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2024-12-09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10篇)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1)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

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

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但交通线在欧洲部分

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2)美国

1、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由50个州组成,其中本土有48个州及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另外还有两个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国的主体(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2、美国的主体部分(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为落基山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境内的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与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群为世界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为的淡水湖。

5、美国的农业和工业都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6、美国的农业具有区域化的特点,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产量很大,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利用地图记住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7、美国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三大工业区中,东北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南部工业区以航天工业为主,西部工业区以电子工业为主。

8、美国工业发达,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需要大量进口。

(3)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上,东临太平洋,西面和南面临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有典型的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东部为大分水岭。

4、墨累河为澳大利亚的河流,从东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气候具有半环状分布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大。

6、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独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2

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 进入了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 (12~15岁) 。其中一部分学生, 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 刚刚接触英语;同时此时的学习者较小学阶段在智力和认知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 英语教材中适当的语用输入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目前的初一英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新目标) 》系列教材之一。笔者将简要的从语用角度, 即合作原则、相邻对和语境三方面透析《新目标》 (学生用书七年级上册) 中的对话设计, 就其疏漏之处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新目标》的对话内容简介

全书的对话设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模式, 融合了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 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全书正式共14个单元, 其中包括2个复习单元, 同时附加3个单元的预备篇。现将正式的14个单元中的对话设计的主题和句型归纳如下:

通过此表格可对全书的对话主题和主要句型结构获得总体的印象, 便于理解下文所做的分析。

二、从合作原则分析对话设计

浏览全书不难发现书中部分对话的设计遵循了一些语用原则, 如Unit1中的一段对话如下:A:What’s your name?B:Alan.这段对话遵循了语用中的合作原则, 采用了省略句, 符合交际习惯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然而, 仔细地从语用角度分析每个话题的对话编写, 发现有些设计仍然存在一些漏洞, 有待完善。

会话的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是重要的语用原则之一, 由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 指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主要体现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教材中的对话在答语方面都采用了完全句的形式, 尽管对初学者而言, 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提问有利于加强语言形式的记忆, 然而过度的使用完全句便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 即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应答的后部分重复问句中的话语明显地属于多余的信息。在强化学生语言公式化记忆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对其语用能力的培养。可在每段句后附以小括号, 提供省略句, 以便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省略句回答更加简洁恰当, 符合语用原则。如:Unit2 (pp7) A:Is that your pencil?B:Yes, it is.It’s my pencil. (Yes.) Unit4 (pp19) A:Where’s the backpack?B:It’s under the table. (Under the table.) Unit7 (pp41) A:How much is the blue T-shirt?B:It’s 10dollars. (10 dollars.) Unit8 (pp47) A:When is your birthday, Vera?B:My birthday i s November 11th. (November 11th.) Unit12 (pp71) A: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B:My favorite subjectis science. (Science.)

三、从相邻对分析对话设计

会话是至少有两个人参加的合作性的语言交际活动, 相邻对 (adjacent pair) 是局部会话的基本单位。其指两个谈话者各说依次话所构成的对子。相邻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常存在固定的搭配形式, 两部分在句法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在日常的交际中存在着一些规约性的较完美的搭配。然而, 同样一个第一部分具有不止一种可能的第二部分, 仍符合交际的实际情况, 构成恰当的相邻对。这反映在教材中对话设计方面, 就是编写者应提供给学生关于相邻对的多种搭配, 以避免僵化学生的思想, 不分语境的滥用。当然, 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可以将其他搭配列入对话练习, 以作补充。

如预备篇中Unit 1 Dale和Cindy见面打招呼的对话即是最常见的相邻对。Dale:Hi, Cindy!How are you?Cindy:I’m fine, thanks.How are you?Dale:I’m ok.编写者可在页末的练习中适当地增加其他的相邻对, 以避免固化学生的思维, 以供实际交际具体交际之需。增加项如下:A:Hi, how are you?B:Fine, thanks.Ok.So-so.Not bad.All right.too bad.类似的对话练习如:Unit5 (pp27) A:Well, Let’s play volleyball.B:That sounds good. (Ok.All right.Why not?Great.) , Unit6 (pp31) A:Do you like bananas?B:Yes, I do. (Yes.Sure.Certainly.Yes, I like it very much.) , Unit7 (pp43) Mary:I’ll take it.Thank you.Clerk:You’re welcome. (Not at all.That’s all right.) , Unit10 (pp59) A:I want to join the art club.B:Can youpaint?A:Yes, I can. (Sure.Certainly.)

四、从语境角度分析对话设计

对话的设计离不开语境 (Context) , 任何用语言进行的交际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和背景, 语言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特定的情景、特定的人之间进行。Lyons以知识解释语境, 他认为除语言知识以外, 构成语境的知识还包括背景知识 (常识, 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 、情景知识 (交际的时间地点, 交际的主题, 交际的正式程度和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 以及相互关系。教材中的对话设计源于生活, 以字面语言的形式记录在一定语境下发生的交际活动。因此, 教材编写者在设计对话时应该考虑学习者现有的总体语境知识, 如背景知识中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即常识等。此教材中的对话编排基本上考虑了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等方面, 无论话题的设计还是句型表达、词汇的选择都十分生动、鲜活, 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但也有一些疏漏之处。例如, Unit6 (pp31-36) 的话题为Food。对话中出现的食物除一些常见的水果之外, 也有一些国外的食品, 如French fries、hamburgers、broccoli等。这对于开阔学习者的眼界, 了解国外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 其中的部分国外食物对于一些学生, 甚至教师,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 根本不存在于他们的概念, 无法理解。因此, 书中可以结合中国具体的实际情况, 在练习中适当地添加一些中国特色的食品, 如油条、饺子等, 一方面便于学生的理解,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以致用, 符合国内现有条件下学习外语的实际情况。

此外, Unit10谈论的话题为joining a club, 对于大部分中学来说, 俱乐部、协会等学生的社团组织数量较少, 在广大的农村中学更是寥寥无几, 这在学生的常识中并不是十分清楚。虽然使用俱乐部这个话题能把can (表能力) 所引导的一般疑问句的表达授予学生, 但学生在实际交际中使用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这个句型的情况较少, 而且谈论各种俱乐部的话题由于偏离当前的实际情况而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话题可以改为sports meeting, 在学习者都熟悉的语境下设计对话更利于激发其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再者, Unit1~Unit12每个话题的设计应在语境上保持前后的一定的连贯性和可推导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推理习惯, 以提高学习效果。从前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Unit1-Unit6每个话题的前后比较连贯, 首先从刚踏入一个新环境——新教室认识新朋友开始, 到熟悉教室的环境, 随后和朋友谈谈自己的家庭, 包括亲人和自己的房间, 进而放学后和新朋友玩游戏做体育锻炼, 玩耍累了则需要补充食物。这样的设计安排前后连贯, 循序渐进, 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习得语言。但是, U nit7~Unit12各个话题的设计前后关系松散, 缺乏递进性, 有些话题与前后话题的关联程度小, 比较突兀。所以, 其次序应该调整如下:在彼此询问生日日期后 (Unit8) , 向对方介绍庆祝生日的活动安排比如去购物 (Unit7) 或去看电影 (Unit9) 或者开生日宴会邀请朋友表演 (Unit6) 在欢乐后也该谈谈学习的情况了, 如到到校的时间 (Unit11) 和最喜爱的科目 (Unit12) 。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各个对话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利于习得。

总之, 《新目标》 (学生用书七年级上册) 与以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相比, 在对话设计方面吸纳了一些语用原则, 考虑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问题, 然而在某些具体的细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当然, 中学教材编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 除了要考虑各大原则之外, 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容忽视。于是问题便随之而生:如何衡量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保证语用输入的“适当度”?可否设计出一套测试体系, 为今后的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可鉴之用呢?另外, 教材的编写往往基于城市学生的认识情况, 农村的学生因环境所限, 理解教材较为困难。那么, 可否在教材编排上吸纳一些农村素材, 一方面利于农村学生学习之便, 同时也便于城市学生开阔视野。当然, 恰当地保持材料来源和情景设计的平衡度仍需要探索。再者, 可否考虑专为农村的学生量身定做一套英语教材, 是否可行。以上的问题仍需要从事英语教育的人士不懈地思考和努力。

摘要:英语教材是重要的语言输入媒介。就教材编写而言, 尤其是在对话设计方面应该考虑一些重要的语用原则, 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从语用角度分析初一英语入门教材《新目标》中的对话设计, 指出其疏漏之处, 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语用原则,教材,对话设计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238.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38-39.

[3]新目标 (学生用书七年级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3

一、有特色导入的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利用班班通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这首歌。激昂的旋律,壮丽的景色,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更加了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形,展示我国各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首先可以快速掌握我国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形類型,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照图片记忆山脉名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读图、识图,发现和总结规律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图”,和沿北纬36°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通过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从中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图的能力。

在学习地势特点的同时,认真分析课本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让学生掌握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总之,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剖面图的分析,直观性强,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地理知识。不足之处:课堂设计还有待完善。如,分析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时,还可以增加一些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4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的地理教学,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教育改革纲要,全面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究偏远地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认真落实蒙西阳光学校“导学案”教学模式,把“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发挥到极至。教学中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钻研地理教材,认真备课和编写学案,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地理”转变为“会学地理”。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172、173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总体上讲,173班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上积极发言,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而172班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在往后教学中要尽力纠正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课本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八年级上册地理为中国地理知识的宏观阐述,主题是从整体上介绍中国的概况,主要包括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等四个大的方面。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共分三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的交通、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落实“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地理学案,力求每节课学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课课清、堂堂清。

2、强化地理学案,以“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基础化”为思路,深化学案的设计和应用。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提高整体地理学习质量。

4、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和探究性学习,多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而非死记课本知识点。

5、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6、重视地理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培养,运用好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8、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第二周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第三周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四周 复习检测 第五周 国庆放假

第六周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第七周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八周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第九、十周 复习检测 第十一周 期中复习考试

第十二周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第十三周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第十四周 第三节 水资源 第十五周 复习检测

第十六周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十七周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十八周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第十九周 复习检测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了解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个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哪一个国家???

生:亚历山大帝国。

古罗马帝国就是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而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德国的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法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

(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公元前5——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

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掌握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世纪——罗马帝国进去黄金时期;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

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4.教师讲述: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

5.问题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

提示: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教师过渡:在罗马共和国中,谁掌握着国家的权力呢?我们再来看看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二)罗马的共和制度

1.图片展示:《罗马的元老院》

2.教师提问: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举出相关史实,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提示:执政官、元老院;共和制法律;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等即可。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提示: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教师补充:指十二铜表法(LawoftheTwelveTables),公元前452—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公布于罗马广场。但他主要由贵族编制并为贵族利益服务,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的《十二铜表法》

【实质】

“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点。

“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5.教师提问:罗马实行共和制,为什么又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呢?在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里,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示:在罗马共和国里,奴隶数量多,使用广,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在罗马城,每天有多奴隶成交,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是的奴隶交易中心。?

6.教师讲述:如此多的奴隶,大多数来源于战争或者被征服的居民。如此悲惨的处境让奴隶们苦不堪言。终于,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大起义爆发了,它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加速了共和国的衰亡。(揭示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根本原因)?

7.教师过渡: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夺利。在公元前45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原来的共和制还能继续维持吗?(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

目标导学二:罗马帝国

1.建立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

恺撒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措施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继恺撒之后,各派又经过长期斗争,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逐渐独揽大权,公元前27年,他开始实行元首制。?

2.帝国建立

什么是元首制呢?元首制的实质是什么?(君主制)?

你认为元首制的建立意味着什么?(罗马共和国由共和国变成了帝国)?

3.版图扩张与帝国前期的繁荣?

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中国的汉帝国也日渐强盛。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繁荣情况。?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社会安定,交通安全、税收增加,是罗马的经济繁荣起来,这在历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

4.教师过渡:繁盛的罗马帝国,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最终走向了衰落与灭亡。

目标导学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教师讲述:公元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衰落,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终于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4世纪末,帝国最终一分为二。?????????????????????

2.教师提问: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

提示: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内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外因)。?

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西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人说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为什么?(提供资料,日尔曼人实行的氏族制度)????????????????????????????????

日耳曼人为了站稳脚跟,不能实施落后的氏族制度,也不能继续实施落后的奴隶制度,只能选择先进的封建制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后被迫实施中原的封建制度加以比较说明)?

4.问题思考:日耳曼人统治下的西欧出现了新的阶级——大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逐步形成,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并对比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间的早晚,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提示:中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期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早近一千年。

5.拓展延伸:古罗马经历了哪两个重要阶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

提示: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相同点:①都实行共和制;②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不同点: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欧洲的文明源头之一——古代罗马。古罗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传统,“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的论证了罗马文明、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间密切的关系。?

板书设计

1.罗马的兴起、征服与与扩张

2.罗马共和国衰落、《十二铜表法》

初一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 篇6

1、中东位置特征:三洲五海之地(亚、欧、非洲,里海(是个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包括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埃及地跨亚洲非洲;土耳其跨亚洲欧洲;阿塞拜疆跨亚洲欧洲。

3、中东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最多、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资源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绝大多数石油通过海运,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

4、中东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导致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分配矛盾成为战争一大因素。

5、中东文化多元,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城——麦加。

6、中东的阿拉伯男人缠白色头巾和宽大白色长袍→可反射太阳辐射,吸热少。中东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因而骆驼成为传统交通工具。中东多数民居为平顶——因为气候干旱极少下雨。

7、中东战争的内因(区内因素):水资源匮乏;文化多元。外因(国际因素):位置优越,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石油资源丰富。

第二节 欧洲西部(西欧)

1、西欧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西岸。指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邻地中海。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发达国家最集中,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2、乳畜业发达。原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草场广布→乳畜业

地形以平原为主 牧草多汁 发达

3、西欧地形:北部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地),中部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南部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4、西欧大多数国家通用货币——欧元。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3页的内容和练习三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中加法的情境, 使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2.确地认读加法算式, 能写出得数。3.认、读、写符号“=”“-”。4.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根据加法的含义,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纸鹤主题图, 课件, 气球图, 4个圆形。

[学具准备]4个圆形, 4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同位互听互说2、3、4数的组成。几和几组成2?几和几组成3?几和几组成4?2.左右方位的训练。 (1) 师: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请举起你的右手, (教师反方位的示范) , 请举起你的左手, 教师带着示范两次, 再让学生独立举手2次。 (2) 训练学生手指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二、创设情境, 体会加法含义

(一) 结合儿童生活, 体会“1+1=2”的含义

1. 师生共同演示。

(1) 伸出1只左手, 伸出1只右手, 合起来是几只手? (师生共同边说边做, 并把左右两手合起来) (2) 引导学生说一遍, 教师板书:1%1%2。 (3) 让学生独立说一遍, 教师板书+=。让学生齐读两遍1+1=2。

2. (1) 学生起立, 师生共同演示一只左脚 (轻踏一下) , 一只右脚 (也轻踏一下) , 合起来是几只脚?

(两脚并拢) (2) 同桌互说一只左脚, 一只右脚, 合起来是几只脚, 算式是什么。 (教师手指1+1=2让学生齐读)

3. 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 还有没有1+1=2的。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眼睛、耳朵、胳膊、腿等, 只要说出来, 教师就给予鼓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加法, 使学生极感兴趣又能够很快地理解加法的实际含义】

(二) 创设情境, 体会“1+2=3”“2+1=3”

1. 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玩纸鹤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看图中有什么?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谁能说一说并找出加法算式吗?看谁说的又多又好!2.随着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1+2=3 2+1=3。 (预测此时有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出1+1+1=3, 教师应予以表扬, 但不做要求) 让学生读算式, 先指名读后齐读。3.再次看图, 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师:在这幅图中还能找出1+2=3的吗?2+1=3呢 (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同, 所以对他们的求异思维不必强求一致) 4.认识“加号”和“等号” (1) 认识“加号”。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叫什么? (教师用红笔板书:加号。齐读) 加号怎样写呢? (教师示范, 让学生先书空, 后在桌上写。) (2) 认识“等号”。师:这个符号叫什么? (板书:等于号。齐读) 等于号该怎样写呢?

上下两横要怎么样?先书空, 后在桌上写。【通过教师的领写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 自主学习得数是4的加法, 体会加法含义

1. 课件出示出示气球图, 让学生得出, “3+1=41+3=4”。

看图你能找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如果学生只找出一道加法再引导学生找出另外一道) 教师板书:3+1=4 1+3=4。2.实际操作动手摆一摆:摆学具得出“2+2=4”。教师演示, 带领学生摆学具, 左边摆2个圆形, 右边摆2个圆形, 合起来是几个圆形, 你能说出算式吗?教师板书:2+2=4, 让学生读算式。[动手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 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课间活动, 放轻音乐, 做一做课间操, 让学生放松一下。

(四) 教师小结

师:今天学习的都是几加几等于几的加法算式。板书“加法” (并注上拼音) 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意思。

三、加强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

1.摆一摆, 说一说。让学生用桌上的4个圆形或4根小棒自由摆, 说算式, 同桌互查。2.师生做拍手游戏。 (1) 学生拍1下教师拍2下, 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 (2) 男生拍1下, 女生拍3下, 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 (3) 左边的同学拍2下, 右边的同学拍2下, 合起来是几下?说出算式。 (此拍手游戏可根据课堂时间剩余多少来决定是否让同位同学互相自由拍手说算式, 自由拍手可使知识得以延伸, 例如一生拍3下另一生拍2下, 合起来是5下。) 3.实践活动, 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边或教室, 说一道加法算式 (预测学生的思路会很开阔, 如灯管、黑板、门、窗等) 【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加法的认识】4.动手操作。看算式, 摆小棒。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马先生用小棒摆, 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 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 采取摆图片说算式, 看算式摆小棒, 拍手游戏等形式, 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四、课堂作业

写+号和=号, 教师可以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一个, 再让学生写。 (要求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后延伸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8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三、设计理念

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背誦课文,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六、课前准备

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八、教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初一地理上册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9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阔大景象的诗句是:□□□□□,□□□□□。

6.《天净沙》中揭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7.《<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用不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是微不足道的句子是:□□□□□□,□□□□□。

8.诸葛亮《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本文选自《 》,是(人名)组织编写的。(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俄而雪骤()(2)公欣然曰()(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11.本文言简意赅,文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两个孩子咏雪诗句的优劣,但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请用原文回答。(2分)12.本文写出了谢道韫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2分)13.请你结合原文具体词句说说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如何?(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②为谢,却不受。

【注释】 ①濯:洗涤。②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1分)(1)以大醉,去()(2)遗所提囊()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16.说说王华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①我爱雨不是为了可以撑把伞兜雨,听伞背滴答的雨声,就只是为了喜欢那个下不完雨的雨天。为什么,我说不明白。好像雨天总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亲人和朋友,游遍魂牵梦萦的好地方。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子把它穿起来,绕在手腕上。

②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玻璃窗上已洒满了水珠。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

③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忆吧!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手肘弯里,天亮了,听到瓦背上哗哗哗的雨声,我就放心了。因为下雨天长工不下田,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可以在热被窝里多躺会儿。这一会儿工夫,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母亲闭着眼睛,给我讲雨天的故事:有一个瞎子,雨天没有伞,一个过路人看他可怜,就打着伞一路送他回家。瞎子到了家,却说那把伞是他的。还请来邻居评理,说他的伞有两根伞骨是用麻线绑住的,伞柄有一个窟窿。说得一点也不错。原来他一面走一面用手摸过了。伞主人笑了笑,就把伞让给他了。我说这瞎子好坏啊!母亲说,不是坏,是因为他太穷了,伞主想他实在应当有把伞,才把伞给他的。伞主是个好心人。在熹微的晨光中,我望着母亲的脸,她的额角方方正正,眉毛是细细长长的,眼睛也眯成一条线。教我认字的老师说菩萨慈眉善目,母亲的长相大概也跟菩萨一个样子吧。

④雨下得愈大愈好。檐前马口铁落水沟丁丁当当地响,我就合着节拍唱起山歌来。母亲一起床,我也就跟着起来,顾不得吃早饭,就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院子里玩。阴沟里水满了,白绣球花瓣飘落在烂泥地和水沟里。我把阿荣伯给我雕的小木船漂在水沟里,中间坐着母亲给我缝的大红“布姑娘”。绣球花瓣绕着小木船打转,一起向前流。我跟着小木船在烂泥地里踩水,吱嗒吱嗒地响。直到老师来了才被捉进书房。可是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的肿腿,穿钉鞋走田埂路不方便。我巴不得他摔个大筋斗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

⑤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麻线软而不会断。母亲熟练的双手搓着细细的麻丝,套上机器,轮轴呼呼地转起来,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五叔婆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最管事。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写大小字。

⑥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院子里各种花木,经雨一淋,新绿的枝子,顽皮地张开翅膀,托着娇艳的花朵。冒着微雨,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它们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布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下雨天谢得快,我得赶紧爬上去采,采了满篮子送左右邻居。玉兰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⑦唱鼓儿词的总在下雨天从我家后门摸索着进来,坐在厨房的条凳上,咚咚咚的敲起鼓子,唱一段秦雪梅吊孝,郑元和学丐。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听。泪水挂满了脸颊,拉起青布围裙擦了一下,又连忙盛上一大碗满满的白米饭,请瞎子先生吃,再给他一大包的米。如果雨一直不停,母亲就会留下瞎子先生,让他在阿荣伯床上打个中觉,晚上就在大厅里唱,请左邻右舍都来听。大家听说潘宅请听鼓儿词,老老少少全来了。宽敞的大厅正中央燃起了亮晃晃的煤气灯,发出嘶嘶嘶的声音。煤气灯一亮,我就有做喜事的感觉,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大人们都坐在一排排的条凳与竹椅上,紫檀木镶大理石的太师椅里却挤满了小孩。一个个光脚板全印在茶几上。雨哗哗的越下越大,瞎子先生的鼓咚咚咚的也敲得愈起劲。唱孟丽君,唱秦雪梅,母亲和五叔婆她们眼圈都哭得红红的,我就只顾吃炒米糕、花生糖。父亲却悄悄地溜进书房作他的“唐诗”去了。

⑧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可是晚谷收割后得靠太阳晒干。那时没有气象报告,预测天气好坏全靠有经验的长工和母亲抬头看天色。云脚长了毛,向西北飞奔,就知道有台风要来了。我真开心。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不然就会愈来愈多的。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母亲端张茶几放在廊前,点上香念太阳经,保佑天快快放晴。太阳经我背得滚瓜烂熟,我也跟着念,可是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一阵风,一阵雨,天和地连成一片,看不清楚,看样子且不会晴呢,我愈高兴,母亲却愈加发愁了。母亲何苦这么操心呢。

⑨到了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坐丁丁冬冬的包车上学。一直拉进校门,拉到慎思堂门口。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也不必换操衣操裤。我最讨厌灯笼似的黑操裤了。从教室到健身房有一段长长的水泥路,两边碧绿的冬青,碧绿的草坪,一直延伸到健身房后面。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悄悄地溜到这儿来,好隐蔽,好清静。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纷纷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因为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下雨天,我格外想她,因为在幼年时,只有雨天里,我才有更多的时间缠着她,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选自《琦君散文》有删节)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1)重享()(2)熹微()(3)脸颊()(4)沉浸()18.作者由眼前的雨忆起童年时雨天中的哪些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至少四件事)。(4分)19.“下雨天,真好”,去杭州念中学后,雨天对作者来说又有什么“好”?那时的雨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20.本文的语言清新自然,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院子里各种花木,经雨一淋,新绿的枝子,顽皮地张开翅膀,托着娇艳的花朵。

21.结合文中描写母亲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的母亲是怎样的人?(至少答出两个方面)(4分)22.本文的标题“下雨天,真好”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纵观全文,作者借此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23.作者喜欢下雨天,你喜欢雨天吗?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写出你对雨天的感受。(4分)(四)名著阅读(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答题:

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

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

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这部书的作者是(人名)。(1分)25.阅读选文,说说猴王为何在众监官为其摆设酒席接风贺喜之时打出天门?(2分)26.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塑造猴王这一形象?主要表现了猴王怎样的特点?(2分)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一)综合实践(1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为了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学会交友,班级将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

(1)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展示自己,加深彼此的了解,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三个活动环节。(3分)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2)小明作为班会的主持人,为了写好主持词,要收集一些成语、典故、诗歌和名言。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组资料:()(2分)A.君子之交 闻鸡起舞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患难之交 管宁割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管鲍之交 卧薪藏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莫逆之交 高山流水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3)为了邀请本班科任教师参加此次活动,你需要给一位科任老师撰写邀请函。请你写出邀请函的称呼和正文部分,注意运用礼貌用语,字数不超过100个字。(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姓名)(5分)(二)作文(50分)28.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题目(1)命题作文:我终于读懂了你 题目(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做事的通病就在怕站不怕慢,慢条斯理地不死不活地挨,说不做而做着并没有歇,说做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许多事就这样因循耽误了。我们只讲工作而不讲效率,在现代社会中,不讲效率,就要落后。

我们不但需要时间工作,更需要时间对我们所做的事回头看一看。在现代紧张的生活中,我们车如流水马如龙地向前直跑,不留下一点时光做一番静观和回味,岂不是浪费生命。

(朱光潜《谈休息》)作文要求:

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一)(每句1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此句不得分)1.以观沧海 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二)(甲)(10分)9.世说新语 刘义庆(共1分,每空0.5分)10.(1)急(2)高兴的样子(3)相比(4)趁、乘(共2分,每小题0.5分)11.(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公大笑乐”(共2分,只答第二点扣1分)12.聪明机智,才华出众。语言描写,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共2分,特点1分;

写法1分,答出一点即可)13.由“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欣然曰”“公大笑乐”,可见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轻松、和谐、愉悦。(共2分,结合原文具体语句1分;

家庭氛围2分)(乙)(5分)14.(1)离开(2)丢失(共1分,每题0.5分)15.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担心别人拿了金子离开,就把它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共2分,准确翻译“度”“恐”,语言表达顺畅即可)16.不贪财物(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考虑周到。(共2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三)(20分)17.(1)xiǎng(2)xī(3)jiá(4)jìn(共2分,每题0.5分)18.(1)雨中听母亲讲故事;

(2)到水沟里漂小木船;

(3)可以不写字,在家陪母亲打麻线;

(4)和父亲一起赏雨赏花;

(5)摘白玉兰花送给邻居;

(6)听唱鼓儿词;

(7)帮妈妈拣谷子里的曲。(共4分,答出四点即可)19.(1)下雨天可以坐包车上学,(2)可以不到大操场上体育课,不穿最讨厌的黑操裤。雨引起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因这思念而感到凄凉和寂寞。(共4分,每问2分,第二问答出“思念之情”即可)20.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顽皮的”把花枝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花草树木生机盎然、清新可人的样子,表达了我赏花时的惬意与悠闲(或愉快心情)。(共3分,写法1分,表达效果2分)21.(1)慈爱,下雨天时,母亲给作者说故事;

(2)勤劳,下雨天时,母亲熟练的双手搓着细细的麻丝;

(3)善良,母亲听鼓词时,泪水挂满了脸颊;

或“还给瞎子先生吃一大碗满满的白米饭,再给他一大包的米”;

或“如果雨一直不停,母亲就会留下瞎子先生,让他在阿荣伯床上打个中觉”。(共4分,写出两方面即可)22.题目是全文的线索,在结构上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作者表达了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对父母的思念,对温馨的人情往来的感动,以及因时光流逝童年不再而流露的淡淡感伤和惆怅。(共4分,每问2分,第一问答“线索”或“贯穿全文”都可以;

第二问答出两点即可)23.示例1:我喜欢雨天,因为在雨天全家人都会在家,我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窝在沙发上看书,下雨天家里温馨极了。

示例2:我不喜欢雨天,因为下雨天篮球场上都是水,我不能和朋友们去打球了。(共4分,感受1分,结合自己经历3分)(四)(5分)19.西游记 吴承恩(共1分,每空0.5分)20.因为猴王在席间听众人一说方知道弼马温的官衔是最低最小的,明白了玉帝是藐视他。(共2分,意思对即可)21.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表现了猴王的反抗精神、追求平等。(共2分,写法答出一点即可)二、综合实践与作文 22.综合实践(10分)(1)活动一:演一演个人才艺;

活动二:讲一讲交友故事;

活动三:说一说交友建议(共3分,每点1分)(2)D(2分)(3)示例:

尊敬的语文Χ老师:

为了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学会交友,七年Χ班将于2018年Χ月Χ日下午第八节课,在班级召开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诚邀您参加。

(共5分,格式1分,内容3分,礼貌用语1分)23.作文(50分)(1)一等:47—50分。主旨突出,较有文采。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等文(有两项突出的作文即可给满分):A.感情真挚;

B.立意新颖;

C.构思巧妙;

D.语言富有个性。

(2)二等:44—46分。主旨明确,表达清楚。

(3)三等:40—43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

(4)四等:36—39分。主旨不太明确,表达不太清楚。

(5)五等:35分以下。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

附:(1)跑题:30分以下。

(2)大量抄袭试卷中的选文内容:10分以下。

(3)只写题目:1分。(没写题目:扣1分)(4)100字内:不超过5分;

200字内:不超过10分;

300字内:不超过15分;

400字内:不超过20分;

500字内:不超过30分;

550字内:不超过40分。

人教版初一上册英语练习题 篇10

1、I want ______ ______(成为)an actor.2、Can he _____ _____(相处的好)with us?

3、______ ___________(他最喜欢的)subject is art.4、We ______ ________(上生物课)on Wednesday morning.5、My favorite movies ______ __________(是喜剧电影).6、My _________ ________(最喜欢的学科)are art and music.7、Here is ____ _____(一套)of keys.8、_________ __________(学校开始上课)at 8:00 pm.9、His _______ of ________(出生日期)is on February 20th.10、_________ _______(招聘音乐人)are for our school.11、Please _______ _____(给我们看看)your photos.12、Can you _______ _______(帮助)sports?

13、I often go to a movie ______ ___________(在周末)。

14、Jet Li _____ ______(出演)this movie.15、He ________ his ________(刷牙)before breakfast.16、________ an __________(多么激动人心)time!

17、______ _______(多么有趣)the movie is!20、He goes to school ______ ________(步行)。

28、______ _______(这里是)my family photo.30、It’s exciting ___ ___(踢)football.32、I don’t like big _______(城市)。

33、Jim _____(和)Bob wants to the club.介词

1.____ 6:20

10.____ a week 2.____ Saturday

11.____ March 3.____ my birthday

12.____ winter 4.____ School Day

13.___ 2009 5.____ August 8th,2008

14.____ night 6.____ weekends

15.____ noon 7.____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8.____ Sunday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9.____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of May 1st,2009

上一篇:成都10kv迁改方案下一篇:白杨礼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