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教案

2024-10-26

伴性遗传教案(共7篇)

伴性遗传教案 篇1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单元框架问题:1基本问题:什么是伴性遗传病?

2单元问题:伴性遗传病会有哪些特点呢?为什么和性别相关联? 3内容问题:伴性遗传病包括哪些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数量相同吗? 本节内容为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重难点,不过许多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所以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习题也容易掌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以X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

2、以人的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二)能力目标

通过红绿色盲患者与正常色觉间的婚配后代色觉情况的学习,学会分析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的讲解,认同有关近亲婚配的危害; 2.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色盲这一伴性遗传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阅读、讲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理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年轻女性自杀状况报告)在某山区,一个妇女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孩,周围的人瞧不起她,婆家瞧不起她,就连她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便自杀了。生女孩是女人的过错吗?为什么有些遗传病,男女的发病率不同? 要很好回答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学习探究“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 性别决定

1、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当然,不是所有的染色体都同性别有关,只是个别的染色体决定生物的性别。因此,染色体分为两类: 2、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2)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例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个)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只有1对是性染色体(图见书)

3、性别决定类型

XY型 :XX为雌性,XY为雄性

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4、XY型的性别决定

男性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是X型和Y型,且数目相等,比例:1:1,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受精是机会均等的,因此后代的性别比例为1:1。

P: XX

×

XY

↓ ↓

配子: X

X Y

子代

XX

XY

注意:性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与常染色体是一致的,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由于封建的男尊女卑观念和长期的性愚昧,把生女归罪于母亲,这是无知的表现,这种愚昧无知曾经导致了千千万万女性的悲剧,因此,我们要提倡男女平等。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2、色盲的遗传:

红绿色盲:一种先天性的色觉障碍,患者不能分辨同样亮度和饱和度的红色与绿色。色盲的遗传有两个显著特点:

①男性多于女性 男:6.8~7%,女:0.5%

②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为什么有这样奇特的现象呢?

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那么:既然在X上,女性有两个X,会不会得病机会更多呢?男性的Y上没有b,那么说不定男性得病的该少啊?

我们分析一下:

(1)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

XbXb

色盲女性

XbY

色盲男性

XBXb

正常(携带者)女性

XBY

正常男性

XBXB

正常女性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2)色盲遗传的几种情况

例1: P: XBXB × XbY

↓ ↓ ↓

配子 XB

Xb Y

F1 XX

XY

Bb

B如图体现了两点:A男患者通过他的女儿把Xb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子导致其患病。

F1 XBXb × XBY

↓ ↓

↓ ↓

XB Xb XB Y

F2 XBXB XBY XBXb XbY 女儿携带者,儿子正常表现出“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的特点B男患者比女患者多。

表现型 正常 女携带者男患者色盲 例2: P: XbXb × XBY

↓↓

配子

Xb

XB Y

F1 XBXb

XbY

表现型:女携带者,男患者如图说明:女性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患者,这也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的原因之一。

评价设计:思考讨论:1外祖父色盲,外孙子一定色盲吗(否)

2某家庭中男孩为色盲患者,而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色觉均正常,那么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亲代中的谁?(外祖母)

3某家庭中男孩和其外祖父为色盲患者,其祖父母,外祖母,父母色觉均正 常,那么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亲代中的谁?(外祖父)

其中的2和3小题容易发生混淆,不过如果仔细审题并且真正掌握,两道题是能得到正确答案的

伴性遗传教案 篇2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其遗传方式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 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①当我们研究一对性状的伴性遗传时, 这一对相对性状一般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形成配子时, 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彼此分离。

②当研究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时, 若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 为伴性遗传, 其余各对皆为常染色体遗传, 则它们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③伴性遗传的特殊性:一是雄性个体中, 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或Y染色体上) , 它没有等位基因;二是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因此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联系在一起, 在考虑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时, 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在一起。

(2) 几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例1.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 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 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 )

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 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 “-”为正常表现者。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 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 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 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 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解析:在第Ⅰ类调查中, 母亲正常而儿子患病, 因此, 这种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第Ⅱ类调查的结果, 不能确定此病的遗传方式, 如XbXb (母亲患病) ×XBY (父亲正常) →XbY (儿子患病) 、XBXb (女儿正常) ;第Ⅲ类调查结果, 不能确定此病遗传方式的显、隐性, 如:AA×AA→AA;第Ⅳ类调查发现, 父母表现正常, 但出生患病的后代, 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

答案:D

3.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定步骤

(1) 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

即双亲都正常, 其子代有患者则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

即双亲都表现患病, 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 则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2) 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①在已确定隐性遗传病的系谱中:

a.父亲正常, 女儿患病, 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母亲患病, 儿子正常, 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必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在已确定显性遗传病的系谱中:

a.父亲患病, 女儿正常, 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母亲正常, 儿子患病, 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必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例2. (2011年江苏生物卷-24) 某家系中有甲, 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 (如下图) , 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 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Ⅲ-4与Ⅲ-5结婚, 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解析:由系谱图中Ⅱ-4和Ⅱ-5均患甲病, Ⅲ-7不患甲病, 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甲、乙两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 推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Ⅱ-4和Ⅱ-5不患乙病, 生育了患乙病儿子Ⅲ-6, 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甲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 乙病用b表示, 则I-1的基因型为aaXBXb, I-2的基因型为AaXBY, Ⅱ-3的基因型为AaXbY, Xb致病基因来自I-1;由Ⅱ-2的表现型知基因型为aaXBX-, 由Ⅲ-2患乙病推知Ⅱ-2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 Ⅱ-5的基因型为AaXBY, Ⅲ-8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和AAXBXb四种可能;Ⅲ-4基因型为AaXBXb, Ⅲ-5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 若Ⅲ-4与Ⅲ-5结婚, 生育一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3+2/3×3/4=5/6, 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2, 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5/6×1/2=5/12。

答案:B

二、深化拓展

1.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

上图为X、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 Ⅱ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 (a) 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Ⅱ片段, 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也有差别, 如:

例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 但存在着同源区段 (Ⅱ) 和非同源区段 (Ⅰ、Ⅲ) (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 ( )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患者全为女性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 Ⅲ片段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患者全为男性;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男性患病率应高于女性;尽管Ⅱ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但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相同, 有时男性患病率并不等于女性, 如①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 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②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 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

答案:B

2.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

选择同型性染色体 (XX或ZZ) 隐性个体与异型性染色体 (XY或ZW) 显性个体杂交 (XY性别决定的生物就是“隐雌显雄”) 。这样在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 (XX或ZZ) 的个体表现型是显性, 具有异型性染色体 (XY或ZW) 的个体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具体分析如下:

(1) XY型别决定

假设X染色体上的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则选用隐性纯合母本与显性父本杂交时, 后代中的隐性个体必为雄性, 显性个体必为雌性。图解如下:

(2) ZW型性别决定

鸡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公鸡含有ZZ染色体, 母鸡含有ZW染色体。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条纹, 由B基因决定, 当b基因纯合时, 表现为非芦花, 这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让ZbZb (非芦花公鸡) 与ZBW (芦花母鸡) 进行交配, 其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ZBZb (芦花公鸡) 、ZbW (非芦花母鸡) , 这样就能在雏鸡时根据是否有条纹判断出雌、雄个体。

例4. (2011年安徽理综卷-31) 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 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 (T) 与油质透明基因 (t) 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结天然绿色蚕基因 (G) 与白色蚕基因 (g)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T 对t, G对g为显性。

(1) 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 X GGZtW, F1中结天然绿色蚕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蚕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2) 雄性蚕产丝多, 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雄、雌亲本:GGZtW、GgZtW、ggZtW、GGZTW、GGZTZt、gg ZTZt、ggZt ZtGgZtZt, 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 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 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蚕的雄蚕用于生产 (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

解析: (1) 因ggZTZT×GGZtW→F1 (GgZTW、GgZTZt) , 所以F1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占1/2。Fl中雌雄个体杂交, 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G_ZtW占3/4×1/4=3/16。

(2) 对ZW型生物, 人们常利用雌性显性个体与雄性隐性个体杂交, 根据子代的表现型确定其性别。即用ZtZt×ZTW, 故可选择ggZtZt×GGZTW或GgZtZt×GGZTW。

答案: (1) 1/2 3/16

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 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蚕, 保留体色正常的雄蚕用于生产。

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 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蚕, 保留体色正常的雄蚕用于生产。

3.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的判断与实验设计

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 鉴别某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 应选择的杂交组合为: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

例5.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 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 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 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 ( )

A.野生型 (雌) ×突变型 (雄)

B.野生型 (雄) ×突变型 (雌)

C.野生型 (雌) ×野生型 (雄)

D.突变型 (雌) ×突变型 (雄)

解析:由条件可知, 突变型是显性性状, 野生型是隐性性状;选择隐性性状的雌鼠与显性性状的雄鼠杂交时, 若后代雌鼠全为显性性状, 雄鼠全为隐性性状, 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鼠中都有显性性状, 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A

三、相关链接:性别决定

1.性染色体类型

例6.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其祖母和外祖父

B.性染色体上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

D.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

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 其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祖辈中的祖父;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在体细胞表达;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也能发生联会行为;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两条X染色体。

答案:C

2.性别决定的类型

(1) 性别的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性别决定, 它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 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决定性别的主要物质基础, 它在精卵结合时就已确定;二是性别分化, 它是在性别决定的基础上, 经过一定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 才发育为一定的性别。

(2)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3) 染色体的倍数决定性别

在膜翅目昆虫蚂蚁、蜜蜂、黄蜂和小蜂中, 其性别与染色体组的倍数有关, 雄性为单倍体, 雌性为二倍体。如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 因而具有单倍体的染色体数 (n=16) ;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 具有二倍体的染色体数 (2n=32) 。

(4) 环境因子决定性别

有一些龟鳖类和所有的鳄鱼的性别是由受精后的环境因子决定的。这些爬行类在发育的某个时期内卵的温度是性别的决定因子, 稍稍改变温度, 就会使性别发生急剧变化。当卵在22~27℃温度中孵化时, 只产生一种性别;当卵在30℃以上的温度中孵化时, 则产生另一种性别。只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同一批卵才会孵化出雌性和雄性两种个体。

(5) 雌雄同体的生物 (如蚯蚓、两性花的植物) 无性别决定问题, 其生殖器官的出现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例7. (2011年福建理综卷-5)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ZW, ♂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 (ZW) 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 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 形成二倍体后代 (WW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 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

A.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雌∶雄=4∶1

解析: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雌火鸡 (ZW) 的卵细胞有两种, 即含Z的卵细胞和含W的卵细胞。根据卵细胞形成的特点, 若产生的卵细胞中含Z, 则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含有的性染色体分别是Z、W、W, 卵细胞与这三个极体结合形成ZZ、ZW、ZW的后代;若产生的卵细胞中含W性染色体, 则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含有的性染色体分别是W、Z、Z, 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极体结合形成WW、ZW、ZW的后代, 又知WW的胚胎不能存活, 由此可推测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为4∶1。

答案:D

四、跟踪训练

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 宽叶 (B) 对狭叶 (b) 呈显性, 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其中狭叶基因 (b) 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 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 ( )

A.子代全是雄株, 其中1/2为宽叶, 1/2为狭叶

B.子代全是雌株, 其中1/2为宽叶, 1/2为狭叶

C.子代雌雄各半, 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

3.某人染色体组成为44+XYY, 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代产生配子时, 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 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 ( )

A.次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4.下列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 与甲、乙、丙、丁四个系谱图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系谱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丁系谱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8

C.甲、乙、丙、丁都可能是苯丙酮尿症遗传病的系谱图

D.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

5.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B表示, 隐性基因用b表示) ;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F表示, 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 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 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

(2)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上,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

(3)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 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 (1) BXF、bY或bXF、BY

(2) X染色体 直毛在子代雌、雄果蝇上均有出现, 而分叉毛这个性状只在子代雄蝇上出现

(3) 能。取直毛雌、雄果蝇与分叉毛雌、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 (即直毛雌果蝇×分叉毛雄果蝇、分叉毛雌果蝇×直毛雄果蝇) , 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一致, 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不一致, 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密伴性遗传 篇3

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正常人为三色视,丧失其中之一或两种辨别能力者称为色盲。色盲可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部分色盲中的红色盲称为第一色盲,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蓝色盲称为第三色盲。

在各种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是全色盲,它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患者只有明暗之分,完全无辨别各种色彩的能力,只看到一片深浅不同的灰色世界,其遗传方式通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蓝色盲较少见,患者对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致病基因位于人类第七号染色体上。色觉障碍中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此病患者对红、绿色分辨不清,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几种伴性遗传病的比较

三、 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1. 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1) 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 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a. 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形式。

b. 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杂合子(XbY或ZdW)内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体现。

c. Y或W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如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则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

d.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联系,如XBY或XBYb。

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规律的比较

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疾病,其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母各把每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随机传给子女,没有性别差异。

在伴X染色体的遗传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规律是:父亲的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传给他的女儿,母亲的两个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随机地把一个传给她的儿子或女儿。儿子的X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女儿的两个X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基因的传递具有性别的差异,这也是伴性遗传的显著特点,在伴Y染色体的遗传中,Y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代代相传不间断,无一例外。而女性体内不存在此种基因,性状只在男性中出现。 

四、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快速判定

1. 先确定遗传病显隐性

(1) 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正常,生出的孩子中有患病的,即“无中生有”,则该病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见图1。

(2) 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都表现患病,他们的子代中有表现正常的,即“有中生无”,则该病一定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见图2。

2. 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 隐性遗传情况的判断:

① 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有病,儿子中表现有正常的(即母病儿正),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而必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② 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正常,女儿中有病的(即父正女病),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见图3,肯定排除类图谱,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口诀: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父子无病非伴性。

(2) 显性遗传情况的判定:

① 在显性遗传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正常,儿子中有表现有病的(即母正儿病),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必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

② 在显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有病,女儿中表现有正常的(即父病女正),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见图4,肯定排除类图谱,排除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口诀: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母女无病非伴性。

3. 不能确定判断类型

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做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通常的原则是: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为显性遗传;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比例基本相等,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较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以下3种情况:

(1) 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遗传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2) 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病更可能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3) 若系谱中每个世代表现为:父亲有病,儿子全病,女儿全正常,患者只在男性中出现,则更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由只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如图5。

典例精析

例1 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 1号B. 2号C. 3号D. 4号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解析 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7号为患者,则7号的基因型为XbY,其Xb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5号,5号的父亲1号正常,则1号不含Xb,所以5号的Xb只能来自她的母亲2号。

答案 B

例2 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 14 B. 34C. 18 D. 38

答案 D

能力检测

1.(2007年江苏卷第23题,单选题)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4是携带者

C. 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 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2.(单选题)果蝇白眼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A. 白眼♀果蝇×白眼♂果蝇

B. 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

C. 白眼♀果蝇×红眼♂果蝇

D. 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

3.(多选题)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 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 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4.(2007年北京理综卷第29题)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性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个体的基因突变。

(2) 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 ;若Ⅳ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 。

(3) 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参考答案

1. B2. C3. BC

4. (1) 隐 XⅠ1

(2) 1418

(3) (显性)纯合子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知识:1.领会伴性遗传的特点。 2.理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

能力:1.通过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通过学习,树立优生、关爱生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意识。

学习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

学习难点:1.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 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的课堂:

自学等级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 遗传病,由显性基因 控制。

2.当基因型为 时,表现为女性患病;当基因型为 时,表现为男性患病。因此,女性患者一般 男性患者,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3.生物界中,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即 和 ,大多数生物是 ,而鸟类和蛾类是 ;前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后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三.合作探究: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2.ZW型遗传方式的特点。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四.尝试解题

1.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 )

A 男孩、男孩 B 女孩、女孩 C 男孩、女孩 D 女孩、男孩

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3.纯种芦花鸡(ZBZB)与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雌性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 )

A. 3:1 B.1:2 C.1:1 D.1:2:1

4.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

①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③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 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XDXd

④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 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XDX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当男性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和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儿 ,儿子 。试画出其基因图解。

6. 鸡有芦花鸡和非芦花鸡,ZBW、ZBZB、ZBZb表现为芦花鸡,ZbW、ZbZb表现为非芦花鸡。某养鸡场为了提高产蛋效益,欲大量饲养产蛋母鸡,试问:可采用怎样的交配方式,对早期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将雌性和雄性区分开。要求写出其遗传图解。(提示:要根据羽毛区分雌雄,就要使后代的雌性个体中全为一种羽毛,雄性个体中全为另一种羽毛)

反思与积累:

过关检测(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2.某动物的卵巢中有10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以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个数分别是 ( )

A.10和10 B.10和40 C.40和120 D.10和30

3.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与其DNA分子数之比是 ( )

A.1:2 B.:4 C.1:8 D.2:1

4.指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选项 ( )

A.纺锤体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联会 D.DNA复制

5.(多选题)右图所示为男性曲细精管横切面模式图,

表示由精原细胞(a)生成精子的过程。图中可能含有46

条染色体的细胞是 ( )

A.细胞a B.细胞b C.细胞c D.细胞d

6.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 )

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

C.骨髓细胞 D.雄配子

7.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 )

A.Ab、Ab、ab、ab B.aB 、Ab、AB、ABC.Ab、aB、Ab、Ab D.AB、AB、aB、aB

8. 右图所示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其中Y和y表示基因造成l号和2号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 )

A.染色体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1号和2号发生了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联会错误

D.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9.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依次是 ( )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某动物体细胞中含有38条染色体,该动物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时,含有双链DNA的个数是 ( )

A.38个 B. 76 C.少于76个 D.多于76个

1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l:1的时期是 ( )

A.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12.[多选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每个基因通过控制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D.DNA分子中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双链片段被称为基因

13.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个着丝点,这种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 )

A.92条 B.46条 C.23条 D.69条

14.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含有2个四分体

B.乙图中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

92个姐妹染色单体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

15.下图的4个家族遗传系谱图,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5%

16.豚鼠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只黑色雄豚鼠为杂合子,一次产生万个精子,同时含有白毛基因和Y染色体的精子有 ( )

A.2000万个 B.1000万个 C.:500万个 D.250万个

17.下图是人类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谱:(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患者)推测这种病的遗传方

式是 (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8.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DNA复制、基因加倍、染色体加倍

B.精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精原细胞通过两次减数分裂产生了精子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9. 如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 ②该细 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 ④该细胞中,如果1 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

A.只有1种说法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正确

C.只有3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正确

20.人类先天性聋哑病(d)和血友病(Xh)都是隐性遗传病。基因型DdXHXh和ddXhY的两人

婚配,他们子女中表现正常的占 ( )

A.O B.25% C.50% D.70%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所示,甲 丙为某动物体内三个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甲、乙、丙三图所代表的细胞发生的变化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甲图d—e和乙图d—e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不同点在于:甲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3)就丙图而言, b c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h—i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 。

(4)下列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是:甲图中的b c:________;

乙图中的 c e:________。

⑸甲图中的c d相比,乙图中的c d段细胞分裂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据图回答

⑴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该生物所有正常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染色体____________条。

(2)B图动物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有________种,该生物所有正常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染色体 ___________条。

(3)C图细胞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________, 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________。

23.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基因 A对a是一对等位基因).请分析回答

⑴若Ⅱ7不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Ⅱ7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8与一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患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4.如果假定的亲本是AA__和AAXY.如何解释下列后代基因型:

(1)AAXY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A__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A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果蝇野生型和5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编号如下表所示

注:①每种突变型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②6种果蝇均为纯合子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

请回答:。

(1)若进行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做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应是___________; 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沦根据是___________表现为自由组合。

(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VvXwY(长翅白眼♂)的果蝇,选作母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_____________,选作父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是____________

26.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控制的,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现有两对刚刚结婚的青年夫妇,甲夫妇的男方是抗维生素D佝偻 病患者,女方正常;乙夫妇双方都正常,但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请根据题意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

甲夫妇:男_______________;女_____________

乙夫妇:男_______________;女_____________

(2)医生建议这两对夫妇在生育之前进行遗传咨询。假如你是医生:①你认为这两对夫妇的后代患相关遗传病的风险率是:甲夫妇后代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风险率为__________;乙夫妇后代患血友病的风险率为___________。

②优生学上认为,有些情况下可通过选择后代的性别来降低遗传病的发病概率。请你就生男生女为这两对夫妇提出合理的建议,并简述理由。

建议:甲夫妇生一个_________孩;乙夫妇生一个_____________孩。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伴性遗传(第一课时)

自我检测: 1-6 DACBDB

7.(1)XBXB XbY (2)XBXB XBY (3) XBXb XbY (4)XBXb XBY

8.因为母亲患病,必传h基因给儿子,则儿子必患血友病。 XdhY

9.略(注意遗传图解的格式)

雌性黑色 雄性黑色

第3节 伴性遗传(第二课时)

自我检测:1—4 CDCD

5.会患病 都正常 略(要求写出: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性)

6.注意与XY型性别决定的区别,答案略

过关检测(二)

一.选择题:

1~5CDAD(ABC) 6~10ACABD 11~15 B(BC)BCB 16~20 CBCAB

二.非选择题:

21 (1)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3)染色体复制 受精作用

(4)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5)分裂过程中有联会行为,并出现四分体

22 (1)有丝 后 1:1 8

(2)1 12

(3)交叉互换 重组

23 (1)X染色体隐性遗传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1/8 XAY

24 (1)在精子产生过程中,Y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不分开。

(2)在卵子产生过程中,X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不分开。

(3)在精子尝试过程中,Y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到该精子细胞中。

25 (1)VV×vv或DDdd

(2)③bbHH×⑥BBhh B、b和H、h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②VVXwXw(长翅白眼♀)④vvX-Y(残翅♂)

26 (1)甲:XAY XaXa 乙:XBY XBXB或XBXb

难点25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篇5

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性别决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XY型性别决定和ZW型性别决定。XY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雌性个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产生一种X型的雌配子;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产生X型和Y型的两种雄配子,后代的性别由雄配子决定。ZW型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ZZ,产生一种Z型的雄配子;雌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产生Z型和W型两种雌配子,后代的性别由雌配子决定。这两种性别决定的方式,性别比例都是1∶1。

●难点磁场

1.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遗传病。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2.下列人类系谱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3.在下列遗传系谱中,只能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患者)()

●案例探究

1.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系谱,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_性遗传。(2)Ⅰ2和Ⅱ4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和_________。(3)Ⅱ4和Ⅱ5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4)若Ⅲ1和Ⅲ2近亲婚配,则生出病孩几率是_________。

命题意图:①通过遗传图谱考查分离规律;②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知识依托:①基因分离规律;②表现型与基因型。

错解分析:由于没有从图解中读出后代男女患病几率相同是常染色体遗传,而误判为伴性遗传而错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①首先根据图谱中代代都有患者,符合显性遗传特点;②其次图谱中后代男女患者几率相等,符合常染色体遗传,这是本题的突破点。③检验该判断是否正确,可假设为伴X显性遗传,则Ⅱ5必传给Ⅲ3一个XA,Ⅲ3患病与图谱不符。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正常。答案:(1)常

(2)aa Aa(3)3/8(4)2/3 2.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系谱,请根据对图的分析回答问题:

(1)该病属于______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

149(2)Ⅲ4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她是杂合体的几率为_________。(3)如果Ⅲ2和Ⅲ4婚配,出现病孩的几率为_________。

命题意图:通过识别遗传图谱,考查学生对分离规律、伴性遗传知识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知识依托:①基因分离规律;②伴性遗传。错解分析:由于误判为伴性遗传而错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1)根据图谱Ⅱ

1、Ⅱ2不患病而Ⅲ1得病,推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这是本题的切入点;(2)根据Ⅲ3均患病,若为伴X遗传,其父必为XaY应为患者,与题意不符,可确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本题的另一难点是第三问,该问应首先推导出Ⅲ

2、Ⅲ4的后代可能患病的基因型概率,即均为2/3 Aa;测其后代患者aa的概率为:1/4×2/3×2/3=1/9。

答案:(1)隐

(2)AA或Aa 2/3(3)1/9 3.(1)该病的致病基因是_______性基因。你做出判断的理由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该病的致病基因最大可能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你做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3)V2与正常男子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若生出一男孩,该男孩正常的几率是_________。

命题意图:通过识别遗传图谱,考查学生运用伴性遗传知识解决遗传图谱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知识依托:①伴性遗传;②分离规律。

错解分析:不能正确判断图谱属何种遗传方式而错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1)由于Ⅲ2、4;V2、4均为女性患者,且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母亲正常,儿子一定都正常,整个家族中患病女性多于男性,可判断该遗传病为伴性遗传是本题的切入点;(2)由于图谱中代代都有患者,或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可判断该病为显性遗传;(3)概率计算是首先推算出V2是XBXb的概率为;则其儿子正常的概率为1/

441×1/2=1/8,生出一男孩,该男孩正常的几率为:1/2×1/2=1/4。

答案:(1)显

遗传表现为连续

双亲患病却生了两个正常儿子(2)X

1男性患病女儿一定患病,遗传与性别有关(3)1/8 1/4 4.下图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该病是受一对基因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已知Ⅰ

2、Ⅱ

1、Ⅱ

4、Ⅱ6是纯合体,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_性遗传。(2)Ⅱ2和Ⅱ3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和_________。(3)若Ⅲ1与Ⅲ8近亲婚配,则生出病孩几率是_________。

命题意图:通过遗传图谱,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知识依托:①伴性遗传;②分离规律。

错解分析:不能正确判断该图谱的显、隐性遗传而错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综合该家族中这种病的遗传现象可知:①遗传表现为不连续(隐性遗传的特点);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Ⅱ6)正常,女儿都正常。可见遗传与性别有关。综合判定为伴X隐性遗传。

151 答案:(1)X 隐

(2)XAY XAXa

(3)1/8 ●锦囊妙计

一、性别也应理解为性状

性状是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生物的性别也是生物的性状之一。

二、伴性遗传的特点

1.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Y染色体上遗传特点:

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4.判断遗传方式,现有一口诀,仅供参考: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即XbY→XbXb→XbY)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患病为伴性。(即XBXb→XBY→XBX)●歼灭难点训练

1.美国等国的科学家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对人类全部染色体的基因进行测位,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指出该计划要测定的人类染色体数应是()A.46条 B.23条

C.24条

D.22条

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不具该致病基因,那么这种遗传病在 152 人群中总是()A.男性多于女性

C.男女相当

B.女性多于男性 D.只有男性患者

3.已知鸡的性别决定类型是ZW型。纯种芦花鸡(ZBZB)与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让F1自交,F2中雌性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A.3∶1 B.2∶1

C.1∶1

D.1∶2∶1 4.某男子的父亲患血友病,而他本人血凝时间正常。他与一个没有血友病家族史的正常女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A.1/2 B.1/4

C.0

D.1/16 5.(1998年上海)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那么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

(2)若后代全为宽叶,且雌雄植株各占一半时,那么其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植株各占一半时,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4)若后代的性别比例为1∶1,且宽叶个体占总数的3/4时,那么其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

153

参考答案

难点25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难点磁场

1.解析:血友病是伴性隐性遗传,具有效隔代交叉遗传特点,但本题中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就排除了外祖父通过母亲遗传给他的可能,那么就只有外祖母是携带者,通过母亲传递给这个男孩。

答案:B 2.解析:解家系图一类的遗传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①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②判定致病基因在什么类型的染色体上(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③解决相关问题,如写亲代基因型子代的发病率等。

本题涉及到遗传方式的若干种可能性与最可能方式的取舍问题。必须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才能顺利地解决。

从本题图谱中可看出,此遗传病在连续三代中有明显的连续性,故显性遗传比隐性遗传的可能性大。若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则必须第一代、第二代的患者的婚配对象皆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第一代的女性为患者,儿子中有正常的,即可判断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由于男性患者的女儿均有病,而其儿子均正常,说明此遗传病与性别有关,故C的可能性比A的可能还要大。

答案:C 3.解析:A、C家系图中父、母正常,有子女患病,可确定为隐性遗传,C家系图中女儿患病,父亲正常,可肯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遗传。

答案:C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因为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要么是相同的基因(AA),碱基对序列相同,要么是等位基因(Aa),碱基对序列差别很小,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只要测一个染色体组(22 154 条常染色体+XY)就可以了,又因为同源染色体X与Y大小相差很大,碱基对序列差别也大,所以要对人类全部染色体的基因进行测位,必须测一个染色体组中的22条常染色体+X+Y,即24条染色体。

答案:C 2.解析:由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只要X染色体上有该基因(假设为E),女性XEXE,XEXe均为患者,而男性只有XEY是患者,XeY正常,所以该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答案:B 3.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伴性遗传题,但由于鸡属于ZW型性别决定,往往引起思维的混乱,但只要牢牢把握遗传规律,本题也并不难理解。

遗传图解:

雌非∶雌芦=1∶1 答案:C 4.解析:本题中“某男子的父亲患血友病”是一干扰因素。因为血友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只要该男子不患病,基因型为XHY,而与之婚配的正常女子无血友病家族史,因而其基因型为XHXH,因此他们的后代均正常。

答案:C 5.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即雄性植株XbY产生的两种精子中含Xb的精子不能存活,只有含Y的精子。雄性植株XBY可产生含XB和Y的两种精子。答案:(1)XBXB和XbY

(2)XBXB和XBY(3)XBXb和XbY

伴性遗传教案 篇6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中图版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人类红绿色盲症三个教学知识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为第二课时做铺垫;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遗传图解的分析,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出伴X显性遗传和伴Y遗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决定的。

②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

③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④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图和人类性别决定图解,培养学生合理判断、图文转换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书写遗传图解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素养。

③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④通过引导学生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类性别决定方式和伴行遗传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1、人类的性别比例及原因。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掌握了孟德尔的基因的分离规律,了解了遗传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新知识(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①直观教学法:充分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性别决定,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点评法和点拔法: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贯穿点评法和点拔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课时安排:2课时。

4、教具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思路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深刻的领会。

1、以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并用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性别决定”的教学,通过让学生书写性别决定方式的遗传图解,规范正确书写要求,再利用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找关键点,分析总结出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的原因。

3、“伴性遗传”教学中,先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和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分工合作讨论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阐述出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再通过对课本探究活动中家庭遗传系谱图自主的分析,让学生充分利用统计数据真实地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进一步揭示出伴X隐性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以及伴Y遗传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3、课堂习题检测和学案上的反馈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达到所学有所用的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述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

阅读,聆听。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由道尔顿发现色盲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出示图片,创设问题情景:

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

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类型:

①多媒体展示两幅人类染色体组型图(男性和女性),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出两幅组型图的差异。

②在上一环节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说出染色体的类型,及两种染色体的定义。

③引导学生笔记,划出关键词。

④创设问题情景:正常人体细胞有 条染色体,其中 为常染色体, 为常性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性别决定方式: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37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新知自学】部分填写。

②提问:生物界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哪些?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什么?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

(1)设计问题串:

①人类的性别决有什么决定?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女性的组成是?

②男性可以产生几种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是?女性可以产生几种卵细胞?其染色体组成是?

③子代性别比例是多少?这种性别决定方式属于什么类型?

书写遗传图解:

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②纠错、点拨。

解释性别比例接近1:1的原因:

提示学生将遗传图解转换成文字,找关键点。纠正学生叙述错误。

了解其他性别决定方式:

引导学生自学XO型、ZW型性别决定方式。

伴性遗传:

辨色能力测试:

教师:你的辩色能力如何呢?展示辨色图片,请学生辨别图像。

伴性遗传概念: 教师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引导学生总结概念,找关键词。

思考、回答。

观察、判断。

描述。

记笔记。

思考,填空,

回答。

阅读,思考,自主学习。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一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学案上完成。

学生讨论后准确描述。

自学相关链接,总结阐述,书写图解。

学生辨色,检查自己色觉。

学生总结概念,划出键词。

承上启下,引出性别决定。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下一环节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

为学生书写遗传图解做铺垫。

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为下节课书写色盲症六种婚配图解和分析做铺垫。

培养学生图文转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总结能力。

伴性遗传教案 篇7

1.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

2.地位、作用及特点

本节内容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是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好的生物学材料,必须全面掌握。人类遗传病概率的计算必须要运用本节知识。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性别决定的方式;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运用遗传规律进行有关概率的计算。

(2)教学重点:伴X隐性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的规律,并运用遗传规律进行有关的概率计算。

(3)教学难点:运用伴X显性、隐性遗传的规律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并计算某种遗传病的概率。

二、学生情况分析

已经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組合定律,再加上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大多数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限,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方法

为了使教学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教师在黑板上通过画遗传图解,并要求学生自己画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并加上必要的讲解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四、设计思想及教学程序

1.设计思想

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采用层层推进的思路,理解规律,并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程序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画遗传图解→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知识小结→学习反思。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5分钟)

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哪几种?要求学生画XY型性别决定遗传图解,生男生女是由男性还是女性决定的?并板书遗传图解(略)

2.新课教学(25分钟)

[教师板书]

色觉正常(B)对红绿色盲(b)为显性

XBXB×XBY→XBXB,XBY

XBXb×XBY→XBXB,XBXb,XBY,XbY

XBXB×XbY→XBXb,XBY

XBXb×XbY→XBXb,XbXb,XBY,XbY

XbXb×XBY→XBXb,XbY

XbXb×XbY→XbXb,XbY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D)对正常(d)为显性

XDXD×XDY→XDXD,XDY

XDXd×XDY→XDXD,XDXd,XDY,XdY

XDXD×XdY→XDXd,XDY

XDXd×XdY→XDXd,XdXd,XDY,XdY

XdXd×XDY→XDXd,XdY

XdXd×XdY→XdXd,XdY

[提出问题]

①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如红绿色盲和血友病)

②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是什么?(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③伴Y遗传的特点是什么?(如外耳道多毛症)

[学生活动]学生画遗传图解并进行思考

[教师点拨]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③往往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④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正常男性的女儿和母亲一定正常。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显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③具有世代连续性。

④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正常女性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正常。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②只在家族男性后代中传递。

[提出问题]怎样判断显、隐性遗传病?

教师板书:遗传系谱图

[师生共同总结]正常双亲生出有病后代,而后代的致病基因来自亲代,亲代正常,说明该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有病双亲生出无病后代,而后代的正常基因来自亲代,亲代有病,说明该遗传病由显性基因控制。

[师生共同归纳]

(4)判断遗传病的规律

①正常双亲生出有病后代为隐性遗传病。

正常男性的母亲或女儿有病,女患者父亲或儿子正常。(常、隐)

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均正常,女患者父亲和儿子均患病。(X、隐)

②有病双亲生出正常后代为显性遗传病。

男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正常,正常女性的父亲或儿子患病。(常、显)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患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均正常。(X、显)

[归纳小结]

先判断显、隐性遗传病、然后判断在哪个染色体上。

[板书设计]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3.正常双亲生出有病后代为隐性遗传病

正常男性的母亲或女儿有病,女患者父亲或儿子正常。(常、隐)

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有病,女患者父亲和儿子正常。(X、隐)

4.有病双亲生出正常后代为显性遗传病

男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正常,正常女性的父亲或儿子患病。(常、显)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正常,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患病。(X、显)

[判断遗传病的规律的运用]例题讲解

[布置作业]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

上一篇:贷款购买二手房的流程下一篇: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