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2024-09-09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共9篇)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1

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 课堂时间,更好地 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程分析:

本课是在生物中找出不同的地方,认识生物不仅有遗传还有变异现象。教材是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变异现象,沿袭上一课的思维形式。首先从我们自己身上突破,让学生从家人、从同学中找差异,感知变异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像遗传现象一样是生物的一个特性。接着对动物的观察,进一步拓宽深度。

最后,从植物身上加深对变异现象的理解,并引向更深层次,为下一课研究做好铺垫。针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遗传现象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变异现象也不难理解,方法和思维都是相同的。

当然方法还是观察-分析-判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比较辨别中,完成特定的活动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将学习所需要的信息筛选出来,从而认识变异的一般特征。通过对植物的资料查找,更深刻地理解变异的两种特性:可遗传性变异,不可遗传性变异。这样较好的达到课标提出的以下目标:通过观察现象,搜集整理信息,知道生物比仅有遗传的特性还有变异的特性。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并能对同一现象作不同探索。从科普资料中吸收各种信息。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同时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身边的科学技术,形成积极的科学热情。从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看,对生物世界中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并能对一些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为重点。关于遗传与变异在生物中的应用的了解为难点。关于应用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也许由于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还沉浸在生物的遗传中,甚至还在各种动植物中寻找生物的遗传信息,忽然这节课就提出一个相对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怎样让学生自然的认识到这个差异,需要我们注意。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和辨认活动,认识遗传的一般特点;

●通过有针对性的探讨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变异特性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

●通过观察和推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领会生物变异现象研究的方法,并能进行持续研究;

●运用所学的方法能对一些变异现象作出解释和推测;

●能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理由拒的研究和表述习惯;

●养成浓厚的生物科学研究兴趣,并能关注科技前沿的信息。

●有生物学科学研究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导入

【说明】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要观察的金鱼,不过是精选一个家族中差异比较大的和其它家族中经过人工繁殖的,把这些有相似的放在一起。

1.谈话:请你们观察这鱼缸里的金鱼,看看哪些是一家子。

2.学生分组观察寻找并回答。

3.提问:你为什么这么分?

4.学生讨论回答。

5.老师告诉他们真正答案。

【评析】让学生处在矛盾中,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正所谓: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教学中,有意设置这样的障碍,使课堂带来活力,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

二、引导寻觅

1.提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回答。

3.提问:你们觉得可以怎样来回答这些问题呢?

4.大胆的猜测,回答。

5.谈话:如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答案,单从一个角度研究是不够的,像上节课一样,我们也来从人类、动物、植物中寻找答案,如果都有你们所猜测的这一特点,我们才可以认可这个结论。

【评析】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研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儿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思考和研究,真实而自然再现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对学生影响深远。

三、筛选解疑

1.谈话:把你们上次看的照片重新拿出来,再从他们身上寻找不同点,我们看看这些不同点有哪些。

2.学生观察、比较、筛选。

3.学生汇报。

4.师生总结

5.提问:动物和人我们都观察和分析过了,下一个是观察分析什么啦?(生:植物)

6.谈话:对,是植物。你们打算怎么观察研究呢?先讨论一下。

7.学生讨论,引导拿出操作方法。

8.学生室外观察,并做好记录,采集样本。

9.师生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评析】这一环节真实而自然的引导和经历,使学生感受深刻,同时体验到研究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放手给学生,学生拥有自主研究的主权和时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学生的合作也异常活跃,积极性很高。

四、学生轻松经历变异的奇异

1.谈话:生活中生物产生的变异现象很多,并且还有一些科学家在这方面作了研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请大家留心,看哪些变异现象可以往下一带遗传,那些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2.学生观看有关变异现象的资料。

【说明】这里的内容是经过精选的视屏信息或者电脑制作的动画或幻灯片,内容是有关变异现象的,应该有的可遗传性变异和不可遗传性变异的现象。

3.学生讨论自己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师生总结这两种变异现象。

【评析】我们研究往往也会疲倦,虽然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单一的活动形式,会引起人的倦怠。在这部分就是让学生轻松一下,并透过今天的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可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印象深刻。

五、课后调查活动

谈话:经过两堂课的研究,我们对遗传和变异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我们会发现遗传和变异的特征可以互相转换,并不固定。请你们回去将课本45页书上的调查表带回家和你的家人比比填写好,或许你们你还会发现很多的秘密。

教学片断赏析

“引导学生寻觅”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你确定它们是一个家庭的吗?

师:为什么这么问?

生:你看这个金鱼头上有个小突起,而这一个却是平平的。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颜色差别很大。

生:尾巴也不太一样。

生:嘴巴也有不同。

师: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也很多,这两条鱼头部形同。

生:这两条尾巴相同。

师:刚才不是说尾巴不同吗?

生:那时那两条,这是这两条。

师:你们观察很仔细,值得表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更值得表扬,不过老实告诉你们它们是一个妈妈生的。

生:哟――

【片断评析】当学生的发现和理想的答案有反差时正是产生疑问的地方。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见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性,老师抓住学生这一点,并深入的引导他们去比较遗传和变异的内容特征,含而不露,自然而生动,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真对动物发生的部位特征,有其相交和重叠的地方。层层深入,学生也被带入一个深思的境地。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和质粒。

枯草芽孢杆菌BG2036、DB104 (his-npr R2npr E18Δapr A3, Kms) , 均为本实验室保存;p PR8是以p UB110为载体插入嗜麦芽假单胞菌的蛋白酶基因得到的重组质粒, 由本实验室构建。

1.2 培养基。

LB培养基 (%) :胰蛋白胨1.0, 酵母粉0.5, Na Cl 0.5, p H 7.2;Spizizen基本培养基 (Sp MM) (%) :葡萄糖0.5, Mg SO4.7H2O0.02, (NH4) 2SO40.2, K2HPO41.4, KH2PO40.6, 柠檬酸钠.2H2O 0.1。其中Mg SO4、葡萄糖单独灭菌, 冷却后再混合。

1.3 细菌间进行的自然遗传转化。

将BG2036、DB104/p PR8两菌株分别接种于Sp MM、Sp MM (Km+His) 液体培养基中, 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 各取250μl新鲜菌液混合于Eppendorf管中, 振荡数秒混匀 (DNase I敏感性试验对照组在此时加入终浓度为100μg/ml的DNase I) , 37℃静置1h, 振荡数秒混匀, 取100μl涂布于Sp MM (Km) 平板上, 37℃培养36h后进行转化子检测和计数, 同时分别取上述二菌株菌液稀释后涂布于Sp MM、Sp MM、Sp MM (Km) 平板上, 进行供体和受体的活菌计数以及选择平板敏感性对照。

1.4 质粒的检测。

参照Hardwood等的方法, 将小量煮沸法略有改进, 即通过此法获得含有质粒DNA的上清后以饱和酚:氯仿:异戊醇 (25:24:1) 溶液抽提一次, 经无水乙醇沉淀后, 溶于20μl TE Buffer中, 取15μl上样电泳。

2 实验结果

2.1 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的自然遗传转化过程。

可以说,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遗传工程微生物中重要的受体细胞, 对于最终的自然遗传转化效果有着直接的关联, 其主要是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分解方式, 对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外部的DNA分子进行活性释放, 促使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建立起自然感受态。那么, 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 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实验, 分别获取了两株不同DNA标记的枯草芽孢杆菌来进行细胞间的自然遗传转化实验研究, 通过一系列检测工作以以后, 实验人员发现, 若是枯草芽孢杆菌处于营养匮乏的生长条件时, 更容易产生自然感受态, 并且, 其自然感受态子在对数生长后期会逐渐出现高峰期阶段, 这时的活性DNA分子也会迅速的分泌。因此, 实验人员为了进一步验证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在不加外源的条件下, 也可能够进行自然遗传转化, 那么, 我们就可以将两株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放入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直到对数声场后期以后, 再将这两株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培养, 并认真做好观察记录。经由一系列的实验结果的得出, 加入混合培养液的Km选择平板表面, 生长了大量的菌落, 而将两株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分别涂抹的平板上, 并无任何菌落生长, 这就表明这两者之间是已经发生了遗传信息交换的过程。

2.2 转化体的检测。

随机挑选200个转化子进行了质粒检测, 结果发现具有相同表型 (his+, Kmr) 的200个转化子中有198个所含质粒的分子大小与原质粒p PR8相同, 另外两个转化体所含质粒则明显较小。根据染色体DNA和质粒DNA进行自然遗传转化的不同机制, 可以初步判断上述含有与p PR8同样大小质粒的198个转化体是染色体DNA转化的结果, 即含有质粒p PR8的DB104菌株 (his-Kmr) 作为受体, 通过转化获得了来自供体菌株BG2036 (his+Kms) 的his片段并获得表达的结果, 所以质粒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这类转化体我们称为C型;而另外两个转化体所含较小的质粒则可能是由于质粒DNA转化的结果, 即菌株DB104的质粒p PR8通过转化进入菌株BG2036, 并使其获得Kmr表型。由于在自然转化过程中质粒DNA是以单链形式进入细胞, 在细胞内需通过重组环化才能形成能自主复制的质粒, 重组过程中可导致质粒DNA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检测到的两个较小的质粒, 可能重组过程中发生缺失所致, 这类转化体我们称为P型。所检测的200个转化体中未发现所含质粒的分子大于原质粒p PR8的P型转化体,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类转化体出现的频率更低, 检测数量不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分子质粒的不稳定性所致。当然, P型转化体是否确为质粒p PR8自然转化的结果。

3 讨论

所谓的自然遗传转化主要是指感受态细胞通过对不同DNA或相同DNA分子的摄入, 以此来实现水平基因转移的目的。而在以往传统的自然遗产转化实验过程中, 实验人员通过都会采用游离式的遗传基因分子。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遗传工程微生物逐渐出现在当代市场中, 在我国工业、医学领域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实验人员通过将混合组成的遗传基因微生物释放到不同的生长环境中, 这些特殊的DNA微生物就会在细胞间进行水平交换, 然而, 由于这一交换过程中是实验人员完全无法控制的, 其对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无法预估的。因此, 人们越来越关注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中自然遗传转化。如今, 通过多次的实验表明, 如果只是利用转化等技术, 是无法直接检测到细胞外部的DNA分子。并且, 这些DNA分子可以与固形物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 其还能够在长时间的活动中保持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让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外的DNA分子主动释放。此外, 在对自然遗传转化更进一步的研究得知, 转化不仅可以实现受体与供体之间的转化, 这两者之间的细胞在相互碰撞接触以后, 将会发生活性转化。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自然遗传转化过程并不是由受体细胞而决定的, 在很大的程度上, 供体细胞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本文试验研究可知, 自然遗传转化是当今遗传工程微生物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通过将两组不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 实现自然遗传转化的过程中, 确保了遗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使用。通过相关的实验表明, 在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自然遗传转化过程中, 染色体DNA与质粒DNA之间是可以进行转化的, 细胞可以作为受体, 也可以作为供体, 并不会对自然遗传转化造成较大的影响。

摘要:笔者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 针对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间发生的自然遗传转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主要是将两株不同DNA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分别培养, 认真观察其生长状态, 并通过质粒检测、经选择平板筛选等数据分析得知, 虽然这两株枯草芽孢杆菌的遗传基因不同, 但是可以进行自然遗传转化的, 实验证明, 自然遗传转化是在物细胞中进行遗传基因的转移, 这对于我国遗传工程微生物的使用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自然遗传转化

参考文献

[1]陈琪, 陈向东, 谢志雄, 沈萍.遗传工程微生物细胞间发生的自然遗传转化[J].遗传, 2000 (3) .

[2]谢志雄, 沈萍.细菌遗传转化与水平基因转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4) .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授课人:张富银

教学理念:

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教材分析 :

本节课是本章的开始,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主要安排了二个活动来讲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而要让学生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就要从生物性状开始学习。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可利用一些活动来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进行教学,其次从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开始,来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应用俗语和生活实例来辨别遗传与变异现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能力目标

⑴ 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⑵ 能举例说出人、动物和植物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和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1)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和辨别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动手能力。(3)享受合作与交流获得知识的喜悦和快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教学策略:

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

2、学法:实物观察、合作学习

3、教学媒体:实物、图片 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亲自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2、利用趣味课件: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再一次呈现在学生眼前,由现象认识上升到理论的水平。

教学方法:

1、分组合作探究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的学生互动总结式教学法。

2、实验探究法:利用趣味性课件并结合活动,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什么种豆只能收获豆子,猫为什么就只能生下猫而不能生下老鼠呢?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开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话从生物学角度理解,是生物界的什么现象呢?俗话又说:“一猪生九子,一窝十个相”,这又是什么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章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来解答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

1、性状和相对性状

师:想一想,刚步入中学时,你认识的第一位同学是谁?他(她)有哪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外表形态特征? 后来随着你们的相处和交流,你又发现了他(她)的哪些内在生理特性? 生:

师:你所了解的这些人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什么呢? 生:性状

师:同学们在课本P97划出这一概念。人和生物体的形状表现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完成P98的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来了解。四个同学一组,先进行自我检查,然后派一位同学进行总结。生:分组讨论7min 老师抽几组回答。

(1)你们组员中总结一下有哪些性状出现(2)有几个人是相同的?

师:人和生物体的每一种性状,往往有很多不同的表现类型。例如,人的毛发有直发和卷发,玫瑰花有红色、粉红色,豌豆有圆粒、皱粒等。这些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在生物学上称为什么? 生:相对性状

师: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的组合中哪些是属于相对性状的?

⑴狗的黄毛和鹅的白毛;⑵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⑶狗的卷毛和狗的黄毛; ⑷狐的长尾和短尾;⑸穿山甲的爬行和天鹅的游泳。生;点名回答

2.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师:同学们观察课本中P99的活动,欣赏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 欣赏和评价教材P99的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⑴《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有什么不同? ⑵哪幅漫画中表达的生物学现象是可能发生的?为什么? 生: 师: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在漫画《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就是表明遗传现象。存在相似性的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性状的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板书设计:

第1节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1、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遗传:亲代的性状传给子代的现象

4、变异: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课堂小结: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3、用俗语说出生物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课堂巩固知识与训练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有()

(1)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个体较大,鲫鱼的个体较小。(2)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3)狗的卷毛和狗的黄毛;(4)狐的长尾和短尾;

(5)穿山甲的爬行和鹅的游泳;(6)眼色的茶色、黑色和蓝色

2、一只波斯猫生了一窝漂亮的小猫,其中一只和它一样长着一对蓝眼睛,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其他小猫的眼睛都是一只黄一只蓝,这属于_______。

3、生物的性状受到____________的控制,也受_________的影响。

4、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_______ __和_______ _的科学就是遗传学。

5、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

B、羊和小牛吃同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D、种水稻得水稻,种玉米得玉米

6、子女与父母在外貌特征、皮肤颜色、个子高矮的不同是()、A、遗传 B、变异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

7、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玫瑰的黄花和红花 B、狗的长毛和卷毛 C、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D、果蝇的红眼与白眼

8、关于漫画《新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鼻子》中鼻子的性状不可能是遗传的 B 《新鼻子》中鼻子的性状可能是遗传的 C《旧砖上剥落的碎片》的断腿很可能是遗传的

D《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都不可能遗传的 布置作业:

1、见课本P100练习2

2、辨别下列谚语中的描述,哪些属于遗传现象,哪些属于变异现象?

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⑵猫生猫,鸭生鸭。⑶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⑸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实物和生活的的现象去总结生物学的概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并把所学到过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问题,在争论中解决了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活动中互动,让每个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的,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4

《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其他的生物和人一样,它们不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在岁月的更迭中,一代代生息繁衍。雏鹰会长大,像她父母一样拥有强劲的翅膀搏击长空。刚出生的小骆驼就有硕大的脚掌和厚厚的驼峰跟着他的母亲奔走大漠。每一种生物和他们一样,继承了亲代的性状,在后代和亲代之间非常相似,在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伞藻的嫁接实验,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结论。

学习重点: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难点: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什么是遗传呢?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就是遗传。

你和你的母亲或者是父亲长的有点相像。例如,眼睛、耳朵或者鼻子等长的想你的父亲或者母亲。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遗传同其他的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944年美国科学家&nt;&nt;&nt;&nt;&nt;__________等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实了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观察与思考:“伞藻的嫁接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伞帽的形状是由哪部分结构控制的?

2、通过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足以准确证明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可能是假根控制了伞帽的形状,所以说假根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你还能列举一个实验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吗?

通过大量的科学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就出存在这些物质中。因此说,__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观察P77图44—人类染色体图谱,说出染色体的特点。、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1)易被______染料(例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染成深色。

(2)在体细胞内染色体_______存在。

(3)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不同。

(4)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相同。

()染色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科学家经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_______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2、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___________结构。

(2)一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____个DNA分子。

(3)DNA与_________一起组成染色体。

3、基因的结构特点:

(1)基因是DNA上与________相关的片段。

(2)基因同染色体一样也是_______存在的。

(3)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个基因。

(4)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一对基因控制着一个性状。

()同种生物细胞内所含有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保证了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

(二)明确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者的关系示意图:

堂小结

本节你有哪些收获?

堂堂清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叙述与遗传现象有关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D、代代芙蓉艳艳红

2、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DNA、RNA

D、染色体

3、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

A、DNA和蛋白质

B、DNA和基因、蛋白质和基因D、DNA和脂肪

4、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是由DNA和人蛋白质组成的、能决定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细胞核

、基因

D、染色体

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DNA分子上、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DNA分子

D、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7、下列排序由大到小正确的是()

A、染色体、基因、DNA

B、基因、DNA、染色体

、染色体、DNA、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二、实验探究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靠细胞膜的流动来移动。现在将变形虫一分为二,一半有细胞核,另一半没有细胞核,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下培养。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结果:有细胞核的一半有长出了另一半,变成一个完好的个体;而没有细胞核的一半死亡了。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5

1.让学生了解与遗传有关的结构与物质的基本知识,即染色体、基因以及遗传物质(核酸)与性状遗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现象的物质基础。

2.通过分析某一具体性状的遗传现象,帮助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其他遗传现象。

3.在区别遗传病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遗传病的基本特点以及禁止近亲婚配的生物学原因,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基因的概念以及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课堂讨论的中心。对基因这一名称,学生从各种媒体和一些科普读物已经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能认清基因的本质以及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以性状在上、下代传递为线索帮助学生认识有关基因的基本知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基因在生物上、下代的传递规律以及显、隐性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2.染色体在生物的上、下代传递规律与基因的传递的关系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讲清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变化以及在生物上、下代中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基因的活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甚至制作相应的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活动规律。

3.国家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国家为什么要通过立法来禁止近亲结婚?生物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学生认识近亲结婚所造成危害的遗传学原因上——遗传病产生的细胞学基础和发生遗传病概率较高的原因,可以以具体的例子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

参考课时

本课题建议授课时数为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如下: 性状调查表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

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新课 第五部分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1.遗传的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性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是否也是遗传现象?这些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津?我们先来分析这些性状。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性状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用生物学的术语叙述遗传这一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于父母的性状?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讨论。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的?或者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

提出问题,讨论: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

我们在了解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即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我们可以说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提出问题: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性状?

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就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不同生物染色体形态不同。

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不同生物染色体数目不同。

提问: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各种不同物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同一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

——体细胞染色体数是生殖细胞染色体数2倍,或者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1/2。

进一步研究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现体细胞中总有每两条形态大小相同,可以配成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条,配成23对,玉米体细胞中有染色体10对。

提出问题,讨论: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这样,孩子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与父母的相同了。就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来说,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这样重视染色体的变比?

——这是由于染色体数目规律的变化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又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受精卵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由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的孩子的细胞中就具有了父母双亲的染色体或者说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了。父母的遗传物质就是这样传给了子女。

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叫做核酸。同学们在广播、电视和报刊上听到看到的dna就是核酸的一种。

提出问题: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

(2)基因:

“基因”这一名词,同学们也不陌生。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与生物性状有什么关系?

科学研究发现,生物的不同性状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我们常说的基因是指位于染色体上的分成若干小单位的遗传物质,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小单位叫做基因。如:豌豆的花有红色、白色,茎有高、矮,人的上眼睑有双眼皮、单眼皮,等等,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小片段,所以基因也与染色体相同,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只有其中的一个。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我们体细胞中的每一对基因中的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分析了什么是遗传,知道了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最终决定性状的遗传的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具体到某一性状,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的基因会有不同的性状。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有些同学会提出新的问题,这一对基因怎样决定性状?同样是一对基因,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为什么会出现子女与父母不同性状的现象?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

第五部分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1.遗传的现象: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遗传: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各种生物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2.染色体和基因:

(1)染色体:

(2)基因:

第二课时:

【复习】

(1)什么是性状?什么是遗传?请举例。什么叫染色体?什么叫基因?

(2)生物性状的遗传是通过什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基因又是怎样变化的?

(3)为什么说我们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我们还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一对基因怎样决定性状?

(2)同样是一对基因,为什么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

(3)为什么会出现子女与父母不同性状的现象?

【新课】

下面我们以人的上眼睑为例,研究以上问题。

生物的一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如人的眼睑,耳垂等。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6

一、分析下列关于番茄的性状遗传情况并回答问题(注:以下均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1)现有某二倍体杂合子紫色茎番茄幼苗,将其诱导培育成基因型为DDdd的个体,再将该植株自交得到F1,该过程_____(遵循/不遵循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

(2) 另有某四倍体番茄的基因型为Dddd CCcc, 则该番茄能产生_____种配子。将该株番茄自交得到F1代,F1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学生会做二倍体生物基因的遗传产生的配子但是此题是四倍体而且没有非等位基因, 四个基因分别分配在四条同源染色体上, 因此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只涉及等位基因的分离没有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只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随机的移向两级,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向两极的移动的过程中 就会有以 下几种组 合方式 :1.DD、dd2.Dd、Dd3.Dd、Dd故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DD占配子中的1/6,dd占配子中的1/6,能稳定遗传的是纯合子DDDD和DDdd比例是1/6×1/6+1/6×1/6=1/18。

(2)虽然此题涉及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而且是四倍体 ,但是解题思路和二倍体生物的遗传一样采用先分开后组合的方法, 具体是按照同上题思路可以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的基因产生的配子计算出来:Ddd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两种组合:Dd:dd=3:3,dddd占1/4,,D占3/4,;CCc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三种组合:CC:Cc:cc=1:4:1,cccc1/36,C_ _ _占 (1-1/36)35/36, 所以基因型为Dddd CCcc的四倍体番茄能产生2×3=6种配子。该番茄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应该是四种,可表示为:

D_ _ _ C_ _ _,D_ _ _ cccc,dddd C_ _ _,ddddcccc; 受精过程中配子随机结合:3/4×35/36=105/144;3/4×1/36=3/144;1/4×35/36=35/144;1/4×1/36=1/144,因此最后的比例是 :105:35:3:1

【答案】1不遵循1/18

2 6 105:35:3:1

【小结】本题虽然在常规的遗传题上有所变化 , 但是学生一定要理解自由组合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受精过程中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本题的解决思路仍然不脱离对自由定律的理解。

二、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 , 每组有7条染色体 ,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经____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____方法进行培育。

(2) 杂交后代1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____, 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__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2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 , 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___。

(4)为使杂交后代3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 ,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____。

【解析】

(1 )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 , 根据孟德尔自由组合 定律 ,植物AABB产生AB的配子 ,植物CC产生含C的配子, 结合后形成ABC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受 精卵并发 育为相应的 种子 ,因是三个 不同的染 色体组 ,所以后代 不育 ,用秋水仙 素处理萌 发的种子 或幼苗 , 即形成可 育的后代AABBCC ; 还可以利 用植物体 细胞杂交 技术获得AABBCC的个体。

(2)AABBCC产生的配子为ABC,AABBDD产生的配子为AB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形成AABBCD的受精卵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但是C染色体组和D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两个A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两个B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共计14个四分体。由于1中染色体组为AABBCD,每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共42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2,减数分裂过程中C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不能联会而丢失。

(4)射线可能会导致C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而断裂 , 断裂的部分如果含有抗病基因,抗病基因就可通过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方式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这种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

(2)AABBCD 14 42

(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

(4)染色体结构变异

【小结】本题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为背景材料 , 考查了异源多倍体育种方案设计、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等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推理。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7

必修本

第37课时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金湖中学 沈德邻

知识精华

染色体组型:概念、染色体分类 性别决定:概念、类型、过程 伴性遗传:

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类型:患者基因型:XbXbI(患病的女性),XbY(患病的男性)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男 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伴X隐性遗传遗传特点象往往有隔代交叉遗传现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血管瘤、果蝇的白眼、女娄菜的狭披针形叶实例:色盲、血友病、患者基因型:XAXA、XAXa(患病的女性),XAY(患病的男性)显性的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伴X显性遗传遗传特点具有世代连续性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颤实例: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患者基因型:XYM(Y染色体上的基因无等位基因,所以也无显隐性之分)伴Y遗传遗传特点: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实例:外耳道多毛症题例领悟

例题:一位遗传学家在研究甲、乙、丙三只果蝇的两对相性状的遗传现象时,发现三只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EFf(甲)、EeFf(乙)、eFf(丙)。(1)这两对基因分别在哪类染色体上?_______。(2)三只果蝇中,属于雄性的是________。(3)甲果蝇形成的配子及比例可表示为______,乙果蝇形成的配子及比例可表示为_______。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雌性个体(XX)上成对存在,在雄性个体(XY)上成单存在。从题意可知,甲中的E基因成单存在,说明E、e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且可推甲、丙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故两者均为雄性果蝇,乙含有两条X染色体,为雌性果蝇。F、f基因在两性果蝇中均成对存在,说明它们位于常染色体上。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案:(1)E与e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F和f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甲、丙(3)1FX:1fX:1FY:1fY 1FX:1FX:1fX:1fX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人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X、Y性染色体同时存在于()A、卵细胞 B、精子 C、极体 D、体细胞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是白化病又是色盲的男孩,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A、AaXY和AaXX B、AAXY和AaXX C、AAXY和AAXX D、AAXY和AAXX

3、将基因型AaXX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Y的个体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有()A、4种 B、8种 C、9种 D、12种

4、某种牛基因型AA的个体是红褐色,aa的个体是红色,基因型Aa的公牛是红褐Bb

BBBb

B

BBBBb

B

B

E

E

E

e

e

e色,母牛则是红色。现有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2头红色小牛,这2头小牛的性别是()A、全为公牛 B、全为母牛

C、一公一母 D、无法确定

5、人类白化病和血友病都是隐性遗传病,一个患白化病的女性(其父患血友病)与一个不患血友病的男性(其母是白化病)婚配,预期在他们的儿女中两病兼发患者的几率是()A、1/2 B、1/3 C、1/4 D、1/8

6、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XX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A、1:1 B、2:1 C、3:1 D、1:0

二、简答题

7、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

自我评价答案:

1、D

2、A

3、D

47、(1)XBXB、XbY(2)X、B

5、D

6、D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命题研究

高中生物遗传学部分在整个高中生物教材中起重要的引领作用,高考也属必考题。遗传学题目灵活多变,需要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1. 充分认识遗传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学知识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分子与细胞”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关于细胞分裂的知识通过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真正地悟出遗传基本规律的真谛,也终于明白细胞质基因和原核生物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的原因,所以减数分裂的学习和复习是掌握遗传学知识的必经之路。它主要是指减数分裂过程的讲解和归纳,特别是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的解释。我们可以先清楚地过一遍减数分裂,再以此分裂过程图以2n=4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将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对应起来。

2. 简单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总是成对存在的,弄清楚基因与性状这些基础知识的关系,目的在于让学生建立起这样的解题思想与习惯,解遗传题时,必须将已知的基因和基因型先写出来,再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推测未知的亲代的基因及基因型。

3. 层层推进,以不变应万变。

新课程改革人教版教材只要求高中学生掌握孟德尔两条遗传基本规律,而基因的分离定律又是解遗传题之母,所以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首要任务,然后层层推进。

如图: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解。

F1Dd自交获得F2中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可以推出其它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产生的子代比例。如AA和Aa子代必为AA和Aa,比例为1∶1;Aa和aa子代必为Aa和aa,比例为1∶1,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轻松得到各种基因型亲本杂交后、自交后子代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掌握好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后,可以先得出两个推论:

∴AaBb×Aabb→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应为:

推论2:各种基因型能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A和a配子,比例为1∶1

BB→B一种配子

例:AaBBDd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能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1×2=4种。

有这些基础知识的铺垫,再引入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学习当中去,就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了。

例:下图是孟德尔两对遗传基本规律的实验。

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根据分离规律的基础知识,可以轻松地写出F2中任何一种基因型的比例,以及任何一种表现型的比例。如F2中Yyrr这种基因型的个体应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1/2×1/4=1/8。

二、充分训练解题方法

掌握好遗传学相关基础知识只是前提,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因此要在训练中让学生积累解题的方法,形成严密的解题思路,进而得出解题规律。

1. 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扁盘的基因型应为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

解析:根据已知的遗传学知识,两对等位基因推测两种性状根据自由组合规律应出现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这个9∶3∶3∶1可以从(3∶1) (3∶1)得出。实验1和实验2, F2的表现型比例为9∶6∶1,似乎可以看成9∶(3+3)∶1,因此可以完成第(1)题的解答。

第(2)小题,根据实验1和实验2, F2占9/16的为扁盘,因此扁盘应为双显性基因型,即A_____B_____,长形占1/16应为双隐性基因型aabb,圆形的为单显性基因型aaB_____或A_____bb。看似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题目,实际上隐藏着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

例2: (2010福建卷27)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

解析:通过乙组亲本表现型皆为乔化,后代出现了矮化树体,此为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代必为杂合体,杂合体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分解成每一对相对性状研究,既轻松又有效。甲组实验,乔化×矮化→乔化∶矮=1∶1。所以亲代的乔化为Dd,矮化为dd;同理可推另一对的蟠桃为Hh,圆桃为hh,则亲本乔化蟠桃的基因型为DdHh,矮化圆桃的基因型为ddhh。根据自由组合规律,可得甲组为测交组合,结果后代应有四种不同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且比例为1∶1∶1∶1,然而表中数据与之不符,明显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例1: (2010全国Ⅰ33题)

2. 巧辨伴性、非伴性遗传题。

例3: (2011年福建泉州市质检27)某种绵羊有角(H)对无角(h)为显性。某科研机构利用纯种绵羊进行杂交实验1、2,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实验结果表明:

(1) 控制绵羊有角、无角的等位基因(H、h)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 F1雌、雄羊基因型为均为_____。

(2)请写出F2无角雌羊的基因型及比例%%%%%%。

(3)若需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时,既可让F1有角雄羊与多只纯种无角雌羊杂交,也可_____,预期测交子代雌、雄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解析:该题的得分率较低,2005年全国高考出现过牛有角和无角的遗传题,现在的学生几乎没看过该题,因为该题的答案被批像一篇小论文,只有少数考生明白:相同基因型在公羊、母羊体内的表现型有差异,即基因型Hh的公羊为有角,母羊为无角。伴性遗传题在近几年福建高考中比较少见,以此题为例,如何判断遗传方式呢?根据交配组合,明显为正、反交方式,而F1的表现型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该遗传方式只能是常染色体遗传。学生认为表现型在公羊、母羊身上不一样,误认为伴性遗传,导致错误。

例4: (2011年厦门市质检27)果蝇翅的形状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由两对等位基因(Gg和Hh)共同决定。其中G、g位于常染色体上。当个体中G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G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两个纯合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1)据表分析可推出H、h这对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

(2)正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F2中小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

(3)反交实验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

(4)纯种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长翅,若在35℃条件下培养,成虫却表现为残翅,但基因型不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雌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判断它是否属于“表型模拟”。(只考虑G、g这对基因)

实验方法:让上述残翅雌果蝇与_____雄果蝇杂交,产生的幼虫在_____条件下长成成虫,观察成虫的翅型。

结果与结论: (1) 若成虫_____,则说明该残翅雌果蝇属于“表型模拟”。 (2) 若成虫_____,则说明该残翅雌果蝇不属于“表型模拟。

解析:该题涉及正反交实验,若没有先判断哪对性状为伴性遗传,解题无从谈起。根据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则为伴性或细胞质遗传(不作要求)。

推出H、h这对基因应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正反交结果不同,即正交F1表现型为雌果蝇都为长翅,雄果蝇也都为长翅;但反交实验的F1中,所有雌蝇均为长翅,所有雄蝇均为小翅。

三、命题研究

纵观近几年高考关于遗传题的命题方向着重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及推理能力。在今后的高考中该命题方向也可能得到沿续。我认为今后遗传题命题思路还可能为以下两点。

1. 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结合起来考查。

例5:某种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

现用蓝花雄株(aaX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

(1)亲本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F1中的雄株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为_____。若F1中产生一株蓝花雄株(AaXBXbY),则产生它的原因是_____。

(2)若该蓝花雄株(aaXBY)与另一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则F1的表现型有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

(3)若想培育出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红花植株,应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____。

(4)图11中紫花的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以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请写出图中 (1) 过程的遗传信息流动途径:_____。

解析:植物雌雄异株,又涉及伴性遗传的遗传题比较少见,本题还要求学生能认真分析相关图示,发现有A基因无B基因方能形成紫色素,开紫花,综合性强。第(1)小题的第二个空要求学生回答F1中的雌株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难在学生已经形成定势思维,性状分离比常常为3∶1。然而本题性状分离比却是100%,因为雌株也只有一种表现型,很有新意。第二个空格则进一步考查了减数分裂知识,要求学生明白AaXB XbY是等于XBY+Xb形成的,所以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时期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性染色体XY没有分离。

第(2)小题首先根据题意推出杂合紫花雌株的基因型应为AaXbXb,那么F1的表现型应有AaXbY、aaXbY、AaXBXb、aaXBXb,表现型为紫花雄株、蓝花雄株、蓝花雌株,纯合子只有aaXbY占总数的1/4。

2. 以动物尤其是果蝇的性状遗传为背景

例6: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受基因D、d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受基因V、v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蝇进行杂交试验,发现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试验,结果都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果蝇的眼形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

(2)图中F代的圆眼残翅雌蝇中纯合子所占比值为%%%%。

(3)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要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请你设计最简便的探究实验。

(1) 用基因型为_____和_____的果蝇进行杂交试验。

(2) 结果与结论:_____。

解析:果蝇是公认的良好的动物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饲养容易,子代数目多,染色体数目少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等。福建省高考理综卷从2006年至今未再涉及果蝇的遗传题,值得关注。

本题的基础知识涉及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果蝇的性别决定类型及性染色体组成等。首先要根据杂交子代雌雄果蝇表现型有差别,断定眼形为伴性遗传,题目才能入手。综合考虑得出亲本的圆眼长翅雄蝇的基因型为VvXDY、雌蝇为VvXDXd。

生物竞赛遗传部分孟德尔遗传习题 篇9

(1)毛颖×

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2)毛颖×

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

(3)毛颖×

光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1)PP×PP

或者

PP×Pp(2)

Pp×Pp

(3)

Pp×pp

2.小麦无芒基因A为显性,有芒基因a为隐性。写出下列各杂交组合中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组合的F1群体中,出现无芒或有芒个体的机会各为多少?

(1)AA×

aa

(2)AA×

Aa

(3)Aa×

Aa

(4)Aa×aa

(5)aa×aa

杂交组合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F1基因型

全Aa

AA,Aa

AA

Aa

aa

Aa

aa

aa

F1表现型

无芒

无芒无芒

有芒

无芒

有芒

有芒

出现无芒机会

3/4

1/2

0

出现有芒机会

0

0

1/4

1/2

3.小麦有稃基因H为显性,裸粒基因h为隐性。现以纯合的有稃品种(HH)与纯合的裸粒品种(hh)杂交,写出其F1和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其F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怎样?

F1基因型:Hh;

表现型:有稃

F2基因型

HH:

Hh:

hh=1:2:1;

表现型

有稃:裸粒=3:1

4.大豆的紫花基因P对白花基因p为显性,紫花´

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

紫花×白花→紫花→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

PP

×

pp→Pp→

3P_:1pp

6.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为显性,厚壳(T)对薄壳(t)为显性。R–r和T–t是独立遗传的。指出下列各种杂交组合的:

(1)亲本的表现型、配子种类和比例;(2)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1)TTrr×

ttRR

2)

TTRR×

ttrr

3)

TtRr×

ttRr

4)

ttRr×

Ttrr

杂交组合TTrr×ttRR

TTRR×ttrr

TtRr

×

ttRr

ttRr

×

Ttrr

亲本表型

厚红

薄紫

厚紫

薄红

厚紫

薄紫

薄紫

厚红

配子

Tr

tR

TR

tr

1TR:1Tr:1tR:1tr

1tr:1tR

1tR:1tr

1Tr:1tr

F1基因型

TtRr

TtRr

1TtRR:2TtRr:1Ttrr:1ttRR:2ttRr:1ttrr

1Ttrr:1TtRr:1ttRr:1ttrr

F1表型

厚壳紫色

厚壳紫色

3厚紫:1厚红:3薄紫:1薄红

1厚红:1厚紫:1薄紫:1薄红

7.番茄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子一代(F1)群体内有:3/8的植株为红果、二室的、3/8是红果、多室的,1/8是黄果、二室的,1/8是黄果、多室的。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是怎样的基因型?

根据杂交子代结果,红果:黄果为3:1,说明亲本的控制果色的基因均为杂合型,为Yy;多室与二室的比例为1:1,说明亲本之一为杂合型,另一亲本为纯合隐性,即分别为Mm和mm,故这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YyMm和Yymm。

Pprr×pprr

;

PpRr×pprr;

PpRr×ppRr;

ppRr×ppRr

9.大麦的刺芒(R)对光芒(r)为显性,黑稃(B)对白稃(b)为显性。现有甲品种为白稃,但具有刺芒;而乙品种为光芒,但为黑稃。怎样获得白稃、光芒的新品种?

如果两品种都是纯合体:bbRR×BBrr→BbRr

F1自交可获得纯合白稃光芒种bbrr.如果两品种之一是纯合体bbRr×BBrr→

BbRr

Bbrr

F1自交可获得纯合白稃光芒bbrr.如果两品种之一是纯合体bbRR×Bbrr→BbRr

bbRr

F1自交可获得纯合白稃光芒bbrr.如果两品种都是杂合体bbRr×Bbrr→BbRr

bbRr

Bbrr

bbrr直接获得纯合白稃光芒bbrr.10.小麦的相对性状,毛颖(P)是光颖(p)的显性,抗锈(R)是感锈(r)的显性,无芒(A)是有芒(a)的显性。这三对基因之间也没有互作。已知小麦品种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如下,试述F1的表现型。

(1)

PPRRAa×

ppRraa

(2)

pprrAa×

PpRraa

(3)

PpRRAa×

PpRrAa

(4)

Pprraa×

ppRrAa

(1)PPRRAa×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pR_Aa);毛颖抗锈有芒(PpR_aa)

(2)pprrAa×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pRrA_);光颖感锈有芒(pprraa);毛颖抗锈有芒(PpRraa);光颖感锈无芒(pprrAa);毛颖感锈无芒(PprrAa);光颖抗锈有芒(ppRraa);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光颖抗锈无芒(ppRrAa)

(3)PpRRAa×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_R_A_);毛颖抗锈有芒(P_R_aa);

光颖抗锈有芒(ppR_aa);光颖抗锈无芒

(ppR_A_)

(4)Pprraa×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pRrAa);光颖感锈有芒(pprraa);毛颖抗锈有芒(PpRraa);

光颖感锈无芒(pprrAa);毛颖感锈无芒(PprrAa);光颖抗锈有芒(ppRraa);

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光颖抗锈无芒(ppRrAa)

11.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的小麦若干株?

由于F3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中PPRRAA的比例仅为1/27,因此,要获得10株基因型为PPRRAA,则F3至少需270株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

13.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的,圆形的,有椭圆形的,以下是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

长形×圆形→

595椭圆形

长形×椭圆形→

205长形,201椭圆形

椭圆形×

圆形→

198椭圆形,202圆形

椭圆形×

椭圆形→

58长形,112椭圆形,61圆形

说明萝卜块根形状属于什么遗传类型,并自定基因符号,标明上述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其后裔的基因型。

不完全显性

15.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2)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

(3)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问这些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

根据(1)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或C为杂合型;

根据(2)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和R均为杂合型;

根据(3)试验,该株基因型中C或R为杂合型;

综合上述三个试验,该株的基因型为AaCCRr

16.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试决定在下列这三种情况可能有几种基因组合?(1)一条染色体;(2)一个个体;(3)一个群体。

(1)四种可能,但一个特定染色体上只有其中一种,即a1或a2或a3或a4。

(2)十种可能,但一个特定个体只有其中一种,即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上一篇:店面工作计划下一篇:招聘财务会计岗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