚踏实地地去行动,是通向美好理想的唯一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帮助学生实现由“想”的层面向“做”的层面的转化,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抗挫能力。从情感上,要让学生增强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时间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又要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以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脚踏实地地实现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精神状态。

2、引导学生立即行动起来,从今天做起,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站 追梦年华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精神状态,即要有一种不畏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变成现实,否则就只能是空想和幻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不畏困难、努力拼搏的人,才可以到达光辉的巅峰。

以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之父—贝多芬的故事导入新课。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的勇气和气概激励了世界上无数青年。图片表达了一种不屈服命运,与自然对决,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讨论:思想驿站:想一想 贝多芬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拉奥孔》的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

《拉奥孔》又名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讲到,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终未获成功,后来建造了一个大木马,并假装撤退,希腊将士却暗藏于马腹中。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走,就把木马当作是献给雅典娜的礼物搬入城中。晚上,希腊将士冲出木马,毁灭了特洛伊城,这就是著名的木马计。拉奥孔是当时特洛伊城的一个祭祀和预言家,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将木马引人城中。这触怒了阿波罗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的意志,于是阿波罗派出了两条巨蛇将拉奥孔父子三人咬死。鲜明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拉奥孔在祭坛的石级前,正在作生死搏斗。他双手擒住巨蟒,蟒蛇穿他的肋腹,咬噬他的腰部,为此他的身躯急剧地躱闪而形成激烈的扭曲,全身肌肉紧张,胸部高拱,腹部紧缩,似在竭力抑制痛苦。他的两个儿子各有不同的表现,一个情况似乎不亟另一个危险,他正想抽出左腿用力摆脱,侧过头来关切地注视着父亲;另一个已经站立不稳,正举起左手,似乎在呼救,他已被死亡的恐怖所控制。整座雕塑采取了金字塔形的处理。中以人物拉奥孔形体较大,次要人物较小,两条扭动的巨蟒成为把三者连在一起的纽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构图,显得稳定而变化丰富。人物随蛇的缠繱扭动,相互呼应组成一个多变的整体《拉奥孔》在表现爱国者与神的悲剧性突上的鲜明,在人体解剖上的精通,在构图上的纯熟与完整,都无愧于一座羣雕名作。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面对困难和挫折,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

二、新课学习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有一种不畏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事实证明,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精神面貌不相同,追逐理想的结果也就不相同。只有不向困难低头、顽强奋争的人,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积累,才能逐步接近理想的目标。点滴小事,看似不起眼,却是通向我们人生目标的阶梯和桥梁。

举例: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讨论:各抒己见 有的同学认为:“凡是做大事的人,就应该不拘小节。”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3、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我们要将长远目标分解成一系列阶段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目标。目标定好以后,就要不折不扣地一个一个地去实现。活动平台:我的学习计划书。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站 把握今朝

教学目标:告诉学生人生的理想尽管美好,但是因为它并不是现实,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引导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话说有二个和尚,他们分别在相邻的二座山上的庙里。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二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己经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

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挖好属于自己的井,付出总有收获。再好的目标,如果不付诸行动,也只能是空想。

二、新课学习

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任何目标,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实施方案,才能最终变成现实。没有明确的目标,会使我们的行动盲目;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任何目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2、要“立决立行”,从今天做起。

一旦确立理想,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否则,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理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把对明天理想的追求,变成今天的现实行动,从今天做起。不要做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我们马上要升入初中三年级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马上行动起来,而且,我们还要珍惜每一分钟,做时间的主人。

3、要懂得珍惜时间。

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中成就更大的辉煌,就必须学会珍惜我们的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因为他能够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花有再开日,人无少年时,我们应该把宝贵的青春时光用在学习知识上。

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呢?人生短暂,时间是公平的,时间是易失的。

“各抒己见”与我的时间“馅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是珍贵的,学会有效率地做事。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要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1、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有一种不畏困难、愈挫愈勇的气概。

2、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积累。

3、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4、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5、要“立决立行”,从今天做起。

6、要懂得珍惜时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篇6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__、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

(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2.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3.要求学生在《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图上圈出五次战役的相关地名,完成《历史填图册》第4页第2题。(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指导学生观看第10页“自由阅读卡?三八线”,体会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自豪感。

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你知道哪些志愿军的动人事迹?(根据所剩时间,让若干名学生讲故事,有人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英雄儿女》中的王成等人事迹。)

2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3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4根据第9页“动脑筋”: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B.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应选C(“①朝鲜爆发内战”是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因,不是我们出兵的原因。总之,美国悍然出兵在前,我们被迫出兵在后,我们不存在着干涉朝鲜内政的主观动因。)

2根据第7页“动脑筋”:

A.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不能。)B.他们谁说得对?(都对。)

C.为什么?(必须制止美国的侵略,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只有援助朝鲜,才能伸张国际正义;正义的力量最终将会战胜邪恶力量——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教师指出: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陷进了可怕的泥潭。他们的将军克拉克最终作为一个“美国没有获胜的战争指挥官”,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宣告了正义者的胜利。

3完成《历史填图册》3——4页习题。其中最后一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A.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B.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C.朝鲜军民密切配合;D.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质;E.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7

《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读的五级目标前3条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 理解故事的情节, 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教育部2012) 。从阅读教学现状看, 存在着诸多由忽视文本解读或者文本解读不到位而引发的教学失误及低效现象 (顾敏2014) , 如脱离文本讲解语言知识, 文本信息处理零散, 文本中的文化因素被忽略等。教师“包办式”的讲解代替了学生参与式的学习, 学生难以深入文本、挖掘内涵、享受阅读, 从而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杨延从2013) 。因此, 这里希望运用“三点一线”的文本解读实践方法,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三点一线”文本解读理论框架

英语阅读文本是教学的载体, 它承载着话题、语言、结构等功能信息, 是作者思想的表现, 对其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钟颖芳2015) 。根据文本话题, 将解读文本分为三大层次:一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即了解文本知识 (what) 、梳理文本结构;二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 即了解文本内涵, 体验作者用意 (why) ;三是教师引导学生与自我对话, 即如何读写一体化 (how) , 前两个层次是input, 后一个层次是output。下面是“三点一线”的简易示意图 (见图1) , 以帮助我们理解:

二、以“三点一线”解读英语阅读文本的实践

(一) 介绍背景知识, 串联文本话题

阅读文本是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和教师讲解语言点的主要材料。文本处理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意识, 即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文本阅读。如果在学生尚未了解背景的情况下, 教师就讲解所谓的语言点, 学生不停地做笔记, 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 虽然学生碰到的语言障碍少了, 但是话题理解对学生来说仍然很突兀。所以, 教师应先介绍文本的背景知识, 通过各种方法引入话题, 唤起学生获得与文本相关知识的热情。教师在帮助学生激活背景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理解文本更充分的信息 (Anderson 2009:12) 。

本文以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 A 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3a-3c中的阅读课教学 (Page 43) 为例, 谈谈笔者处理文本的方式。

阅读文本分析:本单元学习中外传统故事, 本阅读文本的文体是记叙文 (描述故事) 。中心话题是讲述孙悟空的故事。学生比较熟悉《西游记》, 因此, 在背景知识介绍和导入话题环节, 笔者采用了以下做法:

Activity 1:Do a survey (见表1)

反思: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知道传统故事的中文名, 但英文名就不一定知晓。通过此活动, 让学生快速了解故事的英文名称, 为阅读环节做好准备。

Activity 2:Having an eye test

Students try to say the name of the story as soon as they see the picture.

反思: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进一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 创造气氛, 串联了文本话题。

Activity 3:Watch a short video about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have a Prediction.

(1) Which book is talked about?

(2)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反思:笔者通过简短视频, 使学生回忆电影、电视及图书等对《西游记》人物的描述, 为文本的阅读做好铺垫。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背景图式非常重要, 尤其当学生接触到节选的或是不够熟悉的文本材料时,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先前知识水平的前提下, 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源。在文本阅读前激活背景知识,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二) 剖析语篇结构, 梳理文本脉络

经过前面的背景介绍和话题导入, 学生对该文本的话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即以主人公Monkey Kind为主线索, 引导学生寻找作者如何描写这个人物, 从外貌、性格、行为习惯及人们对Monkey Kind的评价等三点进行快速阅读 (Skimming) , 帮助学生获得文章的主旨, 从而快速清楚地梳理文本脉络。

Activity 4:Skimming

(1)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2) What can he do?

(3) Why do people like the Monkey King?

反思:阅读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 也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对于二语学习者, 由于条件的限制, 阅读是其获得信息和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略读的目的是通过梳理文本脉络让学生找到故事的主旨 (观点) ,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生通过回答问题, 了解作者的思路, 学习作者的文本结构, 获得该文本故事情节发展的基本要素, 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文本结构及作者的行文方式。

(三) 深挖文本内涵, 升华情感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二者密不可分。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标准中, 文化意识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 提高人文素养。在古典文学《西游记》中, 孙悟空是个机智勇敢、无私无畏、是非分明、目标明确、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物。笔者在教学中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引导学生学习Monkey King的精神, 弘扬正能量。

1.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hildren are_________when they watch the Monkey King.

A.excitedB.bored C.worried

2.We can learn from the Monkey King: (T or F)

(1) He is clever and brave.

(2) He likes helping the weak.

(3) He never gives up when he meets problems.

(4) He often asks for help from others when he can’t solve the problems by himself.

(5) To achieve your dream, you should keep on working for it.

(6) No one is perfect!Trust yourself!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使其能够理解“No one is perfect!Trust yourself!”学生不仅要读懂文本的内容, 更要读出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 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Unless he can hide his tail, he can not turn himself into a man.”Means:

■If he can hide his tail, he can not turn himself into a man.

■If he can not hide his tail, he can not turn himself into a man.

■If he can hide his tail, he can turn himself into a man.

反思:推断深层含义策略 (Making inference) 是阅读理解的最高层次, 也是训练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这要求学生综合理解文本信息, 识别作者的语气、态度、观点等, 从而做出评价性判断 (杨延从2013) , 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信息的深层次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 活用文脉思维, 强化语言运用

采用“三点一线”的文本解读法, 学生能较快抓住文章主线。当学生搭建文本框架、明了文本的内容后, 教师应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快速朗读、理解、背诵并内化, 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和语言运用。拓展阅读运用, 即找准阅读拓展的切入点, 通过复述课文、角色扮演、辩论、采访、演讲、改写、仿写或续写文本等形式, 激活学生思维, 诱发其表达欲望, 促使其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文本 (杨延从2013) 。在输出环节, 笔者设计了几个课堂活动任务 (见图2、图3、图4) :

Task 1:Retell the story

反思:贯穿主线的三个核心话题简单明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来复述文本内容, 作为口语输出的重要载体。教师带领学生体验讲故事的全过程, 学生在深入理解信息、内化文本的基础上, 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在行文中的逻辑关系, 学会有逻辑地进行思维和表达。

Task 2:Writing

Write another traditional folk story—Nezha Conq uers The Dragon King

1.Who is Nezha?

2.What can he do?

3.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

反思:通过学习, Monkey King“不畏强权、为民忘我”的精神已深入学生的内心。同样不畏强权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 如哪吒闹海。

三、反思与建议

采用“三点一线”的文本解读方式是笔者这两年来的研究课题。这种文本解读方式不仅让阅读材料有明确的框架, 学生易于分析、理解并运用, 而且为阅读后的写作做了铺垫。只要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就说明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课堂效率。当然, 各种文体的最佳解读法也还在探索中, 还应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等方面下工夫。

参考文献

付薇.2015.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 :51-54.

顾敏.2014.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J].教学与管理, (5) .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莎日娜.2015.以文本解读为基础, 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能力[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7) :124-126.

杨延从.2013.运用语篇模式分析促进意义建构的实践[J].基础英语教育, (5) :44-48.

钟颖芳.2015.基于文本阅读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1) .

上一篇:月饼作文下一篇:自觉抵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