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帽趣》

2024-09-24

大班音乐游戏:《帽趣》(精选12篇)

大班音乐游戏:《帽趣》 篇1

设计思路: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大多数时间里,游戏和音乐经常各自存在出现着,一提起音乐就想起唱歌,歌表演,对于游戏,那可是激发了孩子爱玩的天性,我觉得把游戏渗透进音乐,会让孩子更轻松、愉快地接受。

帽子作为音乐游戏的主要道具,也是平常最常见的,选一首简单的节奏型音乐,让孩子跟着音乐打节奏,然后变成传帽子,各个环节的规则由浅入深叠加,游戏中学到知识和本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2、感受音乐动静交替的旋律,在游戏中体验节奏的变化;

3、喜欢参加音乐游戏,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一开始的基础型节奏,“请”往右边;

2、出现的“大明星”及时拉着好朋友到中间跳舞;

3、引导幼儿大胆创编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1、音乐《乐器大联欢》;2、明星帽六顶;3、小凳子26把;4、幼儿25名。

活动过程:

一、创编舞进场,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场(2遍音乐);

2、引导幼儿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3、围圈坐下。

二、游戏开始,并逐步累加游戏规则;

1、带领幼儿随音乐用手打节奏。

师:“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右手,我们开始做游戏了!

把你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右边小朋友腿上,现在你的手放在谁的腿上,待会就拍他的腿。”

2、随音乐打节奏。(1遍音乐)

三、出示一顶明星帽,进入游戏,(请出大明星跳舞)

1、引导幼儿把拍腿的动作改成传帽子,教师做示范。

2、再随音乐传一次。(1遍拍腿音乐)

3、增加难度,在头上传帽子。

4、随音乐试一试。(1遍拍腿音乐)

四、请出“大明星”跳舞。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师:“拍腿的音乐一停,帽子在谁头上,谁就是我们的大明星。”(拍腿的音乐一停,按暂停。)

2、播放下面的音乐,请幼儿感受音乐的不同。

引导幼儿说出后面的节奏比较欢快。

3、累加游戏规则。

师:“这段欢快的音乐就请大明星到我们中间的舞台上为我们跳舞,可以跳自己喜欢的动作,也可以和别人不一样,最后摆一个好看的造型!”

五、“大明星”再找朋友

1、“大明星”一出现,可以戴上帽子拉着自己好朋友一起到中间的舞台跳舞,创编舞蹈。(朋友不限,但速度要快)(一遍音乐)

2、出示一顶明星帽。(一遍音乐)

师:“我们现在要传两顶明星帽了,会有两位大明星出现,这两位大明星在欢快节奏一起来时,快速去找好朋友,并拉到中间舞台跳舞,最后摆个好看的造型。”

3、又出示两顶明星帽(传四顶)1遍音乐。

4、再出示两顶明星帽(传六顶),连续完整两遍。

六、结束游戏。

教师小结。

大班音乐游戏:《帽趣》 篇2

设计意图

“三人套圈”是一个传统的民间音乐游戏, 如何将老教材引发出新意呢? 我尝试将游戏音乐转换成风格迥异的《舒曼—儿时情景—梦幻曲》, 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 让幼儿在开放的活动过程中自己去看、听、动, 自主探索、发现套圈的新方法。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 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柔美舒缓。

2.发挥想象, 用不同的形体动作探索套圈的多种玩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会玩“三人套圈”游戏, 音乐《三人套圈》《梦里水乡》《舒曼—儿时情景—梦幻曲》, 用电脑大屏幕展示的人体造型图。

活动过程

一、随乐复习“三人套圈”游戏

1.师:我们一起来玩“三人套圈”的游戏好吗? 和好朋友找一个空地站好。

2.播放《梦里水乡》音乐, 引导幼儿随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乐曲的柔美舒缓。

三、老游戏新玩:花样套圈

1.教师表演, 幼儿欣赏。

师:刚才的游戏换成两个人能不能玩呢?我和陈老师两人玩套圈的游戏。

引导幼儿思考: 两人玩和三人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音乐不一样:原来的音乐很欢快, 现在的音乐很柔美;动作不一样:原来的动作快而有力, 现在的动作轻柔缓慢;玩法不一样:原来是三人玩, 现在是两人玩) 。

2.观看人体造型图, 随乐模仿。

师:说到造型, 老师这儿有一张动作图, 看看你最喜欢哪几个漂亮的动作, 然后听着音乐学一学。再想一想, 除了这些, 你自己还能做出哪些动作。

3.两人游戏, 教师指导。

师:你们能不能两人玩套圈?

要求:自由想象随意发挥, 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示圈圈来套同伴身体。引导幼儿思考:两人玩套圈游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4.讲解提升, 揭示难点。

讨论:音乐这么柔和舒缓, 动作应该怎么样。

师示范:看老师的手 (展开时优美温柔) , 还有我的脚 (很轻, 跨一条长长的线) 。注意:套的人在动, 被套的人做一个很美的身体动作保持造型。

5.两人一组, 尝试游戏。

师:每人找个好伙伴玩两人套圈的游戏。

教师请最佳搭档表演。

6.三人一组, 自主游戏。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再增加一个好伙伴, 三人在一起怎样玩花样套圈。

师:刚才你们这个三人组是怎么玩的呢? (请最佳搭档表演)

7.教师套圈, 幼儿观赏。

师:你们想看老师玩三人套圈的游戏吗?

引导幼儿思考:看三位老师玩套圈游戏, 感觉美不美, 美在哪里。

8.四人游戏, 快乐有趣。

师:想不想老师和你们一起玩套圈游戏?我们三位老师看到哪组跳得最美, 就悄悄地分别加进去, 变成四人玩套圈游戏。

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增加到5人、6人一块儿玩行不行。

建议幼儿在游戏时间到表演区尝试玩套圈游戏,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 我充分考虑到以下三点:

1.转化音乐风格, 创新游戏内涵。我选取的《舒曼-儿时情景-梦幻曲》, 具有抒情风格和幻想色彩, 从而将老游戏的欢快热烈转化为柔和舒缓的风格, 创新了游戏内涵。

2.转化游戏动作, 享受表现之美。首先是教师表演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思考:新游戏与老游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然后从借助图像学习到听音乐自主练习, 这一转换, 为新游戏的开展作了铺垫。接着, 幼儿两人自主游戏, 寻找初次玩新套圈游戏的感觉, 并引发讨论:到底做什么样的动作才跟音乐相匹配。紧接着, 教师不失时机地揭示难点:手要随着音乐尽量伸展, 动作轻柔优美舒缓;脚要跨出一条长长的线, 慢慢的轻轻的。最后, 教师及时退位, 让幼儿自己来不断实践听音乐造圈、套圈、解套的动作和玩法。

大班音乐游戏:花鼓娃 篇3

《花鼓娃》游戏的音乐选自于安徽《花鼓灯》成品舞《打谷场上》片段。《花鼓灯》是淮河两岸,安徽境内颖上至蚌埠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花鼓灯的男角统称“鼓架子”;女角统称“兰花”,俗称“包头”。在《花鼓灯》的音乐中,锣鼓点子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可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尝试。

为了让幼儿了解《花鼓灯》的艺术形式,掌握《花鼓灯》中独特的音乐风格,我们在大班开展了《花鼓娃》音乐游戏活动。活动将《花鼓灯》的舞蹈和民间游戏《老虎棍子》相结合,在欣赏花鼓灯舞蹈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学会表演兰花花和鼓架子的舞蹈,利用“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点子节奏玩《老虎、棍子》民间游戏。通过此活动旨在帮助幼儿感受和表现安徽民间艺术《花鼓灯》热情奔放、刚劲柔美的艺术风格;建立与同伴协商合作进行比逗游戏的团队协作意识;体验舞蹈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学会玩《花鼓娃》游戏,感受安徽民间艺术《花鼓灯》热情奔放、刚劲柔美的艺术风格。

2.学习掌握“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点子节奏,能在锣鼓节奏中玩《老虎、棍子》的民间游戏。

3.学会协商合作进行比逗游戏,体验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花鼓娃》音乐节选自花鼓灯成品舞儿童舞《打谷场上》片段。

2.欣赏过《花鼓灯》舞蹈,并学会跳《花鼓灯》舞蹈。

3.课前预知幼儿《老虎、棍子》的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复习《花鼓灯》的舞蹈

1.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跳《花鼓灯》舞蹈中兰花花和鼓架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花鼓灯里的女孩叫什么?(兰花花)那男孩呢?(鼓架子)兰花花是怎么跳舞的?谁来表演?(兰花花跳舞,灵巧、柔美)鼓架子是怎么跳舞的?谁来跳一跳?(鼓架子跳起舞来要刚劲有力)

2.集体复习跳《花鼓灯》舞蹈。

师:那现在就请兰花花、鼓架子们一起来跳《花鼓灯》舞蹈。

二、学习掌握“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节奏

师:我们安徽的《花鼓灯》音乐可有趣了,用了很多的打击乐器演奏。今天,我带来了一段《花鼓灯》的锣鼓音乐,一起来听一听吧。

1.听锣鼓节奏的音乐。

师:在这段音乐中,你们听到锣鼓声了吗?锣鼓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2.跟音乐,老师示范唱念锣鼓节奏“咙咚锵、咚锵依咚锵”。

师:现在我要唱念锣鼓节奏,你们听一听,听到了什么?(学念“咙咚锵、咚锵依咚锵”)

3.再次倾听教师唱念锣鼓节奏,听一听锣鼓节奏中有几个“咙咚锵”?

4.请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念一念,确认有4个“咙咚锵”。

5.由慢到快带领幼儿练习唱念“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节奏。

三、示范《花鼓娃》游戏,介绍《老虎、棍子》的游戏规则

1.两位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师:今天要用这个锣鼓节奏,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请你们看看。我把我的鼓架子(助教)也请来啦!我们要一起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花鼓娃》。

(1)第一遍游戏。(老虎吃鸡)

师:唉!我们这是在玩什么游戏啊?(《老虎、棍子》的游戏)谁赢了?(老虎)我在锣鼓节奏中念到哪个字时变了老虎?

(2)第二遍游戏。

师:我在锣鼓节奏中,咚锵依咚锵的最后一个“锵”字时变出了游戏中的角色。(帮助幼儿确认,在最后一个“锵”字变出了《老虎、棍子》游戏中的角色,为后面游戏规则做铺垫)

2.介绍《老虎、棍子》的游戏角色,提炼游戏角色的基本动作。

(1)师:游戏中,都有些谁?(老虎、鸡、棍子、虫)

在这个游戏里,老虎吃鸡,鸡吃虫,虫拱棍子,棍子打老虎,其他都是平局。

(2)幼儿唱念锣鼓节奏,逐一变出各角色动作。

师:我们也来变一变。想变成什么?(老虎)

那我们一起来变一变老虎。(老师唱念锣鼓节奏“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由快到慢,由不跟音乐到跟音乐)

(3)幼儿跟锣鼓节奏音乐,自选角色变出动作。

师:这一次,你们自己想好一个角色,跟着锣鼓节奏我们来变一变。

(4)幼儿站起加马步蹲跳,跟音乐唱念锣鼓节奏,练习《老虎、棍子》的游戏两遍。

师:现在请你们站起来变一变,在变之前我们还要逗逗对方。为了增强气势,我们可以加上马步蹲跳。

师:锣鼓节奏中有几个“咙咚锵”?(4个)

我们的马步蹲跳要合上锣鼓节奏,跳几下?(4下)

四、幼儿尝试用“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节奏玩《老虎、棍子》的比逗游戏

1.请两名幼儿尝试比逗。(幼儿能准确掌握锣鼓节奏,进行比逗游戏)

师:哪个兰花花和鼓架子想来比一比?(教师根据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如有:没有注意合锣鼓节奏,能否同时变出角色动作)

2.集体练习,两人一组,玩比逗游戏。(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提出要求后,游戏两至三次)

师:谁赢了?给自己欢呼一下;输的小朋友,没关系,我们再来比一比。

五、探索分两队比赛的玩法并完整进行游戏比赛

1.个别幼儿尝试完整游戏。(舞蹈加比逗游戏)

师:这次我们要加上花鼓灯的舞蹈比试比试,增强我们的气势,小兰花花要跳出什么样的感觉?(柔美的感觉)鼓架子要跳出什么样的感觉?(刚劲有力的感觉)

现在,比赛正式开始。首先,邀请兰花花队和鼓架子队各出1名队员进行比赛。

2.尝试多人为一队完整游戏,体验团队协作意识。(游戏3-4遍)

师:现在我们两队各增加一人,变成了两个对两个比赛,这样比怎样定输赢呢?试一试吧。

(情况一:宣布输赢。)

(情况二:有一队或两队出现,出的角色不统一。如:兰花花队中,有人出老虎,有人出棍子,造成无法评定输赢)

师:比赛暂停,讨论为什么商量好了,还出现出的不一样?

师:你们是怎么商量的?有没有商量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师: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有什么好办法呢?

师:小结:在今天的比赛中,一个人比赛和几个人为一队比赛时,谁更容易取得胜利?(一个人比赛容易)是的,多人为一队比赛时,我们要学会商量合作,意见一致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获胜。

教学自评:

大班音乐游戏《花鼓娃》的教学活动,以学习“花鼓灯”鼓点节奏为主线,将传统的“花鼓灯”舞蹈和民间游戏“老虎杠子”融为一体,巧妙地找出幼儿学习传统艺术和民间文化的支点,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民族民间作品,感受民间舞蹈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快乐和谐的韵味,体验民间游戏中团结协作的快乐,这也正是幼儿园音乐活动所追求教育目标之一。

在活动的环节设计上,采用了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每一环节设计的内容都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回忆“花鼓灯”舞蹈特点为完整舞蹈表演做准备;学习鼓点节奏为比逗游戏做准备;个人比逗游戏为探索团队比赛做准备,将学习的内容层层叠加,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获得经验。

对幼儿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采用幼儿自主尝试、教师梳理提炼,由浅入深逐一解决。比如:幼儿学习分两组比赛时,由于协商意识不强,动作不统一,造成无法评判输赢,教师将该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发挥主动性,通过多次比赛结果失败,找出“共同协商,统一行动”的好方法,来达到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自我学习的品质,同时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合作取得胜利带来的快乐。

附:花鼓灯舞蹈动作说明

(兰花花)1—2小节:双手兰花指,胸前曲肘,右靠步,肘部动作为左低右高,头向右侧倾,出右跨。以上作为一拍一次,左右交替共四次。

3—4小节:碎步后退,双手体侧绕臂摆动。

(鼓架子)5—6小节:双臂胸前曲肘,双手握拳,拳心向下,夹大臂颤动,左右腿交替上抬,一拍一次,共8次。

7—8小节:双手叉腰,碎摇头,同时二位蹲跳,(马步蹲跳)一拍一次,共8次。

(鼓架子和花鼓娃)9小节:双臂由体前交叉由下至上,经头顶上方至体侧打开后直立。

(兰花花)10小节:A、B:双手曲肘体侧握拳,同时碎步原地跑。

C、D:右弓箭步,左手胸前按掌,右手头顶托掌,头部看右手方向。头部动作由内向外转头两次,一拍一次。

(鼓架子)11小节:E、F:双手曲肘体侧握拳,同时碎步原地跑。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三人套圈》

二、活动目标:

1、探索三人套圈的玩法与规则,学着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2、能根据歌曲边唱边做游戏,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歌曲录音,贴画,《三人套圈》教师现场示范

四、活动过程:

1、让幼儿和大家分享结伴游戏经验。

师:最近,老师发现大家特别喜欢和朋友一起玩游戏。提问:你和谁在一起玩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你和朋友的游戏,叫什么名字?玩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

小结:老师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今天我要和我的朋友来玩三人游戏,仔细看看是怎么玩的。

2、教师先唱一遍,然后教唱儿歌,讲解歌词大意,引发幼儿的创造力,把自己和同伴的名字替换到歌曲里面去。

3、教师发给幼儿贴画,要求幼儿将贴画贴在左手上,告诉幼儿三人一组,伸出双手两手交叉。两个人将贴标志的手放在下面。一个人带标志的手放上面,并且强调每次套的时候要抬起最上面丽着的两个朋友的手套另一个朋友的头,这样大家都套在一个圈里。

五、《三人套圈》歌词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做羊肉泡馍,感受A、B段的结构和不一样风格。

2、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分主角扮演游戏中的厨师和小老鼠。

3、感受陕西方言的乐趣,在游戏追逐中学会竞争。

【活动准备】

1、音乐

2、课件动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展示课件动画,教师讲故事

今日,陈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老鼠学厨》。

小米是一只蓝色的小老鼠,平时在老鼠部落中无法发挥它的才能,只能担当“毒性检测”专家,而它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厨师,可是它的家人不理解也不支持,同时他也会经历来自人类的各种困难,一天,幸运的它偶遇一位好心的厨师,让他有机会实现这个梦想,厨师教它做的第一道美食就是陕西的特色美食《羊肉泡馍》。可是小老鼠第一次学厨,厨师为了让它很快的学会,就编了一首儿歌:熬、熬、熬高汤,掰,掰,掰小馍,切,切,切牛肉,煮,煮,煮泡馍,撒撒撒调料,撒撒撒香菜,撒撒撒葱花,羊肉泡馍做好了。

二、熟悉乐曲旋律,配合动作感知A段音乐

1、教师提问:羊肉泡馍是怎样做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请看看厨师是这样做的吗?

3、播放A段音乐,教师示范。

4、师:你们闻闻我做的羊肉泡馍香吗?你们和我一齐学做羊肉泡馍吧!师幼一齐跟随音乐做一遍。

5、师:你们学会了吗?我此刻是厨师,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三、感知B段音乐

1、师: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做羊肉泡馍心境怎样样?小老鼠也和你们一样高兴,可是它的心理还有一些顾虑,想明白他和厨师谁做的香?它呀!闻一下厨师的,闻一下它的,还是分不出,最终还是决定尝一尝,尝完厨师的泡馍后,用陕西方言夸了夸说:羊肉泡馍!聊咋了!

2、教师示范B段动作,幼儿模仿。

四、师幼主角游戏,完整感受音乐

1、教师扮演老鼠,幼儿扮演厨师,在座位上进行练习。

2、师幼主角互换,进行游戏。

五、“尝泡馍”的游戏

1、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教师示范当老鼠游戏。

2、反复游戏2-3次。

六、结束延伸部分

1、师:小老鼠还想继续学习我们的陕西美食,你明白还有什么吗?

2、请你们回家再搜集一些陕西美食,明天来给小老鼠教一教。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游戏教研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音乐游戏教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幼儿园学期工作计划为重点,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自身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备课、反思能力。改进教育实践,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二、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们班有42名幼儿,较中班而言,我班幼儿在音乐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孩子们对音乐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每次音乐游戏,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帮助老师布置场地,快速地分配角色,能踊跃地参与到各种游戏中。游戏为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幼儿能根据音乐进行集体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并大胆地表现自己;能用打击乐器,如:碰铃、三角铁、双向筒等打击出简单的节奏。本学期我也会根据纲要精神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三、教研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游戏活动,有较好的听音乐、看表演的习惯。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过程的快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较有表情地唱歌。喜欢自己唱歌和在集体面前唱歌,并注意使自己的歌声与集体相一致。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歌曲的内容编歌表演,学习为熟悉、工整的歌曲续编、改编。

3、按音乐的节拍和变化,做简单的上下肢结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随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在联想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和知识经验,改编舞蹈部分动作和做象征性动作。并能大胆地与人合作进行舞蹈。

4、学习并掌握双向筒、铃鼓、碰铃、三角铁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根据音乐的性质、曲式结构和乐器的音色,选择相应的节奏型和乐器为音乐伴奏。能集中注意力看指挥。养成良好的取、放、换乐器的习惯。

5、能从音乐中初步听辩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色的变化。感知和体验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的不同性质,在感受中能产生一定的想像,联想并有积极的外部表现。

6、培养幼儿的音乐常规习惯,学会听音乐做指令性的动作,如:休息、如厕。

四、教研措施

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所有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使幼儿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然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本学期结合我园现阶段工作的计划研究重点是:有效组织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教师业务能力。做为青年教师,我在本学期主要研究的是“音乐游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下是我在音乐游戏教学活动的一些组织方法和策略:

1、营造能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的氛围

音乐游戏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形式,只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音乐时间,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材料与活动,让幼儿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角色中,在音乐的熏陶下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进行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编歌词和动作。在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的同时促进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2、在教学中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首先是让幼儿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有关音乐的故事情节,从而在脑海中产生一定的感性材料,在游戏中幼儿才能将这些感性材料结合音乐的结构图特点进行加工,改组共同创编出游戏动作。

3、在玩中学

在玩中学,主要利用幼儿的好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一个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着极高的兴趣,对游戏规则进行探究。在这种玩中学的过程中,利用“顿悟说”的一种认识理论:猎人打枪,狼倒下后,时有所领悟,对情境的直觉结构豁然改变,领悟到:“猎人开枪,狼倒下后我们不能动,因为还不知道狼死了没有,一定要等猎人检查后,说大灰狼被猎人打死了以后才能动。”所以对这个游戏规则记得特别牢。

4、灵活,正确地使用示范方法

示范法对老师来说是示范,对幼儿来说是模仿。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供正确的、熟练、富有表情、能正确体现作品音乐形象的示范,供幼儿模仿,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但不能只让幼儿单纯机械和模仿,排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为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与众不同的天资,都有创造的需求,更不能排除幼儿对主体对元素的能动发现以及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组合能力。

大班音乐游戏教学反思 篇7

在这冬季来临之际,我们大班上学期最后一个主题《拥抱冬天》展开了。在这个主题里有一节大班音乐游戏《滑雪歌》活动,这个音乐采用了动画片《雪娃娃》的主题曲。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反复钻研教材,多次倾听这首音乐,寻找突破口。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关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幼儿在视、听、动、想紧密结合的音乐活动中努力获得“音乐耳朵”的能力,让幼儿感受乐曲优美、宁静的意境,使幼儿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编“雪花飞舞”和“小兔滑雪”的动作。因而他们始终沉浸在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愉快情绪之中,受到了音乐的感染和得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我认为这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

一、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来帮助幼儿体验乐曲的情感。

我从网上找到了一段《雪娃娃》的视频,通过让幼儿欣赏视频中的雪娃娃滑雪的场景,进一步感受雪景优美的意境和滑雪的快乐。有了视觉感受的前提,幼儿很快地从乐曲中听辨出音乐中所要表现的“雪花飞舞”“小兔滑雪”的情节,他们急切地诉说着“下雪了,下雪了”。从幼儿说话的内容以及他们神态中流露出的表情说明了他们已体验到了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二、以动作参与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表现技巧。

在欣赏A段音乐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雪花飘、雪花转、雪花和我一起玩”的情节。欣赏B段音乐时,引导幼儿回忆视频中雪娃娃滑雪的动作,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兔快快来,唱着歌儿来滑雪,有了朋友多快乐”等情节。然后我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表现出来的。使幼儿借助动作,理解音乐的表现技巧,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化解了难点,达到了预设目标。

三、以丰富的想象,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形象。

在幼儿初步熟悉了整个乐曲后,我就进一步让幼儿联系自己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玩雪的场面,边听音乐边想象。通过老师的启发,幼儿能根据音乐的展开,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想象,他们纷纷发言,讲述自己打雪仗、堆雪人等场面,从一个个丰富形象的动态过程中获得了音乐形象的感受。

四、带领全班幼儿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我让全体幼儿来参与表演,在表演中,幼儿都是主角,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伴着音乐,幼儿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教师作为一个指挥者,融入幼儿的活动中,音乐响起,幼儿两两一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随音乐舞动,雪花飞舞,优美滑雪,幼儿神采奕奕激情飞扬,个个都全身心的投入于音乐表演中。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感觉自己的准备有些仓促,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肢体语言不够优美,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活动时间没有控制好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改正的方面。

幼儿音乐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纲要》要求,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基础,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这节音乐游戏活动是我对音乐课的一次有益尝试。总的说来,幼儿能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目标完成较好。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逛公园 篇8

活动目的:

1、学唱歌曲,尝试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主题活动录音带大班2(秋季)1盒,录音机1台。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书《我们的城市》1册。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启发幼儿说一说双休日天气好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带自己 去哪里玩?鼓励幼儿大胆交流,互相分享见闻和感受。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逛公园》1至2遍,让幼儿说一说 自己听到了哪句歌词,歌曲里唱了什么,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2)播放歌曲录音2至3遍,让幼儿倾听,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鼓励幼儿跟唱,指导幼儿唱好歌曲中弱起后的重音部分。

(3)请幼儿翻看主题活动图画书《我们的城市》第26页,跟录音学唱歌曲,教师提示幼儿人物的出场顺序。

3、游戏活动。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开城门》 篇9

1.通过游戏,幼儿尝试用鼓点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节奏。

2.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让幼儿体验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腰鼓及鼓棒幼儿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音乐小屋》。

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回声游戏。

幼儿随音乐边敲腰鼓边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以前我们玩过回声游戏,今天我们用腰鼓也来玩一玩,好吗?那用腰鼓可以怎么玩呢?

幼1:教师敲,我们做回声。

幼2:我来敲,大家来做我的回声……。

师:好的,就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

教师合理采纳幼儿的方法,带领幼儿玩回声游戏,鼓励幼儿敲出不同的节奏型,丰富幼儿的节奏经验。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虫虫飞》教案 篇10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游戏玩法建议

幼儿两人一组,—人扮演壮族小娃仔,一人扮演虫子。

虫子游戏规则:蹲在椅子(草丛)前,双手肘收回在肩两侧做翅膀状,配合B段音乐做左看右看、迅速跳开躲的动作,尽量逃开娃仔的捕捉。最后一句爬音站起,快速飞回自己的小椅子(草丛),坐下就为胜利,被娃仔抓住为失败。

小娃仔游戏规则:站在对应的虫子藏身的椅子(草丛)后,听A段音乐做召唤同伴的动作,B段音乐与虫子动作匹配,配合音乐做左找右找,朝自己要抓的虫子跳动做抓虫的动作(因为开始他们就在虫子身后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跳动抓或逃,所以前4句基本不会抓住虫子),在最后一句爬音时,快速朝虫子飞的方向追抓,在音乐结束前抓到虫子为胜,虫子坐回位置就不能再抓。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歌曲内容,尝试分角色进行音乐游戏。

2、进一步理解壮语“叻呐哼嘹哕”的意思,体验游戏及合作的快乐。

3、知道在歌词“虫啊虫啊飞”时快速做“抓”和“躲”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边表演边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幼儿复习《虫虫飞》A段歌曲及动作,自然引入活动。

2、手指游戏《虫虫飞》。

(1)幼儿欣赏《虫虫飞》B段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了解歌曲中“虫啊虫啊飞”这句歌词是重复的。

(2)教师示范合作表演手指游戏

教师随音乐示范手指游戏,引导幼儿了解“虫啊虫啊飞”时抓虫子。

(3)老师扮娃仔与幼儿听B段音乐进行手指游戏。(4)两个幼儿一组分角色玩手指游戏,再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3、音乐游戏《虫虫飞》

(1)引导幼儿模仿小娃仔“抓”和小虫子“躲”的动作。

(2)教师扮演小娃仔,幼儿扮虫子,合作听A、B段音乐进行游戏。

(3)两个幼儿一组分角色听A、B段音乐玩游戏,互换角色再次游戏。

大班音乐游戏:《帽趣》 篇11

设计意图: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快乐的代名词,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要了解音乐、听懂音乐,必须从节奏入手。节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奥尔夫经典的节奏游戏《魔汤》能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步了解各类音符的时值长短。

结合我班实际,在开展主题活动《家乡美》中,我创设了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游戏《魔汤》,尝试着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将家乡特产以游戏融入趣味性的节奏活动中,帮助幼儿在具体的动作中、好玩的游戏中感受每种音符的时值,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身体是最好的器乐,活动中我利用幼儿对魔幻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更加专注、更加有目的地去玩节奏,而不是机械单调地学节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感受到节奏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念词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2.了解逐渐的减少念词部分是休止符的概念。

3.积极参与节奏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初步的节奏训练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空箱子;巫婆帽;披风;擀面杖;常州特产若干;纸板4块;奥尔夫音乐《欢沁》。

活动过程:

一、摸摸猜猜,模仿想象

宝贝们瞧,这是一个魔幻箱子,谁想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藏了什么?

二、练习魔咒,感受节奏

哦哟哟,肚子饿了,真想喝碗香甜可口的魔汤啊,走的急忘了带食材,美丽的常州有什么美味的特产吗?

1.了解部分常州特产食物。

2.集体念词,体验节奏。

三、分组游戏,探索节奏

现在,请小巫婆们围坐4个小圆,准备熬四锅魔汤啦。

1.介绍节奏游戏规则。

2.听魔咒玩节奏游戏,适当增加难度,知道休止符的概念。

四、共同游戏,快乐迁移

好美味的魔汤啊!喝的我都打嗝了,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1.玩123游戏。

狡猾的狐狸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跟随音乐玩寻找狐狸的游戏。

并知道在最后一句“狡猾的狐狸就是你”时逃离或追赶动物。

2.能够根据游戏角色斗智斗勇,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单圈中的位置变化,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思维挑战。

【活动准备】

1.手腕花;2.即时贴;3.圆圈。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T:在一个美丽的早晨,一群小动物要去森林里参加舞会,可是,舞会里混进了一只狡猾的狐狸,这只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T:哎呀,我刚才看到好多小动物,都躲到洞里去啦?小朋友们,刚刚狡猾的狐狸是谁啊?那这只狐狸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出现的?你们会说吗?那我来问,你们一起来说,狡猾的狐狸是谁啊?这次小陈老师不是狐狸咯,狐狸会是谁呢?我会想一个办法,只要你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狐狸是谁的,小动物们准备。

二、进入游戏

1.让小朋友做狐狸,并知道用动作和表情去隐藏自己。

T:这只狡猾的狐狸是谁啊?这只狐狸你是怎么发现的?还有我们看他手心里是什么?你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你就是狐狸?别的小朋友待会做狐狸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从动作上去隐藏,还有要从表情上,放轻松点,不要被发现了,那我们从动作上怎么隐藏这个标记?

2.有了这两条诀窍,狐狸说,看谁还能发现我。

好,全体起立。这次我们要在椅子前面玩,小动物们准备。(站在小椅子前面玩游戏)

3.这个狐狸很勇敢,音乐一停,他就去抓小动物去了。我发现这个标记他隐藏的很好,但是放在手心里太容易被发现了,这次我要换一个地方了,会放在哪里呢,好现在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找一个点子站站好,这次我的标记会放在哪里呢?小动物们准备。

4.我发现我们大五班的小朋友很会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一边听音乐还能去观察看谁是狐狸。所以我决定再难一点,这次不用标记了,那你们怎么发现狐狸呢?(表情)待会我会悄悄的告诉一个小朋友,你就是狐狸。我们再来试试看。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小动物们准备。

5.这次的狐狸是谁啊?我是什么时候告诉你你是狐狸啊?这只狐狸很聪明哦,有没有发现,他从表情上有点点紧张,但是一直在微微笑着,你知道她为什么要微笑吗?

三、单圈上交换朋友

1.你们这么聪明,我还要加大难度咯,你们想和更多的朋友玩游戏吗?看看我和沈老师是怎么玩的。(1遍)

2.我们是怎么交换朋友的?是在音乐的哪个句换朋友的?长长的,换两次。请两对好朋友来试试。(1遍)

3.你们会了吗?要不要来试试?和你的好朋友到圈上。准备好,看看你们会不会换朋友。(2遍换朋友音乐)

4.这次会了吗?会了我们再来完整的玩游戏。告诉你们哦,这次有两只狐狸啦,狐狸更多了,所以我们要更加仔细的观察。

5.现在想不想和两位老师再来玩一次?两名老师加入做狐狸。抓动物的方式是堵住洞口。

6.结束游戏。

上一篇:学生会内部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三年级禁毒影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