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制药技术

2024-08-25

最新生物制药技术(共8篇)

最新生物制药技术 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初中下学期就要结束了,经过一年时间的了解和教学,作为教学老师的您有哪些方面需要总结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年级生物教师总结最新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年级生物教师总结最新范文一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从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不算理想,认真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针对情况,我准备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在每节课上,每次作业都要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与能力。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工整的书写。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能力,防止马虎出错。

第二。转变学生学习态度。针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要拉近与他们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心理,找出根源,转变学生对学习的错误认识,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给予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资料,特别是与自己所教年级有关的。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第四。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优生成绩的提高。

第五。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六。认真备课,精选试题保证学生学足,学精。

第七。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初中年级生物教师总结最新范文二

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1.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

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在该实验中,还应该强调在撕取洋葱内表皮时要小块的,如果太大块,在盖盖玻片时,容易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2.对每个实验,应首先把重点、难点提前告诉学生,同时围绕重点、难点提出思考题或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明确的目的、有思考的内容、有议论的话题。并经常参与学生们的讨论,指导课外兴趣小组对实验内容进行预演,培养实验课小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既发挥了实验小骨干的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充分对比观察

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教会学生对比观察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细胞排列更紧密一些,更整齐一些,气孔较少,而且紧挨着栅栏组织(栅栏组织像一排栅栏),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就会有针对性,便于观察,从而减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4.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5.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识水平的不同,在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速度上的差距。对待这种现象笔者的做法是:划分实验小组时要根据以往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实验速度特别慢的小组再进行强化指导,或把他们落下的个别次要步骤“演示”完成,以帮助他们在实验结束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信心。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应讲清楚道理布局严格要求,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规范化操作。对每个实验,允许各实验小组在结果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但实验步骤非经允许不得更改(探性实验除外)。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操作并且会影响实验结论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补救办法,以防学生一错再错,偏离正确方向,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形成相关知识的错误定势。

此外,在实验完成后还进行了必要的总结,以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总之,只要老师开动脑筋,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有助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初中年级生物教师总结最新范文三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素质我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把我初中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是通过多种感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学生在观察时,①首先提出目的和任务;②拟定计划;③按计划认真仔细观察;④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物体上。例如:鱼鳍的血液循环。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及血液的流动方向。观察前教师应强调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在该实验中,还应该强调在观察完毕,应把小鱼放回水中,提高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二、对每个实验应让学生找出重点难点

围绕重点、难点进行思考并注意关键问题,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有了思考的内容、有了讨论的话题。在课堂上教师参与学生们的讨论,在课外教师指导兴趣小组的活动,对实验内容进行预演,培养实验课小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既发挥了实验小骨干的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充分对比观察

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在实验中就会有针对性,便于观察,从而减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四、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人体的各种组织,先从整体观察各器官的部位,再观察种种组织的局部,从而有了整体和各种器官细胞组成的不同概念。

五、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识水平的不同,在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速度上的差距。对待这种现象我的做法是:划分实验小组时要根据以往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实验速度特别慢的小组再进行强化指导,或把他们落下的个别次要步骤“演示”完成,以帮助他们在实验结束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信心。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应讲清楚道理布局严格要求,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规范化操作。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操作并且会影响实验结论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到补救办法,以防学生一错再错,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此外,在实验完成后必须进行总结,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这样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总之,只要老师功夫深,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学习生物课的浓厚兴趣,有助于他们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精、求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初中年级生物教师总结最新范文四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对象是面向全体中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向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务必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靠。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

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明白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潜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

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透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上面是我经过几年的初中生物的教学反思,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各位同行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反思,然后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初中年级生物教师总结最新范文五

一、指导思想

一学期来,本人思想健康上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自始至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讲团结,讲奉献,顾全大局,精诚合作,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享受为人师表的乐趣,在工作中逐渐充实了自己。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初中生物老师个人述职报告,为整个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最新生物制药技术 篇2

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 全球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加工行业会直接破坏当前的生态环境, 因此, 正面临着社会的挑战。制革行业就是面临挑战的产业之一。然而, 皮革和环境的关系可形容为一把双刃剑。例如, 制革是一个把肉类产业的无用物生皮通过鞣制过程变成革的过程。然而, 制革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大。尽管皮革工业生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就业岗位和出口创汇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果, 但由于产生污染, 该行业在社会上已经形成负面影响。

皮革加工包括一系列的操作或准备工段, 去掉皮中的制革无用物; (二) 鞣制工段, 增加皮纤维的稳定性; (三) 鞣后处理和整饰工段, 提高皮革的观感性。在每一个工段, 都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化料且同时排放一系列废物, 如图1所示。处理每千克皮需35~40 L的水。全球每年加工皮的能力为9×109 kg, 每年就会产生30~40×1010 L废水。如此皮革行业就产生两个主要问题: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水和处理大量的废水。就生物需氧量 (BOD) 、化学需氧量 (COD) 和总溶解固体 (TDS) 方面来说, 近70%的污染来自鞣前处理, 几乎所有的硫化物排放都来自脱毛过程。此外, 铬鞣过程造成了大量铬和硫酸根离子的排放。

2 去除制革无用物:生物技术的使用

从酶的开始使用到现在, 酶的应用范围已经很广, 而生物技术应用于制革行业也已经很多年了。目前, 制革行业用到的酶制剂大多数没有足够专一性。也许, 除了鞣制过程, 酶制剂可以应用在制革的各个工序中。当前, 生物方法相对成功地用于浸水、脱毛、软化、部分脱脂工序中。此外, 一些生物技术操作可用于处理废水和固体蛋白质废弃物, 但是本文只注重生物技术在制革厂中的应用。

3 生物技术与制革:概述

3.1 浸水

浸水酶依靠作用于纤维间的固体脂肪与非胶原蛋白来缩短生产时间。这些蛋白有时覆盖在皮的表面阻碍水渗透入到胶原纤维。浸水酶的作用范围广, 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目标, 可以同时溶解和去除纤维间的蛋白, 使皮容易回水。用于皮浸水的酶是糖酶和蛋白酶。酶浸水的优点包括缩短回湿时间, 松散皮垢, 初步打开胶原纤维, 减少成革褶皱。然而, 一个致命的缺点是酶的使用要增加成本。

3.2 浸灰

传统的浸灰过程用的是高浓度的石灰和硫化物, 这些材料是废灰液污染的主要来源。使用石灰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溶解度较小的碱性物质, 从而已溶解的碱是可控利用。然而, 缺点是石灰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虽然硫化物有毒, 但是硫化物是脱毛的主要物质, 使用酶制剂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硫化物的使用。酶脱毛的作用主要是水解蛋白质, 促进蛋白质的分解。酶可来源于动物 (如牛或猪胰) 、细菌、真菌或植物。酶脱毛一般使用蛋白水解酶加上少量的硫化物和石灰, 混合后涂在皮的肉面, 选择性的作用于毛囊的粘结物质, 使毛跟松动, 从而使毛完整的脱下来。

3.3 软化

软化是使用蛋白水解酶除去非胶原蛋白质的过程。Mc Laughlin和同事们发现, 软化酶会使皮发生物理化学性质变化。他们指出, 软化酶最重要的作用是除去皮中的可凝性蛋白。Quarck研究软化理论时指出, 软化的机制比大多数化学家认为的更复杂。同时还研究了软化对成革性能的影响, 如粒面花纹, 韧性, 抓面。Uehara和同事研究了猪皮软化过程对粒面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3.4 脱脂

脱脂是鞣制过程中另外一个工序, 其中也是可以使用酶制剂的。许多皮的天然脂肪含量非常高, 特别是绵羊皮中, 占皮重的20%~30%。用阴离子或者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溶剂去除脂肪是常用的方法。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水相中进行脱脂过程, 但是脱脂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虽然溶剂更为有效, 但溶剂的使用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往往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加工时间的延长, 并会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

脱脂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一) 分解含有脂肪的蛋白膜囊, (二) 除去脂肪, (三) 将脂肪乳化到水中或溶解于溶剂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操作不当或反应不充分, 整个脱脂过程将不能令人满意。因此, 一种酶制剂, 只有具备了这三个作用 (水解蛋白质, 溶解脂肪和乳化) 才是一种有效的脱脂剂。Zhang使用碱性脂肪酶, 结合蛋白酶和胰酶提高脱脂效果来软化猪皮。有人指出, 在浸水和软化时结合使用酶和表面活性剂具有协同效应, 从而能使原料皮、裸皮、蓝湿皮获得最佳湿脱脂效果。

4 过去二十年发展

在过去20年中, 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品在皮革加工的各个工段中的应用都显著地提高了。举一个例子就是在浸水过程除去皮中粪便。粪便中包括高达80%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这会阻碍制革厂制造高品质的皮革。在实验室条件下, 将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和漆酶混合后除去皮块中的粪便。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 使蛋白酶在浸水、脱毛、软化等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 有一种中性蛋白酶可以去除毛发而不损坏纤维胶原。同样, 还有人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脱毛酶制剂直接作用于表皮, 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胶原的作用。同样有人研究了从溜曲菌和粪产碱杆菌获得不需要化学辅助作用就能够松动毛发的碱性蛋白酶。米根霉通过固态发酵获得的碱性蛋白酶脱毛比较完全。然而, 这种酶的商业利用将依赖于产品的成本和工业规模。为了进一步减少污染, 使用酶脱毛后建议使用机械的方法去除毛发, 但这一过程可能会对粒面造成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 培养的某些细菌有溶解角蛋白的活性, 因此可用于脱毛。但是, 在商业应用之前, 需要研究降解后的角蛋白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以酶为基础的无灰松散纤维的方法包括:使用强碱、乳酸杆菌产生的酶、溶剂、以及软化酶。但是, 这些方法很少被采用, 并且应用很受限制, 因为它们对纤维的松散不当, 导致成革性能差, 并且工艺过程复杂。尽可能使用当地的材料如牛胰腺大规模生产蛋白酶 (尤其是软化) 已经开始了。用嗜盐菌蛋白酶进行软化, 制得的皮革具有令人满意的物理机械性能。

对脱脂酶效率研究显示:虽然中性脱脂酶在中性p H下可增加脱脂的效果, 但是用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进行“酶浸酸”也能够增加脱脂的效果。酶的结合使用是有必要的, 它不仅能够分解油脂, 而且还释放皮中被降解的物质。这在人们试图利用脂肪水解酶水解绵羊沉积的脂肪来了解脱脂机制时就已经被证明了。

5 皮革工业的反馈

虽然, 对皮革加工的不同阶段使用的酶进行了很多研究, 但是, 酶的商业生产和在皮革工业的应用是有限的。因为皮中非胶原物质占有很大的比例, 这些非胶原物质必须在准备工段除去, 皮革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 很大一部分来自角蛋白的降解。据估计, 约64%的COD和56%的固体悬浮物是在准备工段中产生的。然而, 在脱毛过程中使用的酶很少能够保毛。而且, 因为酶有降解胶原的危险, 因此这种酶的需求量较少。用酶辅助脱毛有优点也有缺点。公认的优点是高的得革率, 粒面平滑, 生态和污水处理效率高。弊端是可能会损害胶原纤维, 胶原分散不足, 粒面扁薄和成本高。然而, 将酶和硫化物结合, 并使用的适当优化工艺, 这些缺点都是可以克服的。

在过去十年中, 皮革工业已成功使用生物技术方法重新设计生产工艺。因为, 多年来, 酶软化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且许多商业产品已在制革厂里使用。酶发展的新方向:即使在酸性p H值下酶也能用于软化。例如, 宇佐美曲霉产生的酸性蛋白酶是一种理想的用于绵羊皮的软化剂。事实上, 人们发现在软化过程中酸性蛋白酶比中性蛋白酶更有效。浸水酶在现代制革厂大量使用。然而脱脂酶的应用是有限的, 发展中国家制革工业中使用的脱脂酶可以忽略。

另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探索是用酶进行鞣后处理来增加得革率的。从牛或猪的胃粘液中提取的胃蛋白酶可以添加在浸酸或铬鞣后, 从而提高得革率, 并且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柔软的皮革。以工业标准来看, 这种酶处理后, 增加的面积高达4%~5%。同样也有人对酶处理提高染料的渗透性的进行了研究。有报道说, 酸性脂肪酶和温和的酸性蛋白酶的混合使用, 能够清除铬鞣革坯表面的油脂、皮垢、以及其他的污物, 得到的皮革的颜色也比较均一。

6 新兴的生物皮革处理技术:早期的成果

6.1 牛皮无石灰酶辅助脱毛

已开发了一种使用酶辅助脱毛工序, 其中硫化钠的使用量比传统的石灰硫化物脱毛工序减少85%。尝试着由细菌产生的以碱性蛋白酶为主的商业酶制剂进行脱毛。因为这一脱毛过程并不需要石灰, 所以脱毛所带来的石灰污泥可以完全消除, 而且可以在p H值为8.0的情况下完全脱毛, 不需要达到常规脱毛需要的p H12.0。使用商业酶制剂对牛皮进行脱毛试验, 找出酶、硫化钠和渗透剂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 硫化钠浓度为0.5%, 酶浓度为1%时, 就能够脱毛完全。将脱毛剂涂在牛皮的粒面能够达到完全脱毛的效果, 目前其他方法还没有达到这个效果。

对脱毛后的裸皮试样进行电镜扫描的结果如图2所示。图上发现, 两个图的毛孔都清晰可见, 毛根去除得很干净。将脱毛后的裸皮进行胱氨酸含量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脱毛后的裸皮胱氨酸的干重对照样与试验样分别为3.03%和1.30%, 说明了经过酶辅助脱毛毛脱得很完全。通过酶的作用粒面变软, 成革的强度和大部分的性能尤其是柔软性都有一定的改善。另外, 研究结果表明, 此脱毛过程对环境相对友好, 废水COD和总可溶性固体物分别减少45%和13%。

最近, 将从灰色链霉菌得到的蛋白水解酶、碳酸盐缓冲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后用于牛皮的脱毛。虽然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松散毛发, 但是要完整清除细毛需要使用sharpening剂进行复灰处理才能达到。

图 (a) 是传统硫化钠石灰浸灰脱毛后牛皮粒面的扫描电镜图, 图 (b) 是酶脱毛后牛皮粒面的扫描电镜图。从图 (a) 看到的粒面要紧实, 可能是因为膨胀过程产生的渗透压的作用。从图 (b) 上看到的粒面要更松弛, 可能是因为酶对粒面的作用。在酶脱毛的p H值下, 渗透性膨胀是不会发生的。

6.2 山羊皮和绵羊皮的酶脱毛

一种以酶为基础的无灰脱毛法在山羊和绵羊的脱毛中使用。由于牛皮厚度的缘故牛皮的酶脱毛工序是有问题的。虽然山羊皮与绵羊皮比牛皮薄, 但是毛发比较紧实而且比较长, 所以不可能在粒面使用酶脱毛。各种研究表明, 在小液比的 (10%水) 情况下结合转鼓的作用进行脱毛可以获得好的效果。以山羊皮为例, 用浓度为1%的酶制剂不用硫化钠就可以完全脱毛, 而对于绵羊皮, 完全达到脱毛需要使用1%的酶制剂和0.25%硫化钠结合使用。可能是因为绵羊皮中的天然油脂会妨碍酶制剂最大限度地渗透到皮中, 阻碍其对毛囊的作用。通过对工艺控制并结合显微镜观察, 能避免酶制剂对粒面产生损害。另外, 该方法可以使成革面积增加, 废水污染减少, 石灰污泥基本除去。

7 生物催化松散纤维:由化学到生物的转变

在试图减少准备工段的污染时, 提出了一种以酶为基础的松散牛皮、山羊皮和绵羊皮纤维的工艺。灰膨胀是通过渗透压去除像蛋白多糖一类的纤维间质, 从而会导致成革面积减少和皱纹的形成。培养基培养出来的酶如α-淀粉酶能分解蛋白多糖, 打开胶原纤维促使皮膨胀。分别用酶和石灰膨胀的皮样进行铬鞣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两者胶原纤维的松散程度差不多。和传统的制革方法相比, 废水中COD和总可溶性固体物分别减少45%和20%, 每1000kg原料皮加工产生的总干污泥量由152 kg减少至12 kg。这在控制和处理固体废弃物方面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商业催化酶用在皮革加工上, 从经济角度上来说也是可行的。使用生物催化酶进行脱毛和松散纤维, 成革得革率增加3%。

8 生物技术催生下的三步鞣制技术:一种整合后的加工模式

以酶为基础的三步鞣制包括酶脱毛、以酶为基础的松散纤维和p H值为4.0~8.0的不浸酸铬鞣。此外, 三步鞣制技术也可以使用植物多酚化合物等植物鞣剂代替铬鞣剂在p H为8.0进行鞣制。这种方法制成的皮革与传统工艺得到的成革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大部分的性能都相似。三步鞣制技术能使化学品的消耗和化学品的排放分别减少98%和88%。COD和总可溶性固体物的排放量如表1所示。生物催化的三步鞣制过程与常规工艺相比, COD排放量和总可溶性固体物的量分别能减少50%~84%和74%~84%。此外, 这一过程能减少用水量, 降低能耗, 增加得革率, 增加经济效益。

9 生物技术用于皮革:未来趋势

就世界范围来说, 皮革制造仍需对生皮进行化学处理。一般来说, 常规的鞣制过程涉及一系列do-undo工序, 如保存和浸水 (脱水和回水) 、浸灰和脱灰 (膨胀和消肿) 、浸酸和提碱 (酸化和去酸) 。这种逻辑的方法不仅导致效率低下而且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有必要摒弃这种do-undo方法来制革。这可通过do-only方法来实现, 即只需要做其中一种操作, 而不需要与该工序相反的操作。要做到这一点, 需使用特定的生物制剂来代替化学品进行操作。我们知道, 特定的工序需要用到特定酶, 因此, 需要找到这样的酶并且能够运用生物技术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合适产品才有可能实现。准备工段、鞣制工段和鞣后工段的处理模式需要转变为生物处理模式。皮革加工过程将可能变得更加清洁和有效。生物技术为传统的生物制品皮革、丝绸、纤维和树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使这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表2描述了生物技术应用在皮革加工过程中能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少盐和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清洁防腐, 只用酶进行脱毛和去肉工序, 用酶选择性消化糖化偶联物去除生长纹和使用生物交联剂进行生物鞣制, 这些都是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a最有可能成功:++++, 很有可能:+++, 可能:++, 比较小的可能:+, 不可能。b新千年印度技术领先倡议:生物制革技术 (the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 esearch) 。

正在寻找其他天然产品来控制皮中微生物对皮降解的活动。全球供应的领先产品或学术团体提供的蛋白酶可单独或混合用于脱毛和去肉, 减少石灰和硫化钠的使用。具体的酶产品或组合需要研究其交联蛋白质的能力, 因为蛋白质的交联可以去除生长纹和褶皱。虽然在酶脱脂方面没有重大突破, 但是在设计蛋白质的结构, 引导脂肪酶合成, 以改善脂肪酶的活性和选择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可能帮助脱脂酶的发展。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生物技术本身也可以用于的鞣制过程。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无论酶或生物分子对皮都有鞣制作用。利用酶的催化反应使胶原纤维发生交联, 这将会使皮革生产变得更加环保, 从而使得制革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不仅能制造出能够完全降解的皮革制品, 还能符合各种生态标准。要实现这个目标, 还需要解决其他几个问题。皮自身适合这种生物技术吗?操作不当 (如过量使用) 时是否有强效酶来补救呢?如何控制生物工艺过程?如何将这个技术变得简单, 容易操作?皮革化料会适应这些变化吗?生物技术产业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和显示出的迹象在以后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 0 结论

最新灭绝的九大代表生物 篇3

毛里求斯蚺蛇

灭绝时间:1975年

灭绝原因:兔子和山羊的引进破坏了当地物种和植被,进而破坏了毛里求斯蚺蛇的栖息地这种住在火山中的蛇生活在

印度洋西南部毛里求斯海岸的圆岛上,20世纪40年代后它们的数量渐渐变少,最后一次露面是在1975年。

荷兰阿尔康蓝蝶

灭绝时间:1979年

灭绝原因:农业和建筑用地的增加减少了阿尔康蓝蝶的生活空间,使它失去了主要食物来源

这种蝴蝶主要生活在欧洲荷兰的大草原,据说最后一次有人见到它是在1979年。

金蟾蜍

灭绝时间:1989年

灭绝原因: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和细菌感染

这是近40年来消失的生物中最美的一种。

金蟾蜍因全身呈金黄色和皮肤光泽明亮而闻名。这种会发光的两栖类动物最早发现于中美洲哥斯达黎加的高海拔地区,仅数十年之后,金蟾蜍便再没有被发现。

爪哇虎

灭绝时间:1979年

灭绝原因:人类的农业生产对爪哇虎“家园”的侵占

爪哇虎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棒,它们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19世纪爪畦虎数量惊人,但随着岛上人口猛增,需要很大活动范围的爪哇虎便无“家”可归,数量也随之一天天减少,直到灭绝。

提可巴鳉

灭绝时间:1981年

灭绝原因: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

这种鱼最初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提可巴温泉被发现。不久它的数量便迅速下降,这是因为温泉被改造成了运河和浴场。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娱乐场所,人们在附近建起了旅馆和公园。不断侵占提可巴鳉生活的地方,最终导致了这个物种的灭绝。

比利牛斯山羊

灭绝时间:2000年

灭绝原因:过度狩猎以及西班牙政府未能及时采取挽救行动最后一只自然生育的比利牛斯山羊死于2000年。本期介绍的生物中,比利牛斯山羊是最特别的。因为它是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复活过的生物。然而克隆出的新生命仅存活了7分钟。

马德拉大白凤蝶

灭绝时间:2007年

灭绝原因:建筑用地引起栖息地的减

少和农业灌溉引起的污染

想当年在葡萄牙马德拉群岛的温带雨林的大峡谷中发现这个生物时,也曾令世人震惊呢。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2007年,马德拉大白凤蝶被宣告灭绝。

西非黑犀牛

灭绝时间:2006年

灭绝原因:偷猎者的大量猎杀

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它头上的犀牛角十分珍贵。2006年西非黑犀牛被宣告灭绝。

加勒比僧海豹

灭绝时间:2008年

灭绝原因:人类大量捕杀

最新生物制药技术 篇4

【】查字典生物网小编编辑整理了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与环境之种群和生物群落,供广大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复习本门课程,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巩固学过的知识!引言:《光明日报》消息:澳大利亚野兔成灾。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六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造成大批树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一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兔群繁殖之快,数量之多足以对澳洲的生态平衡产生威胁。

澳洲本来没有兔子,一八五九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二十四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二十四只野兔的后代达到六亿只之多。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播放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录像片或蝗灾的录像片,没有录像资料的可以给学生读有关的剪报内容。)提问:一只野兔是一个个体,澳大利亚的全部野兔属于什么?(回答:是一个种群。)讲述:澳大利亚野兔成灾,实际上是种群的数量变化问题。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成灾?成灾后人们该采取什么对策?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请大家阅读课本第9

4第 1 页第 1 页 页第四段,注意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阅读:

提问:种群数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回答: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等决定的。)提问:哪些因素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怎样影响?(回答: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因素可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它们通过对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影响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讲述:凡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些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代社会中,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是人类活动。

(投影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讲述: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种群数量会发生各种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下面我们主要研究种群的增长。

(投影片:某海岛上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曲线。)提问:两个种群的增长有什么共同特点?(回答:连续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讨论:出现J型增长曲线的条件。(注意与影响种群数量变

第 2 页第 2 页 化的四种因素对照)(结论:理想条件:食物或养料充足,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种群的增长大致符合J型曲线。

(投影片: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某岛屿绵羊种群的增长曲线。)提问:两个种群的增长有什么共同特点?(回答:增长到一定程度(K)后不再增长,曲线呈S型。)讲述:对,这就是S型增长。这种增长的特点是增长率逐渐下降。请分析为什么这两个种群的数量不能无限增长?(回答: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必将加剧,捕食者也会增加,种群的出生率就会降低,死亡率增高,增长率下降。)讲述:S型曲线出现的条件是:空间有限,食物有限,有捕食者存在等非理想条件。

小结:种群数量的增长有两种类型,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呈现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率逐渐下降,呈现S型曲线。

请点击下载:高二生物 生物与环境之种群和生物群落教案下载.doc 更多频道:

第 3 页第 3 页 高中频道 高中英语学习

最新生物制药技术 篇5

成生态系统

丰富多彩的学期生活随之而来,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编辑了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冀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阐述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节内容中出现了许多生物学新名词,如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都是很重要的,正确认识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和互相联系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关键。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之一。教材中设计了学生调查环节,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设疑启思;课堂知识问答;自主启发式教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全班分成4组,每组15-16人,分为植物组、动物组、微生物组、非生物组,收集关于这四个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选出一位代表进行阐述。

(2)全班五组同学各自收集关于环保小知识的资料,并参与到课堂问答环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游戏,并决出冠军。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资料《舟曲泥石流13年前已被预料到》、新闻报道《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过度放牧的危害》视频;环保小知识问答题收集并整理。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最新生物制药技术 篇6

对进出微生物检验室的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微生物检验室始终保持生产所需的洁净度要求。2 适用范围

所有进出微生物检验室的人员,包括生产部负责人、设备工程师、检验员工以及参观人员。3 责任

生产部负责管理和监督各进入微生物检验室人员的行为。4 内容

4.1 微生物检验室人员须知:

4.1.1 进入微生物检验室的人员应严格执行人身净化制度、路线和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在微生物检验室内必须按规定着衣、戴帽、换鞋;

4.1.2 作业人员在微生物检验室内工作时,动作要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允许跑跳、打闹,不作不必要的动作,不作易发尘和大幅度的动作;

4.1.3 不允许将与检验无关和容易产尘的物品带入微生物检验室; 4.1.4 严禁在微生物检验室内吸烟、饮食和进行非生产性活动;

4.2 为了保持微生物检验室的空气洁净度,应尽量减少进入微生物检验室人员带来的污染物,因此人员进入微生物检验室之前必须进行更衣、消毒。

4.2.1 进入更衣室后,将个人衣服物品全部放到指定的柜子里,去掉化妆,换上指定的服装。在更衣室内必须按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应的脱衣顺序脱衣,放在规定的衣柜内。将拖鞋、帆布鞋脱下放在鞋柜内。

4.2.2 按规定戴手套。

4.2.3 洗手完毕后,由个人洁净工作服专用柜或收纳处取出洁净工作服。仔细切开包装拿出服装,不沾带包装料碎屑。穿衣时,脚踏粘垫,不要使衣服触及地板、桌子、椅子等物品,不要沾污袖子和裤腿下摆,姿势要保持直立,按从上至下顺序穿衣,必要时须设置专用的穿衣台。

4.2.4 戴兜帽和帽子时要把头发全部遮住,头部紧紧地包在兜帽内,直到连身式洁净工作服的拉链口。戴上口罩。

4.2.5 鞋套--穿鞋套时要把裤腿下摆紧紧地裹在鞋套内。4.2.6 洗手、消毒。

4.3 对微生物检验室造成交叉污染,物料必须通过传递窗济洛路。

4.3.1 脱洁净工作服时不要触及地板、桌子和其他物品,一般由下至上脱,用衣架挂在规定的处所。4.3.2 脱去洁净工作服以后,若需再进微生物检验室时,仍需按进入微生物检验室的顺序进行。5 相关文件

辅酶Q的生物合成及其最新进展 篇7

辅酶Q是由苯醌环和聚异戊二烯侧链构成的小分子化合物, 以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存在于线粒体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介导线粒体电子传递和作为抗氧化剂[1]。在电子传递链中, 它接受来自复合物和复合物II的电子并传递给复合物III, 从而最终促进能量的合成[2]作为人体内唯一能自我合成的抗氧化剂, 辅酶Q可以有效地清除线粒体膜上的活性氧自由基[3,4]。因此, 本综述将以酵母辅酶Q合成途径为基础, 进一步展开并概括最新的研究进展。

1 辅酶Q合成概况

辅酶Q在不同的物种中链长有所差异, 比如出芽酵母合成辅酶Q6, 线虫和啮齿动物合成辅酶Q9, 人类合成辅酶Q10[5]。这一差异主要由存在于不同生物体内的聚异戊二烯侧链合成酶决定的。但总体而言, 辅酶Q的生物合成途径从简单的酵母到人都是高度保守的, 我们所知道的辅酶Q合成基因都是首先在酵母中分离和鉴定的。辅酶Q的生物合成是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PHB) 为初始底物、经过多步生物化学反应而合成。这些步骤包括异戊二烯侧链的合成和转移, 苯环的甲基化、脱碳和水化。到目前为止, 所有参与辅酶Q合成的基因已经通过遗传筛选的方法分离, 但有些基因的功能还未知[6,7]。

2 辅酶Q的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进展

2.1 Co Q1

Co Q1是聚异戊二烯合成酶, 以法呢酰基二磷酸 (FPP) 或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 (GGPP) 和异戊二烯 (IPP) 作为底物, 可合成长链 (C30-C50) 聚异戊二烯。Co Q1及其同源蛋白大多含2个DDXXD基序, 用于同底物相互作用。最近, 细菌中Co Q1的同源酶Isp B的结构已经解析其与FPP合成酶的结构极为类似。有意思的是, 出芽酵母Co Q1和拟南芥Sds1 (Sola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 是同源二聚体或多聚体[8], 而在高等哺乳动物体内为异源二聚体或多聚体[9]。例如, 人体内聚异戊二烯合成酶包含两个不同的亚基, Dps1 (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 和Dlp1 (D (aspartate) -less poly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Dps1同大多数聚异戊二烯合成酶序列高度保守, 但Dlp1明显缺乏富含天冬氨酸的基序。Dlp1在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证据表明, DLP1基因突变可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10,11]。

2.2 Co Q2

Co Q2是PHB:聚异戊二烯转移酶, 它负责聚异戊二烯转移到辅酶Q苯环上。Co Q2介导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第一个亲脂的辅酶Q代谢中间物[12,13]。Coq2及其同源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要求很低。例如, 大肠杆菌Ubi A可催化不同链长 (n=2-9) 的异戊二烯链的转移。同样, 酵母的COQ基因可以挽救大肠杆菌Ubi A缺陷型菌株[14]。有关证据表明, Co Q2的酶活性显著性得受线粒体内镁离子浓度的影响。Co Q2蛋白包含2个保守性的底物结合位点, 6个跨膜区域和1个典型N末端线粒体定位序列。生物化学实验进一步证明, Co Q2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朝向基质的膜整合蛋白。Co Q2基因与植物和线虫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有报道称, 线虫COQ2突变体的发育与野生型相比明显迟缓[15]。

2.3 Co Q3

Co Q3是甲基转移酶, 体外试验证明它负责辅酶Q苯环O-甲基化Co Q3基因首先是在出芽酵母中分离出来的, 随后, 通过在酵母中的功能互补试验分别在植物, 大鼠和人类中分离了Co Q3同源基因[16,17]。Co Q含有甲基转移酶家族的4个保守序列, 而且它使用S-蛋氨酸作为甲基化底物。Co Q3蛋白的N-末端含有一个典型的线粒体定位序列。生物化学实验表明, Co Q3与线粒体内膜相连, 并朝向线粒体基质。体外试验证明, Co Q3对底物的专一性很低, 能使用多种底物并催化其甲基化, 这一特点同邻苯二酚甲基转移酶十分相似, 但二者并不具有明显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18,19]。

2.4 Co Q4

Co Q4参与辅酶Q的合成, 但其功能还未知。同Co Q3一样, Co Q基因也是通过突变体筛选的方式发现的[20,21]。Co Q4 m RNA水平在呼吸性培养条件下显著提高, 这与其参与辅酶Q合成的推断是完全一致的。尽管如此, Co Q4和已知功能蛋白不具有共同的保守序列, 因此它的功能还并不是十分清楚。Co Q4位于线粒体基质侧的内膜上, 与Co Q3, Co Q6和Co Q7可能形成大分子量的高分子复合物。这表明, 尽管Co Q4并没有酶催化活性, 但其可能参与Co Q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和稳定[22,23]。

2.5 Co Q5

Co Q5是第二个参与辅酶Q合成的甲基转移酶。和Co Q3属于同一家族, 含有甲基转移酶的多个保守基序, 但Co Q5属于C-位的甲基转移酶[24]。生化实验表明, 与Co Q3相同, Co Q5对底物的专一性也很低, 可以作用于不同侧链长度的中间代谢物的甲基化。值得一提的是NADH在Co Q5催化过程中可以显著地提高其活性。Co Q5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多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 包括Rtg1/2/3和Hap2/3/4, 这些转录因子调控Co Q5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表达。有研究表明, 当酵母在甘油作为碳源的生长条件下培养时, 其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但在葡萄糖生长条件下表达被抑制。作为Co Q蛋白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Co Q5对于复合物的稳定性和活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5]。

2.6 Co Q6

同许多Co Q基因一样, Co Q6也是通过功能互补性实验首先在酵母中分离出来的。与前期报道的数据不同, 尽管Co Q6对于呼吸不可或缺, 但对于酵母的生长并不是不可缺少的[26,27]。Co Q6运送到线粒体依赖于线粒体膜的电动势, 其穿过双层膜并被运送到线粒体基质中通过与其他Co Q蛋白的相互作用, Co Q6与线粒体内膜相连。Co Q6在酵母中被发现之后, 又陆续在人、啮齿动物和线虫中被报道。这些蛋白含有3个共同的结构域:ADP结合区域, FAD/NADH结合域和第二个FAD结合域。这些结构域普遍存在于依赖于黄素的羟化酶家族中。基于此, 科学家推断Co Q6的主要功能是对辅酶Q苯环进行羟化化学修饰[28,29]。

2.7 Co Q7

Co Q7被几个不同的研究小组独立地证明其参与辅酶Q的合成Co Q7是继Co Q6之后被发现的第二个参与辅酶Q苯环羟化修饰的酶[30]Co Q7多个点突变体被分离并被证明其具有与knockout突变体不同的功能。这表明, Co Q7不仅具有化学修饰的功能, 而且可能参与Co Q复合物的形成或者维持其稳定性。Co Q7蛋白具有结合铁离子的EXXH基序, 并且这一基序普遍存在于羟化酶家族中, 这进一步证明了Co Q是辅酶Q合成的羟化修饰酶。在以前分离的Co Q7 E194K突变体中有学者发现其他Co Q亚基的蛋白稳定显著提高, 从而证明了Co Q7参与Co Q蛋白复合物的合成[31]。有意思的是, 与以前的研究证据不同, 最近Clarke小组证明, Co Q7定位于线粒体基质、并于内膜相连, 而并不是一个内膜整合蛋白。这一重要结果有利于人们对Co Q复合物组装的研究[32]。

2.8 Co Q8

Co Q8蛋白是辅酶Q合成的关键酶, 但是多年前它被鉴定为线粒体复合物III缺陷的抑制分子[33]。随后, 实验证明突变体中关于复合物III的缺陷是由辅酶Q的缺乏所引起的[34]。最新文献表明, Co Q8含有蛋白激酶家族的保守基序, 因此研究者推测Co Q8可能参与Co Q蛋白的磷酸化过程, 从而调节其活性[35,36]。

2.9 Co Q9

Co Q9是最新发现的参与辅酶Q合成的基因, 但其功能还未知Co Q9同源蛋白在其他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 但它们并不含已知功能蛋白的功能序列[37]。有数据表明, Co Q9参与Co Q高分子复合物的形成, 而且过表达Co Q8能够克服Co Q9突变体的缺陷, 表明了Co Q9和Co Q8的紧密联系。Co Q9的实际分子量为25 k Da, 远小于预测的29.9 k Da, 这主要是因为成熟蛋白的线粒体定位序列被切掉。同多数Co Q蛋白一样, Co Q9也与线粒体内膜相连, 并朝向线粒体基质[38,39]。

2.1 0 Co Q10

Co Q10蛋白的命名暗示其应该参与辅酶Q的合成, 但Co Q10实际上是Co Q10结合蛋白[40,41]。Co Q10位于线粒体基质内, 但并不参与线粒体电子的传递。Co Q10基因的发现不仅扩展了我们对于Co Q基因的认知, 也改变了我们辅酶Q的传统观念:辅酶Q并不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自由移动的脂溶性小分子化合物。最近, Co Q10基因在裂殖酵母中也被发现[42]。Spcoq10可以有效的结合辅酶Q, 参与辅酶Q介导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其作用可能类似于蛋白的分子伴侣, 但Co Q10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呆于进一步研究发现[43,44,45]。

3 总结和展望

辅酶Q现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保健食品, 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有巨大的市场。相对于辅酶Q的生产, 对它的生物合成的基础研究还是十分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提高辅酶Q的工业生产效率。本文综述了已知的参与辅酶Q合成和调节的基因及其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 但具体机制还有呆于进一步研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 研究的重点将会具体分析各个Coq蛋白是如何相协调, 从而控制和调节辅酶Q合成的以酵母为主导的研究可能将继续在突变体筛选的基础上发现新的辅酶Q的合成和调节基因, 从而为全面理解辅酶Q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指导工业化生产做出贡献。

摘要:辅酶Q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重要组成成分, 它介导电子从复合物I和复合物II传递到复合物III。近年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辅酶Q在其他方面的功能逐渐被发现, 促进了其作为药品和保健品的广泛应用。对于辅酶Q的生物合成途径, 从低等到高等真核生物都是高度保守的, 以在简单真核生物酵母中的研究尤为清晰。辅酶Q的生物合成包含多个步骤, 多数参与基因已被发现, 但有些基因功能还未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辅酶Q生物合成的最新进展, 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最新生物制药技术 篇8

2018-2018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多了解一些考试资讯信息,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讲非常重要,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2018-2018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一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新学期,新形势。根据学校的各种实际情况,我任高二7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拟在本学期,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更加有力的提高生物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

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定要在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检测及落实上下功夫,尤其要做到:不经备课的课不上;自己不做的题目不发给学生;不能批改的作业不布置给学生,批不了的单元过关题不考。教师的备课既要突出备知识,又要体现知识传授过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自己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所有教师一定要按要求落实好学校制定的各项教学常规。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三、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改革的一个特点。比如: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对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

构建知识网络,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迁移,培养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知识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够的,还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去指导生物科学的研究、社会的生产和人类的生活,必须懂得生物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四、快乐、成功教育和严格要求的结合

教不严,师之惰,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扬,教师在着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创设严格要求的环境,并把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五、要加强集体备课,努力增强集体备课实效 本学期特别是要加强课程标准研究,加强学情研究和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研究。

1、对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认真研讨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方法策略;

2、认真分析学情特点和考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措施;

3、相互听课情况及时评讲。

上一篇:田野在召唤音乐教案下一篇:美术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