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导游词(精选11篇)
衡水湖导游词 篇1
衡水湖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衡水湖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衡水湖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参观衡水湖。
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湖面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内57平方公里,桃城区境内18平方公里)。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西南约10km处,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市区,京开路(106国道)沿衡水湖边穿过。保护区总面积187.87km2。
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广阿泽的一部分,广阿泽包括任县的大陆泽和宁晋县的宁晋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相传,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前,在这里有一个大湖泊,黄河流经于此。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宫、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风光衡水湖在历史资料中多有记载。《汉志》中提到:“信都县有洚水,称信洚”。”《真定志》记载:“衡水盐河与冀州城东海子,南北连亘五十余里,旧名冀衡大洼。”清代贺涛《冀州开渠记》中说:“滏水自西南来,至州北境,折而东,横亘衡水界中。县城俯其南,并岸而西四五里,左转至冀州城东。地淤下,广五里,狭亦不减三里,北二十余里隶于县者曰衡水洼,南十余里,隶于州者曰海子。”清代《吴汝纶日记》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势洼下,乃昔日葛荣陂也。”据考证,上面几处提到的“信洚”、“海子”、“洚水”、“冀衡大洼”、“衡水洼”、“葛荣陂”等,就是现在的衡水湖。
衡水湖在历史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灾频繁。据《冀州开渠记》称:“冀中衡南之地无阡垄疃畛,而为耒鎛所不加者盖十余万亩也。《冀县志》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弥望,地不生毛。”故治理开发衡水湖就成了历代州官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赵煚曾在此处修赵煚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煚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知州吴汝纶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于光绪十年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六十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囟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渠为“吴公渠”。清代州学岁贡生张楚航墓表中谈到吴公渠修成后的情况时说:“自州城西北八里,尉迟潭迤东北六十里至衡水县治增田十余万亩。斥囟泽洒悉变膏沃。”,《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夏秋水盛,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词》中也有记载:“漳河水浊滏水清,二水同流静不争。中有鲤鱼长尺半,为郎伴作解酲羹。”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围土质盐渍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将衡水湖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习惯上称为“千顷洼水库”。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观,谢谢大家,欢迎再次光临。
衡水湖导游词2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内,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高贵的仙鹤、美丽的天鹅、灵巧的鸥鸟、轻盈的白鹭,翩翩起舞、悠然嬉戏,衡水湖是人间的仙境,鸟儿的乐园。
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年降雨量518.9mm。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区内有植物370种,昆虫194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7种,鸟类296种,兽类17种,浮游植物201种,浮游动物174种,底栖动物23种。在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中,尤为突出的是鸟类资源,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黑鹳、东方白鹳、大鸨、金雕、白肩雕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44种。每年在这里营巢繁殖的夏候鸟有数十万只,以须浮鸥、黑翅长脚鹬等为主,越冬的灰鹤有3000多只,雁类上万只,遮天蔽日的灰椋鸟更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位于衡水湖南岸的冀州古城建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为首”之称。汉城墙、明城墙、众多汉古墓、石碑、李三娘石磨及竹林寺飞升上天的许多传说再现了衡水湖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让人无不感慨衡水湖的神奇与秀美。
衡水湖导游词3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来到衡水观光旅游!并预祝您本次衡水湖之游顺利、愉快!
我是您旅行的导游,我叫小严,大家可以叫我严导,我将一起陪同大家游览,希望我的服务能使您满意。
朋友们,我们将要去游览的是全国著名的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衡水湖。现在我们乘坐的冀t16888绿色豪华旅游车穿过衡水市区,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冀t16888,一路发发发。衡水湖是镶嵌在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百鸟乐园。衡水湖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由人工隔堤又把它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湖泊湿地,人们亲切地称为地球之肾、地球之肺,有了它们我们才能拥有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健康的肌体。
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片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湖泊就是衡水湖了。放眼望去,不由得使人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家说,美不美?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驶出了芦苇区,快看吧,美丽的荷花淀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的就是我们衡水湖的荷花!
朋友们,衡水湖的南岸到了,绿色旅游车已经在岸边等候我们了。请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按顺序下船。现在的时间是11:30分,我们马上就要去品尝全鱼宴了。
朋友们,衡水湖之游至此圆满结束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并恳请各位能留下宝贵意见。千里送君,终有一别。期望大家下次来衡水时,让我们有缘再相会。
最后我代表旅行社全体员工祝福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再见!
衡水湖导游词 篇2
第二天八时出发,两小时的车程,自驾车直接开进湖区公园停车场。下车后,藏青色的门墙映入眼帘,时尚大气。进门后拐弯就见到开阔的湖面,水清而瑰,波光潋滟,竟产生了一种久违的隔世之感。
全家租用一艘小艇,几乎游览了整个湖区。万亩荷花景观,大多在湖滨浅滩区,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浅红的荷花亭亭玉立,编织出一幅美妙的画卷。湖中三生岛,居住着几十种珍贵鸟类,据说丹顶鹤放飞活动,异常精彩,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开放,只能望岛兴叹了。一望无际的芦苇,一片连着一片,密集分布,曲径通幽,使湖区靓丽而丰满。偶见野鸭戏水,成双成对,动静相随,湖水也因此而空灵灿烂,生机盎然。泛舟湖上,倒映出云蒸霞蔚;水天相接处,浮动着流光溢彩。湖色风光兼具秀美精致与开阔雄浑,让人感叹大自然对这方土地的情有独钟。
这种别具特色的美景,把我引进时空隧道,与五十年前“千倾洼”对接起来。上世纪的1957年夏天,我考入当时的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在入学通知书中特别注明赴校乘车路线:乘火车至衡水站,转乘汽车到达目的地。前半程很顺畅,后半程却颇费周折。衡水到冀县的班车每天一辆,平时客员不多,能够满足需求。九月初是学生潮赴校高峰,就与需求相差甚远了,我就遇上了满员停售车票的尴尬。无奈中,我和刚结识的两位同学,合雇了一辆毛驴车,行李装车,人要走路。直线最近距离,必须走“千倾洼”湖底。抬头远眺,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深黄色的地表上,点缀着一圈圈不规则的白色图案,这就是干涸百年的“千倾洼”的基本色调。从北端走到南头约五十华里,没有见到一垅庄稼,没有听到一声鸟鸣,只偶尔看到一束束的碱蓬草、一丛丛的红荆棵等耐碱植物。正如清代《冀州志》所载:“方四十里,作囟弥望,地不生毛”。经过五小时寂寞而又疲惫的跋涉,终于到达将要就读三年的学校。
我国历史上,对千倾洼曾多次治理,趋利避害是造福地方、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唐代和清代的州官,均有治理的记载且有成效。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衡水湖重新治理启动。在千倾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开挖引水渠等,几年治理初具规模。我就读的学校就参加了这次治理工程,把淦阳河水通过开挖渠道注入千倾洼。我校负责的土方工程,时间要求急迫,须昼夜施工。我们以年级为单元,分做三个批次,每批次施工八小时轮换,人休工不停。鏖战三昼夜,试水畅通才返回学校。之后,又陆续调整、扩建,逐步将千倾洼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系统水库工程,历史上的“千倾洼”成为时代进步的见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蕴藏着很高的生态生产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环境效益。衡水湖区域既有天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又兼具碧波万倾的灵性美景。
与湖光水影相对应的,是衡水湖及周边地域丰厚的历史底蕴,记载着文明信息的许多古迹遗址。三国时期袁绍曾在湖的南岸冀州古城屯兵百万,是抗衡曹操的根据地。袁被曹歼灭后,衡水湖成为曹操南征吴越的水军基地。冀州古城建于汉高祖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北宋时期将城扩大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有增修,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为首”的殊荣。古城周边有众多汉代古墓,民间流传着古冀州和千倾洼的种种传说。历史积淀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体悟着历史文化的厚重。
回忆起来,衡水湖的历史文化,有的就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就读的学校就座落在古城北部,校园围墙北面不足十米就是古城墙遗址。站在北教学楼二楼西眺,就能欣赏西段城墙遗址全貌。千百年来,由于风化和雨水浸蚀等原因城墙已残缺不全,起起伏伏,断断续续,高约二米至四米,基底很宽,顶面有的荆棘丛生,有的夯土裸露,有的成锥体形残墙,给人以苍凉之感。每学期一次的劳动周,如果去菜园就要从一个平缓的斜坡上翻越城墙遗址。在翻地或耕种中,常常发现碎铜烂铁或建筑残件,都当做垃圾清理到田边或地头,每块菜地都有一堆或几堆。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唐砖汉瓦,或三国时你征我伐的武器残迹。但在那个文物沙漠时代,没有人去触碰这个“禁区”。我们的班主任姓赵,是一位历史教师,对冀州古城的沿革、当地的故事传说,进行地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与当时的大背景不相适应,因而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更谈不到研究成果,后听说回原籍江苏任教了。
如果站在大操场北部城墙遗存最高处,就可遥望“竹林寺”遗址。该寺历史上曾三面环水,夏秋季节时有海市蜃楼出现,故名“悬空寺”。据说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曾任冀州刺史,颇有政绩,为纪念他而改名“竹林寺”。我在此读书三年,没有想也不敢想做些考古方面的功课,回首往事,确是一桩憾事。
衡水湖享有冀中明珠、京津冀最美湿地等美誉。如果用《长恨歌》的诗句概括和比喻,那就是从过去的“美在深闺人未知”的“千倾洼”,显现天生丽质,成为今日“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衡水湖了。
空中掠影衡水湖 篇3
采访前我想象中的衡水湖应该是烟波浩渺、渔米之乡。几次采访拍摄下来,衡水湖以及祖祖辈辈生息在它周围的百姓中许多说不完的故事,让我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摄影人能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当地百姓的生活和风土人情是我乐此不疲的事。在拍摄衡水湖的过程中,我感到地处平原没有制高点的湖区,很难拍到独特视角的标志性片子,如能有几幅高角度鸟瞰湖面的图片就好了。而要实现这一想法就只有航拍了。
那天,机会来了。恰逢在湖边上有一航空观光项目,轻型飞机在湖边不停地起降引起了我的注意,经保护区领导与对方协商征得同意后决定借机航拍衡水湖。
了解了当地的风速和落日时间后,我决定当天下午三时登机航拍。可是,这次采访拍摄衡水湖事先并没有航拍计划,摄影器材我只带了135相机,因嫌120相机太重就没带,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下午三时整,我驱车来到湖边,将爱车停在了离飞机五十米以外的地方。这是一架蜜蜂四号小型飞机,坐这样的飞机还是头一次。我没有马上下车,就在车里一边整理航拍用的相机和胶卷,一边在脑海中过目航拍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曝光组合。考虑到飞机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我带了一台数码相机、一台胶片机,连同相机里的三个反转胶片,我想大概够用了。出于紧张和一种说不出的复杂心理,我把摄影包和车内其它杂物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将车上好防盗锁,甚至脑子里闪过把车钥匙留给一起来的同事的想法,但最终没有这样做。为减轻紧张而复杂心情,戴上墨镜后,我在车内静静地独自坐了足足有十五分钟。这期间除了我还要等一会儿光线外,又给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打了电话,告诉他我在何处并马上要登机航拍……几年前他随执法人员进入可可西里围剿偷猎者时也同样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他的去向。这一刻,我体会到了他当时的心情,待心情稍事平静后,我下了车朝着飞机走去……
我要乘坐的“小蜜蜂”满员三人,看上去很单薄,机翼是布质的,人坐上去上半身要全部露在外面,靠一根安全带缚住身子。在别人的帮助下我扣好安全带,在等待起飞的时间,再次检查了一下相机和胶卷。飞机的隆隆发动机声在脑后响起来,接着在临时作为跑道的废弃柏油路上渐渐加速,一瞬间离开了地面,此时的我既紧张又兴奋。当飞机进入平稳飞行时,脚下的壮观景象已将我的紧张情绪一扫而光,随之进入兴奋的拍摄状态。
空中鸟瞰衡水湖,五个形状各异的岛屿撒落在湖面上甚为壮观,我一会儿用数码相机拍,一会拍反转片,很快一卷反转片就拍完了,在风速极高的空中换胶卷还真有点难度,我弯着腰尽量把头埋在前排飞行员的背后,拆下拍完的胶卷先用牙咬着,待新胶卷装完后,才敢抽出手来把拍完的胶卷放在口袋里拉好拉链,唯恐一旦失手胶卷就会掉到机舱里。我身高体胖,每次侧身或探出机舱拍照,总担心飞机也会随着我的运动方向而倾斜。况且每次只要探出身子远离飞行员后背遮挡,风速立即加大,对我持稳相机极为不利,进而影响成像质量。
飞机在一百、二百、三百米高度各绕衡水湖飞行了一圈,每次绕圈或提升高度,我都会按起飞前飞行员交代我的手势来拍打飞行员的左肩或右肩,因为他的话我能听到,而我用多大的声音喊话一般也会被极高的风速带到机尾去了。在这极短的三圈飞行中,我用中广角和长焦镜头一阵猛拍,湖周围的村庄、城市,甚至淹没在衡水湖底几万亩农田的形状也通过芦苇和蒲草的分布格局显现出来,一条条一块块,我设计中的衡水湖独特的标志性画面都已收入镜头。
看到反转胶片只剩下十几张了,我示意飞行员再次升高,飞机在距地面450米的高度绕衡水湖又飞了一圈,落日余晖中,湖周边学校的学生们在操场上玩耍的画面清晰可见。当我看到夕阳中湖面上的点点渔船形成了极佳的光影效果时异常兴奋,这不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吗,我急忙又示意飞行员再绕一圈,以便寻找最佳拍摄角度来拍摄我渴望的光影,但飞行员告知快没油料了,为了安全必须返航。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已整整飞行四十多分钟了。飞机渐渐飞离了湖区上空,我只能无奈地扭过身子对着远去的湖面将相机里的反转片全部拍了。
推荐精选的衡水湖导游词 篇4
中午的湖也极美,湖面上有许许多多的天鹅,它们正在湖面上开心地嬉戏。太阳照在湖面上,它好像在看看自己帅不帅。偶尔湖面上还泛起一丝丝波浪,给这热烈的时刻凑上一脚。
夕阳西下的时候,湖面上刮起了一阵阵的风,大树被风吹得左晃右晃,时不时还刮下几片树叶,那风景,真令人凌乱!树叶在风中变成了一只只蝴蝶,有的两两挤在了一起,打着旋儿在空中舞蹈;有的独自一片在风中凌乱地飞舞,这场景,真令人目不暇接。
衡水湖的夜晚美得宛如仙境,夜色为湖披上了一件朦胧的纱衣。在那些大树的身上,好像戴上了许许多多的首饰。这时,风在湖面上刮过,湖面上还能泛起小小的波浪,躺在衡水湖边上的草坪上,轻轻一嗅,便能闻到花的香味,那花的香味沁人心脾。真想在这里做个美美的梦。
衡水湖是镶嵌在华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大自然恩赐于人类的百鸟乐园。人们亲切地称为地球之肾、地球之肺,有了它们我们才能拥有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健康的肌体。
衡水湖导游词 (五)
我是衡水人,衡水有一个地方特别有名,那就是衡水湖。
故乡的湖是娴静的,好似一块由天庭落下来的美玉。有风时,还时不时泛起几层波浪。湖里的水清澈透明,有的地方还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
衡水湖散文 篇5
一到夏天便想起了水的清凉,这些年的夏天几度去海边,去江边,去西大洋,黄壁庄库区,去白洋淀等处看水,既是源于对水的喜欢,也是为的体味和寻找水的那一份儿清凉。今年六月再去衡水湖。有水的地方就有绿色,就有鱼、鸟等生命的栖息,也就有了生机。
衡水湖作为华北地区第二大湿地,和白洋淀一样,绿色显得更多一些。驱车赶到衡水市,再沿中湖大道行驶约20分钟路程,到达湖西面的长堤。堤面沥青铺路,路虽窄但路面还算平坦。路面西侧种下的黄色的野菊正在开放,小花看上去不是多么鲜艳夺目,但有一种平实的感觉。湖堤东侧的堤坡多是一些当地的常见树种如榆柳杨槐等做植被,正可谓是这“杨柳岸边”,也有外地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按区交织分布,倒也茂密。走下堤坝,穿过这一植被带,即可见到湖边的芦苇。岸边的芦苇更是严密茂盛,进入一人多高的苇林,闷热难耐,密不透风。走出这芦苇带才是湖边的湿地。
一路继续沿堤面前行,寻找湖岸码头。前方有人群车辆聚集,依序停车。见一片开阔地带有如广场一般,喧哗热闹人声鼎沸,远远望见停靠在湖边的游船。不时有人与你上来搭讪,介绍些衡水湖的景点及特色,并不失时机地推销自己的游船使用价格。趁机与船主商定游湖路线,我和妻子便登上游船,船工摇浆开船驶进湖中。
走近苇塘附近,有野鸭结对悠闲的嬉戏,时而双掌拨水,时而鸣叫。听到小船的发动机轰鸣声后双双飞离水面。苇塘边上就能听到塘里的鸟叫。苇塘的水道宽约三五米不定,小船行走顺畅。两边的芦苇高出水面一米多,在水中轻轻摇曳,仔细观察芦苇的摇动,是由湖水受到游船的冲涌推动苇子晃动而非被风儿吹动,大片的苇荡蜜而不透,感觉一丝风儿也吹不进来。水面下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水藻和其它各种水草漂晃,不时地见到鱼儿在水中游动,大个的.草鲢有一尺多长。苇塘上空鸟儿飞来飞去,有起有落。船工介绍了几种苇子的名称与用途,意思是说有的用作编织苇t,有的用作打苇苞,还说有的要运送到山东那边,说是到了那里可以编织苇鞋,值钱着呢,由于船工操着冀东南的乡音和方言,听不明白也就懒得再问。说着说着,突然一对白鹤腾空而起,由于高高的芦苇遮挡,一会儿飞得不知道了去向。
小船儿驶出苇塘时,苇边的几只鸳鸯没被游船惊扰,看到他们继续一对对的旁若无人般亲昵着,我们不忍心凑得更近打扰。缓缓离开这里进入一个望不到边际的宽阔水面。水面水清而碧,波光潋滟。不时的有小船穿梭在水面,突然一艘快艇驶来,由远而近依次惊飞了那些叫不上名称的水鸟。快艇离开后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妻子见水面清澈,干脆脱下鞋子,赤脚伸入水中,随船划出两只脚的水痕。天阴着雾气重重地笼罩在宽阔的水面上,更显得有些神秘。
小船儿到一个小岛,岛上茂盛的树林依然是鸟儿的天堂。树叉上的鸟巢里大大小小的鸟儿俯卧在巢中一动不动。地面上的各种鸟儿却不时地来回走动,白鹳、白鹤、野鸭等还有更多的唤不出名字来。说是也能见到小天鹅,大天鹅等珍稀鸟类,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种,今天不是很有运气,没能看到天鹅的身影。草丛中也不时看到裸露在草颗外面的鸟蛋,鸟卵有大有小,大的比馒头还大,颜色也是多种多样,人们不忍心拾起来取走。
离开小岛,小船儿加速前行,迅速到一座木质的栈桥。栈桥边有一艘停泊在水里的木船,几个皮肤晒得黝黑的男青年靠在船沿,依次提起手中握着的黑色尼龙丝细密编织的连接在一起的袋子,提出最后一个袋子时,看到有的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鱼虾出现,约有七八斤之多,随即倒入木船上的水桶里。
离开几个捕捞青年,估计十多分钟时间,已是杨柳岸边驾船远,荷莲池塘舟近。小船儿来到了一片荷塘。季节有些早,荷花开得不多,荷包却不少,大片的荷叶也已长成。浮萍舒展地铺开,浮萍上的水珠儿滚动着,在碧叶的映托下晶莹剔透。被人们揪掉花蕾的莲梗分插在大片的荷叶之间。对着荷包与浮萍拍下了几张照片后离开荷塘。
衡水湖的作文 篇6
春天,小草悄悄地探出头,使劲儿地伸着嫩绿的小手。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嫩绿的柳丝像一群淘气的小娃娃,你碰碰我,我推推你,在微风中欢快地玩耍着。衡水湖没有了冬天的寂静,小声哼唱着春的奏鸣曲。
夏天来了,花草树木长得特别茂盛,一阵风吹过,花草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树也长出了大片大片的叶子。湖里的荷花竞相开放,粉色的荷花在大大的、绿绿的荷叶上面非常好看。此时,湖水也变成了深绿色,微风拂过,湖面上漾起一道道波纹,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秋风把花和树叶吹成了黄绿色,荷花也已凋谢,墨绿色的`荷叶上是一个个莲蓬。湖水显得更清澈了。天上的朵朵白云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傍晚,渔民们划着渔船满载而归,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了冰,整个衡水湖就像一面大镜子,又像是小鱼的一床厚厚的棉被。我们经常会穿着冰鞋来滑冰,可开心了。
环衡水湖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篇7
衡水湖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河北省衡水市境内, 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 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2003年6月, 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景观独特,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东湖水域开阔, 有典型的湿地水域景观, 西湖滩涂沼泽连片, 泛舟芦苇荡。衡水湖鸟类达283种, 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50种, 每年春、秋季都有极具特色的观鸟景观。
衡水湖地区历史悠久, 是古冀州文化的发祥地, 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冀州西汉古城强遗址、竹林寺遗址、宝云塔遗址及建于清乾隆时的安济桥, 都是千百年来的衡水人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衡水湖周边地区的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如衡水三绝 (冀派内画鼻烟壶、宫廷金鱼、侯店毛笔) , 以衡水老白干酒、饶阳杂面、深州蜜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 以及代表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深州形意拳、武强木版画、董仲舒文化等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
二、环衡水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景观开发、保护力度不够。
(1) 自然景观保护、监管不到位。湿地有生态的脆弱性, 随时面临自然或人为的干扰。据测定, 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 衡水湖湿地面积减少了60多平方公里。衡水湖水域正在遭受生活、工业、农业、养殖、外部污染等多种污染, 内陆封闭型湿地自净能力差, 一旦污染, 很难恢复。淡水渔业资源不断减少, 电鱼、毒鱼、捕鱼、捕鸟等违法现象屡见不鲜。过量的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受损, 湖水自然平衡的生态受到破坏, 国家珍稀保护鸟类也因食物减少生存空间缩小。 (2) 景观周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衡水湖围绕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 提供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太少、规模太小、标准不高, “吃”上没有响当当的特色食品, “住”上没有高中低档完备的住宿机制, “行”上没有成体系的精品路线, “游”上很少有让人难忘的精美景点, “购”上没有特色的产品及纪念品, “娱”上少有可以让人消费的娱乐景点。 (3) 历史人文景观保护力度不够。衡水现有的历史人文景观不在少数, 但是开发保护起来, 并作为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几乎没有。宝云塔建于宋代,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如今寺庙的凋敝与冷清和它千年古刹的身份实在不符。冀州古城墙、竹林寺遗址、以及几个古代墓冢, 也都存在保护不力的问题。
2. 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衡水湖的各种“头衔”引来一些外地游客。但是衡水的各种旅游资源还未被整合联系起来, 游客只是纯粹的游湖, 旅游路线、旅游纪念品、旅游服务都还没有形成体系。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游客休闲享受的满意度不高, 吃不好、住不下、行不美、游不爽、购不了、娱不乐, 很少会做回头客。对衡水旅游业的直接影响就是收入和效益上不去。2012年全年衡水湖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比2011年增长25%, 旅游总收入1.1亿元, 增长22%, 但是景观相似的近邻白洋淀景区截至2011年7月底, 旅游接待人数超7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3.3亿元, 人均消费和总收入远高于衡水湖。
3. 宣传力度小, 一些景观知名度不高。
衡水旅游局只有一个微博来发布一些公告, 衡水旅游网连像样的景点介绍都没有, 更鲜见制作专业、精美的宣传片和广告片。衡水市对旅游业的宣传也错过了很多良机, 比如2012年9月衡水市承揽马拉松比赛, 能搭上这样的国际赛事, 应该狠抓机会大肆宣传, 无奈宣传的力度和结果都很让人失望。因此衡水各个景点的知名度很低。很多来衡水求学的外地学子在衡水学习两年仍不知衡水有许多景点, 甚至不了解冀派鼻烟壶是衡水一项特产。
三、策略研究
1. 加大建设力度, 将衡水湖打造成衡水市旅游业的名片。
当下衡水市要积极推进景区的评建工作, 将衡水湖这一品牌打造成衡水市旅游业的“靓丽”名片。对于政府来说, 首先要制定发展旅游业的引导政策, 加大财政资金拨放力度, 保护衡水湖的湿地景观和各类自然资源,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将景区由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型, 让游客“慢下来”、“静下来”、“住下来”, 推动衡水市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共赢。其次, 要通过以政府资金诱导私人资金投入, 以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这些产业的自主发展。
2. 整合衡水湖旅游资源, 推动衡水市旅游业产业化发展。
衡水湖除拥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 还有不少可作为旅游胜地的历史人文景点, 比如竹林寺、宝云寺、董仲舒故里、年画博物馆、内画博物馆等。如果将这些旅游资源整合, 形成衡水市旅游精品路线, 使游客在欣赏美好自然风景的同时再享受一次历史文化的视觉盛宴, 那就将旅游的境界体现到了极致。在此基础上, 在各个景点推出当地的特色小吃和大宴, 制作精美的旅游纪念品, 比如衡水湖咸鱼、武强年画、中小型鼻烟壶内画、候店毛笔等等, 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 不仅能使衡水市的旅游品牌推广成功, 更能为衡水市的GDP抹上重重一笔。
3. 加大衡水市旅游宣传推广力度。
为了吸引游客到衡水来, 旅游业的宣传必须“走出去”, 让众多的“非衡水人”了解衡水市旅游业的独特景观和旅游的美好享受。首先确定环衡水湖地区有代表性的物品作为吉祥物, 并设立衡水湖节, 在节庆时整合各种旅游资源进行庆典, 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广告片在各大媒体上进行宣传;其次, 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交易会和博览会, 承揽各种赛事, 展示环衡水湖地区特色产品;再次, 在各种宣传品和旅游纪念品上广泛使用统一的宣传口号、吉祥物、标志, 比如:广告栏、旅游手册、导游图、各种纪念品等, 通过这些手段提高衡水湖的知名度, 体现衡水湖地区的旅游价值。
摘要:衡水湖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10年, 但旅游业的发展仍不理想, 本文通过对环衡水湖旅游业发展中问题进行分析, 找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业,产业化,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刘国荣.衡水湖旅游的SWOT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 2010 (4) [1]刘国荣.衡水湖旅游的SWOT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 2010 (4)
衡水湖揭开一幅人水关系的变迁图 篇8
水库也能申报世界级保护区?
第一次到衡水湖是2004年11月。当时,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提出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按照程序,我们组织了几位专家进行申报前的“资格”审查。专家组到达的第二天就驱车前往距离保护区核心区最近的一个村庄——顺民庄。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北省,能有一个七八十平方公里的大湖,肯定是倍受关注,也肯定会成为保护的对象。一路上汽车在一条把村落和湖泊隔开的极为简易的公路上行驶。从这样一种村、水、路的格局可以看出,这里的入水关系甚为密切。这在其他湖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里是不多见的。我们后来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来到顺民庄,我们下车察望不远的核心区,这时候围上来几个看热闹的村民,从与他们短短的交谈中,我们第一次听到他们把衡水湖叫做水库,在四五十年前修建这个水库时村子里的老百姓曾经搬离过。这几句话立刻触动了专家们的神经,大家在车上便议论开了:如果是水库的话,能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吗?而手头上所有的资料都没有提到衡水湖是个水库,保护区的陪同人员认为不是水库,因为历史上这里名叫千顷洼,是个自然洼地。于是,摆在专家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成了衡水湖到底是不是个水库。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破解,因为毕竟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很快,我们从县志上,从与老百姓、当地农场和水利部门的访谈中得到了结论衡水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库。水库是1958年修建的,当时政府成立了跨越三个县的灌溉工程委员会,动员了三万四千民工,大干38天,以大跃进的速度完成了水库修建。为了修建水库,三个村庄的全部农田被淹没在水里,农民变成了渔民。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国营农场——冀衡农场的大部分耕地也进了库底,农场最终改行变成了化工企业。至于干顷洼,它的原貌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后来也专门作了考察。在水库西边的十几公里以外,我们找到了真正的千顷洼,它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低的地方积留着雨水,高的地方散生着耐盐碱的柽柳灌丛,被周围新开垦的棉田包围着,断断续续,已不再连片,加起来也就十几亩地的样子,远不是想象中的浩瀚干顷。陪同告诉我们,几年前这里还没有开垦这么多棉田,再晚来一两年也许都会变成棉田,干顷洼就消失殆尽了。我们当即建议保护区人员把这片荒地作为自己珍贵的历史档案保留下来。当然,我们不会放过拍照的机会,为昔日的千顷洼留下了也许是绝版的影像。
巧的是,我们能够有机会乘上连驾驶员算上只能乘坐三个人的小飞机,在衡水湖上空转了两圈。鸟瞰衡水湖,为我们的结论进一步增添了证据:顺民庄由一条公路连着伸进湖心。这里的村水格局告诉我们,是先有的村,后有的湖。就连湖里生长着的芦苇都显现出当年耕地堰埂的轮廓。我们的摄影师于永钢在飞机上记录下了至今深深留刻在衡水湖上的这一人为的历史划痕。后来,我们在向衡水市领导作考察汇报时演示了这张照片,几位市领导都为之惊叹。这张照片也结束了关于衡水湖来历的争论。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能不能把一个水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是专家们从未遇到过的问题。那几天,每天晚上专家之间的激烈讨论都要延续到深夜。最后一致认为,坚决支持申报。理由是:自然保护区不应当只建在无人干扰的地区,在受到人为干扰需要恢复和加强管理的地方,也可以借用自然保护区的手段和方式。与保护型的自然保护区相比较,这是一类管理型的保护区,建立这样的保护区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必要,更具有挑战性。这样的思路如果能够实现,将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至于是否能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和批准,那已经是次要的问题了。这就是专家们的结论。
价值在变化,负荷在加码,开始靠调水维持
我们第二次来到衡水湖是2005年1月。这次是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衡水湖建水库以来的历史。但是,触到最初建立水库那段过程,我们遇到了麻烦。因为县志和档案馆留下的记录太简单,许多事情我们不得不去寻找当事人了解。而不成想的是,找到当事人成了最大的困难。因为最初建水库是47年以前的事,许多人已经不在世了。当时衡水湖灌溉工程委员会的15人领导小组,现在只剩下3个人,这3个人又因年事已高记不清楚事情了。我们每天的调查就像是在破案侦查,每当找到一个知情者,大家就会欣喜若狂。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在许多时候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要立足于对事实的全面了解。随着我们不断地“破案”,一个认识和看法逐渐显现出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赋予衡水湖的价值在变化,衡水湖的负荷在不断加码,水的危机却在发生,不得已开始从外调水维持。
自从1958年,人开始了对衡水湖的大规模干预,昔日能够自然吞吐洪水的千顷洼,在人们的眼里是一片遇雨即涝,无雨即旱的盐碱滩,那时的盐碱滩高的是荒地,低的是农田。农民的日子靠的是广种薄收,有的地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为了把它建成旱涝保收的良田,千顷洼被人工堤坝围建成了水库,并从那时改名为“衡水湖”。我们有幸拜访到了衡水湖的命名人,张茵昌,那时他是衡水大县的县委书记,修建水库的指挥者。他说:“那时全县每亩地的粮食产量只有23斤(16两1斤),收一亩地的麦子一箩筐就背回家了”。回想起那时对千顷洼的大规模人工干预,没有人认为是不合理的。当年饱尝洪水和干旱之害的老百姓,包括那些土地被水库淹了的老百姓,现在也还说当年修水库是件好事。但是,1958年修建起来的水库几乎没有派上用场,1962年就弃水还耕了。据说是因为排水不畅,造成周边土地盐碱化。在1958到1978年的20年间,衡水湖蓄水,放水,又蓄水,又放水,折腾了多次,有人说与老天爷的旱涝有关。其实,是水库的蓄水排水能力不完善,说到底是在这20年时间里,人在不断地与水打着一场“拉锯”战。在“拉锯”中提高着对水的干预能力。1978年以后,水库建设得比较完善了,衡水湖就没有再放过水了。一直到1994年,衡水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农业灌溉。但是,从那以后开始变了。
衡水湖属于海河水系,它的水来自于太行山,经过衡水湖后注入子牙河,再进入海河。但是由于多旱,再加上上游修建了大小水库几十座,层层截水,衡水湖的水早就“失衡”了,根据国际标准,一条河流的用水量不能超过其总水量的40%,否则就失去自净能力。海河的用水量已经超过95%。衡水湖身处这样一个流域,它的水源补给已经断
绝。1985年开始跨水系调水,曾经从卫运河调过水,但是因为卫运河本身的水就不足而告终。从1994年起,衡水湖开始从黄河调水,而黄河的用水量也已经超过40%,这无异于从一个贫血病人身上抽血输到另一个贫血病人身上。从黄河调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艰苦的谈判和论证。望着黄河水进入衡水湖时,人们有一种胜利的喜悦,有人说:“衡水湖因引黄河水而美丽”,因为那时衡水湖的水污染严重,流进来的黄河水可以起到稀释作用。但是,衡水湖从此过上了靠输血维持生命的日子,这是衡水湖命运的一次颠覆性变化。能够从黄河调出水来的真正原因,是为解决整个华北地区缺电的问题。1995年衡水市发电厂建立,而发电厂需要源源不断的冷却用水。据了解,发电厂一年要用水1000万立方左右,但是加上路途的渗漏和蒸发,每年要从黄河引进成倍的水量来保证对电厂的供应。自从调用黄河水以来,衡水湖停止了农业用水,它的价值第一次转向城市,担负起了城市供电使命。
本来衡水就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因为地表水不足,城市用水早就不得不开采地下水。但是到了2002年,城市用水量已经达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3倍。地下浅层水和深层水都被严重超采,导致地面下沉,地下水位以每年2米多的速度下降。地下水的严峻形势迫使人们又不得不回到地表水上来做文章。于是,衡水湖被作为饮用水资源进入人们的视野,一座新建的以开采衡水湖为目标的饮用水厂已经迫不及待地坐落在湖畔,只等扩展湖区以后就投入使用了。衡水湖,这个已经不得不靠着外流域来补给水源的水库,又将要担负起供给城市饮用水的使命。
原来叫水库,现在叫湿地了
2000年,发生了一件关平衡水湖命运的事情: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了。在一连串的名字中,“湿地”二字新鲜抓眼,从此“湿地”这个词在衡水湖的老百姓中叫开了。见到保护区管理局的人来了,老百姓会说:“湿地的人来了”。在他们眼里湿地是保护区管理局这个单位的代称。老百姓并不真正理解湿地的含义。在我们访问当年修建衡水湖水库的指挥者和衡水湖的命名者张荫昌时,他问我们:“为什么原来叫水库,现在叫湿地了?”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好,把水库叫做湿地,标志着人们对衡水湖价值的看法开始发生根本的转变。
这里我们不必咬文嚼字地去抠湿地的定义,湿地指的是一种具有水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它其中的动物植物和所有的环境因素。湿地有各种类型,如沼泽、湖泊、河流、河口、水库、鱼塘、稻田……当我们使用湿地这一名词时,我们说的已经不仅是水,而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这意味着,当衡水湖被作为湿地保护起来的时候,在人们的眼里它已经不再局限于灌溉、发电和饮水的价值了,栖息在它范围内的鱼、鸟、植物和它的生态净化功能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了。然而,衡水湖这块特殊的湿地与一般的自然湿地还不一样,它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怎么管理?这是衡水湖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于是,2005年4月我们第三次来到衡水湖。这次我们请来了一位对水库这类湿地有过研究的专家关卓今博士。
前两次我们就听顺民庄的老百姓说过,这两年夏天出现了湖水反臭味和鱼成群死亡的怪事。这种怪事多发生在天气闷热的日子,闷热天一过去就好。还有的老百姓说,这几年不知是从哪里带进来大量的蒲草在湖里疯长,没有人力去收割,都沤烂在湖里,把湖水弄臭了,水质比原来差了。还有人怀疑说这些蒲草是随黄河水带进来的。听了老百姓的这些说法,我们估计是湖水富营养化的问题。
沿着前两次得到的线索,我们再次访问了顺民庄的董海水,并同他一起乘船到湖里查看。来到现场,关博土说:“很清楚,这就是湖水的富营养化现象,而且比较严重了”。“富营养化是什么?”董海水问。关博士说,富营养化就是湖里的氮、磷营养物质过多了,引起藻类和水生植物疯长,使水质变坏了。关博土又讲了富营养化是怎么产生的,应当怎样防治的一些常识。董海水急着问具体的治理办法,关博士说:“关键是想办法把疯长起来的水萆消耗掉。”董海水听着不住地点头说:“水草多了,我们琢磨着可以多养吃草量大的草鱼,草鱼卖的价钱还高。另外还可以收割蒲草编制草席草鞋……”飘荡在芦苇荡里,小渔船上的“讨论会”十分热烈。科学家走到最基层与百姓对话太有必要了,这样的对话越多,现实中的问题就会越少。过去人们只顾利用衡水湖的水,却很少把衡水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去考虑它的健康问题,更没有想到应当定期为衡水湖做“健康体检和诊断”,并且开出处方来。否则,衡水湖的健康真的出了大问题,它还能担负起那么多沉重的使命吗?看来,避免出现大的生态健康问题,需要增加科学与社会的对话。
湖水发臭和鱼成群死亡的现象使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湖泊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有一个自身健康的问题。索取它的时候,别忽略了它是否健康这个问题。水库变成湿地的意义在于把人们的视角加宽了。
从200多公里外搬运来的保护区
2005年底,就在我们即将完成对衡水湖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考察之际,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进入冬季的衡水湖眼看着它的水就要全部用光的时候,也是每年需要调水的时刻,一个延续了10年之久的“引黄入衡”工程嘎然而止。这个消息使我们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这意味着我们正在申报的这个保护区今后是否还能存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们决定第四次走进衡水湖。
当我们到达衡水湖时,又得知形势已经“柳暗花明”,危机已经过去,一个从衡水湖流域上游的岳城水库调水的方案已经确定,协议已经签署,调水立即进行。这个使我们虚惊一场的结果,却是衡水市政府付出了艰难努力之后换来的。这是后来我们从衡水市水务局副局长郑秋辉那里知道的。
听说,新华社一名记者曾经来到这里提出了一个很困惑的问题:80年代后黄河以北好多湖泊都干了,为什么衡水湖没有干?郑秋辉告诉她,衡水湖作为北方的湖泊没有干枯同这里的电厂建立有很大关系,电厂为了要发电,就必须花钱买水。没有电厂,就没有衡水湖,就没有这里的湿地保护区。原来,调水的费用是由发电厂来支付的,保护区是搭了发电厂的便车。而这次我们所关切的保护区危机的化解,与电厂的利益和动力是分不开的。
我们有幸赶上了岳城水库开闸放水的典礼。典礼并不隆重,没有寒喧的讲话,但是衡水市的主管副市长从百里之外赶来剪彩,并亲手启开闸门。在场的大概只有他和他的水利助手能够真正感到那是如释负重的一刻。
“今年(2005年),天津地区因为降雨多,那里的两大水库都已蓄满了水,可确保天津两年内不引
水……这一下子,衡水湖没有便车可搭了,我们不得不开始寻找第二水源。”几天后,在调水前线忙碌了不知多少个日夜的郑秋辉,终于能够坐下来,对我们讲述起这个刚刚度过的艰难时段。他说,这次调水不但是要保障电厂用水,并开始考虑今后衡水市居民的饮用水,所以对水源质量要求更高了。他从如何在极度缺水的现实中寻找保证能够供水而且水质干净的水源,讲到如何在岳城水库到衡水湖之间这个“有水皆污”的地区拼凑出一条“生态输水线”,又讲到如何在输水线路上清除数不尽的障碍和加固一系列的设施,还讲到如何摆平输水路线穿过的三个地市的十四个县所遇到的复杂利益关系……几乎每一步都在博弈,又都在平衡。
听着郑秋辉的讲述,我们似乎明白了他所一再强调的:“这是一次流域内跨水系的大协作的典范”是什么涵义了,同时不由得对这位调水的前线指挥者产生了几分敬意。因为我们不曾想到过,调水竟如同一场战争,赢得它的胜利是靠运筹帷幄和拿下一系列战役夺取而来的。为了向公众介绍这场鲜为人知的“战争”,我们后来特意派了记者沿着这次的调水路线进行了专访。
水调来了,郑秋辉并没有闲下来,他开始深层地总结这场“战争”,他把这次危机得以平稳化解的原因归结成这样几句话:“互惠互利,促进团结治水;市场动作,促进水价机制;流域调度,提高工程效益。”他希望能把这次的经验作为模式固定下来用到今后。那样的话,衡水湖才能真正得以安身立命。是呀,要不他们这些水利干部还要年年在危急中煎熬。
记得,那天看到岳城水库开闸那一刻,清澈的水从闸口滔滔流出,我们在私下议论着:这不等于从200多公里以外搬运一块湿地到衡水湖去吗?没有每年这样的搬运,衡水湖早已不存在了。换句话来说,衡水湖保护区是年年搬运来的一个保护区。而当我们听到郑秋辉的一席话之后,进一步感到,这何止是一个简单的搬运,衡水湖保护区的命运与它所在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了一起。
这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保护区,没有电厂就没有每年调水之说,也就没有这个湿地保护区的存在。而保护区能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又取决于复杂的调水机制能否理顺和持续下去。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后来采访了水生态专家刘昌明院士和尹澄清教授,他们一致认为在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保留住衡水湖这样一块湿地,从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来看实在太重要了,即使是靠调水来维持它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但是,仅仅是为了生态目的,谁又来为衡水湖调水买单呢?”这是郑秋辉所忧虑的问题,他不无幽默地说:“我认为这方面人不如鸟,鸟对湿地的重视和热爱比人强。”
肩负着历史的重托
四次走进衡水湖,每次都是一边考察一边激烈地讨论。虽然大家都认为建立保护区是必要的,但是,衡水湖是一个什么样的保护区?成为集中的话题。
说到消除衡水湖富营养化的时候,人们提到了放养草鱼,收割蒲草等很多好的办法。但是进一步的探讨把讨论带入了一个困境:在自然保护区里这些是不允许的,尤其是在核心区里,是绝对被禁止的。这是一个法规与实践的冲突。的确,在一般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者需要千方百计地去减少人们对自然的索取。然而,在一个因为营养富余而发生污染的湖里,去照搬封闭保护的管理办法,无异于加速它的死亡。保护区的管理者经常处在法规和实践之间的困惑之中。据了解,他们在保护方面已经采取了大量措施。听保护区管理人员讲他们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为了制止一些过度捕捞行为,他们常常夜里要蹲守在芦苇荡里喂蚊子,第二天从芦苇荡里出来,嘴唇、脑门都肿得高高的。他们说苦点儿累点儿都好说,工作得不到理解、不见效是他们最大的苦恼。而我们在访问北关村的村民王大卷时,他说:“邓小平在南方画了一个圈,那里富了起来,湿地(保护区)在我们这画了一个圈,我们不希望变穷了。”这是来自老百姓的声音。两个角度,两个不同的声音。我们在想,一方面湖里的营养富余,另一方面老百姓的发展需要“营养”。一富一贫,两者要是能够结合起来,正好取长补短。这个结合点,应当是衡水湖保护区管理者的着眼点。关键是实事求是,使这个叫了多年的口号在政策和法规层面上落实。
说到该不该人工干预,其实,衡水湖是一个为了满足人对水的需求建立起来的人工湖泊,从1958年以来就受到人的强烈干扰和改造,早已失去历史上的干顷洼的面貌,现在连补水都是靠调水,甚至曾经跨流域从黄河调水。据说1985年以来,上游的化工厂、造纸厂、城市污水就不断排进衡水湖,衡水湖的水质逐步恶化。就是说,在保护区成立以前衡水湖已经是一个有病待医的湖泊了。经过讨论大家得到这样的共识:今天,要给的人工干预就是“医”,这是一个需要“医”的保护区,这样的保护区应当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保护区概念的扩充。
然而,这决非一件易事。我们曾经站在“引黄入衡”的卫千渠上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那时我们眼前的水竟然是黑色的,据说这是上游排污造成的。其实在衡水湖北侧的釜阳新河和釜东排河我们就见到了黑色的河水。但是,不成想承载着引取黄河之水的河道也是一条污河。而现在改从岳城水库引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选择一条生态输水线路。在河北常听到这样的顺口溜:“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我们算是证人之一了。衡水湖处在这样恶劣的水文环境里,要想建成一个健康的湖泊,将是怎样的一个难题呀。其实,自衡水湖冠以湿地保护区的那天起,它就把保护区的管理者推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面前:衡水湖自身的健康亟待医治,而她所处的大环境更是百病待医,甚至,在极度缺水的华北平原衡水湖保护区自身能不能持续地存在下去都是个问题。要走出困局,从何下手?我们拜访到的人们,几乎人人都知道目前问题严重,但几乎人人都在说没有办法,因为人口太多,因为经济要发展,因为涉及的利益太复杂,因为气候干旱……
带着衡水湖面对的挑战,我们从刘昌明院士那里得到了一个让人感到希望的回答:从节水下手。开源已经逼向极限,甚至超过极限,而节流的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这使我们想到最近从衡水电厂得到的一个消息:衡水电厂将要上马的三期工程两台新的发电机组将采用气冷技术,不再用水冷却。这一下子发电量提高了一半,用水量却一点儿没有增加。而如果采用老的水冷技术,增加这一半的发电量,衡水湖的调水量至少也要增加一半,每年再加调几千万方水。
如果说从岳城水库调水是衡水市在“开源”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那么衡水湖的今后命运则更多地寄托在如同衡水电厂正在启动着的“节流”措施上。
节流,每个环节都节流,就能引领着衡水湖和它所在的地区突破目前的重围。
我们的四次考察结束了。不成想,对衡水湖保护区的申报考察,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范围,我们的脚步已经跨出衡水,进入邢台、邯郸……它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是所有相关地区的一幅人水关系的变迁图,为我们带来的是关于人与水如何相处的重要思考。
美丽的衡水湖作文 篇9
国庆节当天,我和我的好朋友涵涵两家早晨7:00从濮阳出发,历经了高速上3个小时的堵车,中午12:40多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衡水湖。
我们拿到票后就直奔一号码头,登上小船开始了游湖,轻舟缓缓驶入湖的深处,渐渐地鸟的天堂三生岛浮现在眼前,附近一簇簇的芦苇、一片片的蒲草,映入眼帘;芦苇荡虽没有夏天那样碧绿,但微黄的一片把衡水湖装扮的美丽无比。忽然,天空传来了阵阵水鸟的叫声,抬头望去,一只只水鸟在天空中来回窜梭,它们一会儿在空中飞翔,一会儿在水面上盘旋,几个起落后便落入草丛之中,再不见踪影。透过草丛望去,栖息在水草深处的鸟儿们有的在潜水觅食,有的在衔草筑巢,有的在静卧孵化,鸟儿们在忙碌的同时却又相互地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有的在放声歌唱,有的在低声私语,好一幅鸟儿乐园图!
湖面上的荷花好像听到秋婆婆弹奏的乐曲,没有了以前的高傲,谦虚地低下了头,活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美丽的衡水湖作文 篇10
春天来了,衡水湖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湖岸边柳树露出了嫩嫩的绿芽,花儿舒展开了自己的花瓣,引来了许多蜜蜂和蝴蝶。湖水在阳光下被照得闪闪发亮,漂亮极了!鸟儿们从南方飞回来了,几只鸭子在湖水中嬉戏,真是好美丽的一幅春景图呀!
夏天到了,荷花池里荷花开了,那一朵朵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有的花绽开了,有的只开了一两个花瓣,还有的是花骨朵呢!那大片大片的荷叶像一把把大雨伞,游玩的人们摘了一片荷叶来遮太阳,好酷啊!
秋天来了,人们都来摘莲藕了,这也是收获的时候。渔民也拿起网来打渔,鱼被成筐地倒进了车里。渔民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冬天到了,衡水湖结冰了,钓鱼爱好者把冰砸了个窟窿,从那里钓鱼。一场大雪过后,湖面变得白花花的,人们在冰上溜冰、滑雪,真是好一派美丽风景呀!
衡水湖导游词 篇11
一衡水湖简介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河北省衡水、冀州、枣强之间的三角地带, 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占地面积283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
衡水湖作为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在涵养水源、调节京津冀地区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 并对环首都经济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衡水正加大衡水湖保护开发力度, 建设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
二衡水湖生态基地发展现状
(一)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旅游主要以观光型为主
衡水湖生态旅游还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 为取得持续发展, 增加旅游质量, 就急切需要由观光型旅游向生态休闲型旅游的转变, 但目前衡水湖生态旅游的基地建设还不完善, 布局还比较单一, 没有形成生态旅游系统, 同时可提供的生态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规模也比较小、没有品牌意识, 导致吸引力不足、回味性不强, 游客游玩后起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还处于转型中
衡水湖的旅游资源比较单一, 主要以观湖为主, 缺少休闲、娱乐、美食为一体的旅游资源设计。同时旅游资源有的还处于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状态中,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评估和统一规划, 更多的把生态旅游看成是一种时尚、潮流, 更多地注重了生态旅游这块“牌子”, 而并没有认真地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三)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环境系统处于退化状态
由于桃城区和冀州市市区人口聚集, 同时随着衡水湖游客的增多, 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使得衡水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系统逐渐退化, 水土、大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使得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加大。噪音、灰尘也超过了规定的标准。
同时衡水湖生态基地的自我补偿、自我维持的能力逐渐减弱, 32.5平方公里的西湖多年无水可蓄, 湿地面临消失;湖区人口密度过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难以满足湿地生态保护建设的现实, 需要逐渐增加调水指标, 现已新增加山东、河南两个调水渠道。
由于管理不规范、执法不力、居民认识不到位, 许多许多野生动物遭到捕杀, 导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四)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旅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程度不够
旅游市场无序竞争现象还比较严重, 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旅游企业规模还比较小, 缺乏高质量、集团化的旅游企业加入或引领;缺乏效益高、见效快、档次高的休闲度假旅游、专项旅游 (如会展旅游、探险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购物旅游等) 或举办大型会议;需要及时跟进市场规律, 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或资源, 提升旅游内容的品质和质量。
(五)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管理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衡水处于欠发达地区, 并且衡水湖保护与开发时间较短, 导致管理人才匮乏、专业性不强、结构不合理、现代化管理程度也丞待提高。
(六)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然而在衡水湖的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不均衡现象也同时存在, 对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七)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文化建设意识不强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 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 这些知识和经验就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之中。要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三衡水湖生态基地发展对策
(一) 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规划建设
以生态保护—生态开发—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核心, 坚持高起点进行功能规划设计, 突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运动的核心理念, 在植树种绿、打造景观的同时, 综合考虑配建一系列休闲运动设施, 建成后将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进一步提升衡水湖的生态旅游价值。并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放大生态优势, 建设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 建成北京的“后花园”。
(二) 强化衡水湖生态基地布局
在衡水湖区及其建设养老基地、健康康复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 充分利用京南第一大湖的优势, 建设宜居、宜游、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提升衡水的生态魅力。
同时把衡水湖作为长期的国际马拉松赛比赛基地, 充分利用已修建的马拉松广场, 吸引国际体育比赛, 把马拉松赛的效应放大到极致。
建立并规范旅游商品市场, 丰富旅游内容, 在邓庄等蔬菜基地建立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 在冀州规划建设起集休闲、观光、赏花、采摘、农耕于一体的冀州市生态观光园。
(三) 大力推动衡水湖生态基地的保护与发展
加大衡水湖保护开发力度, 大力推进“一人一亩林”建设,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
重点实施衡水湖区及其周边县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绿化、水生态治理、空气质量提升四项工程, 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 让老百姓喝上更干净的水, 呼吸更新鲜的空气, 享受幸福文明的新生活。
下大力推动衡水湖保护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衡水湖保护发展规划, 着力提升衡水湖生态质量, 并逐渐加快滨湖新区建设。
(四) 协调衡水湖生态基地的开发与保护矛盾
构建衡水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解决衡水湖湿地保护过程中问题。提出符合衡水湖实际情况的补偿途径, 提出退田还湖、以田植树、体渔禁渔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年限, 从而构建衡水湖湿地的生态补偿框架。自2013年开始, 衡水湖只进行秋季捕捞, 春季捕捞取消。
(五) 加快衡水湖生态基地管理人才培养
应该设立适应生态基地发展的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定期培训管理人员, 在进行生态基地保护的基础上, 努力探索生态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 促进基地适应新形势赶超发展。
(六) 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文化建设
要改善生态环境, 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提高生态意识, 在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建设的保护与发展的同时, 应该深入挖掘与发展衡水湖区域独特的生态文化, 使其更好地促进基地建设。
(七) 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的健康评价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性系统, 生态基地的健康评价是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成效的最重要的指南, 因此, 采取何种评价方法, 使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不同生态基地建设的比较状态, 从而为投资决策或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是区域生态基地建设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可通过衡水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桃城区环保局的数据, 充分分析衡水湖湿地的实际情况, 从湿地生态特征指标、功能整合性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等方面, 构成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选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指导衡水湖生态基地建设。
四结语
衡水湖的生态基地建设是衡水纳入首都经济圈布局的重要一环, 是强化纳入首都经济圈的功能需求、并针对衡水在首都经济圈中的自身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需要继续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马云燕, 杨敏.衡水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旅游经济, 2012:202-205.
【衡水湖导游词】推荐阅读:
衡水湖实地考察有感06-08
游衡水湖小学作文07-02
《衡水湖看鸟》阅读答案10-10
南湾湖导游词09-21
流花湖公园导游词05-18
花湖导游词介绍07-10
南湾湖的导游词07-04
孔雀湖的导游词11-21
庐山如琴湖导游词08-14
腾格里沙漠通湖草原湿地旅游区导游词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