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优秀教案设计

2024-06-16

寄书优秀教案设计(共10篇)

寄书优秀教案设计 篇1

[伴你教数学]寄书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了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加法、减法算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出发,让学生经历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有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基础,还学过整数加减法,具有了处理进位或退位问题的经验,所以,“寄书”一课主要是通过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提醒学生小数加减时要注意进位或退位的问题,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知识。同时,教材还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寄书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情境图。(教材第8页)

师:前几天,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观察,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视,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1.6+12.4=?)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与这个不同的呢?

(学生还有可能列出:12.4+1.6=?)

师:为了帮助笑笑解决寄书的邮费问题,我们列出了正确的加法算式。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一共要付多少邮费呢?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你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解释估算的过程。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师:刚刚我们对所需邮费进行了估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谁的估算最接近正确答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师: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回答。)

师: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主要围绕“小数点要对齐和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进行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那么,这两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列式解答,并在全班交流。)

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请你当森林医生,为这些小树治病。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

(二)活动二:购物

1.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3题的情境图。

师:今天,小明、小青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去邮局领笑笑寄过来的书,他们非常开心。后来,他们又一起去逛商场购物。他们先来到了书店。小明想买《动物世界》和《童话故事》这两本书,他带40元钱,够吗?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交流: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估算。)

师:如果我将题目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这两道题还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问题不一样。课本上的题目只是问40元够不够买这两本书,而改后的题目则问具体还剩多少钱。)

师:那么,这两道题都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不能。)

师:那么,哪一道题能用估算来解决,而哪一道题必须要进行具体的计算才能解决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计算,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需估算。)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4题。

师: 妈妈买笔花了15??8元,还剩34??2元,妈妈带了多少钱?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3.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

师:小明、小青和妈妈逛完书店,来到了超市准备采购一些食品。谁愿意当这家超市的服务员,向大家介绍这些食品呢?

(学生独立完成第(1)~(3)小题,并在全班交流反馈。)

(三)活动三: 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寄书” 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习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以已有的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算理和算法的知识、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为铺垫,自主学习和探索本课的新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的过程,深刻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算法的策略是多样化的。本节课教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同时,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教师的适当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在新课开始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再向学生提出估算的要求: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但是在第一个问题“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的解决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我的设计构思出现了偏离,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估算,而是直接算出结果。从这可以说明,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仍需加强培养。在最后的采购食品的问题中,我注重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寄书优秀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定位

首先是教学定位,本次教学设计课时为4学时。教学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高二的学生。作为中职学生的他们,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学习兴趣,但是在实训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如何维持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成为本次教学设计的关键。

经过一年多的职高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理论课程,同时还进行了普车、数车、数铣等实训课程。

基于以上学情,结合我校具体的实训情况,参照神舟火箭的外观,整合数车、数铣等不同工种的实训内容,设计了一款新颖、 美观的火箭式旋转笔筒作为我校数控类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本教学内容为数控车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火箭主体部分的设计与加工。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学情分析,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的确定上,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希望通过学习,学生能根据任务要求,绘制本课题的工件图纸,能正确安排加工工艺,能快速、正确的编写加工程序。

在能力目标的培养上,通过项目的加工完成,能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加工的能力;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偶遇故障时,及时排除故障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的培养,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努力,完成本项目加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之间带来的快乐,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教学与学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以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为教学途径,使教与学有效结合,以更好的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四、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八个部分,分别为工件设计、图纸绘制、工艺安排、加工准备、程序编制、加工运行、检查评价、知识总结。

根据学生当前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训水平,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程序的编写和加工运行,难点为工件设计与工艺安排。

要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关键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验证。

五、课前准备

上课开始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组,如绘图能力好、加工能力好、沟通能力强、编程能力好,突出学生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

课前教学资源准备有:之前实训工件实物、多媒体课件、视频以及项目任务书,并把项目任务书发放到学生手中,人手一份。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新课引入。新课伊始,教师播放神舟十号发射升空的片段,吸引学生的兴趣。趁机提出问题,从而引出“火箭主体部分的设计与加工”这一学习任务。

2.启发引导,任务分析。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械制图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故在火箭主体设计与加工这一任务中,我让学生自主设计火箭主体部分的外形,并填写任务评价表。然后,小组成员通过相互讨论,确定工艺安排,并填写工艺卡片。

刀具的合理应用在数控车工加工过程中尤为重要,教师通过比较教学法辅以多媒体的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寻找出合适的答案。

对于以往学生实训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会集中讲解,如工件总长精度超差,教师会通过图片、视频进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规范操作步骤。

在程序编写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编写程序,并填写程序表,在编写程序过程中,组内成员可相互讨论,也可向老师询问, 或参考知识链接部分。本课题的知识链接主要讲解了G71、G73指令的含义及其应用范围。

3.工件加工,完成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完成工件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加工操作,辅助学生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不规范之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对于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上述几个内容。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于数控机床操作及其相关知识不熟悉或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数控车床的编程能力及操作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任务评价,课堂小结。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含加工过程评价以及加工质量评价。通过加工过程评价可以实时规范学生的操作步骤,养成好的实训习惯。加工质量评价是对所完成工件的综合评价,体现了学生的实操水平。

最后,再同学生本人、小组成员以及教师进行三方评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对项目的实际贡献以及整个团队的项目完成质量。

在课堂小结阶段,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回顾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

板书也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教学设计本着简洁、 明了的原则,将学习过程完整、系统的体现。

八、教学反思

1.通过实训内容的重构,使传统、枯燥的实训变得鲜明、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成为实训内容的重组者和开发者,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2.通过实时测评,能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操作习惯,并及时反馈实训成果。

3.小组合作,实现组内的优势互补和组间的竞争提升。

4.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学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更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和阳光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摘要:主要阐述了“火箭主体部分的设计与加工”教学设计的全部过程,本教学设计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体现职业学校教学特色。

关键词:中职,数控实训,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日本优秀设计选 篇3

产品名:动物造型橡皮筋

简介:动物造型的硅胶制橡皮筋,使用多次仍能恢复到原形。橡皮筋本来是一种不用了马上会被扔掉的谁也不在乎的商品,但该设计却会让使用的人爱上它而去重复使用,这一点得到了高度的评价。硅胶来自矿物,比橡胶更加结实耐用,且矿物原料也较植物更为环保。2003年获日本优秀设计(G-标志)奖、中小企业厅长官特别奖。

公司名: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产品名:SD多功能相机

简介:9.9mm超薄型竖款SD多功能数码相机,集照相、摄像、音乐播放(WMA/MP3)、录音等功能为一体。随身携带方便,200万像素,镜头可以翻转自拍。在竞争激烈的相机市场中,以其简洁的设计造型脱颖而出。它不被相机应有的形态和操作性所束缚,在追求小、薄、轻的基础上,具备高自由度的操作性。它的多功能性更是超越了单纯数码相机的领域,到达了一个携带用信息器具的新境界。2003年获日本优秀设计(G-标志)金奖。

公司名:索尼株式会社

产品名:PDP电视

寄书优秀教案设计 篇4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

作者:苏轼朝代: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

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

誉儿虽是两翁癖,积德已自三世种。

岂惟万一许生还,尚恐九十烦珍尽

六子晨耕箪瓢出,众妇夜绩灯火共。

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

《半张纸》创新教案设计 篇5

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课程《外国小说欣赏》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初晓小说艺术,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半张纸》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名篇, 小说仅一千四百多字, 就写出了一个人两年间的人生经历, 包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 在世界短篇小说中堪称为凝练精粹的典范之作。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来看, 关键在于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以人物、情节和环境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应更多的从怎样阅读这一角度来教学生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态度, 而不要拘泥于对作品的特定的阐释。课堂上,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受, 而不是传授自己或他人理解感受的结论。学生按照老师指导的阅读方式, 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去欣赏理解, 就可能形成对小说主题的多种结论, 这是文学阅读的常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把握文章内容, 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独特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 品味语言, 整体把握。

3、情感与态度: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提升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品析、鉴赏、学习本文“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艺术手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由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对斯特林堡的评价, 引出作者介绍:

1936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的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在他“受奖演说”中说:“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二) 检查学生结合学案预习情况。

1、介绍作者斯特林保:

斯特林堡 (1849-1912) 瑞典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 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先锋派戏剧鼻祖”。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 小说《红房间》等。

斯特林堡也是一位生前潦倒, 死后荣耀的作家, 生前他被人描述成一个“怪人”、“疯子”, 死后他的作品和功绩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05年中国还举办了“2005——斯特林堡在中国”系列活动。

2、结构的构成:

明确:结构可以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 也可以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3、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的区别:

明确: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情节相对完整, 情节发展中有高潮、有危机、有悬念, 讲究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多为线性结构。随着小说的发展, 小说家们不断探索新的结构形式, 出现了“生活的横断面”和“按照心理时序”等展开情节的新形式。

板书: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线性结构 (层层推进)

现代主义小说:块状结构 (生活的横断面)

心理结构 (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

4、《半张纸》截取了怎样的生活瞬间:

明确: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开了, 年轻的房客在空房子里徘徊, 突然走廊上电话机旁涂满字迹的半张纸引起了他的回忆, 最后他收藏起小纸条, 高高的抬起头像个骄傲的快乐的人离开了。㈢粗读课文, 讨论梳理文章脉络和情感线索。

明确:第一部分: (1-2) 当下, 深沉、眷念

第二部分: (3-13) 回忆, 伤感的、低沉的

第三部分: (14-16) 当下, 乐观的、积极地

(四) 精读课文, 引入“冰山原理”, 探究审美路径:

1、了解海明威的“冰山原理”:

明确:海明威曾经用冰山在海面上移动的宏伟景象来比喻小说的叙述。海明威认为, 叙述出来的部分就像是冰山, 是八分之一, 没有叙述出来的部分是水面下的部分, 是八分之七, 这八分之七沉默的存在着, 正因为海面存在着八分之七, 海面上的冰山才能如此壮观。《半张纸》露出水面的部分很少, 沉默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很多, 即空白点多,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 就需要依靠想象来完成。

2、探讨露出“水面”的部分———“半张纸”上的内容

艾丽斯

银行

出租马车行

鲜花店

……

明确:小小纸片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客体世界。从时间来看, 主人公看纸条的时间是两分钟, 勾起的回忆是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空间来看, 半张纸涉及到一个家庭以及由于这个家庭而涉及到的人物和行当。

3、挖掘海面以下部分———《半张纸》中蕴含的事、情和理

(1) 借助想象, 串连故事

明确:艾丽丝是主人公的爱人, 他们曾经相爱, 新婚时期的星期日夜晚他们常去看歌剧。后来, 艾丽丝生孩子了, 再后来, 孩子死了, 艾丽丝也死了。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 后来穷困潦倒, 不得不远走他乡, 这个朋友在主人公的生活里消失了。修女是位医生, 她因为要给主人公家里的人看病与这个家庭有了关联。岳母, 由于女儿生孩子而来到这个家庭……女仆曾在这个家庭工作过, 后来离开了。

行业:有银行, 这是主人公曾经供职的地方。此外, 如出租马车行、鲜花店、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歌剧院售票处等等, 这些名称勾连起主人公的生活内容和经历。

小结: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背后, 都有一个丰厚的故事。

板书:故事:方寸之间浓缩人生经历

(2) 品味语言, 体悟情感

小说中的人物不光有故事, 更有情感、有个性。下面我们以岳母、修女和主人公为例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

提问:写岳母的是哪一个自然段?你可以看出岳母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第九自然段。“小心的躲开”, “不来打搅”, “很快乐的来了”, 将岳母善解人意, 本分, 爱女儿等心理特点很细腻的表现出来。

提问:写修女的是哪一个自然段?修女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第八自然段。“灰色的长袍”“亲切和蔼的面貌”“温柔的到来, 不经过起居室, 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这些词语将修女的温柔、和蔼和拘谨的性格特点也表现出来。

提问:主人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明确:

“最美丽”、“鲜花店”、“歌剧院”主人公是一个浪漫的人, 他爱生活, 爱妻子。

“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 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 通过比喻句写出丧妻失子时的绝望、恐惧和痛苦的心境。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 吻了吻, 仔细的将它折好, 放进胸前的口袋里”, “拿”、“吻”、“折”、“放”, 一系列的动作, 写出主人公对小纸条的珍重。特别是“吻”字, 主人公既是在吻小纸条, 更是在吻自己的妻儿, 在吻过去美好的生活。最后, 把它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永远珍藏在自己的心里。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的, 他高高的抬起头, 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可以看出主人公他能勇敢地面对命运, 勇于承受人生的苦难, 不听命于命运的摆布, 是一个“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人。

小结:小说的叙述是粗放的, 但并没有引起粗糙的感觉, 反而有细腻的情感流动在叙述之中, 形成粗线条的叙述和细腻的感情流动互相映衬的风格特点。

板书:情感:尺幅之中涌动情感河流

(3) 联系人生, 领悟哲理

提问:小说不但涌动着情感, 字里行间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富有启发的句子, 结合你的人生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埋葬了, 再也没有什么了, 一切都归于泥土, 这是一切的归宿”“因为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幸福。很多人, 可惜, 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启示一:幸与不幸, 都是生活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既要积极地追求人生幸福, 又要乐观地面对人生不幸。

启示二:人生的幸与不幸, 都是生活的一个个判断、一个个阶段而已, 主要的是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 得到力量和智慧, 以向前看的乐观心态走好每一步。

启示三:人生的不可知, 生命的无常;但人生所以为人生, 在于直面, 在于惜福懂得点点滴滴的幸福美好也当珍惜。

板书:哲理:片羽之中开启人生智慧

小结:小小容器盛满着哀婉的故事、涌动着情感的河流、开启了人生智慧, 可以说《半张纸》不单是一个人生故事, 更是一则人生寓言。它通过放大人类心灵中悲怆绝望, 以唤起人们直面悲剧性宿命的勇气。

斯特林堡既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体现出的奋发向上的力量, 是他精神品质宝贵之处。

(五) 体悟结构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明确:小说《半张纸》通过“截取了生活的横断面”来结构小说。两年刻骨铭心经历的回忆都是用这张记录了各种电话号码的纸联系起来, 原本杂乱的回忆, 通过这个故事的焦点, 巧妙地将人生变迁的喜乐悲愁维系在一起, 浓缩的“半张纸”上, 杂而不乱, 承载起表达主题的任务。

(六) 拓展阅读

丈夫支出帐单中的一页

(美) 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 (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 (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 (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 (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 (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质 量〉〉教案设计 篇6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知识,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新课

1.质量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

请学生看课本图7-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

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板书:大头针的质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该练习的一个问题。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7-2“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

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与工厂化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讲台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7-3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

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

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

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介绍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构造

讲解:实验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称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4,对照讲台上物理天平的实物,说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物理天平的构造)

(b)物理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正对,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调节横梁上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讲解:观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调好的物理天平称质量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三、布置作业

也谈教案设计思路 篇7

1.“遵路——入境——悟神”。这是教案设计思路中最基本的思路,即沿着作者著文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从感知理解课文到寻觅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课文思想意蕴,再到体味作者的谋篇布局和语言技巧,进而探求语言运用的途径。叶圣陶先生曾经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能忽,语语悟其神。” 诗中所说的“路”,指的就是作者著文的思路;“境”指的是作者的思想境界、文章的中心思想;“神”则指的是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情味。叶老诗中提到的既是阅读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它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阅读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需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桥》一文作者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一路展开,顺流而下的。我们在设计思路上首先应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循路而行。这就要求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一步一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从读懂开头写山洪暴发,烘托险恶环境,渲染紧张气氛,为故事发展作铺垫,到读懂一座毫不起眼的窄窄的小木桥在洪水泛滥成灾、村民面临死亡威胁时成了大家逃生的唯一路径,为下文老支书舍己救人的展开埋下伏笔。再从读懂老支书在千钧一发、生死抉择面前处惊不变、临危不惧,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换取群众的生命,到读懂最后通过亲人的祭奠,交代牺牲了的老支书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再次感受老支书舍小家、救大家的崇高精神。文章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是作者思维活动与语言活动的结果。遵循作者行文思路,才能了解作者的思維与语言活动,这大概就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意向所指。

而在“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阶段,设计思路则应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寻觅作者的心路,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就需要通过入情入境、动心动情的朗读,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中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时,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品读、理解进入情感体验。如,设计思路中,可以把课文中心(主题)的把握放在结尾(祭奠)部分。祭奠是文章主题的自然延伸,除了再次凸现老支书的崇高品格和牺牲精神,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之外,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壮和凄美的色彩以及对老支书的无尽哀思。这样的收束,使得课堂教学掀起了又一次高潮,学生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并从这里真正感受到作者脉搏的跳动,感受到活生生的形象,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心领神会,在脑海中展示出文章情境,在心灵深处唤起感情共鸣,从而走向了作者,自然就“入其境,感其情”了。这也许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境始于亲”。

至于“一字未能忽,语语悟其神”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言本身丰富的神采所决定,并为《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形成良好语感”所明确要求的。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情味往往具有潜伏性,作者把它熔铸在字里行间,必须依据语言文字的运用去咬文嚼字、去感受、去领悟。如,第15自然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和第20自然段“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两个自然段里都有“吼道”,但是其中丰富的内涵和意味却全然不同。前面一个“吼”字,凸现了老支书严以律己、不徇私情、先人后己、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境界,令人震撼,把故事推向了一个高潮;而后一个“吼”字,则真实、形象地表现了老支书的父爱是那么强烈,把儿子的安危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令人感动。这是文章谱写出来的感人乐曲,也是人文价值的精彩一幕,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咀嚼品味,理解它们在实际运用中的变化,把握它们的显中之隐,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以领悟作者运笔的匠心和文章的精神韵致。

2.扣文眼,抓文章关键。扣住文眼,抓文章关键,从关键处入手,一路走下去,这种设计思路往往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桥”既是课题,又是文眼。以“桥”为题,表明故事所有情节的发生必然都与“桥”有关,“桥”必然和整个故事有着某种内在的紧密联系,必然对表现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扣住“桥”字,一路挖掘下去,进而认识文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以及老支书用自己和亲人的生命把“窄窄的木桥”变成全村乡亲得以逃生的“生命之桥”所蕴涵的生动内容和深刻意义。读懂这座小木桥怎样成为挖掘故事题材所蕴涵的深刻内容和意义的点睛之笔,看到“桥”所衬托出的老支书昆仑山似的高大巍峨形象,并了解这种文章的表达方法不是对“桥”进行具体的实写,而是通过“桥”暗示出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比较含蓄,需要经过揣摩、分析,才能弄清题旨。这样就帮助学生形成了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从中感悟“桥”所衬托出的老支书的高大形象和“桥”这个文眼所要点明的要旨。

3.抓重点,突出课文主题。这一设计思路就是把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串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教材中一般对教学重点都有提示,这为我们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因此,设计思路可以凭借这一点从重点突破,深入开掘。《桥》一文被安排在第四组,开头有这样的提示:“学习本组课文,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提示中“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正是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抓重点基本上就要抓这些地方。设计教学思路时,应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文中老支书的人物外貌变化与语言动作的描写,再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把这些阅读重点串到思路上去,就显得比较清晰、集中了。实际教学中,学生阅读文中老支书在小木桥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被他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与此同时也应帮助学生认知文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对于以烘托环境充分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

作者简介:小学特高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主编了《小学语文阅读扩展读本》等数套学生课外读物,主持过多项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责任编辑 徐纯军

寄书优秀教案设计 篇8

1 纸质教案存在的一些弊端

目前很多高校要求教员除了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外, 还要求教员制作传统的纸质文件教案。在传统的教案标准下, 很多教员制作的教案大同小异, 多数是对教学用书或参考书内容的拷贝, 还有一些教员一年一年的使用相同的教案, 这些教案从表面上来看, 完全符合标准, 符合要求, 但其内容具有照搬照抄性, 在实际授课中不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也就很难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就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 大学纸质教案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教科书上的所有内容照搬到教案上, 一种是提纲携领的标题式教案。前者内容繁琐, 很难突出讲解要点, 一边使用多媒体幻灯, 一边要从繁杂的教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 显得有些杂乱和不清晰, 容易由于寻找内容而影响思路。后者由于是标题式教案, 仅仅是一个授课轮廓和框架, 信息量太少, 缺乏可参考的注解内容和提示, 讲解过于依赖幻灯课件内容, 也就很难把课讲生动、讲好。

2 电子教案并非完美无缺

电子教案是把教学内容做成幻灯片, 借助于多媒体投影机而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教案, 目前在大学教学中普遍使用。电子教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并为大家所公认, 电子教案传输信息量大, 字体清晰, 还可图文并茂, 若再加一些动画, 更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但是如果认为电子教案完美无缺, 那就错了,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做进幻灯片里面, 虽然电子教案信息量大, 但也是有限的内容传输。每张幻灯片上的文字一般不超过8行, 每行一般不超过25个字, 因此每张幻灯片上的文字部分, 不应该是象书本一样, 密密麻麻的布满文字, 而应该是标题式和摘要式的, 突出要点和主要内容, 这样才能使多媒体幻灯显得清晰和爽眼, 才不易造成学员的视觉疲劳。

在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由于传统的纸质文件教案的弊端, 实际上教员很少参考和使用, 一般是对着幻灯课件讲解授课, 这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电子教案要求简洁清晰, 所以不可能覆盖我们要讲解的所有内容和要说的每一句话。因此如果完全撇开纸质文件教案, 过分依赖电子教案, 就只能凭着理解和记忆进行讲解和阐述, 随意性较强, 容易造成讲解不清楚, 用语不确切, 甚至遗忘了讲解要点和内容。

3 设计融电子教案与传统教案于一体的新型电子教案

目前有很多计算机软件都可用于制作电子教案, 如Authorware、Flash、方正奥思、课件大师及Frontpage和Powerpoint等, 前四者功能强大, 主要用于制作专业水准较高的多媒体课件制作, 后两者功能相对简单, 易懂易用、快速方便。对于多数大学教员, 制作电子教案的目的只是用于教学, 所以在选择电子教案软件时, 要考虑软件的简单、快速、高效性。Powerpoint2000不但简单易用, 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模板、自动版式、动画效果、声音效果、幻灯片切换方式、动作按钮、超链接等, 使教师可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图文并茂、影声齐备的幻灯片教案, 是我们大学教员制作电子教案的首选软件。

在使用Powerpoint2000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一些功能, 可在电子教案的基础上融入纸质文件教案的内容, 不仅使教案方便实用, 也简化了纸质文件教案的制作。在制作幻灯片的界面上, 幻灯片下方是“备注”栏, 由于“备注”栏在放映幻灯片时并不出现, 所以常常被我们忽略或视而不见。实际上我们可以利用“备注”栏填写纸质文件教案的一些内容和注释说明, 如解释内容、欲举的例子、欲提问的问题、重点难点、版书内容和每一张幻灯片的讲解时间分配等。然后把幻灯片与“备注”栏一起打印, 就可以作为实用性的纸质文件教案。在打印时, 首先在“打印内容”栏选择“讲义”, 然后在“讲义”栏选择每页打印幻灯片的张数, 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每页打印4或6张幻灯片;然后再在“打印内容”栏选择“备注页”, 即可把幻灯片内容与备注内容一起打印。这样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上半部分, 而教员的教案包括上下两部分, 把幻灯片和要讲的注释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对该张幻灯片要强调的部分、要阐释的内容和举例等清楚有序, 一目了然。不仅如此, 在实际上课时, 我们还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轻松实现在教员的电脑上同时显示幻灯和备注内容, 而学员的大屏幕上只显示幻灯内容, 看不到备注内容。

4 扩展Windows桌面到另一台监视器上

把Windows桌面扩展到另一台监视器上, 实现教员的电脑显示器上可以观看“备注”栏的内容。设置步骤如下:①在连接了外部显示器或者投影仪的情况下, 在桌面上点击右键, 选择“属性”, 点击“2”号屏幕, 选中“将windows桌面扩展到该显示器”, 同时设置适当的分辨率。单击“应用”。②打开PPT课件进行幻灯片放映前的准备工作, 点击幻灯片放映, 选择设置放映方式, 点击“显示演讲者视图”, 单击确定后就完成了设置。③开始放映幻灯片, 点击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 或者直接按“F5”。两者的区别是, F5从头开始放映, 而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是从当前幻灯片开始往后放映。⑤其放映的结果是教员在计算机显示器上看到的内容, 包括了大纲栏、幻灯片栏和备注栏全部内容。大纲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的文本大纲, 其中列出了演示文稿中每张幻灯片的页码、主题以及相应的要点;幻灯片栏主要用于显示、编辑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详细内容;备注栏主要用于为对应的幻灯片添加提示信息, 对教员授课起备忘、提示作用, 非常便于教员进行课堂讲解。针对这个视图, 演讲者不仅可以看见每张幻灯片的预览, 还可以知晓下一张幻灯片的大致内容, 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备注”的内容, 从而可以把握好讲解的内容与时间。而在实际播放演示文稿时学员在投影屏幕上只能象以往一样看到幻灯片栏中的内容, 而看不到大纲栏和备注栏中的信息, 因此不影响学员的视觉效果, 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员的授课效果。

5 设计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电子教案

目前, 现成的医学类课件很多, 就医学来说, 有“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和“卫生部医学CAI课件”系列, 还有各类医科院校自己制作的电子教案, 应该说, 这些教案都是花费了很大气力制作成的, 甚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都很优秀。但是每个教员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若把这些电子教案完全照搬、直接拿来用于自己的教学, 肯定是不合适的, 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经验和科研水平。而且照搬来的课件的内容、深度、重点难点的阐述等与本校医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往往不一致, 对不同层次的学员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 每个教员都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和经验, 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设计出一个针对性强、目标明确、信息量大的医学电子教案, 肯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对教案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反思, 也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在讲解幻灯片时, 可能有的幻灯片讲解拗口、不顺畅或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因此课上要及时记录, 课后要反思和总结, 改进和优化教学,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要制作出满意的电子教案和讲好每一堂课, 不仅要求我们教员有高度的责任心, 还要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对其专业领域知识作出深入思考, 惟其如此, 才能达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才能满足学员对学科知识的渴求。

参考文献

[1]裴建明, 王高峰, 张晓东, 等.浅谈生理学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2) :38-39.

重视学情,设计最佳教案 篇9

一、复习 (温故而知新)

二、课题引入 (必须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三、指数函数的概念

四、底数a>0且a≠1的探究

五、指数函数y=ax (a>0且a≠1) 的定义域和值域探讨

六、辨认指数函数和非指数函数

七、求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八、指数型函数及其定义域, 值域

九、用计算器求简单的指数函数值

但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深知这些内容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 因此, 我将第八项指数型函数及其定义域、值域的内容删去, 保留其他内容。对于第九项的内容能否来得及上, 我心里确实没有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中引出数学问题, 引起学习需要,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因此, 我在制作课件时, 为了形象、生动地得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特意去请做拉面的师傅慢慢地做拉面, 而我用数码摄像机将做拉面的全过程拍下来再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当拉面师傅由一根粗面条拉动一次并合上时, 得到2根面条;再拉动第二次再合上, 得到4根面条……如此反复拉下去, 学生自然而然得到拉面条的次数x与拉出面条根数y的函数关系y=ax。由此, 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绳子, 要求每次剪绳子时, 总是从绳子的中点剪断, 那么剪了5次后, 剩下的那根绳子的长度是原来绳子长度的几分之几?很快, 同学们得到剪绳子的次数x与剪到最后那根绳子的长度y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函数的形式:y=ax (a>0且a≠1) , 得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烹饪专业的学生只对专业技术感兴趣, 对数学学习既怕又恨。这样的实例导入, 学生很容易接受, 从中得到并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 这与他们所学的烹饪专业有很大的联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陡然上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从技术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 这是我这节课成功的地方。

但是, 在开始复习提问学生时,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很差, 大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初中教育阶段所规定的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也由于我对学生学习基础情况估计不足, 几乎是在我自问自答的情况下, 勉强地完成了复习内容, 耽误了很长时间, 以至于这节公开课的计划教学内容:用计算器求指数函数的值没有讲完。当然, 我随机应变地将课进行下去——课堂小结。这节数学公开课从设计安排, 精心编选例题、练习题, 到课件制作, 我花费了许多精力, 认为这节课十拿九稳能取得优秀课的评价, 但由于我对学生学情估计不足, 使得这次公开课只取得良好的评价。

反思一:对学情的深入了解、分析, 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效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建构。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中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知识的程度, 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而我在对学情的了解不充分情况下, 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正确回答我提的问题, 必然导致教学目标达不成, 更谈不上有效教学。

反思二:在实际教学中, 教学进度的快慢、教学内容的取舍,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数学分层教学目标与训练》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完成“指数函数”的教学还要完成“会用计算器求指数函数的值”的内容, 因为这也是统考的要求, 所以我不敢轻易放弃, 只能赶进度, 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后几个班教学情况的比较, 我体会到无论课改如何进行, 因材施教的原则还是要坚持。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根据教研室的要求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 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总之, 在数学教学设计中, 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班, 运用各种方法, 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 重视学情, 研习学情, 才能选择最佳策略, 设计最有效的教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地设计课堂教案,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后反思,重视学情,最佳教学

参考文献

[1]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

[2]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次教学目标与训练》上册.南京出版社.

《山地的形成》教案设计 篇10

高一学生对山地、大陆漂移学说及板块构造学说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前一节课学生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内、外力作用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变化很缓慢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需要运用地理的理性思维才能正确判断背斜、向斜构造,从而在实际中得以运用。在初中及高一上学期地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褶皱山和断块山的概念、形成及其基本特征,可以就实际问题正确判断出背斜和向斜,并能合理解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2.通过实例剖析,学生能描述出火山的成因、构成及其规模。

3.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能说出山地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形成、地形特征,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学生讨论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山地的类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褶皱、断层的判别及其影响。

2.山地怎样影响交通。

难点:1.正确判断出背斜和向斜。

2.分析褶皱、断层图,总结其基本特征。

四、教具

多媒体、苹果果皮。

五、教学方法

案例法、归纳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师:同学们好,相信我们大家以前都见过很多山,在小学、初中时也学习过,芜湖也有很多山,那么你们知道的山有哪些?

生:赭山、天门山……

师:很好,下面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然后找一位同学来谈谈看完这些图片之后的感受(用课件展示芜湖天门山、黄山等的图片)。

生:高大、风景好……

师:不错,地球上有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山脉,构成了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景象。为何会形成这么丰富多彩的景观呢?下面来学习这节内容。

(意图:图片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教学】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的地方平坦开阔,有的地方又是千沟万壑。基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力作用是根本,形成了地表形态的雏形,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外力作用又使之变平。我们刚刚看的那些山,形态不一,这说明影响它们形成的因素是不同的。按照成因,我们把山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在学习这些山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到底何为褶皱、断层。

【承转】教师拿出备好的果皮,向学生演示:用手将果皮向中间挤压时,果皮会弯曲;向两侧使劲拉的时候,果皮会被扯开(边讲课边进行演示,并强调挤压的方向)。

【讲解】讲解褶皱、断层的相关概念和形成(用手演示)。

(意图:借助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将抽象的知识细化,学生一目了然,对其来龙去脉把握得很清楚。)

师:首先来看褶皱山。大家看图对比能发现什么?

生:右边岩层变弯了。

师:对,岩层在挤压作用下会弯曲变形,这就要把这节课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其实就是地壳运动。正如刚刚所讲,在强大的挤压下会形成褶皱,褶皱的一个弯曲就称为褶曲。这些褶皱岩层构成的山体就是褶皱山。

(意图:两幅图片形成对比,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褶皱及其基本特征。)

师:世界上有很多褶皱山,比如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天山、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其形态不一,有的绵延数万里。对此科学家用板块构造理论做出了合理解释,即地球上的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个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处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就会断裂形成裂谷、海洋;相碰撞,就会弯曲形成褶皱山系。

师:其基本形态是……

生:背斜、向斜。

师:那什么是背斜和向斜呢(教师用果皮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承转】教师绘出背斜、向斜示意图并讲解分析。

师:它们在形态特征上有何差异?(教师一边讲一边引导)刚形成褶皱时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那么是不是一定是这样呢(擦去背斜顶部,在向斜上添加一部分)?

师:各位请看,前面我们学习到的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现在刚好反过来了,背斜顶部形成了谷地,而向斜顶部形成山岭,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风、流水……

师:不错,这确实是多种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在张力作用下较松软,因此易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底部在压力作用下岩性坚硬,难以被侵蚀,而成为山地,这就是“地形倒置”现象。这种地形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所以不能单从外貌来进行判别。

师: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背斜和向斜呢?

地壳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而且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性质不同,因此早期形成的岩层较老,晚期形成的岩层较新,如课本图49,不受外力影响时岩层下老上新。背斜岩层是中间新两侧老,向斜则是中间老两侧新。因此不管岩层怎么变形,都可以根据岩层的新老状况来判断出背斜和向斜。

(意图:层层导入,循序渐进,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将抽象的内容加以细化,学生容易接受消化。)

师:那么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意义何在?相信在这之前我们大家也都了解了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分布情况,它们主要分布于疏松、有孔隙的岩层中。大家在图 411中尝试画出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分布位置。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讲解】背斜顶部的岩层在张力作用下易破碎,不适合修建水库,它天然呈拱形,适合开挖隧道,因此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背斜;向斜顶部岩层结实,不易侵蚀,藏水好,适合建水库。这些判别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意图:注重理论知识实用化。)

【承转】师:刚才讲到岩层会发生弯曲,那大家再想想,如果给岩层施加很大的张力会怎样?

生:断裂。

师:对,张力也可以使岩层断裂,从而形成断层。

【承转】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师:观察可知,若断层的位移方向是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地貌或在附近形成新的地貌;若是垂直为主,则相对下降的那块岩体就会形成谷地,相对上升的那块形成山岭,这种块状山体就是断块山。

如图413就是我国五岳中的华山,它是典型的断块山,位于秦岭北部,相对上升的那部分岩体形成了华山,而相对下降的就形成了渭河平原。

【承转】师:华山给我们的感受是高大险峻,那么类似的山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呢?

生:黄山、泰山……

师:不错,大家回去可以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山也是断块山。

【承转】我们学习了这两种类型的山后,再来看看有关火山的形成。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教材P75思考几个问题。

人民网2013年8月11日讯:印度尼西亚官员10日说,该国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到海滩上,导致5人死亡,其中包括3个大人和2个小孩。报道说,罗卡滕达火山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东2000公里,于10日凌晨开始喷发,2000米高的岩浆和火山灰四处漫流。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海滩,导致人员死亡。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曾于2010年底喷发,当时造成350人死亡,25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重大。

问题:火山成因、结构和规模。

【讲解】 教师讲解火山。

(意图:通过一则火山报道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承转】通过学习,我们对了山地的类型及其成因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及交通呢?

分组讨论:教师给出两幅图片(平原地区和山区交通布局图),学生对比分析,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山地对交通的影响。②山区主要运输方式。③山区修路要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山地会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和布局;由于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小,先修建好公路然后再修建铁路,以公路为主;公路一般沿低地分布,之字形延伸。

师:其实上面第二幅图是老师家乡的图片,以前我们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步行好几个小时,很辛苦的,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刻苦学习。下面我们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几种地貌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以及它们的特征、如何识别,重点学习了褶皱中背斜向斜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其基本特征,更要会灵活运用。之后我们学习的是山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地形影响一个地区的交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有的特别贫困的地区连公路都没有,可以想到他们生活多么艰难,所以大家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勤奋学习,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奋斗。

(意图:小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实例分析、教师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拼搏的激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上一篇:青软实训第一阶段总结下一篇:禹州市工商局四举措加强格式合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