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精选11篇)
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 篇1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2016年修订)一、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
2、层次分明
3、摄影体位标准: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目 评价内容和方法 扣分 图像对比 图像层次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 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
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 5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 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 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不完整 5 图像标识
图像重要标识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摄影体位 特殊体位 不标准 15~20 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 10 摄影部位错误 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 50 图像放大比例 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 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 抽查胶片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 良:80~89分 合格:70~79分 不合格:<70分
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 篇2
数字电视系统和设备的性能主要是通过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来衡量的。其中主观评价是评价图像质量的可靠手段, 而测试图像是进行主观评价的基础, 测试图像的内容和质量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数字电视系统和设备而言, 眼图等客观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图像质量的好坏, 还需要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 然而国内一直未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测试图像。国外的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 由于画面内容、节目种类、色彩喜好及发行格式等与我国情况均有所不同, 并有版权等限制。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下达的任务,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总局数字电视标准工作组共同研究制定了《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制定这个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能满足主观评价要求的测试图像库。
2 制作测试图像的基本准则
(1) 在图像质量评价中, 尽可能无缺损的源图像是获得稳定评价结果的关键。因此, 对所测电视系统而言, 标准测试图像应具有最佳的图像质量 (除某些特殊测试需加噪波外) 。
(2) 对于不同的评价目的, 通常需要不同的测试图像。例如:
*对于基本质量评价, 需要一般严格的素材;
*对于高要求的应用 (如演播室质量或后期处理等) 的评价, 通常需要比较严格的素材;
*对自适应处理系统性能的评价, 通常需要非常严格的素材。
所以, 测试图像的苛刻度要有合理的分布范围, 制作完成的测试图像集的苛刻度应当基本涵盖从低到高的分布范围。
(3) 测试图像应包含正常的节目素材和专门制作的图像素材。前者应具有真实、有效和代表性, 可以在日常播出节目中选取;后者是根据主观评价需要专门设计、制作的。
(4) 每一个测试图像的内容应具有明显的特点, 即对一个或多个图像质量要素比较敏感。图像场景应包含与评价一个或多个图像质量要素相关的构图元素。
(5) 测试图像的数量应足够多, 既要有静止图像素材, 也要有活动图像素材。
(6) 测试图像应采用适当的载体和格式存储, 以便长期保存和复制时其质量不劣化。
3 主观评价要考核的质量要素及其评价用素材的特点
对于数字电视系统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考核的基本质量要素及其评价用测试图像的特点, 可以总结如表1所示。
4 主要制作过程
2003年12月8日本标准起草小组正式成立, 并确定了标准编制原则、项目实施的初步设想。从2003年12月~2004年4月, 起草小组在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 确定了制作标准测试图像的基本准则、主观评价考核的主要质量要素及其所包含的测试图像内容、标准测试图像的数量及每个测试图像的基本结构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拍摄测试图像的基本原则和拍摄手段。
2004年4月~2005年12月, 起草小组先后拍摄了测试图像室外部分、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歌舞、综合晚会和演播室图像。并对大量的拍摄图像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观评价粗选, 又经过多次精选和实际试用后, 最终保留了标准中的测试图像。对于没有满足制作标准测试图像基本准则的场景, 总结了初次拍摄的经验教训, 并进行了场景的重新拍摄和测试图像的选取。
从2004年3月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 起草小组还对中央电视台现有的图像素材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的筛选工作。2006年4~11月, 起草小组完成了字幕的制作, 特技画面、动画、体现亮度层次及临场感的测试图像的筛选工作。同期完成了本标准的讨论稿和项目技术报告。
本标准历时三年, 共召开会议45次, 组织外景拍摄8次, 室内拍摄6次, 拍摄场景68个, 摄制完成素材2220分钟, 挑选已有图像素材3940分钟, 共精选确定测试图像1144秒, 应用于11种设备, 最终形成本标准的测试图像。
5 标准中的测试图像简介
标准中共包含静止测试图像5条、演播室13条、外景图像素材13条, 后期合成制作素材9条, 现有日常节目素材6条, 计算机生成图像素材1条, 共计测试图像47条。各自的特性和考察属性见表2。
6 测试图像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
使用测试图像对8个品牌的非编工作站的部分功能、图像处理性能和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比较。
(1) 评价用测试图像
*独轮车表演
*天气预报
*景物色键1
*景物色键2
*景物色键3
(2) 评价内容简述
采用这些测试图像对不同非编系统的功能项进行了比较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
*DVE画中画图像质量
*白平衡图像质量
*0.5倍变速图像质量
*色键图像质量
(3) 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4) 测试结果表明, 所用的测试图像可以对被测系统的性能进行较直观的区分, 并且本标准的测试图像在评估以上项目时具有有效性。
7 小结
依据制作测试图像的基本准则和主观评价考核的质量要素, 项目组完成了47条测试图像 (包含了静止图像素材5条, 活动图像素材42条) 。图像内容包括演播室节目、自然景色、快速运动的体育节目、特技图像、计算机合成图像、晚会节目等, 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电视节目类型。
项目组对测试图像的统计特性进行了计算, 该计算结果对于测试图像的选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果表明测试图像的苛刻度分布范围较广, 可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结合在多种不同系统和设备上的实际使用情况, 本标准的测试图像能够满足对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系统及设备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使用要求。
随着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进程的推进, 对于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测试图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 项目组正在着手进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测试图像项目的制作过程中, 起草小组将根据制作标清晰度数字电视测试图像场景安排、拍摄方法、图像分析和选取的经验, 制作符合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测试使用的图像。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新发布的广播电视行业标准《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的主要内容、制作测试图像的基本准则和测试图像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 篇3
迫于国内外压力,为全面恢复食品出口,从今年4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行食品放射性物质正式标准,大幅提高食品放射性物质标准水平。然而,其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中,仍然存在国内外双重标准的做法。
日本制定应急性食品标准
为维护食品安全,日本在东日本大地震后特别制定了食品中核放射性物质暂定限量标准。标准制定部门为日本厚生劳动省,参考依据是日本原子力安全委员会提供的相关指标。根据该依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制定的食品中核放射性物质的暂定限量标准为:核放射性物质碘131在水和牛奶、乳制品中的暂定限量标准为300贝克勒尔/公斤(婴儿为100贝克勒尔/公斤);蔬菜类(根叶菜、薯类除外)2000贝克勒尔/公斤);放射性物质铯在蔬菜和肉的暂定限量标准为500贝克勒尔/公斤。其他如鱼中的限量标准为500贝克勒尔/公斤,在水果中的限量标准为500贝克勒尔/公斤,在蘑菇中的残留标准为500贝克勒尔/公斤。
日本制定的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暂定限量标准是在日本发生大地震后食品短缺背景下制定的临时限量标准,这些标准的依据和计算方法也经过了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科学评估,食品安全委员会没有提出异议。该暂定标准最终经日本药事食品卫生审议会审议后生效。虽然如此,突击制定标准显示了浓厚的应急色彩,食品放射性物质临时限量标准较为宽松。
暂定标准与我国食品放射性物质国标的比较
我国在1994年发布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1994)。该国家标准规定了主要食品中12种放射性物质的导出限制浓度。标准适用于各种粮食、薯类、蔬菜及水果、肉鱼虾类和奶类食品。
其中核放射性物质铯137在蔬菜水果类的残留限量标准为210贝克勒尔/公斤。鲜奶为330贝克勒尔/公斤。粮食类为260贝克勒尔/公斤。核放射性物质碘131在粮食类的残留限量标准为190贝克勒尔/公斤,蔬菜水果类为160贝克勒尔/公斤。肉、鱼、虾类为470贝克勒尔/公斤,鲜奶为330贝克勒尔/公斤。
显然,日本放射性物质标准大体都宽松于我国相关标准。这些限量标准较国际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也更宽松。例如,日本暂定标准中蔬菜的放射性碘131的限量标准(2000贝克勒尔/公斤,比国际标准(100贝克勒尔/公斤)宽松20倍,比我国标准(160贝克勒尔/公斤)宽松12.5倍。
暂定标准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期日本标准的比较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期,乌克兰制定的核放射性物质标准为肉200贝克勒尔/公斤,鱼为150贝克勒尔/公斤,水果为70贝克勒尔/公斤,蘑菇为500贝克勒尔/公斤。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期,日本政府制定的食品中核放射性物质的标准为370贝克勒尔/公斤。那么,当时日本为何要制定严于现在日本核放射性物质的安定标准?也许日本认为,日本并不从欧洲或乌克兰进口大量食品,即便标准严一些对日本并未有很大影响。
日本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期制定的370贝克勒尔/公斤的标准,调整为较为宽松的500贝克勒尔/公斤。换言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时期日本从国外进口食品的标准较严,而当日本发生核辐射事故后其国内暂定标准要宽松许多。
显然,日本国内食品放射性物质标准明显宽松于中国标准、国际标准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时期日本制定的标准。对此,日本有关方面并未对放宽标准的科学依据做出解释。也许日本认为,日本地震后食品短缺,为满足自身的食品供应,临时适当放宽标准也不为过。但是,日本让其他国家进口这些食品时,就失去了合理性。因为日本核放射性物质的暂定标准整体较国际标准宽松了许多。
日本食品中核辐射暂定标准的调整
即便如此,近半年来日本国内多次在牛肉、大米、蔬菜中检出核放射性物质超标,加之近期明治奶粉被检出含有放射性物质铯,引起消费者普遍担忧。迫于民众的压力,也为了缓和国外对日本制定宽松暂定标准的不满情绪,为全面恢复出口食品,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大幅提高食品放射性物质标准。新标准在2012年4月实施。
据日本有关方面介绍,日本厚生劳动省2011年12月22日召开食品卫生审议会,提议将一般食品放射性物质铯的标准提高至100贝克勒尔/公斤(提高后的标准是此前标准的1/5),饮用水标准提高至10贝克勒尔/公斤,婴幼儿食品和牛奶标准设定为50贝克勒尔/公斤。制造食品和加工食品适用于一般食品标准。
日本媒体认为,鉴于近期发生明治奶粉含铯问题,此次新增并明确了婴幼儿食品放射性物质标准,目的是消除消费者的担心。为避免引起市场混乱,日本对大米、牛肉、大豆设定了“过渡期”,大米和牛肉的过渡期限为2012年9月30日,大豆的过渡期限为2012年12月31日。从事进口日本食品相关业的人员应注意日本此项标准的调整和实施日期。
此外,为了使消费者能明确区别婴儿食品和一般食品,继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出台新标准后,2011年12月,日本消费者厅作出规定,要求生产商有义务对婴儿糕点等产品进行明确标识。例如,由于软煎饼、果汁、桨类食品等婴儿食品很难与一般食品区别,因此要求生产商在其包装盒上注明标识。对奶粉和婴幼儿食品这些能被明确识别为婴儿食品,并且标注了月龄的食品,不列为限制对象。
应促使日本遵守WTO国民待遇原则
在国内外压力下,日本此次不得不对食品中核放射性物质限量标准做出了调整。但其对待进口食品和对待国内食品方面采取的“双重标准”问题目前仍未做出调整。主要表现为,目前日本仍然没有改变“对国内放射性污染食品检测3批合格就可解除上市限制”,而“对进口食品则要1年检测300批合格才能解除命令检查”的歧视性措施。
日本在对待中国输日食品方面也正是如此。日本只要检出一批不合格,即对所有中国输日食品采取限制措施,而解除限制的条件也极为苛刻,需要至少一年内连续检测300批无违规事例。而日本国内核辐射污染地区生产的食品,仅3批检测合格就可以解除上市限制。
日本的这种做法说明,其对中国生产和本土生产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中国生产的食品存在歧视,违背了WTO非歧视性和国民待遇原则。因此,应促使日本放宽解除命令检查条件,对本土食品和从国外进口的食品采取同一标准,消除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实现贸易便利化,促进中日食品贸易健康发展。事实上,也只有当日本主动改变食品安全存在的“双重标准”问题,其出口食品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 篇4
1.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1.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阴影。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后枕粗隆。头颅侧位: 1.评价标准:
1.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 1.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 1.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2.质控要在:
2.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 二.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颅底颌顶位: 1.评价标准:
1.1下颌骨喙突至两侧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选;
1.2中颅窝的卵园孔,棘孔清晰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 2.2听眶线与胶片平行;
2.3中心线垂直听眶线通过外耳孔前3公分达胶片(当患者不能达到听眶线与胶片平行时,则中心线给适当角度使与听眶线垂直)。头颅前后向半轴位(汤氏位Towne’s位)1.评价标准:
1.1两侧颞骨岩部弓状隆突对称; 1.2枕大孔内显示寰椎后弓和鞍背后床突; 1.3两侧内耳道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两外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30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
(十一)乳突
乳突伦氏位:(Runstvom’s)1.评价标准:
1.1因中心线35o向足倾角,则外耳孔上界清楚,下界与内耳重选边界不清楚(即:内、外耳孔并非呈完整的园形显示);
1.2鼓窦入口的透亮线可见,乙状窦界限较清楚。2.质控要点:
2.l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外耳孔置胶片中心; 2.2中心线35”向足通过外耳孔。梅氏位:(Mayer’s)1.评价标准:
1.1小脑侧岩部呈锐利切线显示;
1.2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组成的“3A区”显示清楚;
1.3岩部呈轴位投影有放大,但无失真,显示完整;其纵径与横径之比为4.5:1.0。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毗线垂直胶片,外耳孔与胶片纵中线重合,并在胶片横中线上方;
2.2中心线45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横中线上。斯氏位(Stenves s): 1.评价标准:
1.1岩部平面显示,岩尖至弓状隆突近似水平显示,乳突尖在枕骨外显示; 1.二可见内耳道,及三半规管。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眶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12o向头,通过外耳孔达胶片。
(十二)副鼻窦 副鼻窦:瓦氏位(water’s)1。评价标准:
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侧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
1.2两侧上颌窦的三壁一孔(即内侧壁、外侧壁、底壁及窦上的国孔)显示。2.质控要点:
2.1头听毗线与胶片成37o角,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 2.2中心线通过鼻前棘达胶片。柯氏位(Caldwtll’S)1.评价标准:
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 1.2两眼眶及眶上裂对称显示。1.3岩部显示在眶下缘下方。2.质控要点:
2.1前额和鼻尖贴片、听毗线垂直胶片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 2 2中心线 23o向足通过鼻根达胶片。
(十三)视神经孔瑞氏位(Rnees’s). 1.评价标准:’
1.1视神经孔显示在眼眶的外下1/4象限中成卵园形阴影; 1.2视神经孔管壁三条骨壁线显示,构成视神经孔的轴位投影。2.质控要点:
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53o角,听鼻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眼眶外1/3处达胶片。
二、讨论
1.摄影体位标准是符合临床要求和X线诊断的首要条件,也是优质X线影像的基本条件。2.摄影体位标准是以能使特定解剖结构在胶片上真实准确显示为标准。
3.为要获取优质正确的摄影体位影像,必要掌握人体三维结构在胶片上二维显示所应处置的确切方法:如选择正、侧或斜位;中心线投射角度和投射方位。必须掌握大体解剖和体表定位的关系。
4.摄影用器材如球管倾角、量角板等必须准确无误。
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 篇5
温馨提示:接受放射线检查
注意事项公告牌
一、医用放射诊疗是一种损伤性诊疗,诊疗过程中产生的X线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不采取防护措施,有可能使身体某些敏感器官受到损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长远的,射线照得越多,诱发一些疾病的危险性越大。从预防角度讲,原则上应尽量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照射。
二、在医生建议做放射线检查时,可以与医生讨论或咨询检查的必要性和效果,有能替代的.最好先做无辐射危害的检查。
三、接受放射线照射前,患者有权向医务人员索要
防护用品,尽可能对邻近照射部位的生殖腺、胸腺、甲状腺、眼睛等射线敏感部位进行屏蔽防护。
四、婴幼儿、少年儿童、育龄妇女、孕妇等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应慎行或尽量避免放射线照射。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要掌握清楚月经周期,对下腹部的检查应严格限制在月经来潮后的十天内进行;非特殊需要,怀孕8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要做下腹部的放射线检查。
五、在实施放射诊疗时,非受检者不要进入操作现场;确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护时,有权向医务人员索要防护用品,对陪护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当您的健康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拨打卫生监督执法举报投诉电话:xxxxxxx
x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附件2:
学历证书图像采集标准 篇6
一、背景要求:
统一为蓝色,输出蓝色色值(RGB或CMYK):R51,G143,B178,C80,M13,Y20,K3。
二、灯光要求:
配置三基色柔光灯(冷光源、色温为5600K)两只、灯架而只、配套灯管12只、配套电缆(6米X 2)及插头2套。灯具摆设高度与被拍摄人肩部同高,角度为左右各45度,朝向对准被拍摄人头部,距离被拍摄人 1.5-2米。
三、数码相机要求:
像素不少于4百万,最高分辨率(dpi):2048,标准存储容量(MB): 16 MB,光学变焦倍数:4。光圈F8,快门:125/秒,成像区上下要求头上部空 1/10,头部占 7/10,肩部占1/5;左右各空 1/10。
四、照片处理技术要求
亮度控制:输入值 145,输出值 110
图片尺寸(像素)宽:150,高:210
大小:小于等于10K,格式:JPG
成像区全部面积:48 mm X 33 mm;头部宽度 : 21 mm- 24 mm
头部长度 :28 mm-33 mm;下额到头顶
:25 mm-3 5 mm;
像长 : 35 mm X 45 mm
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 篇7
关键词:放射卫生,放射诊疗,防护,质量控制,标准,国际文献
目前,放射诊疗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其应用的效果和危害与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放射诊疗过程中的防护要求对加强放射卫生监管工作尤为重要[1]。目前,在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已制定发布的放射诊疗标准基本都是等效采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标准或技术文件。而其主要是针对设备的出厂提出了众多指标和防护要求,没有考虑这些指标对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权重,这就造成实际工作中难以判断设备合格与否等诸多问题。因此,梳理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放射诊疗标准(包括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放射诊疗过程中的防护标准),跟踪国际文献的最新动态,是在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建立实用可行的放射诊疗标准的关键[2]。我们对我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的放射诊疗标准进行了梳理,对相关国际文献进行了跟踪、调研和分析,略提几点看法。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根据2015 年6 月对我国放射卫生标准的最新数据统计,其中现行有效放射诊疗标准共有29项,包括国家标准6 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1 项、卫生行业标准2 项。这些标准在编制中参考了当时主要的国际出版物和技术文件,并有效结合了其他部门发布的相关标准,内容包括放射治疗、放射诊断和核医学等方面的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
1.2方法
根据上述放射诊疗标准现状,研究和分析与其相关的国际文献,从放射治疗、放射诊断和核医学3 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我国放射诊疗标准与国际文献的关系,并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2 结果
2.1我国放射诊疗标准编制与国际接轨概况
我国放射诊疗标准的编制首先应遵循国家基本安全标准。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依据ICRP的基本建议书和IAEA的基本标准制定而成[3],是本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为制定所有其他放射防护标准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是编制放射诊疗领域各类放射防护及设备质量控制标准的原则。
我国制定的放射诊疗标准参考或依据的相关国际和国外技术文件或出版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ICRP的建议书和出版物;(2)IAEA出版的核安全标准、技术报告和放射防护标准;(3)IEC技术标准;(4)ICRU标准的技术报告;(5)WHO、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UNSCEAR)等国际相关机构等有关放射防护的标准化建议书、报告出版物和其他资料;(6)其他国外技术文件: 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英国放射学会(BIR)、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等为某些医用放射诊疗设备的临床应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和防护要求。此外,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局(OECD-NEA)和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等国外组织公布的放射防护标准建议书、出版物和其他文献资料,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对于各类放射诊疗设备及其场所,在其放射防护和设备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相应的国际技术文件或出版物作为标准或规范编制的依据资料。表1对放射诊疗标准相关的ICRP出版物作了简单归纳;表2 给出了2005 年及以后出版的主要IAEA技术报告。其中IAEA 38、IAEA 47 在现有的部分放射治疗防护类标准的制修订中已被引用,IAEA 40、IAEA 58 和IAEA63 可作为核医学防护标准制修订的参考依据,IAEA39、IAEA 59-61 分别可作为医用放射诊断学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辐射防护标准制修订的引用技术文件,IAEA71 可在儿童放射诊疗标准中借鉴引用。
2.2 各类放射诊疗标准与国际接轨情况
2.2.1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作为辐射的一种特殊应用,患者必然会直接受到强辐射照射,只有精密的设计和准确的使用才可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治疗的目的,因此对放射治疗的全过程必须实行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计划,这是多年来国内外业内人员达成的共识[4,5]。国际上很多国家己建立了不同级别的QA、QC和质量核查体系,并把该项工作纳入法制管理[6]。IAEA和WHO自1967 年以来一直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邮寄TLD剂量比对服务,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成熟技术方法,并通过合作研究项目推广到其成员国[7,8,9]。为规范放射治疗程序,IAEA发行了大量有关技术报告、出版物和培训教材,如表2 中的IAEA文件就是极好的例证。其他国际有关权威学术团体,如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欧洲放射治疗学会(ESTRO)以及医学物理和工程学会(IPEM)等有关QA和QC的出版物对于规范放射治疗的应用也提供了技术支撑。经过初步地整理和分析,IEC和IAEA出版的与放射治疗相关主要技术文件有:(1)IEC系列文件:IEC 601-2-1、601 -2 -11、601 -2 -8、601 -2 -17、601 -2 -29、62083 等;(2) IAEA系列文件:IAEA -TECDC -1040、TRS.277、TRS.381、 TRS.398、 TECDOC -989、 DMRP -9809、DMRP -9810、 安全报告系列38 号、TECDOC -1504、TECDOC-1583 等。
注:ICRU—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
注: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述相关技术文件基本涉及了放射治疗领域相关的加速器、远距治疗机、后装治疗机、深部X射线治疗机和模拟定位机等设备的放射防护及质量控制检测。国际上曾经出版的各类放射防护标准中,有的技术文件已经有了新的版本,需要进一步跟踪和查询,有的技术文件正在更新中,需密切关注。此外,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放疗设备已经在医疗机构开始使用,其中,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设备作为本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新突破,已很快在临床上使用,并已有关于TOMO防护与检测的专业文献[10,11,12,13,14],如Balog等阐述了TOMO的动态质量保证,并论述了TOMO的泄漏辐射和屏蔽考虑;Fenwick等分析了TOMO设备的质量保证;Thomas等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导出TOMO装置的AAPM TG51 的等效刻度因子;Ramsey等介绍了螺旋断层治疗系统的靶外剂量学测量方法和结果,表明了加强TOMO靶外剂量测量的防护意义。
2.2.2放射诊断
放射影像学设备包括普通X射线摄影、透视、CT、DSA、X射线模拟定位装置以及各种小型医用诊断装置。国际上有许多关于这些设备的防护、性能测试与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或标准,我国制定相关标准时也基本参考了这些技术文件,现行的GB 16348、GB/T 16137、GB/T 17589、GBZ 130、GBZ165、GBZ 186、GBZ/T 180 和WS 76 等放射卫生标准,在使用中对放射防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医用诊断的临床应用及其防护。与放射诊断设备相关的ICRP和IAEA技术文件主要有:(1)ICRP102、87、85、121; (2) IAEA安全报告系列39 号、IAEA -TECDOC-1423、IAEA-TECDOC-1423、IAEA人类健康系列19 号、IAEA技术报告系列457 号;(3)IEC 60601-2 -44 和1223 -2 -6;(4) AAPM 39、74、TG10 和TG66;(5)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 技术报告:NCRP147;(6)其他有关的技术文件:如美国卫生教育与福利部编辑出版的诊断放射学质量保证丛书等。
2.2.3核医学
自本世纪以来,核医学显像手段和治疗技术在临床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核医学诊疗给人们带来巨大医学利益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这些放射诊疗活动存在的潜在危害。对核医学工作的防护,应主要考虑核素诊断和治疗应用中的防护,防护对象涉及到工作人员、患者、公众及环境。我国针对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标准也主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构建,制定的依据首先离不开国内核医学工作开展及其防护管理的实情,同时结合国际上关系紧密的ICRP出版物和IAEA技术报告。
在核医学防护相关的标准中,GB 16361 主要关注对患者的防护,最新版本强调了对核医学放射性药物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并明确了对核医学显像设备的验收、状态检测和稳定性检测,融合了IAEA 40 号技术报告的主体内容;GBZ 120 为临床核医学主要的放射防护标准,2006 年的版本解决了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级与基本标准的矛盾,强调了工作场所应遵从GB 18871 -2002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规定进行分级,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GB/T 18988.1、GB/T18988.2、GB/T 18988.3 和GB/T 18989 作为核医学显像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推荐标准,与IEC 61675 系列技术标准密切相关,但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因很多单位没有这方面的检测资质,所以真正引用这些标准的检测机构并不多,随着近年来核医学显像质量控制工作的深入,许多技术检测机构申请PET、SPECT等设备的增项,从而增加了GB/T 18988 系列标准和GB/T 18989 标准认证的机会,已报批未发布的PET、SPECT检测的放射卫生标准,更多参考了NEMA标准的内容,提出所需检测项目标准[15],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检测中应该会被广泛采纳;GBZ 134 是关于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的防护标准,敷贴器主要用于核医学科,部分医院在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也有应用。敷贴器主要应用核素为90Sr-90Y和32P。90Sr-90Y敷贴器采用粉末冶金、陶瓷烧结、改性玻璃纤维吸附工艺制作。为适合患者不同病变形态的治疗,较少医院核医学科自制32P敷贴器,施用患者有时将敷贴器带回家继续治疗。这种情况现今已很少应用。
结合上述核医学防护相关部分标准现况调查,针对今后放射卫生标准的制修订目标,初步整理出与其相关的主要国际出版物或技术文件:(1)ICRP系列文件:ICRP 57、52、53、62、80;88、94 和106;(2)IAEA系列文件:IAEA 40、63、WS-G-2.7、技术报告系列426号、TECDOC-1414、技术报告系列432 号;(3)IEC系列文件:IEC 60788、61675、60789 和2-17;(4)其他有关技术文件:如AAPM工作组108 等。
3 讨论
国际上有关放射诊疗设备的技术文件(如ICRP、IAEA、IEC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文件)和部分发达国家公布的一些技术规范(如NCRP、AAPM等系列技术报告)繁多,我国有些放射诊疗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借鉴的国际技术文件信息量不足,致使最终编制形成的相关标准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为适应放射诊疗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医疗照射重点领域,应在充分调研、吸收和借鉴相关国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适时清理和制修订相关放射诊疗标准。同时,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现有放射诊疗标准发挥其指导作用,充分拓宽放射卫生标准体系中放射诊疗标准领域,加快其建设和发展。
图形图像处理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篇8
定义:
使用计算机及图形图像输入输出设备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处理静态或动态图形图像的工作技能。适用对象:
从事工艺美术、室内装璜、广告艺术、建筑外观、产品模型、影视图像、图文排版、图文印刷、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操作技能的社会劳动者。
相应等级:
图像制作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四级。能应用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基本功能完成静态或动态图形图像处理工作。
高级图像制作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三级。能独立、熟练地结合应用图形图像软件基本功能完成静态和动态图形图像处理工作。
图像制作师: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二级
技能标准:
2、高级图像制作员
2.1平面处理软件Photoshop
基础知识:能够正确组建平面图像处理整套设备安装与调试,常见故障的检查和恢复;能够自定义安装及卸载Photoshop各个组件、加载Photoshop外挂滤镜等;精通Photoshop菜单、工具及调板的操作及技巧。选择编辑:熟练掌握选择工具、菜单及各种图像编辑操作;能够制作出常见几何形状物体的效果图。使用通道及蒙版的选择方法;能够利用通道和蒙版综合合成多层图像效果。
绘画色彩:精通各种绘画和修饰工具的使用技巧;能够临摹美术作品,绘制卡通图画。深暗图像模式和色彩调整校正的各种技巧;能够正确处理素材图像达到设计作品的要求。
矢量绘图:熟练使用路径、形状、文字等矢量工具的技巧;能够绘制勾画日常物体图形。掌握路径曲线的各种技法;模拟仿真曲面复杂的物品。
应用图层:精于多个图像的合成技术;快速组合各种图层效果。熟练用图层蒙版、编组和图像效果技法;具为组织、综合处理图像达到作品的要求。
通道:熟练使用色彩通道;精于Alpha通道的使用;结合图层和滤镜完成各种特殊效果的实现;熟练使用蒙版及动作批处理。
滤镜特效:认识各种滤镜的基本功效及分类;能够配合图层通道制作高级图像效果;掌握一定量的外挂滤镜的使用方法。
网页:掌握切片的使用方法;能够优化处理网页内容;熟练制作图像映射、翻转按钮等;能够制作网页动画;能够与其他软件结合使用Photoshop。
班主任评价标准及评价办法 篇9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骨干。是校长委派在各班级的代表。是协调各科任教师一致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所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为此,经学校行政会讲座研究特制订《班主任的评价标准及评价办法》如下:
一、评价标准及细则
(一)思想素质
1、有事业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有献身精神;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工作热情高,肯吃苦,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班学生,抓全面发展。
2、师德良好,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一视同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管教管导,建立平等,民主和亲密的师生关系。
3、为人师表,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举止端庄,衣着整洁,以身作责,言行一致,是学生的楷模。4、思想修养,有较强的意志,能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善于支配自己的感情。沉着、自制。抑制不必要的冲动,排除来自各方面干扰;能恰当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业务水平
1、教育理论,能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断的探索教育科学理论,撰写教育论文,勇于在教育教学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更新知识,能积极从事文化业务进修,刻苦钻研精神好,力争学历达标,不断提高自己文化业务素质。
(三)工作表现
1、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目标管理能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全面发展,有三年和每学期目标。并让学生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好学校所规定的班级常规量化管理工作。使班级管理形式“目标、内容、措施”的教育公式。做到班管理井然有序,取得明显效果。
2、了解学生
每学期至少分别与每个学生谈心一次,全面了解每个学生个性。坚持“两点论”和发展观点。掌握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做到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3、选拔班干
注意培养班干部,使班级干部轮流担任形成制度;注意发挥集体的作用,从小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增强服务观念;班干能独立开展工作,按时出黑板报和班刊。并定期主持开好班会和团支部等会议,真正起到班主任的助手作用。
4、教育网络
能经常和家长、社会有关方面保持联系,每学期召开1次家长会和对每生家访一次,沟通学校内外情况,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效果明显。
5、教育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并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班会、主题教育。且得到科任教师和领导上的好评。深受学生欢迎。第二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内容充分;能协助指导课间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教育活动,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得到预期效果。
6、评定操行
对学生评语实事求是,坚持“一分为二”,指出努力方向,征求科任教师、班委会等方面以及本人意见,体现个性,克服公式化。
7、计划总结
要求有周、月、学期工作计划和汇报总结,其内容具体、目的明确,能体现出教育方针的实施和学校计划的落实。
8、协调关系
主动和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并经常交流意见,主持科任教师与学生座谈会(每学期1~~2次),发挥班主任协调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
(四)教育效果
1、班级面貌
班级干部队伍能形成核心,热心为集体,团结互助,全体学生能做到文明守纪。勤奋学习,团结向上,朝气勃勃;班级各项活动走在前面,学雷锋树新风,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全班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进步幅度较大,有良好的班风和纪律;出勤率高,违法违纪人数少,有浓厚的勤奋学习风气。
2、德育、智育
按《中学生德育大纲》的要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学习目的性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三好”学生的文明中学生逐年增多,班级巩固率,优秀率分别达到上级和学校规定的指标。
3、转化差生
能坚持正面教育,鼓励学生上进,关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与其交朋友,注意捕捉这些学生微小变化,每学期至少有1~~2名典型差生得到转变。
4、文体卫生
积极组织、热情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市级比赛活动。体育锻炼,能达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卫生做到了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和实行环境卫生责任区包干的卫生清扫制度。
5、内外评价
学生在校内能尊敬教师、礼貌待人,做文明中学生;在社会上能遵守公德;做文明市明。在家能尊老爱幼,热爱劳动。总之,得到各方面赞许,群众满意,教师、家长反映良好。
二、评价办法
(一)评价指标及权重
评价指标计二十条(子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
1、思想素质16分
其中(1)5分(2)5分(3)3分(4)3分
2、业务水平13分
(1)5分(2)4分(3)4分
3、工作表现39分
(1)6分(2)6分(3)5分(4)4分(5)5分
(6)4分(7)5分(8)4分
4、教育效果32分
(1)10分(2)7分(3)5分(4)6分(5)4分
(二)评价人员权重
1、本班学生评价30分
2、本校班主任及本班课任教师评价20分
3、学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评价30分
4、自我评价(述职汇报)20分
(三)评价等级
1、优秀2、好3、较好4、一般
(四)考核评价的依据,查阅以下材料
1、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及《班主任工作实录》。
2、班级之间评比记录及班级获得的奖品、奖状和偶发事件等。
3、班组记录、主题教育和主题班会教案(或记录)。
4、家长、社会反映的材料。
5、班级工作和团支部工作总结。
6、班级量化管理一系列数据。
7、班主任个人奖惩情况。
8、班级干部会议记录。
9、同行、学校领导(含各部门)和学生评价意见。
(五)评价方法
首先班主任在班主任会上或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一学年工作述职报告然后参加评价人员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用无记名填表方式进行。《班主任评价一览表》附后。
(六)奖励标准
(1)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2)被评为校级优秀、好、较好的班主任,分别发给奖金。
三、注意事项
放射科图像评价标准 篇10
随着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快速发展,成像系统已从传统的模拟化向数字化进程加速,影像医师阅读影像的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硬阅读模式向现代的软阅读模式过渡。软阅读模式下的影像诊断的认知载体———医用单色显示器是PACS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指标的好坏对影像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指标可分为显示器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刷新频率等。
1.1 亮度
亮度是用来表征显示器发出的可见光的数量,其物理量单位为cd/m2,它对影像判读有着重要影响。物体与背景的亮度差(客观上的)以及人眼检测细节的能力———视觉灵敏度(主观上的)是软阅读模式下影响影像诊断的重要因素,前者可用“恰能分辨的亮度差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t)”来度量。分析证明,人眼对灰阶的反应并不是线性的关系,我们眼睛对黑暗部分的反应不如对明亮部分灵敏。在一定的视觉灵敏度下,背景亮度(Luminance)越高,人眼能分辨的JND也越多[1,2]。人眼分辨细节的能力对骨小梁结构的观察以及细小的骨质病变的发现至关重要,而分辨亮度差的能力对检测肺小结节等软组织的微小差异很关键。为了提升这种差异,显示器的亮度必须提高。但显示器的亮度过大,就会使医生的眼睛疲劳,同时会缩短显示器的使用寿命。所以要在分辨细节、背景亮度和绝对亮度差这3个参量之间进行综合考虑[1]。北美放射学会ACR规定数字化影像显示器的最大亮度不应低于170cd/m2,韩国PACS协会建议最低亮度为250 cd/m2。考虑到显示器的亮度会随时间而衰减,许多专家认为,如果亮度较正常值低10%时,该显示器就不应再使用。
1.2 分辨率
显示器的分辨率是影响影像识读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所谓空间分辨率,是指整幅显示屏是由多少像素组成。目前主要的医用单色显示器有5、3、2、1MP 4种,我们应结合显示器的实际尺寸来考虑空间分辨率。比如同样为5MP的显示器,541mm像素间距(点距,相邻2个像素间同基色点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65μm,而528mm的点距为156μm,点距越小则在屏幕上的像素排列越紧密,图像就越清晰细腻,所以我们应该选小点距的显示器。我们挑选合适空间分辨率的显示器时应充分考虑图像本身的分辨率,一般影像图像的分辨率如下:DSA、数字胃肠、CT为1 024×1 024;MRI为512×512;CR/DR为500万像素以上;显示单幅的DSA、CT图像只需要1 280×1 024的显示器即可,但需同时,显示多幅图像时分辨率应在2 048×2 560左右。由于CR/DR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通常都超过500万像素,所以最好选择500万像素以上的显示器[3]。由于我国PACS起步较晚,诊断的准确性一直未引起放射学界的足够重视,处于经济的考虑,不少医院盲目采用空间分辨率1 280×1 024或1 024×768的普通PC显示器,殊不知这要冒降低诊断精度的风险。
密度分辨率用离散灰度级的总数来度量,如CT用12bit表示,其最高密度分辨率为1/212。密度分辨率越高,所呈现的图像越具有连贯性。如图1是提供一张8bit和10bit的灰阶连贯性的比较图。目前,在密度分辨率方面人们达成如下共识:乳房照相、X线胸片、CR/DR、骨骼的细微裂纹、CT、MRI需要212级灰度,而血管造影(静态像)、B超、核医学则需要28级灰度。较高数量级的灰阶再加上窗宽、窗位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可以满足在判读影像时视觉上的需要。
1.3 对比度
对比度也叫动态范围,定义为最大亮度值(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可以反映出显示器能否表现出丰富的色阶和画面层次。对比度越大则代表此显示器越好,因为对比度越高,图像的锐利程度也就越高,图像也就越清晰,表现的层次感越丰富。CRT显示器呈现真正全黑的画面是容易做到的,但对液晶显示器来说则相当不容易。因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是持续亮着的,而液晶面板不可能完全阻隔光线,总是会有一些漏光现象发生。制造商一直致力于漏光现象的改善,2007年是对比度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某些厂商已将对比度技术提高到5 000∶1,远远超过CRT的500∶1以上对比度的标准,一般医用显示器的对比度应该不小于600∶1。
1.4 刷新率
对于CRT显示器来说,刷新率是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刷新速度越快,画面越不容易闪烁,但即使通过了最新了VESA标准的显示器刷新频率在85 Hz以上,此时这种闪烁的时间间隔已经很短,但长时间盯在屏幕上仍会导致眼睛的疲劳。刷新率对于LCD显示器的重要性就远低于CRT显示器了,刷新率的高低并不会使画面闪烁。当刷新率在60 Hz时,LCD显示器就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因为像素的亮灭状态只有在画面内容改变时才会有所变化,此时屏幕上的图像就如广告箱那样,灯箱里的灯发出的光通过图案进入人眼,人看到的图像非常稳定,而不闪烁,正因为它不闪烁、零辐射,所以更适合长时间阅片。
2 ROC的基本原理、曲线绘制及其解析
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来源于信号检测理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信号检测理论早期应用于比较不同雷达之间的性能差异,Lee Lusted于1960年首先将该理论应用于医学诊断[4],随后日益受到重视。
我们如果想评价某诊断系统对相应疾病诊断的优劣,必须以金标准作为参照,如果没有金标准,对该诊断系统的评价是没有科学性的。这里所说的金标准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所公认的诊断某病最可靠的方法,即正确区分“有病”还是“没病”的标准,如病理学诊断(组织活检或尸检)、外科手术发现等。用于评价诊断系统优劣的研究对象,应包括病例组(按金标准确诊的患者)和对照组(按金标准证实无该病的人)。根据金标准的判别和诊断实验结果可得到4种情况[5],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所示的诊断结果,共有4个评价诊断性能的指标[6]:
(1)真阳性率(灵敏度):实际患者且被试验诊断为患者的概率,Se=a/(a+c)。
(2)真阴性率(特异度):实际未患病且被试验诊断为非患者的概率,Sp=d/(b+d)。
(3)假阳性率(误诊率):实际未患病但被试验诊断为患者的概率,误诊率α=b/(b+d)。
(4)假阴性率(漏诊率):实际患病但被实验诊断为非患者的概率,漏诊率β=c/(a+c)。
使用任何诊断系统检查患者都不可能绝对将患者和非患者完全分开,因为诊断系统中针对正常人群和异常人群的两个诊断的分布经常是有重叠的,如图2所示。我们以不同截断点的1-特异度为横轴、灵敏度为纵轴绘制的曲线即为ROC曲线。曲线下的面积Az的大小表明了该诊断试验准确度的大小,其值越大,说明该试验的诊断价值越大。2个分区的重叠程度也决定了曲线下面积的大小:重叠越小,曲线下的面积越大,反之亦然。当Az接近0.5时,则该诊断就失去了临床意义;当Az小于0.7时,表示诊断准确度较低;当Az在0.7~0.9时,表示诊断准确性为中等;当Az大于0.9时,表示诊断准确性较高。
3 放射诊断质量的ROC评价
放射诊断试验(外部条件、影像方法和设备)和实验者(诊断医师)2个因素决定诊断质量的好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诊断系统(Diag-nostic System)。当这2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比如原来系统的影像显示器的参数(如分辨率)发生变化,该诊断系统就会变为另外一个诊断系统,而不在等同于原系统了,此时该系统的诊断效能就会区别于原系统,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采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可以对一个诊断系统的诊断效能作出评价,或对2个及2个以上的诊断系统的诊断效能作出比较,具体是:A采用一种检查方法(设备)对一种(或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的评价;B比较2种(或多种)检查方法(设备)对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诊断价值的评价;C评价不同医师对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诊断能力。ROC曲线下的面积是以上评价的客观指标,同样,ROC曲线法现已成为影像检查技术和影像诊断方法效能(Efficiency)评价的客观标准。
传统的临床诊断试验评价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必须将试验结果分为2类(YES/NO)再进行统计分析。ROC曲线的评价方法和传统的评价方法不同,无需此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有中间状态,可以使用等级尺度划分法,该方法用一系列信任等级表示图像的阴阳性,即观察者可对一幅图像做出多种响应,如肯定阳性、大概阳性、不确定、可能阴性、肯定阴性[7],见表2所示。通过对表2设置不同的截断点,我们得到4个不同的类似表1的四格表,分别求出4个四格表所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然后绘制横轴为1-特异度、纵轴为灵敏度的ROC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Az是充分反映该诊断系统效能的客观指标,如果想比较2个或多个诊断系统对某疾病的鉴别能力,可以将2个或多个诊断系统的ROC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然后比较2条或多条ROC曲线下的面积。面积越大,则该系统诊断效能越高。如图3所示为针对诊断环境的不同亮度—环境照度(Illumination in Reading Room,IRR)绘制的ROC曲线及计算的曲线下的面积Az值的大小。由图可知,当环境照度大于5 cd/m2时,随着外界环境亮度的提高,诊断医师从影像上获得信息量在减少,整个诊断系统的诊断效能在下降。究其原因,为环境照度的光线能改变影像对比度,从而改变我们获得的有用价值的信息量。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读片室合适的环境照度,否则将会影响到阅片质量。
ROC曲线评价方法简单、直观,通过图示以及曲线下的面积就可以观察诊断方法的临床准确性,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其最大优点是不固定分类界值,同时允许中间状态存在,其实这更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评价显示器不同性能指标对影像诊断的影响,尤其在目前放射学领域不断出现新的技术和新方法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曹厚德.“软阅读”及专业显示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12(5):359-363.
[2]陈冠雄.医用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选择及维护[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5):32-40.
[3]崔现成,陈为军,张林医,等.探讨数字化放射科医用显示器的选择、使用与维护[J].医疗装备,2006,19(8):43-44.
[4]孙军,马大庆,高培毅.ROC曲线分析在放射学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8):574-579.
[5]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63-667.
[6]杨钧,陈峰,郑凯尔.ROC方法及其在放射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5):407-409.
模拟课堂评价标准 篇11
评
价
要
点
权
重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标准》要求。
(2)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要求恰如其分。
教学内容
(1)合理呈现和组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具有科学性、逻辑性。
(2)体现“用教材教”,把握教材内涵,联系生活和其他学科实际,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用活教材。
(3)深浅适度,容量适中。
教学过程
(1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
(2)教学结构科学、合理,时间分配恰当。
(3)环节紧凑,过度自然。
(4)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1)讲求实效,恰当、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2)及时评价和反馈课堂学习活动,有效处理课堂信息。
(3)
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形式多样。
(4)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恰当地规范地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素质
(1)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精神饱满。
(2)语言规范,表达准确、生动、简洁、有条理;普通话标准。
(3)教师知识面宽,教学技能娴熟,驾驭课堂能力强。
(4)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直观醒目
教学效果
(1)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经历与体验有关的方法,形成相关的能力,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课堂空气氛和谐活跃。
模拟课堂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