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学笔记的方法

2024-06-02

做数学笔记的方法(精选13篇)

做数学笔记的方法 篇1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错,坚持做好数学笔记的话,会对于我们学好数学将会大有裨益。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的数学做笔记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的数学做笔记方法

一记内容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一堂课的线索脉络、重点难点等,简明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同时,教师会使之富有条理性和直观性。记下这些内容提纲,便于课后复习回顾,整体把握知识框架,对所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清晰完整

二记疑难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顾及每一位同学。相应的,一些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属于疑难问题,由于课堂上来不及思考成熟,记下疑难问题,可在课后继续加以思考和探究,加以理解和掌握,不致出现知识的断层、方法的缺陷。

三记思路方法

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及时记下。课后加以消化,若有疑惑,先作独立分析,因为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榷和探讨。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在这基础上,若能主动钻研,另辟蹊径,则更难能可贵。

四记归纳总结

注意记下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同时,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后小结时,一方面是承上归纳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启下布置预习任务或点明后面所要学的内容,做好笔记可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前作准备,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五记体会感受

数学学习是智、情、意、行的综合。数学学习过程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意志体验过程。记下自己学习过程的感受,可以用来更好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譬如,一道运算很繁杂的习题,依靠坚强的意志获得解题成功后,可在旁边写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等自勉的语句,用来激励自己。

六记错误反思

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聪明人不犯或少犯相同的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用红笔醒目地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同时也应注明错误成因,正确思路及方法,在反思中成熟,在反思中提高。

高一的数学学习方法三大策略

策略一、明确预习的动力源泉

预习意义基本有三点:1.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有助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有利于知识系统化;3.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

策略二、预习的基本步骤:“读、划、写、查”

1.“读”——先粗读一遍,以领会教材的大意

根据学科特点,然后细读。数学课本可分为概念,规律(包括法则、定理、推论、性质、公式等)、图形、例题、习题等逐条阅读。例如,看例题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分清解题步骤,指出关键所在;②弄清各步的依据,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步步有依据的习惯;③比较同一节例题的特点,尽量去体会选例意图;④分析例题的解题规范格式,并按例题格式做练习题。

2.“划”——即划层次、划重点

将一节内容划分成几个层次,分别标出序号。对每层中重点用“★”,对重点字、词下面加“。”,对疑难问题旁边加“?”,对各层次间关系用“=”表示等等,划时要有重点,切勿面面俱到,符号太多。

3.“写”——即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书眉或书边

(1)写段意:每一段在书边上写出段意;(2)写小结:一要概括本书内容,二要反映本节各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3)例题:在书边说明各主要步骤的依据,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体现编者选例意图;(4)变式:对优秀生要求对例题条件、结论变化,由特殊向一般转倾,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发展。

4.“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

①合上书本思考下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大意,哪些内容已看懂,哪些内容模糊,哪些内容不懂,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②对照自学辅导或老师课前拟订的自学提纲,揭露知识的内涵,挖掘知识的本质,沟通知识的联系。简要地用语言能加以表达;③根据课本的练习,做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策略三、预习的关键是处理几个关系

1.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预习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高中阶段有八-九门课,门门都预习不可能,可选择1-2门薄弱学科进行试点,有一定经验后再全面展开。

2.预习与听课的关系:预习是听课高效的准备,听课能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可以巩固需学知识,千万不可认为预习已懂,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其他事,浪费课堂宝贵时间,影响学习效果,总之要使预习在听课中发挥最大效益,否则失去预习的作用。

高一的数学学习原则

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们应当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二、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三、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正是他们这种学习的独立性,造就了他们的出类拔萃。我们认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做数学笔记的方法 篇2

从理论上讲, 做数学笔记属于信息组织加工和深加工的范畴. 通过做笔记, 学生可以把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做听课笔记和做阅读笔记在策略上是相通的, 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一、正视学生做数学笔记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做笔记已为师生所重视, 但学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少学生忙于埋头做笔记, 没有和教师的思维同步, 没有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 顾此失彼,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学生在做课堂笔记时往往存在两个误区, 具体如下.

误区一: 笔记成了教学实录. 有的学生习惯于“教师讲, 课上记, 考前背, 考时仿”的学习方式, 过分依赖笔记, 忽视教师的讲解, 忽视同步思维.

误区二: 笔记本成了习题集. 一些学生的数学笔记本可以说是试题大全以及一些解题技巧集锦, 很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思想方法的提炼.

部分学生在做阅读笔记时, 没处理好书头笔记与另纸笔记的关系. 有些内容可记在材料上, 有些内容应摘录或解答在另纸笔记上. 如在阅读中遇到的重要公式、结论、推论、典型例题、数学方法及解题技巧等, 除在资料上有所体现外, 还应记在另纸笔记上, 并作相应的归类. 比如学生在阅读中看到这样一道数学题: 已知x是一个非负数, 求证:这一问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x > 0时, 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 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 运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解决. 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这类资源, 做好另纸笔记, 并将其整理在数形结合专题中, 便于复习.

二、引导学生探索做笔记的有效策略,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做笔记是学生阅读或上课时自主学习的表现, 做好笔记是学生从被动阅读向自主阅读迈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做笔记的有效策略.

1. 引导学生了解做笔记的有效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索, 或者在博物馆里参观名人、名家的笔记手稿, 并与自己的笔记作对比, 领悟做笔记的方法, 发现自己已用了哪些策略, 还有哪些策略未采用. 也可引导学生参考身边同学的有价值的学习笔记, 相互学习、借鉴, 这也是了解和运用做笔记策略的有效途径.

2. 指导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笔记

做笔记是为了更好地记忆, 同时记录思维火花. 因此, 学生在做笔记后要学会整理, 将相似的内容进行归类. 比如设置专题文件夹, 把开放性问题、运动性问题、抛物线问题、不等式与方程应用问题、数形结合问题、翻折问题等分类存档, 便于归纳思想方法.

3. 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做笔记的方式

学生在初步模仿老师与同学的做笔记的方法后, 选择适合自己的做笔记的方式. 有的学生喜欢直接在材料上做笔记, 有的学生喜欢另纸记录.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坚持下去, 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学生做笔记的方式.

( 1) 编制数学问题卡,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很多问题不能立刻得到解决, 需经过反复的、甚至是长时间的思考, 有时还需要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或查阅资料才能解决. 这种便于携带的问题卡可以随时引发学生思考. 如一位学生这样记录他的问题, 如下.

某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 如果每人做5个, 那么比计划多9个; 如果每人做4个, 那么比计划少15个. 请问: 该小组共有多少人, 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

问题1: 如果设小组有x人, 应抓住哪些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呢?

问题2: 如果直接设计划做x个中国结, 应抓住什么来列方程呢?

问题3: 这类问题, 应怎样设未知数比较好呢?

问题卡的设置, 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方程的过程中的难点———设直接未知数还是设间接未知数. 学生长期坚持编制问题卡, 可使问题卡成为解决问题的宝典, 有利于学生加强理解记忆.

( 2) 在关键处作眉批, 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脉络, 初中数学概念多, 语言精练、科学, 一个关键词就可能隐藏着丰富的数学内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直接在课本的重要地方做一些圈点或在空白处做一些注释说明, 便于复习时直接对照. 例如, 有一位学生在课本上的空白处对圆的切线概念进行了旁注.

1切线的定义. 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 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因此在分析题意时, 看到切线, 往往连结圆心与切点, 作出相应的辅助线;

3切线的判定. 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在证明切线时, 如果切点明确, 往往要连接圆心与切点, 再证明垂线段与这条直线垂直; 如果切点不明确, 则一般要过圆心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再证明垂线段与半径相等.

4图示圆切线的作法, 并说明作切线的依据是其判断定理.

教师可用这样的例子, 引导学生掌握眉批的方法.这样有助于知识点的细化, 把隐藏的知识生长点挖掘出来, 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便于学生形成较完善的认知结构.

( 3) 做好专题记录, 关注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有些内容表达较为抽象, 学生较难理解; 有些问题分类复杂、变化多端, 有些数学题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学生记录并小结, 会显得数学妙趣无穷. 比如, 学生可把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专栏, 勤做小结, 不断充实对这类问题的见解, 从而得到较完备的解决方案.

( 4) 引导学生整理记录错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在作业、测试和课外练习中难免会有做错的题, 这些错题往往反映了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对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对数学思想方法不能深刻领悟或存在计算粗心等问题, 错题是有反思价值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要求学生专门将错题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 整理时注明原来做错的原因, 避免思维定式, 达到降低出错率的效果.

( 5) 学会记录课外知识, 拓展数学知识面. 这本笔记主要记录课外一些经典的题型、数学史、智力题等, 有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 数学学习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 学生要走出课堂、脱离“题海”, 广泛涉猎数学素材, 贴近生活实际, 着重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 这些措施, 可促使学生的数学笔记状况有所改观, 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高峰官.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做笔记的方法 篇3

画线还是不画线?

我们的记忆既然无法保存那么多,所以回头温习一些书是很重要的。因此有人会认为应该做笔记,有助于日后快速温习。

说笔记,有很多地方可以写,纸条、笔记本等等,但是也有人认为最好的地方是在书本本身的字里行间。

但是除了不舍得之外,因为很多书每次看都有每次不同的感受与心得,所以也有人认为应该不要笔记,这样将来重读的时候,才有助于当一本新书来重读,有新的体会和发现。约翰·厄斯金说:“我再次读到这本书时,画线的地方会使我想起第一次阅读时的感想,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与启示,倒是不画线时会使人产生新鲜的感觉和印象。”所以他的习惯是在阅读时做索引。

我两种论点都赞成。所以,第一遍读一本书的时候是,在书上直接做笔记。有些书做了笔记之后觉得真好,就再买一本,放在书架上,留待他日有一次崭新的重逢。(这时候,也会再多买一本,送给朋友。所以,有些书是应该买三本的)

至于有些海内孤本的书,一些得来不易的书呢,那我就先去影印一本。在影印的那本上做笔记,原书则保留。

胡适是怎样做笔记的?

书后,常有索引。索引,很大程度可以说是作者给你列的一个笔记。提醒你这些笔记的重点,可以在哪些哪些页找到。但是“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蔡元培说。

“在一部书后面写上阅读完毕的日期和我的一般评论,至少让我回忆得起阅读时对作者的大致想法和印象。”蒙田说。

胡适谈读书要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他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所以他是除了在书上折角和用铅笔做记号之外,另做笔记。

胡适的这段话把笔记的作用说得极为清楚。

书、本子、电脑、网络都可以记笔记

做笔记,不只是为了日后温习,很多时候也是为了当下的理解。譬如,北宋的张载说:“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则还塞之矣。”把自己的体会,趁着热腾腾的时候赶快写下来,固然是一个原因,我自己感觉到的另一点是,如果真的是很深的体会,倒不怕消散,怕的是一些联想。某些联想,正好在那个时候才有,所以不能不快记下来。

我很相信“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处理笔记之法亦犹是也”的说法。古人有裁篇别出之法、重复互注之法、散叶法、索引法,现代PDA、电脑、网络这么方便,我的方法大约是下面几种交叉使用:

一、直接记书上。这一类笔记,主要有四种:

1.、深感启发的记号,譬如“!”,及心得。

2.、作者只起了一个头,觉得需要后续。去别的地方追踪的地方,譬如“□”。

3、觉得看不明白,待下次再来收拾的记号,譬如“?”。

4.、不同意作者的论点的记号,及反驳,譬如“”。

二、有些笔记要很快或马上追踪的,记在随身的PDA上。

三、有些话长了一点,则记在小笔记本上(纸本的笔记本,可以让你比较快速地用潦草的笔迹记心得)。

四、最后,把二和三类的笔记放进电脑。特别心爱或重视的第一类笔记的段落,也放进电脑。这些进了电脑的数据,从网络上再追查起来就方便了,而再接下来的笔记也就都直接在电脑上处理了。

PDA、笔记本、电脑上,虽然都有笔记,但是最终,书上你自己直接用那些潦草笔迹做下的笔记还是有最不同的意义:“经你标记的一本书即等于你的一部最富智慧的日记;而你把它借出去,无异把自己的心灵抛弃。那书上包含着你自己的见解与评论,这些正如你的头与心脏是属于你身体的一部份一样,是万万不能借人的。”艾德勒说。

我信奉他的这个说法。

有了笔记的书借给别人,让别人看进你大脑事小,万一搞丢了你的大脑,可就事情大条了。

【郝明义】:轮椅上的出版人。他引进了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掀起了蔡志忠、朱德庸、几米等漫画绘本的阅读热潮,是台湾出版业的旗帜人物。内地读者通过他写作的《工作DNA》、《阅读者》、《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等书,也越发了解了这个残缺身躯所迸发的强大力量。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哪些 篇4

读者用自己的的语言将书和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写下。

方法①:将原文用自己的话缩写下来,适用较长篇段和不需要直接引用的资料;

方法②:对较为艰深的书和文章,用观点排列的形式记下来,便于掌握全书内容和逻辑结构,也可把章节标题抄下来,再把每章节的纲目写出来。有时照抄原文,有时自己概括,自己概括的内容,要与原文查对,看有无片面和遗漏。

2、心得法

也就是读后感,是一种比较正规的笔记形式。读者把读书心得写成短下的文章、札记、随笔,既可以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又可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它是读者阅读、思考、写作有机结合的产物。

如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阅读资料时写了170多篇札记和片段,逝世后,这些笔记被发表,后来成为自然辩证法的奠基性经典。

3、摘要法

读者阅读后,把认为有重要资料价值的内容照原文摘录下来,如抄录名言、警句、公式、数据、范例、典故等。

摘录最好用卡片或活页纸,所抄内容要加注小标题,要注明出处、页数、作者,而且一定要与原文一致。

如著名作家姚雪垠为写《李白成》,读历史书籍,用蝇头小字抄卡片,日积月累竟达十五箱二万张之多。

4、批注法

读者阅读时在书面的空白处加注有关解释和评语。

批注的内容灵活,可以是对词义的理解,句义的分析,段义的概括,表现说法的说明,也可以是由此及彼的联想。

5、符号法

阅读时用符号在书上标出内容要点疑点等,既是对材料思考、分析、综合的过程,又可为日后复读、翻阅作提示。

单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或关键语句。

小圆圈○画在关键性的词语的下面。

斜线表明段内层次。

惊叹号!表示对精彩语句的欣赏。

问号?表示对某些观点和某些意思的质疑。

还可以自己创造符号,赋予它某种代表义。

6、索引法

把自己精读书、泛读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名称等总汇起来,编成数字索引。这样便于日后查找原始资料。

如:《文化民生论》朱鸿召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评荐法

读者阅读后觉得文章精彩,有意义,价值高,可写评论文章推荐他人阅读,形成共同读书、互相讨论的风气。

8、纠谬法

读者阅读时,对书中的谬误包括错误的观点和引用不当的材料等用笔记形式改正。

9、比较法

在阅读同一主题的多本书(或文章)后,把所有书(或文章)对同一问题发表的观点予以归纳总结,比较异同,作出评判而后写成文章。

做数学笔记的方法 篇5

面对自己的64名学生,经验不成熟的我总会有很多无奈的时刻,但看着他们的故事,我有一种期待,期待以后的自己也能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也能像他们那样从容不迫。

让学生感悟数学自身的魅力

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我们经常会写: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时候会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入,也会制作一些道具让学生搭一搭、量一量,但学生好像对操作更感兴趣,回归数学本身还是经常面带愁容。

在这本书中,曹培英老师提出:许多数学知识,甚至数学符号本身,都有着内在的趣味性。

在乘法学习的过程,曹培英老师就用“让学生写10个2连加的算式,再写100个2连加的算式”的困难,引出了数学中的好方法――乘法。

“为什么乘号用‘×’表示呢?”原来,发明乘号的数学家觉得,既然是同数连加,就把加号转一下,用来表示这种新的运算。曹培英老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乘号在学生的眼中有了灵性。

在备课的时候,总会思考,怎样讲学生会更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但却总会忘了,数学也有自身的魅力,只需要老师的稍加引导,就能让他们看到。

我想,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只有自己热爱数学,感受到数学中的美,才能把这种感动带给孩子吧!

学生不听课的责任在于老师

“怎样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这一直是自我反思的一个问题。是通过第一节课的震慑?是通过罚抄、罚坐吓住他们?俞正强老师的经历让我豁然开朗:学生不听课的责任在于老师!

在俞老师年轻时,曾给学生立过一个规矩:上课如果让他停下三次的话,当天放学后要罚学生静坐15分钟。在一次罚坐30多分钟后,他收到了一句话:“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是啊,学生上课不听课是对于教师最大的鞭策,不应该一味地抱怨学生不听话,而应该反思自己:如何才能让课堂变得有趣?如何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

等待也是一种好办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种情况:给一位学生讲一个问题,怎么讲都没法理解,但过了一段时间再看,却发现他已经会了。比如:在竖式计算的教学过程中,会个别学生会在计算时总忘记“商乘减比落”的顺序,不知道谁跟谁乘。但是,在复习阶段,却发现他们的计算方法基本不会出现问题了。对于这,我一直以为,是因为反复的练习而达到的。

在俞正强老师讲述故事中,我却惊奇的发现,有的时候,学生的突然“学会”是因为他们的“成熟”。所以,当什么都教不会的时候,不如尝试等待一段时间,说不定过段时间,一讲就会了。

在这些优秀教师的成长故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激情,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现在,孩子们能够通过很多的渠道“学习”,这使得他们更早地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成长无疑是迅速的。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办法跟上他们的脚步,一同成长、进步,又有什么资格教他们呢?

正是这本书让我有了想要记录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却一直被搁置,直到最近,学校要上交两篇读后感,才又被记起。真是惭愧!

高中学霸做笔记的方法有哪些 篇6

很多同学习惯于随手在课本上做笔记,方便快捷。

但,如果要写的内容比较多,或者课后又有新想法要记录怎么办?几轮复习后怎么区分堆积到一起的内容?

做到下面这几点,能让你的课本笔记清晰有条理,便于复习。

1、学会用符号做笔记

做笔记时,用一些自己习惯的符号在课本上做标记,比如三角或五角星表示着重、问号表示有疑问、箭头指向相关内容、双横线表示重点句等,这样就可以省去文字书写,再翻看的时候也比较清晰。

但是符号也不要做的到处都是,要有选择的做,不然就没了重点,做了等于没做,还会使课本变得拥挤混乱。导致在复习的时候,不能马上认清重点,当重新阅读的时候,就好比在破译密码,而不是在复习。怎么选择哪些做哪些不做呢?要在整体把握了段落或结构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标注。

2、批注或总结,语言简明扼要

把学习心得或老师讲的重点、难点,随时随手记在书上,如在原文顶部或后面的空白处、行间、佳妙处、最精辟处等。这种笔记方式,简单方便,边阅读边听课边进行,对以后的复习、巩固有着很好的提示和引导作用。

记录时可以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一些虽简短但是有意义的短语下划线,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划线,笔记要简短扼要。

同时,做笔记要迅速,不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你不可能把整天的时间来做记号,要先学习,掌握全局后,再扼要地做记号,然后学习下一部分内容。

3、相互参照法

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知识体系。比如,你发现第46页的内容与第28页的内容相互关联,这时就可以在相应的地方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上“与28页观点相似”等字样;然后再翻到第28页同样的位置,画向下箭头,写上“与46页观点相似”字样。用这种方法,就会使两种思想在你的大脑里形成关联,并在你复习的时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注意做好区分

在书上做记号的“你”并不等于复习时候的“你”。随着知识的增长或经验的积累,你在10月份觉得似乎重要而做标记的内容,可能到了12月就已经掌握而不再是重点。所以,不要一味地仅靠标记或记录学习,要有所区分,对已经掌握的内容删除标记或对还需要进一步复习的内容做着重标记。

学霸如何做随堂笔记

相对于前面说到的课本上做笔记,课堂笔记本笔记是最常见的笔记形式。课堂笔记怎么做?

很多人习惯于一上来就写,老师写什么他就抄什么,认真积极,但常常是写了满满几页纸,老师讲的什么都没听清楚,反而耽误正常学习。因此,做课堂笔记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打破传统习惯,使用框架三分法

面对一页空白的笔记本,首先用笔画出简单的“一横一竖”“左宽右窄”的框架将页面分成三个部分,最上面的地方留作标题,下面作为笔记的内容。这样,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当然,如果你能做到在不画线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分配页面的话,可以不画,以免影响整体性。不同科目也可适当打破常规来做笔记,比如历史,需要画时间轴的时候,就没必要拘泥于现在的框架。

2、养成取标题的习惯

如果给你一页你半年前做的学习笔记,你是否能一眼了解笔记的内容呢?

这个时候,标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标题可以让你无论在多久之后再翻看笔记本时,都能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介绍的方法与其他笔记法不同的地方。

标题可以一开始就取好,也可以上完课再总结;可以是开放式也可以是结论式;可以一个主标,也可以一个主标一个副标。比如“什么是过去进行时?”这类问题式标题,我们可以在课后再总结归纳一个副标题。

3、笔记记什么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笔记记哪些内容?

(1)记板书

记板书并不是要你把老师写的所有内容都抄下来,而是经过筛选和凝练,将老师表达的重要内容,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

这一部分,我们课后还可以继续补充,所以不是我们上课时记录的重点,对于手速慢的同学,我们只要粗略地记下老师讲的框架就可以了。以便通过板书来进一步掌握知识结构脉络,帮助消化知识、巩固记忆、激发创造力。

(2)记问题

有时候老师讲了到一个问题,你觉得还没弄明白,老师已经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时,不要纠结在原问题上,而是需要迅速记下来,不管多细小或对别人来说多简单,都记下来。课后,找老师、同学解答,或者自已查找相关答案,甚至问问百度也是可以的,然后把答案写在问题下面。

这样的笔记,不但有利用于课下与老师同学交流,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让复习更有针对性,还能让我们获得战胜小知识点的快感,形成良性循环。

(3)记总结

善于总结的学生,学习将更轻松。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总结能让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为己所用。

当再次翻看笔记时,达到情景重现的效果,快速掌握重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规划。

学霸如何做复习笔记

不同于课堂笔记,复习阶段的笔记,是知识点的精华,是新知的迸发,是全面系统的总结。

这时,做笔记就不要在原来的课堂笔记上添加了,可以再找一个本子,进行梳理总结、习题整理、方法总结。学习笔记是书本的延伸,侧重点是对知识点的理解,细节的打磨,适用于高一高二的同学,而对于高三的同学,复习笔记应该是对高中三年所学知识的宏观把控、多维分析,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脉络梳理和体系设计。

在一些错题集与复习笔记关系的处理上,首先要明白,这两种笔记的作用是什么。错题集主要是对易错点和难点的集中整理,提高复习效率;复习笔记记的更多的是知识体系、框架思路、方法总结或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东西等。

谈如何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篇7

一、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或心得。

摘录式:是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时的精彩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录下来, 进行语言的积累。摘录时不改动原文, 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果是报纸、杂志上的文章, 要写清楚报纸或杂志的名称、日期, 以便查找。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养成勤记的习惯。

提要式: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

心得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及时写下来, 这种笔记也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 也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一点写一写自己的见解。

总之, 写读书笔记, 应紧扣原文, 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而空谈感想, 还应联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写读书笔记,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还可以增长知识。

二、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

1. 勤查笔记严要求

对读书笔记的要求是:质量要“高”, 内容要“实”, 书写要“洁”, 形式要“新”。教师要做到每天一检查, 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高”、“实”、“洁”、“新”的要求, 将检查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 以督促学生坚持写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1) 精彩3分钟:每天利用课前的3分钟, 让学生轮流朗诵或背诵摘抄的内容, 谈谈读书心得、阅读感言等。 (2) 定期评优:定期举办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将内容新颖、书写工整的读书笔记复印贴在学习园地中, 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3) 举办主题小报:定期挑选学生读书笔记上的内容制成主题突出、版面精美、内容丰富的小报。

三、激励学生, 让做读书笔记成为习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学生有时会把做读书笔记当作是简单的“复制”, 内容随意, 书写潦草。为此, 一开始做笔记时, 教师应严格要求, 规范书写, 要求摘录的内容要富有意义和价值, 心得或感想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 让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日渐浓厚。比如, 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小练笔”,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点评。点评时, 以表扬为主, 从而让学生愿记、乐记读书笔记。

如何做英语笔记 篇8

一、专本专用,书、本结合。

有些学生在听讲时也记笔记,但只限于在课本勾抹涂写。一节课下来,课本被勾画的凌乱不堪,字迹模糊难辨。这种记笔记的方式不太好,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详细记录教师课上所扩充的知识点,所列举的例句。还有些学生,课上随便找一张纸,记录课堂笔记,课下又随便地将其夹在课本中。虽然这种方法解决了空间问题,但用这种方式所记的笔记容易丢失,不易保存。笔者认为最好的记笔记的方式应为专本专用,书、本合用。首先,每位学生应该准备一个纸质稍好,页数稍多一些的专用英语课堂笔记本。课堂专用,是为了记录的条理性与连贯性,便于今后复习查找。稍厚一些,可避免因笔记本太多,容易遗失所带来的麻烦。要求纸质稍好一些,是由于笔记本承载着每日记录,复习的重任,使用频率很高。太差的纸张容易被翻烂,也不利于长期保存。其次,做笔记是要书、本结合。对于课本上比较明确的知识,像每课中出现的生词、短语、重点句子,我们可以用笔直接划在书上。而对于教师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课外补充的东西,则需要我们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中。

二、书写要准确,工整。

记笔记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复习,所以记笔记时,书写一定要正确、工整。所记的内容正确无误,是记笔记最根本的要求,差三落四对以后的复习只会起误导作用。行文工整,利于辨认,可为以后的复习节省时间。此外,记笔记时,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最好留出一定的空隙,切不可为了省本子,将字写得密密麻麻。留出空隙,一是便于查阅,二是可以在空白处记下对教师所讲内容的评论、疑问、或由教师所讲内容所产生的启示以及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等。

三、内容有条理,详略得当。

记笔记时,一定要标明课题,以备查阅。在听讲的过程中,对于比较简单,以熟练于心的内容,没必要再记。对于不太难的知识点,记笔记时要简记。对于较难,重要的知识点,笔记要记得详细,全面些。当教师讲解重点知识时,首先要集中精力认真听,吃透教师讲解的知识。其次,手要灵活,快速记录所讲内容。特别是教师讲解时所列举的典型例句,对于理解难点很有帮助,绝不能错过。如果记得速度实在赶不上教师讲解的速度,可以在笔记本上留出空行,课下补全并标注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There be 句型时,千万不能只在笔记本中记下“⑴表示某处有某物。⑵表示某时有某事。”只记住这两句话,根本不可能会熟练使用There be 句型,所以一定要详细记录教师给出的例句:⑴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⑵There is a book on my desk.⑶There are 20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⑷There is a book and two pens in the bag.⑸There are two pens and a book in the bag.

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例⑴、例⑵后,可标注:当be动词后是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时,be动词选用is。在例⑶后标注当be动词后是可数名词复数时,be动词选用are。在例⑷、例⑸后标注There be句型采用就近原则。只有详细地加以批注,才有利于以后对知识的复习掌握。

四、及时整理。

记笔记是为了复习,决不能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记完后,不翻不看,就失去了记笔记的意义。当我们的学习告一段落,如一单元结束后,我们可以把笔记本拿出来,把知识重新整理在一个新的单元型笔记本上。在单元笔记本中,对于每课笔记中我们已熟悉的知识不再记录,只记录那些还不熟悉的东西,以备再次复习。这样单元笔记就比每课笔记薄了许多。当期中、期末考试来临时,我们还可以对单元笔记再整理,逐步消灭那些生冷的知识点,达到吸收消化知识的目的。

数学记笔记的方法 篇9

重要的解题技巧、方法及思路,对于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因此,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该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加以消化,不懂的地方,先独立分析,如果是自己理解错误,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讨。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方法和思路,课下若能主动钻研,认真探索,对于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水平将会有很大帮助。

记错误反思

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记下错误的原因,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还是粗心大意错的,并用红笔醒目地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同时标注正确的思路及方法,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记归纳总结

讲完一节课,老师会把本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作一个小结,记下每节课的小结,有助于更好的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及知识间的联系。另外,老师在课后小结时,一方面是承上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启下布置预习任务或点明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好笔记可以提前明确目标任务,做好预习准备。

记笔记,并不是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要有筛选的记。要想取得好成绩,光记是不够的,还要多看,因为笔记的内容是重点、难点、易错点等,是考试常考的和自己掌握不牢的地方,只有反复强化记忆练习,才能把知识学扎实。

做初中数学题的技巧方法 篇10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二: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

学霸,教我做笔记吧 篇11

随堂笔记

主要记录老师讲课时的关键点,如课文解析、字词句理解等,其心法秘笈就在于一个字——“快”!为了做到这一点,技巧如下:

所谓“暗号”,就是指示、标记等符号,如箭头、括号、单双下划线、波浪线、分隔符,甚至不同颜色等。记号形式没有一定的要求,有些有约定俗成的意思,可直接使用;有些只要自己能看得懂就行。

利用这些技巧,可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且还很有条理!如有没记下的地方,直接在旁边打个问号,课后再请教老师、同学。

除了能提高记笔记的速度,这些技巧还有删繁就简的作用,故不仅可在课堂上用,在预习、复习时也可以用。如预习时就可把不认识的字音标上;又如在预习或第一次复习时,有疑问或没记住的地方用蓝笔标出,听课或再次复习时发现已弄懂或记住的就不用理它,没弄懂或没记住的就再用红笔标出,下次复习时只需看红笔内容即可,省时省力省脑容量。

课下笔记

课下笔记同样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两种——每节课后的笔记和总复习笔记。不管哪一种,都需要你准备一本美美的笔记本。不管哪一种,心法秘笈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全面”;若再加一個词,那就是“系统”。

No.1 每节课的笔记需及时整理。

如果作业太多来不及每天整理,就一周一次,当然最好还是当天整理,因为在24小时内重复记忆,效果最好。

、整理的过程既是复习、记忆,又是在删繁就简。

做整理时,没记全的内容要补全,已弄懂的内容可不必再记或仅简要提及。最重要的,是内容顺序不必再按课堂笔记时的时间顺序,而是分门别类。

分类后,笔记会井井有条,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帮助自己从另一角度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No.2 总复习的笔记,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做整理。

比如把一学期,甚至初中三年学过的全部文言常用词的不同词义汇总起来,一一列出释义、词性、例句等,这是对付常考题型“一词多义”的有效方法。又如成语的汇总、文学常识的汇总、文体知识的汇总,甚至某类题型的答题技巧、作文题材的汇总,等等。

栗子君笔记小贴士

1. 不要吝啬用纸。新的主题最好从笔记本新的一页开始写;可以写一行空一行,或每页背面留空,以便随时增补内容。

2. 可给笔记编页码,自己做个目录;或在页面侧边贴上标签,以便快速查找。

3. 有些内容可做成活页的快速记忆卡,用零碎的时间背、记。

以上虽是语文笔记的技巧,但也可类比用于其他科目,甚至可用于你感兴趣的所有内容的学习。怎么样,有没有获益匪浅?总之多参考别人的笔记,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风格、自己阅读时最有效果的笔记方式,学渣“逆袭”不是梦——栗子君看好你哟!

(指导老师:申 颖)

做数学笔记的方法 篇12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出色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人格品质.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方程式.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形成了集理论、实践和思想以及方法为一体的伟大思想.“教学做合一”对中职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中职数学教学要引用这一伟大理论,将数学引入生活实践,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让中职学生可以脑、手、口都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去,体验数学,发挥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职数学;意义

中职数学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课程任务目的是让 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生活,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概念相结合,能够自主性地学习和探究数学新知识,使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一、“教学做合一”的特点

1.“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教学的核心,数学中的数和学都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其价值.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最重要,而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最重要,教人求真和学做真人都要在做中实现.做到行动、思想相结合产生新的价值作用,多动脑,学会发明创造才能产生新的价值.2.“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思想,让数和学成为一个整体.老师在教学中实现做、教和做上学,产生学做合一.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做而受教,活的学促进了活的教.3.“教学做合一”是开放的、变化的革命理论,并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顽强的生命力,可以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借鉴以及促进意义.4.“教学做合一”是一项生活法,也是我们人可以实行的.教学做合一的形成来自于教育实践,通过长久的教育实践以及验证,来实现它的应用价值.教学做合一不但可以适用于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同样可以适用于生活的任何方面.二、情境创建

“教学做合一”主要以生活为中心,是我们生活中原有的教育.数学与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产生数学,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会使数学更加生动和鲜活.让数学知识变成我们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现实,就会改变数学原有的枯燥状态,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富含生活气息.让学生能够爱学数学,感受到数学世界的无穷魅力.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相关的数学软件下载线面垂直的图片举例,例如北京天安门前的国旗和上海的东方明珠,给学生讲解升旗仪式和塔的作用.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思想,让生活进入数学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自主学习

“教学做合一”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说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可见阅读对学习的重要性.很多中职生对数学有一定的厌恶程度,他们的厌学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学会理解阅读和有效阅读.所以,只要学会数学阅读的方法,通过老师的指导性学习以及阅读材料就可以领会数学知识.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将数学技能和知识进行统一明确,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把握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将数学知识进行分解,设计成小的台阶,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目标.数学阅读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选择领读的方式,学生可以一起大声朗读,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通过课本中对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了解这一章节的中心思想,画出重点,加深对重点的理解和记忆.学生通过高效阅读,脑、手、口并用,降低了学习难度,使之更容易学会数学知识.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3~5人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选拔小组长、记录人等职务,小组成员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课本以及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同学们可以取长补短、各抒己见,通过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很多学生在课上不爱提问题,是由于学生想听却听不懂,想问却不敢问的矛盾思想.小组合作学习恰巧可以改变这一点,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提出问题经过讨论实现自我求真的意义.小组成员之间的教与学解决了学生想听却听不懂,想问却不敢问的矛盾思想.让学生可以赶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从而体会数学知识的乐趣.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带动学习较差的同学,优等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又体验了成功的快感.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共同进步和提高,训练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在教学中,老师要多加激励同学,用宽容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犯下的错误.老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全部同学,学生面对的只有那一位老师,所以老师要谦逊温和,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记住数学和老师.态度决定一切,知识改变命运.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改变学生对老师教授课程的态度,也可以说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改变学生的命运.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面对每一名同学,多与同学展开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先让学生阅读材料,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在生活中找出实例,小组成员展开线面垂直的讨论,通过判断和讨论,使学生可以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定理判断生活中的实例,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开心地学习,老师也能轻松地教学.五、点评与检测

展示可以满足人的成功欲与展示欲,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可以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做题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这时老师就要对学生多加鼓励,通过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和存在感.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可以加以指导和点拨,点拨不能面面俱到,要平均且有力.激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加强学生对知识重点的记忆.练习是产生技能和巩固知识的有力手段,也是“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形式.练习有难易之分,要从易到难,由基础到重点.练习后经过检查寻找问题再进行错误纠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和检查习惯.学生要多看书,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课堂评价就是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为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能否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难题,评价学生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测评.通过打分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强化学习技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结语 华盛顿的一所大学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却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当我做过后就理解了.可以看出,学中做、做中学、学中教和教中做的教学意义,这种教学手段也是其他工具不能替代的.只有继续把教学民主发扬光大,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教材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就可以实现中职数学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参考文献】

做数学方法选择题蒙题技巧 篇13

二.文科生数学解题技巧

方法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方法二、“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方法三、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

方法四、“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方法,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先同后异。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5.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方法五、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 “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方法六、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6个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方法七、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方法八、面对难题,讲究方法,争取得分

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而更多的问题是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两种常用方法。

1.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方法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还有象完成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讨论,反证法的简单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处理中,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顿悟,形成思路,获得解题成功。

2.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方法九、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

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择题),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程度上,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方法十、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

上一篇:大学学生会部门竞选发言稿下一篇:高中《孙权劝学》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