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诗歌

2024-09-28

战争的诗歌(共11篇)

战争的诗歌 篇1

Thomas Hardy was born on June 2, 1840, in Higher Bockhampton, Dorset, England, and died after a short illness, on January 11, 1928, in Dorchester, Dorset, England;One of Hardy’s unusual claims to distinction as a poet is that his first book of verse was not published until he was fifty-eight and had already achieved fame as a novelist.

Philip Larkin was born in 1922 in Coventry, England.He attended St.John’s College, Oxford.His first book of poetry, The North Ship, was published in 1945 and, though not particularly strong on its own, is notable insofar as certain passages foreshadow the unique sensibility and maturity that characterizes his later work.

They both wrote famous war poems, Hardy’s represented works are Drummer Hodge, Channel Firing, The Man He Killed and In Time of“The Breaking of Nations”, these poems are about different wars.While Larkin’s famous war poem is Church Going, which describes the England after the World War II.

II.War Poems

Channel Firing is spoken in the first person by one of the dead buried in a church, in which the windows have been shattered by the report (noise and vibration) of guns being fired for“practice”in the English Channel.So great is the disturbance that the skeletons believe Judgment Day to have come.

Church Going was written by Larkin after the World War II, the title is vague, and it contains two meanings:going to church or church is going.This poem demonstrates a more evenhanded critique of religion than Hitchens’.For while Larkin’s narrator is clearly ambivalent about the claims of the church, he also writes“Yet stop I did:in fact I often do”.

III.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War Poems

From the letters of the poems, readers cannot see a word about the war apparently.Hardy use“drummers, old man, girl, horse”, this kind of common people and things, it seems to describe a farm picture in peaceful and happy time.While Larkin prefers the daily life of common people, Church Going, written in first person, which tells of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church after the World War II.

Both these two poets use very simple and clear words to describe what the wars have brought to the common people.We cannot read a complex word in the poems.The poets use small words to declare big significance.They don’t condemn the wars apparently in their poems, however, from the poems we can get that they dislike the wars what brought no good.

IV.Conclusion

Hardy and Larkin are two famous poets, both they wrote poems about wars at different times.Both of them are pitiful for the common people, who have suffered in the wars.But they use different tones to tell readers the story, the sufferings, and the effects.We can not deny the feelings which the poets brought to us are so real.Though the poems are written by two poet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about different wars, they give readers the same feeling.

参考文献

[1]Williams, Merryn.A Preface to Hardy[M].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2]Shuohua Qi Willian W.Morgan.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战争的诗歌 篇2

关键词:《诗经》 《采薇》 战争题材 厌战主旨

《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出征还归的诗,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篇。“采薇”即采集野生的薇菜,粮草不续,士兵只好以它充饥。作品通过一个士兵在归途中的回顾和自述,描绘了军队生活的艰难困苦,反映了战士保家卫国与思亲念家的复杂心理。且看原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

全诗共六章。前五章为第一大部分,是戍卒对昔日服役思归的回忆。第六章为第二大部分,写征人归途上的心情。

根据《诗序》说:“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遗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以“采薇”起兴,按照朱熹《诗集传》的说法,也许是“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2]故诗的前三章以薇菜的“作止”、“柔止”、“刚止”三种变化,从薇菜的“作”(初生)、“柔”(柔嫩)、“刚”(坚硬),表示时间的推移,重叠了三次“曰归曰归”,表明期待已久,归而未得,单调、烦燥、不满的心情溢于言表。下以“岁亦莫(暮)止”、“心亦忧止”、“岁亦阳止”三句相承接,把忧愁、还归和时光荏苒用复叠的方式连在一起,反复以“欲归不得——一年将尽——我心忧伤”渲染出一种怅恨哀怨的气氛。以下章节,用常棣花起兴,以“彼尔维何”和“彼路斯何”两个设问句导入,“翼翼”四牡配上“象弭鱼服”,保持“岂不日戒”、“岂敢定居”高度警惕性的士兵,显示了“玁狁孔棘”情况下周朝反侵略战争的赫赫军威。“一月三捷”既是当时作战情况的记录,也体现了战士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心。

末章写戍卒归途所见,以“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两种截然不同的季节特征,表现了今昔截然不同的悲喜感情。“昔”字,兼有概括、收束前五章回忆、开启下文的作用。而眼前景、口头语,不假修饰地淡淡道出,却又兴寄深微,自然天成。正如方玉润所说的那样:“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3]

这首写边防戍卒服役思归的作品,将战事之频繁,戍卒之思归,军中生活之艰苦,抗击外侮的决心交织在一起,于爱国与眷恋家室、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忧生嗟时的矛盾情绪冲突中,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战争生活和人民的战争心理,表现了战争生活的各个侧面,特别是末章情景交融,化景语为情语的写作方法,成为后世写作边塞战争诗努力追攀效法的楷模。

通过《采薇》,我们能够体会出《诗经》战争题材诗歌的主旨——厌战、思乡念亲、向往和平。这类诗歌还有很多,比如《小雅·东山》、《唐风·鸨羽》、《王风·君子于役》、《小雅·杕杜》、《小雅·何草不黄》、《豳风·破斧》和《邶风·击鼓》等。

《诗经》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法,这里所说的战争题材诗歌,是就其表现的社会生活范畴而言。从广泛意义上讲,所谓的战争题材包含战争与徭役等方面的内容:鲁洪生先生认为,战争诗主要指“《诗经》中记述周人抵御外族侵略或平定内部叛乱等战争的诗”;徭役诗主要指“《诗经》中反映士大夫或下层百姓为统治者四处奔波劳役的诗”。[4]涉及到《诗经》中的具体篇目,大致为30余篇,作品有:《卷耳》《汝坟》《草虫》《殷其靁》《击鼓》《雄雉》《式微》《伯兮》《有狐》《君子于役》《陟岵》《葛生》《小戎》《无衣》《匪风》《东山》《破斧》《采薇》《出车》《杕杜》《六月》《采芑》《祈父》《蓼莪》《无将大车》《詹彼洛矣》《绵蛮》《渐渐之石》《何草不黄》《常武》《殷武》。

严格意义上的战争题材,主要就是指前面所说的战争诗,即“《诗经》中记述周人抵御外族侵略或平定内部叛乱等战争的诗”,主要代表作品有《小雅·六月》、《小雅·采薇》、《秦风·无衣》、《豳风·东山》等。这种诗数量不多,估计大致为前面所列作品的半数,其它作品有:《击鼓》《伯兮》《葛生》《小戎》《无衣》《东山》《破斧》《采薇》《出车》》《六月》《采芑》《祈父》《詹彼洛矣》《渐渐之石》《常武》《殷武》。

战争对周人的农业生产造成损害,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动荡,因此,更多的战争题材诗歌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通观《诗经》的战争题材诗歌,从国家到个体,从征夫到家人,普遍地对战争报以厌弃的态度。而周人的厌恶战争,乃是由于“战争不会给他们固有的社会地位带来任何的改善”。[5]

总之,通过《采薇》,我们能够大致地了解《诗经》中战争题材诗歌的厌战主旨,进而更加理解先秦时期人民的战争观。

注释:

[1]所列作品主要参考唐莫尧《诗经全译新注》,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2]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05页。

[3]方玉润:《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1页。

[4]鲁洪生:《诗经学概论》,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5]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沈阳: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参考文献:

[1]毛诗正义(上中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诗经全译新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4.

[3]鲁洪生.诗经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4]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只要和平不要战争诗歌 篇3

本来是鱼儿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美丽的花园,

本来是孩子的天下,

可是如今散落着地雷碎片,

阻止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蔚蓝色的天空,

本来属于太阳和云朵,

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云朵的家园搅的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碧绿的森林,

本该是鸟儿的家园,

可是人们把手榴弹投入到森林,要

我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桌子,平稳的桌子,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房子,洁白的房子,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抗日战争胜利70诗歌《壮歌》 篇4

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晚清之后,国运不昌;

列强无德,乱我家邦。

东瀛倭寇,祸心包藏,

田中奏折,觊觎炎黄。

九月十八,国之大殇;

旋即三月,东北陷亡。

抗日联军,民族脊梁;

林海雪原,浴血战场。

何梅协定,华北危亡;

五省自治,寇盗立场。

西安事变,兵谏张杨;

国共合作,团结力量。

七七事变,群情激昂;

全面抗战,八年漫长。

正面会战,寸土不让;

敌后游击,挫败豺狼。

淞沪会战,坚守四行;

平型大捷,日寇挫伤。

百团大战,灭敌嚣张;

衡阳血战,对手敬仰。

东征敌后,联络八方;

统一战线,人民同响。

远征缅甸,支援友邦;

驼峰航线,飞虎护航。

南京血债,没齿难忘;

杀吾同胞,虐我爷娘。

细菌毒气,臭名昭彰;

泯灭人性,血没残阳。

苏联出兵,东北解放;

美国震怒,核弹爆响。

万众同心,扫尽风霜;

同仇敌忾,谁敢顽抗?

止戈息战,芷江受降;

伟大胜利,告慰穹苍。

东京审判,正义伸张;

国际战犯,日落扶桑。

铭记历史,警醒自强;

睦邻以善,御寇则刚。

民族复兴,大道宽广;

中华圆梦,长乐未央!

榆社烈士陵园——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在这里安葬着

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

在这里长眠着

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

七十多年前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日子里

他们曾经背井离乡告别亲人

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的战场

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正义的钢铁长城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岁月里

他们曾经舍生忘死浴血奋战

前仆后继地捍卫着祖国的土地

用青春年华书写着和平的美好向往

当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那些曾经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

他们却永远地倒下了

当和平终于赢得了战争

那些曾经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

他们却永远地长眠了

每一名烈士的生前

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每一位英雄的背后

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

七十多年后

当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

当和平的时代早已到来

人民过得安居乐业

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无论是长城内外

抑或是大江南北

凡是烈士倒下的地方

就会矗立起不朽的丰碑

凡是英雄长眠的`土地

就会挺立成民族的脊梁

曾经有多少个日日夜夜

太行山默默地向烈士们致敬

曾经有多少个年年岁岁

黄河水久久地对英雄们哀思

他们的丰功伟绩将铭记史册

他们的英名壮举将世代传颂

每一次走进烈士陵园

我们都心潮澎湃

深深地向烈士们鞠躬致敬

每一次站在纪念碑前

我们都热泪盈眶

默默地向英雄们沉痛悼念

缅怀先烈 勿忘国耻

继承遗志 振兴中华

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

我们将誓言化为行动的力量

去开创历史新的篇章

我们将信念化作精神的动力

去书写共和国灿烂的明天

个人简介:

战争的诗歌 篇5

战争的本质是政治。政治对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在了解了战争的本质后, 目的是为了指导战争, 在战争中发挥政治的巨大作用。并在正确认识了战争与政治关系的基础上, 利用和发挥政治力量, 对于指导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敌我双方的政治情况是指导战争的重要前提

既然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那么战争这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将符合政治的一般规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 将革命战争概括为4个特点。这4个特点, 主要就是在分析敌我双方的特殊政治情况得出的结论。分析敌我双方的政治情况, 据以分析战争的特点, 才能够制定科学的战略, 以指导战争。

具体来说, 分析敌人的政治特点,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一是分析其阶级成分。要剖析敌人统治下的各阶级的情况。二是分析敌人的政治目的。要从敌人目前的政治状况和其内外部的呼声来加以考量。三是分析敌人的政治传统和政治体制。可以分析敌人的内部的态度和观点。四是分析与政治相关的经济、外交、民生等情况。分析经济情况, 据以考察敌人的战争成本与消耗问题;分析外交情况, 看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分析民生状况, 包括敌人统治下的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 对战争的态度等等。

对于我方情况的分析, 则应重点考虑:一是战争对我方的政治影响。在战略层面上决定是否发动战争, 必须考虑到战争带来的后果 (尤其是政治上的影响) 。在战术层面上决定发动战争甚至一场战斗的时机, 都要考虑当时我方的政治情况和后果。二是我方政权的综合实力。毛泽东指出, 不打无准备之战。打仗要做好准备, 就要调动和发挥我方的实力, 即政权的综合实力。在土地革命时期, 有人曾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分析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后, 以“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回答了这一问题。怀疑“能扛多久”就是对自己眼前的实力没有信心, 毛泽东则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力量是能够发展并最终打败反革命集团的, 指出了发展的道路是进行土地革命, 通过武装割据, 由农村包围城市最终走向胜利。

在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时, 要全面动态的考虑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毛泽东在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后, 指出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还指出敌人的强大背后却有个不利的条件, 敌人没有农民的援助。而红军的弱小背后却有个有利的条件, 有共产党的领导和能得到农民的支持。并指出我们的弱小通过土地革命是能够变得强大的, 是能够发展和可能战胜敌人的。由此看出, 我们不能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待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采取科学合理的政治手段是指导战争的重要方法

战争将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如果能够以非战争的方法来解决战争, 达到同样的效果, 将是最好的手段。要达到效果, 通常采用政治手段。解放战争时期, 蒋介石集团企图偷袭石家庄。毛泽东在报纸上发表了三篇电讯, 巧妙地利用政治舆论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 吓退了前来进犯的大军。运用政治手段, 应建立在正确分析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解决战争的主要矛盾, 使敌人在心理上不敢战或者在形势上不能战。即使不得已而战, 采取科学合理的政治手段可以在很大限度上减少战争的损失。

政权和军队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要稳固政权, 需要军队作为坚强的柱石;而军队要强大, 需要政权强有力的支撑。将政权和军队割裂开来, 将难以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完成战争的政治目的。同样, 运用政权和在军队内部进行的政治手段, 不能“独自为战”, 应相互支持、交叉运用。

毛泽东论证了, 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 就是“保存自己, 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要求政权组织动员和号召人民参与和支持己方的战争, 进行国防动员和国防建设, 运用政府职能来增强以军队为主的国防军事力量。消灭敌人, 要根据所分析的敌人情况, 深挖敌人的弱点, 将其充分暴露;要利用敌人内部存在的矛盾, 扩大矛盾, 分散和减弱敌人战争的合力。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 指出日本军队的长处不但在其武器, 还在其官兵的教养——其组织性。而要破坏其组织性, 靠的就是政治上的争取。从了解和顺从他们的自尊心, 从宽带俘虏的方法, 引导他们了解日本统治者之反人民侵略主义。并在其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在这里, 毛泽东分析了敌人的特点, 通过军队内部的政治工作, 瓦解敌人的军心。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手段更多地以“心理战”的形式表现出来。

毛泽东对于战争本质的有着深刻认识, 并用以指导中国的革命战争。在新时期, 深刻理解毛泽东的战争观, 对于打赢局部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 以及指导军队的非军事行动, 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甲午战争,谁的战争? 篇6

曾经称雄一时的北洋水师就此彻底灭亡。两个月后,彻底失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甲午战争,败了,但这究竟是谁的失败?

李鸿章的战争?

签字将北洋水师最后残存的11艘军舰送给日本海军的,其中一人是牛旭昞,当时他是威海营务提调处道员,他在此前给日本谈判代表中的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哀求之语:“粤东三舰(如今)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归还,则感贵德无量。” 牛旭昞说的,就是在北洋水师序列中参加甲午战争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艘巡洋舰,这三艘巡洋舰是北洋水师从广东水师那里借来的,如今仗打败了,三艘广东巡洋舰战沉了两艘,只剩下广丙一艘,如果日本再把这条巡洋舰给俘虏走,北洋众将无颜面对广东水师。在牛旭昞眼里,甲午之战不是中日战争,是日本与北洋水师的战争,因此与广东水师无关。

清政府当时有四支水师: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这其中福建水师在1884年中法海战中元气大伤,无力援助北洋,南洋水师虽不如北洋水师实力强大,但也颇具规模,不过并未增援。

至于这三艘广东巡洋舰,乃是广东水师的绝对主力,它们之所以能歪打正着增援北洋,只是因为参加1893年南北洋海军联合演习之后,还没来得及回去,就阴差阳错赶上了甲午海战。其实也不算阴差阳错,如果不是因为广东水师顶头上司、两广总督李瀚章,是北洋水师顶头上司、直隶总督李鸿章的长兄,广东水师根本不会派这三艘主力巡洋舰参加南北洋联合演习,更不会把它们借给北洋水师打甲午战争。从历史上看,清政府规定的南北洋联合演习始于1879年,在那以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广东水师从来都是拒绝前往演习的,直到李瀚章担任两广总督才改变态度。

牛旭昞看来公正合理的索舰理由,不过是此时清朝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广东水师帮你李鸿章一把,只是因为你大哥在;南洋水师归两江总督管,福建水师归闽浙总督管,不跟你李鸿章沾亲带故,谁又会为你李鸿章去死?

按照当时清政府的规定,各地水师的经费由各地负责,你李鸿章为建你家北洋水师,依仗自己在中枢之位,经常截留其他各省的税款收入,把清朝对海防的投资大部分用来发展你自己的淮系北洋水师。不仅如此,福建水师订造了一艘平远号巡洋舰,你李鸿章发现平远性能不错立即把它巧取豪夺到北洋旗下……地方督抚们十几年来被你李鸿章占便宜占到没完没了,现在谁肯来帮北洋水师?

封建国家体制下,封疆大吏的各自为政,中央政府的松散无力,在甲午战争的硝烟中暴露无遗。正如梁启超所述:甲午战争,“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只不过,这一人之战免不了要整个中国来埋单。

清流党的战争?

清朝末年,朝堂之上的清流党是一大景观。所谓清流,就是指那些封建士大夫中很有名望的、不愿与政治污浊同流合污的知识分子。他们擅长批评腐败,抨击体制弊病,谁当权跟谁过不去。

清末清流有前清流和后清流之分。前清流李鸿藻、张佩纶等人曾名噪一时,知识分子们一度视他们为清朝中兴希望,结果1884年中法战争中,清流党坚决主战,猛烈抨击主和的李鸿章,清流代表人物张之洞、张佩纶被派往前线指挥作战,结果他们虽然文笔功夫了得,却并非打仗的材料,张佩纶一错再错,导致福建水师马江喋血,全军覆灭。

此后又崛起后清流,以翁同龢等人为代表,他们非常警惕李鸿章淮军的一家独大,经常抨击并加以掣肘。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奇景:甲午战争爆发前,吵着要增加军费的是李鸿章,嚷着要砍掉军费的是翁同龢;甲午战争打响后,吵着要跟日本人和谈的是李鸿章,嚷着要跟日本人决一死战的是翁同龢。

翁同龢当时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也是军机大臣,甲午战前他就主张“速筹战事”准备开打。甲午战争于1894年7月爆发,8月时清流党就开始集体弹劾李鸿章。礼部侍郎志锐上书说,现在李鸿章精力衰退精神恍惚,天天需要洋人使用电击之法治疗,“用铜绿充满血管,若不如此则终日颓然若醉”,建议换掉李鸿章。

1894年9月黄海海战之后,清流前后党巨头李鸿藻、翁同龢联手弹劾李鸿章贻误战局。10月,清流又掀起“倒李高潮”,上书称李鸿章“坐视大局糜烂”。清流这次还真说准了,李鸿章苦心经营的淮军一败再败,先失平壤,再丢抚顺,北洋水师又在黄海折戟。在清流的猛烈攻击下,一直在李鸿章淮军排挤下郁郁的湘军再度崛起,李鸿章终于被革职,由湘军宿将刘坤一担任钦差大臣来接替他。

但是,湘军上了前线后也是败,而且也是一败再败,整个辽东半岛都要丢给日本人了。

看来,撤换李鸿章一人还不能扭转战局,清流随即把舆论的炮火对准了整个淮军集团:淮系陆军将领叶志超、卫汝贵、赵怀业、黄仕林等,淮系海军将领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方伯谦等,淮系幕僚盛宣怀、马建中等,淮系李鸿章的亲属骨干李经方、李经迈等,无一漏网全被上书弹劾。就像御使李念兹所说的那样:“淮将除聂士成外,无一善良。”(甲午战争中聂士成打了几个规模不大的胜仗,清军的胜仗在甲午战争中屈指可数)

尽管清流们据理力争,坚决主战,但是甲午战争还是败了;清流们又主张绝不签署马关条约,户部给事中洪良品上书说,与其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不如把这钱作为杀倭奖金:“以二万万之款重赏天下将士,杀倭一名,赏银一千……以此杀敌,何敌不摧?”但是,马关条约还是签了。

李鸿章败了,清流党也没赢。更重要的是,在甲午战争的清朝政坛纷攘中,清流党逐渐向光绪皇帝靠拢,清流与李鸿章的矛盾逐渐变成光绪皇帝向慈禧太后争权的矛盾,这个矛盾要在甲午战后第3年的戊戌政变中彻底爆发;更致命的是,李鸿章和清流党们都没预料到,甲午战后第16年,清朝终结。

战争的作文:战争中的孩子 篇7

那天,日本鬼子,“轰”的一声巨响,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惶失措,候车室顿时,硝烟滚滚,血肉横飞。这时,一个三岁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他一脸惊慌,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个可怜的是在用他那拼命的哭声寻找自己的爸爸,然而,这凄惨的哭声没有惊动他的爸爸妈妈,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亲人已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头顶上敌人的轰炸机还在盘旋着,一枚枚炸弹继续攻击着,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就在这时,他听到他旁边的废墟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他妈妈的声音。于是,他拼命爬过去,手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直流,可他全然不顾,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看看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

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他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气了。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战争的诗歌 篇8

日本九四式燃烧弹(左)与一式发烟弹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缴获的武器弹药包括枪弹、手榴弹、空投弹、火箭弹、迫击炮弹、山炮弹、野炮弹等18个种类600余种。这些弹药除一部分是国产外,大部分是日本、美国、法国、德国、俄国、英国、捷克、意大利、波兰、瑞士等国制造。在这些弹药中,就迫击炮弹而言,只有日本、法国、美国造,品种有30余种。

日本造迫击炮弹

81mm迫击炮九七式榴弹

该榴弹为黑色弹体,弹体标志为白色,弹体头部涂红色带表示炸药,黄色带表示钢质榴弹。全弹长331mm,全弹质量3.5kg,弹内装TNT炸药,引信为九三式,发射药除基本药管外另有6个附加药包。该弹适用于九七式81mm迫击炮及一式小迫击炮。

日本九七式榴弹

81mm迫击炮九八式与一○○式榴弹

两种弹长分别为340mm、336mm,全弹质量分别为3.2kg、3.4kg。其余诸元与九七式榴弹相同。

日本九八式榴弹(左)与一○○式榴弹

81mm迫击炮一○○式演习弹

该榴弹为黑色弹体,全弹质量3.4kg,全弹长330mm,弹体内装非爆炸物,配用一○○式引信。其余诸元与九七式榴弹相同。

日本一○○式演习弹

北支一九式82mm迫击炮对空榴弹

又称空炸榴弹。为黑色弹体,其上的白色标志表示适用武器。圆形弹头部开有2个小孔,孔内装有导火索,发射时由火药燃气点燃导火索,延时后引爆弹体。全弹长320mm,全弹质量4.2kg。发射药除基本药管外,另有4个附加药包。适用于各种82mm迫击炮。

北支一九式82mm迫击炮对空榴弹

北支一九式82mm迫击炮榴弹

黑色弹体上有3条色带,白色标志表示适用武器。全弹长340mm,全弹质量3.8kg,弹内装有360g TNT炸药。发射药除基本药管外另有3个附加药包。适用于各式81mm及82mm迫击炮。

北支一九式82mm迫击炮榴弹

90mm迫击炮九四式榴弹

黑色弹体,白色标志表示生产厂家、生产年月(日本纪元),红色带表示炸药,黄色带表示钢质榴弹。全弹长440mm,全弹质量5.4kg,弹内装1.1kg TNT炸药,配用九三式引信,发射药除基本药管外另有4个附加药包。适用于九四式90mm迫击炮。

日本九四式榴弹

90mm迫击炮九四式重榴弹

黑色弹体,白色标志表示生产厂家、生产年月(日本纪元),红色带表示炸药,黄色带表示钢质榴弹。全弹长806mm,全弹质量11.4kg,弹内装黄色药(黄色炸药80%,二硝基奈炸药20%),配用九三式引信。发射药除基本药管外另有4个附加药包。适用于九四式90mm迫击炮。

日本九四式重榴弹

90mm迫击炮九四式燃烧弹

黑色弹体,有3条色带,红色带表示炸药,黄色带表示钢质榴弹,白色带表示燃烧弹,白色标志表示生产厂家、生产年月(日本纪元),装药为黄磷溶于二硫化碳。全弹长440mm。配用九三式引信,发射药除基本药管外另有4个附加药包。适用于九四式90mm迫击炮。

90mm迫击炮一式发烟弹

弹内装炸药5g及六氯乙烷混合发烟剂1.8kg,引信为5年式双用引信,全弹长620mm,全弹质量8.6kg,其余诸元与九四式榴弹相同。

90mm迫击炮九四式演习弹

黑色弹体,白色标志表示生产厂家、生产年月(日本纪元)。弹内装黑火药432g,全弹长435mm,全弹质量5.3kg,配用九三式引信,发射药除基本药管外另有4个附加药包。适用于九四式90mm迫击炮。

日本九四式演习弹

法国造迫击炮弹

法造迫击炮弹主要有两种,一是布朗德式60mm迫击炮弹,另一种是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弹,其中,81mm迫击炮弹还有轻榴弹和重榴弹之分。

布朗德式60mm迫击炮榴弹

该榴弹为黑色弹体,弹体头部为黄色并有一红圈,黄色表示弹体材料为钢质,红圈表示内装炸药。弹体上印有白色标志,“F.A.N.X”表示该弹为轻榴弹,“A.V.N 4.39”表示1939年4月生产,“N.X.E 938”为炸药代号,“59”表示批次。其全弹长192mm,全弹质量1.35kg,配用布朗德瞬发引信。该弹适用于布朗德式60mm迫击炮,也可通用于其他型号的60mm迫击炮。

布朗德式60mm迫击炮榴弹

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轻榴弹

该榴弹为橄榄色弹体,弹体头部为黄色并有一红圈,黄色表示弹体材料为钢质,红圈表示内装炸药。弹体上的标志 “F.A.N.X”表示轻榴弹,“B.T.2.37”表示1937年2月生产,“N.X.V 836”表示炸药代号。全弹长336mm,全弹质量3.4kg。弹内装有TNT炸药,另有方形发射药包4个,配用布朗德瞬发引信。该弹适用于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

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轻榴弹

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重榴弹

灰色弹体,黄色弹头,有8叶可折叠尾翼。弹体上印有黄色标志,“AT”表示重榴弹,“B.T.8.35”表示1935年8月生产,“T.S.C.I 8.35”表示炸药代号,“12”表示批次。全弹长(不带引信)552mm,全弹质量6.5kg。适用于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

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重榴弹

美国造迫击炮弹

美造迫击炮有M1、M2、M3 60mm迫击炮及M1 81mm迫击炮等多种,其配属弹种比较多,其中60mm迫击炮弹有4个弹种,由于弹种和型号不同,长度和质量也不相同。81mm迫击炮弹有8个弹种,长度和质量同样因型号不同而不同。

60mm迫击炮M49A2榴弹

该榴弹为橄榄色弹体,有4条色带,黄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名称、批次等。全弹长242mm,全弹质量1.34kg,弹内装有154.5g TNT炸药。配用M52瞬发引信,底火为M32式,基本药管装有26g火药,并有4个发射药包。采用铁箱包装,每箱8发。该弹适用于美M1、M2 60mm迫击炮,也可用于蒋造三一式、法布朗德式60mm迫击炮。

M49A2是在M49A1榴弹基础上发展而来,两种榴弹技术诸元基本相同。

美造M49A2榴弹

60mm迫击炮M302发烟弹

灰色弹体上有一条黄色带,黄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批次等。全弹长282mm,全弹质量1.8kg。采用M52A1B1引信,底火为M32式,发射药为4个发射药包,每包质量2.3g。采用木箱包装,每箱8发。该弹适用于M1、M3 60mm迫击炮,也可用于蒋造三一式、法国造布朗德式60mm迫击炮。

此外还有T6式黄磷发烟弹,技术诸元与M302基本相同。

美造M302发烟弹

60mm迫击炮M83A1照明弹

其为灰色弹体,头部有一条白色带,弹体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批次等。全弹长365mm,全弹质量1.7kg,弹内装药为225g铝粉和硝酸钾照明剂,配用M56时间引信,底火为M32式,发射药为 4个发射药包,每包质量2.3g。木箱包装,每箱8发。该弹适用于美M1、M2 60mm迫击炮,也可用于蒋造三一式、法国造布朗德式60mm迫击炮。

美造M83A1照明弹

60mm迫击炮M50A2演习弹

蓝色弹体,白色标志,弹体装药为22.8g黑火药加非爆炸物,引信为M52瞬发引信,其余诸元与M49A2榴弹相同。

美造M50A2演习弹

81mm迫击炮M43A1榴弹

橄榄色弹体,黄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批次等。全弹长334mm,全弹质量3.2kg,弹内装有558g TNT炸药。采用M52B1A1瞬发引信,发射药除有基本药管外,另有6个附加药包。采用木箱包装,每箱4发。

美造M43A1榴弹

81mm迫击炮M45重弹

橄榄色弹体,黄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批次等。全弹长598mm,全弹质量6.8kg,弹内装2kg TNT炸药,采用M45瞬发引信。发射药为M3基本药管和4个M1A1发射药包。

81mm迫击炮M45B1重榴弹

橄榄色弹体,黄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批次等。全弹长600mm,全弹质量6.9kg,弹内装2kg TNT炸药,采用M53瞬发引信。M6基本药管内装7.8g火药,另有4个M1A1发射药包。

81mm迫击炮M56重榴弹

橄榄色弹体,黄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批次等。全弹长583mm,全弹质量4.9kg,弹内装有2kg TNT炸药,配用M53引信及M34底火,基本药管装药7.8g,另有4个M2A1发射药包。

81mm迫击炮M57黄磷发烟弹及氯黄酸发烟弹

M57黄磷发烟弹及氯黄酸发烟弹均为灰色弹体,其上有一条黄色带,黄色标志首行表示弹体装药,以下为适用武器、型号、批次等。其全弹长均为283mm,全弹质量分别为5.3kg和5.5kg,弹体内分别装1.9kg黄磷和2.1kg氯黄酸发烟剂,引信为M52式,基本药管装药7.8g,另有4个M2A1发射药包。

美造M57黄磷发烟弹

美造M57氯黄酸发烟弹

81mm迫击炮T18照明弹

该榴弹为灰色弹体,黑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以下为型号、批次等。全弹长575mm,弹内装有照明剂、黑火药及吊伞一个,配有T87时间引信,该引信上有6个泄气孔,除基本药管外,另有4个附加药包。

81mm迫击炮M44、M43A1演习弹

蓝色弹体,白色标志首行表示适用武器。全弹长334mm,全弹质量3.2kg。弹内装有27.3g黑火药及非爆炸药物, 配用M52瞬发引信。除基本药管外,另有4个附加药包。

战争的诗歌 篇9

关键词:分析,《神圣的战争》,卫国战争及抗战胜利,70周年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 “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 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值此卫国战争及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让我们一起再唱、再听《神圣的战争》, 让雄壮有力的歌声再次激发我们为和平而奋斗的激情, 激励我们保卫祖国每一寸领土的决心和意志, 并在歌声中回顾历史, 铭记历史, 重温战火纷飞、不堪回首的年代, 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并以坚定的决心和努力, 同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 坚决反对否认、歪曲、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

在苏联卫国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诞生了许多饱含爱国情怀的诗篇和歌曲, 不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 这些文艺作品赋予人们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定信念。其中, 苏联歌曲《神圣的战争》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它也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颂歌”。不管是在前苏联还是俄罗斯, 每一次的胜利日红场阅兵式都是在它的旋律下拉开大幕的。

为了更好地演唱《神圣的战争》, 笔者尝试分析歌曲的曲式框架结构, 供同行及音乐爱好者参考。

一、创作背景

1941年6月22日, 纳粹军队攻入苏联。炸弹摧毁了千百座城市, 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死在炮火中。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怀着痛苦和愤怒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起来, 巨大的国家——”。战争的第三天, 这首诗登在了红星报和真理报上 (后来获得斯大林文艺奖) 。当天, 一名红军指挥官拿着报纸去找红旗歌舞团的团长亚历山大罗夫。这首诗道出了所有苏联人的心声, 也深深打动了亚历山大罗夫, 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首诗, 连夜把这首诗谱成了歌。

第二天早上他把歌抄在排练厅的黑板上, 来不及油印, 也来不及抄写合唱分谱, 合唱团的成员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抄下了词和曲。6月27号早上, 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据亚历山大罗夫的儿子博利斯·亚历山大罗夫回忆当时的情景:“我记得那些坐在简陋的军用木箱上抽着烟的士兵们听完了《神圣的战争》的第一段唱词后, 一下子站了起来, 掐灭了烟卷, 静静地听我们唱完, 然后要我们再唱一遍又唱一遍——”。一批又一批卫国将士就是听着这首歌、唱着这首歌义无反顾奔赴前线的, 有的将士甚至有去无返。

《神圣的战争》创作于卫国战争爆发初期, 并一直伴随着苏联红军和苏联人民最终赢得了胜利。每天早上的6点40分, 这首歌都会通过广播传向苏联的每一个角落, 它在逆境中凝聚苏联人民的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被称为“苏联卫国歌曲”。后期, 被众多国内外歌舞团演唱。

二、谱例

(见附图)

三、曲式结构分析

《神圣的战争》是响应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 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这首歌有一个特色, 在节奏上是三拍子写成, 却具有队列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调式调性为c和声小调。

歌曲为重复的一段曲式, 每一段由起、承、转、合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 短小精悍, 堪称经典, 不愧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歌曲为弱起小节, 属音开始, 结束于主音。旋律雄壮有力、气势宏大, 令人精神振奋, 激情澎湃。这首歌曲为一段曲式 (一部曲式) , 曲式构架是:a (1-4小节) +a1 (5-8小节) +b (9-12小节) +c (ab) (13-16小节) +加长时值的部分a1 (尾声) 。其结构图式为:

“起”句 (1-4小节) 由属音开始, 也结束在属音上, 曲调铿锵有力, 动静相交, 宛如忽远忽近的冲锋号角;“承”句 (5-8小节) 还是由属音开始, 结束在稳定的主音上, 旋律为上下行小跳进, 音域不宽, 节奏稳健, 标记战斗的决心和意志更加坚定;“转”句 (9-12小节) 由属和弦的三音开始, 结束在包含导音的七级和弦的五音上, 四度上下跳进和下行级进的旋律进行, 更加坚定冲锋陷阵, 英勇无畏的决心和意志, 战斗激情得到进一步抒发;“合”句 (13-16小节) 由主和弦的五音开始, 结束在主和弦主音上。从主和弦五音到主和弦主音, 旋律有呼有应, 结束句时值节奏的加长除了给人歌曲的结束感外, 也更加坚定了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

四、结语

战争电影《我的战争》优秀观后感 篇10

一部视觉战争大片

这是一部视觉战争大片,战争场面虽然不能跟二十多年前的《雷霆救兵》恢宏与惨烈相比,但四场战斗也是挺残酷的,气势与拍摄手法绝非充斥荧屏的脑残抗日神剧可比。毫无疑问,无论演员阵容,还是战争场面的声、光、影,本片完全够得上国产大片的水准。我看的是IMAX,很爽!

本片由香港人彭顺执导,与动作片大师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相比,虽然有几个镜头依稀能看到徐克的影子,但显然不是徐克潇洒飘逸的武侠美学风格。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智》剧的风格。

国产片仍然不擅长讲故事

国产大片从《英雄》、《十面埋伏》、《夜宴》和《无极》等开始,摄影技巧、场景设计达到了国际大片的高度,但故事情节却苍白无力,更不必说思想深度了。

本片编剧是大名鼎鼎的刘恒,但故事也讲得不算好,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前后脱节,故事性不强。

军列入朝后在大桥上遭遇美军空袭,美机轮番投弹、扫射,旁边悬崖上暗堡里的机关枪又响了起来,士兵们像割草一样被放倒,还没走上战场就挨了一闷棍。我脑中马上出现《兵临城下》中新入伍的苏军士兵在码头上遭遇德军突袭的惨景,当然了,《兵》剧的场面要血腥、残酷得多。

部分细节经不起推敲

军列入朝遭遇空袭很正常,美军确实掌握了朝鲜战争的制空权,但大桥旁边的悬崖上出现联合国军暗堡就太了。一次战役是我军秘密入朝后突袭联合国军,二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已退回三八线附近,美军可以空袭我军后方和补给线,但怎么可能在火车畅通的我军后方铁路线筑起暗堡伏击我军列呢?

第三场战斗是孙北川率领九连进占联合国军撤退后的小镇中伏被围,但不可思议的是孟三夏的文工队居然与九连一起进入该镇。虽然我不了解志愿军的建制,不清楚哪一级别的部队才有文工队,但文工队不属战斗序列,怎么可能跟着尖刀连进入最前线呢?为了表现孙北川英雄救美帮孟三夏排雷这一情节,连常识也不要了。

战争的诗歌 篇11

1、鸦片走私和虎门硝烟

(1)英国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危害:“兵荒银弱”,危害清朝统治。

(2)中国禁烟运动: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犯,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第一次鸦片战争。

爆发: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条约内容及危害:将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联军攻入北京城—洗劫北京并烧毁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影响: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攫取利益。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

(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背景: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日本在海陆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后来,在列强的干涉下,日本交还辽东半岛,但中国需交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3、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4、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5、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三)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09广东文基,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2.(2009海南历史卷,1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解析】B 圆明园被焚掠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3.(2009高考重庆文综,19)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D、宣统帝

【解析】B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

4.(2009全国文综一,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解析】B 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

5.(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C题眼:‚放宽民间设臵工厂的限制‛。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6.(2009高考重庆文综,20)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C 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198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故选C项。

7.(20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明显指的是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体现的是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惨败,因此选C。8.(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项。

9.(2011·重庆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洋教、强占胶州瓜分中国发生于19世纪末,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是在1898年。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0.(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B 《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故选B项。

11.(2011·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应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2.(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13.(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其余三项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时间或史实不符。【答案】B 1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答案】A 15.(2012年海南卷历史,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考点】义和团运动【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答案】B 16.(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相对应。【答案】D 材料题

1.(2009高考上海单科,33)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3分)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4分)(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2分)(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惫相符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

答案2 :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怠相符的内容。

(2)答案1: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

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

答案2:未能完整地运用主权理论的原则进行分析。答案3:仅有正确结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3)答案1:回答合理而充分。

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答案2:回答不充分。拍卖劫掠品是对国家主权的侵害。

2.(2009高考上海单科,37)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5分)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5分)(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15分)

【解析】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明确原因在于西方领事裁判权特权的取得,但是取得的情况要避免表述为《南京条约》,因为西方列强取得这一特权不是通过《南京条约》,而是通过此后《南京条约》的附件。第二问要充分依托材料提示信息概括比较。第三问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答案的组织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史论结合和多维度阐释。

参考答案:

(1)答案1:能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答案2:仅笼统地回答。

侵害了司法主权;通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2)答案1: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

中国:以礼人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答案2:未能完整地将两者进行比较。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

中西在司法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第一层次,前结构: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第二层次,单点结构: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第三层次,多点结构: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地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西方在中国设立法院,建立起自己的司法制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中、西两种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与冲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第四层次,关联结构: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从中西双方的司法体系的差异与冲突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从西方国家对自己和对中国的双重标准来进行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第五层次,抽象拓展结构:能够扩展材料本身的意义,并进行更为抽象的提炼和概括。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如‚文明‛概念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定义权的问题;文明观的问题,文明与野蛮,文明(西方)/野蛮(清朝)两分法的问题;西方在‚文明观‛视野下,利用修辞的力量来为自己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向题。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3.(37分)(2007宁夏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

⑵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

⑶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答案】

⑴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⑵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⑵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

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6)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13分)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9分)(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分)

答案要点:(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

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4.(2011·上海单科·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分)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37.(1)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

(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

5.(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2分)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2分)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10分)答案: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

6.(2011·海南单科·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答案:(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7.(2012年上海历史,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解析】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史实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8、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说明“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16分)

政治:甲午、庚子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促进了国民觉醒;(1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2分)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2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中国近代化进入到追求民主政治的阶段(或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分)

经济:甲午、庚子之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分)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2分)清末新政鼓励兴办:工商业;(2分)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部分障碍;(2分)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

9、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和中外交往

清政府长期以来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邦”,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的中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的交往,兼管外事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是管理“藩属之邦”的机构。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理解了西方的国家和主权的观念;认识到欧洲列强实际上构成了世界的政治中心,于列强并峙之中,中国不但不足以称“万邦宗主”,平起平坐也难以达到。有识之士开始用新词代替“夷”字,对于西方国家或称“外国”,或称“西洋”。外交文书中也以“大清国”和“大英国”“大法国”等对应。(据李斌著《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从清前期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你如何评价这种变化?(10分)

上一篇:守望一份宁静,让心灵充满阳光1200字作文下一篇:初中森林音乐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