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

2024-09-18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精选5篇)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 篇1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经4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208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54号公布。该《规定》分总则,大型游乐设施设计、制造、安装,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6章45条,自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6月29日发布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中关于大型游乐设施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全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

第四条 从事大型游乐设施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当依法经核准,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并对其鉴定结论、检验结果负责。

第五条 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后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并对其制造、安装、改造、修理质量负责。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对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负责。

第六条 鼓励推行大型游乐设施相关责任保险制度,提高事故应急处置和赔付能力。

第二章 大型游乐设施设计、制造、安装

第七条 制造单位应当对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进行安全评价,提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对首次使用的新技术,制造单位应当验证其安全性能。

第八条 制造单位应当明示大型游乐设施整机、主要受力部件的设计使用期限。

对在整机设计使用期限内需要检验、检测或更换的部件,应当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对不能设计为可拆卸结构的部件,其设计使用期限不得低于整机设计使用期限。

第九条 大型游乐设施设计完成后,制造单位应当依法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设计文件鉴定。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文件鉴定。

第十条 制造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进行制造。

制造单位委托加工零部件或者外购零部件的,应当按照其质量体系的要求,加强质量控制并依法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应当进行型式试验的大型游乐设施或者试制大型游乐设施新产品,制造单位应当依法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进行型式试验。

在申请型式试验之前,制造单位应当对试制的大型游乐设施新产品制定试验方案,进行安全性能试验和测试。

第十二条 大型游乐设施出厂时,应当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还应当附有拆装说明书。

第十三条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当明确规定使用条件、技术参数、操作规程、乘客须知、试运行检查项目、人员要求、设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项目、维护保养项目和要求、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整机和主要受力部件设计使用期限、主要受力部件检测和易损件更换的周期和方法等。

第十四条 安装单位在安装施工前,应当确认场地、设备基础、预埋件等土建工程符合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求。

第十五条 安装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大型游乐设施安装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重新安装的,安装单位应当在施工前按照规定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十六条 安装单位应当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标准、安全技术规范、施工方案等进行作业,加强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

大型游乐设施安装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当满足施工要求,具有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的人数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十七条 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过程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范围、项目和要求,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企业自检的基础上进行安装监督检验;未经安装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运营使用单位不得擅自使用未经安装监督检验合格的大型游乐设施。

第十八条 大型游乐设施安装竣工后,安装单位应当在大型游乐设施明显部位装设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铭牌。

安装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出厂随机文件、安装监督检验和无损检测报告,以及经制造单位确认的安装质量证明、调试及试运行记录、自检报告等安装技术资料移交运营使用单位存档。

第三章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

第十九条 大型游乐设施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登记。

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次重新安装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登记;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拆卸后,应当在原使用登记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登记标志置于大型游乐设施进出口处等显著位置。

第二十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在大型游乐设施安装监督检验完成后1年内,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首次定期检验申请;在大型游乐设施定期检验周期届满1个月前,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第二十一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二)设备管理制度;

(三)安全操作规程;

(四)日常安全检查制度;

(五)维护保养制度;

(六)定期报检制度;

(七)作业和服务人员守则;

(八)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九)应急救援演练制度;

(十)意外事件和事故处理制度;

(十一)其他。

第二十二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每台(套)大型游乐设施建立技术档案,依法管理和保存。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安装技术资料;

(二)监督检验报告;

(三)使用登记表;

(四)改造、修理技术文件;

(五)年度自行检查的记录;

(六)定期检验报告;

(七)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八)运行、维护保养、设备故障与事故处理记录;

(九)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证书管理记录;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三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开展设备运营前试运行检查、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定期安全检查并如实记录。对日常维护保养和试运行检查等自行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或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前,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并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值班。

运营使用单位进行本单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作业人员、必备工具和设备。

第二十四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在大型游乐设施的入口处等显著位置张贴乘客须知、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注明设备的运动特点、乘客范围、禁忌事宜等。

第二十五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配备相应的救援人员、营救设备和急救物品。对每台(套)大型游乐设施还应当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营救设备、急救物品的存放和管理,对救援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每年至少对每台(套)大型游乐设施组织1次应急救援演练。

运营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其他运营使用单位或公安消防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制定联合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联合演练。

第二十六条 运营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管理负责。

第二十七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保证设备运营期间,至少有1名安全管理人员在岗。

运营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负责制定并落实设备维护保养及安全检查计划;

(三)负责设备使用状况日常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发现问题应当停止使用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四)负责组织设备自检,申报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

(五)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习;

(六)负责组织本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七)负责技术档案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 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配备满足安全运营要求的持证操作人员,并加强对服务人员岗前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应急技能,协助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操作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守则;

(二)每次运行前应当向乘客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对保护乘客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三)运行时应当密切注意乘客动态及设备运行状态,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四)熟悉应急救援流程。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停止运行或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乘客,并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五)如实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

第二十九条 大型游乐设施进行改造的,改造单位应当重新设计,按照本规定进行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和监督检验,并对改造后的设备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

大型游乐设施改造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大型游乐设施改造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大型游乐设施改造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装设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铭牌,并在验收后30日内符合>第十八条要求的技术资料移交运营使用单位存档。

第三十条 大型游乐设施的修理、重大修理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进行。大型游乐设施修理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大型游乐设施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重大修理过程,必须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重大修理监督检验;未经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运营使用单位不得擅自使用未经重大修理监督检验合格的大型游乐设施。

大型游乐设施修理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有关大型游乐设施的自检报告等修理相关资料移交运营使用单位存档;大型游乐设施重大修理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有关大型游乐设施的自检报告、监督检验报告和无损检测报告等移交运营使用单位存档。

第三十一条 大型游乐设施改造、重大修理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满足施工要求,具有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的人数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三十二条 大型游乐设施发生故障、事故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对因设计、制造、安装原因引发故障、事故,存在质量安全问题隐患的,制造、安装单位应当对同类型设备进行排查,消除隐患。

第三十三条 对超过整机设计使用期限仍有修理、改造价值可以继续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允许继续使用的大型游乐设施的使用管理,采取加强检验、检测和维护保养等措施,加大全面自检频次,确保使用安全。

大型游乐设施主要受力部件超过设计使用期限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更换。

第三十四条 运营使用单位租借场地开展大型游乐设施经营的,应当与场地提供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场地提供单位应当核实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要求的运营使用条件。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规定等有关要求,对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检测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开展检验前,应当告知负责使用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并将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报告向负责使用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检验人员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向受检单位出具书面检验意见并报送负责使用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于现场不具备检验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报检单位出具相关情况说明。

第三十七条 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安装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警告,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对设计进行安全评价,提出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的;

(二)未对设计中首次使用的新技术进行安全性能验证的;

(三)未明确整机、主要受力部件的设计使用期限的;

(四)未在大型游乐设施明显部位装设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铭牌的;

(五)使用维护说明书等出厂文件内容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

(六)对因设计、制造、安装原因,存在质量安全问题隐患的,未按照本规定要求进行排查处理的。

第三十九条 大型游乐设施改造单位违反本规定,未进行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的,予以警告,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警告,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使用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大型游乐设施的;

(二)设备运营期间,无安全管理人员在岗的;

(三)配备的持证操作人员未能满足安全运营要求的;

(四)未及时更换超过设计使用期限要求的主要受力部件的;

(五)租借场地开展大型游乐设施经营的,未与场地提供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

(六)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维护说明书等要求进行重大修理的。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或具有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的人数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予以警告,处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要求,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的违法行为的,按照其规定实施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移动式大型游乐设施,是指无专用土建基础,方便拆装、移动和运输的大型游乐设施。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运营使用单位,是指从事大型游乐设施日常经营管理的,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的企业、个体工商户。

改造,是指通过改变主要受力部件、主要材料、设备运动形式、重要几何尺寸或主要控制系统等,致使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发生变化的活动。

维护保养,是指通过设备部件拆解,进行检查、系统调试、更换易损件,但不改变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以及日常检查工作中紧固连接件、设备除尘、设备润滑等活动。

修理,是指通过设备部件拆解,进行更换或维修主要受力部件,但不改变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

重大修理,是指通过设备整体拆解,进行检查、更换或维修主要受力部件、主要控制系统或安全装置功能,但不改变大型游乐设施的主体结构、性能参数的活动。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6月29日发布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中关于大型游乐设施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 篇2

一、我国大型娱乐设施安全现状分析

(一) 原材料方面。

材料供方以次充好, 质量低下, 抗拉强度低, 不能满足设备设计安全要求;生产时误用材料, 如将5mm厚矩管误当成矩管8mm厚矩管使用;焊条的误用等。这对于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

(二) 制造安装不过关。

对于大型游乐设施来说, 制造安装的过程实际上是最为重要的。随着近年来大型游乐设施市场需求不断的增加, 生产厂家为了赶工期, 往往注重数量而忽视了质量, 制造和安装不过关。

制造方面:如焊缝处插加焊条, 焊缝有裂纹、气孔、咬边, 该开坡口的而没有开坡口, 焊接变形大, 械加工件形位公差超差, 孔口无倒角, 有尖角毛刺。

现场安装方面:基础不平、沉降, 安装精度低, 设备垂直度、水平度超差致使安装内应力很大, 影响设备安全。有的立柱下部都现场加有接头, 并且无内衬, 防锈也没有处理好, 还有法兰变形严重且连接螺栓拧紧力不够, 法兰之间存在间隙, 严重影响设备安全。

(三) 上岗人员不足。

对于大型游乐设施的上岗工作人员, 国家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 必须持证上岗。可是许多地方的游乐场并没有较多的工作人员, 即便是在比较繁忙的时候人员数量也和其他时候无异, 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手紧张, 无法全部投入到设备的安全检查和安全运行当中。

(四) 设备操作不当。

对于游乐场来说, 很多时候相关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是很大的。今天参与这个项目的操作, 很有可能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还没有熟悉和掌握, 明天就被调离到其他的游乐设施操作当中, 这就会带来很大的操作风险, 引起较大的安全隐患。

(五) 超期服役。

所谓的超期服役, 实际上就是一些游乐场为了利益的最大化, 为了减少成本和维修维护费用, 一些设备明明存在问题或者是已经到了使用年限, 却依然在投入使用, 这也就为游人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六) 使用维护不当。

现在很多游乐设备是个体经营, 他们有很多人的确文化水平低, 不重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设备安装投入运营后, 随机的设备资料、安装与使用维护说明书只当摆设, 很少去翻阅。有的设备出问题了检查后才发现长时间没有加润滑油, 传动部分螺栓松动、螺栓断裂, 设备运动间隙过大, 冲击大、噪音大, 电气系统传感器失灵等。

二、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

(一) 评价方法概述。

所谓的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 实际上就是对于大型游乐设施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安全评估, 从而获得提前预测的机会, 进而对安全隐患进行规避并且找到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减少安全隐患的方法。一般而言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要科学, 合理, 这样才可以保障大型游乐设施运行的安全性。

(二) 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所谓的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根据建立的评价层次及评价指标体系, 在建立相应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时, 需要确定评价因素, 评价权重等等。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和风险预估, 同时还可以保障在进行安全监测的时候更加具有科学性。故而, 在进行安全评价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符合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模型。

(三) 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评价。

依据评价评价层次和评价指标, 必须要确定与之相关的评价权重集、评价因素集、评价结果集以及模糊关系矩阵。在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的时候, 引入计算机系统,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其科学性, 从而科学的对问题和故障隐患进行排查和预估, 获得提前预知的能力和机会, 将危险隐患降到最低。通常来说, 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评价往往指的是通过计算机以及专家评审的相关经验构建一个模糊综合评判、预处理、结果分析三个部分的计算机评价系统, 根据经验输入可能对游乐设施造成影响的安全因素, 再通过综合评判系统中的获取评价数据和条件。最终, 计算机评价系统就可以根据计算数据和条件进行综合性分析以确定游乐设施的具体安全等级。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们丰富的娱乐生活, 保障人们在享受娱乐生活的时候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 我们一定要加强对于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和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 维修以及更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既是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更是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小帅.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和状态检测[D].郑州大学, 2011.

[2]王雪颖, 房新亮, 郭徽, 王金贵.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 05:102-106.

[3]GBT 16856.2, 机械安全风险评价实施指南和方法举例[S].

新的《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篇3

2003年 4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自2003年6 月 1日起施行。现就《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的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定》所调整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气瓶? 《规定》所调整的气瓶是指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的气瓶(不含仅在灭火时承受压力、储存时不承受压力的灭火用气瓶)。《规定》对上述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检验等各项活动做出了具体规定。

但考虑到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船舶和海上设施使用的气瓶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所以以上气瓶不适用于本《规定》。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船舶和海上设施使用的气瓶的安全管理,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二、气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检验机构有哪些职责? 一是气瓶行政许可权。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确立了以下气瓶行政许可。

1、气瓶及其附件的制造许可。《规定》第九条规定,气瓶及其附件(包括气瓶瓶阀、减压阀、液位限制阀等)的制造企业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制造活动。

2、气瓶制造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许可。《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承担气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承担气瓶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方可进行气瓶的定期检验工作。

3、气瓶充装许可。考虑到气瓶充装不当所造成的事故已经占气瓶事故总数的大多 数,《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取得省级质监部门颁发的《气瓶充装许可证》,方可从事气瓶充装工作。另外,《规定》第二十八条还规定,气瓶充装人员必须经市地级以上(含市地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二是执法检查权。《规定》第四条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监部门分别负责全国和各行政区域内的气瓶安全监督管理。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有权对气瓶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现场检查,责令消除事故隐患,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

三是事故处理权。气瓶发生事故,事故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为此,《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气瓶发生事故时,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及时上报和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四是强制检验权。《规定》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三十四条分别对气瓶型式试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要求,新研制的气瓶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型式试验;气瓶制造过程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验;使用中的气瓶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

三、气瓶的生产单位应当履行哪些安全质量义务?

气瓶的生产是指气瓶设计、制造两个环节。气瓶的生产活动与气瓶的安全质量密不可分,因此,《规定》对气瓶的生产单位规定了明确、具体的质量安全义务:

在设计环节,《规定》主要明确了气瓶设计文件必须经过鉴定的规定。为此,《规定》第五条规定,气瓶生产单位采用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 于制造。同时,为规范气瓶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规定》第六条规定,设计鉴定需提交的气瓶设计文件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七条和第八条还分别对气瓶设计文件提出了基本的安全要求。在制造环节,《规定》主要明确了气瓶制造单位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在气瓶设计文件鉴定合格的基础上,通过相应气瓶型式试验和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的规定。为此,《规定》第九条规定,气瓶及其安全附件的制造单位,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方可从事制造;《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气瓶正式投产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气瓶的制造过程,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逐只监督检验,方可出厂。气瓶出厂时,制造单位应当在气瓶的明显位臵注明制造单位代号和气瓶出厂编号,并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批量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四、气瓶的充装单位应当履行哪些安全义务?

近年来,我国气瓶发生事故的情况表明,确保气瓶安全不仅要抓好气瓶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更要抓好气瓶充装和使用环节的安全。为此,《规定》除了在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五条中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并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许可外,还在第二十六条中对气瓶的充装单位规定了以下安全义务:

一是, 为了明确气瓶的安全责任主体,便于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充装单位向气体消费者提供自有产权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二是,为了保证在用气瓶安全使用,规定充装单位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和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

三是,为了避免气瓶的错装、混装和超装,直接引发安全事故,确保气瓶的充装安全性,规定充装单位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做好气瓶充装前的检查和充装记录,并对气瓶的充装安全负责; 四是,为了提高气瓶充装作业人员安全素质,要求充装单位负责对充装作业人员和充装前检查人员进行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 五是,为了宣传气瓶安全知识,提高气瓶使用者气瓶安全素养,要求充装单位向气瓶使用者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并在所充装的气瓶上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六是,为了提高在用气瓶的定期检验率,确保气瓶定期检验,要求充装单位负责气瓶的送检工作,并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报废销毁;

七是,为了顺利进行气瓶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要求充装单位应配合气瓶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另外,为了提高气瓶充装单位气瓶安全管理水平,《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充装单位应当采用计算机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并鼓励采用条码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同时,为了保证气瓶的定点充装,《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车用气瓶、呼吸用气瓶、灭火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和其他经省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的气瓶除外),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

通过规定气瓶充装单位的以上义务,具有诸多好处。一是有利于气瓶的固定充装,避免气瓶的大流转;二是有利于落实气瓶的定期检验,提高气瓶的定期检验率;三是有利于气瓶的建档、统计以及对气瓶用户的安全使用教育。通过这种做法,建立气瓶充装单位拥有气瓶、气体消费者租赁气瓶使用,充装单位对自有产权气瓶的使用安全负总责的气瓶安全管理新机制。

五、《规定》对气瓶检验检测机构提出了哪些要求?

检验检测是气瓶安全监察的基础和支撑。为了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机构的积极作用,保证检验检测活动的客观、公正,《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并从明确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的资质条件要求和严格规范检验检测活动两个方面作了规定:

一是,从事《规定》规定的气瓶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等检验检测工作的气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条件,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气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进行的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为此,《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三十五条都作出了相应规定。

二是,气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依法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并对其检验检测结果负责。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认真、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结果报告。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遵循诚信和方便企业的原则,为企业提供服务,妥善保管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对企业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结果负责,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为此,《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二条等都对以上内容作了相应规定。

六、《规定》对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环节提出了哪些安全要求?

气瓶安全不仅与气瓶生产和充装过程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还与气瓶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过程有关。气瓶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都会引发气瓶事故。比如,气瓶运输过程中,不按规定要求配戴气瓶瓶帽和防震圈;气瓶储存时,可燃气体气瓶与助燃气体气瓶混合储放;不法经营者销售未作破坏性处理的报废气瓶,导致报废气瓶重新流入使用;气瓶使用者不按安全要求使用气瓶或违法改装气瓶等等。因此,《规定》主要对气瓶的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环节提出了一些行为规定。比 如,《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运输、储存、销售和使用气瓶的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第四十四条规定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气瓶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外)和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第四十五条规定储存充气气瓶的单位应当有专用仓库存放气瓶。第四十六条规定气瓶或瓶装气体的销售单位应当销售具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制造的合格气瓶和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单位充装的瓶装气体。第四十七条还规定气瓶使用者应当遵守的一些行为要求。

七、《规定》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

气瓶安全监察机制的协调运转,必须以严格有效的法律责任制度为依托。《规定》规定了政府、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度:

一是,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促使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规定》 规定的气瓶行政许可和气瓶安全监察职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是,突出气瓶充装和气瓶(或瓶装气体)销售单位的责任,促使气瓶充装和销售单位增强气瓶安全责任意识。《规定》第四十八条和第五十条分别规定了气瓶充装单位和销售单位对其违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是,强调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责任自负,确保检验检测机构的独立性和检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规定》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对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罚,直至撤销其检验检测资格。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释义 篇4

(二)依据《条例》第三条第三款要求,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所以本规定不适用于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租赁、安装、使用的管理要求。

鉴于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现场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协商,正在联合制定《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没有对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行为进行规定,已经由了很多的规定和规范进行了相关的要求。

对制造的相关规定:第8条进行了明确,由制造所在地的检验机构负责,事故调查处理问题:最近国务院新出台了《事故报告处理规定》分为4级,各级政府和政府授权的部门同时国务院页规定除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我们有权进行处理。但2号另要进行修改,把程序要明确规定

有关13号令的有关规定:自本规定实施后,与本规定由抵触的按本规定,其他的 13号令依然有效。

许可证有效期的界定:规定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若没有提前6个月,行政机关保证应该受理但没有义务保证证件期满前换证,但届满和没有换证期间企业不得生产,否则按无证处理;若期满后再提出按新办理证件。

第九条的有关规定:被许可的生产场所的要求 (无证制造还是超范围制造的问题):应该按第34条进行处罚,而不是按无证处罚。

起重机事故层出不断、愈演愈烈,占到整个特种设备的一半左右,其中两工地站一半。的沪东船厂也是32个人,今年的铁岭事故是建国以来冶金的最大事故。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 篇5

一、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是指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人员和执法人员(以下简称安全监察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执行条例、特种设备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发出安全监察指令,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的行政执法活动。

二、安全监察机构开展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应当有两名以上安全监察人员参加。检查前,应当向被检查单位(含个人,下同)出示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安全监察员证或质监行政执法证件,说明检查的事项和内容,并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三、安全监察人员每次检查,应当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对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作出记录,并由参加检查的安全监察员或行政执法人员和被检查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被检查单位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的,安全监察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四、检查发现有违反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安全隐患。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应当随后补发书面通知。

被检查单位拒绝在安全监察指令书上签字的,安全监察员可以将情况记录在案,邀请证人签字,或者采取邮寄送达、公告送达方式予以送达。

五、被检查单位接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应当在限期内整改,整改自查合格后书面报告下达安全监察指令的安全监察机构,由下达安全监察指令的安全监察机构或者其指派的下一级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复查,并出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复查意见书》。

六、发现未依法取得许可、核准、登记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或者检验检测活动的,应当予以取缔,并立案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七、检查发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单位不符合原许可、核准、登记条件的,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限期整改,经整改复查仍不符合条件,应当上报发证机关撤消原许可、核准、登记,由发证机关下达许可、核准、登记撤消决定书。

八、检查发现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或者存在其他严重事故隐患,必要时应予以就地查封或者异地扣押。查封、扣押的期限为十五天。因案情复

杂等情况,需要延长查封、扣押期限的,应当报上一级部门批准。

九、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在采取必要措施的同时,7日之内报告上一级部门;需要支持、配合的,应当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通知其他部门。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及时予处理。

十、发现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被检查单位的行政法律责任。

对公民处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安全监察人员可以现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但要按照执法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十一、对现场处罚以外的案件、群众举报并经初步核查认为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有关部门移送并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案件、同级政府或者上级部门移送并认为需要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案件、同级政府或者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应当予以立案查处。

十二、安全监察人员办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案件,应当遵守《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使用《赣质监特发[2006]12号<关于规范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的执法文书》,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符合规定的程序。

十三、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将需要

立案办理的案件移交本部门专职执法机构查处,移交时填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案件移交书》。

十四、专职执法机构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现场检查时,认为有必要应当邀请安全监察员或者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参加。案件结案后,应当将查处结果书面报送本部门安全监察机构。

十五、在现场安全监察过程中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发现被检查单位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

附: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大纲

上一篇:初中生适合朗诵的诗歌下一篇:优质护理的目标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