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从哪里来.教案

2024-06-15

纸从哪里来.教案(精选4篇)

纸从哪里来.教案 篇1

纸从哪里来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围绕树木与环境的关系,有明确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本主题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通过活动让儿童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树木,为后面的“保护森林,节约用纸”的主题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纸非常熟悉,把纸和森林这两件事物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在教学中我不断地用数字、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搭建保护森林和节约用纸之间直观的桥梁,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并通过亲自收集环境被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各种资料,了解树木与人的生活关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产生节约用纸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树木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了解森林被破坏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2、情感与态度: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3、行为与习惯:对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思考,努力做到爱护树木。培

养爱护资源、节约用纸的意识和行动,并体验使用自己造纸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由来。知道纸是怎样造出来的?体会纸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尝试用废纸造再生纸,了解造纸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猜谜法)1.师:同学们,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你们想不想猜一猜。

(想)要仔细听噢:四角方方,薄面光光,写字画画,它来帮忙。打一物)谁知道它是什么?(纸)对这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纸。那么谁能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纸。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纸的地方可多了。同学们做作业、画画、折纸工,人们包装用的纸箱以及流通的各国货币都需要用纸。(电脑出示),所以说:纸的用途很广。

(过渡:是我们的祖先造出了纸,结束了人们使用石头、树皮、龟甲、竹片等将记录文字的历史。纸究竟从哪里来?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纸从哪里来》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观察体验、感悟理解:(古今对比法)

1.古代造纸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了造纸绞尽脑汁。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的纤维造出了纸到了东汉时期,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

那么蔡伦又是用了什么原料,怎样造纸的呢?让我们一起在下面的这

段录像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蔡伦造纸的录像)

同学们看得真认真,谁能说一说蔡伦当时造纸用了哪些原料呢?(找生说一说)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恰当的粘贴板书内容。(如果学生不能都说出来,师说适当补充)同学们说得很正确,蔡伦当时确实用了(破布、麻头、旧渔网指板书)这些原料来造纸的,那么同学们现在就来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一想用这样单纯的手工造纸方法,会造出什么样的纸呢?(生随意说一说:粗糙、比现在的纸厚,不平整,比竹子、木片薄多了)

能在当时条件下,通过那么复杂的过程制造出纸来,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现代造纸(列举数字法)

从纸的出现到现在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造纸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那么现代的纸又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呢?谁知道?(生说一说)师:现在造纸原料有很多,其中树木占20%,(板书:树木)树木造出来的纸质量是相当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现代用树木造纸的过程。《播放现代造纸视频》教师随机讲解:我们要想用树木造纸,就要先把树木砍掉,把它们的有用部分整理出来,然后运送到造纸厂,在造纸厂里通过传输设备把这些树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削片机里,在削片机的作用下变成了长短薄厚一致并且整齐的木片,这些木片,再进入到制浆设备中,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这样的木浆(指录像),木浆再平铺输送到压榨机里,经过压榨机的处理,去掉大约30%—50%的水份,形成湿的纸,再经压光和卷轴除去多余的水份,最后裁切就

成了我们能够使用的纸了。)

从刚才的录像中我们了解到了现代造纸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翻到了吗?(出示树木茂盛图)这是一幅葱葱绿绿树木图,要制作纸书上介绍就是把大树砍下来,把树干辗成碎片,放进机器里打成浆,再放进板上铺平,吹干才能制成纸。(师指图介绍过程,并板书对应工序在书本中)

三、交流讨论、指导行为

1我们看到大树最终变成了纸,可是大树除了可以造纸外,还有许多作用呢?谁来说一说?(可能学生会说砍下的树的用途。)2.(森林可以向我们提供氧气,供我们呼吸,森林可以对空气有调节作用,广泛种植树木还可以防止风沙,形成一个防护罩------)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也有肺,它是我们重要的器官,如果我们不爱护我们的肺,就会出现什么现象?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23,看图书本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原来我们过度砍伐树木造成整片森林消失,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大气层空气越来越多灰尘,所以我们的森林对地球空气有调节作用。)

森林被破坏后还会出现什么后果?会引起什么灾害?那个同学愿意说?(会出现泥石流、沙尘暴、水淹、失收、地震等)

(电脑出示森林被破坏的后果)

你们看!这么漂亮的树木变成光秃秃的,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树头图)

3.师:大家都感受很深,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减少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呢?(少砍树木,砍完树木后要重新在地植树,注意防洪、防暴雨)

总结:通过学习,大家已经知道森林对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大家要投入到保护环境当中,为了在这美丽的家园生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节约用纸、保护树木、爱护我们的大自然。也希望同学们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跟您的家人及好朋友交流,让他们也加入到你们的中间来,共同改变来我们的生存环境。

四、板书设计

纸从哪里来

古代 :

破布

麻头

破布

旧渔网

现代 :

树木

竹子

纸从哪里来教学反思 篇2

活动后我及时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树木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了解纸的由来,知道纸是中国的蔡伦发明的,产生自豪感。了解造纸过程,知道纸是用竹子、木材等材料制造出来的。了解森林被破坏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让学生收集森林对人类生存、生活重要性的有关资料。了解各种纸的用途,培养学生收集调查能力和整理能力。让学生了解纸的来源,从而知道珍惜用纸,珍惜一切能源,从而启发学生要节约使用纸。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再生纸,学生知道了制造再生纸的`步骤和方法。学生知道了造纸的原料和造纸的过程,懂得了在生活要节约用纸,不浪费纸,保护自然环境本堂课的教学步骤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并且激起了学生很大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丰富的文字资料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介绍纸的用途,达到了扩展学生知识面的目的。学生积极探讨纸的用途和环境的问题,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了解、使用等角度谈了对纸的认识,很有思想性。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合理,能从学生的能力特点出发,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目标基本能达成,孩子们都能从视频中了解到纸的由来。教师准备的教具丰富,而且形象生动,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视频能较好的帮助学生达成活动目标。整个活动中我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社为主的现代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制造纸的过程是比较繁琐的,比较麻烦的,工序比较多,很多学生有点难理解。在动手制作再生纸过程,由于时间和准备上不充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课后之余,静心思考,细细琢磨,本节课尚有许多未尽人意的缺憾。缺憾源于我驾驭课堂不够灵活,学习课文时,本想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是由于引导不够,课堂教学比较零乱。没能在时间上及时地进行很好的把握,导致最后一项动动手制作再生纸的环节进行比较仓促。造纸与环保的关系讲的不是太透彻,令人遗憾。

我从哪里来(完整教案) 篇3

9我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每个人的发育、生长过程,知道胎儿发育各个阶段的特点。

2.通过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懂得母爱的伟大,长大后要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3.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珍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4.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是从哪里来的”;激发儿童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难点:受精的过程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知识,体验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教学准备:

1、录音机、《生日歌》磁带、多媒体课件(受精的过程、受精卵的分裂、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图片)。录制《妈妈的话》、准备《爸爸的信》。

2、学生课前向父母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带来《出生证》,准备两张自己的照片。(婴儿照与近照各一张)。

3、准备两袋重约3000克的大米。

教学时数:一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11月8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生日歌),同学们,今天是*月*日,是我们班***同学的6岁生日,我们大家为他庆祝生日好不好?大家齐声说:“好”。齐唱生日歌。

2.每当我们每个人过生日时,有没有想过:“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

二、探索生命的由来,感受生命的可贵。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从哪里来的吗?(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那哪吒呢?(他妈妈生出一个大肉球,劈开以后哪吒就出生了)那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2.学生自由讨论“我从哪里来”?

3.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是妈妈在医院门口捡来的。”“我是从河里捞上来的。”“我是星星变成的。”“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4.欣赏配乐散文诗《我从哪里来》

一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月光下,孩子偷偷地问妈妈。

妈妈的表情,像笑盈盈的月亮:“我的孩子,你从一个美妙的月夜中来。记得那晚有一只夜莺在歌唱,就像你常常在我耳边轻轻地唱。” “我从哪里来?”阳光下,孩子悄悄地问爸爸。

爸爸的声音,像亮堂堂的铜锣一般鸣响:“我的孩子,你从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来。记得哪天你的第一专用招呼,就像银铃一样清脆又嘹亮。” “我从哪里来?”大树下,孩子静静地问老师。

老师想了想回答道:“孩子,在童话里,一只仙鹤从遥远的天边衔来了你;在科学家眼里,是你爸爸的一粒种子在妈妈的土壤里发了芽,然后长成了你这朵生命的花。”

三、看课件,了解生命历程。

1.展示课件。(教师一边播放录像,一边讲解)

教师配合录像画面同步解说:“在妈妈的肚子里,有一颗种子我们叫它“卵子”。爸爸妈妈结婚后,觉得很孤单,他们想如果家里有个小宝宝该多好啊!于是爸爸就送给妈妈一颗小种子叫“精子”,他们在一起就变成了小宝宝。然后他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找了一个温暖的家住了下来。这个地方就叫“子宫”。子宫壁上有一层膜叫胎盘,胎盘上有一根脐带,一端连着妈妈,一端连着小宝宝。(小朋友可以用手摸摸你的小肚子,上边是不是有个肚脐眼?这就是你的脐带曾经和妈妈连在一起的地方)别小看这小小的脐带,它用处可大了。用来帮助小宝宝吸收营养和排出身体里的废料。你瞧!这是你们半个月大的样子。这是一个月时候的样子,就这样,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了,这是你们三个月大的样子,这是你们九个月时候的样子,通过脐带妈妈把自己身体内的营养不断送给你们,你们越长越大了。当子宫里装不下他时,小朋友们想到外面的世界来看看,在医生的帮助下小宝宝就出生了。”小朋友现在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了吧?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妈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也越来越大,想一想妈妈会有些什么感觉呢?

2.放录音《妈妈的话》。(点击课件,出示:妈妈的话)

教师:课前老师特地采访了我们班级中一位小朋友的妈妈,我们一起来听听妈妈的话。

《妈妈的话》

我的宝贝:

自从你住进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真开心啊!

那时候,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乘汽车,可是一闻到车厢里浓重的汽油味,就会昏昏沉沉,经常想吐。但是妈妈心里却很高兴,因为有你这个小宝贝与妈妈做

一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伴。不过妈妈有时也会感到不安,因为乘车时怕你会被挤着、吓着,所以妈妈总是用两只手护着你。

下班后妈妈总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常常累得连饭也不想吃。但想到医生阿姨的嘱咐:要多吃些饭菜、水果,好让肚子里的你能有充足的营养。妈妈就强忍着阵阵恶心,硬逼着自己吃下饭,后来你出生的时候有4300克重呢。

3.全班有感情地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师小结:妈妈孕育我们多辛苦呀!让我们深情地唱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四、读照片,体验成长的快乐。

师:你瞧,你们出生了!爸爸妈妈多开心,连护士阿姨都乐得合不拢嘴。你们出生时的样子让爸爸妈妈总也看不够,老师也特别想知道同学们刚出生时的样子。课前老师请大家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并且填好一张出生证,你们准备好了吗?

1.师:你们想了解╳╳╳出生时候的情况吗?现在老师请他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请一名学生上台介绍)同学们还想了解哪一位同学的出生情况?让我们用掌声欢迎这位同学上台。(再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

2.师:刚才两位同学介绍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出生证,在小组里互相介绍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姓名] [性别][出生地点][出生时间] [身长] [体重](注意巡视各组情况)

3.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得非常愉快。现在,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取出三位同学的婴儿照,师:这是我们班三位小朋友刚出生时的照片,请你猜猜他是谁?(点击课件,出示“猜猜他是谁”)

请其他同学猜,被猜中者上台。4.比较成长变化。

师:这些小朋友与刚出生的时候比起来有什么变化?他高了吗?大了吗?(1)请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婴儿照及现在的样子谈。(2)请台下的同学谈看到的台上小朋友的变化。5.讲照片里的故事。

师:同学们,现在的你们就像一棵棵小青松一样,正在茁壮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留下了许多照片,你最喜欢的照片是哪张?请你先给大家看看这张照片,并把这张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么多同学都想讲,那就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中交流。

6.小组交流,讲照片的故事。7.请两个学生班内交流。

五、回顾成长历程,感受父母的爱。

一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1.汇报课前调查情况。

师:照片里小朋友们个个都很可爱,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你们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懂事,但父母付出的艰辛,你们知道吗?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把你们带到这么大是不是很辛苦?你们问了吗?谁来说说? 2.讲一件自己成长中难忘的事。3.说句心里话。(录音)

师:听了爸爸的话,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要对爸爸妈妈说。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录音机,一起来录你们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为了让爸爸妈妈知道是谁在对他们说话,我们录音时,应该先说“爸爸妈妈,我是谁”,然后再讲你们想说的话。(同学发言,老师负责录音。)谁先来录?可以是编几句儿歌,可以说句心里话,也可以编成动听的歌曲唱出来。(分别请几位小朋友录音)

第一位小朋友录完,教师回放录音。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刚才小朋友说的话录好了吗?听完录音教师适时做出评价,并给予奖励。再根据实际上课时间,邀请几位小朋友进行录音。

4.师:小朋友们对爸爸妈妈说的话都很好,表达了你们对爸爸妈妈的一份热爱之情。今天回去之后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去做一件事,就是拿着你们的一张照片,像刚才那样,真实地对爸爸妈妈说说你们的心里话,你们说好吗?

活动在大家一起快乐地唱歌曲《让爱住我家》中结束。布置作业:

回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板书设计:

9我从哪里来

生命的由来 感激父母

成长的快乐 热爱父母

教学反思:在教学<妈妈的话>这一环节时,我带来了我为儿子写的成长日记,这里包括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点点滴滴的变化,我的心情也在跟随着小生命的变化或喜或忧;这里有我为儿子起的好多的名字,可以看出来父母对于孩子的殷切期望;这里还有儿子出生不久后,我为他印下的小脚丫„„介绍这些真实的事情,我被自己感动了,孩子们也被我感动了。他们的意识中,老师不仅是个知识的传播者,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妈妈。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又增添了几分,这也让我和他们的心灵距离更近了,和他们的关系更融洽了,更和谐了。“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在平和、亲近的环境中,更容易相处,更容易互相进步。这一环节,我利用

一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泡泡从哪里来》小班教案 篇4

我想:既然幼儿如此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泡泡,何不借泡泡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呢?

探索问题的产生

孩子的泡泡水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继续玩泡泡游戏,孩子必须拥有更多的泡泡水。用什么材料来制泡泡水呢?泡泡水如何制作?自制泡泡水便成了孩子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孩子们玩泡泡的兴趣正浓,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泡泡水的问题。泡泡水里蕴涵着一些科学问题,围绕自制泡泡水可以开展一次很好的科学探索活动。于是,我预设了下面的活动,想调动孩子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尝试,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展开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动过程:

1、交流材料,回忆经验

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2、分类介绍,丰富经验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运用经验,积极探索

(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

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设计评析:

“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及时转换成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其认知活动明显受情绪支配以及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以及与同伴和老师的初步交流。

上一篇:公司对另一个公司考察材料下一篇:再见,迎接作文优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