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值得杂文随笔

2024-12-17

人间不值得杂文随笔(通用10篇)

人间不值得杂文随笔 篇1

小七下凡的时候,仙婢悄悄说

你千万不要爱上凡人,凡间的男子都很势利

千万不要让他们知道你是神仙,被知道的话,肯定就缠上你了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你玩儿差不多了就回来,晚膳你父皇要来

小七在凡间被一个皇子看上了

皇子说:小七,这是东海的珍珠,送给你,虽然不如你的眼睛闪亮。

小七嫌弃,东海龙王每年上贡的可比你这个大得多。

小七说我不要这个。

皇子大惊,这个女人好清新自然不做作。

皇子带小七去看园林,皇子说,小七,这是著名建筑家的鬼斧神工。

小七嫌弃,我们南天门的三生石都比这个好看。

小七说我对这个不感兴趣。

皇子大惊,这个女人好清新自然不做作。

皇子给小七吃荔枝,皇子说,小七,这个荔枝可是千辛万苦才送来的。

小七嫌弃,我们天上的蟠桃不比这个好吃多了。

小七说我不喜欢吃荔枝。

皇子大惊,这个女人好清新自然不做作。

皇子带小七逛庙会,小七蹦跳开心得像个二百斤的孩子。

这个灯也要,那个烤肉串也吃,烟花也看得很开心。

小七说我好喜欢庙会,我想天天在庙会玩。

皇子一连开了半个月的小庙会,都是府上的人假装商贾。

第16天的时候,皇子和小七在烟花下接吻了。

小七觉得这个皇子虽然很蠢,又很自大,还是很喜欢他的,可以托付。

皇子商量收了小七,小七问,你为什么不明媒正娶我?

皇子说,我看你无家可归,也查不到户籍,我的家庭不会允许我娶一个无权无势的女孩儿。但是我爱你,不会亏待你的。

小七一气之下,说,我他娘的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仙女!你居然说我无权无势。

皇子:别闹了。

小七:我说真的,你要提亲我可以带你去天上提。

皇子:你们神仙,是不是掌管人间命运。

小七:是的,不过不是我,是司命掌管。

皇子:司命和你熟吗?

小七:熟,是我大姐。

皇子:你和你大姐商量,让我当皇帝吧,我可以立你当皇后。

小七:皇后好玩儿吗?

皇子:好玩,可以天天看烟花,吃烤肉,逛庙会。

小七:行。

小七回到天上,找到大姐,说我想当皇后。

大姐大笔一挥改了司命簿,行,你去玩儿吧。

小七下凡后就偶遇皇帝,被娶了。

小七不开心啊,她找皇子,问他,你不是说当了皇后能天天看烟花吃烤肉吗,我没烟花看也没有烤肉吃。

皇子:我的皇后才能过这种日子。

小七:那我怎样才能当你的皇后。

皇子:杀了皇帝,我就能当皇帝,你当我的皇后,让你过想过的日子。

小七:好。

小七杀了皇帝,皇子成了皇帝。

小七:我想吃烤肉。

新皇帝:弑君妖女,拖下去斩了。

小七被砍了。

被砍了的小七抱着头回到天上,接上了头。

小七每天哭每天哭。

大姐看着不忍心,说不如你下凡玩玩算了。

小七说不要,人间不值得。

人间从来不值得。

那些值得怀念的杂文随笔 篇2

此时,乡间的那条小路攀缘着我的心。不规则的思绪,跟随了儿时奔跑的尘土纷纷嚷嚷。那时的天,真蓝。玩伴儿,嘻嘻哈哈就这麽奔跑着,呐喊着。跑过那片绿油油的油菜花田,直到白墙红瓦的校园门口时已经气喘吁吁了。教室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面孔,一副眼镜。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老师习惯的挑了挑鼻梁上的眼镜。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离不开启蒙老师的淳淳教导,而自问又给过老师什么呢?一日为师,终生为傅!

岁月易老,时光流逝。老师,这两个字却植入了我的生命之中。生了根,发了芽。逐渐的长成了可以造船的材质,等待着船体竣工之际去乘风破浪。

当风云季变的日子,所怀念的依旧是老师模样。坚守的那份热情,重复的擦掉我青春里那些缺点,然后用汗水铺垫我光明的未来。我想,用晴耕雨读这个词汇更加恰当吧!

一个讲台,一张桌子。一个孩子,一本书籍。朗朗读书声,穿越岁月的缩影。滋生出一个个成熟的果实,尔后光灿灿的,融入那位老者的眼神里。此刻,我站在接近星光的地方远望星辰。众星捧月,思绪却幻化了一缕青烟远远的飘去。

城市,若淬过火的铁炉。路灯立在斑马线的两边,静静的散发着微黄的光。延伸的马路,此时也延伸着模糊的视线。一个异国他乡的游子,一份牵挂的情绪。很久未能拜会老师了,若纸鸢般脱离了那双娴熟的手,随风飘荡而去。似这奔驰的汽车,穿行于时钟的嘀嗒里。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不知道是谁,清脆的歌喉自远而近,贯穿鼓膜,翻起脑海里那陈旧的记忆。思绪穿梭于昨日,那一脸模糊的慈爱。那是一缕短短的发,慈祥的脸。粗糙的教鞭挥舞着,口中不停的喊着:“那谁,注意看我口型”。

老师你好,你好老师。青涩的果子已经成熟,作为园丁的你,却依旧不曾放下耕耘。日以继夜的播撒,一腔热血浇灌着弱小的种子。任凭岁月的河沙磨平了你的青春,一颗赤子之心却未曾退缩。任凭风吹雨打,你却依然屹立。美好的回忆,美丽的你。

老师,是青春之中的序曲。每一个音符里都有你缓和的声音,在内心周流不息。任凭时月更替,不曾停止过。老师,又是一朝旭日。万道金光,照彻天地。对于老师,有太多的回忆。对于回忆,有太多的情怀。对于情怀,有太多的恋恋不舍。恋恋不舍的是那么一份关爱,关爱若子。

因小失大值得吗杂文随笔 篇3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店装修的很精致,开业仪式也很隆重,但平日里生意并不好。突然某一天准备去逛时发现,原来店面已经停业了。

前几日我去镇上买蔬菜、水果,合计金额八十块两毛,我问老板能不能便宜点,两毛钱优惠掉。老板问我:“你付现金还是刷支付宝?”

我说:“支付宝。”

老板说“如果是支付宝,两毛要收的,如果是现金就算了。”他这样讲,我就没再说什么了。因为没带现金,最后付款八十块两毛。

并非只有他一个老板是这样,自从手机可以付款后,有一部分老板对于几毛钱零头是不会主动去除的。

哪怕有时候在同一家店消费不少,但是几毛钱的零头还是照付。我们并非真的缺这两三毛钱,如果真那么在乎那在买之前就会砍价。

为什么有的人无论生意做多久仍然没赚多少钱,并且无法把生意做大?有时真不是ta不想,而是ta做不到。

会做生意的人,都很热情大方。他们懂得舍得这个原理,没有一时的舍哪来以后的得呢?

我有一次上街买菜,刚好看到有人摆摊卖枇杷。黄枇杷15元一斤,红枇杷10元一斤。我问老板能不能尝一个,他说随便尝。

我原本是不想多买的,但尝过后发现黄枇杷真的很甜,最后买了两斤。付钱时我顺口说了句“老板送两个哇”,老板真爽快一把又一把抓了红枇杷往带里装,好像枇杷不要钱一样。

我看着都都觉得他送多了,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爽快大方的老板。

老板说平时他老婆在这里摆摊,他偶尔替换一下。果然等我们买菜出来就看到他老婆在那里,我心里庆幸还好刚是他在,如果是他老婆卖的可能就没这么大方了。

会做生意的人总能让客户心甘情愿花钱,并且成为长久顾客。

老板说他基本上都在那摆摊,杨梅、枇杷、桃子、樱桃等水果他都卖。他的服务态度真的很好,人随和还大方,从那之后只要是去那条街,我要买水果就去光顾他的生意。

有些老板会给客人优惠一些或者去零头钱,或者会送点小玩意,这些小举措都是在给自己店加分。

(附两张当时买枇杷的照片,袋子装的是买的。玻璃碗里的枇杷是送的,拍之前吃了些还剩这么多)

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很多人做生意只看眼前,能赚一毛就一毛。我住的小区里有家水果店就是如此,某次我买水果,合计金额35块2毛钱,我说“老板两毛算了吧”。

她一副不情愿得样子说“水果很贵的,没赚你钱,都亏本的,那要不就算了”。

我是看着她家从装修到开业,之后又停业。她家开业期间我去过三次,之后再也没去过。因为每次像这种一两毛零钱,除非你说了她才不情愿的给你优惠那几毛钱,如果不说就照收不误。

一个店能否长久营业下去旁人是看得出来的,东西的质量、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老板这个人都与此有关联。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价格优惠的自然更受欢迎。

而另一家水果店不仅在小区开了很多年,而且每天生意都很好,我家的大部分水果都是她家买的`,对此我大致分析了几方面原因。

首先,老板服务意识强。每次有人去店里买水果,她都会很热情打招呼,这样会让顾客感受到尊重。

其次,老板的专业知识强。每种水果怎样分辨好坏她都知道,并且顾客在挑选的时候还会告诉顾客。即使你不在她家买,以后这挑水果技巧也用得着。

第三,人很随和。只要去她家买过两三次水果,她就能知道你大概喜欢吃什么水果了。等你一进门就告诉你哪个水果刚到的特新鲜。

第四,水果质量好。水果味道很正宗,不会像有些水果一样,看着是桃子吃起来像黄瓜,不甜不酸。并且价格会分两种,贵的水果质量当然好些,便宜的水果无非也就是个头小而已,或者是卖剩的,他会明确告知不欺骗你。

第五,大方。这也是重点哦,别说给你优惠一两毛钱有时候给你优惠一两块钱都常有。

这才是做生意,面面俱到,吸引客户很多新老顾客的关顾。

小区那么多家水果店,其实每家我都买过,但各方面比较下来,最后还是觉得她家最好。

同等价格的东西,我们不是比质量就是比服务意识,如果都没有,那肯定是不会考虑的。同样是花钱,当然更愿意花的心甘情愿。

有些人总是羡慕别人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其实ta人之所以能得到好评并且客源不断,只因为他们看的更宽更远。你诚信、真心待人,别人感受到的同时也会回馈于你。

长远目光,长远利益

小本生意上,看重眼前的几毛钱利益,无非也就失去几个客户而已。而育儿方面如果只贪恋眼前的利益,有可能毁了一生。

《伤仲永》的故事大部分人都听过,讲述的是有一个叫仲永的人,他自幼聪明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同乡知道后渐渐的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父亲看到有利可图,抓住了所谓的“商机”,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再让他读书。

长此以往下去的结果就是,仲永渐渐失去了天生的才能。他的父亲缺少长远的目光,没有给仲永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从天才变成了平常人的不幸结局。

只顾眼前利益,只能得到蝇头小利;目光长远,才能获得胜利的果实。

孟母三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为了让孟子能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最后搬至学校附近,孟子学到的都是礼貌相待之礼,这才放心。

她知道只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才是培养孩子成长和品格的关键。为了孩子能得到好的教育,不惜做任何事。

孟母的长远目光成就了孟子,而仲永父亲的短浅目光却毁了一个神童。

只有目光长远才能带来长远的利益,否则,只会让短暂的利益消失地更快。

不疯魔,不成活杂文随笔 篇4

我看着他,笑了笑,想到了当年被老爷捡回来的自己,大概也是这幅模样。

我只当少爷又一时兴致好捡个孩子回来,家中世代从医,自己又从小寻医问药,心自然是比别人善些。

却没想到,这一捡,却养在身边了,这一养,就是十几年。

我牵着那孩子去洗漱,小小的手,本该是最娇嫩的年纪,却被风沙作弄的如成人般粗糙。

婢子送来了少爷小时的衣服,一身玄色,极好的料子,却如将刀片穿在身上一般难过,不停地扭动着,一刻一刻也不得歇。

“怎么了?动什么?”我低头,声音不大。但那孩子却像听了个惊雷,猛的一抖。

“黑…脏…”孩子嘴里嘟囔着,一副怯怯的模样,见我皱眉,又赶忙转口道:“没…没什么。”

正巧来看孩子的少爷也听见了这句,笑笑,没生气,只让人给他换套白衣。

“现在干净了,可舒服了?”少爷蹲下来,轻柔的问他。

孩子点点头,眼睛却仍盯着地上不敢抬头看人。

“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摇摇头,街头的小乞儿,有人生没人养的,哪来名字这种东西。

“那你叫程霖,可好?”

少爷眉眼平淡,我却一下变了脸色,张了张口,终还是闭了嘴。

夜,老爷听说这件事也并未说什么。家中的独苗,又从小体弱多病,在医上又有过人的天赋,待人接物温和有理,这样的人,哪里舍得多责备什么。

时间慢慢,慢慢的走,久到我异乡来的喉咙都适应了恼人的梧桐絮,久到那年的两个孩子都长成了如小松般挺拔的少年。

夜已经很深了,铺子里静悄悄的,我懒洋洋的倚在柜台上拨弄着算盘。

“喝一杯?”程霖一身白衣,倚着门,手里摇晃着细长颈的玉白酒壶,昏暗的光映在他的脸上,像是带着笑,却又看不真切。

程霖自被少爷带回来就一直带在身边,吃穿用度皆像个小少爷,与少爷一同上学下学,和少爷一同每日关在书房里读之乎者也。当年的小乞儿,竟也和少爷一般的通晓医理。

不仅如此,两人的模样也越来越像,又时刻形影不离,一个总爱穿黑衣,一个总爱穿白衣,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一对兄弟。

“坐吧”我用下巴点点门口的板凳,程霖最开始个子小,又长得清秀会说话,一得空闲就总被少爷房里的姐姐妹妹的环绕着。但许是我是他进府里看见的第一个人,有什么事,他总爱来找我喝一杯。

“你说…影子是什么?”程霖大刀金马地在板凳上坐下,却小心翼翼地将白袍撩在膝上,不让衣角落一点灰。

我被他这一句颇具禅意的话慑的一愣,呆呆地指着他身后拖着那抹狭长的黑,道:“不就是那个么。”

他瞟我一眼,却不说话,盯着自己脚下的暗影,仰头灌了一口酒。

长长的眼睫毛在他的脸上打下淡淡的阴影,完全不同于以往嬉皮笑脸的沉静竟让我在恍惚间觉得,是少爷坐在这里。

我甩甩头,不知道刚刚是犯了什么癔症。

“你看,我像你家少爷么?”

我被他突如其来的问话吓的一抖,这小子,会读心?

见我沉默不语,他自嘲的笑笑,“一点都不像吧?我也晓得的”

话毕,他起了身,明明没喝多少,却向是醉了一般摇摇晃晃地向外走去,一身白衣在黑夜中格外的扎眼,清瘦的背影,说不出的落寞。

自那日起,程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原本是说什么都只穿白衣,现今却是说什么都只愿穿与少爷一般的玄衣。

还是时常与姐姐妹妹们打闹,却不如以往那样偷偷跑出去四处野了,闲暇时就同少爷一起关在房里,读书写字。

这一过,又是几个春秋。管事的大人换了几茬,少爷的病,也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重。

府中的大夫来了一个又一个,把了少爷的脉,却都是一样的难看脸色。扯上几句“要多调养”的鬼话,开一副温和的方子,待出了门再对老爷摇摇头,叹道:“准备后事吧。”

少爷也知道自己的情况,面上却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安慰着父亲和婢子。

程霖倒是因为少爷的病成了闲人,近日总抓着我玩“我像不像少爷”的游戏。

我负责府里的迎来送往,忙的脚不点地,他却总是能见缝插针的抓住我,让我品评一番。

刚开始我还有些闲心糊弄他,指出哪里不像的过分,到了后来却彻底失了耐心,一见他出现在我面前便毫不犹豫的开口叫他名字,不给他半分插科打诨的机会。

“程霖!你又作什么妖!”我正急着去接在门口等着的大夫,却在院门口突然被一个身着黑衣的人拦住,还不等看清人,我便气急败坏地开口斥道。

“平安,是我。”来人却不是副嬉皮笑脸的模样,黑衣虚虚的搭在肩上,背微佝着,面色苍白却眉眼温和,一双黑眸沉静如水。

这可不是少爷么,怎么会在这。

我顿时吓的三魂去了一半,小心翼翼地宛如对待玻璃人一般扶住面前的青年,问道:“少爷,你怎么出来了?那些婢子怎么也不看好您。”

“没事,就是想出来走走。”短短的一句话,却说的断断续续,刚说两个字便咳嗽不止,我看的心惊肉跳,生怕少爷下一口气就喘不上来了。

“您还是回屋歇着吧”语毕,我便要喊少爷的贴身丫鬟,却被一阵低低的笑声打断。

回头一看,身后的“少爷”,腰板笔直,眼神清亮,哪还有半分刚刚气若游丝的样子。

若是此时再不知道我是被骗,我可真是傻了。羞愤难当的大喝一声,便推开他向门口冲去。

中医没了法子,少爷便提议换西医。许是上天也不忍收去这么好的人,倒是真给找到一个能治的大夫。

金发碧眼,一副异邦人的模样。那个异邦人对着少爷一顿叽里咕噜,说是要把少爷带回国去治。老爷犹豫再三,但想到柜子厚厚一叠千篇一律的方子,还是点了头。

少爷因为语言不通,没带随从,丫鬟小厮一个未带,只带了程霖走。他走时笑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

我和众人在码头上遥望着他们离去的身影,忽然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明的感受,少爷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当初走时,约定的时间是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老爷没能熬过这三年,第三年秋末,便撒手人寰。我按着少爷在信中的指示,遣散了奴仆,卖掉了铺子,只留一个医馆和一个药铺,在这乱世勉强过活。

少爷回来那天,只有他一个人。

远远看去,人群里独他一副新式打扮,腰板笔直。脸色虽仍有些苍白,但却有了几分神采。

我抬手接过他的行李,同他絮叨家里的事,又问了问他路上的事。

他的话不多,却一直耐心的听着我说。

“平安”快到府上时,他突然打断我,“我这次回来,就是把事情安顿一下。拜祭了爹,我就重开医馆,继承祖业。”

“至于你……”他有些犹豫,“我无力再养着你,若是有想去的地方,便去吧。”

我怔住了,守着张家这么多年,还从未想过被打发走的这一天。我无声的苦笑,看着少爷眼中的无奈和愧疚,却突然像是被解放一般释然了。

我陪着少爷去了祖坟,听着他念“张家第238代子孙张承麟……”又陪着少爷去了医馆,带他一个个认识了医馆里的伙计先生。

然后他又陪着我,回了祖宅收拾行李。

我一直想去外面看看,看看革命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启程很快。不过一两天,我和少爷,便又站在了火车站。

不过之前是我接他,如今是他送我。

“少爷,我可以摸摸您的手么?”临上车前,我提出我此生最出格的一个要求。

那一刹,少爷脸上的温和笑意仿佛僵住了,眸子平静深沉,直直的盯着我。

半晌,他叹了一口气,伸出了自己的手。

白皙,修长,却不柔软。

“那么再见了,少爷。”我只摸了一下,未说什么,转身便上了车。

爱过,不后悔杂文随笔 篇5

但除非没心没肺,大多数人的高三都像是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初春的冰面上,太薄了,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就会跌进寒冷的湖水中,而且很可能没人搭救你。自己挣扎的滋味不好受,我体会过。

为了数学,我曾在下着大雪的冬天从家里跑到学校,也曾在最热的七月蹲在办公楼等老师。最难过的时候,什么安慰的话都不想听,打掉妈妈安抚我的手;冬天自己跑去肯德基买了甜筒哆哆嗦嗦地吃完还是觉得难过,只能在黑暗的楼道里大哭。最可怕的是,对数学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没有人能理解,每个人都说,没关系的,你只是努力不够,只要多做题,就没问题的。

要有多努力才能被认可?或者说,这个世界只认可站在巅峰之上,戴上了荆棘的王冠的人?有时,我们并非不够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或者是天分不够。

再说下去就要把怨妇气息散发全场了。

我想说的是,高考是个十年磨一剑的事,有的人磨成了锐不可当的绝世好剑,有的人磨劈了。但重要的并非磨出了一把怎样的剑,而是在磨这把剑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更加处变不惊,也学着自己一个人干掉千军万马。

千万不要说“数学滚出高考”“文(理)综滚出高考”这样的负气的话,即使说了也不要放在心上,骂完之后该学的还是得学,该背的还是得背。说这话是zhuangbility过了头,但是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用一门学科是否有明显的用途来简单粗暴地评判这门学科,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逻辑能力与心理素质是否提高。高中的很多知识点在高考之后我们就不会在接触到,但我不认为学霸跟学渣会有一样的思维方式。我知道很多时候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学生要给那些成绩不那么好的打工,但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是在学习中不断积淀的,内在的气质不能由奢侈品修饰。况且,高考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站,也有可能决定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在高三努力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高考过后,也该整理心情,向下一站出发。就跟谈恋爱似的,我们爱过,吵过,没有谁对不起谁,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向往更好的未来走去,能成,那是造化;掰了,也别后悔,谁也甭说谁,毕竟轰轰烈烈、气壮山河地爱了一场,谁不敢爱?最牛逼的不是爱过,而是爱过,不后悔。但也别纠缠,前边风景挺好的,咱慢慢儿看,一个人走下去的勇气也有一部分是来自前任的,在继续走的过程中显现出的坚韧不怕死少根筋的品性也多少是前任锤炼出来的。

咱跟高考也风雨兼程地走了这么远,不后悔就行。

不抛弃不放弃的杂文随笔(定稿) 篇6

曾经认识的一小撮人会在这些日子里,偶尔记起短暂的出现,好像夜里的昙花,但每每都被我遇上。每一次遇见,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或许只要看到他们的脸,就能想起曾经的岁月,自己高傲的心。再见到一小撮人,他们都几乎没有变化,没有变的俗气,功利,还是执着富于感染力,甚至他们的容貌还好似从前,不曾有多少改变。你不得不重新爱上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只是相遇的日子短暂,愚钝如我只短时间地停留在那些美好上,然后,是继续地放任自流。。

岁月轻狂不自知杂文随笔 篇7

“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影片娓娓道来的香港往事,让人温暖,也让人心疼。当看到父亲当掉戒指露出深深戒痕的手,当看到他们在台风中奋力撑住屋顶,当看到那被树枝划伤的触目惊心的血痕,只为儿子墓前有一颗可以遮阴的树。

“做人,总要信”。这句台词总让我想到港剧里经常出现的“做人,最重要就是开心啦!”任达华和吴君如饰演的夫妻,即使生活不易,依然可以感觉到满满的爱意。看到吴君如居然没有喜剧的出戏感,大概就是好演员的区别吧,虽然没有搞笑的戏份,却保留了她的伶牙俐齿和积极的心态。把六七十年代港人的坚毅,勇敢,温情和乐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只要你放弃你心爱的东西,把它全部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你就可以和你的亲人重逢了。”剧中的奶奶和小小的罗进二讲到。进二偷来的所有东西给哥哥,可是岁月偷走了哥哥的全部。剧中有首插曲 My invincible brother 好温暖。

剧中其实真的有好多好听的插曲,收音机里传来的I wanna be free, 进二哼着这首歌想念哥哥的时候很动人。

I wanna be free/like bluebirds flying by me/like the waves out on the blue sea/if you love me has to tie me/don’t try me /say goodbye/I wanna be free/don’t say love me say you like me

可是剧中每次到这里就停住了,一定要找来听完整,因为后面真的好听。

街边邻居一起吃饭时的 the neighborhood dinner,还有片尾李治廷唱的“岁月轻狂”,水一般的少年/风一般的歌/梦一般的遐想/从前的你和我/手一挥就再见/嘴一翘就笑/脚一动就踏前/从前的少年

志不同不相为友杂文随笔 篇8

一句话,就把昔日的情分撇得一干二净,多么干脆,多么直截了当。

很多人都是因为“道不同”选择了离开——因为各种观念都有所冲突,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只是互相折磨,于是其中一人主动断绝了这段关系,冷淡淡,轻飘飘,不留痕迹,悄无声息。

可我也有过这样的朋友,明明现在无话可说,生活也相去甚远,他们还是静静地躺在列表里,备注万年不变。看到他们,就会勾起很多回忆,原来这个人曾在我生命中出现过。

可也有不少的人,慕名而来,冷淡而去。初识谈笑欢,再见已茫然。见到我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模样,接受不了真实的我,走了。

我也多希望我不记得他们。但是,我的记性并不差。我记得清楚,记得我们相遇的时候侃侃而谈,互相欣赏,为什么渐渐地到了后面,就再无话可说?

就像我以前也不知道,自己的洒脱,其实是对另一部分人的无情,就像我以前不知道,原来活在世上,要想得到长久的和平,就要包容理解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存在。

别把我的世界当作一个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你不喜欢我,不应该一开始就来招惹我。

我会生气。我不是没有自己的骄傲与自尊。

青春不散的杂文随笔 篇9

我们有愿望,从年少到年老,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那就是青春,青春可以肆意张扬,青春也可以润物细无声,内藏心中,不动声色。

曾经,我的青春是如此肆意妄为,毫无畏惧,回忆里都是无畏的张扬,因为我年轻,因为我快乐,我从没想过未来是什么。而现在,陷在回忆里,一样是满满的青春味道,却早已没有了青春的那份激情,只能用淡淡的回忆来品味,品味残存的青春,不散的永恒。

多年前,我们一样年轻,我们一样快乐,我们一样享受着青春带来的不羁。我们一起疯狂,一起努力,一起走在未知的路上,也从不学着回头。因为一路还很长,人生还很久。

但时间如沙漏般不断流走,一张张年轻的脸,慢慢经历岁月的洗礼,渐渐没了往日的朝气。每个人在经历不同的岁月轮回,家庭的痴缠,抚育孩子的艰辛。早已忘却了我们来时路上许下的青春诺言。我们有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却独独忘了,内心最初的梦想。丢了青春的其实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虽然没有人能对抗时间,但是我们依然能守住自己的梦想。

还记得的年少时的梦吗?还记得我们一起嬉戏玩闹的朋友吗?还记得青春里蠢蠢欲动的爱情吗?还记得我们为了什么而努力吗?

时间一晃,我们已然中年,面对渐渐老去的脸庞,越走越远的人生,越来越近的终点,我们是否还会去想昨日的一切。每个人都说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忆,没有时间陪伴,当我们走入人生后半生的时候,我们还要为了忙碌去忽略更多有意义的事吗?

当青春已经散去,当初升的太阳变成了夕阳,当我们再也回忆不起小时候同桌的你,当我们再也没有时间好好相聚,我们是否还会感觉青春依然存在?

我闭上双眼,往事一幕幕,如潮水般汹涌,星月斗转,我回到了年少的画面,那个被我扎破轮胎的少年,那个我曾经暗恋过的男生,都浮现于脑海。那个年代,是最有画面感的,因为我们会无所顾忌的做很多一生都不会去做的事,很多人也会为此付出代价,但一切都还好,因为这才是青春真正的状态。

再见了,青春,我们来生还会再见。

以梦为马,我们不孤单杂文随笔 篇10

此外,大批学生升入三年级,步入小学写作最困难的过渡期。家长和孩子面临突然间高难度的写人作文,陷入集体的焦虑和恐慌中。而我,作为他们的作文老师,自然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抚慰家长的焦虑、帮助孩子顺利过渡。除了高强度上课,还得给各种焦虑的家长送去慰藉,分析孩子的写作问题,再送去一份心灵鸡汤。

于是乎,在第二周紧锣密鼓的工作结束后,我这个“超级女战士”终于瞬间坍塌,感觉整个人被掏空,躺在沙发上,一句话都不想说,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思考着人生。大睡一觉,次日醒来,依然无精打采,生无可恋,一切的激情随风而散。恰巧,邹先生因工作的临时调整,不得不赶上午的高铁外出。目送他远去,转身红了眼眶。空荡的房子里,只剩我一个,一头埋进被子,呜呜地哭起来。巨大的空洞在心底蔓延。

忍不住给邹先生发去信息:“为什么,为什么你不能在我身边,我真的好无奈好无奈,不想看到你像个客人一样,在家呆几天又出去。我真的恨死了恨死了你的工作。“

又是同样的桥段,邹先生无奈的发来信息解释:“我知道你难过,但是我必须得出去呀,我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经常要出差,要奔波。”

“那你不能换一份工作啊!我是真的,受够了这种三天两头分别的日子,刚刚温存了几天,一个电话,你就不见了。“大声哭,仿佛能哭掉所有压力和无奈。“你知道我的梦想的,你知道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自己导演的几部作品。我必须朝梦想出发,尽管我也舍不得把你一个人留在长沙。”

“梦想,梦想,能不能不要再提你的梦想,你的梦想深深伤害了我!你的梦想让我总是孤单一人。你的梦想让我什么都要一个人承担。“

“要不,你把长沙的事业放下,来上海,反正姐他们都在上海呢。“

“不,我不会去。长沙,也有我的梦想。“我不再无谓挣扎,举目无亲,躺在床上,任凭无力感一点点吞噬自己。

是啊,我们都有自己的坚持,为着那遥远的梦想,不肯妥协。

邹先生的电影梦

与邹先生结婚两年,一路见证他为梦想,排除万难,砥砺前行。工作原因,这两年,我们聚少离多。他们的工作,要随时听候调遣,天南海北,到处飞。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节目组一声令下,得立马飞身前往,外出工作,有时几天,有时十几二十天。因此,这两年,长沙南、黄花机场成了我的常去地,多少次,含着笑,接他回来,多少次,流着泪,送他归去。

还记得有次,傍晚送他。开着车,驱驰在机场高速上,我坐副驾驶,良久,车内一片沉默,谁也不做声,只有音乐声淡淡流淌。天渐渐暗下来,夕阳隐去最后一丝余晖,只留一抹淡褐色在天边。路边的灯光已经亮起,昏黄的,氤氲着淡淡愁雾。高楼上的白炽灯,稀稀疏疏,在黑暗中格外明亮。一盏盏明灯从我眼前晃过,再也压制不住离别的悲伤,泪水无声低落:“傍晚百鸟归巢,人们都匆匆往家赶,而你,却要去远方。”邹先生紧紧握住我的手:“没事,很快就回来了哈!”那晚,一个人在机场,坐了很久很久。这样的离别,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了,只是,这次之后,邹先生再也不让我送他,独自打车去机场,独自奔赴他心之所系的梦想。

去年八月,邹先生痛下决心,暂停工作,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学习一年。做这个决定,一家人极力反对,婆婆和公公不解,严厉呵斥:“你不能去啊,把她一个人丢在家里。她每天工作那么忙,在身边好歹也能帮点帮忙。再说,你们十月份就要举办婚礼,到处都是要花钱的时候,你不工作,哪来的钱?”我虽能理解他的对梦想的执着,也支持他的行动,可一开始,还是有诸多抗拒的:“我不是不支持你去进修学习,我也觉得学习是好事,但是,你能不能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丢下工作去学习?今年,我们买房、结婚,积蓄都已经花光了,还面临房贷、车位贷……你可以把学习这件事暂缓两年,等我们都稳定了,轻松了再去,我一定举双手赞同。”他的朋友劝说加压迫:“我们的项目才起步,正需要你的时候,你去学习,我们怎么发展?你要么全心全意投入一起创业,要么完全退出吧。“多重压力下,邹先生毫无妥协,坚定地执行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他的决心打动了公司,公司决定继续保留职位,并每月给他发放基本工资。就这样,他靠着公司发放的基本工资,每月按时还房贷,房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刻苦学习,每日泡在图书馆,蹭各种大咖的专业课程,参加学校话剧演出,偶尔还要接受工作的调遣,通宵达旦拍摄。期间,经常充满欣喜地跟我分享他学习的收获,以及他在专业领域的新知。我,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满心羡慕。羡慕他有那样的勇气和魄力,放下一切,沉下心学习提升。

今年七月,学成归来的邹先生,有了许多新的想法。他的导演梦更加清晰可触 ‘并为此付出更多实际行动,每天至少看两部电影,边看边研究每部电影的结构;电影专业的书籍,看了一本又一本;自己动手写起了剧本,故事情节讲给我听时,我竟误以为是某本小说,兴奋地让他推荐给我看。前几日,只身赴上海,参加一个全球的电影交流会,现场的国际友人被他的坚定的梦想震撼,愿在他寻梦的路上给与无条件的支持。虽然,梦,还遥遥无期,但我坚信,邹先生定会凭借毅力和学习的精神,一步一步,迈向心之所属的那片天地。

因为心中的那份炽热,无论严寒酷暑,无论离别多苦,邹先生始终坚守在上海,等候时机。

我的教育梦

上学时,最怕历史,每到历史课,便感觉唐僧在耳边念经,嘛哩嘛哩哄,催人睡。胆小的我,不敢越雷池,只能强忍着无聊,捱过如年时光。那时,总在心里想:“他年我若为师,定要做个无人不爱的老师。“于是,老师讲课,我便在台下记录,老师的何种行为深受喜欢,何种行为被深深厌恶?这个知识点,如果我是老师,会如何讲。一堂课下来,零零总总几十条。只可惜,零落年深,笔记本遗失,若保存完好,今日再看,定是宝贵财富。

毕业后,如愿成了小学老师,但那时,离一个人人都爱的老师相差甚远。面对五十几个调皮的小生灵,本性温柔的我,却偏被要求严厉。终日琐碎的杂事让我无心备课,钻研教学,学生体会不到乐趣,我也感受不到快乐。这,好像不是我梦想的教学。不,我得改变现状,鼓起勇气去追逐。于是,辞职,搬离学校,另辟天地,创造属于自己的领地,可以按照我理想的模式教学。

万事开头难,前期,阻力重重,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获得了自由。不再成天机器般的忙碌,无暇思考,无暇阅读和学习。前期生源不够,无人问津,却收获了大量自由时间。于是,阅读、外出学习、拓展人脉、开拓视野,系列行为彻底颠覆我的教学思维。我开始懵懵懂懂地了解各年龄段孩子们的喜好,开始逐步走进孩子心灵,成为一个小有影响力的老师。

后来,开始从事作文教学,前期“埋伏“在专业的作文教学机构,边工作边学习。一周七天无休,只为把专业的知识带给孩子们。努力加上本身的文学功底,使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成长飞速,许多孩子闻声赶来,报名参加我们的作文班。再后来,许多老师也趋之若鹜,纷纷向我们求取作文教学之道。现在,不到开学,生源即满,家长提前半年开始抢名额。儿时小小的梦想基本实现,本该满足,安于现状。

可是,在我一头扎进“写作教学”领域,不问回报地付出与钻研地过程中,梦想也被一点点喂大。当我因个人精力有限而残忍拒绝更多想要拜师的学子,当看到低年级的孩子上完课后对写作深深热爱的模样,当检阅孩子们一篇篇充满创造力的作品,当目睹学校作文教学的“简单粗暴”,80%的学生写作热情被生生扼杀时,我心中的那团火焰总会在沉寂过后,热烈地燃起。总有一个声音在暗处响起,继续努力,有朝一日,把所有实践过的好课程推广出去,让千千万万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学好写作。

暗处的声音给我力量,让我无惧风雨,迎风前行。管理经验匮乏的我们,冒着风险组建了第一支教学队伍。带领老师们从教学初探,到深入钻研,阅读、阅读、再阅读,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后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在分析过众多作文教材利弊后,我们决定自己做一套最适合学生的教材。我从没想过,这是一条不归路,一旦启程,就没有回头路。2015到现在,每一学期,都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在教材的研发上。每完成一稿,心想着,下期再也不改了,就按这方法反复教,学生就足够写出优秀作品了。可,每实践一课,每多读一本专业书籍,都会有更多新奇有趣,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融入。于是乎,第二年,教材全部翻新,从头再来。耗尽脑力完工时,又会暗下决心,下期,绝不再改,用老教材,既熟悉又不需再耗心力。偏偏,实践的过程中,新的灵感不断外涌。不把这些灵感记录下来,传达给更多孩子,对不起老天爷对我如此的宠幸呀,那么重要的灵感交由我来传达,我怎能“偷懒”。于是乎,第三年,教材推翻,再次回到起点……第四年、第五年……漫漫长路,往往复复。

许多人不解,为何还要亲自教学?为何不开放加盟?为何不培养老师?我总说,时机还不够,沉淀还不够,只希望,当我向外界推广,为人所用时,我们的内容真正能成为“真金白银”,经得万方锤炼,百般检验,能够真正帮助到更多学生和家长,而不只是沦为商人赚钱的工具。

说实话,面对团队培养的挫折,面对教材翻新的重担,面对商机的诱惑,有时也会心有动摇:为何要苦苦坚守?坚守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何不直接加盟一个品牌,现成的教材、现成的课件,只需要照着教案上课就行,轻松加愉悦,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腾出来培养老师、招生,赢取更多利益。两全其美,成人成己的事情,为何不做?思来想去,终于一点点认清真相:如果我们以“利益”为驱动去做事,最终会被带往万劫不复的深渊,害人害己。在教育行业这么多年虔诚坚守,是因为,这是能给社会带来的价值,能帮助到更多孩子与家长的事业。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当你能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你就拥有了价值感和归属感。

邹先生不止一次提过,让我去上海,在姐姐的帮助下,重起炉灶,这样我们就不必长期异地。每一次,我都斩钉截铁地回复他:“我不会去。我的目标还未达成,我不会弃团队而去。”我,亦有为之坚守的梦。长沙,是梦想的起源地,我要在此扎根。

上一篇:第一季度重点项目建设总结表彰会议讲话稿下一篇:2015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