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共8篇)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篇1
考研人如何择校择专业
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是很重要的,选择专业重在看学校特色,导师实力和个人情况。
首先,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个人兴趣、社会需求和竞争程度。想想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对什么专业了解最多,对哪方的研究领域最擅长,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选对了兴趣专业,备考过程中才更有动力,以后读研学习期间也更充实。
其次,在确定好转业后再选择报考学校。而选择学校时也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a. 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和实力选择质量稍高的学校,而判断一个招生单位质量如何可以从该院校在该专业领域的地位,导师的名气、学术成就,该学校(单位)在近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等来综合评判。
b. 考虑今后毕业想工作的城市和对未来的期望。如果想留在京沪这种大城市,选择当地的院校更合适,一来这些城市的部分院校质量较高,二来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对这个城市了解更深,在当地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找工作也会更方便。
c. 在备考初期如果几个学校实在难以抉择,可以先就公共课和几所学校通用的专业课书籍复习,等到8、9月份各院校招生简章发布后,就培养方式、招生人数、历年复试分数线、报录比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后再选择。
最后,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后,接下来就是购买相关书籍开始复习了。如何获取报考院校和专业的参考书目及复习经验呢?
a. 因为这个时段院校考研招生简章尚未发布,所以最好参考前两年的招生简章购买相关书籍,一般变动不会太大;
b. 对于不公布参考书目的学校,可以在相关考研论坛和院校BBS上搜寻相关信息,很多考上的前辈都会分享个人的考研经验,并列出一些实用的参考书目;
c. 加入一两个考研交流群和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交流,也能收获不少有用信息;
d.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报考院校和专业本科学生的教科书,对于了解该专业大致框架也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说明。相信各位考生会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方面有一定的思路和认知。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备考的过程中更清楚地朝着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最后,祝愿大家复习顺利!
中考择校:择专业比择校更重要 篇2
已有明确的文理偏好的学生,可以现在开始选择文理。提前选择有利于专长的培养,比如师大二附中就因此培养出了文科状元及其他优秀的文科人才。从另一层面讲,专项人才的培养,一般都融入了更多的素质教育理念,例如文科实验班会有更多机会到各地体验民风、阅读历史,出自己的专著。
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专业比选择高中更为关键和重要,这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特长培养。所以选择专业应趁早着手。今年,新开的几所特色班,是大家很好的选择,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择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考研生应该如何择校 篇3
因为你从哪里读研你的人脉关系就在哪,也有的人说先定专业,然后定学校和地区。
这就要求你问问自己以后是否想从事该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在这个专业领域有所研究
当然,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到底什么才最适合你呢?
小编认为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考研?因为混学历证书?因为高薪资待遇?因为以后攻读博士?等等......
如果你对于你为何考研有了答案,那么选择学校方面也就有了倾向。
如果你想单纯要一个学历,可以选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学校读研,比如B区211(国家线比A区学校低十分左右),或者A区的双非院校中的非热门专业,或者相对冷门的专业的好点的学校(每年都招不满人),如果你想在某专业领域有所研究,并且有了大体方向,可以根据专业的大学排名去每个学校研究生院看一下招生简章并且看一下导师信息,看看有没有自己想要研究的领域.......然后了解一下你的目标院校压不压分,这很重要,如果压分严重,有可能这一年的努力就要白白浪费了,参考今年宁夏大学,为了抢好生源简直是疯了。
在此之上一定要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校,我见过有很多基础不好的同学把目标定的很高。说实话这样一年成功的概率很小,因为跟你竞争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比你基础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当然也有成功的,但是据目前数据统计,是少之甚少。如果说你的意志坚定,一定要考上某个专业某个学校,在基础非常差零基础的前提下。可能得做好二战甚至三战的心理准备,当然一战上岸皆大欢喜,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实在太优秀了。基础很好除外
选择好学校有好的资源和平台,导师都是业界大牛级人物,教学资源加人脉资源可想而知,你的就业可能就是导师一句话的事情,你的文章可能就是老师稍加指点的事情,你的同学也都是非常优秀,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是如果你想要这样的资源和平台,你备考过程中要比别人更加努力,就像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赛跑,你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冲线一百米,跟你同一起点的同学可能就是冲线五十米,在同样的时间内你要比他多跑五十米,可想而知如果不努力你拿什么比他多跑五十米,除非可以延长时间......
哲学上说要用辩证法看问题,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得想想要比别人多付出什么。
考研择校如何正确利用大学排行榜 篇4
一、可以参考 不可迷信
大学排行榜来自民间机构,权威性和科学性有待商榷。考生在升学时可以将大学排行榜作为择校参考资料之一,但切不可作为唯一依据。众多排行榜都是以一套评 价体系来衡量所有高校,其评价指标也多侧重于科研及大学的综合实力,容易忽视大学的软实力。一句话,志愿填报有风险,参考排名需谨慎。
二、手中不止一份排行榜
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榜单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网大教育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海交大“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和武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参考几份排行榜有助于全方面了解大学。
三、选择合适自己的指标
不同考生的考分、考试类别(文科或理科等)、专业兴趣和就业倾向各不相同,应有所取舍和侧重。如果你打算从事科学研究,可以关注科研实力指标;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专业,不妨多看看学科排行数据;若你有志于出国深造,可以留意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篇5
北上广历来是考生争夺的热门地区,尤其是北京和上海,汇聚了中国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文化精英。考研其实是自己大学甚至人生的重新再次选择,若是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三跨”考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竞争非常激烈的地方,你要是具有非常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人脉,那么选择北上广去拼搏一下还是可行的。但是除去众所周知的大学和名气在外的学府,有些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二线城市和二线大学也是考研的同学们的可以考虑的。
酒香还怕巷子深
有些大学的名字匪夷所思,但是其地位和水准真心强大,甚至有些王牌专业的实力已经可以和国内的顶级大学相匹配。
位于江苏的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太湖无锡的江南大学,名字听起来有点类似于民办学校,但是其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和工业设计专业享誉全业界。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再者无锡作为江浙沪地区非常重要的工业重镇,有着丰富的企业资源和人才氛围。在无锡这样的城市,受到南京,苏州,上海的辐射,对于未来的职业人生规划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类似的大学有南京的河海大学,西安的长安大学。真心觉得名字这个东西很唬人,其实这些大学无一不是211教育部部属重点院校。
城市≠学校质量数量
广州深圳两座城市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的重镇,论打工者和外来淘金务工人员的数量,这两座城市认了第二第三,估计没有城市敢认第一。作为广州一个近代史有着特殊地位的历史文化名城,仅仅有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屈指可数的几所211985院校,所以以后想要进行博士深造的同学可以斟酌一下。如果你已经跨过了珠江,想攀登学术的.喜马拉雅山,在僧侣多粥少的羊城,其难度可想而知。历来中国的南方城市重商轻文,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和稀薄的学术气息。不用说和北京西安,南京这样的传统高校林立的城市相比了。估计就连天津,大连这样的城市的高校的数量和质量也敢和广州叫板。而深圳更不用说了,城市已经跻身超级一线城市行列,外企的进驻,城市的发展规模也是无可匹敌的。但是仅仅一所深圳大学和整个繁荣的经济氛围完全不成正比。
天津大连厦门这样的城市,一方面竞争肯定要比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更为的宽松,一方面院校的选择也是非常充盈的。天津的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甚至天津财经大学都是非常优秀的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都是非常值得选择的。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经济政策非常向天津的滨海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倾斜。天津有着众多的外资银行的进驻和外国企业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北方经济重镇和轻工业中心,同学们值得一搏。类似的城市还有苏州(苏州科技大学),宁波(宁波大学),厦门(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都是非常好的院校和具有巨大城市潜力和就业前景的城市。
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传统的中国的考研区域划分就是ABC三个区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试金石和晴雨表。三区就和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被众多考生嫌弃偏远山区。近年来,中国考研的区域划分成为A区和B区两个区域。B区当中的南宁,作为我国东盟经济的重镇中心,作为西南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力的发展空间的。有著名的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学校的门类非常全面。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海南大学。一边旅游,一边读书,也是一种惬意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做西藏民族学院的高校竟然位于西安的咸阳。所以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择。那些有心想在考研上有所作为,但又苦于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笔者觉得完全可以选择一个非常安全的适合自己的定位的学校。不要好高骛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 “我叫红领巾”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篇6
【关于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34所自主划线高校 | “985工程”院校 | “211工程”院校
北京(26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10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河北(2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4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共1所)
广西大学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8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篇7
名校偏爱名校推免生,这似乎已经成了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言明的一条规则。的确,我们也可以看到,名校的招生名额,有大半背推免生所占据,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不是名校,不是保研,就没机会读名校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早在教育
名校偏爱名校推免生,这似乎已经成了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言明的一条规则。的确,我们也可以看到,名校的招生名额,有大半背推免生所占据,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不是名校,不是保研,就没机会读名校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早在20教育部就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
但这对于二三本高校的考生而言,还是然并卵罢了。
一方面,考研大军浩浩荡荡与年俱增,考研报名人数177万,比20增长约12万人,打破了自起报名人数两连降的走 势,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一些名校的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学硕),在硕士招生总名额中,推荐免试生占比颇高,甚至有的专业全部招生名额都放给 推免生。
中国人民大学20经济思想史招生目录上显示招收6人,但统考生只有2个名额,其中4名为保送生,其报考难度可想而知。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年录取21人,其中11人为推免生。南京大学金融学为2015年录取30人,其中13人为推免生,20录取28人,其中10人为推免生。
再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金融学只接受推免生。
名校偏爱推免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直到今天,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是重在做学术、搞研究。虽然专业硕士已逐渐占据半壁江山,但大学以及大学教授的观念还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术能力依旧是他们对学生最单一的评价和期许。大部分本科生报考研究生的动机并非为了学术,而是为就业镀金,以备将来找个更好的工作或是延迟就业,这些统考生就成为导师眼中的“目的不纯”者。如此,推免渠道似乎是保证招到更为优质和更为合适的学术生源的唯一办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汪方华曾对比推免生和统考生后发现,不管是个人的科研能力,还是眼界视野,推免生都要略胜一筹。“211”和“985”名校走出来的推免生在本科阶段经常参加一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会更有灵性和相应的学术底子。
输了第一步,后面就都输了吗?
985/211出身是保送到名校的第一道门槛,甚至在统考调剂中,不少学校做出了双985/211的规定:即要求本科来自985/211院校,第一报考志愿是也985/211院校。
很多人将这点称之为“院校歧视”。但事实上大学本科四年,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眼界、视野、性格、综合素养等养成的`关键时期。这四年,你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陶。“211”与非“211”高校最核心的区别就是环境氛围与高校的学风。就目前国内的状况而言,没有人能够否认 “211”高校的环境氛围要比非“211”高校的稍微好一些。
如何从“优中择优”?这是高校在招生中普遍的立足点,而211/985也就成为他们最干脆利落的判定标准。
在每年的研招中从来不乏这样的声音:一些重点高校在招录研究生过程中211/985推免比重过高,实质上是剥夺了其他院校、社会人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客观上造成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既然那些推免生如此优秀,为何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加统考公平竞争?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篇8
2018医学考研择校:四川大学华西医学
院概况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在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创建的仁济、存仁医院;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医科,将其作为教学医院。1937年抗战爆发,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内迁成都,与华西协合大学联合办学办医;是时,华西坝大师云集,名家汇萃,盛况空前。1938年7月,组建“华大、中大、齐大三大学联合医院”。1946年,华西协合大学新医院在现址建成,简称大学医院或华西医院。
1950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1953年,华大经院系调整为四川医学院,医院更名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社会资源投资建设,公立医院管理运营的探索实践;业务上,上锦院区作为华西医院及其学科的延伸,医疗、教学、科研与华西医院本部实行一体化运行管理,所有从业人员全部由华西医院选派,制度、标准、规范、流程均与华西医院一致,医疗水平质量和华西医院总部完全一致。
教学方面,华西临床医学院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学府和高等医学教育的国家级示范基地。学院起源于1914年华西协合大学医科,是由美、英、加等国教会完全按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建立的医学院,毕业生除授本校学位外,同时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西部最早授博士学位的学院之一。1988年,获卫生部批准办临床医学7年制,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办临床医学8年制。
学院现有高级职称专家836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 11名、博士导师180名、硕士导师321名。拥有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1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近年主编出版教材169本,其中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8部;在教育部2008年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临床医学排名全国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诗圣杜甫留下千古绝句的万里桥头,华西人坚守“关怀、服务”之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之精神,遵循“厚德精业、求实创新”之院训,高扬“为祖国奉献、为事业创意、为团队进取”之核心价值观,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科学发展,象诗圣吟颂的那艘万里船一样,冲出夔门,奔向大海,向着更高远的目标,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推荐阅读:
考研如何正确选择专业09-09
2018考研:你的专业课复习计划如何?这份值得借鉴!07-08
考研择校11-19
2018法硕考研择校解惑篇11-10
政治考研如何利用大纲08-08
如何准备心理学考研07-07
大二学生如何备战考研呢07-15
如何确定考研报名成功07-30
如何进行考研分数的判断09-13
跨校考研如何获取信息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