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活动评估范文

2024-08-26

公关活动评估范文(共8篇)

公关活动评估范文 篇1

关于李科所有的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体育路以南

云潭路以东中铁逸都国际A组团一期A-3栋

1单元1层1号房屋价格评估技术报告

一、评估对象概况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房屋调查表复印件资料显示:合同备案号:Y0146110;初次存档日期:2009-12-07;案件状态:办结;购房人:李科;证件号:***413;用途:住宅;面积:208.99㎡;付款方式:按揭;房开商:贵阳中铁置业有限公司;观山湖区体育路以南云潭路以东中铁逸都国际A组团一期A-3栋1单元1层1号。

据现场勘查,该小区绿化覆盖率较高,环境优美宜居。距金阳客车站较近,出行便捷,各种基础生活设施健全,区位及环境较好。

二、市场背景分析 贵州省会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作为首个”国

家森林城市“和中国最佳避暑休闲城市,绿带环绕,风光旖旎,良好的生态、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贵阳是大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和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

贵阳市明确今后五年,要致力打造几大名片: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爽爽的贵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贵阳的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企业质量越来越好。

三、价格评估原则

1、合法原则

2、替代原则

3、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4、时点原则

5、预期收益原则

6、客观、公正原则

7、综合分析原则

四、最高最佳使用分析

即在合法原则的前提下和工程技术水平允许的条件下,按评估对象的最佳使用状态进行评估,评估对象最有效用途为住宅,本次评估以保持现状为前提。

五、评估方法

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

六、评估过程

我司法鉴定所接受委托后,成立了价格鉴定小组,制定了价格鉴定程序和作业方案,在委托方、申请方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了现场勘察,房屋为毛坯房。

(一)交易案例比较

根据房地产交易中的替代原则,在同一供求圈内选取与评估对象房地产类似的贵阳市关山湖区住房交易案例A;贵阳市关山湖区住房交易案例B;贵阳市关山湖区住房交易案例C进行比较。详见表1。

(二)比较因素条件指数确定

根据表1所述情况进行系数修正,以评估标的的各因素条件为基础,将比较实例相应条件与评估标的相比较,确定相应的指数,各指数具体修正比例说明见表2,表3,表4。

(三)评估结果

采用算术平均法求取综合比准价格:

综合比准价格=(8140+8180+8254)/3=8192元/㎡ 总价=8192×208.99=1712046元

七、评估结果的确定

根据标的的现实情况,确定该标的在价格评估基准日的现实价格为¥1712046元(人民币壹佰柒拾壹万贰仟零肆拾陆元整)。

表1比较因素说明表

表2比较因素指数表

公关活动评估范文 篇2

根据已有的数据得知, 台风是影响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其引起的损失远远高于其他灾害所引起的损失。[1]

我国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 是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不仅北起辽宁, 南至广东的漫长沿海地带时常受到台风袭击, 而且大多数内陆省份也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从台风影响程度来看, 东南沿海省份最为严重, 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口和社会财富高度集中, 成为承灾能力十分脆弱的地区, 台风的频频来袭更使沿海地区的损失不断增加。国内外也有许多学者在台风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取得了许多成果, 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台风灾害研究情况来看, 主要集中于台风形成机制、台风引起的降水以及灾情分析三个方面。

1. 台风形成机制研究

世界气象组织 (W M O) 以及与热带气旋和台风有关的各国气象部门给出的对热带气旋和台风的严格定义, 一般是根据气旋中心的气压值、整个涡旋的风速和降水状况做出定义和表征。通常按照弱和强的程度依次分成:热带低压 (T D) , 热带气旋 (T C) , 热带风暴 (T S) , 强热带风暴和超强热带风暴, 后两者又常称作台风 (西北太平洋) 或飓风 (北大西洋) 。

台风的形成机制, 这是一个迄今为止科学界仍未完全弄清楚的问题。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的一种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 因此普遍认为台风的形成依赖于热力学因子和动力学因子。通常情况下, 在热带海洋上有利于生成的热力学条件是具备的, 若存在正的低层涡度和弱的垂直风切变, 则十分有利于台风的生成。因此, 热带海洋上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因子是影响台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吴国雄[2]利用气候模式进行数值实验来研究海温异常对台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台风生成频率在暖SSAT区明显增加。林惠娟[3]等人利用台风年鉴资料研究了影响我国热带气旋活动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董波[4]等人通过对热带气旋偏多年和偏少年的热带气旋与同期和前期的副热带高压、西风带纬向环流、北半球极涡以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北极海冰的关系, 指出在热带气旋年际变化这一时间尺度上, 海洋因子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许金镜[5]分析了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和中国东南沿海台风频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流区的海表温度不仅在同期具有高 (低) 与台风多 (少) 呈正相关关系, 而且在前期存在着预测的先兆, 特别是秋冬两季 (冬半年) 更明显, 具有较好的隔季相关关系。杨桂山[6]等人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时空变化及与海表温度中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太平洋海域, 海表温度偏高对应热带气旋频数也偏多, 在20°N以北、140°E以西海域偏多趋势更为明显。

何敏[7]等人分析了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关系, 指出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 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增加, 而且台风活动与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事件起始和终止时间、强度、台风生成区域有关。

宋文玲[8]等人分析了台风活动季节西太平洋热带向外长波辐射强度与生成及登录台风个数的关系, 指出两者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相关关系在前期冬、春季向外长波辐射强度与生成及登录的台风的相关场上就有所反映。用向外长波辐射特征指数所表征的对流活动的强度和位置与台风活动频数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周霞琼[9]等人研究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与热带对流场的关系, 结果表明向外长波辐射距平累积量场能较好的表征热带气旋年频数异常年份所对应的低纬度及中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配置, 其可以作为预测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频数的强信号。

2. 台风引起降水研究

周军[10]等人分析了1987~1992年在汕头以北登录的全部台风个例, 结果表明:登录台风陆上活动类型和远距离暴雨特点与台风在近海的活动方式有关, 登录台风远距离暴雨的发生与台风登陆前后大气低层东南气流里是否存在中尺度暖区有关, 落区与中尺度暖区在台风孤高系统中的相对位置有关。朱定真[11]等人对1980~1989年间华东地区出现的热带气旋暴雨和形势场特征做了分析, 并对产生大暴雨的动力热力条件进行诊断, 给出了产生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大暴雨的概念模式。

余锦华[12]等人对华北地区热带气旋降水进行了气候诊断, 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热带气旋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平均山东半岛东部最大, 向西具有减少的趋势, 这种趋势与热带气旋降水频数相一致, 地形的影响使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复杂化。对于热带气旋过程降水量的大小, 地形的影响更为重要。林应河[13]定量分析了登录广东台风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 以及与县域、区域、省域月 (季) 雨量变化的关系。指出登录台风及其时间变化对广东夏、秋月 (季) 雨量具有多重影响。毛夏[14]等人利用1960~1989年《台风年鉴》资料, 从时特大暴雨、日特大暴雨、过程特大暴雨三方面统计分析了华南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基本特征。并采用相对落去分布图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地区、不同路径华南热带气旋时特大暴雨的分布规律。林爱兰[15]等人从台风过程降水和台风路径的关系分析得出登录华南的台风过程降水有5种分布类型。

钮学新等[16,17]系统的研究了台风降水和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台风强度主要影响台风雨量强度, 地形影响台风雨量强度及分布;弱冷空气可减弱热带气旋强度, 从而中心附近雨量减少1/2左右, 但北侧外围雨量增加, 过程雨量最大增幅约3倍或以上;大陆及东海水汽大量减少, 使热带气旋登陆之后强度减弱加快, 造成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减少约1/5~1/3。

3. 灾情分析

自然灾害的损失通常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部分。由于台风灾害损失涉及很多方面, 对于其灾情的评定工作一直处于探索阶段。首先遇到的难点是灾情资料的统计问题, 由于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灾情统计标准, 使得历史上不同时间、不同系统、灾情统计资料可比性较差, 灾情实际调查资料由于部门、人员的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差异[18]。

梁必骐[19]通过对历史灾情资料及气象资料的统计研究, 分析了影响和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活动的特征、台风灾害特点及其形成规律作, 并讨论了台风灾害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 影响中国的台风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群发性显著、影响范围广、成灾强度大等特点, 这类灾害主要由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及其引发的灾害链所造成。

史培军[20]依据国家减灾委减灾办所收集到的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资料, 以及国家基金委“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 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危险性程度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建设。陈佩燕[21]分析了登陆台风的特征, 并阐述其台风灾害链, 以及台风对中国各个部门的严重影响, 指出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乐肯堂[22]指出台风宝莉、弗雷德、温妮都预测准确并及时预警, 但是仍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对我国台风风暴潮灾害的损失界定中强调防灾决策工程措施。

许启望[23]等利用经验关系式采用直接经济损失和灾损度两个综合性因子进行台风风暴潮灾害的损失评估。

陈香[24]用灾损度指数法对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进行了分析。卢文芳[25]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计算了1949~1990年影响上海地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农田受淹、房屋倒塌三方面的灾情指数, 并在此基础上划分灾害等级。

张星[26]基于熵权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灾情综合评价模型并选择受灾面积, 成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倒塌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6个指标对福建台风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得较好。

马清云等[27]利用模糊数学建立了一个热带气旋灾情评估模型, 并用该模型对2000-2006年登陆我国的台风灾情损失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较好的评估登陆热带气旋造成的灾情。

任鲁川[28]应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于灾害损失等级划分的研究, 提出了模糊灾度概念, 并建立了模糊灾度等级的隶属函数, 从而给出了一种可用于灾害损失等级划分的模糊灾度判别法。

4. 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

4.1 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研究

灾害产生和存在与否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要有风险源, 即致灾因子。它主要反映灾害本身的危险性程度, 主要包括:灾害种类、灾害活动规模、强度、频率、致灾范围等。这种过程或变化的频率越大, 那么它给人类社会系统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过程和变化的超常程度越大, 它的破坏就可能越强烈;相应地, 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承受的来自该风险源的灾害风险就可能越高。

对于台风灾害, 因它常常引发大风、暴雨 (洪水) 、风暴潮, 因此台风致灾因子的风险分析要从台风大风和台风暴雨、风暴潮三个角度来分析。

丁燕、史培军[29]认为致灾因子的分析主要就是台风灾害的时、空、强 (T, S, M) 分析, 也就是计算概率P的过程, 并得出计算台风暴雨的概率公式。

孟菲等[30]使暴雨用上海市历史灾情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分析了上海市台风成灾原因, 得出吕泗站的最大风速和灾情指数相关系数为0.48, 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灾情指数和过程雨量基本是正相关, 大体趋势相同;高潮水位和直接的经济损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4.2 承灾体易损性的研究

承灾体即灾害作用的对象。有危险性并不意味着灾害就一定存在, 因为灾害是相对于行为主体—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而言的, 只有风险源有可能危害某社会经济目标 (即承灾体) 后, 对于一定的风险承担者来说, 才承担了相应的灾害风险。通常用易损度来表征承灾体的脆弱性、承载能力和可恢复性等性质。易损度主要包括承灾体的种类、范围、数量、密度、价值等。

樊运晓[31]认为易损性指标选择可根据以下4种方法综合而得: (1) 根据灾后损失评估体系采用反推法确定指标; (2) 基于社会易损性理解所构想的指标; (3) 由灾害案例采用信息量法确定指标; (4) 从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描述选取指标。其中各因子权重可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

陈香[32]在评价福建台省风灾害脆弱性时空趋势时, 从社会经济系统数据库的40个底层指标中提取包含人口、经济、工农业生产、防灾水平等10个作为评价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指标权重。根据建立的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值, 得到福建省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脆弱度从1978年的0.18上升到2003年的0.81。

陈香[32]在进行2005年福建省台风灾害时空格局分析与危险性评价时, 用台风灾害承灾体指数Czt表示台风灾害发生县域的承灾体强度, 选择各县域人口密度 (人/km2) 、城市人口比重 (%) 、耕地百分比 (%) 和地均GDP (万元/km2) 4个指标评定承灾体指数Czt。

孙伟[33]对海南岛台风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时, 选取各地区平均受灾面积/全省平均总受灾面积、各县平均倒塌房屋数/全省平均总倒塌房屋数、各县平均死亡人数/全省平均总死亡人口、各县平均受灾人口/全省平均总受灾人口、各县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全省平均总直接经济损失五个指标综合评价承灾体的脆弱性。

丁燕、史培军[29]在对广东14个市辖区的潜在易损性分析时, 设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人员受灾伤亡的潜在易损性为1, 人口密度最小的城市人员受灾伤亡的潜在易损性为0.5,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城市人员受灾伤亡的潜在易损性以下面的公式计算:

潜在易损性=0.5+0.5* (地区实际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最小值) / (人口密度的最大值-人口密度的最小值)

5. 展望

危机公关过后话评估 篇3

关键词:危机公关;公共关系评估

2009年不乏危机公关的经典案例:刚刚经过中国奶业“三聚氰胺”的大地震,蒙牛又接到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其停止在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的责令函;拥有巨大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的王老吉“添加门”事件,一时间背负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无数过往的危机事件告诉我们,事实总是脆弱的,当危机来袭并且不断深化时,公众对于企业的期望已不仅仪是企业抹清事实之镜,而希望从更高的价值层面获得企业的反馈。只有认真总结在事件发生期间公关处理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危机公关进行有效评估,才能为今后的危机公关提供经验和方法上的借鉴。

一、危机公关评估意义

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危机事件的发生,它往往给组织造成伤害和损失,小到利润下降,经济效益受损、大到使组织遭受灭顶之灾。每一次危机事件,都会在社会和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组织对于危机处理的慎重态度和重视程度,完全能够显示出一个组织对社会的负责态度和它本身的成熟程度。把对危机公关工作的分析、评估和总结借助于传播媒介公诸于众,能让公众更透彻地了解本组织,重新塑造组织站立起来的新形象,这是一个经受了挫折和考验后,更完整,更成熟,更有实力的社会组织的形象,它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事实上,各种社会组织都要将危机防范的意识和危机公关的评估专门化,制度化,使它成为组织内部公关的一项常规工作,这样会使组织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能保持组织旺盛的生命力。

二、危机公关评估的原则与标准

在危机公关的实施过程中,公关人员运用公关手段处理公关危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智慧和能力,特别是处理问题时的措施,都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的研究价值。在实施危机公关评估时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在危机公关的处理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进行了什么样的分析,做出了什么样的决策,调查到什么样的第一手材料,都要真实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处理问题的规律。二要本着讲求实效原则,即处理危机公关的成功与失败,是要以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组织损失的最少程度,组织形象换回的最大程度,公众满意的态度程度,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最低程度为实际效果的标志。

危机公关在实施后其效果的评估标准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公众受到的不良影响是不是降到最低;二是在危机公关的实施过程中,给社会造成的损害是不是最少;三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处理过程中,组织是不是以最小的代价,保住了组织在经济方面最大的利益;四是在危机公关的处理完成后,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的损害是不是最小,或者是否已经以最大的努力在公众中建立起组织的新形象,以最大可能恢复了组织的美誉度和公众对其的信任。

三、危机公关评估的方法

在危机公关评估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数据分析统计法和公关实效调查法。其中数据分析统计法就是在危机公关实施过后,对公关组织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进行收集、整理,进行量化核算,将其行为最终和组织的效益、形象以及公众的认可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通过统计和换算,寻求在公关工作实施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公关实效调查法就是通过在危机公关中公关手段实施所呈现出实际效果,走访各方当事人,诸如组织中的决策者、管理者、责任人、受害人、社会公众、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种有关人员,使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评估公关危机处理方法和措施的成败得失,使组织从中分析重点,找到成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以便把握规律,积累经验,防患于未然。

四、危机公关评估的程序

1设立统一的评估目标

统一的评估目标是检验公共关系工作的参照物。这需要评估人员对有关问题,比如危机公关的评估重点、提问要点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另外,还要详细规定调查结果如何运用。如果目标不统一,则会在调查中搜集许多无用的材料,影响评估的效率与效果。

2将评估过程纳入危机公关计划之中

评估不是危机公关计划的附属品或计划实施后的事后思考和补救措施,而是整个危机公关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危机公关评估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评估的方法、程序等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和周密的筹划。

3在公共关系部门内部取得对评估的一致意见

即使是公共关系人员本身也不能一下子就把危机公关活动没有实物性结果的性质和它的可测量效果联系起来,尤其对于突如其来的危机公关,要给相关部门足够的时间认识效果评估的作用和现实性,并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加深这一认识。

4从可观察与测量的角度将目标具体化

在具体危机公关项目评估过程中,首先应该将评估项目目标具体化。例如,谁是目标公众。哪些预期效果将会发生以及何时发生等等。没有这样的目标分解,项目评估就无法进行。同时,目标分解还可以使危机公关计划的实施过程更加明确化与准确化。

5选择适当的评估标准

如果一个组织将“让公众了解、信任自己,以改善公众对自己的形象的不公平看法”作为危机公关活动的目标,那么,评估这样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标准就不应是了解公众是否知道当地报纸上哪一个专栏报道了这一消息,占用了多大篇幅,而应该了解公众对组织认识情况以及观点、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由于所要完成的危机公关工作或项目的目标不同,所以,公共关系行业没有制定出适合所有危机公关活动、项目和事件的评估标准与评估模式。通常可以从常用评估标准、定性与定量标准两方面来考虑。

6确定搜集证据最佳途径

调查并非总是了解危机公关活动影响的最佳途径,有时组织活动记录也能提供这一方面的大量材料。在有些情况下,小范围的试验也是十分有效的。在搜集有关评估资料方面,没有绝对的唯一最佳途径。在这一方面,方法选择取决于评估的目的、提问的方式以及前面已经确定的评估标准。

7保持完整的计划实施记录

这些资料能够充分反映公共关系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果,尤其重要的是反映危机公关计划的可行性程度,哪些策略是有效的,哪些策略是无力的或者无效的,哪些环节衔接比较紧密,哪些环节还有疏漏或欠缺。

8及时、有效地使用评估结果

危机公关活动的每一个周期都要比前一个周期表现出更大的影响力,这是运用前一个周期评的结果对后一个周期进行了调整的缘故。由于对评估结果的运用、问题确定及形势分折将会更加准确,危机公关目标将会更加符合组织发展的要求。

9将评估结果向组织管理者报告

这应该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它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保证组织管理者及时掌握情况,有利于进行全面的协调;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公共关系活动在持续地保持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及其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0提高对公共关系的理性认识

公共关系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导致人们对这一活动及其效果有更多的理解与队识,效果评估的成果又进一步丰富了公共关系专业知识的内容。通过具体项目效果评估所得到的资料,经过抽象化分析,可以得到对指导这一活动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与原则。

督导评估专用教室标准(范文) 篇4

1、队徽、队旗、呼号、队史

2、少先队组织机构

3、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B: 科技活动方面

1、科技活动领导组织机构

2、科技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活动总结

3、科技活动作品,摆放要有专门的橱柜,并对作品进行介绍,摆放要规范。

二、实验室(含科学探究实验室)

(一)设施

1、演示台、实验台大小高低符合标准,根据班容量大小保证两人一组设置。

2、实验台摆放规范合理,在明显处写清组号。

3、实验凳在明显处用红漆写清顺序号。

4、科学、化学、生物实验室的上下水到实验台及演示台,每个实验台要有一个废液瓶,没有上下水的要有废液桶和盛水设备。

5、化学实验台要铺设防腐胶垫,有排风装置。生物实验室光源到桌。

6、各科实验室电源要安装到实验台,并有总开关控制及保安器,开关设在讲台黑板侧面。

7、各室要有灭火器及沙箱,有防盗设施,有光学实验的实验室要有黑红窗帘,其它室要有浅色窗帘。

(二)室内布置

1、室内布置整齐合理,实验气氛浓厚,科学家肖像、格言、制度悬挂位置美观合理。

2、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并写有与实验有关的格言,后面办板报。

3、本学期分组实验进度表和室内制度装镜上墙,悬挂在黑板的两侧。物理、生物、科学实验室内悬挂《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教学仪器丢失赔偿制度》。化学实验室加挂《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4、有条件的学校在实验区域内布置橱窗,摆放各类标本或实验装置。

5、黑板一侧分班悬挂学生定为卡。

三、仪器室

1、室内环境达到窗明、橱亮、无尘土,不得存放与实验教学无关的物品。

2、有防盗、防火、防潮、遮光设施,药品橱及危险品室(柜)安装通风设备。中学应有化学药品室,要有专人管理。危险品室(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3、仪器要用仪器标签(口取纸)进行编号,要写清楚类别、编号、名称、柜号、序号等,用碳素笔书写,外观要整洁。

4、仪器分类分橱合理,科学存放。每科仪器可按照通用、测量、专用、模型、标本、挂图、玻璃仪器、材料工具等分类。专橱专用,用坐牌写清橱号、仪器类别放置在橱的正上方

5、橱目:用专用橱目标签(或打印),写清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层数,贴在左上角(若是玻璃门贴在内测),要统一整齐。

6、分组实验仪器逐步实行盘架式管理,即把所有分组仪器及小件仪器都要装入自制的木制托盘,托盘的大小根据橱子及仪器的大小,以存放和取用方便为准,装入托盘后,在橱子内打上支架,分出层,让托盘像抽屉一样插到里面。特殊或成套仪器要有存放橱。

7、所有药品瓶、试剂瓶都要贴上标签,用白蜡均匀涂于表面。

8、各类标本旁放一小标牌,写清类别、编号、名称、制作人等。浸制标本要定期加保护液密封。

9、对仪器要及时保养、维修(除锈、上油、除尘)、维修不了的或过时的要及时报废。

10、仪器室内制度要装订上墙,悬挂合理。包括《仪器室管理规则》、《教学仪器借用制度》、《教学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危险品管理使用制度》(小学此制度不用)、《教学仪器调出及报废审批制度》。

四、准备室(没有专门准备室的可与仪器室合用)

1、室内布置整洁合理。

2、准备台为

2.4mx0.8m

3、一个橱放档案资料,一个橱放自制教具和维修工具。

4、室内悬挂本学期分组、演示实验进度表。《实验员职责》、《实验室管理规则》两种制度。

5、档案管理、存放:

(1)档案橱要有标志,有档案目录,贴在橱玻璃内。(2)档案要装盒,写清档案内容,分类要明确。(3)各种资料按要求分类,当年的各类资料分别装入相应的档案盒,放入橱内。(4)每学年末要将本学年的资料统一装订成册,编写顺序号,统一存放。(5)学生的实验报告册每年,按照年级、学科、学期装订成册,统一存放。(6)各类账目按“普实”建立,长期使用,不得经常更换,要如实记载。(7)每学年要清点仪器,做到帐物相符、账账相符。(8)档案资料要求: 1盒装:总账、明细账。每本明细账用口取纸按测量仪器、通用仪器、标本„„区分开。2盒装:实验通知、原始情况记录表(存档期一学年),本学期的分科分年级挂在墙上。3盒装:实验教学进度表(一学年),本学期的上墙。4

盒装:专用教室工作大事记(长期),专用教室使用情况记录表。5盒装:教学仪器、设备说明书索引(长期)。6盒装: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申请表(一学年),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簙(一学年),危险品使用登记表(三学年)。7盒装:教学仪器借用登记表(长期)、教学仪器设备报废损失登记表(长期)。8盒装:实验考试试题及学生成绩单(至少每学期末考一次计入学科总成绩,含实际操作)(9)教导处应存档以下资料: ①专用教室业务人员统计表(长期)、中学理科实验开出率统计表(三学年)。②领导听实验课记录。③有实验教学计划、进度表(上墙)。④有实验教学研究小组名单及有关活动记录。

五、图书室

1、有足够数量的书架、报架、刊架、书橱、办公桌椅、装订设备、手推车、空调、消毒橱、电脑等。

2、有防潮、防光、防虫、防盗、灭火等设施。室内设施及图书整齐无尘土。

3、名言、制度等装镜合理悬挂。图书室内悬挂《中小学图书室管理员岗位职责》、《书库工作人员职责》、《资料室工作人员职责》。

4、图书建账:图书室有总账和图书登记册,要帐物相符。

5、使用《中图法》分类准确、编号正确。

6、图书加工:盖有藏书专用章,贴有省教育厅统一规定的书标,要统一整齐。

7、图书排架:新书及时上架,排架科学有序,各类书橱上有明显标识(按22大类分类)。逐步实行开架借阅,微机管理。

8、坚持科学剔除工作。

六、阅览室

1、有防火防潮等设施,采光照明好。

2、阅览室设座率:教师座位不低于1:3,学生座位与人数比,小学为1:12,初中为1:10-12,高中为1:8.3、有条件的学校建电子阅览室,有300-500盘电子音像出版物。

4、室内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制度合理悬挂,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5、窗明几净,室内设施及图书要整齐洁净无尘土。

6、阅览室内悬挂:《学生阅览室阅览规则》、《教师阅览室阅览规则》、《学生借阅制度》、《教师借阅制度》、《书刊赔偿制度》、,有音像阅览室的要悬挂《音像阅览室制度》,以上制度要装镜。

7、在阅览室门口或窗内要张贴图书借阅归还时间表,阅览室开放时间表。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10-20小时。

8、学生年人均借阅12-15本以上,有借阅登记。

9、办证率100%。

七、计算机教室

1、对计算机进行编号,学生定位卡悬挂在墙上。

2、合理悬挂名人画像。

3、讲台黑板上方写有关格言。

4、以下制度装镜上墙,合理整齐悬挂:《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师岗位职责》(挂在计算机教师办公室或计算机附属用房内)、《学生上机学习守则》。

5、要有计算机教室使用、教师机学生机运行情况记录薄,保养维修记录,设备管理账目及购置软件的登记。

6、黑板一侧悬挂各年级各班上机操作课程表(装镜)。

八、卫生室

1、根据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2、按规定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或专、兼职保健教师。

3、按《目录》规定配备医疗保健器材和一定数量的药品。

4、校医岗位职责和卫生室工作制度健全,并装镜上墙。

5、各种必备的登记薄齐全,掌握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伤害事故等情况。

6、学校卫生档案齐全(包括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套情况、学生健康卡片等)。

7、室内整洁,卫生器材、药品上架摆放有序,墙上图表整齐美观。

8、每年给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并有统计数据,图表对比。

9、积极防治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要有具体措施。

九、音乐教室

1、悬挂《音乐教室使用规则》、《音乐器材室管理规则》,张贴名人画像等。

2、按配备《目录》规定应配器材种类数量。

3、档案:现有器材登记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总结等。

4、室内整洁,器材上架摆放,整齐有序。

十、美术教室

1、悬挂《美术教室使用制度》、《美术器材室管理规则》,张贴名人画像、学生作品等。

2、按配备《目录》规定应配器材种类数量。

3、档案:现有器材登记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总结等。

4、室内整洁,器材上架摆放,整齐有序。

十一、体育器材室

1、悬挂《体育器材室管理规则》、《体育器材借用制度》、《场地器材保管制度》等。

2、按配备《目录》规定应配器材种类数量。

3、档案:体育工作计划、总结,成绩考核,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计划总结等

4、体育器材要归类上架摆放,整

齐有序

十二、少先队活动室:

一、队室的外部门前要有“少先队队室”标志或标牌专室专用。

二、队室的基本布置大队队室的布置形式主要力求庄严、朴实、富有童趣内容上要有教育性和时代感要体现本地本校特色。正面块

1、少先队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明确概括了少先队组织的目的和任务。为了突出这一思想呼号应该放在队室正面最显眼的地方。

2、呼号下面挂队徽。

3、队徽下面贴上少先队员的誓词。

4、誓词左边——大队委员的职责。

5、誓词右边——少先队队历史。正面的对面

1、队的作风。

2、作风下面是少先队的队章、队歌、队的任务、队的五旗。左侧面

1、我做校园小主人的粘贴板包括小计划活动方案备忘录评价。

2、校园电视台的宣传栏校园快讯、荣辱台评价。

3、旗帜架。右侧面

1、队鼓、队号。或另室置放专题块置宜选择布置在其它三面墙上或利用拦板分隔布置专题块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如面积不够可合并布置或选择其中几个部分布置。

2、《党的关怀》以剪贴一些革命领袖关心少先队工作关心少儿教育的照片、题词为主并展示当地党政领导关心本地本校少先队教育的照片和指示。

3、《我们的荣誉》以展示大队以上荣获各级集体荣誉为主的奖品、锦旗等亦可展示与各地手拉手友谊交往的实物、锦旗、感谢信等。

4、《光辉的榜样》以建队以来各历史时期的优秀队员榜样为主线亦可布置本地区本校的各类优秀、先进少先队集体和个人及各学科特长的各种榜样和奖品、奖状。

三、队室的陈设 队室的陈设要做到整洁、适用富有少儿特色、便于队委会进行工作。

1、大队活动记录本含会议记录、活动记录等。

2、会议桌椅一般以长方形为宜几张小桌拼起铺上桌布插上花亦可按一般到会人数配上椅子。

3、鼓号架放鼓号、鼓旗、号旗等用品。

立法廉洁性评估(范文模版) 篇5

立法廉评:让立法照照廉洁镜子

形象地说,立法廉评就是让立法照照廉洁镜子,以确定立法是否符合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

立法廉评源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我国制度廉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其通过的2003年就进行了签署。我国近几年在中央与地方两个层级开展了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其中的“制度”是法律、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统称。根据我国《立法法》规定,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该法,因此,制度廉洁性评估可细分为立法廉洁性评估与规范性文件廉洁性评估两种类型。

立法廉评与规范性文件的廉洁性评估虽然同属于制度廉评的范畴,但两者的地位有所不同。立法的位阶高于规范性文件,立法廉评在深层次上制约着规范性文件廉评。虽然通常说“现官不如现管”,规范性文件在实际生活中与官员、民众的距离更近,但立法廉评比规范性文件廉评更能产生大的影响。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改进作风从政治局做起、从中央政府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做的背景下,更要以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推进立法廉评,为规范性文件的廉评提供示范,创造更加宽松的大环境。

这是一个流行“评估”的时代。我国存在多种评估与审查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立法的合法性审查制度等等。立法廉评侧重评估立法内容在廉洁方面的实际影响,立法的合法性审查则侧重审查立法的形式。立法廉评与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都涉及分析内容的影响,但影响面不同。由此可见,立法廉评并非简单地赶时髦,而是具有独立的地位与独特的功能。

法治反腐:让立法进入质量视角

法治反腐意味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随着我国廉政建设与法治建设的发展,法治反腐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今年3月26日在全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在已经确定了法治反腐的大方向后,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推进”法治反腐,把法治反腐落在实处。

由于立法是法治之基,因此,在推进法治反腐的进程中,反腐败对立法更加倚重,立法廉洁性评估在反腐败中的特殊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但理论是灰色的,立法与反腐败之间的关系则是多彩的:有的立法能够反腐败,有的立法则与反腐败无关;在能够反腐败的立法中,有的反腐败功能强大,效果明显,有的则不然。因此,对立法进行廉洁性评估,是提高立法反腐败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对法治反腐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决定性,可谓法治反腐的“阿基米德支点”。近年来,腐败形式与种类不断翻新,“不当利益法制化”就是其一。具体表现是一些部门借助立法,不适当地为本部门扩张权力,免除责任,过多地设置审批许可、罚款等职权;与民争利,片面强调公民义务,忽视公民权利保护。对此,社会大众反响强烈。相对于现行诉讼制度与审查备案制度而言,立法廉评击中了“不当利益法制化”的要害,可谓是防治“不当利益法制化”这一毒瘤的专科医生。

作为法治反腐的“阿基米德支点”,立法廉评在宏观上有助于创新法治反腐,开创法治反腐的新阶段。

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重在拾遗补缺,也就是侧重“增量”,提高反腐败法律制度执行力则侧重“存量”。“增量”也好,“存量”也罢,都有一个“质量”的问题,立法廉评解决的正是立法“质量”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今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广东就加强立法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主要任务,使立法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引领新发展。立法廉评将质量视角引入法治反腐,会对法治反腐的创新产生深刻与深远的积极影响。

制度廉评:保障社会力量参与

《国家预防腐败局2013年工作要点》在第五个要点“全面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中指出:“研究部署面向全国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这意味着包括立法廉评在内的制度廉评将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推行,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面向全国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工作决不会只是复制局部试点,而是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提升。

为此,建议在立法廉评“凭什么”、“评什么”与“由谁评估”三个方面有所改进。

适时为立法廉评提供国内法依据,更好地解决立法廉评“凭什么”的问题。立法廉评有法理依据毋庸置疑,也有国际法依据,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五条第三款,但暂无直接的国内法依据。立法廉评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重要举措,本身也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进一步充实立法廉评的对象与内容,更好地解决“评什么”的问题。2010年7月,中央纪委办公厅与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着重强调的是立法草案,是立法本身的廉洁性状,而不是立法现实的反腐败效能与效果,试点实践也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来看,它强调的是立法实际的反腐败效果。因此,要进一步调整立法廉评的格局,一方面加大对现行立法的廉洁性评估力度,特别是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与反腐败密切相关的法

律进行廉洁性评估;另一方面把静态的廉洁性状与动态的廉洁效果统一起来,更加注重动态的廉洁效果。

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立法廉评,更好地解决“由谁评估”的问题。我国立法廉评主要由国家机关进行,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建议尽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立法廉评。

资产评估学(A)(范文模版) 篇6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夜大〉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所在函授站或办学点 京 煤姓名学号年级 2011层次本科专业会计分数

资产评估课考试题(A)考试方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资产评估

2、重置成本

3、固定资产

4、土地价格评估的收益现值法

5、无形资产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根据资产的法律意义分类,全部资产要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资产评估的假设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房地产价格评估的专业性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建筑于以下两个假设条件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成本法主要适用于评估()。

A.可连续计量预期收益的设备

B.可正常变现的设备

C.可获得非正常变现价格的设备

D.续用,但无法预测未来收益的设备

2、机器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

A. 从评估基准日到设备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时间

B. 机器设备从使用到运营成本过高而被淘汰的时间

C. 机器设备从使用到报废为止的时间

D.机器设备从使用到出现了新技术性能更好的设备而被淘汰的时间

3、已知资产的价值与功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重置全新机器设备一台,其价值为5万元,年产量为5000件,现知被评估资产年产量为4000件,其重置成本为()。

A.4万元B.5万元C.4至5万元D.无法确定

4、某资产可以持续使用,年收益额为50万元,适用本金化率为20%,则其评估值为()。

A.200万元B.250万元C.300万元D.350万元

5、被评估机组的评估值为()。

A.168000万元B.135382万元C.210000万元

D.177382万元

6、待估建筑物账面原值100万元,竣工于1990年底,假定1990年的价格指数为100%,从1991年到1995年的价格指数每年增长幅度分别是11.7%、17%、30.5%、6.9%、4.8%,则1995年底该建筑物的重置成本最有可能是()。

A.1048000元B.1910000元C.1480000元

D.19100000元

7、对土地与建筑物用途不协调所造成的价值损失一般是以()体现的。

A.土地的功能性贬值B.建筑物的功能性贬值

C.土地的经济性贬值C.建筑物的经济性贬值

8、建筑物残余估价法属于()中的一种具体方法。

A.收益还原法B.成本法C.市场法D.功能价值法

9、使用残余估价评估建筑物的前提条件是,建筑()。

A.用途合理B.使用强度合理C.能获得正常收益 D.年获得超额收益

10、被评估债券为1992年发行,面值100元,年利率10%,3年期。1994年评估时,债券市场上同种同期债券交易价,面值100元的交易价为110元,该债券的评估值应为()。

A.120元B.118元C.98元D.110元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

2、简述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

五、业务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被评估设备购建于1985年,帐面原值100000元,1990年和1993年分别进行了两次技术技术改造,主要是添置了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当年投资分别为5000元和2000元,1995年对该设备进行评估,假设从1985年至1995年每年的价格上升率为10%,该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试估测其成新率。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框架研究 篇7

评估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 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形成评估产业[1]。20世纪80年代, 评估被引入我国并最早用于房地产等经济领域的项目评估。至20世纪末, 评估开始被运用到科普领域。当前, 我国科普领域的评估主要体现为对科普项目绩效、科普组织机构科普能力、科普活动效果等的评估。其中, 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是科普项目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干预项目评估。对科普活动开展效果评估, 能促使科普活动的相关决策、资源利用、活动设计与实施、活动的延续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更加富有效率[1]。

近年来, 国家对于科普活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有数据表明, 2010年我国用于科普活动支出的经费占当年科普经费的53.31%[2]。与之相应地, 社会对科普活动评估及相关研究的需求也愈加强烈。本文基于社会干预项目评估的一般理论, 基于长期的科普活动效果评估实践, 讨论并架构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基本框架;其中, 重点讨论评估指标、评估角度、评估方法等问题。

2 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因而,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践研究方面。近些年, 国内外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科普活动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个案研究, 大型活动如德国的爱因斯坦年评估[3], 英国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巡展评估;小型活动如对荷兰一个科学聚会活动的评估[4]等。当然, 也有对科普活动监测评估的一般性探讨, 如《科学传播活动在欧洲》中有一章内容, 探讨科普活动评估的目的以及国外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一些方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 国外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机制更推崇第三方评估, 自评估也时有采用;评估手段以网络调查、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法等为主, 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活动的社会影响, 活动对公众引起的态度、行为层面变化等[5]。然而, 上述研究成果更偏重于实际操作方法的介绍, 从理论层面做探讨的比较少。

国内方面, 2005年对科技馆常设展览的效果评估[6]是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方面的实践和研究的拓荒者, 对科普展览评估的历史进行了追溯, 构架了评估的指标体系, 描述了评估方法, 并以案例对评估框架进行了呈现和验证, 为后来的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随后陆续有学者关注大型科普活动的评估。2006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大型科普活动评估方法研究》在对大型科普活动界定和本质研究基础上, 探讨了大型科普活动的评估模型[7]。2007年至2012年, 有研究团队在对大型科普活动如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全国科技周北京主场活动、北京科学嘉年华主场活动等连续开展的评估实践基础上, 不断探索大型科普活动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角度等,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9,10]。这期间, 还相继有基于对科普讲座、植物园科普活动、医学科普活动评估的研究论文发表。总的来看, 由于我国科普活动效果评估实践起步较晚, 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还有限, 数量也并不多, 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研究处于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和科普工作者对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理念与方法, 一方面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也结合国情进行了本土化。

3 大型科普活动及其效果体现

3.1 概念界定

一般地, 科普活动项目可以概括地分为全覆盖和部分覆盖两大类。全覆盖项目指面向全体公众、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项目, 如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活动;部分覆盖指针对特定区域、特殊群体的科普项目, 如北京市某社区开展的一次科普活动。大型科普活动既可以是全覆盖项目, 也可以是部分覆盖项目, 其特征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标受众, 有明确主题, 活动形式多样化, 活动内容丰富, 资源使用复合型综合化等。本文探讨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框架, 是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场活动这类活动为研究对象。

3.2 科普活动效果及其体现

科普活动效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普活动效果专指科普活动对受众产生的影响;而广义的科普活动效果除了活动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外, 还包括对科普工作人员产生的影响以及科普活动组织实施的效果。本文讨论的科普活动效果是广义的, 具体体现为科普活动对受众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层面产生的影响, 科普活动对活动的组织者及服务者产生的影响, 科普活动现场组织实施的有效性。

4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特定指标进行测度和考量, 并将结果与指标的既定目标对比得出相应结论, 这是评估的基本做法。大型科普活动的效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需要构建指标体系加以系统地表现和评估。因此, 评估大型科普活动的效果, 需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10], 架构由若干层级、若干数量、彼此有内在联系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4.1 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关联因素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要以评估对象的基本属性为基础[11]。构建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首先要考虑科普活动的社会性、公益性、教育性。社会性决定了其效果评估要体现公众的主体地位, 要体现公众的认可程度;教育性决定了大型其效果评估要反映公众对这种社会干预的反馈;公益性决定其效果评估要体现对社会公众的惠及能力与效果。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同样要遵循项目评估指标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一是要立足科普活动所设立的既定目标;二是要兼顾评估的目标;三是评估指标要具可有操作性与可实现性, 即数据可获得性和获得数据的经济性。

4.2 评估指标体系生成技术路线

科普活动评估指标体系生成需要经过设计、筛选、确定三个过程。首先, 通过专家咨询、组内研讨、实地调研等途径研究科普活动的属性, 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若干指标。这些指标要涵盖活动的目标、评估的目的, 要体现公众的主体地位。随后, 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收集数据, 并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情况和获得数据以后的指标相关性分析, 删除那些数据不易获得和存在强相关的指标, 最终筛选和确定评估指标体系。

4.3 评估指标体系解构

基于2007年至2011年对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2010至2011年全国科技周北京主场活动的评估实践, 本研究构建了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见表1) 。该表中同时呈现了各项评估指标的评估角度与评估方法。

整个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级, 包括4个一级指标, 12个2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下面进行解释说明。

(1) 一级指标解释

一级指标4个, 分别是“策划与设计、宣传与知晓、组织与实施、影响与效果”, 它们涵盖了一次大型科普活动初期的策划阶段、中期的宣传、后期的组织实施和影响效果发挥各个阶段。关注大型科普活动前期策划设计工作的效果检验, 是这个效果评估框架的特点之一。

(2) 二级指标解释

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解释, 也是一级指标的组成部分。

“策划与设计”下设“主题、内容、形式”3个二级指标, 重在考察一次大型科普活动策划设计的整体水平。需要指出的是, 在“内容”和“形式”指标中设计“公众偏好”三级指标, 是为了解公众最欢迎的科普活动内容与形式, 作为日后改进工作的参考依据。“宣传与知晓”下设“大众传媒报道、非大众传媒宣传”2个二级指标, 是对一次大型科普活动全部宣传、营销工作及其效果的综合评估。“组织与实施”下设“安保、讲解咨询、展项与活动运行、现场秩序、场地与时间”5个二级指标, 评估一次大型科普活动为现场参与公众提供的各种必要服务与保障的有效性。“影响与效果”下设“社会影响、科学传播效果”、“科普能力提升效果”3个二级指标, 评估开展一次大型科普活动能够对社会、公众、科普队伍产生了何种积极影响。

(3) 三级指标解释

表2是对各个3级指标的解释说明。

5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角度与评估方法

科普活动效果评估需要定性描述, 也需要定量分析。多元的评估角度与评估方法可以确保评估中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在本评估框架中, 评估角度指评估指标体系对应的视角。对大型科普活动而言, 公众、组织与服务者、专家和宣传是通常要考虑到的评估角度。评估指标不同、角度不同, 选用的评估方法也有差异 (见表1) 。

5.1 公众角度及其评估方法

公众是科普活动的直接服务对象。一方面, 公众能够据亲身经历与体验, 对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前期策划, 服务、设施、秩序等实施过程的实现效果做出最直接最评价;另一方面, 科普活动的科学传播效果是直接体现在公众身上的。因而, 公众角度是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中最关键的角度。如表1所示, 公众角度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电话调查、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记录等。

5.2 组织与服务者角度及其评估方法

组织者与服务者在大型科普活动中具有多重身份。首先, 他们是活动的组织者, 他们亲历活动全程, 所掌握的有些信息是公众等其他角度所不具备的。因而, 从组织者与服务者的角度审视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评估过程。其次, 组织与服务者作为科普工作人员, 还是科普活动的另一个直接受益群体,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活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再次, 通过这个角度的评估, 还可以得到组织与服务者眼中的公众参与活动的形象[13]。组织与服务者角度的评估数据与结论往往能与公众角度、专家角度评估得到数据进行对照, 互相佐证, 从而增强评估的客观性与自我纠正能力。组织与服务者角度的评估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填报方法。

5.3 专家角度及其评估方法

科普活动本身与教育学、传播学密切相关, 活动的主题往往涉及一个或多个自然科学领域, 活动的实施也与公共安全领域相关。因此,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观摩与评估, 可以获得更为专业的评价信息。专家角度的评价与判断也能与公众角度、组织与服务者角度评估数据进行对照, 互相佐证, 同时也是活动今后改进和提高的重要根据与对策。专家角度的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现场参观活动并评分和场外集体访谈。

5.4 宣传角度及其评估方法

大型科普活动既是实实在在的现场活动, 也是一个社会科普宣传平台。因此, 增加活动的社会知晓度, 营造科学普及的整体社会氛围, 扩大活动的受益面, 同样是活动的目标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活动的宣传和报道效果进行检验也十分必要, 可以形成日后宣传工作改进的依据。宣传角度评估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媒体报道实时跟踪监测法[12]、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

6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框架的应用与检验

本研究中的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框架, 在2007年至2011年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2010年和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北京主场活动、2012年北京科技周中关村主场活动评估、2012年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评估中予以采用。分析来看, 该评估框架在优化科普活动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描述活动的效果, 检验活动是否实现预期目标。这里以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评估为例进行说明。电话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 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北京市民中的知晓度分别为37.5%、39.8%、39.5% (每年调查样本量1000) [15], 显示出活动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及活动品牌的逐步树立。

此外, 2010年“低碳在我身边”北京主场活动评估中, 对北京某中学354名高一学生开展了参加活动前后的一组实验研究,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活动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目标。首先, 通过参加活动, 对低碳话题“经常关注”的学生由活动前的19.2%增至活动后的31.4%, “一般不关注”的由活动前的8.2%降至活动后的4.0%。其次, 通过参加活动, 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行为倾向表现出积极变化。节电方面, “买电器时把节能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增长15.2%;“空调设定温度合理, 多用睡眠状态”增长14.9%。日常用度方面, “废旧电池专门回收”、“宾馆住宿减少换床单次数”、“垃圾分类”等方面选择的比率增长了15.6%、13.7%和11.8%。第三, 通过参与活动, 受访学生了解到更多低碳相关知识信息。对活动重点传播的17个知识点进行问卷调查后,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前测总分和后测总分的均值的差值为—8.04。并且经过2-tail Sig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 显示出学生参与活动后的明显的知识收获[13]。

二是能够评估科普活动实施的效果, 发现活动提供的服务能力与公众需求的差距。例如, 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评估中, 2007年评估发现了公众对活动场地交通便利性的强烈呼吁以及加强活动宣传的意愿[14];2008年的评估凸显出青少年公众对互动性展品的明显偏好, 也反映出活动现场标引指示信息的不足[12];2009年评估反映出展项维修、活动内容完整性保持的不足[15];2010年的评估体现出活动策划设计阶段公众需求调研的功效、公众对互动展品通俗易懂性的需求[13];2011年的评估体现公众对活动进社区、下基层的呼声[11]。通过评估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可以指导活动主办方及时做相应调整, 是活动组织者优化活动管理的重要依据。在连续几年评估的推动下, 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不断改进与提升, 公众的满意度由2007年的87.3%上升至2011年的96.7%。

7 结语

本研究中的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框架是一种在经费、人员等各项支撑完备情况下的理想的评估方式。在实际评估中, 评估的角度与指标可根据评估目的、经费、人员情况进行选用和调整。最后要说明的是, 评估的目的是优化管理, 促进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而, 通过评估形成的结论、建议需要及时反馈给科普活动主办者以及相关利益方, 以供今后的决策、实践层面进行参考和吸取。

摘要:综述国内外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研究进展, 探讨大型科普活动特点及效果体现, 并在此基础构建一种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理论框架。其中, 阐述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解析指标构建的角度和数据采集方法, 并通过大型科普活动评估实践对本评估框架进行功能检验。

公关活动评估范文 篇8

【关键词】文学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估;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6-0035-02

【作者简介】潘晶晶,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江苏东台,224200)教师。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各种智能是多维度的,人类应尝试用多维度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发展”。文学社团活动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也是增强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拓展素质、提升素养的重要平台。因此,文学社团活动中也应实现过程性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标准的灵活性与评估方式的多样化,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一、文学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文学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估贯穿于活动开发与实践的整个过程,从找出问题、搜集信息、实施最好的活动方案到最后评估产生结果,整合优化,提升文学社团活动开发研究的“效”与“质”。

1.激发兴趣,选准评估的“点”,提升文学社团活动的“效”。

实践证明,在文学社团创建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查研究学生的变化,坚持贯彻过程性评估机制,选准评估的“点”,有效发挥其激励、诊断和反馈功能,使学生在评估中不断受到鼓舞和鞭策,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必能提升文学社团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2.把握火候,控制评估的“度”,提高文学社团活动的“质”。

一要非常了解评估主体的特性,积极争取学校各方的支持;二要凝聚一批热爱文学事业、甘于奉献的指导老师和学生文学爱好者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有效评估;三要随着文学社团活动内容的调整,及时采用不同的过程性评估的方法,强调多维评估。这些对于提高文学社团活动的质量和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学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估的操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过程性评估的目的在于推动教师和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突破,不在于给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下结论、分等级。

2.科学性原则。要用充分的科学依据、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评估,要遵循一定的评估标准来实施和把握活动的过程评估。

3.客观性原则。过程性评估应广泛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意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活动评估要参照集体商讨认定的评估标准,要实事求是,透明公开。

4.多元性原则。文学社团的活动本就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相应的,文学社团的过程性评估也应遵循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标准多元化、评估方式多元化的原则,变单一评估为多元评估,变区分性评估为激励性评估,通过活动过程中的多维评估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动力,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参与,从而促使不同学生的个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三、文学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估的多维方法

社团活动的过程性评估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分析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体验,及时记录下社团成员们的每一个创意,以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认识。这些都要求学生自身和教师进行及时评估,使活动在积极的导向和激励的状态下有序进行。由于过程性评估跨度长、人员多、流动大、内容纷繁,注定了文学社团必须采用多维度的评估激励机制,强调多元方法。

1.评估主体的多元方法。

对作为评估主体的学生而言,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的评估不仅由指导老师来完成,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社团成员间互评,发展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方法有: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知识竞赛、问卷调查、评比评选等。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整体成果展示评选、最佳社团评选、最佳活动方案评选、优秀辅导老师评选、最佳社员评选等方法,实现活动主体的多维评估。如我校“海春轩”文学社就于每年5月份经过班级提名、社团推荐、学校把关和学生投票评选的方法,选出“校园文学‘十佳青少年”,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文学社团的活动中来。

2.评估标准的多元方法。

社团活动不仅有不同的方案,活动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所以,评估时不应仅以“科学参照”为标准,还应倡导学生“自我参照”评估和“自我反思性”评估,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对严格的“量化分等”的评估标准。如我校文学社每学年均举行双语阅读大赛、作文竞赛、读书节活动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评活动,因活动形式不同、主题不同,评估的标准也随之而变。

3.评估手段的多元方法。

文学社团的评估手段多种多样,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均必须先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此作为评估学生的基础。在具体评估时,可采用“成长记录评估”“协商研讨式评定”“活动过程档案袋”“活动进行过程中的随机激励性口头评价”“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评估”“社团活动学生自我反思性评估”等手段来多维评估。

如我校“海春轩”文学社就启用了个人和班级参与文学社团活动的成长记录袋。每次文学社团成员参与活动时均需填写一份“活动记录表”,记录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和主题,还要记录活动效果及后记、自评。社团成员将自己每次参与活动的记录表装订成册并装入其成长记录袋,以此完成其个人成长的过程性评估。

当然,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评估的手段也会随之而变,如,直接服务的主要评估方法有:录像电子记录、应用电脑网络平台(博客、网站、视频);间接服务的主要评估方法有:活动过程中满意度的调查、学生及家长的抽样调查、民意测评、教师个别访谈、学生个别访谈。这些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以此来实现多维评估的价值。

四、文学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估的实践思考

文学社团活动过程性评估有助于社团活动研究,通过评估加以改进,为以后实践提供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由于学校缺乏日常评估的体系和制度,加之学生、教师及学校本身还不够重视过程性评估,不愿意投入人力或财力,造成评估难以开展。我们应尽快完善过程性多维评估机制,加强对过程性评估作用的宣传,想方设法调动各方人员参与到过程性评估中来,真正实现多维度的评估。

二是缺乏文学社团评估的专业指导力量。当部分文学社团达到较高层次时,原有的评估机制显然必须更新。但是原有的社团辅导老师在专长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社团学生特长发展的辅导需求,就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估了,这很可能会导致文学社团进入低速运转、徘徊不得发展的低迷期。

文学社团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从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我们应加强研究文学社团活动的多维度过程性评估机制,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素质教育创新化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霜玲.浅探学生文学社组织的指导[J].文学教育,2008(07).

[3]刘欣荣.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文学社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开学典礼教师动员演讲稿下一篇:业务序列干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