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

2024-09-09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精选7篇)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 篇1

尊敬的中国药科大学招生领导:

您好!我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的老师。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她的推荐老师给您写信!

***同学深切希望通过贵校的专项计划招生来实现她在中国药科大学学习的梦想。下面我将她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这份材料。

从小学习成绩一直领先的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镇平县一高中,经过三年的锤炼,她已经从一个简单明快的女该成长为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热爱生活、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上进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入高中以后,***同学便立下了考入国内重点大学的志愿,同时被中国药科大学那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所吸引。她深知考入这所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的,许多专业在国内都名列前茅的,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一件不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她始终坚持、不放弃努力,并决心在今年志愿填报时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她非常渴望能在今年7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同学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诸多的社会实践,锻炼她坚毅、勇敢的品格,提升了她合作、创新的能力,激发了她求知、奋进的热忱,使得她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她热爱生活,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她喜欢播洒快乐,她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仁爱智慧,为强者欢呼,为弱者流泪,乐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她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同学讲一道已经讲过许多遍的数学题,她会毫无保留地与同学共享其学习英语的最佳诀窍,她会在学习之余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在班里,她有很好的同学缘。这不只是由于她班干部职务的原因,更来自她单纯、直率、热情的性格。

她是一个做事果断、有主见的人,愿意把主动权掌握的自己的手里,喜欢积极主动地学习。玩的时候尽情尽意、忘乎所以,学的时候专心投入、心无旁骛。在高中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的成绩大多领先,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她取得了全年级第??名的好成绩。这些都源自她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国药科大学,是***同学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假如这次她有幸考上贵校,她将计划在药理学、生命科学、中医学、生物工程等学科专业努力学习研究。

作为她的老师,我也真诚的希望她能够成为贵校的一分子,使其能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里潜心学术,增强本领,实现身心茁壮成长——把自己磨砺成一个中国药科大学学生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将来能为祖国强大、为民族复兴贡献她自己应有的力量。

恳请贵校领导能够接受我这位平凡教师的请求,助***同学实现理想一臂之力。

此致

敬礼

镇平县金陵外国语学校教师:鲁书沛

2017年4月20日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 篇2

我国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五部门于2012年联合发出《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 从2012年开始的5年内, 确定21个省份的680个贫困县约1万名学生, 将成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受益者, 以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的方式上大学实施贫困生专项计划 (以下简称专项计划) 。

专项计划是促进教育公平, 维护和保障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入学升学权力的一项政策, 通过该政策来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读大学, 有机会读好大学。针对这一政策, 国家在每年招生工作通知中, 也不断强调其重要性, 并督促其公平执行。以2014年为例, 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将再次强调该政策的实施, 提高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 将专项计划作为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平等的手段。专项计划的指向比较明确, 均由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承担招生计划, 这就保证了该计划内的学生能进入最一流的大学, 而不是普通高校, 针对的对象是在高考考试中的弱势群体, 家境贫困, 在正常高考情境下可能由于地区的招生数量较少或者高考考生过多而不能进入一流大学的优秀学生。

在政策内容方面, 专项计划在公平领域属于弱势补偿类政策, 通过弱势补偿促进教育公平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受教育权、入学机会和就业机会的补偿;二是实体上的补偿;三是对以往教育不公平的利益受损者的补偿。专项计划即为第一种补偿方式, 通过对入学机会的倾斜, 使得弱势群体获得同他人相同的机会, 从而保证了公平。

在政策具体执行方面, 生源的确定由生源地省份自行负责, 生源地省份划定具体区域, 贫困学生自主网上报名。以专项计划范畴内的省份河南省为例, 自主招生录取的“高校专项计划”资格合格考生志愿设置在本科一批, 可以填报1个相应自主招生高校志愿;“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科批”第一志愿可以填报1个高校志愿、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 (专业) ;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 可以填报1~4个高校志愿, 每个高校志愿可以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 (专业) 。并且高招网站和阳光高考网站上均有报考流程 (见下图) 和政策照顾的具体地区。

由生源地省份确定名额、学生自主报名, 而非国家统筹确认或学校推荐, 保证了在高考招生录取中各省份的自主权, 也能够使政策最大限度地照顾最需要的地区和学生, 直接将学生和省级招考机构和高校进行对接, 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大名额选择和确定的透明度。

总的说来, 教育公平本身不能和教育平等画等号, 传统的一刀切、一条线的政策不能够带来教育公平, 资源、地理位置等区位因素以及历史文化因素会造成明显的地区差异, 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采用相同的评判标准会带来不公正的结果。公平是一种价值评价, 有质的要求, 而平等更具有量的特性, 是对教育资源分配状态的表述。因此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 资源分配向弱势群体倾斜, 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指出:“差别原则将分配教育方面的资源, 以便改善最不利者的长远期望。”对于贫困地区学子而言, 专项计划向其分配的教育资源, 不仅仅是保障其一时的教育权利, 也为其未来摆脱贫困状况提供了教育基础。

二专项计划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

专项计划虽然是我国高考体制改革下, 突破单一招生录取方式, 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现实状况的好政策, 但是从另一个方向看, 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计划制定和实施中应该重视和规避。

专项计划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反向歧视, 正如美国著名的巴基案, 原告巴基是一位白人, 在1973年和1974年, 他申请加亚利福尼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 由于该校对少数族裔的特殊招生政策, 虽然他的成绩远高于那些少数族裔的学生, 但是却未被录取。因此他对这一政策向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提出控诉, 指控医学院的这一特殊招生政策违反宪法, 并要求医学院批准他入学, 这一极端事例也反映了这类招生政策可能会带来反向歧视, 本来的弱势群体得到了政策的倾斜, 从原来的非弱势群体角度来看, 就受到了一定的反向歧视, 虽然在公平视域内, 完全的平等、平均并不是真正的公平, 但是如果政策的力度把握不当, 对非弱势群体而言造成的反向歧视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同样的, 在我国专项计划背景下, 假设有两个同样努力的学生, 考出相同的分数, 因为一个学生是贫困省市户籍, 在高考中得到了政策的照顾, 进入了一流的大学, 但是另外一个学生没有任何政策加分, 只进入了普通高校, 从后者的角度来看, 对他就是不公平。

不仅如此,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和高考的分省定额录取政策, 导致了一些特殊现象——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 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来到了大城市, 随迁子女也随父母进入了大城市的学校, 但是在升学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 有些学生因为达不到迁入地的落户或者读书年限的要求, 不得不回到原籍参加高考。近年来, 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下发了许多针对异地高考的政策, 但是在专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有可能会导致一个问题, 有些学生是专项计划政策支持的学生, 但是却在资源丰富的大城市读高中, 在异地高考无法进行的情况下, 自然地回到原籍考试, 得到了专项计划的支持, 这对贫困省市没有享受到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其他学生也是不公平的。

此外, 不同地区的分数线和招生名额不同, 导致有些地区考生多, 录取分数线高, 有些地区考生少, 录取分数线低, 或者一些高校资源丰富的地区录取名额较其他地方多, 导致了高考移民这一特殊现象。在近年的高考中全国不同地方都查处了一些高考的移民考生, 因而不排除有些考生为了得到专项计划的政策支持, 进行高考移民, 这也是有违专项计划的初衷的。并且, 专项计划针对的群体究竟有多少, 一共招5万名学生这个数字的确定是否能涵盖所有的群体, 不同地区应该招多少学生, 每个区域应该如何分配名额,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并且这种政策的倾斜, 国家资源的倾斜究竟能不能带来同付出相同的回报, 也要打一个问号。

因而,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问题, 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努力, 笔者将在下文中给出一定建议, 以利于专项计划更好地实施。

三对专项计划的建议

1. 政策制定要全面, 要有配套政策的支持

专项计划确实是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政策, 不仅仅提高了社会对贫困地区学子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也将教育公平落到了实处, 使得该群体切实受惠。但是在制定该政策时, 要多向贫困地区深入调查, 在评价加分政策时, 有人提出要根据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不同进行加分。同样的, 在专项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也同样要注意名额分配的问题, 每个地区需要多少个名额, 每个名额应该分给谁, 不能想当然地分配, 要深入调查, 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因为每年的学生情况不同, 应该酌情进行变动。并且政策必须能够落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 根据地区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政策。要深入贫困地区内部, 判断该地区是否需要该政策, 需要怎样的政策, 不能盲目制定。

由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 要在政策制定之初就避免和减少非贫困区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专项计划帮助的情况, 避免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哪些人是专项计划的照顾对象, 应当有明确的区分。考生的家庭情况和户籍情况要有严格的证明, 并且要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筛查, 考生是否是为了能够得到专项计划名额转户口, 发现不符合条件的考生立刻取消其资格。

专项计划对待贫困学子升入大学后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政策支持, 对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的情况并没有继续跟进, 计划是否能奏效, 专项计划照顾的学生是否都进入大学学习, 而没有因为家庭贫困放弃学业, 都应该有后续的政策支持保证学生的入学。并且这批学生进入学校后, 因其多为加分或特招录取, 学习上是否有困难, 学校层面应该给予学习方面的支持, 此外, 很多参与专项计划的院校许多都是在经济发达或省会地区, 学生是否能适应, 经济上是否能承担, 都是政策制定者应当考虑的因素, 应当加强政策层面和学校层面对于专项计划贫困生生活方面的支持, 确保政策的落实。

2. 政策执行要严格, 适应地区特点

一个好的政策能否带来好的效果, 关键在于执行, 专项计划作为一个弱势补偿的政策, 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 规范执行。由于专项计划是在高招正式批次招生之前进行, 因此必须做好政策的宣传, 避免一些符合条件的学生错过报名时机, 并且参与计划的学生一般不会再参与正式批次的招生, 所以必须保证参与计划的学生尽可能都被录取, 而不会造成参与了专项计划但错过了高考录取, 造成“没有学上”的尴尬境地。和专项计划类似的, 还有农村自主选拔录取和地方专项计划两个政策, 应该有层次地安排好政策执行, 不能冲突或者浪费政策名额, 同时也要均衡不同学校在地区间招生的比例, 在确定计划名额后要将名额落实在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不能滥用或少用。

此外, 专项计划应当同其他针对贫困学生的弱势补偿政策形成良好的沟通, 能够贯穿贫困学生的求学乃至就业, 将机会补偿和实物补偿相结合, 同奖助学金政策、助学贷款政策相贯通, 不仅使学生能上学, 还要使学生上好学。

3. 加强政策的监督监管

高招政策一直是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教育政策之一, 其结果往往会受到大众的重视, 因此更要注重对政策执行的监管以及结果的监督, 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首先, 要明确哪些地区、哪些学生在政策涵盖范围内, 要完善监督制度, 明确由谁监管、如何监管, 加大处罚力度是减少“高考移民”和一些以权谋私现象的有效手段。利用一些强制措施对一些想要钻政策“空子”人进行处罚, 也能够对他人产生震慑作用, 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 有助于专项计划公平、有序地执行。

其次, 惩罚只是在问题发生以后才被动执行的措施, 若要真正保证政策良好的实施, 必须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在高考改革大背景之下, 高考趋于多元化, 公平性也越来越高, 因此不断对政策本身进行修正, 加大社会对政策和公平的理解, 是专项计划能够真正顺利执行的保证。

再次, 要对政策执行结果进行监督, 参与计划的学生是不是得到了入学的机会, 有没有入学, 是不是真正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都是应该监督的。作为专项计划学生的接收方, 学校应当对该类型学生进行跟踪并及时汇总其情况, 不能将政策的执行仅仅交给地方, 不应该将专项计划止于高考招生。

摘要: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入学公平, 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子能进入一流大学, 2012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 至2015年, 该政策已经执行四年, 得到了较大的社会关注和舆论反响。笔者通过对该政策的文本分析, 探究其在公平视野下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和问题, 并对其修订和执行提出一些建议, 有利于该政策能够更好地实施。

关键词:弱势群体,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公平,建议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李泽兵.社会监督是医治“高考移民”的良方[N].中国改革报, 2008.07.21

[3]顾雪林.为高招录取向寒门倾斜叫好[J].中国教育报, 2012 (7) :13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 篇3

筑梦计划、自强计划、圆梦计划……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2016年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计划)简章。今年,全国将有9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共同承担高校专项计划,各校招生计划不少于本科招生规模的2%,录取标准可降至一本线。

从2012年起,我国开始启动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当年增加l万名重点大学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实行定向招生。这一计划发展到2015年,招生规模达到5万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重点大学创造了机会,有力地缩小了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一本录取率差异。但对于这一计划,社会舆论也存在质疑,认为是重点大学降低录取标准录取贫困地区学生。要把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做好,避免“降低录取标准”的质疑,最适合的办法,就是由高校实行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自主招生。

目前,国家针对农村学生的招生计划,包括国家计划、高校计划、地方计划。其中,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的大部分招生计划,是安排在高考集中录取的提前批招生,由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报考,高校根据考生报考情况录取。这种录取方式,虽然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录取机会,但也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难以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无法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一些当地的有权有势者,就利用这一计划,把户籍迁到贫困地区,挤占属于当地学生的机会。另外,在贫困地区还有城镇户籍学生和农村户籍学生,简单以贫困地区户籍为报考依据,可能导致优惠措施无法真正落到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身上。其二,由于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招生,属单列计划,这给其他考生的感觉是,高校为此降低录取标准,由此引发针对这一计划的质疑,包括是不是制造新的不公平,会不会影响大学的生源质量等。采用自主招生方式可避免以上问题。

确保公信力将优惠真正落到农村学生身上

首先,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甄别出不符合优惠条件的学生,把优惠给真正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针对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今年的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特别强调考生本人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本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含)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这要求每所高校在招生时严格进行审核。

复旦大学2016年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腾飞计划”有重大改革:今年招生计划不超过400人,占总招生计划的13%以上,并取消往年的笔试、面试环节,同时,可享受学校全额资助进行海外交流。复旦大学的这一做法,得到不少舆论点赞,称之为给农村学生送上的一份厚礼,免去了农村学生到沪参加笔试、面试的费用。这听上去确实是为农村学生着想,可是,没有笔试、面试,大学如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如何通过审核学生的材料决定自主招生入围名单?如果仅仅是为了免去学生笔试、面试的费用而取消笔试、面试,却由此让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被钻空子,那就得不偿失了。对于农村专项计划,保证这一计划能公平公正地执行,将优惠落到真正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学生身上,这是关键。而减轻学生负担和保障公信力,完全可以两全其美。

国外大学在进行自主招生时,也是不举行笔试和面试,而是通过审核学生的材料决定录取。但有两个前提:一是有统一的测试,作为评价依据,二是学生提供的材料,包括身份信息、学业成绩、社会公益服务表现等,有很强的公信力。而我国高校在自主招生时,却缺乏这两个前提,高校针对农村学生推出的专项计划,也缺乏这两大前提,尤其是学生提供的材料,很可能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从2012年国家实施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以来,一些有权有势者就在打这一计划的主意,把孩子的户籍从城市迁到农村,把学籍挂在农村却在城市学校读书,还有的在申报专项计划时,编造学业材料,这就侵占了本属于农村学生的权利,也滋生招生乱象。对此,高校在推进专项计划时,有必要举行笔试、面试,以考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做出具有公信力的判断。

对于农村学生参加高校的笔试、面试,舆论担心会增加学生负担。一是笔试、面试的交通食宿费,二是面试题目不适合农村学生。这两方面的担心,完全可以有效化解。关于面试内容问题,在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中,根本就不存在,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农村学生的计划,考查对象都是农村学生,和自主招生中有城市考生、农村考生是不同的,剩下的就只有成本问题了,而解决成本问题,有现成的好办法。

首先,学校可以免除这些学生的交通食宿费用,这也是国外大学通常的做法,清华大学早在2012年就启动了“自强计划”,为入围笔试、面试的农村学生提供来京面试的全部往返费用以及食宿。复旦大学如果要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难道拿不出这笔费用?如果没有费用,又如何推进海外交流计划?

其次,笔试可以采取全国分考点的办法进行,面试可以采取校友面试、电话面试等多种方式。据报道,取消农村学生赴沪考试后,复旦大学将组织百余教师组成的招生宣传队伍,前往28个省份的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县一级,走访300余所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生源优秀的中学。既然复旦大学可以派出百余教师走出去,那么,为何不借此在各地统一笔试,以及在当地面试呢?另外,派出百余名老师出差的费用完全可以用来支付学生来沪的交通食宿费。

农村专项计划需要不断探索改革,但探索改革,要真正有利于学生,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或许学校会以取消笔试、面试的方式,获得网友点赞来论证改革的“民心所向”与成功,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很多网友并不了解整个招生过程,他们会在有人钻空子时,要求严格审核,公布笔试、面试成绩,又会在另一个时候为取消笔试、面试叫好。正是因为如此,改革不能被舆论左右,而应该由学校专业的招生委员会做出决定。以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来推进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这是我国推进包括农村专项计划在内的自主招生改革,必须建立的改革机制。公信力是包括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在内的自主招生的生命力所在,推进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必须以树立公信力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服务好学生,与保障公信力是不矛盾的。endprint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学校会关注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潜能,考查学生的素质和潜能是否达到本校的招生标准,虽然表面上看,获得专项计划机会的学生,也是降低录取分数,录取优惠也是很多舆论关注的焦点,比如,清华大学优惠分值为30至60分四档,最高可降分60分录取;获得北京大学入选资格考生,在高考录取时最高可获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将根据招考情况给予资格考生文科降40分、理科降60分的优惠政策。但这并非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的“看点”。对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推进的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应该关注的是,这一计划如何建立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而不用单一的分数评价农村学生。

关注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降分幅度,很可能给公众留下这是高校降低录取标准的印象,进而引发争议:难道补偿高考公平、教育公平,就是降低高校的录取标准码?其实,这不是简单的降分,而是改变原来用单一分数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对农村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结合高考分数、农村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大学面试考查和其所处的地区教育环境、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录取,这和5%的自主招生中,对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适当降低录取分数是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完全达到学校的招生标准,只是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中表现各不相同而已。

拿清华大学的专项招生计划来说,清华大学在考生通过资格审核后,还将组织专家组,从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自强精神、高中学习发展特点及全过程表现(包括平时学业成绩,学科获奖情况,参与课外研究或学习情况,参与社会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活动情况,综合获奖及突出事迹的情况)、个人陈述及推荐情况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审。所以,舆论应该关注大学针对农村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而不是看最后的录取优惠是多少。对于通过综合评价被大学录取的学生,要打破原来的分数标准观,建立新的多元评价标准观——不能把降低录取分数视为降低录取标准,因为分数只是对学生的一方面评价指标。这种多元评价体系,现在适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今后还将推广到其他考生,以便考查学生除分数之外的其他能力与素质。

考虑到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所接受教育比其他学生薄弱,家庭条件也更加艰苦,因此,在综合评价中引入地区教育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来自薄弱教育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加分评价,是推进教育公平、高考公平的合理选择——让教育起点不同、教育过程也不公平的学生,用一张试卷的分数进行竞争,貌似分数公平,实质并不公平,这正是我国农村考生在高考升学中,虽升学率越来越高,可进重点大学的概率却减少的原因。

在美国,对来自教育薄弱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也是采取这种多元评价方式的。假如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来自富裕家庭,一个来自贫困家庭,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的SAT(美国高中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分数低于富裕家庭学生,而且高中学业成绩也落后于富家子弟,但大学经考察他发现,由于他要勤工助学,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远少于富家子弟,因此也录取了他。学校认为,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用这么少的时间能取得这样的学习成绩,也是优秀的。换言之,对贫困地区学生降低录取分数,不是降低标准,而是综合评价其所处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做出的多元评价,是对其所处薄弱教育环境和贫困家庭环境的校正和补偿。这既让大学招生扮演了社会公正调节器的角色,也引导了贫困地区学校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专项招生自荐信 篇4

朝气蓬勃篇

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从小学习成绩一直领先的我,中考时在一万五千多名考生中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全县前五十名成绩考入县一中实验班,经过三年的锤炼,我已经成长为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热爱生活、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上进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天文地理、国内国际形势都会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与关注。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喜欢运动、唱歌,做过校园联欢晚会主持人等,这些爱好,让我不但在学习上,而且在德体美多方面取得进步。

我是个乐观向上的年轻人。热爱生活,逆境也不畏惧,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我坚信,我的努力会让我达到成功的梦想。我喜欢感受快乐,我希望把快乐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为强者欢呼,为弱者流泪,我相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用自己的真诚,博得良好的同学缘,老师们也都对我非常认可,这多来自我单纯、直率、热情的性格。

孜孜以求篇

我从来没有被迫读过书,对知识的渴求皆兴趣使然。自从记忆抽芽,浩瀚的知识所闪耀的人类智慧的光辉就让我迷醉。作为一名理科生,养成了行事条理分明的个性,亦是一个做事果断、有主见、有分寸的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努力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我常常用更少的时间就能学会别人在标准学习时间内才能获取的知识,经常花费别人的一部分时间完成和别人同样的作业任务。在高中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大多领先,这些都源自我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世界是充满挑战的世界,因为我探索着新世界;我的世界也是一个永不言败的世界,因为我不住挥动翅膀。也许,我所奔赴的天空是难以抵达的,但我明白我走过的每一段路途,探索了的每一块空间都是我的一次小成功。而这一次次小成功都是我坚持不懈的飞行动力。我相信,我的人生将是饱满的,因为我有动力,更有一个奋斗目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在西财的“阔海”“高天”中,我会飞得更高。

人生规划篇

我深信“大师铸大学,大器方乃成”,西财拥有众多的名师、教授、学者,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假如我这次有幸进入西财,我将明确努力方向,在大学汲取更多的知识,不仅是知识,更有献身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的情操。在学术活跃的西财,我将努力参加一些团体、论坛和各种活动,锻炼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砺成一个西财学生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同时,在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大学里,与一大批最活跃的学生争锋,用最开阔的视角纵观国际,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最终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恳请贵校领导接受我的申请,实现我的理想。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 篇5

一、报名条件

1.考生必须符合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

2.考生必须为20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无免费教育师范生需求的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除外)内的优秀农村高中毕业生。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3.考生勤奋好学、成绩优良。

二、招生计划

为了发展农村教育,培养优秀农村师资,我校2017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面向公费师范专业,招生计划为76名,具体招生专业见下表。

我校根据各省的`资格审核合格考生人数、科类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于5月31日以前在我校本科招生网进行公布。浙江省招生专业及选考科目要求详见附件。

三、报名方式

2017年4月20日-5月1日,考生登录教育部“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 gaokao.chsi.com.cn/gxzxbm/),按要求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在“填报志愿”栏选择报名类型为“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填写完毕后下载申请表,经所在中学审核并加盖公章、中学负责人签字,再扫描(或照相)上传。考生务必确保上传的申请材料完整清晰,否则责任自负。

四、资格审核

2017年5月1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户籍、学籍管理部门完成考生资格初审;2017年5月25日前,我校完成考生资格初审。我校将对考生资格审核名单按教育部规定进行上报审核和公示,经各级审核通过和公示合格的考生确定为我校资格审核合格考生。

五、录取办法

1.填报志愿

资格审核合格考生必须在高考所在省份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相应批次第一院校志愿填报我校,专业志愿必须符合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未按要求填报高校专项计划高考志愿的考生,将不再享有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录取资格。

2.高考录取

(1)对于高考志愿符合要求、高考体检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高考成绩总分达到考生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10分的入选考生,我校按高考实考分数(不含政策性加分)由高至低(浙江省按照考生位次排序)以及专业志愿顺序由先至后原则,结合各专业招生计划情况,为考生安排录取专业。一、二专业志愿级差5分,二、三专业志愿级差3分,其他专业志愿为平行志愿;有专业志愿与服从专业调剂级差1分。同一专业录取时,若等效分(实考分减去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相同,优先录取实考分高的考生;若实考分相同,优先录取政策性加分高的考生;若政策性加分相同,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文科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执行。

(2)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不符合要求、高考体检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高考成绩未达到规定要求、所报专业录取额满并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3)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以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六、监督机制

1.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

2.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中要做到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结果公示。

3.对于在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中有资格造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已经报到入学的,取消学籍。

4.网址:zsb.nenu.edu.cn。邮箱:zsbbz@nenu.edu.cn。

5.咨询电话:0431-85687511(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 篇6

1、国2113家专项计划:指5261定县市的城市和农村的考4102生,只要符合报考条件和要求就可1653以。

2、地方专项计划: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

二、录取层次不同

1、国家专项计划::一本及二本院校层次录取,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二本分数也可以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中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一本院校在二本控制线上征集志愿,进而录取到一本院校。

2、地方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一批之后录取。

三、招生对象不同

1、国家专项计划:招生院校是全国重点高校,招生对象面向全国。

2、地方专项计划:招生院校是地方重点院校,招生对象面向本省(区、市)。

顺序志愿

所谓“顺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在一个批次的录取过程中,对学校而言,所有学校只能同时同步录取同一顺序志愿的考生;对考生而言,则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是同一顺序的志愿被检索投档。这种投档办法的第一步是对所有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档,投档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都必须返回确切的投档结果(包括被学校录取、退档、分数未达学校提档线没能投出)后,第二步再将所有未录考生重新汇总,然后再同时分别投向他们所报的第二志愿学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同时同步按志愿顺序投档录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个志愿录取结束。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推荐信 篇7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美国

监督评估是促进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科学、有序、高效推进的制度保证。与一般性的部门科技计划相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通常具有大型复杂性以及高风险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它们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制度化的监督评估机制,否则就可能陷入管理失当和一盘散沙的局面,影响计划和专项实施的效率和效果,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甚至导致整个计划或专项的失败。

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是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最多的国家,其对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的监督评估是全方位的,既有国家层面针对政府管理和计划/专项总体实施层次的监督与评估,也有政府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管单位对具体项目运作层面的严密监管,目的是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督促各方管好用好资金的同时,准确把握计划和专项实施的方向和进展,及早识别实施中的潜在问题,寻求改进和调整的建议以提高计划和专项执行成效,使计划和专项的发展不断逼近预期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包括863计划、973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特别是2009年启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后, 重大科技计划和项目的规模空前加大。构建与各个重大计划和专项的管理需求相匹配的监督评估体系, 成为科技计划和专项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对此,我国科技管理部门及理论研究界一直在进行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民口10个重大科技专项而言,启动之初即提出建立全过程、分层次的监督评估体系和目标保障机制,各个专项也在推进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各具特色的监督评估机制,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经验做法。然而,5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工作总体上仍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与重大专项的宏伟目标和要求相比还有不足。本文通过总结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监督评估的典型举措,分析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工作的困境和挑战,提出加强和完善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体系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1美国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的监督评估

1.1依托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总体层面的监督评估

美国根据 “分权与制衡”的理念设计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评估和问责,由政府牵头组织实施的科技重大计划和专项无疑是监督评估的重点。作为一种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纠错和倒逼机制,监督评估不仅纳入立法机构以及联邦系统常规的监督和评估体系,而且依法指定专门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具有组织性、强制性、规范性和透明性的特点,不仅有利于与各方沟通以获取监督评估所需信息,而且使得监督评估结果具有可靠性、权威性和效用性。监督评估通常采用听证制度、报告制度、审计制度、 调查和评估等方式进行[1],内容涉及计划和专项规划的制定、预算的安排与使用、部门组织管理职责的履行、任务的落实、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同时重视监督评估结果的快速反馈和有效运用,一旦计划的执行被评定为低效,有关机构可提请国会终止计划。

例如,依照相关法案要求,美国国家纳米计划 ( NNI) 分别由总统科技咨询委员会和国家科学院对NNI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同时,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局 ( OMB) 和国会政府问责署 ( GAO) 也从各自工作的视角,采用计划评级工具 ( PART) 和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 ( GPRA) ,对NNI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一些非政府组织则受邀参与国会组织的纳米计划立法听证、监督听证、调查听证等活动。 总统科技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产业界、大学、科研院所和非政府机构,作为中立组织的国家研究理事会的评估成员的构成常常既有赞成方,也有反对方,而独立于政府的世界技术评估中心及其他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对NNI的咨询、评估与监督,使NNI的制定与实施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且,来自国会、联邦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评估与监督常常是互动的,体现了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科技系统内部的自我管理与监督,而是一种政治化的科学技术治理[2]。

1.2依靠政府管控和专业监理,严格项目监管

计划和专项的管理部门是项目监管的终极部门。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型复杂的集成类科技专项,通常设立分级管理体系,层层分解监管职责。 以美国阿波罗计划为例,美国宇航局 ( NASA) 在总部层次设立了载人航天办公室及阿波罗计划办公室两级管理架构,前者是计划的决策领导层,后者则全面负责计划所有环节的日常管理,包括规划与进度、预算与成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开发、测试、性能评估等。除此之外,NASA责成三大航天研究中心设立阿波罗项目办公室,管理与主承包企业签订的研发项目合同,监管主承包企业研发项目的执行情况; 而在主承包商企业之下,又有大量的从承包商企业,由主承包商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进行监督制约[3]。

NASA总部主要通过阿波罗计划办公室监管计划和项目的执行,日常监管手段包括召开定期和不定期的评审会、汇报会,现场实地考察等,并通过制度化的报告体系和管理数据系统收集有关项目的进度、技术状态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例会是检查节点的表现形式,里程碑是项目中完成阶段性工作的标志,高层的阶段汇报会是基线的表现形式。 节点、里程碑、基线共同描述在什么时候对项目进行怎样的控制。对重要检查点和里程碑实施动态跟进和监控,使得各项目和计划整体进度和质量得到保障[3]。

减少信息不对称对项目监管的负面影响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将项目监管职能转移给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阿波罗计划中,NASA利用三大航天研究机构管理与企业的研发合同,效果显著。其他一些国家采取第三方监理或督察专员制度,也有不错的效果。比如,日本氢利用/燃料电池项目,指定该领域的杰出专家作为协调员,以其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项目实施情况、听取汇报、召开报告会和公开讨论会等方式,了解项目实施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德国联邦教研部和经济技术部以竞争招标的形式, 将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管理委托给相关的研究机构或科技社团,即通常所称的 “项目协调管理单位”, 由项目协调管理单位跟踪并监督项目执行情况。目前,德国联邦教研部和经济技术部共设有约20个 “项目协调管理单位”,其中大部分设在德国航空航天研究中心、尤里希研究中心等国家研究中心中。 虽然这些科技机构代管的是一般性的政府科技计划, 但这种模式对科技重大专项无疑也是适用的。

1.3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沟通,提高监管效率

为减轻信息不对称对项目监管的影响,美国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领导和管理层非常注重项目信息的获取和信息沟通管理,因为没有高质量的信息,就不会有有效的持续性监管。在阿波罗计划初期,美国NASA并未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和流程, 监管效率差。1964年新上任阿波罗计划办主任的菲利普斯要求推进阿波罗计划信息沟通管理,在宇航局上下和各航天中心之间、各航天中心与承包商之间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管理层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有关项目质量、进度、资金、人员、技术状态及采购等的信息。通过信息沟通系统,NASA高层随时掌握每个中心、每个部门甚至承包商的每个小组的项目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可以立即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和部门。

在阿波罗计划时代,还没有互联网络,书面报告是管理层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其内容多样,涉及计划组织实施的各个方面,有定期报告,也有不定期报告。定期报告以日、周、月、季度、年等为时间节点,而不定期报告则根据计划进度以及工作单元的生命期灵活上报。报告从简单的状态报告到详细的描述报告,格式除文字外,还包括大量的条形图、曲线、表格等。报告的形成过程也非常严谨, 报告由下级部门呈交上一级部门,上一级部门根据报告内容及其他相关信息对报告内容进行评审和分析,然后汇总各种信息形成新的报告再呈交更上一级,最终将最有价值且准确的信息以报告的形式及时传递到需要信息的管理部门。与此同时,阿波罗计划管理者大胆采用当时新出现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来处理数据和信息,同时辅以结构管理和逻辑管理的改造以利于改进数据流的搜集和加工工作, 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管理控制。

2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我国自2009年全面启动民口10个科技重大专项,国务院于2010年即推动落实专项的监督评估工作,每年由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组织权威专家和专业评估机构,对专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评估。各专项也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第三方监理和评估机制,加强重大专项项目执行情况的过程管理,如采取 “上家考核下家、系统考核部件、 应用考核技术、市场考核产品”的评价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若以美国等先进国家的监督评估实践和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观点全面审视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体系,不可否认我们的监督评估体系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和不足,这些局限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评估效能的充分发挥。

2. 1组织领导部门不具监督制约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在我国,行政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强力、有效的手段和形式。也因此,我国的科技重大专项在总体实施层次主要依托的是政府行政监督评估机制。国务院授权科技部等三部门组织力量或委托具备条件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专项总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由此确立了三部门重大专项监督评估的组织领导地位。但是,在尚处于典型官本位的社会体系中,三部门和各个专项的牵头单位通常处于平级,并不具有足够强的行政监督制约优势, 在监督评估工作过程中,其威信、地位、工作力度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监督评估难以充分有效地开展。如何克服一元化的行政系统组织领导监督评估工作的局限以及因同行政级别关系而不能有效履行监管的缺陷,让三部门的监督评估更加权威和有力,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体制机制创新。

2.2缺乏项目监管专业机构和人才,监管手段和监管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重大专项项目监管的负责单位,我国的重大专项领导和牵头部门负有监管之责,但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编制紧张、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加上现有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大型科技专项监督管理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实践中还过多沿用传统的科技计划过程管理模式,缺乏现代项目管理全过程监管机制、 严密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项目监管力度普遍不足。虽然一些专项选择采用监理公司进行项目的监督管理,但由于科技项目监理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足够优秀的科技项目类专业监理公司,以及能满足科技项目监理要求的、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项目监理人才,同样也难以有效支撑科技重大专项高端及复杂的项目监管要求[4,5,6]。

2.3监督评估独立性欠缺,完整的监督评估体系尚待形成

以美国的监督评估组织框架,专项监督评估体系应由两个系统组成: 一个是政府系统内部的自我监督评估,另一个是来自政府系统外部的监督评估, 如来自国家立法机关和独立第三方专业团体的监督评估等。目前,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从主体上说,主要依赖于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评估系统, 而作为外部制衡机制的政府系统外的监督评估滞后于需要,没有发挥应有的影响力。例如,由于缺乏对科技重大专项外部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披露与运用的系统设计和明晰规定,针对重大专项的第三方的独立评估迄今没有形成 “气候”,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强度和力度都不够到位。外部及独立第三方监督评估的虚位,不仅影响监督评估工作的完备性、有效性和公信力,而且易引发监管宽容、监管寻租等 “监管失灵”问题。

2.4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备,影响监督评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无论是专项决策还是专项监督评估,皆有赖于充分的信息和各种数据的支撑。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信息,就不能进行科学决策,也无法进行监督评估。虽然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已得到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努力推进统一的重大专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但现阶段我国的重大专项管理信息系统所展现的内容和功能还比较窄,信息的收集尚未达到有效支持决策和监督评估的要求,信息报送存在不规范、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重大专项项目进展与监管信息有时不能同步反馈,使得监督评估得不到有力的信息支撑,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

3对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的建议

维护监督评估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是确保有效监督评估的前提条件。我国重大专项监督评估虽已开展多年,但健全与科技重大专项管理需求相匹配的监督评估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评估的保障作用,以监督评估保障重大专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仍是横亘在专项实施中的重要课题。有必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体系。

3.1成立高于各牵头单位级别、内外结合的监督评估领导机构,保证监督评估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借鉴国外经验,充分考虑 “三个一定” 的主张,即 “监督评估的领导机构地位一定要高,权力一定要大,手段一定要硬”,改变因 “位低、权微, 手段弱”而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评估的现状[7]。我国虽然不是 “三权分立”,但也有明确的权力分工。 考虑到我国特有的政治权力框架,建议成立由人大、 政协、国务院、中纪委组成的 “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联席机构”,领导和协调全国科技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工作,以整体权力结构的设置和运作来强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领导,克服目前单纯的行政系统组织领导监督评估工作的局限以及因同行政级别关系而不能有效履行监督的缺陷。同时, 明确科技部等3部门作为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监管组织者的特殊地位,授权其制定监督评估工作章程、 运行程序,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义务,将监督评估结果与预算等结合起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并建立监督评估专项资金,通过制度化的有效途径实现监督权权力化,使专项的行政监督和绩效评估真正落到实处。

3.2建立宏观管理监督与项目执行监管并行的监督体系

专项宏观管理监督是指国家权力部门对专项领导及牵头管理单位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的综合性监督, 是对专项资源配置决策权与执行权的监督,这项职责应由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联席机构组织领导; 同时,专项宏观管理监督的重点要从 “合法性”监督转向更加全面的 “绩效监督”,即强调对重大专项组织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能性三方面进行监督,加强绩效管理、绩效审计,以提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质量[8]。

在各个专项内部,鉴于人员编制普遍紧张,可借鉴美国的经验,从大学和科研机构聘用项目管理人员,协助管理和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或者通过委托或市场竞争机制的方式选择科研机构等具有科技项目管理能力的第三方监理机构作为项目管理单位,要求其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对专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而对于专项之下设立的大型科技项目,如联盟型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可设立责任专家小组,每季度进行现场检查,提交检查报告,实现项目的目标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 也可尝试实行现场派驻代表制度) 。同时,政府应提供一种制度安排,用以约束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约行为,并具备对该种违规违约行为给予惩罚的能力。

3.3发展独立评估组织,形成多形式有机结合的评估体系

专项评估按评估主体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按评估性质可分为研究咨询性评估和监督问责性评估,按评估范围可分为整体评估和特定专题评估。专项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要求必须建立不同评估主体、不同评估形式和不同评估内容有机结合的评估体系,改变单一化的、由政府部门 “包打天下”的 “独角戏” 格局。2013年10月,国务院委托中国工程院会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民口科技重大专项的中期评估,全面系统审视我国重大专项实施的绩效、组织管理和下一步发展方向,此举是加强专项的独立第三方评估的重要举措,未来应推动将这种独立第三方评估纳入制度化轨道。在这里,独立意味着评估机构不隶属于或受控于被评估的专项领导和管理部门,与所评估的工作不存在任何实质或潜在的利益冲突。权威意味着专业的高度认可和公信力,缺乏专业化和权威性的评估是毫无意义的。 在我国独立专业化科技评估机构稀缺的当下,只有在逐渐推进科技评估社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专业化、权威性的评估机构才会随之诞生。

3.4加强专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过程管理信息化

上一篇:我爱秋天的叶作文700字下一篇:曼昆宏观术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