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2024-07-11

第十二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通用9篇)

第十二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篇1

第十二章

一、单选题

1.()年8月,青海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全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答案:A

2.“一五”期间,青海的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小学数量增加,建立了7所民族师范学校,创办了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在民族公学的基础上创办了()。

A、青海师范大学 B、青海民族学院 C、青海教育学院 D、青海师范专科学校 答案:B

3.()年新年伊始,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青海省委确定了把全省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发展思路。A、1979 B、1980 C、1981 D、1982 答案:A

4.截至2008年,()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18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A、9 B、10 C、11 D、12 答案:B

5.在青海省政府公布的第一、二批1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热贡艺术”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启加等()名民间艺人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A、4 B、5 C、6 D、7 答案:A

6.2003年青海全省提出了以()行业为突破口,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A、音乐艺术 B、工艺美术 C、石刻艺术 D、书法艺术 答案:B

7.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新引擎。A、文化产业 B 农作物产业 C、工业 D、建筑业 答案:A

8.()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诞生。A、2001 B、2002 C、2003 D、2004 答案:B

9.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A、环湖赛 B、电影节 C、黄河极限挑战赛 D、攀岩赛 答案:A

10.()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自然风貌得天独厚,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厚多彩的摄影创作资源,被誉为“摄影艺术的天然宝库”“摄影家的天堂”。

A、青海湖 B、三江源 C、黄河源 D、长江源 答案:B

11.()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诞生。A、2007 B、2008 C、2009 D、2010 答案:A

12.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集采风、创作、论坛、朗诵于一体,中西合璧,已成功跻身为世界()大诗歌节之一,为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A、六 B、七 C、八 D、九 答案:B

13.山地纪录片节从2008年的22个国家、343部纪录片参与,发展到2014年的35个国家和地区的540部影片角逐()大奖,规模影响不断扩大,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纪录片节会。A、“玉昆仑” B、“玉珠峰” C、“青海湖” D、格尔木 答案:A

14.1990年7月19日,()同志视察格尔木青藏兵站部,高度赞扬了官兵们在艰苦条件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英雄事迹,并将青藏兵站部广大官兵的精神概括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个特别”精神。

A、邓小平B、江泽民 C、温家宝 D、李克强 答案:B

15.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六 B、七 C、八 D、九 答案:A

16.()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母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神圣的文化地位,是青海省要打造的标志性文化品牌。A、昆仑 B、黄河 C、长江 D、三江源 答案:A

17.()《纳桑贡玛的悲歌》荣获第十二届孔雀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奖银奖。A、藏戏 B、汉戏 C、傩戏 D、目连戏 答案:A

18.()获得1992全国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银奖、1995年文化部“文华奖”。

A、《藏王的使者》 B、《六月六》 C、《热贡神韵》 D、《彩虹飞落的地方》 答案:A

19.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A、氢弹 B、原子弹 C、导弹 D、炸弹 答案:B 20.青海()名省建设,离不开青海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教育 答案:B

二、多选题

1、从1953年开始,根据中央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青海逐步开展了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畜牧业 答案:ABC

2.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依靠劳动牧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稳步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分别对牧民群众、牧主和民族宗教上层人士采取了不同的改造措施。

A、全面规划 B、加强领导 C、积极发展 D、稳步发展 答案:ABCD

3.1961年初春,中共青海省委召开会议,批评了种种错误,会后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纠正错误,并按照中央八届九中全会的精神,按照“()”的指导方针,集中力量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答案:ABCD

4.十年“文革”,造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悠久历史的断层,青海也不例外。但是, 这一时期的()建设却永留青海史册。

A、“两弹一星”精神 B、“大三线” C、“一弹一星”精神 D、“大二线” 答案:AB

5.从1965年开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迅速建成。

A、青藏公路 B、青新公路 C、兰青铁路 D、青藏铁路一期工程 答案:ABCD

6.塔尔寺大经堂中悬挂的两幅大型堆绣,是堆绣中的艺术珍品。

文物保护工作一贯坚持“()”的方针,推进大遗址保护,辅之以重点遗址的发掘与学术研究。

A、保护为主 B、,抢救第一 C、合理利用 D、加强管理 答案:ABCD

7.2007年5月,载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青海省委提出了()的青海意识。

A、自信 B、开放 C、创新 D、自强 答案:ABC

8.青海意识的提出,一方面是挖掘本土优势文化,不断探索发现、总结经验的结果;另一方面是青海人()的结果。

A、文化自觉 B、文化自信 C、文化自强 D、创新改造 答案:ABC

9.2007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诞生。它是()共同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每两年举办一次。

A、中国诗歌学会 B、中国散文协会 C、中国作家协会 D、青海省人民政府 答案:ABCD

10.中共青海省委在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必须大力弘扬()的青海意识。A、自信 B、开放 C、创新 D、改革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人一之,我十之” 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答案:√

2.青海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以“人一之,我十之”的良好精神状态,倍加艰苦奋斗,倍加锐意进取,共同开创青海更加美好的未来。()答案:×

3.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美丽的三江源瞬间变颜,到处是断垣残壁、瓦砾灰烬。()答案:√

4.2011年12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十二五”文化建设“八大工程”的意见》,绘就了青海省“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答案:√

5.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文化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答案:√

6.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答案:√

7.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进“大美青海”品牌战略,强力宣传、推介和展示大美青海,青海省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大美青海”已经成为国内外认识青海、了解青海的“金名片”。()答案:√

8.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答案:√

9.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900美元时,文化消费快速启动;进入2000美元时,文化消费持续增长。()答案:×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答案:√

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十二章练习题目 篇2

A. 大额支付须办理支票

B. 登记现金日记账人员可以同时编制报表

C. 现金折扣需经过审批

D. 出纳员每日盘点库存现金并与账面现金余额核对

2.(多选题)针对库存现金审计,以下程序中与货币资金存在认定直接相关的有( )。

A. 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金额是否相符

B. 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库存现金的折算汇率及折算金额是否正确

C. 监盘库存现金

D. 以明细账为起点,追查至相关原始凭证

1.参考答案:B

第十二章 蒙牛企业文化大系 篇3

蒙牛做企业的核心是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不断地自我超越,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人类创造过程。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三个假说”

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命运?为什么有的思想被排斥有的思想被拥戴?为什么“第一生产力”效能的正负由文化来决定?

关于企业文化,我们有三个基本假说。

1.“基因假说”——文化是企业的基因

做人要讲“为人之道”,做企业要讲“经营之道”。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料,同样的人,在不同的企业发挥的效力是不同的,因为各个企业的文化不同。企业文化就像人的基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台机器、一笔资金、一车原料,从进厂那天起,就被植入了这个企业的基因,它们按照什么逻辑运转,要看这个企业的文化。(牛根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基因工程”》,2002年10月在中国奶业年会上的演讲辞)

2.“选择假说”——文化是一种选择

世界上的思想比星星多,观点比人口密,没作选择的时候,此也有、彼也有,然而此也混沌、彼也混沌,分不出个主宾来;一旦作了选择,就有了凝聚点,有了向心力,有了主心骨。所以,若论企业文化从哪里来?“结晶式”也好,“播种式”也好,归根到底,企业文化首先是一种选择,然后是一种整合。(《文化是一种选择》,2004年2月《蒙牛足迹》报)

3.“第二生产力假说”——文化是第二生产力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借用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说:“文化是第二生产力。”(蒙牛《千军整合在良将》,2002年5月)

同样的核子反应,有人用它来作恶,有人用它来行善。科技影响着资源的使用效率,文化决定着资源的使用方向。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文化是第二生产力”呢?(牛根生《“参术”与“悟道”》,2003年《当代经理人》第12期)

二、蒙牛文化的基本框架

理论界认为:产品竞争力来自技术竞争力,技术竞争力来自制度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来自理念竞争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界还认为,企业文化由表及里分为四层: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蒙牛理念精粹

蒙牛理念关系图

蒙牛标志图

本标志是企业名称的表意造型。以厚实飘逸的一抹横笔,象征内蒙古广袤肥沃的大地及其区域优势;弯角坚挺如峰,象征牛及牛的精神;绿底,象征绿色与健康„„整个标志由白绿两色组成,突出追求天然、远离污染的主题。

三、蒙牛文化的精髓:“三靠哲学”

创什么牌?蒙牛,中国牛,世界牛。学什么智?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天地人虫。得什么胜?你我赢,大家赢,人人赢。《周易》讲象数理,“三靠哲学”蕴含的正是蒙牛的“象数理”。

大道行简。最高级的最简单。

探究蒙牛企业文化,我们力图用几个字、几条线概括之、勾勒之。

文化不只在纸上,不只在心中,关键在行上。“知道”不等于“得道”,“得道”不等于“行道”——替天行道,替民行道,替己行道。

孔子讲: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性。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掌旗者、布道者、践行者。“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唇齿相依。透视企业文化,从透视企业家的言行开始。

1.“牛文化”的第一条主线:大胜靠德

牛根生创立企业时便给自己立了一则座右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2004年,他把蒙牛文化概括为一体两面:“牛”文化,“德”字根。

据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又说,古埃及文化的复活,就是从破译文字开始的。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化有根。根在,文化就在;根若断了,文化就换了。

蒙牛文化的“根”是什么?

用一个形象的字概括,是“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用一个抽象的字概括,是“德”——“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为什么是“牛”、是“德”,而不是其他什么“鹰”呀、“巧”呀?想想吧,与我们命运相连的是怎样一群人:产品市场上,是亿万公民;资本市场上,是千万股民;原料市场上,是百万农民„„除了这“三民”,还有“三军”:生产大军、销售大军、供应大军。把我们自己与家人,连同亲戚,所有人加到一起,放到天平的一端,然后把“三民”与“三军”放到天平的另一端,称一称,比一比:谁重?谁轻?

我们身上的担子无比重啊,这边龙头一哆嗦,那边就会浪翻船:农民宰牛,市民断奶,股民损金。可是,规避这一切风险的核心力量是什么?是员工。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德字当先。“德”是主根,“与自己较劲”与“经营人心”是两大侧根。

把根留住,过去吃饭穿衣靠了它,将来发光发热还靠它,这是我们事业的源泉。

2.“牛文化”的第二条主线:大智靠学

2002年10月,在中国奶业年会上,应大会之邀,牛根生系统阐述了蒙牛文化的框架。其中在《学习型文化让企业站到巨人的肩膀上》一节中谈到:

观众方者为良医,观众器者为良匠,学习型文化让企业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人和动物的一大区别是人有文字,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每一代都是退回原点,从零开始,人却可以读到远古时候的记载,站到所有前人的肩膀上。

当然,继承古今中外,仿其形易,得其神难,科学的继承是批判和扬弃,是否定之否定。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得到知识,而是得到思想的方法。

生物学上有个名词叫“杂交优势”。生物杂交产生优良品种,观念杂交催生思想巨人,人才杂交造就卓越团队。学习,不单纯是学习,学习中有创造。如果我们原来的思想只是一粒种子,那么,学习就是使这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环境。在中西方文化的嫁接中,在儒释道精神的融合中,在自我理念与他人理念的交锋中,蒙牛力图让思想与思想相乘,实现“王水效应”。

3.“牛文化”的第三条主线:大牌靠创

2002年2月,蒙牛人在一篇题为《蒙牛·中国牛·世界牛》的短文中写道:

“蒙牛”已成为“中国牛”,并在向“世界牛”迈进。

牛根生认为,乳业是国家的弱项,却是内蒙古的强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文化是古人留给内蒙古的最大的一笔无形资产,内蒙古要做中国的“乳业龙头”,呼和浩特要做“中国乳都”。

这就是蒙牛“三步走”的品牌战略。

2005年,在《品牌中国》论坛上,牛根生的一句声若洪钟的结束语“蒙牛!中国牛!世界牛!”,振奋人心,颇有代国人“宣言”的气度。

如何创这个牌?

经济全球化,与我们同台竞争的是装备到牙齿的国际军团,我们规模不如别人,底子不如别人,历史不如别人,凭什么赶?靠什么超?

中华民族要想后来居上,只有凭创新,靠突破。既要拼硬件,更要发动“软件革命”:在管理上创新,在文化上创新,在制度上创新„„通过创新赢得国际竞争力。

成立“老牛专项基金”,就是我们在产权制度上寻求突破的一种尝试。“老牛专项基金”的用途,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面向员工(杰出者、特困者、重症者),面向消费者(重大建议者、感天动地者、杰出贡献者),面向中国乳业。

指向员工的部分,共涉及到九类人:搞经营的、搞管理的、搞市场的、搞销售的、搞研发的、搞技术的、搞生产的、搞原料的,最后一类是陷入特殊困境的员工——遭遇天灾人祸,或者其他过不去的坎,但企业的分配制度涉及不到、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则照顾不到、社会保障系统也覆盖不到,这时候,可以向基金申请帮助。

2015论语十二章练习及答案 篇4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今义:。习,古义: ;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从,古义: ;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

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篇5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中滩学校谭小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探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探究相对静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认识物体的相对静止。

■教学课程

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请看大屏幕:……请大家想一想:飞行员能抓住运动的子弹吗?

新课讲授

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跟运动有关的知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板书一 运动的描述)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在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看到火车、运动员、足球、飞机、电梯等都在运动;在我们身边还有上学路上看到汽车在运动,人在走动,每天骑自行车也是在运动……

师:对。我们看到了天上有运动的物体,地上有,水中也有运动的物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运动的物体。前面我们学习过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所以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板书

一、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就连我们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桥梁、树木等,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在运动

师:现在请看老师,老师在运动吗?相对于黑板,距离变了吗?位置变化

了吗?又看,老师的手,在运动吗?(手离、桌面越来越远,又越来越近。)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观察手与桌面的距离、位置的变化,再看老师的笔在运动吗?(笔尖朝右、朝左、朝上、朝下。)请同学们把笔拿出来,放在桌面上,观察运动的笔,位置的改变。运动的老师位置在变化,运动的手位置也在变化,运动的笔位置还在变化。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位置发生变化

师:所以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机械运

动:物体位置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常常指物体距离的变化或者方向的变化。物体位置变化了就做机械运动,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请判断:门前的树苗长成大树,属于机械运动吗?

生:不是,因为位置并没有改变。

师:所以动物,植物的生长现象不是机械运动。

师:历史上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是机械运动吗? 生:不是,位置并没有改变。

师:机械运动与否,关键在于位置是否变化。刚才说老师在作机械运动,选了黑板作为标准来比较,老师相对于黑板这个标准,发生了位置变化,我们说手运动,选了桌面作为标准来比较,手相对桌面这个标准也发生了位置变化。选一个标准来比较,可以方便的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就可以确定物体是否作机械运动。所以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板书

三、参照物:被选作标

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一个比较的标准,作为标准应该是假定不动的。标准不动我们才可以确定研究对象的位置有没有变化。(板书1.是假定不动的。)例如车中的小明看见树后退。选车作为参照物,车就被假定不动,树与车之间确实发生了位置变化,车不动,所以,只能是树在运动。我们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常就选地面作为参照物,这时参照物可以省略,不说出来。例如飞奔的汽车、奔驰的骏马、静止不动的房屋等。都是选地面作参照物的。(板书2.选地面时,可以不说.)下面请同学们作一个小实验:把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书本上放一只笔,推动书本,使它沿着桌面边缘缓缓移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格的空白。

2、请归纳总结出判定机械运动的方法步骤。

3、分析探究。

师:由①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与参照物是同一个物体,只有一个物体不

能作比较。所以参照物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板书、3.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再看表格②中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书。

师:所选参照物是什么?

生:……桌面。

师:实验中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生:……有。

师:得出的判定结论是……

生:……运动的。

师:在表格中我们作了七次机械运动的判断,那么判定物体作机械运动的方法是什么呢?同学们思考、讨论、总结、回答。(板书

四、判定物体机械运动的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2.选参照物。3.判定位置变化。4.得出结论。)

师:下面进行分析探究:②与③作比较,④与⑤作比较:说明了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的情况一般不同。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板书

五、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运动或者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同一个物体,选不同的标准,其结论不同,生活中的道理也常常这样,我们面对同样的困难,有人选择了逃避、回避,其结果是终身碌碌无为,有人却知难而上,认为这是磨炼自己,挑战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其结果是出人头地,成就大事。在学习上,有人把面子看得很重,在学习上怕问,怕发言,怕失败,怕丢人,其结果是现在不丢人,将来丢人。有人看得很轻,认为现在失败是为了以后的成功,其结果是现在不丢人以后更不丢人,将来有出息。所以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一定多选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走好属于自己的路。

师:好!下面我们又看:②与⑤说明书与笔相对桌面都是 运动 的,书

与笔运动的方向 相同,运动的快慢 相同。由③、④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选其中的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而另一个物体是 静止 的。师:……这就是相对静止。(板书

六、相对静止)

师:相对静止的条件是什么?

生:……运动的方向相同,运动的快慢相同。

师:对。运动的方向相同,运动的快慢相同(板书1.运动的方向相同,2.运动的快慢相同)。物体只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他们之间就是相对静止。例如背着书包上学的小二郎。

师:前面故事中的飞行员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子弹相对地面也是……(运动的)……它们运动的方向相同,运动的快慢相同,是相对静止的,抓住子弹就像你们拿桌上的苹果一样简单。在生活中有很多相对静止的现象例如30页31页的图。

师:好,又看大屏幕:②与⑥比,③与④比,⑤与⑦比,当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交换位置时,运动的结论 不变(选填变或不变),那物体运动的方向呢?……方向就相反。

例如:车向东行,树木就向……(西)飞机上升,房屋就下降……,房屋上升,电梯就……(下降)……方向就相反。

师:好,我们的新课就到这儿。下面请同学来告诉我,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略。

练习:1.看大屏幕:……

2.学生相互出题,自由练习,相互检查。

布置作业: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

附:板书设计

一、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三、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1.是假定不动的;

2.选地面,可以略去;

3.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

四、判定机械运动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选参照物;

3.判定位置变化;

4.得出结论。

五、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物体,运动或者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

六、相对静止

1.运动的方向相同;

毛概题库整理 第十二章 篇6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C

A.为人民服务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D.共同富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A.共同富裕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C.为人民服务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取向是、D

A.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B.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永无止境 D.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其中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C.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D.职业和身份不太稳定的劳动者 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是 B

A.大陆范围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B.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大陆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D.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同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B

A.民族团结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 D.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一律平等。民族平等是中华民族政策的 A A.基石 B.基础 C.前提 D.根本出发点 8.毛泽东明确提出“两个务必”,即有关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是在 A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党的七大

C.党的八大 D.党的七届四中全会 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原则是 D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走去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为人民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其依据是 BCD A.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报 C.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D.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其依据是 ABC

A.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D.共同富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当前在我国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依据是 ABC A.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

B.看他们的财产是怎样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样支配和使用 C.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D.看他们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 4.新时期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依据是 ABC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B.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C.统一战线是党的一个重要法宝,是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和一项长期方针 D.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5.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具体内容是 ABCD

A.宗教信仰自由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这一任务的深刻内涵是,我军 ABC

A.要保卫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要保护新型安全领域的安全

B.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国家利益延伸到哪,军事力量就到哪 C.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 ABCD A.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 B.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C.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指 ABCD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9.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 AB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C.提高全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 D.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10.“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就是 ACD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充分发挥经济活动、法律、行政等无形手段的调节作用 C.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 D.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11.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句话反映了 AB 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B.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科学发展的核心 12.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路径和目标是 ABD A.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B.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C.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D.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改善党的领导,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BC 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作用,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1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以更大力度继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建设,这就要求做到 ABC A.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有坚定的信仰和忠实执行者 B.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C.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

D.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5.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依据是 ABC

A.学习是开拓进取的基础,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创新

B.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实现党的宗旨和本质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转变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 C.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 D.学习是基础,服务是目的,创新是动力

答案:

单选题:1.C 2.A 3.D 4.A 5.B 6.B 7.A 8.A 9.D

毛概论第十二章教案 篇7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中华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原因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和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二)港澳台问题的形成及其性质:

香港、澳门属外交问题,由中国政府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主权回归问题;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两岸统一问题。香港:

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北京条约》,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领土割让英国。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界限界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230个岛屿,面积946.6平方公里,即“新界”,租期99年。香港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澳门:

1553年葡萄牙商人借居澳门半岛。鸦片战争后强占。1851年、1864年分别占领凼仔岛、路环岛。

1887年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霸占。澳门共21.45平方公里。台湾: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本岛、澎湖列岛及众多附属岛屿。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1949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因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两岸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台湾面积3.6万平方公里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可以进一步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充分发挥全民族的智慧,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一)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心愿

(二)党和人民在实现祖国的统一问题上是坚定不移的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峙,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

2003年4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美国参议院访华团时强调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涉及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

(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一、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继承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

(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其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第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第二、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三)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反华势力的插手干涉。

二、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名当反动派吧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为止。”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指出,1950年的任务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朝鲜战争爆发后,计划搁置。

1954年7月,再次提出解放台湾,9月3日炮轰金门 1955年1-2月,解放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三、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从两个方面开展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核心就是美国从台湾撤兵。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1958年8月,为了打击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金门。

1960年5月,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的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1963年1月,周恩来荣国有张治中致函陈诚的方式,将“一纲四目”告知台湾当局。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一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驱逐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这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进一步发展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构思(后被称为“邓六条”)。此后,邓小平在一系列谈话中,又从各个方面对“一国两制”构想进行了阐发,形成了完整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提出来,正式批准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得以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 具体来说包含一个国家、两制并存、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高度自治等四个方面内容。一个国家: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两制并存:

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制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设置特别行政区:

保证台港澳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由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第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在一个统 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组织形式长期存在的认识。

第三,“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和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一国两制”方案,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也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因而是一条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第四,“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第五,“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政府先后分别和英国政府、葡萄牙政府就香港、澳门主权回归问题进行了多轮谈判并达成协议,香港、澳门成功地回到祖国怀抱,并在回归后保持了繁荣稳定,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了现实。

(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88年9月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

1999年3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附件。

1998年5月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澳门回归祖国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1999年12月21日,我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二)香港、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 第一,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

第二,香港、澳门回归开创了和祖国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第三,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台湾当局领导人。2、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3、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4、1995年1月,根据两岸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 “八项主张”。

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新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关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新论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略的总方略。

第三,首次提出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的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第六,从发展战略的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辨证关系。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1、2005年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2、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3、2006年4月,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4、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二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之间的关系.3、结合事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能量的转移.4、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应用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

2、教学难点:内能、温度及热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资源

热水杯、冷水杯、墨水

四、教学设计

预学案

一、预学目标

1.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知道热传递定义、条件、实质。4.了解热量的概念、单位、符号。

二、预学范围:P.38—P.40

三、预学评价

1.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2.汽车从盘山公路上山时,匀速行驶,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都填“减少”“增加”或“不变”)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一切物体都是由________ 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__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4.与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一样,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如同弹簧具有弹性势能一样,物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因此也具有_______.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总结结论: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能.5.动手做一做

(1)两个玻璃杯分别盛有冷热和热水各滴入一滴墨水,哪杯墨水扩散得快?(2)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分子运动越,分子动能越 物体内能就越。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 ;反之,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就越。

6.观察P39下面三幅图,分析物体温度、内能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热传递?

(2)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

(3)在热传递过程中,实质是传递,而不是温度。(4)热传递是改变物体 的一种方式。(5)列举生活中发生热传递现象的实例。7.阅读P40,思考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热量,符号是。(2)热量的单位 符号是。

(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升高,物体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物体内能 ;

物体温度降低,物体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物体内能。

教学过程

1、讨论预学评价中的1—4题: 总结:(1)内能的概念: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讨论预习评价中的第五题。

提问:能否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为什么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反之呢?

物体温度越高,是否内能越大? 通过分析,了解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P39下面三幅图,提问:在这些图片中物体最终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发生了这种变化的?(找出共同点)

学生回答预习评价中的第六题。强调: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

4、学生回答预习评价中的第七题。

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才出现的物理量,对于一个物体,只能说:“_______热量”或“_______热量”,绝对不能说“具有热量”。

某物体只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某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少.某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某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小.(1)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就一定会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堂检测: 学生自主作业 第14页。

第十二章 进口贸易跟单程序 篇9

阅读:89 次 时间:2010-01-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进口业务操作 流程

(一)进口贸易的分类

进口贸易按其性质、特点、方式等分类有多种划分形式。如有:直接进口、间接进口、第三国转口;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进口;货物进口、设备进口、技术进口;一般关区进口、保税区进口;需要许可证(自动登记)进口、不需要许可证(自动登记)进口;指定商品企业进口、非指定商品企业进口

(二)进口业务工作

进口贸易跟单的履行、进口业务的后期管理等。

二、进口业务的交易前准备

开展进口业务的企业需具备对外贸易经营权,府有关部门的经营许可,如原油、成品油、化肥、煤炭、危险品、铁矿砂、汽车等商品的进口许可。凡涉及国家指定商品经营的,业不能从事这类商品的进口。

(一)寻找和选择国外供应商

1.选择进口商和供应地。

2.资信调查及内容。股权结构、经营业绩、经营商品、银行信用、支付能力、员工人数、主要负责人、联系人、联系方式及是否有网站等。

3.资信调查的渠道。和掌握,要求客户自我介绍、网上搜寻查证、等机构进行资信调查等,货款,使进口商受损。

4.紧急报告制度。口业务经理及公司领导报告,暂停或放缓业务立即停止业务,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

(二)进口商品(1.商品调查。

2.行情调查。

3.进口业务环节调查。

4.对自营进口的国内销售客户或代理进口的委托客户情况资信调查。

5.贸易方式调查。

6.进口到货控货情况调查。

7.国内销售提货付款方式调查。

8.业务风险控制调查。

9.进口商资金准备情况了解。

10.进口成本及自营业务收益估算调查。

(1)进口成本估算。通常而言,商品进口的主要费用有:银行费用、保险费用、运输费用、检验检疫费用、(2)自营进口业务收益估算:;国家调拨进口、易货贸易进口和专项外汇进口 流程

主要环节有:进口业务的交易前准备、需按规定办理指定商品经营审批。

资信调查的内容包括:

跟单员 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国外供应商的资信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防止有些供应商资信不佳,利用劣质商品、在得知客户发生经营异动或经营纠纷等情况后,)业务调查

海关 税费、码头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涉及国家指定商品进口的,客户公司的成立年份、向中国驻当地商务处函电咨询、通过中国银行;对于有迹象表明客户将申请破产倒闭的,应;自营进口、代理进口等。进口合同需事先获得政没有获得批准的企经营性质、注册资金、甚至伪造单据,骗取 跟单员 应及时向进

流程进口合同的签订、设备

①购销差价。

②经营利润。

11.其他需要调查掌握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跟单员 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进口业务可行性评估或报告,也可以此编制企业内部进口业务审批报告。

(三)申请进口许可证

1.进口业务涉及的进口核准及许可事项。主要有:进口许可证核准;自动进口许可证核准(非外商投资企业);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审核;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审批;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料件内销审批;办理易制毒化学品进口许可证;办理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审核进口单位上报的特定产品申请业自动进口许可证;外商投资企业关税配额商品成品油、钢材、氧化铝件内销审批等。

2.对于需要进口许可证的商品,必须在进口前向商务部或各省、市关部门办理进口许可证等批件。进口业务跟单员需要及时掌握有关进口许可证政策变化情况。

3.申领进口许可证应提交的一般文件、资料和进口许可证管理基本要求。

(1)《进口许可证申请表》。申请表规范。

(2)申领企业的公函或申领人的工作证,代办人员应出示委托单位的委托函。

(3)第一次办理进口许可证的申领单位,的企业外贸经营权文件

(4)进口合同、进口商品说明书等。

三、进口合同的商定

在我国进口贸易交易时,口;二是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自营进口。

进口业务主要环节有:合同、审单结汇付款、进口商检、报关等。

(一)进口业务交易磋商的途径

进口采购信息发布的途径有:参加国内外交易会,出访,邀请客户来访,利用媒体、网站广告,寄送需求商品目录、样品和询价清单等。进口业务交易磋商的途径有:当面洽商、电话、网上可视电话、(二)进口合同成立的形式

订立进口合同的三种形式。物销售合同的形式可以有三种:较难保证进口商的利益,我国进口企业一般不常用。

(三)合同的主要内容

(四)合同的变更及保管

四、进口合同的履行

(一)对外开立 信用证

若涉及进口许可证的,供应商的开证资料和进口合同内容向开证行递交开证申请书。

在选择开证行时,一般要考虑选择国外网点多、国际结算能力强、能力和水平较高、开证费用低的商业银行。;办理技术进口合同登记证出证)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复印件)。

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签订进口合同、FAX、EMAIL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即书面形式、(略)(略)

进口商必须在开立(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粮食类、食糖类、;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减产配额商品保税进口料(正本)需填写清楚并加盖企业公章,所填写内容必须应提供商务部或省、跟进了解国外生产和交货情况、口头形式和行为形式。但口头形式、信用证

自由进口技术合同登记市(前,办妥进口许可证,;外商投资企(自治区)外经贸或相)外经贸部门出具审核和执行进口行为形式然后根据国外服务;自治区一是通过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代理进等。的规定,订立国际货 国际信誉度高、开证手续费一般是开证金额的千分之1.5左右。但不同的银行开证手续费等会有所区别,要注意选择。如银行考虑进口商的实力较小或进口业务金额较大,要求进口商提供开证第三方担保,进口商需要按开证行要求提交统一格式的担保书,并选择进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或国内进口客户进行第三方担保。

(二)进口对外付汇

1.对外付汇的备案登记

进口企业在开展进口业务之前,到当地外管局办理“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备案登记。没有被列人名录中的进口单位不得直接到商业银行办理进口付汇。办理备案登记时,应向外管局提交以下资料:

(1)外贸经营权批件

(2)企业营业执照

(3)企业组织代码证书

(4)外管局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资料。

2.对外付汇

进口商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填写《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的核销单、付汇单据一起交开证行对外付汇关单 》编号和报关币种金额,将核销单、核,审核无误后付汇银行对外付汇。后,填写核销单下方的内容,并加盖印章,将第二联退还进口商。即期信用证付汇。当进口合同规定采用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进行支付时,检查内容无误,销单、单据承付用章,提前通知财务付款时间并准备资金,对开证行作出承付。

(2)远期信用证付汇。根据信用证有关规定,进口商需要在付款日期前将货款存入银行指定的 账户,以备对外付款。进口商必须落实好远期付款资金,防止出现对外付款问题。

(3)采用托收方式结算货款。银行要求进口商接受单据的同时,在《托收付款通知书》上签 字、盖章,通过银行对外支付货款。或承兑。

(4)电汇方式支付货款

①前T/T或部分前理对外支付手续

②后T/T的,可随附等,对

外支付。

(三)安排运输工具

租船订舱催装是跟单员在国际贸易确保进口业务的顺利履行,跟单员必须熟知国际贸易惯例,环环相扣,出口商备货情况和船舶动态,可请我驻外机构就地协助了解和督促对方履约,等环节不因疏忽或延误导致进口合同的落空。

(四)进口货物保险

根据国际贸易惯例,按方进口企业自行办理保险手续。保险的做法。;;

;

进口商才可按付款期限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进口许可证明等,经有权签字人签字,盖公章或加盖财务专

T/T,可随附合同、购汇申请书、;在货到后,凭 报关单 报关单、对外订货合同、发票、提单、购汇申请书、付汇核销单

催促出口商做好装船准备工作。

FOB、进口货物的保险与出口货物内容是相同的,;属于货到汇款的还应当填写有关IC卡连同其他付汇进口商需要求通知行向进口商明确提示单据D/P或D/A,、商业发票等到外管局办理核销。FOB 价格 术语或派员前往出口地点检验监督,CFR、FCA 和(一式三联),信用证 项下付汇《进口货物 报 单证 一并送外汇指定银行审填好购汇申请书、付汇核

下重要的进口跟单业务环节,为全程跟踪,随时掌握对于数量大或重要的进口货物,使租船订舱CPT 条件成交的进口货物,由我请参见出口货物

外汇指定银行审核进口商提供的各种单据内容相符无误并接受单据后,则在进口商收到货款后对银行做承付付汇核销单、形式发票等,到银行办

(五)申请进口商品检验与检疫

1.进口人境货物 报检 工作规程

由于人境货物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不得卸离运输工具,所以,人境货物必须办理 报检 手续(免检除外)。我国检验检疫机构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录人~计费~交费一检验检疫一拟制证书~计费复核~证书复审~制证~校对~补交费~领取证单。

2.进境流向 报检 及范围,进境流向报检是在口岸获取《人境货物通关单》以获准货物进境的业务。对属于检验检疫监管范围内的商品,海关 凭检验检疫局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验放。进境流向业务就是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并取得人境货物通关单的报检业务。

工作流程为:录人一计费~交费一人境口岸查验一缮制通关单一领取证单

3.一般进口报检

一般报检是指已在口岸完成进境流向报检,货物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检验检疫申请,获准进口货物销售使用的报检手续。口商品的信息,尚未实施具体的检验检疫工作。的检验、检疫,确认其符合有关检验检疫要求,的合法凭证,完成进境货物的检验检疫工作。

4.报检单位

有外贸经营权的国内企业企业;国外企业、商社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等

5.报检资格

报检单位首次报检时,须持本单位营业执照和政府进出口经营权批文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取得报检单位代码。其报检人员经检验检疫机构报检。代理报检单位须按规定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代理 报检员书,委托书由进口商按检验检疫机构规定的格式填写。

6.报检范围(略

7.进口商在提货后,应立即检查货物

进口商收到货物发现存在与合同规定内容不相符的问题,合合同要求的,应及时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出具检验外索赔。

8.更改手续

申请更改 单证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更改手续。品名、数等重要项目更改后与合同、信用证不符的,或者更改后与输出、输人国家或地区法律、规定不符的,均不能更改。

对一般性商品,;人境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证”,凭证办理代理报检手续。代理报检的,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委托)

时,应填写更改申请单,交附有关函电等证明单据,并交还原

货物已到达目的地,进口货物的收货单位向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具体的检验检疫工作,进境流向只对检验检疫机构提供一个进只有当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货物实施了具体货主才能获得相应的准许进口货物销售使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其他进口贸易关系人。

上一篇:教育系统扶贫日活动开展总结下一篇:游崆峒山-四年级游记作文500字