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优工作的当务之急及其有效策略论文(通用3篇)
教师评优工作的当务之急及其有效策略论文 篇1
教师评优工作的当务之急及其有效策略论文
本文所称的教师“评优”,特指教育行政部门从教师队伍中遴选出类拔萃者,并授以诸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称号的优秀教师。应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对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评选实践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这项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如何避短扬长,使之顺利地开展下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提三点看法。
一、客观公正:教师“评优”工作的重要保证
“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应是参评教师凭借自身的工作成绩、工作能力等实力而获得的殊荣,这一点本无可质疑。可有些地方在教师“评优”时,竟出现了这样“三多三少”不正常的情况:有一官半职的教师多,“平民”教师少;重点学校的教师多,普通学校的教师少;城区的教师多,乡镇的教师少。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叫广大教师信服。学校干部中,教学的行家虽然不少,但由于教学与行政事务一肩挑,在教学工作中,他们投入的精力就不可能不打折扣。既如此,能够“一心二用”,在教学上仍然多有建树的`干部,数量就不一定很多。而现在他们纷纷“金榜题名”,且占很大比例,这怎不让人心存疑惑呢?
至于重点学校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胜过普通学校教师一筹,理应在“新秀”、“能手”、“带头人”队伍中占重要地位,这一点无人质疑。问题是,与重点学校比,普通学校教师的总数肯定要多得多,在数量众多的这支队伍中,出类拔萃者一定不乏其人,可是这其中能够在“评优”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却是少之又少。———按理说,评选标准面前应人人平等,教师能否在“评优”工作中榜上有名,关键要看他教书育人的水平如何,至于学校规模大小、是否属“重点”当不在评选之列。不然,让众多“小庙”教师因自惭“庙小无方丈”而对“评优”工作失去信心,这样对广大教师的激励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第三,一般而言,城区教师的水平不一定比乡镇教师的水平高,或是高不到哪里去,而现在他们与掌握评选大权、审批大权的人因地理位置接近、“关系”容易密切而占尽地利、人和之便———如果乡镇教师作如是猜度,并再沿此思路引伸下去,那结果可想而知,这项评选工作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还会使不少教师怨声四起,削弱了工作劲头。由此不难看出,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惟才是评”,是推动教师“评优”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二、走出误区:教师“评优”工作的当务之急
现在各地“评优”工作的大致程序是:先由学校提供参评者的教学成绩、教科研成绩等方面的书面材料,有关部门审核筛选后,成绩过硬的便进入下一关”———借班上课(有些地方在这之前还需进行教育理论、教材分析笔试,“说课”等),这堂课上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参评者能否取得成功。
在这个基本程序中,我们可以发现它至少存在下述两处误区:
以分数论英雄,惟教学成绩是评。笔者曾听说过某重点学校有这样的一位“教学能手”,“会考”前她是这样带领学生进行语文复习的,即将几十篇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设计成题目,诸如字音、字形、字义、修辞手法、句子含义等等。课堂上一题一题地喂”给学生,第一轮几十篇课文“喂”过来,再从头至尾地“喂”它个两三轮。因历年来“会考”语文试题多出自教材,所以她这样地“喂”下来,“回报”自然是不错的。
可是我们认为,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来获取学生的高分数并不值得提倡,那高分数更不应成为她摘取“教学能手”桂冠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想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换言之,要想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能手”,他(她)首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一句话,研究如何提高教书育人的艺术。只有当他(她)能够在课堂这方田地里挥洒自如,能够以“现代化”而非“刀耕火种”的教学方式来获取好“收成”时,那才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能手”。
至于将教科研成绩与“评优”挂钩,也不能挂得太紧。现在所谓的教科研成绩多指发表了多少文章,而发表文章与善于教学二者的内涵相距甚远。不然,让作家走进课堂,那岂不都成了特级教师?
以一堂课定水平,惟评委意见是听。参评者借班上课的表现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反映他教学水平的高低,本论文来源于(www.51lunwen.org/ )但就此而一锤定音,难免有武断之嫌。因参评者在接到上课通知到正式上课的时间尽管不长(有的地方只有一天),但由于成败在此一举,所以很多参评者会请“高手”指点;为博得评委们的好感,不少参评者还会一改往日的教学风格,“乔装打扮”,精心“排练”,使接下来的上课多了不少演戏的成分。再者,评委们虽大都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看问题,但除了阅读参评者的有关书面材料及听一节精心“打造”的课之外,对参评者其它的教育教学情况知之甚少,这样以片段而非完整、表面而非深刻的印象来评判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失误常常就难以避免。
因而,要想了解参评者教学水平的真面目,“评优”工作就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应适度地延展时空:一则评委们要多听几节随堂课;二则要听听参评者的施教对象(学生)的意见,要听听对参评者的教学表现知根知底的领导、同事们的意见。如此,对多侧面多角度得来的信息加以综合,参评者的教学“形象”就会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评选结果也就可能更准确些。
三、适度加压:教师“评优”工作的有效策略
毋庸讳言,评上“新秀”、“能手”、“带头人”能够在评聘职称等方面享受某些优惠政策,这是少数参评者积极参评的原因之一。可由于功利性太强,这部分人在“功成名就”后,往往便坐享“优惠”、不思进取了。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要继续给予其优惠政策,以激励更多教师朝此目标努力,从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更要给其以适度的压力———坚决摈弃终身制,每隔二三年时间对已获得“新秀”“能手”“带头人”称号的教师进行复评,对在复评中表现较差的教师取消其称号。
如此施以适度的压力,可促使他们将压力转化成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使这支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同时,还要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以“名师讲坛”之类的形式,指定教师(或轮流)作学术交流;开设观摩课、研讨课;邀请名家讲学等等。相信,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新秀”“能手”“带头人”们互相启发,扬长去短,吐故纳新,将会使教学艺术的长青树更加葱郁。
教师评优工作的当务之急及其有效策略论文 篇2
一、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组织因素
1. 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
工作负荷量大、工作时间长是教师一个重要的压力源。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要不断适应教改的要求,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法定的八小时。过重的教学任务使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很少有机会为自己充电,久而久之,老师会觉得自己才智枯竭,成年累月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学热情下降,逐渐出现“厌教”情绪。再加上,目前学校大多把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科研的数目和教师的业绩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教师一方面必须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必须挤出时间搞科研,无奈之后就是心身的憔悴。
2. 工作性质单一。
教师做着相同的事,说着相同的话,重复的工作极易造成职业倦怠。每天都要进行重复的内容,每学年重复着同一门课程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易形成思维定势,对工作机械应付,体验不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倦怠感[1]。
3. 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当前学校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往往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没有归宿感。再加上学校往往采用片面的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起点和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可避免的挫败感。还有一些学校把对教师的评价工作教给学生来完成,学生对教师的“喜在学习古诗文后同样作了总结:“古文学习并不难,生字词先嚼烂,读读背背找特点。一词多义很普遍,词义随着句子变。做到四读即:熟读断好句,说读明人意,译读比较词意义,读背为你写作做准备。”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师生角色互换,从而建立亲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课改,落实学生主体性的教学。
“坐地日行八万里,转眼对面已成非”。面对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不断有着新的变化。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当停止学习之日,便是教学生命完结之时。
三、以“歌”激趣,其乐融融
歌者,歌诀也,“趣”,学生之兴趣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一《论语十则》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的生平,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注释,然后编歌诀帮助学生记住这位名人传: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生鲁地。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他创立。相传弟子三千人,七十二爱”程度往往会决定对教师的评价分数,学生的随意性很大,教师变得无所适从,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兴趣下降,从而导致职业倦怠。
4. 教育人际关系日趋纷繁复杂。
教育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关系的失衡都会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需要与他人交流,需要他人的理解和支持。然而由于教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彼此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冲突和纷争;工作时间长也使教师很少有时间与同事、领导交流,这些无疑会影响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再加上越来越难处理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缺乏必要的人际心理支持,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二、优化学校管理,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1.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机会,营造“有话能说,有话敢说”的民主平等的学校氛围,提倡“少一份说不准,多一份提建议;少一份强制,多一份自愿;少一份常规,多几分机动;少一些指责,多几分宽容”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情怀[2],从而强调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减轻教师被动管理的感觉。对教师的考核让途径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供专业进修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面对不断变革的教育需求,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使教师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加强教学科研能力[3],从而既精通业务,又强于科研,能有效应对方方面面的要求和挑战,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3.优化教育人际关系。
教师的健康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的,而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取决于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优化教育人际关系,首先要求领导者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榜样,对教师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合理;要及时处理好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业务能力,及时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多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等等。其次,教师要善于与同事、学生建立起贤通“六艺”。私人讲学开先例,有教无类讲“仁”“礼”。语录共有二十篇,曾参和他的弟子编儒家经典语录体,孔子的言行在里边。
这一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读《论语十则》的兴趣,并很快就背会了。整个课堂其乐融融。
种豆校园里,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日落携笔归,质量要告诫,课改很艰难,灾难无所谓,但使愿无违。有人说陶渊明懒惰才会“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我认为陶渊明的“草盛”是因为当时的气候适宜草的生长,又适宜豆的生长。再联系当时封建王朝的腐朽,在这样的气候和地域里“豆苗”怎么能茁壮生长呢?只有彻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校园“豆苗”才会茁壮成长。学生说我这五同先生是“两鬓苍苍,先发白,手上抹的是红墨水,身上落的是粉笔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常著文章自娱”。这便是教改中的“自我”。
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方向
张晓娟
(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陕西咸阳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与改革对教师要求的差距逐渐暴露出来。文章结合改革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探讨新形势下英语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方向,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素质专业发展方向
自2002年开始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过了三个阶段,即启动酝酿阶段、实施阶段和试点阶段。在大学英语改革的实施阶段,教育部成立专家组,聘请国内外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为英语教学改革献计献策,对国际上的英语学习软件和教材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四家出版社(后增至五家)研制出了具有一流水准、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英语学习软件;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改革四、六级考试;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的出现对高校英语教师素质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1.教书的素质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一般语言交际能力。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grammati-
cally correct,basically appropriate,gradually idiomatic;能够不断
适应社会需求驾驭更多英语语域和文体,不能只会ABC。
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素质。具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学、外语教学法和语言测试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素养(根据我国国情,应提倡精读一本书);具有细心观察教学过程、总结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强烈愿望;具备必要的统计知识,能在教学研究中利用统计分析作教学分析论证;具有一定的语言测试理论知识,能比较科学地命题并进行考试统计分析。
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具备学习新知识的素质。应该具备必要的和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探索并进入交叉学科;熟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和技能;掌握必要的涉外应用文知识和技能。
2.编书的素质
高校英语教师要具备大纲设计(Syllabus Design)和教材和谐的人际关系,争取广泛而有效的社会支持,减少倦怠现象的发生。
4.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尽快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机制和机构,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需求,并给予及时的援助和关怀,使教师对压力形成合理认知,学会采用积极的减压方式,有效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对那些已陷入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学校有关机构应给予及时且专业的心理干预,帮助他
编写(Material Production)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教学资料的编写,学习和积累教材设计和编排的实践经验,逐步获取主编的能力。
3.科研的素质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其定位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庄智象,2010)然而“科研似乎是英语专业教师的一个传统弱项,理工科院校和地方院校教师问题尤为突出”。(何其莘,200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教师自身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老师,教好书就是自己职责的全部。二是外语界对此的不重视。“评估体系权重偏向考核是不是国家级研究基地,是否承担了国家级社科规划项目、省部级项目,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等。量化考核导致量升质降”。
教而不研则钝,研而不教则空。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通过科研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因为教师的职业要求他们活到老,学到老;利用大学培养的自学能力补充和完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其次,掌握和讲授与时代同步的知识。新知识层出不穷,为人师者要首先掌握和了解新知识;用新知识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培养创新的能力。
最后,通过科研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自己有知识不等于会传授知识,高校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研究有效传授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鉴于此,高校英语教师要具备作项目与写论文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够出专著和译著:教材、教学配套资料、训练丛书、习题集等;能够翻译各种有价值的文学和各种科学的原著。
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要具备翻译的素质及为社会实用交际服务的素质。
二、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过去教师的工作只是一种职业,只要具备各门学科知识就可以。然而,今天仅仅具备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这样才算符合教师资格的要求。因此,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工作已经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只有教育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们重建职业信心,重拾职业乐趣。
参考文献
[1]徐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3):129-131.
[2]张勇,于跃.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预防策略,教育探索.2002:96-98.
关于体育教师评优晋级的思考 篇3
2010年, 我有幸参加了市级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参会的95%都是专职或者现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会上各个县的体育教师都对现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做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然而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体育教师的待遇、奖励、职称的评聘和评优、评先问题。绝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师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 教学、训练、学校运动会、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甚至学校的杂活都是他们的分内事, 但是收入却处于最底层。现在,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已全部量化, 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就是学生在每个教师科目上的成绩, 但是对体育教师的成绩却很难进行量化计算, 可以说80%以上的学校没有单独的体育教师考核制度, 把体育教师的考核都纳入到文化课教师考核中。由于没有单独的体育教师量化考核制度, 所以在考虑体育教师的待遇、补助和奖励、职称的评聘和评优、评先时, 均低于文化课教师。超额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令体育教师感到心酸。然而, 我校对体育教师的量化考核却截然不同, 和文化课教师进行了区别对待, 充分考虑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性, 做到了因科而异。我校体育教师量化考核工作是怎样做的呢?
2011年我校新任校长到来后, 对考核制度做了全面的修订, 并且制定了单独的体育教师量化考核制度, 可谓是春夜喜雨。如果按以往, 我校是把体育教师纳入文化课教师的考核中, 几乎我年年考核成绩都排在最后几名, 按如此下去我将“永无出头之日”。2011年我校具体的考核办法按照六大项来考评教师:师德10分;教学成绩40分;教学常规25分, 其中备课5分、课堂教学10分、作业批改10分 (因为无作业批改, 本人此项得分为0) ;教研课改15分;考勤10分和加分。没有限定最高分, 得多少分就算多少分, 并且分学期考核, 两学期的分数总和即为一年的考核最终成绩。考核办法里体育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文化课教师不同, 这才真正体现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体育教师应达到的教学成绩如下:每学期举行两次体育单项比赛, 每缺一次扣5分;指导体训队每天早上半小时的体育训练, 每缺席一天 (雨天除外) 扣0.2分, 由值周领导考核并记入校务日志;有计划地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每周至少三次, 每缺席一天 (雨天、特殊情况除外) 扣0.2分, 由值周领导考核并记入校务日志;配合学校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 由考核小组酌情量分;完成学生健康体质检测, 由考核小组酌情量分;以上工作全部达到的情况下, 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团体总分第八名得34分, 每上升一个名次加1分, 最高成绩为40分, 每下降一个名次扣1分。
今年十月份我校考核小组的成员对全镇教师上学期的考核进行了量分, 我的最终考核得分为104.9分, 排在全辅导区教师的第二名, 从经常考核倒数的我一下子窜到了前三甲, 感觉是喜出望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这应该是我事先会预料到的结果。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这与本人本学期完成的教学成绩息息相关。在今年五月份的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 我校团体总分从年年徘徊在7、8、9名之间, 一下子跃居全县小学组团体总成绩第二名, 可以说超额完成了这一项任务。每天坚持早训30分钟至一个小时, 下午再坚持训练30分钟至一个小时, 可以说是早起晚归。其他工作更是不用说, 认真备好课, 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举行了两次活动, 即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举行了师生拔河、教师抢凳子比赛, 6月24日举行了学生跳绳比赛;放假前对全镇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 及格率为98.28%、良好率为87.04%、优秀率为4.8%;每天利用最后一节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各班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在教研、教改方面, 也就是考核第六项加分项, 本人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浅谈低年级队列队形教学》论文获得县级体育论文大赛二等奖, 《农村小学田径训练的难处与思路的研究》论文获得市级优秀教练员论文评选一等奖、省级二等奖, 绘画作品《鹤游荷塘》获得县级教师绘画大赛三等奖, 其中《农村小学田径训练的难处与思路的研究》作品被县教研室推荐到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如果下学期本人依旧能按上学期的工作态度走, 下学期的考核分数一定会稳居前三甲。所以, 我觉得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是能够评优、评先的。那么, 广大的体育教师如何在评优评先中占有一席之地呢?本人提出以下的几点建议, 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1.树立完善的体育教师形象。
作为体育教师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应该值得自傲, 但切不能以此为资本, 遇事不分场合, 不分是非曲直而蛮横无礼。“拳头就是真理”的行为只能贬低自身价值。要善于时刻注意自己的修养, 为人们树立一个仪表端庄、作风正派、身体健壮而又知识丰富的智力型体育教师形象。
2.不要被冷言中伤, 端正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
正确看待体育教师这份工作。对自己要有信心, 看得起自己,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把看似渺小和平常的事做好, 认认真真工作。
3.要有好的成绩, 才能给自己加上了一个有力的砝码。
【教师评优工作的当务之急及其有效策略论文】推荐阅读:
一年级美术教师评优工作总结06-12
教师评优申请书11-03
教师个人评优申请书05-19
教师评优个人述职报告09-10
新教师主题班队会评优活动方案09-28
常乐小学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11-07
南田坪中学教师评优评先实施方案06-06
小学教师年度、评优、晋级晋职考核方案11-20
高坡乡小学教师评选评优实施方案09-23
幼儿园教学评优的工作总结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